骨嗜酸性肉芽肿的CT诊断及病理基础

合集下载

骨嗜酸性肉芽肿影像表现及病理分析

骨嗜酸性肉芽肿影像表现及病理分析

骨嗜酸性肉芽肿影像表现及病理分析

发布时间:2022-10-14T08:01:42.893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4期作者:张树云[导读] 目的探讨骨嗜酸性肉芽肿影像特点及病理改变。方法收集2018年6月-2022年6月间5例,

张树云

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人民医院放射科云南省红河州 652499摘要:目的探讨骨嗜酸性肉芽肿影像特点及病理改变。方法收集2018年6月-2022年6月间5例,分析临床影像表现及病理改变。结果5例中男3例,女2例,都有局部间歇性疼痛,软组织肿胀。结论骨嗜酸性肉芽肿结合临床病史及影像表现和病理分析不难做出正确诊断。

关键词:骨嗜酸性肉芽肿;影像表现;病理分析

骨嗜酸性肉芽肿是以骨破坏及有大单核细胞、嗜酸细胞集聚为特征。最多见于小儿及青年,约2/3患者发病于20岁前,男性较女性发病率高。骨嗜酸性肉芽肿易见于扁平骨,尤以头颅及肋骨为著,还可发生于脊椎、股骨、下颌骨和肱骨,而手及足骨则不受累。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8-2022年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骨嗜酸性肉芽肿共6例有,其中男性4例,女2例,年龄5月-12岁,平均7岁。部位:颅骨4例,长骨1例,骨盆1例,多发者2例。经手术后病理确诊5例,经穿刺病理确诊1例。有局部疼痛、软组织肿胀及骨质破坏性改变4例,仅有骨质破坏1例,无症状者1例。

1.2头颅X线片使用岛津DR机,上缘包括顶骨,下缘包下颌骨,患儿贴近平板探测器,球管与患儿的距离1.2m。

1.3 CT片使用128排螺旋CT,层厚1.5mm,螺距1.3,重建间隔0.7mm,5例增强的扫描。

嗜酸性肉芽肿临床诊疗指南

嗜酸性肉芽肿临床诊疗指南

嗜酸性肉芽肿临床诊疗指南

1 【制定规范的依据】

《临床诊疗规范—关节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2【概述】

骨嗜酸性肉芽肿属于网状内皮系统增生病中的非脂质沉积症,指以骨骼病变为主或局限于骨的组织细胞增生症。

3 【临床表现】

3.1 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常见于扁骨和长骨,如

颅骨、脊椎、四肢、肋骨

等。

3.2 临床症状变异较大,可无症状,也可出现局部疼

痛、肿块和压痛,患

部功能障碍。位于脊椎时可引起脊柱侧凸或后凸畸形,也可产生脊髓或神经压

迫症状。可出现病理性骨折。

4 【辅助检查】

4.1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清

钙、磷、碱性磷酸酶

正常。

4.2 X线为孤立的、界限分明的溶骨性破坏,颅骨

处边缘锐利而弯曲呈

“地图颅”样变,椎体部位可见前后一致的压缩,而椎间隙多正常,长管状骨

的病变多不累及骨骺,表现为髓腔内溶骨性破坏,无死骨及钙化,骨膜可呈现

层状增生。

4.3 病理学检查增生的组织细胞混杂嗜酸性粒细

胞、淋巴细胞、浆细胞、

泡沫细胞等。常伴继发的出血、坏死、囊性变等。

5 【诊断】

5.1 儿童与青少年发病。

5.2 扁骨或长骨等处出现局部疼痛、肿块和压痛,患

部功能障碍。

5.3 典型X线表现。

5.4 病理学检查。

6 【治疗】

单发性病灶可行刮除植骨术,肋骨的病变可行切除术。本病对放疗敏感,对不适宜手术的病例或术后复发的病例及对于术后加辅助性治疗等,都可选用放疗。多发性病灶可采用抗癌药物治疗,如氮芥、长春新碱、VP—1 6、甲氨蝶呤或类固醇等药物。

2021骨嗜酸性肉芽肿的X线、CT和MRI表现范文3

2021骨嗜酸性肉芽肿的X线、CT和MRI表现范文3

2021骨嗜酸性肉芽肿的X线、CT和MRI表

现范文

骨嗜酸性肉芽肿并不少见,但其临床和影像表现并不完全一致,影像学表现具有复杂多样性,需要与其它骨病相鉴别。为了提高本病的诊断准确性,减少误诊,笔者回顾性分析了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嗜酸性肉芽肿的X线、CT和MRI表现。

1材料与方法

收集17例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嗜酸性肉芽肿患者的的资料,其中男性12例,女性5例,年龄2岁~40岁,平均年龄10.3岁。主要临床表现:15例局部疼痛或压痛,10例出现局部软组织肿块或肿胀,3例脊柱疼痛伴活动受限,7例患肢运动障碍,1例有外伤史。

17例患者均行CT检查,增强3例;10例行MRI检查,增强7例;同时行CT和MRI检查者6例,9例行x线平片检查。CT扫描仪为Philips256排螺旋CT机。对比剂采用欧苏,剂量1.5mmol/kg,流量3~3.5ml/s.MRI扫描仪为SIEMENS 3.0T.扫描采用常规SE 序列

T1WI、TW2I、STIR,行横轴面、冠状面及矢状面扫描;对比剂采用马根维显,剂量

0.1mmol/kg,流量2.0ml/s.

2结果

本组17例中,单发者16例,多发者1例。单发者中颅骨6例,长骨4例(骨干2例,骨骺1例,累及干骺端和骨骺1例),骨盆3例,脊柱3例(胸椎2例,腰椎1例)。多发者为累及胸椎和锁骨。

颅骨6例,其中颞骨3例、顶骨1例、额骨1例、颞窝区1例。CT表现为病灶直径约1.0~4.3cm,CT值约40~55HU,呈圆形或类圆形溶骨性骨质破坏。4例以板障为中心向内、外板侵蚀,边界清楚而不光整,无硬化缘及无骨膜反应(图1)。1例病灶内见纽扣状及小片状死骨。4例呈稍高密度结节并伴2例周围软组织增厚。5例MRI示骨质破坏区向颅骨内外形成软组织肿块,病灶在T1WI序列上以等、低信号为主,在T2WI序列上以等、高信号为主,其中1例内伴稍短T1、T2信号,增强后呈边缘强化(图2、3),3例呈不均匀强化。其中颞窝区肿块累及邻近脑膜,局部脑膜呈线样强化,未累及脑实质。

骨嗜酸性细胞肉芽肿的CT诊断(附14例临床分析)

骨嗜酸性细胞肉芽肿的CT诊断(附14例临床分析)

全部患者 采用美国GE 8 0 9 0 均行横断面 C T扫描 , 未做增 强 , 式重建 , 扫描 条件 10 2 KV,2 ~10 1 ~10 10 5 mAs 。

[b t c A sr t a 】Ob ci oepoeh oe oiohl l r uo Tpr r ac. eh d Tm t i f 4css l i l rv oe j t e T xlr t b n s p ic elga l C e om ne M to sC aea o e cnc oe n e v e e n i c s n ma f r l 1 a i ap b
缝生长 。
例 ,例可触及软组织包块 , 8 局部疼痛4 , 例 关节运动 障碍2 , 例 无症
状者2 。 柱后凸2 , 背痛3 。 例 脊 例 胸 例
椎 体病变较有特征病变 : ①好发于胸椎和上腰椎 ; 个或多 ②1
个椎体破 坏 , 可以是相邻或 不相 邻的椎体分 别受 累 , 修复后可不 残 留畸 形; ⑨椎体 以溶 骨性破坏 为主 , 可有死骨形成 , 可压缩成扁 组 织块少见 。 长骨病变 尚纵轴扩展 , 围广泛 , 范 呈囊状 或溶骨性破坏 , 髓腔
f ywo d 】Bo ee sn p iccl rn lma C Dig oi Ke rs n oio hl elga uo ; T; an ss i s

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诊断分析

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诊断分析

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诊断分析

目的通过对骨嗜酸性肉芽肿好发部位的影像学表现的分析,提高诊断水平。方法病例均进行X线、CT及MRI检查,分析经病理证實的典型病例的影像学表现。结果本病多发生于小儿及青少年,临床症状较轻者,预后较好。结论X 线为基本检查方法,结合CT、MRI及临床表现即可明确诊断。

标签:嗜酸性;肉芽肿;影像诊断骨嗜酸性肉芽肿、黄脂瘤病和勒-雪氏病三者总称为组织细胞增生症,本病病理特征是组织细胞异常增生。黄脂瘤:颅骨缺损、尿崩和突眼三大特征,病变为黄色肉芽肿。勒-雪病:2岁以内,起病急,高热、皮疹、肝脾淋巴结肿大、贫血,颅骨虫蚀样破坏。骨嗜酸性肉芽肿:局部疼痛伴软组织肿胀。较小的肉芽肿不引起症状。病变位于髓腔为肉芽样组织,切面呈灰色,灰红色或黄色,质软而脆局限性骨质破坏的边缘有骨硬化。镜下观察基质由围绕小细胞群或单细胞丰富的网状组织构成,围绕宽广的细胞间网状组织区。内含有数量不等的嗜酸性粒细胞,在组织致密呈实质团块的分布区嗜酸性粒细胞较少,而在嗜酸性粒细胞较多的分布区,除嗜酸性粒细胞较多外,并常见数量不等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和泡沫细胞等。

1临床资料

骨嗜酸性肉芽肿是最常见的,约占60%~80%。骨嗜酸性肉芽肿又称骨孤立性肉芽肿,骨非特异性肉芽肿,嗜伊红细胞反应性骨髓炎,网状内皮肉芽肿和朗格罕细胞增生症,是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中病变较轻型,临床症状轻,预后较好。病变可为单发或多发,多数为单发。自婴儿至老年人均可发病,多发生于小儿及青少年,约占原发性骨肿瘤的2.1%,占良性骨肿瘤的3.8%,男女患者之比约为2.5∶1,发病年龄多在20岁以前,高峰在5~10岁(75%),男性较女性多。基本病理改变为网状内皮增生及嗜酸性白细胞浸润[1]。髓腔内形成数毫米至数厘米大小的肉芽肿,压迫和破坏骨质,并可侵入软组织。早期有大量嗜酸性细胞浸润,并有出血坏死。晚期组织细胞充脂而呈泡沫细胞,嗜酸细胞消失,大量结缔组织增生而纤维化。最终可以骨化。

骨嗜酸性肉芽肿

骨嗜酸性肉芽肿
骨嗜酸性肉芽肿的诊断
PART FOUR
诊断方法和步骤
临床表现: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如疼痛、肿胀、发热等。
影像学检查:通过X光、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观察骨骼病变的位置和范围。
病理学诊断:通过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诊断,确定病变性质。
血液检查:检查血液中的酸性粒细胞数量和比例,以辅助诊断。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良好的睡眠。
注意观察身体状况,如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并完成治疗计划。
康复和预后
康复:在治疗后,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训练,以恢复骨骼和肌肉的功能。
预后:大多数患者经过适当的治疗和护理,预后良好。然而,骨嗜酸性肉芽肿有时会复发,因此需要定期进行复查。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骨嗜酸性肉芽肿
目录
Part One
添加目录标题
Part Two
骨嗜酸性肉芽肿的概述
Part Three
骨嗜酸性肉芽肿的症状
Part Four
骨嗜酸性肉芽肿的诊断
Part Five
骨嗜酸性肉芽肿的治疗
Part Six
骨嗜酸性肉芽肿的预防和护理
骨折:由于骨嗜酸性肉芽肿对骨骼的破坏,患者可能会出现骨折的情况。

骨嗜酸性肉芽肿Ppt

骨嗜酸性肉芽肿Ppt
学会让自己安静,把思维沉浸下来,慢慢降低对事物的欲望。把自我经常归零,每天都是新的起点,没有年龄的限制,只要你对事物的欲望适当的 降低,会赢得更多的求胜机会。
四、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 单骨或多骨病变 ❖ 多为单侧性发病趋势 ❖ 囊状骨纤表现为圆形、椭圆形透亮区,边缘
明显硬化,其内有条索状骨纹和斑点状致密 影或磨玻璃样密度为其特征 ❖ 周围无骨膜反应
五、脊柱结核
❖ 椎体破坏变形 ❖ 椎间隙变窄 ❖ 椎旁脓肿形成 ❖ 脊柱后突或侧弯畸形 ❖ 附件结核表现为附件的溶骨性破坏及脓肿形
X线表现
一、扁骨 ❖ 易受累出现穿凿样或地图样(斑片状)骨质
破坏。 ❖ 颅骨病变可不受颅缝限制,少数破坏区内可
见出现“纽扣状”死骨(此征亦可见于颅骨结 核、转移瘤及放射性骨坏死)。 ❖ 扁骨的骨嗜酸性肉芽肿(如肩胛骨)修复期 为广泛硬化。
X线表现
二、长骨病变 ❖ 多位于骨干或干骺端,不累及骨骺。 ❖ 表现为长圆形中心性溶骨性破坏,骨皮质膨
现代的婚姻并不是情感的产物,更多的是竞争的结晶,选配偶其实就是变相的竞争上岗,而小三就是原配最大的竞争对手。
芽肿,压迫和破坏骨பைடு நூலகம்,并可侵入软组织。 可有恶性肿瘤病史,病情重
椎体压缩变薄,椎间隙可稍变窄,椎体压缩后前后径增大、致密,重者似硬币样改变。
❖ 镜下: 髓腔常扩大,但无明显膨胀,有时可见骨包壳。

椎体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椎体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椎体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诊

断与鉴别诊断

Ø骨嗜酸性肉芽肿(EGB):属良性、溶骨性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是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之一。

Ø 病因尚未明确,一般认为与免疫缺陷或Langerhans细胞克隆性增生有关。

Ø 该病发病率较低,约占骨肿瘤的1%。

Ø脊柱嗜酸性肉芽肿占脊柱良性肿瘤的7%。

Ø 好发于30岁以下儿童及青年,发病高峰:5-10岁;男女比例约2.5:1。

Ø 多累及单个椎体,胸椎发病率最高,其次是腰椎和颈椎。Ø 多发可累及其他骨质或发生在多个椎体,一般不累及相邻椎体,具“跳跃征”。

Ø 椎间盘多不受累。

Ø脊柱EG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可有压痛、叩击痛、发热等。

Ø 颈椎EG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颈椎活动受限和斜颈。

Ø 胸腰椎EG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和神经症状。

Ø 病情严重者可出现病理性骨折、脊柱畸形、下肢肌力减退、大小便失禁,甚至截瘫等。

Ø外周血液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高。Ø 红细胞沉降率加快。

Ø 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单纯支具制动、放疗、化疗等方法(适用于未出现神经症状、脊柱稳定的患者)。

Ø 手术治疗:包括CT引导下病灶内激素注射、CT引导下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内固定术(适用于神经症状明显,脊柱稳定性差,畸形严重,保守治疗无效且病程进展较快等)。

Ø脊柱EG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有一定的自愈倾向,但有多发及复发可能,需要长期随访观察。

Ø 在典型的椎体病变, 但没有疑似恶性肿瘤, 密切观察与临床和放射检查可能比椎体活检更合适。

Ø该病是以骨内局灶性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聚集伴周围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破骨细胞浸润为病理特征的一种良性骨肿瘤样病变。

骨嗜酸性肉芽肿是什么?

骨嗜酸性肉芽肿是什么?

骨嗜酸性肉芽肿是什么?

一、引言

骨嗜酸性肉芽肿(Giant Cell Tumor of Bone,GCTB)是一种非

常罕见的骨肿瘤,主要发生在骨髓腔内,以嗜酸性多核巨细胞的大量

增生为特征。该疾病常见于青壮年,多发生在长骨的骨干部位,特别

是膝关节和近端肱骨。骨嗜酸性肉芽肿具有侵袭性生长的特点,且有

明显的破坏性,容易产生骨折,并可引起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

本文将对骨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表现、病因、病理特点、诊断和

治疗进行详细的阐述。

二、临床表现

骨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表现因病变的位置和范围而异。一般来说,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疼痛和局部肿胀。疼痛多为进行性加重,特别在

夜间或负重活动时更明显。肿胀则是由于肿瘤内含有大量的增生性骨

组织和出血组织所致。

除了疼痛和肿胀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功能障碍,包括关节活动范

围减少、行走困难等。当肿瘤生长到骨皮质下时,还可引起局部皮肤

发红、温度升高等炎症表现。

三、病因

目前骨嗜酸性肉芽肿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但有研究表明其与债

券生长因子(RANKL)及其受体(RANK)的过度表达有关。该因子是由

肉芽组织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的,能够促进骨吸收和多核巨细胞的增殖。

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染色体异常与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发生相关,例如X染色体的17号编码区的染色体异常与该疾病的发病率有关。

四、病理特点

骨嗜酸性肉芽肿的病理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多核巨细胞的增生:病理镜下可见大量嗜酸性多核巨细胞

的增生,这些细胞核多形性大,呈圆形或椭圆形,染色深。

2.干酪样坏死:肿瘤中心常见干酪样坏死,其周围由大量多

骨嗜酸性肉芽肿的CT诊断

骨嗜酸性肉芽肿的CT诊断

10 3 ) 0 0 5
骨嗜 酸性 肉芽肿 ( oio hl rn lm f oe E s p icgauo ao n , n i b E B) G 是郎格 汉 细胞 组 织 细 胞 病 中最 常见 的一 种 , 约
占 7 % _ , 床 诊 断 较 为 困难 , 将 其 误 诊 为 骨 髓 0 】临 常
A ui 4多 层螺旋 C q l n6 o T扫 描 , 厚 1~ m 容 积扫 层 3m 描, 并行 M R、 P V P C R、 R后 处理 ,9例 平 扫 , 中 9例 3 其
222 脊 柱 E B的 C .. G T表现
累及脊 柱 者 l 0例 , 其
中颈椎 3例 , 椎 4例 , 椎 3例 , 变均 位 于椎 体 。 胸 腰 病 C T表 现可归 纳为 3种情况 : “ ① 扁平椎 ” 变 ( 改 6例 ) , 受 累椎体 压 缩 变 扁 , 度 增 高 , 体 前 后 径 、 径 增 密 椎 横
炎 、 wn E ig肉瘤等 病 变 。为提 高 临 床 医师 对本 病 的认
区周 围均见 明显 骨质增 生 、 硬化 , 边界 清楚 ( 1 。8 图 )
识, 降低误诊 率 , 笔者 回顾 性 分 析 了 3 9例 E B患 者 G
的C T资料 , 现总结报 告 如下 。
例可见 骨膜 反应 , 单 层 或 多层 连 续 性 骨膜 反 应 , 为 边

骨嗜酸性肉芽肿影像诊断ppt课件

骨嗜酸性肉芽肿影像诊断ppt课件
-15-
-16-
-17-
-18-
T2WI压脂,冠状位 典型的地图样骨质破坏 骨髓水肿 薄层软组织肿块
T1WI冠状位 骨质破坏、水肿及软组织肿块均 呈低信号而难于分辨
-19-
诊断
• 本例术前三种影像诊断均考虑感染性 病变,CT及MRI未除外肿瘤
• 本例病理诊断术中病理曾误诊为炎症, 术后免疫组化确诊Langerhans细胞增 生症
logo
骨嗜酸性肉芽肿影像诊断
概述
1.传统组织细胞增生症X(Histiocytosis,X)又称网状 内皮细胞增生症
• Letter-siwe(勒雪氏病) • Han-schuller-christan病(黄色瘤病) • 嗜酸性肉芽肿 2.2002年WHO将组织细胞增生症X命名为朗格汉斯
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osis,LCH) 3.病因不明:感染、免疫功能紊乱、LC细胞异常克 隆增生
• 与嗜酸性肉芽肿同等量骨破坏情况下,症状持续时间4-6个月,后者仅1-2周 • 浸润性骨破坏 • 恶性骨膜反应 • 软组织肿块较大
-29-
骨嗜酸性肉芽肿
骨结核 骨破坏伴脓肿形成 泥沙样死骨 70%患者伴有肺结核 MRI或CT增强扫描可鉴定
-30-
对诊断具有参考意义的征象
• 穿凿征或地图征 • 斜面征 • 纽扣征 • 扁平椎 • 小钻孔样骨质破坏(CT) • 皮质内缘扇贝样压迹 • 颌骨浮牙征 • 袖套征(MRI+C) • 影像检查不一致征象——X线平片表现侵袭性较强,似恶

骨嗜酸性肉芽肿影像诊断

骨嗜酸性肉芽肿影像诊断
骨嗜酸性肉芽肿影像 诊断
目录
CONTENTS
• 骨嗜酸性肉芽肿概述 • 影像学检查方法 • 影像学表现与诊断 • 骨嗜酸性肉芽肿的治疗与预后 • 病例分享与讨论
01 骨嗜酸性肉芽肿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骨嗜酸性肉芽肿是一种非肿瘤性 病变,以骨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 增多为特征,通常表现为孤立或 多发的骨质破坏病灶。
核医学检查
骨显像
核医学骨显像有助于发现全身骨骼的病变, 对于判断病灶的部位和范围有一定帮助。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PET/CT)
将PET与CT技术结合,能够提供病灶的功能 代谢信息和解剖结构信息,有助于鉴别良恶
性病变。
03 影像学表现与诊断
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表现
骨破坏
骨嗜酸性肉芽肿在影像 学上表现为骨质的破坏, 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
总结词
CT检查能够更清晰地显示骨嗜酸性肉芽肿的骨质破坏和病灶范围,有助于明确诊断。
详细描述
CT检查可以更清楚地显示病灶的内部结构和钙化情况,同时能够观察到病灶与周围软组织的关联。 CT检查还能发现X线检查难以发现的微小病灶。
病例三
总结词
MRI检查能够通过病灶的信号特征和组织结构,鉴别骨嗜酸性肉芽肿与其他骨骼疾病。
治疗方式
选择正确的治疗方式对预后有重要影响。手术治疗彻底的 患者预后较好。

颅骨嗜酸性肉芽肿影像诊断

颅骨嗜酸性肉芽肿影像诊断

男,30Y
“浮牙征”:多个牙根漂浮 状改变 下颌骨齿根周围膨胀性 骨质破坏
2022/12/24
男,3Y,自觉右颞部胀痛,伴压痛
MRI:扁条状T1WI等信 号,T2WI高信号,增强明 显强化
2022/12/24
Case 2
2022/12/24
• 1982377/0956708 • M,43y • 主诉:左侧头晕、头痛不适半月余
颅骨内异位脑膜瘤
临床表现 ➢ 生长缓慢,早期无症状或轻微症状,主要为头晕不适,易被忽 视 ➢ 当肿瘤体积逐渐增大,造成颅内压增高时,表现为头痛、恶心、 呕吐、视物模糊等颅内高压症状 ➢ 引起颅内高压的原因主要是颅骨的增厚及硬脑膜窦的阻塞
2022/12/24
颅骨内异位脑膜瘤
影像学表现
CT: ➢ 常见硬化性改变,膨胀性或溶骨性破坏少见,可呈磨玻璃样改变,似 骨纤维不良,但其常累及颅骨内外板 ➢ 颅板内外侧均可见放射状,针样新生骨形成

2022/12/24
病因及病理
病因不明:感染、免疫功能紊乱、LC细胞异常克隆增生 Langerhans细胞的异常增生、浸润和聚集,破坏骨质,并混杂其它细
胞,如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以嗜酸性 粒细胞为主
• 颅骨EGB 不同时期的影像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均与其相应的
病理表现相一致
大体分为三个阶段:急性炎症浸润期、肉芽肿期、修复期

嗜酸性肉芽肿影像

嗜酸性肉芽肿影像
• 骨髓炎:后者病灶周围伴明显骨质增生硬化。 • 骨囊肿:后者多位于长骨骨干,边缘无骨膜反应。
讨论
• 影像诊断要点:病灶常为单发,亦可多发。 • X线表现为边界清楚、形态不规则的溶骨性破坏区。① 早
期:破坏区边界清楚,周围骨质多无异常改变;② 晚期: 周围骨质常有致密性硬化。病变位于颅骨时多累及额、顶 骨,骨质破坏区可融合成“地图样”,破坏区内可有“纽 扣样”死骨。长骨病变多累及干骺端和骨干,呈膨胀性生 长,边缘清楚,常伴有层状骨膜反应。 • CT显示破坏区内为软组织密度结构,增强扫描病变不均匀 强化 。 • MRI示病灶信号具有相对特征性,T1WI 为低或等信号, 信号强度比邻近肌肉组织高,T2WI 多呈高信号。增强扫 描病变周围常出现较特征的袖套征。
病例介绍
• 患者 女 18岁 • 双髋关节、痛3年入院 • 患者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髋部肿胀、疼痛,性质
为隐痛,曾在当地医院就诊,仅行止痛等对症治疗处理, 后症状加重重来就医。 • PE:双髋部及左股内侧可触及软组织肿胀,压痛(+), 关节及下肢活动可; • 实验室检查: WBC 6.9×10∧9/L;
• 右肱骨中下1/3处见低密度骨质破坏区,沿
肱骨长轴蔓延,边界不清,见层状骨膜反 应。MRI示病灶T1WI为不均匀稍低信号, T2WI为不均匀高信号;肱骨余部骨髓呈短 T1长T2信号。增强后病灶不均匀强化。

《骨嗜酸性肉芽肿》

《骨嗜酸性肉芽肿》

精选课件
26
精选百度文库件
27
精选课件
28
精选课件
29
精选课件
30
X线表现
三、椎体 多为溶骨性破坏; 椎体压缩变薄, 椎间隙可稍变窄, 椎体压缩后前
后径增大、致密, 重者似硬币样改变。 15岁以下的扁平椎, 除非证实有其他原因, 均应
考虑为嗜酸性肉芽肿。
精选课件
31
精选课件
32
精选课件
33
X线表现
显硬化, 其内有条索状骨纹和斑点状致密影或 磨玻璃样密度为其特征 ❖ 周围无骨膜反应
精选课件
42
精选课件
43
精选课件
44
五、脊柱结核
❖ 椎体破坏变形 ❖ 椎间隙变窄 ❖ 椎旁脓肿形成 ❖ 脊柱后突或侧弯畸形 ❖ 附件结核表现为附件的溶骨性破坏及脓肿形
成 ❖ 瘘管形成, 继发感染出现增生硬化表现
精选课件
13
X线表现
一、扁骨
易受累出现穿凿样或地图样(斑片状)骨质破 坏。
颅骨病变可不受颅缝限制, 少数破坏区内可见出 现“纽扣状”死骨(此征亦可见于颅骨结核、 转移瘤及放射性骨坏死)。
扁骨的骨嗜酸性肉芽肿(如肩胛骨)修复期为 广泛硬化。
精选课件
14
精选课件
15
精选课件
16
精选课件
17

嗜酸性肉芽肿影像学表现

嗜酸性肉芽肿影像学表现

嗜酸性肉芽肿

嗜酸性肉芽肿(Eosinophilic Granuloma,EG)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增生症X (Langerhans-cell histiocytosis X)三大类型中的一种,是一种非肿瘤性质却具有某些肿瘤征象的骨瘤样病变,又名Langerhans 细胞肉芽肿。EG 以骨质破坏、组织细胞增生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要特点。本病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 好发于颅骨、脊柱、长骨和骨盆等,其中尤以颅骨最常发生(额骨最多见,其次为顶骨和枕骨),单发多见。

病理及临床特点:

骨嗜酸性肉芽肿病因尚不太清楚,目前多数人认为是一种免疫调节性疾病,疾病的严重程度与免疫系统的未成熟有关,随着年龄增长、免疫系统逐渐成熟,病情可有所减轻, 嗜酸性肉芽肿从髓腔生长,压迫和破坏骨皮质,并可侵入软组织形成局部质软肿块。

EG 的发展演变可分为4 期:①早期:病变局限在板障内,板障破坏、吸收,形成小囊状透亮区,边缘清晰。②进展期:病变增大,全颅板破坏,肉芽组织凸出,形成软组织肿块。③痊愈期:肉芽组织吸收,留下边缘清晰或光整的颅骨缺损。④修复期:颅骨破坏边缘出现轻度硬化,由清晰到模糊,先内板后外板,由四周向中心骨化,病灶逐渐缩小。一般内板修复闭合后,外板病灶仍存在或刚开始修复,形成蝶状外观,其后板障逐渐恢复正常。

颅骨嗜酸性肉芽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为病变处疼痛,局部肿胀,部分病例可无任何症状,常为体检发现。

影像表现:颅骨嗜酸性肉芽肿基本病变以骨质破坏、组织细胞增生和嗜酸粒细胞浸润为主,早期或活动性肉芽肿表现为骨内溶骨性破坏,可有软组织肿块形成,在病变修复时周边可有不同硬化,不同病程的组织学表现可有不同,其影像学表现变化较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嗜酸性肉芽肿的CT诊断及病理基础

王伟中1师毅冰2姚振威3马亦红1

[摘要]目的:探讨骨嗜酸性肉芽肿的CT表现及其病理学基础,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例骨嗜酸性肉芽肿的CT表现和病理资料。结果:颅骨6例,长骨1例,脊柱2例,骨盆1例,锁骨1例,肩胛骨1例。单发者11例,多发者1例。主要CT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边缘清晰,无反应性骨硬化。部分病例可见骨膜增生、软组织肿胀或肿块。病变在病理学上表现为局限性肉芽肿形成,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和多种炎症细胞浸润。嗜酸性肉芽肿CT表现与病理学分期有相一致的对应关系,且病变同时具有肿瘤和炎症的特征。结论:骨嗜酸性肉芽肿的CT表现具有特殊的病理基础,有一定的特征性,对临床诊断有帮助。

嗜酸性肉芽肿;骨;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病理

R445.3A5741 (2012)- 03 - 0249 - 04

CT Diagnosis and Pathological Basis of Eosinophilic Granuloma of Bone 

WANG Wei-zhong SHI Yi-bingYAO Zhen-weiMA Yi-hong

1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中心医院放射科

2徐州市中心医院放射科

3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放射科

2.实验室检查

图2右侧锁骨EGB。呈多囊样骨质破坏,

@@1. Lichtenstein L, Jaffe HL. Eosinophilic granuloma of bone: With report of a case. Am J Pathol,1940,16:595-604

@@2.沈振宇,丘小汕,黄婷婷.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病理诊断.中国 小儿血液,2003,8:256-258

@@3.马遇庆,苗娜,张巍等.肢体软组织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临 床病理分析.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0,26:370-372@@4.江浩主编.骨与关节MRI.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9:511@@5.曹来宾.实用骨关节影像诊断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499-500

@@6. Sully RE,Mark EJ,Mcneely WF,et aI,Case records of the massachusets general hospitaI.N Engl J Med,1991,324:1489@@7.李联忠.脊椎疾病影像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27@@8.段承祥,王晨光,李健丁.骨肿瘤影像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00- 307

@@9.冯仕庭,孟悛非,黄兆民,等.长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分析.放射学实 践,2006,21:514-516

@@10.潘诗农,吴振华,刘东风,等.直径<3cm的骨原发肿瘤的影像学特征 (附57例分析).中华放射学杂志,2003,37:624

@@11.梁伟强,李盛.脊椎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诊断及误诊分析.影像诊断与 介入放射学,2007,16:87-89.

@@12.孟菲,魏经国,魏龙晓,等.CT与平片诊断骨嗜酸性肉芽肿的评价.实用 放射学杂志,2002,18:206-208

@@13.陈炜,黄仲奎.多发性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表现(附11例分析).放 射学实践,2007,22:274-277

@@14.陈韵,周永红,林琼燕.骨嗜酸性肉芽肿的CT和MRI表现及其病理基 础.实用放射学杂志,2011,27:917-920

2012-03-31 2012-04-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