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前后、左右》教案

合集下载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上下、前后、左右(A)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上下、前后、左右(A)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上下、前后、左右(A)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等概念,从直观、口语的角度进行场景描述;2.能够理解上下、前后、左右等概念在数字、图形、场景中的应用;3.能够通过手工制作模型、拼搭积木等方式巩固上下、前后、左右等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上下、前后、左右三个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数字、图形、场景中的上下、前后、左右的应用;•手工制作模型、拼搭积木等巩固概念的理解。

2. 教学难点•上下、前后、左右的深入理解;•上下、前后、左右的应用场景的灵活性。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1.上下、前后、左右等概念的引入;2.数字、图形、场景中的上下、前后、左右的引入和理解;3.手工制作模型、拼搭积木等方式巩固上下、前后、左右等概念的理解。

2. 教学方法1.探究发现法。

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逐渐理解上下、前后、左右等概念;2.游戏化学习法。

通过课堂游戏等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实践探究法。

通过手工制作、拼搭积木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上下、前后、左右等概念的理解。

四、教学流程1. 热身引导学生用手指向上、向下、向前、向后、向左、向右,引出上下、前后、左右等概念。

2. 探究发现通过实物比较、自我体验、反复练习等方式,逐渐帮助学生理解上下、前后、左右等概念,并能在生活和学习中正确运用。

3. 游戏化学习打开《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相关练习题,通过游戏化的方式让学生在练习中逐渐加深对上下、前后、左右等概念的理解。

4. 实践探究通过手工制作、拼搭积木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加深对上下、前后、左右等概念的理解。

五、评估方式通过小组合作,出示相关图片或实物,让学生描述上下、前后、左右等概念,教师观察学生表现、给予评估,并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或不足。

六、课后延伸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发现大自然中上下、前后、左右等概念的应用,从而巩固这些概念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幼儿园方位的教案

幼儿园方位的教案

幼儿园方位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方位词汇:上下、前后、左右。

2.能够辨认和描述常见物体的位置。

3.培养幼儿的空间意识和方向感。

4.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方位词汇的介绍与学习•常见物体位置的描述与等级划分•方向感和空间意识的培养三、教学准备•白板、黑板、彩色笔、粘贴纸等教学工具•幼儿园内部场地或室内场地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引导幼儿围坐在一起,询问幼儿们是否知道“方位”的意思,并展示一些示例图片。

2.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上下、前后、左右吗?”请幼儿回答。

3.老师利用幼儿提供的答案,引导幼儿回忆这些方位词的含义和描述。

第二步:学习方位词1.借助物体模型、图片等视觉教具,示范和讲解上下、前后、左右的含义和使用方法。

2.让幼儿通过口头练习和实物练习,逐步熟悉、掌握这些方位词汇的含义和描述。

第三步:描述常见物体位置1.借助教学工具,在幼儿园内或教室内摆出一些常见物体,例如书、椅子、桌子等。

2.让幼儿通过老师的示范或幼儿园内部其他老师的陪伴,对这些物体的位置进行描述。

3.老师引导幼儿对这些物体的位置进行等级划分,例如高低、近远等。

第四步:方向感和空间意识的培养1.利用游戏、拼图等活动,让幼儿从图像中提取和分辨不同的方位关系,提高幼儿的方向感和空间意识。

2.老师引导幼儿在拼图或游戏过程中逐渐明确物体的方位关系,以及使用方位词进行描述的重要性。

第五步:课程总结1.确认幼儿已经明白方位词汇的使用和描述常见物体的位置。

2.教师根据幼儿的表现,对本课程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进一步总结教学经验。

五、教学反思1.教材内容:教材内容充分符合幼儿认知特点,通过实物模型等教学工具,提高了幼儿方位词汇的运用能力。

2.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方法,如口头讲解、实物练习、游戏等,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认知。

3.教学效果:幼儿在掌握方位词汇基本用法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拼图、游戏等活动提高方向感和空间意识,提高了学习成效。

上下前后 -左右教案

上下前后 -左右教案

教学环节
(标注时间)设计意图
二、教学新知(27分钟)1、谈话,揭示课题(1分钟)
寓上下前后四个方位于活动里面,检查学生参与活动的认真程度。

目标1(1)1、教师:上课前,我们来玩个小游戏,叫“我说你做”。

2、教师说口令,学生做动作:上拍拍,下拍拍,前拍拍,后拍拍……生回答:上、下、前、后
1、教师:在刚才的小游戏里,我们提到了哪些方位?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了这四个方位。

(板书课题:上下前后并且出示ppt1)
目标1(1)PPT1六、教学过程(注明各板块解决目标序号、所用时间及课件序号)
第 1 课时
激发学生上课兴趣,和初步的位置信息
上拍双肩,下拍腿,前拍胸脯,后拍背。

学生活动
(预设)
一、游戏引入(2分钟)
四、作业
挑战自我
教师活动备注
1. 上 下 前 后
2. 左 右
在 上面 在 上面 在 上面 在 上面 在 前面 在 上面
第一关:填填写写真容易! 桌子( )面有书, 桌子( )面有书包。

第二关:火眼金睛看得准!
鸭子在轮船的( )面, 汽车在小鸡的( )面,
羽毛球在松鼠的( )面, 小猴在坦克的( )面第三关:说说它们都在哪!
五、板书设计。

大班数学教案空间位置

大班数学教案空间位置

大班数学教案空间位置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空间与位置”第三节“空间位置”,内容主要包括:理解上下、前后、左右等空间位置关系;运用语言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通过实践操作,培养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上、下、前、后、左、右等空间位置关系的概念,并能运用这些概念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空间位置关系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上、下、前、后、左、右等空间位置关系描述物体位置。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位置的能力,以及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实物模型等。

2. 学具:铅笔、橡皮、尺子、练习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张教室的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照片中的物体位置关系。

邀请学生上台演示,用肢体语言表达不同的空间位置关系。

2.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找出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讲解例题,强调上、下、前、后、左、右等空间位置关系的表达方式。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组织学生互相检查,共同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提问学生,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大班数学空间位置2. 内容:上、下、前、后、左、右等空间位置关系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在一张白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物体,并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语描述它们的位置关系。

(2)观察家里的房间布局,用数学语言描述房间的空间位置关系。

2. 答案:(1)略(2)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空间位置关系的概念掌握较好,但在运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位置时,部分学生还存在困难。

小班教案左右上下前后

小班教案左右上下前后

小班教案左右上下前后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幼儿启蒙数学》第三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左右上下前后”的空间方位概念进行。

通过学习,使幼儿能够理解并运用这些基本的空间方位词汇,提高空间认知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左右上下前后”的基本概念,能够辨别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方位。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空间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对空间方位的敏感度。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运用“左右上下前后”的空间方位词汇。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空间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卡片、玩具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有趣的场景,如小动物们在公园里玩耍,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小动物们的位置关系。

2. 新知识学习(10分钟)通过PPT展示,讲解“左右上下前后”的概念,让幼儿跟随教师一起做手势,加深理解。

举例生活中的物体,让幼儿辨别它们的空间方位。

3. 例题讲解(5分钟)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物体的位置关系。

解答例题,让幼儿跟随教师一起完成。

4.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进行练习,让幼儿互相提问并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给予鼓励。

出示相关玩具或卡片,让幼儿进行空间方位的拓展练习。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左右上下前后2. 板书内容:左右上下前后的定义例题解答过程空间方位拓展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在画纸上画出自己房间的平面图,并用“左右上下前后”标注出家具的位置关系。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等多种方式,让幼儿掌握了“左右上下前后”的空间方位概念。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拓展延伸:在下一节课中,可以继续深入讲解空间方位的概念,如“里外”、“中间”等,并引入更多有趣的实践情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数学教案

《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数学教案

《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数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能够理解前后、上下、左右的概念。

让学生能够运用前后、上下、左右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和顺序。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能够感知和理解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能够用前后、上下、左右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和顺序。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前后位置关系: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前后的概念。

让学生能够用前后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和顺序。

2.2 上下位置关系: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上下的概念。

让学生能够用上下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和顺序。

2.3 左右位置关系: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左右的概念。

让学生能够用左右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和顺序。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理解前后、上下、左右的概念。

让学生能够运用前后、上下、左右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和顺序。

3.2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前后、上下、左右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和顺序。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来理解前后、上下、左右的概念。

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运用前后、上下、左右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和顺序。

问题解决法: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巩固对前后、上下、左右的理解。

4.2 教学手段:实物模型:使用实物模型来帮助学生理解前后、上下、左右的概念。

图片和图表:使用图片和图表来展示物体位置和顺序的关系。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谜语或者问题来引起学生对前后、上下、左右位置关系的兴趣。

5.2 探究:使用实物模型或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物体的前后、上下、左右位置关系。

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用前后、上下、左右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和顺序。

5.3 巩固:通过一些练习题或者游戏,让学生运用前后、上下、左右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和顺序。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区分上下、前后》+《区分左右》、幼儿园数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区分上下、前后》+《区分左右》、幼儿园数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区分上下、前后》+《区分左右》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区分上下、前后》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建立上下、前后概念。

2、在活动中能以自身和客体为中心区别上下、前后。

3、能用较连贯的语言上、下、前、后。

活动准备:1、猫发妈妈胸饰一个、小猫胸饰若干、录音机、磁带2、森林场景:大树、树叶、房子、草地、花朵、蘑菇、老鼠、椅子等3、一幅森林背景图,小动物单个图片活动过程:一、老师扮演猫妈妈,幼儿扮演小猫,谈话引入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二、拍手游戏:在运动中感知上下、前后。

1.猫妈妈和小猫一起听音乐做运动。

如:向上拍拍手、向下拍拍手、向前拍拍手、向后拍拍手。

2.请幼儿谈谈小手在什么地方拍拍三、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进一步区分上下、前后。

1.谈话引入情境,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说出某某在某某的上面、下面、前面、后面。

2.游戏:送小动物到森林去玩。

A:幼儿自由选择动物图片,送小动物。

B:请幼儿说说“送的是谁,送到哪里?”四、游戏:“小猫捉老鼠”(1)幼儿在布置好的场景中捉“老鼠”。

(2)说说中哪里捉到“老鼠”(在…上面;在…下面)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区分左右》活动目标1.以自身为中心区分自己身体的左右。

2.愿意与同伴交流,分清自己的左边和右边。

3. 提高空间方位知觉和判断力。

重点难点以自身为中心区分自己身体的左右提高空间方位知觉和判断力。

活动准备1、大挂图(森林图)1份,(六只小动物)2、小红花20张(彩纸剪)活动过程一、区分左右手,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1.猜谜导入:一棵小树五个杈,不长树叶不开花。

能算会写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手)2.每个人都有两只手,一只是左手,一只是右手,那么你们能分清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吗?(幼儿交流)3.感知左、右边。

教师发出指令,幼儿按指令举起相应方位的手并做出动作。

(1)请小朋友看看自己身边,请问你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2)改变方位,区分左右。

(3)刚才我们知道了左手和右手,那么老师还想考考你,你的身体上,除了左手和右手之外,还有什么部位也可以分左右呢?(耳朵、眼睛、脚、腿、肩、鼻孔、眉毛等)二、听口令做动作1.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耸耸你的左肩,耸耸你的右肩;跺跺你的左脚,跺跺你的右脚;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左手拍左腿、右手拍右腿……(放慢速度,纠正个别不对的幼儿,此环节教师应面向全体,看看是否每个幼儿都对)2.看图区分左右师:有6只小动物看到我们玩的那么开心,也来凑热闹了。

《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数学教案

《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数学教案

《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体验物体位置的相对性,建立前后、上下、左右的空间观念。

2. 培养学生用语言描述物体位置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前后位置的认识: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体验物体在队列中的前后位置。

2. 上下位置的认识: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体验物体在垂直方向上的上下位置。

3. 左右位置的认识: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体验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左右位置。

4. 位置的相对性: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理解前后、上下、左右位置的相对性。

5. 用语言描述位置:培养学生用语言描述物体位置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建立前后、上下、左右的空间观念,理解位置的相对性。

难点:用语言准确描述物体位置。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实物,体验位置关系。

2. 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位置的理解。

3. 讨论法:引导学生与人交流,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操作心得。

4. 语言描述法:培养学生用语言描述物体位置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一些小物品,如玩具、书本等,用于表示不同的位置。

2. 学具:准备一些卡片,上面标有前后、上下、左右的字样,用于引导学生操作和描述。

3. 场地:准备一个宽敞的场地,便于学生进行观察和操作。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物,如玩具、书本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前后、上下、左右位置。

2. 新课导入:教师向学生介绍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概念,并解释它们的意义。

3. 观察与操作: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和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际动手体验物体位置的相对性。

4. 讨论与分享: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操作心得,让学生相互交流和学习。

5. 语言描述练习:教师给出一些物体位置的示例,要求学生用语言准确地描述它们的位置。

认识位置教案(精选6篇)

认识位置教案(精选6篇)

认识位置教案(精选6篇)认识位置教案篇1教学要求:1、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方位。

2、能按上下、前后的方位要求,解决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

3、在分组学习中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物体之间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教具准备:粉笔盒、书本、尺子。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观察:小朋友们观察自己宽敞、漂亮的教室,说一说你到了什么(黑板、讲台、课桌、小朋友等)2、设疑: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

3、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一认它们之间的位置。

(板书:认位置)二、讨论交流,感悟新知。

1、出示主题图——教室。

提问:观察主题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教室)教室里有些什么?(各组推荐一名同学说一说)告诉学生图中四个小朋友的姓名。

2、讨论交流。

(1)组内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什么位置?小明在小军的什么位置?(2)组汇报。

板书:国旗在黑板的上面,小明在小军的前面。

(3)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上面,还可以怎么说?小明在小军的前面,又可以怎样说?3、分组讨论。

提问:你还能找出图中哪些物体有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讨论后汇报:地球仪在讲台的上面,讲台在地球仪的下面。

小红在小平的前面,小平在小红的后面。

4、联系教室真实场景,感悟位置关系。

小组学生相互说一说、指一指,教室里的人或物的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如:——在——的前面——在——的后面——在——的上面——在——的下面指出:两物体之间有一定的位置关系,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下面。

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前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后面。

5游戏。

(1)指一指你的前面、后面、上面、下面。

(2)拍手。

上拍拍,下拍拍,前拍拍,后拍拍,你拍拍,我拍拍,上、下、前、后认得准。

三、拓展应用,深化提高。

1、"想想做做"第一题。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信息窗(认识上下前后左右)青岛版(五四学制)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信息窗(认识上下前后左右)青岛版(五四学制)

认识上下、前后、左右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里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掌握判断“上下、前后、左右”不同方位的方法。

2.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描述所在的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

3.经历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体验合作探讨问题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充分体验“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能用语言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提出问题师:同学们,看这幅图,图上面是谁啊?生: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 ...师:他们在干什么啊?生:背着书包上学校。

师:同学们的眼睛真雪亮。

羊羊们听说咱班的同学听课特别认真,知识学得特别快,他们不服气想来跟大家比一比,看看谁更认真,谁学的知识更快更牢固。

我跟村长商量后决定今天我们就跟羊羊们来比赛,看看到底是谁学的更认真、更牢固。

顺利通过挑战的同学就会得到奖励,同学们有没有信心通过挑战啊?生:有。

师:从同学们的回答中老师就知道了,同学们都是最棒的,肯定能顺利通过挑战的。

我们先来做个有趣的游戏热热身(板书:有趣的游戏)师:请先伸出你的右手,再伸出你的左手,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下面我们一起来玩个拍手游戏吧!(可能有的同学会伸错,提醒周围同学帮帮它)游戏怎么玩呢?听清楚游戏规则:老师说口令,你来拍手。

看老师来示范一遍,看仔细哦!教师和学生一起做游戏(口令: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做错的同学抓紧改过来。

师:同学们玩得真高兴。

我想问问大家:玩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生:用到了左手和右手上下、前后、左右(生自由发言,根据学生的发言。

板书:上下、左右、前后)师:同学们是善于总结发现,这些都是一些位置(方向),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位置。

(板书:——认识位置)二、解决问题,体验左右1.集体交流,辨别左右2.师: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双灵巧的小手——左手和右手,你能分清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吗?我来看一下谁能分得清楚,我来说你来举。

(学生听口令做举手练习)同学们真棒,能分清自己的左手跟右手。

《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数学教案

《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数学教案

《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数学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感知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和顺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1.2 教学内容介绍前后、上下、左右的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知这些概念。

1.3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操作、讨论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物体的位置和顺序。

第二章:前后的位置关系2.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前后的位置关系,并能正确判断物体的前后位置。

2.2 教学内容介绍前后的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知前后的位置关系。

2.3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操作、讨论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和总结前后的位置关系。

第三章:上下的位置关系3.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上下的位置关系,并能正确判断物体的上下位置。

3.2 教学内容介绍上下的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知上下的位置关系。

3.3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操作、讨论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和总结上下的位置关系。

第四章:左右的位置关系4.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左右的位置关系,并能正确判断物体的左右位置。

4.2 教学内容介绍左右的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知左右的位置关系。

4.3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操作、讨论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和总结左右的位置关系。

第五章:位置与顺序的综合应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将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运用到实际情境中,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5.2 教学内容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将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综合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5.3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操作、讨论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将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第六章:实际物体位置的判断6.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实际物体,能够准确判断物体的前后、上下、左右位置。

学生通过观察教室内的物品,练习判断物体的实际位置。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 前后上下左右|北京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 前后上下左右|北京版

标题: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 前后上下左右|北京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前后、上下、左右”的概念,并能准确运用。

2.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知“前后、上下、左右”的概念。

2. 运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3. 实践活动:找一找、说一说、画一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前后、上下、左右”的概念,并能准确运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感知“前后、上下、左右”的概念。

2. 采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让学生初步感知“前后、上下、左右”的概念。

2. 探究新知(1)教师演示,让学生明确“前后、上下、左右”的概念。

(2)学生分组讨论,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前后、上下、左右”的概念。

(3)教师总结,明确“前后、上下、左右”的定义。

3. 实践活动(1)找一找:让学生在教室里找一找,哪些物体的位置关系可以用“前后、上下、左右”来描述。

(2)说一说: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找到的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3)画一画:让学生画出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并用“前后、上下、左右”进行标注。

4.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

(3)教师点评,强调易错点。

5. 总结延伸(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体,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它们的位置关系。

六、课后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2. 教学方法是否合适,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 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有哪些优点和不足?4. 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观察、操作、实践,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西师大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前后、上下、左右》教案及反思

西师大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前后、上下、左右》教案及反思

西师大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前后、上下、左右》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认识前后、上下、左右》是西师大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内容。

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基本的空间方位概念。

主要让学生认识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对于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发展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正确使用“前后”、“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数学概念打下基础,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物体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让学生能够准确地识别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

2.使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中,体验前与后、上与下、左与右的位置与顺序。

3.能够用前后、上下、左右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际操作和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

2.通过观察、操作、游戏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学习方位概念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前与后、上与下、左与右的位置与顺序。

2.准确地识别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并用这些词语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1.在实际情境中准确判断并描述物体的方位。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前后、上下、左右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准确地识别和描述这些位置关系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他们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需要通过具体的情境和活动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此外,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一年级数学前后、上下、左右、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前后、上下、左右、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前后、上下、左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识别和理解“前后、上下、左右”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空间观念进行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前后、上下、左右”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能够运用空间观念进行观察和描述。

教学难点:1. 让学生能够准确地运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

2.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1. 教具:小动物图片、卡片等。

2. 学具:学生自带的小玩具或图片。

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5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

2. 引导学生关注游戏中的前后、上下、左右概念。

二、导入新课(10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小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小动物的前后、上下、左右位置。

2. 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并解释前后、上下、左右的概念。

三、课堂探究(10分钟)1. 教师发放卡片,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描述,锻炼学生运用空间观念进行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互相描述并指出组内成员的前后、上下、左右位置。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设计前后、上下、左右的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互相交换答案,检查并纠正错误。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前后、上下、左右概念的掌握程度。

2. 课后收集学生的练习答案,分析他们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教师需要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对前后、上下、左右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使他们在课堂活动中能够更好地与他人合作。

六、课堂活动:寻找隐藏的宝藏活动目标:1.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前后、上下、左右的概念。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1. 教具:藏宝图、小奖品等。

2. 学具:学生自带的小玩具或图片。

《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数学教案

《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数学教案

《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数学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概念,培养学生对空间方位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1.2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1)了解前后、上下、左右的概念;(2)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对空间方位的感知和表达能力;(3)运用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章:教学方法2.1 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演示,图片展示等直观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概念。

2.2 操作实践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实际体验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3 问题解决法设计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进行分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谜语,引导学生思考前后、上下、左右的概念。

3.2 讲解与演示讲解前后、上下、左右的概念,并结合实物或图片进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这些概念。

3.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如排列物体、摆放图片等,体验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

3.4 总结与讲解对学生的操作进行点评,总结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规律,并讲解如何运用这些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3.5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章: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操作实践的表现以及练习题的解答情况,评价学生对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概念的掌握程度。

第五章:教学拓展5.1 家庭作业设计一些与前后、上下、左右相关的家庭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5.2 课堂小游戏设计一些有趣的课堂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

5.3 课后反思鼓励学生在课后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不足,为今后的学习做好准备。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实物资源准备一些立方体模型、玩具车辆、卡片等实物,用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操作,以加深对前后、上下、左右位置与顺序的理解。

《认识左右、上下、前后》说课稿

《认识左右、上下、前后》说课稿

认识左右、上下、前后一、背景介绍如何使幼儿更好地认识左右、上下、前后的方位关系,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是每个幼儿园老师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难点。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认知能力、生活经验等因素,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教学。

本文重点介绍了一些教学方法。

二、目标通过教学活动,使幼儿能够:1.学习认识左右、上下、前后的方位关系;2.练习排列的活动,增强对方位的理解和记忆;3.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正确运用基本的方位词。

三、教学步骤1. 前置任务:感官体验在介绍左右、上下、前后之前,可以先通过营造一种场景,让幼儿感受到身体在空间中运动的感觉。

例如,将幼儿分为若干组,每组在两边插桩上固定绸巾,在固定的时间内,哪一组可以将绸巾迅速抽出,同时片刻间跳跃起来,较高的组获胜。

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能够感受到身体的上下、前后、左右运动,以及运动的方向和方式。

2. 概念讲解:认识左右、上下、前后在感官体验后,我们可以通过与幼儿互动、指认环境物品、搭建模型等形式,向幼儿介绍左右、上下、前后概念。

教师可以询问幼儿所理解的方位概念,并通过讲解、引导帮助幼儿正确认识左右、上下、前后。

3. 方位判别:游戏活动为了使幼儿进一步掌握左右、上下、前后的方位关系,可以进行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

例如,在课堂上搭建迷宫游戏,并要求幼儿在规定时间内走出迷宫。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识别和使用左右、上下、前后词汇指导幼儿完成任务。

小组比赛是另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幼儿的兴趣参与和加深对方位的记忆。

设置一些游戏环节,例如激烈比赛、搭建模型等,增强幼儿对方位的理解和记忆。

4. 生活运用:巩固认知最后一步是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方位的认知。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在室内和户外环境中使用左右、上下、前后等方位词。

例如,要求幼儿在前面放桌子,在后面放边上,在左边放水杯,在右边放笔筒等。

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可以在生活中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巩固和加深理解,逐渐形成正确使用方位词的习惯。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上下 前后 左右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上下 前后 左右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上下前后左右1.在具体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9页。

教具、学具准备各种水果图片(梨、萍果、香蕉、草毒、葡萄),楼梯图,交通情景图。

教学设计创设情境,感知位置师:现在交通便捷,非常有序,司机和小朋友都很遵守交通规则,想不想去看一看呢?请看画面。

(1.汽车通过十字路口,行人在等待;2.汽车停止前进,行人通过斑马线。

)仔细观察,理解位置1.上、下。

师:这么有序的交通,你知道是什么在指挥吗?(红绿灯。

)师:对,是红绿灯,它的作用可真大。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红、黄、绿灯是怎么摆的呢?(与同桌小朋友轻声说一说。

)学生交流。

(红灯在黄、绿灯上面,绿灯在红黄等下面,黄灯上面是红灯,黄灯下面是绿灯,红灯下面是黄灯,绿灯的上面是黄灯。

)联系实际提问:刚才,同学们把3盏灯的上、下位置关系说得很完整,(板书:上下)再看看,在我们的教室、有这样上、下的位置关系吗?身体呢?2.前、后。

下面,请小朋友继续看画面,绿灯亮了,汽车继续前行,这时,画面上有几辆车,你能不能用前、后来说一说它们又是怎么排的呢?学生交流。

(摩托车的前面是小轿车,小轿车的后面是摩托车;摩托车后面是公交车,公交车前面摩托车。

)学生交流中出示板书:前后。

师:你喜欢哪辆车,就用前、后说说它的位置。

联系实际问:汽车有前、后位置关系,(板书:前后)你的座位也有前、后这样位置关系,看看你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也可以说,你在这个同学的______,在这个同学的______(被念到的同学请站起来)从前往后数,他在第几个,从后往前数呢?他的前面有几个人,后面呢?3.左、右。

师:刚才小朋友介绍得很完整,老师很满意,建议小朋友鼓鼓掌为自己鼓励鼓励。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上下、前后、左右(A)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上下、前后、左右(A)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上下、前后、左右(A)教学目标1.能够识别、辨认数字0-20。

2.能够逐步掌握0-20的数的读法、写法和大小关系。

3.能够使用两位数的加减法进行简单计算,如:13+5=18,15-7=8。

4.能够使用直尺、尺子等测量工具,进行简单的长度测量和对比。

教学重点1.数字0-20的识别、辨认。

2.两位数加减法计算。

3.简单长度测量和对比。

教学难点1.两位数加减法的理解和应用。

2.长度测量和对比的准确性。

教学内容第一课:认识数字教学目标1.能够说出数字0-20。

2.能够认识数字0-20的书写形式。

教学重点1.数字0-20的说、写、认。

2.数字0-20的读写习惯。

教学难点1.重点理解数字0-20的读写习惯。

教学过程1.独立思考时间:让学生自己默读数字0-20,尽量熟悉每个数字的口齿。

2.集体学习时间:教师可展示数字0-20的图片,指导学生按顺序读出每个数字,再通过口算、动手写出每个数字的书写形式。

3.巩固实践:让学生在课下数一数自己家里有几个0、几个1、几个2……其他同学可以帮助核对。

第二课:0-20之间的数的比较教学目标1.能够将0-20的数进行大小对比。

2.能够在学习量大于、小于和等于的基础上,掌握18>15,5<6等基本的数的比较方法。

教学重点1.数的大小比较。

2.比较符号的认识和使用。

教学难点1.学生理解大小比较符是描述两个数之间大小关系的符号。

教学过程1.引入知识:教师通过比较实物的大小,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大”和“小”。

2.数的比较:将0-20的数进行大小比较,并使用比较符号<、>、=,让学生掌握绝对大小和相对大小的概念。

3.巩固练习:让学生自己比较互不相同的数字大小,也可以在课下制作大小比较卡片让学生自学练习。

第三课:数字的加法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加法的概念。

2.能够进行简单数字的加和运算。

3.能够用不同的加法公式进行数的加和运算,如5+4=9, 4+5=9, 5+(4+1)=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下、前后、左右》教案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内容:
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科书第二册第5~9页。

教具、学具准备:
各种动物图片(猴、大象、公鸡、狮子、小兔),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感知位置
师:现在交通便捷,非常有序,司机和小朋友都很遵守交通规则,想不想去看一看呢?请看画面。

(①汽车通过十字路口,行人在等待;②汽车停止前进,行人通过斑马线。


二、仔细观察,理解位置
1.上、下。

师:这么有序的交通,你知道是什么在指挥吗?(红绿灯。


师:对,是红绿灯,它的作用可真大。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红、黄、绿灯是怎么摆的呢?(与同桌小朋友轻声说一说。


学生交流。

(红灯在黄、绿灯上面,绿灯在红黄灯下面,黄灯上面是红灯,黄灯下面是绿灯,红灯下面是黄灯,绿灯上面是黄灯。


联系实际提问:刚才,同学们把3盏灯的上、下位置关系说得很完整,(板书:上下)再看看,在我们的教室,有这样上、下的位置关系吗?身体呢?
2.前、后。

下面,请小朋友继续看画面,绿灯亮了,汽车继续前行,这时,画面上有几辆车,你能不能用前、后来说一说它们又是怎么排的呢?
学生交流。

师:你喜欢哪辆车,就用前、后说说它的位置。

联系实际问:汽车有前、后位置关系,(板书:前后)你的座位也有前、后这样的位置关系,看看你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也可以说,你在这个同学的,在这个同学的,从前往后数,他在第几个,从后往前数呢?他的前面有几个人,后面呢?
3.左、右
师:刚才小朋友介绍得很完整,老师很满意,建议小朋友鼓鼓掌为自己加加油。

师:回想一下,刚才我们是用什么鼓掌的?(手)
师:请小朋友看一看自己的小手,想一想,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手呢?
师:请举起你的右手。

师:左手、右手是对好朋友,团结起来力量特别大。

其实在我们身上也有这样的好朋友,同桌同学互相看看,还有这样的好朋友吗?找找看。

要求学生摸着说,其他小朋友也跟着摸一摸。

师:认识这些好朋友,现在我们就用左、右手来活动活动,好吗?
课间活动。

师:除了身体有左、右之分,你们的座位也有左、右之分,你的左、右都有哪些同学呢?
4.相向左、右。

师:现在请同学举起右手。

(教师面对学生也举起右手)老师举的是哪一只手呢?(留一定时间让学生争执)有说左手的,有说右手的,到底是哪只手呢?没关系,请同桌同学讨论一下老师举起的是哪只手?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交流,感受左、右的相对性。

师:请同学看屏幕(楼梯图),这是什么?学校要求同学上、下楼梯要靠哪一边?(右边)。

这时有两上小朋友,一个要上楼梯,一个要下楼梯,上楼梯要靠右行,应是靠哪边?你能帮他找找吗?这个小朋友要下楼梯,他靠右行了吗?你怎么知道他不是靠右行呢?又应靠哪边呢?两个同学要同时上、下楼梯,你们看他们都靠右行了吗?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平时,上、下楼梯要靠右行,做个讲文明的好孩子。

三、运用知识,巩固练习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师:看到你们学得那么好,动物园里的小动物也想来参加我们的活动,请利用今天所学知识来给它们排排队(猴、大象、公鸡、狮子、小兔)。

按要求摆在桌上。

先放猴,在猴右边摆上大象,在猴左边摆上公鸡,在猴上边摆上狮子,在猴下边摆上小兔。

师:一共来了几种动物?从左往右数,公鸡排在第几个?从右往左呢?
师小结:同一种动物,从不同方向去数,顺序也就不同。

要说清楚是从左数,还是从右数。

师:小朋友看看桌面上有哪些学具?(让1名学生说)。

你能利用今天所学上、下、前、后、左、右来整理吗?怎么摆就怎么说。

展示摆的结果。

(请3位同学介绍)
师:文具摆放有一定位置,有助于学习,平时,小朋友整理过房间吗?你能帮助图上的这位小朋友整理吗?整理之前我们来认识这些生活用具,它是……请你运用今天所学的上、下、前、后、左、右把它摆在合适的位置,同桌商量,看哪一小组摆放最妙。

(交流)
小结:老师认为各个小组都有特色,你们回家后能不能也把自己的小房间整理整理呢?
四、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师指板书)上、下、前、后、左、右在生活中经常碰到,例如,坐在汽车上,汽车是向左拐,还是向右拐呢,你要懂得判断,你能向老师这样举个例子说说吗?学会了上、下、前、后、左、右我们就要懂得在生活中进行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