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必备】孔子语录精华100 句(附释文)
孔子语录全文

孔子语录全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译: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时复习它,不也是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访,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他,不也是君子吗?"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译: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
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译:孔子说:"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译:孔于说:"子路,教给你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吧。
(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埃"5.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公冶长》)译: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叫"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爱好学刁,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译: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这些对我来说,有哪一点是我所具备的呢?"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译: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
关于孔子的名言以及解释100句

关于孔子的名言以及解释100句1.孔子名言的解释孔子名言及解释学而时习之孔子名言。
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王肃注:“诵习以时,学无废业,所以为悦。
”王释“学”与“习”为一义,似专指诵读。
但孔子教人学“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诵习”仅是“一端”(见刘宝楠《论语正义》)。
皇侃疏“时习”说:“凡学有三时。
”一指年岁,二指季节,三指晨夕。
近人蒋伯潜认为“学是知新,习是温故”(《十三经概论》)。
敏于事而慎于言孔子名言。
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又《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义相同。
意为做事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
朱熹注:“敏于事者,勉其所不足。
慎于言者,不敢尽其所有余也。
”(《论语集注》)又释:“事难行,故要敏;言易出,故要谨。
”(《朱子语类》卷第二十二)另外在《荀子·子道》、《韩诗外传》、《说苑·杂言》等篇都有孔子语子路“慎言不哗”的记载。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名言。
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迷惘。
郑玄注:罔,犹罔罔无知貌。
“殆”有两义:一为危殆,疑不能定。
一为疲殆,精神疲怠无所得。
当从前解。
此句可与“温故而知新”章合参。
近人杨树达注:“温故而不能知新者,学而不思也,不温故而欲知新者,思而不学也。
”(《论语疏证》)孔子首倡学思并重,对孔门弟子有很深影响。
如子夏言博学近思,《中庸》言博学慎思,都认为学思不可偏废。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名言。
语出《论语·为政》“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郑玄注:“不知可者,言不可行也”。
孔安国注:“言人而不信,其余终无可”。
朱熹说:“人面无真实诚心,则所言皆妄。
”(《朱子语类》卷二四)近人蒋伯潜区分信有二义:“说话必须真实;说了话必须能践言。
孔子经典语录100句

孔子经典语录100句篇一:孔子经典语录100句孔子经典语录100句1、孔子语录: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摘孔子《大学》(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2、孔子语录: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摘孔子《大学》(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3、孔子语录: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摘孔子《大学》(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4、孔子语录: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摘孔子《大学》(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5、孔子语录: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
——摘孔子《大学》(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6、孔子语录:《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摘孔子《大学》(《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7、孔子语录: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摘孔子《中庸》(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
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8、孔子语录: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摘孔子《中庸》(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9、孔子语录: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
——摘孔子《中庸》(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 10、孔子语录: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摘孔子《中庸》(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11、孔子语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孔子的名言100句及解释

孔子的名言100句及解释文章一:孔子的名言解析孔子是一位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对世界的影响是深远的。
他的名言被广泛引用,成为了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鼓舞和指南。
以下是100句孔子的名言及解析:1.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意思是说,能够拥有远方的朋友,是一件很乐趣的事情。
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勿做自己不愿被别人做的事。
3.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知道不如喜欢,喜欢不如享受。
4.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并逐渐提高,不是一件很美妙的事吗?5. 三人行必有我师。
——每个人都有可以从中学习的地方。
6.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要让自己站起来,就要让别人站起来,要让自己成功,就要帮助别人成功。
7. 治人者必先自治。
——治理他人之前,必须先管好自己。
8.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不怕缺少,怕的是不平等;不怕贫穷,怕的是不安全。
9.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如果你不思考,你就不会学到东西;如果你学习而不思考,你会变得幼稚。
10. 有教无类。
——每个人都应该是平等的,无论他们的出生和背景如何。
11. 知足者常乐,富贵者常忧。
——知道足够就会很快乐,追求富贵会带来忧虑。
12.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当自己的父母还在时,不要轻易离开,如果离开了也要遵循正确的方法。
1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如果要做好一件事情,首先要拥有适当的工具和设备。
14. 示人以温,徐听以舍。
——在教育他人时,要表现出耐心和温和,同时应该听取他们的讲话。
15. 行成于思,毁于随。
——通过出色的思考可以获得成功,随意将会导致失败。
16. 哭泣着向前迈步,胜过低头舒服地不动。
——哭泣地向前迈步,即使比不动,也是一种进步。
17.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习后不断实践,与朋友相处带来快乐,保持冷静和镇定是君子的品质。
18.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孔子名言100句

孔子名言100句孔子,古代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的思想与成就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智慧的结晶广为流传,下面将列举孔子的100句名言,展示他的智慧和哲学思想。
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对他人宽容与尊重。
2.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谦虚的态度是获取更多知识的起点。
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识与思考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4. “我独怀疑,不似与人共享。
”孔子鼓励人们勇于思考,不盲从。
5.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向过去学习,获取新的知识。
6. “不耻下问。
”学习时应毫不羞耻地向他人请教。
7.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真正理解并享受知识的人最为优秀。
8.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智慧、仁爱与勇气是修养的目标。
9.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心胸开阔,小人心胸狭窄。
10.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不要过于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而要用心了解别人。
11.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从我者,其由与?”坚守自己的信念,无惧道路艰难。
12.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智者行动比言语更有力。
13.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善于学习,毫不羞耻地向他人请教。
14.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成就自己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人成功。
15.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人的内心价值可通过观察其行为来衡量。
16.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断学习,并将所学付诸实践,是一种乐趣。
17. “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
”修养自己,使自己迎合道德准则。
18. “若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则至于游。
”如果每天都能将自己的力量用于仁爱,则达到了至高无尚的境界。
19. “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尽忠职守,被人视为谄媚。
20. “人不可以不食、不可以不寝、不可以无戏。
”饮食、睡眠和娱乐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子名言名句大全释解

孔子名言名句释解孔子名言名句大全释解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下面由yjbys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孔子名言名句大全释解,欢迎大家阅读!1.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
——摘孔子《论语》(尊崇贤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信用。
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做人的道理,但我却认为他学过了。
)2.礼之用,和为贵。
——摘孔子《论语》(运用礼法时,要特别注重和睦相处。
)3.君子食无求饱,……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摘孔子《论语》(君子吃饭无求过饱,……做事要勤奋,说话要谨慎,并能接近有道理的人,向他学习,以纠正自己的缺点,这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4.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摘孔子《论语》(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能了解别人。
)5.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摘孔子《论语》(要依靠道德治理国家。
这样就象北极星一样,虽然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但群星却甘愿环绕在它周围。
)6.《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摘孔子《论语》(《诗经》三百篇,其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思想纯正,没有邪恶。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
——摘孔子《论语》(我从十五岁开始致力于学习,三十岁便能自立于社会了,四十岁对各种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岁懂得了自然界的规律,六十岁对听到的事情能领会贯通,并能辨别是非真伪,七十岁时做事能随心所欲,但又不会超出礼法的规范。
)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摘孔子《论语》(如果经常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便能不断产生新的体会和收获,这种方法可以说就是我们的老师了。
)9.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摘孔子《论语》(君子普遍地团结众人,而不只是亲近少数几个人,小人则只勾结少数几个人,而不和大家亲近。
孔子名言名句100句及解释

孔子名言名句100句及解释以下是孔子名言名句100句及解释: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解释:学习后及时复习,不是很愉快吗?这句话强调了复习的重要性,并鼓励人们在学习中找到乐趣。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解释: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这句话强调了诚实和谦虚的重要性,在知识面前应保持敬畏之心。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解释:通过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这句话强调了持续学习和反思的重要性。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释: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
我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则注意改正自己。
这句话鼓励人们虚心向他人学习,并时刻保持自我反省和改进的态度。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解释: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态度和方法,鼓励人们以开放的心态去寻求知识和帮助。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解释:自己不希望他人对待自己的言行,自己也不要以那种言行对待他人。
这是孔子所倡导的“仁”的重要体现之一,也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
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解释: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和睦关系,但对问题的看法却不盲目附和;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
这句话强调了和谐与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解释: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
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这句话强调了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只有充分准备才能取得好的结果。
9.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解释: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自我反省的重视。
孔子经典名言及解释

孔子经典名言及解释孔子经典名言及解释恰当地运用谚语、格言、名人名言可使语言活泼风趣,增强表现力。
以下就是啦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孔子经典名言及解释的内容,希望你可以喜欢哦。
关于孔子经典名言及解释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解释: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来说有因难呢?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解释:用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里,便忘了忧愁,不知道衰老要到来。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释: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
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解释:一个真正的有责任的人,必须具有坚韧的意志,因为他背负的责任重大而实现的道路很漫长。
因为以仁为自己的责任,所以是重大的责任。
因为以生命的结束作为任务的结束,所以实现仁的道路是漫长而遥远的。
5、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解释: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
6、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解释:(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
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
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1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
7、朽木不可雕也。
解释: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
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无可救药。
亦作“朽木难雕”.亦作“朽木不雕”.8、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解释: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自己的弟子,一、文学,即知名学。
研究如何提高知名度,二、行学,规范人们行为,使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章可循。
三、忠学,是修养学。
是培养人自觉自愿地做自己该做的事。
2020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孔子语录100句

2020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孔子语录100句2018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孔子语录100句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摘孔子《大学》(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摘孔子《大学》(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摘孔子《大学》(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摘孔子《大学》(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5、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
——摘孔子《大学》(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6、《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摘孔子《大学》(《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7、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摘孔子《中庸》(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
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8、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摘孔子《中庸》(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
——摘孔子《中庸》(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10、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摘孔子《中庸》(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1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摘孔子《中庸》(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12、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申论作文孔子语录大全

申论作文孔子语录大全一、学习篇1.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 老而不死是为贼。
8.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9. 驯豹难驯,教人易成。
10.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二、知识篇1. 不患莫己知,恐非己知也。
2. 书学不如实学。
3.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 自己要看得不凡,就得读点不凡的书。
5.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6. 人若不知而不愧,亦吾所欲也;人若直而不烈,亦吾所欲也。
7. 足下待人,予于此矣,其他则未必。
8.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9. 有功不受赏,有辱不受责,当世与如此,天下方可治。
10. 过犹不及。
三、修身篇1.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2.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3. 忠告则喜,不忠告则忧。
4. 忠恕乃人之两大德也。
5. 忠告而善道之者,花也;善道而不予之者,草也。
6. 上好之而下,安知其乐亦如是乎?7. 君子之道,贵贤能察而后用;小人之道,察贤能而后容。
8. 君子有三变:相在言也,不相在言也;相在信也,不相在信也;相见死也,不见死也。
9. 君子和而不唱,小人唱而不和。
10. 不敢忘敬仁。
四、治国篇1.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2. 民可使由之而不可使知之也。
3.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贤人;畏圣人之言。
4. 君子弗问过,亦恐过焉。
5. 君子之所病者,不在世而在朝廷也。
6.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7.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8.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9.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0. 君子不器。
五、进取篇1. 有志者,事竟成。
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4.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5. 擒贼先擒王。
6.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申论作文孔子文案素材摘抄

申论作文孔子文案素材摘抄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的思想被称为儒家思想。
以下是一些与孔子相关的素材摘抄: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孔子(意思:了解知识的人不及喜欢亲近知识的人,喜欢亲近知识的人不及对知识充满乐趣的人。
)2.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孔子(意思:通过回顾过去的经验,可以发现新的理解,从而成为他人的良师。
)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孔子(意思:只是学习而不思考则一无所获,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则处境危险。
)4. “三人行必有我师。
”- 孔子(意思:无论与谁相处,都可以从对方身上学到一些东西。
)5.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孔子(意思:君子会广泛地接触不同的人和事物,从中汲取智慧;而小人会限于自己的圈子,只在狭窄的范围内比较自己。
)6.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孔子(意思:学了还要进行反复的练习,不是很愉快吗?)7.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孔子(意思:了解一种知识的人不如喜欢这种知识的人,喜欢这种知识的人不如从这种知识中得到快乐的人。
)8.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意思:当别人对自己不了解或误解时,也能保持平和的心态,不是君子吗?)9.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孔子(意思:不要对别人做自己不愿意被做的事情。
)10.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 孔子(意思:对于学习不要厌倦,对于教导他人不要疲倦。
)这些摘抄可以作为孔子相关申论作文的素材,用于支撑论点、引用名言,展示孔子思想的魅力。
但请注意,在申论作文中,要将这些素材融入自己的文章,做好适当的拓展与解释。
孔子的名言100句及解释

孔子的名言100句及解释1)子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孔子2)未知生,焉知死——孔子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摘孔子《论语》、朽木不可雕也。
——孔子4)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孔子5)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孔子6)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孔子7)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孔子8)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孔子9)孔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10)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孔子11)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孔子12)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孔子13)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孔子14)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15)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1)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2)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孔子3)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孔子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5)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孔子6)内不欺己,外不欺人。
——孔子7)夫子莞尔而笑。
——孔子8)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孔子9)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10)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孔子11)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孔子12)子曰:不迁怒,不二过。
——孔子13)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14)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孔子15)学而不思则惘。
——孔子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2)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孔子经典语录100句

孔子经典语录100句篇一:孔子经典语录100句孔子经典语录100句1、孔子语录: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摘孔子《大学》(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2、孔子语录: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摘孔子《大学》(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3、孔子语录: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摘孔子《大学》 (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4、孔子语录: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摘孔子《大学》(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5、孔子语录: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
——摘孔子《大学》(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6、孔子语录:《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摘孔子《大学》(《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7、孔子语录: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摘孔子《中庸》(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
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8、孔子语录: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摘孔子《中庸》( 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9、孔子语录: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
——摘孔子《中庸》(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10、孔子语录: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摘孔子《中庸》(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11、孔子语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孔子名言100句与解释

孔子名言100句与解释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孔子名言,欢迎阅读。
1、为君难,为臣不易。
——《论语子路》2、不知言,无以知人。
——《论语尧日》3、惟上知与下愚不移。
——《论语阳货》4、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学而》5、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卫灵公》6、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7、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论语宪问》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9、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论语述而》1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11、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12、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论语乡党》13、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宪问》14、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论语宪问》1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宪问》16、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论语先进》17、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论语卫灵公》18、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卫灵公》19、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论语微子》20、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论语泰伯》2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22、道不行,秉桴浮于海。
——《论语公冶长》23、不能正己,焉能正人。
——《论语》24、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25、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论语颜渊》26、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论语颜渊》27、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论语颜渊》28、贫而无谄,膏而无骄。
——《论语学而》29、温、良、恭、俭,让。
——《论语学而》30、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雍也》31、君子周急不继富。
——《论语雍也》32、乘肥马,衣轻裘。
——《论语雍也》33、礼之用,和为贵。
——《论语学而》34、食不语,寝不言。
——《论语乡党》35、知其不可而为之。
——《论语宪问》36、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37、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38、不学礼,无以立。
孔子的经典名言带解释

孔子的经典名言带解释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释: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
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解释: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解释:军队可以丧失主帅,一个人不可丧失志气。
意思是三军之勇在人,匹夫之志在己。
故帅可夺而志不可夺。
如可夺,则亦不足谓之志矣。
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解释: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5.朽木不可雕也。
解释: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
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无可救药。
亦作“朽木难雕”.亦作“朽木不雕”。
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解释:工匠要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准备好他的工具。
这是一种比喻,即如想做好一件事,必须先具备做这件事的先决条件才能事半功倍。
7.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解释:他的聪明可以学得来,他的装傻别人赶不上。
8.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解释: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解释: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0.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解释:鸟快要死的时候,鸣叫的声音是悲哀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出来的话也是善良的。
11.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解释:孔子说: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深奥的道理;中等资质以下的人就很难让他了解深奥的道理了。
1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解释: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
孔子名言100句与解释

孔子名言100句与解释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被尊为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的思想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他的名言更是被人们广泛传颂和应用。
本文将为大家列举孔子的100句名言,并附上解释,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孔子的思想和智慧。
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解释:学习永远都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反复学习和训练,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
只有做到这一点,人才会感到快乐和满足。
2.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解释:通过回顾过去的经验和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的知识。
只有不断地学习和积累,才能成为一个值得他人学习、向往的榜样。
3.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解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只要我们愿意虚心向别人学习,就能够从每一个人身上找到自己的老师和启发。
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解释:不要做那些你不愿意别人对你做的事情。
这是对待他人的基本原则,也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石。
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解释:知识只是一个开始,更重要的是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并把它变成自己的习惯和享受。
只有喜欢和快乐地去做一件事情,才能真正做到好。
6.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解释:信任是人与人之间的基本纽带,没有信任的话,就不会有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作为一个人,要懂得守信用,并且以身作则,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
7.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解释:真正的智者不会困惑和迷失,因为他们内心有自己的坚守和信念。
仁者不会忧虑,因为他们的心胸宽广,心怀善意。
勇者不会害怕,因为他们有勇气面对困难和挑战。
8.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解释:要善待他人,就不要对他人做出自己不希望别人对自己做的事情。
这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和准则。
9.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解释: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上的学习,而应该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思考和实践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孔子爱国名言100句与解释

孔子爱国名言100句与解释1.孔子的爱国名言人生态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
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子谓于产。
“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放于利而行,多怨。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本文转自名人故事吧,转载请注明出处。
2.孔子写的爱国的名言和诗句有哪些1、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孔子释义:君子有九件用心思虑的事,看要想到看明白没有、听要想到听清楚没有、神态要想到是否温和、容貌要想到是否恭敬、言谈要想到是否诚实、处事要想到是否谨慎、疑难要想到是否要求教、愤怒要想到是否有后患、见到有所得到要想到是否理所该得。
2、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孔子释义:君子庄重又谨慎,而不与别人争执,虽然合群而不结党营私。
3、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孔子君子尊重贤人,也容纳普通的人;嘉奖好人,也同情能力差的人。
4、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申论必备】孔子语录精华100 句(附释文)孔子是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大政治家以及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语录精华 100 句,也是公考申论必备哦~快来一起学习吧!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摘孔子《大学》(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摘孔子《大学》(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摘孔子《大学》(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摘孔子《大学》(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5、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
——摘孔子《大学》(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6、《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摘孔子《大学》(《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7、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摘孔子《中庸》(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
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8、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摘孔子《中庸》(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
——摘孔子《中庸》(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10、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摘孔子《中庸》(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1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摘孔子《中庸》(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12、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摘孔子《中庸》(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
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13、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
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摘孔子《中庸》(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
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消失了。
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1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摘孔子《论语》(如果学了之后,又注意经常不断地去温习,不也是令人很高兴的事吗?假如有朋友从远方来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吗?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却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备这种道德修养的人难道不可以称为君子吗?)1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摘孔子《论语》(我每天都多次对自己进行反省: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以诚相待?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已经温习?)16、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
——摘孔子《论语》(尊崇贤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信用。
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做人的道理,但我却认为他学过了。
)17、礼之用,和为贵。
——摘孔子《论语》(运用礼法时,要特别注重和睦相处。
)18、君子食无求饱,……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摘孔子《论语》(君子吃饭无求过饱,……做事要勤奋,说话要谨慎,并能接近有道理的人,向他学习,以纠正自己的缺点,这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19、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摘孔子《论语》(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能了解别人。
)20、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摘孔子《论语》(要依靠道德治理国家。
这样就象北极星一样,虽然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但群星却甘愿环绕在它周围。
)21、《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摘孔子《论语》(《诗经》三百篇,其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思想纯正,没有邪恶。
”)2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
——摘孔子《论语》(我从十五岁开始致力于学习,三十岁便能自立于社会了,四十岁对各种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岁懂得了自然界的规律,六十岁对听到的事情能领会贯通,并能辨别是非真伪,七十岁时做事能随心所欲,但又不会超出礼法的规范。
)2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摘孔子《论语》(如果经常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便能不断产生新的体会和收获,这种方法可以说就是我们的老师了。
)2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摘孔子《论语》(君子普遍地团结众人,而不只是亲近少数几个人,小人则只勾结少数几个人,而不和大家亲近。
)2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摘孔子《论语》(只知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势必惘然而无所获,但只知思考而不肯读书,也是很危险的。
)2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摘孔子《论语》(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求知的正确态度。
)2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摘孔子《论语》(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能立身处世?就象牛车没有了輗,马车上没有了軏,还靠什么行走呢?)28、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摘孔子《论语》(如果对这种行为能够容忍,那么还有什么行为不能容忍呢?)29、《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摘孔子《论语》(《关睢》这首诗,快乐而不过分,哀婉而不伤恸。
)30、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摘孔子《论语》(能够达到仁的境界为最好,如果在各方面达不到仁的境界,怎么能算得上是有智慧的人呢?)31、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摘孔子《论语》(君子想的是怎样推行仁德,小人想的则是怎样得到一个安逸之处;君子想的是怎样才能不触犯刑法,小人想的则是怎样才能对自己有利。
)32、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摘孔子《论语》(一个人不应该发愁没有官位俸禄,而应该发愁没有为官的本领。
不应该发愁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追求能够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才能。
)3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摘孔子《论语》(君子知道追求道义,小人则只知道追求私利。
)3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摘孔子《论语》(见到贤人便应考虑怎样才能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便应在内心反省,看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
)35、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摘孔子《论语》(君子说话要谨慎,而做事则要雷厉风行。
)36、朽木不可雕也。
——摘孔子《论语》(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
)3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摘孔子《论语》(聪明好学,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称他为“文”。
)38、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摘孔子《论语》(他这种聪明,别人能做到,而这种愚傻,别人便难以做到了。
)3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摘孔子《论语》(如果质朴胜过了文采,就会显得粗野,而文采胜过质朴,也会流于虚浮。
只有外表和内心配合适当,才算得上是个君子。
)4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摘孔子《论语》(对任何事物,仅仅了解它的人不如深深喜爱它的人,深深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乐此不疲的人。
)41、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摘孔子《论语》(对天资在中等程度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而对于中等以下天资的人,则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
)4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摘孔子《论语》(聪明的人喜欢水,因为他性情活跃象水一样流动不息,仁慈的人喜欢山,因为他心地淳厚象山一样厚重。
聪明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聪明的人乐观,仁慈的人长寿。
)4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摘孔子《论语》(默记所学的东西,坚持学习而不厌烦,教诲别人不知疲倦。
)44、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摘孔子《论语》(如果财富能够争取得到,即使让我手执马鞭去做一个车夫,我也去做,但如果追求不到,还不如去干我喜欢的事。
)45、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摘孔子《论语》(发愤研究学问,常常忘记吃饭,一旦有所收获便又高兴地忘记了忧愁,连自己的渐趋衰老也没有感觉到。
)4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摘孔子《论语》(如果三个人一同走路,其他两个人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
他们有优点,我就学习,他们有缺点,我就作为借鉴而改掉。
)47、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摘孔子《论语》(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学习文化,修养德行,忠诚不渝,言行一致。
)4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摘孔子《论语》(君子的心胸坦荡开朗,小人的心胸则狭隘忧愁。
)49、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摘孔子《论语》(鸟快要死的时候,叫声是悲切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话是善良的。
)5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摘孔子《论语》(读书人不能不心胸宽广意志刚强,因为肩负重任而且征途遥远。
他把实现仁的理想作为自己的使命,担子难道不重吗?他为这种理想而奋斗,直到死去为止,路途难道不远吗?)51、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摘孔子《论语》(孔子没有如下四种毛病:主观臆断,绝对肯定,固执已见,自以为是。
)52、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摘孔子《论语》(向前看好象在前面,忽然间又好象在后面。
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古代的文化典籍开阔我的视野,又用礼法来约束我的行为。
)5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摘孔子《论语》(孔子站在岸上指着河水说:“时光的流逝就象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
”)54、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摘孔子《论语》(我还没有见过喜爱德行象喜爱美色那样的人。
)55、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