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学 绪论

合集下载

实验动物学重点解读

实验动物学重点解读

一、实验动物学绪论1.动物:指经人工饲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2.实验动物的分类按遗传学控制分类:①近交系②封闭群或远交系③杂交群按微生物寄生虫控制分类:①普通动物②清洁动物③无特定病原体动物④无菌动物3.实验动物与实验用动物的区别4.国家层面法规:1988年10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科委(现国家科技部)颁布《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5.管理体系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现国家科技部)主管全国实验动物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厅、局)主管本地区的实验动物工作。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负责管理本部门的实验动物工作。

6.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禁止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因科学研究、驯养繁殖、展览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捕捉、捕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猎捕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如恒河猴/食蟹猴),必须向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

需要出售、收购、利用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批准。

7. 实验动物发生疫情时,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办理。

从事实验动物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对实验动物的尸体和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8. 许可证从事实验动物及相关产品保种、繁育、生产、供应、运输和有关实验动物商业性经营的组织或个人应当向市科委申领《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

使用实验动物及相关产品进行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药品及生物制品、检验食品及化妆品等工作的组织或个人应当向市科委申领《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实验动物许可证的有效期为5年9. 实验动物从业人员是指从事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科技人员、专业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

10.军队从事实验动物科技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管理办法总后勤部负责管理全军从事实验动物科技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工作。

医学实验动物概述

医学实验动物概述

4.无菌动物
无菌动物(Germfree animals,GF):用现有 的检测技术在动物体内外的任何部位均 检不出任何活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动物。 无菌动物必须是生来就是无菌的。饲养 于隔离系统。
5.悉生动物
悉生动物(Gnotobiotic animals,GN):指在 无菌动物体内植入已知微生物的动物。又 称已知菌动物或已知菌丛动物。饲养于隔 离 系 统 。 分 为 单 菌 ( Monoxenie ) , 双 菌 (Dixenie),三菌(Trixenie),多菌(Polyxenie)动 物。
1.普通动物
普通动物(Conventional animals, CV): 是 在微生物学控制上要求最低的动物,要 求不携带人兽共患病和动物烈性传染病 的病原。饲养于开放系统。
2.清洁级动物
清洁级动物(Clean animals, CL):除普通动 物应排除的病原外,不携带对动物危害 大和对科学研究干扰大的病原。
二、常用品种品系
二、主要品系 1.日本大耳白兔 2.新西兰白兔 3.青紫兰白兔 4.中国白兔。
日本大耳白
日本大耳白兔
三、应用
热源反应、免疫学、生殖医学、眼科、 心血管病、微生物、皮肤反应、遗传病、 避孕药研究等
第四节 其它实验动物
一、豚鼠: 分类:啮齿目、豚鼠科、豚鼠属。又名
荷兰猪、天竺鼠、海猪。齿式: 1013/1013。染色体32对。 属草食动物, 盲肠发达,胃壁薄,胆小温顺,对外界 刺激敏感,喜群居,听觉发达,喜安静 干燥清洁环境。孕期65—70天,胚胎发 育完全,寿命4—5年 。 常用于免疫学、传染病、药物学、营养 学、耳科学等研究等
二、犬
属于食肉目、犬科、犬属。齿式:乳齿: 3140/3120 成年齿:3142/3142。嗅觉、听觉灵 敏易于驯养调教。环境适应能力强、视力差, 对移动物体感觉灵敏,红绿色盲。喜食肉类, 雄性好斗。汗腺不发达。性成熟8—10个月、 孕期58—63天,春秋季发情,寿命10—20年, 染色体39对。

动物实验期末重点整理

动物实验期末重点整理

动物实验期末重点整理实验动物学期末重点题型:选择、判断、填空、名词解释第⼀章绪论1.实验动物的基本概念是什么?指的是⼈⼯饲养,对其携带的微⽣物实⾏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于科学研究、教学、⽣产、检定及其它科学实验的动物。

2.实验动物的四个标准化包括哪些?它包括实验动物的:(1)遗传学控制标准、(2)微⽣物学和寄⽣⾍学控制标准、(3)设施环境控制标准、(4)饲料营养质量控制标准。

3.⽣命科学研究所必需的四个基本条件是什么?AEIRAnimal 实验动物Equipment 仪器设备Information 信息Reagent 试剂4.什么是动物福利?动物福利是指动物在整个⽣命过程中应得到⼈类的保护,其基本原则是要善待动物,保证动物的健康和快乐。

5.国际上对动物实验伦理有哪些要求?1.动物居住空间应符合标准,注意⽇常饲养管理,不使动物陷⼊饥饿、缺⽔和患病。

2.尽可能的采⽤替代法最少地使⽤和牺牲动物。

3.在必须使⽤⽝、猫和猴时,在实验前应进⾏训练,尽可能地减少动物的恐惧和不安。

4.实验结束和动物不可能恢复时,应采取安乐死。

5.要爱护动物和对由于试验死亡的动物应持有怜悯和感激之情。

6.什么是动物实验的“3R原则”?Replacement 替代:尽可能⽤低等实验动物替代⾼等实验动物,⽤离体培养的细胞、组织、器官代替动物个体,⽤微⽣物代替动物,并能获得相同试验效果的科学⽅法。

Reduction 减少:把使⽤动物的数量降低到实现科研⽬的最⼩量Refinement 优化:改善动物设施、饲养管理和实验条件,精选实验动物、技术路线和实验⼿段,优化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技术,熟练掌握动物实验技术,减少对动物的损伤,减轻动物的痛苦和应激反应。

第⼆章实验动物的遗传学控制1. 请说出实验动物种、品种、品系的概念。

(1)种(Species):是⽣物分类学上的基本单位,由⾃然选择形成。

(2)品种(stock):是种以下的⾮⾃然分类单位,是⼈们根据不同需要⽽对动物进⾏改良、选择、定向培育,具有某种特定外形和⽣物学特性的动物群体,其特性能较稳定遗传。

动物学:A-00绪论

动物学:A-00绪论
哈维(Wailliam Harvey, 1578-1657,英):血液在封闭的血 管中循环;一切动物皆发源于卵
列文胡克(Anotony van Leeuwenhoek, 1632-1723,荷) :运用自制显微镜描述精子、细菌、原生动物--原生动物学 之父
三、动物学研究简史
林奈(Linnaeus, 1707-1778,瑞典):创 立动物命名的双名法。《自然系统 Systema Naturae》1735第一版,1768第 12版,其中1758第10版为现行《国际动物 命名法规》承认之动物命名法的开始日期 (1758.01.01)--现代分类学的奠基人
• 无脊椎动物学invertebrate zoology • 脊椎动物学vertebrate zoology
三、动物学研究简史
(一)中国动物学简史 距今18000年:山顶洞人遗址,穿孔兽牙、蚶壳、鱼骨 距今7000-8000年:西安半坡遗址,鱼、蛙、人面彩陶
距今5000年:知道养蚕取丝和饲养家畜;贝丘、 夏商(前21-前11世纪):甲骨文记马、牛、羊、鸡、犬等 动物的饲养 公元前2000年的物候著作《夏小正》,就有“5月浮游(今称 蜉蝣)出现,12月蚂蚁进窝”之记载; 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至春秋(前770年—前476年) 战国(前475年—前221年):出现了以动物形态特征为依据 的动物分类知识和分类系统,如《诗经》记载的动物达200 余种;《尔雅》(前5-2世纪):草、木、虫、鱼、鸟、兽、 畜
文艺复兴前(欧洲封建社会时期):宗教统治禁止对自然进行 直接的、自由的研究,科学发展进入黑暗时代,甚至比亚氏后 退。唯盖林(Galen,约130-200,罗马医生)解剖了象、猿、 猪,著《解剖学》
三、动物学研究简史
维萨留斯(Andreas Vesalius, 1514-1564 ,意大利外科医生): 人体解剖,现代解剖学之父

实验动物学复习重点终极版

实验动物学复习重点终极版

实验动物学复习重点终极版第一章绪论●实验动物学(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LAS)是以实验动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培育的实验动物应用于生命科学等研究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它是研究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LA)指由人工培育,来源清楚,遗传背景明确,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实行监控,用于生命科学研究、药品与生物制品生产和检定,以及其他科学研究的动物。

●根据遗传特点不同,常把实验动物划分为近交系(inbred strain)、封闭群(远交群, closed colony or outbred stock)、杂交群(hybrids)。

●目前,我国根据对微生物、寄生虫的控制程度将实验动物划分为4个等级:普通级动物conventional(CV)animal、清洁动物clean(CL)animal、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animal、无菌动物germ free(GF)animal。

●动物实验:应用标准的实验动物进行科学研究,观察实验过程中实验动物有关器官的组织形态改变、机能反应变化及其发生、发展规律。

●1988年, 原国家科委颁布了《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标志着我国实验动物工作走上了行政法规管理的轨道。

●伴随着2001年《实验动物国家标准》的颁布和实施,普通级大鼠和小鼠将被禁止使用。

●“AEIR”是进行生命科学实验研究所必需的四个基本条件。

“A”即animal(实验动物),“E”系equipment(设备),“I”为information(信息),“R”是reagent(试剂)。

●“3R”原则:替代(replacement)原则、减少(reduction)原则、优化(refinement)原则。

第二章实验动物遗传学实验动物的分类包括动物学的分类和实验动物学的分类两部分。

按动物学分类可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实验动物学:第一章 绪论

实验动物学:第一章 绪论

3.实验动物科学的研究范围
实验动物学 实验动物医学 比较医学 动物实验技术
第二节 实验动物在生物医学发展中的意义
1. 实验动物的使用价值
医学生物学研究领域里,进行实验研究四个基本要 素:
动物 (Animal) 设备 (Equipment) 信息 (Information) 试剂 (Reagent)
包括野生动物 、经济动物(家畜)、社会
动物(宠物)、实验动物。
实验动物化:
把广义上用于科学实验的实验用动物经过人 工驯养,按科研目的给予科学饲养、繁殖、微 生物控制和定向培育,最后变成狭义的实验动 物。
小鼠
BALB/c小鼠 C3H小鼠
C57BL/6小鼠 ICR小鼠
裸小鼠
SD大鼠
大鼠
Long-Evans大鼠
第二十条 供应用的实验动物应当具备下列完 整的资料: (一)品种、品系及亚系的确切名称; (二)遗传背景或其来源; (三)微生物检测状况; (四)合格证书; (五)饲育单位负责人签名。 无上述资料的实验动物不得应用。
1997年12月国家科委(现科技部)和国家技术监督 局(现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了《实验 动物质量管理办法》,共五章26条
第三章 实验动物生用,实行许可证制度。 实验动物生产和使用单位,必须取得许可证。
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适用于从事实验动物繁育 和商业性经营的单位。 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适用于从事动物实验和利 用实验动物生产药品、生物制品的单位。
第十条 从事实验动物繁育和商业性经营的单位,取 得生产许可证,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实验动物种子来源于国家实验动物保种中心,遗传背景 清楚,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2.生产的实验动物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3.具有保证实验动物质量的饲育、繁育环境设施及检测手

实验动物学 第一章 绪论

实验动物学 第一章 绪论
• 优化(refinement)原则:要求优化 实验设计和操作,以减轻动物的痛苦。
第一章 绪论
要求掌握内容
1、实验动物学、实验动物、动物实验、 实验用动物、AEIR、3R的概念。 2、实验动物的三大特点。 3、实验动物学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意义。
二、满足动物需求是动物福利的首要原则, 动物需求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1、维持生命需要。2、维持健康需要。3、 维持舒适需要。
• 三、实施动物福利,必须让动物 享有5大自由:
• 1、享有不受饥渴的自由。2、享 有生活舒适的自由。3、享有不 受痛苦伤害和疾病威胁的自由。 4、享有生活无恐惧和悲伤感的 自由。5、享有表达天性的自由。
第三节 实验动物学的意义与作用
一、实验动物学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意义: “AEIR”是进行生命科学实验研究所必需 的四个基本条件。 “A”即animal(实验动物), “E”系equipment(设备), “I”为information(信息), “R”是reagent(试剂)。
在当今,我们要获得精密的仪器,高 纯度的试剂、最新信息是轻而易举的。但 获得理想的实验动物却不那麽容易,一方 面是人们重视程度不够;二是我国实验动 物学科起步晚,比较落后,即使有钱也不 一定获得理想的实验动物。即使获得了所 需的实验动物,若动物实验环境和动物饲 养条件达不到标准,也不可能获得理想的 实验结果。由于我国实验动物学科发展滞 后,制约了医学、药学及生命科学研究的 发展。
犬和猴没有 清洁动物等级。
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animal]通常被 称为SPF动物,除清洁动物应排除的病原 和寄生虫外,不携带主要潜在 感染或条件致病和对科学实 验干扰大的病原和寄生虫。

实验动物学 绪论-PPT精品文档

实验动物学 绪论-PPT精品文档


对人体和动物正常解剖与生理的认识逐渐清楚以后,人 们开始观察、理解,并着手解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使 动物实验的目的性更强,范围更局限。

通过动物实验,免疫学、微生物学、传染病学、病毒学
等概念在18~19世纪最早形成,现代医学的体系也才逐
渐形成
德国科学家科赫(Robert Koch, 1843-1910)通过 研究农畜的炭疽病,并在兔和小鼠身上做实验,于 1876年分离发现了炭疽杆菌,原创性地证明了炭疽 病的细菌性病理学和孢子形成,后来发现许多动物包 括牛、马、猴、兔和豚鼠等都能患结核病,但所能感 染的结核杆菌型不相同。1905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 学或医学奖。 1890年,德国科学家贝林(Emil Von Behring, 1854-1917)与日本科学家北里柴三郎( Shibasaburo Litassto,1852-1931)以豚鼠等动 物研究白喉杆菌(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 )与破伤风杆菌(Clostridium tetani),发现是细 菌毒素而非细菌本身造成动物死亡,首创血清疗法, 于1901年获得首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一、课程安排
理论课25学时, 实验课16学时。
二、课程教学目的
在全面概述实验动物科学概念的基础上,将课程重
点放在实验动物生物学特性和动物实验技术、实验动物的
选择及应用等与动物实验密切相关的内容, 使学生能合法、 规范的使用实验动物、设计与开展动物实验,获得具有科 学性、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的实验结果。


用于实验的动物大多来自农场、市场或实验室的一般 饲养,随意性很强,因此,实验的结果不稳定,重复 性差。动物实验的这种随意状态一直持续到此后的
40~50年代。

实验动物学绪论

实验动物学绪论

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
1909 1914 1915 1956 建立第一株近交系 无菌动物 化学致癌理论建立 建立ICLAS(国际实验动物 科学委员会)
3R运动
实验动物在广泛开展法制化管理的基础上, 由技术上严格要求转向人道主义的管理, 提倡动物福利与动物保护。 Reduction(减少) Replacement(替代) Refinement(优化)
只有增强三R观念与实验动物的爱 护,中国生命科学的研究才有可能与国 际接轨。
人类基因组计划
2000年6月人类第一个基因组草图完成 21世纪由结构基因组转向功能基因组研究 小鼠是第二个完成了基因测序工作,与人 类基因同源90%以上,是人类基因功能的 最理想的模式化生物体系中模式动物
有关政策法规
国际组织:ICLAS(动物实验管理指南)1974
EC(动物管理与应用指南)1983 美国:动物福利法,1966/1970/1976/1985/1990 英国:防止虐待动物法,1876 动物保护法,1911 法国:法国动物保护法,1972 日本:动物保护及管理法,1973
有关政策法规
中国 《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1988 科技部 《医学实验动物管理实施细则》 1995 卫 生部 《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1997 科技部 和国家技术监督局
实验动物学
李永金 江苏大学
实验动物学
第一章 绪 论
引 言
实验动物学:是研究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 的一门新兴学科。 引用动物代替人身实验历史悠久。但作为 独立学科却是上世纪50年代才发展起来的。 实验动物应用范围广泛,但以医学实验动 物应用最多。
实验动物的概念
实验动物:经人工饲养、繁育,对其携带 的微生物及寄生虫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 确或来源清楚,而应用于科研、教学、生 产和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实验用动物包括:实验动物,野生动物, 经济动物。

实验动物学重点

实验动物学重点

一、实验动物学绪论1.动物:指经人工饲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2.实验动物的分类按遗传学控制分类:①近交系②封闭群或远交系③杂交群按微生物寄生虫控制分类:①普通动物②清洁动物③无特定病原体动物④无菌动物3.实验动物与实验用动物的区别4.国家层面法规:1988年10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科委(现国家科技部)颁布《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5.管理体系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现国家科技部)主管全国实验动物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厅、局)主管本地区的实验动物工作。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负责管理本部门的实验动物工作。

6.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禁止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因科学研究、驯养繁殖、展览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捕捉、捕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猎捕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如恒河猴/食蟹猴),必须向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

需要出售、收购、利用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批准。

7. 实验动物发生疫情时,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办理。

从事实验动物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对实验动物的尸体和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8. 许可证从事实验动物及相关产品保种、繁育、生产、供应、运输和有关实验动物商业性经营的组织或个人应当向市科委申领《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

使用实验动物及相关产品进行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药品及生物制品、检验食品及化妆品等工作的组织或个人应当向市科委申领《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实验动物许可证的有效期为5年9. 实验动物从业人员是指从事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科技人员、专业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

10.军队从事实验动物科技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管理办法总后勤部负责管理全军从事实验动物科技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工作。

实验动物学

实验动物学

医学实验动物学第一章绪论1、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饲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2、按遗传学分类:近交系动物、封闭群动物、突变系动物、杂交一代动物。

3、按照微生物控制程度分类:普通级、清洁级、无特定病原体(SPF)级、无菌级{悉生动物}。

4、实验用动物:能够用于科学实验的所有动物。

它包括实验动物、经济动物(家畜、家禽及观赏动物)、野生动物。

5、动物福利→“3R”:Reduction(减少)、Replacement(替代)、Refinement(优化)李安乐老师:1、近交系数:根据近亲交配的世代数,将基因的纯化度用百分比来表示。

即群体中某个体通过遗传携带两个同源等位基因的概率。

2、血缘系数(Rxy):群体中个体之间基因的相似程度。

如:同卵双生Rxy:100%、亲子Rxy:50%、近交系Rxy几达100% (实际20代为99.6%)。

3、近交系:至少经过20代以上连续全同胞或亲子交配,品系内所有个体都可追溯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数的一对共同祖先的动物群。

近交系数达98.6%以上。

4、亚系:指一个近交系内各个分支的动物之间,已发现或十分可能存在遗传差异。

5、近交系特征:(1)基因位点纯合性、(2)遗传组成同源性、(3)表型一致性、(4)长期遗传稳定性、(5)遗传特征的可分辨性、(6)遗传组成的独特性(个体性)、(7)敏感性、(8)近交衰退、(9)分布广泛性、(10)背景资料和数据的完整性。

6、普通近交系(Inbred strain animals) (1)个体极为一致,实验反应一致:动物用量少 (2)组织相容性抗原一致:移植实验 (3)明显生物学特点:隐性基因暴露 (4)遗传分析:多个近交系对比使用7、重组近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strain, RI) :由两个无血缘关系的近交系杂交后,得到F2代,分组分别经20代以上的兄妹交配而育成的近交系系列动物。

实验动物学 绪论

实验动物学 绪论

第二节 医学研究与实验动物
一、医学研究离不开实验动物 二、实验动物科技进步促进医学的发展 三、实验动物质量与医学研究的关系
一、医学研究离不开实验动物
据有关资料统计,生物学和医学实验中60%的课题 要用到实验动物。 人们在医学研究中成功地找到“替代者”——实验 动物。用实验动物来进行研究,就不再受方法上、手段上、 条件上、时间上的限制了,基于伦理道德考虑的限制因素 也减少了,可以进行预先设计,可以进行验证,可以反复 地试验,可以随时获取各种活体标本。
医学实验动物学
江苏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何远清 yqhe@ 潘晔 panye@
Ham (Holloman Aerospace Medical Center )
ANDI (insertedDNA)
1871 年, 俄罗斯动物学家 潘德尔在研究动物发育过 程中, 发现了胚胎发育的三 个阶段, 从而引导他在人类 胚胎里获得了同样的发现
感谢和尊重那些我们深感内疚的动物
生命科学是一个极好的璀璨大厅,但必须通过一个漫长而可怕的厨房才 能到达。 ---------克劳德· 伯纳德
《等待做实验的猴子》,李风摄影。2007年美国 《国家地理》摄影奖动物类一等奖
你对活熊取胆模式怎么看?
谢 谢!
四、动物实验规范化
要保证动物实验取得准确、可靠、可信、可重复的结 果,必须规范动物实验,只有规范的动物实验才有可比性。 要规范动物实验,就必须实施优良实验室操作规范 (good laboratory practice, GLP)。
屏障系统动物实验室使用规程 1、进入屏障系统动物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及实验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屏障系统人员 进入流程进入;把自己衣物及拖鞋脱放在一更室,在二更室内换上指定的灭 菌衣服,穿戴好口罩帽子手套。风淋后,进入实验区。 2、动物实验中心提供一般所需的实验器械,特殊器械及药品应交由管理人员经传 递仓进入,严禁私自携带未灭菌的物品进入; 3、实验动物由工作人员通过专用通道进入,严禁私自携带动物入内; 4、实验过程中的废弃物丢入指定的垃圾桶中;注射器等物品废弃时应将针头盖套 上,丢弃入垃圾桶;有毒废弃物应做好相应的处理才能丢弃。 5、实验人员自觉维护实验室的清洁,实验完毕后做基本的打扫工作,保持桌面地 面清洁。工作人员再进行进一步消毒整理工作。 6、实验完毕后,不得原路返回,从污染走廊出去。 7、初次进入屏障实验室者需由工作人员带入,以熟悉基本的操作规范。

实验动物学会培训班课件(绪论) 黄韧 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

实验动物学会培训班课件(绪论) 黄韧 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
27
2010年 科技部批准成立6个国家实验动物种子中心:
序号 1 2 3 4 5 6
中心名称 国家实验动物数据资源中心 国家犬类实验动物种子中心 国家禽类实验动物种子中心 国家兔类实验动物种子中心 国家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种子中心 (苏州分中心) 国家遗传工程小鼠资源库
依托单位 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 广州市医药工业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 兽医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动 物中心 苏州西山中科实验动物 有限公司 南京大学
28
目前,拥有的资源品种品系已达到400多 个,为构建完整的实验动物种质资源网络体系奠 定了良好的基础;在京、沪、粤等发达省市,实 验大小鼠、豚鼠、地鼠、兔和犬等已初步实现了 生产规模化、供应社会化。
29
黑龙江
北京
四川 贵州 云南 广西 海南 广东
江 苏
上海
实验动物数据资源中 心;
实 验 动 物 种 子 中 心 和 种 源 基 地 分 布 图
5
实验动物应具有的要素
1、遗传背景清楚,人工培育而成的动物 2、健康状态实施控制 3、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生活 4、应用范围明确
6
遗传背景直接影响着
实验动物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不同遗传背景的实验动物其 遗传物质有较大差异,生物学特 征亦表现不同,因而对同一实验 处理的反应性不一样。
7
健康状况影响着
30
国家实验动物数据资源中心落户在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
新 西 兰 兔
青紫兰兔
国家实验兔种 子中心
大 耳 白 兔
31
肌无力/萎缩小鼠模型
国家遗传工程 资源库
32
实 验 用 猴 基 地
33
实 验 用 犬 基 地

实验动物学基础 第一章 绪论

实验动物学基础 第一章 绪论
• 1966年,Flanagan证实了这种无毛小鼠是由于小鼠第11号染色体上 基因突变引起的,命名为“裸体”(Nude)小鼠,用(nu) 表示裸 基因符号。
• 1968年,Pantelouris发现裸小鼠没有胸腺。
• 1969年,Rygaard首先将人类结肠癌移植裸小鼠成功,为免缺陷动物 研究和应用开创了新局面,迅速推动了肿瘤学、免疫学、遗传学、病 原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等学科的发展。
• 克隆动物即遗传物质完全相同的个体,利用该技术研究者们相继获 得了体细胞克隆牛、猪、兔等。
• 免疫缺陷动物培育技术、基因工程动物模型技术在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 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使得实验动物科学的对生命科学研 究的基础支撑作用更加凸显,对医学、药学的贡献更加突现。
• 动物实验的合理设计,实验技术方法的正确运用,实验过程的精准控制, 实验结果的科学分析等都是实验动物科学发展的题中应有之意。
• 1961年,ICLA的活动得到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合作,并于1979年改 名为国际实验动物科学协会(ICLAS)(网址:)。
• 国际实验动物科学理事会的成立,标志着实验动物科学已经成为一门新 兴的独立学科!
三、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期
• 20世纪下半叶开始,实验动物科学充分依托相关学科的理论、技术与研究成果, 结合生物医药发展的实际需要开展研究,极大的推动了实验动物科学的快速发 展。
• 1904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 • 巴甫洛夫指出: “整个医学,只有经过实验的火焰,才能成为它所应当成为的东西。” “只有通过实验,医学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二、实验动物科学的诞生期
• 通过动物观察、解剖和动物实验获得的医学发现和发明的例子很多, 举不胜举。
• 随着遗传学的兴起,人们开始关注研究所用动物的种类和质量,关 注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可重复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部、国家质检总局 2004年联合发布
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
国家科技部等7个部局于2001年12月颁布《实验动物许 可证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从事实验动物生产、 使用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首先取得实验动物生产、使用 许可证。规定了取得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和实验动物使 用许可证条件,以及在取得许可证之后应遵循的使用与 管理原则。
马、猴、兔和豚鼠等都能患结核病,但所能感染的结 核杆菌型不相同。1905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 学奖。
1890年,德国科学家贝林(Emil Von Behring,18541917)与日本科学家北里柴三郎(Shibasaburo Litassto,1852-1931)以豚鼠等动物研究白喉杆菌( 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与破伤风杆菌( Clostridium tetani),发现是细菌毒素而非细菌本身 造成动物死亡,首创血清疗法,于1901年获得首届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实验动物学
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S
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2013.9
课程介绍
主讲教师: 卢静
Email: lujing@. cn; Tel: 83911317(河湖楼二层)

前言
实验动物学是20世纪50年代崛起的一门独立的综合性 边缘学科,是现代生命科学前沿领域研究中最为活跃的学 科门类之一。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对五十多种动 物进行了解剖研究,指出鲸鱼是胎生的,还考察了小 鸡胚胎的发育过程等,著有《动物的组成部分》、《 动物的生死》等。
盖仑(130-200)以动物为模式,通过大量解剖知识 ,形成了最早的生理学体系。
达·芬奇(1452-1519)通过对人体和动物的解剖,在 比较解剖学方面有所突破。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
一、从古代朴素的动物解剖到现代的实验动物科学 •早在远古时代,藏族在狩猎过程中,
逐渐了解一些动物的生命特征。
•西方医学的奠基人希波克拉底通过动物解剖,提出 了体液学说。人的肌体是由血液、粘液、黄胆和黑 胆这四种体液组成的。疾病正是由四种液体的不平 衡引起的,而体液的失调又是外界因素影响的结果。
《办法》规定未取得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的单位不得 从事实验动物生产、经营活动。未取得实验动物使用许 可证的单位,或者使用的实验动物及相关产品来自未取 得生产许可证的单位或质量不合格的,所进行的动物实 验结果不予承认。
许可证类型:实验动物生产、实验动物使用、实验动 物饲料、实验动物笼具
许可证有效期5年
三、成绩的考查括平时成绩10%、笔试成绩90%; 实验课成绩三部分构成,考勤占20%,实验操作
40%,实验报告40%。 考试日期:10月,具体日期?15日9-11点?
五、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现代医学实验动物学概论》,王钜,陈振文主编,中 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第一版,2004
物应用于生命科学及相关研究的一门综合性科学。
实验动物学
实验动物 动物实验
实验动物学的基本内容
1. 实验动物遗传育种学(Laboratory animal genetic breeding science)
主要研究实验动物遗传改良和遗传控制,以及野生动 物和家畜的实验动物化。
2. 实验动物生物学(biology of laboratory animal) 研究实验动物的解剖及生物学特性。
各地方实验动物质量、检测等标准
发布机构
国务院批准,国家科委发布 国家科委、技监局联合发布 科技部等七部局联合发布 科技部 卫生部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 地方政府 各行业主管部门 国家质检总局 各地方技术质量管理部门
相关政策法规
类别
文件名称
发布机构
法律 行政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共同发起成立了“实验动物国际委员会”,后更名为国际实验 动物协会; 1956年,美国开始建立“实验动物饲养与应用认可程序”,为 实验动物研究的专业性提供了标准化的程序; 1961年,加拿大生物联合会建立了动物管理常务委员会,开始 实验动物饲养管理标准化工作。
中国
1987年中国实验动物学会正式成立。 1988年10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科委颁布《实验 动物管理条例》。 1994年10月,颁布了实验动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 标准》,2001年和2010年又进行了两次修订。
5. 实验动物生态学(Laboratory animal ecology)
是研究影响实验动物的生存的环境与条件。例如饲养动 物的房舍、通风、温度、湿度、光照、噪声、笼具、饲料、 饮水以及各种垫料等。
6.动物实验方法学(Laboratory animal techniques)
包括研究实验动物的饲养管理技术,各种监测方法和动物 实验方法和技术标准等。
地方各有关 门部
依其职责负责管理实验动物的相关工作 。
地方或有关 具体负责本地区或本部门的实验动物日常 部门设立 管理工作。
政策法规体系框架
类别
文件名称
行政法规 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部门规章
地方法规 地方规章 规范性文件 技术标准
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 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办法(试行) 实验动物种子中心管理办法 医学实验动物管理实施细则 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湖北省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各地方实验动物管理办法、细则等 各有关部门的实验动物管理文件 实验动物国家标准
第四节 我国实验动物管理体系
组织机构体系
政策法规体系
质量保障体系
组织机构体系框架
类别
主管部门
行业部门
地方主管
地方行业 部门 动管办 动管会
机构
职责
科学技术部
管理全国的实验动物工作,统一制定我国 实验动物的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法规。
国务院 各有关部门
依其职责负责管理实验动物的相关工作 。
地方科技厅 主管本辖区的实验动物工作,是实验动物 (委、局) 许可证发放、管理的实施机关。
用于实验的动物大多来自农场、市场或实验室的一般 饲养,随意性很强,因此,实验的结果不稳定,重复 性差。动物实验的这种随意状态一直持续到此后的 40~50年代。
二、实验动物标准化管理
1950年成立了美国实验动物科学学会; 1952年,日本成立了实验动物中央研究所,专门从事实验动物
标准化工作; 1956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医学组织、国际生物学协会
3. 实验动物医学(Laboratory animal medicine) 是专门研究和阐明实验动物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 防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应用的科学。
4. 比较医学 比较医学(Comparative medicine)是比较研究动 物与人类生命现象的异同,特别对各种人类疾病进行 类比研究,采用其异同点,通过建立实验动物疾病模 型来研究人类相应的疾病。
实验动物在基础医学教育中还可充当活的“教材”。 我们强调实验动物在医学研究上的重要作用,并不因 此排除临床观察的重要性,二者都是不可缺少的。
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现代医学生物学技术加快了实验动物新品系的培育 速度,建立各种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有了更好的手段和更广 阔的空间。
反过来,新的品系和动物模型的建立为医学、药学 、遗传学等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提供了可靠而有用的手段 和先进的工具。
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s) 经济动物(economical animals) 野生动物(wild animals) 观赏动物(exhibiting animals)
三、实验动物学(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s, LAS) 以实验动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培育的实验动
维萨里(1514-1556)-现代解剖学奠基人,他建立的 解剖学为血液循环的发现开辟了道路。
哈维(1578-1657)《动物心血运动的解剖研究》。
伽瓦尼(1737-1798)用青蛙做肌肉收缩实验。
对人体和动物正常解剖与生理的认识逐渐清楚以后,人 们开始观察、理解,并着手解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使 动物实验的目的性更强,范围更局限。
一、课程安排
理论课25学时, 实验课16学时。
二、课程教学目的
在全面概述实验动物科学概念的基础上,将课程重 点放在实验动物生物学特性和动物实验技术、实验动物的 选择及应用等与动物实验密切相关的内容, 使学生能合法、 规范的使用实验动物、设计与开展动物实验,获得具有科 学性、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的实验结果。
前言
实验动物是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支撑条件,成为 医学科学交流、成果鉴定的国际“语言”,尤其在生物 医药领域,实验动物被誉为“活的试剂”、“最精密的 仪器”。
在一定意义上,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水平,代表着一 个国家或地区生命科学的发展水平。
前言
随着现代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实验动物科学已 成为医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国人大常委会 1988 2004年修订 全国人大常委会 1997
国务院 2004年
地方规章 技术标准
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 法》办法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 北京市陆生野生动物及产品经营利用许可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
北京市人民政府 1997
许可证编号与类型、级别和地点密切相关 实验动物质量合格证明与动物实验环境证明
从业人员管理与要求
北京市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培训考核 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实验动物从业人员的上岗管理,提高实验动物
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保证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质量,依 据《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条例》之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实验动物从业人员是指从事实验动物生产、供应 、经营和动物实验的科技人员、专业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 以及从事实验动物相关产品生产的质量技术负责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