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信息技术综合作业1
信息技术支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典型案例怎么写
![信息技术支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典型案例怎么写](https://img.taocdn.com/s3/m/428bcd1c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c8.png)
信息技术支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典型案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为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提供支撑。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信息技术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典型案例。
一、信息技术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作用信息技术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信息技术可以提供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通过视瓶、音频、图片等多媒体形式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可以更加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信息技术可以提供实时的评价数据。
教师可以通过电子表格记录学生的表现情况,并及时生成评价报告,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提供参考。
信息技术还可以实现个性化评价。
通过智能化的评价系统,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个性化评价,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力。
二、信息技术支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典型案例1. 利用网络评台进行学习成果展示在某高校,教师利用网络评台为学生开辟了一个学习成果展示的空间。
学生可以在这个评台上上传作品、论文、项目成果等各类学习成果。
教师和同学可以在评台上留下评语,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这种方式既能够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信息技术支持,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更全面的评价。
2. 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学习情况某高中引入了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分析。
通过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等,学校建立了学生的学习档案。
通过大数据分析,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给予针对性的帮助。
这种信息技术支撑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式,不仅客观,而且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 利用智能化评价系统进行个性化评价在一所中小学,教师们引入了智能化评价系统,实现了对学生的个性化评价。
系统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生成个性化的评价报告。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系统会给予鼓励和帮助;对于表现一般的学生,则会给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综合实践活动3-6年级《信息技术 1.我是信息社会的“原住民”》_3
![综合实践活动3-6年级《信息技术 1.我是信息社会的“原住民”》_3](https://img.taocdn.com/s3/m/fc514287ce2f0066f53322b7.png)
【课题】1.我是信息社会的“原住民”【教学目标】1、理解信息的含义。
2、了解信息的传递方式。
3、了解信息技术带给人类的便利。
【教学内容】1、身边的信息。
2、信息的传递方式。
3、信息技术。
4、信息技术带给人类的便利。
【教学重点】1、信息的含义。
2、信息的传递方式。
【教学难点】1、信息的含义。
2、信息的传递方式。
【教法指导】1、教师教授2、任务驱动3、学生讨论4、实际操作【教学用具】1、教具2、多媒体【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大家好,我是你们的信息技术老师,我的名字叫xxx,从今天开始,我们就开始学习一门新的课程,就是信息技术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课,《信息技术与生活》。
”二、新授任务一、说说生活中的信息1、出示问题一:什么是信息呢?大家看课本page1上面有一句话。
(信息就是消息,比如刚才老师的那段话,就是消息,就是信息,你从那段话里知道了什么?)2、出示问题二:小组或同桌合作,通过看课本page1,讨论和说一说生活中的信息有哪些?3、教师再强调生活中的信息,通过更多的例子来使学生理解信息的概念。
4、出示问题三:信息传递的途径即“媒体”是什么?教师举例说明,学生讨论、交流、回答。
红绿灯、骑车尾灯、交通警手势、学校铃声、报纸、广播、电视、电话、有些动物身上的鲜艳颜色等(声音、文字、图片、视频、动画、颜色、动作等)任务二、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1、学习和认识信息信息传递的历史。
2、和学生一起总结什么是信息技术。
(传递信息的方法、方式、技术)3、通过比较来体会现代信息技术的优点。
(便捷)4、学生小组合作完成pgae2“做一做”。
三、课堂小结以例子的形式总结今天的所学四、作业布置1、尝试使用不同的信息技术传递信息。
(打电话、写信、做手势等)2、寻找生活中的信息及信息技术的使用,并写出具体通过什么信息技术手段获得了什么信息。
【教学反思】本课是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第一课,也是小学生第一次接触信息技术,好奇感会使得学生学习起来很积极,他们都想早一点动一动电脑。
小学信息技术作业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作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c75c06a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1a.png)
小学信息技术作业设计一、设计理念小学信息技术作业是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环节,也是巩固课堂知识、提高小学生信息技术技能和素养的有效手段。
本设计旨在通过多元化的作业形式,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操作能力。
二、设计目标1、巩固课堂知识:通过完成作业,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技能。
2、提高技能:通过多元化的作业形式,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3、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设计一些需要学生自主探索和解决的作业,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4、激发创新精神:设计一些开放性的作业,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三、设计内容1、基础练习:针对课堂知识点设计的练习题,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使用、办公软件操作等。
2、综合实践:结合实际生活和学习需求,设计一些综合性的实践作业,如制作电子相册、制作简单PPT、上网搜集资料等。
3、自主探索:设计一些需要学生自主探索和解决的作业,如查找某个特定的信息、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等。
4、创新设计:设计一些开放性的作业,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如设计一个自己的网站、创作一个动画短片等。
四、设计策略1、趣味性:设计有趣的作业形式和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层次性: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中获得成就感。
3、实践性:设计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技能。
4、探究性:设计一些需要学生探究和思考的作业,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合作性:设计一些需要学生协作完成的作业,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合作精神。
五、评价方式1、多元化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使评价更加客观、全面。
2、过程性评价:学生的作业过程,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探究精神、团队协作等方面进行评价。
多媒体技术实践课程设计
![多媒体技术实践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922058a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15.png)
多媒体技术实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掌握多媒体文件的格式、存储和转换方法。
2. 学生能了解多媒体设备的性能指标,学会选择合适的多媒体设备进行项目实践。
3. 学生掌握多媒体制作软件的基本操作,能够独立完成多媒体作品的设计与制作。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信息的有效检索、筛选和整合,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多媒体制作软件,独立完成多媒体作品的设计、制作和优化,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协作,完成多媒体项目的策划、实施和评价,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多媒体技术实践,培养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2. 学生在多媒体作品创作过程中,学会尊重知识产权,树立正确的版权意识。
3. 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学会分享、交流和合作,培养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课程,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对多媒体技术有一定的基础认知,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喜欢动手操作,但需进一步引导和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任务驱动、分组合作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多媒体技术实践水平。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多媒体技术基础概念:多媒体定义、多媒体文件格式、存储与传输。
- 教材章节:第一章 多媒体技术概述2. 多媒体设备及其性能指标:计算机硬件、输入输出设备、存储设备。
- 教材章节:第二章 多媒体硬件设备3. 多媒体制作软件应用:Photoshop、Flash、Audition等软件的基本操作。
- 教材章节:第三章 多媒体软件工具4. 多媒体作品设计与制作:项目策划、素材搜集、作品制作、优化与发布。
- 教材章节:第四章 多媒体作品创作5. 信息检索与筛选:搜索引擎使用、信息评估、素材整合。
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课堂作业的设计与评价
![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课堂作业的设计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610cfcaf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20.png)
一、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课堂作业的重要性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课堂作业的设计与评价变得愈发重要。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生应具备的信息技术能力也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信息技术课堂作业的设计和评价,对于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信息技术课堂作业设计的原则在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课堂作业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突出实践性: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作业设计应该以实践操作为主,通过实际动手操作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 强调综合性:信息技术是一个涉及面广、内容复杂的学科,作业设计应该注重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
- 引导创新:信息技术是一门需要不断创新的学科,作业设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实践。
- 个性化发展:信息技术是一个个性发展较为突出的学科,作业设计应该注意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内容,促进个性化发展。
2. 信息技术课堂作业的评价方法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信息技术课堂作业的评价应该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能力评价:信息技术课堂作业的评价应侧重于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包括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等。
- 过程评价:信息技术课堂作业的评价应该注重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包括问题分析、解决方案设计、实际操作过程等,而不是仅仅关注作业的结果。
- 质量评价:信息技术课堂作业的评价应该注重作业的质量,包括作业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创新性、实用性等。
- 个性评价:信息技术课堂作业的评价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作业设计,注重个性化评价。
二、信息技术课堂作业设计与评价的实践应用在信息技术课堂作业设计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目标和学生特点,采取不同的设计形式,比如实验报告、课程设计、项目制作等。
作业1:信息化创新教学设计
![作业1:信息化创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aa5b8310740be1e650e9add.png)
活动名称:信息化创新教学设计
*学科学段:其他通识
*视频权限:无
*是否模板:否
*研修方案:无
*优秀成果:显示
*活动环节:
*第一环节 添加 +作业提交
环节名称:提交考核作业:信息化创新教学设计
作业任务:
提交一份“信息化创新教学设计”
作业要求:
1.参考附件模板完成该项作业。
2.结合活动一“校本实践考核”来撰写,要求真实可靠,字数不少于300字。
三.改进:
了解学生在课堂中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文本。
4.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儿童的情感总是与他们对教材的认识相联。而作者的情感是寓于他们所描绘的对象之中的。因此,重要的一环是要让学生去品味文字,去感受教材寄寓情感的形象。多媒体实现了让文字与形象的巧妙转换,互相渗透。面对眼前的环境的孤独与寂寞,杜小康的心理由恐慌、胆怯、害怕最终走向了坚强。经过这一段心路历程,杜小康变得坚强、勇敢,成熟起来了。同学们,你们喜欢杜小康吗?你眼中的杜小康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请谈谈你的看法。
四、教学方法设计:
多媒体,电子白板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不同阶段
不同心理感受
体会心情
离开油麻地,出发时
茫然和恐惧
心情
到达目的地——芦苇荡
害怕和胆怯
感悟
在芦苇荡安静下来
孤独
迁移
六、教学评价设计
情感世界的孤独:杜小康离开学校,没有同学间的情感交流;远离人群;与父亲没有共同语言,缺乏心灵的沟通和交流。
3.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不合格。
附件:信息化创新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信息技术语文作业1
![信息技术语文作业1](https://img.taocdn.com/s3/m/91a6d164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93.png)
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群岛风光的美丽;二是学习课文里
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好句。
二、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自主阅读能力,对各种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在多媒体世界中搜集与西沙群岛有关的图 片和文字资料。
三、教学目标 1.会认 10 个生字,会写 13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海防前哨、五光十色、峡谷、 全身披甲、威武、海滩、贝壳、鸟粪、肥料、守卫、建设、必将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三、四自然段。 3.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国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4.学习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
读,教师手势指导读等。学生在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下,朗读水平呈梯度提高,把文本内
容,文本中的情感和价值观内化成自我的东西,产生了独特的情感体验。
在这课里,教师尽情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质疑问难。例如,学生提出:我不明白渔业工人
为什么要把海龟翻一个身?为什么人们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教师都巧妙
地通过呈现多媒体,机智地使问题由难变易了。
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适
应实际需要的能力。在鱼这一段,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各种鱼呈现出来,鼓励学生抓住
鱼的外形练习说话。最后,学生还利用电脑收集和积累了优美词句。这一切,都体现了
《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比较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因而使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 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 字
信息技术综合试题及答案
![信息技术综合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5b7e3f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5e.png)
信息技术综合试题及答案⾼⼆会考复习选择题____基本概念1.以下不属于信息的是(C )。
A.⼀篇新闻报道的内容B.⼀段宣传影⽚C.⼀张VCD光盘D.⼀份商品⼴告2.世界上第⼀台电⼦计算机ENIAC 主要由( C )电⼦元件组成的。
A.集成电路 B.晶体管C.电⼦管 D.存储器3.对于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信息是可以处理的B.信息是可以传递的C.信息是可以共享的D.信息可以不依附于某种载体⽽存在4.在微型计算机中,各种信息在存储器中通常采⽤( C )保存。
A.⼋进制B.⼗进制C.⼆进制D.⼗六进制5.微型计算机中使⽤最普遍的字符编码是( D )。
A.汉字编码B.国标码C.BCD码D.ASCII码6.微型计算机中的中央处理器(CPU)是由(C )组成的。
A.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B.控制器和存储器C.运算器和控制器D.运算器和存储器7.常⽤的1.44MB软磁盘,其中1.44MB指的是( D ) 。
A.⼚家代号B.商标号C.磁盘编号D.磁盘容量8.计算机软件可以分为( A )。
A.系统软件和应⽤软件B.应⽤软件和⾃由软件C.共享软件和⾃由软件D.系统软件和⾃由软件9.下列关于计算机病毒的叙述中,错误的⼀条是( C )。
A.计算机病毒具有潜伏性B.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染性C.已被感染过的计算机具有对该病毒的免疫性D.计算机病毒是⼀个特殊的程序12.下列不属于操作系统管理功能的是( A )A.数据库管理B.处理器管理 C.存储器管理 D.作业管理13.⽤FrontPage制作的⽹页⽂件的扩展名是(A )。
A.html B.http C.ppt D.doc14.在URL /doc/ba1028894.html中,http的含义是(C )。
A.万维⽹B.“⼭东热线”C.超⽂本传输协议D.⽂件传输协议15.以下E-mail地址中,合法的是( A )A.abcd-jjc@/doc/ba1028894.htmlB./doc/ba1028894.htmlC.@/doc/ba1028894.htmlD.abcd-jjc@263,net 16.世界上第⼀台计算机于1946年诞⽣,它的名字叫( A )。
信息技术—B3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活动设计+技术应用计划【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 (1)
![信息技术—B3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活动设计+技术应用计划【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 (1)](https://img.taocdn.com/s3/m/868f4a0d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f5.png)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计划长期以来,计算机辅助教学,已越来越多地走进语文课堂。
计算机将来自不同途径的信息像人的大脑一样进行了综合处理,将经过处理的信息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各种信息不再只是简单的叠摞,而是建立了一种有机的、逻辑的连接,不仅把学生的听觉、视觉等一起调动起来,容易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节省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
我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通过自己做课件,使用课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下面将自己的一点体会写出来,与广大同仁交流。
一、语文课件制作应遵循的原则。
多媒体作为计算机界的新技术,带来了信息传播的一场革命,并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多媒体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身,实现了传播一体化。
正是因为多媒体计算机的集成性和交互性,使得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利用多媒体电脑进行语文教学,使语文课电化教学发生了新的变革,有效地增强了语文课的教学价值和审美价值。
二、语文课件使用的益处1、加大了课堂内信息的容量语文课就是进行语言信息的输入(吸收)和输出(表达)的课,语文教学的过程,也是一个信息传导的过程,或者说,是语文信息的变换过程。
这个过程是通过一定的信息传递、交换、储存、处理而实现的。
语文教学要提高质量,就是要大面积、大容量、高速率地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发展智力、形成能力。
用信息论的观点来看,就是在一定时间内给学生传导最多信息,使他们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多媒体计算机的运用增多了课堂信息传递的通道,提高了单位时间内传递信息的容量,增加了课堂的密度。
2、易于创设情境、启发想象现在初中语文课本所选的范文,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在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的前提下,较多地增加了语言优美、立意新奇、境界开阔的文章。
学习这些文章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的思维,丰富了他们的语言。
但教这些文章时,如果仅靠老师的一张嘴、一支笔,往往是教师口干舌燥,学生一头雾水,关键是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不够。
《第5课综合实践一---制作个性机器人》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甘肃版23六年级下册
![《第5课综合实践一---制作个性机器人》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甘肃版23六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f60e1677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7e.png)
《综合实践一---制作个性机器人》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旨在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与实践,使学生能够:1. 理解机器人制作的基本概念与制作流程;2. 掌握基本的电路连接和编程控制技能;3. 初步搭建个性机器人的框架并编写简单控制程序。
二、作业内容本节课的作业内容主要围绕机器人制作的初步阶段展开,具体包括:1. 基础知识学习:学习机器人制作的基本概念,包括机器人的定义、分类及制作所需的基本知识;2. 材料准备:按照指导要求,准备螺丝、电池等所需材料及基础硬件模块;3. 机器人框架搭建:利用给定模块和材料,结合自身创意,自主搭建机器人的基础框架;4. 电路连接实践:学习并实践基本的电路连接方法,确保电机、传感器等部件能够正常工作;5. 编程入门:了解机器人编程的基本概念,编写简单的控制程序,实现机器人的基本功能。
三、作业要求为确保作业的顺利进行和达到预期效果,提出以下要求:1. 安全第一:在操作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触电或受伤等意外情况;2. 认真听讲:仔细听讲并记录重要知识点,为实践操作做好准备;3. 独立思考:在制作过程中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遇到的问题;4. 小组合作:鼓励小组合作,共同探讨解决问题,但需确保个人任务的完成;5. 按时提交:按照教师要求的时间节点提交作业,不得拖延。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根据以下标准进行:1. 正确性:机器人搭建及电路连接的正确性;2. 创新性:机器人的设计是否具有创意和新颖性;3. 操作性:机器人是否能按照编写的程序正常工作;4. 文档性:作业过程中的记录、心得体会等文档的完整性和质量;5. 团队合作:小组内成员的协作情况和作业完成度。
五、作业反馈作业完成后,教师将进行集中点评与反馈,指出学生在作业中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建议。
同时,教师将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为后续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
学生也需对同伴的作业进行评价和反馈,促进相互学习和进步。
信息科技单元作业设计
![信息科技单元作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b4eefd8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d0.png)
《信息科技单元作业设计》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信息科技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信息科技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而单元作业设计作为信息科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围绕信息科技单元作业设计展开深入探讨,旨在为信息科技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一、信息科技单元作业设计的重要性(一)巩固知识与技能单元作业是对学生在一个单元学习过程中所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检验和巩固。
通过设计合理的作业,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复习和巩固所学的信息技术概念、原理、操作方法等,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提高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二)培养实践能力信息科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单元作业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布置实际的任务和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使其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有机结合起来。
(三)激发学习兴趣有趣的单元作业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当作业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趣味性时,学生往往会更主动地去完成作业,积极探索和尝试,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
合理的作业设计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进一步激发他们对信息科技学习的热情。
(四)促进个性化发展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都有所不同,单元作业设计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通过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和内容,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他们的个性化发展。
二、信息科技单元作业设计的原则(一)目标明确性原则单元作业的设计应围绕单元教学目标来进行,明确作业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应与教学目标紧密相关,能够有效地检测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确保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层次性原则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单元作业设计要体现层次性。
16秋华师《多媒体应用技术》在线作业
![16秋华师《多媒体应用技术》在线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202cb0c0c1c708a1284a4467.png)
D.传感技术
E.人机接口技术
正确答案:
9.公司员工小刘,想把单位的纸质企划方案输入电脑编辑,速度最快的方法是()
A.用键盘把它们输入电脑
B.利用扫描仪扫描和汉王OCR识别
C.用数码照相机拍摄输入电脑
D.用手写板把它们写进电脑
正确答案:
10. CD-ROM是由()标准定义的。
A.黄皮书
D.作品发布与评价
正确答案:
7. ()技术大大地促进了多媒体技术在网络上的应用,解决了传统多媒体手段由于数据传输量大而与现实网络传输环境发生的矛盾。
A.人工智能
B.虚拟现实
C.流媒体
D.计算机动画
正确答案:
8.虚拟现实是一项与多媒体密切相关的边缘技术,哪些技术()与其结合较少。
A.人工智能
B.流媒体技术
B. MPEG
C. ADPCM
D. H.261
正确答案:
5.多媒体计算机硬件系统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
A.多媒体主机
B.多媒体输入设备
C.多媒体输出设备
D.多媒体存储设备
正确答案:
6.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性有( )。
A.单一性
B.集成性
C.交互性
D.⑤非线性
正确答案:
7.帧频率为25帧/秒的制式为()。
B. Photoshop
C. AutoCAD
D. 3DSMMAX
正确答案:
5.音频卡不出声,可能的原因是()。①音频卡没插好②I/O地址、IRQ、DMA冲突③静音④噪音干扰
A.仅①
B.①②
C.①②③
D.全部
正确答案:
6. ()是分析多媒体作品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步骤。
MIS综合作业以及答案
![MIS综合作业以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bad33c0b4c2e3f572763aa.png)
MIS综合作业1一、单项选择题:1、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新型学科,它属于_C_____。
A、计算机学科B、经济学科C、综合性、边缘性学科D、工程学科2、信息的定义从不同角度有关多种含义,下列关于信息的定义中,错误的是__C__。
A、信息是一种经过加工而形成的数据B、信息是数据所表达的客观事实,数据是信息的载体C、所有采集到的数据都可认为是信息D、信息是可以帮助人们进行决策的数据3、在管理系统中,管理系统可以利用信息的__A___,不断对输出结果进行分析,以调整输入或输出,使系统逐步稳定。
A、反馈B、处理C、传输D、存储4、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中,最高层的是__D___。
A、事务处理B、业务信息处理C、战术信息处理D、战略信息处理5、从大量的数据和信息中选取或抽取所需信息,并对其进行正确解释是___C__A、信息收集B、信息存储C、信息加工D、信息传递6、从信息系统的模型角度和宏观上来看,所有的信息系统都应包括__D____三个主要部分。
A、输入部分、存储部分、输出部分B、处理部分、存储部分、输出部分C、输入部分、存储部分、处理部分D、输入部分、处理部分、输出部分7、在基于计算机的管理信息管理系统中,___C__处于主导地位。
A、计算机软件B、计算机硬件C、人员D、信息8、事务处理系统(TPS)主要用来___A__。
A、处理并记录每天企业必须实施的例行事务和业务活动数据B、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信息C、办公自动化D、为用户提供生产资源计划控制9、关于管理信息系统(MIS),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__D__。
A、MIS的主要目标是帮助管理者了解组织内日常的业务活动,以便能更有效地实施管理B、MIS能提供企业日常业务信息的汇总和非例行性报表C、商业企业使用的MIS的核心为销售点管理系统(POS)D、MIS一般都具备决策支持功能,能辅助企业进行事前决策10、在管理信息系统中,POS是指__D__系统。
A、电子数据交换B、客户关系管理C、电子商务系统D、销售点管理系统11、数据资料中含信息量的大小, 是由( C ) 。
信息科技单元作业设计
![信息科技单元作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ce6f330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73.png)
信息科技单元作业设计信息科技单元作业设计【导语】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信息科技的发展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
信息科技单元作业设计是一项旨在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定义、重要性、设计要点和个人观点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有关信息科技单元作业设计的全面、深入的了解。
【正文】1. 信息科技单元作业设计的定义信息科技单元作业设计是指根据学生在信息科技方面的学习目标和能力要求,设计合适的作业内容和形式,以促进学生对信息科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提升。
它是信息科技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任务型设计和项目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合作能力和实践技能。
2. 信息科技单元作业设计的重要性信息科技单元作业设计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实践价值。
它帮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通过实践任务,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信息科技的基本概念和技巧,提高信息素养水平。
再次,信息科技单元作业设计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信息科技单元作业设计能够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信息科技单元作业设计的要点(1)任务型设计: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设置具有挑战性和实践性的任务,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和解决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辅助材料。
(2)项目实践:通过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即通过模拟实际场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信息科技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评估与反馈:建立科学的评估和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不足,并提供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不断提升和发展。
4. 个人观点和理解信息科技作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其在教育中的应用和发展也日益受到重视。
信息科技单元作业设计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在我看来,信息科技单元作业设计应注重任务的实际性和问题的挑战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信息技术应用广》 作业设计方案
![《信息技术应用广》 作业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a76b47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0b.png)
《信息技术应用广》作业设计方案一、作业设计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特设计本作业。
二、作业目标1、让学生深入了解信息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具体应用,包括但不限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等。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
4、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增强他们对科技创新的关注和追求。
三、作业内容(一)个人作业1、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如教育、医疗、交通、金融等,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渠道收集该领域中信息技术应用的相关案例和资料。
2、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撰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报告,阐述信息技术在该领域的具体应用、带来的好处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二)小组作业1、学生自由分组,每组 4 6 人。
2、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信息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等。
3、小组成员分工合作,通过实地调研、访谈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整合和分析。
4、制作一份 PPT 或视频,展示小组的研究成果,包括主题的背景、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况、未来发展趋势等。
5、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和展示,时间控制在 10 15 分钟。
四、作业实施步骤(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1 周)1、教师向学生介绍作业的主题、目标和要求,让学生明确作业的任务和方向。
2、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个人作业的领域和小组作业的主题。
3、教师对学生的选择进行适当的指导和调整,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适合自己的作业中。
(二)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 周)1、学生按照个人作业和小组作业的要求,分别开展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
2、在小组作业中,小组成员要定期进行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确保作业的顺利进行。
3、教师要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跟踪和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多媒体综合轴加工
![多媒体综合轴加工](https://img.taocdn.com/s3/m/8a39a754011ca300a6c3904d.png)
一、学习任务描述 图2.7.1示零件毛坯尺寸为φ52mm的棒料,材料为 45钢, 无热处理和硬度要求,不切断。要求对零件进行数控加工工 序卡的编制,并进行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分析,进行程序编制、 加工。
图 2.7.1 综合轴件
尺寸
形位 公差
零件 特征
图纸分析
表面 质量各面 加工 方法制定工艺加工 基准
加工 顺序
工艺卡 刀具卡
数控车削加工工艺
零件图工艺分析 零件装夹方式的确定
各表面的加工顺序 刀具的选择 切削用量
作业
作业
作业
作业
作业
任务七 综合轴加工
一、练习 毛坯尺寸为φ45mm的棒料,材料为 45钢,无热处理和硬度要求,不
切断。要求对零件进行数控加工工序卡的编制,并进行数控车削加工工艺 分析,进行程序编制、加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媒体信息技术》综合作业1
1、利用直方图均衡对图像(Couple.bmp)进行增强
2、分别使用算术均值和中值滤波器对带有椒盐噪声的电路板图像(circuit_corrupt.bmp)进行滤波,给出滤波结果,并对滤波结果进行分析。
3、利用Sobel算子,提取lena图像(lena.bmp)的边缘信息
作业要求:完成上述作业,形成作业报告文本;每一作业包含:
(1)作业名称
(2)班级,姓名,学号
(3)作业正文(包含):
i.作业说明
ii.方法(描述你采用的方法和处理步骤)
iii.结果(包括各步产生图像及其说明)
iv.讨论(包括简要的总结)
v. 附上完成作业形成的程序(Matlab或C)
附录:
常用的图像处理函数
读图像 f=imread(‘文件名’);
写图像imwrite(‘文件名’)
图像显示imshow(f,[])
线性空间滤波:
g=imfilter(f,w,filtering_mode,boundary_options,size_options)
非线性滤波
B = ordfilt2(A,order,domain)
中值滤波
B = medfilt2(A,[m n])
自己编程实现均值滤波,注意边界处理,图像大小M×N,滤波器大小m×n clc;
clear;
close all;
f=imread(‘lena.bmp’);
f=double(f);%将数据从uint8转变为double
[M,N]=size(f);
m=3;
n=3;
m0=floor((m-1)/2);
n0=floor((m-1)/2);
g=f;
for i=m0+1:M-m0
for j=n0+1:N-n0
fs=f(i-m0:i+m0,j-n0:j+n0);
g(i-m0,j-n0) = sum(sum(fs.*w))/(m*n);
end
end
figure;imshow(g,[])
图像的傅立叶变换和逆变换fft2和ifft2
频率中心平移函数fftshift ifftshift
函数的具体使用可查阅matlab he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