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城市社区的特征与结构体系

合集下载

整理《社区概论》

整理《社区概论》

第二章社区的基本类型第一节多视角的社区分类一、麦肯齐的分类*美国社会学家麦肯齐在《人类社区研究的区位学方法》中,将社区分为:1、基本服务区2、在生活资料分配过程中履行次要功能的社区3、工业城镇4、缺乏自身明确经济基础的社区二、纵横分类1、纵向的分类:传统社区、发展中社区、现代社区或发达社区2、横向分类:法定社区、自然社区、专业社区三、功能型社区:*这种分类方法在二战以后欧美一些学者中间以及我国一些学者中间比较流行经济型社区、文化型社区、旅游型社区四、发展过程分类1、血缘型社区2、地缘型社区3、业缘型社区五、地域分类(最常见、最通用的划分方式)1、农村社区2、集镇社区3、城市社区第二节农村社区一、农村社区的含义*农村社区是指居民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社会区域共同体。

*农村社区是最早出现的社区类型二、农村社区的类型1、农村社区的静态分类*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分成平原村、山村、草原村、沿江湖海村、内陆村等*根据农村社区聚落形态的差异,可以分成散村和集村2、农村社区的动态分类*根据农村社区经济活动的性质,可以分成:农业村(种植业)、林业村、牧村(畜牧业)和渔村等*按社区人口聚居规模,可以分成:基层村和中心村三、农村社区的特点1、地域特征:*土地*地理位置*地域范围2、人口特征*数量和密度要远低于城市社区3、组织特征*社会群体和组织在数量和质量上简单化*家庭是社区群体和组织的最基本单位4、文化特征*维护和延续传统经验四、农村社区的结构1、农村社区的人口结构*农村人口数量:解放前89%,解放后70~80%,第五次人口普查63.94%;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农村人口的构成:年龄构成,劳动年龄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较城市低,少年儿童比例比城市高;性别结构,男女性别比明显高于城市社区和小城镇社区;文化教育,水平低、文化层次低;职业结构,单一。

2、家庭结构*家庭规模*家庭类型*家庭关系五、农村社区的功能1、经济功能——农村社区最重要的功能2、政治功能:贯彻执行法律和政策,进行社区建设,开展基层管理3、文化功能4、社会保障的功能一、城市社区的含义*城市社区是人口高度集中,居民以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具有综合性社会功能的社会区域共同体。

第二章.社区性质

第二章.社区性质

第四节 社区的功能
4 (1)关于社区党组织的建设 (2)推动社区自治组织的发展 (4)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建立 (3)社区成员代表会制度的实施
第五节 社区与社会的关系

第五节 社区与社会的关系
一、社区与社会的关联性
1 社会实体一般是指某个具体单位。把社区
看作社会实体就是把社区作为一个包括人 口、地域及社会关系的社会单位。这种社 会单位与家庭(family)、团体(group) 或结社(association)等社会单位同样包含 了人及社会关系的要素
第二节 社区的含义与构成要素
9 社区变迁 社区变迁以社区结构的变化为特征,是指
社区结构局部或全部因时间或相关要素的 改变而发生质或量的变化。 形式:社区的阶级结构、社区的职业结构、 社区组织、社区文化价值观与行为规范。 影响因素:科学技术的进步、自然环境的 改变和人口因素。
第三节 社区分类
2
社区人口是指具有稳定的社会交往关系的一定数量的人群, 人群是构成社区的主体。
人口数量:通常是指生活在某一时期社区的人数,与人口 数量直接发生关系的有出生、死亡和迁移三个因素。
社区的人口构成:包括多方面的特征,如人口的婚姻状况、 家庭组成、职业类型、阶级阶层划分、民族组成和宗教信 仰、教育消费水平、城乡居住地类型、国籍、语言等。一 般地,又把出生地、国籍、民族、宗教、语言、种族特性 或居住状况称为人口的本源结构。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的教材认为,社区是进 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 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
第二节 社区的含义与构成要素
有人强调“共同体”这一人群要素,认为社区通 常指“以一定地理区域为基础的社会群体”《中 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356页,北京,中国 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第二章,城市社会结构

第二章,城市社会结构

流——
帕克:保持一定距离的"社区" 帕克:保持一定距离的"社区", ——P65 即社会共同体 P 5
美国-社会学家改造了腾尼斯的概念用英文的 "社区"一词取代了它: "由异质人口组成的,用分工和契约 系起来的缺乏感情的社会团体——社 会主体保持一定距离的"社区." "由共同目标,共同利益的人们组成的 社会共同体."
2 城市社区的类型
2.1欧洲型 特点: 特点
(工商业市民的城堡)
商业中心 市民广场 大教堂 大城堡
希腊商业中心——卫城 卫城 希腊商业中心
法国商业老城——里昂 里昂 法国商业老城
法国小城
法国小城——马赛 马赛 法国小城
2.2美国型 美国型
(整齐的现代工业城市)
特点: 特点: 没有城墙 没有中心广场 没有 大城堡 没有市政厅 摩天大楼+ 摩天大楼+商业中心
布鲁克林桥 和曼哈顿桥 将曼哈顿(左)及布鲁克林(右)分隔开来
曼哈顿空中鸟瞰图
布鲁克林桥
曼哈顿西街
曼哈顿摩天大楼林立
2.3亚洲型 亚洲型
(极鲜明的政治色彩)
2.4中东型
(宗教,游牧色彩)
特点: 特点 伊斯兰教风情 游牧民族商队 迷宫式的社区 神圣不可侵犯的清真寺
2.5 俄国型
1 城市社区的涵义
1.1 社区的涵义
社区是一定的人口,地域,设 社区是一定的人口,地域, 机构, 施,机构,文化和理念等要素 构成的社会共同体. 构成的社会共同体.
源——
腾尼斯:不分你我的"公社" 腾尼斯:不分你我的"公社", ——P65 即社会有机体 P 5 "在传统的自然感性一致的基础上紧密联系起 来的社会有机体". " 由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守望相助,疾 病相抚,富有人情味的社会群体,是不分你我的 "公社". ——《乡社与社会》(1887年)

城市社区的名词解释

城市社区的名词解释

城市社区的名词解释城市社区是指城市中的一片区域,由居民组成,共同生活、工作和分享资源的社会群体。

它是城市发展的基本单元,同时也是社会交往和社会秩序形成的重要场所。

城市社区的形成和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是城市居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一、城市社区的特点城市社区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 多样性:城市社区由不同背景、职业和文化的人们组成,形成了和谐多元的社会结构。

这种多样性不仅体现在居民的人口结构上,还体现在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兴趣爱好上。

2. 互助性:城市社区依靠邻里之间的互助和支持,形成了紧密的联系网。

居民之间相互帮助,在生活中分享资源,共同解决问题。

这种互助性不仅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还满足了居民在生活、工作和娱乐方面的各种需求。

3. 可持续性:城市社区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都追求可持续发展。

它注重社区内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倡导低碳生活方式,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

同时,城市社区也鼓励社区居民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4. 沟通交流:城市社区是人们进行信息交流和社交活动的场所。

它提供了各种渠道和机会,使居民能够沟通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

社区内的交流活动有助于促进邻里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形成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城市社区的功能城市社区具有多种功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居住和居民服务:城市社区为居民提供基本的居住条件和生活服务。

它包括居民住宅区、商业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

社区提供各种公共服务,如医疗、教育、文化、交通和安全保障,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

2. 经济发展:城市社区是经济活动的重要场所。

它容纳各类企业、商店和市场,提供就业机会和经济支持。

社区内的商业活动促进了消费和经济流通,为社区和城市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3. 社会交往和文化传承:城市社区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和文化传承的场所。

社区活动、节日庆典和文化表演等,都是居民之间交流和互动的平台。

这些活动有助于增强彼此间的认同感,传承和保护社区的历史文化。

大学社会学重点归纳

大学社会学重点归纳

社会学重点归纳第一章社会学的对象和学科性质1、西方和中国社会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西方:社会学的产生:孔德的实证主义理论,他提出了社会学的概念和学科的基本框架,而且提出了用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的基本想法。

孔德是社会学的创始人社会学的发展,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孔德:提出社会学这个名词,指出了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

主要思想有:对社会现象的研究主要包括社会静学和社会动学;人类精神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科学阶段斯宾塞:提出社会进化的思想,社会进化论。

迪尔凯姆:指出社会学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即社会事实。

他提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等概念。

最早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现象的社会学家韦伯:开创了与实证主义社会学相对立的“理解的”社会学传统,成为理解社会学的奠基人。

在方法论上韦伯提出“理想类型”的观点以及“价值中立“的主张帕森斯:建立了机构功能理论,形成了结构功能学派美国社会学的特点:注重应用研究,实证研究一直是美国社会学的主流西欧国家社会学与美国社会学的差异:理论思维和批判色彩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代表达伦多夫:社会冲突理论,对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发起巨大挑战,成为当代社会学的重要流派卢曼:系统学派布迪厄:结构主义建构论福柯:展示了后现代主义的观点和对现代权力观的否定吉登斯:结构化理论:弥合行动与结构的二元对立中国:大同思想:我国古代关于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理想的系统化论述康有为:讲学,提出群学严复:翻译斯宾塞著作社会学课程在高等学校中出现是在20世纪初。

燕京大学的社会学师资比较整齐孙本文:社会学的引进和学科化。

《社会学原理》他是中国社会学发展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学取消1978年邓小平支出社会学需要尽快补课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学科特点与基本问题研究对象:社会关系与社会行动,社会结构与社会过程。

社会关系是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

社会关系与社会行动具有强烈的依存关系:社会关系以社会行动为内容,社会行动以社会关系为形式;没有社会行动的社会关系和不受社会关系知道的社会行动都是不可理解的。

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概论

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概论
• 这个定义强调社区的地域性和社会性,应属于地 理和社会实体说。
• 问题:社区概念的外延太大。对社区的地域范围 没有作具体界定。
• 我认为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探讨和界定。 • d.我以为,社区是指居住在一定地域内(小至一
个自然屯,大到一个城市),结成多种社会关系 和社会群体,从事多种社会活动,并产生一定社 会心理认同感和归属感的人们所构成的区域社会 生活共同体。
居民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
• 其四,包含人们在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结成的 各种社会关系。
• 3.具有社区意识
• 社区意识就是社区居民对所在社区的心理认同感 与归属感,是构成社区的必要因素,是社会心理 因素。
• 缺乏社区意识的“社区”没有凝聚力,因而并非 真正意义上的社区。
• 4.具有多重功能 • 社区是具有多重社会功能的社会共同体。 • 一是经济功能。组织、开展、管理生产经营活动
有人们的思想意识起作用,并有一定的上层建筑 为之服务的充满活力的巨型自我控制系统。
• (2)社区与社会的区别和联系 • a.从范围上看,社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 • 整个社会是由若干个不同类型的社区组成的。 • b.从内容上看,社区是社会的缩影,是区域性社
会,是具有相对完整意义的社会实体,但尚不能 反映社会的全部内涵和全部性质。
和年龄构成
• 性别构成:性别比,是指男女人口之间的数量比 例关系,通常用每100名女性人口对应的男性人口 数量来表示。
• 计算公式:社区男性人口数a,女性人口数b,性 别比M,则M=100a/b
• 社区人口性别比平衡与否,直接影响到社区居民 的生活,也影响到社区服务、社区活动的项目、 类型。
• 三、社区与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的关系 • 1.社区与社会的区别与联系 • (1)社会的含义 • “社会”具有多重含义。

社区管理-第二章:社区管理体制

社区管理-第二章:社区管理体制

• 1963年扩充为八项: 1、了解居民的意见和要求、指导居委会工作; 2、动员工作; 3、领导街道集体事业; 4、优抚救济; 5、人口工作 6、文化教育、爱国卫生 7、治安保卫 8、其他有关居民工作。
1997年扩充到14项:
1、指导 2、社区服务 3、兴办社会福利事业,社会保障 4、街道监察队 5、开展计划生育、环境保护、科教文卫体等; 6、维护老年人、未成年人利益 7、社会治安 8、拥军优属 9、参与检查、督促市政建设 10、防灾救灾 11、管理外来人口 12、领导街道经济工作 13、向上反映意见 14、办理交办事项
• 1979年,街道革命委员会被撤消。 • 198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重新公布了《城市街
道办事处条例》、《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街道 办事处、居民委员会的机构和职能得以恢复。
2、街居制的现实困境
• (1) 职能超载
• 首先,单位制的瓦解导致单位职能的外移,要 求街居来承接。
• 其次,随着人口的老龄化、无单位归属人员以 及外来人口的增多,给街居增添了更多的管理、服 务工作。
(一)、走入历史的单位制

单位制是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管理的产
物,单位是适应计划经济体制而设立的一种
特殊的组织形式,具有政治、经济与社会三
位一体的功能,以行政性、封闭性、单一性
为特征。
• 单位制,就是在国家高度行政化的体制 框架内,国家通过职工所在的单位实现对公 民的政治控制、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会 福利与社会保障等。
三、社区管理体制的构建原则
社区管理体制的构建原则 (一)“重心下移,立足基层”
(二) “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三)”小政府、大社会“ (三)“党政主导,各方参与”
(四)“以服务为主”

第二章 城市社区的特征与结构体系

第二章 城市社区的特征与结构体系

第二章城市社区的特征和结构体系(1800)第一节城市社区的产生和历史变迁1.简述城市社区的定义?答:城市社区是以非农产业或是以二、三产业为基础的,规模较大、结构较复杂的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

2.简述城市社区的产生?答:关于城市社区产生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防御说”。

二是“集市说”。

三是“宗教中心说”。

决定城市产生的最本质因素归根结底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简述当代中国城市的发展概况?答: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半个多世纪,我国城市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1949~1957年健康发展阶段。

这个阶段城市发展的主要表现是:①改造扩建原有城市。

②设置了一批新城市。

③市镇设置开始步入规范化管理阶段。

(2)1958~1977年畸形滞缓发展阶段。

(3)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阶段。

第二节现代城市社区的主要特征和地位功能1.简述现代城市社区的主要特征?答:现代城市社区区别于农村的基本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是二、三产业的聚集地,是空间集中的经济载体。

(2)城市人口密度高,聚居规模较大,异质化程度较高。

(3)现代城市是以科层制组织为主体的从横交错的组织网络。

(4)当代中国城市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现代性较强。

2.简述现代城市的地位功能?答:现代城市的地位功能包括扩以下几方面:(1)作为社会的经济中心,具有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功能。

(2)作为社会的政治中心,具有领导农村的功能。

(3)作为社会的文虎中心,具有引领精神文明建设的功能。

(4)可以在社会建设与社会发展领域发挥“龙头”作用。

第三节现代城市社区结构体系1.简述社会整体视角下的城市结构体系的定义?答:所谓社会整体视角下的城市结构体系,是指从社会整体的角度来分析城市的结构体系,也就是对城市总体而不是城市内部进行结构分析。

2.简述社会整体视角下城市结构体系?答: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透析城市的结构体系:(1)从地域分布角度透析城市结构体系。

我国城市的地域分布具有以下特点:①城市分布东密西疏;②各地区之间的城市数量分布很不均衡。

《社会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社会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社会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本课所涉及了解和掌握社会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并能熟练地运用社会学的基本理论来指导工作和生活,为学生学习其他有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有关的知识体系按不同程度分三个层次做出要求。

了解:要求学员知道这部分内容。

一般掌握: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能够理解。

重点掌握: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能够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同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教学应强调与实际的紧密联系,通过案例分析等多种手段使学员能够运用所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部分各章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建议4课时)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着重掌握社会学这门学科的意义、特点、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科学条件;一般掌握什么是社会,社会学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㈠社会1、中国古书中的社会2、马克思的社会涵义3、总之,社会是由一群人组成的。

这群人之间存在着种种社会规定的关系,人们按着社会规范发生交互行为,分工合作地进行必要的生产及其他社会活动,以满足社会成员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

㈡社会学1、社会思想与社会学:社会学的产生,吸取了古代社会思想的有益成分2、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科学条件3、社会学的学科特点⑴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⑵社会学广泛地研究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社会行为⑶社会学研究方法上的综合性⑷社会学把社会整体及其内部、外部的关系放在运动与变化的过程中进行研究⑸社会学非常重视社会调查研究㈢社会学研究的领域以及与其他有关社会科学的关系1、社会学研究的领域2、社会学与其他有关社会科学的关系⑴社会学与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的关系⑵社会学与历史学、人类学、心理学等的关系⑶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㈣学习社会学的意义1、掌握现代社会的基础知识,可以使人们更自觉地参与社会生活2、增长社会管理的才干,为建立文明、健康、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作出贡献3、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科学的依据4、为发展边缘学科和多科性综合研究作出贡献。

社区概论第二章社区性质

社区概论第二章社区性质
•2 • 从社会过程的角度来研究和解释城市社会
的性质 • 城市社区是商业交易的聚居地,聚集了大 量从事工商业的非农产业居民。在这种社 区中,商品及金钱的交易过程是最主要的 社会过程。对这一过程的分析有助于了解
二、关于社区概念的一些观点
•3 •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和解释城市社区的特 •
点,从中观察不同地区的社区特点就会发现差异。 城市社区的性质和特点主要是由城市环境及居民 的心理经验发展出来的,也可以说是环境因素与 社区居民互动的结果。城市社区的特点主要包括 紧张、刺激、精明及重视金钱、时间与享受等。
三、社区的构成要素
•3 • 社会学中“区位”的主要含义: • 一是地理上的区域或位置,每一个社区都
要占有一定的地域范围,它是人们从事社 会活动空间分布的区域; • 二是在这一区域内长期形成的生活网络或 生活系统,每一个人所占的不同地位及所 扮演的不同角色。
三、社区的构成要素
•4 • 社区结构指社区内的各种社会群体和组织
一、社区的含义
• 我国关于“社区”的概念,最早是费孝通
先生在1933年介绍美国芝加哥学派创始人 帕克的社会学时,用来翻译英文 Community一词的,主要是指以地区为范 围,人们在地缘基础上结成的互助合作的 群体,用以区别在血缘基础上形成的互助
一、社区的含义
• 由北京大学组织出版的《社会学概论》把
社区定义为在某一地域空间中的人群生活 共同体。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的教材认为,社区是进 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 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
一、社区的含义
• 有人强调“共同体”这一人群要素,认为社区通
常指“以一定地理区域为基础的社会群体”《中 国大百科全书· 社会学卷》,356页,北京,中国 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这个群体在共同从事的经济和政治活动中,基 本上形成了一个具有某些共同价值标准和相互从 属心理的自治的社会单位”《新社会学词典》, 51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第二章 城市社区

第二章 城市社区

建国以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经过了四个阶段:(1) 1949--1957年,是城市化起步发展时期;(2)1958-1965年,是城市化的不稳定发展时期;(3)1966--1978 年,是城市化停滞发展时期;(4)1978至今,是城市化 的稳定快速发展时期。
三、中国城市的类型和分布 1、我国城市的类型 (1)按城市的行政级别。处于城镇体系的顶层的是上
西方封建城市复兴的迹象,直到公元九世纪以后才 出现。在一些自然交通线的交叉口、港湾、河岸,城市的 发展要更迅速一点。不过虽然这些城市在当时的社会生活 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规模还是相当的小。而且十四世 纪横行欧洲的“黑死病”,再次减缓了城市发展的脚步。 1377年,伦敦的人口仅有三万。
城市化运动最早出现在工业革命的策源地英国。在 1600年左右,万人以上的城市欧洲只有十四个,1800年也 还只有二十二个,但到了1900年,十万人以上的城市就增 加到一百三十六个,1910年又增加到一百六十八个。
2、城市的空间分布
从目前我国城市的空间分布来看,长期以来形成的地 域分布不平衡的状况没有改变。
从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的分布来看,东部38个,占 48.72%,中部32个,占41.02%,西部只有8个,占10.26%。 在人口的集聚程度方面,东部地区城市市区人口占东部地 区总人口的53.06%,这一指标在中部和西部分别只有 38.81%和29.22%。
5级:正厅级:一般地级市 6级:副厅级:省直管县级市 7级:正处级:一般县级市
(2)按城市的等级规模。根据有关规定,我国城市市 区非农业人口5-20万人为小城市,20-50万人为中等城市, 50-100万人为大城市,100万人以上为特大城市,随着特 大城市人口的持续膨胀,又把200万人以上的城市列为超 大城市。(蔡禾《社区概论》2005年)

考研知识点归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社区

考研知识点归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社区

考研知识点归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社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社区是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在城市化进程中形成的一种基层社会组织形态。

它旨在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自治能力,注重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助和共同发展。

本文将对考研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社区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社区的概念和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社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城市基层组织的重要形态之一。

它具有以下特征:1. 社会主义导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社区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运行的。

它强调社区居民之间的和谐与团结,提倡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2. 基层自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社区注重改善居民的参与度和自治能力,通过居民委员会、业委会等形式,让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3. 综合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社区提供综合服务,包括但不限于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环境卫生等方面的服务,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

4. 协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社区注重协调城市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和发展需求,促进社区经济、社会、环境协同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社区建设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居民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1. 促进社会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社区建设可以提升城市居民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2. 促进居民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社区建设提供了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平台,增强了居民对城市管理和公共事务的参与度,促进了民主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3. 优化城市治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社区作为城市基层组织,可以更好地协调社会资源,提高城市的治理效能,促进城市社区可持续发展。

4. 建设和谐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社区建设旨在增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助与共享,促进社区共同建设和共同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和全面发展。

第2章 社区管理体制

第2章 社区管理体制

二、百步亭社区管理体制
百步亭花园社区管理模式最大的创新是不设“街 道办”,而改设“百步亭花园社区管理委员会” (以下简称“管委会”)。 “管委会”是一个半 行政半自治的组织。所谓半行政是指武汉市江岸区 政府授权“管委会”直接履行基层政府的部份职能, 领导、组织和协调社区组织及各项活动。所谓半自 治是指“管委会”由百步亭花园社区各自治组织负 责人、各管理机构负责人和业主代表组成。
①街道办事处是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接受区人民 政府领导,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本辖区内行使相
“年文化”成为百步亭社区的活动品牌。百步 亭社区以“万家宴”和“元宵灯会”为年文 化载体,做足了和谐社会大文章。连续9年 的“万家宴”,使这一群众文化活动成为深 受老百姓喜爱的一项活动。2009年的“百步 亭万寿宴”,一家一道菜,1万多道菜肴摆
满了4个会场,3万多居民欢聚一堂参观品尝。
第一节 社区管理体制概述
三是通过各项制度,确立社区内各类组织的职权范围及
其相互关系,建立对各组织机构工作的内外监督制度。
(四)社区管理的工作体系
社区管理工作体系包括:社区管理的内容和工作方式方法。
①现阶段我国社区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社区服务、社区卫生
管理、社区文化管理、社区体育管理、社区环境管理、社区 治安管理和社区社会保障工作。此外,各地区要因地制宜地
社区管理组织—般具有下列基本特征:
(1)社区性。
(2)地域性。 (3)双重性。所谓社区管理组织的双重性,是说社
区管理组织的功能具有双重性,社区管理组织
既有服务性又兼有管理性。
二、社区管理组织的分类
①行政管理系统:包括两个子系统,即街道直属
的行政管理系统和外部的职能部门的行政管理系统;

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讲义(正式)教材课程

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讲义(正式)教材课程

谢谢聆听
05 城市社区发展与未来
城市社区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社区面临着人口增长、资源紧张、环境压力等多重挑战。
机遇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社区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如智慧社区、绿色社区等 。
未来城市社区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趋势
未来城市社区将更加注重智能化、绿色化、人性化等方面的发展,以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城市社区的发展趋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社会治理体系的完善,我国城市社区的发展呈现出多 元化、专业化、智能化和法治化等趋势。
城市社区建设
02
城市社区规划
01
规划原则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 的社区规划。
02
规划内容
包括社区布局、住宅区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交通 规划等。
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物业管理
引入专业的物业管理团队,负 责社区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 ,保障居民的生活质量。
居民自治
鼓励居民自发组织各类自治组织, 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和管理,增强 居民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社会化服务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社会组 织等方式,提供多元化的社区服
务,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
城市社区治理创新
城市社区环境建设
环境美化
加强社区绿化、美化工作, 提升社区环境品质。
环境保护
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减少 污染源,提高社区环境质 量。
环境治理
定期开展环境整治工作, 清理垃圾、治理乱搭乱建 等环境问题。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
文化活动组织
文化氛围营造
定期组织各类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的 精神文化生活。

社会学概论新修 重点笔记

社会学概论新修 重点笔记

《社会学概论新修》(修订本),郑杭生主编,重点章节为:第四章和第十五章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1."社会学"词源:社会学这个词是由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1798-1857)在《实证哲学教程》中首先提出的,是为了表明一门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现象基本规律的独立学科,以区别于那种思辩的社会哲学或历史哲学。

2.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3、社会学的诞生条件:社会历史背景(1)18、19世纪以英国的产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为起点的欧洲社会大变革,使社会从传统的封建社会转型为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

两大革命使社会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思想观念到政治制度都发生了变化。

突出的表现在于工业化(机器大工业普遍地代替工场手工业)和城市化(城市的规模扩大,作用也增大等)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社会问题的产生。

这些都对社会学的产生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社会学从一开始就是社会转型的产物。

(2)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并没有真正建立起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所预言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王国",相反却越来越暴露出这一社会许多弊病、祸害和恶性循环,如加剧了贫富之间的差距、劳资双方的对立等。

因此,时代呼唤着社会学的产生,来研究并解决这些社会问题。

科学思想资料(1)历代思想家在其哲学、政治和伦理观点中包含的社会思想。

(2)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也是其他社会学的思想来源。

(3)自然科学成就及其方法的影响。

细胞、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生物进化等三大发现,既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也是孔德、斯宾塞等创始人解释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的工具。

(4)从17世纪在英国发源至19世纪的早期社会统计调查和定量分析,也为社会学的调查研究方法。

社区管理-第二章:社区管理体制

社区管理-第二章:社区管理体制

• 第二, 现实的压力,总体性危机、社会控制 的需要。
• 传统的社会秩序遭到破坏,整个社会陷入前所 未有的混乱局面,民众的力量处于“一袋马铃薯” 的状态,不能完全凝聚起来。要结束混乱状态,恢 复社会秩序,使中国经济、政治发展步入正常轨道, 首要的工作是将全社会组织起来,构筑有效的组织 体系,因而单位制度成为当时选择的最佳方式。
• (二)社区管理的权责体系

在城市社区,要加快理顺街道与社区的职
责关系。街道是城市社区管理中最高权力机构,
其职能主要包括:全面负责社区发展的规划,履
行社区管理中的执法权和监督权。同时应加强社
区制度建设,尽快出台《社区自治章程》等相应
的有关管理规定,对社区成员大会、社区议事委
员会、社区委员会、社区单位等在社区管理中的
第二章:社区管理体制
第一节 社区管理体制概述 一、社区管理体制的含义
社区管理体制是指社区管理的组织体系及 其权力配置关系以及各种管理制度。
二、我国社区管理体制包含如下几个部分
我国社区管理体制 的组成
社区管理的组织体系
社区管理的权责体系
社区管理的法律制度 体系
社区管理的工作体系
(一)社区管理的组织体系
社区管理的组织体系是指参与社区管理的各类组织,
既包括政府组织、也包括社区自治组织;既包括社区管理 工作组织,也包括社区保障监督组织。
在结构上应是多层次、多系统的网络式结构,所谓多 层次是指由市(区、县)——街道(镇)——居(村)民委员 会——居民代表组成的多级管理体系;所谓多系统是指由 政府行政管理系统,社区自治管理系统,社区生活服务管 理系统组成的横向管理体系。
• 第一,经验的惯性,“公家人”管理模式。
• 在战争年代,我们党形成了一套特殊的管理体制,即

社区管理教学辅导PPT课件

社区管理教学辅导PPT课件

第二节 我国社区建设是国际社 区建设事业的发展和延续
一、我国社区建设的历史 二、我国当代社区建设的初期 探索 三、我国当代社区建设的发展 过程•
第三节 我国社区建设的必然性
一、我国社区建设是体制转轨、 社会转型的必然要求
二、我国社区建设是大力推进城 市化进程的必然要求
三、我国社区建设是积极推进民 主化•进程的必然要求
一、社区组织的概念与功能 二、社区组织的发展过程及其特 征 三、• 社区组织的内部结构
第二节 街道办事处与居民委 员会
一、街道党工委和街道办事处 二、社区居委会
第三节 业主委员会
一、• 业主委员会的概念与职责 二、业主大会和业主代表大会
• 第四节 居民自治性组织
• 一、社区成员在社区建设与管 理中的作用
些商业行为只是为了提供运营商业所需的基本资金 ,一般称 这种商业 行为为非 赢利性的 ,如各种 基金会, 以及红十 字会等。 一般认为 ,商业源 于原始社 会以物易 物的交换 行为,它 的本质是 交换,而 且是
基于人们对价值的认识的等价交换。
编辑本段释义
商业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商业是指所有 以营利为 目的的事 业;而狭 义的商业 是指专门 从事商品 交换活动 的营利性 事业。商 业保险 商业保险又称金融保险,是相对于社会保险而言 的。商业 保险
一、按功能划分社区类型 二、按规模大小划分社区类型 三、按形成方式划分社区类型 四、按结构完整程度划分社区 类型 五、• 按综合标准划分社区类型
第四节 社区的功能
一、社区的一般功能 二、社区的特殊功能 三、社区的教育功能 四、社区的经济功能 五、社区的社会参与和社会民 主功能 六、• 社区的社会控制和社会稳 定功能
伤、疾病、生育、残废、失业、死亡等原因丧失劳 动能力或 暂时失去 工作时, 给予劳动 者本人或 供养直系 亲属物质 帮助的一 种社会保 障制度。

城市社区的治理与建设

城市社区的治理与建设

城市社区的治理与建设第一章前言城市社区是城市的基本组成单元,是居民生活的重要场所。

城市社区的治理和建设,关系到城市居民的幸福生活和社会稳定。

本文将从城市社区的概念、特点出发,分析城市社区的治理现状,并探讨城市社区的建设。

第二章城市社区的概念与特点城市社区是城市居民生活的共同体,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元。

它不仅是居民生活、文化、娱乐、休闲的场所,更是政治和经济活动的重要场所。

城市社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多元文化:城市社区涵盖了来自不同地区、种族、国籍等不同背景的人,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化。

2.社会交往:城市社区是社会交往的重要场所,居民在城市社区内进行了各种形式的社会交往,形成人际网络。

3.治理形式复杂:城市社区的治理形式复杂,既有政府机构,也有社区自治机构。

第三章城市社区的治理现状城市社区的治理现状是城市规划管理的重要问题。

城市社区治理存在一定的困境与问题:1.治理空心化:城市社区治理焦点只是针对容易扰乱社会治安的矛盾纠纷。

城市社区其他的治理问题被较少关注。

2.治理决策缺失:城市社区治理决策与居民的需求缺乏对接。

治理决策过程中,缺乏居民的参与和反馈机制。

3.治理机制不完善:城市社区治理机制不够完善,市民参与感较弱。

城市社区治理机制需要改革和完善。

第四章城市社区的建设城市社区的建设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社会治理能力:城市社区的建设需要政府机构、社区居民、社会组织之间密切合作,提高社会治理能力。

2.提升社区服务:城市社区的建设需要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完善公共设施,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3.加强居民参与:城市社区的建设需要加强居民参与,促进政府与社区居民、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

第五章结论城市社区治理与建设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和长期的任务。

城市社区需要治理问题和建设需要结合起来,提高社区容错处理能力。

城市社区是城市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社区的治理和建设决定着城市的未来。

社区概论第二章.社区性质

社区概论第二章.社区性质
•2 • 从社会过程的角度来研究和解释城市社会
的性质 • 城市社区是商业交易的聚居地,聚集了大 量从事工商业的非农产业居民。在这种社 区中,商品及金钱的交易过程是最主要的 社会过程。对这一过程的分析有助于了解
二、关于社区概念的一些观点
•3 •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和解释城市社区的特 •
点,从中观察不同地区的社区特点就会发现差异。 城市社区的性质和特点主要是由城市环境及居民 的心理经验发展出来的,也可以说是环境因素与 社区居民互动的结果。城市社区的特点主要包括 紧张、刺激、精明及重视金钱、时间与享受等。
三、乡村社区的分类
•1 •2 • 3 社区功能 •4 •5
四、城市社区的分类
•1 •2 •3 •4 •5 •6
第四节 社区的功能
• •
•1 • (1)经济功能 • (2)政治功能 • (3)教育功能 • (4)卫生功能 • (5)福利和服务功能 • (6)娱乐功 • (7)宗教功能
一、社区的功能
与植物或动物群与其周围环境所发展出来的关系 相类似。 城市社区发展出来的主要关系模式为分工 人类社区的行为模式除了与区位经济因素有关外, 也与文化价值和社会控制互为影响。
二、关于社区概念的一些观点
•6 • 把城市看作是范围较大、密度较高、人口异质性 •
也较强的社区 主要从城市中的人口数量、人口密度和异质性这 三个变量来分析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特性,并认 为其影响将导致复杂的城市特性及问题。重要的 城市问题涉及市民收支水平、住宅计划、卫生设 施与服务、行政效率、治安控制及交通治理等方
推荐阅读书目
•1
辽宁大学出版社,2002 •2 1985 •3 阳出版社,2002 •4 沈阳出版社,2002
• 社区概念最早是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城市社区的特征和结构体系(1800)
第一节城市社区的产生和历史变迁
1.简述城市社区的定义?
答:城市社区是以非农产业或是以二、三产业为基础的,规模较大、结构较复杂的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

2.简述城市社区的产生?
答:关于城市社区产生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防御说”。

二是“集市说”。

三是“宗教中心说”。

决定城市产生的最本质因素归根结底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简述当代中国城市的发展概况?
答: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半个多世纪,我国城市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1949~1957年健康发展阶段。

这个阶段城市发展的主要表现是:
①改造扩建原有城市。

②设置了一批新城市。

③市镇设置开始步入规范化管理阶段。

(2)1958~1977年畸形滞缓发展阶段。

(3)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阶段。

第二节现代城市社区的主要特征和地位功能
1.简述现代城市社区的主要特征?
答:现代城市社区区别于农村的基本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是二、三产业的聚集地,是空间集中的经济载体。

(2)城市人口密度高,聚居规模较大,异质化程度较高。

(3)现代城市是以科层制组织为主体的从横交错的组织网络。

(4)当代中国城市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现代性较强。

2.简述现代城市的地位功能?
答:现代城市的地位功能包括扩以下几方面:
(1)作为社会的经济中心,具有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功能。

(2)作为社会的政治中心,具有领导农村的功能。

(3)作为社会的文虎中心,具有引领精神文明建设的功能。

(4)可以在社会建设与社会发展领域发挥“龙头”作用。

第三节现代城市社区结构体系
1.简述社会整体视角下的城市结构体系的定义?
答:所谓社会整体视角下的城市结构体系,是指从社会整体的角度来分析城市的结构体系,也就是对城市总体而不是城市内部进行
结构分析。

2.简述社会整体视角下城市结构体系?
答: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透析城市的结构体系:
(1)从地域分布角度透析城市结构体系。

我国城市的地域分布具有以下特点:
①城市分布东密西疏;
②各地区之间的城市数量分布很不均衡。

(2)从人口规模角度透析对城市结构体系。

我国城市划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类为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在100万人以上;
第二类为大城市,人口规模在50万~100万人之间;
第三类为中等城市,人口规模在20万~50万人之间;
第四类为小城市,人口规模在20万人一下。

当今我国城市体系的人口规模结构主要特征是:
①特大城市和大城市较多;
②中、小城市相对较少。

(3)从主导功能结构透析城市结构体系。

从主导功能分析城市的类型构成。

具体方法有两种:一是定性分析法,一是定量分析法。

从定性分类方法将中国城市粗略划分为“综合性城市”和“专业性城市”两种类型。

(4)从行政级别角度透析城市结构体系。

我国城市行政级别划分为以下几类:
①省级市(直辖市);
②副级市、地级市(副省级市、地级市是指省辖设区的市及“市管县”的市);
③县级市(行政地位相当于县的市);
④乡级建制镇
3.简述城市单元视角下的社区结构体系的概念?
答:所谓城市单元视角下的社区结构体系,主要是指把一个城市作为一个分析单元,从不同角度分析城市内部各层次、各地域之间,城市整体与局部之间的结构体系。

4.简述城市单元视角下的社区结构体系?
答:我们可以从下述不同角度透视城市内部的社区结构体系:
(1)从区划层级角度透视城市内部的社区结构体系。

我国法律规定,我国城市的区划层级分为以下两种:
①设区的市。

社区的市形成市——区——街道办事处三级结构模式
②不设区的市。

不设区的市形成市——街道办事处两级结构模式。

(2)从形成方式角度透视城市内部的社区结构体系。

从形成方式角度,一个完整的城市有以下两种社区构成的体系:
①自然性社区;
②法定性社区。

(3)从结构完整性角度透视城市内部的社区结构体系。

从结构完整角度,一座完整的城市有以下两种社区构成的结合体:
①整体性社区;
②局部性社区。

第二章城市社区的特征和结构体系
第一节城市社区的产生和历史变迁
1.简述城市社区的定义?
2.简述城市社区的产生?
3.简述当代中国城市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现代城市社区的主要特征和地位功能
1.简述现代城市社区的主要特征?
2.简述现代城市的地位功能?
第三节现代城市社区结构体系
1.简述社会整体视角下的城市结构体系的定义?
2.简述社会整体视角下城市结构体系?
3.简述城市单元视角下的社区结构体系的概念?
4.简述城市单元视角下的社区结构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