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歌的美感特质与吟诵

合集下载

古代诗歌中的音乐美感与情感表达

古代诗歌中的音乐美感与情感表达

古代诗歌中的音乐美感与情感表达古代诗歌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之一,它以其独特的音乐美感和精妙的情感表达而闻名于世。

无论是从内容还是形式上,古代诗歌都以借助音乐的韵律和节奏来传递情感和美感,给读者带来身心的愉悦与满足。

首先,古代诗歌中的音乐美感体现在它们独特的韵律和节奏上。

古人注重诗句的平仄和押韵,这不仅有助于诗歌的记忆和传唱,也为读者创造了一种韵律美感。

比如,在《离骚》中,屈原运用了丰富的平仄变化和押韵,将母语的音节嬗变成了动听的乐曲,使人感受到了音乐的美妙之处。

其次,古代诗歌中的音乐美感还体现在它们富有节奏感的表达方式上。

古人注重诗歌的起承转合和句子的平衡与对仗,使得诗歌在朗诵时形成优美的节奏感。

比如,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的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些诗句的韵律配合得当,使整首诗有了明显的起伏和韵律感,就像一段动人的乐曲,引人入胜。

另外,古代诗歌中音乐美感的体现还包括它们丰富多样的音乐表现手法。

古代诗人通过运用音韵、造词和修辞等手段,将音乐与情感表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比如,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他以独特的音韵抒发了无尽思念之情:“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这些音韵的运用使整首诗更具音乐美感,也更加深入人心。

此外,古代诗歌中的音乐美感与情感表达相互依存。

音乐美感有助于更好地传递情感,而情感又通过音乐美感得到提升与凸显。

通过音乐美感,古代诗歌能够更好地表达情感,比如悲伤、喜悦、思念等各种情感。

而情感则在音乐美感的烘托下,得到了更加深远的感染力。

所以,古代诗歌中音乐美感与情感表达形成了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使得古代诗歌能够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触动人心。

总结起来,古代诗歌中的音乐美感与情感表达是紧密相连的。

它们通过独特的韵律和节奏、富有节奏感的表达方式、丰富多样的音乐表现手法,以及音乐美感与情感的相互促进,赋予了古代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

中国诗歌的美

中国诗歌的美

中国诗歌的美
中国诗歌有着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表达了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审美体验。

其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意境深远:中国古典诗歌注重意境的表达,通过简练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创造出深邃而富有层次感的艺术空间。

诗人常常通过自然景色、人物描写,或者抽象的意象,表达情感和思想,给人以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2.音韵之美:中国古典诗歌注重音韵的运用,追求平仄押韵的和谐。

这种音韵之美通过韵律和韵脚的运用,使诗歌在口头传承中更易记诵,也为诗歌赋予了一种独特的韵律美。

3.情感真挚:中国诗歌表达情感真挚而深沉。

古代诗人通过对爱情、人生、时事等方面的思考,将个人的感悟与普世的情感相结合,使诗歌具有深刻的共鸣力。

例如,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夕》、苏轼的《江城子》等作品都表达了对生活、时光流转的真挚感慨。

4.典故和文化内涵:中国诗歌常常借用典故,援引历史文化的内涵,使作品充满文学和历史的深度。

这样的表达方式不仅传承了中华文化的精髓,也赋予了诗歌更为丰富的内涵。

5.形式的多样性:中国诗歌在形式上具有多样性,包括律诗、绝句、词等,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韵律和结构。

这样的多样性为诗人提供了更为灵活的表达手段,使诗歌在形式上更具创新性。

总的来说,中国诗歌以其深沉的意境、优美的音韵、真挚的情感、文化的渗透等方面的特点,展现了独特而丰富的美感。

从古典到现代,中国诗歌一直是文学艺术的瑰宝,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表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古典诗词的韵律美感

古典诗词的韵律美感

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以其独特的韵律美感深受人们的喜爱。

无论是尺素之间的平仄对称,还是词语之间的音律相契,都展现出一种独特而优雅的美感。

古典诗词的韵律美感,不仅体现在语言的押韵上,更体现在意境的描绘与情感的表达上。

首先,古典诗词的韵律美感体现在其音律的和谐与流畅上。

古诗词中的字音组合经过精心的设计和取舍,使得诗句之间的音美相得益彰。

比如《水调歌头》中的“望帝春心托杜鹃,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通过使用平仄对仗和音调上的优美节奏,使得整个句子如同水波荡漾,引人入胜。

这种音律的和谐与流畅,让人愉悦地享受着诗词所带来的美感。

其次,古典诗词的韵律美感还体现在其押韵方式上。

古人讲究意境与韵律的统一,通过押韵的手法使得诗词更加动人。

比如《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里的“尽流目楼”通过平仄和押韵的方式,使得整个句子在韵律上显得优美而和谐。

押韵的方式使得古典诗词能够在语言上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音韵之美,让人陶醉其中。

古典诗词的韵律美感不仅仅体现在语言的押韵上,更体现在意境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上。

古诗词常常通过艳美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表现出优雅而深刻的韵律美感。

比如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里的描写中充满了美感,通过对夜色、星辰和自然景物的娓娓道来,唤起读者的美好情感和遐思之感。

古典诗词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意境描绘,将人们带入一个美丽而纷繁的世界,让人流连忘返。

总的来说,古典诗词的韵律美感体现在其语言的和谐与流畅、押韵方式以及意境描绘与情感表达上。

古典诗词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让人们享受到了一种独特的美感。

经典诗词的韵律美感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语言和声音的探索,也展示了古代文化的魅力和底蕴。

通过欣赏古典诗词的韵律美感,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之美,感受到语言和艺术的力量,让我们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向往。

诗歌鉴赏赏析中国古代诗歌之美

诗歌鉴赏赏析中国古代诗歌之美

诗歌鉴赏赏析中国古代诗歌之美中国古代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情感表达而闻名于世。

它们不仅展示了古代文人的智慧和才华,也深刻地揭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本文将通过对中国古代诗歌的赏析,探讨其美学特点和意义。

中国古代诗歌的美学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古代诗歌注重意境的营造。

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描写人物情感等手法,营造出独特的意象和氛围,使读者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通过描绘高楼之上的壮丽景色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

其次,中国古代诗歌注重节奏和韵律的运用。

古人注重歌诗的音韵美感,通过诗句的长短、押韵的组合等手法,营造出优美的音韵效果。

例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运用了流畅的韵律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古代诗歌强调写意和抒情。

诗人通过自己的感悟和体验,用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和感受。

例如,李白的《静夜思》通过简单而富有韵律感的词句,表达了孤独与渴望的深情。

中国古代诗歌不仅美在形式上,更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考。

首先,古代诗歌展示了中国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中国古人常常以山水之间、花草鸟兽之中表现人情世态,以自然景观寄托自己对生活和命运的思考。

这种对大自然的感悟不仅体现了古代人的精神追求,也反映出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其次,诗歌也是古代文人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思考的重要方式。

古人常常以诗歌的形式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对友情的珍惜、对社会现象的思考等。

他们通过诗歌表达内心的喜怒哀乐,寄托自己的情感与思想,使作品具有普世的人情关怀和审美价值。

最后,中国古代诗歌还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变迁和人民的遭遇。

许多古代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目睹的历史事件来表达对时局和社会现实的观察和思考。

他们以诗歌的笔触记录下了古代社会的兴衰荣辱,使作品充满了时代感和历史意义。

通过对中国古代诗歌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观。

这些作品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高中语文如何欣赏并唱诵古典诗歌名篇

高中语文如何欣赏并唱诵古典诗歌名篇

高中语文如何欣赏并唱诵古典诗歌名篇古典诗歌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思想内涵,它们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精炼、意蕴深远以及对于语言的精彩运用。

高中时期是语文学科的重要阶段,学生们应该学会欣赏并唱诵古典诗歌名篇。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如何欣赏并唱诵古典诗歌名篇。

一、了解古典诗歌的特点和韵律古典诗歌以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为主要形式,其诗句的字数和音节有着严格的要求。

在欣赏古典诗歌时,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它们的特点和韵律。

五言绝句包含四个字的句子,每句共有二十个音节;七言绝句包含八个字的句子,每句共有二十六个音节。

通过了解诗句的构成和韵律,我们可以更好地体会到古典诗歌的音韵之美。

二、欣赏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古典诗歌以表达意境和情感为主要目的。

在欣赏时,我们应该细细品味其中蕴含的意境和情感,感悟诗人对于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通过揣摩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我们可以体验到诗人笔下的山水风景、思乡情怀、爱情甜蜜等诸多情感。

三、学会鉴赏诗歌的艺术之处古典诗歌以其精炼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而被广泛称赞,一首好的诗歌往往给人以艺术享受。

在欣赏古典诗歌时,我们需要留意诗歌的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

例如,通过押韵和排比营造诗歌的韵律美;通过对比和象征等修辞手法塑造意境;通过运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表达感情等。

通过鉴赏诗歌的艺术之处,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古典诗歌的美妙之处。

四、用心唱诵古诗名篇除了欣赏古典诗歌,我们还可以通过唱诵古诗名篇来增进对其的理解和表达。

唱诵古诗名篇有助于我们切实感受到韵律之美和情感之深。

在唱诵过程中,我们要注重语调的抑扬顿挫,切忌生硬机械地朗诵。

通过真正投入到唱诵中,我们能够更好地传达出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达到与诗歌相互交融的效果。

总之,高中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欣赏并唱诵古典诗歌名篇。

通过了解古典诗歌的特点和韵律,我们可以更好地体会其音韵之美;通过欣赏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我们可以感悟其中蕴含的思想和感情;通过学会鉴赏诗歌的艺术之处,我们可以领略到古典诗歌的美妙之处;通过用心唱诵古诗名篇,我们能够更好地传达出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诗词的审美特点

诗词的审美特点

诗词的审美特点诗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审美特点。

它不仅注重用词的准确和表达方式的美感,同时也注重形式上的工整和节奏感。

以下是诗词的几个主要审美特点。

1. 精炼而含蓄诗词以简练精炼的语言表达更多的含义,通过简短的文字传达更深层次的思想和感情。

诗人常常运用寥寥数语,将复杂的情感和意境凝聚在众多文字之中。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以简洁精练的语言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同时也表达了人们不断向前追求的豪情壮志。

2. 韵律优美诗词在形式上注重音节、韵脚和句式的安排,使其具有优美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这种音韵之美可以与音乐相媲美,使人在欣赏时产生愉悦的感受。

例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这首诗的韵律十分优美,每句都有着平仄对应与押韵,读起来如同一首悦耳的音律。

3. 感情真挚诗词是诗人情感的真实写照,表达了他们的喜怒哀乐、对自然和社会的思考与感悟。

往往能够触动读者内心情感,引起共鸣。

例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读来让人感到无限的离愁。

4. 意境深远诗词往往富有意境,通过独特的表达方式引导读者进入一种独特的心灵境界,使人沉浸其中,感悟其中蕴含的哲理和情感。

例如,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诗人通过对冬夜枫林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给人一种想象与遐想的空间。

总结:诗词的审美特点包括精炼而含蓄、韵律优美、感情真挚和意境深远等。

这些特点使得诗词具有高度艺术性和审美价值,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通过欣赏和理解诗词,我们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学的独特之美。

古代诗词的音韵美感与意境体验

古代诗词的音韵美感与意境体验

古代诗词的音韵美感与意境体验古代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音韵美感和意境体验吸引了无数读者。

古代诗词的音韵美感与意境体验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古代诗词的独特魅力。

本文将从音韵美感和意境体验两个方面,详细探讨古代诗词的魅力所在。

一、古代诗词的音韵美感古代诗词的音韵美感主要体现在平仄、押韵、和对仗三个方面。

1. 平仄平仄是古代诗词音韵美感的基石。

平仄是指古汉语中的平声和仄声的区分。

平声是指发音时声带不颤动的音,仄声是指发音时声带颤动的音。

在古汉语中,平声和仄声的区分赋予了古代诗词独特的节奏感。

平仄的规则有很多,例如“平起平收”、“仄起仄收”、“平平起仄仄收”等。

这些规则使得古代诗词在朗读时具有明显的节奏和韵律,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

2. 押韵押韵是古代诗词音韵美感的重要体现。

押韵是指在诗词的末尾句子中,最后一个字的韵母相同或相近,形成音韵上的和谐。

古代诗词的押韵有严格的规则,如“平水韵”、“《诗经》韵”等。

这些规则使得古代诗词在音韵上具有高度的和谐性,增强了诗词的音乐美感。

3. 对仗对仗是古代诗词音韵美感的另一重要体现。

对仗是指在诗词中,两个相邻的句子或词语在音、义、形式上相对应或相对立。

对仗的规则有很多,如“平对仄、仄对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

这些规则使得古代诗词在音韵上具有丰富的变化和对比,增强了诗词的音乐美感。

二、古代诗词的意境体验古代诗词的意境体验是指读者在阅读诗词时,通过想象和感悟,进入诗人所创设的艺术境界,体验其中的情感和美感。

1. 意象意象是古代诗词意境体验的基础。

意象是指诗词中所使用的具有象征意义的词语或句子。

意象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人物形象、情感色彩等,营造出独特的艺术境界。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通过描绘夕阳、黄河等自然景物,营造出壮阔的自然景象,引发读者的想象和感悟。

2. 情感情感是古代诗词意境体验的核心。

古代诗词中的情感主要体现在诗人的思想感情、喜怒哀乐等方面。

从诗歌的音乐美探究古诗词朗诵的技巧

从诗歌的音乐美探究古诗词朗诵的技巧

从诗歌的音乐美探究古诗词朗诵的技巧古代诗歌有着独特的音乐美,其诗句往往会通过韵律、押韵、平仄等手法来形成乐曲,使得读者朗诵时能够感受到诗歌的音乐美。

因此,在朗诵古诗词时,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和方法,从而更好地表现诗歌的音乐美。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掌握好古诗词的韵律。

韵律是古诗词最基本的音乐特征之一,它是古诗词中音节长短对比的节奏型式。

在朗诵时,需要掌握好每个字的发音时长和强度,根据韵律来调整朗诵的速度和音量。

同时,在朗诵时要注意把握好诗句的节奏感,使得朗诵过程中焕发出诗词的音乐之美。

其次,需要注意押韵。

押韵是指在古诗词中把相邻的两个或几个字的韵脚相同,产生音韵效果的现象。

在朗诵时,如果能够准确把握好押韵的位置和规律,就能够更好地表现出古诗词中的音乐美。

此外,要注意押韵不是一味地追求押韵,应该尽量选择恰当的词语来押韵,以保证文章的整体流畅和连贯。

再次,需要注意平仄。

平仄是指古诗词中音节的声调高低、轻重关系。

在古诗词中,平仄分明,句子呼吸感强烈,因此,平仄是诗歌音乐之美的关键之一。

在朗诵时,需要确保句子的平仄准确无误,注意不要用重音卡平音,也不要用平音卡重音,以保证朗诵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最后,需要注意情感表达。

古代诗歌不仅注重音乐之美,还重视情感的抒发。

在朗诵时,要注意将自己的情感与诗中的情感相融合,通过音乐上的表现来表达出古诗词中的情感,使其更加真实、生动、感人。

总之,朗诵古代诗歌需要掌握好诗歌的韵律、押韵、平仄等音乐手法,并且将正确的情感融入到朗诵中,才能真正表现出古诗词的音乐美。

同时,在朗诵时可以通过声音音量、音调起伏、情感表达等手法来展现古诗词的艺术价值和美感。

中国古典诗歌的美感特质与吟诵

中国古典诗歌的美感特质与吟诵

中国古典诗歌的美感特质与吟诵——叶嘉莹先生在国家图书馆的演讲叶嘉莹叶嘉莹出生于1924年,1945年毕业于辅仁大学国文系,自1954年开始,在大学任教15年,其间先后被聘为大学专任教授、淡江大学及辅仁大学兼任教授,1969年迁居加拿大温哥华,任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1990年被授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称号,是加拿大皇家学会有史以来唯一的中国古典文学院士。

现担任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央文史馆馆员。

四言诗的典——《诗经》白的诗作有出尘脱俗之意象,而杜甫的诗则朴实无华。

然而,两人的诗歌皆为上乘之作。

图为白与杜甫。

演讲人:叶嘉莹时间:2012年3月17日地点:国家图书馆今天很荣幸在这里,跟大家谈一谈“中国古典诗歌的美感特质与吟诵”。

目前我国正在提倡吟诵,这是非常好的事情,但是我却产生了一点点的忧虑。

年轻人没有听过古人吟诵,常把吟诵与朗诵或歌唱混为一谈。

虽然唱歌很好听,有节拍、韵律,学起来也更加容易,但那并非传统的吟诵。

中国的传统吟诵是结合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特色,经过一个必然的、自然而然的演化过程所形成的一种吟诵的音调,虽然现在听来会觉得奇怪、甚至于单调,但是却为中华民族所独有。

因此,我认为中国的传统吟诵很重要。

中国语言文字的特色中国语言文字最大的特色是“独体单音”,不似西方的拼音语言。

比如,我们说“花”,属于单音,一个声音;独体,一个方块字。

但是英文的flowers是由很多音节组成的。

这种独体单音的语言文字特色为我们所特有,因此只有中国才有吟诵,而这样的特色也形成了一个要求,即中国的诗歌语言一定要有节奏。

那么,独体单音的语言文字要形成节奏感,最简短、最原始的一种句式就是四言体。

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是以四言句式为主,比如《诗经》中的第一首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两个字一个音节,这就是有节奏的、最短的句子。

这种句式并非是强加的规定,而是自然形成的。

古诗赏析感受古代诗词的美妙之处

古诗赏析感受古代诗词的美妙之处

古诗赏析感受古代诗词的美妙之处古诗赏析:感受古代诗词的美妙之处古代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深沉的思绪。

通过赏析古诗,我们能够感受到其中的美妙之处,深入了解古人的思想境界与情感表达。

本文将从音韵美、意境美和语言美三个方面探讨古代诗词的魅力。

一、音韵美古代诗词在语言的编织上非常注重音韵的美感。

例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房屋连鳌凤,户庭含皓月”以及“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通过韵味的巧妙运用,增加了诗词的音韵美。

这种美感不仅仅体现在诗句的读韵上,还延伸到了整首诗的韵律和节奏之中。

古代诗词的音韵美能够使人产生一种心灵上的共鸣,引发情感的共鸣。

举例来说,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以及“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通过平仄押韵和音律协调,将景色描绘得更为瑰丽,引发读者对壮丽山河的向往之情。

二、意境美古代诗词的意境美是其独特之处。

通过深入描绘景色、性情、人物或历史情境,古人将自然界和人类的经历与情感融为一体,营造出丰富而深刻的意境。

例如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打破了人们对春天清晨宁静的传统印象,将春天的醒来描绘成一系列喧嚣的画面。

这种采用反差描绘的方式,使诗词更加丰富多样。

古代诗词的意境美常常通过景物描写寄寓哲理和感悟。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通过对江南自然风光和狩猎场景的描绘,表达饱含哲理的忧国忧民之情。

这种意境美使得诗词不仅是一种形式优美的表达,更是一种精神境界的抒发。

三、语言美古代诗词的语言美是其精华所在。

通过对形象的精准描绘和对情感的微妙表达,古人能够用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世事一场大梦几回寒暑”、“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以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句子,通过简练而有力的表达,道出了人生短暂而珍贵的真理,引人深思。

古诗词教学中的朗读吟诵方法:培养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

古诗词教学中的朗读吟诵方法:培养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

古诗词教学中的朗读吟诵方法:培养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通过朗读和吟诵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是古诗词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方法:首先,选择适合朗读和吟诵的古诗词。

选择适合的古诗词是朗读和吟诵的前提,可以选择一些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例如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登高》等。

这些作品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能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审美体验。

其次,教师进行正确的朗读示范。

教师的示范朗读可以为学生提供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语速等方面的指导。

在示范朗读中,教师可以特别注意情感的处理和表达,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的情感美。

第三,引导学生进行个人朗读和集体朗读。

个人朗读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培养他们的个性和创造力;集体朗读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力量和古诗词的韵律美。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指导和点评,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朗读技巧。

第四,通过吟诵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

吟诵是古诗词学习中的一种传统方式,通过吟诵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古诗词的韵律和美感。

教师可以教学生一些基本的吟诵方法,例如平仄、韵律等,让学生自己尝试吟诵,从而深入感受古诗词的情感和意境。

最后,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和吟诵活动。

除了课堂上的朗读和吟诵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课外的朗读和吟诵活动,例如古诗词朗诵比赛、吟诵表演等。

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让他们更加深入地感受古诗词的情感和审美情趣。

综上所述,通过选择适合的古诗词、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个人朗读和集体朗读、教授吟诵方法以及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和吟诵活动等方法,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

这些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也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和人文素养。

从诗歌的音乐美探究古诗词朗诵的技巧

从诗歌的音乐美探究古诗词朗诵的技巧

从诗歌的音乐美探究古诗词朗诵的技巧诗歌是一种以语言为媒介,通过音乐美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

古代中国的诗歌被称为诗词,它以其独特的音韵美和意境美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

朗诵是一种将诗词通过声音表达出来的方式,通过朗诵的技巧来展现古诗词的音乐美是一项极具挑战和魅力的艺术。

掌握正确的发声技巧是朗诵古诗词的基础。

要想将诗词朗诵得好,必须具备准确的发声和呼吸技巧。

发声要清晰有力,声音要有节奏感和变化,通过发声的技巧来传达诗词的情感和意境。

呼吸是朗诵的基础,要做到自然而顺畅地控制呼吸,以保证声音的稳定和流畅。

注重节奏和韵律感的把握。

古诗词的韵律美是其独特之处,也是朗诵的重要元素。

要想将诗词的音乐美展现出来,必须准确把握诗词的节奏和韵律,使朗诵的节奏与诗词文字的节奏相契合。

这需要读者在朗诵时有强烈的节奏感,准确把握每个字词的音长和音调,通过各种声音的变化来表达诗词的韵律美。

要运用适当的语音语调来表达情感。

古诗词描绘了丰富多样的情感,如喜悦、愤怒、哀思等,朗诵诗词时要能通过声音的变化来准确表达诗词的情感。

喜悦的诗句可以用明朗愉快的语音语调来表达,愤怒的诗句则可以用激昂有力的语音语调来表达。

要注重语音语调与意境的结合。

诗词以其独特的意境美著称,朗诵诗词时要通过语音语调来表达诗词的意境。

描写山水的诗句可以用声音的起伏和变化来表现出山水的变幻之美;描写悲伤的诗句可以用低沉而悲切的声音来表达出情感的哀愁之美。

通过语音语调的运用,使朗诵的音乐美与诗词的意境相得益彰。

要注重整体效果的呈现。

朗诵古诗词不仅仅是简单的诵读,更是一种艺术的表演。

要通过声音的变化和情感的表达来营造出一种艺术效果,使听众在听诗的过程中感受到诗词的音乐美和意境美。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读者需要对诗词的背景和情感有深入的理解,并通过自己的艺术创造力来诠释诗词的音乐美。

朗诵古诗词需要掌握发声技巧、把握节奏和韵律、表达情感、结合意境以及呈现整体效果。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发现古诗词中丰富的音乐美,体会到其独特的韵律美和意境美,进而将其精髓融入到自己的朗诵中,使古诗词在朗诵中焕发出绚丽的音乐光彩。

古代诗词中的音韵美感探究

古代诗词中的音韵美感探究

古代诗词中的音韵美感探究古代诗词是中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音韵美感。

音韵美感是指通过语言表达所引发的听觉和节奏上的美感。

本文将对古代诗词中的音韵美感进行一探究。

一、古代诗词的音韵美感特征古代诗词作品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在音韵美感方面具有以下特征:1. 押韵与平仄的对立:古代诗词中充斥着大量的押韵,也就是相同或相近的音韵出现在诗句的末尾,增加了音乐性和节奏感。

同时,平仄也是古代诗词中的重要特点,通过平仄的搭配对诗句进行节奏上的安排,使整篇作品更具韵律之美。

2. 字音的巧妙运用:古代诗词中普遍采用了一些特定的字音来增强作品的音韵美感。

例如,使用形声字、通假字、反切字等,这些字的选用不仅能够表达特定的意境,还能够在音韵上制造出一种和谐的美感。

3. 以音律为基础的布局:古代诗词在构思时往往会根据音律来进行布局,以达到特定的抑扬顿挫。

这种布局方式,使得整篇作品的节奏感更加明显,同时也为读者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

二、古代诗词中音韵美感的功用古代诗词中的音韵美感不仅仅是一种技巧或手法,更是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媒介。

它在文学作品中发挥着重要的功用:1. 强化情感的表达:音韵美感能够增强作品所表达的情感。

通过押韵、平仄的运用以及字音的巧妙搭配,作家能够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绪,使读者更容易体会到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

2. 营造意境与思维跳跃:音韵美感能够为作品创造出特定的氛围和意境,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和思想。

此外,音韵美感还能够通过音律的跳跃和变换,引导读者在思维上产生一种跳跃式的联想,增添了作品的趣味和独特性。

三、古代诗词中的音韵美感案例分析1. 杜甫《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这首诗的押韵布局巧妙,其中“行”与“声”、“白”与“明”形成了韵味,通过押韵的运用,使整首诗的音韵更加和谐美妙。

2. 苏轼《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中国古典诗歌的美

中国古典诗歌的美

中国古典诗歌的美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的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意象之美:古典诗歌常常运用自然景物、人物、动物等意象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这些意象经过诗人的精心选择和描绘,具有浓郁的情感色彩和象征意义,给读者带来丰富的想象空间。

2. 意境之美:古典诗歌强调意境的创造,通过简练的文字和独特的表现手法,营造出一种深远、含蓄的艺术境界。

这种意境之美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想,产生共鸣。

3. 韵律之美:古典诗歌具有严格的韵律要求,包括平仄、押韵、对仗等。

这些韵律规则使得诗歌在诵读时具有优美的节奏感和音乐性,增添了诗歌的艺术魅力。

4. 情感之美:诗歌是抒发情感的重要途径,中国古典诗歌往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自然、爱情、友情等方面的深刻感悟。

这些情感真挚而深沉,能够触动读者的心灵。

5. 文化内涵之美:中国古典诗歌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价值观念和哲学思想。

阅读古典诗歌不仅可以欣
赏其艺术价值,还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国古代诗词的审美标准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诗词的审美标准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诗词的审美标准知识点总结中国古代诗词是中华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流传至今。

它代表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才华,表达了他们对自然、社会、情感和理想的思考和追求。

在中国古代,有许多关于诗词的审美标准,本文将对其进行总结。

一、音韵美:与现代诗歌不同,中国古代诗词注重音韵的美感。

古代诗词写作中,重视平仄押韵,追求优美和谐的声音效果。

古人常用“平、仄、平、仄”的韵律,形成优雅的音韵。

二、字词美:中国古代诗词对字词的选择和运用也有一定的审美要求。

好的诗词应使用准确、富有意境的字词,以表达深刻的思想和感情。

三、意境美:古人认为好的诗词应该能够通过抒情或抒发思想来营造优美的意境,使读者产生美感。

诗人常通过比喻、象征、夸张等手法,以情景交融的方式表达复杂的意境。

四、艺术美:中国古代诗词注重诗歌的艺术价值和形式美。

古人追求诗词的精练与简洁,以及行文的舒缓和流畅。

通过使用对仗、描写、修辞等手法,使诗词更加生动,富有表现力。

五、情感美:中国古代诗词常常表达作者的情感体验,强调真挚和激情。

好的诗词应当能够让读者产生共鸣和共情,感受到作者产生的情感共振。

六、主题美:中国古代诗词多样化,涵盖了丰富的主题。

好的诗词不仅要有独特的主题,更要能够以不同的角度和方式来表达,以更丰富和多元的方式展现人生和世界的真实。

七、修养美:中国古代诗词的艺术追求也强调诗人的个人修养和素质。

古人认为,只有具备高尚品德和饱满内涵的诗人,才能写出具有时间感和高度艺术性的佳作。

八、时代美:中国古代诗词具有浓厚的历史和时代氛围,好的诗词应该与时代紧密相连,在表现社会状况、人民生活和时代变迁等方面具有深刻的记载价值。

九、自然美:中国古代诗词时常以自然为题材,借助自然景物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好的诗词应能通过对自然界的描写表现自然的美、丰富的内涵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诗词的审美标准可以归纳为音韵美、字词美、意境美、艺术美、情感美、主题美、修养美、时代美和自然美。

现代文阅读答案中国古典诗歌的美感特质与吟诵叶嘉莹.docx

现代文阅读答案中国古典诗歌的美感特质与吟诵叶嘉莹.docx

现代文阅读答案中国古典诗歌的美感特质与吟诵叶嘉莹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中国古典诗歌的美感特质与吟诵叶嘉莹中国古典诗歌自始即以其能予人直接的感发之力量为最基本的特色。

说到作诗,一定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即看到外界的景物情事使内心感动,然后用诗歌表达出来。

所以说,人心是不能够死的。

辛弃疾有两句词:“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

”意思是,每一棵松树、每一根竹子都是我的朋友,山上的一只鸟、一朵花都是我的弟兄。

人就要有爱惜和关怀宇宙万物之心。

到了南北朝,钟蝶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他认为天地间阴阳二气的运行感动了万物,万物的生长变化又感动了人心,引起人性情的摇荡,而借以表现这种感动和摇荡的最好方式就是诗歌。

所谓心与“外物”的相感,乃是兼有外界时节景物(物象)与个人生活遭际(事象)二者而言的。

使人心动的,除了外在的、大自然的景物外,人世间的死生离别的现象更加使人心动现代文阅读答案中国古典诗歌的美感特质与吟诵叶嘉莹。

如杜甫写在天宝乱离年间的诗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如果看到沿途有饥饿冻死的人,难道不会关心吗?所以,这就是我们学习作诗的一个真正的动机和兴起。

学习诗,不仅使人心不死,更可以使人对宇宙万物、社会有一种关怀。

从周朝开始,我们中国人就非常注重诗歌的吟诵。

《周礼》中曾记载:“大司乐……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

”这里“兴”指读诗时应具有一种感发的能力,就是“心”现代文阅读答案中国古典诗歌的美感特质与吟诵叶嘉莹。

只要心动,就会兴发,就有感动。

因此,教学应先要培养出一种兴发感动的能力。

“道”就是引导的意思,是指对于感发指向的一种导引以及告知诗歌所表达的意思。

为了达到对诗歌可以随时随地地感发,并且可以灵活自如运用的目的,于是又提出了“讽”与“诵”的要求。

古人云:“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

”就是说诗不但要背,且读诗时还要有节奏。

因为吟诵的时候,感情是随着声音而活动的;随着声音的韵律,有一种感情在内心徘徊流动。

古诗词的审美体验

古诗词的审美体验

古诗词的审美体验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着人们的审美体验。

它们以其独特的韵律、意境和情感,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灵。

本文将从古诗词的音韵美、意象美和情感美三个方面,探讨古诗词带给我们的审美体验。

一、音韵美的魅力古诗词以其独特的音韵美,给人以美妙的听觉享受。

古代诗人擅长运用平仄、押韵等修辞手法,使诗词产生韵律感。

比如《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字字叠韵,节奏明快,使人产生一种愉悦的感觉。

这种音韵美不仅可以让人心情舒畅,还能加深对诗词的记忆。

二、意象美的迷人之处古诗词以其丰富的意象美,使人产生了深深的联想与共鸣。

比如《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一景象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壮丽的自然风景。

古代诗人善于用简洁而富有意境的文字描绘物象,这种形象化的表达给诗词增添了无尽的魅力。

三、情感美的触动心弦古诗词以其真挚而深沉的情感美,打动了人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古代诗人常常用自然万物来抒发自己的思念、孤独、愤慨等情感。

比如杜牧的《秋夕》中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通过描绘秋夜中的寂静和孤独,使人们感受到了思乡之情。

这些丰富而真实的情感,让读者与古代诗人沟通心灵,产生共鸣。

总之,古诗词的审美体验丰富多彩,使人们在欣赏中感受到了诗词的美妙与深远。

无论是音韵美、意象美还是情感美,都让古诗词成为了我国文化瑰宝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欣赏古诗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

在如今的时代,虽然古诗词面临着与现代文化的碰撞和冲击,但古诗词的审美体验仍然在人们的心中独树一帜。

它们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一直在历经时间的洗礼后依然保持着其独特的地位和价值。

因此,我们要珍惜和传承古诗词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和感受到其中的美妙。

通过阅读和欣赏古诗词,我们可以拓宽自己的艺术视野,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在这个喧闹世界中,享受一首古诗词带来的静谧与美好,也是一种难得的心灵放松与愉悦。

古代诗词吟唱感受诗词的音乐之美

古代诗词吟唱感受诗词的音乐之美

古代诗词吟唱感受诗词的音乐之美古代诗词吟唱:感受诗词的音乐之美诗词,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形式,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人们常常通过吟唱诗词来表达情感,传递思想,感受诗词中蕴含的音乐之美。

本文将从古代诗词的音韵美感、吟诵形式、吟唱的艺术价值等角度,探讨古代诗词吟唱中所蕴含的音乐之美。

一、诗词的音韵美感古代诗词以其优美的韵律和抑扬顿挫的音调而闻名,这正是诗词的音韵美感所在。

在古代人们的吟诵中,音韵美成为诗词跃然纸上的灵魂,将人们带入了一个充满音乐的世界。

在古代,人们常常通过音韵来强化诗词的表达效果。

如《离骚》中的“云蒸霞彩凤鸣社前”,通过音韵的和谐变化,将诗词的意境和美感传递给听者。

古代诗人以巧妙的字音编排,使得诗词产生了音乐般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增强了诗词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二、吟唱形式的多样性古代诗词的吟唱形式多种多样,既有独唱形式,也有合唱形式。

根据不同的诗词内容和情感表达需求,人们选择不同的吟唱方式,以更好地传达出诗词的音乐之美。

一种常见的吟唱方式是独唱。

古代吟唱者常常以清雅的声音,将诗词娓娓道来,让人陶醉其中。

例如《诗经》中的《秦风·无衣》:“薄言罢讴,回日其临;我马则骄,我车则漏。

我行既集,以驰以踣。

”这种独唱形式,将诗句的音乐节奏和情感表达完美结合,使得吟诵者和聆听者都能沉浸其中,感受到诗词带来的美好。

另外一种吟唱方式是合唱。

古代人们常常组成合唱团体来进行诗词的演唱。

合唱形式不仅能够充分展现出诗词的音乐性,还能够通过不同声部的对唱,更好地传达诗词中所蕴含的情感与意义。

例如《长恨歌》的吟唱,既需要领唱者的高亢激昂,也需要合唱团的齐声合拍,使得诗词的音韵美感得以充分展现,使人心生共鸣。

三、古代诗词吟唱的艺术价值古代诗词的吟唱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情感沟通的方式。

通过吟唱诗词,人们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到诗词中所蕴含的音乐之美,进而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

首先,古代诗词吟唱使得诗词得以传承与发展。

解读古代诗词中的音韵美感

解读古代诗词中的音韵美感

解读古代诗词中的音韵美感古代诗词中的音韵美感是一种独特的美感,它能够深深地吸引读者,让人感受到一种美好而悠远的情感。

在古代,诗词是一种重要的文艺形式,多用来歌颂自然、赞美人类、寄托情感以及纪念历史。

在这些诗词里,音韵美感是一种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它不仅仅能增加诗歌的艺术价值,更能够让读者在欣赏中沉浸其中,体会到一种美好的心情。

接下来,我将会从韵律和节奏两个方面深入探讨古代诗词中的音韵美感。

一、韵律的美感在古代诗词中,韵律是一种重要的审美因素。

韵律是指诗句在音韵上有一定的规律和音色。

所谓规律,就是指每一个词语的音调不能是随意的,而是有一定的排列方式。

而音色就是指每一个音节的声音质地和语音的音质。

在古代诗词中,韵律的美感必须严格遵循一定的规则,比如押韵、平仄等。

通过这些规则,古人以一种有规律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思想和感情。

首先,押韵是古代诗词中的一项重要的美学因素。

大部分的古代诗歌都具有一定的韵脚,这种韵脚让读者在朗诵诗歌的时候感受到娓娓动听的音韵美感。

比如唐诗中的“床底银河远,窗外街影斜”,这两句诗中的“远”和“斜”押韵,给人一种和谐而美好的感觉。

“远”和“斜”这两个字音调相同,可以产生一种和谐的韵律美感。

其次,平仄是古代诗歌中的另一个重要美学因素。

古人把音节分为抑扬平仄四个调式,在构成句子和诗词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平仄规律。

平仄规律通过音调上的升降和打断,形成一种变化的韵律,给人以神秘而又优美的感觉。

比如李白的“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这里“青山、白水”是平声,符合平仄规律;而“横北、绕东”是仄声,也符合平仄规律。

这种强弱变化的节奏,让古代诗词中的韵律美感更加丰富和复杂。

二、节奏的美感古代诗词中的另一个重要审美因素是节奏美感。

节奏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律和节拍表达出来的一种韵律美感。

在古代诗词中,节奏的美感表现得尤为明显,它能够让读者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和气息。

古代诗词中的节奏美感来源于语言本身的特点和诗歌结构的安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那么,独体单音的语言文字要形成节奏感,最简短、最原始的一种句式就是四言体。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是以四言句式为主,比如《诗经》中的第一首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两个字一个音节,这就是有节奏的、最短的句子。这种句式并非是强加的规定,而是自然形成的。因为一个字没有音节,两个字或三个字,音节还很单调,四个字才有双音节。
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这种七字一句的体裁影响了后代的诗歌。每句中间都有一个“兮”字。项羽和刘邦所作的诗就运用了这种体式。比如,项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此诗为五字一句,其中“宁不知倾城与倾国”,虽八字一句,但“宁不知”为衬字。这基本就是五言诗了,之后的诗歌继承了这一体式,没有衬字,形成完整的五言体式,如《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三)到了曹魏时期,曹丕写出一首完整的七言诗——《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从《诗经》的四言体式,到《离骚》,再到由《楚歌》形成的各种体裁,《乐府》的五言,及至成熟、完整的五言诗的出现。这便是中国诗歌体式形成发展的大体过程。
诗歌的格律
诗歌的体式发展成熟后,到南北朝时期开始注重诗歌的声律。之所以注重声律,这与南北朝时期翻译佛经有着密切的关系。
佛经原来都是梵文,中间有很多念诵的诵赞。把梵文翻译成中文发音,就需要推究如何准确地发音,这时候就有了“反切”,即一种拼音的方法,有声母和韵母,因此产生了“平仄格律”。
读过此诗就能发现,诗歌的每一句都押韵——“凉、霜、翔、肠、乡、方、房、忘、裳、商、长、床、央、望、梁”,这是楚歌的方法。这时候的诗歌体式还没有摆脱楚歌的影响,七言诗并未发展成熟。
(四)汉朝时期,诗歌又产生了一种新的体式:乐府。乐府也有采自民间歌谣的杂言体,但更可注意的是一种以五言为主的体式,如李延年的《佳人歌》:
中国的语言文字不像西方的拼音语言,可以因字母的拼合而有音节多少和轻音与重音的许多变化。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以独体单音的语言文字寻求一种诗歌语言的节奏感,中国诗歌自然就形成了对诗句吟诵时之节奏顿挫的重视。一般说来,四言诗节奏以二、二之顿挫为主,五言诗以二、三之顿挫为主,七言诗就以二、二、三之顿挫为主。
(二)到了东汉,诗歌的体式就发展为,只第一句有“兮”字。以张衡《四愁诗》为例。
其一
我所思兮在太山。
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沾翰。
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
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
每一首诗的第一句,都带有“兮”字,这是受到《楚辞》的影响;而且四首诗连起来读,每一首的第一句又都是一个往返的重复,这是采取了《诗经》的方法。
中国诗歌体式的演进
在中国悠久的诗歌历史中,诗歌的体式经过了很多的演变。前面所讲的《诗经》主要是四个字一句,经过发展,有了南方的《楚辞》。
(一)以《楚辞》中之第一篇屈原所写的长诗《离骚》为例: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这里的“兮”字是语助词,相当于今天的“啊”,是发声之词。且“兮”字前后各有六个字,是很长的句法。但《离骚》的这种体式,并没有被后代诗人继承,可是后代写赋的有人用这种体式。至于后代诗人继承的,是《楚辞》中《九歌》的体式。如《九歌·少司命》中的句子:
中国古典诗歌的美感特质与吟诵——叶嘉莹先生在国家图书馆的演讲
叶嘉莹
叶嘉莹出生于1924年,1945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国文系,自1954年开始,在台湾大学任教15年,其间先后被聘为台湾大学专任教授、台湾淡江大学及辅仁大学兼任教授,1969年迁居加拿大温哥华,任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1990年被授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称号,是加拿大皇家学会有史以来唯一的中国古典文学院士。现担任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央文史馆馆员。
另外,因中国语言文字之独体单音的性质,要在形式方面产生一种抑扬高低的美感效果,那么声调的讲求必然是一项重要的要求。把吟诵时声律的自然需求加以人工化,就形成了近体诗的平仄声律。而近体诗格律的完成,也正是为了吟咏诵读的需要。
中国古典诗歌的美感特质
中国古典诗歌自始即以其能予人直接的感发之力量为最基本的特色。说到作诗,一定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即看到外界的景物情事使内心感动,然后用诗歌表达出来。作者看到了外部的景物,进而引起了内心的感动,然后写出诗作。所以说,人心是不能够死的。辛弃疾有两句词:“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意思是,每一棵松树、每一根竹子都是我的朋友,山上的一只鸟、一朵花都是我的弟兄。人就要有爱惜和关怀宇宙万物之心。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开头两句写的是外物;“寤寐思服”、“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就不再是外物,而是由外物引起内心的感动,这就是“兴”。
作诗的方法:赋、比、兴
中国古人作诗的方法有三种:“赋、比、兴”。这三种最基本的表达方式不仅指表达情意的普通的技巧,更是对于情意感发的由来和性质的一种基本的区分。
(一)“兴”
所谓“兴”,就是由物及心,人心由外物而引起内心的感动。外物,是指大自然的景物。比如《关雎》这一篇就是由外物引起内心的感动,是“兴也”。比如《周南·关雎》:
相去日以远,衣带日以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此诗是《古诗十九首》中的第一首。《古诗十九首》为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昭明文选》而成。这组诗歌描述了人类古今各种各样缠绵往复的感情,温柔敦厚,是一组出色的好诗。以《行行重行行》为例,这首诗描述的是:女主人公与所爱的人分离,日夜思念,并期盼所爱之人能够早日归来。
平仄格律并不复杂,若要学习作诗,只需记住两个公式即可。(下图:横线代表平声,直线代表仄声。)
五言基本律式
A式:
———∣∣
∣∣∣仄,仄仄仄平平”;B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中国语言的单音独体,其平声与仄声是相对的,其中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是音节的节奏所在。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
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
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
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以第一段为例。“仲子”是一个男孩子,古人男孩的排行为“伯、仲、季”,即老大、老二、老三。这首诗描述的是一位少女对自己所爱的男孩子表达的一种情意。直呼“仲子”太过生硬,故加上“将”(念qing)和“兮”两个语助词。既有节奏,同时也直接传达出内心的感情。“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不要跳进我家里门,不要折断我家杞树的树枝。这两句表达的都是拒绝的意思,很伤感情,所以紧接着,“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就是说,我并非爱惜家里那棵树,而是怕我父母。我虽然爱你,但父母的责备也令我害怕。这样通过直接的叙述,把内心感情的活动表现出来,就叫做“赋”。
而对诗歌格式的判断,主要看诗歌第一句的第二个字。第二个字是平声,诗歌就是平起格式;是仄声,就是仄起格式。A式加B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这就是一首平起的五言绝句;而B式加A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就是仄起的五言绝句。
以上所讲是五言绝句。若七言绝句,则多出的两个字就加在每句诗的前面。同时要注意,若五言开头是平声,就加两个仄声;开头是仄声,就加两个平声。
这三种表达方式,除去“赋”是以直接对物象的叙述以引起读者的感发以外,“比”和“兴”都是重在借用物象以引起读者感发的。一般说来,“比”的作用大多是“心”的情意在先,借比为“物”的表达在后;而“兴”的作用则大多是“物”的触引在先,“心”的情意感发在后。此外,“比”的感发大多含有理性的思索安排;而“兴”的感发则大多由于感性的、直觉的触引,不必有理性的思索安排。可以说,前者的感发多是人为的、有意的;后者的感发则多是自然的、无意的。中国古典诗歌以兴发感动为其主要特质,如果就这一点而言,那么较之于“比”的经过思索的感发作用,“兴”所代表的直接感发作用则更能体现中国诗歌的特质。
中国的传统吟诵是结合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特色,经过一个必然的、自然而然的演化过程所形成的一种吟诵的音调,虽然现在听来会觉得奇怪、甚至于单调,但是却为中华民族所独有。因此,我认为中国的传统吟诵很重要。
中国语言文字的特色
中国语言文字最大的特色是“独体单音”,不似西方的拼音语言。比如,我们说“花”,属于单音,一个声音;独体,一个方块字。但是英文的flowers是由很多音节组成的。这种独体单音的语言文字特色为我们所特有,因此只有中国才有吟诵,而这样的特色也形成了一个要求,即中国的诗歌语言一定要有节奏。
七言基本律式
A式:
∣∣———∣∣
——∣∣∣——
B式:
——∣∣——∣
∣∣——∣∣—
以上所讲是中国诗歌绝句的基本格式。如果是律诗就多重复一次变成八句,下面我们就以李白和杜甫的诗为例,对格律诗进行赏析。
这首诗描述的并非眼前真的有一只大老鼠,而是“我”先有了被剥削的痛苦,然后用老鼠做比喻,讽刺那些剥削者,并在诗中表达出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没有剥削的安乐之所在的美好愿望。先有内心,后用外物做比喻,这就是“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