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一年级《有几瓶牛奶》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直观操作促进学生理解算理——有几瓶牛奶课后反思

直观操作促进学生理解算理——有几瓶牛奶课后反思

直观操作促进学生理解算理——《有几瓶牛奶》课后反思结合我们研究的课题《“几何直观”在低年级“数与代数”领域运用的策略研究》,我在所教班级进行了相关的实施研究。

2017年12月14日我执教了《有几瓶牛奶》一课,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学习的是“9+几”的进位加法。

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以及20以内不进位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习进位加法的起始课。

“9+几”的知识还是后续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乃至多位数加法运算的奠基石,学生将第一次接触“凑十”这种计算方法,对他们来说要理解掌握是一个大挑战。

在学生运算能力发展过程中,或者说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学时,我在读懂教材、读懂学生的基础上设计了:师生对口令游戏、笑笑送牛奶情境、动物和水果朋友挑战等一系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活动,让学生在轻松中理解算理、掌握“凑十法”的策略,同时使数学课堂充满朝气与活力。

现将课堂教学情况反思如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唤醒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知、体会“凑十”的方便性和必要性,我在教学中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几和几凑成10”师生对口令的游戏,既复习了10的组成,又为学习凑十法奠定了基础;紧接着以“笑笑为同学们的出色表现送来了一些牛奶”的情境导入新课,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兴趣,学生乐于参与到学习中来,改变了“学习枯燥乏味”的思想,。

二、让学生在直观操作中理解算理,掌握凑十的策略。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本节课让学生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所以我在算法探究环节就先充分放手让学生借助身边的学具动手操作,可以摆一摆、拨一拨、画一画、写一写,独立思考想出解决“9+5=?”的计算方法。

一年级数学有几瓶牛奶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有几瓶牛奶教学反思

一、概述在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常常会涉及到“有几瓶牛奶”这样的问题。

这个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更是一个能够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题目。

然而,在教学中,老师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学生理解能力不足、教学方法不当等。

本文将围绕一年级数学教学中“有几瓶牛奶”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分析教学反思,并提出一些建议。

二、问题的提出在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常会出现如下的问题:有3瓶牛奶,每瓶牛奶里有4杯牛奶,一共有多少杯牛奶?有的学生会直接把3和4相乘得到12,认为一共有12杯牛奶。

而有的学生则会顺着问题的逻辑,一步一步地计算出答案。

这样的题目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教学中也会暴露出一些问题。

三、学生理解能力一年级的学生对于“有几瓶牛奶”这样的问题,可能并不是很理解。

他们很可能把这个问题当成了一个纯粹的数学问题,而忽略了问题背后的实际意义。

在教学中,老师们应该引导学生去理解问题的实际意义,让他们明白这样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应用的。

四、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老师们也需要进行反思。

在解决“有几瓶牛奶”这样的问题时,老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让他们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

而不是一味地灌输计算方法,限制学生的思维发散。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又能让他们在交流中相互学习,拓展思路。

五、教学资源与此教学资源的使用也是需要进行反思的一个方面。

在解决“有几瓶牛奶”这样的问题时,老师可以引入一些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比如超市特价活动中的牛奶优惠,或者饮食中牛奶的摄入量等,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去解决这样的数学问题,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也能够增强他们解决问题的兴趣。

六、评价与展望一年级数学教学中“有几瓶牛奶”这个问题值得我们进行反思。

通过对学生理解能力、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反思,我们可以更好地开展一年级数学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有几瓶牛奶》数学教案

《有几瓶牛奶》数学教案

《有几瓶牛奶》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数数的方法,能够正确数出牛奶瓶的数量。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数数的方法,掌握从1开始顺序数数和倒序数数。

2. 学会用数词描述物体数量,如“一瓶牛奶”、“两瓶牛奶”等。

3. 通过对牛奶瓶数量的比较,学会使用“多”、“少”等词汇。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数数的方法,能够正确数出牛奶瓶的数量。

2.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用数词描述物体数量,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数量比较。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准备一些牛奶瓶模型或图片,以及数数卡片。

2. 学具准备:准备一些小牛奶瓶模型或图片,让学生动手操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一些牛奶瓶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询问:“你们看到了几瓶牛奶?”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鼓励和表扬。

2. 教学数数方法:a. 教师示范从1开始顺序数数,边数边指向牛奶瓶。

b.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数数,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正确的数数方法。

c. 教师引导学生尝试倒序数数,同样边数边指向牛奶瓶。

d. 学生独立进行倒序数数,教师巡回指导。

3. 学习用数词描述物体数量:a. 教师出示不同数量的牛奶瓶,引导学生用数词描述,如“一瓶牛奶”、“两瓶牛奶”等。

b. 学生模仿教师,尝试用数词描述其他物体的数量。

c. 教师选取一些学生描述正确的例子,进行表扬和展示。

4. 进行数量比较:a. 教师准备一些相同数量的牛奶瓶,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数量相同的牛奶瓶。

b. 教师再准备一些数量不同的牛奶瓶,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数量“多”或“少”的牛奶瓶。

c. 学生分组进行数量比较,教师巡回指导。

b. 教师鼓励学生在家中找出一些牛奶瓶,与家人一起进行数数和比较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c. 教师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如“如果我们在超市看到很多牛奶瓶,我们应该如何快速数出它们的数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有几瓶牛奶》教学反思(含试卷)

《有几瓶牛奶》教学反思(含试卷)

《有几瓶牛奶》教学反思本课通过对“有几瓶牛奶”问题情境的探索,找到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方法,初步带着孩子们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理解“凑十”方法的简便性。

通过运用笑笑妈妈用两箱牛奶招待客人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列出算式,合作探究计算方法。

在孩子们探索过程中,我发现一部分学生用一个一个数数的方法找到答案;另一部分学生用接着数的方法去找得数;只有个别孩子用了“凑十法”,这种方法是学生必须掌握且最好的方法,我这节课的教学计划就是让孩子们理解并学会运用这种方法。

所以,我选择让运用这种方法的孩子先来讲述自己的想法和运算过程,在让孩子们看看书上用凑十法计算这道题的两种做法,并让他们通过讨论,总结这两种方法的共同之处。

首先,先凑十,再用十加上剩下的数,最后得出答案。

并且,让孩子们拿出准备好的小棒自己动手摆一摆,先在桌子一边摆上9根小棒,另一边摆上5根小棒,选择好给哪边的数凑十,就从另一边的数中取小棒凑十,再用十加上剩下的数,得到答案。

比如:要给5凑十,就把9分成4和5,5和5凑成10,4加10得14。

要给9凑十,就把5分成1和4,9和1凑成10,10加4得14。

动手操作之后,我和孩子们一起讨论这三种方法哪一种更快、更简便,并引导他们比较出结果。

孩子们了解之后,再让各小组的学生自己动手摆小棒,用“凑十法”计算出9+6,9+9,7+9的和。

就这样讨论加练习,再进行讨论,孩子们慢慢掌握了“凑十法”。

但是个别的孩子们还是很困惑,课下我找了两个学的比较不错又热心的孩子帮助困惑的孩子,这样一来及巩固了程度好的,又起到了榜样作用,程度差的孩子们也没有因此感受到老师给予的压迫感,结果还是良性的。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的习惯,从而达到了使学生学习有价值数学的目的。

我觉得课堂就是要换给孩子们的,在计算课的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让他们多动手操作,多交流,一步步理解算理,循序渐进地掌握新知识,才是最好的教育吧《有几瓶牛奶》教学反思金水区文化路第一小学魏海玉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要使3□15能被3整除,□里最小能填()A.9 B.6 C.0 D.32.一个圆的周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它的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 )倍。

《有几瓶牛奶》教学案例及反思.doc

《有几瓶牛奶》教学案例及反思.doc

列出加法算式; 第二次活动通过摆小棒(或提出数学问题, 《有几瓶牛奶》教学案例及反思教材内容及分析 《有几瓶牛奶》(20以内的进位加法 9加几)是北师大版教材第一册第72-73页的内容。

教材共 分三次活动进行:第一次活动是对生活情境的观察、思考,图形)探索9+5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特别是凑十时, 可以拆5凑9,也可以拆9凑5;第三次活动通过试一试两 道加法算式,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材利用 学生非常熟悉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由于学 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不同就会产生计算方法的多样性,这样安 排,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 10以内数的加法和10以内数的认识,有了一些关于运算的经验;具备了在新情景中识图、摆图的能力, 但不具备本课时要求的解题技巧,必须通过摆放学具来感 知、探究、获取知识。

教学时,教师只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 展,引导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计算9+?是不会有多大困 难。

教学目标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让学生独立 探索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方法;在全班交流中,初步感 知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通过实际地动手操作,再次经历 用凑十计算的过程与方法,初步感悟凑十的优越性。

3•通 过合作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学习9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用多样的计算方法计算9加几。

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喝牛奶吗?(喜欢)小熊和机灵狗也很喜欢喝牛奶。

今天,他们就在商店里选购了一些牛奶,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主题图)你们知道他们各自买了多少盒牛奶吗?谁来提一个加法问题?板书课题:一共有几盒牛奶?【反思: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应该尽量的简洁,包括语言、情节和时间。

我们应该花很少的时间,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我以这样的理念,开门见山地引入课题,实施之后,感觉和有效。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看画面说图意,指导学生根据画面复述图意。

一年级数学《有几瓶牛奶》教案

一年级数学《有几瓶牛奶》教案

一年级数学《有几瓶牛奶》教案一年级数学《有几瓶牛奶》教案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有几瓶牛奶》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年级数学《有几瓶牛奶》教案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时“有几瓶牛奶”。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理解用“凑十法”计算9+几的进位加法。

2、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经历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获得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用“凑十法”计算9+几。

教学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具准备:挂图。

学具准备:每人20根小棒、算式卡片、数字牌。

设计思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的编写特点是以学生活动为主线进行安排,关注学生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设计和实施教学时,应充分注意并恰当把握教材的这些特点,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协调发展。

为此,本设计力求突出以下几点:1、创设情境,突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具体生活情境,让学生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加法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运用直观手段,让学生在“做数学”中体验数学,培养学生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本设计力求改变以单纯被动接受方式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的数学学习方式,重视对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一、游戏铺垫。

凑十“对口令”游戏。

师:看!谁来啦?齐天大圣孙悟空想和大家一起做游戏呢!指定学生戴上孙悟空头饰:孙悟空说一个数,你们也说一个数,这两个数合起来是10。

(策略建议:游戏活动,为学习新知识做了铺垫,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执教《有几瓶牛奶》教学反思(公开课)2020

执教《有几瓶牛奶》教学反思(公开课)2020

执教《有几瓶牛奶》教学反思(公开课)2020
今天执教了《有几瓶牛奶》一课,感触颇深。

在上了这节课后,我发现要突破难点,关键在于找到最有效的教学措施和方法。

在本节课我确定的难点在学生理解算理上,怎样突破这个难点呢?我想到了课件,制作动态的课件,让孩子更形象地理解“凑十”的想法。

课上,我创设了笑笑送牛奶的情境,左边有9瓶牛奶,右边有6瓶牛奶,这些牛奶都装在十格的格子里。

在孩子列出算式后,很多孩子都能算出正确答
案来,但是问到“你是怎么算的?”有的孩子说不出来,有的孩子说数出来,我借此机会问,如果要一眼就看出答案是多少,牛奶可以怎么摆放?这样孩子就很容易想到从6瓶里拿一瓶放在9瓶那边,左边1个十,右边5个一,合起来是15。

如此本节课的算理和算法都很形象地呈现在孩子眼前,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再借助小棒摆一摆,计数器上拨一拨强化知识点,学生掌握起来很容易了。

不仅如此,在这一课突破了难点,孩子掌握情况好,为以后学习“8加几”“7加几”等都打好了良好的基础。

所以,通过这节课我想到了,对于为以后打好铺垫的那一节关键的课一定要做到每个孩子都学得比较
透彻,而这节关键的一课又要抓住关键的环节,如此,学生学起来也会觉得很轻松,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很多新发现的问题,也能帮助孩子建立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以上是我的教学反思,希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2020年11月。

2015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有几瓶牛奶》教学设计及反思

2015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有几瓶牛奶》教学设计及反思

《有几瓶牛奶》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p79-80有几瓶牛奶(9加几的进位加法一)
学习目标:
1. 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得出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方法,初步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能处理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

2. 通过实际地动手操作,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凑十”的计算方法。

3.在合作交流中,初步形成合作意识。

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学生已经有了一些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的经验,并且,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会计算10以内加减法。

教师在教学时应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经过独立思考,互相交流算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多样性。

学习重点:掌握9+?的进位加法
学习难点:理解“凑+法”的含义
学习准备:小棒、计数器、教学课件
学习过程:
课前游戏:请我们同桌的小朋友先来做个凑十的拍手游戏:你拍1,我拍9,我们都是好朋友。

你拍2,我拍8,团结起来力量大。

你拍3,我拍7,我们从小爱学习。

一年级数学上册《有几瓶牛奶》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上册《有几瓶牛奶》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上册《有几瓶牛奶》教学反思第1篇:《有几瓶牛奶》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反思《有几瓶牛奶》,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教学关键在于启发学生将9加几转化为10加几,“凑十法”的思考过程是本节课的难点。

因此我设计了几个教学环节:1、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在学习这节课前,学生已学习掌握了11~20各数及10加几、减几。

学生对得数是10以内的加减法已有了一定基础。

在此基础上,我以孩子的生活实际导入,既可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为后面凑十法奠定了基础。

2、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本节课围绕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我让学生动手*作,通过摆小棒、计数器等学具直观地帮助学生寻求解决办法,形成感*认识后,逐步抽象出9加几的计算方法。

新的课程标准和新的教材倡导方法多样化,目的是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用自己的方法去尝试解决问题,我在设计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目的是让学生先自己优化。

不足之处:1、应开拓学生的思维在本节课教学中要体现算法的多样化,算法多样化是课堂标准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是指尊重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方法,并不是指让学生掌握多种方法。

实际教学中学生们只感知了凑十的方法,学会了9加几的计算,在教学中,我还应该放手让学生说,开拓学生的思维,只要学生说得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一年级数学上册《有几瓶牛奶》教学反思我的授课内容是《有几瓶牛奶》,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教学关键在于启发学生将9加几转化为10加几,“凑十法”的思考过程是本节课的难点。

1、游戏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在学习这节课前,学生已学习掌握了11~20各数及10加几、减几。

学生对得数是10以内的加减法已有了一定基础。

在此基础上,我用拍十的游戏导入,既可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为后面凑十法奠定了基础。

《有几瓶牛奶》教学反思

《有几瓶牛奶》教学反思

《有几瓶牛奶》教学反思《有几瓶牛奶》教学反思范文《数学课程标准》的目标中指出:使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从这一理念和目标出发,我设计了“9加几”这节课,目的在于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探索9加几的计算方法,在探索中初步理解“凑十”的计算思路,能正确进行口算;使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比较能力,逐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同时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上课一开始,我借助几个复习题,让学生初步感受用10来计算会很方便,为后边理解“凑十法”埋下伏笔。

通过故事情境的导入,诱发孩子们主动地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积极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独立自主地借助学具探索多种算法,让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始终精神饱满地参与教学活动。

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基本上是以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来进行的,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对本节课的教学实践与效果进行回忆对比后,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探索与反思:1、体现问题性问题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

所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至关重要的。

课的开始,我出示一盒有9瓶牛奶,一盒有5瓶牛奶的图,请学生提出问题,接着用自制的教具“牛奶盒子”来解决问题,这种探讨问题的资源来源于学生,缩短了数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学生乐于去探索。

2、体现体验性本节课通过学生动手摆一摆,圈一圈,拨一拨,是学生体验到9+5的知识形成过程,通过学生自己独立思考,使所学知识记得深,记得牢。

3、体现算法多样性算法多样性是课标中的一个重要思想,鼓励学生学习算法多样性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1、尊重学生独立思想;2、学生表达多样化;3、解题方法多样。

《有几瓶牛奶》教学反思

《有几瓶牛奶》教学反思

《有几瓶牛奶》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对“有几瓶牛奶”问题情境的探索,找到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方法,初步带着孩子们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理解“凑十”方法的简便性。

通过运用笑笑妈妈用两箱牛奶招待客人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列出算式,合作探究计算方法。

在孩子们探索过程中,我发现一部分学生用一个一个数数的方法找到答案;另一部分学生用接着数的方法去找得数;只有个别孩子用了“凑十法”,这种方法是学生必须掌握且最好的方法,我这节课的教学计划就是让孩子们理解并学会运用这种方法。

所以,我选择让运用这种方法的孩子先来讲述自己的想法和运算过程,在让孩子们看看书上用凑十法计算这道题的两种做法,并让他们
分成1和4,9和1
简便,
计算出。

但是
这样一来

让他们
页脚内容。

《有几瓶牛奶》教学反思(通用6篇)

《有几瓶牛奶》教学反思(通用6篇)

《有几瓶牛奶》教学反思(通用6篇)《有几瓶牛奶》教学反思(通用6篇)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几瓶牛奶》教学反思(通用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几瓶牛奶》教学反思11、本节课是在观察和合作的基础上,理解“凑十法”,学会9加几进位加法。

在说、摆、放的活动中,理解进位的道理。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保护并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和兴趣,多加鼓励。

2、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思考、交流等活动完成学习任务,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差异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3、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教师在教学中应尊重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探索不同的方位。

同时在活动中渗透转化思想。

《有几瓶牛奶》教学反思2《数学课程标准》的目标中指出:使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从这一理念和目标出发,我设计了“9加几”这节课,目的在于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探索9加几的计算方法,在探索中初步理解“凑十”的计算思路,能正确进行口算;使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比较能力,逐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同时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上课一开始,我借助几个复习题,让学生初步感受用10来计算会很方便,为后边理解“凑十法”埋下伏笔。

通过故事情境的导入,诱发孩子们主动地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积极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独立自主地借助学具探索多种算法,让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始终精神饱满地参与教学活动。

《有几瓶牛奶》教学反思

《有几瓶牛奶》教学反思

《有几瓶牛奶》教学反思
《有几瓶牛奶》教学反思
《有几瓶牛奶》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第七单元的第3节课,是孩子初步接触进位加法。

应用“凑十法”,学会9加几的进位加法,教学关键在于启发学生将9加几转化为10加几,“凑十法”的思考过程是本节课的难点。

让孩子初步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理解“凑十”方法的简便性。

本节课围绕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利用课件出示了1箱有9瓶牛奶,1箱有5瓶牛奶的情景图,请学生们提出问题。

学生们经过思考,踊跃发言:如一共有几瓶牛奶?左边比右边多几瓶牛奶?右边比左边少几瓶牛奶等问题。

我请学生拿出小棒,摆一摆,算一算,解决“一共有几瓶牛奶?”这个问题。

学生通过摆小棒等学具,直观地帮助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列出算式解决问题,课堂气氛非常活泼,到达了以疑激思的良好效果。

形成感性认识后,逐步抽象出9加几的计算方法。

本节课中,我尊重学生自己的方法,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

学生想出了许多方法:如:有的孩子说用小棒一根一根地数;有的孩子把5根分成1根和4根,9+1=10,10+4=14;还有的孩子把9根分成4根和5根,5+5=10,10+4=14。

新的.课程标准和新的教材倡导方法多样化,目的是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用自己的方法去尝试解决问题。

课的准备过程是自己提高的过程,讲课后的反思是提高中的提高。

正是在反思中学习体会,才能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有几瓶牛奶》教学设计与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有几瓶牛奶》教学设计与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有几瓶牛奶》教学设计与反思教材分析:《有几瓶牛奶》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加与减(二)”的第4 课时,是9 加几的进位加法。

“9 加几”的内容,是20 以内进位加法的起始课,也是后续学习的基础。

所以,在本节内容中,教材安排了比较多的篇幅,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索出计算方法和“凑十”的策略,为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很多学生在进入一年级之前,或多或少已经知道20 以内进位加法的答案,所采用的方法大多是直观的数数法。

由于经常练习,熟能生巧,形成了机械的记忆。

因此,学生对进位算理和为什么要“凑十”不甚了解,并未体验和领悟“凑十”的优势。

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9 加几的进位加法和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计算9 加几的加法。

2. 借助摆小棒、拨计数器等直观操作活动,初步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理解“凑十”的计算策略和进位的计算道理。

3. 逐步养成寻求原理的学习习惯。

数学创新课堂教学重点: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9 加几的进位加法和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计算9 加几的加法。

2. 借助摆小棒、拨计数器等直观操作活动,初步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理解“凑十”的计算策略和进位的计算道理。

教学难点理解“9+几”计算中的进位算理,并掌握算法。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认识左右手在数学王国中,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正在进行激烈的爬山比赛因为小头爸爸的算式简单,大头儿子的算式难,这个游戏不太公平,引导孩子帮助大头儿子解决9加几的难题引入课题。

10加几的算式是我们学过的旧知识,今天学习新知识还会用到它。

(二)新授过程1、根据大头儿子这边的算式先编一个数学情境吗?(请两个学生先说一说,再请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师:看来同学们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

其实,生活中的数学情境,就像沙滩上的贝壳一样多。

看!在孩子们的启发下,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也举了一个例子。

师:谁能说一下数学情境并说一下如果用小棒该怎么摆。

有几瓶牛奶教学案例及反思

有几瓶牛奶教学案例及反思

《有几瓶牛奶》教学案例及反思教材内容及分析《有几瓶牛奶》(20以内的进位加法“9加几”)是北师大版教材第一册第72-73页的内容。

教材共分三次活动进行:第一次活动是对生活情境的观察、思考,提出数学问题,列出加法算式;第二次活动通过摆小棒(或图形)探索“9+5”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特别是“凑十”时,可以拆5凑9,也可以拆9凑5;第三次活动通过“试一试”两道加法算式,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材利用学生非常熟悉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由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不同就会产生计算方法的多样性,这样安排,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10以内数的加法和10以内数的认识,有了一些关于运算的经验;具备了在新情景中识图、摆图的能力,但不具备本课时要求的解题技巧,必须通过摆放学具来感知、探究、获取知识。

教学时,教师只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计算“9+?”是不会有多大困难。

教学目标1. 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方法;在全班交流中,初步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 通过实际地动手操作,再次经历用“凑十”计算的过程与方法,初步感悟“凑十”的优越性。

3.通过合作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学习9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用多样的计算方法计算9加几。

教学准备: 小棒、课件、口算卡片等。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喝牛奶吗?(喜欢)小熊和机灵狗也很喜欢喝牛奶。

今天,他们就在商店里选购了一些牛奶,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主题图)你们知道他们各自买了多少盒牛奶吗?谁来提一个加法问题?板书课题:一共有几盒牛奶?【反思: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应该尽量的简洁,包括语言、情节和时间。

我们应该花很少的时间,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我以这样的理念,开门见山地引入课题,实施之后,感觉和有效。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看画面说图意,指导学生根据画面复述图意。

《有几瓶牛奶》(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有几瓶牛奶》(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有几瓶牛奶》(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能够理解数的概念,并能够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数量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并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数字1-5,理解每个数字所代表的数量。

2. 学习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3. 学习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数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数的概念,并能够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2.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数量,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牛奶瓶模型、PPT课件。

2. 学具:学生自带的牛奶瓶、彩色笔、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出示牛奶瓶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瓶子的数量。

2. 新课导入:教师用PPT展示数字1-5,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每个数字所代表的数量。

3. 活动一:教师发放牛奶瓶模型,让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并用数字表示瓶子的数量。

4. 活动二:教师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数量,如“我有3瓶牛奶”。

5. 巩固练习:教师出示一些物体的图片,让学生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并描述出来。

6.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明确数的概念和用数字表示物体数量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几瓶牛奶》2. 板书内容:- 数字1-5的认识- 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数量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牛奶瓶,用数字表示瓶子的数量,并描述给家长听。

2. 让学生用彩色笔和纸张,画出5瓶牛奶,并用数字表示出来。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让学生理解数的概念,并能够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同时,通过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数量,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引导他们积极观察、思考和表达,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有几瓶牛奶》教学反思

《有几瓶牛奶》教学反思

《有几瓶牛奶》教学反思本课通过对“有几瓶牛奶”问题情境的探索,找到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方法,初步带着孩子们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理解“凑十”方法的简便性。

通过运用笑笑妈妈用两箱牛奶招待客人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列出算式,合作探究计算方法。

在孩子们探索过程中,我发现一部分学生用一个一个数数的方法找到答案;另一部分学生用接着数的方法去找得数;只有个别孩子用了“凑十法”,这种方法是学生必须掌握且最好的方法,我这节课的教学计划就是让孩子们理解并学会运用这种方法。

所以,我选择让运用这种方法的孩子先来讲述自己的想法和运算过程,在让孩子们看看书上用凑十法计算这道题的两种做法,并让他们通过讨论,总结这两种方法的共同之处。

首先,先凑十,再用十加上剩下的数,最后得出答案。

并且,让孩子们拿出准备好的小棒自己动手摆一摆,先在桌子一边摆上9根小棒,另一边摆上5根小棒,选择好给哪边的数凑十,就从另一边的数中取小棒凑十,再用十加上剩下的数,得到答案。

比如:要给5凑十,就把9分成4和5,5和5凑成10,4加10得14。

要给9凑十,就把5分成1和4,9和1凑成10,10加4得14。

动手操作之后,我和孩子们一起讨论这三种方法哪一种更快、更简便,并引导他们比较出结果。

孩子们了解之后,再让各小组的学生自己动手摆小棒,用“凑十法”计算出9+6,9+9,7+9的和。

就这样讨论加练习,再进行讨论,孩子们慢慢掌握了“凑十法”。

但是个别的孩子们还是很困惑,课下我找了两个学的比较不错又热心的孩子帮助困惑的孩子,这样一来及巩固了程度好的,又起到了榜样作用,程度差的孩子们也没有因此感受到老师给予的压迫感,结果还是良性的。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的习惯,从而达到了使学生学习有价值数学的目的。

我觉得课堂就是要换给孩子们的,在计算课的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让他们多动手操作,多交流,一步步理解算理,循序渐进地掌握新知识,才是最好的教育吧《有几瓶牛奶》教学反思金水区文化路第一小学魏海玉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面各式中,()是方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一年级《有几瓶牛奶》教学反思
一、教材的解读
“9加几”的内容,是进位加法的起始课,也是后续学习的基础。

所以,在本节内容中,教材中安排了比较多的篇幅,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索出计算的方法和“凑十”的策略,为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打下基础。

教材这样呈现:
1.出示两个盒子分别装有9瓶牛奶和5瓶牛奶的情境,接着围绕“一共有几瓶牛奶”的问题展开讨论。

2.通过摆小棒得出三种方法,方法一:数出来的,9根接着往下数,10,11,12,13,14,一共有14瓶牛奶。

方法二:从5根小棒里拿出1根和9放在一起,再加上剩下的4根就是14根。

方法三:从9根小棒里拿出5根和5放在一起,再加上剩下的4根就是14根。

3.通过拨或观察计数器并说一说,借助对“10个一是1个十”的认识,进一步理解进位的道理“满十进一”。

4.通过读图,动手圈一圈,先把10个圈在一起,再算出结果,进一步体会在9加几的计算中,“凑十”的策略和计算的全部过程。

解读:
1.“9加几”是进位加法的起始课,正如校长常说的,小学阶段的学生的计算内容只有两个方面,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法(也就是乘法口诀表的熟记),所以如果学生能知道9加几是怎么算的,那么后面的8加几、7加几、6、5加几的都很容易掌握了。

2.为什么要教学生“凑十法”,目的是把9加几转化成我们前面学过的10加几就是十几,方法很重要,这样处理是把新知转化成旧知,学生容易接受。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说出“凑十”的过程,让多个学生说,如学生说不出来,出示课件的示范,再引导学生说。

适时抛出疑问:
①为什么要从5里拿出1和9放在一起,怎么不拿出2,拿出3呢?
②为什么要从9里拿出5和5放在一起,怎么不拿出6,拿出7呢?
3.计算方法不同,也就是策略不同,但是算理是一样的,满十进一,9加1凑成十,再加上剩下的几就是十几。

4.直观逐步过渡到抽象,由摆小棒、拨计数器到圈一圈就是一个发展的顺序,这个顺序不能乱,也不能太着急。

二、教学环节的预设
(一)回顾旧知,体会“10”。

设计得数是10的加法和10加几就是十几的两种练习题,进一步体会“10”,为学生的数学思考找到了生活经验的支撑,尊重以学生的原有认知和生活经验出发,为本课时9加几的计算方法——“凑十法”做好铺垫,同时把数学中的10与生活中的10建立联系,体会方便、简便。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借助情境图,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达到课标中提出的“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的第一学段的目标。

(三)动手操作,理解算理。

设计意图:分三个层次掌握算法并渗透数形结合思想:1.重视借助对小棒的直观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计算道理,重点放在通过摆小棒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凑十法”的两种方法(拆小数和拆大数),这是重要环节。

2.直观演示计数器的计算过程,理解10个一就是一个10的满十进一的道理。

3.通过圈一圈建立9加几的数学模型——凑十。

(四)课堂回顾,总结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回顾,梳现出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多种方法。

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算法,逐步从直观过渡到算式,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五)灵活应用,巩固提升。

设计意图:知识的巩固必须通过不断的练习而得,因此引导学生理解圈一圈的目的并巩固9加几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

(六)布置作业,强化算法。

设计意图:布置与课时相关的练习作业,是一种练习的巩固,想通过一定量的练习让学生掌握并巩固9加几的计算方法。

三、实际教后的反思
1.作为起始课,我认为本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

摆小棒一环节让学生明确怎么摆,课堂有秩序,不乱哄哄的。

课堂中注重方法的引导,练习渗透进去。

当学生在课堂中预设的问题回答不上来时,教师适当地进行引导。

教学环节很清晰,特别摆小棒,学生不会说,老师示范说,课件示范说,但不要要求学生按规定的语言,学生理解为什么要拆小数,为什么要转化与10加几,能用自己的语言组织就可以了。

2.学生能借助摆小棒说出凑十的过程,且算理理解比较透彻。

并且在总结时学生懂得凑十法的目的是要把9加几变成10加几,而10加几就是十几,这样计算就得容易了。

3.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比较少,这也是今后要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学习与积累的。

4.时间上的安排还是没能上完所有的教学环节,课堂上学生自主探究交流“9加5”的多种解法时,时间用得过多,导致后面比较仓促,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加注意。

如预设的练习题是P80第1题和第4题。

5.拨计数器的环节太快了,要尊重教材,拨计数器如教材中的图,不要变成地上的五个珠子。

凑十法中的拆小数和拆大数的优劣要讲但注意度,不宜讲太多。

尤其是拆大数教材中的设计意图是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如一双手两个5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