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高一下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精校】.doc
2020-2021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
2022-2021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1.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血浆中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淋巴和组织液B.葡萄糖、胰岛素、淋巴因子和胰蛋白酶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C.个体稳态的实现是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共同调整的结果D.人体内环境的相对论稳定包括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稳定2.如图表示人体神经元的结构.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突触一般不含有Ⅰ部位的结构B.在体内,兴奋的传导方向为Ⅲ→Ⅱ→ⅠC.在Ⅲ部位处,电信号将转变为化学信号D.静息状态的神经细胞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3.如为一个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用剪刀剪断传出神经元与骨骼肌的联系.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刺激a处产生的信号传到c处就会形成痛觉B.图示中神经元的细胞体都位于脊髓内C.若刺激剪断处的某一端,骨骼肌毁灭收缩活动,则该活动是反射活动D.若在d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b处将检测不到电位变化4.某同学正在跑步,参与调整这一过程的神经结构有()①大脑皮层②小脑③下丘脑④脑干⑤脊髓.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5.下列关于人体激素及其调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激素是信息分子,在体内含量微小B.与神经调整相比激素调整具有反应快速作用时间短暂的特点C.激素只作用于相应的相应靶器官、靶细胞D.有些神经细胞也可以释放激素6.如图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缓调整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腺体名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所代表的腺体名称是下丘脑B.图中①②③④四个过程,具有抑制作用的是③④C.人体通过分级与反馈调整来维持甲状腺激素的正常值D.A激素的名称为促甲状腺激素7.如图表示某条件发生变化后,机体内环境中某种激素的含量变化,其中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饲喂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B.食物缺碘﹣﹣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C.大量出汗﹣﹣抗利尿激素D.进食﹣﹣胰岛素8.下列关于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寒冷时人体可通过骨骼肌不自主的颤抖来增加产热B.受寒冷刺激,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这是一个非条件反射C.寒冷环境中,人体代谢增加,耗氧量增加D.体温调整中枢位于大脑皮层9.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A.在细胞内发挥作用B.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C.在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D.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10.关于淋巴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淋巴细胞仅存在于淋巴中B.B细胞和浆细胞都能识别抗原C.HIV感染人体可使T细胞数量下降D.B细胞是在胸腺中发育成熟,T细胞是在骨髓中发育成熟11.对某肌无力患者治疗时发觉,其体内的抗体损伤了神经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而导致神经冲动传递受阻.该病属于()A.过敏反应B.自身免疫病C.免疫缺陷病D.线粒体特殊疾病12.如图为争辩生长素(IAA)产生部位及运输方向的试验(图中上端和下端指的是形态学上端和下端)初始时,琼脂块①~⑥不含IAA,下列对试验结果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琼脂块①②中都有IAA,①>②B.琼脂块③④中都有IAA,③≈④C.琼脂块⑤⑥中都有IAA,⑤≈⑥D.③、④琼脂块中都有IAA,③>④13.如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某植物生长的影响,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曲线表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P点表示最适浓度B.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可能会相同C.经浓度大于M的生长素溶液处理的植物器官,因受到抑制而不再生长D.若图中曲线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该植物芽生长的影响,且顶芽处的生长素浓度为P,则靠近顶芽的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一般大于M1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根尖可以利用色氨酸合成生长素B.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C.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促进果实年轻与脱落D.赤霉素能够促进细胞的分裂15.下列四组试验中,燕麦胚芽鞘在单侧光的照射下,能直立生长的是()A.用锡箔罩住胚芽鞘的尖端B.切去胚芽鞘的尖端,C.用锡箔罩住胚芽鞘的尖端下面的一段D.胚芽鞘不经处理16.对行道树定期进行整枝修剪可促使侧芽发育成枝,增大遮荫面积,这是由于整枝修剪可()A.增多侧芽部位的养分物质B.增加侧芽部位光的强度C.增大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D.降低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17.用矮壮素处理可以抑制植株增高,培育出矮化的水仙,提高观赏价值.与矮壮素的作用效果正好相反的植物激素是()A.乙烯利B.赤霉素C.2,4﹣D D.脱落酸18.下列关于种群增长的S型、J形曲线(如图)的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阴影表示由于环境阻力被淘汰的个体数量B.为疼惜鱼类资源,应使捕捞后的种群数量维持在G点四周C.当种群数量达到H点后,种群数量增长率最大D.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是S型19.下图是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模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种群的密度能够反映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B.春节前后,郑州市的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①、②C.猜想将来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来把握特征④,进而影响种群数量20.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依次是()A.光照、食物B.温度、光照C.湿度、温度D.温度、食物21.某岛屿有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密,风景秀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依据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D.该岛屿确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22.下列关于试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争辩”的说法正确的是()A.土壤动物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B.随机扫取表层土取样,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C.利用小动物的遮光,避热性收集土壤中的小动物时,可接受带灯罩的热光源D.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可忽视不计23.农夫在农田里除草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调整()A.作物和杂草间的关系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D.水和肥料的使用效率2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淌的叙述,错误的是()A.几乎全部生态系统需要的能量都来自太阳B.生态系统中能量流淌是反复循环的C.生态系统中能量流淌是逐级递减的D.生态系统中能量流淌是单向的25.如图是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淌的定量分析(图中所示数值的单位是J/(cm2•a)),G为植物,H为植食性动物,C为肉食性动物.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与该生态系统稳定性亲热相关的是图中G、H和C所形成的养分结构B.由G到H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3.51%C.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G、H和C所包含的全部生物构成生物群落D.H包括多种动物,它们之间的需求相像构成竞争关系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满分50分)26.如图是某人体组织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在[]中写字母,在_上写名称)(1)试用箭头表示图1中B、C、D三种液体之间的关系.(2)图1中A 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3)当C中水分削减时,其浓度转变会刺激下丘脑产生较多的激素,该激素能够促进对水分的重新吸取,使尿量.(4)若此图3表示胰岛组织,当C中血糖浓度明显增加时,胰岛细胞合成分泌激素的变化是,以调整血糖浓度,实现内环境的稳态.CO2不能从细胞外液进入胰腺组织细胞的缘由是.27.图1为反射弧模式图,其中②﹣⑤表示反射弧的五个组成部分,图2为图1中甲处突触结构示意图,其中a﹣d表示相应结构或物质,请据图回答:(1)图1中结构①为感受器,结构②的名称为,结构⑤表示效应器,一般由构成.(2)在正常体内,该反射是否受大脑皮层的把握?(填“是”或“否”)(3)图2中结构c的名称为.假如图2中的b物质是兴奋性神经递质,它释放到突触间隙的方式叫,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4)已知箭毒能与图2中物质c牢固结合,从而导致物质b不能和物质c发生作用.若先用箭毒处理结构③,再给结构①施加一次短暂有效刺激,那么d处能否发生电位变化?(填“能”或“不能”).28.用未感染过S病原体的健康小鼠A和B做试验,首先给小鼠B注射由S病源体制成的疫苗,一个星期后,在给小鼠A和B同时注射S病原体,结果是小鼠B生活正常,小鼠A患病死亡.请回答下列问题:(1)注射的S病原体突破其次道防线时,第三道防线就紧急动员起来产生免疫,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称为免疫.大多数S病原体经过细胞等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并将之传递给细胞,刺激该细胞产生淋巴因子,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的作用下开头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细胞,这种细胞能够产生.(2)注射S病原体后,由于小鼠B体内具有了,所以B鼠能正常生活,A鼠则患有由S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死亡.(3)生活中,人们通常需要注射疫苗来预防传染病,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疫苗属于,它应当具备的特点有.29.在一个农田生态系统中生长的玉米、大豆、菟丝子和仓鼠.杂草中的菟丝子通过蔓状径扎入大豆茎中吸取养分,而后菟丝子的根退化,叶子黄化失去光合作用的力气回答下列问题:(1)玉米和大豆的关系是.菟丝子与大豆的关系是.该生态系统中全部物种数目的多少被称为.(2)调查该生态系统中苍鼠的种群数量,应接受法.为模拟该调查方法,生物小组同学使用玻璃球进行试验.小组同学先从布袋里的白玻璃球中任凭抓出一把(经清点共15个),并换成相应数量的红玻璃球放回布袋,摇匀后再抓出一把,经清点共12个(其中红色球4个),则布袋中原有玻璃球个,其中将白球换成红球相当于.30.如图1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碳循环关系,图2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状况,请据图回答:(1)图1中,B所表示的是,主要是指,生态系统中的碳元素在C、D之间主要以形式进行的,在D、A之间是以的形式传递的.(2)图2生态系统共有条食物链,鹰占有个养分级,蛇和鹰的关系是.(3)图2所示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的成格外,还应有的成分是.(4)为评估鼠害程度,科研人员对生态系统中填数的能量收支进行了相应争辩,结果如下表:能量kJ•m﹣2•a﹣1动物摄入食物中所含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粪便中的能量田鼠516 15 231 270 其中,田鼠同化的能量为kJ•m﹣2•a﹣1.2022-2021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1.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血浆中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淋巴和组织液B.葡萄糖、胰岛素、淋巴因子和胰蛋白酶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C.个体稳态的实现是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共同调整的结果D.人体内环境的相对论稳定包括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稳定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1)血浆渗透压的维持主要是:①血浆晶体渗透压: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小分子晶体物质形成.②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蛋白等大分子物质形成.(2)血浆、淋巴、组织液中物质:①小肠吸取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②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③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3)稳态的调整机制是靠神经﹣体液﹣免疫调整网络.解答:解:A、血浆中蛋白质是血浆蛋白含量明显高于淋巴和组织液,血浆蛋白是维持血浆渗透压的重要物质,A正确;B、胰蛋白酶不存在于内环境中,胰蛋白酶存在于消化液中,属于外环境,B错误;C、稳态的调整机制是靠神经﹣体液﹣免疫调整网络,C正确;D、人体内环境的相对论稳定包括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稳定,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的学问点是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稳态的调整机制、对内环境稳态理解,对内环境稳态概念等,把握相关的学问点并理解学问点是解题的关键.2.如图表示人体神经元的结构.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突触一般不含有Ⅰ部位的结构B.在体内,兴奋的传导方向为Ⅲ→Ⅱ→ⅠC.在Ⅲ部位处,电信号将转变为化学信号D.静息状态的神经细胞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考点:神经元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突起又分为树突和轴突,树突短而多,轴突长而少.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状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解答:解:A、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突触后膜是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或胞体膜,所以可以含有Ⅰ部位的结构,A错误;B、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可以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双向传导,但在发生反射时,神经冲动在Ⅱ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单向传导,即Ⅰ→Ⅱ→Ⅲ,B错误;C、神经冲动传到Ⅲ部位时,在突触小体中的信号转变是电信号→化学信号,C正确;D、静息状态的神经细胞膜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神经调整的结构基础及调整过程,意在考查同学能理解所学学问的要点,把握学问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学问的网络结构的力气.3.如为一个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用剪刀剪断传出神经元与骨骼肌的联系.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刺激a处产生的信号传到c处就会形成痛觉B.图示中神经元的细胞体都位于脊髓内C.若刺激剪断处的某一端,骨骼肌毁灭收缩活动,则该活动是反射活动D.若在d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b处将检测不到电位变化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分析:依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表示感受器,b表示传入神经,c表示突触,d表示传出神经.神经调整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反射必需依靠于反射弧的结构完整性.解答:解:A、感觉的形成在大脑皮层,不在脊髓,A错误;B、图示中传入神经元的细胞体位于脊髓外,B错误;C、反射活动必需经过完整的反射弧进行,若刺激剪断处的某一端毁灭骨骼肌收缩活动,该活动不能称为反射活动,C错误;D、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若在d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b处将检测不到电位变化,D 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反射弧的结构及兴奋的传递,意在强化同学对相关学问的识记、理解与运用.4.某同学正在跑步,参与调整这一过程的神经结构有()①大脑皮层②小脑③下丘脑④脑干⑤脊髓.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考点:人体神经调整的结构基础和调整过程;脑的高级功能.分析:脊椎动物核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其中大脑皮层是调整躯体运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中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脑干有很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下丘脑有体温调整中枢、水平衡的调整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把握有关;脊髓是调整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解答:解:跑步过程需要有平衡中枢参与、呼吸中枢、躯体运动中枢、血糖调整中枢、水盐平衡调整中枢等参与.小脑有保持平衡功能,大脑能把握低级中枢,脑干有呼吸中枢、心血管中枢,脊髓是低级运动中枢,下丘脑有血糖调整中枢、水盐调整中枢等.故选:D.点评:本题以跑步为背景,考查神经系统的分级调整和脑的高级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能理论联系实际,精确推断跑步过程中参与调整的神经结构,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5.下列关于人体激素及其调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激素是信息分子,在体内含量微小B.与神经调整相比激素调整具有反应快速作用时间短暂的特点C.激素只作用于相应的相应靶器官、靶细胞D.有些神经细胞也可以释放激素考点:神经、体液调整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激素调整是指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整.不同激素的化学本质组成不同,但它们的作用方式却有一些共同的特点:(1)微量和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激素只能对生命活动进行调整,不参与生命活动.在人体内,体液调整和神经调整的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比较项目神经调整体液调整作用途径作用时间体液运输反应速度快速较缓慢作用范围精确、比较局限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解答:解:A、激素是对生命活动进行调整的信息分子,在体内含量微小,作用大,A正确;B、与神经调整相比激素调整具有反应缓慢,作用时间较长的特点,B错误;C、激素能运输到全身,但只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C正确;D、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可以释放激素,如下丘脑神经细胞能分泌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激素的相关学问,要求考生识记激素的化学本质、生理作用及激素的作用特点,对选择作出精确的推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需要留意的是B选项,要求考生明确激素不能参与新陈代谢,只能对新陈代谢活动进行调整.6.如图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缓调整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腺体名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所代表的腺体名称是下丘脑B.图中①②③④四个过程,具有抑制作用的是③④C.人体通过分级与反馈调整来维持甲状腺激素的正常值D.A激素的名称为促甲状腺激素考点:体温调整、水盐调整、血糖调整.分析:1、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整过程:寒冷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增加产热.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整.2、据图分析可知,甲是下丘脑,乙是垂体,丙是甲状腺,①②是促进,③④是抑制.垂体分泌的激素B 作用于甲状腺,则B激素为促甲状腺激素;下丘脑分泌的激素A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则A激素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解答:解:A、甲所代表的腺体名称是下丘脑,A正确;B、图中①②③④四个过程,具有抑制作用的是③④,B正确;C、人体通过分级与反馈调整来维持甲状腺激素的正常值,C正确;D、A激素的名称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整的相关学问,考生要能够依据调整过程推断图中甲乙丙及字母表示的腺体和激素名称;识记甲状腺激素过多会进行负反馈调整;难度不大,属于考纲中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7.如图表示某条件发生变化后,机体内环境中某种激素的含量变化,其中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饲喂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B.食物缺碘﹣﹣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C.大量出汗﹣﹣抗利尿激素D.进食﹣﹣胰岛素考点:动物激素的调整.分析:据图分析,环境变化后,激素或者种群数量增加.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降低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增加,从而使血液中甲状腺激素不致过少.解答:解:A、饲喂甲状腺激素,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上升,对垂体的抑制作用增加,促甲状腺激素含量下降,A错误.B、当机体缺碘时,甲状腺激素合成削减,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减弱,导致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增加,B正确.C、大量出汗后,血浆渗透压上升,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取,C正确.D、进食后,血糖含量增加,胰岛素分泌增加,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以曲线图为素材,考查激素调整和种群数量变化等相关学问,意在考查同学识图力气、信息的提取与应用力气、通过比较与综合做出合理推断的力气等.8.下列关于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寒冷时人体可通过骨骼肌不自主的颤抖来增加产热B.受寒冷刺激,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这是一个非条件反射C.寒冷环境中,人体代谢增加,耗氧量增加D.体温调整中枢位于大脑皮层考点:体温调整、水盐调整、血糖调整.分析:1、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整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削减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削减)→体温维持相对恒定.2、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的结果,即产的热多,散的热多,产的热少,散的热少.外环境温度低时,机体产热多,散热也多.解答:解:A、当人处于寒冷环境中时,寒冷刺激了皮肤里的冷觉感受器,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入下丘脑的体温调整中枢,通过中枢分析、综合,再使有关神经兴奋,进而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战栗来增加产热,A正确;B、受寒冷刺激,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这是非条件反射,B正确;C、当人处于寒冷环境中时,寒冷刺激了皮肤里的冷觉感受器,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入下丘脑的体温调整中枢,通过中枢分析、综合,再使有关神经兴奋,可促进肾上腺和甲状腺分泌激素增多,增加人体代谢,使产热增多,C正确;D、体温调整中枢位于下丘脑,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以体温调整为背景考查了维持体温恒定的方式、缘由和非条件反射概念等基础学问,考查了同学对学问的记忆和理解力气.讲解时可补充酷热时维持体温恒定的方式,还可要求同学绘制出寒冷和酷热环境中调整体温的图解式模型.9.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A.在细胞内发挥作用B.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C.在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D.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考点:酶在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动物激素的调整.分析:激素是内分泌细胞分泌,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多肽、脂质或氨基酸衍生物,与神经系统亲热联系.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在细胞内外都能发挥作用,受温度、PH值得影响.神经递质是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得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者抑制.激素和酶都不是细胞的能量物质和组成物质,有些激素作为信息分子能转变酶的活性从而影响细胞代谢.解答:解:A、激素调整属于体液调整,随着血液循环到达相应的组织器官,调整其生理过程;酶在细胞内或分泌到细胞外催化特定化学反应;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组织液(突触间隙);A错误.B、部分激素是蛋白质,部分是脂质等;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B错误.C、激素和神经递质是信息分子,需要与特定的受体分子结合,酶也需要与特定的分子结合催化化学反应;C 正确.D、酶化学反应前后数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激素和神经递质作用后就失去活性,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人体内酶和信息分子的相关学问,意在考查考生对生物大分子学问的记忆及学问迁移力气,并能综合运用学问进行分析和推断的力气.10.关于淋巴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淋巴细胞仅存在于淋巴中B.B细胞和浆细胞都能识别抗原C.HIV感染人体可使T细胞数量下降D.B细胞是在胸腺中发育成熟,T细胞是在骨髓中发育成熟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1、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解答:解:A、淋巴细胞存在于淋巴、血浆中,A错误;B、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B错误;C、HIV感染人体可使T细胞数量下降,C正确;D、B细胞是在骨髓中发育成熟,T细胞是在胸腺中发育成熟,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把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结合所学的学问精确推断各选项.11.对某肌无力患者治疗时发觉,其体内的抗体损伤了神经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而导致神经冲动传递受阻.该病属于()A.过敏反应B.自身免疫病C.免疫缺陷病D.线粒体特殊疾病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2019-2020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有答案(已审阅)
河南省郑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1.口腔上皮细胞所处的细胞外液是A.组织液B.血浆C.淋巴液D.唾液2.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即细胞外液,它约占据体液的2/3B.内环境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因此理化性质需要保持相对稳定、尿素、糖原、神经递质等C.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3.下列对于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产生及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导B.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基础C.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D.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4.下列关于神经递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有的神经递质需要血液的运输才能到达作用部位B.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都需要经过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多种细胞器参与C.从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需经过组织液中的扩散过程才能作用于突触后膜D.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不能及时分解或运走,会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5.下列事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A.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B.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C.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患者不能听懂别人讲话D.意识丧失的病人大小便失禁,意识恢复后可控制6.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神经中枢一定在中枢神经系统内B.运动神经末梢就是效应器C.甲状腺激素能够抑制下丘脑某些神经细胞的分泌活动D.感受器是转换能量形式的结构7.下列有关糖代谢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肌肉、肝脏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B.胰岛素分子能反复作用于靶细胞,因此作用时间较长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D.胰岛素促进④、⑤、⑥、⑦过程8.体温恒定对于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体温恒定就是指体温保持不变B.寒冷时,骨骼肌不自主地战栗,调节该行为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C.炎热时,人体汗腺分泌增加,毛细血管舒张,肌肉和肝脏等产热减少D.某病人体温一直维持在39℃,说明其产热量一直大于散热量9.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机体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过程有如下几步,其中正确的是①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②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③下丘脑分泌较多的抗利尿激素④主动饮水,补充水分⑤减少尿量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④→③→⑤C.②→①→④;②→①→③→⑤D.①→②→④;①→③→⑤10.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主要细胞是A.红细胞B.吞噬细胞C.淋巴细胞D.血小板11.现有大小和生长状况相同的同一品系小鼠甲、乙、丙及另一品系小鼠丁,并对甲、乙、丙分别做如下处理:的分别是A.乙、丙B.乙、甲C.甲、丙D.丙、甲12.关于人体的免疫系统组成及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他们均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B.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C.免疫排斥属于免疫异常疾病D.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即发生增殖分化13.抗体和淋巴因子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下列关于抗体和淋巴因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抗体与某单细胞病菌结合抑制该病菌的繁殖属于细胞免疫B.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物质,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C.抗毒素是一种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D.能够产生抗体的浆细胞可以和靶细胞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14.下列不属于过敏反应特点的是A.发作迅速,反应强烈B.消退较慢C.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D.有明显的遗传倾向15.下图是达尔文所进行的相关研究示意图,图甲为实验方案,图乙为实验结果。
河南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
河南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描述不支持“细胞具有统一性”这一结论的是()A.细胞学说指出,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B.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以DNA 作为遗传物质C.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相似的细胞结构D.不同种类的细胞其组成元素和化合物的含量往往有差异2.下列关于科学史的叙述,与事实不符的是()A.罗伯特森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膜的结构,提出了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B.卡尔文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光合作用中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CO2→C3→(CH2O) C.我国科学家团队合成的结晶牛胰岛素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D.伞藻嫁接实验和核移植实验说明生物体形态结构的建成主要与细胞核有关3.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A.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B.细胞核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C.细胞核是储存遗传物质的场所D.细胞核位于细胞的正中央,所以它是细胞的控制中心4.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与其他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B.溶酶体吞噬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流动性C.线粒体均遭“损伤”的酵母菌内葡萄糖氧化分解的终产物是酒精和CO2D.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的色素捕获的光能在光反应中转化为ATP和[H]5.细胞是多种元素和化合物构成的生命系统。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水既参与构建细胞的结构,也参与细胞代谢和物质运输B.组成细胞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C.细胞中元素含量稳定不变是保障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基础D.在细胞内无机盐具有维持细胞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等作用6.下列有关遗传学实验原理或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魏斯曼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了精子成熟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现象B.为鉴定一高茎豌豆是否纯合子,最简便的方法是测交C.为确定果蝇眼色性状是否属伴性遗传,可进行正反交实验D.艾弗里的实验运用“加法原理”提出DNA是使R型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7.某同学利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装置,进行如下实验,从甲、乙两个容器中各随机抽出一个小球,记录组合情况,重复多次实验后,结果发现 AB、Ab、aB、ab 的比值接近 1:1:1:1.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容器代表某动物的雌生殖器官B.小球的颜色和字母表示雌、雄配子的种类C.该实验模拟的是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自由组合D.每个容器中两种的小球数量需相等,甲乙两个容器中小球的总数可以不同8.建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变化的模型,能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及其特点的认识,理解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领悟减数分裂的意义。
河南省郑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河南省郑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共25题;共50分)1.(2分)孟德尔在研究中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以下叙述不属于...假说的是()A.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B.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C.F1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F2出现性状分离D.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答案】C【解析】【解答】A、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这是孟德尔提出的假说中的内容之一,A不符合题意;B、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这是孟德尔提出的假说中的内容之一,也是分离定律的实质,B不符合题意;C、F1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F2出现性状分离,这是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结果,不属于假说的内容,C符合题意;D、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这是孟德尔提出的假说中的内容之一,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生物的性状有遗传因子决定的。
(2)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2.(2分)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A.杂合子的后代不一定是杂合子B.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性状分离C.纯合子之间杂交后代不会出现杂合子D.杂合子与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会相同【答案】A【解析】【解答】A、杂合子的后代不一定是杂合子,如杂合子自交后代还有纯合子,A正确;B、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性状分离,B错误;C、纯合子之间杂交后代可能会出现杂合子,如AA和aa杂交后代均为杂合子,C错误;D、杂合子与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不同,但性状表现可能会相同,如AA和Aa的性状表现相同,D 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1、纯合体是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而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河南省郑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有答案
河南省郑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1.口腔上皮细胞所处的细胞外液是A.组织液B.血浆C.淋巴液D.唾液2.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即细胞外液,它约占据体液的2/3B.内环境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因此理化性质需要保持相对稳定、尿素、糖原、神经递质等C.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3.下列对于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产生及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导B.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基础C.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D.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4.下列关于神经递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有的神经递质需要血液的运输才能到达作用部位B.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都需要经过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多种细胞器参与C.从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需经过组织液中的扩散过程才能作用于突触后膜D.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不能及时分解或运走,会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5.下列事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A.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B.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C.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患者不能听懂别人讲话D.意识丧失的病人大小便失禁,意识恢复后可控制6.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神经中枢一定在中枢神经系统内B.运动神经末梢就是效应器C.甲状腺激素能够抑制下丘脑某些神经细胞的分泌活动D.感受器是转换能量形式的结构7.下列有关糖代谢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肌肉、肝脏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B.胰岛素分子能反复作用于靶细胞,因此作用时间较长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D.胰岛素促进④、⑤、⑥、⑦过程8.体温恒定对于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体温恒定就是指体温保持不变B.寒冷时,骨骼肌不自主地战栗,调节该行为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C.炎热时,人体汗腺分泌增加,毛细血管舒张,肌肉和肝脏等产热减少D.某病人体温一直维持在39℃,说明其产热量一直大于散热量9.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机体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过程有如下几步,其中正确的是①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②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③下丘脑分泌较多的抗利尿激素④主动饮水,补充水分⑤减少尿量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④→③→⑤C.②→①→④;②→①→③→⑤D.①→②→④;①→③→⑤10.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主要细胞是A.红细胞B.吞噬细胞C.淋巴细胞D.血小板11.现有大小和生长状况相同的同一品系小鼠甲、乙、丙及另一品系小鼠丁,并对甲、乙、丙分别做如下处理:的分别是A.乙、丙B.乙、甲C.甲、丙D.丙、甲12.关于人体的免疫系统组成及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他们均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B.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C.免疫排斥属于免疫异常疾病D.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即发生增殖分化13.抗体和淋巴因子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下列关于抗体和淋巴因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抗体与某单细胞病菌结合抑制该病菌的繁殖属于细胞免疫B.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物质,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C.抗毒素是一种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D.能够产生抗体的浆细胞可以和靶细胞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14.下列不属于过敏反应特点的是A.发作迅速,反应强烈B.消退较慢C.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D.有明显的遗传倾向15.下图是达尔文所进行的相关研究示意图,图甲为实验方案,图乙为实验结果。
河南省郑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
河南省郑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人体中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了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当血浆渗透压降低时,机体会发生组织水肿现象B. 内坏境成分中含有尿素、神经递质、激素、CO2、血红蛋白等C. 生成和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不相等D. 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答案】B【解析】【分析】人体内所有液体统称为体液,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三部分之间进行着物质交换。
【详解】当血浆渗透压降低时,更多的水分经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机体会发生组织水肿现象,A正确。
血红蛋白分布于红细胞中,不是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
在组织细胞部位,生成的组织液中氧气含量高,为组织细胞供氧;氧气在细胞中消耗,因此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低,C正确。
淋巴回流到血浆,免疫细胞在淋巴和血浆中周流,因此血液和淋巴中都有淋巴细胞,D正确。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体液、细胞外液、细胞内液、内环境、血浆、组织液、淋巴液间的相互关系,明确内环境就是细胞外液,对于相关概念之间关系的理解是关键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 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B. 内环境是机体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C. 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D. 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神经—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答案】C【解析】【分析】考查内环境的生理意义、内环境稳态及调节。
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免疫的的调节下,各器官系统正常运转维持的,是机体保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血浆的成分稳定时只是内环境稳态的一部分,A错误。
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B错误。
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免疫机制调节下,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的结果,这是内环境维持稳态的基础,C正确。
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的结果,D错误。
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生物含答案
2024学年郑州市高一年级(下)期末考试生物学(答案在最后)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道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31I 带有放射性,进入人体后被甲状腺摄取的速度及数量取决于甲状腺的功能状态,利用这个原理,给受检查者一定量的131I ,然后对甲状腺部位的放射性进行计数,可计算出甲状腺摄碘的速率和强度,检测结果可作为甲状腺功能状态的指标。
下列同位素示踪的原理与上述过程相似的是()①卡尔文用14C 探明了2CO 中的碳是如何转化为有机物中的碳的②科学家利用3H 研究了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③梅塞尔森和斯塔尔利用15N 证明了DNA 的半保留复制方式④鲁宾和卡门利用18O 得出了光合作用中氧气的来源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验证无机盐X 是否是植物必须的无机盐,用甲组、乙组之间的空白对照;以及乙组中实验前(无X )与实验后(有X )之间的自身对照。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对照组是甲组、乙组实验后B.控制此实验的无关变量只需选一些相同的植物C.此实验如果是无土栽培,则实验前营养液要灭菌D.为防止外界影响,此实验需在黑暗密闭条件下进行3.下列有关实验方法或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常采用低速离心的方法分离出细胞内的各种细胞器B.某生物科技活动小组利用橡皮泥制作的细胞模型属于实物模型C.制作观察叶绿体的临时装片时,装片中的叶片要随时保持有水状态D.同位素标记技术可以用来追踪代谢过程中物质的转化4.细菌和肝细胞都能以协助扩散的方式吸收葡萄糖。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这些诗句描绘了荷塘的生动景致。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莲与采莲人都具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这些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B.荷塘中的所有鱼、所有莲各自构成一个种群C.荷塘中的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生态系统D.莲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2.生命科学研究中常用“建模”方法表示微观物质的结构,图中1~3分别表示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三种大分子有机物,每种有机物都有其特定的基本组成单位。
则下图中1~3可分别表示()A.多肽、RNA、糖原B.DNA、RNA、纤维素C.DNA、蛋白质、糖原D.多肽、RNA、淀粉3.下列叙述不能支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观点的是()A.唾液腺细胞中的蛋白质合成旺盛,核糖体数量明显增加,粗面内质网发达B.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多种化学反应不会互相干扰C.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核孔数目减少,核质之间物质交换速率降低D.细胞膜的脂质结构使溶于脂质的物质容易通过细胞膜4.下图是某生物的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若该细胞是玫瑰的红色花瓣细胞,则色素主要存在于③中B.若该细胞是低等植物细胞,则还应该有的细胞器是中心体C.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⑥线粒体提供D.⑥和⑦中所需的蛋白质全部由⑩中的基因指导合成5.加酶洗衣粉的使用说明中一般都有“使用温水洗涤效果更佳”的提示,这说明酶的()A.活性受 pH影响B.活性受温度影响C.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D.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6.研究发现,线虫在生殖成熟期,一种基因关闭会开启衰老进程。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线虫衰老的过程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B.细胞衰老是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与基因表达无关C.细胞衰老的特征有很多,包括色素积累、细胞核体积减小D.线虫细胞衰老意味着线虫体细胞脱离正常的生命历程7.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叙述,错误的是()A.孟德尔认为成对的遗传因子位于同源染色体上B.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不能解释线粒体基因的遗传规律C.将F1与矮茎豌豆杂交并统计子代表型比属于验证过程D.模拟分离定律的实验中,甲、乙小桶内球的数量可不同8.下图是某二倍体生物精(卵)原细胞的减数分裂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细胞和③细胞分裂最终产生的配子数相等B.②细胞可以来自于①细胞的分裂C.④细胞可能来自于①细胞或③细胞的分裂D.②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中核DNA和染色体数均为①细胞的1/49.血友病的致病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致病基因,如图是血友病患者家庭部分成员系谱图,IV-2为XXY非血友病患者(正常基因和血友病基因分别表示为H和h),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Ⅱ-5的基因型一定是X H X hB.Ⅲ-2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其外祖父C.H基因和h基因可能含有相同的碱基数D.IV-2和IV-3染色体相同的概率为1/410.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其羽毛的芦花与非芦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B、b表示,不考虑ZW的同源区段),用非芦花雄鸡与芦花雌鸡交配,1F雄鸡均为芦花鸡,雌鸡均为非芦花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芦花与非芦花性状基因只存在于Z染色体上B.芦花对非芦花为显性,父本基因型为Z B WC.1F随机交配,子代芦花鸡占1/2D.该实验可用于淘汰1F中某一性别的雏鸡11.某DNA片段的单链碱基序列是5'—CGCAACTAC—3'。
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考试含解析
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考试含解析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1. 以下哪个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A. 线粒体B. 含氯酸体C. 核糖体D. 琥珀粒体答案:B. 含氯酸体解析:含氯酸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产生能量。
线粒体是所有细胞都有的结构,负责细胞的呼吸作用。
核糖体是细胞的蛋白质合成工厂,也是所有细胞都有的结构。
琥珀粒体是在某些无氧条件下产生的特殊细胞器,不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
2. 下列哪个不属于DNA的组成成分?A. 核苷酸B. 糖类C. 蛋白质D. 核酸酶答案:C. 蛋白质解析:DNA是由核苷酸组成的,每个核苷酸由一个糖类分子、一个氮碱基和一个磷酸基团组成。
蛋白质不是DNA的组成成分,它是由氨基酸组成的。
核酸酶是一种酶类,用于催化DNA或RNA的降解。
3. 细胞分裂的目的是什么?A. 增生B. 生长C. 修复D. 分化答案:A. 增生解析:细胞分裂是细胞进行繁殖和增生的过程,通过细胞分裂可以增加细胞数量。
生长是细胞的体积增加,修复是细胞组织的损伤修复,分化是细胞根据功能需求变得特化。
4. 哪个是细胞呼吸过程中生成的能量为细胞所利用?A. 水分B. 二氧化碳C. 氧气D. ATP答案:D. ATP解析:细胞呼吸是细胞利用有机物(如葡萄糖)和氧气产生能量的过程,其中最终生成的能量物质是ATP(三磷酸腺苷)。
水分、二氧化碳和氧气在细胞呼吸中发挥的是作用,而不是直接生成能量。
5. DNA双螺旋结构是由下列哪两种碱基通过氢键相互配对形成的?A. 前氨基酸和胺基酸B. A-T和C-GC. 磷酸和脱氧核苷酸D. 糖类和核苷酸答案:B. A-T和C-G解析:DNA的双螺旋结构是由脱氧核苷酸通过氢键相互配对形成的,其中腺嘌呤(A)和胸腺嘧啶(T)之间有两个氢键,胞嘧啶(C)和鸟嘌呤(G)之间有三个氢键。
所以,正确答案是A-T和C-G。
前氨基酸和胺基酸是蛋白质的组成部分,与DNA的双螺旋结构无关。
河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一、单选题A.根据1F判断灰身对黑身为显性,长翅对残翅为显性B.由实验二测交结果可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C.为了验证实验二与实验一测交后代结果不同的原因可选用自交的方法D.从细胞水平验证实验一、二结果不同的原因可选光学显微镜观察法3.在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中,F1都表现为显性性状,F1的自交后代却出现了性状分离。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只要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就是发生了性状分离B.纯合子之间交配产生的F1所表现出来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C.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D.“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属于“假说—演绎”的观察现象阶段4.玉米突变型和野生型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B和b控制,杂合子中有87.5%的个体表现为突变型。
某一个玉米群体自交,F1中出现两种表现型。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F1的基因频率与亲本相比不会发生改变B.F1中的杂合子自交后代突变型:野生型=11:5C.F1自由交配产生的F2中突变型与野生型的比例不会发生改变D.亲本可均表现为突变型5.某二倍体高等动物(2n=6)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其体内某细胞处于细胞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形成该细胞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和染色体数目变异B.若该生物精原细胞中的全部DNA分子双链均被15N标记,在14N的环境中进行两次正常的有丝分裂后被标记的子细胞所占的比例为1或1/2C.该生物减数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是星射线牵引的结果,发生在MII后期D.该细胞分裂形成的配子的基因型可能为aBX、aBX A、AbY、bY6.下列有关遗传物质探究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艾弗里实验中利用了酶的专一性和实验设计的“加法原理”B.艾弗里实验采用了细菌培养技术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思路与艾弗里实验思路基本一致D.烟草花叶病毒中提取的RNA能使烟草感染病毒7.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郑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期期末考试 生物(高清含答案)
2019—2020学年下期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高中一年级生物
二、非选择题(除注明的外,每空均为1分,共50分)
26.(10分)
(1)兴奋(电信号、神经冲动)由正变负
(2)2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3)大脑皮层 5 不是
(4)K+协助扩散
(5)两
27.(10分)
(1)组织液、血浆
(2)组织细胞内物质的氧化分解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负反馈
(3)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2分)胰岛A 胰高血糖素
(4)效应器传出神经
28.(10分)
(1)非特异性生来就有,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吞噬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吞噬细胞
(2)效应T 细胞免疫
(3)康复者体内已经产生了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4)尽量不去人流密集的区域,佩戴口罩,勤洗手,室内通风,周围环境消毒等(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29.(10分)
(1)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所取代的过程次生演替
(2)样方群落
(3)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垂直阳光
(4)J N t=N0λt(2分)
30.(10分)
(1)种群生产者
(2)6 捕食和竞争
(3)102.6 (朱鹮体内的)有机物
(4)物理行为调节种间关系
(5)直接。
河南省郑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含答案
郑州市2020—2021学年下期期末考试高中一年级生物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A C C D A C C D D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A A C B A B D C A D题号21 22 23 24 25答案 D D B C B二、非选择题(除注明的外,每空均为1分,共50分)26.(8分)(1)传出神经单向神经自身免疫病(2)促胰液素持续时间长、速度慢、范围广、通过体液运输(2分)(3)与特异性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发挥作用后大部分会被灭活、通过体液运输)27.(12分)(1)抗原后天形成的,针对特定的病原体抗体、淋巴因子(2分)让机体产生大量的抗体和记忆细胞(2)体液免疫和细胞(2分)B细胞、记忆细胞(2分)乙体内已经有相应的抗体;乙体内的记忆细胞在新冠病毒的刺激下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浆细胞和抗体(2分)抗体和记忆细胞在身体内存留的时间有限;病毒可能发生变异等(写出一点即可)28.(10分)(1)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是植物本身产生的(2分)(2)枝条种类、溶液类型(2分)沾蘸法、浸泡法(2分)(3)营养素类物质(2分。
合理即可)(4)细胞的生长(伸长)细胞的分裂29.(10分)(1)群落竞争玉米→玉米螟→瓢虫(或草蛉)(2)逐渐增强样方性别比例生物避免环境污染(3)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2分)30.(10分)(1)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2)(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负反馈调节能量植物所需物质(含N、P、K等元素的肥料)农田生态系统要不断地输出农产品(3)抵抗力成分单一,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弱。
河南省郑州市2022届生物高一(下)期末达标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郑州市2022届生物高一(下)期末达标测试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图是1958年由科学家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
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过程实现了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B.图中只有①和②过程发生了碱基互补配对C.③过程只需要mRNA、氨基酸、核糖体、酶和ATP就能完成D.②和③过程实现了遗传信息的表达【答案】D【解析】分析该图描述的是中心法则,过程①是DNA复制,②是转录,③是翻译。
转录和翻译实现了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A错误,D正确。
在图中的三个过程中都有碱基互补配对,B错误。
翻译过程需要mRNA为模板,氨基酸为原料,核糖体为场所,除了酶和ATP外还需要运载氨基酸的工具tRNA,C错误。
2.关于哺乳动物体内糖类和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胆固醇在动物体内可转化成维生素DB.相同质量的脂肪比糖类所含的能量多C.大脑生命活动的能量主要来自脂肪氧化分解D.乳汁中的乳糖经水解可产生葡萄糖和半乳糖【答案】C【解析】【分析】脂肪和糖类的组成元素均为C、H、O,但脂肪中H原子比例相对较高,氧化分解时释放的能量较多,所以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糖类是主要能源物质。
【详解】A、胆固醇和维生素D均属于脂质,胆固醇在动物体内可转化成维生素D,A正确;B、脂肪中H原子比例相对较高,相同质量的脂肪比糖类所含的能量多,B正确;C、大脑生命活动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的氧化分解,C错误;D、乳汁中的乳糖属于二糖,经水解可产生葡萄糖和半乳糖,D正确。
故选C。
3.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在培养R型细菌的1、2、3、4四支试管中,依次加入S型细菌的DNA、S型细菌DNA和DNA酶、S型细菌蛋白质、S型细菌荚膜多糖,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A.3和4 B.1、3和4C.2、3和4 D.1、2、3和4【答案】D【解析】【分析】在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中,艾弗里将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糖类、脂质等物质分离开,分别与R型细菌混合,单独的、直接的去观察它们的作用,最后发现只有加入S型细菌DNA的有S型的产生,最终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河南省郑州市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
河南省郑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
郑州市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生物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二、非选择题(除注明的外,每空均为1分,共50分)
26.(11分)
(1)抗原淋巴因子 C、E(2分)多
(2)A D
(3)免疫缺陷 B
(4)监控和清除(2分)
27.(12分)
(1)探究不同浓度2,4﹣D溶液对迎春枝条生根的影响(2分)(2)①无关变量单一变量原则(等量对照原则)
②6
③沾蘸法基部(形态学下端)(等量的)蒸馏水
④平均生根数
(3)10-11mol/L~10-10 mol/L 能
(4)做一个预实验
28...(
..
..15..分)
(.1.)下丘脑
....
....大脑皮层
(.2.)促甲状腺激素(
.......
.....(特异性)受体
..(负)反馈
...).垂体
........TSH
(.3.)胰岛
..肝糖原分解
.....
.胰高血糖素
.....肝脏
...A
(.4.)胰岛素
..
.........2.分)
....摄取、利用和储存(
(.5.)抗利尿激素
.......
......肾小管和集合管
29.(12分)
(1)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A→D→E(2分)
(3)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2分)
(4)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2分)(5)被生产者自身呼吸消耗和未利用(2分) 25a(2分)。
河南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豌豆、玉米和果蝇等是研究遗传学的好材料,研究人员针对不同的研究目的选择不同的材料。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孟德尔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天然豌豆一般是纯种B.玉米作为常用遗传材料的原因是它的子代数量多、属于单性花,母本去雄操作简单C.用测交法验证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只需观察后代的数量比是否符合1∶1D.摩尔根选择果蝇作为实验材料是因为它的染色体数少、易饲养、繁殖快2.在平衡致死系中具有两个致死基因A和B,A和B是非等位基因,基因型为AA和BB的个体均不能存活。
平衡致死系相互交配后,子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并会以杂合状态保存,因此平衡致死系也称为永久杂种。
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选项中属于平衡致死系的是()A.B.C. D.3.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表型相同的个体,其基因型也相同B.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其表型也相同C.“牝鸡司晨”现象表明性别不受遗传物质的控制D.一对相对性状也可能受到多对等位基因的控制4.下列有关遗传学基本概念与遗传实验和定律的叙述,错误的是()A.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均发生在减数分裂I后期B.2F的3∶1性状分离比依赖于雌雄配子随机结合C.测交能用于推测1F基因型及其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D.兔的黑毛与白毛、棉花的长绒与细绒均属于相对性状5.下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二倍体生物精子形成不同时期图像。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图①、②时期的细胞均可发生基因重组B.图②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核DNA数目相同C.图③细胞正在进行染色体复制D.图④细胞的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6.如图是二倍体生物体内某细胞图,关于此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此图可表示次级卵母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B.在此细胞形成过程中曾出现过2个四分体C.该细胞中有4条染色单体D.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为47.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错误..的是()A.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B.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可以发生重组C.基因重组能为自然选择提供更多筛选材料D.控制同一性状的等位基因间可以发生重组8.用下列哪种结构作为实验材料,既可看到有丝分裂,又可看到减数分裂的细胞是()A.小鼠早期胚胎B.小鼠精巢C.小鼠肿瘤细胞D.小鼠子宫细胞9.一个精原细胞内含有三对同源染色体,染色体上的DNA全部用15N进行了标记,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DNA复制所用原料均不含15N)形成4个精子,其中一个精子和一个不含15N的卵细胞融合形成一个受精卵,该受精卵连续进行两次有丝分裂,形成的四个子细胞中含15N 标记的细胞数不可能为()A.1个B.2个C.3个D.4个10.下图为某二倍体生物体内的一组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①②③④⑤A.图示5个细胞均具有同源染色体B.图中属于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有①③⑤C.图②产生的子细胞为精细胞或极体D.该生物的体细胞中含有染色体数可能是4条或8条11.如图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图谱,两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不同,乙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9%。
河南省郑州一中高一下册第二学期期末复习生物试卷含答案【精编】.doc
一中2019-2020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复习试卷生 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2017启东中学)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
两株高茎豌豆杂交,后代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若后代全部高茎进行自交,则所有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为( )A .3∶1B .5∶1C .9∶6D .1∶1 2.(2017舒兰一中)关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和摩尔根证实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果蝇杂交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涉及的性状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B .两实验都采用了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数据 C .两实验均采用了假说—演绎的研究方法D .两实验都进行了正反交实验获得F 1并自交获得F 23.(2017仲元中学)下图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器官中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图象,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分离定律发生在A 细胞中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B.A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叫极体C.A、C细胞中含有同染色体对数依次为2、2D.B细胞属于有丝分裂,A、C细胞属于减数分裂4.(2017中山市级联考)下列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者间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不同B.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不同C.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相同D.两者后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相同5.(2017成都外国语)对于一个染色体组成为Y的色觉正常男孩的变异分析,其双亲可能有如下几种情况:①色盲的母亲和正常的父亲;②色盲的父亲和正常的母亲(不携带色盲基因)。
河南省郑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郑州市2022-2023学年下期期末考试高一生物试题卷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玉米的黄粒与豌豆的绿粒B.兔子的长毛与狗的短毛C.西红柿的绿茎与红果皮D.小鼠的灰身与黑身2.在生物学界认识到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之前,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就提出了超越时代的假说,下列不属于...该假说内容的是A.F2中高茎与矮茎的性状分离比接近3:1B.生物的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C.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D.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3.某同学利用甲、乙两个小楠和若干小球进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B.两个小桶中的小球数量不必相等C.每次抓取后需要将小球放回原桶D.重复4次后结果应为DD:Dd:dd=l:2:14.水稻的非糯性对糯性是显性,用纯种的非糯性水稻和糯性水稻杂交,取F1的花粉经碘液染色,半数花粉呈蓝黑色,半数花粉呈橙红色,自交后代非糯性水稻和糯性水稻之比为3:1。
以下最能直接体现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A.F2表型的比例为3:1B.F2基因型的比例为1:2:1C.测交后代的比例为1:1D.F1的花粉经碘液染色,蓝黑色与橙红色的比例为1:15.下图是同种生物4个个体的细胞示意图,其中等位基因A和a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等位基因B和b控制另一对相对性状,则下列哪两个图代表的生物个体杂交可得到4种表型、6种基因型的子代个体A.图1、图4B.图1、图3C.图2、图3D.图3、图46.下列有关四分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四分体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经过复制的同源染色体都能形成四分体C.染色体互换现象发生在四分体时期D.一个四分体中有4个DNA分子7.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可以用来解释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染色钵上黑色横线代表基因的位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B.配子中基因和染色体均成单存在C成对的基因(同源染色体)一个(条)来自父方,一个(条)来自母方D.由图可知,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同时,非等位基因也都发生了自由组合8.果蝇的红眼、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图为果蝇杂交实验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果蝇的红眼对白眼为显性B.控制眼睛颜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果蝇眼睛颜色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D.用白眼雌性与红眼雄性果蝇杂交,通过眼睛的颜色可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9.下列关于人类红绿色盲的叙述,正确的是A.男性患者将色盲基因传递给儿子和女儿的概率相等B.具有“双亲都患病,子女不一定患病”的遗传特点C.男性的色盲基因一定来自其外祖父D.色盲女性的父亲和儿子都是色盲10.家鸡是遗传学中常用的实验材料。
河南省郑州市高一下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精选】.doc
河南省郑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人体中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了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当血浆渗透压降低时,机体会发生组织水肿现象B.内坏境成分中含有尿素、神经递质、激素、CO2、血红蛋白等C.生成和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不相等D.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B.内环境是机体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C.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D.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神经—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3.下图甲是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d的亚显微结构棋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中的f结构是效应器B.兴奋在甲图中的d结构上可以双向传递C.乙图中的B可以是细胞体或树突的膜D.当甲图的b处兴奋时,膜内的电流是从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4.下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某人花粉过敏时B的含量将会增多B.某人一次摄入较多的食醋,不会引起内环境ph明显下降,原因是A中含有缓冲物质C.在A、B、C三种液体中,A中CO2浓度最髙D.E表示泌尿系统、皮肤等5.下图表示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B.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神经递质的释放需要消耗能量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后膜一定产生兴奋6.下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a、d两点分別为电表①和电表②两电极的中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刺激c点,若检测到b、d点都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间一神经元上可以双向传导B.刺激c点,电表①偏转一次,电表②偏转两次C.兴奋由c传导到e时,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D.刺激a点,电表①不会发生偏转7.下列列关于人体大脑皮层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大脑皮层能控制位于脊髄的排尿中枢B.能听懂别人的谈话,但不能用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属于运动性失语症C.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D.短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8.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B.高位截瘫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C.成年人若缺乏甲状腺激素,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也会降低D.胰液的分泌既受神经的调节,也受体液的调节9.当人的血压升高时,血管壁上的压力感受器感受到刺激可以反射性地引起心跳减慢和小血管舒张,从而使血压降低,由此判断这一调节属于A.体液调节,负反馈调节B.神经一体液调节,负反馈调节C.神经调节,正反馈调节D.神经调节,负反馈调节10.正常人处于寒冷环境中,会发生的生理反应是A.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机体散热量增加,产热量增加B.肾上腺素分泌量减少,机体散热量增加,产热量减少C.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机体散热最减少,产热量增加D.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减少,机体散热量减少,产热量减少11.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说法正确的是A.体液免疫中淋巴因子不起作用,细胞免疫中吞噬细胞不起作用B.体液免疫中有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中同样有B细胞参与C.结核杆菌为胞内寄生菌,机体依赖体液免疫使之失去藏身之所D.体液免疫中有二次免疫,细胞免疫中同样有二次免疫12.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B.T细胞和B细胞的产生部位相同,成熟部位不同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D.浆细胞分泌抗体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13.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HIV有高度的变异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郑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人体中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了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当血浆渗透压降低时,机体会发生组织水肿现象B.内坏境成分中含有尿素、神经递质、激素、CO2、血红蛋白等C.生成和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不相等D.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B.内环境是机体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C.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D.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神经—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3.下图甲是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d的亚显微结构棋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中的f结构是效应器B.兴奋在甲图中的d结构上可以双向传递C.乙图中的B可以是细胞体或树突的膜D.当甲图的b处兴奋时,膜内的电流是从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4.下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某人花粉过敏时B的含量将会增多B.某人一次摄入较多的食醋,不会引起内环境ph明显下降,原因是A中含有缓冲物质C.在A、B、C三种液体中,A中CO2浓度最髙D.E表示泌尿系统、皮肤等5.下图表示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B.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神经递质的释放需要消耗能量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后膜一定产生兴奋6.下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a、d两点分別为电表①和电表②两电极的中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刺激c点,若检测到b、d点都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间一神经元上可以双向传导B.刺激c点,电表①偏转一次,电表②偏转两次C.兴奋由c传导到e时,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D.刺激a点,电表①不会发生偏转7.下列列关于人体大脑皮层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大脑皮层能控制位于脊髄的排尿中枢B.能听懂别人的谈话,但不能用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属于运动性失语症C.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D.短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8.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B.高位截瘫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C.成年人若缺乏甲状腺激素,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也会降低D.胰液的分泌既受神经的调节,也受体液的调节9.当人的血压升高时,血管壁上的压力感受器感受到刺激可以反射性地引起心跳减慢和小血管舒张,从而使血压降低,由此判断这一调节属于A.体液调节,负反馈调节B.神经一体液调节,负反馈调节C.神经调节,正反馈调节D.神经调节,负反馈调节10.正常人处于寒冷环境中,会发生的生理反应是A.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机体散热量增加,产热量增加B.肾上腺素分泌量减少,机体散热量增加,产热量减少C.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机体散热最减少,产热量增加D.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减少,机体散热量减少,产热量减少11.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说法正确的是A.体液免疫中淋巴因子不起作用,细胞免疫中吞噬细胞不起作用B.体液免疫中有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中同样有B细胞参与C.结核杆菌为胞内寄生菌,机体依赖体液免疫使之失去藏身之所D.体液免疫中有二次免疫,细胞免疫中同样有二次免疫12.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B.T细胞和B细胞的产生部位相同,成熟部位不同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D.浆细胞分泌抗体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13.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HIV有高度的变异性。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HIV高度的变异性,致使有关疫苗的研发难度加大B.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C.HIV感染人群比健康人群更容易患上恶性肿瘤D.艾滋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严重减退而体液免疫功能不受影响14.少数人注射青霉素后出现胸闷、气急和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症状。
以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青霉素过敏反应一般不会损伤组织细胞B.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后会引起自身免疫病C.青霉素引起的过敏反应具有个体差异性D.青霉素过敏反应有明显的遗传倾向15.下列有关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叙述的是A.化学成分为吲哚乙酸,其合成的前体物质为色氨酸B.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这是其生理作用两重性的表现C.光照能影响胚芽鞘尖端和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分布D.在植物体内既能极性运输,也能横向运输16.下图表示不同浓度的外生长素对芽生长的怍用效应和植物的芽在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中的生长情况。
甲图中的a点所对应的乙图中生长状况是A.①B.②C.③D.④17.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应用,不正确的是A.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防止果实脱落B.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芹菜幼苗,可提高芹菜的产量C.用一定浓度乙烯利处理风梨,能使凤梨提前上市D.用一定浓度的脱落酸处理浸泡过的小麦种子,能提高种子的发芽率18.下图是有关种群特征的概念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④代表年龄组成B.图中①代表出生率C.图中③是性别比例D.预测未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19.下列有关调查动物或植物种群密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地中蚜虫的种群密度一般不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査B.对于个体较大、活动能力较强的动物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査C.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D.使用标志重捕方法时,由于方法不当造成被标记的个体部分死亡,会导致估算数值比实际数值偏小20.下图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将某一物种迁入到一个新的环境中,短时间内都将会表现出类似曲线Ⅰ的种群增长形式B.曲线Ⅱ中的b点,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C.曲线Ⅱ中的c一d段,可能是营养物质缺乏所导致的D.酿酒过程中,将酵母菌的种群数量控制在/2可获得最大效益21.下列关于群落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一片森林里,所有的动物和植物就构成了这个生态系统的群落B.与农田生态系统相比,森林生态系统群落的垂直结构要复杂C.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D.群落中影响植物分层的主要因素是光照22.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森林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
乙地后成为旅游景点。
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不同B.若没有外力干扰,气候适宜,甲、乙两地都可能重现森林C.苔藓会比地衣更早地山现在乙地火山岩上D.人类活动可能影响乙地的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23.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的原因是多种生物在不同食物链中占有不同的营养级B.蛇与鼠、食虫鸟与蛙的关系分别是捕食和竞争C.该图仅体现了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D.鹰在植物→鼠—蛇→鹰这条食物链中属于四级消费者24.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有4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时间分别测得这4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图所示。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该食物链是丙→甲→乙→丁B.丙种群数量增加,甲、乙、丁的种群数量均增加C.这4种生物中,丙的个体数量一定最多D.若丁的体型最大,则其个体数量应该最少25.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的多少),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图中c代表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B.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微c/a×100%C.在“草→兔→狼”这一食物链中,狼粪便中的能量属于 dD.缩短食物链不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二、非选择体(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26.(11分)免疫调节是人体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方式之一,①一⑩表示相关过程,A—E表示细胞,甲、乙、丙表示相关物质。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物质甲是,物质乙是。
分析图示可知,第二次注射甲时,产生的浆细胞于(填字母),且产生的抗体数量。
(2)既参与特异性免疫又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免疫细胞是上图中 (填字母)。
在图中众多类型的免疫细胞中,不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是 (填字母)。
(3)从免疫学角度分析,艾滋病是一种病。
HIV主要攻击图中的(填字母)。
(4)正常人体内已经衰老或因其他因素而被损伤的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能够被及时的淸理,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功能。
27.(12分)某生物兴趣小组用生长素类似物2,4-D溶液对迎春枝条进行了一些相关实验,他们首先按照图1所示步骤配制了一系列浓度梯度的2,4一D溶液,图2是实验结果。
(1)该小组研究的课题是:。
(2)实验步骤:①配制 2.4—D溶液:配制一系列浓度的2,4—D溶液各9ml,具体如图1所示。
据图所知,对⑤号试管中的2,4—D溶液还应进行的操作是吸走1mL溶液,该操作是为了控制变量,体现了实验设计的原则。
②分组编号:选择生长状况相同,芽的数量相同的迎春枝条若干,随机均分成组。
③处理枝条用2,4—D溶液处理枝条的2种简便的方法是和浸泡法。
浸泡时,把迎春枝条的浸泡在配置好的2,4—D溶液适宜时间,深约3厘米。
其中对照组用在相同条件下处理相同时间。
④适宜条件下培养: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测量并记录每组迎春枝条的,对所得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实验结论:由图2可确定促进枝条生根的最适2,4—D溶液浓度的范围是,实验结果 (填“能”或“不能”)体现2,4—D的两重性。
(4)为了避免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在开展本实验之前,最好先。
28.(15分)下图为某男子饥寒交迫时体内的一些生理变化过程示意图(A~D表示器官或细胞,①~④表示激素)。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的体溫调节中枢位于,产生冷觉的A是。
(2)图中②代表,B代表。
当激素③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反过抑制下丘脑和B分泌相关激素时,体现了激素的调节机制。
在受到寒冷刺激时,B分泌的激素只能作用于甲状腺细胞,而激素③几乎可作用于全身细胞,这与靶细胞膜上有关。
(3)饥饿状态下,血糖降低,图中 C 细胞分泌④作用于靶器官D ,通过促进和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从而升高血糖。
(4)在血糖调节方面与激素④相互拮抗的激素是。
该激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葡萄糖,使血糖水平降低。
(5)该男子在寒冷的环境中,尿量增加,原因是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的减少,对原尿中的水分重吸收减少。
29.(12分)下图是关于生态系统功能的概念图(部分),其中A、B、C、D、E表示某个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