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评价及管理程序通用版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管理控制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管理控制程序
一、危险源辨识:
1.确定危险源范围:对企业内部和外部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明确和
界定,例如生产设备、化学品、工艺流程、物流运输等。
2.搜集资料:收集与危险源相关的各类文件资料,如技术规范、标准、操作规程、事故案例等。
3.实地检查:对企业内部进行实地巡查,对各个环节和场所进行详细
观察,了解实际情况。
4.组织讨论:通过组织多部门相关人员进行会商或座谈会形式,共同
讨论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二、风险评价:
1.确定可能的风险:根据危险源辨识结果,对可能的风险进行概括和
列举。
2.评价风险程度:对每个可能的风险进行评价,包括风险的频率和严
重程度,例如可能发生的概率、事故后果、对人员健康安全和环境的影响等。
3.确定优先级:根据风险程度,确定优先处理的重点风险。
三、管理控制:
1.制定管理控制措施: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管理控制措施,包括预防措施、控制措施和应急措施。
2.建立风险控制措施清单:将制定的管理控制措施进行分类整理,形
成清单,并明确责任人和执行时间。
3.编制台账和记录:对管控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记录,建立相应的台账,包括控制措施的操作记录、维修记录和应急演练等。
4.监督检查:对已采取的管控措施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实施的有效
性和可持续性。
5.持续改进:定期对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进行回顾,总结经验教训,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修正措施,以实现危险源的持续控制和风险的不断降低。
以上就是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管理控制程序的主要内容。通过该程
序的执行,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危险源,并评估其对企业安全和
危险源辨识、评价及管理程序范本
危险源辨识、评价及管理程序范本
第一部分:引言
本文介绍了一个危险源辨识、评价及管理程序的范本。该程序是为了帮助组织识别和评估潜在的危险源,并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来防范和降低事故和职业病的风险。本程序适用于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组织,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定制。
第二部分:危险源辨识
1. 目的
为了识别组织内的危险源,以便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来控制风险。
2. 范围
本危险源辨识程序适用于组织内的所有部门和工作场所。
3. 方法
(1) 召集一个跨部门的危险源辨识小组,由各个部门的专家组成。
(2) 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工作场所的各个方面,并记录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3) 审查文件和记录,如事故报告、职业病报告、安全检查报告等,以了解过去的事故和职业病情况。
(4) 评估每个潜在危险源的风险,包括可能性和后果。
(5)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优先处理的危险源清单。
第三部分:危险源评价
1. 目的
为了评估潜在的危险源对组织的影响,并确定适当的控制措施。
2. 范围
本危险源评价程序适用于组织内的所有潜在危险源。
3. 方法
(1) 收集有关危险源的信息,包括其性质、特征、可能性和后果等。
(2) 进行风险评估,确定潜在危险源对组织的影响程度。
(3) 制定控制措施,以减少危险源的潜在影响。
(4) 制定应急计划,以应对危险源可能引发的事故和紧急情况。
第四部分:危险源管理
1. 目的
为了降低事故和职业病的风险,保护员工的生命和健康。
2. 范围
本危险源管理程序适用于组织内的所有危险源。
3. 方法
(1) 制定危险源管理计划,包括目标、责任和资源分配等。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管理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管理程序
1.概述
本程序旨在指导组织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工作,以
便有效地识别和评估潜在危险,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控制和管理。
2.危险源辨识
(1)明确责任:确定危险源辨识的责任部门或人员,并确保其具备
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收集信息:收集与组织活动相关的所有信息,包括设备、材料、工艺和作业环境等。
(3)识别危险源:通过检查、观察、询问和分析等手段,针对收集
到的信息辨识出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3.风险评价
(1)评估可能性:根据危险源的性质、维度和频率等因素,评估可
能发生的风险。
(2)评估后果:根据风险发生时的可能后果,评估风险对组织、员
工和环境可能造成的损害程度。
(3)评估严重性:结合可能性和后果的评估结果,评估风险的严重性,以确定优先处理的风险。
4.控制管理
(1)优先处理:根据风险的严重性和优先级,确定处理措施的先后
顺序。
(2)控制措施选择:选择内控措施和外控措施,确定适用于各类风险的控制措施。
(3)监控执行:监控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控制效果。
(4)持续改进:定期对已实施的控制措施进行评估和改进,以保证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5.相关要求
(1)法律法规: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确保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2)管理体系要求:将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纳入组织的管理体系中,确保相关工作与组织的其他管理工作相衔接。
(3)人员培训:对负责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的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
危险源调查、辨识、评价控制程序
1 目的
辨识及评价项目范围内的职业健康安全危害,评价其危险程度,判定出重大危险源,从而进行有效控制。
2 范围
适用于本项目范围内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
3 职责
3.1 项目安全总监负责危险源辨识及评价的组织领导工作。
3.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工作职责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及评价工作。
3.3安质部负责负责编制《重大危险源清单》。
4 工作程序
4.1 危险源辨识范围
危险源辨识应以项目所有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产生影响的职业健康风险为依据,辩识与各项业务活动有关的所有危险源,考虑谁会受到伤害以及如何受到伤害。业务活动内容包括:生产现场、工作场所、设备、人员(进入作业场所的所有人员,包括员工、临时工、合同方人员、访问者等)和工作流程,并收集有关信息。组织内存在的危险源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⑴组织的常规活动(正常活动),如正常生产活动、物资的采购、运输、储存、使用、废弃活动等;
⑵组织的非常规活动,包括异常活动(如停电、停机、设备维修、临时抢修活动等)和紧急情况下的活动(如发生火灾、坍塌等情况下的抢救活动);
⑶所有进入工作场所、办公场所及与办公区域难以划分的生活区的人员(包括相关方人员)的活动等;
⑷与产品实现过程相关的所有场所,包括生产现场作业场所、办公场所和相关的生活场所等(如宿舍、食堂、饮用水源等);
⑸与生产实现有关的所有设施,包括所有场所内的相关设施,如建筑物、生产设备、物资等;
⑹工作场所内由外界提供的设施,如组织所租赁的建筑物、设备等。
4.2 危险源辨识依据和途径
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程序
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程序
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程序
一、危险源辨识
1.1 确定危险源的范畴和分类
在危险源辨识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危险源的范畴和分类。危险源主要包括物理性危险源、化学性危险源、生物性危险源和心理性危险源等。在焦化项目中,常见的危险源包括高温设备、压力容器、煤气管道、化学药品等。
1.2 识别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和伤害
在确定危险源后,应进一步识别其可能导致的事故和伤害。例如,高温设备可能导致烫伤事故,化学药品可能导致中毒或腐蚀等。通过对事故和伤害的识别,可以更好地了解危险源的危害程度及影响范围。
1.3 记录并分析危险源数据
对识别出的危险源及其可能导致的事故和伤害进行详细记录,并对其进行分析。分析应包括危险源的分布情况、危害程度、影响范围以及事故发生的概率等。根据分析结果,可以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二、风险评价
2.1 确定风险评价的方法和标准
风险评价是通过对危险源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确定其可能导致的风险程度及影响范围。在焦化项目中,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包括风险矩阵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等。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风险评价方法和标准。
2.2 对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和分级
根据选定的风险评价方法,对每个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和分级。根据评估结果,将危险源分为不同等级,以便于针对不同等级的危险源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2.3 制定风险控制措施的优先级
针对不同等级的危险源,应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并确定其优先级。对于高等级的危险源,应优先采取风险控制措施,以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对于低等级的危险源,可以在采取相应措施的基础上,逐步完善风险控制措施。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管理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管理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管理程序是企业在进行工作中,为了保证
员工的安全和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而制定的一系列程序和措施。下面是一
份关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管理程序的详细说明,包括程序的步骤、流程和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一、危险源辨识:
1.成立危险源辨识小组。负责组织和实施危险源辨识工作的人员应具
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
2.制定危险源辨识计划。明确危险源辨识的范围、时间和工作任务。
3.收集信息。通过查阅文件、现场调查、设备走访等方式,收集与危
险源相关的信息。
4.制定辨识方法和标准。根据收集到的信息,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标准
进行危险源的辨识。
5.开展危险源辨识活动。根据辨识方法和标准,对各个岗位、设备等
进行逐一辨识,确定危险源清单。
二、风险评价:
1.制定风险评价标准。确定不同风险等级的标准。
2.评估风险概率和严重程度。采用定性和定量方法对每个危险源进行
风险评估,计算出相关风险值。
3.确定风险等级。根据评估结果,将风险分为低、中、高等级。
4.制定应对措施。根据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包括风险监控、事故预防、应急处理等。
5.编制风险评价报告。将风险评价结果和应对措施整理成报告,供相
关人员参考和执行。
三、风险控制管理:
1.设立管理责任人。明确风险控制的负责人,确保风险控制工作的开
展与执行。
2.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标准,包括技术控制、管理控制和个体防护等。
3.实施风险控制措施。将制定的控制措施具体落实到岗位和工作场所。
4.监督和检查。建立风险控制监督和检查机制,定期对风险控制措施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管理控制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管理控制程序
一、危险源辨识
1.收集信息:通过走访、观察、查阅资料等方式,收集与工作环境安全相关的信息,包括工作条件、工作过程、设备设施、材料等。
2.确定危险源:根据收集到的信息,确定潜在的危险源,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各种危险源。
3.评估危险源:对确定的危险源进行评估,包括危险源的性质、潜在危害、可能发生的频率等。
4.制定辨识报告: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危险源辨识报告,详细描述各个危险源及其可能的危害。
二、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指对危险源造成的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和量化。风险评价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风险评价标准: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确定风险评价的量化指标和标准。
2.评估风险:根据危险源辨识报告和风险评价标准,对危险源造成的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和量化。
3.制定评价报告: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风险评价报告,详细描述各个风险源的风险水平。
管理控制是指通过采取措施来控制和减少潜在的危险源造成的风险,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健康性。管理控制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1.制定管理控制措施:根据评估结果和风险评价报告,制定相应的管理控制措施,包括技术控制、工程控制、行政控制等。
2.实施控制措施:按照制定的控制措施,进行实施和监督,确保控制措施有效执行。
3.监测和评价:定期对控制措施进行监测和评价,及时调整和改进控制措施。
4.培训与教育: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
5.记录和报告:对管理控制的过程进行记录和报告,包括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监测结果、评价结果等。
通过上述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管理控制程序的实施,可以有效地识别和评估潜在的危险源,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控制措施,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性和健康性。这对于预防事故的发生、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及控制程序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及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公司在检测工程施工和管理活动中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价,以确定风险等级并实施必要的风险控制,最大限度地消除或降低风险,确保检验检测工作安全。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在检测工程施工及办公场所范围内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3 职责
3.1质量负责人负责审批确认公司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结果;
3.2 技术服务部是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控制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的策划;
3.3检测工程部是检测工程项目的风险辨识、评价和控制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检测项目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制定和实
施全过程的监控。
3.4检测项目部负责检测项目所涉及范围内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策划工作,并确定出重大危害因素及相应的控制计划。3.5行政人事部负责组织公司办公活动中危险源的识别;
3.6各部门负责本部门活动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参加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措施的策划。
4 工作程序
4.1 工作流程
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确定不可接受风险→风险控制策划。
4.2 危险源辨识
4.2.1危险源辨识时应考虑以下活动和因素:
1)常规和非常规活动;(如:正常的检测作业活动和非常规的故障抢修活动。)
2) 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分包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
3)公司人员行为、能力和其他人为因素;
4) 产生于工作场所之外、能够对工作场所内公司人员健康安全产生有害影响的、已辨识的危险源;(如被检测对象(管道)施工单位管道安装活动导致的危险源。)
危险源辨识、评价及管理程序(二篇)
危险源辨识、评价及管理程序
1目的
为了识别公司施工活动的危害因素,评价危害事件的风险程度,制定有效风险控制措施,最大限度降低风险级别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有关职业健康安全危害识别、评价更新与控制。
3职责
3.1管理者代表审批《重大风险清单》、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3.2安全环保监察部负责组织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工作,报管理者代表批准,下发《重大风险清单》。负责监督、检查所属各单位风险因素的管理与控制工作。负责审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3.3生产部负责参与危险源的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负责组织所属各单位按照《重大风险清单》编制有针对性的预控措施,并在施工(生产)中组织贯彻落实。
3.4各基层单位、部门负责依据《重大风险清单》,对重大危害因素及风险按照相应文件要求进行管理和控制。负责上报新产生的风险因素及管理方案。
4管理内容与要求
4.1工作原则
4.1.1预防原则:依据施工现场所涉及的活动范围、危害事件的性质以及时间、风险的特点,针对性的选取相应的方法。
4.1.2一致性原则:依据施工活动的特点、存在的隐患,选取相应的方法,确保辩识、评价和控制措施的一致性。
4.2危险源辩识
4.2.1辩识范围
a) 设备采购、设施的安装、使用、维护、报废等所有运行活动(包括相关方使用的设备、设施)。
b) 作业场所的人员活动(包括进入作业现场的相关方人员的活动)。
c) 化学品、油类及其他物资的采购、运输、储存、使用、废弃等活动(包括相关方的有关活动)。
d) 工程施工中常规或非常规的作业活动。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
篇一: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报告
**生产车间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报告
**生产车间按照公司统一部署,开展了危险源的辨识、评价、控
制工作,现将工作情况进行总结。
3月份,组织员工对危险源的概念、什么是危险因素、危险源评价的意义进行了宣传、学习,组织各岗位进行了危险源的初步辨识,经
处内评定,整理出本部门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一览表》,并按照要求进行了初步辨识。
4月份,我车间举行危险源风险评价会,参加人员包括部门负责人、安全专干、综合管理员、设备管理员、工艺技术员。安环科科长***、
安全工程师***应邀参加。
会议对****车间初步辨识的43项危险因素进行了风险评价,经过安保处的专业指导及大家的热烈讨论,最终确定了15项危险因素。其中风险达到ⅴ级的危险源4项,达到ⅳ级的危险源8项,达到ⅲ级的危险源3项。
控制措施
任何工业生产系统中都存在许多危险源,受人力、物力、技术等
方面因素的限制,不可能彻底消除或完全控制危险源,只能集中有限
的人力、物力消除或控制风险较大的危险源。车间对评价出来达到ⅲ
级风险的3项危险源初步确定了控制措施,计划制定管理方案进行控制。同时,对车间存在的低风险危险源进行员工安全教育培训,针对
针对重要危险源制定应急预案并组织定期演练,以提高员工对风
险的防范、分析、辨识意识,全面保障生产工作的安全运行。
通过以上工作的进行,使**车间员工认识到面对安全生产中不断
涌现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如何有效地预防与控制各种安全生
产的问题,使由被动防范事故向主动控制源头并往本质安全化方面转变。同样,开展重大危险源辨识工作是预防重大事故工作的出发点,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程序模版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程序模版
1. 概述
本程序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在工作场所中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有效管理,以保护员工的健康和安全。该程序适用于所有部门和员工,并且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实施。
2. 危险源辨识
2.1 识别危险源的责任
2.1.1 所有员工应积极参与危险源的辨识,并及时报告发现的危险源。
2.1.2 部门主管应负责确保危险源的辨识工作的开展,并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和汇总相关数据。
2.2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2.2.1 定期组织危险源辨识工作,包括现场观察、洞察和讨论等方式进行。
2.2.2 借鉴过往的经验教训,根据常见的危险源进行辨识。
2.3 危险源辨识的记录和汇总
2.3.1 在危险源辨识过程中,应及时记录发现的危险源,并详细描述其特点、位置和可能的风险。
2.3.2 部门主管应负责对危险源辨识的记录进行汇总和整理。
3. 风险评价
3.1 风险评价的责任
3.1.1 风险评价由专业人员负责进行,确保风险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1.2 部门主管应负责组织风险评价工作的开展,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
3.2 风险评价的方法
3.2.1 根据危险源辨识的结果,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等。
3.2.2 风险评价应综合考虑潜在风险的可能性和后果,形成风险评价报告。
3.3 风险评价的记录和汇总
3.3.1 风险评价的结果应及时记录,并按照风险的等级进行分类和标识。
3.3.2 部门主管应负责对风险评价的结果进行汇总和整理,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控制措施的制定。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程序(2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程序
1、目的和适用范围
充分辨识危险源,合理评价风险,进行风险控制策划,为管理体系运行和决策提供依据。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管理体系内各单位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的管理。
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风险评价: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过程。
不可接受风险:指公司根据本程序辨识、评价的级别为二级(含二级)以上的,在体系运行中需特别关注、重点控制的风险。
三定四不推:指在风险控制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中要做到定人员、定措施、定时间;班组能够解决的不推给车间、车间能够解决的不推给分厂、分厂能够解决的不推给公司。
管理方案:对风险需投资或加强培训实现职业健康安全目标,而明确相关职能和层次的职责和权限,制定方法、资源、时间表,并落实专项检查所采取的措施。管理方案应通过年度检修计划、技改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专项治理整改等方式实施。
3.1安全环保部负责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负责制定、修改程序并组织实施和检查。
3.2各单位负责实施本单位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并配合安全环保部对不可接受风险进行确认。
4、工作程序
4.1安全环保部每年第四季度组织进行一次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
4.2各单位依据安全环保部的安排,针对本单位区域内所有作业活动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工作,填写“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编制本单位《不可接受风险及控制计划清单》,经本单位主管领导审核、单位领导批准后,受控发放,并将电子文本报安全环保部。
危险源辨识、评价及管理程序
危险源辨识、评价及管理程序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物质、设备、过程或活动等。在工作场所中,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管理是确保员工安全和生产环境安全的重要程序。下面将详细介绍危险源辨识、评价和管理程序。
一、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辨识是指通过对工作场所的分析和检查,识别可能导致事故和伤害的危险源的过程。辨识危险源的目的是为了制定预防控制措施,减少或消除潜在的风险。
1. 收集信息:收集有关工作场所的各种信息,包括设备、物质、过程、环境等方面的信息。可以通过检查现场、查阅文件和记录、采访员工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
2. 识别危险源: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识别出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危险源可以分为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机械性、人员行为等多个方面。
3. 归纳总结:对所有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归纳总结,形成清单或清单。清单中应包括危险源的分类、描述、位置、可能造成的伤害或危害、风险评估等信息。
4. 评估风险:对归纳总结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通过比较可能导致的事故发生概率和可能造成的伤害程度,确定风险的大小。评估结果可以使用风险矩阵或其他评估模型来呈现。
5. 制定控制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控制措施可以通过工程控制、管理控制、行为控制等方式来实施,以减少或消除危险源。
二、危险源评价
危险源评价是对辨识出的危险源的风险进行量化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各个危险源的风险程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应采取的控制措施和优先级,确保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
1. 收集数据:收集有关危险源的数据,包括相关文件、统计数据、历史记录等。可以通过实地调查、调研、查询文献等方式获取相关数据。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程序
1.目的
对所有相关活动、产品及服务中的危险源进行辨识与评价,实现对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有效管理和控制,特制订本程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项目部的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与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更新与管理活动。
3.引用标准
3.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45001-2020)
4.术语和定义
4.1 采用集团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手册》(2023 版)中的有关术语和定义。
5.职责
5.1 安全监督部负责本程序的编制、修改和实施情况的检查;
5.2 安全监督部负责汇总公司总部、项目部危险源调查表、风险评价表、危险源总台帐、重大危险源控制目标和管理方案,并指导项目部制订控制方案;
5.3 项目部对本项目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价,编制危
险源调查表、风险评价表、危险源总台帐、重大危险源控制目标和管理方案报安全监督部核备,并对编制出的方案组织实施;
5.4 公司总部各部门对本部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价,由安全监督部汇总并制定措施后交各部门实施。
5.5 管理者代表负责集团公司危险源清单和重大危险源的审批。
6.工作程序
6.1 工作流程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确定重大危险源--制定控制方案
6.2 确定评价区域
公司、项目部应分别组织人员进行危险源辨识与评价工作。
评价前应确定所有应评价的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相关施工过程及变更等。
6.3 危险源辨识方法包括:
a.直观经验分析法;
b.系统安全分析法。
6.4 危险源辨识:
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6),公司、项目部辨识危险源应当考虑造成如下后果的相关因素:物体打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程序范本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程序范本
一、目的
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健康,并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制定本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程序。
二、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和员工,包括办公室、工厂、仓库等。
三、定义
1. 危险源:指在工作环境中可能引发事故或损害人员健康的因素或条件。
2. 风险评价:对危险源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级别。
3. 控制措施:为降低或消除危险源而采取的措施。
四、程序
1. 危险源辨识
1.1 定期组织危险源辨识活动,确保对工作环境中的危险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识别和记录。辨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工作场所:检查设施、设备、机械、电气设备等是否存在潜在的危险源,如破损、老化、过载等。
- 动作姿势:识别是否存在需要长时间保持不良的工作姿势,是否存在需要频繁弯腰、抬重物等容易导致伤害的工作方式。
- 物料和化学品:识别是否存在危险物质的泄漏、泄露、滴漏等情况,是否存在不当存储、处理等操作。
- 环境:识别是否存在恶劣的工作环境,如高温、低温、噪声、振动等。
- 人员:识别是否存在潜在的人为错误,如操作不当、疲劳等。
- 其他:根据实际情况识别其他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1.2 针对发现的危险源,进行详细记录,包括但不限于危险源的名称、位置、可能引发的风险、存在时间等信息。
2. 风险评价
2.1 根据危险源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风险级别。评价过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 评估可能性:根据经验和专业知识,评估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包括常见的事故类型和频率。
- 评估严重程度:评估事故发生后可能引发的损失,包括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生产中断等。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控制程序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控制程序
一、引言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控制程序是一项重要的安全管理措施,旨在识别潜在的危险源,并评估它们对人员、环境和财产的风险。通过对危险源进行合理的评价和控制,可以有效降低事故和伤害事故的风险,保障企业的持续经营和员工的生命安全。
二、危险源辨识程序
1.确定危险源辨识的范围:确定需要进行危险源辨识的区域、设备、工艺等范围,并编制相关调查计划。
2.收集资料:收集与危险源相关的各种资料,包括工艺流程图、设备资料、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和应急预案等。
3.现场调查:组织专业人员对相关区域、设备和工艺进行现场调查,记录并分析潜在的危险源,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和人为因素等。
4.数据收集和整理:将调查数据整理为清晰、有序的报告,包括危险源的描述、危害及其潜在风险等。
5.风险评估:对危险源的风险进行评估,根据概率和严重程度进行分类,确定危险源的优先级。
6.报告和反馈:将危险源调查报告反馈给相关部门,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1.根据危险源辨识的结果,对每个危险源确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2.评估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对已经实施的控制措施进行评估,确保其
有效降低潜在风险。
3.修订控制措施:根据评估结果,对控制措施进行修订和改进,以提
高其效果。
4.指导并培训员工:制定相关培训计划,确保员工了解和掌握正确的
操作方式,提高安全意识和管理能力。
5.定期检查和评估:定期对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发
现问题及时进行改正。
6.与外部合作单位的沟通:与外部合作单位共享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
价的结果,加强合作,共同降低潜在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592
危险源辨识、评价及管理程序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危险源辨识、评价及管理程序通用
版
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 目的
为了识别公司施工活动的危害因素,评价危害事件的风险程度,制定有效风险控制措施,最大限度降低风险级别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有关职业健康安全危害识别、评价更新与控制。
3 职责
3.1管理者代表审批《重大风险清单》、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3.2安全环保监察部负责组织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工作,报管理者代表批准,下发《重大风险清单》。负责监督、检查所属各单位风险因素的管理与控制工作。负责审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3.3生产部负责参与危险源的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负责组织所属各单位按照《重大风险清单》编制有针对性的
预控措施,并在施工(生产)中组织贯彻落实。
3.4各基层单位、部门负责依据《重大风险清单》,对重大危害因素及风险按照相应文件要求进行管理和控制。负责上报新产生的风险因素及管理方案。
4 管理内容与要求
4.1工作原则
4.1.1预防原则:依据施工现场所涉及的活动范围、危害事件的性质以及时间、风险的特点,针对性的选取相应的方法。
4.1.2一致性原则:依据施工活动的特点、存在的隐患,选取相应的方法,确保辩识、评价和控制措施的一致性。
4.2危险源辩识
4.2.1辩识范围
a) 设备采购、设施的安装、使用、维护、报废等所有运行活动(包括相关方使用的设备、设施)。
b) 作业场所的人员活动(包括进入作业现场的相关方人员的活动)。
c) 化学品、油类及其他物资的采购、运输、储存、使用、废弃等活动(包括相关方的有关活动)。
d) 工程施工中常规或非常规的作业活动。
e) 办公场所、宿舍、食堂。
4.2.2辩识状态
a) 正常状态——每天正常进行的日常活动
b) 异常状态——停机、检修、维护等。
c) 紧急状态——火灾、爆炸、发生事故、事件等。
4.2.3辨识时要考虑在作业过程中的几个方面:
a) 人的不安全行为;
b) 物的不安全状态;
c) 不良的作业环境;
d) 管理方面的缺陷。 4.2.4辩识方法:
a) 根据分部分项、工序、工艺流程所涉及的活动进行辩识。
b) 采用现场观察进行辩识。
c) 通过查阅有关文件资料、档案进行辩识。
d) 根据管理经验进行辩识。
e) 根据管理过程进行辩识。
4.3风险因素评价
4.3.1风险因素的评价采取“直接定性判断法”,即:由安全环保监察部组织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结合不同工序的特点,直接对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进行判定。
4.3.2评价为重要风险因素的,填写《重大风险清单》,由安全环保监察部下发各基层单位及部门。
4.4风险控制
4.4.1风险控制措施应首先考虑“消除”的原则,其次是考虑降低、监控管理,使用个体防护是最后的手段。
4.4.2公司生产部负责组织各单位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同时,组织编制风险控制措施,并在施工(生产)中组织贯彻落实。
4.4.3各基层单位、部门依据《重大风险清单》,结合相应文件措施要求对重要风险因素进行控制和管理,编制有针对性的预控措施。
4.4.4安全环保监察部负责监督、检查各单位(部门)风险因素的管理与控制工作。对于不符合管理要求的情况,下发《职业健康安全环境检查不符合通知书》督促整改。
4.5辩识、评价和控制的更新
4.5.1对于生产过程中新产生的风险因素,各基层单位、部门要及时填写《危险源辨识表》,上报公司安全环保监察部。现有文件措施不能满足管理要求的,要建立管理方案或控制措施进行控制与管理。
4.5.2安全环保监察部负责组织对新产生的风险因素进行辨识、评价、控制,对于评价为重大危害因素的,要对现有文件进行重新修订,由生产部补充制定控制措施。
4.5.3当发生下列情况时应及时更新:
a) 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发生变化。
b) 职业活动发生变化。
c) 法律、法规及相关要求发生变化。
d) 内审、外审、管理评审的要求。
e) 事故、事件、不符合出现后的评价结果。
f) 主要原、辅材料发生较大变化。
g) 相关方抱怨和要求。
h) 设备、设施发生较大变化。
i) 目标、管理方案完成,对参与风险进行评价。j) 其他情况需要时。 5 相关文件
5.1 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职责程序;
5.2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教育培训程序;
5.3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检查程序;
5.4安全施工措施与安全施工作业票管理程序;
5.5事故调查、处理、统计、报告管理程序;5.6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奖惩程序;
5.7工程劳务分包管理办法;
5.8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例会程序;
5.9安全用电管理程序;
5.10安全防保装备管理程序;
5.11尘毒、射线安全卫生管理程序;
5.12消防安全管理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