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仪器清洗规程完整

合集下载

实验一玻璃仪器的洗涤及基本操作

实验一玻璃仪器的洗涤及基本操作

实验一玻璃仪器的洗涤及基本操作1.引言玻璃仪器在化学实验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避免实验物质之间的相互干扰,必须对玻璃仪器进行洗涤和正确的操作。

本实验将介绍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以及一些常见玻璃仪器的基本操作。

2.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2.1洗涤溶液的配制首先,将洗涤溶液配制好。

通常使用的洗涤溶液是10%的盐酸溶液,可以通过将10mL的盐酸与90mL的去离子水混合而成。

如果仪器表面沾有固体残余物,可以使用2%的NaOH溶液进行清洗。

2.2洗涤方法2.2.1对于较大的玻璃仪器,如烧杯、漏斗等,可将其浸泡在10%的盐酸溶液中,静置片刻后用刷子轻轻刷洗,然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

2.2.2对于较小的玻璃仪器,如试管、容量瓶等,可以将其放入漏斗中,用洗涤溶液冲洗,然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

2.2.3在洗涤过程中,要注意轻轻洗刷,避免用力过猛导致仪器破损。

3.常见玻璃仪器的基本操作3.1烧杯烧杯用于容纳和加热液体,操作时要保持烧杯干燥和清洁。

在使用烧杯前,需要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并用纸巾擦干。

当加热液体时,要避免将火焰直接接触到烧杯的底部,以免烧坏烧杯。

试管用于容纳小量的液体或进行试验操作。

使用前需要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避免试管内存在杂质。

在进行试管加热时,要保持试管倾斜,避免液体沸腾引起试管爆破。

3.3容量瓶容量瓶用于配制和稀释溶液。

在使用容量瓶前,需要冲洗干净,尤其是颈部。

在倒液体时,要将容量瓶倾斜,然后用滴定管加入液体,直到液面接触容量瓶颈部,再用滴定管滴入所需体积的液体。

3.4漏斗漏斗用于过滤液体。

在使用漏斗前,需要冲洗干净并擦干。

将漏斗放在支架上,用滤纸或滤膜覆盖漏斗,并将液体缓慢倒入漏斗中。

倒液体时要注意控制速度,避免溢出。

4.注意事项4.1使用玻璃仪器时要小心轻放,避免碰撞和破损。

4.2加热玻璃仪器时,要避免直接接触火焰或高温的表面,以免导致破裂。

4.3操作结束后,要及时清洗和干燥玻璃仪器,以便下次使用。

(完整word版)Agilent1260安捷伦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清洁及维护保养操作规程

(完整word版)Agilent1260安捷伦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清洁及维护保养操作规程

Agilent 1260(四元泵)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清洁及维护保养操作规程Agilent 1260(四元泵)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清洁及维护保养操作规程1目的建立1260(四元泵)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清洁及维护保养操作规程,规范人员操作。

2 适用范围适用于Agilent(四元泵)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与维护。

3 责任与监督检验人员负责执行本规程,部门负责人监督本规程的实施。

4 规程细则4.1仪器原理高效液相色谱法系采用高压输液泵将规定的流动相泵入装有填充剂的色谱柱,对供试品进行分离测定的色谱方法。

注入的供试品,由流动相带入色谱柱内,各组分在柱内被分离,并进入检测器检测,由积分仪或数据处理系统记录和处理色谱信号。

4.2仪器操作4.2.1系统组成:本系统由四元梯度泵、VWD检测器、自动进样器、柱温箱及Openlab Chemstation工作站和台式电脑等组成。

4.2.2操作前准备:4.2.2.1流动相的选择分类:组成分——单组分和多组分极性-极性、弱极性、非极性常用溶剂:甲醇、水、乙腈、乙醇、乙酸乙酯、四氯化碳等。

(溶剂最好为HPLC级,水为纯化水)其中多采用二元或多元组合溶剂作为流动相,通过调节各组分的比例改变流动相的极性,已达到最佳的分离效果,对于部分情况还可以加入缓冲盐,调节出峰时间和达到改善峰型的效果。

4.2.2.2流动相的选择为了除去流动相中的杂质,保护系统和色谱柱,在流动相使用完,装入新的溶剂前应使用抽滤瓶对溶剂进行过滤。

4.2.2.3流动相的超声与脱气为了除去溶解在流动相中的气泡,降低基线噪音,在HPLC开机前应把各溶剂瓶在超声机中超声10-15min左右。

对于溶解在流动相中的极微气体,安捷伦1260HPLC四元泵中集合了脱气机,可以进一步对混合后的流动相进行脱气处理。

4.2.2.4流动相冷却流动相在超声机中长时间超声后,由于水分子振动摩擦,使水温上升,因此流动相瓶中的溶剂也会被加热。

实验室玻璃仪器清洁规程

实验室玻璃仪器清洁规程

标准操作规程一.目的制定一个玻璃器皿的清洁规程(包括玻璃量器在内),为玻璃器皿(包括玻璃量器在内)的清洗和储存方法提供依据。

二.适用范围化验室所有玻璃器皿、玻璃量器。

三.职责3。

1操作者必须严格执行本操作规程。

3.2科室主任和仪器管理人有责任监督和指导操作人员执行本操作规程。

四.工作程序1.清洁实施条件及频次首次使用前、实验完毕后、贮存超过规定时限(一般为15天)后。

2。

清洁用设备或设施(如容量瓶、滴定管、移液管、量筒)的清洁,使用超声波清洁仪;非计量器具用毛刷清洁.3。

清洁剂3。

1.洗衣粉水溶液:1g合成洗衣粉+200ml热水溶解即得(每天换一次)。

3。

2。

铬酸洗液:10g K2Cr2O7+30ml热水冷却后+170ml浓H2SO4(边搅拌边慢慢加入)冷却贮于干燥玻瓶中备用(如变成黑绿色则表明铬酸洗液已失效,须重新配制).3.3。

洗洁精;3。

4。

三效热原灭活剂:配制1%的水溶液,根据使用所需的体积,称取三效热原灭活剂适量,加入搅动的饮用水中,待完全溶解并澄清后,用专用有效氯指示卡测定浓度,应不低于800mg/L后使用.3。

5.硝酸。

4.清洁用水-饮用水(如实验室无饮用水源,可直接使用纯化水或注射用水)。

—纯化水-注射用水-蒸馏水5。

清洁方法5.1.新购进玻璃器具的清洁新购玻璃仪器,可先用洗衣粉或洗洁精水浸泡,非计量玻璃器具可进行刷洗,再用饮用水冲洗至无可见异物,最后用纯化水荡洗3次以上至不挂水珠。

5。

2.一般玻璃器具的清洁5。

2。

1。

非计量器具试管、烧杯、锥形瓶、碘量瓶、溶出杯等,首先用毛刷蘸饮用水刷洗器具,用饮用水冲去可溶性物质及刷去表面粘附灰尘,再用洗衣粉或洗洁精水刷洗仪器,再用饮用水冲洗至无可见异物,最后用纯化水荡洗3次以上至不挂水珠,干燥备用。

如仍未洗干净,则加铬酸洗液浸泡至少6小时后,倒出洗液,用饮用水冲洗3次,纯化水荡洗3次以上至不挂水珠。

对于在注射剂检查中使用的玻璃量器根据需要再用注射用水荡洗3次.5.2。

仪器设备的清洁与消毒规程

仪器设备的清洁与消毒规程

仪器设备的清洁与消毒规程仪器设备在科研、医疗等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运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着实验结果或治疗效果。

为了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者的安全,制定并遵守一套适合的清洁与消毒规程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仪器设备清洁与消毒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步骤,以确保仪器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一、清洁与消毒的基本原则1. 安全性:在进行清洁与消毒时,必须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避免接触到有害物质或受到伤害。

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等是必要的。

2. 可靠性:清洁与消毒的目的是彻底清除细菌、病毒和其他有害微生物,保证仪器设备的卫生状态。

因此,在选择清洁剂和消毒剂时要确保其能够有效杀灭或去除目标细菌,并且不对仪器设备造成损害。

3. 全面性:清洁与消毒的工作应该覆盖到仪器设备的各个部分和表面,确保每个细节都得到彻底清洁和消毒。

二、清洁与消毒的具体步骤1. 准备工作:在进行清洁与消毒前,需要对仪器设备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

首先,断开电源并等待仪器设备完全冷却。

其次,移除可拆卸的部件,并在清洁前进行标记,以方便后续的组装。

最后,参考仪器设备的操作手册,了解制造商对于清洁和消毒的建议。

2. 清洁:清洁是保证仪器设备卫生的基础步骤。

首先,使用清水清洗表面的大块污物,并用软布或海绵擦拭。

然后,根据仪器设备的材质和使用情况选择合适的清洁剂。

涂抹清洁剂,并用刷子或布擦拭仪器设备的表面、孔洞和线缝,确保清洁剂渗透到各个细节。

最后,用清水彻底冲洗仪器设备,确保所有清洁剂残留物被彻底清除。

3. 消毒:在清洁完成后,对仪器设备进行消毒是必要的。

消毒剂的选择应根据仪器设备的材质和所处环境来决定。

常用的消毒剂有酒精、过氧化氢和次氯酸钠等。

首先,按照消毒剂说明书的指示配制合适的稀释液。

然后,将稀释液均匀喷洒或涂抹在仪器设备的表面,确保每个细节都得到覆盖。

等待一定时间,让消毒剂充分发挥作用。

最后,用清水彻底冲洗仪器设备,确保消毒剂残留物被完全清除。

化学检测实验室器皿清洗、存放操作规程

化学检测实验室器皿清洗、存放操作规程

化学检测实验室器皿清洗、存放规程1 目的和范围对于化学检测,防止实验室器皿对检测样品或标准溶液的污染。

实验室对用于不同检测的器皿使用不同的清洗、储存和隔离,制定本规程。

如果检测方法中规定了器皿的清洗方法或注意事项,实验室应遵守或予以关注。

2 安全注意事项部分洗液具有很强的腐蚀性,配制及使用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应在通风橱中进行,戴好防护镜和防护手套。

3.规程3.1.清洗要求3.1.1应用于分析工作的器皿在进行分析工作前必须将所需器皿仔细洗净,洗净的器皿,它的内壁应能被水均匀地润湿而无水的条纹,且不挂水珠。

用于痕量分析的玻璃仪器的洗涤要求洗去所吸附的极微量杂质离子。

3.2.洗涤的一般步骤3.2.1. 一般玻璃器皿,如烧杯、锥形瓶、量杯等的洗涤可用刷子蘸去污粉或合成洗涤剂来刷洗,再用自来水冲净。

3.2.2. 有油污则可倒入铬酸洗液,把滴定管横过来,两手平端滴定管转动直至洗液布满全管。

碱式滴定管则应先将橡皮管卸下,把橡皮滴头套在滴定管底部,然后再倒入洗液,进行洗涤。

污染严重的滴定管可直接倒入铬酸洗涤液浸泡数小时后再用水冲洗。

3.2.3移液管。

吸取洗涤液进行洗涤,若污染严重则可放在高型玻璃筒或大量筒内用洗涤液浸泡,再用水冲洗干净,或用洗耳球吸取四分之一管洗涤液,再把管横过来,让洗液布满全管,再用水冲干净。

3.2.3用于痕量分析的玻璃仪器的洗涤要求洗去所吸附的极微量杂质离子。

这就须把洗净的玻璃仪器用优级纯的(1+1)硝酸或盐酸浸泡几十小时,然后用去离子水洗干净后使用。

3.2.4砂芯玻璃滤器的洗涤新的滤器使用前应以热浓盐酸或铬酸洗液边抽滤边清洗,再用蒸馏水洗净。

使用后的砂芯玻璃滤器,针对不同沉淀物采用适当的洗涤剂洗涤。

首先用洗涤剂、水反复抽洗或浸泡玻璃滤器,再用蒸馏水冲洗十净,在110℃烘干,保存在无尘的柜或有盖的容器中备用,若把砂芯玻璃滤器随意乱放,积存了灰尘,堵塞滤孔很难洗净。

3.2.5洗瓶机清洗首先将用水清洗后的玻璃仪器放入洗瓶机内,然后调节需要的洗涤时间和烘干时间,待清洗完毕后拿出放冷,晾干后放入储藏室中。

实验室酸洗规范

实验室酸洗规范

实验室酸洗规范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GEIHUA1688】化学检测实验室器皿清洗、存放规程1目的和范围对于化学检测,防止实验室器皿对检测样品或标准溶液的污染。

实验室对用于不同检测的器皿使用不同的清洗、储存和隔离,制定本规程。

如果检测方法中规定了器皿的清洗方法或注意事项,实验室应遵守或予以关注。

2安全注意事项部分洗液具有很强的腐蚀性,配制及使用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应在通风橱中进行,戴好防护镜和防护手套。

3.规程3.1.清洗要求3.1.1应用于分析工作的器皿在进行分析工作前必须将所需器皿仔细洗净,洗净的器皿,它的内壁应能被水均匀地润湿而无水的条纹,且不挂水珠。

用于痕量分析的玻璃仪器的洗涤要求洗去所吸附的极微量杂质离子。

3.2.洗涤的一般步骤3.2.1.一般玻璃器皿,如烧杯、锥形瓶、量杯等的洗涤可用刷子蘸去污粉或合成洗涤剂来刷洗,再用自来水冲净。

3.2.2.有油污则可倒入铬酸洗液,把滴定管横过来,两手平端滴定管转动直至洗液布满全管。

碱式滴定管则应先将橡皮管卸下,把橡皮滴头套在滴定管底部,然后再倒入洗液,进行洗涤。

污染严重的滴定管可直接倒入铬酸洗涤液浸泡数小时后再用水冲洗。

3.2.3移液管。

吸取洗涤液进行洗涤,若污染严重则可放在高型玻璃筒或大量筒内用洗涤液浸泡,再用水冲洗干净,或用洗耳球吸取四分之一管洗涤液,再把管横过来,让洗液布满全管,再用水冲干净。

3.2.3用于痕量分析的玻璃仪器的洗涤要求洗去所吸附的极微量杂质离子。

这就须把洗净的玻璃仪器用优级纯的(1+1)硝酸或盐酸浸泡几十小时,然后用去离子水洗干净后使用。

3.2.4砂芯玻璃滤器的洗涤新的滤器使用前应以热浓盐酸或铬酸洗液边抽滤边清洗,再用蒸馏水洗净。

使用后的砂芯玻璃滤器,针对不同沉淀物采用适当的洗涤剂洗涤。

首先用洗涤剂、水反复抽洗或浸泡玻璃滤器,再用蒸馏水冲洗十净,在110℃烘干,保存在无尘的柜或有盖的容器中备用,若把砂芯玻璃滤器随意乱放,积存了灰尘,堵塞滤孔很难洗净。

实验室常用玻璃仪器清洗干燥保存操作规程

实验室常用玻璃仪器清洗干燥保存操作规程

实验室常用玻璃仪器清洗干燥保存操作规程一、实验室玻璃仪器清洗操作规程1.清洗前的准备工作(1)将待清洗的玻璃仪器集中放置在清洗区域。

(2)准备所需的清洁剂、软毛刷、海绵等清洗工具。

(3)佩戴防护手套和眼镜,确保安全。

2.清洗步骤(1)将玻璃仪器浸泡在温水中,使其浸湿,以去除附着于表面的污渍。

(2)使用清洁剂,对于一般的污渍可选择含有洗涤剂的温和清洁剂,对于较难去除的污渍可选择酸碱性强的清洗剂。

(3)使用软毛刷清洗仪器的外表面,确保清洁剂能够充分接触到污渍。

(4)对于特殊的仪器,如烧杯、烧瓶等,可以使用海绵或橡胶片来擦洗。

3.冲洗与烘干(1)将清洁剂冲洗干净,确保无残留物质。

(2)使用流动的纯净水,充分冲洗玻璃仪器,确保清洗剂完全去除。

(3)将仪器表面的水分用干净的纸巾或气流吹干。

(4)一些仪器需要使用反吹气枪将内部的水分吹干。

二、实验室玻璃仪器的干燥操作规程1.干燥前的准备工作(1)清洗完毕的玻璃仪器应放置在清洁的、无尘的地方进行干燥。

(2)准备干燥工具,如干燥箱、干燥架等。

2.干燥步骤(1)对于小型仪器,可以将其置于干燥箱中,设置适当的温度和时间进行干燥。

(2)对于大型仪器,可使用干燥架将其悬挂起来,使其自然风干。

(3)干燥过程中应保持环境干燥,避免灰尘或杂质污染仪器。

1.保存前的准备工作(1)清洗干净的玻璃仪器可以直接存放,但需确保全面干燥。

(2)对于有精密装置或易破损的仪器,应考虑加装防护装置,如泡沫套、塑料盒等。

2.保存步骤(1)将干燥的玻璃仪器分类存放,如烧杯与量筒分开存放。

(2)使用塑料袋或密封容器将仪器包装好,以防尘、杂质的污染。

(3)存放在干燥、无尘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4.定期检查(1)存放一段时间后,定期检查仪器的外表面有无结露、污染等现象。

(2)如发现有结露、污染等情况,应重新清洗并进行干燥处理。

综上所述,实验室常用玻璃仪器的清洗、干燥、保存操作规程包括清洗前的准备工作、清洗步骤、冲洗与烘干、干燥前的准备工作、干燥步骤、保存前的准备工作、保存步骤和定期检查等环节。

安捷伦液相色谱仪操作维护清洁规程

安捷伦液相色谱仪操作维护清洁规程

安捷伦液相色谱仪操作维护清洁规程1.目的依据厂家指导说明书及仪器资料建立仪器操作规程,详细规定安捷伦液相色谱仪仪器使用方法,以及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和卫生清洁,确保仪器不受损坏,检测稳定性好,正常运行。

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安捷伦液相色谱仪的操作、维护、保养和卫生清洁。

3.职责由质检部检测人员负责。

4.相应记录表格《仪器使用清洁记录》《仪器维护保养记录》5.仪器:安捷伦高效液相色谱仪(安捷伦1220)6.用途:检测物质组分及含量检测7.环境要求7.1 稳定无震动的安放位置。

7.2 避免阳光直射,强烈的温度变化,电磁干扰。

8.系统组成高效液相色谱系统主要由工作站、在线脱气机、柱温箱、输液泵、手动进样器、检测器等部件组成。

9.程序9.1 准备流动相9.1.1流动相配置:按产品需要配置9.1.2 抽滤将抽滤瓶连接好并放上滤膜,将娃哈哈水倒入最上层开口瓶中,启动泵的按钮即开始抽滤,抽滤一半时将电源关掉(防止抽滤时间过长将滤膜抽破,以免达不到过滤的效果),让水慢慢流入接收瓶内。

抽滤两遍,用蓝盖瓶装好,即过滤完,加入少许乙腈(占总体积10%)即可。

磷酸盐缓冲液同以上方法抽滤即可。

新倒出来的乙腈与甲醇不用过滤,按需要量直接倒入蓝盖瓶内即可。

若乙腈或甲醇是头一天剩下的第二天再用时需过滤,方法同上。

(水相与磷酸盐缓冲溶液时用0.22UM的水系滤膜(蓝色盒装),抽滤有机相时用0.22UM的有机滤膜(红色盒装))抽滤流动相的多少根据当天的检测量来定。

9.1.3 超声将已抽滤好的流动相(水相,磷酸盐缓冲液,乙腈,甲醇)置超声波清洗仪上超声20分钟,超声完后,将流动相至仪器顶端的流动相盒内,换下头一天的流动相,A管路放在水相瓶子内,B管路放在乙腈瓶子内,准备开机。

9.1.4开机先打开仪器电源,打开电脑桌面上的【1220联机】图标,进入软件视图介面,双击【控制】图标下的【仪器状态】图标,点视图介面上的【开启】图标,待视图介面各状态都变成绿色后,先打开【冲洗阀】排除系统中的气泡,光标移到视图菜单【梯度泵】,右键点击【方法】将【流量】改成3ML/MIN,溶剂A (100%)、B(100%)各放空冲洗3-5分钟后(无气泡),关闭【冲洗阀】。

仪器洗干净的标准

仪器洗干净的标准

仪器洗干净的标准
在科学实验室和生产车间中,仪器的清洁是非常重要的。

仪器的洁净程度直接
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因此,对仪器的清洁标准有着严格的要求。

首先,仪器的外表清洁是非常重要的。

在使用完仪器后,应该立即将仪器外表
的污垢和化学物质残留清洁干净。

可以使用专门的清洁剂和软布来擦拭仪器的外表,确保其干净整洁。

其次,仪器的内部清洁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使用完仪器后,应该对其内部进行
彻底的清洁和消毒。

根据不同的仪器类型和使用场景,可以选择适当的清洁方法和消毒剂,确保仪器内部的洁净程度符合标准要求。

另外,仪器的存放和保养也是非常重要的。

清洁完毕的仪器应该被妥善地存放
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受到灰尘和湿气的侵害。

定期对仪器进行保养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转和使用寿命。

在进行仪器清洁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操作规程和标准要求进行,确
保清洁的彻底和安全。

同时,对于一些特殊的仪器和设备,可能需要专门的清洁方法和设备,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总之,仪器的清洁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产品
质量的稳定性。

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应该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和标准要求,确保仪器的洁净程度符合要求,为科研实验和生产工作提供可靠的保障。

仪器洗干净的标准

仪器洗干净的标准

仪器洗干净的标准
首先,清洁仪器的第一步是准备清洁工具和清洁剂。

在选择清洁剂时,需要根据仪器的材质和表面特性来选择合适的清洁剂,避免对仪器造成损害。

常见的清洁剂有酒精、乙醚、去离子水等,选择时需慎重。

同时,清洁工具也需要选择柔软的布或海绵,避免使用硬物刮伤仪器表面。

其次,清洁仪器时需要注意细节。

首先,要将仪器的移动部件拆卸下来,单独清洗,以确保每个部件都能够被充分清洁。

其次,要注意清洁仪器的隐蔽部位,如接缝处、角落等,这些地方往往是污垢积累的重点,需要特别细心地清洁。

另外,对于一些特殊的仪器,如玻璃仪器,需要使用专门的清洁剂和方法来清洁,以确保其洁净度。

最后,清洁后的仪器需要进行干燥和消毒。

清洁后的仪器需要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确保其完全干燥后再进行使用。

对于一些需要消毒的仪器,如生物实验中使用的仪器,需要使用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以确保其符合实验要求。

总的来说,清洁仪器是一项细致而重要的工作。

只有做到仪器
洗干净的标准,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验人员的安全。

希望大家在实验过程中能够严格按照标准来清洁仪器,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实验室清洗设备管理制度

实验室清洗设备管理制度

实验室清洗设备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实验室清洗设备管理,提高实验室清洗设备管理水平,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实验室管理制度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实验室的清洗设备管理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实验室洗涤机、烘干机、消毒柜等清洗设备。

第三条实验室清洗设备管理应当遵循科学、规范、严谨、高效的原则,确保实验室清洗设备的安全、卫生、有效性和稳定性。

第四条实验室清洗设备管理应当以预防为主,强调日常保养和定期维护,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五条实验室清洗设备管理应当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降低设备使用风险。

第六条实验室清洗设备管理应当建立健全的清洗设备档案和台账,并定期进行审核更新,保证数据真实、完整。

第七条实验室清洗设备管理应当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推行全员参与、过程控制、持续改进,确保设备管理的持续有效性。

第二章设备购置和验收第八条实验室清洗设备的购置应当由实验室负责人或设备管理人员根据实验室的需求和经费情况进行计划,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采购。

第九条实验室清洗设备的验收应当由设备管理人员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技术要求进行检测,保证设备符合要求后方可正式使用。

第十条实验室清洗设备的验收记录应当真实、可靠,包括设备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厂家、出厂日期、检验方法、检验结果等内容。

第三章设备使用和保养第十一条实验室清洗设备使用前,应当进行设备操作培训,并明确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确保操作人员了解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十二条实验室清洗设备的使用应当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不得违反设备使用说明书或擅自改变设备参数,严禁超负荷运行。

第十三条实验室清洗设备的日常保养应当定期进行,包括清洗设备的清洁、润滑、调试等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四条实验室清洗设备的定期维护应当按照设备维护手册的要求进行,定期更换易损件,及时处理设备故障,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玻璃仪器的清洗操作规程

玻璃仪器的清洗操作规程

玻璃仪器的清洗操作规程1. 引言玻璃仪器如试管、烧杯、量筒等在实验室中常被使用,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这些仪器表面会积聚各种污垢和化学物质残留,会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定期对玻璃仪器进行清洗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清洗玻璃仪器的操作规程,以确保仪器的长期使用和准确实验结果。

2. 清洗工具准备在开始清洗玻璃仪器之前,首先需要准备以下清洗工具: - 洗涤剂:选择不含任何碱性或酸性成分的洗涤剂,以避免对玻璃仪器产生腐蚀作用。

- 清洁刷:准备大小适中的刷子,能够清洁到仪器内部不易触及的角落。

- 清水:提供足够的清水作为冲洗用途。

- 实验室纸巾:用于吸取多余的水分和擦拭仪器表面。

3. 清洗步骤3.1 准备工作•将待清洗的玻璃仪器按照不同的类型进行分类,以便于后续的清洗工作。

•检查每个玻璃仪器是否有破损,如有破损应及时更换。

3.2 清洗前的预处理•当玻璃仪器表面有可见的污垢时,可以先用去纤维废纸或棉纱擦拭干净,以方便后续清洗。

•将每个玻璃仪器在大量清水中进行浸泡,以将污垢软化和溶解。

3.3 清洗操作步骤1.取出一个玻璃仪器,用清水冲洗一遍,去除浸泡污垢。

2.用洗涤剂将玻璃仪器进行清洗,特别是仪器内部。

可以将适量的洗涤剂倒入仪器内,用清洁刷进行刷洗。

3.再次用清水冲洗玻璃仪器,确保洗涤剂完全去除。

4.用实验室纸巾擦干仪器表面和内部。

注意不要用力擦拭,以免损坏玻璃表面。

5.将清洗干净的玻璃仪器放置在通风处晾干,以确保内部和外部都干燥彻底。

4. 清洗后的检查与储存•清洗后,仔细检查每个玻璃仪器的表面和内部,确保没有残留的洗涤剂或其他污垢。

•将清洗干净的玻璃仪器储存在干燥、无尘的地方。

可以使用专门的仪器架或柜子进行分类存放。

5. 定期清洗与维护•最好制定一个定期清洗和维护计划,以保证玻璃仪器的清洁和正常使用。

•若有滋生细菌或其他特殊情况出现,应及时更换仪器,避免继续使用。

结论通过本文档所提供的清洗操作规程,实验室工作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如何对玻璃仪器进行正确的清洗。

仪器清洁操作规程

仪器清洁操作规程

仪器清洁操作规程一、背景介绍仪器设备在科研、医疗、生产等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保证仪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仪器的定期清洁和保养非常重要。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仪器清洁操作规程,以确保仪器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运行。

二、清洁操作前准备1. 确定清洁时间:选择仪器闲置或停机期间进行清洁,避免影响正常工作进程。

2. 预防措施:事先了解仪器的结构、材料和工作原理,避免使用不合适的清洁剂或工具对设备造成损害。

3. 清洁工具准备:根据仪器类型和表面特征选择相应的清洁工具,如软毛刷、干净棉布、化学纤维棉签等。

三、清洁步骤1. 关机操作:确保仪器完全停机,并从电源中断开连接,以避免电击或其他意外伤害。

2. 基本清洁:使用干净的棉布轻轻擦拭外部表面和显示屏,去除灰尘和指纹等。

3. 导电器件清洁:对于有导电接点或电极的部件,使用适量的无水酒精湿润棉签轻拭,去除油污或氧化物。

4. 管路清洗:如果仪器内有液体或气体传输管路,可使用蒸馏水或清洁剂冲洗管路,确保通畅且无残留物。

5. 传感器保养:对于测量仪器中的传感器,根据厂商指导书进行适当的保养,如清洁、校准等。

6. 曝光区域清洁:对于光学或显微镜等仪器,特别关注曝光区域的清洁,使用专用镜头纸轻拭,避免刮伤。

四、清洁后操作1. 碎屑清理:清洁仪器周围的工作区域,确保无残留的碎屑或清洁剂可能导致的危险。

2. 配件归位:将清洁后的配件放回原位,并确保其固定稳定,避免松动或掉落。

3. 设备检查:重新接通电源后,进行设备的全面检查,确保仪器无故障并能正常工作。

4. 记录保存:在设备操作日志中详细记录清洁内容、清洁日期和执行人员,作为后续维护和质量跟踪的依据。

五、清洁保养周期1. 日常清洁:每天清洁外部表面,保持仪器整洁干净。

2. 定期清洁:根据仪器的使用频率和工作环境,制定相应的定期清洁计划,并定期进行仪器的内部和外部清洁。

3. 特殊清洁:当仪器发生故障或出现异常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特殊清洁,以恢复其正常工作状态。

实验室卫生后清洁规程

实验室卫生后清洁规程

实验室卫生后清洁规程实验室是开展科学研究和实验的重要场所,保持实验室的卫生和清洁至关重要。

正确的实验室卫生后清洁规程不仅可以保障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也有助于维护实验室设备和材料的良好状态。

本文将详细介绍实验室卫生后清洁规程的步骤和要点。

一、整理实验台面实验结束后,首先需要整理实验台面,将废弃材料、试剂、实验用具等分类整理放置。

废弃材料应正确处理,实验用具应归还到指定位置。

确保实验台面上没有杂物,保持整洁有序。

二、清除实验产生的废弃物清除实验产生的废弃物是实验室卫生后清洁的重要环节。

将废弃材料、废液等垃圾分类投放到指定的废物容器中,并确保容器密封。

废液应进行安全处置,遵循环境污染防治法规定的相关要求。

三、清洁实验台面和仪器设备清洁实验台面和仪器设备是保持实验室卫生和设备功能正常运转的关键。

首先,使用温和的清洁剂和湿布擦拭实验台面,彻底清除台面上的污渍。

注意避免清洁剂进入敏感设备或材料中。

对于实验仪器设备,根据具体要求进行定期清洁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寿命延长。

四、清洗实验用具实验用具的清洗对于实验室卫生非常重要。

首先,将实验用具分类,按照不同的材质和实验特点选择相应的清洗方法。

常用的清洗方法包括手工清洗和机械清洗。

手工清洗时,可使用中性洗涤剂和刷子进行清洗,确保彻底清除残留物。

机械清洗时,可使用洗涤机进行高效的清洗和消毒处理。

清洗完成后,将实验用具晾干并妥善存放。

五、处理实验废液和废品实验废液和废品的处理需要遵循相关法规和规程。

废液应经过安全处理,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废品应进行分类,随后由专门的清洁工作人员进行集中处理。

实验室应设立相应的废物容器,并定期清空和更换。

六、个人卫生和防护除了实验室整体卫生清洁,个人卫生和防护也是不可忽视的方面。

实验人员应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实验手套、护目镜等。

同时,出实验室后应及时洗手,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并避免将实验室的细菌和污染源带出实验室。

设备清洁SOP

设备清洁SOP

我见过写得比较全面的设备清洁SOP,供大家分享CZD1972 发表于2008-10-1 13:361. 目的本规程是为了建议一个Waters 高效液相色谱仪标准操作规程,使得高效液相色谱仪器操作规程规范化和统一化。

2.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Waters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操作和日常管理。

3. 责任化验员应严格遵照该操作规程, QC 主管负责监督本规程的实施。

4. 定义HPLC=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 高效液相色谱仪。

5. 安全注意事项5.1 有机溶媒有害健康,各溶剂瓶口应封严。

5.2 注意检查废液桶中废液应避光,防止废液桶满外溢。

6. 规程6.1. Waters HPLC的组成:贮液器 输液泵 自动进样器 分离柱(柱温箱) 紫外检测器 控制及数据处理系统(Millennium 32化学工作站)。

6.2. HPLC系统的打开及关闭顺序6.2.1 打开顺序•对于分体式:请按泵、进样器、柱温箱、检测器的顺序打开开关,待各部分分别显示初始化完毕后,最后打开Millennium 32化学工作站。

泵与色谱工作站的连接:对于510 泵,因为此泵与色谱工作站是单向联系,如要使泵在Remote 状态下由工作站控制,首先要在泵的键盘上按Menu 键,待显示屏切换至Mode 状态下,其状态是Loca ,按Edit/Enter 键,在Local 的L 前有闪动的光标显示,按 键,Local 转换成Rem,再按Edit/Enter 键,此命令已输入进去, 最后按Stop/Run 键,使泵处于Run 状态这时泵和工作站的连接即告成功。

泵的任何动作都可由工作站来控制。

还应注意这一步工作在每次开机时都要进行。

对于Alliance 2690 系统:先打开Alliance 2690 主机、检测器电源开关,待初始化完毕后,再进入Millennium 32 化学工作站。

对于流动相的要求:对于液体试剂应尽量采用色谱纯试剂;对于所用到的固体试剂应采用分析纯试剂;对于水,应采用经纯水机处理过的超纯水;流动相在使用前一定要经0.45 m 的滤膜(滤膜分为水相膜与有机相膜,确保使用正确的滤膜,参见附表) 过滤、超声真空脱气方可使用,严禁含盐的流动相未经过滤直接使用。

化工厂设备一般清洗流程

化工厂设备一般清洗流程

化工厂设备一般清洗流程Cleaning equipment in a chemical plant is a crucial process to ensure the safety,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the production.在化工厂清洗设备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过程,以确保生产的安全性、效率和质量。

First and foremost, the cleaning process should be well-planned and executed to avoid any potential hazards or accidents.首先,清洗过程应该有良好的计划并执行,以避免任何潜在的危险或事故。

Proper safety precautions should be taken, such as wearing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PPE) and following established protocols.应该采取适当的安全预防措施,如佩戴个人防护装备(PPE)和遵守已建立的协议。

Furthermore, using the right cleaning agents and methods is essential to effectively remove contaminants and residues from the equipment surfaces.此外,使用正确的清洁剂和方法对于有效地去除设备表面的污染物和残留物是至关重要的。

It is also important to thoroughly rinse and dry the equipment after cleaning to prevent any potential contamin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清洗后彻底冲洗和干燥设备也很重要,以防止生产过程受到任何潜在的污染。

冲洗水位计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冲洗水位计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冲洗水位计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冲洗水位计是用于检测和测量容器中的液位的仪器。

以下是关于冲洗水位计的10个步骤和注意事项的详细描述。

步骤1:安全操作在开始操作之前,确保你已经了解并遵守所有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这包括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如手套和护目镜。

步骤2:准备工作在开始冲洗水位计之前,确保容器内没有任何剩余液体。

如果有,将它们倒掉或清除干净。

步骤3:检查水位计检查水位计以确保其完整无损。

检查透明部分是否有裂缝或损坏,并检查密封件是否完好。

如果有任何损坏或问题,需要及时修复或更换水位计。

步骤4:准备洗涤液根据生产厂家的指示,准备洗涤液。

洗涤液通常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清洗水位计的化学溶液。

准备好所需的浓度和数量。

步骤5:注入洗涤液将准备好的洗涤液缓慢地注入到水位计里,直到液位计的透明部分完全被液体填充。

确保避免气泡进入液位计并阻碍准确测量。

步骤6:冲洗水位计将洗涤液在水位计中循环,以确保将各个部分全部清洗。

这可以通过轻轻摇晃或旋转水位计来实现,以确保洗涤液可以触及所有表面。

步骤7:排放洗涤液将洗涤液从水位计中排放出来。

可以将水位计倒置并慢慢倾倒,直到液位计被完全排空。

确保将洗涤液收集到合适的容器中,以便妥善处理。

步骤8:冲洗水位计重复步骤6和7,直到从水位计中排出的液体变清为止。

这可以确保将洗涤液完全清除,并将水位计彻底清洗干净。

步骤9:干燥水位计将水位计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以确保其完全干燥。

可以使用柔软的布或纸巾轻轻擦拭水位计的表面,以加快干燥过程。

步骤10:检查和测试在干燥之后,检查水位计的透明部分是否干净和无划痕。

确保密封件没有磨损或松动。

在使用之前, you需要进行测试以确保水位计的准确性和功能正常。

注意事项:1. 在操作过程中,要小心不要碰到尖锐的物体或锋利的边缘,以免损坏水位计。

2. 使用适当的洗涤液和浓度进行清洗。

使用错误的化学物质或浓度可能会损坏水位计或导致不准确的测量。

3. 遵循厂家的说明和指示。

化学试验器具安全操作规程范本

化学试验器具安全操作规程范本

化学试验器具安全操作规程范本一、实验器具的使用和保管1. 使用前检查:在使用实验器具之前,必须进行检查,确保其完好无损。

如发现有破损、松动或者其他异常情况,不得使用。

2. 使用时遵循说明书:根据实验器具的说明书和相关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

不得随意更改或者使用不当,以免造成危险事故。

3. 妥善保管:使用完毕后,实验器具必须及时归位,并进行妥善保管。

轻易不得搬动或者借用他人,确保下次使用时器具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二、易损器具的特殊注意事项1. 玻璃器具使用:使用玻璃器具时要小心轻放,避免碰撞或者急剧温度变化引起破裂。

使用完毕后,要用洁净的水和试剂进行清洗,注意避免过度摩擦。

2. 热力容器的使用:使用加热设备时,应注意热力容器的稳定性和装液量控制。

避免过度满装和剧烈加热,防止造成溢液或烫伤。

3. 膜和纤维器具的使用:使用膜和纤维器具时要小心,避免过度拉伸或者撕裂。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不要使用过度的力量,以防断裂。

三、化学品的使用和储存1. 试剂的使用:使用试剂时应仔细阅读实验步骤和试剂说明书,了解其特性和安全操作要求。

避免试剂之间的混淆使用,以免发生反应不完全或者危险反应。

2. 试剂储存:试剂应存放在专用柜中,并根据物性和危险等级进行分类存放。

禁止将试剂暴露在高温、阳光直射、易燃易爆等危险环境中。

3. 废弃物处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妥善处理。

有毒、腐蚀性或者其他危险性废弃物,应按照规定放入专用容器中,并交由专业机构进行处理。

四、实验环境和安全措施1. 实验室环境:实验室应保持干燥、整洁,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消防器材应配备齐全,并能随时使用。

2. 防护措施:进行化学试验时,必须戴着防护眼镜、实验手套、实验服等防护装备。

防护装备要穿戴正确,并及时更换或修理有损坏的防护装备。

3. 应急处理:在实验过程中,如果发生意外事故,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

首先关闭有关设备或器具的电源、气源等,尽可能将危险范围限制到最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玻璃仪器的清洗规程
一、目的
在实验室中,洗涤玻璃仪器不仅是一项必须做的实验前的准备工作,也是一项技术性的工作。

仪器清洗是否符合要求,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制定本规程,以规范实验室常用玻璃仪器的清洗干燥与保存方法,将常用玻璃仪器清洗干净,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二、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实验室常用玻璃仪器的清洗、干燥与保存方法。

三、职责
实验人员严格执行本规程。

四、洁净剂
4.1 洁净剂分类
4.2 洁净剂适用范围
肥皂常用洁净剂有肥皂、洗衣粉、洗洁精、自配洗液、有机溶剂等。

4.2.1洗衣粉、洗洁精适用于可以用刷子直接刷洗的玻璃仪器,如烧
杯、烧瓶、三角瓶、试剂瓶、量筒等。

4.2.2自配洗液可用于以下仪器的洗涤
4.2.2.1不便用于刷子洗刷的仪器,如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蒸
馏器,HPLC用小瓶等特殊形状的仪器。

4.2.2.2常规清洗后仍然挂液的玻璃仪器。

4.2.2.3长久不用的杯皿器具。

4.2.2.4新购回的玻璃仪器。

4.2.2.5刷子刷不下的污垢。

4.2.3有机溶剂是针对污物属于某种类型的油腻性,而借助有机溶剂能溶解油脂的作用洗除之,或借助某些有机溶剂能与水混合而又挥发快的特殊性,冲洗一下带水的仪器,如酒精,乙醚等。

五、清洗液的制备及注意事项
5.1 重铬酸钾洗液
重铬酸钾(K2Cr2O7)在酸性溶液中,有很强的氧化能力,对玻璃仪器又极少有侵蚀作用。

所以这种洗液在实验室内使用最广泛。

配制浓度各有不同,从5~12%的各种浓度都有。

配方见下表,本实验室采用配方一(强洗液)。

配制方法(强洗液):称取的10g K2Cr2O7,置500ml烧杯中,用约20ml水加热溶解,放冷后,将烧杯置冷却水中,然后将180ml浓H2SO4缓缓加入K2Cr2O7溶液中(注意:千万不能将水或溶液加入H2SO4中),边倒边用玻璃棒搅拌,并注意不要溅出,混合均匀,待冷却后,装入洗液瓶备用,盖好盖子,以防浓硫酸吸水减弱洗涤能力。

新配制的洗液为红褐色,氧化能力很强。

当洗液用久后变为黑绿色,即说明洗液无氧化洗涤力,应废弃处理,重新配制。

5.2碱性洗液
碱性洗液用于洗涤有油污物的仪器,用此洗液是采用长时间(24小时以上)浸泡法,或者浸煮法。

从碱洗液中捞出仪器时,要戴乳胶手套,以免烧伤皮肤。

常用的碱洗液有:碳酸钠溶液(Na2CO3,即纯碱),碳酸氢钠(Na2HCO3,小苏打),磷酸三钠溶液(Na3PO4),磷酸氢二钠溶液(Na2HPO4)等。

5.3纯酸纯碱洗液
根据器皿污垢的性质,直接用浓硫酸(HCl)或浓硫酸(H2SO4)、浓硝酸(HNO3)浸泡或浸煮器皿(温度不宜太高,否则浓酸挥发刺激)。

纯碱洗液多采用10%以上的浓烧碱(NaOH)、氢氧化钾(KOH)或碳酸钠(Na2CO3)液浸泡或浸煮器皿(可以煮沸)。

5.4有机溶剂
带有脂肪性污物的器皿,可以用汽油、甲苯、二甲苯、丙酮、酒
精、三氯甲烷、乙醚等有机溶剂擦洗或浸泡。

但用有机溶剂作为洗液浪费较大,能用刷子洗刷的大件仪器尽量采用碱性洗液。

只有无法使用刷子的小件或特殊形状的仪器才使用有机溶剂洗涤,如活塞内孔、移液管尖头、滴定管尖头、滴定管活塞孔、滴管、小瓶等。

六、清洗及干燥的操作方法
6清洗方法
6.1常规清洗
6.1.1洗刷仪器时,应首先将手洗净,免得手上的油污附在仪器上,
增加洗刷的困难。

6.1.2一般的玻璃仪器,如烧杯、烧瓶、锥形瓶、试管和量筒等,
可以用毛刷从外到里用水刷洗,这样可刷洗掉水可溶性物质、
部分不溶性物质和灰尘;若有油污等有机物,可用一定浓度
的洗洁精水溶液浸泡一定时间后,再用蘸有洗涤剂的毛刷擦
洗,然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最后用纯化水润洗内壁2~3次。

洗净的玻璃仪器内壁应能被水均匀地润湿而无水的条纹,且
不挂水珠。

常使用磨口的玻璃仪器,洗刷时应注意保护磨口。

6.1.3砂芯玻璃滤器在使用后须立即清洗,针对滤器砂芯中残留的
不同沉淀物,采用适当的洗涤剂先溶解砂芯表面沉淀的固
体,然后用减压抽洗法反复用洗涤剂把砂芯中残存的沉淀物
全部抽洗掉,再用蒸馏水冲洗干净。

6.1.4用来配制、盛放高浓度溶液的带磨口塞的玻璃仪器,如容量
瓶、比色管、滴定管等,用后应及时把溶液倒出,废弃处理
或放入试剂瓶中贮存,并及时清洗,以防溶质析出,堵塞磨
口塞,损坏玻璃仪器。

6.2重铬酸钾洗液清洗
6.2.1清洗方法
通常将重铬酸钾洗液倒入或吸人容器内浸泡2-24h后,把容器内的洗液倒入贮存瓶中备用,再用自来水冲洗和去离子水润洗。

洗净的玻璃仪器内壁应能被水均匀地润湿而无水的条纹,且不挂水珠。

对于长期不用的和新购回的玻璃仪器,应先用水刷洗,洗去水可溶性物质、部分不溶性物质和灰尘,晾干后,再用重铬酸钾洗液洗涤。

6.2.2注意事项
在使用重铬酸钾洗液时,要切实注意不能溅到身上,以防“烧”破衣服和损伤皮肤。

洗液倒入待洗的仪器中时,应使仪器周壁全浸洗后稍停一会再倒回洗液瓶。

第一次用少量水冲洗刚浸洗过的仪器后,废水不要倒在水池里和下水道里,长久会腐蚀水池和下水道,应倒在废液缸中,缸满后倒在垃圾里。

如果无废液缸,倒入水池时,要边倒边用大量的水冲洗。

6.3难洗污物的洗涤方法
6.3.1结晶和沉淀物的洗涤
如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因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形成碳酸盐以及存在氢氧化铜或氢氧化铁沉淀时,可用水浸泡数日,然后用稀酸
洗涤,使之生成能溶于水的物质,再用水冲洗。

如存有有机物沉淀,则可用煮沸的有机溶剂或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洗涤。

6.3.2干性油、油脂、油漆的洗涤
可用氨水或氯仿进行洗涤,未变硬的油脂可用有机溶剂洗涤;煤油可用热肥皂水洗涤;黏性油可用热氢氧化钠溶液浸泡洗涤。

6.3.3污斑的洗涤
玻璃上的白色污斑,是长期贮碱而被碱腐蚀形成的;玻璃上吸附着的黄褐色的铁锈斑点,可用盐酸溶液洗涤;电解乙酸铅时生成的混浊物,可用乙酸洗涤;褐色的二氧化锰斑点可用硫酸亚铁、盐酸或草酸溶液洗涤;玻璃上的墨水污斑可用苏打或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6.4超声清洗
对于小容量的玻璃容器(非量具),如HPLC用小瓶,无法用刷子刷洗,也不太容易灌入液体清洗,可采用超声清洗。

超声清洗前应先用水洗去水可溶性物质、部分不溶性物质和灰尘,再注入一定浓度的洗洁精溶液,置烧杯中,超声清洗10~30min,用水洗去洗涤液,然后用纯化水超声清洗2~3次。

对于其内有难溶于水的物质或油污的玻璃容器,应先用合适的有机溶剂冲洗第一遍,再如上进行超声清洗。

注意:超声清洗的玻璃容器不能有裂纹,超声时间不宜过长,以防超声破碎。

6.5干燥
实验应经常要用到的仪器应在每次实验完毕后洗净干燥备用。


于不同实验对干燥有不同的要求,一般定量分析用的烧杯、锥形瓶等仪器清洗干净后即可使用,而用于无水分析的仪器很多要求是干燥的,有的要求无水痕,有的要求无水。

应根据不同要求进行干燥仪器。

6.5.3晾干
不急等用的仪器或使用时对水分没有要求的仪器,可在蒸馏水冲洗后在无尘处倒置处控去水分,自然晾干,即可。

6.5.4烘干
洗净的仪器控去水分,放在烘箱内烘干,烘箱温度为105~110℃,烘1小时左右。

也可以放在红外灯干燥箱中烘干。

此方法适用于一般的玻璃仪器。

带实心玻璃塞的及厚壁仪器烘干时要注意慢慢升温并且温度不可过高,以免破裂。

量器、量具不可放于烘箱中烘干。

6.5.5热(冷)风吹干
对于急于干燥的仪器或不适于放入烘箱的较大的仪器可用吹干的办法。

通常用少量乙醇、丙酮(或最后再用乙醚)倒入已控去水分的仪器中摇洗,然后用电吹风机吹,开始用冷风吹1~2分钟,当大部分溶剂挥发后吹入热风至完全干燥,再用冷风吹去残余蒸汽,不使其又冷凝在容器内。

6.6保存。

6.6.3经常使用的玻璃仪器放在防尘的仪器存放柜内,存放要分门别
类,便于取用。

6.6.4移液管洗净后置于防尘的盒中。

6.6.5滴定管用后,倒去内装的溶液,洗净后装满纯水,上盖玻璃短
试管或塑料套管,也可倒置夹于滴定管架上。

6.6.6比色皿用毕洗净后,在瓷盘或塑料盘中垫上滤纸,倒置晾干后
装入比色皿盒或清洁的器皿中。

6.6.7带磨口塞的仪器,如容量瓶、比色管最好在洗净前就用橡皮筋
或线绳把塞和管口栓好,以免打破塞子或互相弄混。

需长期保存的磨口仪器要在塞子间垫一张纸片,以免日久粘住。

长期不用的滴定管要除掉凡士林后垫纸,用皮筋栓好活塞保存。

6.6.8成套仪器如索氏萃取器、气体分析器等用完要立即洗净,放在
专门的纸盒里保存。

七、总结
要本着对工作负责的精神,对一切玻璃仪器用完后要及时清洗干净,按要求保管,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不要在仪器里遗留油脂、酸液、腐蚀性物质(包括浓碱液)或有毒药品,以免造成后患。

警告:入化学实验室一切物品严禁入口、入眼,若不慎入眼,迅速用清水清洗,重者迅速去医院急救。

出化学实验室严禁带走任何药品,以及深度清洁双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