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温度与温度计知识点-最新教育文档
新版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12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课件
![新版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12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fdfa0db9b89680203d82586.png)
第二节 熔化与凝固
第1课时 熔化与熔点
知识要点基础练
知识点1 熔化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熔化的是( D ) A.太阳将积雪晒化 B.点燃的蜡烛不停地流着蜡烛油 C.钢块投入炼钢炉后变成钢水 D.白糖投入水中,过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2.在探究冰和石蜡熔化的温度变化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12.一支温度计的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95 ℃,放 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 ℃。现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教室的墙上,其示数为32 ℃,教室内的实际 温度是 30 ℃。 13.小宣在探究某个热学问题时,通过测量得到如表所示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出温 度T与温度t的关系:T= 0.8t+4 ℃ 。
t/℃ 55 6065 70 7580 T/℃ 48 5256 60 6468
14.我国在高温超导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早已获得绝对温度为100 K的高温超导材料。
绝对温度( T )与摄氏温度( t )的关系是T=( t+273 ) K,绝对温度100 K相当于( A )
A.-173 ℃
B.-100 ℃
C.273 ℃D.100 ℃
15.两支合格的温度计的玻璃泡中所装的水银一样多,但细管内径不同。现将它们的玻璃泡同
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那么( D )
沪科版初三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沪科版初三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c6748c55ef7ba0d4b733b1b.png)
沪科版初三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温度只能通过物体随温度变化的某些特性来间接测量。
接下来初中频道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
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
2、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总装适量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或水银)、刻度;
3、温度计的使用: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
更多精彩的详细内容请点击大于大于大于大于大于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温度与温度计知识点
第二节熔化与凝固
1、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根据熔化时温度的特点可以分为晶体熔化和非晶体熔化。
熔化时都需要吸收热量。
2、晶体在熔化时的温度特点:吸热但温度不变。
晶体熔化的条件是:①温度达到熔点;②继续吸热。
两者缺一不可。
更多精彩的详细内容请点击大于大于大于大于大于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熔化与凝固知识点
第三节汽化与液化
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2、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
3、汽化可分为沸腾和蒸发;
更多精彩的详细内容请点击大于大于大于大于大于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汽化。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温度与温度计知识点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温度与温度计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66caf5403d8ce2f0166233e.png)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温度与温度计知识点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温度与温度计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知识点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2、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总装适量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或水银)、刻度;3、温度计的使用: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夜柱的上表面相平。
相信通过上面对温度计知识的介绍,同学们都会使用温度计了,温度计的使用可以很好的帮助同学们的日常生活工作。
课后练习1.(2019?滨湖区质检)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A.人体的正常温度为37℃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10℃C.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温度为50℃D.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20℃2.(2019?连云港岗埠期中)体温计的测量精度可达到0.1℃,这是因为()A.体温计的玻璃泡的容积比细管的容积大得多B.体温计的测量范围只有35~42℃C.体温计的玻璃泡附近有一段弯曲的细管D.体温计比较短3.(2019?郴州中考)我国在高温超导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早已获得绝对温度为100 K的高温超导材料。
绝对温度(T)与摄氏温度的关系是T=(t+273)K,绝对温度100 K相当于()A.-173℃B.-100℃C.273℃D.100℃4.一支体温计的示数是38℃,若粗心的护士仅消毒后就直接用它去测量甲、乙两个病人的体温,体温计的示数先后分别是38℃和39℃,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的体温是38℃,乙的体温是39℃B.甲的体温低于38℃,乙的体温是39℃C.甲的体温不高于38℃,乙的体温是39℃D.因为体温计使用前没有向下甩,所以甲、乙两人的体温无法确定温度与温度计知识点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更多精彩内容请大家关注初三物理知识点栏目,愿大家都能在学期努力,丰富自己,锻炼自己。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2.1温度与温度计 教案设计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2.1温度与温度计 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3b0aea281c758f5f61f67a8.png)
学生思考回答,填写课本上空白部分。
我们生活中都用哪些词来形容物体的冷热程度。开水和烧红的铁块都很烫,但它们烫的程度又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在物理学中,为了准确地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引入了温度这一概念。
3、归纳出温度的物理含义,介绍温度的单位Biblioteka 及其读法、写法。思考、设计。
观察,思考,记忆。
观察,思考,讨论。
学生讨论。
阅读,总结,回答问题。
观看,了解
学生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归纳能力。
让学生经历体验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让学生了解生活环境中的常见温度值。
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加深学生对摄氏温度和温度计的了解。
培养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理解先进的科技,体会物理是“有用的”。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板书设计
温度与温度计
一.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二.摄氏温度1.摄氏度规定:2.读法
三.温度计1、常见的温度计:实验室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2、结构
3、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四.体温计1.特殊结构:弯曲细玻璃管(内装水银)
1、利用生活、自然中的现象,引导学生研究温度的科学内涵。
2、通过实验,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测量的必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使用温度计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增加学生探索的乐趣。
3、通过阅读使用说明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4、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了解体温计的基本性能和使用须知。
《温度与温度计》教学设计
九年级物理沪科版第十二章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
![九年级物理沪科版第十二章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https://img.taocdn.com/s3/m/9ecf454e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a0.png)
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测试时间:20分钟一、选择题1.(多选)下列各项是某个中学生对相关数据的估计,其中与实际相符的是()A.用手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是1 NB.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5 ℃C.正常眨一次眼所用的时间约为1 sD.一瓶矿泉水的质量大约为0.5 kg2.比较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在原理上是不相同的B.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在结构上是相同的C.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而普通温度计不可以D.体温计示数的准确程度比普通温度计低3.某同学使用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下列实验过程中错误的一项是()A.观察所要使用的温度计,了解它的测量范围和分度值B.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C.将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取出来读数D.当温度计内液面稳定时再读数,且视线必须与液面相平4.有一支用过后未甩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7 ℃。
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36 ℃和38 ℃的病人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A.37 ℃38 ℃B.36 ℃37 ℃C.37 ℃37 ℃D.38 ℃37 ℃5.两支内径不同、玻璃泡内水银量相同的合格的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儿则会看到()A.两支温度计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数相同B.内径大的温度计水银升得较低,两支温度计示数相同C.内径大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D.内径小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6.用t1表示太阳表面的温度,用t2表示白炽灯通电时灯丝的温度,用t3表示火柴火焰的温度,温度从高到低正确的排列顺序应是()A.t1>t2>t3B.t2>t3>t1C.t1>t3>t2D.t3>t1>t27.为了提高液体温度计的灵敏度,下列措施中最好的是 ()A.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与玻璃管之间加一段非常细的管子B.把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做小些C.把温度计玻璃管的内径做大些D.把温度计玻璃管的内径做小些二、填空题8.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12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1节 温度与温度计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12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1节 温度与温度计](https://img.taocdn.com/s3/m/99b4d37a941ea76e58fa04ca.png)
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01 知识管理1.水的物态变化三种状态:水有三种状态,分别为__固__态、__液__态和__气__态,这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__转化__.物态变化:物理学中,将物质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__变化__称为物态变化.2.温度概念:准确表示物体的__冷热__程度,用字母__t__来表示.单位:常用的温度单位是__摄氏度__,符号为__℃__.规定: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将纯净的__冰水混合物__的温度定为0 ℃,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__100__℃.开尔文:国际单位制中所采用的温标是热力学温标.热力学温度(T)和摄氏温度(t)的换算关系是:T=__273.15+t__.3.温度计及其使用原理:根据液体__热胀冷缩__的原理制成的.使用规则:(1)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__量程__;(2)测量时温度计的__玻璃泡__应被包围在被测物体内;(3)测量液体温度时,玻璃泡应__浸没__在液体中,但不能接触__容器壁__和__容器底__;(4)待示数稳定后,读数时视线要与__液面__相平.4.体温计构造:体温计玻璃泡前面有__细弯管__,所以体温计可__离开__人体读数,但每次使用前都要__甩动__.注意:如果用水银柱未被甩下去的温度计去测量人体的体温,只能测出不低于原示数的温度,低于原示数的温度测不出.02 基础题知识点1 温度1.0 ℃的冰和0 ℃的水相比较,它们的冷热程度是( C )A.冰比水冷 B.水比冰冷C.冷热程度一样 D.无法比较2.下列温度最接近37 ℃的是( D )A.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温B.北京地区冬季最低气温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D.健康成年人的体温3.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 ℃,沸水的温度是__100__℃,北京一月份的平均气温是-4.7 ℃,读作__零下4.7摄氏度__.知识点2 温度计及其使用4.(扬州中考)下列图中温度计使用正确的是( D )A B C D5.如图所示,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C )A.甲B.乙C.丙D.丁6.使用温度计测热水温度时,有如下步骤: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b.等待一段时间;c.让温度计玻璃泡浸没在水中,但不要接触容器底和容器壁;d.用手摸一下热水杯,估计待测热水的温度;e.按要求正确读数并记录.按正确的操作程序,步骤排列应该是__dacbe__.知识点3 体温计7.(河南中考)如图所示,用体温计测量体温,该体温计的分度值是__0.1__ ℃.体温计的示数是__37.3__ ℃.03 中档题8.《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中,对公共建筑内空调设定的温度有明确要求.为了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你认为该《决定》对室内空调温度的设定要求是 ( A )A.夏季不低于26 ℃,冬季不高于20 ℃B.夏季不高于26 ℃,冬季不低于20 ℃C.夏季不低于26 ℃,冬季不低于20 ℃D.夏季不高于26 ℃,冬季不高于20 ℃9.(遵义中考)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B.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C.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 ℃D.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为32 ℃10.关于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A.体温计示数的准确程度比普通温度计高B.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在结构和原理上都相同C.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而普通温度计不可以D.体温计需用力甩动使水银回到下端玻璃泡中,而普通温度计不用甩动,其液柱会自动下降11.监测中东呼吸综合征等呼吸系统传染病时要测量体温.若用如图所示这支未甩过的体温计去测量另一个人的体温,测量结果可能是( D )A.37.0 ℃ B.37.5 ℃C.38. 0 ℃ D.38.5 ℃12.有三只温度计,它们的测量范围分别是:甲:35~42 ℃;乙:-20~50 ℃;丙:-10~110 ℃.如果要用来测量气温,应选择温度计__乙__;如果要用来测量沸水的温度,应选择温度计__丙__;如果要用来测量体温,应选择温度计__甲__.13.在实验操作考查中,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在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时的操作图,A是操作过程,B 是读数过程,C是读取的温度值.(1)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__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__.(2)B图读数时的错误是__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继续留在水中__.(3)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C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是__30__℃.14.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__热胀冷缩__来测量温度的.(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升高时液柱向__左__(填“左”或“右”)移动.(3)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的刻度应标__0__℃.(4)实验使用中发现该温度计玻璃管中的液柱变化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准确.对此,请你提出一条改进的建议:__换用更细的玻璃管__.04 拓展题15.有一支温度计的刻度不准,将此温度计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2 ℃;放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为98 ℃.若将温度计放在空气中示数为26 ℃,则室内空气的实际温度是( B )A.25 ℃ B.28 ℃ C.24 ℃ D.26 ℃16.如图是我们熟悉的体温计,在构造、使用中都运用了一些物理知识,请说出其中的三项及相关的物理知识?解:①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②构造中有放大镜;可成正立、放大的虚像;③使用前要用力甩;利用了惯性.。
12.1温度与温度计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物理沪科版九年级
![12.1温度与温度计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物理沪科版九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b6843cce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98.png)
1.题型一:温度计的原理和种类
题目:请简述水银温度计和电子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答案:水银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当温度升高时,水银会膨胀并上升,当温度降低时,水银会收缩并下降。电子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性质,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来确定温度。
2.题型二: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4.题型四:温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题目:请举例说明温度在医疗保健中的应用。
答案:温度在医疗保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体温计用于测量患者的体温,以诊断疾病。血液温度计用于测量血液的温度,以监测患者的健康状况。温度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病房的温度,以保持患者的舒适和防止感染。
5.题型五:温度计的读数和误差分析
-实验室用温度计
-示波器
-计算机
-投影仪
-白板
-实验桌椅
课程平台:
-学校教学管理系统
-物理教学专用软件
信息化资源:
-温度计原理动画演示
-实验操作视频教程
-在线互动讨论区
教学手段:
-小组合作学习
-实验演示
-问题引导式教学
-互动讨论
-实时反馈系统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提供PPT、视频等预习资料,让学生提前熟悉温度与温度计的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温度的定义、单位和测量工具:摄氏度、开尔文、华氏度等温度的定义及换算关系,以及温度计的种类和作用。
(2)温度计的原理和种类: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电子温度计等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3)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正确读取温度计的示数,温度计的校准和保养等。
(4)运用温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生活中的温度测量、温度控制等。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一节 温度和温度计(共31张PPT)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一节 温度和温度计(共3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debfbf116fc700aba68fcc0.png)
玻璃泡
毛细管
玻璃管
刻度
温度计根据液体的 热胀冷原缩理。
想想议议
温度计里的液 体可能将温度 计胀破
能如否果用用它它来来测 测量量零2下003摄0摄 100℃ 氏氏度度的的液液体体的 100℃ 的温温度度又呢会?怎样
呢?
0℃ 将测不出温度
0℃
! 使用温度计前应注意量程!
下面那种读数正确?为什么?
甲
偏大
合作共建
将两只手分别插入冷水和热水中,过一 会儿再同时插入温水感觉相同吗? 两只手的感觉不同。 这说明了人对温度的感觉是不可靠的,为了 准确的确定温度,人们要用 温度计 去测量。
合作共建
三、温度计
1、种类
实
验
寒
用
体暑
温
温表
度
计
计
数字式温度计 指针式温度计
常用液体温度计
合作共建
2、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
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 (3)使用:估、看、选、放、读、记
量程:35℃~42℃ 分度值:0.1℃
(4)医用温度计——体温计 因为有缩口,所以使用前应用力向下甩。
当堂达标
学生做“当堂达标题”
当堂达标题答案: 1、冰 水蒸气 物态变化 2、冷热 冰水混合物 100 ℃ 3、热胀冷缩 实验室温度计 细弯管 4、A 5、C 6、-15 35 7、D 8、D
100摄氏度
2、水的凝固点是0℃
0摄氏度
3、人的正常体温是37℃
37摄氏度
4、温度的最低值——
零下273.15摄氏度
绝对零度是-273.15 ℃ 或负273.15摄氏度
自然界的一些温度/ ℃
冰箱最低温度-18℃ 高压锅内的沸水130℃ 我国最低气温-52.3℃ 酒精沸点 78℃ 酒精凝固点-117℃ 钨的熔点 3410℃ 人的正常体温37℃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0℃ 沸水的温度100℃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2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第1节温度与温度计课件(新版)沪科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2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第1节温度与温度计课件(新版)沪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88cadc3c581b6bd97f19ea53.png)
2.(2014遵义)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B.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C.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 ℃ D.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为32 ℃
解析: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故A错;使用温度计 测量液体的温度,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故B错;由图可知, 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 ℃~100 ℃,每一大格代表10 ℃,每一大格分成10 小格,所以每一小格代表1 ℃,即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 ℃,温度计的水银柱 在0 ℃以上,示数为32 ℃,故C错误,D正确.
2.(2015厦门梧侣学校第一次月考)高空中的云似鱼鳞,像羊群,形状各异, 让人浮想联翩.组成云的物质是( D ) A.水蒸气 B.水蒸气或小水滴 C.水蒸气或小冰晶 D.小水滴或小冰晶 解析:组成云的物质是由水蒸气变成的小水滴或小冰晶.
温度
3.甲、乙两盆水里都有冰块,甲盆里比乙盆里的冰块多些,甲盆放在阳光 下,乙盆放在背阴处.在两盆里的冰块都还未完全化成水时( C ) A.甲盆水的温度比乙盆高 B.乙盆水的温度比甲盆高 C.两盆水的温度相同 D.不用温度计测量,无法比较两盆水的温度 解析:甲、乙两盆水里面都为冰水混合物,它们的温度的高低与它们所处 外界环境的温度无关,所以它们的温度都为0 ℃.
8.观察图并完成下列填空:
(1)名称:甲为 体温计 ,乙为 寒暑表 ,丙为 实验室温度计 ; (2)刻度范围:甲为 35~42 ℃ ,乙为 -30~50 ℃ ,丙为 -20~110 ℃ ; (3)分度值:甲为 0.1 ℃ ,乙为 1 ℃ ,丙为 1 ℃ .
解析:如题图所示的三种温度计,是三种常用的液体温度计,甲为体温计,乙 为寒暑表,丙为实验室温度计.从图中可以看出,体温计的刻度范围(即量程) 为35~42 ℃,分度值为0.1 ℃;寒暑表的刻度范围是-30~50 ℃,分度值为 1 ℃;实验室温度计的刻度范围是-20~110 ℃,分度值为1 ℃.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2.1 温度与温度计课件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2.1 温度与温度计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ee88228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84.png)
项目
实验用温度 计
体温计
寒暑表
测量范围 -20℃-110℃
35℃-42℃
-35℃-50℃
分度值 1℃ 用途 实验用 构造 无缩口
玻璃泡内
的液体 煤油
0.1℃ 1℃ 测体温 测气温 有缩口 无缩口
水银 酒精
三种温度计的构造、原理、单位都相同
讲授新课
测体温时
水银膨胀能 细弯 管升到直管内。
细弯管
读体温时
冷水
热水
放入热水时,红色液体吸热升温,体积 膨胀,液柱上升;放入冷水时,红色液 体放热降温,体积缩小,液柱下降。
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常 见 温 度 计: 构造
玻璃泡
毛细管
测温 液体
汞(水银) 煤油
酒精 玻璃外壳
常用温度计原理: 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
*为什么温度计内的液体有的用酒精,有
的用水银,有的用煤油?
因为不同的液体热胀冷缩的程度 不同,熔点和沸点不同,可以测量达 到的精确度和测量范围不同。
讲授新课
归纳与总结
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 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温度计内液体多为水银、酒精、煤油等物质。
温度的表示方法:
摄氏温度是由瑞典物理学家摄 尔修斯(Anders Celsius, 1701~1744)在1742年制定 的。
讲授新课
实验与探究 3.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浸没在液体内,但不 能接触容器壁和容器底部。
4.待温度计内液柱的液面稳定时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液 面相平。
常
用
温 度 计
实
验 用 温 度
体 温 计
寒 暑 表
计
(完整版)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知识点
![(完整版)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761dcde852458fb760b5640.png)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复习班级姓名第十二章温度与温度计第一节.熔点与沸点1、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
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水的熔点是0℃3.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4.特点: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5.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非晶体没有熔点和凝固点。
3.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4.汽化的两种方式:(1)蒸发①定义: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
③特点:吸热致冷。
如对病人用酒精为高烧病人降温。
(2)沸腾:①定义: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为沸点。
水的沸点是100℃.②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③特点: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第二节.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有熔化、汽升、华化第三节.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有凝固、液化、凝华1.凝固:①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
凝固是放热过程。
②晶体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③规律: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2.液化:①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液化是放热过程。
②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3.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
凝华是放热过程。
第四节水资源与水危机1、资源危机的原因:水污染2、水污染的罪魁: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
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第一节、温度与内能1.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K;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
2. 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常用的温度计有如下三种:(1)实验室温度计,用于实验室测温度,刻度范围在20℃~105℃之间,最小刻度值为1℃。
(2)体温计。
用于测量体温,刻度范围35℃~42℃,最小刻度值为0.1℃。
(3)寒暑表。
用于测量气温,刻度范围20-℃~50℃,最小刻度值为1℃。
九年级上册月考知识点清单-沪科版
![九年级上册月考知识点清单-沪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7954199b6137ee06eff918bd.png)
沪科版九年级月考复习要点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12.1 温度与温度计1、雪、霜(凝华),雾、露(液化)。
2、物态变化:将物质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变化称为物态变化。
3、人们对冷热的感觉是不可靠的。
4、1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
某地的气温为-6℃,读作零下6摄氏度或负6摄氏度。
5、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T=273.15+t6、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在我国北方寒冷地区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使用水银温度计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高。
伽利略温度计是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7、温度计的使用:注意量程和分度值;玻璃泡应被包围在被测物体内;不能接触容器壁和底部;待求数稳定后再读数,且视线与液面相平。
8、体温计玻璃泡前面有细弯管,在温度降低时不能自动回到玻璃管的玻璃泡内,因此,每次测量前都要甩动。
测量高于体温计示数的温度为物体温度,低于体温计示数的温度为体温计温度。
12.2 熔化与凝固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固。
2、熔化实验采用水浴法加热是确保物质受热均匀,装置安排自下而上。
3、晶体熔化过程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不升高,热传递增加内能;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物质处于不同状态时比热容不同(表现为图像的斜率不同)。
4、晶体熔化条件是:温度达到熔点,且能吸收热量。
5、有确定的熔化温度叫晶体,如金属、钻石、冰、食盐、石墨、海波等。
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叫非晶体,如石蜡、塑料、玻璃、松香、沥青等。
6、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的热量是用来增加内能中的分子势能,所以温度没有升高,因为内能由多种因素影响。
7、晶体的熔点会由于外界压强的变化或杂质的存在等原因而变化。
如冰中加盐它的熔点会降低。
8、凝固是熔化的相反进程,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非晶体没有熔点,也没有凝固点。
9、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如北方冬季地窖里贮菜会放几桶水,就是利用了凝固放热的道理。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2.1温度与温度计教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2.1温度与温度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ae7b8f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5d.png)
教案: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12.1 温度与温度计一、教学内容1. 温度概念:让学生了解温度的定义,理解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 温度计:介绍常见温度计的原理和构造,如酒精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3. 温度计的使用:教授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包括温度计的放置、读数方法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温度的概念,理解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 通过实验和观察,使学生了解常见温度计的原理和构造,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3.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温度计的能力,能在实际情景中测量温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如何准确读取温度值。
2. 教学重点: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原理和构造,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酒精温度计、水银温度计、教学PPT。
2. 学具:学生实验用温度计、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感受不同温度下的物体感觉,如热水和冷水的触感,引发学生对温度的兴趣。
2. 讲解温度概念:通过PPT展示,讲解温度的定义,让学生理解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3. 介绍温度计:展示酒精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讲解其原理和构造,使学生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4.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讲解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包括温度计的放置、读数方法等,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温度计测量不同温度下的物体,并记录数据,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6. 例题讲解:通过PPT展示温度计的相关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应用。
7. 作业布置:布置一道关于温度计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温度与温度计1. 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2. 温度计:酒精温度计、水银温度计3.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a. 正确放置b. 准确读数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某学生用酒精温度计测量室温,测得酒精柱高度在20cm处,试求室温。
12.1温度与温度计 新课标九年级物理沪科版
![12.1温度与温度计 新课标九年级物理沪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c09e30202af90242a895e59b.png)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2、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3、0 ℃ 和100 ℃的规定: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规定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 4、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1)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被测物体中,但不能碰 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物体后要稍侯一会 儿,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 (体温计除外),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面相平。
908070605040302010
0℃
加油站:
热力学温标
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的温标是热力学温标,这种温标的 单位名称叫“开尔文”,简称“开”,符号是K。热力学 温度(T)和摄氏温度(t)的关系是:
T=t+273.15
宇宙中的温度下限是-273 .15℃,是热力学温度的0 度,即0K。 研究表明,无论人类如何改进低温技术,0K的温度都 是达不到的。即达不到摄氏温度的-273 .15℃。 在微观粒子和天体研究方面都采用热力学温标
如果所测的 温度过低,低于 了温度计所能测 量的最低温度, 会出现什么后果?
908070605040302010 908070605040302010
将测不出温度
!
使用前应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想想议议
下面这些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A 玻璃泡碰 到容器底
B
玻璃泡碰 到容器壁
C
玻璃泡未全 浸入液体中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
学习目标
1、知道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的常用单位和 国际单位制中单位。 2、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熟悉使用温 度计的过程,掌握它的使用方法。 3、体会对温度进行准确测量的必要性,养成 采集科学准确数据的好习惯。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12章电子备课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12章电子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e04f5e0f16fc700abb68fc87.png)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12.1 温度与温度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水的三种状态,认识常见温度计及温度计的用法知道温度的概念和温度的常用单位及国际单位制单位。
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
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人造“雨”和用体温计测量体温两个实验操作,从实验过程中,感知水的三态变化及体温计的原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生活现象和自然现象与物态变化联系起来。
养成学科学,用科学的习惯和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教具:演示实验:加热器水壶钢勺水杯冰学生实验:四人一组每组配备人造雨实验仪器和体温计【重点、难点】重点:温度计的使用难点:体温计的原理【教学过程】目标导入:水是生命之源,水孕育了自然界的万物生灵,水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
水可以在三种状态之间变化,这种变化叫物态变化。
现在我们就研究水的三态变化规律。
自主学习,讨论互动,展示交流知识点1:水的三种状态【思考】自然界中水有三种状态,它们分别是、、和。
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
【说明】一般说来,任何一种物质,在温度、压强等发生变化时,都会呈现不同的状态。
有时同一种物质在某种温度和压强下,有几种不同的状态同时存在,例如水处在密闭的容器中,下部是水而上面是水蒸气。
【思考】地球上的水是怎样循环的?【点拨】太阳照射使地面水温升高,含有水蒸气的热空气快速上升。
在上升过程中,空气逐渐冷却,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形成了云。
当云层中的小水滴合并成大水滴时,雨便产生了。
假如上空的温度较低,水还能以雪的形式降到地面。
知识点2:温度【思考】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
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
【比较】【易淆点】熔化和溶化不要混淆,前者表示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而后者表示物质溶化在溶剂中的过程,如盐溶于水变成盐水。
【明确】不同的晶体的熔点一般不同,人们根据在生产、生活中的需要选用不同的熔点的材料。
如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是因为钨的熔点高,不易熔化;锡的熔点低,人们常用电烙铁熔化锡来焊接金属。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梳理 最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梳理 最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https://img.taocdn.com/s3/m/19968ce7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1d.png)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梳理最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温度是衡量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摄氏温度是一种常用的温度单位,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将这个温度范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为1℃。
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来测量,常用的是液体温度计,它的原理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
常用的温度计有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和体温计等,它们的量程和分度值不同,使用时需要注意正确的使用方法。
对于液体温度计,使用前需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将其完全浸入液体中,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读数时需要将玻璃泡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需要注意的是,玻璃泡不能与壁或底部接触,否则所测温度会高于液体温度。
体温计是一种特殊的温度计,它的测量原理是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与普通温度计不同的是,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这是因为它在玻璃与毛细管连接处有一个狭窄的凹槽,使得它只升不降。
使用前需要甩一下,让水银退回玻璃泡内。
需要注意的是,体温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不同于其他温度计,使用时需要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操作。
例如,读数时需要将体温计完全或口腔,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物态变化熔化和凝固熔化是指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晶体物质包括海波、冰、石英、水晶,而非晶体物质包括松香、石蜡、玻璃、沥青、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蜂蜡。
在熔化过程中,物质会吸收热量,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但温度保持不变。
晶体熔化的条件是达到熔点且继续吸热。
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凝固是指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晶体凝固时的温度不断降低。
在凝固过程中,物质会放出热量,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变成固体,但温度保持不变。
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晶体凝固的条件是达到凝固点且继续放热。
需要注意的是,在晶体熔化图像中,AB段物质处于固态,表示晶体吸热升温过程;BC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表示晶体熔化过程,熔化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CD段物质处于液态,表示液体吸热升温过程;B点表示达到熔化温度但没有熔化,物质处于固态;C点表示刚好完全熔化,物质处于液态。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总结(沪教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总结(沪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e5b65fc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2c.png)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总结(沪教版)知识点总结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温度知识点1.定义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常用单位:摄氏度(℃)。
3.摄氏温度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O℃,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O℃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4.热力学温度以宇宙中温度的下限——绝对零度(约-273℃)为起点的温度,叫热力学温度。
单位是开,符号K,它是温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
5.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f的关系T=t+273( K)。
温度计知识点1.用途:测量物体温度。
2.构造内径很细且均匀的玻璃管,下端与玻璃泡相连,泡内装有适量的液体,如水银、染色的酒精或煤油等;玻璃管外标有均匀的刻度和采用单位的符号标志。
3.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水银、酒精、煤油等液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4.种类(1)按用途分:实验室温度计、家用温度计——寒暑表、医用温度计——体温计等。
(2)按测温物质分: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
5.常用温度计的比较(1)寒暑表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所装液体:煤油、酒精测量范围:-30℃—50℃最小刻度:l℃构造:玻璃泡上部是均匀细管。
使用方法: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不能甩。
(2)实验室温度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所装液体:水银、煤油、酒精等测量范围:-20℃—ll0℃最小刻度:l℃构造:玻璃泡上部是均匀细管。
使用方法: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不能甩。
(3)体温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所装液体:水银测量范围:35C~42℃最小刻度:0.1℃构造:玻璃泡上部有一段细而弯的缩口。
使用方法: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使用前要甩几下。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知识点估测:根据被测液体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观察: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放置: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不能接触底或壁。
读数:让温度计在液体中稍待一会儿,等示数稳定后再读数,在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要与液柱的液面相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温度与温度计知识点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温度与温度计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知识点
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
2、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总装适量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或水银)、刻度;
3、温度计的使用: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夜柱的上表面相平。
相信通过上面对温度计知识的介绍,同学们都会使用温度计了,温度计的使用可以很好的帮助同学们的日常生活工作。
课后练习
1.(2019?滨湖区质检)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
A.人体的正常温度为37℃
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10℃
C.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温度为50℃
D.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20℃
2.(2019?连云港岗埠期中)体温计的测量精度可达到0.1℃,这是因为()
A.体温计的玻璃泡的容积比细管的容积大得多
B.体温计的测量范围只有35~42℃
C.体温计的玻璃泡附近有一段弯曲的细管
D.体温计比较短
3.(2019?郴州中考)我国在高温超导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早已获得绝对温度为100 K的高温超导材料。
绝对温度(T)与摄氏温度的关系是T=(t+273)K,绝对温度100 K相当于()
A.-173℃
B.-100℃
C.273℃
D.100℃
4.一支体温计的示数是38℃,若粗心的护士仅消毒后就直接用它去测量甲、乙两个病人的体温,体温计的示数先后分别是38℃和39℃,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的体温是38℃,乙的体温是39℃
B.甲的体温低于38℃,乙的体温是39℃
C.甲的体温不高于38℃,乙的体温是39℃
D.因为体温计使用前没有向下甩,所以甲、乙两人的体温无法确定
温度与温度计知识点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更多精彩内容请
大家关注初三物理知识点栏目,愿大家都能在学期努力,丰富自己,锻炼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