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复习_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_ppt

高考地理复习_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_ppt
——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 (-6°C)/1000M
对流层
对流层
特点: •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对流运动显著
——上冷下热,有利于空气的对流;对流层的高度 因纬度而异,低纬度地面受热多,对流旺盛,对 流层高度可达17~18千米;高纬度地面受热少, 对流运动弱,对流层高度仅8~9千米。
对流层
[经典例题回放1] 对流层中的上升气流会使飞行中的飞机颠簸。 导致对流层气流上升的原因是:上居实际气温低于理论气温 (按垂直递减率计算的气温)。图3表示四种对流层气温分布状 况,分析下图回答1—2题。
1.①图表示的气温降低速率在( B ) A.3000米以下低于垂直递减率 B.3000~6000米高于垂直递减率 C.6000米以下等于垂直递减率 D.6000米以下均低于垂直递减率 2.飞机可以在5000米高度平稳飞行的是( D ) A.① B.② C.③ D.④

地形逆温:常发生在山地。山坡上的冷空气沿 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的较暖空气被冷空 气抬挤上升,从而出现温度的倒置现象。
锋面因素:对流层中,冷暖空气相遇,暖空气 密度小,爬升到冷空气的上面,在锋面上,如果 冷暖空气的温度差比较显著,也可出现逆温
千米

锋面附近垂直方向气温随 高度变化曲线图为:
读某城某日清晨低层大气剖面图
大气的组成 和垂直分层
考点一大气各成分的作用
大气组成
干 洁 空 气 水 尘
主 要 作 用 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维持生物活动的必要物质 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保温 吸收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 物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对地面保温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起凝结核作用
N2 O2 CO2
O3 汽 埃

高中地理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高中地理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高中地理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地球的大气是由气体、固体和液体组成的。

大气主要由氮气、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氢气、氩气、氖气、氦气、甲烷等组成。

其中,氮气是最主要的成分,占据大气的约78%,氧气占21%,其他气体只占据很小的比例。

大气的垂直分层是根据大气的温度变化来划分的。

从地球表面往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跳跃层和外层空间。

每一层的特点和功能各不相同。

对流层是地球最接近表面的一层大气,它的厚度约为10-15公里。

这一层大气的温度随着海拔的上升而逐渐下降。

对流层中的气体在地球表面受到太阳辐射的加热后,会产生对流运动,形成云、风、雨等天气现象。

对流层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对生物和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

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厚度约为15-50公里。

平流层中的温度随着海拔的上升而逐渐上升。

平流层中的气流呈现水平流动,没有明显的垂直对流。

平流层的上层是平流层顶,下层是平流层底。

平流层中的氧气和臭氧层对地球的保护起着重要作用,能够吸收大部分太阳紫外线,减少对地球生物的伤害。

跳跃层位于平流层之上,厚度约为50-80公里。

跳跃层中的温度随着海拔的上升而逐渐下降。

在这一层中,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大于垂直尺度,不同层之间的气体不会发生混合,形成了稳定的层状结构。

跳跃层中的气体密度很低,几乎没有空气流动。

这一层对地球的气候和天气没有直接影响。

外层空间是大气的最外层,位于跳跃层之上。

外层空间中的气体密度非常低,接近于真空。

这一层中几乎没有气体分子,只有极少量的气体原子和离子。

外层空间中的气体与地球的大气没有直接接触,是太阳风和星际空间的一部分。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对地球的生物和环境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层中的气体组成和温度变化直接影响着地球的气候和天气现象。

人类通过研究和了解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可以更好地预测天气变化,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含答案)

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考点基础练考点一大气的组成大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各种成分保持相对稳定。

不同的大气成分,作用不同。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大气成分中,即能参与光合作用,又具有保温作用的是()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臭氧2.当今,导致大气成分比例发生不合理变化的人为原因有()①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②大量使用制冷剂③植树造林④兴修水库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1.C2.A【解析】1.参与光合作用的大气成分主要是氧气和二氧化碳,但只有二氧化碳具有保温作用,C正确,B错。

氮气和臭氧并不参与光合作用,AD错。

故选C。

2.大气的成分比例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目前在人为作用下,二氧化碳、氟利昂等比例增加。

二氧化碳的增加是大量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导致的,氟利昂增多是大量生产制冷设备如空调、电冰箱等导致的,植树造林和兴修水库使大气成分向良性方向变化,①②正确,③④错。

故选A。

3.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A.二氧化碳,氧气B.氮气,氧气C.臭氧,二氧化碳D.二氧化碳,氮气【答案】3.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地球大气层的主要成分为氮气,氧气,氮气占78、1%;氧气占20.9%,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低层大气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其中氮气和氧气为主要成分。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也在改变着大气的成分,进而引发了环境问题。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大气中含量虽很少,却对天气变化影响很大的物质是()A.水汽和臭氧B.二氧化碳和臭氧C.氩和氖D.水汽和杂质5.近些年来,随着霾天气现象出现频率越来越高,空气质量逐渐恶化。

霾出现频率增加是由于人类活动改变了大气组成中的()A.水汽比重 B.杂质含量 C.有害气体成分 D.干洁空气成分6.下列现象主要与大气中水汽含量相关的是()A.臭氧层变薄B.酸雨加重 C.旱灾频发 D.全球变暖【答案】4.D5.B6.C【解析】4.水汽和固体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对天气变化影响很大,D错误;臭氧能够吸收紫外线,因而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二氧化碳有保温作用,但二者对天气影响小,AB错误;氩气和氖气在大气中含量较少,无法影响天气变化,C错误,所以选择D。

人教版必修一【知识点】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人教版必修一【知识点】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第二章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一.大气的组成大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

低层大气主要是由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三部分组成的。

低层大气的主要组成成分及作用。

组成成分 在地理环境中作用干 洁 空 气 氮 含量78%、组成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氧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CO 2 光合作用的原料、“温室效应” O 3吸收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强烈吸收长波辐射,影响气温 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凝结核)二.大气的垂直分层大气的温度、密度和运动状况在垂直方向上是不均匀的,人们依据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的垂直变化,将大气自下而上依次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大气分层高度范围 气温的垂直变化 空气运动 天气现象与人类关系 规律 形成原因高层大气 平流层以上大气随高度升高先降后增底层没有吸收紫外线的臭氧,气温下降;随后大气吸收更短波长的太阳紫外线,温度又持续上升 / /有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平流层对流层顶部至50-55千米的高空随高度升高而升高(下冷上热) 靠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增温(臭氧层位于22-27km 处)平流运动 天气晴朗为人类生存环境天然屏障;大气稳定利于高空飞行(飞机) 对流层低纬17-18km 中纬10-12km 高纬8-9km随高度升高而递减(下热上冷)地面是直接热源对流运动 复杂多变 与人类关系最密切三.对流层的逆温现象1.逆温概念:一般情况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出现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

二氧化碳:1、变化趋势:呈现上升趋势,增加速度加快2、原因:①化石燃料燃烧(释放大量二氧化碳)②土地利用的变化(毁林,减少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量)3、影响:全球变暖、气候异常、生态恶化2.逆温现象图示:3.逆温现象最主要的特征:①空气温度差减小,对流运动减弱。

②对流层某一高度气温异常,随高度上高而递增,因而从该高度开始,空气温度由上冷下热转变为上冷中高下冷。

人教版 新教材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 新教材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的组成一、大气的组成1、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了解)2、干洁空气(掌握)⑴、概念:低层大气中除去水汽和杂质以外的混合气体⑵、干洁空气成分体积分数:N₂ 78%,O₂ 21%,0.93% 氩气,0.038% CO₂, 0.032% 杂气⑶、组成成分的作用①氧(O):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②氮(N):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③二氧化碳(CO₂):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具有保温作用;④臭氧(O₂):大量吸收紫外线,使大气增温,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

3、水汽和杂质水的相变:水的三种状态之间的转化(了解)⑴、作用:①含量少,但在天气变化中扮演重要角色,产生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②伴随着热量的吸收和释放,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温度;③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⑵、降水的条件:①水汽②凝结核③温度(了解)二、人类活动与大气(了解)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正在不断的改变着大气的成分和含量。

1、体现:大量污染物的排放(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和对森林的乱砍乱伐2、实例:①温室效应形成过程及其影响(掌握)化石燃料燃烧和植被砍伐-CO₂增多-气温上升-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②臭氧空洞危害:使得大量的紫外线穿越大气层,进入近地面,严重威胁各种生物的生命安全。

臭氧空洞发生在南北两极或极地上空3、氧气含量对人体产生的影响(了解)适当的缺氧环境利于激发运动员的运动潜能,但含氧量太低会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大气的垂直分层(全部掌握)一、大气的垂直分层1、分层: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2、分层依据:温度运动状况密度二、各垂直分层的的特点1、对流层⑴、范围:平均厚度:12Km,低纬度:17-18Km,中纬度:10-12Km,高纬度:8-9Km。

⑵、气温垂直变化:随高度升高而降低,顶部气温将至-60℃;对流层大约高度每升高1000米,气温降低6℃⑶、大气运动状况:上冷下热,对流运动显著⑷、密度气压:密度大、气压大⑸、水汽尘埃:集中了大气圈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大气的污染物也集中于此层。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1册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1册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对流层 (1)气温变化规律: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递减。 (2)原理:对流层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绝大部分被氧原子和臭氧 吸收;红外线一部分被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一部分被反射、散射和衍射,一部分会到 达地面;可见光几乎都能到达地面。对流层从太阳辐射中吸收的能量有限。而最终到达 地面的主要是可见光、一部分红外线和极少的紫外线,它们加热地面,使地面产生波长 较长的地面辐射。绝大部分的地面辐射被对流层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由于海拔越 高,距离地面越远,空气也越来越稀薄,故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就会越少,气温也就越低。
但含氧量太低会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2 |大气的垂直分层 大气自下而上可以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大气分层
垂直高度
⑩ 对流层
低纬度地区:17~18千米; 中纬度地区:10~12千米; 高纬度地区:8~9千米
平流层
自对流层顶部至50~55千米 高空
高层大气 平流层以上的大气
特点
与人类的关系
对无线电通信 有重要作用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我们地球上空的大气,是由水汽、杂质和干洁空气组成的。 ( √ ) 2.地球上的二氧化碳和臭氧尽管含量较少,但它们能够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起到保温作用,且能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 ( ✕ )
二氧化碳只能吸收地面辐射,不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3.来自非洲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等国的中长跑运动员往往成绩优异,这是由于这些 国家位于高原地区,运动员经常在大气含氧量特别低的环境下训练。 ( ✕ )
问题 1.地球大气各垂直分层,其气温随高度的增加如何变化?
提示:观察“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即可得出答案。 2.大气各垂直分层气温变化的原理是什么? 提示:主要从各层大气的成分和吸收辐射的波长范围考虑。 3.在对流层大气中,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气温都是按照这样的规律变化的吗?

高中地理:大气知识点

高中地理:大气知识点

高中地理:大气知识点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2):大气的垂直分层(课本29页图2.1)高度温度大气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高层大气2000-3000千米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平流层50-55千米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平流运动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利于高空飞行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对流运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二:大气热力作用(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是很高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①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截留热量而增温,由于大气对于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比较差,但是对于地面长波辐射吸收作用强,所以地面辐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气吸收②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种,方向朝向地面,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二:大气的热力状况大气的热力作用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从图中可以看出,近地面等压线向低压方向(向下)弯曲,高空等压线向高压方向(向上)凸起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影响因素: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则风力越大(图2.10,2.11,2.12)风向:在单一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风向垂直等压线,指向低压。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在三个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方向。

三:全球性的大气环流1)三圈环流(课本37页图2.14)①在地表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南北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夏季向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图2.15)②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地区东亚南亚、东南亚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风向冬季西北风(亚洲大陆)东北风(亚洲大陆)夏季东南风(太平洋)西南风(印度洋)冷锋暖锋概念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天气特征过境前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单一气团控制,低温晴朗过境时阴天、雨雪、刮风、降温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下降,天气晴朗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好转降水的分布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后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前大气举例北方夏季暴雨,冬春季大风,寒潮,沙尘暴气旋反气旋气压低气压(中心低,四周高)高气压(中心高,四周低)水平运动四周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中心向四周辐散(北顺南逆)垂直运动上升下沉天气多阴雨天气多晴朗、干燥天气举例台风长江流域的伏旱,北方“秋高气爽”天气1)气候的形成因子(太阳辐射、地面状况、大气环流、人类活动)①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l 气温的分布,一般是低纬温度高,高纬温度低;山上的气温比山下低;暖流经过地区的气温比寒流经过地区高l 同一纬度地带内,由于下垫面不同,不同地点的气温状况不同,其中影响比较的大是海洋和陆地气候类型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最高气源月最低气温月大陆性大大7月1月海洋性小小8月2月②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状况l赤道地区气流以辐合上升为主,全年雨量充沛l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º之间,在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带控制下,常年干旱l大陆的西岸有两种情况,以亚欧为例,地中海地区(亚热带),夏季处于副热带高压中心的边缘,气流下沉,干燥少雨,冬季由于副热带高压向南移,此地受西风带的控制,多气旋活动,湿润多雨。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知识讲解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知识讲解
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水汽就像一层厚厚的玻璃把 地球变成了一个大暖房。除二氧化碳和水汽外,还有 甲烷、臭氧、氧化亚氮和氟里昂等。
材料(1)由于煤、石油等矿物燃料的使用越来越多,
人类社会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在过去三十年里增 加了一倍,再加上大量砍伐森林,减少了绿色植物通 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大气中二氧化碳的 浓度在过去三十年里增长了12%。
太阳辐射 A
射向宇宙大气辐射
H
到 达
大气吸收太阳辐射
C


太 阳
B
辐 射
G



收 地
E



射向宇宙地面辐射
F
D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短波辐射
长波辐射
通过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吸收作用 反射作用 散射作用
太阳辐射
直接 热源
地面
削弱作用
地面辐射 直接 热源
大气逆辐射 大气
保温作用
通过计算,如果没有大气,地表的平均温度为-230C, 实际为150C,也就是说,由于大气的保温作用,使 地表温度升高了380C。
(2)氯氟烃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合物,主要用于制冷 剂、火箭推进剂等,到了80年代中期为止,全球氯氟 烃的年消费量已达到100万吨。
(3)由于煤、石油等矿物燃料的使用越来越多,排入 空气中的硫、氮等氧化物不断增加。
大气组成的这种变化,会产生什么影响?
(5)3000千米以上的大气层,气温高达1000度以上,但在
(3)散射作用
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
特点:有选择性
波长较短的蓝色光最容易被散射
大气和地面反 射、散射34%
太阳
大气上界 大气吸收19%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大气(1)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大气(1)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大气(1)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1)大气的组成及作用。

(见表9-5)低层大气是由干洁空气、水汽和尘埃组成。

干洁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其要紧成分是氮和氧,约占干洁空气容积的99%。

表9-5 大气的组成成分及其作用大气组成作用氮气氧气二氧化碳臭氧地球上生物体的差不多成分;有冲淡氧气,减弱氧化等作用。

是坚持生命活动必须的物质;有氧化和助燃作用。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大量吸取太阳紫外线辐射,使地球上生物免于损害。

水汽成云至雨的必要条件;对气温有调剂作用。

尘埃成云至雨的必要条件;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

(2)大气的结构(垂直分层,见表9-6)。

依照大气的热力性质在垂直方向上的差异,将大气分为五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

表9-6 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特点大气分层高度位置要紧特点与人类的关系备注对流层是紧贴地面的一层,其高度因纬度而异,8~18千米高度。

1.气温随高度增加递减(平均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2.空气对流运动显著;3.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与人类关系最为紧密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都集中在该层。

平流层从对流层顶到50~55千米高度。

1.下层随高度增加气温变化专门小,在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迅速上升;2.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3.水汽、杂质含量极少,天气晴朗。

大气平稳,能见度高,有利于高空飞行。

距地22~27千米处臭氧含量达到最大值,形成臭氧层。

中间层平流层顶到85千米高度。

1.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迅速降低;2.垂直对流运动强烈。

该层有高空对流层之称。

热层中间层顶到500千米高度。

气温随高度增加迅速上升外层热层顶以上空气质点经常散逸到星际空间,是地球大气向星际空间过渡的层次,又称为散逸层电离层距地面60~800千米高度范畴的大气,因受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大气中的氧和氮分子被分散为离子,大气处于电离状态,这一范畴被称做电离层。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2):大气的垂直分层(课本29页图2.1)高度温度大气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高层大气2000-3000千米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平流层50-55千米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平流运动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利于高空飞行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对流运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二:大气热力作用(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是很高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①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截留热量而增温,由于大气对于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比较差,但是对于地面长波辐射吸收作用强,所以地面辐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气吸收②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种,方向朝向地面,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二:大气的热力状况大气的热力作用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从图中可以看出,近地面等压线向低压方向(向下)弯曲,高空等压线向高压方向(向上)凸起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影响因素: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则风力越大(图2.10,2.11,2.12)在单一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风向垂直等压线,指向低压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在三个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方向.三:全球性的大气环流1)三圈环流(课本37页图2.14)①在地表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南北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夏季向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图2.15)四:常见的天气系统2)低压、高压系统—气旋和反气旋(以北半球为例,图2.21)五;气候的形成和变化1)气候的形成因子(太阳辐射、地面状况、大气环流、人类活动)①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气温的分布,一般是低纬温度高,高纬温度低;山上的气温比山下低;暖流经过地区的气温比寒流经过地区高●同一纬度地带内,由于下垫面不同,不同地点的气温状况不同,其中影响比较的大是海洋和陆地②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状况●赤道地区气流以辐合上升为主,全年雨量充沛●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º之间,在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带控制下,常年干旱●大陆的西岸有两种情况,以亚欧为例,地中海地区(亚热带),夏季处于副热带高压中心的边缘,气流下沉,干燥少雨,冬季由于副热带高压向南移,此地受西风带的控制,多气旋活动,湿润多雨。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汇总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汇总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汇总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一、大气的组成1.大气的组成成分及其作用(1)干洁空气①氧气,约占21%,氧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②氮气,约占78%,氮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③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④臭氧,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使大气增温;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

(2)水汽:水的相变,产生了云、雨、雾、雪等一系列天气现象;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

(3)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的影响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大气,会影响大气的成分和含量,产生大气污染。

(1)大气污染: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等。

(2)全球变暖: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土地利用的变化(主要是毁林)。

(3)臭氧层空洞:大量使用氯氟碳化物等消耗臭氧层的物质。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1.对流层(1)高度: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

(2)特点及成因: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②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对流层的大气上部冷、下部热。

③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

—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集中在该层。

2.平流层(1)高度:对流层顶部至50-55千米高空。

(2)特点及成因:①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而增温。

②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

—平流层的大气上部热、下部冷。

③天气晴朗,无云无雨,能见度好。

—水汽、杂质少。

④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大气稳定,利于高空飞行。

3.高层大气(1)高度:平流层顶部到2000-3000千米的高空。

(2)特点及成因:①气温随高度先降低后增加。

②空气密度很小。

③在80-120千米的高空,有流星现象。

在80-500千米的高空,有若干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专题复习】 高中地理大气环境知识点总结(附冷热岛效应)

【专题复习】 高中地理大气环境知识点总结(附冷热岛效应)

【专题复习】高中地理大气环境知识点总结(附冷热岛效应)一、大气垂直分层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氧、二氧化碳、臭氧等)、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2):大气的垂直分层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尘埃越多,反射作用越强。

例多云的白天温度不太高。

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

例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等。

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①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增温,产生地面长波辐射②大气中的C O2和水汽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温③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

3影响地面辐射大小(获得太阳辐射多少)的主要因素:纬度因素,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不同,导致地面受热面积和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路程长短,是影响的主要因素,同时,它的大小受下垫面因素(反射率)和气象因素等的影响。

三、全球大气环流(一)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地面间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水平气压差是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高空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近地面风:受摩擦力影响,风向斜交于等压线,指向低气压。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在风向右侧,南半球在左侧),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

摩擦力:与风向方向相反,既减小风速,又改变风向(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夹角越大)风力(风速):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风(力)速越大(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名称与位置,注意各风带的风向,气压带成因(热力或动力原因)。

(四)气压和风带的移动: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2章第1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无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2章第1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无答案)

第5课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1.掌握大气的组成,能说出大气中主要成分的作用及对人类的影响2.知道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3.能根据图表资料说明大气的垂直分层,了解每一层的主要特征,说出它们对人类的影响知识点01 大气的组成(一)大气的组成1,低层大气中除去 和 以外的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

2,25千米以下的干洁空气中, 和 合占总体积的99%。

氧是人类和其他生物 所必需的物质;氮是地球上 的基本元素。

3,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 的基本原料。

另外,它吸收 的能力强,使气温 。

臭氧能吸收太阳光中的 ,使大气 ;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对生物具有 作用。

4,大气中水的相变,产生云、雨、雾、雪等一系列天气现象,同时伴随着热量的 和 ,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

大气中的杂质作为 ,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大气中的水汽和杂质含量, 而异。

(二)人类活动与大气1,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大气,会影响大气的成分和含量,产生 。

2,近300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增加了40%多,基本上来自 和 。

3,科学研究发现,适当的 环境有利于激发运动员的运动潜力,但 会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即学即练1】云雨现象主要分布在对流层,原因是( )目标导航知识精讲①气压较高,密度较大②二氧化碳含量较多③上冷下热,对流明显④水汽、杂质含量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知识点02 大气的垂直分层(一)对流层1、根据温度、运动状况和密度,大气自下而上可以划分为、和。

2、对流层是大气圈的最底层,集中了大气圈质量的和的水汽、杂质,大气中的也多集中在这一层。

对流层的高度因而异,在低纬为17-18千米,在高纬仅为8-9千米。

对流层气温而递减。

3、对流层的大气上部冷、下部热,有利于大气的运动。

低纬度地区多,旺盛,对流层的高度就高。

近地面的水汽和杂质通过对流运动向上输送,在上升过程中随着气温,容易成云致雨。

高中地理:大气环境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大气环境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大气环境知识点总结一、大气垂直分层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氧、二氧化碳、臭氧等)、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2):大气的垂直分层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尘埃越多,反射作用越强。

例多云的白天温度不太高。

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

例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等。

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①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增温,产生地面长波辐射②大气中的CO2和水汽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温③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

3 影响地面辐射大小(获得太阳辐射多少)的主要因素:纬度因素,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不同,导致地面受热面积和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路程长短,是影响的主要因素,同时,它的大小受下垫面因素(反射率)和气象因素等的影响。

三、全球大气环流(一)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地面间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水平气压差是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高空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近地面风:受摩擦力影响,风向斜交于等压线,指向低气压。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在风向右侧,南半球在左侧),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

摩擦力:与风向方向相反,既减小风速,又改变风向(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夹角越大)风力(风速):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风(力)速越大(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名称与位置,注意各风带的风向,气压带成因(热力或动力原因)。

(四)气压和风带的移动: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

2.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2.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大气圈的垂直分层
依据:大气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和运动状况的差异。
① 温度:高低 ② 密度:大小(万有引力有关) ③ 运动状况:水平、垂直
降水形成条件: 水汽;凝结核、低温
① 高度:12千米以下 ② 地面是对流层的直接热量来源。 ③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每上升100米降低0.6℃。
-50 0 50 100 温度(℃)
1、大气的组成; 2、大气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逆温现象的成因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一、大气的组成:低层大气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低层大气组成:主要由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 干洁空气:除水汽、固体杂质外的气体,主要成分氮和氧。
干洁空气的组成
氮气: 地球生物体内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氧气: 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例 大气各组成成分的含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类活动会改变大气的成分和含量。 据此完成(1)~(2)题。 (1)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与日俱增的原因主要是 ( ) A. 海平面上升 B. 臭氧的大量减少 C. 全球变暖越来越严重 D. 燃烧煤炭、石油等,不断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等气体和森林被破坏 (2)臭氧总量的减少,带来的后果有 ( ) ①土壤酸性增强,文物古迹受腐蚀 ②太阳辐射增强,利于林木生长 ③患白内障和皮肤癌的人数增加 ④对生态环境和农业造成破坏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质集中在该层,对流运
动易成云致雨
垂直 分层
高度
主要特点
特点成因
平 流 层
下层气温随高度变化小; 30千米以上随高度增加 而迅速上升
该层中的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紫外 线
对流层顶到
50~55千米 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 该层大气上热下冷,大气稳定

高中地理:大气的组成的垂直分层及大气的热力状况

高中地理:大气的组成的垂直分层及大气的热力状况

一、大气的组成二、大气的垂直分层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四、大气的温室效应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地球的能量源泉。

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

地面辐射: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

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大气辐射是长波辐射。

月球和地球温度变化的差异:五、全球的热量平衡就地球多年平均状况来看,地球(地面和大气)收入的热量与支出的热量是相等的,即热量收支平衡,这就是全球的平均气温比较稳定。

例. 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和大气之间进行了一系列的能量转换,形成的各种辐射。

说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各种辐射名称:解析:图中(1)表示太阳辐射,(2)表示地面辐射,(3)表示大气辐射,(4)表示大气辐射中的大气逆辐射。

总结一、知识要点二、重难点重点: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温室效应难点: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三者的关系三、学习方法指点通过对数字的分析可以揭示一些地理事物的规律。

拓展大气的散射:当我们避开太阳朝天空张望时,看到的是蔚蓝的天空,这就是说,在那个方向的天空有光线射入我们的眼帘,从太阳发射过来的光线,在天空的某个地方改变了方向,不然的话,我们所能看到的一切,就只不过是星际空间的黑暗,或者是来自某个遥远星辰的亮光。

原来,当光线穿过地球周围的大气时,它的一些能量就向四面八方反射,这样的过程就是散射。

因此,光波在遇到大气分子或气溶胶粒子等时,便会与它们发生相互作用,重新向四面八方发射出频率与入射光的相同,但强度较弱的光(称子波),这种现象称光散射。

子波称散射光,接受原入射光并发射子波的空气分子或气溶胶粒子称散射粒子。

当散射粒子的尺度远小于入射光的波长时(例如大气分子对可见光的散射),称分子散射或瑞利散射,散射光分布均匀且对称。

当散射粒子的尺度与入射光波长可比拟时(例如飘尘粒子对可见光的散射),散射光的强度分布不对称而是分布复杂,称为米散射。

光在大气中散射的上述性质,造成了许多绚丽多彩的光象。

高中地理必修上册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

高中地理必修上册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
增加
②制冷工业发展——使大气中臭氧 总量减少
危害人体健康影 响人类生存环境
③全球合作保护大气环境。
第三页,共十页。
能力·思维(sīwéi)·方法
【例1】下列有关大气组成成分的组合正确的是( )
①氮②氧③二氧化碳④臭氧(chòuyǎng)⑤水汽⑥固体杂质⑦尘埃 ⑧干洁空气
A ①⑥⑤B ③④⑤⑥
C ⑤⑦⑧D ⑤⑥⑧
【答案(dá àn)】(1)10 8 (2)10
【解题回顾】通过本题分析可以进一步认识到,地球上大气不容易 (róngyì)扩散的盆地地形最容易(róngyì)出现逆温现象。日出前地面温度达 到最低值,最容易(róngyì)出现逆温现象,日出后地面温度升高,逆温现 象逐渐消失。
第九页,共十页。
内容 总结 (nèiróng)
Image
12/11/2021
第十页,共十页。
【解题思路】在低层大气成分中,除水汽和固体杂质以外的整个混合 体,称为干洁空气(kōngqì),而氮、氧、二氧化碳、臭氧是干洁空气(kōngqì) 的主要成分,其中的一两种不能代表全部的干洁空气(kōngqì)。尘埃属固 体杂质的重要成分,但也不是全部,因此,尘埃不能等同于固体杂质。
【答案】D
第四页,共十页。
第二(dìèr)单元 大气环境
பைடு நூலகம்
第1课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chuízhí)分布
要点·疑点(yídiǎn)·考 点
1、大气 的组成及 作用
①干洁空气
N2
O2 作

O3
CO2
生物体基本成分
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物质
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保温 作用
②水汽、固体杂质——天气变化的角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大气
2000-3000千米
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
平流层
50-55千米
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平流运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利于高空飞行
对流层
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对流运动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大气的垂直分层(课本29页图2.1)
高度
温度
大气运动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