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病的临床病理分类及其临床表现诊断及其鉴别诊断
龋病—龋病的临床病理与分类(口腔内科)
E.窝沟龋和平滑面龋
2..关于继发性牙本质说法错误的是 D
A.牙本质小管方向稍呈水平
B.牙发育完成后形成的牙本质
C.牙本质小管的走行方向较原发性有较大的变异 D.发育完成以前形成的牙本质
E.继发性牙本质呈不均匀分布
测一测
3.继发龋发生的原因如下,除外
E
A.菌斑
B.去腐未净
C.洞壁牙体组织有折断 D.微渗漏
E.色素沉着
4.与继发龋发生无关的是
C
A.腐质未完全去净
B.洞型制备不规范
C.未用窝洞消毒剂 D.充填材料下牙体之间不密合
E.窝洞周围牙体组织有破裂
测一测
5.猛性龋的临床表现如下,除外 D
A.龋蚀进展迅速
B.常侵犯全口牙
C.累及多个牙面
D.龋腐质常干硬
E.全身多有疾病
6.静止龋出现的条件是
B
A.机体抵抗力增加
第三章 龋病
❖1 ❖ 概 述 ❖2 ❖ 龋病的病因 ❖3 ❖ 龋病的临床病理与分类 ❖4 ❖ 龋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 ❖5 ❖ 龋病的治疗
第三章 龋病
学习目标
❖ 1.掌握龋病的临床表现和分类 ❖ 2.掌握龋病的诊断方法和鉴别诊断 ❖ 3.掌握窝洞分类、结构和名称;窝洞制备基本
原则和步骤;充填修复方法;深龋的治疗特点 和方法选择 ❖ 4.熟悉龋病的发病因素;根面龋的特点和治疗 方法 ❖ 5.了解龋病的概念及流行情况;牙菌斑的概念 、形成;龋病治疗的并发症及处理
第三节 龋病的临床病理与分类 ❖牙本质龋(磨片,低倍光镜)
第三节 龋病的临床病理与分类 ❖牙本质龋(磨片,低倍光镜)
第三节 龋病的临床病理与分类 ❖牙本质龋(磨片,低倍光镜)
龋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精品课程
22.按损害的解剖部位分类(10 miniutes)
3(1)颌面窝沟龋和平滑面龋
4(2)根面龋
5(3)线形釉质龋
第二部分诊断及鉴别诊断
1.诊断方法(5minutes)
(1)视诊(2)探诊(3)温度刺激试验(4)χ线检查
(5)透照
2.诊断标准(15minutes)
⑴浅龋及鉴别诊断
⑵中龋
⑶深龋及鉴别诊断
3.牙体修复的生物学基础
4.窝洞的分类和结构
难点及对策:
1.龋病的临床表现及分类
龋病的临床表现在教科书中是将其放到不同的龋病分类中来描述,而按不同的分类标准龋病可分成许多类,这就容易使同学们在听课或看书的过程中造成误解,将不同分类中的龋病类型临床表现对立起来。这就需要在讲课的过程中,结合临床实际给同学们解释清楚。比如:临床上碰到一个患者右上第一磨牙颌面有一个窝沟潜行性龋,牙片显示龋深近髓,发现已有5年,那么这个患者既是个慢性龋,又是个颌面窝沟潜行性龋,而且是个深龋。虽然同一个龋损可以进行三种不同的分类,但在临床表现上却是统一和一致的,并不矛盾。
3)窝洞的结构
本
次
课
小
结
要
点
1.龋病按发病情况和进展速度可分为急性龋、慢性龋和继发龋。
2.龋病按损害的解剖部位可分为窝沟龋平滑面龋、根面龋和线形釉质龋。
3.龋病按病变深度可分为浅龋、中龋和深龋。这也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诊断标准。
⑴浅龋诊断应注意与釉质钙化不全、釉质发育不全和氟牙症相鉴别。
⑵深龋诊断应注意与可复性牙髓炎和慢性牙髓炎相鉴别。
8.G. V. Black窝洞分类的定义
本
次
课
复
习
思
考
题
1.龋病按发病情况和进展速度可分为哪几类?
龋病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龋病的分类及临床表现发表时间:2012-12-10T10:47:37.42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2期供稿作者:戚冰[导读] 根据病变深度可分为浅龋、中龋和深龋。
这一分类方法在临床上最为适用,将在龋病诊断中作详细介绍。
戚冰(大兴安岭中西医结合医院大兴安岭 165000)【中图分类号】R7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2-0253-02【摘要】目的讨论龋病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
结论龋病并不能随机破坏所有牙面,这种损害对于特殊的解剖部位具有某种倾向性。
虽然对龋病进行了大量和基础研究,但目前还没有哪一种分类方式为大家广为接受。
根据龋病的临床损害模式,可按下述基本原则将其进行分类:其一,从动力学角度,依赖龋病发病情况和进展速度分类;其二,从形态学角度,按损害的解剖部位分类;其三,按病变程度分类。
【关键词】龋病分类临床表现龋病并不能随机破坏所有牙面,这种损害对于特殊的解剖部位具有某种倾向性。
虽然对龋病进行了大量和基础研究,但目前还没有哪一种分类方式为大家广为接受。
根据龋病的临床损害模式,可按下述基本原则将其进行分类:其一,从动力学角度,依赖龋病发病情况和进展速度分类;其二,从形态学角度,按损害的解剖部位分类;其三,按病变程度分类。
不论哪一种临床类型,其致病微生物和底物大体相同,但在不同个体之间,牙各解剖部位的敏感性和损害进展速度均有很大差异。
牙的解剖外形及其在牙弓中的位置,以及其他因素,如氟、唾液、口腔卫生等,均可对龋病发病造成影响。
(一)按发病情况和进展速度分类1.急性龋(acute caries) 此种龋多见于儿童或青年人。
病变进展较快,病变组织颜色较浅,呈浅棕色,质地较软而且湿润,很容易用挖器剔除,因此又叫作湿性龋。
患急性龋时,由于病变进展较快,牙髓组织来不及形成修复性牙本质,或者形成较少,因而牙髓组织容易受到感染,产生牙髓病变。
口腔内科学龋病PPT课件
深龋-慢性牙髓炎
23
第六节 龋病的治疗
一、保守治疗 (三)窝沟封闭治疗
24
窝沟封闭
25
二、充填治疗
(一)窝洞制备 1.分类 I类洞 窝沟 II 磨牙、前磨牙邻面 III 切牙、尖牙邻面 IV 损伤切角邻面 V 颈1/3
26
I类洞
27
II类洞
28
III类洞
29
IV类洞
30
V类洞
31
81
82
2.窝洞命名
I La L B O M D
32
3.窝洞结构
33
4.制洞的基本原则
(1)去 (2)保 (3)形 (4)固位
34
5.制洞器械
35
6.制洞步骤
(1)开扩洞口 (2)去除龋坏 (3)制备外形 (4)制备抗力形、固位形 (5)修整、清洁窝洞
36
7.各类窝洞制备方法及要点
(1)I类洞
37
1.银汞合金 (7)充填: 1)护髓 2)放置成形片和小楔子 3)充填材料 4)雕刻成形 5)调整咬合 6)打磨、抛光
56
57
2.复合树脂 (8)粘接修复操作程序:
1)比色 2)清洗窝洞,隔湿 3)护髓 4)酸蚀牙面 5)涂布底胶和粘接剂 6)充填 7)修整外形 8)调整咬合 9)打磨抛光
58
树脂充填
5
第三节 龋病的临床病理
(二)龋病的病理变化 (三)釉质龋 (四)牙本质龋 (五)牙骨质龋
6
第四节 龋病的分类和临床表现
(一)龋病的好发部位
7
1.龋病好发牙 恒牙
8
龋病好发牙 乳牙
9
2.龋病好发牙面、部位
10
(二)龋病的分类和临床表现
龋病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
多见儿童和青年人; 病变进展快; 色浅质软,易去除; 坏死区多;
修复性牙本质少, 易发生牙髓病变。
猛性龋
(二) 慢性龋
多见于成人; 病变进展慢; 坏死区少; 修复性牙本质多。
色深质硬,难去除;
静止龋
(三) 继发龋
龋坏未去净 ; 充填材料与牙体 组织不密合; 充填物边缘或窝 洞周围的牙体组 织破裂 。
抑菌作用
2)影响唾液抗龋力的因素 • 神经、精神因素内分泌 、 放疗化疗、食物药物 • 年龄性别等
• 唾液的质和量
• 宿主的抗龋力
再矿化作用
宿主的抗龋力主要表现在口腔局部的牙和
唾液的抗龋力,而全身因素如营养、全身
疾病、内分泌、遗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精神、神经等因素可通过牙和唾液的抗龋 力而间接影响龋病的发生。
龋病的临床基本特征
好发牙位: 好发牙面:咬合面>邻面>颊面 恒牙列:下颌第一磨牙>下颌第二磨牙 >上颌第一磨牙>上颌第二磨牙>前磨 牙>上前牙>下前牙 乳牙列:下颌第二乳磨牙>上颌第二乳 磨牙>第一乳磨牙>乳上前牙>乳下前 牙
龋 病 的 病 因及学说
龋病病因的现代概念
龋病病因的现代概念
20世纪50-60年代,口腔微生物学的发
小结
掌握龋病的定义
掌握龋病病因的四因论
掌握牙菌斑的概念
了解龋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
掌握龋病的诊断标准
了解龋病的鉴别诊断
谢 谢!
结构和其中的代谢活动;
建立了人工龋模型。
四联因素理论
20世纪70年代由Newbrun在三联因素论基础上提 出的。
龋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光镜下早期釉质龋形成4层改变的原理
A透明层 B暗层
C病损体部
D表层
釉质早期平滑面龋(磨片)
釉质窝沟龋的病理改变
病损呈三角形改变,底向釉牙本质界, 尖向表面。 与釉柱排列方向 一致
牙本质龋的病理改变
病损形态呈三角形,底部朝向髓腔,顶部朝向釉牙本 质界,病损改变由病损深部向表层分为4层结构: 透明层(translucent zone) 脱矿层 ( zone of the demineralization)
5牙本质龋 透明层出现
6牙本质龋 透明层、 脱矿层出现
7牙本质龋 透明层、 8牙本质龋 透明层、脱矿层 脱矿层、细菌浸入层 细菌浸入层、坏死崩解层出 出现 现
▲ 釉质的主要成分为羟磷灰石,其含有 2%- 4%的碳酸盐和金属,其余是蛋白质, 脂肪及水。
▲ 再矿化的概念应该包括使钙、磷 和其他矿物质沉积于正常或部分脱矿的 釉质中或釉质表面的过程。 ▲ 这些离子可来自唾液或合成的再 矿化液等,也可以是内源性,由牙组织 早期脱矿溶液的矿物质再沉积,或是这 些因素的结合。
细菌浸入层(zone of the becterialinvdsion)
坏死崩解层(zone of the destruction)
形 成 根 部 牙 本 质 龋
牙 骨 质 龋 进 一 步 发 展
牙 骨 质 龋
龋病的形成过程
1 菌斑形成
2 釉质龋透明层出现
3釉质龋透明层. 暗层出现
4釉质龋透明层、暗层、 病损体部、表层出现
龋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口腔教研室 林建琴
教学要求
目的要求 1. 了解龋病的病理过程。 2. 熟悉龋病的临床分类。 3. 掌握龋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诊 断标准。
龋临床表现与诊断
牙本质小管封闭
(5)修复性牙本质层(zone of reparative dentin)
临床特征和诊断
牙髓的反应: 修复性牙本质
炎症
临床特征和诊断
三、牙骨质龋:
很少单独出现,龋损很快 波及牙本质 初期表面下脱矿伴致密的 矿化表面,组织破坏和矿 物质再沉积交替进行 浅碟形-发生于牙龈严重 退缩而自洁作用差的根部
临床特征和诊断
③ 病损体部(lesion body): 占病变的大部分,纹理明显(生长线、横纹) ④ 表面带(surface zone): 30μm 耐酸强、矿化高的区域 与病损体部有明显的分界线
临床特征和诊断
(二)龋病病理过程
6期:
表层下脱矿透明带
中心暗带,部分再矿化 病损体部(白斑) 外源色素沉着(棕色斑) 达DEJ呈蓝白色潜行龋
第三章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特征和诊断
龋病的概念
在以细菌为主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
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感染 性疾病
临床特征和诊断
Etiology
Microorganisms no caries Host & tooth no caries Time caries no caries Substrate
临床特征和诊断
四、脱矿和再矿化:
脱矿:酸作用下,钙磷等矿物质从牙中脱出 再矿化:使钙磷和其他矿物离子沉积于正常或 部分脱矿的釉质中或釉质表面的过程。 牙龋损的形成是脱矿和再矿化交替出现的过程
临床特征和诊断
阻止龋病发展的相关因素:
除去致龋底物 仔细刷牙:3333 合理使用氟化物:
龋洞形成
临床特征和诊断
早期主要特点:
表层相对完整,脱矿主 要发生在下方釉质。
第2章__龋病
牙周性疼痛
原因有 :牙龈损伤 、充填体悬突 、 食物嵌塞 。 处理 :轻度牙龈炎者,局部冲洗,上 碘甘油;去除充填体悬突,去除局部 刺激物;接触点恢复不良者应重新充 填,或酌情作嵌体或冠等固定修复。
充填物折断、脱落
其原因为:深龋备洞不当、充填材料调 制不当、充填方法不当、过早咬合。 处理:去除残存充填体,修整洞形,按 正规操作调制材料和完成窝洞充填,认 真交待医嘱。
光照固化( 30~60秒 ) 若充填体厚度超过2mm,应分数次充填, 分层固化,洞略深宜薄层衬垫 。
玻璃离子粘固粉充填:
适应症 充填
适应症
适合用于乳牙的充填、III、V类洞和牙 颈部楔状缺损的修复,还可用作窝沟封 闭剂以预防龋病,在特别情况下可作为 垫底或粘固冠、桥的材料。
充填
牙面处理 涂布底胶和(或)粘接剂 :自凝型不 需涂布。 充填材料:从洞侧壁填入洞内,水平 移动加压使材料就位。 涂隔水剂 修形及打磨
牙髓性疼痛
激发痛 自发痛
激发痛
常见原因:制洞时连续操作产热过多; 深洞未垫底或垫底材料选择不当;深洞 消毒药物刺激牙髓 ;电流作用 。 处理:症状轻者,可观察;若疼痛逐渐 减轻,可不处理;如仍痛,应去除充填 物,安抚治疗后重新充填;对电流作用 牙,改用复合树脂类非传导性材料充填。
自发痛
其原因有:对牙髓状况判断错误;引起 激发痛的病因持续作用,未及时消除; 未发现意外穿髓;充填材料对牙髓有慢 性刺激。 处理:首先去除充填物,开髓引流,待 急性症状缓解后,行牙髓治疗。
窝洞制备特点
窝洞必须有一定的深度和宽度,使其有 足够强度和固位;窝洞应制备为典型的 盒状洞,并设计良好的固位形;洞面角 应成直角,不在釉质侧壁作短斜面。
调制
《牙体牙髓病学》笔记(供参考)
绪论01 牙体牙髓病学是研究牙体硬组织和牙髓组织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的一门学科。
02 本教材内容包括龋病学、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和牙髓病学,涉及这些疾病的病因、临床病理、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
第一篇龋病第一章概述第一节龋病的概念一、龋病的定义和特征01 龋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致龋的多种因素主要包括细菌和牙菌斑、食物以及牙所处的环境等。
患龋病时牙体硬组织的基本变化是无机物脱矿和有机物分解。
02 龋病的临床特征是牙体硬组织在色、形、质各方面均发生变化。
初期时牙龋坏部位的硬组织发生脱矿,微晶结构改变,牙透明度下降,致使釉质呈白垩色。
继之病变部位有色素沉着,局部可呈黄褐色或棕褐色。
随着无机成分脱矿、有机成分破坏分解的不断进行,釉质和牙本质疏松软化,最终发生牙体缺损,形成龋洞。
03 龋病可引起牙髓病、根尖周病、颌骨炎症等一系列并发症,以致严重影响全身健康。
龋病可破坏咀嚼器官的完整性,影响消化功能,在童年时期可影响牙颌系统的生长发育,使人体健康素质下降。
龋病及继发病作为一个病灶,可引起远隔脏器疾病。
第二章病因及发病过程第五节病因学说五、Miller化学细菌学说01 Miller化学细菌学说的主要内容归纳如下:微生物代谢碳水化合物产酸;嵌在牙面和牙之间的碳水化合物食物是酸的来源;酸使牙脱矿;釉质穿透之后,微生物沿牙本质小管进入,造成牙本质溶解;由于蛋白溶解酶的分泌,使牙本质有机基质溶解,最终使牙本质崩溃,形成洞腔。
02 Miller的理论总结如下:龋病是由两个阶段组成的化学细菌过程,先是组织的脱矿、软化,继之为软化残存物的溶解。
但是在釉质中实际上缺乏第二阶段,脱矿即可造成釉质的全部破坏。
六、龋病病因四联因素理论㈠微生物口腔中的主要致龋菌是变形链球菌,其次为某些乳杆菌和放线菌属。
这些细菌的致龋特性是基于其利用蔗糖的产酸能力、耐酸能力以及对坚硬牙表面的附着能力。
口腔执业医师口腔组织病理学:龋
⼀、概述 1.定义:龋是⼀种由细菌引起的⽛硬组织的感染性疾病。
最后导致有机物分解,⽆机晶体破坏,⽛硬组织缺失。
2.发病情况:龋是⼀种古⽼的疾病。
在原始洞⼈的头颅中就已经发现了龋。
在铜器时代,龋的发病率为21.87%,⽽现代⼈的发病率为40~80%。
龋的发病因种族和地区不同⽽不同。
3.好发部位:磨⽛窝沟,⽛邻接⾯,⽛颈部。
4.特点:龋的发⽣是不对称的;龋的发病是从外向内;龋的发⽣⼀定要有细菌的参与;⼀旦腐质去除后,龋也就停⽌了。
⼆、临床分型: 1.急性龋:⼜称猖獗龋。
短期内全⼝或多数⽛发⽣龋。
2.慢性龋:进展缓慢,通常成⼈龋属此类。
3.静⽌龋:见于乳磨⽛或第⼀、⼆恒磨⽛,外观呈浅碟状。
第⼀节 ⼀、⾁眼观察: ⽩垩⾊或墨浸⾊、棕黄⾊。
早期粗糙,后期形成龋洞。
⼆、光镜观察: 横纹明显、混浊、⾊素沉着、透明、崩解 (⼀)平滑⾯龋: 病损呈三⾓形,其顶部朝向釉⽛本质界。
常发⽣在⽛邻接⾯或接触点下⽅。
早期平滑⾯龋分四层: 1.透明层: 是釉质龋最早的病理改变。
由于晶体脱矿,间隙增⼤,树胶进⼊孔隙后透明所致。
该层孔隙容积约为1%,⽽正常釉质孔隙容积仅为0.1%. 2.暗层: 此层混浊,模糊不清。
由于脱矿产⽣⼀些新的⼩孔,或透明层中较⼤的孔隙经再矿化后形成的⼀些微孔,使得空⽓能够进⼊⽽形成暗层。
此层有脱矿和再矿化,其孔隙容积占2~4%. 3.病损体部: 此层范围最⼴,脱矿最严重。
此层孔隙较⼤,树胶能够进⼊⽽透明,在透明的背景上,⽣长线和釉柱横纹明显。
此层孔隙容积占5~25%. 4.表层: 龋表⾯有⼀层相对完好的表层,厚约20~100mm.表层矿化度较⾼的原因可能是:表层含氟量⾼,镁的含量较低;来⾃唾液和病损体部的矿物离⼦可以使表层再矿化。
此层孔隙容积为5%. (⼆)窝沟龋: 病损常从窝沟的侧壁开始,沿釉柱长轴向深部扩展,形成三⾓形的龋损区,其基底朝向釉⽛本质界。
(三)潜⾏性龋: 窝沟底部的釉质较薄,龋损可很快发展到⽛本质,并沿釉质⽛本质界向两侧扩展,结果形成⼝⼩底⼤的潜⾏性龋。
龋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
06
手术治疗方法
充填术
适应证
主要适用于治疗龋损范围较小的 牙齿。
手术过程
首先去除龋坏组织和失去支持的 薄弱牙体组织,并按一定要求将 窝洞制成合理的形态。然后以充 填材料填充恢复其固有形态和功
能。
充填材料
适应证
当牙体缺损较大,无法用 充填术或嵌体修复时,可 进行冠修复。
冠的类型
根据材料不同,可分为金 属冠、烤瓷冠和全瓷冠等 。
修复过程
首先制备牙齿,然后制取 模型并制作冠。最后将冠 粘结在牙齿上,恢复牙齿 的形态、功能和美观。
07
康复期管理与预防复发策 略
定期复查和口腔保健指导
定期复查
建议患者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以及时发现并处理龋齿 和其他口腔问题。
根尖周炎症状
当龋病发展到根尖周组织时,患者可 能出现咬合痛、根尖部肿胀和疼痛等 症状。
如果龋病侵犯到牙髓,患者可能出现 自发性、阵发性牙痛,夜间疼痛加重 ,以及温度刺激疼痛加剧等症状。
并发症及后果
牙髓坏死
严重的龋病可能导致牙髓坏死 ,使牙齿失去活力。
牙槽骨和颌骨炎症
龋病可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 ,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等症 状。
面。
牙齿对冷、热、酸、甜等刺激敏感
02
当龋坏达到一定深度时,牙齿会对这些刺激产生酸痛感。
牙齿表面粗糙或凹陷
03
随着龋病的进展,牙齿表面可能变得粗糙,甚至出现小的凹陷
或龋洞。
进展期表现
龋洞形成
随着龋病的继续发展,牙齿表面的龋 坏逐渐扩大,形成明显的龋洞。此时 ,患者可能感到牙痛,尤其是在进食 时。
龋病
近年来,随着龋病预防研究的深入及修复材
料和技术的发展,龋病的治疗也在不断地改进和
更新。牙体修复更趋于保守,尽量保存更多的牙
体结构,且扩大了治疗的适应症。
五、龋病的治疗
1.治疗原则
2.保守治疗
3.充填治疗
4.常用垫底、充填材料理化性质及其选择
5.深龋的治疗
6.牙体粘结修复术 7.龋病治疗中的常见问题和处理
四、龋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深龋 临床表现:食物嵌入洞中,产生疼痛。遇冷热合化学刺激
时,产生疼痛较中龋更加剧烈。
诊 断:
临床上可见很深的龋洞,易于探查到。但位 与邻面的深龋洞外观仅略有色泽改变,洞口 很小但病变进展很深,临床检查较难发现, 应结合患者主观症状,仔细探查。 因注意与可复性牙髓炎和慢性牙髓炎相鉴别
四、龋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中龋 临床表现: 对酸甜饮食敏感,过冷过热饮食产生酸痛感觉,
冷刺激尤为显著,但刺激去除后症状立即消失。 龋洞中除有病变的牙本质外,还有食物残渣、细 菌等。由于个体反应的差异,有的患者可完全没 有主观症状。颈部牙本质区症状较为明显。
诊 断:
有典型的临床特征,因此诊断并不困难。
病
四、龋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1.诊断方法
视诊:有无黑褐色改变或失去光泽的白垩色的斑点,有无腔洞形成
探诊:有无粗糙、钩拉或插入的感觉。探测龋洞部位、深度、大小、有 无穿髓孔等。邻面的早期龋,探针不宜进入,可用牙线检查
温度刺激试验:龋洞深达牙本质时患者对冷热酸甜敏感 X线检查:邻面龋、继发龋或隐匿龋不宜用探针查出,可用X线检查。龋 病在X线片上显示透射影象 透照:光导纤维可直接看出前牙龋洞部位和深度
6.牙体粘结修复术
7.龋病治疗中的常见问题和处理
第三章-龋病
医学
25
医学
26
二、龋病发病的其他学说
(一)化学细菌学说 化学细菌学说由米勒提出。 该学说首次表明了口腔微生物、食 物、酸与龋病发生的关系,为龋病 的现代病因理论奠定了基础,为进 一步研究龋病病因学指明了方向。
医学
27
(二)蛋白溶解学说 (三)蛋白溶解螯合学说
医学
28
第二节 龋病的临床病理
医学
4
5、牙齿的脱落,前牙的缺失影响发音 6、癌变。 严重的龋坏导致的残冠、 残根刺激周围的软组织等,引起溃疡 糜烂,甚至癌变。还可成为一个病灶 ,细菌的大本营。细菌的毒素经血流 可到全身的各个部位。 7、其他病变:心内膜炎、风湿性关节 炎、慢性肾炎。
医学
5
医学
6
医学
7
第一节 概述
三、龋病的流行病学、好发牙齿和部位 1、龋病流行情况 患龋率=(患龋病人数/受检人数)*100% 龋均=(DFM/受检人数)*100% 2、好发牙和牙齿的部位 好发牙齿:磨牙多余前磨牙,前磨牙多余前牙 好发牙面:以咬合面居首,其次是邻面,再次 是颊面。
医学
53
2.视诊(色泽、外形) 3.探诊(粗糙、钩拉、插入感) 4.X-Ray:观察龋坏部位、深度等,尤 其是邻面龋和继发龋。 5.牙髓活力测试:判断牙髓活力状况。 6.光投照法
氩离子激光照射
医学
54
(二)龋病的诊断标准 1.浅龋 发生于釉质层或牙骨质层的 龋病。
Ⅰ.窝沟浅龋
Ⅱ.光滑面浅龋
医学
55
(一)窝洞的设计及制备原则(备洞) 1.分类(G.V.Black) I类洞 所有牙面发育点隙裂沟的龋损 II 磨牙、前磨牙邻面 III 切牙、尖牙邻面未累及切角 IV 切牙、尖牙邻面累及切角 V 所有牙的唇(颊)舌颈1/3 Ⅵ 前牙切嵴和后牙牙尖等自洁区 医学
读书笔记:龋病的分类和临床表现
读书笔记:龋病的分类和临床表现1.龋病的好发部位(1)好发牙位下颌第一磨牙>下颌第二磨牙>上颌第一磨牙>上颌第二磨牙>前磨牙>第三磨牙>上颌前牙>下颌前牙(2) 好发牙面窝沟(咬合面)>邻面>颊面(与滞留区有关),如图。
从病因学角度来说,龋病也可称之为牙体硬组织的细菌感染性疾病。
根据龋损涉及的牙体组织不同,我们可以将龋病分为釉质龋、牙本质龋和牙骨质龋。
釉质龋又可以分为平滑面龋和窝沟龋。
龋病早期阶段,釉质的表面层损害极少,在表面层下方,表现为脱矿。
从这张图片中我们看到,早期釉质平滑面龋病损呈三角形改变,兼向釉牙本质界底向表面,以次分别为透明层、暗层、病损体部和表层。
釉质窝沟龋的病理改变,与平滑面相似,病损呈三角形改变,但底向釉牙本质界,尖朝向表面病损的形态与窝沟中釉柱的排列方向一致。
所以对于釉质窝沟龋,起损的范围往往比我们肉眼看到的严重一些。
龋损前行性破坏釉质后,沿牙本质小管侵入牙本质,沿着釉牙本质界向侧方扩展。
在牙本质中形成三角形损害,底部朝向釉牙本质界,顶部指向牙髓,即朝向髓腔。
牙本质龋损从病损深部向表层可以看到若干区域,透明层、脱矿层、细菌侵入层、坏死崩解层在牙本质龋损的脱矿区表层,可以发现少量细菌,但深层的大部分组织没有细菌,这一部分组织由于其硬度的原因,也可称为革样牙本质,在动与被过程中,这一部分相对完整的硬化层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牙骨质的龋损过程与牙本质龋相同。
临床上牙骨质龋呈浅蝶形,常发生在牙龈炎中退缩,根面自洁作用较差的部位,临床上基本无法检测出单纯的牙骨质龋。
在接近釉牙骨质界处,牙骨质的厚度通常为20微米~50微米。
若龋损涉及到牙本质,则称之为根面龋。
龋病的临床分类(1)按发病情况和进展速度分类:●急性龋、●慢性龋、●继发龋急性龋病变进程较快,病变组织颜色较浅,呈浅棕色,质地较软,而且湿润,容易用挖勺剃出急性龋因病变进程较快,牙髓组织来不及形成修复性牙本质或者形成比较少,牙髓组织容易受到感染,产生牙髓病变。
第三章 龋病特征和诊断
第一节
龋病的病理过程
一、釉质龋 enamel caries
(一)平滑面龋Smooth Surface Caries (二)窝沟龋 Pits & fissures caries
(一)平滑面龋
由里向外分为四层:
1.透明层 translucent zone
2.暗层 dark zone
二、按解剖部位分类
According to location
1.窝沟龋 pit & fissure caries
潜行性龋 undermining caries
2.平滑面龋 Smooth surface caries
邻面龋 proximal caries 颈部龋 cervical caries
3.根面龋 root caries
rampant caries Caries in a patient with impaired salivary function as result of radiation therapy
2.慢性龋(chronic caries)又称干性龋
progress slowly, black or brown colored cavity hard remaining dentine
邻面龋、继发龋、隐匿龋、根面龋 龋洞的深度、与髓腔的关系 与牙颈部的burnout征区别
透照transillumination
Proximal caries lesion is detected in an anterior tooth with the use of transillumination
2. 修复性牙本质或反应性牙本质或第三期牙本质:增加牙 本质的厚度;使成牙本质细胞远离损害。 3. 牙髓炎、牙髓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