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环境保护课程建设探究
新建本科院校课程内涵建设初步研究——以环境工程专业为例
S c 科 i e n c e & 技 T e c h 视 n o l o g y 界 V i s i o n
项目钠
新建本科院校课程 内涵建设初步研究
以环 境 工程 专 业 为例
曹文 平 ( 徐 州工 程学 院环境 工 程学 院 , 江苏 徐 州 2 2 1 1 1 1 )
础生物学知识 , 因为对 于世界范围 内生物处 理技术是污染物去除及其 重要的主流技术 ; 对于生态类知识 , 强化 生态修 复知识 和理念 . 减少生 态学基础知识 , 强化学生生态修复工程技术 知识 : 总之 。 对于应用型本 科院校环境 工程专业使用 的化学类 . 生物类 和生态类教材应区别于研 究型或教学研究 型高校 , 强化动手能力 和工程素养 . 而不是 一味的学 习简单的基础知识 。 建议相关教育部环境工程专业 教学指导委员会组 织相关出版社编写适合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材
一Leabharlann 4 强 化 学 生动 手 能 力
传统教师是填 鸭式 满堂灌 . 教 师工 作量大 . 学生 容易产生听觉和 注意力疲劳 . 身体长时间坐着 , 也是学生身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危 害。 而 对于新 建本科 院校 的环境工程专业 . 课 程设 置应 在综合考虑教育 且很多环境工程专业有些课程或章节不一定要在教室上 , 可能在 现场 部环境工程专业 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定 的课 程和 当地 的实 际情 况 以及 教学或竞赛式教学质量更好H 。 如: 《 环境工程微生物》 中的有关 原生动 错位发展 的需要综合考虑 , 如《 水污染控制工程》 、 《 固体废弃物处置处 物和后生动 物的种类 、 作用等章节 . 可 以先从学生 自己分组培养各 自 理》 、 { 3 v 气污染控制 工程 》 、 《 物理性 污染控 制工程》 、 《 环境 监测》 、 《 环 的活性污泥或生物膜中的微生物 ( 业余进行 ) , 然后统一观察学 习各 自 境工程微生物学 》 等 5门课应该必选。而《 环境工程影响评价》 、 《 环境 培养 的微生 物中原生动物和后生 动物的数量 、 活性 和种群 ( 实验 室进 规划与管理》 等课程 不一定要开 。因为对于新建本科院校 的毕业生绝 行 ) . 然后相关交流微生物培养 的心得 ( 实验室或 污水处理 现场) , 将各 大多数会进入污染控制 现场作为运行管理工人 . 或进入硕士研究生阶 自 培养微生物的情况作为一次学科竞赛或课外作业 。 就这次微生物培 段深造 如果有学生毕业 后进入环境保护政府部 门或环境影响评 价机 养作 业或竞赛 . 可 以实现以下作用 : ( 1 ) 提 高环境 工程专业学生微生物 构 。由于这些机构和部 门都是一些法律法规制定者和执行者 , 相关知 培养 的方法 和技巧 . 可 以为以后工作 中活性 污泥或生物膜法污水处理 识可 以在工作后补充。所以环 境工程专业课程应选用必用 的, 社会现 厂调试和管理储存经验 ; ( 2 ) 掌握了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的种类 、 数量 在急缺 的方面。 而《 土壤污染 控制工程》 等目 前环境工程领域急需的知 和作 用 ; ( 3 ) 提高 了《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课程 的学 习兴趣 。 进行课程改 识 和技 术 . 对于环境工程专 业学生必须作为知识储 备 , 但是这些课程 革 . 就是发挥教 师的专业素质 、 责任心和学校的职能 , 想尽一切办法提 却 没有进 人教育部环境 工程专 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指定的骨干课程 系 高人才培养 质量 。 列 另外 . 有些学校根据 目前对各类污染环境进行生态修复的热点 , 相 5 提高产 学研结合程度 继 开设 了一些 《 环境生态学》 、 《 污染 生态学》 、 《 土壤 污染防治及修 复》 等课程 . 但是这些知识均 为一些专业知识 的学习 , 建议将 这些课 程合 资料显示[ 1 , 3 o . 毕业生就业难最主要的原 因就是 高校专业设 置与快 并 为《 污染生态修复工程技术》 等。 速变化 的市场需 求错位 。各个 高校形成 了人才供需 市场配置 的时间
大学校园生态环境设计的实践与研究
大学校园生态环境设计的实践与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大学校园作为年轻人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其生态环境设计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大学校园生态环境设计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
通过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可以为大学校园创造一个宜居的环境,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大学校园生态环境设计的背景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另一方面是城市化进程加快,环境污染严重,急需改善环境质量。
大学校园作为城市中的绿色净土,其生态环境设计不仅关乎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与城市的生态环境息息相关。
通过对大学校园生态环境设计的研究和实践,可以有效提高校园环境的质量,促进校园内外的生态平衡,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本文将从大学校园生态环境设计的原则、实践案例、影响因素、未来发展趋势和关键技术等方面展开讨论,探讨如何通过科学的设计手段为大学校园创造一个更加宜居、绿色、健康的生态环境。
1.2 研究意义大学校园生态环境设计的研究意义在于加强对校园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通过设计和建设符合生态原则的校园环境,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强他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生态环境设计能够提升校园的形象和吸引力,有利于提升学校的声誉和竞争力,吸引优秀的师生人才。
生态环境设计还可以有效减少校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降低校园的运行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对大学校园生态环境设计进行实践与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推动校园环境的改善和创新,提升学校的整体发展水平。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大学校园生态环境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实践与研究来发掘生态环境设计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为提升大学校园的生态环境质量和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通过对生态环境设计原则、实践案例、影响因素、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关键技术的研究,旨在为大学校园的生态环境规划和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课程建设质量现状调查与研究——以榆林学院为例
等提高认识, 加大建设力度 , 努力提升课程教学质
容。选定榆林学院在校大学生、 教师和同行专家为 调查 对 象 , 两份 问卷 的 问题 设 计 针对 课 程建 设 质 量
的指 标 各有 侧重 。 ( -) 研究 过 程 本 次调查 共 涉及 学校 3 7个 本科 专业 1 0 0 0名 学 生, 2 0 0名教 师 及 5 0名 同 行 专 家 , 学 生 抽 样 涉 及 到
质、 教材及参考资料、 教学组织等三大方 面; 教师 问 卷涉及课程教学 目标 、 教学定位、 教学功能 、 教材质
量、 教学 方式 、 教学能力、 考 核 方 式 和教 学效 果 等 内
体情况( 百分比取整数 ) 。如表二所示。
表二 学 生对课 程教 学质 量满 意度 评价 的总体 情况
分值差在 0 . 2 8 至0 . 9 6 之间, 此值越大 , 说明次项 目
的重要性 和 学 生 实 际 学 习 过 程 中 的满 意 度 差 距 较
大, 因此 我校应该 在 课 程建 设 管 理 过 程 中对 理 论 与 实 践学 时 比例设 置 、 教 材选用 、 授课 方式 和考核 方式
实 到教 学实 践 过 程 中 , 提 升 课 程教 学 质 量 。 为 了 了 解 榆林 学 院 当前课 程 建 设 质 量 的 现状 , 提 升课 程 教
学 生 教 师
表一
查 问卷 发放 和 回收情 况
发放 份数 收 回份数 有 效 份数 有效 率
l O o o 2 o 0 5 0
2 0 1 3年 9月 第2 3 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5 期
榆 林 学 院 学 报
J OURNAL OF YUL I N UNI VERS n' Y
学校环境保护与绿色校园建设方案
学校环境保护与绿色校园建设方案在当今环境日益恶化的时代,环境保护问题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作为培养未来社会精英的摇篮,学校有责任创造一个适宜学习和生活的绿色校园环境。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学校环境保护与绿色校园建设的方案。
第一部分:节约能源节约能源是绿色校园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
学校可以通过建设高效的建筑、采用节能设备以及提高师生的能源消费意识来实现节约能源的目标。
首先,学校应该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建筑设计,合理布局建筑群,提高利用自然光线和自然通风的能力。
其次,学校可以安装太阳能发电设备,利用太阳能充分供电,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最后,学校可以组织开展能源消费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对节约能源的认识,鼓励他们采取节能措施。
第二部分:节约用水节约用水是绿色校园建设的另一个关键点。
学校可以从减少浪费、加强管理和开展教育等方面入手,实现节约用水的目标。
首先,学校应该修复水管漏水,安装节水设备,提高用水效率。
其次,学校可以组织水资源管理培训,引导师生节水意识,并建立用水计量和监控体系,及时发现并解决水资源浪费问题。
最后,学校可以通过开展节水教育活动,推广节水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师生的节水习惯。
第三部分:垃圾分类与资源回收利用垃圾分类与资源回收利用是构建绿色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垃圾分类体系、推行资源回收利用和加大环境教育力度来实现垃圾分类与资源回收利用的目标。
首先,学校应该设置垃圾分类投放点,并配备垃圾分类指导人员,指导师生正确分类投放垃圾。
其次,学校可以与当地垃圾处理公司合作,开展废纸、塑料等可回收垃圾的回收利用工作。
最后,学校可以通过课堂教育、社会实践等形式,传授环境保护知识,提高师生的环保意识。
第四部分:绿化校园绿化校园是营造良好学习和生活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校可以通过植树造林、建设花坛和草坪等方式,提升校园绿化水平。
首先,学校可以组织师生开展植树造林和绿化行动,种植适宜的树木和花草植物,打造美丽的校园风景。
生态保护课题研究:关于生态保护学校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生态保护课题研究:关于生态保护学校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引言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生态保护成为当今社会亟需面对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生态保护学校的建设与实践,以期为推动生态保护教育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考。
重要性及挑战在现代社会,生态保护学校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生态保护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全面而有针对性的生态保护教育,培养他们对环境的关注和责任感。
其次,生态保护学校的建设可以促进社会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和重视,为未来的生态保护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然而,生态保护学校的建设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缺乏相关的教材和教育资源可能成为制约因素。
其次,教育体制的限制和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可能会阻碍生态保护学校的有效建设。
实践与思考为了解决上述挑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实践和思考措施:1. 制定全面而系统的生态保护教育方案: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特点,设计生态保护教育的内容和课程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供多样化的研究体验。
2. 建立生态保护教育资源中心:收集和整合生态保护相关的教材、文献和实践案例,为学校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同时开展科研、培训等活动,促进生态保护知识的传播和推广。
3. 建立校园生态环境管理体系:学校可以通过植树造林、废物分类处理等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教育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并主动参与其中。
4. 推动跨学科合作:生态保护学校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合作,尤其是科学、社会学和法律学等领域,共同探索解决生态保护问题的综合性方法和策略。
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生态保护教育的教师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学校应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培训,吸引更多有志于生态保护教育的人才加入。
结论通过以上实践与思考,我们可以推动生态保护学校的建设与发展。
生态保护学校的建设不仅是培养学生环境意识和环保责任感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社会对生态问题认识和关注的有效手段。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为生态保护学校的建设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大学环境保护研究报告
大学环境保护研究报告大学环境保护研究报告近年来,环境保护问题日益严重,全球变暖、空气污染、水质污染等环境问题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环境。
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普及阶段,应该在环境保护方面扮演积极的角色。
本报告旨在研究大学环境保护的现状,并提出一些建议与措施。
首先,当前大学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包括意识不足、行动不力等。
许多大学生对环境保护问题缺乏足够的了解与认识,对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要性不够重视。
对此,有必要加强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教育,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可以通过课程设置、宣传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问题,并激发他们的环保行动力。
其次,大学校园的环境保护措施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地方,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
因此,学校应该加强校园绿化和环境整治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同时,大学校园应该加强对能源和水资源的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和水的浪费。
再次,大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环境保护的实践能力。
环境保护是一项各领域共同参与的事业,大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环保实践能力。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环境保护实践活动,如参与环保志愿者活动、学校内外的环保调研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环保工作的重要性和困难,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
最后,大学应该加强与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合作。
环境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大学可以与相关政府部门和环境保护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环境保护研究和宣传工作。
通过专家讲座、学术研讨会等活动,促进学术界、政府和社会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
综上所述,大学环境保护是一个重要的议题,需要学校、学生、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共同努力。
通过加强环境保护教育、改善校园环境、培养环保实践能力和加强合作交流,可以提高大学环境保护的效果,为建设美丽家园作出贡献。
大学的校园建设与环境保护
大学的校园建设与环境保护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校园逐渐成为了一个集教学、科研、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社区。
在这个过程中,校园建设和环境保护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议题。
作为一名传统文化学者,我通过研究大学校园的建设与环境保护问题,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和启示。
首先,大学校园的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中国的大学校园常常注重建筑的美学价值和人文关怀。
许多大学校园以园林式布局为主,注重绿化和景观设计,使得校园成为一个宜人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这种注重人文关怀的建设理念,不仅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学习效果。
其次,大学校园的建设也应该注重环境保护。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大学校园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例如,建筑设计应该注重节能和环保,采用可再生能源和环保材料。
校园内的垃圾分类、节水和节电等措施也应该得到重视。
此外,大学可以通过开展环保教育和科研,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能力,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另外,大学校园的建设也应该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丰富的智慧和价值观。
在大学校园中,可以通过建筑风格、雕塑和艺术品等方式,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
同时,也可以通过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和举办传统文化活动,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融合,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够为大学校园增添独特的魅力。
最后,大学校园的建设和环境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大学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应该积极与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合作,共同推动校园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工作。
政府可以提供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企业可以提供技术支持和资源共享,社会组织可以提供公益活动和社会监督。
只有形成全社会的合力,才能够实现大学校园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综上所述,大学的校园建设与环境保护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需要注重人文关怀、环境保护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地方本科院校校选课《环境学概论》课程设置的探索
地方本科院校校选课《环境学概论》课程设置的探索一、《环境学概论》课程的设置意义1. 培养环境意识。
《环境学概论》作为地方本科院校的必修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理念,增强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环境素养。
2. 提升科学素养。
《环境学概论》课程通过对环境科学基本概念、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技术等知识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和认识。
3. 促进可持续发展。
通过《环境学概论》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充分了解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为地方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三、《环境学概论》课程设置的教学方法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环境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中,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既要传授环境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又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加深对环境问题的认识。
2. 学生参与为主。
《环境学概论》课程的教学要突出学生参与为主,采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课堂互动等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多种教学手段。
《环境学概论》课程的教学要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教学、互联网资源利用、实验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兴趣。
结语地方本科院校设置《环境学概论》课程,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科学素养,提升科学素养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要突出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和实践性,注重学生参与为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兴趣。
相信通过地方本科院校《环境学概论》课程设置的不懈探索和努力,一定能够培养出一批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科学素养的优秀人才,为地方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地方本科院校校选课《环境学概论》课程设置的探索
地方本科院校校选课《环境学概论》课程设置的探索1. 引言1.1 背景介绍本文旨在探讨地方本科院校开设《环境学概论》课程的必要性,并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评价与改进、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和设计。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提高地方本科院校环境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敏感性和责任感,为地方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地方本科院校开设《环境学概论》课程的必要性,通过对课程设置的探索与设计、课程内容的大纲及教学方法、课程评价与改进、师资队伍建设与专业发展等方面的分析,旨在为提倡环境保护、培养环保意识、促进人们关注环境问题、提高环境质量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经验。
通过对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课程设置的启示与展望以及地方本科院校环境学教育未来发展方向的探讨,旨在为地方本科院校环境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促进环境教育的深入推进,培养更多具有环保意识和环保能力的人才。
1.3 研究意义环境学概论课程的设置对地方本科院校具有重要的意义。
环境问题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地方本科院校作为培养地方人才的重要基地,有责任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能力。
通过开设环境学概论课程,可以增强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了解,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责任感,为未来的环境保护工作做好人才储备。
环境学概论课程的设置可以促进地方本科院校的综合发展。
通过探索和设计符合地方特点和需求的环境学概论课程,可以提升学校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力,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和教师加入到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推动学校的整体发展。
地方本科院校开设《环境学概论》课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对于推动地方环境教育的发展、培养环境保护人才、提升学校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力都具有积极作用。
通过深入研究和探索,可以为地方本科院校的环境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字数:256】2. 正文2.1 地方本科院校开设《环境学概论》课程的必要性地方本科院校开设《环境学概论》课程的必要性在于培养学生对环境科学基础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帮助学生建立对环境问题的全面了解和认识,从而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
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与环境保护》公选课建设研究
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与环境保护》公选课建设研究作者:秦小军袁清云来源:《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16期秦小军,袁清云(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贵州毕节 551700)摘要: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本科院校作为高等院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其未来的发展也提出了诸多新的要求.伴随着生态环境工作的价值作用日益凸显,如何在公选课当中高效、合理地开展《生态与环境保护》这门课程,就成为当下本科院校公选课建设过程中需要探讨的重点.关键词:本科院校;生态环境;公选课;建设研究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8-0245-02基金项目:贵州省2013年社科规划课题(13GZQN25)黔西北彝族哲学思想研究——以《训书》为例1 综述近些年来,伴随着本科院校的发展与进步,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也在不断的完善.在增加学生知识储备、拓宽学生知识面的过程中,公选课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高校当中的公选课具有更大的弹性,往往在尊重学生意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因此,公选课在人性化教学方面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于环境和生态保护工作的认识逐步加深,本科院校作为一个高等教育机构,在开展该课程的过程中,也能够帮助学生充实学生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知识的了解.《生态与环境保护》属于一个综合性、实践性都比较强的学科,也正因为这样的特性,在其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其社会价值,同时也可以和各个学科之间进行交叉性联系.因此,在本科院校中进行《生态与环境保护》公选课的相关研究,从各个方面来说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2 生态与环境保护公选课的价值由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关系到各行各业,甚至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加强生态环境课程的开展,除了对社会有积极意义之外,对于高校也有诸多重要的价值.2.1 完善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发展的新要求在高校发展的过程中,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是本科院校发展过程当中面临的两个重要问题.而公选课对于凸显本科院校的特色办学,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现实中的空气质量已经明显下降,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增加,使得社会各界都更加关注生态问题和环境问题.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群体,对社会未来的发展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本科院校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公选课的投入和应用,这对更好地建设高校的学科专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体现出现今本科院校发展中与时俱进的鲜明特色,而且也能够促进《生态与环境保护》价值作用的充分发挥,最终影响高校的未来发展,向社会输送更多有价值的高质量人才.近几年,在完善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过程中,不断加大综合性、交叉性学科的投入力度,这也是加强和完善高校学科建设的一个新要求.因为,在过分强调专业性人才的同时,社会有时候更需要综合性的人才来保证相应工作的顺利开展,而加强《生态与环境保护》学科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专业课程的建设,丰富专业类的学科内涵,从而优化以后教学过程中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办法.另外,本科院校也可以在建设过程中不断的丰富教学内涵,最终达到增强高校办学实力的目的.2.2 高校发展的新要求高校本科院校办学发展的过程中,提升办学质量、凸显办学特色一直都是其最主要的一个发展要求.因此,应该不断完善公选课程的内涵,提升公选课教学价值,这也是高校发展过程中一个新的提升点.而伴随着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深化,本科院校要想在发展过程当中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找到新的办学方向,就需要通过推动公选课的深化来完成.《生态与环境保护》作为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一门课程,应当尽快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这样不仅可以提升本科院校学生对于环境生态问题的正确认识,也可以促使高校借助生态环境保护来进行特色教学的工作,进而使得高校在其发展过程当中形成一个新的办学特色着力点,最终促进高校的健康持续发展.在我国的高等院校建设过程中,特色办学也就是高校根据自身条件和办学定位来确定重点的学科建设,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生态和环境保护》公选课的开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帮助学校树立自己的教育品牌.简而言之,特色办学是高校战略发展的一个必由之路,因此在政策、资金、人才等各个方面都应该给予重点支持.3 《生态与环境保护》公选课开展的瓶颈3.1 对于公选课缺乏重视在本科院校公选课的推广过程中,缺乏对它的重视,因此很难顺应研究发展的道路快速发展下去.同样,《生态与环境保护》这门公选课也不例外.由于生态环境保护专业在高校专业划分的过程中,其更偏向于理工类专业而忽略了它的根本性作用.加上新高校园区的建设,很多本科院校还存在着新校区与老校区的分开管理.一般高校的专业都按照文史类和理工类来进行划分,这也导致了生态环境保护这门公选课不能够从实际上满足学生的需求.一般情况下,新老校区都会相距较远,学生的积极性也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消耗殆尽,最终使得生态与环境公选课不能够落在实处,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3.2 公选课专业衔接较差关于《生态与环境保护》公选课的选择,一部分学生出于自身的兴趣爱好,但是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由于所学专业同生态环境学存在一定的联系而选择的.但是,事实上公选课通常过分强调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其保护,而没有针对各种专业的学生进行恰当的衔接,最终导致课程发散性的价值没有体现出来.加上在当下的本科公选课开展过程中,没有一流的教师团队,也就不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3.3 公选课考评制度不完善在高校本科教学的过程中,公选课考评没有统一的标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公选课的开展更倾向于学生的自主选择,对于学生的学习没有过多的要求.在《生态与环境保护》这门课程当中,各大本科院校对公选课也没有明确的评定标准,虽然少部分的本科院校进行了双学位的考评,但是真正落在实处并使公选课的含金量得到证明的很少.这会影响学生对于生态环境与保护公选课的重视,长期发展下去,也得不到较好的实践效果.4 提升《生态与环境保护》公选课的教学质量4.1 增强对于公选课的重视在《生态与环境保护》课堂开展的过程中,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公选课的课堂效率,切实使得工作落在实处,就需要多方面的增加对于公选课的重视.首先,应该从院方入手,通过正确认识生态与环境保护的课堂价值,来有准备、有规律的组织公选课的进行,在最大程度上为课堂开展提供充足的外界条件支撑.其次,通过提升教师对于公选课的认识来提升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提升公选课的课堂价值.最后,通过宣传公选课的重要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价值,来使得学生充分发挥内因作用,积极的调整心态,来更好的认识和学习生态和环境保护的相关理论知识.4.2 深化公选课与专业课的衔接在《生态与环境保护》公选课的开展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公选课与专业课的联系,通过对于授课群体的分析来进行多学科的综合渗透,这样就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保证学生对授课内容的全面认识.同时,要建设一批适用的优质课程、优质教材,组织高水平的师资力量进行教学培训,从而培养出符台社会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进而制定专业的教学计划,以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方法革新等内容为重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最终目标.这样不仅可以发挥生态与环境保护公选课的价值,也可以使得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借助公选课进行学术上的创新.学科建设中的学术队伍建设和专业建设中的教学团队建设会造就一大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也能够促进教学名师的成长,对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有很大的帮助,也能够提升整体的科研能力.4.3 建立完善的公选课考评系统《生态与环境保护》在本科院校公选课开展的过程中,应该建立完善的考评制度和系统,这也是有效推进公选课的关键.本科院校可以通过公选课系统来收录学生的信息,然后建立考评制度,通过对学生期末成绩的考核和平时表现的记录来进行统一的考评,进而将成绩纳入到公选课考评成绩的范围当中.对于有资格的本科院校,也可以参照考评系统来审核学生的双学位.还可以通过外界的考核来约束学生,使其树立正确学习公选课的意识,从而更加积极的投入到课程的学习中.这样就能够保证生态与环境保护课堂价值的实现,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促进本科院校公选课的顺利发展.4.4 注重公选课以外的各项建设在开展公选课的过程中,实验室建设、基地建设和图书资料建设等条件建设为学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学术环境,同时也改善了相关专业的实验、实习和实训条件,为学生的课程设计、实习实训等创造了好的硬件设施.在开展环境与保护科目过程中应该创造更多的外部条件,这也能够提升学生对于公选课的关注度.5 结语在本科院校的构建过程中,公选课的价值作用在不断凸显.由于它自身灵活性和人性化的特性,使教师能够更好地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再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教学设计,从而能够保证课程的顺利开展.生态环境和保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必将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主流.因此,在本科院校建设过程中,在学校各项管理体制不断完善的情况下,《生态与环境保护》这门公选课会得到更好地发展,最终实现其自身的社会价值.参考文献:〔1〕高玉峰,貟小波,雷小庆,于玉桥,赵维新.高校公共选修课管理对策研究[J].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02).〔2〕陈红英.全校公共选修课的改革与管理刍议[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3〕王华,嵇春霞.立足通识教育,打造高校公选课教材——从四所高校的公选课调研说起[J].科技与出版,2014(08).〔4〕周德钧.略论普通高校公选课程的基本目标与设立原则[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4(03).〔5〕刘筱,兰希秀,仰丙灿.对普通高师院校公选课改革的思考[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5).。
新疆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建设初探
、
新 疆 跨越 式发 展 模式 对 环境 专 业建设 的要 求
随着 西 部大 开 发 的不 断推 进 , 新疆 的发展 已经 由过 去
的缓慢状态驶入高速时代 , 在 国家强有力 的政策保障和财 政支持下 , 新疆 的经济发展实现 了跨越式前进 , 中西部的 差 距 也在 逐渐 缩 小 。 然而 , 新 疆 地处 半 干旱 区 , 其 生态 环 境
【 探索与实践 】
新疆地 区新 建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建设初探
李保华
( 新 疆工 程学 院 化学 与环境 工 程系 , 新疆 乌鲁木 齐 8 3 0 0 9 1 )
摘要 : 新 疆跨 越 式 发展 带 来城 市人 口增 长及 大 量 资 源的 开发 和 利 用 , 各 种 污 染物 涌 向环 境 。基 于新 疆绿 洲 生态 的脆 弱性 , 环 境 问题 不 断 出现 , 针 对 新 疆 特 殊 的 环 境脆 弱性 , 新 建 本科 院校 应 适 时调 整 环 境 工 程 专 业 的 建 设 方 案 , 在 大 力发
量 的重要 途 径 , 是 学 生在 声 乐艺 术 道路 上 的发 展 与走 向成 熟 和 完善 的必 经之路 。因 此 , 我 们要 处 理好 声 乐课 堂 教学 与 艺术 实 践相 结 合 的关 系 , 经 常 组织 学 生参 加 多种 类 型 的
整。在与录音光盘的伴奏中, 只能按照音乐伴奏原先的节 奏 速 度 和音 乐处 理演 唱 , 不 能 临场 随 意发 挥 。 5 . 彩 排环 节 。彩排 的 目的是 为演 出进 行 的 实地 演 习 , 般来说彩排都会按照正式演出来处理 。一般情况下 , 彩 排 时 会 有 老 师和 学 生 观看 , 彩 排 结束 后 , 老 师 会 对 所 有 节 目一一点评 , 学生要在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后 , 再对 自己的
新疆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建设初探
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对高等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1]。
新建本科院校要在未来的教育市场竞争中立足,必须首先抓好专业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探索高效培养优秀专业人才的关键切入点,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教学发展提供借鉴[2]。
为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西部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对学科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围绕新疆“环保优先,生态立区”的跨越式发展战略部署及新疆地区“十二五”发展规划,在新建本科院校进行环境工程专业建设的探讨,为新疆地区培养适合地方发展的优秀环保人才是非常必要的。
一、新疆跨越式发展模式对环境专业建设的要求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推进,新疆的发展已经由过去的缓慢状态驶入高速时代,在国家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和财政支持下,新疆的经济发展实现了跨越式前进,中西部的差距也在逐渐缩小。
然而,新疆地处半干旱区,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成为一个弱点。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新疆跨越式发展中遇到的一个挑战,环境现状已十分严峻。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污染物排放量呈逐年增长趋势,环境质量不断下降。
2009年,新疆废水总排放量达到77200万吨,是2000年总排放量的1.7倍;2002年以后废气排放量也逐年上升,2009年废气排放量比2000年增加了5031.28亿m[3]。
另一方面,固体废弃物也并未得到有效控制,处于不稳定变化状态。
从总体上看,2000年至2009年十年间,新疆的水环境、大气环境整体质量处于不断下降趋势,固体废弃物污染未得到有效控制,新疆环境质量总体形势不容乐观,环境质量呈现整体下降的趋势。
2.生活污染问题尚未得到有效控制。
环境问题不仅与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密切相关,城市化的急速进展对环境也同样产生很大的影响,新疆的城市生活环境问题亦不容忽视。
特别是生活污水在废水排放量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在2009年达到70.3%,这也是新疆废水排放总量持续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构建思路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构建思路一、问题分析1.1 缺乏定位与特色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建设课程时常常缺乏定位和特色,无法清晰地了解学校在哪些方面具有优势,缺少对学生所需能力的深入分析和认识,导致课程设置难以符合学生需求,也不利于教师掌握和运用教学方法的技能。
1.2 人才培养目标不明晰地方本科院校在新建时往往缺乏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容易造成课程设置过度,却难以把握学生需求和职业发展前景,导致学生的学习内容与职业实践存在较大的脱节。
1.3 缺乏教学数据支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建设课程过程中缺乏教学数据的支撑,无法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难以及时更正和改进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
二、构建思路2.1 制定课程定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建设课程时应先制定学校的课程定位,并明确学校的教学特色,从而确定学生所需能力和培养目标,根据学校的定位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以逐步形成符合学生需求和职业发展前景的课程设置。
2.2 建立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应遵循“重视专业建设,强调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原则,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运用的方法和资料等,同时需考虑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使课程设置更加符合学生个性化需求。
2.3 采用教学数据支撑体系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建设课程时应采用教学数据支撑的理念,建立教学数据支撑平台,收集和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数据,借此了解课程实施过程的具体情况,为调整和优化教学过程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
三、总结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建设课程时需要充分认识到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不利于人才培养的影响,应该采取相应的方法和手段来解决问题。
通过明确地学校定位、建立人才培养目标和采用教学数据支撑,可以加强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课程的高质量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符合学生和社会的需求。
校园建筑工程中的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校园建筑工程中的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作为教育的摇篮,校园不仅要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也应该注重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校园建筑工程中的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是为了保护校园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绿色建筑、节能减排和生态景观三个方面来探讨校园建筑工程中的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绿色建筑是校园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
绿色建筑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在建筑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例如,使用可再生材料替代传统建筑材料,如利用竹木代替钢筋混凝土。
此外,绿色建筑还可以应用节水、节能、隔热等技术,减少建筑的能耗。
同时,绿色建筑还注重室内空气质量,采用自然通风、采光系统等设计,提供更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同时减少空调和照明的使用。
校园建筑工程中的节能减排也是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
节能减排是减少能源消耗和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
在校园建筑工程中,可以采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同时,在设计建筑时应注重建筑能源效率,采用保温隔热措施,减少能源损耗。
建筑中还可以设置智能化控制系统,对室内温湿度和照明进行自动调节以提高能源利用率。
除了绿色建筑和节能减排,生态景观也是校园建筑工程中的重要内容。
生态景观通过植树造林、建造湿地和人工湖泊等方式,还原自然生态环境。
在校园建筑工程中,可以合理规划植物绿化,种植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树木和植物,既美化了校园环境,也提供了校园生态系统所需的基本条件。
此外,可以建造湿地和人工湖泊,增加水体面积,提供校园生态景观,并起到净化空气、保护水资源的作用。
校园建筑工程中的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是为了保护校园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节能减排和生态景观是实现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重要手段。
校园可以通过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应用可再生能源、合理规划植物绿化等方式,改善学习和工作环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只有注重校园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才能为广大学生提供一个健康、安全而又美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与环境保护》公选课建设研究
1综述近些年来,伴随着本科院校的发展与进步,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也在不断的完善.在增加学生知识储备、拓宽学生知识面的过程中,公选课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高校当中的公选课具有更大的弹性,往往在尊重学生意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因此,公选课在人性化教学方面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于环境和生态保护工作的认识逐步加深,本科院校作为一个高等教育机构,在开展该课程的过程中,也能够帮助学生充实学生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知识的了解.《生态与环境保护》属于一个综合性、实践性都比较强的学科,也正因为这样的特性,在其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其社会价值,同时也可以和各个学科之间进行交叉性联系.因此,在本科院校中进行《生态与环境保护》公选课的相关研究,从各个方面来说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2生态与环境保护公选课的价值由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关系到各行各业,甚至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加强生态环境课程的开展,除了对社会有积极意义之外,对于高校也有诸多重要的价值.2.1完善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发展的新要求在高校发展的过程中,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是本科院校发展过程当中面临的两个重要问题.而公选课对于凸显本科院校的特色办学,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现实中的空气质量已经明显下降,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增加,使得社会各界都更加关注生态问题和环境问题.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群体,对社会未来的发展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本科院校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公选课的投入和应用,这对更好地建设高校的学科专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体现出现今本科院校发展中与时俱进的鲜明特色,而且也能够促进《生态与环境保护》价值作用的充分发挥,最终影响高校的未来发展,向社会输送更多有价值的高质量人才.近几年,在完善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过程中,不断加大综合性、交叉性学科的投入力度,这也是加强和完善高校学科建设的一个新要求.因为,在过分强调专业性人才的同时,社会有时候更需要综合性的人才来保证相应工作的顺利开展,而加强《生态与环境保护》学科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专业课程的建设,丰富专业类的学科内涵,从而优化以后教学过程中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办法.另外,本科院校也可以在建设过程中不断的丰富教学内涵,最终达到增强高校办学实力的目的.2.2高校发展的新要求高校本科院校办学发展的过程中,提升办学质量、凸显办学特色一直都是其最主要的一个发展要求.因此,应该不断完善公选课程的内涵,提升公选课教学价值,这也是高校发展过程中一个新的提升点.而伴随着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深化,本科院校要想在发展过程当中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找到新的办学方向,就需要通过推动公选课的深化来完成.《生态与环境保护》作为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一门课程,应当尽快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这样不仅可以提升本科院校学生对于环境生态问题的正确认识,也可以促使高校借助生态环境保护来进行特色教学的工作,进而使得高校在其发展过程当中形成一个新的办学特色着力点,最终促进高校的健康持续发展.在我国的高等院校建设过程中,特色办学也就是高校根据自身条件和办学定位来确定重点的学科建设,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生态和环境保护》公选课的开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帮助学校树立自己的教育品牌.简而言之,特色办学是高校战略发展的一个必由之路,因此在政策、资金、人才等各个方面都应该给予重点支持.3《生态与环境保护》公选课开展的瓶颈3.1对于公选课缺乏重视在本科院校公选课的推广过程中,缺乏对它的重视,因此很难顺应研究发展的道路快速发展下去.同样,《生态与环Vol.31No.8Aug.2015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 cience Edition )第31卷第8期(下)2015年8月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与环境保护》公选课建设研究秦小军,袁清云(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贵州毕节551700)摘要: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本科院校作为高等院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其未来的发展也提出了诸多新的要求.伴随着生态环境工作的价值作用日益凸显,如何在公选课当中高效、合理地开展《生态与环境保护》这门课程,就成为当下本科院校公选课建设过程中需要探讨的重点.关键词:本科院校;生态环境;公选课;建设研究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 (2015)08-0245-02基金项目:贵州省2013年社科规划课题(13GZQN25)黔西北彝族哲学思想研究———以《训书》为例245--. All Rights Reserved.境保护》这门公选课也不例外.由于生态环境保护专业在高校专业划分的过程中,其更偏向于理工类专业而忽略了它的根本性作用.加上新高校园区的建设,很多本科院校还存在着新校区与老校区的分开管理.一般高校的专业都按照文史类和理工类来进行划分,这也导致了生态环境保护这门公选课不能够从实际上满足学生的需求.一般情况下,新老校区都会相距较远,学生的积极性也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消耗殆尽,最终使得生态与环境公选课不能够落在实处,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3.2公选课专业衔接较差关于《生态与环境保护》公选课的选择,一部分学生出于自身的兴趣爱好,但是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由于所学专业同生态环境学存在一定的联系而选择的.但是,事实上公选课通常过分强调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其保护,而没有针对各种专业的学生进行恰当的衔接,最终导致课程发散性的价值没有体现出来.加上在当下的本科公选课开展过程中,没有一流的教师团队,也就不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3.3公选课考评制度不完善在高校本科教学的过程中,公选课考评没有统一的标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公选课的开展更倾向于学生的自主选择,对于学生的学习没有过多的要求.在《生态与环境保护》这门课程当中,各大本科院校对公选课也没有明确的评定标准,虽然少部分的本科院校进行了双学位的考评,但是真正落在实处并使公选课的含金量得到证明的很少.这会影响学生对于生态环境与保护公选课的重视,长期发展下去,也得不到较好的实践效果.4提升《生态与环境保护》公选课的教学质量4.1增强对于公选课的重视在《生态与环境保护》课堂开展的过程中,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公选课的课堂效率,切实使得工作落在实处,就需要多方面的增加对于公选课的重视.首先,应该从院方入手,通过正确认识生态与环境保护的课堂价值,来有准备、有规律的组织公选课的进行,在最大程度上为课堂开展提供充足的外界条件支撑.其次,通过提升教师对于公选课的认识来提升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提升公选课的课堂价值.最后,通过宣传公选课的重要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价值,来使得学生充分发挥内因作用,积极的调整心态,来更好的认识和学习生态和环境保护的相关理论知识.4.2深化公选课与专业课的衔接在《生态与环境保护》公选课的开展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公选课与专业课的联系,通过对于授课群体的分析来进行多学科的综合渗透,这样就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保证学生对授课内容的全面认识.同时,要建设一批适用的优质课程、优质教材,组织高水平的师资力量进行教学培训,从而培养出符台社会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进而制定专业的教学计划,以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方法革新等内容为重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最终目标.这样不仅可以发挥生态与环境保护公选课的价值,也可以使得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借助公选课进行学术上的创新.学科建设中的学术队伍建设和专业建设中的教学团队建设会造就一大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也能够促进教学名师的成长,对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有很大的帮助,也能够提升整体的科研能力.4.3建立完善的公选课考评系统《生态与环境保护》在本科院校公选课开展的过程中,应该建立完善的考评制度和系统,这也是有效推进公选课的关键.本科院校可以通过公选课系统来收录学生的信息,然后建立考评制度,通过对学生期末成绩的考核和平时表现的记录来进行统一的考评,进而将成绩纳入到公选课考评成绩的范围当中.对于有资格的本科院校,也可以参照考评系统来审核学生的双学位.还可以通过外界的考核来约束学生,使其树立正确学习公选课的意识,从而更加积极的投入到课程的学习中.这样就能够保证生态与环境保护课堂价值的实现,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促进本科院校公选课的顺利发展.4.4注重公选课以外的各项建设在开展公选课的过程中,实验室建设、基地建设和图书资料建设等条件建设为学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学术环境,同时也改善了相关专业的实验、实习和实训条件,为学生的课程设计、实习实训等创造了好的硬件设施.在开展环境与保护科目过程中应该创造更多的外部条件,这也能够提升学生对于公选课的关注度.5结语在本科院校的构建过程中,公选课的价值作用在不断凸显.由于它自身灵活性和人性化的特性,使教师能够更好地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再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教学设计,从而能够保证课程的顺利开展.生态环境和保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必将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主流.因此,在本科院校建设过程中,在学校各项管理体制不断完善的情况下,《生态与环境保护》这门公选课会得到更好地发展,最终实现其自身的社会价值.———————————————————参考文献:〔1〕高玉峰,貟小波,雷小庆,于玉桥,赵维新.高校公共选修课管理对策研究[J].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02).〔2〕陈红英.全校公共选修课的改革与管理刍议[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3〕王华,嵇春霞.立足通识教育,打造高校公选课教材———从四所高校的公选课调研说起[J].科技与出版,2014(08).〔4〕周德钧.略论普通高校公选课程的基本目标与设立原则[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4(03).〔5〕刘筱,兰希秀,仰丙灿.对普通高师院校公选课改革的思考[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5).246--.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绿色生态校园的建筑设计探析
关于绿色生态校园的建筑设计探析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绿色生态校园的建筑设计成为了学校发展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绿色生态校园的建筑设计不仅仅是对环境的保护,更是对未来的承诺,是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术研究的重视。
本文将就绿色生态校园的建筑设计进行探析,探讨如何通过建筑设计实现绿色生态校园的目标。
一、绿色生态校园建筑设计的特点1.质量与环保并重。
绿色生态校园的建筑设计需要注重建筑材料的选取和施工工艺的控制。
选择优质环保的建筑材料,如低VOC的涂料、环保的地板材料等,确保学校建筑的质量和环保性。
2.节能与资源循环利用。
绿色生态校园的建筑设计需要注重节能与资源的循环利用。
通过合理的建筑朝向和窗户设计,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减少对电力的依赖;采用太阳能发电、雨水收集等技术,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3.生态与健康。
绿色生态校园的建筑设计需要注重生态和健康。
通过绿色屋顶、植物墙等手段增加绿色植物的种植,改善室内外空气质量;设计开放式的教室和办公区域,增加自然光的照射,提高人员的舒适度。
中国目前已有不少大学采用绿色生态校园的建筑设计理念进行校园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清华大学“绿谷”项目是学校绿色生态校园建设的一个典型案例。
该项目采用了多种节能技术和绿色建筑材料,通过太阳能发电、雨水收集等技术,实现了对能源和资源的高效利用。
通过绿色植被的种植和室内空气质量的改善,提高了校园的舒适度和环境质量,为师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绿色生态校园建筑设计在实践中还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挑战。
建筑成本较高是制约绿色生态校园建设的主要问题之一。
绿色建筑材料和技术相对传统建筑而言成本更高,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
技术标准和监管不足也是制约绿色生态校园建设的问题。
目前,绿色建筑的技术标准和行业监管还不够完善,导致一些建筑企业在绿色建筑方面存在一定的投机行为。
人们对绿色生态校园建设的理念还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一些人对绿色生态校园的概念不够清晰,对绿色生态校园建设的意义和价值认识不够深刻。
高校绿色校园建设与环境保护研究
高校绿色校园建设与环境保护研究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日益增加,高校绿色校园建设及环境保护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具有许多资源和影响力,承担着培养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责任。
因此,高校绿色校园建设和环境保护研究愈发重要。
一、高校绿色校园建设:理念与实践高校绿色校园建设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保护环境,提高生态质量。
高校应该明确绿色校园建设的目标和理念,如建立节约能源、低碳环保的校园环境。
这一目标旨在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废物产生,并在植被种植、建筑物设计、交通管理等方面注重生态环境。
其中,植物绿化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植被的种植和水系统的建设,可以改善空气质量、净化水源、调节气温等,并创造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高校绿色校园建设的实践需要整合各种资源和力量,包括校园设施、师生的参与度和社会支持。
高校管理者应该制定可行的计划,并通过建立绿色校园委员会来监督和推进该计划的执行。
此外,还可以与城市相关部门合作,共同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二、高校环境保护研究:问题与挑战高校环境保护研究是为了深入了解环境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高校应该重视环境教育和科研,培养具有环境意识和责任感的人才,使其能够主导环境保护的实践。
在高校环境保护研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引起重视和解决。
首先,高校环境保护研究面临着政策支持不足的问题。
政府应该加强高校环境保护研究的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为高校提供更多研究资源和平台。
其次,高校环境保护研究需要与社会需求和企业利益相结合。
高校可以与当地企业和机构合作,开展联合研究项目,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研究的实用性。
最后,高校环境保护研究需要跨学科的合作和综合性的研究方法。
由于环境问题的复杂性,高校应该鼓励不同学科的专家和学者共同研究,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
三、高校绿色校园建设与环境保护研究的意义高校绿色校园建设和环境保护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校环境保护与绿色校园建设计划
学校环境保护与绿色校园建设计划文明和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的重要课题,学校环境保护与绿色校园建设计划正是为了促进环保理念在校园中的落地生根。
如何从根本上改善学校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建设绿色校园,成为了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关注点。
本文将围绕学校环境保护与绿色校园建设展开讨论。
一、建立环保组织和机构:学校可以通过建立环保组织和机构来引导学生参与环保活动。
例如,成立绿色先锋队,组织学生参与环保志愿者活动,如清洁校园、植树造林等,以激发学生对环保的兴趣和热情。
二、普及环保知识:学校应当加强环保知识的普及教育。
可以通过开展环保主题班会、组织环保知识竞赛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明白自己的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积极采取行动。
三、增加环保设施:学校应当加强环保设施的建设。
例如,增设垃圾分类桶、自动断电设备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同时,学校还可以建设雨水收集系统,运用雨水灌溉绿化带,以节约用水。
四、推广绿色交通方式:学校可以鼓励学生绿色出行,减少机动车辆的使用,鼓励步行或骑自行车上下学。
此外,学校还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限制机动车辆在校园内的通行,以减少尾气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五、开展环保项目:学校可以开展各种环保项目,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比如,在校园内建设小型花园,让学生亲自动手种植花草,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又比如,开展废旧物品回收活动,让学生养成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的好习惯。
六、加强环保活动宣传:学校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加强环保活动宣传,吸引更多学生参与。
可以采用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等媒体进行宣传,还可以借助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环保的理念和活动信息。
七、把环保理念融入课程:学校可以将环保理念融入各个学科的课程中。
比如,在地理课上讲解环境污染问题,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和影响;在科学课上讲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八、加强环境监测: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系统,定期对校园环境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环境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卷第3期黑龙江科学V〇l. 9 2018 年 2 月HEILONGJIANGSCIENCE February 2018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环境保护课程建设探究陈晓景(保定学院,河北保定071000)摘要:本文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环境保护课程建设的意义入手,着重分析了大学生环境保护课程建设中的主体和问题,探 索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环境保护课程建设的目标#并探索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环境保护课程建设的策略。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环境保护课程;建设中图分类号:X32-4 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4 -8646(2018)03 -0008 -02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courses for newly built local collegesCHEN Xiao-jing(Baoding University,Baoding071000,China)Abstract:In this paper,starting with the significance of build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urriculum for undergraduates in local universities,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lie subjects and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 urriculum for undergraduates,explores the goal of construct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urriculum for undergraduates in newly built local universities,and explores the tactics of construct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urses for undergraduates in newly built local colleges.Key words:New l 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College students;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urriculum;Construction1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环境保护课程建设的意义第一,促进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主要指对学生进 行环境基础知识的教育,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 习惯。
因此,在环境教育中应重点培养学生对环境保 护的积极态度,只有学生具备了积极的环境保护态度 才能够自觉保护环境。
同时,环境保护教育需要学校 为学生全面讲解人类与社会、大气、土壤、水、固体废 物、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充分了解人类发展 和自然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环境保护课程建设能够有 效丰富环境教育内容,加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知识的了 解,促进环境保护教育的开展。
第二,在环境中开展教 育。
将环境作为教育资源能够有效实现在环境中开展 教 ,学生对 的 ,养 保护识。
而学校环境保护课程建设能够深入挖掘环境资 源,将环境资源融入到环境保护课程之中,丰富课程内收稿日期=2017-12-12课题项目:本文为保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大学生 环保教育课程建设研究”(164071);保定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有机化学实验室绿色化建设探究”(2014010310)作者简介:陈晓景(1981 -),女,硕士,讲师。
容,让学生在了解环境和环境保护体验中进行环境保护学习。
第三,增强环境保护教育的时代性。
环境保 护 设 保护教 内,学生生活中的环境问题作为教育内容,增强环境保护教育 的现实性。
同时,加强环境保护课程开发能够有效引 进先进的环境保护理念及我国环保工作的最新要求,根据我国环保工作发展与环保要求开展环境保护教育,使环保教育更加符合时代的发展特征。
2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环境保护课程建的第一,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 大学生 保护 设 要的 ,是课程建设的重要主体。
因此,地方政府应加强对地 方本科院校 保护 设的政 和方 ,台相关政策和方针,确保其课程建设的正确方向。
同时,地方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 环境保护课程建设的资金支持,为其提供充足资金,确 保其顺利开展。
第二,学校。
学校是环境保护课程建 设最重要的主体,对环境保护课程建设起关键作用,因此,学校应充分重视环境保护课程的建设,结合当地的 环境资源,加强学生对家乡自然环境的关注。
同时,学 校也要积极寻求社会资源,突破资金、人力等因素对环 境课程建设的制约。
学校还应重视对学生正确环境观8念的培养,加强学生对人与环境、环境与社会、环境与 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 度。
第三,教师。
教师也是学校环境保护课程建设的 重要主体,直接负责环境课程建设过程中的课程研究、教材编写、课程资源开发等工作。
因此,教师应加强对 环境保护课程建设的重视,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课程研 究职责,积极参与学校的环境保护课程建设,收集生活 中和网络中的环境资源,促进环境保护课程建设的发 展。
第四,学生。
学生对学校环境保护建设有着重要 影响,是学校环境保护建设的重要主体。
学生的环境 知识现状、环境观念、环境保护习惯及对环境知识的需 求都会影响环境保护课程的建设,因此,学校应根据学 生掌握的环境保护现状进行环境保护课程建设。
同时,学生应积极向学校反馈自身的环境知识需求,为学 校环境课程建设提供相关建议,使环境保护课程建设 更加符合学生实际情况。
3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环境保护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第一,地域性不明显。
地方课程是根据当地的实 际状况而开发建设的,对当地社会发展有着较强的服 务功能,应具备鲜明的地方特色。
地方高校环境保护 课程建设应从地方自然生态环境的实际状况入手进行 课程建设,使环境保护课程与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相符 合。
然而,在实际课程开发和建设过程中,很多地方高 校仅根据国家的课程规定并借鉴其他学校的课程建设 经验来进行课程建设,忽视了地方自然环境的实际状 况,导致环境保护建设缺乏地域性。
第二,现实性不突 出。
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环境保护课程内容方 面来看,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不同,不过度强调课程知 识的系统性和深刻性,而强调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时 代性,要求课程内容符合当地现实情况。
然而,在实际 课程建设的过程中,现实性不够突出,环境问题的设计 和环境保护措施的设计仅根据其他学校的教材或我国 相关政策规定进行制定,未对当地环境问题和环境保 护措施进行深入研究,导致环境保护建设与当地环境 保护实 。
4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环境保护课程建设的目标第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环境保护课程建设要求 完善学生的地方环境系统知识,让学生深入了解当地 的环境保护现状和存在的环境问题。
环境保护课程建 设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搜集材料和分析来思考地方 环境问题,并提出地方环境问题的相关解决策略。
另 外,学生对环境信息的评价和运用也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 保护 设的 要目 标。
第 ,情 感目标。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环境保护课程的情 感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积极的环境情感,加强学生对 当地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关注,培养学生的环 境保护责任感。
第三,价值观与态度目标。
环境保护 课程建设的价值观和态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对自然 环境的欣赏性和对人工环境的批判意识,培养学生正 确的环境态度,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愿望,鼓励学生积 对当 保护 并 。
5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环境保护课程建的第一,整合课程资源。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 保护 设 ,分搜 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所掌握的环境保护信息。
学校 应加强对当地环境保护工作的调查,深入了解当地环 境保护工作的现状,找出当地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问 题。
另外,学校应积极搜集网络中的环境保护课程资 源和国家的环境保护相关政策,加强环境保护课程资 的 ,保护 设 。
第 ,开发实践课程。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环境保护课 程建设不仅需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环境保护知识教 育,还需要通过环境保护实践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习 惯和技能。
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积极构建大学 生环境保护实践课程,明确环境保护实践课程的目标,选择符合当地环境保护现状的实践教学内容,合理规 划环境保护实践课程的课时数,优化环境保护实践课 程教师配置,促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环境保护实践教 学的开展。
第三,提高教师的课程建设能力。
教师在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环境保护课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 用,直接影响着环境保护课程建设的开展。
因此,学校 高教师的 设 。
此,学校对教师的课程建设培训,引导教师树立先进的课程理 念,加强教师对课程建设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让教师了 解自然环境课程建设的标准和方法,提高教师的课程 建设能力。
同时,学校应设置相应的激励机制,加强对 教师 设的 ,教师 与 保护 设,高教师 设的 性。
参考文献:[%]陈男,冯传平,胡伟武.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创新[J].中国地质教育,2014,(01):29 -31.[2]梁晶,黄晨,史永纯.基于岗位需求的高职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方向设置和课程体系的探讨[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 报,2013,(02):55 -56.[3]河北环境工程学院自然之家——绿色种子的传播者(二)[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04):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