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意识教育”活动方案

合集下载

公民意识的班级教育活动教案

公民意识的班级教育活动教案

公民意识的班级教育活动教案目标通过班级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使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的公民。

教育活动一:社区参观目标让学生了解社区的组成和功能,增强他们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活动内容1. 组织班级参观当地社区,包括政府机构、商业区和社会组织。

2. 在参观中,引导学生观察社区的建设和管理,了解社区的公共设施和服务。

3. 组织学生与社区居民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关注点。

教育目标1. 学生了解社区的组成和功能,认识到社区对个人生活的重要性。

2. 学生体验到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

3. 学生意识到作为社区成员的责任,激发他们参与社区事务的意识。

教育活动二:模拟选举目标通过模拟选举,让学生了解选举的过程和民主原则,培养他们的政治参与意识。

活动内容1. 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模拟选举活动,包括候选人提名、竞选演讲和投票环节。

2. 引导学生了解选举的基本原则和程序,例如公平竞争、普选和秘密投票。

3. 在选举结果揭晓后,讨论选举过程中的公平性和民主性。

教育目标1. 学生了解选举的基本原则和程序,理解选举的民主意义。

2. 学生体验到作为选民和候选人的角色,认识到政治参与的重要性。

3. 学生思考选举过程中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培养批判思维和公民责任感。

教育活动三:社会公益行动目标通过参与社会公益行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精神。

活动内容1. 组织班级参与当地的社会公益活动,例如志愿者服务、环境保护或慈善活动。

2. 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思考社会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促进他们的主动参与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和团队合作的价值观,鼓励他们与他人分享善意和友善。

教育目标1. 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公益行动,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成就感。

2. 学生认识到社会问题的存在,并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3. 学生培养关爱他人和团队合作的价值观,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结束语以上是一份公民意识的班级教育活动教案,通过社区参观、模拟选举和社会公益行动,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月份公民素养意识教育活动方案

月份公民素养意识教育活动方案

月份公民素养意识教育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加强公民素养教育,提高社会公德意识,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

二、活动时间每月最后一个周末的周六上午。

三、活动准备工作1.确定活动主题和内容;2.策划活动流程和执行计划;3.确定活动地点和场地布置;4.发放宣传资料和相关说明;5.准备宣传物资和活动用品。

四、活动内容及流程安排1.活动时间:9:00-12:002.活动地点:社区文化中心3.活动流程:(1)主持人开场介绍(2)讲座环节:专家讲解公民素养意识的相关内容,包括法律知识、道德规范、公共秩序等。

(3)互动答题:将听众分为几组,进行有奖答题环节,以检测听众对讲座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4)讲解案例:通过典型案例,讲解公民行为在社会和个人方面的影响。

(5)现场互动:组织听众进行现场互动,包括辩论、小组讨论等。

(6)总结发言:主持人进行总结发言,回顾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和亮点。

五、活动宣传1.定期发布活动宣传海报,并张贴在社区公告栏及周边环境。

2.在社区电子屏幕循环播放宣传片段。

3.通过微信朋友圈、QQ群等社交媒体进行宣传。

4.召集志愿者前往社区各家各户进行宣传,并发放宣传手册。

六、活动评估1.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听众对本次活动的评价和意见反馈。

2.收集和评估活动数据,制定下一步的改进和完善方案。

3.总结活动中涉及到的案例问题,并加以总结和归纳。

七、活动预算本活动预算为人民币3000元。

主要包括场地租赁费、讲解专家费用、活动宣传费用等。

八、活动效果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加强了公民素养教育,提高了市民的道德水平,提升了社会公德意识,营造了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

同时,为社区居民建立健康、和谐、文明的生活方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公民意识的班级教育活动教案

公民意识的班级教育活动教案

公民意识的班级教育活动教案活动目标1. 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明确自己作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2. 通过实践活动,推动学生对社会现象的深度理解和批判性思考。

3. 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质,培养良好的公民行为惯。

活动内容I. 公民意识讲座1. 主题:《公民意识的重要性》2. 内容:讲解公民意识的定义、特征、重要性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3. 讲座形式:讲解+互动问答。

II. 角色扮演活动1. 主题:《在生活中践行公民意识》2. 内容:根据预设的生活场景,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体验在社会生活中践行公民意识的过程。

3. 活动形式:小组讨论+角色扮演。

III. 公民意识墙报设计1. 主题:《我是公民,我有责任》2. 内容: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设计关于公民意识的墙报,展示公民意识的具体内容和实践方式。

3. 活动形式:班级合作+墙报展示。

活动步骤1. 活动启动会:教师简要介绍活动目标和内容,强调公民意识的重要性。

活动启动会:教师简要介绍活动目标和内容,强调公民意识的重要性。

2. 公民意识讲座:通过讲解和互动问答,帮助学生理解公民意识的含义和重要性。

公民意识讲座:通过讲解和互动问答,帮助学生理解公民意识的含义和重要性。

3. 角色扮演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生活中践行公民意识的场景。

角色扮演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生活中践行公民意识的场景。

4. 公民意识墙报设计: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展示公民意识的具体内容和实践方式。

公民意识墙报设计: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展示公民意识的具体内容和实践方式。

5. 活动总结: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活动,反思自身的公民行为,提出改进意见。

活动总结: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活动,反思自身的公民行为,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反思在活动结束后,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反思活动的效果,探讨在实践中培养公民意识的方法和策略,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此作为今后开展相关活动的参考。

附加资源1. 《公民教育的意义及其在中学的实施》2. 《公民意识的培养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3. 《公民权利与义务》。

公民意识教育活动方案

公民意识教育活动方案

公民意识教育活动方案一、活动目标:1.增强公民意识:通过教育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一员,应当担负起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2.提高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愿意为社会做出贡献。

3.培养良好的法治观念:让学生了解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养成遵守法律的习惯。

二、活动内容:1.主题讲座:邀请相关专家学者进行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讲座,从多个角度解读公民意识的内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公民身份的认同感。

2.视频教育:精心挑选关于公民意识、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视频,组织学生进行观看并开展相关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和思考。

3.主题班会:班级团支书组织班会,以公民意识为主题进行集体讨论,分享学生对公民身份的认识和个人经历,增强学生对自身责任和义务的认识。

4.德育活动: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增加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例如组织学生参观社区、举办义卖活动等。

5.征文比赛:组织学生参与公民意识主题的征文比赛,鼓励学生从个人经历、行为规范等角度写文章,倡导公民思维和行为。

6.公民权益知识普及:开展公民权益知识普及的系列讲座,向学生介绍宪法和法律法规中关于公民权益的内容,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

7.模拟法庭:组织学生参与模拟法庭活动,模拟法庭程序,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法律的运作和自己在法律面前的权益。

8.公民课堂:增设公民课堂,将公民意识教育渗透到各门课程中。

例如,在语文课中讲解国家历史和民族精神,学习国歌和国旗等。

三、活动计划:1.第一周:开展主题讲座和观看教育视频,提高学生对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认识。

2.第二周:组织班级主题班会,分享学生对公民身份的认识和个人经历。

3.第三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

4.第四周:举办公民意识征文比赛,鼓励学生从个人经历、行为规范等角度写文章。

5.第五周:开展公民权益知识普及讲座,让学生了解宪法和法律法规中关于公民权益的内容。

2024年五好公民活动方案范本(三篇)

2024年五好公民活动方案范本(三篇)

2024年五好公民活动方案范本标题:2024年五好公民活动方案引言:为了进一步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升公民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我院制定了2024年五好公民活动方案。

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激发广大师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推动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

一、主题宣传活动1. 举办“五好公民文化进校园”推广活动,通过演讲、宣讲、展览等形式,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

2. 组织“五好公民读书活动”,推荐一些具有社会意义和正能量的作品,通过读书分享、书评征文等方式,引导学生热爱阅读,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志愿服务活动1. 组织“共建美丽校园”志愿服务活动,号召学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校园美化工作,引导学生学会爱护环境、爱护公共设施。

2. 开展“关爱特殊群体”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学生到福利院、养老院等机构开展志愿活动,向特殊群体送上关爱和帮助。

三、阳光体育活动1. 开展“健康运动、快乐生活”运动会,提倡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通过健康的身体锻炼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团队合作意识。

2. 组织“五好公民篮球赛”,通过比赛的形式促进友谊、团结和合作。

四、安全教育活动1. 进行“安全知识讲座”,邀请专业人士开展校园安全知识普及讲座,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组织“安全演练活动”,模拟校园常见安全事故场景,让学生参与演练,提高应急反应和处理能力。

五、社会实践活动1. 组织“校外实践”活动,邀请社会知名企事业单位进行校外实践,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职业,增强就业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

2. 开展“文明交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交管部门、交通博物馆等场所,普及交通法规,增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结语:通过2024年五好公民活动的开展,我们希望引导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让五好公民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每个人行为的指南。

培养公民意识班会策划

培养公民意识班会策划

培养公民意识班会策划【策划书】一、项目背景公民意识培养是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遵守法律法规、增强社会责任感的重要环节,其深化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我们计划组织一场培养公民意识的班会。

二、项目目标1.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公民意识,使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2. 帮助学生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加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3. 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的意愿,培养奉献精神。

三、项目内容1. 主题演讲: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就公民意识的重要性、培养方法和案例进行专业讲解。

通过演讲,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其社会责任感。

2. 角色扮演:策划一场富有情景性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群体的生活和困难,引发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深思和关注,激发他们为解决社会问题发声与行动的热情。

3. 集体讨论:设计一系列与公民意识相关的问题,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通过集思广益,促进学生思考和理解公民意识的内涵。

4. 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涉及公益、社区服务、环保等方面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通过亲身参与实践,学生能够更深切地感受到公民意识的重要性。

四、项目实施计划1. 班会时间:安排在每个月的第三周,持续时间为2小时。

2. 资源准备: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主题演讲,准备角色扮演的道具和场景,设计集体讨论的问题并准备相关材料,联系社会实践活动的合作伙伴。

3. 实施步骤:a. 第一次班会:进行主题演讲,使学生了解公民意识的意义和培养途径。

b. 第二次班会:举行角色扮演活动,帮助学生感受不同身份的社会问题和困难。

c. 第三次班会:进行集体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公民意识的理解,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d. 第四次班会: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公民意识的实际运用。

五、预期效果1. 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计划

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计划

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计划引言:公民意识是一个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它体现了人与社会及国家之间的紧密联系。

作为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才,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教育计划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估等方面展开,旨在提供一种全面的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计划。

一、目标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计划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社会、国家以及公民权益的认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促使他们成为有追求、有责任感的公民。

二、内容1. 基础知识教育: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将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政府机构、民主制度以及公民权益的基本概念,增强对社会制度的理解和尊重。

2. 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志愿者服务活动、参观政府机构等,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的运转和自己的作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3. 公民参与训练:通过模拟选举、学生议会等形式,让学生亲身参与重大决策,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和民主价值观。

4. 媒体素养培养:教授学生分辨媒体信息的真实性和公正性,培养批判思维和坚持价值判断的能力,帮助他们成为积极向上的公民。

三、方法1. 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结合教材教学、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获得知识。

2. 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社会实践活动的结果可以作为教学案例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多个方面加深对公民意识的理解和认知。

3. 学生参与决策:让学生参与学校和社区的决策,增加他们的参与感和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

4. 激发思辨能力:引导学生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评价和解决,通过探讨和辩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价值判断能力。

四、评估1. 阶段性评估:通过测试、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公民意识的认知程度和态度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反思和讨论:鼓励学生在学习结束后进行反思和讨论,帮助他们总结经验和提出建议,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公民意识。

五、资源支持1. 优化课程设置:重视公民教育的地位,增加公民意识教育的课程安排和内容。

2. 教师培训:提供教师培训课程,提高教师的公民意识和教育方法,确保他们能有效地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

培养孩子的公民意识的小活动

培养孩子的公民意识的小活动

培养孩子的公民意识的小活动培养孩子的公民意识对于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十分重要。

公民意识涉及到积极的社会参与,尊重他人权利和责任,以及对社区和国家的利益负责。

通过开展一些小活动,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体验公民意识的重要性。

以下是一些适合培养孩子公民意识的小活动:1. 社区清洁日安排孩子们一起参与社区清洁日活动。

他们可以清扫垃圾,打扫街道,清洁公园等。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让孩子们亲身参与社区环境的改善,他们将学会对公共空间的尊重和责任感。

2. 慈善义卖组织一次慈善义卖活动,让孩子们参与其中。

他们可以自己制作手工艺品、烘焙食品或者募集物品来参与义卖。

通过将所筹集到的款项捐赠给需要帮助的人或者机构,孩子们将学会关心他人并愿意为社会做出贡献。

3. 学校选举活动在学校组织一次小型的选举活动,让孩子们体验投票和被选举的过程。

他们可以参与竞选班级的职位,如班长或者学生代表。

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将学会权益和民主的概念,并明白每个人都有参与决策并发表意见的权利。

4. 社区参观活动安排一次社区参观活动,让孩子们了解社区的结构、重要场所和服务机构。

他们可以参观警察局、邮局、图书馆、医院等地方,并与工作人员进行交流。

这样的活动将帮助孩子们认识到社区的重要性,以及各种服务机构对社区成员的帮助和保护。

5. 设立社区服务小组鼓励孩子们组建自己的社区服务小组,定期开展一些志愿服务活动。

他们可以为老人提供帮助,组织清洁环境的活动,或者参与举办社区的庆祝活动等。

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将学会团队合作、无私奉献和对他人的关心。

6. 观看公益纪录片选择一些关于公益故事的纪录片,鼓励孩子们观看并进行讨论。

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增加他们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同时也能激发他们关心社会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的意识。

通过以上这些小活动,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们培养公民意识,让他们意识到自己也是社区和国家的一部分,有责任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关心他人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培养公民意识小学生公民意识计划

培养公民意识小学生公民意识计划

培养公民意识小学生公民意识计划引言:公民意识是国家进步和社会稳定的基石,对于培养未来的公民,特别是小学生,具备良好的公民意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项旨在培养小学生公民意识的计划,并提供一些建议和实施方案。

一、认识公民意识的重要性公民意识是指个人对国家法律、社会伦理、公共秩序和公益事业等方面感知和参与的态度和行为。

培养小学生公民意识,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共意识,有助于他们成为积极、负责任的公民。

二、培养公民意识的方法1. 学校课程内容的设计通过对公民教育相关知识的系统学习,包括国家法律、国家制度、道德规范等,引导学生了解和理解这些概念和原则。

学校可以开设公民课程,将公民教育融入到各个学科中,同时组织一些实践活动,如模拟法庭、社区参观等,让学生亲身体验。

2. 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学校可以与社区合作,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让他们了解社会的需求和问题,并通过实践提高他们的公民意识。

例如,组织学生参与环保志愿者活动、慰问孤寡老人等,让他们感受到直接的社会影响力。

3. 培养学生参与公共事务的机会学校可以通过设置学生议会、学生自治组织等形式,给予学生参与校内公共事务的机会和权力。

例如,学生可以参与校规的制定、课程的评估等,培养他们主动参与、负责任的态度。

4. 倡导公民意识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培养公民意识不可或缺的一环。

家长应该以身作则,注重培养孩子的公共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可以通过家庭讨论、共同参与社区活动等方式,帮助孩子理解公民意识的重要性。

三、实施方案1. 整合课程资源学校可以整合现有的课程资源,将公民意识的内容融入各个学科中,建立系统的教学体系。

同时,鼓励教师参与相关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2. 建立学生参与机制学校可以设立学生议会或学生自治组织,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决策过程,培养他们的公共意识和责任感。

3. 定期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应定期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如植树造林、环境保护宣传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实践,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

2023年公民意识教育活动计划(精选3篇)

2023年公民意识教育活动计划(精选3篇)

2023年公民意识教育活动计划(精选3篇)1. 公民意识教育活动:儿童公民意识培养计划目标:培养儿童的公民意识,加强他们对国家和社会的认同感,培养积极的公民参与意识和民主价值观。

活动一:”我的国家我的责任“主题演讲比赛通过组织全市范围内的小学生主题演讲比赛,让儿童从小锻炼演讲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提高他们对国家责任的认识和理解。

活动二:社区公益行动组织儿童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如义务植树、志愿者服务、环境保护等,让他们亲身参与社会事务,感受公民责任和社会互助的重要性。

活动三:参观政府机构和法庭组织儿童参观政府机构和法庭,让他们亲眼见证国家机构和法治的重要性,提高他们对国家治理和法律意识的认识。

2. 公民意识教育活动:大学生社会责任实践计划目标: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培养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和公益活动的意识。

活动一:社会调研与报告组织大学生选择一个社会问题进行调研和分析,撰写报告并向校内外发布,提高大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度,并促使他们思考如何为解决问题贡献一份力量。

活动二:志愿者服务组织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如敬老院、孤儿院、残障人士机构等,让他们亲身体验和感受弱势群体的生活,培养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观念和行动。

活动三:社会创新项目竞赛鼓励大学生提出创新的社会服务项目,组织竞赛评选,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优秀项目的实施,激发大学生的社会创新和创业意识。

3. 公民意识教育活动:职工参与社会治理计划目标:加强职工对社会治理的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公民责任感和法治观念,提高职工对社会问题的认知和解决能力。

活动一:法律知识培训组织职工参加法律知识培训和法制宣传活动,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提高职工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合法权益意识。

活动二:社区治安巡逻组织职工参与社区治安巡逻工作,与治安保卫部门联动,共同营造安全、稳定的社区环境,培养职工参与社会治理的意识和能力。

活动三:工会参与企业社会责任鼓励工会组织开展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如开展公益捐赠、组织职工参与社区公益活动等,提高职工对社会问题的认知和解决能力,培养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方案

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方案

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方案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培养学生公民意识变得越来越重要。

公民意识是指人们作为公民在社会中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的意识。

学校应该承担起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责任,以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关心社会发展的公民。

本文将提出一些方案,帮助学校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1. 国家法律教育为了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第一步是进行国家法律教育。

学生应该学习法律的基本知识,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违法行为的后果。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对法律的敬畏之心,养成守法的良好习惯。

2. 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重要途径。

通过参与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等实践项目,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社会需求和问题,并通过实际行动为社会作出贡献。

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成为积极的公民,还能够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学生自治组织设立学生自治组织是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有效方式之一。

这些组织可以给学生提供自我管理和参与决策的机会。

通过组织选举、学生会议等活动,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合理利用资源、协商解决问题以及尊重他人的意见。

这样的经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民主精神。

4. 政治教育课程尽管不能谈论具体的政治话题,但可以通过政治教育课程来启发学生思考和讨论社会问题。

比如,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并促使他们思考自己作为公民的责任。

重点是启发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而非灌输特定的政治观点。

5. 学生参与社会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社会活动是培养公民意识的重要途径。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法庭、参观企业、参与公益活动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的各个方面。

这样的经历能够激发学生对社会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关心公共事务的态度。

6. 师生互动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和榜样,与学生的互动也是培养公民意识的重要方面。

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这样的互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公民参与意识。

公民教育活动方案

公民教育活动方案

公民教育活动方案公民教育是培养公民意识和公民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要条件。

为了加强公民教育工作,提升全体公民的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我们制定了以下公民教育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标:1.培养公民的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提升公民的法律知识和法治素养。

3.加强公民参与社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4.培养公民的公共道德和社会公德。

二、活动内容:1.法治知识讲座:邀请法律专家和学者进行法治知识讲解,介绍宪法、法律法规、公民权利与义务等相关内容,引导公民了解法律的基本原则和社会秩序的保障。

2.公民权利教育:通过举办座谈会、展览等形式,介绍公民的基本权利,如言论自由、人身自由、财产权等,引导公民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

3.社会责任教育:开展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等,引导公民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关心弱势群体,提升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4.公益宣传活动:组织开展公益宣传活动,如环保公益、交通安全知识普及、垃圾分类等,引导公民树立公共利益至上的观念,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5.司法参观教育:组织公民参观法院、检察院等司法机关,了解司法工作流程和判决过程,进一步加深公民对法治的理解和信任。

6.公民道德教育:举办公民道德讲座、德育主题班会等活动,引导公民树立中华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和行为规范。

三、活动方案:1.时间安排: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公民教育活动,每次活动不少于2小时。

2.参与对象:不限于特定群体,可广泛面向全体公民,特别是学生、农民工、退休人员等弱势群体。

3.活动组织:由学校、社区、政府等组织共同携手策划和组织活动,发挥各自优势资源,形成合力。

5.活动评估:每次活动后,组织评估小组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估,不断改进和提升公民教育工作质量。

四、预期效果:1.公民法治意识得到提升,法律素养和法治素质得到加强。

2.公民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积极参与社会发展事务。

3.社会公德和个人道德水平得到提高,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活动策划

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活动策划

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活动策划在当今社会中,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具备公民意识的学生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可以策划一系列的活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公民意识的重要性,并通过实践来提升他们的公民责任感和参与度。

以下是一份活动策划,旨在帮助学校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活动一:社区参观活动时间:一个学期内的周末日地点:学校所在地的社区活动描述:学生们将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一名老师或志愿者带领。

他们将前往学校所在社区进行参观,并与当地居民交流。

这样的活动有助于学生了解社区的特点、挑战和需求。

在活动中,学生们可以观察到社区中的环境、公共设施和社会资源,并通过交流与居民分享他们对社区的观察和建议。

这样的实践活动将激发学生的公民责任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可以为社区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活动二:社会问题研究时间:一个学期内的特定周地点:学生所在的班级或学校图书馆活动描述:每个班级或者学生小组选择一个他们关心的社会问题,并进行深入的研究。

学生们可以通过阅读书籍、观看纪录片、采访专家或者进行问卷调查等方式来了解问题的背景和相关信息。

在活动结束时,学生们需准备一份关于该社会问题的报告,并在班级或学校内进行分享。

这样的研究活动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问题,并激发他们思考如何为解决这些问题做出自己的努力。

活动三:志愿者服务日时间:每学年至少一次地点:学校内或社区内的公益机构活动描述:学校组织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到社区建设和公益事业中。

可以选择在学校内或是合作的公益机构中组织一次志愿者服务日,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支持。

学生可以参与环境保护、义务教育、社区服务等多个方面的志愿者活动,通过实际行动来体验公民责任和奉献精神。

这样的活动将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改善社会,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活动四:模拟法庭时间:一个学期内的特定周地点:学校内的教室或特定场地活动描述:通过组织模拟法庭的活动,学生们可以了解法律体系,进而提高他们的法治意识和人权意识。

小学生公民意识培养方案

小学生公民意识培养方案

小学生公民意识培养方案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培养小学生的公民意识变得尤为重要。

公民意识作为一种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公共参与意识的价值观念,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法治观念和国家认同感。

本文将从校园教育、课堂教学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提出有效的公民意识培养方案。

一、校园教育1. 创建富有公民氛围的校园学校应通过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如举办社区清洁日、组织义工服务等,让学生深入参与社会实践,感受公民责任。

此外,学校可以设置学生自治组织,鼓励学生自主管理校园事务,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2. 建设校园法制教育体系在校园中,开设法制教育课程,通过案例教学和角色扮演,让学生了解国家法律和社会规范,增强他们的法治观念。

同时,学校也可以组织一些模拟法庭活动,培养学生的辩论和思辨能力。

二、课堂教学1. 教授公民教育内容将公民教育内容融入到各学科中,如在语文课上讲述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在历史课上介绍中国优秀公民的事迹等。

通过多学科的综合教学,使学生全面了解公民意识的重要性和具体内容。

2. 进行角色扮演和案例分析通过角色扮演和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公民的角色和责任。

例如,安排学生扮演市民、警察、法官等角色,进行法制教育讨论;通过分析社会问题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培养公民意识的实践能力。

三、家庭教育1. 父母亲自树立榜样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言传身教对于培养孩子的公民意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应该注重自身的行为规范,守法遵纪,关心社区公共事务,以身作则影响孩子。

2. 家庭活动与社会结合家庭可以组织一些公益活动,与社区居民一起清理环境、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等。

同时,家长也可以与孩子一起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加深他们对国家历史和文化的认知。

综上所述,小学生公民意识培养方案应从校园教育、课堂教学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来展开。

通过创造公民意识的氛围,构建法制教育体系,融入学科教学,并且借助家庭活动和亲身经历,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公民意识。

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方案

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方案

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方案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已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学生公民意识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教育方案,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意识。

二、理解公民意识公民意识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对自身权利与义务的认识,并愿意积极履行这些权利与义务的意识和行为准则。

学生公民意识要包含人权意识、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和法治意识等多个方面。

三、人权意识的培养学生应该了解自己的基本权利,如言论自由、教育权利等。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相关活动、组织讨论等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人权的重要性,从而增强他们的人权意识。

四、参与意识的培养学生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如学校活动、社区服务等。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到参与社会的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

五、责任意识的培养学生应该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如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相关的道德课程或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意识,使他们明白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和社会产生的影响。

六、法治意识的培养学生应该了解法律的重要性,并尊重法律。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法制教育课程、组织模拟法庭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让他们学会遵守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七、教育方式的创新学校应该创新教育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例如,可以引入游戏化学习、社交化学习等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与实践公民意识。

八、教师的角色教师在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应该充当学生的引导者和榜样,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传递公民意识的核心价值观。

九、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家庭与学校应该紧密合作,共同推进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

学校可以开展家长学校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强化学校和家庭的合力。

十、社会资源的利用学校可以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如邀请社会知名人士或专家来学校进行公民意识教育讲座,让学生从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对公民意识的认识。

公民意识学习教育活动规划方案范文_

公民意识学习教育活动规划方案范文_

公民意识学习教育活动规划方案范文_【篇一:浪网小学公民意识教育活动方案】浪网小学公民意识教育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根本,以“学科教学渗透、学生实践活动、学校文化建设”为主要途径,以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为保障,以学校、家庭、社区、政府四方协作教育为依托,调动、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建立起有效的公民教育运行机制,营造良好的公民教育环境,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融合,深化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合格的现代公民。

二、公民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杨铨标副组长:何镜南、吴炳华成员:杨帮科、周云容、全体班主任三、活动要求(一)以公民教育目标为主线,整合各科教育资源,构建公民教育的课程体系公民教育的课程化,是公民教育实施的必由之路。

通过常规的公民教育课,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公民知识,明确公民教育的内涵,让学生在争议性问题的案例分析中明辨是非,提高道德判断能力,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发展民主意识,提高公民参与技能。

统合各科教育资源,研究每门学科开展公民教育的突破口,采用综合渗透的方式,系统、全面地推行公民教育。

要积极地利用各种文化活动、社区活动、社会实践等方式,加强学校和社区合作,开展“服务性学习”,真正将公民教育的目标明确地包含在基础教育的目标中,将公民教育的内容渗透在相关的课程之中。

(二)以活动为中心,探索公民教育的有效途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为解决生活实际而开展的学习最富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公民教育没有体验不行。

体验在家庭,在主体参与中内化公民意识;体验在校园,在互动交流中内化公民意识;体验在社会,在实践感悟中内化公民意识;体验在大自然,在自主探究中内化公民意识。

要以活动为中心,让未成年人在活动中内化公民知识,增强公民意识,提高公民技能,提升公民道德修养。

1、实施学校文化行动根据学校实际,积极开展学生社团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校的文化建设与民主管理之中,在自主活动中,提升公民素养。

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班级社会实践计划三篇

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班级社会实践计划三篇

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班级社会实践计划三篇《篇一》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班级社会实践计划是一项旨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尊重他人,关心社会,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教育活动。

这个计划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公民意识,使他们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公民。

一、工作内容该计划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如环保、敬老、扶贫等。

2.开展课堂外的教育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历史遗迹等。

3.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社会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4.定期举办主题班会,讨论社会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工作规划为了确保计划的顺利进行,进行以下工作规划:1.在每个学期开始时,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并通知学生。

2.定期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建议,及时调整活动安排。

3.组织学生进行活动前的培训,确保他们了解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获。

三、工作设想在实施这个计划的过程中,我希望达到以下设想:1.学生能够通过参与活动,增强自己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会尊重他人,关心社会,积极参与公共事务。

3.学生能够通过社会调查和主题班会,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4.学生能够在这个计划中收获快乐,成长,和提升。

四、工作计划为了实现上述设想,我制定了以下工作计划:1.在每个学期开始时,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社会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定期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如环保、敬老、扶贫等,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尊重他人,关心社会,积极参与公共事务。

3.每个月组织一次主题班会,讨论社会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获。

五、工作要点在实施这个计划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确保活动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活动,不要将其当作负担。

3.在活动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而不仅仅是完成任务。

4.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六、工作方案为了确保计划的顺利实施,我制定了以下工作方案:1.在每个学期开始时,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社会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培养公民意识社区主题活动

培养公民意识社区主题活动

培养公民意识社区主题活动社区作为一个人们共同居住的地方,不仅仅是一个生活的场所,更是一个让大家相互交流、共同进步的空间。

为了提高社区居民的公民意识,让大家更加关心社区发展、参与社区事务和公益活动,社区可以组织一系列的主题活动。

本文将介绍一些培养公民意识的社区主题活动的策划和实施方式。

一、举办社区志愿者招募活动社区志愿者是社区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力量,他们不仅可以积极参与社区事务的处理,还可以为其他居民提供服务和帮助。

为了吸引更多的居民参与志愿者活动,社区可以组织一次社区志愿者招募活动。

活动中可以设置招募咨询台,让居民了解志愿者的相关知识和义务,并鼓励他们填写志愿者申请表格。

同时,社区还可以邀请一些有经验的志愿者分享他们的故事和经历,激发更多人积极参与。

二、开展社区环境整治活动社区的环境整洁与舒适度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品质。

为了培养居民的公民意识,社区可以定期组织环境整治活动。

这些活动可以包括社区清洁日、种植绿化植物、垃圾分类教育等。

通过这些活动,居民们可以亲身参与社区环境的改善,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三、举办公民教育讲座公民教育是培养公民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社区可以邀请专业人士举办公民教育讲座,向居民们传授法律知识、公民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讲座,可以提高居民们对公民权益的认识,让公民意识在社区中深入人心。

四、组织社区义工活动义工活动是培养公民意识的有效方式之一。

社区可以组织各类义工活动,如为社区内的老人提供日常生活帮助、为邻里居民提供代步服务等。

通过参与义工活动,居民们能够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增强他们的社区意识和责任感。

五、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社区文化活动是促进居民交流互动、增进彼此之间了解的重要方式。

社区可以定期举办文艺演出、才艺比赛等活动,让居民们展示自己的才能和特长。

通过这些活动,居民们可以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形成良好的社区氛围。

六、建设社区图书角为了提升居民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社区可以建设一个图书角,为居民提供丰富多样的书籍和阅读空间。

从小培养公民意识——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建议

从小培养公民意识——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建议

作为一位四年级下册的品德与社会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是指一个人的法制观念、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等,是一个人作为公民的基本素养。

因此,从小开始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非常重要,下面就介绍一些关于如何从小培养公民意识的教案。

一、让学生了解宪法和基本法一般来讲,学生在小学的时候都会学习法律法规,如《宪法》和《基本法》等。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这些法律法规。

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教学和讲解,让学生了解宪法和基本法的重要性,以及法律的适用范围等,并引导学生遵守法律法规,树立法制观念。

二、强调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小开始培养学生的社责任感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活动和故事来教育学生关心社会,保护环境,帮助他人等。

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到帮助别人的乐趣。

同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反对不良现象,如攀比心态、欺负他人、偏见等,让他们明白这些行为违背了社会伦理规范和道德,引导他们成为有责任心的公民。

三、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心社会公德心是指人们对于公共利益、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尊重和维护。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心。

比如,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环保活动、垃圾回收等,让他们了解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性。

同时,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尊重他人,遵守交通规则,不随地乱扔垃圾等,让他们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心。

四、教育学生理解和融入多元文化在今天的社会,多元文化的融合和交流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教育活动来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包容。

比如,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文化习俗,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同时,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和支持少数民族和其他弱势群体的权益,让他们成为有包容心的公民。

五、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公民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社会现实,了解社会问题,增强公民意识。

少先队员的公民意识培养计划

少先队员的公民意识培养计划

少先队员的公民意识培养计划作为少先队组织的一员,培养公民意识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本文将介绍少先队员的公民意识培养计划,以帮助每位少先队员树立正确的公民观念,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努力成为有用的人。

1. 知识普及首先,我们将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课堂教学,向少先队员普及有关公民意识的知识。

在学习中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法律法规,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了解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途径和方式。

只有深入了解,才能真正树立正确的公民意识。

2. 情感教育其次,我们将通过情感教育,引导少先队员培养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情感。

组织参观纪念馆、革命老区等活动,让少先队员深刻感受祖国的繁荣昌盛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只有热爱祖国,才能珍惜祖国的成就,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3. 社会实践另外,社会实践是培养公民意识的重要途径。

我们将组织少先队员参与社区义务劳动、环保活动、文明交通宣传等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只有亲自实践,才能让少先队员在成长过程中逐步树立正确的公民观念。

4. 自我管理最后,自我管理也是培养公民意识的关键。

我们将帮助少先队员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和生活习惯,培养爱护环境、尊老爱幼、守纪守法的良好品质。

只有从点滴处做起,才能真正让少先队员发展成为具有公民意识的新时代少年。

总而言之,少先队员的公民意识培养计划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不懈的付出。

我们相信,在全体指导员和少先队员的共同努力下,必定能培养出一代代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优秀少年儿童,为我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愿少先队员们都能成长为有用之人,担当社会的未来和希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级(31)班“公民意识教育”活动方案主题:中学生做好公民意识一、活动背景: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根本,以“学科教学渗透、学生实践活动、学校文化建设”为主要途径,以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为保障,以学校、家庭、社区、政府四方协作教育为依托,调动、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建立起有效的公民养成教育运行机制,营造良好的公民养成教育环境,深化学生公民素质培养,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创新。

二、中学生养成公民意识的目标中学生养成公民意识的目标是:增进初中生的公民知识,增强他们的公民意识与责任感,提高他们的民主参与技能,提升他们的价值观,使他们成为有道德、有能力、积极、负责的社会、政治参与者。

具体而言,以上公民养成教育的目标分解可为公民知识、公民意识、公民技能、公民道德四个方面,通过公民养成教育,学生们将能:(一)公民知识方面1、明了公民的内涵,知道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懂得如何正当行使自己的权利并履行相应的义务。

2、知道自己在社区、国家和世界中所扮演的角色,了解社会中各种角色之间的关系。

3、了解国家政治机构的职能、组成及其运作,了解国际组织及一些重要非政府组织、民间团体的作用及其运作形式,懂得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二)公民意识方面1、树立起权利、义务意识,积极、主动地维护自己的法定权利,并履行法定义务。

2、树立起社会服务意识、政治参与意识,努力承担起个体在社区、国家、国际上的角色责任。

3、树立起民主、合作、协商、共赢的意识,尊重他人,尊重不同文化,在协商与必要的妥协中达成理解与共赢。

(三)公民技能方面1能够追踪社会、政治热点问题,综合各种信息、观点,形成自己的主张,表达自己的主张,并积极为自己的主张辩护。

2、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尊重他人的不同观点,并能批判性吸纳他人的意见与建议。

3、与他人合作、协商,共同参在学校社团活动、学校管理以及社区服务等方面的决策,并能主动监控与影响事件的运行。

(四)公民道德方面1、认同我国的主流核心价值观,并能内化为自己的人生观、学习观。

2、提高公共道德素养,形成良好的公共行为习惯。

3、体认深圳的城市精神,形成城市认同感与归属感。

以上四个方面并非截然分裂的板块,而是相互渗透、相互融通的整体。

公民养成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合格公民,而一个合格的公民则是知、情、意、行的系统完善与提升。

三、中学生养成公民意识的主要内容中学生养成公民意识的内容主要围绕以上目标的达成展开,并根据年龄有层次、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关教育教学内容。

(一)初中阶段公民养成教育的内容:1、公民知识方面(1)我是一个公民(2)我在家庭、学校、社区中的角色(3)我有哪些权利(4)我要遵守哪些行为准则与规范(5)人与自然相互依存(6)国家、法律是怎样形成、运作的(7)社会中各种团体的作用(8)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种族、不同的文化初中年级侧重于前5条内容,初中高年级可拓深前5条的内容,并增加后3条内容。

2、公民意识方面(1)我是社会的一分子,我有自己的权利(2)我要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对自己的行为负责(3)我要积极参加小组、班级、学校、社区的活动,作出自己的贡献(4)我要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不同观点,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5)我要与他人合作、协商,解决共同的问题(6)我要尊重不同种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初中年级与高年级都应兼顾以上6项内容,只是在深度与广度上有所分层。

3、公民技能方面(1)参加小组与班级的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为自己的观点与主张辩护(2)利用多种信息渠道,追踪热点问题和事件(3)综合各种信息与意见,作出自己的选择与决断(4)参与小组活动、学校社团活动的决策(5)监督、影响小组活动、学校社团活动的运行(6)参与学校管理,参加社区服务,为学校管理与社区建设献计献策4、公民道德方面(1)爱国(2)尊重(3)责任感(4)关怀(5)诚信(6)正义围绕以上核心价值观,有层次、有针对性地展开相应的教育内容。

(二)中学阶段公民养成教育的内容:1、公民知识方面(1)我是一个公民(2)我在家庭、学校、社区、国家、国际中的角色(3)公民的基本社会与政治权力有哪些(4)公民的社会责任与法定义务有哪些(5)国家机构的组成、职能与运行方式,民主选举的职能与程序(6)国际组织及一些重要非政府组织、民间团体的作用及其运作形式(7)新闻媒体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8)全球化带来了哪些问题,我们如何应对2、公民意识方面(1)我是社会的一分子,我有自己的权利和责任(2)我要积极行使自己的法定权利,履行自己的法定义务(3)我要积极参加各种志愿者活动,为社区、城市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4)尊重不同观点,求同尤须存异(5)合作、对话、协商解决矛盾冲突,共赢才能共存(6)尊重、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体认、欣赏本民族的文化3、公民技能方面(1)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为自己的观点与主张辩护(2)利用多种信息渠道,追踪、讨论热点问题和事件(3)综合各种信息与意见,作出自己的选择与决断(4)参与学校社团、学校管理、社区活动的决策(5)监督、影响学校社团、学校管理、社区活动的运行(6)参与社区管理,参加城市建设,为社区发展与城市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4、公民道德方面(1)爱国(2)尊重(3)责任感(4)关怀(5)诚信(6)正义围绕以上核心价值观,有层次、有针对性地展开相应的教育内容。

四、公民养成教育实验的实施途径各国实施公民养成教育的方式有很多,但总结起来主要包括三种途径。

其一,通过学科课程实施公民养成教育;其二,通过服务学习(Service-Learning)实施公民养成教育;其三,通过各种校内外的活动,实施公民养成教育。

(一)通过学科课程实施公民养成教育1、设置独立的分科公民养成教育课程编纂公民养成教育读本,开设专门的公民养成教育课,有针对性、系统地进行公民养成教育。

2、开设综合的公民养成教育课程或专题以公民养成教育目标来统整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等社会科的课程内容,进行公民养成教育。

3、学科渗透式的公民养成教育将公民养成教育的目标渗透进各学科教学中去,在各学科的教学中渗透公民知识、公民意识、公民技能、公民道德的教育。

无论是采取公民课,还是通过综合课程、学科渗透的方式实施公民养成教育,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都必须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注重公民知识、公民意识、公民技能、公民道德的整体提高。

第二,重视核心概念、核心价值观的教授,让学生在核心概念的学习中掌握基本的公民知识,明确公民养成教育的内涵,体认主流价值观。

第三,注重案例分析教学,让学生在争议性问题的案例分析中明辨是非,提高道德判断能力。

第四,注重合作教学,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发展民主意识,提高公民参与技能。

第五,注重活动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体验,自我选择,自我决断。

第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发展学生的信息综合处理能力。

第七,重视教师培训。

(二)通过服务学习实施公民养成教育1、建立学生义工制度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社区活动或公益劳动,每学期每个学生要体验1-3个社会服务者的角色,其中初中生、中学生参加社区活动或公益活动分别为1-2次(3-5小时)、3--4次(9-12小时);开展“社区五小小”活动,即我是“小小楼栋长”“小小宣传员”“小小交通员”“小小监督员”“小小志愿者”,让学生在体验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增强社会服务意识、社会责任感、社会认同感等。

2、为每一位学生建立一份公民记录公民记录,顾名思义,记录学生的公民行为表现。

公民记录可包含以下内容:公民知识的长进;公民技能的提高;公民意识的增强,公民道德的提升,反思与评价等。

从初中起,学校就着手为每一位学生建立起这种公民记录,记录的项目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力求具体化、可操作性强。

初中阶段可由教师代为记录,中学阶段学生可自己记录。

公民记录不仅能展现学生的收获与进步,而且还能显现出成长中的困惑与问题,增进学生的自我反思与自我评价能力。

(三)通过各种校内外的活动,实施公民养成教育1、实施学校文化行动各中初中根据学校实际,通过创办校园媒体,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积极开展学生社团活动,等等,创设开放、多样的学校文化活动平台,让学生借助各种媒介,充分参与到学校的文化建设与民主管理之中,在自主活动中,提升公民素养。

2、开展校园民主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班级和学校事务的管理,让学生在参与班级与学校事务决策、监督、影响的过程中,懂得如何与人合作、协商,如何进行民主决策等,提高自身的公民参与意识、参与技能。

组织模拟法庭、模拟选举等活动,追踪、讨论热点问题与事件,增进学生的民主政治知识与技能,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与责任感。

3、开展社会实践体验活动充分利用社区、企业、政府机构、书城、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以及环保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场所,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此外,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市外公民养成教育资源和实践基地,开展各种参观、考察活动。

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主体验与感悟中,拓展公民知识,强化公民意识,提高公民技能。

五、活动效果:各班依据本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做到创建目标明确、创建任务具体、创建措施科学、创建成效显著。

学校建立实验工作督导评估机制,建立和完善奖惩激励机制,从整体上推进公民养成教育实验。

对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要及时给予表彰,鼓励学校结合本校实际,积极开展公民养成教育特色学校、公民养成教育示范学校创建,大力推广本镇公民养成教育的成功经验,并将典型的公民养成教育模式或范式,及时推广到全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