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说理,增添议论文的形象美

合集下载

如何使议论文有文采

如何使议论文有文采

如何使议论文有文采在多数同学笔下,议论文总是呆板有余,轻松不足严肃有余,活泼不足枯燥有余,文采不足。

夫子说教般的语言,枯燥呆滞的文字充塞于议论文中,这样的文章即使讲出了一番道理,终究难以讨人喜欢。

致学教育老师建议同学们要记住,在确保论点正确、语言严密、论证充分的前提下,文采斐然的议论文会有着更强的说服力。

想让议论文语言“靓”起来,就要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而修辞就是给议论文语言增色添彩的催化剂。

一、巧用比喻,增强议论的形象美议论文在于表明观点,阐明道理,而有不少观点与道理抽象而深奥,如果直截了当地分析,会让人觉得味同嚼蜡。

精彩的比喻往往能以简约的文词、生动的形象引起读者的兴趣,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请欣赏中考满分作文《选择》的`精彩片段:如果你是雄鹰,就选择蓝天如果你是海鸥,就选择大海如果你是溪流,就选择清澈如果你是腊梅,就选择清寒。

文中用雄鹰、海鸥等的选择来比喻人生的选择,形象而生动。

二、巧用引用,增添语言的文采美议论文如果能恰当地引用名言、警句、俗语等富有哲理性的语句来说理,不仅言简意赅,可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还可增加文章的文采和文化底蕴。

1.引用古诗名句,打造语言典雅美。

谈“立志”,可说“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谈“勤奋”,可引“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论学习要有恒心,可用“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谈“爱国”,可举“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2.引用名言警句,打造文章的思辨美。

谈“追求”,可用高尔基“一个人追求的目标愈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还可用莱辛“对真理的追求比对真理的占有更可贵”谈“积累”,可用列宁“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的积累做起”,还可用罗丹的“任何倏忽的灵感,事实上不能代替长期积累的工夫”……三、巧用排比,展现语言的气势美排比可增加文章气势,强化文章情感。

排比议论说理,既可以增大信息量,使文章行文紧凑,又可以增加说理的气势。

培根《谈读书》开篇就用了一组排比:“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

让议论文美起来

让议论文美起来

让议论文美起来提起议论文,学生首先会想到提论点、摆事例的老套路。

其实,一篇优秀的议论文,除了遵循议论文的基本套路外,更重要的是它们都有自己“出彩”的招数。

那幺,怎样才能让议论文“美”起来呢?一、巧叙例,让文章“活”起来我们一起看看下面几段优秀作文,看看作者都是采取了什幺方式来叙述事例的。

1.伯牙选择鼓琴江畔,严光选择垂纶富春,孔子选择观水于山上,陶潜选择采菊东篱,辛弃疾放声“千古江山”,苏轼高歌“大江东去”,他们都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踏出最美的人生。

(《选择》)3.帕格尼尼在铁窗旁无言的琴声,弥尔顿在失乐园里盲目的爱情,贝多芬在琴架旁寂寞的热情,让我明白走一条怎样的道路,才能达到自己一生追求的目标。

(《让我轻轻地告诉你》)上述几段作文在叙述事例时采用了同类或近似事例并举的方式,或列举或概述,显得文气酣畅、灵动飘逸,令人耳目一新。

二、插上想象力的翅膀,加一点形象描绘,让事例中的人物“跃然纸上”议论文免不了引用典型事例,可是很多学生引用事例时往往流于笼统地叙述,致使文章“死板”,毫无生气。

而有些学生则通过联想和想象再现历史人物的音容笑貌和言谈举止,让人物“活”起来。

看下面几段优秀作文:1.于是,我便打开了历史的大门,众多“风度”滚滚而来。

先是城墙上的诸葛孔明,面对着身后站着千军万马的司马仲达,心平如水地弹奏着他的七弦琴,琴声优雅余音不歇,仲达虽疑是空城,却不敢进城,最后还是一步三回头地走了,而空城之上的孔明仍弹奏着他的古木琴,演奏着他的空城计。

能在生死存亡之际弹奏传世之作,岂不是一种风度?而后便是幽幽的南山,落日天红,一排茅舍,篱下布满菊花,其间一人,风姿绰约,白发长袍,风中舞动,眼望南山,手采玉菊,是哪位隐士?五柳居士陶渊明是也。

能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耕田岂不是一种风度?(《寻找风度》)2.营外的梆子敲了三下:三更天。

我却丝毫没有睡意。

面前的几案上,一边放着直捣黄龙的作战地图,一端却是传令退兵的十二道金牌。

怎样让议论文的语言靓起来

怎样让议论文的语言靓起来

怎样让议论文的语言靓起来作者:边桂玲来源:《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10年第03期古人言:“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如果说理是议论文的灵魂,那么文采则是其血肉,灵肉不可分也。

议论文要想以理服人,同样需要文采情趣。

文中有几句鲜活生动富有文采的妙语,可使全篇生色。

议论文也要“靓”语言!下面就如何让议论文的语言靓起来提出粗浅的看法。

一、多用成语、俗语,变换使用同义词可使议论文语言生动、活泼请大家看这样一段话:“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毅力。

因为人总有困难。

在挫折面前,只有具有毅力,才能成功;如果没有毅力,那就只能失败。

”这段论述用正反双向说理的方法阐明毅力、成功二者之间的关系,条理清楚,语言简明,从思维和阐述上来看,应该说是准确的。

可同样的内容我们也可以这样来表述:“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愚公移山那种锲而不舍的精神。

因为生活的海洋不可能风平浪静,总会有微波细浪,甚至惊涛骇浪。

在困难挫折面前,只有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人,才能达到胜利的彼岸;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就只能徒有羡鱼情,望鱼而兴叹了。

”两段话一比较,我们就会发现,同样是说理,上一段话就如同风干了的蜜橘,干瘪无味;而后一段用了生活中鲜活的俗语、含蓄隽永的成语,使语言增辉,增强文章的趣味,显得妙趣横生,有文采了,更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可见议论文是要讲述道理的,但是讲道理并不意味着就得用干巴巴的语言。

实际上议论语言也需要形象性,文字形象更有助于说理。

多用成语、俗语,变换使用同义词可使议论文语言生动、活泼。

二、巧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语言的形象美,可使议论文语言生动形象亚里斯多德说:“善比喻者为天才。

”古今中外的作家,无不采用比喻来写景状物,阐发事理。

运用比喻,可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化腐朽为神奇。

毛泽东的政论文、鲁迅的杂文都是经典,自不必多说。

请大家看这样一句话:“人总是会遇到挫折、困难的。

”读后感到枯燥乏味。

这句话若妙用比喻包装,就可用以下文字来表达:“生命的日子里,有晴天,也会有阴天、雨天、雪天。

增强气势和美感——议论文语言巧增色

增强气势和美感——议论文语言巧增色

增强气势和美感——议论文语言巧增色一、研究背景随着高考语文改革的不断推进,“得作文者得语文,得作文者得高考”的趋势愈演愈烈。

作文教学也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

我们常常看到,面对大任务驱动的作文题目,学生是有话可说也有素材积累的。

但很难在有话可说的基础上做到文章的“文质兼美”,因而呈现出作文常常说理有余而文采不足的现象。

面对如此困境,笔者试图结合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某些相对有效的经验,以自己的一次作文语言训练课为例,为大家提供几种升格作文语言的方法,力图使议论文同时具备内在理性之美与外在形式之美,使作文文质共美,实现“弯道超车”。

二、问题呈现:学生的写作瓶颈——语言苍白通过分析历次试卷,笔者发现,在大多数作文满足了中心明确、框架合理的要求时,语言的美感与质感就成了作文的重要评判标准,尤其是在快速阅卷的情况下,作文的语言就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审题可以指导,结构框架可以速成,但语言的训练往往收效甚微。

甚至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后,学生还是难以突破语言的寡淡无味、苍白“无理”的写作瓶颈。

诚然,学生平时进行大量阅读和积累摘抄是很必要的,但如果仅仅把摘抄当作摘抄,机械记下大段优美文字而不去思考学习别人的美文美在哪里的问题,摘抄本也就沦为了照抄本。

这样的积累也就不能真正帮助学生突破写作瓶颈。

那么该如何突破语言苍白的写作瓶颈,如何升格作文的语言,就成了我们不得不解决的问题。

在这里笔者主要介绍两种方法。

二、良方初探:补足气势与美感一篇考场作文的语言,如果能在准确严谨的基础上兼顾有气势、有美感,那么定然能让阅卷老师在无数答卷中对其青眼有加。

那么如何让语言更有气势和美感呢?试比较下列两组升格文段【文段1】升格前:停顿是一种生活智慧,停顿是生命最好的休憩。

于世事纷纭中放慢只知道持续向前的节奏,更能在停顿中获得进步。

——《停顿的智慧》【文段1】升格后:停顿是一种生活智慧,停顿是生命最好的休憩。

忙着赶路的行人可能因不知停顿,错过了沿途绝佳的风光,终日争吵的恋人可能因不懂停顿,错失了彼此沟通的机会。

如何使议论文的说理形象化

如何使议论文的说理形象化

如何使议论文的说理形象化如何使议论文的说理形象化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有这样伪体会:有些人,你直接给他讲道理,他很难接受,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

如果你换一种方法,打一个比方,来一个类比,举一个生动形象的例子,讲一个寓言故事等等,他就会欣然接受,自然会悟出其中的道理。

其实写议论文也是如此,不一定非得板着面孔说理;美学家朱光潜说:“说理文要写好,也还是要动一点感情,要用一点形象思维。

”可见采用形象化议论,即物明理,借象喻理,寓情于理,能使文质兼美,色彩斑斓,增强可读性,富有感召力。

在高考中如果能把抽象的理讲得灵活、形象,就会产生生动的效果,令人信服,易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结合平时教学,我对形象化说理的技巧进行了归纳,总结如下:一、运用相似联想,比喻论证亚里斯多德有句名言:“善比喻者为夭才。

”古今中外的作家,无不采用比喻来写景状物,阐发事理。

运用比喻这种形象化方法,取象附理,贴切自然,语境清新,使深奥的道理通俗化,抽象的事理形象化。

先秦诸子散文中大量使用此法。

例如《荀子》中的《劝学》通篇以比喻说理,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以其说理的形象贴切而家喻户晓。

鲁迅先生也是极善用比喻论证的,在《拿来主义》一文中,先生把“文化遗产”比成一所“大宅子”;把“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比成大宅子里的“鱼翅”;把“文化遗产中的糟粕”比成大宅子里的“姨太太”,从而把“继承文化遗产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大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高考中一些优秀作文也是借助此法而使自己的文章备受瞩目;如2005贴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惑》:“我把周长比作我们的信仰,把面积看成我们几年来物质需求的增长。

我们的祖国正在崛起,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正在提高,然而正如那个圆一样,当它从原来的星状逐渐变成圆时,周长一点点被吞噬,正如我们的信仰在一点点地缺失一样。

”小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将道理表述的形象生动。

不过同学们在此法运用的过程中要注意寻找到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同时要把握比喻使用的限制条件。

考场作文辅导:用“巧”先声夺人,使议论文生动精妙新颖

考场作文辅导:用“巧”先声夺人,使议论文生动精妙新颖

考场作文辅导:用“巧”先声夺人,使议论文生动精妙新颖议论文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

我们写议论文的目的是通过论述,让别人接受自己所持的观点,但是“理论是灰色的”,其本身往往抽象深奥,难免会像一道很有营养但没有味道的菜一样让人厌倦。

因此,议论文也要讲究文采。

法国作家布瓦罗这样描述语言:“一句漂亮话之所以漂亮,就在于所说的东西是每个人都想到过的,而所说的方式却是生动的、精妙的、新颖的。

”如何才能将“每个人都想到过的”内容,转换成大多数人想象不出的“生动的、精妙的、新颖的”语言呢?文采等于句式。

巧用句式可以让议论文说理生动靓丽起来。

句子按结构分,有单句和复句;按功能分,有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等等。

此外,还有主动句、被动句、把字句、是字句、肯定句、否定句、常式句、变式句等等。

汉语句子丰富多彩,同一个意思,可以用几种不同的句式来表达,而不同的句式,表达效果也不一样。

巧用句式就是指在作文时,根据表达的需要,灵活运用各种句式,并取得较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方法。

它不仅有益于作者思想的表达,使深奥的道理浅显易懂,而且能使文章语言生动活泼,引起读者的趣味,使他们在阅读的时候拥有快乐的情感体验,从而欣然接受作者的观点。

议论文中巧妙地运用句式说理有两个好处:①是内容极度浓缩化,就是在最短的文字里,融入了最多的内涵,容量大,信息广,充分展示考生的视野,让论证更具有不可辩驳的说服力。

②是文采斐然,阅读朗朗上口,有气势,有张力,有韵味,可以形成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一.巧用句式,可以为文章的开篇创造“先声夺人”的效果:清代李渔有言:“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人一见而惊,不敢弃去。

”可见,开篇注意巧用句式对文章提纲挈领是考生取得高分的一大技巧。

它简洁、意味深长且富有哲理又文采飞扬,让人如食甘果,如饮冽泉,能给评卷老师一个“一见钟情”的好印象。

例1.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而当初的芽,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

议论说理如何增强形象性

议论说理如何增强形象性

◎曹振国|湖北省枝江市第一高级中学议论说理如何增强形象性写作杂谈议论之美在于理趣,但理趣并不排斥形象性,写议论文不一定非得走“板着面孔训人,愤世嫉俗说理”那一条路子。

美学家朱光潜说:“说理文要写好,也还是要动一点感情,要用一点形象思维。

”考场作文的议论说理多一些可感的形象,能把抽象深奥的道理讲得通俗生动,增强可读性。

同时,考场议论文多一些形象化说理,与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不少要求正相契合,能使文章文质兼美,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这里就借象寓理、缘事说理、类比引申、取譬设喻等常见方法作一些解说。

借象寓理借象寓理,就是借形象阐释道理。

所谓的“象”,包含物象、意境和场景。

考场作文议论说理时先进行形象描绘,然后借形象阐释社会意义,从形象中概括出普遍规律;或者描述形象细节,为论据材料中的人物增设具有画面感的场景,达到形象阐述的效果。

请看下面的片段:48写作杂谈1.江河涌进大海,大海高奏着激昂的涛声,张开宽广的胸怀接纳。

大海的涛声不是笑话江河的细小,不是嫌弃江河浊流滚滚,它包容一切,不择细流,不弃浊水;同时,江河因为大海的宽广胸怀而甘愿长途跋涉,一路欢歌奔向它的怀抱。

于是,大海的包容成就了尼罗河的坚持,成就了亚马孙的丰沛;因为大海的包容,有了珠江口的开阔,钱塘潮的壮美……大海让流进它的每一条江河都显示出自己的亮点,而“胸怀宽广,接纳百川”也就成了大海的亮点。

所谓亮点,其实是包容的胸怀孕育出的美丽风景。

2.巍巍高山之下,粼粼濮水之滨。

庄子席地而坐,持竿垂钓。

风乍起,树影摇曳,滤下点点星光;清波泛起,水中的面容化作层层涟漪,向四方远远散去。

濮水在摇晃中映出了两位衣冠楚楚的风尘大夫。

他们身负楚王的重托,欲以高官之位来征拜庄子。

但庄子持竿不顾,以龟作喻,婉言相拒:“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庄子是聪慧的,他深知,欲望满足的背后,虽有无以言说的成就感,但无欲守候的背后,却是圣者般的宁静与祥和。

3.两千多年前,在北海边上,有一位杖节牧羊的老人,他用毅力铭记对大汉忠贞不渝的信念,在漫天风雪中,把那光秃秃的旄节升华为一段千古的传奇;他用意志拒绝单于荣华富贵的引诱,在大漠黄沙中渐行渐远,把那群枯瘦的羊群定格为一段不朽的历史;他用气节抵御一切武力威逼,在饥寒交迫中艰难生存,把“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品格磨砺得更加炫目。

让议论文出彩的三种方法

让议论文出彩的三种方法

学法研究议论文写作是语文高考常考的内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些同学在写议论文时会按照固定的模式提出观点,展示论据,分析说理,导致写出来的文章缺乏新意。

本文就探讨一下如何让议论文出彩。

一、提炼新颖的观点很多同学常常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熟视无睹。

其实,只要认真思考问题,对各种寻常的现象进行剖析,大家依然可以从中提炼出新观点,使文章焕然一新。

比如,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为话题进行写作,一些同学可能会这样写:“成功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处处都会有坎坷。

只有坚持不懈地攀登,我们才能获得学习或事业上的成功。

”不少同学在写议论文的时候也会这样立意。

这样的文章就没有新意,难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要写出新意,还需要对这个话题进行深入的分析:锲而不舍,就一定能成功吗?是不是所有锲而不舍的人都成功了呢?全红婵的文化课成绩不佳,她自己也说没有这方面的天赋。

如果家长和教师一直强迫她在文化课上“锲而不舍”,她能考取名牌大学吗?能成为如此耀眼的跳水冠军吗?如此推究,就可发现“锲而不舍”只是成功的一个“或然”条件。

能不能成功,关键要看你所“不舍”的“金石”是否真的适合你,是否值得你执着地去“锲”。

一味地强调“锲而不舍”而不考虑自身的情况,也可能让人走进“死胡同”。

我们不要盲目地抓住一块“金石”就“锲而不舍”,要选择适合自身的“金石”。

又如,以“莲出淤泥而不染”为话题进行写作,一些同学可能会围绕“君子不会受污浊环境的影响,始终保持高洁的品质”来写作。

其实,如果没有淤泥的滋养,莲也无法生长。

我们可以赞美莲,也可以赞美那些默默奉献的“淤泥”。

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和生活实际来分析,提炼出新观点,往往可以让文章更有新意。

二、使用最新的材料“文章合为时而著”。

议论文的内容要与时俱进,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

因此,我们选择的材料要给人以新鲜感,要能呈现新信息。

新信息来源于社会生活,同学们要放开眼光从生活中去发现,从新闻媒体中去寻找,让自己的文章与时代接轨,要少用人人都知晓的老材料,多用令人眼前一亮的新材料。

借语言彰显议论文的理性美

借语言彰显议论文的理性美

借语言彰显议论文的理性美一般来说,记叙文以情动人,议论文以理服人;记叙文胜在感性,议论文美在理性。

对于议论文的理性美,许多人都认为要观点独到,论据典型,论证严密,这固然有道理。

但议论文如果在语言上注意锤炼,注意运用一些技法来达到形象化的要求,那幺也能出彩,可以使文章锦上添花,读起来沁人心脾,回味起来余味无穷。

然而在大部分学生的日常习作中,议论文总是呆板有余,轻松不足;严肃有余,活泼不足;枯燥有余,文采不足。

其实,只要在确保论点明确、语言缜密、论证有力的前提下,文采斐然的议论文说服力更强。

而那些语言空洞、枯燥乏味的议论文即使讲出了一番道理,也给人满口说教、味同嚼蜡、振振有词、空喊口号之感。

所以亮丽议论文的语言,既可增加文章的感性之美,更可彰显文章的理性之美。

那幺,如何才能借语言彰显议论文的理性之美,从而吸引住读者的眼球呢?笔者认为,可以借助以下几个技法。

一、借比喻增添议论文的形象性亚里士多德说:“善比喻者为天才。

”比喻能化腐朽为神奇,化深奥为浅显,往往会收到言简意赅、言近旨远的效果。

古今中外的许多作家都运用比喻阐发事理,使抽象的道理通俗化、抽象的事理形象化,从而引起读者的兴趣,唤起读者的联想,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铭记一生。

因此一篇好的议论文,运用比喻美化语言是极为普遍的,也是最容易收到效果的。

庄子论交友时就说:“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正是借比喻,把交友之道说得深入浅出。

荀况的《劝学》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文章为了说明“假物”的重要,连续运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形象地说明借助于学习,人们可以有很大的进步,从而充分论证了学习的重要作用。

如何让议论文的语言“美”起来?

如何让议论文的语言“美”起来?

如何让议论文的语言“美”起来?一篇能打动阅卷老师的议论文,既要有整饬的结构、透彻的说理,又要有丰富的论据、生动的论证。

而在平时的写作中,很多学生往往误认为议论文就是“说理”的文章,只需要把“理”说清楚,不必在选择事例和锤炼语言上下功夫,不必讲究文采。

因此,很多学生写出的议论文往往干瘪枯燥,味同嚼蜡。

其实,文章永远是语言的艺术。

议论文写作同样需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抽象的道理说得具体形象,生动有美感。

那么,议论文如何才能做到妙笔生花而有美感呢?技巧一:变叙述素材为简洁生动的描写,让语言“美”起来。

叙述素材,也就是叙例,是议论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叙例,不能简单理解为叙述例子,它应是对所掌握素材的再加工,抓住素材中切合论点的部分,加入合理的想象,再用一些传神的动词、形容词对所选人、景、物进行恰到好处的描写,这是提高叙例语言生动性的重要方法。

但要注意议论文毕竟以议论为主,抹写性句子不可太多,否则就会喧宾夺主。

技巧二:善于运用修辞手法,让说理形象,让语言生动有美感。

巧用修辞,恰当的修辞能使语言生动、形象,文采斐然。

基本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反复、对偶、借代、双关、反语、设问等等11种。

要求:综合恰当运用,表达生动传神。

①比喻。

[1]其实完美本身是一个美好的字眼。

完美是八月十五一轮圆满的明月,完美是白璧无瑕的一支出水芙蓉,它激发人们内心最强烈的欲望,它深深地撩拨着人们的心弦。

然而,这月是水中月,这花是镜中花,多少人受了“完美”的诱惑,踏上一条没有终点的道路,最终失足于心灵的沼泽。

(《走出完美的误区》)为了说明“追求完美”的不切实际,作者连续设喻,层层深入,道理说得形象而又富于启迪。

)②反问。

[2]“回顾历史,忧大于喜。

20世纪可谓成就巨大,但也损失惨重:历史上战乱不休,但哪个世纪的战乱杀人比得上20世纪?人类历史上暴君迭出,但哪一个人搞种族灭绝比得过希特勒?人类历史上武器无数,但哪一种武器比得上20世纪能在瞬间夺走十几万人的生命的原子弹?”(《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赛决赛》)(短短几句话,连用三个反问句组成排比,言之凿凿,咄咄逼人,让对方难以招架,令听众为之折服。

议论文要展现出议论之美——话题作文技法摭谈

议论文要展现出议论之美——话题作文技法摭谈

议论文要展现出议论之美——话题作文技法摭谈【知识释讲】自古文章最忌千人一面。

在当今社会唯有那些个性鲜明、见解透辟、高屋建瓴、切中肯綮的文章才能吸引读者的注意。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在当今话题作文风行的时代,迅速提升作文品位、有效吸引众人眼球的最快捷途径就是:议论文要展现出议论之美!一、议论的形象美。

用形象描述化枯燥的分析为具体生动的文学语言,使之新奇有力。

如《共产党宣言》的第一段:“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

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党人和德国的警察,都为驱除这个幽灵而结成了神圣的同盟。

”意象奇特、形象直观又通俗易懂,让我们看到了共产主义给一切旧势力带来的惊恐情状。

二、议论的情意美。

把或真挚深沉或丰富细腻或愤怒痛惜或义正辞严的感情融入说理议论之中,使之热情澎湃、感人至深。

如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我有一个梦:有朝一日,这个国家会跃然而起,将立国之纲的真谛付诸实践,‘我们信奉一条不证自明的真理:人,生而平等。

’我有一个梦:有朝一日,奴隶的后代和奴隶主的子孙会在乔治亚州的红色山岗上同席而坐,亲如兄弟。

我有一个梦:有朝一日,即便是密西西比州,那里压迫和不平如同酷暑炽热的炎炎荒漠,也终将变成自由和公正的青青绿洲。

我有一个梦:有朝一日,我四个所爱的孩子将生活在一个不再以肤色深浅而是以品格高低为论人准绳的国家里。

今天,我心怀一个梦。

”三、议论的渊博美。

要在800字的文章里尽量展示自己渊博的知识积累,用博识给人以全方位的艺术震慑。

如一考生作文:“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已是被无数古今事实证明了的真理。

邹忌直言讽谏,齐王悬赏纷谏,齐国得以强盛;王平诚心忠告,马谡固执己见,街亭终致失守;唐太宗任用魏征,开言路,纳直谏,得有贞观之治;朱元蟑求教朱升,广积粮,缓称王,建立大明天下;李鼎铭的意见得到采纳,精兵简政,人民拥护;马寅初的理论道到批判,人口激增,国家受害……这些事例,不都有力地说明了“从善如流”的重要吗?”四、议论的风趣美。

巧用排比说理,彰显说理内蕴美5篇

巧用排比说理,彰显说理内蕴美5篇

巧用排比说理,彰显说理内蕴美5篇第一篇:巧用排比说理,彰显说理内蕴美巧用排比说理,彰显说理内蕴美是的,生命正是一盘如此的棋局。

望着老师慈爱的面庞,我点点头。

只有波涛汹涌的浪花,才能显示出大海磅礴的气势;只有一望无际的森林,才能创造出大地的翠绿与娇美;只有敢于跋涉,登上峰顶,才能领略山川的壮丽风光,才能体会创造的欢欣快乐。

他们的人生都是创造的人生,无疑是最美的。

是啊,友人的话没错,生命就是一条路。

四个经典事例,意在言外,发人遐思,尽现了作者对语言文字的驾轻就熟,也是文章气韵流畅,字句铿锵,从而增强了作文的美感,提升了文章的内蕴美。

老师告诉我:生命是一场充满着遗憾,又满是拼搏的较量。

本文句式灵活多变,大量运用排比,“友人告诉我……”、“老师告诉我……”、“父母告诉我……”气势酣畅,通过对生命的感悟,明白了生命的意义。

想想,这成长的路上是有着许多烦恼、挫折和成功的。

这盘棋局里没有猎猎西风,没有四起的狼烟,只有在取舍和进退之间的抉择。

(河南考生《丰富多彩的答案》)点评:在文章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排比,不仅避免了文章叙述事例的枯燥性,而且增强了文章的论辩力度,三个事例巧妙运用,使文章的内蕴深厚,文采飞扬,彰显说理内蕴美。

所谓的“排比说理”,就是通过巧妙地运用了排比句子来阐释道理、揭示事物本质,这种说理方式,不仅能形成一种浩浩的气势,使文章饱含深情,淋漓酣畅,使人信服,同时又能使语言如珍珠美玉,焕发出夺目的光彩,让文章有文采,表现个人的才气,飞扬出一道亮丽的风景,增强说理的内蕴美。

若无意气,他们怎会如此壮行?(《谈意气》2006年湖南卷)点评:文章运用了大量排比句,融会了岳武穆、文天祥、苏武、张骞四个人的历史事件,于旁征博引中见出作者深厚的积淀,也使文章文采斐然,精彩纷呈。

较量中的每一个选手都是自己的劲敌,而我们所要抗衡的也不仅仅是那些强劲的对手、糟糕的处境,更重要的是,生命中所要战胜的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

巧用修辞让议论文语言“靓”来

巧用修辞让议论文语言“靓”来

巧用修辞让议论文语言“靓”来作者:黄风雷【专题导语】那次期中考试的作文话题是“等”。

改卷时发现一篇作文题目是《我不是人》,大家感觉比较差,后来才知道原来是我们班一位学生的“大作”。

节选一些——我不是人,我并不是说自己非客观上的人,我只是想对我自己属于人这一问题判论一下。

……其实我也应该称得上很有耐心的一个“人”了,可自打那次考试后就让我火了。

考场上那较轻的声算写字声。

要数最轻的就是我的“悄悄话”。

这么多的题目鬼才来得及做。

于是我把头凑向同桌告诉他让他把选择题答案给我。

同桌正在奋笔疾书,看着他写字的手青筋暴起,我也有点目不忍视了。

做完主观题的我在一边等着。

反正同桌会将答案传过来的。

我何必要做无用功呢?人心是最难预料的。

下课前5分钟,答案没到手的我急了,最终我还是糊乱写了点。

不给我也摆(罢)。

这更能证明我的清白。

不知不觉地,我发现自己恋爱了。

我爱上了一个叫“等”的女孩。

不久我们结婚了。

从此我对“等”更加重视。

我真的不是人啊!一笔大的买卖竟让它从我的眼皮低下给溜过了。

是我太贪心了吗?我坐在沙发上低着头百思不得其解。

这时“等”进来了。

她怜惜地看着我说:我要走了。

等你明白我的用意后,我会回来的。

“等”就这样离开了我。

……我恍然大悟。

其实“等”正是我人生中重要的一部分。

投入工作中的我不再是从前的愚者,只会坐失良机,我不再是弱者,只会枯坐死守,生意上我成了强者,学会了蓄势待发。

“等”终于与我相见了,他投向我的怀抱,融化在我心中。

我深刻的明白不懂得等待人就是一只无头的苍蝇。

他根本就不算是人,而我庆幸自己不在其中。

这篇文章如果剥离开一些无聊的语言,实质上作者是想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懂得“等”的人,要不然就不是一个完人。

一个简单的论点在作者写来九转十八弯,越走越远,越写越偏。

在议论文教学中,我往往对学生过多地强调论点要明确、论据要充分、论证要严密,而对议论文的文字要求,则常以“言简意赅”四字简单地一言以概之,不免使部分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错误地认为说理文章不必锤炼字句,不需讲究文采,于是夫子说教式的语言,枯燥而呆滞的文字就充塞于同学们的作文之中,殊不知正确的论点有了形象的文字的包装会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更能使读者刻骨铭心。

如何让议论文的语言“靓”起来语文课外知识语文知识

如何让议论文的语言“靓”起来语文课外知识语文知识

如何让议论文的语言“靓”起来语文课外知识语文知识如何让议论文的语言“靓”起来俗话说:“三分资质,七分打扮。

”要想让议论文的语言“靓”起来,使人读之顺口,听之悦耳,品之有味,就要在“打扮”上下些功夫:(一)巧用比喻,增强语言的形象美我们知道,议论的目的是宣传一种观点,讲清一种道理,而有些观点与道理,其本身很抽象,很深奥。

比喻的作用就在于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使深奥的道理浅显易懂。

好的比喻往往能以简约的文辞、生动的形象引起读者的兴趣,唤起读者的联想,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铭记终生。

庄子说:“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正是比喻,把交友之道说的深入浅出。

(二)巧用引用,增强语言的哲理美引用,是一种常见的论说方法,在议论文中,巧妙地引用名言、警句、格言、俗语、成语等进行说理,往往会使所要阐述的内容高度凝练,言简意赅。

这种充满哲理的的语言,具有极大的说服力。

它撞击人们的思想,开启人们的心智。

1.引用古诗文名句及外国名言警句,能够升华文章的境界古诗文名句乏外国名言警句是前人精心锤炼出来的,浓缩了经验和哲理,所以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时空的穿透力。

若能恰如其分地运用,不但能使文章增色,使语言富于文采,还能提升文章的思想境界。

在题为《距离》的作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归鸿无影。

在“家书抵万金”的岁月,“海内诸弟隔”,“天涯一身遥”,一封薄薄的书笺,不知染白了多少青丝,也不知哭干了多少双期盼的眼睛。

古人总是被滚滚狼烟挟卷得天各一方,又常常在人世风尘中躲进封闭的港湾,自己不出去,别人也进不来。

“消息未通何须急”。

“青灯古佛自安逸”。

就在这种无奈的等待和有意的自足中,距离被演绎得无穷无尽。

作者左引右联,妙语如珠。

引用的这些诗句如散落在草丛中的粒粒珍珠,使文章神采亮丽,境界深远。

2.引用生活中鲜活的俗语,能够增强文章的趣味生活中充满了形象生动,富有活力的语言,有些谚语、民谣、广告词更是清新生动,内.涵深刻,如能准确引入文章,则能使文章语言妙趣横生。

让议论文说理开出形象之花

让议论文说理开出形象之花

让议论文说理开出形象之花目录一、内容概览 (2)1.1 议论文说理的重要性 (2)1.2 形象运用的必要性 (3)1.3 预期目标 (4)二、议论文说理与形象运用的结合 (5)2.1 议论文的逻辑分析 (6)2.1.1 论点明确 (7)2.1.2 论据充分 (7)2.1.3 论证严谨 (9)2.2 形象运用的艺术性 (10)2.2.1 象征与隐喻 (11)2.2.2 典型实例 (12)2.2.3 生动的语言表达 (13)2.3 结合案例分析 (15)三、实现形象说理的有效策略 (15)3.1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6)3.2 选用恰当的比喻与象征 (18)3.3 依托具体的例证增强说服力 (18)3.4 细心雕琢语言的艺术性 (20)四、形象说理在实际写作中的应用 (21)4.1 议论文的结构与布局 (22)4.2 不同文体中形象运用的具体表现 (23)4.3 评价与反思 (25)五、结语 (26)5.1 总结议论文与形象运用的关系 (26)5.2 进一步要求与期望 (27)5.3 未来研究前景 (28)一、内容概览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生动的形象思维,使议论文的说理过程更加绚烂多彩。

文章开篇即指出,形象思维在议论文中的重要性,它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所讨论的观点。

文章详细阐述了三种有效的形象思维方法:比喻、类比和想象,并结合具体的议论文案例,展示了如何运用这些方法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在比喻的运用上,文章通过对比喻的恰当选择,将抽象的理论概念与读者熟悉的生活场景相结合,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观点。

类比的运用则通过寻找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帮助读者建立更广泛的知识联系,从而深化对论点理解。

而想象力的引入,则为议论文注入了创造性和趣味性,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体验到作者的独特视角和深邃思考。

文章还强调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相辅相成关系,只有将二者巧妙结合,才能使议论文的说理更加深入人心。

高中议论文写作十法之方法九:议论文如何形象化说理

高中议论文写作十法之方法九:议论文如何形象化说理

方法九:议论文如何形象化说理加强议论文说理的形象性,能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抽象的说教变得生动,让形象寓含事理,让干瘪的概念变得血肉丰满;枯燥的议论变得娓娓动听。

以下几种方法可以使议论形象生动。

○一运用典故有一类文章标题或论题往往与一些典故相关,如《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等。

因此,说理时把与之相关的典故讲出来,既能点源,又能使文章充实,说理生动,可读性强。

《恰到好处》一文,作者就引用了《登徒子好色赋》的典故。

东家之子的美,美得恰到好处:“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由于使用典故,“恰到好处”的论点变得十分形象直观,令人过目难忘。

毛泽东在写于1942年9月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提倡“精兵简政”。

他写道:‚目前根据地的情况已经要求我们褪去冬衣,穿起夏服,以便轻轻快快地同敌人作斗争,我们却还是一身臃肿,头重脚轻,很不适于作战。

若说:何以对付敌人的庞大机构呢?那就有孙行者对付铁扇公主为例。

铁扇公主虽然是一个厉害的妖精,孙行者却化为一个小虫钻进铁扇公主的心脏里去把她战败了。

柳宗元曾经描写过的‘黔驴之技’,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训。

一个庞然大物的驴子跑进贵州去了,贵州的小老虎见了很有些害怕。

但到后来,大驴子还是被小老虎吃掉了。

我们八路军新四军是孙行者和小老虎,是很有办法对付这个日本妖精或日本驴子的。

目前我们须得变一变,把我们的身体变得小些,但是变得更加扎实些,我们就会变成无敌的了。

‛这里的孙行者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大驴子被小老虎吃掉,就是用典。

○二自编故事在特定的场合下,有时候,道理需要讲得婉转,耐人寻味。

采用一个寓含事理的故事,便能达到此目的。

先秦诸子都擅长故事说理,譬如庄子。

有一次庄子到监河侯处借粟,监河侯不肯,但话又说得很圆滑:“好吧,我将有收入,到时候借你三百金,可以吗?”庄子愤而作色:‚我来时,在半道上看到车辙中的鲋鱼在呼救,我问它:‘鲋鱼,你为什么叫呀?’鲋鱼说:‘我是一条东海的鱼。

议论文形象化说理

议论文形象化说理

1
那么,议论性文章如何做到生动形象呢?总的原则是:化虚为实,化理为象。即:用“形象”说话,以具体化的形象代替枯索的理性抽象。
2
阅读2013年高考湖南满分作文《所向,所爱,所愿》,思考:
文章中哪些语句属于形象化议论?
该处形象化议论的目的是什么?
如何形象化议论
化抽象概念为形象的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和含义范围,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01
03
02
做人要与众不同
做人要与众不同 花在草丛中显得与众不同;海鸥在蔚蓝的大海上显得与众不同;白云在蓝天下显得与众不同。做人也是如此。要想成功,就要做到与众不同。 材料中的珍珠在沙子中做到了与众不同,我们就应该像那颗珍珠一样,即使被埋在沙子里,珍珠也会被发现。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尽相同。如果我们亦步亦趋, 随声附和 ,去炮制别人的成功 ,那么最终我们也泯然众“沙”矣。我们也就最终变成邯郸学步的人,自己可能连路都不会走,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和性格特点,充分地发挥出来,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和别人与众不同的人,这样你的机会就会变多,成功就会离你更近。 与众不同,可以让我们被更多的人发现,即使在一堆沙子中,如果你是一颗普通的石子,那么你也是与众不同的,你也会被人发现。“鹤立鸡群”讲得就是这个道理:鹤在鸡群中是与众鸡不同的,如果你要找的仅仅是一只鸡,那么试想一下你被发现的可能性有多大。 与众不同,可以让我们把握更多的机会。赢得了被别人发现的机会,就赢得了更多工作的机会。周杰伦在一群服务员中会弹琴是与众不同的,正是他的与众不同他被老板发现而不再端盘子。某大学毕业时简历做得与众不同,就先得到招聘人员的亲睐,得到了工作的机会。周杰伦在一群服务员中会弹琴是与众不同的,正是他的与众不同他被老板发现而不再端盘子。你只有做到和别人不同,才会享受成功的喜悦。

写作时,如何进行形象化议论

写作时,如何进行形象化议论

写作时,如何进行形象化议论作者:赵华来源:《作文周刊·高二版》2012年第11期众所周知,议论文是要阐明道理的,但是阐述道理并不意味着就得用干巴巴的语言,也需要形象性。

那么,哪些方法能增强议论的形象性呢?一、巧用修辞修辞是给语言增色添彩的催化剂。

一些学生写议论文,不喜欢用修辞,也不善于用修辞,写出来的文章要么干瘪晦涩,要么矫揉造作,很难达到说理的目的。

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化腐朽为神奇。

1.巧用比喻,增强语言的形象美。

荀子在《劝学》中先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来比喻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

这两个比喻,使人受到很大的启发和鼓舞。

不过,要“青于蓝”“寒于水”,绝不是“今日学,明日辍”所能办到的,必须不断地学,也就是说:“学不可以已。

”所以,这两个比喻深刻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2.巧用引用,增强语言的哲理美。

引用是一种常见的论说方法。

在议论文中,巧妙地引用名言、警句、格言、俗语、成语等进行说理,往往会使所要阐述的内容高度凝练,言简意赅。

这种充满哲理的语言,具有极大的说服力。

3.巧用排比,增强语言的气势美。

排比是一种富有表现力的修辞手法,它可以突出表现作者的情感和行文的气势,用排比进行议论说理,既可以增强说服力又可以使文章结构紧凑。

4.句式变换,增强文章的节奏美。

不同类型的句子可以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也可以显示出不同的语言魅力。

选择恰当的句式,不仅可以完整地表达思想,而且可以增强作文的文采。

二、巧用联想和想象采用形象化的语言,把自己的所思所感描写成具体的形象,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把所要讲的道理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做到含蓄隽永,意味深长。

如:如果有人问我诚信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诚信就是哪怕有落下山涧粉身碎骨的危险,也要攀上悬崖摘取应允别人的那株灵芝;诚信就是明知将冻饿而死一去无归,也要前往雪山采撷应允过别人的那朵雪莲;诚信就是即使隔着千山万水连天战火,也要千里独行送达别人托付的那封家书。

形象化议论,让说理精彩动人

形象化议论,让说理精彩动人

24所有的即兴演讲,背后都有一个非常科学有效的沟通体系在支撑。

——戚泽明精彩的议论特别注重形象化,因为这种摈弃空洞枯燥的陈词滥调、讲求鲜活生动的思辨论析的形象说理技巧,可以使语言表达文质兼美,情理交融,从而大大增强演讲的说服效应。

借物象牛汉,我们尊敬的老诗人,他的腮边竟然长了好像是刺,又好像是剑一般的胡须,再一细看,原来是一只怒目而视的老虎,在四壁森然的水泥墙上,留下了带血的爪痕,他是一只活生生的为生命而呼喊的《华南虎》。

他也是《半棵树》,一棵被雷电击成半截的树,春天来到的时候,半棵树仍然直直地挺立着,长满了青青的枝叶。

牛汉先生从苦难中走出来,心中充满着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希望。

他冷峻的目光直逼着我们,看我们如何对待过往的时代,如何对待现实的生活。

从牛汉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了无比强大的生命的力量。

——谢冕演讲《感受生命强大的力量》为了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将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演讲者往往采用借物象的手法,来增强说理的形象性和信服力,让听众从富有特征和内涵的物象中领悟深刻的主题。

谢冕评议老诗人牛汉的人生际遇和人格品质,就巧妙地借助了他的代表作《华南虎》和《半棵树》中的典型物象。

诗人形象和自然物象的象征性重合,大大强化了议论的形象色彩。

打比方一个人小时候讨厌某种事物,都是有原因的。

因为他学龄前的阶段和成人后的阶段,对人生的诉求是不一样的。

我想打一个比方,毛毛虫长得很漂亮,它可能觉得自己活得挺好,并没有非要变成蝴蝶的想法。

它甚至可能很讨厌有翅膀的生物,因为对方可能对它造成威胁。

然而,它最终破茧成蝶。

毛毛虫最讨厌有翅膀生物的时候,它会想到自己也会长出翅膀吗?当蝴蝶发现自己变成了小时候讨厌的那种生物的时候,也许它不会觉得愧对毛毛虫,因为自己享受到了广阔的视野和自由的空间。

同一个生命的两个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诉求,这个道理与人比起来,难道不是一样的吗?——蔡康永演讲《成为小时候讨厌的那种人,很惨吗?》打比方是一种常用的形象化议论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妙说理,增添议论文的形象美
作者:王琴
来源:《课外语文·上》2018年第05期
【摘要】本文试着由实例证明、辩理证明、比喻推论、排比推论、引用型推论等五个方面阐释了考场中相关议论文的叙写方法,且
对“散文式议论文”给出了初期的尝试过程。

对实例式论证由主要、次要和正向、反向两个方面展开了阐释过程;对辩理性论证,针对其段落的位置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对比喻型论证、排比型论证、引用型论证,由文章的结构编制展开了全面性分析。

文中列举了大批实际例证,以促进读者深入理解。

【关键词】语文学习;文章写作;议论文;论证程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篇内容仅包含一种或者两种议论手段的议论文格式未免太僵化,实在不具备“散文型议论文”体裁的个性特点,极难获取理想的高分,由此需求我们整体利用多类议论手段来强化文章自身的美感效果。

一、利用实例来论证
1.议论文本身务必要设置主导事例,其是论证过程中的核心内容;同时文章还应设置辅助型事例,辅助型事例可让我们所写的文章内涵更为充实。

将这二者合并起来即叫“主次型论证方法”。

2.针对文章内的主导事例通常记述得都比较细致,而辅助论证的次事例通常记述得都相对粗犷。

这种情况综合起来叫作“详略匹配论证方法”。

3.论证事例包括正面型的,还包括反面型的。

将它们合并起来即称为“正反向对比论证法”。

可以实施先正后反的排布次序,利用反面加大文章的论证深度;另外也可以实施先反向后正向,其即称为“先破除后建立”。

(1)鸟儿要变身成一朵白云,白云欲变成一只小鸟儿,此种梦幻一样的渴求不知迷倒了多少人由天空中沉醉而坠落。

“外部的人想闯进来,里边的人想飞出去”,此种悲剧的上演使众多不为吝惜的追逐者陷进了人生的迷途之中。

(2)学者刘心武坦言:“人生的梦想是无限度的,不可由于追求中的忙碌而疏忽了身边的至美景色。

”诚哉斯说到:珍视身边的拥有,人生方可大放异彩。

二、辩理性论证
实际上,整篇文章无时无刻不在利用辩理性论证过程,我们说议论文体裁本身即是用来说理的,不充分地讲清道理怎可说服人。

全段的辩理推论可深化和充实文章的内涵。

1.用于首段。

中心思想被提取出来之后,马上举实例进行论证会很突然,比不上来段说理辩论更为合适、更为有利,能够将问题中的中心思想讲述得更清晰透彻,尚可使文章表达得深刻、通俗易懂。

(1)“当一人尚未吃饱饭时,他存在着一种心理烦恼。

当一人能够吃饱饭时,其便有了无穷无尽的烦恼。

”人生历程本身即是一段苦涩旅行,我们每个人都在做着不懈的追求,持续地丢掉以前的财富,盼望着拾起前方飘来的花香和果实。

(2)人们时常迷恋于自身已经拥有的财富,就如同对以往的回忆,在持续性地自我回味中熠熠发光。

诚然,珍视现实的自身拥有是聪明型的,然而其不应妨碍我们更深入地追逐和期盼。

正像古圣所言“为宇宙立心,为百姓立命,为朝圣继绝学,给长世争太平”,倘若未能怀着追求的心绪去进行不懈的追求,便不具备评判值得与不值得的个人权利。

2.用于倒数第二段,可发挥出收与合的功能,也可将文章撇开一笔。

譬如:此岸较彼岸更加美好。

诚然,观察到此岸的娇美并不代表着放弃彼岸。

正像学者史铁生所言:“不存在彼岸,本岸必然不完美。

”我们坚定梦想、渴望梦想,然而需把对彼岸的仰望化作心中一丝潜在的追求,而并非是痴心的梦想。

我们内心融入很多的是此岸的美景,潜藏着对本岸的虔诚爱惜,我们方可切实地感悟到真正的美景。

三、比喻论证
就是用自然界、寓言、神话等来论证中心观点,可以化抽象为具体,使文章更形象。

例如:把“珍惜拥有”比喻成“此岸比彼岸更美”,把“负重人生才有意义”比喻成“负重的生活在你的身后会留下一串脚印”,把“苏武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比喻成“苏武那难挨的冬天成就了一段传奇”。

四、排比论证
主要用在短事例中,可以是短的比喻,可以是短的事实,可以是短的细节,可以是短的说理。

例如:八倍的辛劳,为了能赶在白人前头,赖斯数十年如一日,“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增益其所不能”。

五、引述具体事例诠释概念,变空洞为具体
1.可以用在开头的导入。

例如,珍惜拥有。

林语堂说过:“人生路上,且行且珍惜。

”我认为,珍惜已经拥有之物,才是生活的艺术;珍惜已经拥有的,人生才“活”之有味。

不由想到了列夫·托尔斯泰与索格古勒的一番意义深远的对话:“您真幸福,您所爱的一切您都有了。


2.议论文最忌讳的是空发议论或空洞说教,繁琐的考证。

如果论证“是什么”时,善于引述典型的事例或史料、典故、诗句,特别是比喻性材料,那么“形象大于思想”。

例如,责任感是什么?责任感是诸葛孔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写就的《出师表》,责任感是孔繁森离家别母、血洒高原树立的公仆丰碑,责任感是贝多芬挑战人生、超越自我谱写的《命运交响曲》,责任感是保尔·柯察金顽强拼搏、热爱生命铸造的烈火金刚。

六、结语
总而言之,以上五种方法,不是相互独立而是相互交织的。

也不一定每篇文章都用上这五种方法,适合自己文章内容的论证方法是最好的方法。

(编辑:龙贤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