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第五章

合集下载

教育心理学第五章

教育心理学第五章
教育心理学第五章
2021/2/21
1
第五章 作为程序性知识的 智慧技能与认知策略的学习
本章目标:
1. 能陈述技能的分类及其依据; 2. 能举例说明知识怎样向技能转化; 3. 能举例说明智慧技能中的具体概念、定义性
概念、规则和高级规则学习的过程和条件;
4. 能举例说明认知策略学习的一般过程和条件; 5. 能陈述同属于程序性知识的智慧技能和认知
3、提供变式练习的机会。
变式练习不是简单的重复练习。重复练 习只适合动作技能学习,不适合智慧技 能学习,更不适合认知策略学习。
(3)引导他们运用他们从实践中习得的 策略效益的知识进行未来的策略选择。
只有经过这样的引导,二年级小学生才有 90%的时间选择运用较为有效的策略。
2021/2/21
35
(二) 外部条件
从现有认知策略的教学研究来看,认知 策略学习的外部条件涉及教师处理好如 下问题:
1、若干例子同时呈现。 2、指导规则的发现及其运用条件。
(2)从规则到例子的学习。这是下位学 习的一种形式,也称接受学习。其教学方 法简称规—例法。
2021/2/21
26
第三节 认知策略的习得过程和条件
一、 认知策略的性质与分类
(一) 认知策略的性质
1、从过程来看,认知策略是指对人的心 理加工过程起控制和调节作用的执行控制
过程。
2、从结果来看,认知策略的知识在本质
2021/2/21
5
(三)技能的新定义
本书把技能定义为:在练习基础上形成 的、按某些规则或操作程序顺利完成某 种智慧任务或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这 个定义强调技能是一种习得的能力,其 实质是一套办事规则支配了人的行为。 这一定义使技能变得可以捉摸和便于操 作。

教育心理学第五章 学习中的动机因素

教育心理学第五章 学习中的动机因素
编辑ppt
• 在关于动机的多种分类中,唯有内部学习 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的划分得到了心理学 家们的公认。
• 内部动机是指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 机。
• 外部动机是指个体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 机。
编辑ppt
• 为了“获取新知识而读书” • 学习很有意思 • 只有学习才能实现我的作家梦
• 我不想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我笨,所 以我要好好学习
编辑ppt
学习动机的含义
• 学习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学生的学习活动,并指引其趋向教师所 设定的目标的心理倾向。
• 学习动机是一种学习的需要,常表现为学习的意向、愿望、兴趣 等,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 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的学习有不同的动机。
• 在封建社会,读书是为了做官(学而优则仕),读书人常常为了 追求高官厚禄而手不释卷(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 在祖国危难时期,人们为了振兴祖国而读书(为中华崛起而读 书);
• 在和平年代,我们读书是为了更好地建设我们的祖国(为实现社 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 ……
编辑ppt
• 学习动机一旦形成,学生对学习就会表现 出浓厚的兴趣,上课能集中注意力认真听 讲,善于开动脑筋积极思考问题,愿意举 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学习效率高,作 业完成情况好等。
教育心理学
编辑ppt
第五章 影响学习的动机因素
编辑ppt
• 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哪些因素有关? • 智力因素:理解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观察
力、想象力、学习方法等 • 非智力因素:态度、动机、兴趣、意志、目标……
• 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除了与智力因素有关,在很大 程度上还与非智力因素有关,学习动机就是一种非 智力因素。
编辑ppt

教育心理学第5章学习迁移

教育心理学第5章学习迁移

五、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代表人物:奥苏伯尔 1、一切有意义学习都包含有迁移; 2、所谓先前的学习不是一组S-R联结,而是按层次组织起来的、与当前任务有关的知识体系; 3、先前学习对新学习影响是通过影响原有认知结构的有关特征(可利用性、可辨别性、稳定性
与清晰性)来实现的。
原来的知识经验1 原来的知识经验2
新知识
原来的知识
新知识
原来的知识经验3
原来的知识经验4
…..
六、产生式迁移理论(J.R.Anderson) ❖ 用来解释基本技能的迁移,基本思想是,先后两项技能学习产生迁移的原因是这两项技能之
间产生式(production)的重叠,重叠越多,迁移量越大。 ❖ 什么是产生式(产生式系统)?
▪ 动作技能的内化表征形式,是一系列IF/THEN的规则。 ❖ 安德森和辛格利的文本编辑实验研究
型的迁移应该是教育过程的核心——用基本的和普遍的观念来不断扩大和加深知识。
特殊迁移与一般迁移(续)
“面积计算原理:面积=底×高 面积可加性”
4、侧向迁移与纵向迁移(加涅)
▪ 侧向迁移(水平迁移):已习得的概念、规则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新的情境中的运用。 不需要产生新的概念或原理。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并运用到特殊情境中去。
❖ 奥弗林:概括不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它与教学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
四、关系理论
❖ 代表人物 ▪ 苛勒(Kohler)
❖ 强调“顿悟”是迁移的重要因素。迁移不是由于两个学习情境具有共同成分、原理或规则自 动产生的,而是由于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存在关系的结果。人迁移的是顿悟, 即两个情境突然被联系起来的意识。
❖ 认为领悟情境中的一切关系,是获得迁移的根本条件。 ❖ 关系理论可看作是对概括理论的一种补充。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第五章 学习的迁移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第五章  学习的迁移

第五章学习的迁移1、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代表了从{pz_填空}观点解释迁移的一种主流倾向。

【答案】认知|2、(2008年4月)“汉语拼音的学习干扰英语音标的学习”体现的迁移种类是()。

A.逆向迁移B.负迁移C.垂直迁移D.一般迁移【答案】B【解析】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效果不同,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是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和阻碍作用。

3、(2007年10月)了解事物关系的角度对经验类化的迁移理论重新解释的学说是()。

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经验类化说D.关系转换说【答案】D【解析】关系转换理论强调顿悟是学习迁移的一个决定因素。

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格式塔心理学家,他们证明产生的实质是个体对事物间的关系的理解。

4、已经获得的知识、动作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对新的学习的影响称为学习的()。

A.迁移B.动机C.策略D.技巧【答案】A【解析】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迁移广泛存在于各种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与态度的学习中。

因此,答案为A。

5、两种学习之间发生相互干扰、阻碍的迁移称为()。

A.正迁移B.横向迁移C.负迁移D.纵向迁移【答案】C【解析】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效果不同,可以分为正迁移、负迁移和零迁移。

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

因此,答案为C。

6、由于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

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水平迁移D.垂直迁移【答案】C【解析】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进行划分,可以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因此,答案为C。

教育心理学第五章

教育心理学第五章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练习是指以掌握一定的技能为目标而进行 反复操作的过程,或是刺激与反应的重复操作。 练习结果用练习曲线来表示。 练习曲线是描述操作技能随时间或次数的 变化而变化的图形。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反馈是指学习者了解自己练习的结果
内部反馈就是自身的感觉系统提供的感觉反馈, 是个体通过自身的视觉、听觉、触觉、动觉等获 取的反馈信息,尤其是动觉反馈信息最有代表性。
(四)态度的形成过程
态度的形成实质上是学生社会化的过程,主要 通过社会学习来完成。 班杜拉认为,人的学习是人的内在特征、行为 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观察学习和亲历学习是导 致人的思想和行为变化的两类学习。
1.观察学习 (1)注意阶段 个体必须注意榜样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 (2)保持阶段 将观察所见转化为表征性的心象(把榜样 行动的样子记下来)或表征性的语言符号 (能用语言描述榜样的行为),保留在记忆中。 (3)再生阶段 将榜样的行为以自己的行动表现出来 (4)动机阶段 愿意在适当的时机将学得的行为表现出来
四、心智技能的培养途径
(一)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注意原型的完备性、 独立性与概括性
完备性,指对活动结构(动作的构成要素、执 行顺序和执行要求)要有清楚的了解,不能模糊或 缺漏。
独立性,指应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 独立地来确定或理解活动的结构及其操作方式,而 不是教师给予学生现成的模式。
皮亚杰提出了两个问题:
1、这两个孩子的过失是否相同? 2、这两个孩子中,哪一个更坏一些?
为什么?
皮亚杰概括出一条儿童道德认知
发展的总规律:
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时期: 在10岁之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 思维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

教师招聘,特岗复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第五章社会态度与行为)

教师招聘,特岗复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第五章社会态度与行为)

教师事业单位招聘,特岗复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第五章社会态度与行为1.社会态度的功能手段性功能;知识功能;适应功能;自我防御功能;价值表现功能。

2.社会态度的形成▲中国有句古语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的就是一个人的态度形成是由于周围环境影响的结果。

但是要形成一个人的态度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而一旦形成某种态度之后,就比较持久、稳固,因为态度的三种成分中,情感成分是最强有力的,改变一个人的情感远比改变认知成分难得多。

凯尔曼提出了态度变化过程的三个阶段——服从、同化、内化。

3.社会刻板印象人们认识外界事物往往根据他们的共同特征加以分门别类,这是人们适应环境的一种智慧的表现。

但是这种思想方法如果固定下来,以人为对象时,就会导致刻板印象,形成不正确的认识。

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并以此作为判断评价其人格的依据,而忽视群体中成员的个体差异,称为社会刻板印象。

例如,当我们把某个人归入某一类别时,会不自觉地认为这个人也具有这一类别的特征。

4.晕轮效应晕轮效应也叫光环效应。

是一种影响个人偏见的心理因素。

是指个体对他人的认知判断主要是根据个人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其他的品质。

例如,如果认知对象被个体标明是“好”的,就会被一种“好”的光圈笼罩着,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反之亦然。

晕轮效应是一种“以点概全”的现象。

影响认知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外表的的吸引力有明显的晕轮效应。

5.首因效应在总体印象的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也叫最初效应。

通常情况下,印象形成过程中首因效应的发生更常见。

这是因为,第一印象一旦建立起来,对后来的信息理解和组织有强烈的定向作用。

由于保持认知平衡和情感平衡的心理需要,人们对后来获得信息的理解,常常是根据第一印象来完成的。

但是,先入为主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往往也是片面的和表面的。

6.近因效应近因效应是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也叫最近效应。

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

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

教育⼼理学期末复习第五章⾏为学习理论第⼀节经典性条件作⽤理论(巴甫洛夫)⼀.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理论1.⾏为学习理论的代表学说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斯⾦纳的操作性条件作⽤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2.巴普洛夫是俄国⽣理学家、⼼理学家、⾼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

诺贝尔奖⾦获得者。

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作⽤的⼈,是后来⾏为主义发展的奠基⽯。

3.狗分泌唾液实验(1)实验⽅法是,把⾷物显⽰给狗,并测量其唾液分泌。

(2)PPT实验过程:巴甫洛夫将狗置于隔⾳实验室内,⾸先向狗呈现铃声刺激,铃响半分钟后便给予⾷物,则狗产⽣唾液分泌反应。

当铃声与⾷物反复配对呈现多次以后,仅呈现铃声⽽不出现⾷物时,狗也会做出唾液分泌的反应。

(3)实验结果:1.在这个实验开始时,⾷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铃声不能诱发狗的唾液分泌,这时⾷物叫⽆条件刺激(UCS),铃声叫中性刺激(NS),⾷物引起唾液分泌称为⽆条件反应(UCR).2.在铃声与⾷物经过多次匹配之后,单独呈现铃声⽽没有⾷物时,狗也会分泌唾液。

此时,中性刺激铃声(具有了诱发唾液分泌反应的⼒量)成为条件刺激(CS),单独呈现条件刺激即能引起的反应(铃声和唾液分泌之间就建⽴了⼀种新的联系)叫条件反应(CR)。

这就是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

(4)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过程PPT(5)PPT经典条件反射的含义:将条件刺激与⽆条件刺激在时间上多次相结合,使该条件刺激成为⽆条件刺激的信号,从⽽引发原先只能由⽆条件刺激才能引起的反应。

(6)PPT学习的实质:巴甫洛夫认为条件反射的⽣理机制是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并认为学习就是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

经典性条件反射揭⽰学习活动最基本的⽣理机制。

*学习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形成“暂时性神经联系”的过程*——动物学会了对铃声进⾏反应(7)经典型条件作⽤的基本内容:⼀个原是中性的刺激与⼀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使动物学会对那个中性刺激做出反应。

教师资格证——两学复习材料——教育心理学第五章(共15章)

教师资格证——两学复习材料——教育心理学第五章(共15章)

第五章学习的迁移第一节学习迁移概述一、什么是学习迁移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举一反三子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理解:迁移不仅表现为先前的学习对后来学习的影响,而且表现为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迁移可以在某种经验内部,也可以在不同的经验之间。

二、迁移的种类(一)正迁移与负迁移根据迁移的效果不同而划分。

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

负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和抑制作用。

(二)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水平而进行的划分。

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指的是抽象概括水平相同的学习内容之间的相互影响。

属同一水平的迁移。

垂直迁移也称纵向迁移,主要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层次的各种学习内容之间的相互影响。

(三)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而进行的划分。

一般迁移也称普遍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乘法口诀的应用。

具体迁移也称为特殊迁移,是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或经过某种要素的重新组合,以迁移到新情境中去。

石与磊。

(四)顺向性迁移与逆向性迁移按迁移的时间顺序分类三、迁移的作用(2011简答)首先,迁移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其次,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

最后,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二节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2007简答)一、早期的迁移理论(一)形式训练说官能心理学,各种官能从事各自不同的活动。

迁移是一般心理能力(官能)训练发展的结果,是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的(受质疑的根源)。

官能训练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是内容。

(二)共同要素说桑代克存在相同要素或共同成分时,才能产生迁移;迁移是有条件的,是非常具体的。

教育心理学-第五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

教育心理学-第五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

第五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一、不定向选择题1、瓦拉斯1926年提出的创造性思维阶段包括()。

A、准备期B、交流期C、酝酿期D、豁朗期E、验证期2、以下属于问题解决的特点有()。

A、目的性B、认知性C、序列性D、知识性E、指向性3、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是()。

A、集约性B、流畅性C、变通性D、辐射性E、独创性4、下面关于无结构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是()。

A、无结构的问题在结构上具有不明确性B、解法规则和答案上具有模糊性和开放性C、解法规则和答案上具有唯一性D、问题的初始条件可能是不明确的E、无结构问题比有结构问题更能激发学习者的探究欲5、哪些搜寻解法的策略会干扰问题图式的获得?( )A、问题类比B、想法——检验C、问题分解D、“手段——目的”分析E、问题怀疑6、创造性与智力的基本关系表现在()。

A、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B、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C、低创造性者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D、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E、高智商是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7、在搜寻解法阶段,当学习者对一个问题一无所知时,学习者只能采用的策略是().A、问题类比B、“手段—-目的"分析C、问题分解D、想法——检验8、“木头除了做桌椅板凳外,还能作什么用?”这属于发散思维的()训练方法。

A、用途扩散B、结构扩散C、形态扩散D、方法扩散9、基克提出了一个问题解决过程的模式,认为一般性的问题解决大致包括的阶段是( )。

A、建立问题表征B、搜寻解法C、执行解法D、评价10、在规定的时间内,面对相同的问题,有的人能想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答案。

这反映了思维的().A、独创性B、多维性C、变通性D、流畅性11、高创造性者具有的个性特征包括()。

A、幽默感B、好幻想C、强烈的好奇心D、独立性12、为分析问题,找到解法,学习者可以采用的策略有()。

A、问题类比B、“手段-—目的”分析C、问题分解D、想法—-检验E、问题怀疑13、下列选项中,属于无结构问题的是().A、1+1=?B、世界上有几大洋?C、有“世界屋脊”之称的是?D、衣服有哪些功能?E、如何治理空气污染?14、“红色的东西有哪些?"这属于发散思维的哪种训练方法?()A、用途扩散B、结构扩散C、形态扩散D、方法扩散15、依照基克的观点,解决问题首先要().A、建立问题表征B、搜寻解法C、执行解法和评价D、分解问题16、在搜寻解法的策略中,()是最通用也是最无力、最笨拙的方法。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5第五章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5第五章

第四节 格思里的接近性条件作用说
格思里和华生一样坚持研究行为 第一本著作:《行为方面的普通心理学》 经典拙作:《学习心理学》 理论简单,解释性差;其发展的疗法影响
较大
一、基本观点 1、学习律:刺激的某一组合,如果曾伴同过某一动
作,那么,当这种刺激组合再次出现时,这一动作往 往也随之发生。 2、学习是一次性完成的。 3、刺激:指组成刺激情境的大量刺激要素。 4、动作反应:指个别的肌肉动作。 5、学习就是在刺激要素与肌肉动作之间形成的联结。 6、伴随性,时间上的紧密联系
—联结加强或者消退 准备律:对刺激和行为联结的准备性;与需要有
关;例如:大Biblioteka 准备性3、动物的学习是盲目的,而人 的学习是有意识的。
晚年与早期的观点差异 开始重视人类学习的中介因素:
即人的观念、思想和判断 理由如右图所示 1、动物学习曲线不是直线下降 2、多次完成之后仍不免与失败 3、情景的相似性与问题解决的
桑代克兴趣十分广泛,哥伦比亚学派的主要代表; 动物心理实验的首创者; 教育心理学体系和联结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 设计了心理测验,为美国教育测验运动的领袖之
一。 一些史学家将他划归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派,但
也有不少人认为他更象行为主义学派的人物,可 他本人却认为他并不属于任何一个学派。
一、桑代克的经典实验
(干扰理论) S-R的联结中R被R’代替,R则消退或者遗忘 不认为消退是强化消失导致的
四、奖励与惩罚: 奖励和惩罚没有改变行为 而是改变了刺激情境 动物得到食物改变了饥饿的情景,故饥饿的情景和取
食形成了联结 动物改变追车的行为是因为惩罚改变了追车的情景 开车S,追车R 开车假惩罚S’,退缩R’ 所以惩罚的方式至关重要
关系
三、评价 贡献 1、创立了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 2、引入生物生理学概念,基于实验的客观性,发展

教育心理学第五章知识要点

教育心理学第五章知识要点

第五章学习的迁移1、学习迁移的概念2、学习迁移的各种不同类型3、学习迁移早期的四种理论及现代新近的理论4、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5、联系实际怎样在教学中促进学习的迁移第一节学习迁移概述一、学习迁移的含义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学习迁移具有普遍性,我们常说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是典型的学习迁移形式。

各种经验内部及其不同经验之间相互影响,通过迁移,各种经验得以沟通,经验结构得以整合。

二、迁移的种类(一)正迁移与负迁移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影响效果不同而划分。

学习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

介于正、负迁移两者之间的一种迁移状态可称为零迁移。

(二)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向,可将迁移分为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顺向迁移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

逆向迁移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

(三)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水平而划分。

学习迁移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具体讲,是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的上位经验与具有较低的概括水平的下位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垂直迁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下而上的迁移,二是自上而下的迁移。

(四)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而划分。

学习迁移分为普遍迁移和具体迁移。

一般迁移也称普遍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具体迁移也称为特殊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或经过某种要素的重新组合,以迁移到新情境中去。

石,磊(五)同化性迁移、顺应迁移与重组性迁移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而划分。

自学考试备考复习资料:教育心理学《第五章 记忆》知识点考点归纳整理汇总

自学考试备考复习资料:教育心理学《第五章 记忆》知识点考点归纳整理汇总

第五章记忆知识点汇总第一节概述一、什么是记忆(选、填)记忆是人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二、记忆的过程(选,多选)(※简述记忆的环节)记忆是通过(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这三个基本环节在人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识记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基本环节。

保持是指以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它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基本环节。

回忆和再认是在不同的条件下恢复过去经验的过程。

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能把它们在人脑中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称为回忆;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再次出现在面前,能把它们加以确认的过程称为再认。

回忆和再认是记忆过程的第三个环节。

记忆过程中的三个基本环节是相互依存、密切联系的。

没有识记就谈不上对经验的保持,没有识记和保持就不可能对经验过的事物回忆或再认。

因此,实际和保持是再认和回忆的前提,再认和回忆则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

从信息加工论的观点看,记忆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三、记忆的种类(多选)(一)形象记忆、情绪记忆、逻辑记忆与运动记忆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形象记忆、情绪记忆、逻辑记忆和运动记忆(多选)。

1.形象记忆。

2.情绪记忆。

情绪记忆。

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某种情绪和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3.逻辑记忆。

它是人类所特有的。

4.运动记忆。

运动记忆一旦形成,保持的时间往往很长久。

(二)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按记忆的意识参与程度划分,可以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1.外显记忆。

外显记忆是指当个体需要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所表现出的记忆。

2.内隐记忆。

内隐记忆是指再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

※第二节记忆的加工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角度上说,记忆是一个结构性的信息加工系统,是由三个不同的子系统构成的: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一、感觉记忆。

在记忆系统中,感觉记忆会对感觉信息初步登记。

教育心理学第五章

教育心理学第五章

第五章学习迁移1.学习迁移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2.迁移的种类:1正、负迁移2顺向、逆向迁移3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4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5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3.根据迁移产生的效果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4.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影响,也被称为积极迁移5.负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的消极影响,也称为消极影响。

6.根据发生的方向,可将迁移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7.顺向迁移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

8.逆向迁移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

9.根据迁移发生的水平可将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10.水平迁移也称作横向迁移,指先前学习的内容与后继学习的内容在难度、复杂程度属于同一水平层次上,这样的后学习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

11.垂直迁移也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12.垂直迁移包括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13.一般迁移又称非特殊迁移、普通迁移,指在一种学习中所得到得一般原理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

14.具体迁移又称特迁移,指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或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要素重新组合并移用到另一种学习之中。

15.同化性迁移: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如果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没有发生改变,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于与其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学习中去(举一反三、闻一知十)16.顺应性迁移指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需要通过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才能适应外界的变化。

17.重组性迁移: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需要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景。

18.迁移的作用:1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2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3迁移对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具有重要作用19.早期的迁移理论主要包括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经验类化理论与关系转换理论20.形式训练说以官能心理学为依据,是最早的一种迁移理论。

教育学心理第五章

教育学心理第五章

第五章中学生发展心理(一) 中学生认知发展中学生的认知发展指个体在知觉、记忆、想象、学习和思维等方面的发展。

中学生感知觉发展特点感觉的发展:1.感受性和观察力进一步发展。

2.各种感觉能力接近甚至超过成人水平。

知觉的发展:1.知觉的有意性和目的性提高2.知觉的精确性和概括性发展起来3.少年期学生开始出现逻辑知觉。

4.初中阶段,少年期学生的空间和时间知觉有了新的发展。

注意发展特点(1)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的发展和深化1.无意注意不断发展和深化,兴趣爱好逐渐稳定,注意的发展始于无意注意。

2.有意注意占有优势地位。

3.注意特征存在个体差异。

(2)注意品质的全面发展1.注意稳定性提高,但发展速度相对较慢。

2.注意广度接近成人。

3.注意分配能力还不够成熟。

4.注意转移能力缓慢增长。

记忆发展的特点1.记忆的容量日益增大,短时记忆广度接近成人;2.对直观形象的材料记忆优于抽象材料,图形记忆优于词语;3.有意记忆和抽象记忆逐渐占主导地位;4.理解记忆成为主要记忆手段。

5.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占主导地位。

思维发展的特点1.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处于优势地位2.形式逻辑思维逐渐发展,占主导地位3.辩证逻辑思维循序发展语言发展特点对字词概念的理解逐渐能够把握本质2.对语法结构的掌握逐渐丰富3.语言表达能力迅速提高(二) 情绪发展 o 情绪的分类:1、情绪基本分类:快乐、愤怒、恐惧、悲哀2、情绪状态分类(1)心境:一种微弱、瓶颈和持久的情绪状态(具有弥散性和长期性)(2)激情:爆发强烈而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具有爆发性和冲动性)(3)应激:出乎意料的紧张和危急情况引起的情绪状态 o情绪理论1、詹姆斯—朗格的机体知觉理论(1)詹姆斯:美国心理学家,1884年对情绪历程的解释理论认为情绪由生理变化激起的神经冲动传至中枢神经后产生的。

(2)朗格:丹麦生理学家,1885年提出机体知觉理论。

认为情绪是一种内脏反应。

2、凯农的丘脑情绪理论:凯农:美国生理学家观点:情绪伴随血液循环、肌肉、呼吸等一系列身体变化。

教育心理学第五章智力与创造力的培养

教育心理学第五章智力与创造力的培养

▪ PASS模型中第二个系统是同时—继时编码加工系统。在 这个机能单元中,个体接受、加工以及维持来自外部世界 的信息。这个系统存在两种加工系统:同时性加工和继时 性加工。同时性加工是指将信息合成集合,或者对有共同 特征的许多信息进行再认。继时性加工是指按照输入的系 列进行加工,它最重要的一点是输入的系列,使各个成分 形成一种链状结构。这一系统是智力活动中主要的信息操 作系统。
▪ 2.PASS模型向我们提供了对IQ测验进行分析的新视角。戴斯认为, IQ测验是一种非常有限的智力观,因为在我们认为对人类机能来说很重 要的四个认知过程中,只有两个(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在IQ测验 中被测量到。
▪ 3.神经心理学的研究在智力观中起到重要作用。鲁利亚关于大脑机能联合 区的思想直接体现在PASS模型的三级过程当中。
▪ PASS模型的第三个系统是最高层次的计划系统。这个 系统处于认知功能系统的核心,负责认知过程的计划性 工作。例如,在智力活动中确定目标,制定和选择策略, 以及对操作过程进行监控和调节。
▪ (2)对PASS模型的思考
▪ 1.PASS的提出对智力研究做出了一定的理论贡献。PASS模型揭示了智 能活动的心理机制,对智能活动的过程分析比静态的元素分析更接近心理 机制的本质。从一定意义上说,从元素到过程,这标志着智力研究基本范 型的转变。
▪ (4)音乐智力:指感知并创造音调和旋律的能力。加德纳认为这种 能力多系天赋。
▪ (5)身体-动觉智力:指运用整个身体或身体的一部分解决问题或制造产
品的能力。出色的舞蹈家、运动员、外科医生的身体-动觉能力特别强。
▪ (6)人际智力:就是理解他人的能力。人际智力高者善于处理人际 关系,善于与人交往。推销员、教师、心理咨询医生、政治家的 人际智力很高。

教育心理学第五章复习要点

教育心理学第五章复习要点

1st第五章 学习动机重要指数 ★★★★★1. 动机的含义: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趋向一定的目标,以满足某种需要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

构成动机的基本要素是内驱力和诱因。

①内驱力是引起动机的内部因素,诱因是引起动机的外部因素。

内部动机比外部动机更持久,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内部动机。

内部动机个外在的表扬、奖励无关。

2. 学习动机的含义:学习动机是动机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它是为引起和维持个体进行学习活动,并使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以满足某种学习需要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

3. 学习动机的分类:①奥苏伯尔对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分类: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驱力、附属内驱力。

②布罗菲的学习动机分类:普遍型学习动机、偏重型学习动机。

4. 学习动机的作用:决定学习的方向、增强学习的努力程度、影响学习的效果。

5. 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因素:①主观因素:学生的需要与目标结构、成熟与年龄特点、性格特征与个别差异、志向水平与价值观、焦虑程度等。

②客观因素:家庭环境与社会环境(权威型教养方式与内部动机相关,专制型教养方式与外部动机相关)、学校教育。

学习动机理论6. 强化论:①代表人物:桑代克、斯金纳②主要观点:强化可以使人在学习过程中增强某种反应的概率,使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得到加强和巩固。

人之所以具有某种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先前这种行为和刺激因强化而建立的牢固程度。

③主要评价:强化论只重外在学习动机而忽略内在的学习动机,忽视甚至否认人的学习行为的自觉性、主动性。

★7. 自我效能论:①代表人物:班杜拉②主要观点:当一个人面对一项挑战性工作时是否主动地全力以赴,取决于他对自己自我效能的评估。

③自我效能的定义:自我效能是指个人根据以往多次成败的经验,确认自己对某一特定工作是否具有高度效能,即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举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④一个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和先行因素的影响。

行为的结果因素即强化,对强化的期望即是行为的先行因素。

教育心理学第五章

教育心理学第五章

• (二)学习的产生得自于观察与模仿:学 习的实质 • 班杜拉看来,学习的实质并非来自强化, 二是来自观察与模仿。个体的大多数行为 (包括道德行为)可以在社会交往中通过 对榜样的观察而获得或改变。这种改变不 同于学习者对刺激作出反应的直接学习, 而是一种间接学习(替代学习)。榜样可 以是真实的,也可以使符号性的。
第二节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学习理论 20世纪30年代后期,斯金纳改进了桑代 克迷箱实验,设计了“斯金纳箱”。
• 斯金纳箱高约1尺,长方形,一面是单向玻璃,以 便于观察动物而不惊扰它,其底部是金属网,可 产生电击。箱内有照明小灯,并有一根连接着食 物台的杠杆或一块踏板,当动物按压杠杆时,它 可以得到一点食物,以此作为奖励。动物的行为 可以由实验者用一定的刺激及奖惩方式塑造,因 此通过改变实验程序,就可以改变动物的行为模 式。例如,大鼠按压杠杆的时间和次数可以用奖 赏出现的时间加以训练,如果动物仅在取食后1分 钟按压杠杆可再得到食物,那么动物在取食后开始 是安静的,而将至1分钟时,动物才按压杠杆;如 果每按压10次才可得到食物,动物将学会10次后 停下来去取食物。相应的记录装置可以把动物的 按压反应记录下来。
• 第三,效果律law of effect. • 桑认识到,要使猫的学习发生,食物是必 需的。所以,只有当反应的结果是愉快的, 学习才会发生;反之,反应会减弱而不是 增强。
• (四)相同要素说theory of iedntical element:一个重要的学习迁移理论 • 桑提出,只有在原先的学习情境与新的学 习情境有相同要素时,原先的学习才有可 能迁移到新的学习中去;而且,迁移的程 度取决于相同要素的多寡。 • 如何理解“相同要素”:例如,一个人小 时候学会骑小自行车,有助于他长大后骑 大自行车,但与学骑马无关。

【教师考试】教育心理学 第五章 《学习的迁移》知识与练习

【教师考试】教育心理学 第五章 《学习的迁移》知识与练习

教育心理学第五章知识与练习第五章学习的迁移第一节学习迁移概述一、学习迁移的含义: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方法、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

二、迁移的类型1、从结果上看:正迁移、负迁移、零迁移(1)、正迁移是一种学习能促进另一种学习。

(2)、负迁移是一种学习阻碍和干扰了另一种学习。

2、从产生的情境看:横向迁移、纵向迁移(1)、横向迁移是指在内容和水平上相似的两种学习之间的迁移。

(2)、纵向迁移是指不同难度、不同概括性的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

3、从迁移产生的方向看:顺向迁移、逆向迁移(1)、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

(2)、逆向迁移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

4、注意正迁移、负迁移、顺向迁移、逆向迁移四者间的关系三、学习迁移的作用1、使习得的经验概括化、系统化。

2、知识技能向能力转化的关键。

四、迁移与教学教学与迁移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使学生产生最大程度的迁移,这是有效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另一方面,真正有效的教学必须依据迁移规律。

(一)、影响迁移的条件1、学习对象有无共同因素:知识的共同因素越多,越容易产生迁移。

2、对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对原有知识知识概括水平越高,越容易产生迁移。

3、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事物之间关系的觉察):越敏锐,越容易产生迁移。

4、定势的作用:也叫心向,人对活动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或心理倾向性。

定势有一定积极作用,但也有消极作用。

5、学习态度与方法6、智力与年龄7、教师的指导方法(二)、在教学中促进迁移1、掌握双基,突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2、应用比较的方法。

3、在巩固和熟练基础上,转入下一阶段学习。

4、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和教学程序。

5、学习有效的学习方法第二节学习迁移的理论一、形式训练说(最早的学习迁移理论)1、某些学科可能具有训练某一种或某些官能(心智能力)的价值。

2、强调形式(即活动的形式,如活动是记忆形式,则不论记什么,记忆都能得到提高),强调训练。

教育心理学-第五章

教育心理学-第五章

班杜拉(1965)的经典研究:
在一项观察学习实验的第 一阶段:
让4岁儿童单独观看一 部有攻击行为的电影;
影片有三种结尾,将孩 子分为三组,分别看结 尾不同的影片:
(1)奖励攻击组; (2)惩罚攻击组; (3)控制组。
观察学习实验结果:
惩罚组的孩子,表现出的攻击行为明显少于另外两组, 而另外两组(奖励攻击组和控制组)则没有差别。
班杜拉还认为,人类的学习大多发生于社会情境之中,只有站在社会学 习的角度,才能真正理解发展。这一理论称为社会认知学习理论。
1、交互决定观
社会认知学习理论涉及三个主题: (1)观察学习; (2)自我调控; (3)自我效能。
社会认知学习理论
(1)观察学习
班杜拉认为,在社会情境下,人们仅通过观察别人的行 为,就可迅速地进行学习。当通过观察获得新行为时, 学习就带有认知的性质。
(4)生理和情绪状态。正面情绪增强自我效能,负面 情绪会降低自我效能信念。
如果一个操作出现后,有强化刺激尾随,则该操作 的概率就增加;
已经通过条件作用强化了的操作,如果出现后不再 有强化刺激尾随,则该操作的概率就减弱,甚至消失。
操作性条件作用的一般性原则
①任何反应如果随之紧跟强化(奖励)刺激,这个反 应都有重复出现的趋向。
②任何能提高操作反应率的刺激都是强化刺激。
社会认知学习理论
(2)自我调控 随着社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人们对外部奖励与惩罚的依 赖越来越少,更多的是依靠自己的内在标准,对自己的行 为进行奖励和惩罚,亦即对行为进行自我调控。 自我调控包括:自我观察、自我评价和自我强化三种成分。
(2)自我调控
人们进行自我评价的标准是怎样获得的呢? 班杜拉认为,既是奖励与惩罚的产物,同时也是榜样 影响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