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合集下载

鸭疫里氏杆菌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鸭疫里氏杆菌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鸭疫里氏杆菌病的症状及医治方法鸭疫里氏杆菌病现在已经成为危害鸭子最严重的疾病,各阶段鸭子都会感染,但以雏鸭发病率最高。

它具有沾染性,一旦有鸭子发病,就会很快造成全部鸭场内传播,导致更多鸭子感染该病。

本病对养鸭场的危害很大,所以要在平时注意做好预防,若有发觉有鸭子感染,要及时隔离医治,加强全群预防。

鸭疫里氏杆菌病的症状有哪些?本病主要侵害小鸭子,发病特别急的常常来不及医治,没有显现明显发病症状,当发觉时已经死亡。

有的急性发病鸭子,主要症状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降落乃至停食、喜卧走动少、眼鼻部有分泌物流出、拉稀等,如果没及时发觉和医治,随着病情发展会显现神经症状,最后病死。

当然,也有的发病慢,鸭子一样会精神萎靡、胆小、越来越瘦乃至显现神经症状,若能及时发觉,进行医治可得到有效控制。

注意:有时候本病多与大肠杆菌病、禽霍乱、沙门氏菌病、葡萄球菌病等并发,所以在诊断时要仔细加以区分,确诊后再对病鸭进行下药医治。

鸭疫里氏杆菌病怎么医治?医治方案1:医治可用浆膜康与专用稀释液混合稀释至50ml,注射用于成鸭250羽,雏鸭500羽,一天一次,连用两天。

对于病情严重的患鸭,可加重药量使用。

医治方案2:也可用鸭疫氟利净100g,拌料200kg,连用3-5天。

对鸭疫里氏杆菌病的医治,有着非常不错的疗效。

医治方案3:用中农鸭博士每袋医治成鸭2000羽,雏鸭4000羽,集中饮水,一日1~2次,连用 3-5日。

重症可加倍量使用。

医治方案4:用杆浆抗体对病鸭进行肌注医治,也有着很好的成效。

注意事项:(1)有条件的在医治时可对病鸭进行药敏实验,挑选敏锐药物进行医治。

没有条件的话,可采取以上方案进行医治。

(2)在对病鸭医治期间,注意同时对鸭场进行及时消毒处理,可减少发病率。

(3)治愈后的鸭子,可在稳固后再接种疫苗,进行免疫。

(4)对本病,不论是医治,还是预防,使用药物都应足量。

医治病鸭,可根据鸭子的实际病情程度挑选合适的医治方案。

鸭疫里氏杆菌病怎么办?鸭疫里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鸭疫里氏杆菌病怎么办?鸭疫里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鸭疫里氏杆菌病怎么办?鸭疫里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鸭是常见的家禽之一,是雁形目鸭科鸭亚科水禽的统称,主要有家鸭、野鸭两种。

疫里氏杆菌病是一种常发于鸭身上的疾病,先通过自然感染1-8周龄的鸭,而后在鸭群里传播蔓延,从而降低鸭的存活率。

那么大家知道鸭疫里氏杆菌病怎么办吗?下面就让我们看看鸭疫里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鸭疫里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临床症状:1、最急性型:见不到任何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

2、急性型:病初表现眼流出浆液性或粘性的分泌物,常使眼周围羽毛粘连或脱落;鼻孔流出浆液或粘液性分泌物,有时分泌物干涸,堵塞鼻孔;轻度咳嗽和打喷嚏;粪便稀薄呈绿色或黄绿色;嗜睡、缩颈或嘴抵地面、腿软、不愿走动、步态蹒跚;濒死前出现神经症状,如痉挛、背脖、两腿伸直呈角弓反张状、尾部摇摆等,不久抽搐而死,病程一般2-3天。

3、慢性型:多见于日龄较大的小鸭,病程1周以上。

病鸭表现精神沉郁、少食、共济失调、痉挛性点头运动、前仰后翻、翻转后仰卧、不易翻起等症状。

少数鸭出现头颈歪斜,遇惊扰时不断鸣叫和转圈、倒退等,而安静时头颈稍弯曲,尤如正常。

因采食困难,逐渐消瘦而死亡。

预防与防治:1、预防:加强饲养管理,注意育雏室的通风换气,干燥防寒。

适宜饲养密度,清洁卫生等是控制和预防本病的有效措施。

2、药物防治:多种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对本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由于鸭疫里氏杆菌易产生抗药性,用药前最好能做药敏试验,筛选高敏药物,并注意药物的交替使用。

一般可选用下列药物:复方敌菌净0.04%比例拌料口服4-6天;庆大霉素按4000-8000微克/公斤体重肌注,每天1-2次,连用2-3天;利高霉素按药物有效成分0.044%拌料口服3-5天;磺胺喹沙啉,按0.1-0.2%比例拌料口服3天,停药2天后再喂3天;青霉素、链霉素肌注,雏鸭各0.5-1万微克,中幼鸭各4-8万微克。

3、疫苗预防:鸭疫里氏杆菌血清型较复杂,美国成功研制了包括1、2、5三种血清型的多价弱毒活疫苗,经气雾或饮水免疫1日龄雏鸭,可产生明显的保护作用。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控措施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控措施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也称新鸭病、鸭传染性浆膜炎、鸭疫巴氏杆菌病,是一种广泛传播的、接触感染性细菌病,主要感染幼鸭、火鸡和鹅很少感染。

其他水禽、鸡和雉鸡偶尔也可感染。

根据典型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病理变化和细菌分离鉴定,可以作出诊断。

确诊需进行分离培养,鉴定病原。

1病原与传播鸭疫里默氏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无芽孢,过氧化氢酶和氧化酶阳性,无运动力。

可在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上于微需氧环境下生长。

鸭疫里默氏杆菌几乎没有特征性的表型特性,因此需要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分离和鉴定。

确诊需要进行基因型鉴定。

与多杀性巴氏杆菌相似,鸭疫里默氏杆菌有多种免疫型(或血清型)。

由于不同血清型之间无交叉保护,因此用菌苗进行全面预防的难度加大。

流行病学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认为鸭是通过环境经呼吸道途径被感染的,也可通过受伤的脚蹼而感染。

火鸡可通过伤口或在其他病原体破坏呼吸道上皮时,经呼吸道途径而受到感染。

2症状与病理通常在2~5d潜伏期后出现临床症状。

1~7周龄鸭常易发病,表现为流泪和流涕,轻度咳嗽和打喷嚏,头颈部震颤,运动失调。

在典型病例中,发病雏鸭仰翻卧地,双腿呈划水状。

可见生长发育迟缓。

背后部或肛门周围也可见坏死性皮炎。

最典型的病变是心包和肝脏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液。

常见有纤维素性气囊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引起纤维素性脑膜炎。

肝脏、脾脏肿大。

可见有肺炎。

死亡率一般为2%~50%。

大部分发病鸭可发生黏液脓性或干酪性输卵管炎。

由于多数种鸭停止产蛋,因此必须予以扑杀。

发病火鸡一般为5~15周龄,表现为呼吸困难、精神不振、弓背、跛行、歪颈。

最明显的病变是纤维素性心包炎和心外膜炎。

也可见有纤维素性肝周炎、气囊炎和化脓性滑膜炎。

有时可见骨髓炎、脑膜炎和局灶性肺炎。

死亡率5%~60%,淘汰率3%~13%。

3诊断根据典型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病理变化和细菌分离鉴定,可以作出诊断。

其他疾病如大肠埃希菌病和衣原体病,也可产生类似病变。

分离培养时推荐使用巧克力琼脂,也可用血液琼脂,置于烛罐中或5%二氧化碳条件下,37℃培养。

番鸭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治

番鸭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治

03
诊断方法
临床诊断
1 2
观察鸭群
观察鸭群的整体健康状况,包括食欲、活力、 运动协调性等。
观察症状
观察鸭群是否存在呼吸道症状、腿软、眼盲等 症状。
3
流行病学调查
了解鸭群的饲养环境、疫苗接种情况等,以辅 助诊断。
实验室诊断
细菌分离培养
从病死鸭的体内取样,进行细菌分离培养,观察细 菌的生长情况及形态特征。
番鸭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 治
2023-11-04
目 录
• 病原学和流行病学 •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 诊断方法 • 治疗方法和药物选择 • 预防和控制措施 • 研究进展和未来趋势
01
病原学和流行病学
病原学特征
革兰染色阴性
鸭疫里默氏杆菌的革兰染色特 性为阴性。
多形性
该菌形态多样,包括球形、杆状 和丝状等。
实时荧光定量PCR
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病鸭体内 病原菌的拷贝数,以评估感染程度。
04
治疗方法和药物选择
抗菌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如氟苯尼考、庆大 霉素等,对感染番鸭进行治疗。
用药途径
通过口服、注射等方式,将药物送达到番 鸭体内。
疗效评估
根据番鸭症状缓解情况、细菌学检查结果 等,评估抗菌药物治疗的效果。
培养特性
该菌需在含有血清、卵黄等动物源 性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才能良好生 长。
流行病学特点
季节性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主要在冬春季节发生,与气候寒冷、 鸭舍通风不良等因素有关。
01
易感动物
该病主要感染番鸭、麻鸭等水禽,其 他动物如鸡、鹅等对该病抵抗力较强 。
02
03
传播途径

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实验室诊断与防控

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实验室诊断与防控

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实验室诊断与防控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一种由里氏杆菌引起的家禽急性传染病,主要侵犯家禽的肺部和气道,严重影响家禽的健康和生产能力。

该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对家禽养殖业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为了更好地控制和预防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需要对其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点、实验室诊断方法和防控措施进行深入了解。

一、流行病学特点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主要发生在鹅和鸭等禽类中,特别是在水禽中更为常见。

病原菌主要通过水、食物、空气、粪便等途径传播。

也可通过人和昆虫的接触等途径传播。

在饲养水禽的养殖场,由于环境恶劣,空气污染等原因,容易引发大规模的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流行。

二、临床特点1. 急性病程: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患禽呈现急性发病,病程迅速,症状严重。

患禽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发热、食欲减退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抽搐、昏迷等。

2. 病理变化:病理学上主要表现为肺结核、病变肺气囊、气道炎等。

病变肺气囊常常是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典型病理特点,对患禽的呼吸和免疫功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3. 死亡率高:由于病情急性、症状严重,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患禽死亡率较高,对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三、实验室诊断方法1. 细菌学检测:通过对患禽进行痰液、肺组织、气管分泌物等样品的培养和鉴定,可以筛查出里氏杆菌病的患者。

2. 分子生物学检测:PCR技术可以对病原菌进行快速、精准的检测,为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

3. 免疫学检测:ELISA、免疫沉淀等技术可以检测出患禽体内对病原菌的免疫反应,为病情的诊断和预防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四、防控措施1. 加强养殖管理:养殖场应加强卫生管理,保持禽舍内的清洁卫生,保持空气清新,减少病原菌的传播途径。

2. 规范饲料喂养:合理饲养、饲料清洁卫生是预防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关键。

饲养时要选用优质的饲料,定期消毒水源和饮水设施,提高禽类的免疫能力。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诊断与防治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诊断与防治

出物附着,与胸腹壁粘连严重。 脾脏肿大为原来的一到两倍,脾脏表 面也存在大量纤维素性渗出物附着。有 6 只病死鸭一侧或两侧跗关 节肿大,切开肿大关节,流出大量粘稠的乳白色渗出液。 有 6 只病死 鸭腹腔积液,颜色呈现橙黄色,并且存在絮状沉淀物。
四、实验室诊断 无菌环境下,采集上述病死鸭病变组织,将病料接种到血清 培养基中,37 度恒温培养 48 小时, 在培养基上生长出细小针尖, 大小无所菌落。 将分离得到的致病菌接种到还有 5%兔血液培养 基上纯化培养 48 小时,生长出灰白色大小 1cm 左右的菌落,菌落 周围不存在溶血环。 挑取致病菌,制成涂片用革兰氏染色镜检,发 现短杆状。 革兰氏阴性染色,单个或成对存在的疫里默氏杆菌。 五、诊断 结合发病经过、临床症状、病理学变化和实验室诊断结果, 最终确诊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 六、防治 确诊之后, 要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治疗, 以降低死亡 率。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治疗主要选择抗生素进行针对性治疗。但 由于该种致病菌很容易产生耐药性, 并且不同血清型以及同血 清型的不同菌株对同一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存在较大差异性,而 药敏试验在临床治疗上又得不到普遍应用, 所以在治疗过程中 经常出现盲目用药、治疗效果差、甚至治疗失败的现象。 鸭疫里 默氏杆菌病治疗过程中,结合多年实践经验,使用庆大霉素、卡 那霉素、磺胺-5 甲基嘧啶、头孢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轮换交替 治疗,能够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可以使用 5%的氟苯尼考粉剂 进行拌料治疗,按照饲料总量 2%的比例拌料,连续使用五天。个 别病程严重的患病鸭可以使用氟苯尼考注射液, 按照体重每公 斤使用 25mg,肌肉注射,连续使用两天,能够取得很好的治疗效 果。 同时也可以使用先锋霉素,按照体重每公斤使用 25mg 肌肉 注射,也能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最近几年通过采用中西药联合 治疗, 也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在使用抗生素对症治疗的同 时,可以使用黄连 15g,青木香 15g,白头翁 20g,蒲公英 30g,鱼 腥草 15g 水煎后,将药液和饲料混合后,让患病鸭自由采食,连 续使用五天。 对于病症较为严重的患病鸭,可以直接灌服药液。 七、体会 在做好治疗工作的同时,还要采取措施,做好预防工作。 鸭 舍及运动场可以使用 10%的生石灰水进行全面消毒, 要及时清 理鸭舍,粪便堆积发酵。 保证鸭舍正常通风换气,避免有毒有害 气体堆积,同时要控制好鸭群饲养密度,避免因为饲养密度过大 而导致疫病发生。 同时还要实行全进全出饲养管理制度,按照不 同批次、不同日龄对鸭群进行合理分群。 鸭子出售之后,要及时 对饲养用具、场地、棚舍、水池进行全面消毒,间隔一周后再次消 毒后才能进入新雏鸭。 预防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最有效的手段是 接种疫苗。 可以在雏鸭 8 日龄皮下注射鸭疫里默氏杆菌灭活疫 苗 1ml,21 日龄后再强化免疫一次。 或者在雏鸭 4 日龄皮下注射 鸭疫里默氏杆菌和大肠杆菌二联灭活疫苗,每只鸭注射 1ml,能 够很好预防该种疾病发生。 (作者单位:350714 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丹云畜牧兽医站)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控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控

2024.03 71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导致病鸭出现纤维素性的心包炎、肝周炎等,主要感染2~8周龄的鸭,传染性和死亡率较高,严重危害鸭养殖业的发展。

1 流行特点该病的病原菌是鸭疫里默氏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无芽孢,无鞭毛,有荚膜,有21个的血清型,各血清型间无交叉免疫,我国流行的类型主要是血清1型。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传染源为病鸭和带菌鸭,污染饲料、饮水和垫料等,健康鸭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接触感染。

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鸭均可感染,但 2~8周龄的鸭最易发病,1周龄以内和成年鸭几乎不会发病。

2 临床特点该病有1~3天的潜伏期,最急性型病程短,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可在几小时内死亡。

急性型的病程在1~3天,发病初期病鸭精神萎靡,共济失调,嗜睡,喜卧,缩颈或低头啄地,食欲减退甚至废绝,眼鼻分泌物增多,呈黏液性或浆液性,黏连眼睛周围羽毛导致羽毛脱落,并堵塞鼻腔,致使病鸭咳嗽和打喷嚏。

有的病鸭腹泻,稀便由白色变为绿色,有腥臭味;有的病鸭有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严重者全身抽搐,死亡。

亚急性或慢性型的病程较长,通常在7天左右,病鸭精神萎靡,嗜睡,羽毛杂乱,离群独卧,共济失调,前仰后翻或转圈,有的病鸭头颈歪斜,易受惊吓,鸣叫不停;有的病鸭跗关节肿胀,跛行,最后逐渐衰竭死亡。

3 病理变化剖检病死鸭发现,肺部充血、水肿,有炎症;气囊增厚、浑浊,有纤维素性渗出物附着;心脏边界不清,心外膜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物,可与心包发生黏连;心包积液,心包膜变厚,心包和肝脏表面有一层易剥离的纤维素膜,呈淡黄色或者灰白色;肝脏质脆、肿大,呈土黄色或棕红色,可有小坏死灶;脾脏肿大,表面呈花斑状;肾脏充血;大部分病鸭有输卵管炎的症状,产蛋率低,有的病鸭有纤维素性脑膜炎、跗关节积液等症状。

4 诊断根据病鸭的发病特点和剖检结果等可做初步诊断,经实验室检查才可确诊。

无菌条件下,取病死鸭的心、肝、脑等组织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麦康凯琼脂培养基和巧克力琼脂培养基,37℃培养1~2天,只有巧克力琼脂培养基上有表面光滑、湿润的菌落生成。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

三、剖检病变
1.心脏:心包液增多,心包膜有纤维素性渗出物附 着,病程较长者,纤维素渗出物机化,引起心 包粘连。 2.肝脏:肝表面被覆一层厚度不均的灰白色纤维素 膜,极易剥离,有的病鸭肝表面有大量针尖大 小白点。
3.气囊:囊壁混浊增厚,呈纤维素性气囊炎。
四、鉴别诊断
本病在剖检病变方面与大肠杆菌极为 相似,但大肠杆菌病发病率较低,大小鸭 均可发病,没有出现全身抽搐、角弓反张 等神经症状,肝脏常呈现绿色,内脏有腥 臭异味,这些都是与鸭浆膜炎不同的地方。 当然,最后确诊还需取病料进行细菌培养 和鉴定。
2、抗体疗法
鸭疫里氏杆菌病、鸭病毒性肝炎高免蛋黄液
皮下或肌肉注射每只1毫升,一般注射一次,必要
时次日再重复注射一次。
3、疫苗接种
鸭疫里氏杆菌、大肠杆菌铝胶灭活苗 皮下注

每只0.5-1毫升,7-10日龄注射,7日后产生抗
体。
呈神经症状的病鸭
眼窝下窦炎
心囊炎及肝包膜炎
心囊炎及肝包膜炎
腹腔内浆膜炎
④喹诺酮类:普杀平、帝诺(用法见说明书)
⑤先锋霉素 饮水 100斤水10克 肌注 1公斤体重30-50毫克
⑥ 5%普乐健(含氟甲砜霉素)肌注 1公斤体重20毫 克 ⑦复方庆大霉素注射液 肌注 1公斤体重1毫升
用药注意事项:
①在发现鸭群出现症状(如拉绿色稀粪)时立即
投药治疗,效果最好,否则死亡明显增多。 ②病情较重可同时使用二种药,如氯霉素拌料、 普杀平饮水。 ③如病鸭食欲降低或废绝,且陆续死亡,应同时 使用注射剂,全群进行肌肉注射,一天一次, 注射1-2次。
五、防治
加强饲养管理,要有良好的育雏设备, 冬季防寒、夏季防暑。要有合理的饲养 密度,通风良好,防止潮湿,勤换垫草。 采用“全进全出”的育雏方法,育雏室 彻底清洗,喷洒药液,熏蒸消毒后再用。

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实验室诊断与防控

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实验室诊断与防控

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实验室诊断与防控1. 引言1.1 疫病概况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家禽,尤其是鹅和鸭。

这种疾病最早发现于19世纪,至今仍然具有一定的流行性和危害性。

里默氏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具有较强的毒力,能够在家禽体内迅速繁殖并引起严重的感染。

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的家禽或污染的环境传播。

患病的家禽常出现发热、呼吸困难、粪便异常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突发性死亡。

由于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对家禽的危害性较大,且病原体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因此必须引起养殖户和兽医部门的高度重视。

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包括加强养殖管理、定期消毒、隔离患病家禽等措施,可以有效遏制疾病的传播,保障家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1.2 疾病特点疾病特点是指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特异性,主要表现为病原菌对鸭、鹅的选择性寄生,引起鸭、鹅消瘦、食欲不振、腹泻、死亡等症状。

疾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致病性,患病的禽类易造成暴发性死亡。

疫病还会导致免疫能力下降,使得感染的禽类更容易受到其他病原体的感染,并引发其他疾病。

疫病还具有慢性感染的特点,病原体在禽类体内长期潜伏,使得疫病难以完全根除。

及早发现和有效治疗对于控制疫病的传播至关重要。

对于饲养行业而言,加强对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防控意识和措施是保障禽类养殖业稳定发展的关键。

2. 正文2.1 流行病学特点默氏杆菌病是一种由默氏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感染水禽,尤其是鹅和鸭。

这种病在全球范围内有着不同程度的流行,尤其在养殖水禽密集区域更为常见。

默氏杆菌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致病性,且在水源和土壤中可以长期存活,使得疫情蔓延迅速。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默氏杆菌病主要通过水源、粪便及食物传播。

饮水和食物受到污染后,水禽会通过口腔、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感染病原体。

密切接触感染水禽的人员也容易受到传染。

在水禽养殖场和密集市场,疫情传播风险较高。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山 东琪康 生物技 术有 限公 司 李 连任 )
2018 4/33
动 物 诊 所 葬 臻
氟苯尼 考 30毫克/千克 肌 肉注 射 ,1次/ 天 ,连用 3天 。由于鸭疫里默 氏杆 菌容 易 出现 耐药 性 ,为 达到 更好 的治疗 效 果 ,用药前 最好进行药敏试验 ,筛选高 敏药物进行 治疗 ,为防止耐药性的产生 可交替使用 药物。
采取 以上综合性 的防治措施 ,2天 后患病鸭症状和死亡率就大大减轻 ,采 食 量 明 显 上 升 ,疫 情 很 快 得 到 了 控 制 , 5天后发病鸭基本恢复健康 。
四 、 预 防 措 施 1.加 强饲养 管理水平 。不同 日龄 、 批次的鸭必须分开饲养 ,合理调整鸭群 饲养密度 ,要保持适宜的育雏温度和湿 度 。应 注 意 通 风 换 气 ,及 时 排 出鸭 舍 内 有毒 、有害气体 ,注意保 暖防寒 ,保持 鸭舍生活环境千燥清洁 ,地面育雏应勤 换垫 料 。避 免 转群 、驱 赶 、运 输 、 日 晒 、雨淋等不 良因素影响 ,减少各种应 激 因素发生 。供给清洁 的饮水 ,饲 喂新 鲜的优质 、全价配合饲料 ,以提高雏鸭 的体质和抗 病能力。 2,做 好 免 疫 接 种 工 作 。接 种 疫 苗 是 预防该病最经济有效 的方法 。 目前 主要 有灭 活油乳剂 疫苗 和弱毒灭 活苗两种 , 一 般 在 6~9日龄首 次进行 免 疫 ,在首
一 、 流行病 学 本病 四季均 可发 生 ,但在 冬 、春季 较多发 ,各品种 的鸭都 可以感染 此病 , 感 染率 高达 90%以上 。该 病 主要 感 染 1~8周龄 的雏 鸭 ,1周龄 以内的雏 鸭因 有母 源抗 体 而很 少发 病 ,2—5周龄 的 雏鸭最易感 染 ,8周龄 以上的鸭很少 发 病 。 主 要 经 过 消 化 道 、呼 吸 道 、破 损 的 皮肤 和黏 膜等 ,也可 通过 种 蛋垂 直传 播 ,主要 的传染途 径是受 污染 的饲料 、 饮水 、环境 等。育雏 室空气不流通 ,饲 养 密度过大 ,卫生条件不好 ,饲料 中缺 乏微量元素 、维生素以及 蛋 白质含量过

鸭病诊断与防治

鸭病诊断与防治

鸭病诊断与防治随着养鸭业的规模化、高密度集约化饲养,以及近年来从域外引种增加,国内禽类品种交流频繁,各类疫苗的广泛使用等原因,使各种禽类传染病不断扩散。

鸭病己成为鸭业生产的最大障碍。

鸭是小型经济动物,生命周期短,一旦发病,传播快、死亡率高,经济损失也很惨重。

所以,养鸭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现在我们就向大家介绍几种常见鸭病的诊断与防治,和鸭病的综合预防等技术措施。

一、鸭传染性浆膜炎病1、病原: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杆菌病。

是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以危害幼龄鸭为主的一种急性或慢性、接触性、细菌性传染病。

鸭传染性浆膜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不同品种的鸭均可感染,发病率与死亡率都很高,感染率可达90%以上、死亡率达10-75%左右,急性型病例l-2天内死亡,病程较长的8-10天死亡。

在一般情况下,主要发生于1-8周龄的雏鸭。

2-3周龄雏鸭最易感染,8周龄以上的鸭和成年鸭很少发病,但可带菌成为传染源。

鸭传染性浆膜炎主要经呼吸道或皮肤伤口感染,也可通过种蛋垂直传播。

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空气等都是重要的传染途径,育雏舍密度过大、换气不畅、潮湿、饲料中缺乏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蛋白质过低等,都是鸭传染性浆膜炎发生的诱因。

2、临床症状:患传染性浆膜炎的病鸭症状基本一致。

临床表现为病鸭精神萎靡,嗜睡,食欲下降。

呼吸困难,站立不稳,咳嗽,打喷嚏,呈“犬坐”或“企鹅”状。

眼、鼻有浆液性分泌物流出,常使两眼周围羽毛粘连脱落。

腹泻,拉黄白色或淡绿色稀粪便,患病后期有神经症状,运动失调,典型症状表现为,病鸭缩颈或头颈歪曲,转圈运动,双脚麻痹,行走不稳,栽跟头等。

3、防治措施:预防鸭传染性浆膜炎,要从改善育雏室的卫生条件开始,特别是要注意通风、干燥防寒及控制饲养密度,地面育雏时要勤换垫草,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制度。

定期对场地、用具及饲槽等进行彻底消毒。

做好药物防治是控制发病和死亡的一项重要措施。

但要注意,在使用药物预防治疗前应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治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治

强化饲养管理
提高鸭子的免疫力,保持 饲料和水源的清洁和充足 ,注意营养均衡。
避免应激反应
减少环境变化和运输等应 激因素,降低感染风险。
治疗策略
及时诊断
对疑似病例及时采样送检,确 诊后制定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
使用敏感药物如氟苯尼考、庆大 霉素等进行治疗,注意用药量和 疗程。
辅助治疗
补充营养、增强免疫力和防止继发 感染等辅助治疗有助于提高治愈率 。
详细描述
2023年夏季,某养鸭场发现鸭子 出现呼吸道症状和腹泻等症状, 诊断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混合感 染。这种混合感染病例增加了诊 断和治疗的难度,给养鸭业带来 潜在威胁。
防治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环境卫生, 定期消毒,及时诊断并治疗病鸭 ,同时要预防其他疾病的感染。
05
总结与展望
研究成果总结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病因学
研究已证实,鸭疫里默氏杆菌是引起该病的主要病原体。该病原体具有多种毒力因子,如荚膜、鞭毛等,可增强其对宿主细 胞的侵袭能力。
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主要表现为肝脏、心脏和肾脏的炎症和损伤,以及全身性败血症。病理解剖学研究揭示了这些器官的病 理变化过程。
诊断方法
已开发出多种诊断方法,包括细菌分离鉴定、血清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等。这些方法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应根据具体 情况选择合适的诊断策略。
加强耐药性监测和研究,以应 对日益严重的耐药性问题。
继续开展疫苗研究,开发出更 安全、高效的疫苗,以提供更 全面的免疫保护。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病理变化
雏鸭
剖检可见全身性败血症,肝脏、脾脏、心脏、肾脏等器官肿大、充血或出血。
成年鸭
剖检可见肝脏、脾脏、心脏等器官肿大、充血或出血。

一起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一起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一起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断与治疗作者:林传钦来源:《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第9期1?流行特点该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没有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能引发。

病菌可以经过饲料、饮水、尘土、飞沫等进行传播,通过鸭的呼吸道、消化道以及皮外伤进行侵染,进行为害。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危害对象不分品种,不分阶段。

但其中2-3周龄的雏鸭发病几率最大,最易感染,其余年龄段的则发病率相对较低。

养殖过程中,饲养与管理的不合理,以及各种应激都可能应发疾病,还可能时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并发症,其中雏鸭发病几率较高,死亡率在5%~75%。

尤其在养殖过程中,养殖环境的突然转变,或者气候的骤变,使雏鸭受寒引发该病;发生疾病后,还有可能继发其他疾病,引起混合感染,再加上鸭舍卫生条件太差以及饲料搭配不合理,都可能使病情加重,提高死亡率,达90%以上。

如果患病轻,也会影响雏鸭正常生长发育,降低饲料报酬率,失去饲养价值,此外,鸭疫里默氏杆菌的生存能力非常强,导致该病大范围传播,危害更多鸭只。

2?发病情况2015年7月,永泰县梧桐镇邱演村某养殖场,共饲养6000只9日龄肉鸭,由于连续几天刮风下雨,气温骤降好几度,导致大量的幼鸭受冷引发疾病,主要以流鼻涕、拉稀为主要病症;开始养殖者使用流感止咳散,但效果不大理想,且幼鸭腹泻进一步加重,并有个别鸭只发生死亡。

养殖者于7月18日来单位求诊。

3?临床症状患病后,鸭子精神沉郁、困倦,整体状态较差,萎靡、不愿走动;采食量下降,且个别眼角有白色粘液,流鼻涕,有的鸭子有呼吸道症状,如:咳嗽、甩头等;怕冷,有堆群形象,赶鸭子下水时,有部分鸭子出现沉水现象,并伴有拉稀症状,脱水,眼球下陷。

随着病情的逐渐加重,个别幼鸭表现出角弓反张,抽搐而死。

4?解剖病变现场共解剖3只,其中2只是死亡不久,1只发病严重。

解剖后发现其呈纤维素性心包炎,心包液增多,心包膜外面覆盖纤维素性渗出物,使心外膜与心包膜形成粘连;肝表面覆盖一层灰白色或灰黄色纤维素膜,易剥离;2只肠粘膜少量出血;鼻有白色分泌物,喉头、气管有粘液[1]。

鸭疫里默民杆菌病的诊治

鸭疫里默民杆菌病的诊治
3 d。
养 基 上 4~ 5d即 死 亡 。
3 剖检 变化
解剖病鸭 2 0羽 ,病 变 基 本 一 致 ,暴 露 内脏
5 诊 断
根 据 发 病 情 况 ,临 床 症 状 , 检 变 化 及 实 验 剖
时 , 主 要 的特 征 是 全 身 浆 膜 纤 维 素 性 渗 出 , 最 呈
河南郑州 4 0 0 5 00
身 体 必 须 的 电 解 质 , 坚 持 室 要
内外 环 境 的 清 洁 和 消 毒 。 64 采 用 “ 进 全 出 ” , . 全 制 以便 彻 底 消 毒 , 断 病 原 。 引 进 雏 切 鸭 适 量 投 喂 微 生 态 制 剂 。 节 调 雏 鸭 肠 内 的 微 生 态 环 境 , 强 增 有 益 菌 群 的 生 长 繁 殖 , 制 有 抑 害 细 菌 生 长 繁 殖 , 利 于 防 制 有 本病 。
后 呼 吸 道 病 、 内 空 气 质 量 差 诱 发 盲 肠 扁 桃 体 出 血 , 肠 出血 。 个 别 舍 直 呼 吸 道 病 或 鸡 群 密 度 过 大 、 风 不 鸡 腹腔 有 大量 泡沫样 物 和黄 色干酪 通
良等 引起 呼 吸 道 疾 病 , 伴 随 不 同 且 物 程 度 的 死 亡 。 者 在 2 1 2月份 笔 02年
46
第4期 2 1 02年 吉林畜牧兽 医
口 ■i y ■i . 疃萝 ● …一 暑
I n umnl mn
星 可 溶 性 粉 饮 水 I~ 2gL, / 每 日 2次 , 用 5~ 7d 连 。 6 . 改善育 雏室 的卫 生 条件 , 2
对 场 地 , 槽 、 槽 用 1%的 石 饲 水 0 灰 乳彻 底 消毒 。 63 加 强 饲 养 管 理 , 取 合 理 . 采

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实验室诊断与防控

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实验室诊断与防控

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实验室诊断与防控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一种由默氏菌属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经常致死性的动物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家禽中,尤其是鹅和鸭。

本文将介绍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实验室诊断和防控措施。

一、流行病学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嗜片状杆菌(Yersinia anatipestifer)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

该病主要通过气体传播和暴露于感染鸟类的粪便和分泌物中传播。

在鹅和鸭群中常见,并且在全球范围内都有报道。

该病的主要病原菌是鸭嗜片状杆菌,其主要通过呼吸道、食管和消化道入侵寄主细胞,引起病变。

该病具有高度传染性,易在家禽群中迅速蔓延,主要发生在2周到4个月龄的鹅和鸭中。

二、临床特点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急性感染,常伴有高热、呼吸困难、鼻腔分泌物增加、粪便增加和异味、无食欲、腹泻等症状。

严重感染者还会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抽搐、瘫痪等。

感染者常常表现为全身性临床症状,包括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欲不振、呼吸困难、饲料的摄取量和水的消耗量减少等。

临床上可见有呼吸急促、贫血、杂音等表现。

经过细菌学检查可以发现肺部感染和胸腔积液。

三、实验室诊断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实验室诊断主要通过细菌学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检查来进行。

1. 细菌学检查:从疑似病例的组织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并通过形态学、生化学和生理学特性进行鉴定。

一般采用鹅疫链球菌特异性琼脂潜血素试验和默氏凝霉素试验进行确诊。

2. 分子生物学检查:采用PCR技术检测样本中的DNA序列,通过特异性引物对目标基因进行扩增,并通过电泳分析检测扩增产品,以确定病原体的存在。

这种方法判断快速、准确,并且对于鸭嗜片状杆菌的检测有很高的特异性和灵敏性。

四、防控措施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防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鸭疫的主要方式。

目前市场上有多种鹅鸭疫的疫苗可供选择,选用合适的疫苗进行定期接种可以有效控制鹅鸭疫的流行。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
血清学检测
采集病鸭血清,利用血清学方法检测抗体水平,如ELISA、 HI等,有助于了解鸭群感染情况及疫苗免疫效果。
分子生物学检测
利用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病料进行检测,能够快速准 确地诊断鸭疫里默氏杆菌病。
鉴别诊断
与其他细菌性疾病的鉴别
如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等,可通过细菌分离鉴定、血清学检 测等方法进行鉴别。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临床症状
病鸭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眼鼻有分 泌物、呼吸困难、摇头、瘫痪等。
病理变化
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等,心包积 液、肝脏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物、气 囊浑浊等。
02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 断
临床诊断
流行病学特点
了解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流行病 学特点,如发病季节、易感动物、 传播途径等,有助于初步判断是 否为该病。
特征
该病主要感染2-6周龄的雏鸭,发 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可引起急性 败血症、心包炎、肝周炎、气囊 炎等病理变化。
病原学和流行病学
病原学
鸭疫里默氏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小 杆菌,无芽孢、无鞭毛,不能运动。 该菌对理化因素抵抗力较弱,对常用 消毒药敏感。
流行病学
该病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 伤口感染传播,多发生于饲养管理不 良、环境卫生差、密度过大、气候骤 变等因素引起的机体抵抗力下降时。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引流术
对于内脏器官的感染,可进行引流术,以排出脓 液和坏死组织。
切除术
对于某些严重的感染病变,如坏死性肠炎等,可 以进行局部或全部器官的切除术。
辅助治疗
支持治疗
01
给予患者充足的营养、水分和电解质,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 合 症 、鸭疫 败 血症 、鸭疫 巴氏杆 菌病 、传 染 性浆 膜 炎等 ,而 鸭 呈 土黄 色 ;鼻 窦 腔 内有 灰 白色 豆 腐 渣样 渗 出 物 ;脑 膜 充 血 、 出
的鸭 疫里 默 氏杆 菌病 曾被称 为 鸭流 感或 鸭 渗 出性败 血 症 。该病 的 血 。 ・
病 原体 是 鸭疫 巴氏杆 菌 引起 的一 种 急性 或慢 性 传染 病 ,主 要侵 害 3 . 5 实 验 室 诊 断
℃下培养1 2 ~1 6 h 即失去活力。在水中和垫料中可分别存活1 3 d 和 构 ,多 为单个 散在 。
2 7 d。
( 5 ) 药敏试验 :该菌对红霉素 、阿莫西林和丁胺卡那霉素高
3 . 6 治 疗
该 菌根 据琼 脂扩 散试验 分 为8 个 血清 型 ,彼 此 间无交 叉免疫 保 敏 ,对新霉素、卡那霉素中度敏感 ,对庆大霉素有抵抗力 。
染 。最适合的培养基是巧克力琼脂平板培养基 、鲜血 ( 绵羊 )琼
( 3 )生化试验 :结果为不发酵葡萄糖、蔗糖、果糖 、乳糖、
脂 平板 、胰 酶化 酪蛋 白大豆 琼脂 培养 基 等 。该 菌在 巧 克力 琼脂 平 甘露 醇 、 山梨 醇 ,不 产生 H S ,吲哚 试验 阴性 ,M ・ R 及V — P 试验
3 . 2 发病原 因 由于该场在进鸭苗前未对房屋进行彻底检查 ,鸭舍内漏雨 , 使舍内地面潮湿 ,病原菌容易存活 ,致使发生浆膜炎。 3 . 3 临 床症状
2 7 N龄 的小鸭 ,该病是雏鸭、雏火鸡和其他多种禽类的一种常 囊炎、干酪样输卵管炎和脑膜炎为特征。由于该病的高死亡率 ,
高淘汰 率 , 已成 为养 鸭业经 济损 失 的重要疫 病 之一 。
( 1 ) 无 菌取 病死 鸭肝 、脾 组织 触片 、革 兰 氏染 色 、镜检 ,可 ( 2 ) 将 病死 鸭 的肝 、脾 、脑组织 接 种于 巧克力 琼脂 平板 培养 基 上 ,置 于二 氧化 碳 培养 箱3 7℃培 养2 4 h 后 ,长 出 圆形 、表 面光 滑 、呈奶 油 状 、直 径 约 1 —2 m m的菌 落 ,将 该 菌分 别接 种 于 麦康
水。
( 1 )改善饲养环境,注意通风 ,及时清除粪便 ,更换干净的
( 2) 增 强 雏 鸭 的抵 抗 力 ,用 多种 维 生 素加 倍 拌 料 ,速 补 饮
般 情况 下 ,主要 发生 于 1 — 8 N龄 的雏 鸭 、雏 鹅 。尤 以2— 3 周龄 雏 垫 料 。
本病主要经呼吸道或皮肤伤 口感染 ,也可通过种蛋垂直传 密度过大、换气不畅、潮湿 、营养不 良都是本病发生的诱因。
见 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感染鸭以纤维素性心包炎 、肝周炎、气 见 阴性小杆菌 ,单个或成双排列,瑞 氏染色呈两极浓染。
1 病 原体
本 病 的病 原 体 为 鸭 疫 巴 氏杆 菌 ,革 兰 氏染 色 阴 性 ,菌 体 为 凯 培养 基 和鲜 血 琼脂 平 板培 养基 上 ,在 麦康 凯 培养 基上 不 生 长 , 小 杆 菌 ,有 的呈 椭 圆形 ,有 荚膜 ,瑞 氏染色 见 有少 数 菌体 两端 浓 在鲜血琼脂平板培养基上长出湿润、光滑的小菌落 ,但不溶血。
d 。 播。被污染的饲料、饮水 、空气等都是重要的传染途径 ,育雏舍 消 毒 ,连续7
3 典型病例
3 . 1 发 病情 况
龙川县某种鸭场于2 0 1 4 年3 月2 3 日从 江 门购 进 鸭 苗 1 5 0 0 余 3 . 7 预 防 只 ,3 月3 0 日下 雨 ,雏 鸭 于 4 月1 日发 病 ,开始 瘫 痪 1 5 只 ,死 亡 3 3 . 7 . 1 加 强饲养 管理
只 ,到第2 d 瘫痪数量明显增多 ,死亡在1 O 只左右 ,曾用庆大霉素
亡率 为5 %。
给鸭群供应优质 、全面 、充足 的饲料 ,保持合理 的环境温
做好 通风 换气 工作 ,提 高鸭 只 的体质 。 3 . 7 . 2 做 好 消毒接 种 工作
饮水 、氟 哌 酸拌 料 ,疫 情未 得 到 控制 ,就 诊 时发 病 率 为 1 5 %,死 度 、空气 湿度 和 饲养 密 度 ,加 强鸭 只 的运动 ,并及 时更 换 垫料 ,
( 3 )定期 消毒 ,最好用2~3 种消毒药交替使用 ,1 次/ d 喷雾
( 4 )阿莫 西林 按0 . 0 2 5 %整 群饮 水 ,丁胺 卡那 霉 素按 0 . 0 5 %拌
料 ,连用 3 d ;用 1: 1 6 0 0 的百 毒杀 饮水 消毒 2 Z  ̄ . / 周。 经采 取上 述治 疗措 施后 3 d ,死亡停 止 ,5 d 恢 复正 常 。
临 床 兽 医
中国畜牧 兽医文摘
2 0 1 4 年
3 0 卷
第8 期
鸭疫里默 氏杆 菌病 的诊 断 与治疗
张 文
( 龙川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广东河源 5 1 7 3 0 0 )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有多种病名 ,如新鸭病、鸭败血症、鸭疫 膜 ;十二 指肠 黏 膜 充血 、出血 ;肺 瘀血 水肿 ,肝肿 大 ,质 地 较脆
护性 。
2 流 行病学
本 病多 发在秋 冬之 交 和春夏 之交 。
通过临床症状和解剖病变,结合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鸭疫里
默 氏杆 菌病 。
本病主要感染鸭 ,火鸡、鸡 、鹅及某些野禽也可感染。在一
鸭 最 易感 ,8 N龄 以上 的 鸭很 少 发 病 。成 年 鸭 罕见 发 病 ,但 可 带 菌 ,成 为传染 源 。
板上菌落不溶血 ,呈小露珠状。在普通琼脂和麦康凯培养基上不 均 为 阴性 。
能 生 长 。绝 大 多数 鸭疫 巴 氏杆菌在 3 7℃或 室温下 于 固体 培养基 上 ( 4) 荧 光 抗 体 检查 :取 肝 或 脑组 织 作 涂 片 ,火 焰 固定 ,用 存 活 不超 过 3 —4 d ,4 ℃条件 下 ,肉汤 培养 物 可 保存 2~ 3 N 。5 5 特异 的荧 光 抗体 染 色 ,在荧 光 显微 镜下 检查 ,可见黄 绿 色环 状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