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送别组诗

合集下载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送别诗)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送别诗)

20《古诗两首》

长沙市芙蓉区燕山二小杨欣

教学目标:

1、明白诗歌中“送别诗”的概念。

2、通过想象诗句中关键词背后所蕴含的画面,体会诗歌中的情感,领会古诗中“借景抒情”的写法,感受古诗的含蓄美。

3、通过比较阅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与《送元二使安西》,了解“送别诗”中存在“同样的送别,不一样的别情。”

4、激发孩子们搜集、了解、积累更多送别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课时设置: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读熟古诗,并且释疑解难。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谁来有节奏地读读这两首诗。

2、复习易错字:朝、舍,给多音字组词。

3、这两首诗分别讲了一件什么事呢?指名分别讲述。两首诗都是讲述送别的,古代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会难,以送行饯别表达深厚的情谊,便成为一种习俗,送别也因此成为诗人笔下常见的题材。我们把这样的诗称作——“送别诗”。(板书送别诗)

4、谁愿意试试有感情地读读这两首诗。诗歌最打动你的是什么?(诗中的离情别绪、浓浓的友情)

世间最打动人的莫过于一个“情”字。(板书“情”)

这两首诗中有“情”这个字吗?却无处不散发着浓浓的情,“情”藏在哪些字眼中?让我们今天来找找藏在诗歌中那份深情厚谊。

二、悟读《送孟浩然之广陵》,感悟“借景抒情”的写法。

1、让我们先来体会《送孟浩然之广陵》这一诗中动人的情谊。

自己反复读,边读边抓住关键词语发挥想象,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画面里有谁?他们在干什么?会说些什么?

给一个句式:

读到这个词语时,我联想到。(预设,孩子们会提到“黄鹤楼”“烟花”“孤帆”“碧空尽”“长江”“天际”等)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送别诗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送别诗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山中送别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送朱大入秦唐孟浩然

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送友人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淮上与友人别唐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件《送别诗》PPT教学课件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件《送别诗》PPT教学课件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
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
寒。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人生
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2020/12/11
1
送 别 诗
2020/12/11
2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2020/12/11
11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202又0/12送/11 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2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2020/12/11
15
赠六四班同学
王旭芬
昔日雏鹰羽已丰, 今朝泪别诉衷肠。 五载同享学涯乐, 浓浓深情伴君随。
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重天。
2020/12/11
16
PPT教学课件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到六年级关于离别的诗句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到六年级关于离别的诗句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到六年级关于离别的诗句

1、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2、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3、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

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二首》

5、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6、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辛弃疾《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7、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8、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张鸣善《普天乐·咏世》

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10、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贺铸《金铜仙人辞汉歌》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走进送别诗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走进送别诗

桃花潭

?
依依 不舍
踏歌声 桃花潭水

依依 不舍
依依 不舍
黄云、白日 北风、大雁 雪
渭城客 舍
安西
朝雨、客舍 柳色
Fra Baidu bibliotek
谢谢
黄鹤楼 送孟浩 然之广 陵
李白 送孟 浩然
黄鹤 楼
广陵
以目 相送
依依 不舍
• •
• • • • • 不 及 汪 伦 送 我 情 。 桃 花 潭 水 深 千 尺 ,
忽 闻 岸 上 踏 歌 声 。
李 白 乘李 舟 将白 欲 行 ,
赠 汪 伦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全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走进送别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 人物:孟浩然和李白 白
事件:李白送孟浩然去广陵
地点:黄鹤楼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依依不舍
题目
谁送谁 在哪里 到哪里 用什 送 去 么方
式送
表达 什么 情感
抓住 了哪 些景 物表 达 孤帆、 碧空、 长江、 天际
客舍青青柳色新。
题目
谁送谁
在哪里 送
到哪里 去
用什么 表达什 抓住了 方式送 么情感 哪些景 象表达

四年级上册三首送别诗

四年级上册三首送别诗

四年级上册三首送别诗

四年级上册三首送别诗如下:

1、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译文: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译文: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译文: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串马蹄印迹。

4、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译文: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

5、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译文:老朋友孟浩然,辞别西楚的黄鹤楼,阳春三月烟花如海,他去游历扬州。

6、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译文: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马鞭向东举起这一起身,从此就是天涯海角了。

《送别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送别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送别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送别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送别诗》原文、翻译及赏析1

于易水送人 / 于易水送别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翻译

在这个地方荆轲告别燕太子丹,壮士悲歌壮气,怒发冲冠。

那时的人已经都不在了,今天的易水还是那样的寒冷。

注释

此地:原意为这里,这个地方。这里指易水岸边。

别燕丹:指的是荆轲作别燕太子丹。

壮士:意气豪壮而勇敢的人;勇士。这里指荆轲,战国卫人,刺客。

发冲冠:形容人极端愤怒,因而头发直立,把帽子都冲起来了。

冠:帽子。

昔时:往日;从前。

人:一种说法为单指荆轲,另一种说法为当时在场的人。

没:死,即“殁”字。

水:指易水之水。

犹:仍然。

赏析

唐高宗仪凤三年(678),骆宾王以侍御史职多次上疏讽谏,触忤武后,不久便被诬下狱。仪凤四年(679)六月,改元调露(即调露元年),秋天,骆宾王遇赦出狱。是年冬,他即奔赴幽燕一带,侧身于军幕之中,决心报效国家。《易水送别》一诗,大约写于这一时期。

从诗题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从诗的内容上看,这又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在送别友人之际,发思古之幽情,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无限仰慕,从而寄托他对现实的深刻感慨,倾吐了自己满腔热血无处可洒的极大苦闷。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这两句通过咏怀古事,写出了诗人送别友人的地点。此地指易水,易水源自河北易县,是战国时燕国的南界。壮士指荆轲,战国卫人,刺客。《史记·刺客列传》载,荆轲为燕太子丹复仇,奉命入秦刺杀秦王,太子丹和众宾客送他到易水岸边。临别时,荆轲怒发冲冠,慷慨激昂地唱《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然后义无反顾,勇敢地启程.这位轻生重义、不畏的社会下层英雄人物,千百年来一直活在人们的心中,受到普遍的尊敬和爱戴。诗人骆宾王长期怀才不遇,侘傺失志,亲身遭受武氏政权的迫害,爱国之志无从施展,因而在易水送友之际,自然地联想起古代君臣际会的悲壮故事,借咏史以喻今,为下面抒写怀抱创造了环境和气氛。

送别诗四年级上册

送别诗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送别诗1.《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唐)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唐)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襟。

3.《赠汪伦》

李白(唐)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

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宋)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唐)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唐)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精20古诗两首 (送别诗)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精20古诗两首 (送别诗)

▪ “烟花”指( 艳丽的春景 )。Fra Baidu bibliotek
▪ “故人”是老朋友,这里指( 孟 浩 然 )。因 为( 黄 鹤 楼 在 扬 州 的 西边 ),所以说“西辞”。
▪ “尽”是( 消 失 )。
▪ “唯”是( 只 )。
▪ “天际”是( 天 边
)。
▪ 这首诗表达了李白对老朋友( 依 依 惜 别)之情。

目 该

怎 么

船渐渐远去,消失在 碧空的尽头,
只看见长江浩浩 荡荡地向天边流去。
依依惜别之情
帆影已经消失了······· 诗人还在翘首相望 似乎要把自己对朋友的深深思念之情托 付江水,陪伴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
此时此刻,李白在想什么呢?
桃李
花白
潭乘
水舟
深将
千欲 赠
尺行
, 不 及

忽 闻


汪 伦
岸 上


送踏
西劝 出君 阳更 关进 无一 故杯 人酒 。,
西劝客渭 出君舍城 阳更青朝 关进青雨 无一柳浥 故杯色轻 人酒新尘 。,。,
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又是一位著名的绘画大 师。苏轼说他:「诗中 有画,画中有诗」。世 称“王右丞” ,和孟 浩然并称“王孟”。
轻声读读,看看题目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有关送别的诗句四年级上册

有关送别的诗句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送别的诗句

1、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唐·王维《山中送别》

释义: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落下把柴门半掩。

主题:这首诗写送别友人,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题材非常普遍,构思却独具匠心,极有特色。其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并非就“送别”二字做文章,而着墨于送别后的行动与思绪,并表达了诗中人期盼来年春草再绿时能与友人团聚的情怀。

2、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唐·杨炯《夜送赵纵》

释义:今晚上送你回赵州故乡,月光铺满眼前的水面。

主题:这首诗描绘在洒满月光的夜色中,沿着河川送别赵纵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挚友的深厚情谊,点出送别的时间,且隐约表达了一路平安的祝愿。

3、水边杨柳麹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唐·杨巨源《折杨柳》

释义:沿着河岸依依行走,河边的杨柳低垂着像酒曲那样细嫩的长条,这不禁勾起了我这个将行之人的依依不舍之意,于是我停下马来,请送行的您帮我折一枝杨柳吧。

主题:这首诗写折柳惜别的情景,含蓄地表达了行者与送者之间的真挚友谊。全诗意境优美,措辞婉曲,隐别意于杨柳枝之中,别有一番韵味。

4、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唐·王之涣《九日

送别》

释义:秋风萧瑟的蓟北,相熟的朋友本来就少,又有谁能登高送我回归故乡呢。

主题:这首诗先描述了诗人于重阳节送别故人时的凄凉情景,再写诗人对故人的送别,最后写诗人对彼此分别后的遐想。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离别之苦。

5、送君九月交河北,雪里题诗泪满衣。——唐·岑参《送崔子还京》

释义:九月时节我在交河北岸给你送别,风雪中题完时不觉泪水已经沾满了衣服。

主题:这首诗采用了诗家惯用的对照手法,写喜用“扬鞭只共鸟争飞”,写苦用“雪里题诗泪满衣”,一喜一忧表达出塞外之人的恋乡心情。

小学四年级语文群文阅读《送别组诗群文阅读》教学设计(附选文)

小学四年级语文群文阅读《送别组诗群文阅读》教学设计(附选文)

小学四年级语文群文阅读《送别组诗群文阅读》教学设计(附选文)

《送别组诗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姓名

工作单位

教学年级

诗人如何表达送别时的离情别绪

议题

选文篇目

选自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四年级上册、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本教材。1.理解五首古诗,结合注释,了解诗意。

2.多诵读,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感情。

3.初步感知诗歌意象,体会送别的形式多样,但都表达朋友情深。教学目标

4.挖掘诗歌文化内涵,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惯。

初步感知诗歌意象,体会多样送别方式所包含的诚挚的友情。教学重点

一、明确主题

1.回忆春节过后,与外出务工的父母分别时的情景。

2.是啊,分别时总有那么多的话要叮咛、嘱咐,分别时也总是那么的难舍难分。古时候交通不便,人们一旦分别更是难以见面,那么他们教学步骤会用什么样的方式与亲朋好友送别?又会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呢?

3.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组“送别诗”,去感受诗人们送别时的情怀。二、了解背景,把握基调

1.教师讲解送别诗成为诗歌重要题材的原因。

四年级联系电话

邮箱

2.出示诗句“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请学生谈谈理解。

三、研究《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解诗题

读课题,你知道了什么?

2.读诗文

师:谁能说一下,我们要研究诗文最好的办法是甚么?(相机板书:读诗文)请大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3.明诗意

师:读准了字音,读出了节奏,这还不够,我们还要读出诗的韵味,要想读出诗歌的韵味,那就要先了解诗所表达的内

容(相机板书诗意。)(1)下面就请利用书中的注释,手中的工具书自学,看看每句诗讲甚么?(2)班级报告、小结。(相机投影表格并填写)

新课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送别诗诗词解析

新课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送别诗诗词解析

新课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送别诗诗词

解析

导语:《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这两首诗都是送别诗,表达出诗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与祝福。

1.课文重点词:

生字:鹤(hè) 孟(mèng) 陵(líng) 辞(cí) 唯(wéi)

写7个:孟、浩、陵、辞、唯、舍、君

多音字:舍:shě舍弃舍得;shè宿舍校舍。尽:jǐn尽管;jìn尽头。空:kōn揽掌;真空;kòn揽盏;空隙

近义词:辞-别

反义词:朝-夕

2、诗句意思

(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这句诗的意思是:我的好友孟浩然在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由黄鹤楼出发,乘船东行到扬州去。

烟花三月”写出了三月的扬州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景象。

(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句诗的意思是:我伫立江边,目送友人的小舟愈行愈远,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望见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天际。

“孤帆”并不是说浩瀚的长江上只有一只帆船,而是说诗人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好友乘坐的那只帆船上。

(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两行诗由写景转入送别:朋友,请再喝尽这杯醇香的美酒吧,等你西行出了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友了。“更”字表明(酒已劝了多次、尽了多杯。)

3.中心思想: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篇精读课文,为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写。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送别好友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了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

《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着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着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王维的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别巨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

新课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送别诗诗词解析

新课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送别诗诗词解析

新课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送别诗诗词解析

人教版新课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送别诗两首诗词解析

导语:《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这两首诗都是送别诗,表达出诗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与祝福。

1.课文重点词:

生字:鹤(hè) 孟(mèng) 陵(líng) 辞(cí) 唯(wéi)

写7个:孟、浩、陵、辞、唯、舍、君

多音字:舍:shě舍弃舍得;shè宿舍校舍。尽:jǐn尽管;jìn尽头。空:kōnɡ空气;真空;kònɡ空地;空隙

近义词:辞-别

反义词:朝-夕

2、诗句意思

(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这句诗的意思是:我的好友孟浩然在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由黄鹤楼出发,乘船东行到扬州去。

烟花三月”写出了三月的扬州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景象。

(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句诗的意思是:我伫立江边,目送友人的小舟愈行愈远,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望见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天际。

“孤帆”并不是说浩瀚的长江上只有一只帆船,而是说诗人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好友乘坐的那只帆船上。

(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两行诗由写景转入送别:朋友,请再喝尽这杯醇香的美酒吧,等你西行出了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友了。“更”字表明(酒已劝了多次、尽了多杯。)

3.中心思想: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篇精读课文,为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写。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送别好友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了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

《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着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着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王维的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别巨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20.
教材简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送元二使安西》这两首诗都是千古传诵、脍炙 人口的送别诗, 都抒发了诗人送别好友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古人描写送别场面的 诗歌很多,教师备课时可以把教材整合一下,以“送别”为主题,从两首诗带出 几首诗,甚至带出一组诗, 鼓励学生诵读更多的古诗词, 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 之情,从而去了解更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背诵巩固(诵读大比拼)
(1)打开课本,连读两首诗。
(2)师生互动,师送上句,生对下句。
(2)指名诵读整首诗。
四、拓展
1.诵读其他的送别诗。
(1)《芙蓉楼送辛渐》(一个“寒”,一个“孤”),写出了诗人和友人时的凄楚; 《山中送别》(“王孙归不归?”说明诗人是多么的期盼友人再次回来啊。 );《赋 得古原草送别》(这么几首诗读下来,我们好像读到的都是离别时的愁情烦绪, 是不是古代的诗人都是那么的多愁善感呀?那也不一定,比如说下面的这
些……)
(2)王勃写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其中“海内存知己,天涯共比邻。 ”就是 安慰友人不必悲观的; 再说高适的《别董大》 更是豪放,虽然欢迎如此恶劣,“千 里黄云白日熏,北风吹雁雪纷纷”使人更添离别的愁绪,可是诗人一句“莫愁前 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却把离别时的烦恼、担心一扫而光。
2.学生诵读自己收集的送别诗。
(2)自由读古诗,尝试读出节奏。
(3)简单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的意境。
A、自读诗句,找出文中讲了哪些地点?说一说它们之间的联系。
渭城 安西 阳关(全程3000多公里)
B、友人即将远行,诗人置酒相送,这代表着诗人多么深厚的情谊啊!杨柳,客 舍,朋友,浊酒……谱成了一支令人荡气回肠的曲子《阳关三叠》 ,请欣赏。
1.听歌曲《送别》,引入“送别主题”。
刚才我们听的歌,好听吗?你知道歌名吗?(歌名就叫《送别》 。板书:送 别。)
有人说,《送别》的意象和语言,基本上是从中国古典送别诗继承来的。 (板 书:诗。)说到送别诗,我们在二年级的时候曾经诵读过李白的《赠汪伦》 ,大家 还能背出来吗?
2.复习《赠汪伦》
(1)这首诗写的是谁送谁呀?汪伦用什么形式来送李白的? (板书: 以歌相送)
附:板书设计
以歌相送
送别组诗 以目相送 真情
以酒相送
C、诗中有话。诗人王维在劝朋友喝酒时会说些什么呢?元二又是如何应答的? 听着乐曲《阳关三叠》 ,想象诗句中 “劝君更尽一杯酒 ”时的对话,同桌互相演一 演。
(“更”字表明酒已劝了多次、敬了多杯,这依依惜别之情虽只字未提,但都见 于言表。)
(5)这首诗中王维是用什么方式来送别他的朋友的?(板书:以酒相送)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多么感人的。同学们,古代诗人送别 他们亲朋好友的时候,可以以歌相送,可以以目相送,也可以以酒相送。不管是 以歌送,以目送,以酒送,最根本的还是要以什么相送? (板书:真情) 只有这 样以真情相送,才能写出这样千古流传的诗句。
A、“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什么意思? (老朋友向西辞别黄鹤楼,在春天的时候要去扬州。 ) 老朋友远去了,诗人心中是什么滋味啊?请你读出诗人的感情。
B、“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什么意思? (朋友的小舟离我越来越远,我只看见那长江滔滔的江水向天边流去。 ) 谁能说说:孤帆是什么意思?
C、小组讨论:
烟花三月,长江上来往的船只很多,为什么诗人却说“孤帆”?( “孤帆” 并不是说浩瀚的长江上只有一只帆船, 而是说诗人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好友乘坐 的那只帆船上了。)
D、孤零零的一只帆船越驶越远,最后它的影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看见 长江水浩浩荡荡流向天边。 它流去的仅仅是水吗?还带去了什么?带去了诗人对 孟浩然的思念,带去了朋友的友情。猜猜李白站在黄鹤楼上看着诗人孟浩然离去, 看了多长时间? 一分钟,十分钟,一小时,两小时看呀,看呀,诗人心中慢 慢诞生了一首诗,那就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五、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学了古代诗人送别友人的诗。 ,不止学了两首, 而是——一组。(板 书:组)我们了解古代诗人是多重情意啊!更难得的是,古代诗人还能把友人间 的深情厚谊通过短短的几句诗表达出来,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六、作业 课外收集更多的送别诗,了解古人还会以什么方式来送别友人。 最后,让我们在《送别》中互道再见吧! 跟我们听课的老师也互道再见吧!
(2)教师小结:
汪伦是以踏歌的形式来送别李白的, 我们来看看李白他会用什么方式来送别 他的朋友的?(屏幕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二、学习古诗
1.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这首诗是李白在黄鹤楼送别谁?
(2)讲李白和孟浩然的故事,体会李孟之间的情谊。
(3)自由读古诗,尝试读出节奏。
(4)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3.激发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感悟诗歌的内容,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 谊。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源自文库新课
(5)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就这么看啊看啊,诗人心中就这么一直念着这一首诗,那就是——齐读《送孟 浩然之广陵》
(6)诗人李白是以歌声来送别孟浩然的吗?他是用什么方式来送别他的? ( 板 书:以目相送)
2.学习《送元二使安西》
过渡: 我们再看看古代诗人还有什么样的送别方式?出示《送元二使安西》
(1)解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