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实验四 专题针对训练

合集下载

2021届高考物理必考实验四: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含答案】

2021届高考物理必考实验四: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含答案】

2021届高考物理必考实验四:验证牛顿第二定律1.实验原理(1)保持质量不变,探究加速度与合力的关系。

(2)保持合力不变,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3)作出a-F图象和a-图象,确定其关系。

2.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盘、砝码、夹子、细绳、交流电源、导线、天平(带有一套砝码)、刻度尺。

3.实验步骤(1)测量:用天平测量小盘和砝码的质量m',小车的质量m。

(2)安装: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把实验器材安装好,但是不把悬挂小盘的细绳系在小车上(不给小车牵引力)。

(3)平衡摩擦力:在长木板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上一块薄木块,使小车能匀速下滑。

(4)操作:①小盘通过细绳绕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打点结束后先断开电源,再取下纸带。

②保持小车的质量m不变,改变小盘和砝码的质量m',重复步骤①。

③在每条纸带上选取一段比较理想的部分,测加速度a。

④描点作图,以m'g作为拉力F,作出a-F图象。

⑤保持小盘和砝码的质量m'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重复步骤①和③,作出a-图象。

4.数据分析(1)利用Δx=aT2及逐差法求a。

(2)以a为纵坐标,F为横坐标,根据各组数据描点,如果这些点在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上,说明a与F成正比。

(3)以a为纵坐标,为横坐标,描点、连线,如果该线为过原点的直线,就能判定a与m成反比。

5.注意事项(1)平衡摩擦力:适当垫高木板的右端,使小车的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正好平衡小车和纸带受到的阻力。

在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把悬挂小盘的细绳系在小车上,让小车拉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匀速运动。

(2)不重复平衡摩擦力。

(3)实验条件:m≫m'。

(4)“一先一后一按”:改变拉力或小车质量后,每次开始时小车应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且应在小车到达滑轮前按住小车。

【最新高考真题解析】1.(2020年北京卷)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做如下探究:(1)为猜想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可利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对比实验。

军事训练学复习提纲

军事训练学复习提纲

军事训练学复习提纲本次考试共五种题型,满分100分。

题型一:填空题(10分),5道,每道2空题型二:单选题(10分)题型三:多选题(20分)题型四:简答题(30分)题型五:材料分析及论述题(30分)没有名词解释啦!!!第一章军事训练概述重点掌握:军事训练的概念:是武装力量及其他受训对象所进行的军事理论及相关专业知识教育、作战技能教练和军事行动演练的活动.战斗力概念及构成要素:战斗力是军队遂行作战任务的能力;战斗力由人、武器装备、人与武器装备的结合等基本要素构成,并与体制编制、保障能力、军事理论等要素密切相关。

军事训练的七大特征特征:实践性、多元性、规范性、复杂性、周期性、开放性、针对性军事训练的分类及类别:按训练体制分:部队训练、军队院校教育、预备役训练按武装力量结构分:人民解放军军事训练(陆、海、空、二炮)、武警、民兵按训练对象分:士兵、军官、建制单位训练、联合训练按训练内容分:共同、技术、战术、战役、战略训练按训练背景分:平时、临战、作战间隙训练军事训练的基本任务:是军事训练所要达到的目标、承担的责任和使命,是对军事训练目的内容的总体概括.总体上说,就是全面提高官兵的综合素质和部队的整体作战能力。

具体包括:学习掌握军事知识和技能,研究作战对象和战场环境;演练作战指挥和战法,检验和完善作战预案;研究发展军事学术,实验作战理论和编制装备;培养强健的身体素质、过硬的心理素质和坚定的战斗意志;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和训练,增强国家战争潜力。

为什么说军事训练是军队生成和提高战斗力的根本途径?书上第1、2页军事训练对军队建设的全面带动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书上第4、5页第二章军事训练要素重点掌握:军事训练要素及各要素特点、地位作用:组训者特点:主导性、层次性、服务性地位作用:训练方针的落实者、训练活动的组织者知识和技能的传递者受训者特点:主体性、差异性、可塑性地位作用:主体,主观能动性、促进军事训练训练内容特点:时代性、科学性针对性作用:保证训练目的的实现;支撑训练活动的开展;体现军事训练发展方向训练方法特点:特点:从属性、适用性、多样性地位作用:决定训练效果、影响训练资源应用、联结训练主客体训练环境特点:特点:多元性、动态性、局限性作用:保证军事训练展开、保障军事训练实施、制约军事训练质量组训者的培养途径:专门机构培养、在职培养、个人自修训练内容体系的构成:共同训练、技术训练、战术、战役、战略、后勤、装备、非战争军事行动、军事思想、作战实验军事训练的组织形式(39页):按职级、专业、建制、作战编成、承训机构训练军事训练的教练方法(40页):讲授、演示、观摩、练习、作业、演练、演习军事训练诸要素关系是怎样的?军事训练的要素包括:组训者、受训者、训练内容、训练方法和训练环境五大要素(1分);组训者是主导、受训者是主体(1分);训练内容是组训者和受训者共同认识的对象(1分);训练方法是连接组训者、受训者和训练内容的“桥"和“船”(1分);训练环境是其他四个要素的外部环境,制约着军事训练的开展(1分)。

运动训练学课程第二章 运动训练的科学管理

运动训练学课程第二章 运动训练的科学管理
第二章 运动训练的科学管理
一、运动训练管理释义 运动训练管理:是指训练活动的组织者
为实现运动训练的目标,对运动训练系统及训 练过程进行计划,并予实施的组织行为。
运动训练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要有效地整合训 练的资源,规范训练的流程,提高训练的质量。
二、运动训练管理的层次结构
运动训练的宏观管理:从国家层面对整个国家运动训练活 动进行的管理。
幼儿、中小学锻炼小组、 代表队
高级训练阶段 中级训练阶段
初级训练阶段 基础训练阶段
思考题
运动训练管理的层级结构; 运动训练管理的工作体系由哪几个子系统
组成?
科研组的日常工作就是用家用DV机拍摄刘翔日常的训练和比赛,并 将画面传入电脑,对刘翔的技术动作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得出刘翔 的跨栏角度和跨栏周期等数据,再交给孙海平教练,以掌握刘翔的状 态。 刘翔上午训练结束后,科研小组就马不停蹄地开始用电脑做分析。 当最终的结果被刻制成光盘的时候,刘翔正在自己的房间午睡。下午 训练时,孙海平就能拿到刘翔最新的资料。如果是下午训练,科研小 组就晚上加班,第二天一早,光盘就能送到孙海平手里。 科研组组长李汀说,在出发雅典前的最后一堂训练课上,刘翔在 无助跑状态下跑出12秒90的成绩,但通过孙海平与科研人员对种种 数据的分析,得出状态高潮过早出现的结论。果断决定在出发前增加 适量的负重训练给刘翔‘降温’,从而确保刘翔将最佳状态调至奥运 会决赛。 李汀说,如果竞技体育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那么孙海平教练 是指挥官,刘翔是突击队员,而我们科研小组是参谋部,就是要收集 情报,掌握敌我的情况,然后向指挥官提供参考意见,从而制定作战 计划。 科研其实就是运动员和教练员的支持和保障。科研组所做的工作 就是记录、收集教练员用肉眼看不到、感受不到的情况,也就是用仪 器来观察运动员的状态,并且收集相关数据,这叫技术诊断。比赛和 高强度的训练课我们都要去收集相关资料,一周至少两次的大强度训 练科研组必须要到场。

智慧树知到《科研方法论》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科研方法论》章节测试答案

鏅烘収鏍戠煡鍒般€婄鐮旀柟娉曡銆嬬珷鑺傛祴璇曠瓟妗?绗竴绔?1銆佺瀛︾爺绌舵湁涓ゅぇ鐗圭偣锛屼竴鏄户鎵挎€э紝浜屾槸锛? 锛?A:鐭ヨ瘑鎬?B:鍒涙柊鎬?C:绯荤粺鎬?D:杩炵画鎬?姝g‘绛旀锛氬垱鏂版€?2銆佷粠骞夸箟涓婅锛岀瀛︾爺绌剁殑瀵硅薄鏄瑙備笘鐣岋紝鍖呮嫭鑷劧鐣屻€佺ぞ浼氬拰锛? 锛夈€?A:鎬濇兂B:澶ц剳C:浜虹被鎬濈淮D:琛屼负姝g‘绛旀锛氫汉绫绘€濈淮3銆佸垵瀛﹁€呭仛鐮旂┒搴旈噰鍙栫殑鍘熷垯鏄€滄湁闄愮洰鏍囷紝锛? 锛夆€濄€?A:閲忓姏鑰岃B:鑳藉瀹屾垚C:瀹炰簨姹傛槸D:鍥犲湴鍒跺疁姝g‘绛旀锛氶噺鍔涜€岃4銆佽嚜鐒剁瀛︽槸鐮旂┒鑷劧鐣岀殑鐗╄川缁撴瀯銆佸舰鎬佸拰杩愬姩瑙勫緥鐨勭瀛︺€備竴绉嶄唬琛ㄦ€х殑瑙傜偣璁や负锛岀幇浠h嚜鐒剁瀛︾敱锛? 锛変笁閮ㄥ垎缁勬垚銆?A:鍩虹绉戝B:鎶€鏈瀛?C:搴旂敤绉戝D:瀹為獙绉戝姝g‘绛旀锛氬熀纭€绉戝,鎶€鏈瀛? ,搴旂敤绉戝5銆佺瀛︽槸鎸囦汉浠鑷韩鍙婂叾鍛ㄥ洿瀹綋鐨勮寰嬫€ц璇嗭紝绉戝鍏锋湁锛? 锛夌殑鐗圭偣銆?A:鐭ヨ瘑鎬?B:绯荤粺鎬?C:閫昏緫鎬?D:鑷唇鎬?姝g‘绛旀锛氱煡璇嗘€? ,绯荤粺鎬?閫昏緫鎬? ,鑷唇鎬?6銆佺瀛︽槸浜轰滑瀵硅嚜韬強鍛ㄥ洿瀹綋鐨勪竴鑸€ц璇嗐€?A:瀵?B:閿?姝g‘绛旀锛氶敊7銆佹纭殑绉戠爺鏂规硶瀵圭鐮斿伐浣滅殑鎴愬姛璧风潃鑷冲叧閲嶈鐨勪綔鐢ㄣ€?A:瀵?B:閿?姝g‘绛旀锛氬8銆佹斂娌诲銆佺粡娴庡銆佹硶瀛︺€佸摬瀛﹀睘浜庣ぞ浼氱瀛︺€?A:瀵?B:閿?姝g‘绛旀锛氶敊9銆佺鐮旀柟娉曠殑浠峰€间富瑕佷綋鐜板湪锛? 锛夈€?A:鍒涢€犲鏈环鍊?B:鎺ㄥ姩鎶€鏈繘姝?C:淇冭繘绀句細鍙戝睍D:瀹屽杽浜虹被鑷韩姝g‘绛旀锛氬垱閫犲鏈环鍊?鎺ㄥ姩鎶€鏈繘姝?淇冭繘绀句細鍙戝睍,瀹屽杽浜虹被鑷韩10銆佸鏋滃笇鏈涘湪鏈闃舵杩涘叆璇鹃缁勬垨瀹為獙瀹ゅ弬涓庤棰樼爺绌讹紝闇€瑕佸叿澶囷紙锛夋潯浠躲€?A:鎺屾彙璇鹃鎵€鍦ㄩ鍩熺浉鍏崇殑鍩虹鐭ヨ瘑鍜屼笓涓氱煡璇?B:璇剧▼瀛︿範鏃犺礋鎷咃紝涓嶄负鑰冭瘯杩囧叧鎴栬€呮寕绉戞墍绱?C:鏈夎冻澶熺殑鏃堕棿鍒拌棰樼粍鎴栬€呭疄楠屽鍙傚姞璇鹃鐮旂┒D:鏈夊緢寮虹殑瀵规柊鐭ヨ瘑鍜屾柊鎶€鏈嚜瀛﹁兘鍔涘拰鍚哥撼鏈姝g‘绛旀锛氳绋嬪涔犳棤璐熸媴锛屼笉涓鸿€冭瘯杩囧叧鎴栬€呮寕绉戞墍绱?鏈夎冻澶熺殑鏃堕棿鍒拌棰樼粍鎴栬€呭疄楠屽鍙傚姞璇鹃鐮旂┒,鏈夊緢寮虹殑瀵规柊鐭ヨ瘑鍜屾柊鎶€鏈嚜瀛﹁兘鍔涘拰鍚哥撼鏈绗簩绔?1銆佹牴鎹棰樺睘鎬э紝绉戠爺璇鹃涓€鑸彲鍒嗕负鐞嗚鎬с€佸疄楠屾€у拰锛? 锛夌爺绌惰棰樹笁澶х被銆?A:鍩虹鎬?B:鍓嶆部鎬?C:缁煎悎鎬?D:搴旂敤鎬?姝g‘绛旀锛氱患鍚堟€?2銆佸湪璇鹃鐮旂┒涓紝娑夊強鐨勬柊鍘熺悊銆侊紙锛夈€佹柊鏉愭枡鍜屾柊宸ヨ壓绛夐兘灞炰簬鍒涙柊鐨勮寖鐣淬€?A:鏂版蹇?B:鏂版柟娉?C:鏂版妧鏈?D:鏂板簲鐢?姝g‘绛旀锛氭柊鏂规硶3銆佺鐮旈€夐涓€鑸渶瑕佺粡杩囨彁鍑洪棶棰樸€佹煡闃呮枃鐚€佸舰鎴愬亣璇淬€侊紙锛夈€佺‘绔嬭棰樼殑杩囩▼銆?A:鏋勫缓鏂规B:鐞嗚鍒嗘瀽C:棰勫疄楠屾楠?D:鍒嗘瀽姣旇緝姝g‘绛旀锛氭瀯寤烘柟妗?4銆佷俊鎭悳闆嗙殑鏍囧噯鍖呮嫭锛? 锛夈€?A:閽堝鎬?B:浠h〃鎬?C:鍙潬鎬?D:瀹屾暣鎬?姝g‘绛旀锛氶拡瀵规€?,浠h〃鎬?,鍙潬鎬? ,瀹屾暣鎬?5銆佺鐮旇棰樺洜鍏剁杈栨満鏋勩€佺粡璐规潵婧愪互鍙婄爺绌跺唴瀹圭殑涓嶅悓锛屼娇鍏跺舰寮忓绉嶅鏍枫€傜鐮旇棰樻潵婧愮殑娓犻亾涓昏鏈夛紙锛夈€?A:绉戝鏈韩鍙戝睍闇€瑕?B:绀句細鐢熶骇瀹炶返闇€姹?C:鍥藉鏀挎不銆佺粡娴庛€佸啗浜嬮渶瑕?D:绀句細鐢熸椿绛夊叾浠栨柟闈㈤渶瑕?姝g‘绛旀锛氱瀛︽湰韬彂灞曢渶瑕? ,绀句細鐢熶骇瀹炶返闇€姹?,鍥藉鏀挎不銆佺粡娴庛€佸啗浜嬮渶瑕? ,绀句細鐢熸椿绛夊叾浠栨柟闈㈤渶瑕?6銆佸湪绉戠爺宸ヤ綔涓紝鎻愬嚭涓€涓棶棰樺線寰€姣旇В鍐充竴涓棶棰樻洿閲嶈銆?A:瀵?B:閿?姝g‘绛旀锛氬7銆佺悊璁烘€х爺绌惰棰樹笌瀹為獙鎬х爺绌惰棰樼浉姣旓紝鍚庤€呯殑绀句細浠峰€兼洿澶с€?A:瀵?B:閿?姝g‘绛旀锛氶敊8銆佹彁鍑烘湁鍒涜鐨勩€佸悎閫傜殑绉戠爺璇鹃锛屾槸鑾峰彇楂樿川閲忕爺绌舵垚鏋滅殑鍏抽敭銆?A:瀵?B:閿?姝g‘绛旀锛氬9銆佸浘涔︽儏鎶ョ晫甯歌鐨勫浗澶栦笁澶ф绱㈠伐鍏峰寘鎷紙锛夈€?A:SCIB:EIC:ISRD:ISTP姝g‘绛旀锛歋CI,EI,ISTP10銆佺鐮旈€夐鐨勭瓥鐣ュ寘鎷紙锛夈€?A:鍚堥€傜殑浠峰€煎彇鍚?B:鍏呭垎鐨勮棰樿皟鐮?C:閲忓姏鑰岃D:澶氫笌瀵煎笀娌熼€?姝g‘绛旀锛氬悎閫傜殑浠峰€煎彇鍚?鍏呭垎鐨勮棰樿皟鐮?閲忓姏鑰岃,澶氫笌瀵煎笀娌熼€?绗笁绔?1銆佹牴鎹爺绌跺璞″眰娆★紝绉戠爺鏂规硶涓€鑸彲鍒嗕负鍝插鏂规硶銆佷竴鑸柟娉曞拰锛? 锛変笁澶х被鍨嬨€?A:鍩虹鏂规硶B:搴旂敤鏂规硶C:鐗规畩鏂规硶D:缁熻鏂规硶姝g‘绛旀锛氱壒娈婃柟娉?2銆佺鐮旀柟娉曟槸浠庝簨绉戝鐮旂┒鍜屾妧鏈垱鏂扮殑鏈夋晥宸ュ叿锛屽叿鏈夌户鎵挎€с€佸垱鏂版€у拰锛? 锛夌瓑灞炴€с€?A:鎸囧鎬?B:鍙戝睍鎬?C:杩炵画鎬?D:鏂瑰悜鎬?姝g‘绛旀锛氬彂灞曟€?3銆佸垱鏂颁竴鑸寘鎷笁灞傚惈涔夛細涓€鏄敱鏃犲埌鏈夌殑鈥滐紙锛夆€濓紱浜屾槸浠ユ柊浠f棫鐨勨€滄洿鏂扳€濓紱涓夋槸鍥鸿€屾€濆彉鐨勨€滄敼鍙樷€濄€?A:绐佸彉B:鏀归€?C:璋冩暣D:鍒涢€?姝g‘绛旀锛氬垱閫?4銆佹€濈淮鏄竴绉嶈璇嗘椿鍔紝鏄璇嗙殑鐞嗘€ч樁娈碉紝鍏锋湁鎶借薄鎬с€侊紙锛夌瓑鐗圭偣銆?A:姒傛嫭鎬?B:闂存帴鎬?C:閫昏緫鎬?D:鍔犻€熸€?姝g‘绛旀锛氭鎷€?闂存帴鎬? 閫昏緫鎬?鍔犻€熸€?5銆佺瀛﹂棶棰樼殑鍩烘湰缁撴瀯浣撶郴涓昏鐢憋紙锛夎繖鍑犲ぇ瑕佺礌鎵€鏋勬垚銆?A:宸茬煡鍩?B:鏈煡鍩?C:琛ㄥ緛鍩?D:搴旂瓟鍩?姝g‘绛旀锛氬凡鐭ュ煙鏈煡鍩?琛ㄥ緛鍩? 搴旂瓟鍩?6銆佸摬瀛︽柟娉曟槸绉戠爺鏂规硶鐨勬渶楂樺眰娆°€?A:瀵?B:閿?姝g‘绛旀锛氬7銆佽瀵熴€佸疄楠屻€佹祴閲忕瓑鏂规硶灞炰簬绉戠爺鏂规硶涓殑缁忛獙鏂规硶銆?A:瀵?B:閿?姝g‘绛旀锛氬8銆佺洿瑙夋槸瀵圭爺绌舵儏鍐电殑涓€绉嶆笎杩涚殑棰嗘偀鎴栫悊瑙c€?A:瀵?B:閿?姝g‘绛旀锛氶敊9銆侀棶棰樹笉浠呮槸涓€涓蹇碉紝鏇存槸涓€涓繃绋嬶紝鍖呮嫭锛? 锛夊唴瀹广€?A:闂鎻愬嚭B:闂鎻忚堪C:闂瑙e喅D:闂璇勪环姝g‘绛旀锛氶棶棰樻彁鍑郝?聽闂鎻忚堪聽聽闂瑙e喅聽聽闂璇勪环10銆侀棶棰樹笁灞傛鐞嗚鐨勫唴瀹瑰寘鎷紙锛夈€?A:鎻愬嚭鈥滀笓涓氶棶棰樷€?B:姊崇悊鈥滅鎶€闂鈥?C:鍑濈粌鈥滅鐮旈€夐鈥?D:瑙e喅鈥滅鐮旈毦棰樷€?姝g‘绛旀锛氭彁鍑衡€滀笓涓氶棶棰樷€澛? 聽姊崇悊鈥滅鎶€闂鈥澛?聽鍑濈粌鈥滅鐮旈€夐鈥?绗洓绔?1銆佺鐮旇璁′竴鑸寘鎷笁澶х被锛屽嵆鐮旂┒鍨嬨€佸疄楠屽瀷鍜岋紙锛夌鐮旇璁°€?A:璋冩煡鍨?B:璁$畻鍨?C:搴旂敤鍨?D:璁捐鍨?姝g‘绛旀锛氬簲鐢ㄥ瀷2銆佸疄楠岃璁$殑鍩烘湰瑕佺礌鍖呮嫭澶勭悊鍥犵礌銆佸疄楠屽璞″拰锛? 锛夈€?A:瀹為獙缁撴灉B:瀹為獙鏁堝簲C:璇曢獙鏃堕棿D:瀹為獙鏍峰搧姝g‘绛旀锛氬疄楠屾晥搴?3銆佸簲鐢ㄥ瀷绉戠爺璁捐涓娴嬮噺鏈夌ǔ瀹氭€ц姹傦紝闄ら潪鐗规畩澹版槑锛屼竴鑸儏鍐典笅锛屽叾绋冲畾鎬ч€氬父鎸囧锛? 锛夎€岃█銆?A:鏃堕棿B:绌洪棿C:娆℃暟D:瀹為獙浜哄憳姝g‘绛旀锛氭椂闂?4銆佺爺绌跺瀷璁捐鏄绉戝鐮旂┒鐨勫叿浣撳唴瀹逛笌鏂规硶鐨勮鎯冲拰璁″垝瀹夋帓锛屽寘鎷紙锛夈€?A:瀹為獙璁捐B:涓撲笟璁捐C:搴旂敤璁捐D:缁熻瀛﹁璁?姝g‘绛旀锛氫笓涓氳璁÷?聽缁熻瀛﹁璁?5銆佷互涓嬪摢浜涙槸绉戠爺璁捐鐨勫師鍒欙紙锛夈€?A:绉戝鎬у師鍒?B:鍒涙柊鎬у師鍒?C:瑙勮寖鎬у師鍒?D:缁熻瀛﹀師鍒?姝g‘绛旀锛氱瀛︽€у師鍒櫬? 聽鍒涙柊鎬у師鍒櫬?聽瑙勮寖鎬у師鍒櫬?聽缁熻瀛﹀師鍒?6銆佺爺绌跺瀷璁捐浠ュ紑棰樻姤鍛婃垨鐮旂┒璁捐涔︾殑褰㈠紡鏉ヤ綋鐜般€?A:瀵?B:閿?姝g‘绛旀锛氬7銆佸疄楠屽瀷璁捐涓庡簲鐢ㄥ瀷璁捐鐨勬楠ゅ熀鏈槸涓€鏍风殑銆傦紙锛?A:瀵?B:閿?姝g‘绛旀锛氶敊8銆侀噸澶嶅疄楠屾槸淇濊瘉瀹為獙缁撴灉鍙潬鐨勪竴绉嶅熀鏈柟娉曘€傦紙锛?A:瀵?B:閿?姝g‘绛旀锛氬9銆佸疄楠屽瀷璁捐鍖呮嫭锛? 锛夊師鍒欍€?A:瀵圭収鎬?B:闅忔満鍖?C:閲嶅鎬?D:鍏稿瀷鎬?姝g‘绛旀锛氬鐓ф€?聽闅忔満鍖柭? 聽閲嶅鎬?聽鍏稿瀷鎬?10銆佺鐮旀垚鏋滅殑鎺ㄥ嚭鏂瑰紡鍖呮嫭锛? 锛夈€?A:浼氳鎶ュ憡B:鎾板啓璁烘枃骞跺彂琛?C:鐢宠涓撳埄D:鐢虫姤绉戠爺濂栭」姝g‘绛旀锛氭挵鍐欒鏂囧苟鍙戣〃聽聽鐢宠涓撳埄聽聽鐢虫姤绉戠爺濂栭」绗簲绔?1銆佺爺绌舵€у涔犵殑瀹炶川鏄€氳繃鎺㈢┒鐨勬柟寮忥紝鑷富鑾峰緱鐭ヨ瘑骞朵粠涓彁楂橈紙锛夈€佸垎鏋愰棶棰樺拰瑙e喅闂鐨勮兘鍔涖€?A:鍙戠幇闂B:鎻愬嚭闂C:鐞嗚В闂D:鎷撳睍闂姝g‘绛旀锛氬彂鐜伴棶棰?2銆佺‘瀹氳棰樺悗锛屾渶鍏堥渶瑕佽В鍐崇殑闂鏄拡瀵硅棰樺唴瀹瑰姹傝В鍐虫柟妗堬紝鍏朵腑鍑犱釜鍏抽敭鐜妭鏄噯澶囧紑棰樻姤鍛娿€佽棰樺垎瑙d笌绐佺牬鍜岋紙锛夈€?A:璋冪爺鏂囩尞B:鍒跺畾鏂规C:缁勫缓鍥㈤槦D:鍒嗗伐涓庡崗浣?姝g‘绛旀锛氬垎宸ヤ笌鍗忎綔3銆佸浗瀹剁骇澶у鐢熷垱鏂板垱涓氳缁冭鍒掑寘鎷垱鏂拌缁冮」鐩€侊紙锛夊拰鍒涗笟瀹炶返椤圭洰涓夌被銆?A:鍒涗笟璁″垝椤圭洰B:鍒涗笟璁粌椤圭洰C:鍒涗笟鍩硅椤圭洰D:鑷富鍒涗笟椤圭洰姝g‘绛旀锛氬垱涓氳缁冮」鐩?4銆佺鐮旀垚鏋滅殑涓昏褰㈠紡鍖呮嫭锛? 锛夈€?A:缁撻鎶ュ憡B:鐮旂┒璁烘枃C:涓撳埄鐢宠D:鐢虫姤濂栧姳姝g‘绛旀锛氱爺绌惰鏂嚶?聽涓撳埄鐢宠聽聽鐢虫姤濂栧姳5銆佽棰樼粍鐨勮祫鏂欏寘鎷紙锛夈€?A:鍗氥€佺澹鏂?B:瀹為獙鎵嬪唽銆佽褰?C:瀹為獙璁惧銆佸櫒浠舵墜鍐?D:绋嬪簭浠g爜姝g‘绛旀锛氬崥銆佺澹鏂嚶? 聽瀹為獙鎵嬪唽銆佽褰暵?聽瀹為獙璁惧銆佸櫒浠舵墜鍐屄?聽绋嬪簭浠g爜6銆佺爺绌舵€у涔犵殑瑕佺偣鏄妸瀛︿範杩囩▼瑙嗕负涓€绉嶇爺绌舵垨鎺㈢┒杩囩▼銆?A:瀵?B:閿?姝g‘绛旀锛氬7銆佸畬鏁村湴鍙傚姞涓€椤硅棰樼爺绌惰繃绋嬫槸瀛︿範绉戠爺鏂规硶銆佹彁楂樼爺绌舵妧鑳界殑鏈夋晥閫斿緞銆?A:瀵?B:閿?姝g‘绛旀锛氬8銆佹湰绉戦樁娈电殑涓昏浠诲姟鏄笓涓氱煡璇嗗涔狅紝鍙傚姞璇惧绉戞妧娲诲姩鍙湁鍙棤銆?A:瀵?B:閿?姝g‘绛旀锛氶敊9銆佸ぇ瀛︾殑涓変釜鍩烘湰闃舵鍒嗗埆鍏峰鐨勭壒鐐规槸锛? 锛夈€?A:鏈鐢熼樁娈靛叿鏈夆€滅幇璞″鈥濈殑鐗圭偣B:纭曞+鐢熼樁娈靛叿鏈夆€滄函婧愬鈥濈殑鐗圭偣C:鍗氬+鐢熼樁娈靛叿鏈夆€滄柟娉曡鈥濈殑鐗圭偣D:鍗氬+鐢熼樁娈靛叿鏈夆€滃紑鎷撳鈥濈殑鐗圭偣姝g‘绛旀锛氭湰绉戠敓闃舵鍏锋湁鈥滅幇璞″鈥濈殑鐗圭偣聽聽纭曞+鐢熼樁娈靛叿鏈夆€滄函婧愬鈥濈殑鐗圭偣聽聽鍗氬+鐢熼樁娈靛叿鏈夆€滄柟娉曡鈥濈殑鐗圭偣10銆佷互涓嬬鐮旀渚嬩腑锛岋紙锛変綋鐜颁簡鍥㈤槦鍚堜綔鐨勭壒鐐广€?A:娉婃澗鏍规嵁娉㈠姩鐞嗚棰勬祴鍦嗙洏闃村奖涓嚭鐜颁寒鏂戯紝鑿叉秴灏旂敤瀹為獙璇佹槑B:鏉庢斂閬撱€佹潹鎸畞鎻愬嚭瀹囩О涓嶅畧鎭掔悊璁猴紝鍚村仴闆勭敤瀹為獙鍔犱互璇佹槑C:娉曟媺绗彁鍑虹數鍦虹殑鈥滃姏绾库€濈悊璁猴紝楹﹀厠鏂煢寤虹珛鐢电鍦虹殑涓ユ牸鏁板妯″瀷D:娌冩.銆佸厠閲屽厠寤虹珛骞惰瘉鏄嶥NA鐨勫弻铻烘棆缁撴瀯姝g‘绛旀锛氭潕鏀块亾銆佹潹鎸畞鎻愬嚭瀹囩О涓嶅畧鎭掔悊璁猴紝鍚村仴闆勭敤瀹為獙鍔犱互璇佹槑聽聽娌冩.銆佸厠閲屽厠寤虹珛骞惰瘉鏄嶥NA鐨勫弻铻烘棆缁撴瀯绗叚绔?1銆佷竴鑸€岃█锛岃棰樿鍒掔敱瀹忚鍒板井瑙傛湁涓夌涓嶅悓鐨勫眰娆★紝鍗筹紙A锛夈€佽棰樻垬鐣ヨ鍒掑拰璇鹃鍏蜂綋璁″垝銆?A:璇鹃鏂归拡璁″垝B:璇鹃鎸囧璁″垝C:璇鹃鍒嗚В璁″垝D:璇鹃鎵ц璁″垝姝g‘绛旀锛氳棰樻柟閽堣鍒?2銆佺鐮旂簿绁炴槸鐮旂┒鑰呭湪绉戠爺宸ヤ綔涓鎵跨殑涓€绉嶇簿绁烇紝鍏跺疄璐ㄥ氨鏄€滆剼韪忓疄鍦帮紝锛? 锛夆€濄€?A:鍘氱Н钖勫彂B:鍞疄姹傜湡C:鍙栭暱琛ョ煭D:鍚堜綔鏀诲叧姝g‘绛旀锛氬敮瀹炴眰鐪?3銆佺鐮旈樆纰嶆槸鎸囩敱浜庣敱浜庣ぞ浼氱殑銆佸績鐞嗙殑銆佽璇嗙殑銆侊紙锛夌瓑涓€浜涘洜绱狅紝瀵艰嚧鏌愪簺鐮旂┒鎴愭灉涓嶈兘鍙婃椂鍙戣〃銆佸叕璁ゆ垨搴旂敤锛岀敋鑷充娇鐮旂┒鑰呴伃鍙椾笉搴旀湁鐨勭(闅剧瓑銆?A:瀹㈣鐨?B:浜轰负鐨?C:鏀挎不鐨?D:娉曞緥鐨?姝g‘绛旀锛氭硶寰嬬殑4銆佽棰樼爺绌跺線寰€浼氬嚭鐜颁笌棰勬湡鐩爣鐩告倴鐨勫弽甯哥幇璞℃垨缁撴灉锛屽叾浜х敓鐨勫師鍥犱富瑕佹湁锛? 锛夈€?A:璁″垝涓庡疄闄呬笉绗?B:鐮旂┒鏉′欢鏈揪鍒?C:瀹為獙鎶€鏈笉绮?D:涓嶅彲鎺у埗鍥犵礌姝g‘绛旀锛氳鍒掍笌瀹為檯涓嶇聽聽鐮旂┒鏉′欢鏈揪鍒奥?聽涓嶅彲鎺у埗鍥犵礌5銆佽棰樼粍鏄负瀹屾垚涓€瀹氱殑绉戠爺浠诲姟鑰岀敱涓€瀹氭暟閲忕殑绉戞妧浜哄憳缁勭粐璧锋潵鐨勫伐浣滃皬缁勶紝鍏跺熀鏈壒鐐瑰寘鎷紙锛夈€?A:浠ョ鎶€鍒涙柊涓虹洰鏍?B: 浠ヤ汉鎵嶅煿鍏讳负瀹楁棬C:浠ヨ祫婧愭暣鍚堜负骞冲彴D:浠ュ洟闃熷舰鎴愬垱閫犲姏姝g‘绛旀锛氫互绉戞妧鍒涙柊涓虹洰鏍嚶?聽浠ヤ汉鎵嶅煿鍏讳负瀹楁棬聽聽浠ヨ祫婧愭暣鍚堜负骞冲彴聽聽浠ュ洟闃熷舰鎴愬垱閫犲姏6銆佺鐮斿伐浣滃鍚屽啗浜嬩綔鎴橈紝闇€瑕佽绌舵垬鐣ユ垬鏈€?A:瀵?B:閿?姝g‘绛旀锛氬7銆佺鐮旂簿绁炵殑瀹炶川鏄剼韪忓疄鍦帮紝鍞疄姹傜湡銆?A:瀵?B:閿?姝g‘绛旀锛氬8銆佸垵瀛﹁€呴槄璇荤鎶€鏂囩尞鐨勭瓥鐣ユ槸锛屽厛璇讳笓棰樻枃绔狅紝鍚庤缁艰堪鏂囩珷銆?A:瀵?B:閿?姝g‘绛旀锛氶敊9銆佸叧浜庡湪绉戠爺宸ヤ綔涓鐞嗕釜浜轰笌鍥㈤槦涔嬮棿鐨勫叧绯伙紝浠ヤ笅璇存硶涓纭殑鏄紙锛夈€?A:鏃㈣鎻愬€′笌浠栦汉鍚堜綔鐨勭簿绁烇紝涔熻鎻愰珮鑷繁鍗曞叺浣滄垬鐨勮兘鍔?B:鏃㈡湁鍗曞叺浣滄垬鑳藉姏鍙堝杽浜庡悎浣滅殑鐮旂┒鑰呭線寰€瀹规槗鍙栧緱澶у鐨勪俊浠?C:鍙绉戠爺鎶€鑳藉寮猴紝鍗充究缂轰箯铻嶅悎鍔涳紝涔熻兘澶熷厖鍒嗗彂鎸ョ爺绌舵墠鑳?D:鍥㈤槦棰嗚锛堣棰樿礋璐d汉锛夊簲褰撳皢鍏锋湁鐙壒涓€х殑鐮旂┒鑰呰瀺鍚堣捣鏉?姝g‘绛旀锛氭棦瑕佹彁鍊′笌浠栦汉鍚堜綔鐨勭簿绁烇紝涔熻鎻愰珮鑷繁鍗曞叺浣滄垬鐨勮兘鍔浡? 聽鏃㈡湁鍗曞叺浣滄垬鑳藉姏鍙堝杽浜庡悎浣滅殑鐮旂┒鑰呭線寰€瀹规槗鍙栧緱澶у鐨勪俊浠宦?聽鍥㈤槦棰嗚锛堣棰樿礋璐d汉锛夊簲褰撳皢鍏锋湁鐙壒涓€х殑鐮旂┒鑰呰瀺鍚堣捣鏉?10銆佷负浜嗘湁鏁堝湴娑堝噺绉戠爺闃荤锛屽湪涓汉鏂归潰闇€瑕佸仛鍒帮紙锛夈€?A:瑕侀暱鏈熷潥鎸侊紝涓嶈娴呭皾杈勬B:瑕佸皧閲嶇煡璇嗭紝涓嶈琛屾斂骞查C:瑕佸惊搴忔笎杩涳紝涓嶈鎬ュ姛杩戝埄D:瑕佺嫭绔嬫€濊€冿紝涓嶈闅忔尝閫愭祦姝g‘绛旀锛氳闀挎湡鍧氭寔锛屼笉瑕佹祬灏濊緞姝⒙? 聽瑕佸惊搴忔笎杩涳紝涓嶈鎬ュ姛杩戝埄聽聽瑕佺嫭绔嬫€濊€冿紝涓嶈闅忔尝閫愭祦绗竷绔?1銆佽鏂囨姇绋垮彲浠ユ姇瀵勭粰鏈熷垔鐨勭紪濮旇瘎瀹°€?A:瀵?B:閿?姝g‘绛旀锛氶敊2銆佽鏂囩讲鍚嶅簲鎸夊璁烘枃鐨勮础鐚ぇ灏忎緷娆℃帓鍒椼€?A:瀵?B:閿?姝g‘绛旀锛氬3銆佸彇寰楅珮璐ㄩ噺鐨勭鐮旀垚鏋滄槸鎾板啓楂樻按骞宠鏂囩殑鍩虹銆?A:瀵?B:閿?姝g‘绛旀锛氬4銆佸鏈鏂囩殑姝f枃閮ㄥ垎涓昏鍖呮嫭锛? 锛夊拰缁撹閮ㄥ垎銆?A:鐞嗚閮ㄥ垎B:瀹為獙锛堟垨瀹炶返锛夐儴鍒?C:鏁版嵁澶勭悊D:绉戠爺鏂规硶姝g‘绛旀锛氱悊璁洪儴鍒喡? 聽瀹為獙锛堟垨瀹炶返锛夐儴鍒喡?聽鏁版嵁澶勭悊聽聽绉戠爺鏂规硶5銆佸氨鍙戣〃褰㈠紡鑰岃█锛岀鐮旇鏂囦竴鑸寘鎷紙锛夊嚑绉嶅熀鏈被鍨嬨€?A:鏈熷垔璁烘枃B:瀛︽湳钁椾綔C:瀛︽湳鎶ュ憡D:浼氳璁烘枃姝g‘绛旀锛氭湡鍒婅鏂嚶? 聽瀛︽湳钁椾綔聽聽浼氳璁烘枃6銆佺鐮旇鏂囩殑缃插悕鏄竴椤逛弗鑲冭€屾厧閲嶇殑浜嬫儏銆傜讲鍚嶇殑鏍囧噯涓昏渚濇嵁瀵硅鏂囧唴瀹圭殑鍒涙剰銆佽鏂囨暟鎹殑閲囬泦浠ュ強锛? 锛夌瓑鐨勮础鐚繘琛屾帓鍚嶃€?A:璁烘枃绾茬洰鐨勭紪鍒?B:璁烘枃鐨勬挵鍐欎慨鏀?C:璇鹃缁勭殑鎴愬憳D:鐗堥潰璐规彁渚涜€?姝g‘绛旀锛氳鏂囩殑鎾板啓淇敼7銆佹湡鍒婅鏂囩殑鍩烘湰绫诲瀷鏈夌患杩版€ц鏂囥€佷笓棰樻€ц鏂囧拰锛? 锛夈€?A:鐞嗚鎬ц鏂?B:瀹為獙鎬ц鏂?C:鎶ラ亾鎬ц鏂?D:搴旂敤鎬ц鏂?姝g‘绛旀锛氭姤閬撴€ц鏂?8銆佺鐮旇鏂囩殑涓昏鐗圭偣鏄垱鏂版€с€侊紙锛夊拰鍙鎬с€?A:瀛︽湳鎬?B:鐪熷疄鎬?C: 鍞竴鎬?D:绉戝鎬?姝g‘绛旀锛氬鏈€?9銆佹挵鍐欒鏂囩殑鈥滀袱楂樺師鍒欌€濇槸鎸囷紙锛夈€?A:蹇呴』鍙栧緱楂樿川閲忕殑绉戠爺鎴愭灉B:蹇呴』鍔犲叆楂樻按骞崇殑鐮旂┒鏈烘瀯C:蹇呴』閫夋嫨楂樺奖鍝嶇殑绉戠爺鏈熷垔D:蹇呴』鍏峰楂樻按骞崇殑鍐欎綔鎶€鑳?姝g‘绛旀锛氬繀椤诲彇寰楅珮璐ㄩ噺鐨勭鐮旀垚鏋溌? 聽蹇呴』鍏峰楂樻按骞崇殑鍐欎綔鎶€鑳?10銆佸鏈鏂囨姇绋块渶娉ㄦ剰锛? 锛夌瓥鐣ャ€?A:涓撲笟璁烘枃涓洪噸鐐?B:鏈熷垔閫夋嫨瑕侀€傚悎C:鏉冨▉鏈熷垔鏁㈡姇绋?D:瀛︽湳浜夎椤绘湁鎹?姝g‘绛旀锛氫笓涓氳鏂囦负閲嶇偣聽聽鏈熷垔閫夋嫨瑕侀€傚悎聽聽鏉冨▉鏈熷垔鏁㈡姇绋柯?聽瀛︽湳浜夎椤绘湁鎹?绗叓绔?1銆佹牴鎹笓鍒╂硶绗簩鏉¤瀹氾紝鎴戝浗涓撳埄淇濇姢鐨勫浣撳寘鎷笁绉嶏紝鍗筹紙锛夈€佸疄鐢ㄦ柊鍨嬪拰澶栬璁捐銆?A:鍙戞槑B:鍙戠幇C:宸ヨ壓D:閫犲瀷姝g‘绛旀锛氬彂鏄?2銆佷粠浜嬪彂鏄庡垱閫犻渶閬典粠鐨勫熀鏈師鍒欐湁鐩爣鎬у師鍒欍€佺伒娲绘€у師鍒欏拰锛? 锛夈€?A:瀹炵敤鎬у師鍒?B:鏅亶鎬у師鍒?C:缇や綋鎬у師鍒?D:缁忔祹鎬у師鍒?姝g‘绛旀锛氱兢浣撴€у師鍒?3銆佹垜鍥戒笓鍒╂潈鐨勬湡闄愶紝鏍规嵁涓撳埄娉曠鍥涘崄浜旀潯鐨勮瀹氾紝瀹炵敤鏂板瀷涓猴紙锛夊勾锛屽潎浠庣敵璇蜂箣鏃ヨ绠椼€?A:5B:10C:15D:20姝g‘绛旀锛?04銆佷粠浜嬪彂鏄庡垱閫犳椿鍔ㄥ叿鏈変竴瀹氱殑椋庨櫓鎬э紝闄嶄綆椋庨櫓鐨勬柟寮忔湁锛? 锛夈€?A:涓嶉噸澶嶅凡鏈夊彂鏄?B: 涓嶈椽澶ф眰鍏?C:缂╃煭鍙戞槑鍛ㄦ湡D:鍙婃椂閲囧彇淇濇姢鎺柦姝g‘绛旀锛氫笉閲嶅宸叉湁鍙戞槑聽聽涓嶈椽澶ф眰鍏?聽缂╃煭鍙戞槑鍛ㄦ湡聽聽鍙婃椂閲囧彇淇濇姢鎺柦5銆佷笓鍒╂潈鏄緷鐓у悇鍥芥硶寰嬭祴浜堢鍚堟潯浠剁殑鍙戞槑鑰呮垨鎴愭灉鎷ユ湁鑰呭湪涓€瀹氭湡闄愬唴浜湁鐨勭嫭鍗犳潈鍒╋紝鍏惰〃鐜板舰寮忔湁锛? 锛夈€?A:鐭ヨ瘑浜ф潈B:宸ヤ笟鏉?C:钁椾綔鏉?D:鍟嗘爣鏉?姝g‘绛旀锛氱煡璇嗕骇鏉兟?聽宸ヤ笟鏉兟? 聽钁椾綔鏉兟?聽鍟嗘爣鏉?6銆佸彂鏄庡繀椤绘槸鏂版妧鏈柟妗堬紝鏄埄鐢ㄨ嚜鐒惰寰嬩綔鍑虹殑鎴愭灉銆?A:瀵?B:閿?姝g‘绛旀锛氬7銆佹牴鎹垜鍥戒笓鍒╂硶绗洓鍗佷簲鏉$殑瑙勫畾锛屽彂鏄庝笓鍒╂潈鐨勬湡闄愪负10骞淬€?A:瀵?B:閿?姝g‘绛旀锛?8銆佹牴鎹笓鍒╂硶绗簩鏉¤瀹氾紝鎴戝浗涓撳埄淇濇姢鐨勫浣撳彧鍖呮嫭鍙戞槑涓撳埄鍜屽疄鐢ㄦ柊鍨嬩笓鍒┿€?A:瀵?B:閿?姝g‘绛旀锛氶敊9銆佸彂鏄庡垱閫犻渶缁忓巻锛? 锛夌殑杩囩▼銆?A:鍙戠幇鐩爣B:纭畾浠诲姟C:鏋勬€濇柟妗?D:瀹為獙璇曞埗姝g‘绛旀锛氬彂鐜扮洰鏍嚶? 聽纭畾浠诲姟聽聽鏋勬€濇柟妗埪?聽瀹為獙璇曞埗10銆佸彂鏄庝笓鍒╀笌瀹炵敤鏂板瀷涓撳埄鐨勫尯鍒湪浜庯紙锛夈€?A:鍙戞槑蹇呴』鏄柊鏂规硶鐨勬彁鍑哄拰鍒涙柊B:瀹炵敤鏂板瀷蹇呴』鏄湁褰㈢姸銆佹瀯閫犵殑浜у搧C:瀹炵敤鏂板瀷涓撳埄鐨勫垱閫犳€ц姹備綆浜庡彂鏄庝笓鍒?D:鏈変簺浜у搧涓嶈兘鐢虫姤瀹炵敤鏂板瀷涓撳埄姝g‘绛旀锛氬疄鐢ㄦ柊鍨嬪繀椤绘槸鏈夊舰鐘躲€佹瀯閫犵殑浜у搧聽聽瀹炵敤鏂板瀷涓撳埄鐨勫垱閫犳€ц姹備綆浜庡彂鏄庝笓鍒┞?聽鏈変簺浜у搧涓嶈兘鐢虫姤瀹炵敤鏂板瀷涓撳埄绗節绔?1銆佸鏈細璁殑鐗圭偣鏄鏈€у拰锛? 锛夈€?A:寮曞鎬?B:浜ゆ祦鎬?C:鍚彂鎬?D:鎺ㄤ粙鎬?姝g‘绛旀锛氫氦娴佹€?2銆佸浗闄呭鏈細璁殑鏄庢樉鐗瑰緛鏄垚鍛樼殑鍥介檯鎬у拰锛? 锛夈€?A:鍚堜綔鐨勫浗闄呭寲B:缁勭粐鐨勫浗闄呮€?C:璇█鐨勫浗闄呭寲D:璇鹃鐨勫浗闄呮€?姝g‘绛旀锛氳瑷€鐨勫浗闄呭寲3銆佸鏈細璁殑涓婚鎶ュ憡閫氬父鏄敱鏈鍩熺殑鏉冨▉浜哄+鎴栬€咃紙锛変綔鎶ュ憡銆?A:鐭ュ悕瀛﹁€?B:澶у鏁欐巿C:闄㈡墍棰嗗D:闈掑瀛﹁€?姝g‘绛旀锛氱煡鍚嶅鑰?4銆佸鏈細璁▼搴忎竴鑸寘鎷紙锛夌瓑銆?A:寮€骞曞紡B:澶т細鎶ュ憡C:鍒嗙粍鎶ュ憡D:闂箷寮?姝g‘绛旀锛氬紑骞曞紡聽聽澶т細鎶ュ憡聽聽鍒嗙粍鎶ュ憡聽聽闂箷寮?5銆佸鏈細璁殑鎶ュ憡绫诲瀷鍖呮嫭锛? 锛夈€?A:涓婚鎶ュ憡B:鐗归個鎶ュ憡C:鍙eご鎶ュ憡D:寮犺创鎶ュ憡姝g‘绛旀锛氫富棰樻姤鍛娐?聽鐗归個鎶ュ憡聽聽鍙eご鎶ュ憡聽聽寮犺创鎶ュ憡6銆佸鏈細璁殑鐗圭偣鏄鏈€у拰浜ゆ祦鎬с€?A:瀵?B:閿?姝g‘绛旀锛氬7銆佷細璁鏂囬泦涓殑寮犺创璁烘枃涓庡彛澶存姤鍛婂叿鏈夊悓绛夌殑鍦颁綅銆傦紙锛?A:瀵?B:閿?姝g‘绛旀锛氬8銆佸鏈細璁殑涓婚鎶ュ憡閫氬父鏄敱涓惧姙鏈烘瀯鐨勮礋璐d汉浣滄姤鍛娿€傦紙锛?A:瀵?B:閿?姝g‘绛旀锛氶敊9銆佸鏈細璁姤鍛婄殑鍑嗗涓昏鍖呮嫭锛? 锛夋柟闈€?A:鎶ュ憡棰樼洰B:鎶ュ憡鎻愮翰C:鎶ュ憡鍦哄湴D:璁插墠婕旂粌姝g‘绛旀锛氭姤鍛婇鐩?聽鎶ュ憡鎻愮翰聽聽璁插墠婕旂粌10銆佸弬鍔犲鏈細璁渶瑕佹敞鎰忕殑瑕佺偣鍖呮嫭锛? 锛夈€?A:鎴愭灉绐佸嚭銆佸垱鏂版€у己B:鎻愮翰绠€鏄庛€佸噯澶囧厖鍒?C:鍙ユ硶鍑嗙‘銆佽瑷€娴佺晠D:璇氭伋璋﹂€娿€佷妇姝㈠緱浣?姝g‘绛旀锛氭垚鏋滅獊鍑恒€佸垱鏂版€у己聽聽鎻愮翰绠€鏄庛€佸噯澶囧厖鍒喡?聽鍙ユ硶鍑嗙‘銆佽瑷€娴佺晠聽聽璇氭伋璋﹂€娿€佷妇姝㈠緱浣?绗崄绔?1銆佹寜鐓ц礉寮楅噷濂囩殑瑙傜偣锛岀鐮斾汉鍛樺ぇ澶氭暟澶勪簬鎺ㄦ祴鍨嬪拰锛? 锛夋瀬绔被鍨嬩箣闂淬€?A:淇濆畧鍨?B:璺宠穬鍨?C:鍙戞暎鍨?D:鏉$悊鍨?姝g‘绛旀锛氭潯鐞嗗瀷2銆佸湪绉戠爺宸ヤ綔涓紝鏈夋晥鍦版縺鍔辨帾鏂藉寘鎷€傚綋榧撳姳銆侊紙锛夈€佺湡璇氫俊璧栫瓑銆?A:绾緥绾︽潫B:鍚堢悊鎶ラ叕C:涓ュ帀鎯╃綒。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二部分专题训练专题二实验题课件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二部分专题训练专题二实验题课件
___声_音_传_播_需__要_介_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请在图中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如图所示
(2)小明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他应 如何操作?
___将_纸_板_B_沿_O_N_前_后_移_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让光线逆着 OF 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
OE 方向射出,这表明:_光__的__反__射__现__象__中__,_光__路__是__可__逆__的__。
8.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 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取两段相同的蜡烛 A 和 B,将 A 和 B 一前一后竖直立在直尺上。实验过程中,眼 睛始终在蜡烛 A 的一侧观察。
表一 甲物质(固态)
实验序号 质量(克) 体积(厘米 3)
1
9
10
2
18
20
3
27
30
表二 乙物质(固态)
实验序号 质量(克) 体积(厘米 3)
4
11
10
5
22
20
6
33
30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2 与 3(或 4、5 与 6)的数据及相关条 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_种_物__质_质_量_与_体_积_成__正_比___________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该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
实验,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条件 序号
木块的放置 表面情况
压力/N 摩擦力/N
1
平放
木板表面

实验四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

实验四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

实验四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1.实验目的(1)学会应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规律。

(2)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3)掌握利用图像处理数据的方法。

2.实验原理(1)控制变量法①保持质量不变,探究加速度与合力的关系。

②保持合力不变,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2)求加速度a =x 4+x 5+x 6-x 1-x 2-x 39T 2或a =Δx T 2。

3.实验器材小车、砝码、小盘、细绳、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垫木、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导线两根、纸带、天平、米尺。

4.实验步骤(1)质量的测量:用天平测量小盘和砝码的质量m ′和小车的质量m 。

(2)安装:按照如图1所示装置把实验器材安装好,只是不把悬挂小盘的细绳系在小车上(即不给小车施加牵引力)。

图1(3)用阻力补偿法测合力:在长木板的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上一块薄木块,使小车能匀速下滑。

(4)操作:①悬挂小盘的细绳绕过定滑轮系于小车上,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断开电源,取下纸带,编号码。

②保持小车的质量m不变,改变小盘和砝码的质量m′,重复步骤①。

③在每条纸带上选取一段比较理想的部分,测加速度a。

④描点作图,作a-F的图像。

⑤保持小盘和砝码的质量m′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重复步骤①和③,作a-1 m图像。

1.数据处理(1)利用Δx=aT2及逐差法求a。

(2)以a为纵坐标,F为横坐标,描点、画线,如果该线为过原点的直线,说明a 与F成正比。

(3)以a为纵坐标,1m为横坐标,描点、画线,如果该线为过原点的直线,就能判定a与m成反比。

2.注意事项(1)用阻力补偿法测合力:适当垫高木板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使小车的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正好平衡小车和纸带受到的阻力。

在用阻力补偿法测合力时,不要把悬挂小盘的细绳系在小车上,让小车拉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匀速运动。

(2)不用重复用阻力补偿法测合力。

(3)实验条件:m≫m′。

(4)一先一后一按:改变拉力或小车质量后,每次开始时小车应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且应在小车到达滑轮前按住小车。

教育心理学同步训练(第二章)熊老师

教育心理学同步训练(第二章)熊老师

教育心理学同步训练(第二章)熊老师教育心理学第二章学生心理一、选择题1.心理学关于心理与行为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以通过观察人的外显行为探讨人的内在心理规律B.人的行为受内隐心理活动支配C.心理学只研究人的外显特征D.同样的心理活动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行为表现2.学生在公共社交场合讲话,总是出现发抖、脸红、声音发颤甚至口吃,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的现象。

这种心理症状属于( )。

A.抑郁症B.强迫症C.焦虑症D.恐惧症3.方老师通过调查、访谈、观察等方式,对好几所学校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了研究,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A.实验研究B.个案实验C.描述性研究D.实验室实验4.江珊同学每周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小结,分析自己在学习上取得的进步,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

他这种行为属于( )。

A.自我认识B.自我反省C.自我体验D.自我调控5.在英语学习中,某同学对相似的单词不能加以正确区分,这种现象属于( )。

A.分化B.泛化13、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中最先成熟的是()。

A、生理自我B、社会自我C、心理自我D、自我检验14、小红认为,她喜欢狗,所以每一个人也都喜欢狗。

她所表现出来的是前运算思维的何种特征?()A、不可逆性B、单维性C、自我中心D、集中化15、中学阶段与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的哪一个人格发展阶段相对应?()A、信任对不信任B、自主对羞耻C、勤奋对自卑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1.C[解析]心理学不只研究人的外显特征,而且探讨人的内在心理规律。

2.D[解析]在公共社交场合出现情绪紧张、脸红等症状属于社交恐惧症。

3.C[解析]描述性研究指对某个或某几个课堂教学中特定事件进行描述的研究方法,一般通过调查、访谈、观察等方式描述社会环境中的行为。

实验研究指在研究中研究者采用特定的实验处理,并分析处理效果的研究方法,包括个案实验、实验室研究、自然实验。

4.D[解析]自我调控指对自己的管理控制,如自我检查、自我约束、自我调节。

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教案

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教案

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九年级化学的重点知识,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2. 巩固学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操作,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针对中考题型进行专项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试技巧和得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复习内容:物质的组成、元素周期表、物质的分类、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等。

2. 第二章:化学方程式与化学计算复习内容: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化学计算的方法、物质的量的计算、溶液的计算等。

3. 第三章:氧气与燃烧复习内容:氧气的性质、氧气的制取、燃烧的条件、燃烧的类型、灭火的方法等。

4. 第四章:金属与酸碱盐复习内容:金属的性质、金属的制取、酸碱盐的性质、酸碱盐的制取、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等。

5. 第五章:化肥与农药复习内容:化肥的分类、化肥的作用、农药的性质、农药的使用方法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针对不同章节的特点,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如实验演示、小组讨论、习题训练等。

3.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课件、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实验报告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反馈。

2. 定期进行章节测试,检验学生的复习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3. 中考模拟考试,全面检查学生的复习成果,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五、教学时间:1. 每章复习时间安排为2课时,共计10课时。

2. 每章课后安排1次作业,共计5次作业。

3. 安排1次中考模拟考试,时间为1课时。

教学评价:通过本复习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复习九年级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和应试能力。

教案中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中考要求,教学方法多样,既注重知识的传授,也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思维训练。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专题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专题训练含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第二章第一节专题训练一、单选题1.在“练习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6V以下的直流电源B.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先让物体运动,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C.纸带上的点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及位移信息D.纸带上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一定是0.02s2.做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经过A点时的速度为3m/s,这表示()A.质点在过A点后1s内的位移是3mB.质点在过A点前1s内的位移是3mC.若质点从A点做减速直线运动,则以后每1s内的位移是3mD.若质点从A点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以后每1s内的位移是3m3.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打点计时器应使用交流电源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无滑轮一端,并接好电源C.实验开始时,先释放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D.打点结束后,先断开电源,再取下纸带4.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打点前,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要先接通电源,待计时器开始打点再释放小车B.计时器应使用6伏特以下的直流电源C.打点频率为50Hz,每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01s D.实验中应使小车速度尽量小些5.在实验中,利用纸带上的数据和第一章的方法得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后,以速度v为纵轴,以时间t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某次实验中某同学描出的点如图所示。

在直角坐标系上一共描出了10个点。

下列思考有道理的是()①这10个点无论如何也不在一条直线上,因此小车运动的v -t 图象不可能为一条直线,而应为一条光滑的曲线②这10个点中有6个点虽然不在一条直线上,但它们紧挨在一条直线附近,只有F 和B 两点离这条直线太远③在10个点当中只有4个点能画在一条直线上(A 、D 、G 、I ),有六个点不在该直线上,这条直线肯定不能表示小车运动的规律④与直线偏差较小的点(C 、E 、H 、J )可能是实验误差造成的,而与直线偏离较大的点(B 、F )则可能是实验中出现错误造成的A .①③B .②④C .①②D .③④6.小车拖动的纸带经过打点计时器后,在纸带上留下的点中有6个连续清晰的点,测出这6个点间的距离为18 cm ,则 ( )A .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0.03m/sB .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1.5m/sC .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1.8m/sD .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180m/s7.某人用打点计时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利用打出的一条纸带画出了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电源频率为50Hz 时,打点计时器每隔0.05秒打一个点B .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C .小车在0.02t 秒时的速度大小是0.04/m sD .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20.04/m s8.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利用纸带上的数据计算出了各计数点对应时刻小车的瞬时速度.然后她以速度v 为纵轴、时间t 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共描出了10个点,并“拟合”出了小车运动的v —t 图象,如下图所示针对该同学作出的v—t图象,她所在的实验小组的其他四位同学分别交流了自己的看法:①这10个点无论如何也不在一条直线上,因此小车运动的图象不可能为一条直线,而应为一条光滑的曲线;②这10个点中有8个点虽然不在一条直线上,但它们紧挨在该条直线附近,只有F和B两个点离这条直线远;③在这10个点当中只有4个点(A,D,G,I)能画出一条直线上,其余6个点都不在该直线上,这条直线肯定不能表示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④与直线偏差较小的点(C,E,H,J)可能是实验误差造成的,而偏离直线较远的点(B,F)则可能是实验中出现失误造成的.对于以上四种看法,你认为有道理的是()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二、多选题9.关于误差和有效数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测出一个物体长为123.6cm,采用的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是厘米B.0.92与0.920含义是不一样的C.多测几次求平均值可减小系统误差D.0.082是三位有效数字,103.6cm是四位有效数字10.在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下列关于作v t-图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确定了v t-图象中的两点,就可以得到小车运动的v t-图象,因此,实验只需要测出两组数据B.作v t-图象时,所取的点越多,图线就越准确C.作出的v t-图线应该通过所有的点,图线曲折也可以D .对于偏离直线较远的点,说明误差太大,应舍去11.(多选)“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甲、乙两个图象为甲、乙两位同学从实验中得到数据后画出的小车运动的v -t 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实验误差比乙的实验误差小B .甲的实验误差比乙的实验误差大C .甲在实验中处理纸带时没有舍掉开头一些密集的点迹D .乙在实验中处理纸带时没有舍掉开头一些密集的点迹12.如下图所示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s -t 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启动的时刻比乙早t 1秒B .当0<t <t 2秒时,甲做匀减速运动C .当t =t 2秒时,两物体相距最远D .当t =t 3秒 时,两物体相距s 1米三、实验题13.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a )。

2024海南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专项训练 专题四实验题 (含答案)

2024海南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专项训练 专题四实验题 (含答案)

2024海南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专项训练专题四实验题常考实验能力点突破能力点1实验方法考向1物理研究方法的判断__方法指导用关键词判断(1)控制变量法:“控制……不变(相同)”、“与……有关”、“为了……相同”.(2)转换法:“通过……来判断”、“用……来反映……”.(3)等效替代法:“代替”、“与……重合”.1. 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作用效果:(1)实验中是通过比较海绵的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实验方法叫做________.(2)通过比较图中的甲、乙两次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这种实验方法叫做________.第1题图2.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在玻璃板前竖立点燃的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 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眼睛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玻璃板后的蜡烛B与蜡烛A的像________,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叫__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考向2根据物理研究方法选择实验操作__方法指导常考的是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操作的选择,应注意在探究某一因素对该实验的影响时,应控制其他条件相同,只改变这一因素.3.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小星进行了3次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应选择________(填序号)两次实验.能力点2数据处理考向1根据表格数据绘制图像__方法指导(1)选择合适的标度,横、纵坐标上标明各物理量及其单位(一般横坐标为自变量,纵坐标为因变量),要有原点;(2)在坐标轴上用铅笔、直尺进行描点和连线:①描点要准确,点要稍大,不能被线覆盖住;②直线用直尺连,曲线不用直尺,用平滑曲线连接各点.4. 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调节滑动变阻器,记录数据如下表,请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纸中把未标出的两个点描出来并画出I-U图像.第4题图5.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装置,小明在实验时点燃酒精灯,待水温升至90 ℃时,每隔1 min读出一次温度计示数,并及时记录在下表中,如此持续了8 min 后停止读数,请根据表格数据,在图乙的方格中建立有关坐标轴并制定其标度,在坐标系中画出水在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第5题图考向2设计、补全实验表格__方法指导(1)清楚要测量的物理量、要计算的物理量、要观察的现象,这些量均需出现在表头中,若要测量的物理量不能直接测量,表格中要记录中间测量量;(2)各物理量需带单位;(3)要体现多次实验(一般至少3组);(4)关于求平均值的问题,只有多次实验的目的是减小误差时才能求平均值.6. 小明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设计了如下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表中(a)处应填的内容是________.7. 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请在下面的虚线框内设计实验记录表格.考向3根据表格数据或图像进行计算__8. 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小明用同一滑轮提升不同数量的钩码进行了3次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表中第3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9. 小丽在探究“电路中的电流与电阻关系”时,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已知电源电压恒为6 V,并选用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四个(5 Ω、10 Ω、15 Ω、20 Ω)进行实验,得出了如图乙所示的I-R图像,由图乙可知,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应保持______V不变,实验所用的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不能小于________Ω.第9题图考向4 根据表格数据或图像总结结论__方法指导(1)有函数关系的实验,分析实验数据的方法①若实验中每次测得的两个物理量的比值是一定值,或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与……成正比”;②若实验中每次测得的两个物理量的乘积是一定值,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与……成反比”.(2)总结结论注意事项对于采用控制变量法的实验,总结结论时,应写出“在……一定时,……越大(或越小),……就越大(或越小)”、“在……一定时,……与……成正比(或反比)”,注意一定要写前提条件.10. 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得到如下表所示的数据,据此得出结论:在电阻一定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是根据实验所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________.第11题图一、力学重点实验实验1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__1.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第1题图(1)图中AB段的距离s AB=________cm,测得时间t AB=1.6 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________cm/s.(2)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3)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实验时斜面的倾斜度不宜太大,你认为这样做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合理即可).实验2测量固体的密度__2.小平同学在长江边捡到一块漂亮的鹅卵石,决定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鹅卵石的密度.(1)他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鹅卵石的质量m;②向量筒中倒进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③根据密度的定义式,算出鹅卵石的密度ρ;④将鹅卵石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鹅卵石和水的总体积V2.他应采用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A. ①②④③B. ①②③④C. ②③④①D. ②③①④(2)根据图乙、图丙,计算出鹅卵石的密度为____g/cm3.第2题图(3)若鹅卵石缺损后,它的密度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 某同学利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和杠杆等器材测量长方体实心金属块的密度.第3题图(1)挂金属块前,杠杆左端下沉,应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杠杆调平后,在A点用轻绳悬挂金属块,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甲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5 N,金属块质量为________kg.(g取10 N/kg)(3)已知金属块底面积为30 cm2,高度如图乙所示,金属块高度为_______cm,金属块密度为_______kg/m3.(4)改变金属块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进行多次实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5)在某次测量过程中,不慎沿斜下方拉弹簧测力计,由此次数据得出的金属块密度值比实际密度________.实验3测量液体的密度__4.一题多设问实验小组利用天平、量筒和烧杯等器材测量牛奶的密度.第4题图(1)天平调平衡后,将适量的牛奶倒入烧杯中,并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通过加减砝码的一番操作,当小明将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横梁指针如图甲所示,接下来他应该________(选填序号);A. 向左调节平衡螺母B. 移动游码C. 取下最小砝码后移动游码(2)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116 g后,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牛奶倒入量筒,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牛奶的体积为________cm3;(3)测量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天平横梁平衡时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为________g;(4)小明测量的牛奶密度为________kg/m3;(5)在向量筒倒入牛奶时,如果不慎有牛奶溅出,则测出的牛奶密度会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拓展设问(6)小明利用另一种方法测量牛奶的密度,于是找来了透明容器、普通玻璃杯A、适量的水、刻度尺、滴管、记号笔和一个底面积为S粗细均匀的玻璃杯B.测量过程如下:拓展设问(6)题图①在透明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将A杯放入透明容器中如图甲所示.②在B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刻度尺测量出水柱的高度h0,并标记水面位置如图乙所示.③将B杯中适量的水倒入A杯中,用记号笔标记出A杯与水面相交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并用刻度尺量出B杯中剩余水柱的高度h1;④将A、B杯中的水倒净后擦干,向B杯中倒入牛奶至标记1处,然后将B杯中的牛奶倒入A杯,使标记2处再次与水面相平,测出此时B杯中剩余牛奶的高度h2;则牛奶的密度表达式是ρ=________(用测量量和已知量的符号表示,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7)小华查阅资料进行深入思考后,找到了测量牛奶密度更精确简便的方法,操作如下:拓展设问(7)题图①如图甲、乙所示,把适量待测牛奶和水分别倒入两容器中并置于两电子秤上,再将两电子秤示数清零(按电子秤的清零键后,示数显示为零);②将系好细线的小物块缓慢浸没到待测牛奶中保持静止(未触底),牛奶未溢出,如图丙所示,记下电子秤的示数m1;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未溢出,如图丁所示,记下电子秤的示数m2;④则该牛奶密度的表达式ρ=___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实验4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__5. 瑞瑞同学用如图实验装置“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请你与他合作,回答下列问题:第5题图(1)缓慢拉动木板B,直到物块A与木板B之间发生相对滑动,观察某时刻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为________N;(2)若保持A、B间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积大小不变,在A上增加钩码,重复(1) 操作,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说明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____有关;(3)若保持__________________不变,在B上分别铺棉布、毛巾,重复(1) 操作,弹簧测力计示数发生变化,说明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4)若保持A、B间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改变A、B间的接触面积大小,重复(1)操作,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说明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____无关.实验5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__6.一题多设问(2021常德)如图在“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的探究活动中(U形管所装液体是水).第6题图(1)甲图中的压强计是通过观察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的大小来反映________的大小;(2)小明在探究过程中,发现U形管中的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____________.(3)仪器调试好后进行实验,得到乙、丙、丁图的结果,由图可知,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__.(4)比较丁图和戊图,说明同一深度,液体压强还与________有关.(5)在戊图中,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差h=5 cm,则压强计所测之处的液体压强是________Pa.拓展设问(6)要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压强计U形管中的液体最好用________(选填“水”或“水银”).(7)用如图甲所示的容器也可以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互不相通的左右两部分,隔板上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发生改变.用此容器进行的两次实验,情形如图乙所示.由此可推断:a、b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是ρa______ρb,a、c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是ρa______ρc.拓展设问(7)题图实验6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__7. 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提出了浮力大小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的猜想:①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②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③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第7题图(1)请你写出能够支持猜想③的一个生活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2)进行探究时,实验步骤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其中序号b中物体P所受浮力大小为______N.(3)分析a、c、d三次实验,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分析________三次实验,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分析a、d、e三次实验,可知在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________(选填“越大”或“越小”).(4)本实验不仅可以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从实验数据还可求出物体P的密度为________kg/m3.(已知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实验7探究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2015.19)__8.如图所示为“探究物体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装置示意图.第8题图(1)运动的钢球A碰上木块B后,能将B撞出一段距离s.在同样的水平面上,B被撞得越远,A对B做的功就越多,A的动能就越大,通过B被撞得远近来反映物体A动能大小的方法在物理学中属于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2)①让同一钢球A分别从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高度h越高,钢球运动到水平面时速度越______,木块B被撞得越远;②改变钢球的质量,让不同的钢球从________(选填“同一”或“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质量越大的钢球将木块B撞得越远.(3)通过多次实验表明,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________.实验8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__9. 小明同学在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时,进行了以下猜想:猜想一: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猜想二: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小明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第9题图(1)如图甲所示,应将杠杆两端的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如图乙所示,小明同学挂上钩码并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水平平衡,记录的数据如下表.(3)改变钩码的________和钩码的位置重复上述实验两次,记录的数据如下表.(4)根据小明同学的数据可验证猜想________(选填“一”、“二”或“一和二”)是正确的,而小红同学认为小明同学每组数据中的力臂恰好都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还应改变动力或阻力的________进行实验.(5)小红同学协助小明同学按图丙方式进行实验,获得表中后两组数据,综合分析表中数据可验证猜想________是错误的.若要验证另一种猜想是否正确,必须添加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通过以上探究,小明同学真正理解了力臂是支点到________的距离.二、电学重点实验实验1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__1. 某同学探究“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的关系”,实验器材有:两节干电池,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10 Ω的定值电阻及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1)图甲是该同学连接的部分电路,请用笔画线,将图中的实验电路连接完整.第1题图(2)闭合开关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b端向a端滑动,观察到电流表示数逐渐变大.当滑片滑到a端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进行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电阻R=10 Ω)①请在图丙中画出电流I与电压U的关系图像.第1题图丙②分析图像得出的探究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__2. 一题多设问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所用实验器材均完好.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 V不变,定值电阻分别为10 Ω、15 Ω、20 Ω、30 Ω,滑动变阻器规格为“20 Ω 1 A”.第2题图(1)实验前,发现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原因是电流表________.(2)如图乙所示,导线a应与滑动变阻器的________接线柱相连.(3)电路连接完成后,分别用10 Ω、15 Ω、20 Ω的电阻进行实验,正确操作,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则实验中控制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__V不变.当使用30 Ω的电阻做实验时,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都无法使电压表的示数与前三次相同,为了继续完成第四次实验,如果只能更换电源,则电源电压应不高于________V.(4)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________.拓展设问(5)将10 Ω的电阻接入电路中,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至某一位置,读出电流表示数为0.3 A并记录在表格中,将此时滑片的位置标记为M;接着将10 Ω的电阻换为15 Ω,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不变,读出对应电流表的示数并记录,此时滑片的位置在M 的________(选填“左侧”或“右侧”).(6)更换电源后,小丽在换用30 Ω电阻做实验时,发现电阻已经损坏,她灵机一动,利用现有的几个电阻解决了这个问题.请你写出小丽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7)小丽根据实验数据得出I-R图像之后,又画出了如图所示的I-1R图像,得出结论:电流与电阻成反比.请对此作出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设问(7)题图实验3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_3. 电阻是组成电路的重要元件,在进行电路维修时,通常需要知道电阻的阻值.小雨利用电源(电压恒定不变)、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等器材测电阻R的阻值.甲乙第3题图(1)图甲是小雨连接的部分电路,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调到______(选填“A”或“B”)端.(3)闭合开关,电流表、电压表指针均发生偏转,移动滑片P,两表指针均不动.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改正错误后,闭合开关,将滑片P移到某位置,记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A. 结束实验,整理器材B. 将滑片P移到另外几个位置,分别记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C. 换用另一个定值电阻,将滑片P移到某位置,记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5)小雨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①第3次实验时,将滑片P移到A端,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A,电阻为______Ω.②算出每次电阻后,为得到电阻R的阻值,还应________.4. 用两节干电池、两个开关、一个电压表、一只阻值为20 Ω的定值电阻R0、导线若干,测量未知电阻R x的阻值,电路实物图如图甲所示.第4题图(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电压表接在R0两端.(2)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S1和S,电压表示数如图乙,为________V.(3)断开S1,闭合S,电压表示数为1.4 V,则R x=________Ω.(4)若没有电压表,只有一个电流表,其余元件不变,设计并在方框内画出测量R x阻值的电路图(要求电路连接后不能再拆接).实验4测量小灯泡的电阻__5.在测量标有2.5 V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图甲是小明同学连接好的电路.甲乙第5题图(1)小华发现电路连接错误,只需更改一根导线即可.请你把接错的那一根导线找出来,并画上“”.再用笔画线把它改接到正确的位置上.(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P移到滑动变阻器的最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3)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发光,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较大,则电路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可能即可)(4)排除故障后,先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再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逐次降低,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测量的数据记录如下表:序号12345发光情况明亮较亮较暗暗不发光电压U/V 2.5 2.0 1.5 1.00.5电流I/A0.220.200.140.12电阻R/Ω11.410.07.1 4.2当电压表的示数为1.5 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_A,则此时小灯泡的电阻约为______Ω.(5)最后小明用表格中的电阻取平均值做小灯泡的电阻,小华认为这样处理不正确.请你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在“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实验中,小亮已连接的部分电路如图甲所示,小灯泡的额定电压U额=2.5 V.第6题图(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阻变大).(2)实验中除保护电路外滑动变阻器的另一个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按要求完成实验,并得到如图乙所示的I-U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________Ω.第6题图丙(4)另一组的同学设计了图丙所示的实验电路,测出了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电源电压未知但恒定不变,R1和R2为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R0,请你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①只闭合开关S、S1,调节R2,使电压表的示数为U额;②只闭合开关S、S2,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电压表示数仍为U额;③接着将R2的滑片P调至最左端,记下电压表的示数U1,再将R2的滑片P调至最右端,记下电压表的示数为U2,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表达式R L=________(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实验5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__7. 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测量小灯泡的功率.被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 V,电阻约为10 Ω左右.实验室有如下器材:电源(U=6 V), 电流表(0~0.6 A0~3 A),电压表(0~3 V 0~15 V),滑动变阻器、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1)图甲是小明刚连好的实物图,实验前小华帮他检查了一遍,发现有两处不合实验规范.请你指出来: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7题图(2)完善电路后,闭合开关,小明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测量出了5组数据,并描点画出了小灯泡中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W.(3)实验中所使用的滑动变阻器的规格可能为______.A.10 Ω 3 A B.30 Ω 1 A C. 60 Ω 1 A8.【实验名称】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器材】额定电压为2.5 V的小灯泡(电阻约10 Ω)、电压为6 V的电源、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50 Ω0.5 A)、开关、导线若干.【实验步骤】(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时阻值最大).第8题图(2)电路连接时开关应________.小明同学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但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较小的示数,接下来他应该________________.(3)小明同学进行实验得到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W;当小灯泡两端电压为1.5 V时,小灯泡的亮度________(选填“正常”、“较暗”或“较亮”).【拓展】好学的小明同学又向老师要了一个R0=20 Ω的定值电阻,用来替换电路中的电流表.替换后电路如图乙所示,并设计下列方案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1)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等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2)保持滑片位置不变,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改接到c接点上,测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U0;(3)计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仔细分析发现此方案无法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其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常考实验能力点突破1. (1)形变(或凹陷)程度转换法(2)控制变量法2. 完全重合等效替代法3. ②③4. 如答图所示5. 如答图所示第4题答图第5题答图6. 时间/min7. 如下表所示8. 80% 9. 2.4 30 10. 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11. 保持不变一、力学重点实验1. (1)40.0 25 (2)小 (3)减小下滑的速度,方便记录时间2. (1)A (2)2.7 (3)不变3. (1)右 (2)0.75 (3)2.50 1×104 (4)测量多组数据求平均值,减小误差(写出减小误差即可给分) (5)偏大(大)4. (1)C (2)40 (3)72 (4)1.1×103 (5)偏大 (6)ρ水(h 0-h 1)h 0-h 2 (7)③将小物块取出,擦干后再缓慢浸没到水中保持静止 ④m 1m 2ρ水 5. (1)3.4 (2)压力大小 (3)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积大小 (4)接触面积大小 6. (1)液体压强 (2)实验装置漏气 (3)相等 (4)液体的密度 (5)500 (6)水 (7)< > 7. (1)人在水中下沉,而在死海中却能漂浮(或鸡蛋在清水中下沉,而在盐水中可以漂浮等) (2)1.4 (3)无关 a 、b 、c(或a 、b 、d) 越大 (4)2.4×103 8. (1)转换法 (2)①大 ②同一 (3)越大 9. (1)左 (3)数量 (4)一和二 方向 (5)二 刻度尺 力的作用线二、电学重点实验1. (1)如答图甲所示 (2)断开开关,电流表改用0~0.6 A 量程 (3)①如答图乙所示 ②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甲 乙第1题答图2. (1)未调零 (2)C 或D (3)3 5 (4)反比 (5)左侧 (6)把10 Ω和20 Ω的电阻串联接入电路中进行实验 (7)说法不完整,应该说“在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3. (1)如答图所示 (2)B (3)滑动变阻器短路或同时连接了下边两个接线柱 (4)B (5)①0.6 5 ②求平均值第3题答图4. (1)如答图甲所示(2)2.8(3)20(4)如答图乙所示第4题答图5. (1)如答图所示(2)左(3)灯泡灯丝断了(4) 0.188.3(5)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第5题答图6. (1)如答图所示(2)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3)10(4)②保持R2滑片位置不变,调节R1③U2R0 U1-U2第6题答图7. (1)①滑动变阻器滑片没有移动到阻值最大处②电流表量程选大了(2)0.625(3)C8. 【实验步骤】(1)如答图所示(2)断开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3)0.75较暗【拓展】①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②灯泡两端电压不能达到额定电压第8题答图。

2019年高考物理必考实验精细精讲实验四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学案(含答案)

2019年高考物理必考实验精细精讲实验四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学案(含答案)

实验四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目录课前预习·基础落实课堂互动·考点突破课前预习·基础落实【实验目的】1.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规律。

2.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3.掌握利用图象处理数据的方法。

【实验原理】探究加速度a与力F及质量M的关系时,应用的基本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即先控制一个参量——小车的质量M不变,讨论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再控制小盘和砝码的质量不变,即力F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讨论加速度a与M的关系。

【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纸带及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盘和砝码;细绳;低压交流电源;导线;天平;刻度尺。

【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量小盘的质量m0和小车的质量M0。

2.按图实Ⅳ-1所示把实验器材安装好,只是不把悬挂小盘的细绳系在小车上(即不给小车加牵引力)。

3.平衡摩擦力:在长木板的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上一块薄木板,反复移动薄木板的位置,直至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可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这时,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时受到的摩擦阻力恰好与小车所受的重力在斜面方向上的分力平衡。

4.把小车停在打点计时器处,并在小盘内放入适量的砝码,挂上小盘和砝码,先接通电源,再让小车拖着纸带在木板上匀加速下滑,打出一条纸带。

5.改变小盘内砝码的个数,重复步骤(4),并多做几次。

6.保持小盘内的砝码个数不变,在小车上放上砝码改变小车的质量,让小车在木板上滑动打出纸带。

7.改变小车上砝码的个数,重复步骤(6)。

【数据处理】1.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时,计算各次小盘和砝码的重力(作为小车的合力)及对应纸带的加速度填入表(一)中。

2.保持小盘内的砝码个数不变时,计算各次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及对应纸带的加速度,填入表(二)中。

3.需要记录各组对应的加速度a 与小车所受牵引力F ,然后建立直角坐标系,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a ,横坐标表示作用力F ,描点画a -F 图象,如果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便证明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

中考物理实验复习

中考物理实验复习

中考物理实验复习篇一:中考物理实验题专题复习及训练中考物理实验题专题复习及针对训练【考点聚焦】这部分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 1.平面镜成像。

2.凸透镜成像规律。

3.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体密度。

4.阿基米德原理。

5.伏安法测电阻。

6.动能、重力势能的有关因素。

7.滑轮组机械效率。

8.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9.焦耳定律实验。

一、实验探究内容及考查点1.课本实验探究2.课本外实验探究基本都与所学的物理知识有所关联,需要读懂实验探究的目的和实验操作的意图,这种题型综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但难度不大。

二、实验探究题的解答技巧1.阅读题目,弄清题目探究的内容; 2.思考实验所需的器材、研究方法和结论;3.思考特殊器材的使用方法和作用(一般指测量型器材);4.电学实验探究题中的故障问题(开路:可能只有电压表有示数;短路:部分器材有示数)。

【呈现形式】以上考点常以实验题的形式出现,针对实验中出现的一些实验基本操作和注意点会详细考察,要求学生熟悉实验的操作步骤和实验的原理,实验的数据的分析和实验结论的得出。

初中物理实验的七种思想:1、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或实际问题中,常有多个因素在变化,造成规律不易表现出来,这时可以先控制一些物理量不变,依次研究某一个因素的影响和利用。

如气体的性质,压强、体积和温度通常是同时变化的,我们可以分别控制一个状态参量不变,寻找另外两个参量的关系,最后再进行统一。

欧姆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等都是用这种方法研究的。

2、等效替代法某些物理量不直观或不易测量,可以用较直观、较易测量而且又有等效效果的量代替,从而简化问题。

如大气压强由于大气层面不确定、大气密度是变化的,不易直接测量,可用水银产生的压强与大气压强相等来研究;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实验也利用了等效思想。

3、累积法把某些难以用常规仪器直接准确测量的物理量用累积的方法,将小量变大量,不仅可以便于测量,而且还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程度,减小误差。

如测量均匀细金属丝直径时,可以采用密绕多匝的方法。

部编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实验步骤专项练习

部编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实验步骤专项练习

部编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实验步骤专项练习1. 实验名称:酸碱指示剂验酸碱实验材料:- 酸碱指示剂(如甲基红、兰红等)- 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试管- 滴管实验步骤:1. 取一只试管,将酸碱指示剂倒入试管中。

2. 用滴管滴入适量的盐酸溶液,观察试管中溶液的变化。

3. 记录溶液变化的颜色和观察结果。

4. 清洗试管,将酸碱指示剂倒出。

5. 取一只新的试管,将酸碱指示剂倒入试管中。

6. 用滴管滴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观察试管中溶液的变化。

7. 记录溶液变化的颜色和观察结果。

2. 实验名称:测量小球滚动的距离与斜面高度的关系实验材料:- 小球- 斜面- 尺子或测量长度的工具实验步骤:1. 将斜面倾斜一定角度。

2. 放置小球在斜面顶端,让小球滚动下来。

3. 使用尺子或测量长度的工具测量小球滚动的距离。

4. 将斜面角度调整,重复步骤2和步骤3。

5. 记录不同斜面角度下小球滚动的距离。

6.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小球滚动距离与斜面高度的关系。

注意事项:- 实验时要确保斜面的表面光滑。

- 实验前要保证小球和斜面的初始位置相同。

3. 实验名称:水的沸腾点测量实验材料:- 水- 温度计- 带刻度的实验步骤:1. 将水倒入带刻度的中。

2. 将温度计插入水中,确保温度计的指针完全浸泡在水中。

3. 加热水,同时观察温度计的指针。

4. 当温度计的指针开始上升,且不再上升时,记录此时的温度。

5. 这个温度即为水的沸腾点。

注意事项:- 实验时要小心避免烫伤。

- 加热时需要家长或老师的指导和监督。

以上是部编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实验步骤专项练习的内容。

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实际操作时要遵循实验安全知识和相关规定。

中国人民解放军安全条例

中国人民解放军安全条例

中国人民解放军安全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安全管理,规范官兵安全行为,促进部队全面建设,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安全管理,是指军队为防范和处置事故,保证人员和装备、财产安全所进行的活动。

第三条安全管理是军队建设综合性、经常性的工作,是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

第四条安全管理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牢固确立安全发展理念,以巩固和提高战斗力为根本标准,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遵循统一领导、各负其责,突出重点、综合治理,严格规范、讲究科学,依靠群众、坚持经常的原则。

第五条安全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教育和督促军队人员树立安全意识,履行安全管理职责,落实安全法规制度,开展安全教育与训练,加强安全建设,建立健全事故防范和处置机制,防止和减少事故,及时妥善处理安全问题,保证部队战备、训练等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安全管理应当渗透到军队建设的方方面面,贯穿于各项工作和任务的全过程。

第六条全军安全管理在中央军委领导下,由总参谋部负责组织协调,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有关工作。

各级党委(党支部)、首长应当加强对安全管理的组织领导,建立和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指导和督促部属履行安全管理职责,确保安全管理的经常性和有效性。

第七条对在安全管理中做出突出成绩,保证完成各项任务的单位和个人,依照《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的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第二章职责第八条军队人员在安全管理方面的一般职责:(一)遵守安全法规制度;(二)熟悉预防常见事故的基本知识;(三)掌握必要的安全防护技能;(四)及时报告安全隐患和事故;(五)制止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

第九条军政主官对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全面负责,履行下列职责:(一)严格执行安全管理法规制度和上级关于安全管理的指示;(二)全面掌握本单位安全管理情况;(三)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责任制;(四)领导安全教育、安全训练和安全建设;(五)领导事故预防和处理工作;(六)组织协调和解决安全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分章复习知识点

分章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复习要点一、化学课的学习内容:1、生活中的;2、物质的、及;3、化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4、的方法。

【针对训练】下列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范畴的是()①研制高能燃料②防止钢铁因生锈而腐蚀③治理白色污染④改善大气质量⑤制药⑥物体的运动状态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④⑤D.⑥二、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两者的本质区别是。

【针对训练】1、生活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以下叙述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用稀盐酸除去热水瓶内壁上的水垢B.吃进的食物一断时间后被消化了C.淋雨后,自行车生了锈D.水放进冰箱一断时间后结冰2、下列过程只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B.干冰做致冷剂C.钢铁冶炼D.酒精挥发3、写出镁在空气中燃烧、铜在空气中加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描述实验现象:、现象、现象三、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常指物质的、、、、、、、等。

化学性质通常有性、性、性、性、性等【针对训练】1、下列对氯气性质的描述:①黄绿色②有刺激性气味③常温下为气体④能与水反应⑤能与金属单质反应⑥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2、根据物质的哪些性质鉴别下列物质:A.糖和盐B.酒精和食醋C.氧气和二氧化碳D.氧化镁和铁锈E.冰和水F.石灰水和食盐水G.铁和铜H.银和水银I. 铝和硬铝四、化学仪器及基本操作: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2、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B C D3、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结束后,剩余药品要倒入指定的容器中B .将氢氧化钠的固体放在天平右盘的滤纸上称量C .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不能将试管口对着人D .过滤后,发现滤液仍有浑浊,应再次过滤4、下列关于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再检查装置气密性B .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调节天平平衡,再称量C .实验室用CO 与 Fe 2O 3反应制取铁时,先通CO ,再点燃酒精灯D. 点燃氢气时先验纯再点燃。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单元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课时训练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单元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课时训练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1.某同学在实验室设计了4种制氧气的方案:①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②使高锰酸钾受热;③高锰酸钾加热后的固体放入过氧化氢溶液;④使二氧化锰受热。

这四种方法中()A. 全正确B. 全不正确C. ①②③正确D. 只有①②正确2.下列实验装置或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制取氧气B.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C.收集并验满氧气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必须用到的仪器是()A.铁架台试管集气瓶酒精灯B.试管导气管酒精灯胶头滴管C.铁架台烧杯酒精灯导气管D.试管集气瓶漏斗水槽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有如下操作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按图示连接仪器③装好药品固定在铁架台④加热⑤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时,把集气瓶装满水倒放在水槽中⑥收集⑦熄灭酒精灯⑧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下列操作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②①③④⑤⑥⑦⑧C.②①③⑤④⑥⑦⑧ D.②①③⑤④⑥⑧⑦5..理解实验操作原因可以更好地明确操作方法。

请结合实验室制取氧气解释下列实验问题:(1)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可以连续反复使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际实验操作收集到气体的数值总是比理论值小(假设装置不漏气且实验操作正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__________,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陶瓷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手工制造陶瓷器的一般过程如图,其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混合B.成型C.干燥D.烧结2.三甲基一氯硅[(CH3)3SiCl]是一种生产有机硅化合物的原料,与水接触可产生盐酸,遇明火会引起爆炸,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硅和氯化氢。

超实用高考化学复习:无机化学实验整合——氨气与二氧化氮

超实用高考化学复习:无机化学实验整合——氨气与二氧化氮

无机化学实验整合——氨气与二氧化氮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是决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做题前,要认真阅读题目要求、题干和选项,并对答案内容作出合理预测;答题时,切忌跟着感觉走,最好按照题目序号来做,不会的或存在疑问的,要做好标记,要善于发现,找到题目的题眼所在,规范答题,书写工整;答题完毕时,要认真检查,查漏补缺,纠正错误。

【实验一氨气的制备与性质检验】(1)实验室制取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CaCl2+2NH3↑+2H2O。

(1)反应原理:2NH4Cl+Ca(OH)2=====(2)碱石灰的作用:吸收水蒸气,干燥氨气。

(3)由于氨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常用向下排空气法来收集。

(4)验满方法①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变蓝色;②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置于试管口,有白烟产生。

(5)尾气处理可在导管口放一团用水或稀硫酸浸湿的棉花球。

(2)[实验操作]①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后,关闭弹簧夹a 、b 、c 、d 、e 。

在A 中加入锌粒,向长颈漏斗注入一定量稀硫酸。

打开弹簧夹c 、d 、e ,则A 中有氢气发生。

在F 出口处收集氢气并检验其纯度。

②关闭弹簧夹c ,取下截去底部的细口瓶C ,打开弹簧夹a ,将氢气经导管B 验纯后点燃,然后立即罩上无底细口瓶C ,塞紧瓶塞,如图所示。

氢气继续在瓶内燃烧,几分钟后火焰熄灭。

③用酒精灯加热反应管E ,继续通氢气,待无底细口瓶C 内水位下降到液面保持不变时,打开弹簧夹b ,无底细口瓶C 内气体经D 进入反应管E ,片刻后F 中的溶液变红。

(3)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氯气与氨气之间的反应,其中装置A 、F 分别为氨气和氯气的发生装置,装置C 为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发生反应的装置,工业上常利用该反应检验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出现泄漏。

【实验二喷泉实验】【实验三氨气的还原性检验】(1)氨气还原性很强,可与氧化铜等弱还原剂反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3CuO N2+3H2O+3Cu,利用以上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

Hlj浙教版八年级科学《针对性训练》单元检测二答案

Hlj浙教版八年级科学《针对性训练》单元检测二答案

Hlj浙教版八年级科学《针对性训练》单元检测二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A. 指南针是一个磁体(正确答案)B. 指南针折断后只有一个磁极C. 指南针能吸引铜、铝等物质D. 指南针指向不会受附近铁块的影响2.下列是一些与用电安全相关的现象,其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单选题] *ABCD(正确答案)3.如图四个实验中,用来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是( )[单选题] *ABCD(正确答案)4. 如图所示为某汽车启动电动机的电路。

当启动器开关闭合时,有微小电流通过器件X,接着有强大电流通过电动机,并将电动机启动。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想一想,X可能是()[单选题] *A. 灵敏电流计B. 发电机C. 电磁铁D. 电磁继电器(正确答案)5.爱因斯坦曾说,在一个现代的物理学家看来,磁场和他坐的椅子一样实在。

如图所表示的磁场与实际不相符的是( )[单选题] *ABC(正确答案)D6.如图所示,磁感线竖直向下,AB棒运动,灵敏电流表指针偏转()[单选题] *A. AB棒可能是竖直向下运动的B. AB棒可能是水平向左运动的(正确答案)C. 开关断开,电流表指针也会偏转D. 实验说明电路有电流不一定需要电源7.如图所示,闭合开关,滑片P向右移动,则螺线管()[单选题] *A. 左端为N极,磁性增强B. 左端为N极,磁性减弱C. 左端为S极,磁性减弱D. 左端为S极,磁性增强(正确答案)8.一根条形磁铁断裂成三段(如图所示),以下现象与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A(正确答案)BCD9.某同学为辨认电池的正、负极,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是( )[单选题] *ABCD(正确答案)10.某家庭电路的部分电路如图所示,其中甲、乙两处分别装用电器和开关。

对此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 火线上的保险丝应该改装到零线上B. 甲处应装用电器,乙处应装开关C. 甲处应装开关,乙处应装用电器(正确答案)D. 当保险丝熔断后,可以用铜丝代替11.如图,甲、乙、丙三位同学用长导线作为“绳”,按图示情景进行跳绳游戏时发现电流表指针来回摆动,利用该原理可以制成()[单选题] *A. 发电机(正确答案)B. 电脑C. 电动机D. 电话12.城市下水道井盖丢失导致行人坠入下水道的悲剧时有发生,令人痛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关于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操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长木板不能侧向倾斜,也不能一端高一端低
B .在释放小车前,小车应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
C .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后再释放小车
D .要在小车到达定滑轮前使小车停止运动
解析:长木板不能侧向倾斜,但可以一端高一端低,故A 错;实验时,为了能在纸带上得到较多的点迹,释放小车前,小车应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B 对;如果先释放小车,可能纸带上打不上几个点,故C 对;为了避免小车落地摔坏,在小车到达定滑轮前要使小车停止运动,D 对.
答案:A
2.在研究某物体的运动规律时,打点计时器打下如图实-4-9所示的一条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 Hz ,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打点未画出.由纸带上的数据可知,打E 点时物体的速度v =____,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 =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图实-4-9
解析:T =5×0.02 s =0.1 s ,v E =DF 2T =2.30+2.620.2
cm /s =0.25 m/s ,a =(DE +EF +FG )-(AB +BC +CD )(3T )=7.82-5.11(0.3) cm /s 2=0.30 m/s 2. 答案:0.25 m /s 0.30 m/s 2
3.光电计时器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实-4-10(a)所示,a 、b 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受装置,当有物体从a 、b 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精确地把物体从开始挡光到挡光结束的时间记录下来.现利用图(b)所示的装置测量滑块和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图中MN 是水平桌面,Q 是长木板与桌面的接触点,1和2是固定在长木板上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长木板顶端P 点悬有一铅锤,实验时,让滑块从长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1.0×10-2 s 和4.0×10-3
s .用精度为0.05 mm 的游标卡尺测量滑块的宽度为d ,其示数如图(c)所示.
图实-4-10
(1)滑块的宽度d=________ cm.
(2)滑块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v1=________ m/s,滑块通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v2=________ 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由此测得的瞬时速度v1和v2只是一个近似值,它们实质上是通过光电门1和2时的________,要使瞬时速度的测量值更接近于真实值,可将________的宽度减小一些.解析:(1)d=10 mm+0.05 mm×2=10.10 mm=1.010 cm
(2)v1=d
t1

1.010×10-2
1.0×10-2
m/s=1.0 m/s
v2=d
t2

1.010×10-2
4.0×10-3
m/s=2.5 m/s
(3)v1、v2实质上是滑块通过光电门1和2时的平均速度,要使瞬时速度的测量值更接近于真实值,可将滑块的宽度减小一些.
答案:(1)1.010(2)1.0 2.5(3)平均速度滑块
4.(2010·广东高考)如图实-4-11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
图实-4-11
(1)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 Hz,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
(2)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
A、B两点间距s=________;C点对应的速度是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刻度尺的读数、利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计算瞬时速度、有效数字的要求等,意在考查考生使用仪器、记录、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毫米刻度尺的精确
度为0.1 mm,故AB间的距离为1.70 cm-1.00 cm=0.70 cm,v C=BD
2T
2.00×10-2
2×0.1
m/s=
0.100 m/s.
答案:(1)0.02 s(2)0.70 cm0.100 m/s
5.如图实-4-12所示,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使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装置可以测定重力加速度.
图实-4-12
(1)所需器材有打点计时器(带导线)、纸带、复写纸、带铁夹的铁架台和带夹子的重物,此外还需________(填字母代号)中的器材.
A .直流电源、天平及砝码
B .直流电源、毫米刻度尺
C .交流电源、天平及砝码
D .交流电源、毫米刻度尺
(2)通过作图象的方法可以剔除偶然误差较大的数据,提高实验的准确程度.为使图线的斜率等于重力加速度,除作v -t 图象外,还可作________图象,其纵轴表示的是________,横轴表示的是________.
解析:(1)打点计时器需接交流电源.重力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无关,所以不需要天平和砝码.计算速度需要测相邻计数点的距离,需要刻度尺,选D.
(2)由公式v 2
=2gh ,如绘出v 22-h 图象,其斜率也等于重力加速度. 答案:(1)D (2)v 22
-h 速度平方的二分之一 重物下落的高度 6.一个小球沿斜面向下运动,用每隔110
s 曝光一次的频闪照相机拍摄不同时刻小球的位置照片,如图实-4-13所示,即照片上出现的相邻两个小球的像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10
s ,测得小球在几个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数据见表.
图实-4-13
(1)小球在相邻的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小球运动的性质属________直线运动.
(2)甲、乙两同学计算小球加速度的方法如下:
甲同学:a1=(s2-s1)/T2,a2=(s3-s2)/T2,
a3=(s4-s3)/T2,a=(a1+a2+a3)/3
乙同学:a1=(s3-s1)/(2T2),a2=(s4-s2)/(2T2),
a=(a1+a2)/2
你认为甲、乙两位同学的计算方法较好的是________,加速度值为________.
解析:(1)s2-s1=9.30 cm-8.20 cm=1.10 cm;
s3-s2=10.40 cm-9.30 cm=1.10 cm;
s4-s3=11.50 cm-10.40 cm=1.10 cm.
由以上数据可以得出,小球在相邻的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相等,即Δs=K(恒量),所以小球的运动性质属匀加速直线运动.
(2)用逐差法求加速度可以充分利用实验数据,减少实验偶然误差,故乙同学的计算方法较好.
a1=(10.40-8.20)cm
2×0.12 s2
=1.10 m/s2;
a2=(11.50-9.30)cm
2×0.12 s2
=1.10 m/s2;
a=(a1+a2)/2=1.10 m/s2.
答案:(1)相等匀加速(2)乙 1.10 m/s2
7.某同学为估测摩托车在水泥路上行驶时的加速度,设计了下述实验:将输液用过的500 mL的玻璃瓶装适量水,连同输液管一起绑在摩托车上,调节输液管的滴水速度,使其刚好每隔1.00 s滴一滴.该同学骑摩托车,先使之加速至某一速度,然后熄火,让摩托车沿直线滑行.图实-4-14为某次实验中水泥路面上的部分水滴(左侧为起点).设该同学质量为50 kg,摩托车质量为75 kg,g=10 m/s2,根据该同学的实验结果可估算:
图实-4-14
(1)骑摩托车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
(2)骑摩托车滑行时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 .
解析:(1)由匀变速运动公式Δs=aT2,可得摩托车加速时的加速度
a1=8.31-4.52
(1.00)2
m/s2=3.79 m/s2.
(2)方法同上,可得摩托车减速时的加速度a2=9.98-10.17
(1.00)2
m/s2=-0.19 m/s2.负号表
示摩托车做减速运动.
答案:(1)3.79(2)0.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