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银行改革分析报告(精编)
2016年银行改革分析报告(经典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2016年8月目录一、银行改革再出发 31、银行业改革回顾 42、新常态下改革窗口再次开启 53、行业趋势决定改革本质:再次市场化 6二、改革的攻坚目标:国有大行7三、大行国改的风向标:交行9四、大行国改的核心:人力资源111、职业经理人制度122、基层员工考核与薪酬制度123、明晰的激励考核规则设计13五、大行国改路径:自上而下,水到渠成131、治理结构为先,管理机制升级132、改革加速器:子公司混合所有制、股权激励14六、大行国改难点:治理破冰,机构尾大不掉15七、股份行国改:看好资产整合、业务子公司化与员工持股151、国有金融资产整合162、业务子公司化183、股权激励/员工持股194、改革与混业20“新常态”倒逼银行改革窗口开启。
2014年以来,我国迎来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时期,即所谓三期叠加的“新常态”,新常态对银行来讲,意味着依靠传统规模扩张的模式难以为继,利率市场化改革使银行业将在定价上进入了更市场化的肉搏新时代。
在此情形下,银行业必须跟上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并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新的改革“倒逼”窗口开启。
本轮改革的本质是再次市场化适应行业新业务、新的发展方向。
改革攻坚目标是国有大行。
五大国有银行在银行传统业务领域具有显著的优势,由于其特殊的地位在管理上具有的行政化色彩,相对与股份行等竞争对手,市场化程度较低,是本轮改革的重点攻坚目标。
大行国改的核心在人力资源制度。
在上市公司层面纷繁复杂的改革头绪中,人力资源是改革的锁钥,无论是提升金融服务能力还是风险管理能力,人力资源均是不可替代的核心资源。
从业务发展方向上说,一方面银行业进入了比拼服务质量的买方市场时代,提升员工的服务意识是当务之急,另一方面,银行转型需要开拓新业务领域与模式,面临着更加专业化的人才开拓市场控制风险,改革的核心在于人力资源改革。
具体包括:1、职业经理人制度;2、基层员工考核与薪酬制度;3、激励考核规则设计。
2016年银行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银行行业分析报告2016年1月目录一、2016银行业:供给侧改革驱动的基本面预期变化 (6)1、银行业的新定位:从宏观经济和政策的对冲场所到全新的成长内涵 (7)(1)影响银行业的三大主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7)(2)三大主线的变化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过去vs.未来 (8)(3)2009年至今银行估值变化回顾:银行作为宏观经济和政策对冲场所的真实印证 (10)2、供给侧改革影响 (12)(1)去产能、暴露不良推动资产质量预期加速寻底,银行估值的最大压制因素消除 (12)①长期压制银行估值的核心因素:不知底在何方的资产质量预期 (13)②过剩产能减退、供给结构调整进行时 (16)③短期止痛药:取消中国特色的行政性风险监管要求、不良资产证券化 (17)(2)混业经营加速推进带来全新的成长性预期 (19)①2016年混业经营展望:金融机构交叉持牌试点与监管体系重构齐头并进 (19)1)金融机构间的交叉持牌是为了做大直接融资市场 (19)2)面向宏观审慎大方向的监管体系重构 (20)②从供给侧改革到混业经营:英国经验 (22)1)巴克莱银行的混业之路 (23)2)从“金融大爆炸”到金融混业监管的历程 (24)3)英国金融监管体系面向混业的演进历程 (26)③从供给侧改革到混业经营:美国经验 (28)1)次贷危机后的美国金融监管模式转变 (32)二、市场资金偏好显著改善 (34)1、低利率+密集风险暴露时代金融机构的策略变化:从风险利差到期限利差 (37)(1)风险利差和期限利差 (37)(2)美国金融机构对风险利差和期限利差的选择策略 (38)(3)中国的风险利差和期限利差:常态化低利率、去产能和打破刚兑时代的新选择 (40)2、有深度、有正确定价能力的二级市场是金融脱媒时代的客观要求 (42)(1)增量金融和存量金融 (42)(2)增量金融的结构变化推动存量金融的深化发展 (44)①直接融资时代的二级市场与间接融资主导的时代将有显著不同 (46)(3)美国增量金融和存量金融分析 (47)①机构主导的美国二级市场 (47)三、英国金融监管体系演进历程 (48)1、授权监管模式(1986-2000) (48)2、统一监管模式(2000-2013) (49)3、双峰监管模式(2013年至今) (50)四、美国金融监管体系演进历程及重点阶段 (52)1、美国金融监管体系演进历程概述 (52)2、从分业到混业实质性迈进的十年详述(1989-1999) (54)3、双线多头伞状监管模式及其重大缺陷(1964-2010) (56)过去10年,商业银行在经济中的传统定位是压制估值的:在过去宏观经济需求侧管理+有管制的间接融资为主导的经济和金融环境中,商业银行承担的更多是宏观经济和政策对冲场所的职能,所有刺激或控制总需求的政策都需要在银行体系进行对冲,而这种对冲,在金融管制时代,主要通过直接限制商业银行的具体业务实现。
2016年农村商业银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农村商业银行业分析报告2016年10月目录一、行业主管部门与主要政策法规 (4)1、行业主管部门 (4)(1)中国人民银行 (4)(2)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5)2、行业主要政策法规 (6)二、行业历史与现状 (7)1、国内银行业综述 (7)(1)国内银行业概况 (7)(2)国内银行业竞争格局 (10)2、农村商业银行历史演变情况 (12)3、农村商业银行在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地位 (13)4、银行业发展趋势 (16)(1)分业经营可能被打破,控股金融集团形式的混业经营将到来 (16)(2)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愈发受到重视 (17)(3)个人业务需求快速增长 (18)(4)中间业务日益重要,无风险业务或低风险业务比重增加 (18)(5)金融创新势头迅猛 (18)(6)银行电子化进程加快发展 (19)(7)资本监管要求趋严 (19)(8)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对银行业将产生重要影响 (20)(9)市场竞争愈加激烈,非银金融机构参与银行业竞争 (21)三、行业上下游的关系 (22)四、行业周期性、季节性、区域性特征 (22)五、行业壁垒 (23)1、市场准入壁垒 (23)2、市场竞争壁垒 (24)六、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24)1、有利因素 (24)(1)国家大力支持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为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24)(2)市场竞争环境规范化、法制化 (25)(3)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25)(4)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为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机遇 (26)2、不利因素 (27)一、行业主管部门与主要政策法规1、行业主管部门我国金融行业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
银行业主要受银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管。
在银监会成立之前,中国人民银行既承担中央银行职能,也是银行业的主要监管者。
2003 年4 月,银监会成立,开始履行对银行业的监管职能,中国人民银行则保留了中央银行的职能。
新疆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是新疆农村信用合作组织的行业管理部门。
金融机构2016年以来存在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
金融机构2016年以来存在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篇一:2016年度中国银行业服务改进情况报告中银协发布《2016年度中国银行业服务改进情况报告》3月15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2016年度中国银行业服务改进情况报告》,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银行业积极适应经济金融新常态,强化服务理念,培育服务文化,优化服务链条,提升文明规范服务专业化与精细化,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 招商银行% 民生银行% % 中国银行%满足消费者多层次、多元化和新型化金融服务需求,中国银行业服务改进再上新台阶。
由中国银行业协会连续第八年发布的《中国银行业服务改进情况报告》梳理总结了2016年度中国银行业服务改进工作成果,深刻剖析现存问题,探索未来改进轨迹和提升方向。
一是进一步完善相关自律制度,文明规范服务行业标准标杆体系初步形成。
颁布推行《中国银行业营业网点文明规范服务评价标准》,从银行服务智能化、人性化、便捷化体验,尊重善待金融消费者,注重特殊群体客户便利服务,倡导履行社会责任等十个方面,制定190条标准和1000分细则,对行业服务工作进行全方位评价。
该标准细则被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筹备出台的《银行营业网点基本要求》、《银行营业网点服务评价准则》两项国家标准基本照单全收而提升为国家标准。
同时,制定发布《中国银行业电子渠道信息无障碍设施建设自律指引》、《深入开展银行业无障碍志愿助残活动倡议书》等多项行规行约,引领银行业进一步改进对残障人士的金融服务。
截止2016年底,中国银行业协会先后发布了42项与文明规范服务相关的自律规范文件,这些自律规范文件,已然成为行业标准、标杆体系。
二是增扩网点渠道覆盖面,同时不断更新改造升级其服务功能。
截至2016年末,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总数达到万个,新增营业网点6800多个,在全国49个金融机构空白乡镇、2308个城镇社区和318个小微企业集中地区均增设了银行网点,50多万个行政村实现了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有效形成覆盖城乡、服务多元、方便快捷的网点布局体系。
2016年银行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银行行业分析报告2016年1月目录一、国内银行业发展概况 (4)1、概述 (4)2、国内银行业市场格局 (6)3、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历史 (8)(1)第一阶段: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至七十年代末的组建初期 (8)(2)第二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03 年的发展阶段 (8)(3)第三阶段:2003 年11 月至今,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阶段 (8)二、影响银行业发展的因素 (9)1、经济发展状况 (9)2、银行监管的完善化过程 (10)3、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 (10)4、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 (12)5、直接融资市场的替代效应 (12)三、银行业发展趋势 (12)1、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 (12)2、金融创新业务快速发展 (13)3、个人业务将成为银行角逐的核心业务领域 (13)4、中间业务发展加速 (13)5、国际化经营趋势 (14)6、银行电子化进程加快 (14)四、国内银行业监管体制 (15)1、银行业监管架构 (15)(1)中国银监会 (15)(2)中国人民银行 (16)(3)其他监管部门 (16)2、银行业监管内容 (17)3、银行业监管趋势 (17)(1)巴塞尔协议的影响 (17)(2)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的监管 (20)(3)监管国际化 (20)4、国内银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21)一、国内银行业发展概况1、概述银行业的发展与宏观经济发展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十一五”以来,我国经济平稳增长,经济总量不断迈上新台阶。
尤其2008 年国际性金融危机爆发后,在世界主要经济体均面临负增长或停滞困境时,我国经济依然保持了相当高的增速,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2012-2014 年期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51.95 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较2011 年增长7.7%;2013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58.80 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较2012 年增长7.7%;2014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63.65 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较2013 年增长7.4%;2015 年1-6 月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29.69 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0%。
2016年银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银行业分析报告2016年10月目录一、国内银行业状况 (4)(一)概述 (4)(二)国内商业银行市场格局 (6)二、国内银行业的监管体制 (8)(一)概述 (8)(二)主要监管机构及其职能 (9)1、中国人民银行 (9)2、中国银监会 (10)3、省级人民政府 (11)4、省级联社 (12)5、其它监管机构 (12)(三)国内银行业监管内容 (13)(四)银行业的监管趋势 (14)1、新巴塞尔协议的对中国银行业监管的影响 (14)2、混业经营和监管国际化 (16)(五)国内银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7)1、基本法律、法规 (17)2、行业规章 (17)三、国内银行业的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 (19)(一)监管手段的持续加强 (19)1、公司治理 (19)2、风险及内控管理 (19)3、资本充足率 (19)4、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 (20)5、一般准备 (20)6、信息披露 (20)7、资本工具创新 (20)(二)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1)(三)小微企业信贷市场潜力巨大 (23)(四)银行贷款仍是中小企业重要的融资渠道 (24)(五)利率趋向于市场化风险定价 (26)(六)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带来零售银行产品需求增长 (29)(七)银行间市场快速增长带来发展机遇 (30)(八)中间业务的发展为银行业的发展带来空间 (31)(九)银行业竞争加剧带动差异化发展 (31)一、国内银行业状况(一)概述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迅猛,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5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676,708 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49,351 元。
2012 年至2015 年间我国GDP 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21%。
作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我国位列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下表为2012 年至2015 年我国GDP、人均GDP 情况:作为我国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业是我国投融资体系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
2016年村镇银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村镇银行业分析报告2016年10月目录一、行业管理 (4)1、行业主管部门 (4)(1)中国人民银行 (4)(2)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4)(3)其他监管机构 (5)2、行业主要政策法规 (6)(1)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6)(2)行业相关政策 (7)二、行业综述概况及市场规模 (9)1、行业概况 (9)2、行业上下游的关系 (13)3、行业周期性、季节性、区域性特征 (14)4、行业壁垒 (15)(1)准入壁垒 (15)(2)规模经济壁垒 (15)(3)市场竞争壁垒 (16)三、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7)1、有利因素 (17)(1)国家优惠政策扶持 (17)(2)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拓宽农村及小微企业融资途径 (18)(3)存款保险制度增强村镇银行吸储能力 (19)(4)业务灵活、手续简便,实施差别信贷政策 (20)2、不利因素 (20)(1)风险压力大 (20)(2)国内经济面临挑战 (20)(3)市场竞争激烈 (21)(4)社会认知度和公信度不高 (21)(5)筹资难度大 (22)一、行业管理1、行业主管部门(1)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其主要职责包括:发布与履行其职责有关的命令和规章;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监督管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实施外汇管理,监督管理银行间外汇市场;监督管理黄金市场;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经理国库;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指导、部署金融业反洗钱工作,负责反洗钱的资金监测;负责金融业的统计、调查、分析和预测;作为国家的中央银行,从事有关的国际金融活动等。
(2)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是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
【精品完整版】2016年银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2016年银行业分析报告2016年2月目录一、2015年回顾 (4)1、行情回顾 (4)2、投资策略 (5)二、资产质量篇:有望缓解 (5)1、货币政策实质宽松 (6)2、地方债务臵换缓释风险 (7)3、正确认识银行的不良 (8)三、利率篇:市场化靴子落地 (9)1、利率市场化压制板块估值 (9)2、短期内市场影响有限 (10)四、政策面:利好袭来 (11)1、混业经营渐入佳境 (11)(1)下一站改革 (11)(2)混业经营形成中长期利好 (12)2、贷存比限制取消 (12)3、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 (13)五、相关企业简况 (14)1、浦发银行:经营稳健,区域金控平台 (15)2、招商银行:零售行寻求内涵式转型 (15)3、兴业银行:自贸区+混业经营 (16)六、主要风险 (16)1、经济增速超预期下滑带来的资产质量压力; (16)2、房价超预期下滑引发经济系统风险; (16)3、地方融资平台资产质量恶化。
(16)资产质量篇:有望缓解。
经济尚未出现企稳迹象,我们判断,2016年货币政策实质宽松,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助于银行不良的缓释。
同时,地方债务新老划断及地方债务臵换方法,有效缓释了系统性风险;房地产市场回暖,宽松政策有望持续,房地产贷款的风险进一步释放。
银行拨备充足,即使关注类贷款的35%转化为不良贷款,拨备仍可覆盖。
利率篇:市场化靴子落地。
全面利率市场化的靴子落地,有助于缓解利率改革对银行板块的压制作用。
放开存款利率市场化,短期内对银行的影响有限。
我们认为,在利率全面市场化的背景下,银行业的风险总体可控,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不大。
原因在于:1)中国的GDP 仍处于增长阶段,经济形势稳定;2)配套措施齐全,大额定单、存款保险制度已经先行实施;3)地方政府债务新老划断、房地产回暖,有助于缓释风险。
政策篇:利好袭来。
1)混业经营成为中国金融改革的下一阶段。
混改渐入佳境,形成中长期利好。
2)贷存比限制取消,有利于缓解银行间的存款竞争,稳定银行的负债成本。
2016年银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银行业分析报告2016年6月目录一、国内银行业状况 (4)1、我国经济发展概况 (4)2、国内银行业市场格局 (5)3、国内城商行市场格局 (7)二、国内银行业的监管 (10)1、概述 (10)2、主要监管机构 (10)(1)中国银监会 (10)(2)中国人民银行 (12)(3)其他监管机构 (13)3、国内银行业监管内容 (13)(1)市场准入监管 (13)(2)业务监管 (13)(3)产品及服务定价 (13)(4)审慎性经营的要求 (14)(5)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的要求 (14)4、巴塞尔协议对国内银行业监管的影响 (14)5、国内银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9)三、国内银行业的发展趋势 (21)1、平稳运行的宏观经济为银行业带来良好发展机遇 (21)2、进一步加强银行业的监管,深化银行业改革 (22)3、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将成为重要业务领域 (24)4、零售银行业务日益增长 (26)5、中间业务的发展为银行业的发展带来空间 (27)6、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影响深远 (28)7、综合化经营符合银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29)8、城市商业银行在我国银行业的地位逐步提升 (30)9、城市商业银行差异化发展趋势显现 (31)一、国内银行业状况1、我国经济发展概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受益于良好的宏观经济及资本市场的发展,我国银行业获得了快速发展。
银行业作为我国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经济发展、完善投融资体系的作用显著。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5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已达到676,708亿元,位列全球第二,按照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
2015 年我国工业升级态势明显,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增长1.4%。
2015 年固定资产投资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增长1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增长10.6%,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0.5%。
银行业分析报告(数据截止2016年12月)
银行业分析报告(数据截止2016年12月)银行业分析报告(数据截止2016年12月)近年来,全球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银行业。
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的核心,不仅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作为一种利用存贷款等货币资金进行非现金支付的信用工具,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对银行业进行分析报告。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银行业的市场规模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根据数据显示,自2000年以来,银行业的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经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主要是由于经济的增长导致了金融需求的增加。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这给银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其次,银行业的盈利能力也逐年提高。
根据数据显示,银行业的总资产增长速度大于负债增长速度,这意味着银行业的盈利能力不断提高。
然而,银行业的盈利能力并不均衡,一些大型银行获得了较高的盈利,而小型银行则面临着较大的竞争压力。
在市场竞争方面,银行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除了传统的银行之间的竞争外,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银行业带来了新的竞争对手。
网上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平台等新兴金融机构对传统银行的市场份额产生了一定冲击。
因此,银行业需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自身竞争力,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此外,银行的风险管理也是银行业分析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银行业作为金融机构,直接面临的风险是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银行业需要加强内部控制,提高风险管理水平,防范各类风险带来的不良影响。
最后,要想进一步促进银行业的发展,政府的引导和监管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政策,规范银行业的经营行为,确保市场的公平竞争和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
综上所述,银行业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虽然银行业面临着市场竞争的挑战,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银行业也面临着新的机遇。
因此,银行业需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自身竞争力,努力应对市场挑战。
同时,政府的引导和监管作用也是银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2016年金融国企改革分析报告
2016年金融国企改革分析报告目录一、改革政策春风拂面,红利释放鼓舞人心 (4)1、国企改革的两大投资机会:资产溢价+盈利改善 (8)(1)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多方互利共赢的改革 (8)(2)盘活存量带来资产重估,溢价效应显现 (8)(3)从长期看,去行政化弊端、完善长效激励约束机制,盈利水平提升带来价值投资机会 (9)(4)国企改革提升盈利能力,估值洼地受资本市场追捧 (10)2、金融业核心地位显著,国改花开可缓缓归 (11)(1)金融业国有企业数量众多,行政化障碍需破除 (11)(2)银行业借国改春风,提升盈利势在必行 (12)(3)混改打破行政桎梏,提升估值 (13)(4)银行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带来两大利好 (14)①打破股权融资的估值限制 (14)②股权激励引导高管进行市值管理..14二、金融国改三路径,且待云开见月明 (14)1、资产证券化:构建综合性金融控股大平台 (15)(1)国有资产定价回归理性,溢价效应显现 (15)(2)国有资产证券化的方式.16(3)资产注入推动混业经营,整体上市构建金控平台 (17)(4)金控平台差异明显,越秀金控树立地方金控平台典范 (20)2、混合所有制改革:资本新源激发市场活力 (36)(1)混改是本轮国企改革的核心,产权制度改革是根本 (36)(2)交行混改方案获批,引领银行业国企改革 (37)(3)当前经济增速放缓,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金融脱媒的现象日益显著,银行业面临的内部压力和外部考验不断加大 (38)(4)保险业混改动作频繁,进程较快 (39)(5)券商股权结构分散,混改动机相对较弱 (40)(6)金融业垄断特征明显,与经济效益高度相关,混改或可选用金股制 (41)3、股权激励:短期提效率,长期改善基本面 (42)(1)股权激励制度在我国金融机构中经历了短暂而反复的探索 (42)(2)完善激励机制是金融国企缓解治理问题,大型央企短期提升效率的不二之选43(3)股权激励方式包括直接持股和间接持股,高盛直接持股模式具有借鉴意义 (44)(4)制度藩篱与政策福利并存,券商积极试水股权激励,提升市场化活力 (44)三、百花齐放,相关企业简况 (45)两大投资机会:资产溢价+盈利改善。
2016年中国正银行业分析报告(精编)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2016年3月目录一、行业监管体制 (4)1、行业主管部门 (4)2、行业自律性组织 (4)3、行业主要政策法规 (5)(2)行业相关的政策及规划 (5)二、行业概况 (6)1、银浆在光伏产业链的地位 (6)2、全球正银市场概况 (8)(1)宏观市场需求情况 (8)(2)正银全球市场格局 (8)3、我国正银市场的发展概况 (9)4、行业发展前景 (11)(1)太阳能发电市场的巨大潜力 (11)(2)正银产品市场前景 (12)三、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3)1、有利因素 (13)(1)国产正银产品将对进口正银形成替代效应 (13)(2)正银原料供应打破国外公司垄断 (14)(3)正银配方具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14)(4)国家政策的推动 (15)2、不利因素 (15)(1)国产正银制品发展尚处于初期 (15)(2)研发能力有待提高 (16)四、行业竞争格局 (16)1、三星 (17)2、杜邦 (17)3、硕禾 (17)4、贺利氏 (17)一、行业监管体制我国光伏太阳能电池制造行业的主管部门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国家对行业采取宏观调控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方式。
1、行业主管部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1、拟订实施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标准;2、监测工业行业日常运行;3、推动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和自主创新。
国家能源局:1、研究提出能源发展战略的建议;2、拟订能源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并组织实施;3、起草有关能源法律法规草案和规章,推进能源体制改革;4、拟订有关改革方案,协调能源发展和改革中的重大问题;5、负责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含核电)、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能源的行业管理;6、组织制定能源行业标准,监测能源发展情况。
2、行业自律性组织3、行业主要政策法规(1)国家对行业进行管理,制定了一系列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主要法规具体情况如下:(2)行业相关的政策及规划国家为鼓励行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有利政策,主要政策的具体情况如下:二、行业概况1、银浆在光伏产业链的地位目前,一个完整的光伏产业链包括硅料、硅锭(硅棒)、硅片、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五大部分。
2016年银行业分析
2016年银行业分析2016年5月目录一、2016年融资格局概览 (4)1、钱去哪儿了?项目类和居民成为融资主力军 (4)2、钱从哪里来?商业银行核心地位显著强化 (5)3、资金投放渠道?信托通道弱化,基金子公司扩张 (6)4、归因分析:自下而上风险收益选择,自上而下政策引导 (7)二、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资本约束资产,资产决定负债 (8)1、资产端:资本约束资产,投向低风险、稳定收益科目 (9)(1)贷款倾向于项目类和按揭类领域 (10)(2)债券配置力度加大,策略偏向交易和择时 (11)(3)应收款收益权快速增长,应对同业收益权回落 (12)2、负债端:资产需求决定负债要求,监管释压促负债端灵活配置 (13)(1)负债资金来源充足,配置更加灵活 (13)(2)调整存款结构,活期贡献主要增量 (14)三、银行利润表的变化:驱动要素分化加大 (15)1、2007年至今利润驱动要素分析:黄金年代已过,步入分化期 (15)2、利息净收入分化:多策略——资产扩张VS结构调整VS支出节约 (16)(1)资产扩张以量补价,驱动利息收入增长 (17)(2)资产结构调整应对收益率下行 (18)(3)主动负债管理节约利息支出 (19)3、非利息收入:综合化经营成效显著 (20)(1)银行卡、财富管理等业务是主要手续费收入来源 (20)(2)综合化经营对收入贡献度逐步提升 (21)四、信用风险前瞻:暴露中化解,时间换空间 (22)1、风险暴露现状:2015H2问题资产增速放缓,银行积极应对 (23)(1)核心结论:银行积极应对,2015H2增幅放缓 (23)(2)逾期未减值贷款:同步扩大,但担保覆盖较好 (24)2、风险化解路径:分类处置,以时间换空间 (25)五、重点公司简析 (27)1、平安银行:投行化转型推进,盈利能力优异 (27)2、北京银行:稳健的价值 (28)3、兴业银行:稳存量、控增量下的平台转型 (29)4、招商银行:财富管理一枝独秀 (31)5、中国银行:海外业务厚积薄发 (32)。
招商银行2016年报分析
招商银行2016年报分析一、主营业务收入分析2016年主营收入增长3.75%,其中净利息收入减少2.17%,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增长14.82%。
从收入构成上看,招行还是通过存贷业务赚取息差为主,这部分比重占64.39%;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29.12%,2016年同比增长14.82%。
从收入明细结构来看,零售业务占比从45.89%增加到47.9%,同比收入增长8.31%;批发业务占比从51.58减少到48.5%,同比收入减少2.45%。
作为零售银行的标杆,美国富国银行利息收入和非息收入比例是1:1,零售业务和批发业务比例是2:1。
招行目标是零售银行,零售业务的占比逐步提高,非息收入部分成长很快,未来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招行收入明细构成如下表:2016年受公司贷款需求下降、新增贷款定价水平下降及存款增长较弱等因素影响净息差同比减少0.24%,净利息收益率同比减少0.27%。
长期上看净利差下降空间不大,净利提升需要加大零售业务拓展并且有效控制风险。
二、资产质量分析2016年资产总额达59,423.1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54%。
其中贷款和垫款总额为32,616.81 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49%;贷款和垫款总额占资产总额的比例为54.89%,比上年末上升3.30%。
客户存款总额为38,020.4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45%。
2016年贷款总额32,616.8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49%;不良贷款率1.87%,比上年末上升0.19%;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180.02%,比上年末上升1.07%;贷款拨备率3.37%,比上年末上升0.37%。
不良贷款的分布如下:行业贷款不良率中采矿业成为重灾区,不良率达到惊人的16.5%,不良贷款总额为494.79亿元,同比增长145.17%。
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不良率同比也高10-20%。
按不良贷款分布地区来看,西部地区增长较快。
不良贷款增量52%集中在西部地区,西部地区以煤矿、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为主,由于企业产能过剩,经营困难,导致不良率同比上升。
2016年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分析报告
2016年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分析报告2016年4月目录一、中国金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格局亟待改革 (4)1、中国金融业目前格局:分业经营+分业监管 (5)2、市场化+国际化发展需求倒逼分业限制放宽 (7)3、跨市场流动性风险需要符合国情的协调监管体系 (11)4、海外金融监管制度值得借鉴 (12)二、混业经营+协同监管是不可阻挡的全球大趋势 (13)1、英国:危机后转向双峰监管 (14)2、美国:混业经营+协同监管 (16)3、日本:各部门协同的混业监管 (18)4、澳大利亚:双峰监管制度领先 (19)5、德国:全能银行制度下的混业监管 (20)三、监管改革将重铸中国金融体系,券商或受益最大 (22)1、中国金融格局:银行一家独大,券商业务受限 (22)2、券商:有望切分银行间市场和信托业蛋糕 (24)3、不良AMC:分享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改革红利 (28)4、租赁:最具前景的金融子行业 (30)中国金融业市场化+国际化发展需求倒逼分业经营限制放宽。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金融业的国际地位远远落后于中国经济的重要性,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格局严重滞后于金融业发展阶段:1)银行业不良资产集聚,保险业保障功能缺失,证券业资产规模和杠杆均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且国际定价权和话语权薄弱;2)中国金融市场频繁面临流动性风险威胁(13年钱荒、15年股灾、16年熔断以及P2P跑路潮),现行监管体系对系统性风险监管能力较弱。
长期来看,我们预计中国金融业国际化发展需求将推动决策层稳健放宽分业经营限制以提升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分业监管格局将会逐渐向协同监管方向改革。
后次贷危机时代,混业经营+协同监管是不可阻挡的全球大趋势。
相对于分业经营,混业经营在提高金融服务质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本运用效率方面优势明显。
由于混业经营为本国金融业带来的国际相对竞争力,在经历了超过半个世纪的分业经营时代后,美国、英国、日本均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逐步恢复了混业经营。
2016年中国银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银行业分析报告【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目录第一部分:金融市场宏观情况分析 (1)I当前金融行业运行分析 (1)一、银行货币运行分析 (1)二、价格指数、消费指数与利息分析 (3)(一)8月份企业商品价格较上月小幅回升0.6% (3)(二)消费价格总水平(CPI)与利率分析 (4)三、中国外汇市场运行分析 (6)四、保险市场运行分析 (7)五、全国期市市场交易分析 (8)II当前货币政策执行情况分析 (10)第二部分:银监会政策走势分析 (12)一、银监会将从四方面加强对城市商业银行的监管工作 (12)二、银监会颁布《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 (14)三、银监会要求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宏观调控为契机不断改善内控和风险管理 (15)四、银监会全面实施监管收费制度 (17)五、央行银监会禁止商业银行限制助学贷款规模 (18)第三部分:国内商业银行分析 (20)I银行上市专题分析 (20)一、交通银行上市提速 (20)二、中国银行股改战略分析 (26)三、建行上市分析 (30)(一)中国建设银行股份制改革历程 (30)(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分析 (35)II主要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动态分析 (40)一、中国银行 (40)(一)中国银行积极打造学习型银行 (40)(二)中行“债券宝”业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42)(三)中国银行首期次级债券正式上市流通 (2)(四)中国银行前6月实现营业利润328.55亿元 (2)(五)中国银行股改工作按既定方针稳步推进 (3)二、中国农业银行 (4)(一)农行披露2003年年报信息 (4)(二)农业银行上半年整肃行风出效益 (5)三、中国工商银行 (6)(一)工商银行酝酿建设新的内部管理机制 (6)(二)工商银行基金代销额居同业首位 (9)(三)中国工商银行大举进军现金管理业务 (9)四、中国建设银行 (11)(一)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11)(二)建行个银业务呈现出稳健发展的态势 (12)(三)中国建设银行全面展开资产业务和内控管理现场检查 (14)(四)建设银行成功发行150亿元次级债券 (15)五、中国交通银行 (15)(一)交通银行与汇丰银行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16)(二)交通银行上半年改革取得新进展 (17)(三)交通银行获准开办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业务 (18)III国内上市商业银行业务动态分析 (20)一、招商银行 (20)(一)招商银行再获“中国上市公司十强”称号 (20)(二)招商银行2004年半年报评析 (20)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22)(一)2004年中期主要财务指标 (22)(二)浦发银行获准开办衍生产品交易业务 (22)三、中国民生银行 (23)(一)中国民生银行喜获三项业务资格 (23)(二)民生银行计划发行60亿元次级债 (23)四、深圳发展银行 (25)(一)新桥投资正式入主深发展将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25)(二)深圳发展银行与中国农业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5)(三)深发展2004年半年度主要财务指标 (27)五、华夏银行 (27)(一)华夏银行拟增发8.4亿A股 (27)(二)华夏银行经营业绩评析 (27)第四部分:银行业发展热点分析 (30)一、2004年上半年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双降”明显 (30)二、商业银行有望设立基金管理公司 (30)三、银监会全面实施监管收费制度 (32)四、中国建行股份创立三大国企80亿入股建行股份 (33)五、浙商银行正式开业 (33)第一部分:金融市场宏观情况分析I当前金融行业运行分析一、银行货币运行分析8月份货币供应增速减缓贷款同比明显少增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8月份我国金融运行健康平稳,主要特点为:货币供应量和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长速度减缓;主要品种贷款同比均明显少增,储蓄存款继续少增;货币市场利率基本稳定;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
2016年营改增对银行业的影响分析报告
2016年营改增对银行业的影响分析报告2016年4月目录一、金融服务业营改增细则解读 (4)二、银行具体业务营改增影响分析 (8)1、贷款业务 (8)2、直接收费金融服务 (11)3、投资业务 (12)4、不良贷款 (15)5、固定资产 (16)6、业务支出 (18)三、营改增对银行税负的综合影响 (19)1、税负对利润综合影响测算 (19)2、应税范围界定尚待明确的问题 (21)3、债转股对增值税税负的影响 (22)(1)非不良类贷款债转股 (22)(2)不良贷款债转股 (22)4、营改增税收筹划 (23)(1)税负转嫁 (23)(2)业务拆分 (24)(3)业务外包 (24)自2016年5月1日起,银行所属的金融业将开始实施全面营改增。
36号文规定金融服务业统一适用6%的税率,税率较原来营业税5%有所提升,但计税方式也从营业收入全额征税变为差额征税。
本文从贷款、直接收费金融服务、投资、不良贷款、固定资产、业务支出六个角度对营改增细则做具体分析和影响测算,并讨论了债转股对银行增值税税负的可能影响。
贷款业务:由于36号文明确规定贷款利息支出不可进项抵扣,导致贷款服务利息收入实际上相当于按照全额征税;此外,36号文将以前作免征营业税处理的业务,例如: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非人民银行)之间的线下拆借业务、买入返售业务,纳入了增值税范畴,所以营改增后预计贷款服务税负趋于上升。
直接收费金融服务:其中与贷款服务直接相关的手续费、咨询费等费用,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但是与贷款服务不直接相关的各类手续费或类手续费性质的费用所对应的进项税可以抵扣。
投资业务:从本质上来说,金融产品交易的增值税征收方式延续了营业税体制下的方法,尽管以6%的增值税代替了5%的营业税。
此外,原营业税中的退税规定并未在36号文中延续,营改增后不再按年汇总计算,即使全年已缴税额大于汇总后的应缴税额,也不予退税。
不良贷款:营改增后,银行的贷款利息收入在缴纳增值税时可以扣除逾期90天以上的应收未收利息,对应的增值税销项税额也将相应减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2016年4月目录一、银行改革再出发 31、银行业改革回顾 42、新常态下改革窗口再次开启 53、行业趋势决定改革本质:再次市场化 6二、改革的攻坚目标:国有大行 7三、大行国改的风向标:交行 9四、大行国改的核心:人力资源 111、职业经理人制度 122、基层员工考核与薪酬制度 123、明晰的激励考核规则设计 13五、大行国改路径:自上而下,水到渠成 131、治理结构为先,管理机制升级 132、改革加速器:子公司混合所有制、股权激励 14六、大行国改难点:治理破冰,机构尾大不掉 15七、股份行国改:看好资产整合、业务子公司化与员工持股 151、国有金融资产整合 162、业务子公司化 183、股权激励/员工持股 194、改革与混业 20“新常态”倒逼银行改革窗口开启。
2014年以来,我国迎来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时期,即所谓三期叠加的“新常态”,新常态对银行来讲,意味着依靠传统规模扩张的模式难以为继,利率市场化改革使银行业将在定价上进入了更市场化的肉搏新时代。
在此情形下,银行业必须跟上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并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新的改革“倒逼”窗口开启。
本轮改革的本质是再次市场化适应行业新业务、新的发展方向。
改革攻坚目标是国有大行。
五大国有银行在银行传统业务领域具有显著的优势,由于其特殊的地位在管理上具有的行政化色彩,相对与股份行等竞争对手,市场化程度较低,是本轮改革的重点攻坚目标。
大行国改的核心在人力资源制度。
在上市公司层面纷繁复杂的改革头绪中,人力资源是改革的锁钥,无论是提升金融服务能力还是风险管理能力,人力资源均是不可替代的核心资源。
从业务发展方向上说,一方面银行业进入了比拼服务质量的买方市场时代,提升员工的服务意识是当务之急,另一方面,银行转型需要开拓新业务领域与模式,面临着更加专业化的人才开拓市场控制风险,改革的核心在于人力资源改革。
具体包括:1、职业经理人制度;2、基层员工考核与薪酬制度;3、激励考核规则设计。
大行国改的路径是自上而下。
大行国改的本质在于打破原有的经营机制,激发人力资源潜力,这决定了大行国改的路径在行内是自上而下:由管理层向基层传导,而掌握改革船舵的管理层取得改革主导权又离不开公司治理结构改革带来的明确经营授权。
我们预测金融业国企改革文件将进一步强化政企分开、效率提升的方向,银行有望在治理结构改革方面部分率先破冰。
这是国改顺利启航的必要条件,而子公司混合所有制、员工持股计划等是改革的加速器,并非国企改革的决定性因素。
股份行国改。
与国有大行相比股份行市场化程度更高,对于大行亟需的人力资源改革没有迫切的要求,但在存贷利差收窄的大背景下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依然是迫切的任务。
在国改的大背景下,股份行有望受益于国有金融资产整合、业务子公司化安排,此外,股份行也有望受益于国有银行员工持股相关政策放松。
一、银行改革再出发1、银行业改革回顾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银行业改革一直都是我国经济金融体系改革的重心。
纵观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历程,银行业改革呈现出“倒逼式”与“自上而下”两大特点。
在银行改革中,最重大事件主要有1、四大行改组为商业银行,政策性业务专门改组政策性银行完成,其背景在于我国改革开放日益深化,经济体系国有、计划的色彩大降的背景下,银行体系需要改变其政策性定位。
2、国有银行不再承担政策性银行任务后,过热的经济和不完善的银行治理结构导致了银行业严重的信用扩张与风控缺失,不良资产迅速膨胀。
2001年9月末,四大行不良贷款率达2662%,加上划转四大资管公司的13万亿,实际不良率达到了45%,国有银行被戏称为“技术性破产”,在此背景下,国有银行迎来了划时代的市场化改革:注资、改组、引进国外战投与战略合作伙伴、在香港上市接受正规的上市公司监管,倒逼之下银行业治理结构合理化、风控体系完善化,终于焕发了青春,迎来了增长的黄金十年。
2、新常态下改革窗口再次开启2014年以来,我国迎来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时期,即所谓三期叠加的“新常态”,新常态对银行来讲,意味着依靠传统规模扩张的模式难以为继,不仅社会融资需求增速下行,难以接力银行业高增长,风险暴露的压力业在增大,对银行经营也是非常严峻的考验。
此外,利率市场化改革也走到了最后关头,银行业将在定价上进入了更市场化的肉搏新时代。
在此情形下,银行业必须跟上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并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新的改革“倒逼”窗口开启。
无独有偶,国家层面的国企改革政策也在经济转型期被“倒逼”出炉,本轮实体产业的国企改革相比上两轮国企改革(1988,2003)更注重调结构、增效率来提升企业竞争力,另外更迫切的希望借助混合所有制来提升国企效率,并引导私人部门扛起政府难以为继的加杠杆大旗。
在行业内生需求与国家政策浪潮的催化下,银行改革进入时不我待的关键期。
3、行业趋势决定改革本质:再次市场化对银行业而言,通过前两轮改革完成了现代企业制度与银行风控体系的建立与完善,适应了以(信贷资产)规模扩张为特征的业务结构,其特征就是在信贷卖方市场、储蓄利率管制的情形下有效的控制了资产风险。
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利率汇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化的大趋势下,商业银行传统存、贷、汇业务的盈利空间备受挤压,规模扩张模式难以为继,简单的“制度规范”、“风控健全”难以满足长期持续发展的需要,表现在:1、客户金融需求多元化、个性化、综合化、复杂化,需要提升全面金融服务能力。
银行业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核心,其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积累了市场上绝大部分的优质客户资源(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
未来银行业的新增长点,从产业基金、PPP等创新融资方式到信用卡、投行、资管等中间收入上,均离不开资产负债业务固有客户群的转化。
但这种客户转化需要银行业提升全面金融服务的能力,一方面需要拿到更多的金融服务牌照,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管理与服务的水平,相对应的就是银行业综合金融平台化、创新业务子公司化的趋势。
2、资产业务客户下沉,风控压力增大,需要进一步压缩风控成本。
这一方面靠大数据时代的科技进步,另一方面需要在管理上进一步精细化,加强责任管理。
综合来看银行业改革目的是以服务迎客户,靠管理提效率,决定了改革的方向在于持续推进内部体制机制市场化。
而市场化的发展方向决定了本轮银行业国企改革的攻坚目标在国有大行。
二、改革的攻坚目标:国有大行众所周知,五大国有银行在银行传统业务领域具有显著的优势,由于其特殊的地位在管理上具有的行政化色彩,相对与股份行等竞争对手,市场化程度较低。
表现在财务指标上我们可以看到:1、业务结构上信贷类业务比重大,信贷资产占总资产比重呈上升趋势。
非息收入占比虽有提升,但提升速度明显弱于股份行、城商行。
2、从人力资源效率上来看,国有大行人均创收能力明显弱于股份行,我们选取了中报中6家公司做对比,无论从营业收入上看还是从人均手续费收入上看,股份行人均收入是大行的两倍以上。
3、经营效率的差异也体现在综合化子公司的运营效率上,以2014年信息披露较为完整的建设银行(大行)及招商银行(股份行)为例。
建设银行综合化子公司净利润仅占比091%,平均ROE743%,招商银行综合化子公司净利润占比382%,平均ROE141%。
分项来看,建行各项业务ROE均低于招行。
综合来看,国有大行业务结构上更依赖信贷,原有以信贷资产为主体、高度依赖利息收入的经营增长方式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不适应未来银行业在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转型要求,只有推行经营转型,改变增长模式,谋求新的盈利增长源,培育并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才能应对生存和发展的压力。
今年6月,业界翘首期盼的商业银行混改第一单终于尘埃落定。
交通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深化改革方案已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将探索引入民资、探索高管和员工持股。
这是首个获批的银行混合制改革方案,中国银行业混改大幕正式拉开。
三、大行国改的风向标:交行银行业国改首单花落交行可谓水到渠成,交行是我国第一家股份制银行,规模在大行中最小,其综合化、国际化、财富管理的三大发展方向符合国有银行业发展的潮流,加之交行已经形成了国资、外资、民资在内的多样化的股权结构,被业内公认为适宜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的银行,交行的混改方案对于银行业内具有很强的导向意义。
交行董事长牛锡明在任职工行期间就关注银行业体制机制改革,交行混改方案获批后很快就公开了交行的改革路径。
交行将深化内部经营机制改革放在了是改革的首要地位,内容包括公司治理机制、内部经营机制、经营模式等三个改革层次。
1、公司治理机制是“上层建筑”,改革的目的在于处理好领导核心(党)与授权经营的关系,在机构设置、人事安排和法律定位等方面做出制度性的规定,在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统领全局和保证监督作用的前提下,限制其在经营管理具体事务上的全面干预,从而自上而下达到去行政化的目的。
没有公司治理机制改革,内部经营机制与经营模式改革就无从谈起。
2、内部经营机制是“系统动力”,其重点在于用人薪酬机制改革、发展责任机制改革和风险管理机制改革,三大改革的本质是人力资源“权责利”的统一,也是本次国企改革的核心内容。
3、经营模式转型创新是“商业计划”,是在公司体制机制理顺的基础上在发展战略与内部权责层级上的转型与创新。
具体包括加强总行经营功能、理顺大客户共享与统一服务、建立更多利润中心、完善事业部制、分行网点经营模式转型等。
从交行的改革路径上看,国有银行深化改革是一个自上而下的系统工程,推动公司治理机制改革是基础,实现经营模式转型创新,更好的适应“新常态”下银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是改革的最终目的与落脚点,内部经营机制改革是最终实现改革政策传导,使经营管理效率与金融服务能力与银行业新业务模式对接的最终动力。
今年以来市场热议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整体上市、员工持股计划以及新兴业务子公司化分拆实质上都是银行系统化改革的一部分或者说技术手段。
四、大行国改的核心:人力资源国有大行改革开弓没有回头箭,顶层的公司治理机制改革(党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关系)方向明确且由上层统一制定施行。
而在上市公司层面纷繁复杂的改革头绪中,人力资源是改革的锁钥,无论是提升金融服务能力还是风险管理能力,人力资源均是不可替代的核心资源。
从业务发展方向上说,一方面银行业进入了比拼服务质量的买方市场时代,提升员工的服务意识是当务之急,另一方面,银行转型需要开拓新业务领域与模式,面临着更加专业化的人才开拓市场控制风险。
从交行的国改方案来看,(国有大行)改革的核心在于人力资源改革。
1、职业经理人制度职业经理人制度是人力资源改革的首要问题,也是解决长期困扰国企的“所有人缺位”问题的核心。
职业经理人制,是用契约规范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委托代理关系,将大部分高管人员、及中层管理骨干纳入职业经理人制度管理,采用聘任制或市场化招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