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远航》-(1)分析PPT课件
合集下载
《郑和远航》ppt课件

阅读第一自然段回答:
• 郑和第一次远航的时间、地 点、人物、环境是什么? 时间:1405年7月11日 地点:苏州府刘家港码头 人物:郑和及随行的水手、翻 译、医生和护船的兵士。 环境:天气晴朗,万里无云, 人山人海,无数面彩旗迎风 招展。
2、读第二自然段,思考:为什么大船 能成为宝船?
大船之所以成为宝船的原因是: • A、这些船大,最大的长150米,宽60米,可 以乘1000多人; • B、船上有指南针、航海图等当时最先进的航 海设备,这些都是能远航的条件;
3、郑和的船队在远航中遇到 了哪些困难? 又是如何克服的呢?请同学 们自由读课第五自然段。
4、小组内交流汇报。
5、然而,这次航行也充满了凶险。在大 海上,船队好几次遇上险恶的风浪。狂风呼 啸着,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巨浪 疯狂地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面对 如此险境,郑和总是镇定自若,指挥着船队 在波峰浪谷中奋勇向前,一次次化险为夷。 船队在归途中还遇到过海盗的袭击。郑和根 据事先得到的消息,命令军士们严阵以待。 当海盗船乘着黑夜,偷偷摸摸靠近船队时, 郑和的船队迅速将海盗包围起来。士兵们从 大船上往下丢火把,将海盗船烧着了。海盗 们无处可逃,只好乖乖地当了俘虏。
苏教版第十册
10 郑
和 远
航
郑和
郑和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航海家。郑和的 才能在他一生所做的各项伟大事业中体现得淋漓 尽致,他在航海、外交、军事、建筑等诸多方面 都表现出卓越的智慧与才识。 从永乐初年起,郑和按照明成祖朱棣的安排转 向航海事业。在郑和早期的航海活动中,郑和已 在研究和分析航海图、通晓牵星过洋航海术、熟 通各式东西洋针路簿、天文地理、海洋科学、船 舶驾驶与修理的知识技能。从明永乐三年(公元 1405年)至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郑和先后率 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经东南亚、印度洋远航亚 非地区,最远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航海足迹 遍及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七次航行的规 模之大,人数之多,组织之严密,航海技术之先 进,航程之长,不仅显示了明朝国家的强大,也 充分证明了郑和统帅千军的才能。
《郑和远航》课件

《郑和远航》PPT课件
郑和是明代初期的著名航海家和探险家。他带领船队远航,开辟了中国与世 界各地的贸易和文化交流之路。
郑和的背景史背景,国家的政治情况。
2
郑和的生平经历
探索郑和早年的生平经历,包括他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
3
郑和的航海成就
展示郑和在明代永乐年间的航海成就,以及他领导的船队规模和构成。
1 朝贡和海外交往
解释郑和的使命,他领导船队进行朝贡和与海外地区的交流。
2 建筑和文化贡献
介绍郑和船队在海外地区建造的建筑和对当地文化的贡献。
3 文物和记载
展示郑和航行留下的文物和相关记载,揭示他的航海活动。
郑和的成就和影响
1
航海成就
总结郑和的航海成就和开辟海上贸易路线的影响。
2
评价和观点
介绍明朝和后世对郑和的评价和观点,反映他的重要地位。
3
影响和遗产
展示郑和对明朝海上贸易和中国航海史的影响,以及他的遗产。
中国的航海技术和造船技艺
中国航海技术
介绍古代中国的航海技术,如 星宿导航和航海仪器。
造船技艺
探索中国古代的造船技艺,如 木船和帆船的构造和特点。
海洋观念
讨论中国古代的海洋观念和对 航海的重视程度。
后世对中国航海史的继承和发展
1 后世继承
反思:中国的海洋观念和航海精神
反思中国古代海洋观念与航海精神,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郑和的航行路线
东南亚
探索郑和船队在东南亚地区的航 行,与当地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南亚
介绍郑和船队在南亚地区的航行, 与印度、斯里兰卡等国的贸易和 文化交流。
中东
探索郑和船队在中东地区的航行, 与阿拉伯国家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郑和是明代初期的著名航海家和探险家。他带领船队远航,开辟了中国与世 界各地的贸易和文化交流之路。
郑和的背景史背景,国家的政治情况。
2
郑和的生平经历
探索郑和早年的生平经历,包括他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
3
郑和的航海成就
展示郑和在明代永乐年间的航海成就,以及他领导的船队规模和构成。
1 朝贡和海外交往
解释郑和的使命,他领导船队进行朝贡和与海外地区的交流。
2 建筑和文化贡献
介绍郑和船队在海外地区建造的建筑和对当地文化的贡献。
3 文物和记载
展示郑和航行留下的文物和相关记载,揭示他的航海活动。
郑和的成就和影响
1
航海成就
总结郑和的航海成就和开辟海上贸易路线的影响。
2
评价和观点
介绍明朝和后世对郑和的评价和观点,反映他的重要地位。
3
影响和遗产
展示郑和对明朝海上贸易和中国航海史的影响,以及他的遗产。
中国的航海技术和造船技艺
中国航海技术
介绍古代中国的航海技术,如 星宿导航和航海仪器。
造船技艺
探索中国古代的造船技艺,如 木船和帆船的构造和特点。
海洋观念
讨论中国古代的海洋观念和对 航海的重视程度。
后世对中国航海史的继承和发展
1 后世继承
反思:中国的海洋观念和航海精神
反思中国古代海洋观念与航海精神,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郑和的航行路线
东南亚
探索郑和船队在东南亚地区的航 行,与当地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南亚
介绍郑和船队在南亚地区的航行, 与印度、斯里兰卡等国的贸易和 文化交流。
中东
探索郑和船队在中东地区的航行, 与阿拉伯国家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11郑和远航-课件-PPT课件

资料:
郑和下西洋带往各国的物资有丝绸、瓷器、 铁制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手工业品、茶叶、货 币、历法、衡器、书籍、药材等等,带回的物资 大多是土特产,有香料、药材、生产瓷器所需的 原料、珍稀动植物等。
郑和和西方航海探险家比较有本质的不同。 西方航海探险家他们所到之处就是掠夺、烧杀、 欺诈、领土扩张,以达·伽马为例,1502年他在 印度洋上遇到一艘没有武装的船,达·伽马下令 抢光船上的财物,船上700多人全被烧死,西方的 不少航海家都有残忍抢劫的记录。
• (重点写了郑和第一次远航)
浏览诊断
•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郑和远航的经过及意义) 经过:
1.扬帆起航 2.友好交往 3. 战胜凶险
意义: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 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它表现 了。。。。。。
• 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 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
自学课文
1、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
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自学生字。读准生字读音,画出生字词
和自己不理解的生词。 3、理清课文条理。
浏览诊断 通过浏览课文,用一到两个字填空:
规模( 大 ) 时间( 长 ) 范围( 广 ) 意义( 重大 ) 影响( 深远 )
生字词学习
wéi kuí xuàn cí shān yí bìn
郑和宝船模型
其中六十二艘大船特别雄伟壮观,这 些大船又叫“宝船”。每艘宝船长148 米,宽60米,有十多层楼房那么高。船 上有九根桅杆和十二面风帆,可以乘做 一千 多人,需由二三百人 驾驶。船上配备着航海 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仪 器。
战船
粮船
水船
苏教版《郑和远航》(1)精品PPT课件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12
瓷器
13
丝绸
14
珊瑚
香料
珠宝
15
A、想像一下, 郑和来到这个 国家,他面见 国王的时候, 他会说些什么? B、看见这么宏 伟的船队,当 地的老百姓会 说些什么?
16
精读课文:
郑和的船队在远航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又是如何克服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第五自然段节。
小组合作要求: 1、每位同学都要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意见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五 年级语文(下)
11、郑和远航
1
11 郑 和 远 航
2
郑和远航,规模之大, 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
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 峰!
3
阅读提示: 自由地读1—3自然段,圈画出表
示规模大的词句,读一读。
4
其中六十二艘大船特别雄伟壮 观,这些大船又叫“宝船”。每 艘宝船长148米,宽60米,有十 多层楼房那么高。船上有九根桅 杆和十二面风帆,可以乘坐一千 多人,需由二三百人驾驶。船上 配备着航海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 仪器。
18
郑和经历了重重困难,完成了 第一次远航的任务,那么郑和远 航有什么重大意义呢?
19
达到了当时航海事业的巅峰 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 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
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 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20
21
郑和赞
高桅接天出, 豪气贯长虹。 任凭海风吹, 坦然赴前程。 七下西洋美名扬, 六百春秋长流芳。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12
瓷器
13
丝绸
14
珊瑚
香料
珠宝
15
A、想像一下, 郑和来到这个 国家,他面见 国王的时候, 他会说些什么? B、看见这么宏 伟的船队,当 地的老百姓会 说些什么?
16
精读课文:
郑和的船队在远航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又是如何克服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第五自然段节。
小组合作要求: 1、每位同学都要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意见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五 年级语文(下)
11、郑和远航
1
11 郑 和 远 航
2
郑和远航,规模之大, 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
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 峰!
3
阅读提示: 自由地读1—3自然段,圈画出表
示规模大的词句,读一读。
4
其中六十二艘大船特别雄伟壮 观,这些大船又叫“宝船”。每 艘宝船长148米,宽60米,有十 多层楼房那么高。船上有九根桅 杆和十二面风帆,可以乘坐一千 多人,需由二三百人驾驶。船上 配备着航海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 仪器。
18
郑和经历了重重困难,完成了 第一次远航的任务,那么郑和远 航有什么重大意义呢?
19
达到了当时航海事业的巅峰 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 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
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 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20
21
郑和赞
高桅接天出, 豪气贯长虹。 任凭海风吹, 坦然赴前程。 七下西洋美名扬, 六百春秋长流芳。
11《郑和远航》(第一课时)解析PPT课件

• 惊叹不已:已,止。不住的惊讶赞叹。
• 严阵以待:带,等待。摆好严整的阵势, 等待来犯的敌人。
• 化险为夷:夷,平坦,平安。使危险的 情况或处境变为平安。
.
7
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想课文可以分 为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1-5) 郑和第一次远航的情况
第二部分(6-7)郑和从1405年到1433年共有7次 远航,促进了我国和亚洲国家的 友好交往。
行。每到一个国家,郑和先把国书递交给国王,
并代表明朝皇帝向他们赠送礼品,希望同他们友
好交往。各国君臣看见船队规模宏大,使者的态
度友好亲切,没有丝毫炫耀武力、威胁别人的意
思,都表示热烈欢迎;老百姓听说明朝的船队来
了,也都扶老携幼,争相到海边观看,他们面对
那些从来没有看见过的宝船,个个惊叹不已。当
时中国的丝绸、瓷器早就名扬海外,沿途的百姓
什么是顶峰?
(山的最高点)
“郑和远航达到当时世界航海 事业的顶峰,说明了什么?”
(地位高,独一无二)
.
14
• 究竟是多大的规模,多长的时间, 多广的范围才能被称之为“顶峰”呢?
.
15
确认标识
• 从文中哪一地方可以看出郑和远航规 模之大呢?
• 用“~~~”划出能够体现远航的规模之大 的有关语句仔细品读。
.
10
作业:
1.先解释颜色不同的字再解释词语
• 扶老携幼: • 惊叹不已: • 严阵以待: • 化险为夷:
2.简要复述课文。
3.抄写生字。
.
11
浏览诊断
•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郑和远航的经过及意义) 经过:
1.扬帆起航 2.友好交往 3. 战胜凶险
• 严阵以待:带,等待。摆好严整的阵势, 等待来犯的敌人。
• 化险为夷:夷,平坦,平安。使危险的 情况或处境变为平安。
.
7
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想课文可以分 为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1-5) 郑和第一次远航的情况
第二部分(6-7)郑和从1405年到1433年共有7次 远航,促进了我国和亚洲国家的 友好交往。
行。每到一个国家,郑和先把国书递交给国王,
并代表明朝皇帝向他们赠送礼品,希望同他们友
好交往。各国君臣看见船队规模宏大,使者的态
度友好亲切,没有丝毫炫耀武力、威胁别人的意
思,都表示热烈欢迎;老百姓听说明朝的船队来
了,也都扶老携幼,争相到海边观看,他们面对
那些从来没有看见过的宝船,个个惊叹不已。当
时中国的丝绸、瓷器早就名扬海外,沿途的百姓
什么是顶峰?
(山的最高点)
“郑和远航达到当时世界航海 事业的顶峰,说明了什么?”
(地位高,独一无二)
.
14
• 究竟是多大的规模,多长的时间, 多广的范围才能被称之为“顶峰”呢?
.
15
确认标识
• 从文中哪一地方可以看出郑和远航规 模之大呢?
• 用“~~~”划出能够体现远航的规模之大 的有关语句仔细品读。
.
10
作业:
1.先解释颜色不同的字再解释词语
• 扶老携幼: • 惊叹不已: • 严阵以待: • 化险为夷:
2.简要复述课文。
3.抄写生字。
.
11
浏览诊断
•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郑和远航的经过及意义) 经过:
1.扬帆起航 2.友好交往 3. 战胜凶险
10郑和远航第一课时解析PPT课件

• 7、 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 ,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 业的顶峰。它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 强的探索精神,也开阔了中国人的眼 界。郑和出使,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 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直到现在,有关国家还流传着三保太 监下西洋的故事。
.
40
.
41
阅读训练
.
42
巩固练习
.
16
• 理清课文条理
• (1)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 (2)课文重点写了郑和第几次远航?哪几 小节写的?
.
17
全文分成两段
• 第一段(1—5): 写郑和第一次远航。
•第二段(6—7)写郑 和共有七次远航。
.
18
•
默读课文一到五小节,给郑和第一次
远航加上三个小标题:扬帆启航、友好交
往、战胜凶险。
.
19
• 1、郑和远航是发生在600多年前的事了, 然而直到今天,它仍然是我们中国人的骄 傲,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迹!
• 2、文中有一段话给了郑和远航高度的评价 。谁能快速找出来?
.
20
•
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
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
。它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
,也开阔了中国人民的眼界。郑和出使,
,争相到海边观看。他们面对那些从来没有
看见过的宝船,个个惊叹不已。当时中国的
丝绸、瓷器早就名扬海外,沿途的百姓听说
船队满载这些产品,都很高兴,纷纷用香料
、珊瑚、珠宝等去换取中国的土特产品。各
地的商人十分乐意同中国人做生意。很多人
还向中国客人赠送礼物,以表达友好的感情 。
.
37
• 5、 然而,这次航行也充满了凶险。在大 海上,船队好几次遇上险恶的风浪。狂风
《郑和远航》ppt课件

• 6、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率 领船队出洋七次,前后到过三十多个国家。 最后一次远航,郑和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 人,鬓发全白了。这次航行,一直到达非 洲东岸,直到第三年才回到祖国。 第六自然段:简略介绍后几次远航。
(
顽强
)的探索精神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返回
6、郑和经历了重重困 难,完成了第一次远 航的任务,那么郑和 远航有何重大意义呢?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 文第七节。 7、交流。 8、齐读课文最后一节。
郑和远航遇到了哪些风险?郑和表 现如何?结果如何?
• 风险一:险恶风浪; • 郑和表现:镇定自若,指挥船队在波峰浪谷中奋 勇向前; • 结果:化险为夷。 • 风险二:海盗袭击; • 郑和表现:严阵以待,乘夜偷袭; • 结果:烧着海盗船,俘虏海盗。
精读课文
• 1、1405年7月11日,天气晴朗,万里 无云。苏州府刘家港码头人山人海,无数 面彩旗迎风招展。受明朝皇帝派遣,35岁 的三保太监郑和即将率领船队第一次出使 西洋。随行的有水手、翻译、医生和护船 的兵士,共两万七千八百多人。
理解词语
• 扶老携幼:携,携带。搀扶着老人, 领着小孩。 • 惊叹不已:已,止。不住的惊讶赞叹。 • 严阵以待:带,等待。摆好严整的阵 势,等待来犯的敌人。 • 化险为夷:夷,平坦,平安。使危险 的情况或处境变为平安。
全文共7个自然段,可分为两段。
第一段(第1至5自然段):首 次下西洋(详写)。 第二段(第6至7自然段):七 下西洋 ,意义重大(略写)。
郑和宝船模型
郑和宝船使用的铁锚
郑和宝船的舵
让我们再来读一下这些词语吧
• 探索 友好 开阔 眼界 袭击 壮观 配备 仪器 魁梧 赠送 告别 • 威胁 珊瑚 俘虏 鬓发 流传 • 健步上船 抱拳告别 化险为夷 • 友好亲切 镇定自若 雄伟壮观 • 浩浩荡荡 破浪西行 狂风呼啸 • 奔腾咆哮 波峰浪谷 迎风招展
郑和远航PPT课件

今后打算怎样 做?
谢谢!
甸 尾 小 学 刘 佳
郑 和 远 航Leabharlann 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 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 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
自由朗读1-3自然段,勾 画出表示规模大的词句,用 心读一读。
两百多艘船只整齐地停靠在码头边。 其中62艘大船特别雄伟壮观,这些大船又叫 “宝船”。每艘宝船长148米,宽60米,有十 多层楼房那么高。船上有九根桅杆和十二面 风帆,可以乘坐一千多人,需由二三百人驾 驶。船上配备着航海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仪 器。紧挨着宝船的还有许多战船、粮船和水 船。
战船
粮船
水船
9
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
率领船队出洋七次,前后到过三十 多个国家。最后一次远航,郑和已 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鬓发全白了。 这次航行,一直到达非洲东岸,直 到第三年才回到祖国。
各国君臣看见船队规模宏大,使者的 态度友好亲切,没有丝毫炫耀武力、威 胁别人的意思,都表示热烈欢迎;老百 姓听说明朝的船队来了,也都扶老携幼, 争相到海边观看。他们面对那些从来没 有看见过的宝船,个个惊叹不已。
在大海上,船队好几次遇上险恶的风浪。狂 风呼啸着,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巨浪 疯狂地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面对如此 险境,郑和总是镇定自若,指挥船队在波峰浪谷 中奋勇向前,一次次化险为夷。 船队在归途中还遇到过海盗的袭击。郑和根 据事先得到的消息,命令军士们严阵以待。当海 盗船乘着黑夜偷偷摸摸靠近船队时,郑和的船队 迅速将海盗包围起来。士兵们从大船上往下丢火 把,将海盗船烧着了。海盗们无处可逃,只好乖 乖地当了俘虏。
郑和出使,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
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郑和和西方航海探险家比较有本质的不同。 西方航海探险家他们所到之处就是掠夺、烧杀、 欺诈、领土扩张,以达·伽马为例,1502年他 在印度洋上遇到一艘没有武装的船,达·伽马下 令抢光船上的财物,船上的700多人全部烧死。 西方的不少航海家都有残忍抢劫的记录。
谢谢!
甸 尾 小 学 刘 佳
郑 和 远 航Leabharlann 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 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 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
自由朗读1-3自然段,勾 画出表示规模大的词句,用 心读一读。
两百多艘船只整齐地停靠在码头边。 其中62艘大船特别雄伟壮观,这些大船又叫 “宝船”。每艘宝船长148米,宽60米,有十 多层楼房那么高。船上有九根桅杆和十二面 风帆,可以乘坐一千多人,需由二三百人驾 驶。船上配备着航海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仪 器。紧挨着宝船的还有许多战船、粮船和水 船。
战船
粮船
水船
9
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
率领船队出洋七次,前后到过三十 多个国家。最后一次远航,郑和已 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鬓发全白了。 这次航行,一直到达非洲东岸,直 到第三年才回到祖国。
各国君臣看见船队规模宏大,使者的 态度友好亲切,没有丝毫炫耀武力、威 胁别人的意思,都表示热烈欢迎;老百 姓听说明朝的船队来了,也都扶老携幼, 争相到海边观看。他们面对那些从来没 有看见过的宝船,个个惊叹不已。
在大海上,船队好几次遇上险恶的风浪。狂 风呼啸着,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巨浪 疯狂地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面对如此 险境,郑和总是镇定自若,指挥船队在波峰浪谷 中奋勇向前,一次次化险为夷。 船队在归途中还遇到过海盗的袭击。郑和根 据事先得到的消息,命令军士们严阵以待。当海 盗船乘着黑夜偷偷摸摸靠近船队时,郑和的船队 迅速将海盗包围起来。士兵们从大船上往下丢火 把,将海盗船烧着了。海盗们无处可逃,只好乖 乖地当了俘虏。
郑和出使,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
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郑和和西方航海探险家比较有本质的不同。 西方航海探险家他们所到之处就是掠夺、烧杀、 欺诈、领土扩张,以达·伽马为例,1502年他 在印度洋上遇到一艘没有武装的船,达·伽马下 令抢光船上的财物,船上的700多人全部烧死。 西方的不少航海家都有残忍抢劫的记录。
《郑和远航》PPT课件

在大海上,船队好几次遇上险 恶的风浪。狂风呼啸着,海水像脱 缰的野马,奔腾咆哮。巨浪疯狂地 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面 对如此险境,郑和总是镇定自若, 指挥着船队在波峰浪谷中奋勇向前, 一次次化险为夷。
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 郑和率领船队出洋七次,前后到过三 十多个国家。最后一次远航,郑和已 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鬓发全白了。 这次航行,一直到达非洲东岸,直到 第三年才回到祖国。
义) • 3、这篇课文是如何来写郑和远航的经过的? • (重点写了郑和第一次远航)
同学们,让我们来 一起分分段吧!
全文共7个自然段,可分为两段。
第一段(第1至5自然段):主 要写郑和率领船队第一次远航 的情况,是分三层来介绍的。
第二段(第6至7自然段):简 要介绍郑和从1405年到1433 年有过七次远航,促进了我国 和亚非国家的友好交往。
1433年,郑和于归国途中, 积劳成疾,在古里(今印度卡 利卡特)病逝。七月船队回国。 明宣宗赐葬郑和于南京牛首山 南麓。终年62岁。
87年之后,哥伦布两只 小船200多人发现了美洲,
114年之后,麦哲伦3只 小船300多人发现了好望角 。
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 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 顶峰。它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 索精神,也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郑和 出使,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 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正到现在,有 关国家还流传着三保太监下西洋的故事。
将近中午,身材魁梧的郑 和健步走上指挥船。他双手抱 拳向岸上的人群告别,接着高 举令旗,大声喊道:“启航!” 在人们的欢呼声和祝福声中, 船队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 出发了。
其中六十二艘大船特别雄伟壮观, 这些大船又叫“宝船”。每艘宝船长 148米,宽60米,有十多层楼房那么高。 船上有九根桅杆和十二面风帆,可以乘 做一千 多人,需由二三百人 驾驶。船上配备着航海 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仪 器。
郑和远航PPT课件

马 泉 办 渭 店 小 学 董 彦 荣
郑 和 远 航
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 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 的顶峰。它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 探索的精神,也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 郑和出使,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 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直到 现在,有关国家还流传着三保太监下 西洋的故事。
战船
粮船
水船
在人们的欢呼声和祝福声中,船队 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9
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
率领船队出洋七次,前后到过三十 多个国家。最后一次远航,郑和已 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鬓发全白了。 这次航行,一直到达非洲东岸,直 到第三年才回到祖国
• 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 和率领船队出洋七次,前后到过三 十多个国家。最后一次远航,郑和 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鬓发全白 了。这次航行,一直到达非洲东岸, 直到第三年才回到祖国
• 郑和出使,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 • 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船队出了长江口,驶过东海和南海,破浪西行。 每到一个国家,郑和先把国书递交给国王,并代表 明朝皇帝向他们赠送礼品,希望同他们友好交往。 各国君臣看见船队规模宏大,使者的态度友好亲切, 没有丝毫炫耀武力、威胁别人的意思,都表示热烈 欢迎;老百姓听说明朝的船队来了,也都扶老携幼, 争相到海边观看。他们面对那些从来没有看见过的 宝船,个个惊叹不已。当时中国的丝绸、瓷器早就 名扬海外,沿途的百姓听说船队满载这些产品,都 很高兴,纷纷用香料、珊瑚、珠宝等去换取中国的 土特产品。各地的商人十分乐意同中国人做生意。 很多人还向中国客人赠送礼物,以表达友好的感情。
1405年7月11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苏州府刘家 港码头人山人海,无数面彩旗迎风招展。受明朝皇帝派遣, 35岁的三保太监郑和即将率领船队第一次出使西洋。随行 的有水手、翻译、医生和护船的兵士,共两万七千八百多 人。 两百多艘船只整齐地停靠在码头边。其中六十二艘大 船特别雄伟壮观,这些大船又叫“宝船”。每艘宝船长 148米,宽60米,有十多层楼房那么高。船上有九根桅杆 和十二面风帆,可以乘坐一千多人,需由二三百人驾驶。 船上配备着航海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仪器。紧挨着宝船的 还有许多战船、粮船和水船。 将近中午,身材魁梧的郑和健步走上指挥船,他双手 抱拳向岸上的人群告别,接着高举令旗,大声喊道:“启 航!”在人们的欢呼声和祝福声中,船队像一条巨龙,浩 浩荡荡地出发了。
郑 和 远 航
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 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 的顶峰。它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 探索的精神,也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 郑和出使,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 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直到 现在,有关国家还流传着三保太监下 西洋的故事。
战船
粮船
水船
在人们的欢呼声和祝福声中,船队 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9
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
率领船队出洋七次,前后到过三十 多个国家。最后一次远航,郑和已 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鬓发全白了。 这次航行,一直到达非洲东岸,直 到第三年才回到祖国
• 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 和率领船队出洋七次,前后到过三 十多个国家。最后一次远航,郑和 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鬓发全白 了。这次航行,一直到达非洲东岸, 直到第三年才回到祖国
• 郑和出使,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 • 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船队出了长江口,驶过东海和南海,破浪西行。 每到一个国家,郑和先把国书递交给国王,并代表 明朝皇帝向他们赠送礼品,希望同他们友好交往。 各国君臣看见船队规模宏大,使者的态度友好亲切, 没有丝毫炫耀武力、威胁别人的意思,都表示热烈 欢迎;老百姓听说明朝的船队来了,也都扶老携幼, 争相到海边观看。他们面对那些从来没有看见过的 宝船,个个惊叹不已。当时中国的丝绸、瓷器早就 名扬海外,沿途的百姓听说船队满载这些产品,都 很高兴,纷纷用香料、珊瑚、珠宝等去换取中国的 土特产品。各地的商人十分乐意同中国人做生意。 很多人还向中国客人赠送礼物,以表达友好的感情。
1405年7月11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苏州府刘家 港码头人山人海,无数面彩旗迎风招展。受明朝皇帝派遣, 35岁的三保太监郑和即将率领船队第一次出使西洋。随行 的有水手、翻译、医生和护船的兵士,共两万七千八百多 人。 两百多艘船只整齐地停靠在码头边。其中六十二艘大 船特别雄伟壮观,这些大船又叫“宝船”。每艘宝船长 148米,宽60米,有十多层楼房那么高。船上有九根桅杆 和十二面风帆,可以乘坐一千多人,需由二三百人驾驶。 船上配备着航海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仪器。紧挨着宝船的 还有许多战船、粮船和水船。 将近中午,身材魁梧的郑和健步走上指挥船,他双手 抱拳向岸上的人群告别,接着高举令旗,大声喊道:“启 航!”在人们的欢呼声和祝福声中,船队像一条巨龙,浩 浩荡荡地出发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
郑和宝船模型
.
5
郑和宝船的舵
郑和宝船使用的铁锚
.
6
生字词学习
.
7
码头 派遣 仪器 抱拳 赠送 撕裂
.
8
桅杆 瓷器 珊瑚
身材魁梧 鬓发全白 炫耀武力 威胁别人
.
9
航海罗盘作 为一种指向仪 器,在我国古 代军事上,生 产上,日常生 活上,地形测 量上,尤其在 航海事业上, 都起过重要的 作用 。
战船
粮船
.
水船
36
将近中午, 身材魁梧的郑和 健步走上指挥船。 他双手抱拳向岸 上的人群告别, 接着高举令旗, 大声喊道:“启 航!”
.
37
将近中午,身材魁梧的郑和健 步走上指挥船。他双手抱拳向岸上 的人群告别,接着高举令旗,大声 喊道:“启航!”
.
38
在人们的欢呼声和祝福声中,船队
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
10
人山人海 规模宏大 雄伟壮观 浩浩荡荡
友好亲切 热烈欢迎 扶老携幼 惊叹不已
镇定自若 奋勇前进 严阵以待 化险为夷
.
11
理解词语
• 扶老携幼:携,拉着。搀扶着老人, 领着小孩。
• 惊叹不已:已,止。不住地惊讶赞叹。
• 严阵以待:待,等待。摆好严整的阵 势,等待来犯的敌人。
• 化险为夷:夷,平坦,平安。使危险 的情况或处境变为平安。
.
30
宝船
.
31
其中62艘大船特别雄伟壮观,这些大
船又叫“宝船”。每艘宝船长148米,
宽60米,有十多层楼房那么高。船上有
九根桅杆和十二面风帆,可以乘坐一千
多人,需由二三百人
驾驶。船上配备着航海
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仪
器。
运用_列__数__字__、__作__比__较__的手法,生动
形象地写出了__宝__船__雄__伟__壮__观_. _。_
七下西洋的概况及意义。)
.
15
同学们,让我们来 一起分分段吧!
.
16
全文共7个自然段,可分为两段。
第一段(第1至5自然段):主 要写郑和率领船队第一次远航 的情况,是分三层来介绍的。
第二段(第6至7自然段):简 要介绍郑和从1405年到1433 年有过七次远航,促进了我国 和亚非国家的友好交往。
.
39
• 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 郑和率领船队出洋七次,前后到过 三十多个国家。最后一次远航,郑 和已是六十多岁的老人,鬓发全白 了。这次航行,一直到达非洲东岸, 直到第三年才回到祖国。
.
40
• 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 年间,郑和率领船队出洋 七次,前后到过三十多个 国家。
苏教版第十册
11
郑
和
远
航
.
1Hale Waihona Puke 第一教时.2
郑和(1371~1433): 中国明初航海家,回族, 原姓马,出生于云南, 12岁入宫做太监,后被 提拔为内官监,赐姓郑。
郑和体格强健,聪明 好学,机敏善辩。他原 先信仰伊斯兰教,入宫 后又信仰佛教。佛教以 “佛”“法”“僧”为 三宝,他也因此被封为 “三宝(三保)太监”。
.
41
• 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 郑和率领船队出洋七次,前后到过 三十多个国家。最后一次远航,郑 和已是六十多岁的老人,鬓发全白 了。这次航行,一直到达非洲东岸, 直到第三年才回到祖国。
.
42
最后一次远航,郑和已经
是六十多岁的老人,鬓发全白 了。这次航行,一直到达非洲 东岸,直到第三. 年才回到祖国43。
.
28
其中62艘大船特别雄伟壮观,这 些大船又叫“宝船”。每艘宝船长 约148米,宽约60米,有十多层楼房 那么高。船上有九根桅杆和十二面 风帆,可以乘坐一千多人,需由二 三百人驾驶。船上配备着航海罗盘 等当时最先进的仪器。
.
29
其中62艘大船特别雄伟壮观,这些大 船又叫“宝船”。每艘宝船长约148米, 宽约60米,有十多层楼房那么高。船上 有九根桅杆和十二面风帆,可以乘坐一 千多人,需由二三百人驾驶。船上配备 着航海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仪器。
你们做对了吗?.
17
第二教时
.
18
.
19
郑和远航
.
20
郑和远航
气宇轩昂 胸有成竹 仪表堂堂 气宇不凡 威风凛凛 神采奕奕
.
21
郑和远航
.
22
郑和远航,规模之
大,时间之长,范围之 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 海事业的顶峰。
.
23
顶峰:山的最高处,比喻事物
发展过程中的最高点。
.
24
顶峰:山的最高处,比喻事物
.
12
阅读课文
.
13
用一到两个字填空:
规模( 大 ) 时间( 长 ) 范围( 广 ) 意义( 重大 ) 影响( 深远 )
.
14
思考下列问题:
1.通过阅读课文,你知道课文主要 写了什么?(这篇课文主要写了郑和远航的
经过及意义)
2.这篇课文是如何来写郑和远航的 经过的?(详写了郑和第一次远航,略写了
1433年,郑和于归国途中, 积劳成疾,在古里(今印度卡 利卡特)病逝。七月船队回国。 明宣宗赐葬郑和于南京牛首山。 终年62岁。
32
.
33
文中为什么把这些 大船称为“宝船呢?
.
34
• 大船之所以称为宝船的原因是: • A、这些船大,最大的长150米,宽60米,
可以乘1000多人;
• B、船上有指南针、航海图等当时最先进的 航海设备,这些都是能远航的条件;
• C、船上满载着瓷器、丝绸和茶叶。
.
35
紧挨着宝船的还有许多战船、粮船和水船。
发展过程中的最高点。
文中指郑和远航达到了当 时航海事业的最高峰。
.
25
质疑:
• 郑和远航究竟是多大 的规模,多长的时间, 多广的范围能被称为到 达“顶峰”呢?
.
26
• 自读1-3自然段,你从 哪些语句中体会到船队的 规模之大?
.
27
• 随行的有水手、翻译、 医生和护船的兵士,共两万 七千八百多人。
.
3
郑和
郑和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航海家。郑和的 才能在他一生所做的各项伟大事业中体现得淋漓 尽致,他在航海、外交、军事、建筑等诸多方面 都表现出卓越的智慧与才识。
从永乐初年起,郑和按照明成祖朱棣的安排转 向航海事业。在郑和早期的航海活动中,郑和已 在研究和分析航海图、通晓牵星过洋航海术、熟 通各式东西洋针路簿、天文地理、海洋科学、船 舶驾驶与修理的知识技能。从明永乐三年(公元 1405年)至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郑和先后率 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经东南亚、印度洋远航亚 非地区,最远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航海足迹 遍及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七次航行的规 模之大,人数之多,组织之严密,航海技术之先 进,航程之长,不仅显示了明朝国家的强大,也 充分证明了郑和统帅千军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