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教案
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教案
.
17
⑴ 高渗脱水剂:注意心肾功能 20%甘露醇 125-250mm,q6-8h静滴20%甘油200mm静滴
⑵皮质激素:地塞米松10mm静注 ⑶利尿剂:速尿20-40mm静注 ⑷外科手术:颅高压突出.符合指征者血肿穿
刺术,血肿清除术,脑室引流术
4.恢复期 理疗.针灸.康复训练
.
18
有效控制 高血压及其它高危因
重:四肢瘫.去脑强
直.针尖样瞳孔.
高热,呼吸改变
→严重后遗(闭锁)
或死亡
.
8
小脑出血
后枕部头痛.频繁 呕吐
眩晕.眼震.小脑 性共济运动失调
出血量大者(即重
型):可突然昏迷
去脑强直(桥脑受
压枕骨大孔疝表
现)
.
9
原发性脑室出血
继发性脑室出血
继发性多见
临床表现取决于脑室出 血量:不同程度意识障碍. 脑膜刺激征与SHA类似, 严重者四肢瘫.,去脑强直,
部位 单侧多 双侧
诱因 食.酒.光.动 疲劳.焦虑
年龄 儿童.青少年 任何年龄
性别 女>男 无差别
伴随症 恶心畏光等 肌肉发紧压痛
发病时间 睡眠中/清晨 不定/午后睡前
治疗 麦角胺等 止痛. 剂+抗抑郁剂
53
.
54
.
55
.
56
.
57
时程:数小时
.
49
.
50
特殊偏头痛
①眼肌瘫痪型:普通型+Ⅲ/Ⅳ麻痹 ②偏瘫型:家族性.轻偏瘫先兆+偏头痛 ③基底动脉型:双视觉.眩晕耳鸣等+枕颈痛 ④偏头痛等位发作:
仅出现偏头痛先兆有关症状: 闪光暗点.偏瘫偏麻.眩晕.腹痛等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教案及课件
原理:造影前的图象为基像,造影后的图象为造影原像,通过计算机进行数字化处理,后者去除前者后,得到减影为血管造影所显示的动脉或静脉影像。新型DSA设备可通过数字处理,建立三维立体图像,还可以模拟血管内镜技术,协助诊断。
1·适应症:
1、疑有颅内外血管性病变,如动静脉畸形、动脉瘤等。
3、对造影剂和麻醉剂过敏者。
3·经股动脉穿刺操作步骤:
消毒;股动脉穿刺置导管鞘;行全脑血管造影。
疑为脑缺血性疾病者:阶梯血管造影
4·检查要求:
行主动脉弓造影(左斜10 o~15o);
第一步要求看清双侧椎动脉和双侧颈总动脉的开口;
第二步行双侧颈总动脉正侧位造影;
第三步行双侧颈内动脉和双侧椎动脉的侧位和汤氏位造影。
5·主动脉及其分支
无名动脉
右锁骨下动脉-右椎动脉
右颈总动脉
左颈总动脉
左锁骨下动脉-左椎动脉
左前斜10-15度,可根据患者调整角度
6·主动脉弓及其分支的变异
头臂干与左颈总动脉同一处分出(25-30%)
左颈总动脉起源于头臂干(7%)
左头臂干(1-2%)
左椎动脉直接起源于主动脉弓(0.5%)
7·颈内动脉
脑膜垂体干:小脑幕A、脑膜背动脉和垂体下动脉
大脑前动脉
大脑中动脉
8.椎动脉
椎动脉发出:
脊髓前、后动脉(Anterior spinal artery,posterior spinal a.)
小脑后下动脉(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
基底动脉发出:
小脑前下动脉(An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
III级 嗜睡或意识模糊、轻度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
蛛网膜下腔出血教案
沈阳医学院教务处制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
5 分钟 10 分钟 5 分钟 15 分钟 10 分钟 10 分钟 5 分钟 10 分钟 15 分钟 5 分钟
教学方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采用多媒体、板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对于本节涉及的总论部分的基本理论,采用提问互动方式进行复习。 3、结合临床病例进行讲解,以增加感性认识。 4、对于本节的重点内容,选择一些复习题,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手段使用
使用教材: 1.《神经病学》第 6 版,主编:贾建平 副主编:崔丽英、王伟。人民卫生
出版社出版.
使用教材 及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1.《神经病学》第 1 版,主编:王维治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2.《系统解剖学》第 6 版,主编:柏树令 副主编:应大君。人民卫生出版
社出版
3. 《英汉医学词典》第 3 版,主编:陈维益 副主编:李定钧。上海科学
沈阳医学院教案
授课对象
年级:2008 专业: 临床英文 班级: 1-2 班
课程名称
神经病学
考核方式
考试
授课题目
脑血管病-蛛网膜下腔出血
授课时间
2012-05-03
授课方式 教学
课堂讲授(∨) 实践课( )
教学时数
2 学时
1. 掌握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2. 熟悉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
技术出版社出版
教研室主任 意见
签字: 年月 日
本单元 课后小结
授课教师签字: 1、 理论教案每 2 学时写 1 个,实验教案每个实验写 1 个; 2、 授课重点、难点要分开描述; 3、 教研室主任要在课前对教师的教案审核、签字; 4、 课后小结是指授课结束后教师对本次授课的体会,包括自身和学生的状态,存在问题及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教案及课件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教案及课件第一章:蛛网膜下腔出血概述1.1 定义: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血液流入脑的蛛网膜下腔,引起的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
1.2 病因: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颅内动脉瘤破裂和脑动脉畸形。
1.3 临床表现:突发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
第二章: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2.1 病史询问:详细询问患者病史,了解发病情况、既往病史及家族史。
2.2 体格检查:全面检查患者神经系统体征,如意识、视力、肢体活动等。
2.3 辅助检查:头颅CT、MRI、DSA等检查,以确定出血原因和范围。
第三章: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3.1 一般治疗:保持患者安静,避免情绪波动,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3.2 药物治疗:抗纤溶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等。
3.3 外科治疗:对于颅内动脉瘤和脑动脉畸形等病因,可采取外科手术治疗。
第四章: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4.1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生命体征、神经系统体征等变化。
4.2 生活护理:保持患者生活环境安静、舒适,提供充足的休息。
4.3 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第五章: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防5.1 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积极控制血压可降低发病风险。
5.2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与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生密切相关,应戒烟限酒。
5.3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发现颅内动脉瘤等病因及时治疗。
第六章: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并发症6.1 脑积水: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液可阻塞脑脊液循环,导致脑积水。
6.2 脑血管痉挛: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管壁损伤,易导致脑血管痉挛。
6.3 肺炎、尿路感染等:患者长期卧床,免疫力下降,易发生肺部、尿路等感染。
第七章: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康复治疗7.1 康复评估:对患者的运动、语言、认知等功能进行评估。
7.2 康复治疗: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康复治疗计划,如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等。
蛛网膜下腔出血小讲课课件
C
意识障碍:可能出现意识模糊、昏迷等症状
B
呕吐:伴随头痛,可出现喷射性呕吐
A
头痛:突发性、剧烈头痛,持续时间较长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 疗
保守治疗
卧床休息: 避免剧烈 运动,保 持安静
药物治疗: 使用抗凝血 药物,如阿 司匹林、华
法林等
控制血压: 保持血压稳 定,避免剧
烈波动
预防感染: 保持个人卫 生,预防感
病因与病理
1
病因:先天性脑血 管畸形、动脉瘤、
血管炎等
2
病理:血管破裂, 血液流入蛛网膜下 腔,导致颅内压升
高,脑组织受压
3
症状:剧烈头痛、 恶心呕吐、意识障
碍等
4
治疗: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康复治
疗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
E
诊断方法:CT扫描、MRI扫描、腰椎穿刺等
D
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克氏征阳性等
染发生
定期复查: 定期进行 CT、MRI
等检查,监 测病情变化
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清除血 肿,降低颅内压, 1
防止脑疝
术后护理:预防感 染,保持呼吸道通 4 畅,监测生命体征
手术方式:开颅
2
手术或微创手术
手术时机:根据 3 病情和患者身体
状况决定
康复治疗
卧床休息:保 持安静,避免 剧烈运动
药物治疗:使 用抗凝血药物, 如华法林等
康复训练:进 行肢体功能锻 炼,如步行、 平衡等
心理治疗:保 持乐观心态, 减轻心理压力
饮食调理:保 持营养均衡, 避免刺激性食 物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 防
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良好的作 息规律,避免 熬夜和过度劳 累
[神经病学]教案_蛛网膜下腔出血
20XX年9月1日
授课题目:蛛网膜下腔出血
授课教师:罗海彦副教授
授课对象:20XX级医学二系
学时:1学时(40分钟)
目的要求:了解SAH病因、病理与发病机制,掌握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重点:SAH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难点:SAH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采用教具及电化器材:多媒体幻灯、挂图
(4)其他:5%~10%患者可发生抽搐,5%-30%患者可发生低钠血症和血容量减少,与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和水潴留有关;还可出现神经源性心脏及肺功能障碍等。
五、辅助检查
1.颅脑CT
是确诊SAH的首选诊断方法。CT检查可见蛛网膜下腔高密度出血征象,多位于大脑外侧裂、前纵裂池、后纵裂地、鞍上地和环地等;大量出血时脑室、脑池可呈“铸型”样改变。
2.发病机制
(1)先天性动脉瘤:可能与遗传及先天性发育缺陷有关。
(2)脑血管畸形:是胚胎期发育异常形成的畸形血管团,其血管壁极薄弱,处于破裂的;临界状态,当激动或因不明显诱因即可破裂出血。
(3)动脉炎或颅内炎症造成血管壁病变可破裂出血。
(4)肿瘤或转移癌可直接侵蚀血管而造成出血。
三、病理
好发部位:85%-90%颅内动脉瘤位于前循环,多为单发,10%-20%为多发,多位于对测相同血管部位,又称镜像动脉瘤。动脉瘤好发于组成Withs环血管上,尤其是动脉分叉处。
蛛网膜可呈无菌性炎症反应,蛛网膜及软膜增厚、色素沉着,脑与血管、神经间发生粘连。脑实质内有广泛白质水肿,皮质有多发性斑块状缺血病灶。镜下可见轻度的脑膜炎症反应,软脑膜和蛛网膜上可见含铁血黄素吞噬细胞。
四、临床表现
1.年龄: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由动脉瘤破裂所致者好发于30-60岁间,女性多于男性;因血管畸形者多见于青少年,两性无差异。
蛛网膜下腔出血健康教育
蛛网膜下腔出血健康教育
一、概述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多种病因致脑底部或脑表面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二、治疗原则
积极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防治再出血、迟发型脑血管痉挛及脑积水等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去除病因防止再发。
1、控制脑水肿:使用20%甘露醇快速静脉滴入。
2、止血,预防再出血:常用的有6-氨基乙酸、止血芳酸等。
3、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痉挛:常使用钙离子拮抗剂,如尼莫
地平等。
4、控制血压:使血压稳定于正常或发病前水平,避免降过
低。
三、疾病指导
1、绝对卧床休息2-4周,头部抬高15-30°,以减轻脑水肿。
注意保持病室安静舒适,避免声、光刺激,减少探视。
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痛剂。
2、以质软、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为主,注意少量多餐。
若经口进食有困难,可经鼻饲管鼻饲。
四、出院指导
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保持大便通畅,保证
充足的睡眠。
2、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波动、剧烈活动及重体力劳动。
3、如确诊为动脉瘤或脑血管畸形者应尽早手术,解除潜在
威胁,以防复发。
4、女性病人1-2年内避免妊娠及分娩。
5、遵医嘱定期复查。
如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抽搐不适,
应立即就医。
参考文献:《内科护理学》第五版
拟定人:王** 审核人:修订日期:2020年月拟定日期:2020年月。
20页蛛网膜下腔出血教学查房
04
治疗方案与护理措施
药物治疗方案
止血药物
使用止血药物如氨甲环酸等,以控制出血 并预防再出血。
控制血压
根据患者情况,使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 预防进一步出血。
降低颅内压
使用甘露醇、甘油果糖等药物降低颅内压 ,缓解头痛、呕吐等症状。
抗癫痫药物
对于有癫痫发作风险的患者,使用抗癫痫 药物进行预防。
THANKS
感谢观看
对未来工作的建议和展望
建议
针对未来治疗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改进措施,包括加 强患者病情的监测、提高治疗方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加强 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提高服务质量等。
展望
对未来治疗工作的发展趋势和前景进行了展望,包括新的治 疗技术和方法的出现、治疗经验的积累和治疗效果的提高等 ,以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服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呼吸道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吸 痰,防止肺部感染。
饮食护理
根据患者情况,给予适量 营养支持,保持水电解质 平衡。
康复指导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康复训 练指导,包括肢体功能锻 炼、语言训练等,促进患 者康复。
05
病例讨论与总结
病例讨论:治疗方案选择与疗效评估
治疗方案选择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医院的治疗条 件,讨论了多种治疗方案,包括药物 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等,并最 终确定了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方案
01 脑室外引流术
通过手术放置引流管,将脑脊液引流至体外,降 低颅内压。
02 去骨瓣减压术
对于严重颅内高压的患者,进行去骨瓣减压手术 以降低颅内压。
03 动脉瘤夹闭术
对于由动脉瘤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进行动脉 瘤夹闭手术以消除病因。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观察及护理教案
课程名称:基础护理学课程类型:理论课专业:护理学学制:四年制授课教师: XXX 教研室名称:护理学基础教研室一、教学基本情况二、教学过程的设计讲授过程教师——学生活动内容设计教学手段运用设计教学要求时间安排一、概念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脑底部或脑及脊髓表面血管破裂导致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常见原因为脑动脉瘤或脑动静脉畸形。
当血管破裂后,血液直接流人蛛网膜下腔,因此又称自发性SAH 。
二、病因1.先天性动脉瘤: 最多,约占80%,好发于30-60岁,女多于男。
2.脑血管畸形。
3.高血压动脉硬化性动脉瘤。
4.其他:如脑动脉炎等。
三、发病机制蛛网膜下腔血管活性物质↓↓↓血细胞破坏→↓↓沉积脑池部分脑池→脑积水脑血管痉挛↑↑↑刺激血管四、并发症从专业角度,规范概念,摒弃固化思维方式学生被引导思考,相互讨论各种疾病诱发脑梗死思考,讨论,自由回答问题师-生互动,讨论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知识学以致用图片:举例:将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不良习惯贯穿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病机理中自学熟悉掌握2分钟3分钟5分钟❖ 1.再出血:是SAH主要的急性并发症,病情稳定后突发剧烈头痛、呕吐、昏迷,甚至去脑强直,发作颈强Kernig征加重,复查脑脊液为鲜红色,20%的动脉瘤患者病后10至14日发生再出血,急性期动静脉畸形再出血较少见;❖ 2.脑血管痉挛:血管痉挛程度与蛛网膜下腔出血量相关,病后10至14日为迟发性血管痉挛高峰期,是死亡和伤残的重要原因,经颅多普勒或脑血管造影和确诊;❖ 3.扩展至脑实质内的出血:大脑前或中动脉动脉瘤破裂血液喷射到脑实质导致轻偏瘫失语有时出现小脑天幕疝;❖ 4.急性或亚急性脑积水:分别发生于发病当日或数周后进行性嗜睡,上视受限,外展神经瘫痪,下肢腱反射亢进;❖ 5.5%至10%的患者发生癫痫发作少数患者发生低钠血症五、临床观察❖意识瞳孔:意识障碍多在出血后的数分钟到一小时出现,若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或昏迷-清醒-再昏迷,应考虑有颅内继续出血、,脑血管痉挛和脑疝的可能。
一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病例分析教案资料
(长)加 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头孢曲松钠粉针
2g 静输 1/日(6.8停)
D2(6.4)
D3(6.5)
D4(6.6)
患者嗜睡,头疼。血清总胆固醇6.17Lmmol/L,2:30左右,主诉头疼难 忍。 加(临) 20%甘露醇注射液150ml,静脉续滴
(临)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粉针 40mg 静注(术前用) (长)枸橼酸钾颗粒 2g po 3/日 (长)瑞舒伐他汀钙胶囊 10mg po 1/日
病情变化-D11(6.13)
患者嗜睡。咳嗽,少痰。体温36.7 ℃,BP:109/84mmHg。白细胞15.8×109/L ↑ 中性粒细胞计数12.2×109/L ↑。脑脊液常规:颜色 橘红;透明度 混浊;潘氏试验 阳性;红细胞 14450/mm*3;白细胞正常;细菌培养-两日培养未见生长。肺CT未见 异常。复查头部CT提示右侧脑梗死。用药调整: 加 (长) 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粉针1.5g静脉续滴 2/日
日 0.4g,静脉输液,
1/12h
15ml,1/日,静脉续滴
祛痰
氨溴索注射液
30mg,静脉注射,3/日
入院血钾3.44mmol/L,患者为轻度低血钾,经 换算入院每日补钾1.5g,根据补钾原则该患者每 日应额外补钾(氯化钾)3g,建议应改为2/日。
以缓慢静滴为原则, 一般不宜>1.5g/h, 补氯化钾为1g/h,
急诊全麻下 行右侧后交 通动脉瘤夹 闭术,术后 送入监护室
病情变化
不能与
肝素同
时应用
患者朦胧,体温36.3 ℃,BP:109/64mmHg。肌力Ⅳ级。
加(长)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长春西汀注射液
30mg 静脉续滴 1/日
蛛网膜下腔出血小讲课护理课件
出院时指导
药物指导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出院后需 要服用的药物,包括药物名称、 剂量、用法、注意事项及可能出
现的不良反应。
生活方式指导
建议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 限酒、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等。
心理指导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必要 的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患者树
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疾病知识介绍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蛛网膜 下腔出血的病因、症状、 诊断和治疗方式,以增加 其对疾病的了解和认识。
日常护理指导
指导患者及家属如何进行 日常护理,包括饮食、休 息、活动等方面的注意事 项。
预防复发措施
向患者及家属强调预防复 发的措施,如控制血压、 避免剧烈运动等,以提高 其自我保健意识。
心理护理与支持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突发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等。
诊断
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确诊,脑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2
护理评估与诊断
评估患者情况
生命体征
评估患者的体温、脉搏 、呼吸和血压,了解患
者的生命体征状况。
情绪疏导
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进行心理 疏导,缓解其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 。
家属支持
建立信任关系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为其提 供安全感和信任感,促进其心理康复 。
鼓励家属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和生活照 顾,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康复指导与随访
康复计划制定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制定 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康复锻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心 理支持和疏导,帮助患者缓解 焦虑和恐惧。
蛛网膜下腔出血教案
教 案
2012~2013学年 第2学期
所在单位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
教 研 室内科教研室
课程名称蛛网膜下腔出血
授课对象2009级临床医学学生
授课教师阴东亮
职 称讲师,副主任医师
教材名称神经病学,第6版
2013年3月14日
章节
第八章 脑血管疾病
讲
授
内
容
第四节 蛛网膜下腔出血
课时安排
1学时
1、既往有动脉瘤破裂史者;
2、动脉瘤体积较大;
3、嗜烟者。
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见紫红色的血液沉积在脑底池和脊髓池中,如鞍上池、桥脑小脑脚池、环池、小脑延髓池和终池等。出血量大时可形成薄层血凝块覆盖于颅底血管、神经、和脑表面,蛛网膜呈无菌性炎症反应及软脑膜增厚,导致脑组织与血管或神经粘连。脑实质广泛水肿,皮质可见多发斑片状缺血灶。
4、后循环动脉瘤多发生在基底动脉尖或VA与小脑后下动脉连接处,10%。
约20%的患者有2个或2个以上的动脉瘤,多于对侧相同动脉呈“镜像”动脉瘤。故DSA的应做全脑动脉造影。
高峰年龄35~65岁
动脉瘤的大小与破裂有关,直径大于10mm极易出血
动脉瘤通常不规则,壁薄如纸,较大动脉瘤可有血栓破裂处,多在瘤顶处。
教
具
准
备
计算机多媒体设备、自制课件、自制教具、Powerpoint软件
教
学
参
考
资
料
《神经病学》第6版,贾建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神经病学》 吴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MERRITT‘S神经病学》陈生第等编译
教
学
后
记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蛛网膜下腔出血教案
蛛网膜下腔出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2. 掌握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
3. 提高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防和应对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定义: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蛛网膜下腔压力增高,脑组织受压的一种病理状态。
2.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包括动脉瘤破裂、血管畸形、高血压动脉硬化等。
3.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突发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等。
4.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方法:头颅CT、MRI、DSA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加深学生对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的理解。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评估学生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基本概念的理解。
2. 病例分析:评估学生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方法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神经内科学、影像诊断学等相关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的PPT课件,辅助讲解。
3. 案例资料:收集典型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用于分析讨论。
4. 影像资料:头颅CT、MRI、DSA等影像学资料,用于诊断和学习。
六、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讲解脑血管疾病的背景,引入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概念。
2. 讲解病因:详细讲解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病因,如动脉瘤、血管畸形、高血压等。
3. 分析临床表现:通过案例分析,讲解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典型临床表现,如剧烈头痛、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等。
4. 演示诊断方法:通过图像和视频资料,演示头颅CT、MRI、DSA等诊断方法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案。
蛛网膜下腔出血教案
蛛网膜下腔出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2. 掌握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原则和预防措施。
3. 提高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定义: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血液流入脑脊液中的蛛网膜下腔,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
2.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主要包括动脉瘤破裂、脑血管畸形、高血压动脉硬化等。
3.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突发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意识障碍等症状。
查体可发现颈项强直、克氏征、布林斯基征等脑膜刺激征象。
4.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头颅CT、MRI、DSA等检查。
头颅CT是首选检查方法,可发现蛛网膜下腔内高密度影。
5.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原则:保持安静、降低颅内压、控制血压、防治再出血和血管痉挛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2.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病例,提高学生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和治疗策略,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基本概念的理解。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和治疗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蛛网膜下腔出血相关章节。
2. 课件: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等。
3. 案例资料: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
4. 影像学资料:头颅CT、MRI、DSA等检查图片。
六、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病因和临床表现。
2. 讲解与演示:使用课件和影像学资料,详细讲解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3. 案例分析:提供典型病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诊断和治疗方案。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原则和预防措施,分享彼此的观点和经验。
蛛网膜下腔出血教案
病理及病理生理(Pathophysiology)
1
动脉瘤破裂频率为:颈内动脉及 分叉部40%,大脑前动脉及前交 通动脉30%,大脑中动脉及分支 20%,椎基底动脉及分支10%; 后循环常见于基底动脉尖和小脑 后下动脉。
2Leabharlann 病理蛛网膜下腔血液沉积在脑底池和脊髓池中,如鞍上池、桥小脑池、环池、小脑延髓池和终池等,呈紫红色,大量出血可见薄层血凝块覆盖于颅底血管、神经和脑表面。蛛网膜呈无菌性炎症反应,蛛网膜及软膜增厚,色素沉着,脑与血管或神经粘连。脑实质内广泛白质水肿,皮质可见多发斑块状缺血灶
临床表现(Clinical findings)
症状和体征:Symptoms and signs 剧烈头痛:severe headache: ”the worst headache ever had in my life” 意识丧失:Loss of consciousness 呕吐:vomiting 脑膜刺激征:Meningeal irritation:neck stiffness, Kernig sign, Brudzinshi sign
辅助检查( Investigative Study )
CSF:均匀一致血性脑脊液,可有黄变征
TCD:可发现脑血管痉挛
心电图
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检查等
MRA:可见动脉瘤
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 病史+体征+影像学检查 突发头痛伴呕吐+颈强+CT 鉴别诊断: 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hemorrhage) 颅内感染(CNS infection) 瘤卒中(Tumor bleeding) 其它(others)
临床表现(Clinical findings)
辅助检查( Investigative Study )
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教案课件
症状: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肢体瘫痪等
治疗: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康复治疗等
发病原因
高血压:高血压是脑出血的主要原因,约占70%
01
脑血管畸形:脑血管畸形可能导致脑出血,约占20%
02
动脉瘤:动脉瘤破裂可能导致脑出血,约占10%
03
其他原因:如凝血功能障碍、抗凝治疗等。
预防: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可以降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风险。
定期检查:对于有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风险的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
康复治疗: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可以进行康复治疗,以改善生活质量。
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
护理原则
01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02
监测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
03
保持患者安静,避免情绪激动
04
保持患者卧床休息,避免活动过度
05
保持患者饮食清淡,避免刺激性食物
06
保持患者皮肤清洁,避免感染
护理措施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减轻焦虑和恐惧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监测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影像学检查:CT、MRI等
02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生化等
03
诊断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判断
04
鉴别诊断
脑肿瘤: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CT检查可见高密度影
4
脑炎: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CT检查可见高密度影
5
脑出血: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CT检查可见高密度影
蛛网膜下腔出血教案
蛛网膜下腔出血教案第一章:绪论1.1 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基本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他们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目标1. 掌握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定义;2. 了解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3. 熟悉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4. 掌握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方法;5. 了解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方法。
1.2.2 能力目标1. 能够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和临床表现;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3. 能够提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方案。
第二章:病因学2.1 病因概述介绍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包括动脉瘤、血管畸形、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液病等。
2.2 常见病因分析1. 动脉瘤:介绍动脉瘤的类型、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2. 血管畸形:介绍血管畸形的类型、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3. 高血压:介绍高血压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关系、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4. 动脉硬化:介绍动脉硬化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5. 血液病:介绍血液病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关系、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第三章:临床表现3.1 临床症状介绍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肢体瘫痪等。
3.2 临床体征介绍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体征,如颈项强直、克氏征、布林斯基征等。
3.3 并发症介绍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并发症,如脑积水、脑梗死、脑膜炎等。
第四章:诊断与鉴别诊断4.1 诊断方法介绍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方法,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影像学检查(如CT、MRI、DSA等)和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等)。
4.2 鉴别诊断介绍蛛网膜下腔出血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如脑膜炎、脑梗死、脑出血等。
第五章:治疗方法5.1 保守治疗介绍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保守治疗方法,如绝对卧床休息、脱水治疗、止血治疗等。
5.2 介入治疗介绍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介入治疗方法,如血管内介入和外科手术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授课对象
年级:2008 专业: 临床英文 班级: 1-2 班
课程名称
神经病学
考核方式
考试
授课题目
脑血管病-蛛网膜下腔出血
授课时间
2012-05-03
授课方式 教学
课堂讲授(∨) 实践课( )
教学时数
2 学时
1. 掌握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2. 熟悉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
技术出版社出版
教研室主任 意见
签字: 年月 日
本单元 课后小结
授课教师签字: 1、 理论教案每 2 学时写 1 个,实验教案每个实验写 1 个; 2、 授课重点、难点要分开描述; 3、 教研室主任要在课前对教师的教案审核、签字; 4、 课后小结是指授课结束后教师对本次授课的体会,包括自身和学生的状态,存在问题及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
5 分钟 10 分钟 5 分钟 15 分钟 10 分钟 10 分钟 5 分钟 10 分钟 15 分钟 5 分钟
教学方法
1、采用多媒体、板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对于本节涉及的总论部分的基本理论,采用提问互动方式进行复习。 3、结合临床病例进行讲解,以增加感性认识。 4、对于本节的重点内容,选择一些复习题,帮助学生理解。
今后注意事项; 5、 在授课结束三日内,将本单元的课后小结填写后交到教研室存档。
沈阳医学院教务处制
目 的、要 求
Hale Waihona Puke 授课重点:1.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2.蛛网膜下腔出血与脑出血临床鉴别。
难点: 1. 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重 点、 难 点
蛛网膜下腔出血概念、 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理 临床表现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合并症 辅助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预后
教学手段使用
使用教材: 1.《神经病学》第 6 版,主编:贾建平 副主编:崔丽英、王伟。人民卫生
出版社出版.
使用教材 及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1.《神经病学》第 1 版,主编:王维治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2.《系统解剖学》第 6 版,主编:柏树令 副主编:应大君。人民卫生出版
社出版
3. 《英汉医学词典》第 3 版,主编:陈维益 副主编:李定钧。上海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