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教学,"读"不可少
文言文诵读的重要性
新课改实施(shíshī)以来,文言文在阅读篇目中的比例明显增大。
文言文教学,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使他们能够读一点文言作品,以利视野的扩大和文化素养的提高。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了。
既如此,什么是阅读文言文的理想境界呢?它不是将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也不是能对文言语句作语法分析,而是一看就懂或经过查字典.会意而后懂。
能阅读浅易文言文是一种技能,而技能的养成同样是以较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语感积累为基础,以文言词法.句法.文学文化常识等背景知识为辅助手段,在反复的阅读实践中理解.领悟.升华转化为习惯,因此,通过阅读积累一定量的活的语言材料和语感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zhòngdiǎn);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在不断积累中阅读操作,在不断操作中形成能力,是文言文教学的主体过程。
朗读.背诵正是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实现这一目标的好方法。
.朗读背诵(bèi sònɡ)可培养良好的语感语感是人皆有之,只是有优劣强弱之分,像幼儿起初学话,能辨声而心知其意,即有了语感,但这还不完全,待经过千百次重复,逐渐熟悉了某种语言的表达方式和表达习惯,这才有了完全的语感,也说明:语感来源于听,其次是说。
古人语云:置之齐则齐语,置之楚则楚语,说的也是这个(zhè ge)道理。
人们只有在一个“活”的语境中,多听,才能较快学好另一种语言。
然而(rán ér),文言作为一种书面语体,简洁.典雅,是在古汉语口语的基础上加工提炼而成的,人们平时说话是不用它的,因此无从听到,也就不可能有一个"活"的语境,但这是可以弥补的,因为作为书面语体的文言有很强的可读性,张口一读听觉就活动起来了。
几十个人齐声朗读,每天都读上一二十分钟,连语境也有了,日积月累,许多词语.句.篇都成了自己语言仓库的一部分,对文言的表达方式和表达习惯定能逐步熟悉起来。
文言文阅读教学方法与技巧分享
文言文阅读教学方法与技巧分享概述在学习中文的过程中,文言文阅读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然而,对于许多学生来说,阅读和理解古代文献可能会带来一定的挑战。
本篇文章将分享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阅读文言文。
1. 培养基础知识在开始阅读之前,有必要先掌握一些基础知识。
这包括对汉字的认识、常见句式和常用词汇等。
建议学生通过多次背诵经典篇章、积累常用词汇和搭配,来逐渐培养对文言文基础知识的掌握。
2. 学会使用辞典辞典是阅读文言文时不可或缺的工具。
学生应该熟悉使用古代文字研究工具书如《康熙字典》,以及现代汉字字典等。
通过查找生僻字、注释和释义,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章。
3. 正确把握语序与篇章结构文言文的语序和篇章结构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
学生需要逐步培养对文言文句型和篇章结构的敏感度。
通过研读名家作品,学会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段落之间的连接方式等,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整体逻辑。
4. 注重阅读理解在阅读过程中,注重理解不仅意味着理解字面意思,还包括理解作者的意图、背景和修辞手法等。
学生可以通过分析词义、推测上下文信息以及注释等方法来深入理解文本内容。
5. 多角度思考与讨论将文言文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利用小组讨论、写作等形式,鼓励学生听取其他人的观点并提出自己独到见解。
这样做可以拓宽学生对于文言文的认识,并通过思辨交流进一步加深对于文章主题和作者意图的理解。
6. 多读多练最重要的是实践,在掌握了基础知识和技巧后,学生应该多读多练。
选择适当难度和风格各异的古代文章进行阅读,通过反复练习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
结论文言文的阅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但通过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技巧,学生可以渐渐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并且享受到从中获取智慧和乐趣。
希望本文所分享的方法与技巧对学生们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有所帮助。
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要注重读的指导
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要注重读的指导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5-0044-01摘要: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教师应采取的教学方式方法。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问题方法古诗文比例较大是现行初中语文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其编排意图是要同学们在课堂上多读些古代文学精品 ,并在诵读中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但由于受以往大纲中对古诗文的“读读背背,不作具体要求”的惯性影响 ,在古诗文的教学中总感到无所适从。
初中文言文教学对于现在的中学生来说好比就是“天书”,教师应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找到一条捷径,使其顺利过文言文这一关。
在文言文教学中主要应以审美为先,注重读的指导,激发学生的兴趣。
有了兴趣才会摸索出好的学习方法,才能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一、以“读”为范,激发兴趣初一学生刚开始深入学习文言文,没有文言文语感,文字生疏,且无法停顿断句。
要学好文言文,良策之一就是把“读”字摆在首位。
人们常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字自知”。
熟读是多年来许多教师从实际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这也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要求。
读法有多种: 默读、吟读、诵读、个人读、集体读。
但我认为,在教学中范读、默读、朗读、齐读是必不可少的。
文言文中有些字的读音,同我们现代语言中常见的读法不一样,这就需老师的范读,以加深记忆。
例如《公输》中“为”有时读“wèi”有时读“wéi”如: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中的为字读做wèi,而“夫子何命焉为”中的“为”读wéi。
文言文中这些异音字的存在,使范读显得尤为必要。
通过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能使学生掌握住音节停顿,掌握住文章的情感基调,这时再引导学生对照课文下注释默读,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再分组或者分角色朗读,然后全班齐读,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树立学习文言文的信心。
特别是初一年级,读多了,读熟悉了,自然就能背诵了,也能理解大意。
文言文教学呼唤朗读的回归
文言文教学呼唤朗读的回归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三分文章七分读”。
朗读作为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优秀的诗歌、文质兼美的文章都需要朗读,在朗读中感受文章的意蕴,在朗读中明白文章的事理,在朗读中感悟文章的情感。
曹文轩先生说:“朗读是体会民族语言之优美的重要途径。
汉语的音乐性、汉语的特有声调,都使得汉语成为一种在声音上优美绝伦的语言。
朗读既可以帮助学生们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感受我们民族语言的声音之美,从而培养他们对母语的亲近感。
” 朱自清先生认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其意义的获得一半在声音里头。
要增进学生理解和写作的语文能力,得从正确的诵读教学入手。
”在教学实践中,如果说现代文教学还注重朗读的环节,那么文言文教学似乎很难听到课堂的朗朗读书声。
如果说初中文言文还有诵读的环节,那么高中文言文教学则似乎更是忽略了朗读对于翻译理解的重要性。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高中的重点,然而在高考这根指挥棒的引导下,教师在课堂上更多的是翻译课文,积累归纳文言基础知识,一篇篇文质兼美的先秦散文,一段段描写生动的写人叙事散文,全部被肢解得“体无完肤”,一篇篇鲜活的优秀范文成了一堆堆语言文字的堆砌。
一、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当前我们的高中文言文教学在朗读方面存在许多问题:1、文言文课堂的枯燥乏味。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朗读的重要性。
然而现实却是:学生不大喜欢文言文。
原因是教师常常只是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要求学生掌握实词、虚词的用法及意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语法知识,整个课堂枯燥乏味,因而教师尽管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起来却昏昏欲睡,效果很差。
朱自清先生曾说:“我可还主张中学生应该诵读相当分量的文言文,特别是所谓古文,乃至古书,这是古典的训练,文化的教育。
一个受教育的中国人,至少经过古典的训练,才成其为一个受教育的中国人。
小学段文言文教学五部曲
小学段文言文教学五部曲文言文是中华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也是中文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的关键时期,因此需要设计出一套系统的教学五部曲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言文。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份关于小学段文言文教学五部曲的教学方案。
一、渗透式学习渗透式学习是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将文言文的内容、形式和语言特点融入到整个学科的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各种语言表达形式的更好地掌握文言文。
在小学阶段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与古文相关的常识和知识点,并将这些内容贯穿于语文课的各个方面。
在学习课文时,可以适当介绍古代的一些风俗习惯、谚语俗语等,让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同时了解更多关于古代社会的知识。
二、生活化教学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一种文学语言,它是古代人民的语言,更是古代社会的生活化表现。
在小学段的文言文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经历,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接触文言文。
在学习《论语》时,可以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理解其中的道理和智慧,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和意义。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中,可以适当利用多媒体技术,如PPT、视频等,来辅助教学。
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和视频,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言文。
在学习《孟子》时,可以通过观看古代服饰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古代社会的生活情况,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孟子》中的内容。
四、课外阅读拓展在小学段的文言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课外阅读的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文言文。
可以组织学生阅读一些古代文言文故事、诗词等,让学生在课外也能接触和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言文作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从而提升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五、情感化教学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一种文学语言,它蕴含着浓厚的情感色彩和情感体验。
朗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
朗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古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又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
这都说明“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一、在朗读中唤起美感、引发兴趣。
语文教材上的文言文都是文质优美、人文性强的好文章,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把文中意境和神韵先声夺人地渲染给学生,同时通过学生朗读,逐渐品味文中独特意境美,激发美感而引发对本文的学习兴趣。
正如这篇文章:可见,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往往能感染学生的心灵,在美感的作用下,学生怎会没有学习课文的兴趣呢?教师朗读课文后,就对学生不做任何要求,学生也会自觉地去读注解、读课文,弄清字句等。
这样的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速的效果。
所以在文言文教学时,教师应给学生反复诵读的时间和机会,还应传授诵读的方法和技巧。
还可以定期举办诵读文言文的比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在朗读中增强语感,理解文句。
朱熹说:“学者观书,务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读一字,不可少读一字,不可多读一字,不可倒读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这不仅强调诵读的重要,且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教师一定要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加以设计,对诵读多加指导,让学生读得得法。
起初,要语音准确,句读准确,字正腔圆。
然后,训练学生掌握音调、语气、停顿、重音等诵读技巧,尤其是读出文章的内在节奏,感知文章的“气、味、声、色”。
再后,随着理解的加深,要求学生在抑扬顿挫、表情传神方面下功夫。
最后,学生在反复诵读达到因气求声、心口合一、与我为化的诵读境界。
久之,学生便耳熟能详,目闭可诵,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历其境的艺术感受,不知不觉间就和作者心意相通了。
如《桃花源记》三、在朗读中体会内容、把握感情。
文言文的语文很讲究语气、语调、语势,抑扬顿挫、轻重缓急。
如果不朗读,很难把握作品中应有的感情特色。
因此,对文言作品必须通过朗读将无声的语言变成有感情的音响,它充满活力,跳跃着生命,从而使学生从内容、感情、特色全面地体会作品。
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
两 者 之 间找 到平 衡 点 ,既 不 影 响 学 生 发 挥 主 观 能 动 性 .
也 能 有 组 织 有 目的 地 引 导 学 生 。要 明 确 阅 读 教 学 的 本
质 特 征 是 要 通 过 各 种 各 样 的教 学 模 式 来 提 高 学 生 的 阅 读 兴趣 .为 学 生 创 造轻 松 。低 压 的 阅 读 环 境 教 师在 课
肇lllI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高 中 语 文 教 师 作 为教 育 工 作 者 和 教 学 活 动 的 开 展 的学 习环 境 。
方 ,应 该 要 深 刻 理 解 新 课 改 的教 学 理 念 .要 强 调 课 堂 以
★作 者通 联 :浙 江 湖 州 市 第 二 中学 。
学 生 自 主探 究 为 主 .但 也不 能过 度 放 权 学 生 .而 是 要 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实 施 发 现 探 究 性 学 习 策略 对 于 教 育 。钱 伟 长 院 士 认 为 只 把 学 生 “教 懂 了 ”是 一 种 不 负 责 任 的表 现 ,对 于 高 中语 文 阅 读 教 学 来 说 .学 生 不 仅 要 能 懂 文 章 在 讲 述 或 描 写 什 么 .更 要 能 学 习 文 章 中知 识 的迁 移 和 技 法 的 表 达 ,对 此 .教 师 在 课 堂 可 以 实 施 发 现 探 究 性 学 习策 略 。如 对 小 说 类 文 本 《林 黛 玉 进 贾 府 》进 行 学 习 时 ,可 以 设 计 如 下 步 骤 引 导 学 生 阅 读 : 1、介 绍 《红 楼 梦 》的 创 作 背 景 和 历 史地 位 以 及 文 本 核 心 思 想 ;2、学 生 快 速 阅 读 文 本 素材 ,找 出 主 要 人 物 及 描 写 和 刻 画 人 物 形 象 的 句 子 ,包 括 神 态 描 写 ,心 理 描 写 ,动 作 描 写 等 等 ;3、播 放 《林 黛 玉 进 贾 府 》视 频 片 段 ,介 绍 人 物 形 象 ;4、学 生 交 流 讨 论 ,结 合 课 文 和 视 频 ,粗 略 讲 述 小 说 情 节 :5、带 着任 务 对 课 文 细 读 并 分 段 .然 后 对 文 中 描 写 人 物 的部 分 用 自 己 的语 言 来 评 析 人 物 形 象 :6、教 师 做 出点 评 .指 出 学 生 表 达 方 面 用 的 好 的 地 方 和 存 在 不 足 的地 方 .并带 领 学 生 综 合 分 析 文 章 段 落 ,故 事 情 节 .人 物 形 象 以及 感情 流 露 等 。这 种 发现 探 究性 学 习 不 仅 适 用于 小说 类 文 本 .对 其他 阅 读 材 料 也 同 样 适 用 .这 样 有 利 于 学 生 充 分 掌 握 文 章 的遣 词 造 句 和 修 辞 手 法 以 及 感 情 表 达 。也 有 利 于 学 生语 言 组 织 和 表达 能 力 以 及 正确 形成 情 感 能 力 的培 养 高 中 语 文 阅 读 教 学 是 一 个 全 方 面 提 高 学 生 入 文 素 养 的 过 程 .也 是一 个对 学 生 的 未 来 个 人 发 展 做 出 正 确 导 向 的学 习过 程 .更 是 一 个 培 养 学 生 树 立 正 确 的 人 生
诵读——文言文教学的金钥匙
诵读——文言文教学的金钥匙作者:杨浦来源:《教师·上》2014年第04期在以往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曾有一种说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
”尽管有其偏颇之处,但从一个侧面道出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处,更道出了教师教授文言文的艰辛。
尽管古代文言文和白话文同属汉语语系,但是,古代文言文和现代行文习惯的差别很大。
在初中阶段,怎样教授文言文是令许多一线语文教师感到困惑的。
于此,笔者根据自己实际教学实践进行了一些探索,并认为:诵读,是解决文言文教学难的重要方法之一。
诵读,说起来其实非常简单,“诵”是背诵,“读”是朗读。
让学生在语文课上读书也是很长时间以来众多专家提出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在文言文教学中,这种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众所周知,古代是没有现在我们在课本上看到的标点符号的。
古人用“句读”代替了现代的标点符号。
而初中的学生经过六年的小学语文的学习,应该初步具备了一些简单的识文断句能力,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们不妨从这一点出发,拓展文言文教学的新思路——诵读教学法。
基本做法包括:一、基础知识的传授这里的基础知识除了我们现在教给学生的文言词语的含义之外,还包括了文言文中一些最基本的停顿的规律,为学生以后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基本独立地完成学习的第一步——朗读,打下基础。
这点需要教师在最开始的时候花费很大的心思,帮助和引导学生学着总结文言文的一些小的规律。
例如,有些文言虚词是断句的标志和依据之一。
如:“夫、盖、凡、唯”等虚词往往放在句首,作为发语词存在,那么我们就要在这些词的前面做出停顿;时间副词“初、时、须臾、未几”等也常用于句首;而“之、者、矣、焉”等语气词则多用于句末。
这些都是规律性的东西,教师要适当地教给学生。
上面的工作完成之后,教师可以把课本上将要教授的文言文去掉标点后印发给学生,让他们尝试着用自己的理解给文章断句,然后再对照课本,总结得失,不断地学习总结。
这样做有很强的目的性,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语文教师如何教好文言文
语文教师如何教好文言文摘要: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最棘手又最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文言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有赖于学生预习习惯的养成,朗读兴趣的培养,文言文实虚词的积累和理解能力的增强。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做到“少教多学”。
的份量,而且在中考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但文言文的教学现状一直不乐观,学生难学,教师难教。
如何提高初中文言文的教学质量?我在十几年的中学语文教学中不断探索,结合我校承接的国家课题“文言文的少教多学”,一年来的摸索和总结,终于悟出了一点方法。
一、教师要有扎实的古汉语功底。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相比,二者既有继承关系,又有发展变化。
特别是在发展方面,如古语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字诸方面,古今都有明显差异。
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自己首先要大量阅读一些优秀的文言作品,还要系统的掌握古代汉语中的一些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字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很好地驾驭教材,给学生讲好教材内容。
二、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教好文言文,最重要要的是要让学生对文言文感兴趣。
激发他们读原文的热情,让学生在不断学习中感悟文言文的美,在潜移默化里接受良好的道德教育。
把学习文言文变为学生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的欲望行动。
这种兴趣的培养关键要落实到老师的引导上。
三、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
文言文这种文体的使用早已远离了我们的生活,而它本身所蕴涵的文化积淀又那么博大精深,再加之行文时有许多的特殊句式(如:使动句式、被动句式、意动句式、省略句式、倒装句式),就给学生学习带来了诸多困难。
如果不重视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课堂上只是读这一关就很难过。
尤其像初中课本里现在收录的长篇文章〈〈陈涉世家〉〉、《出师表》、等,就更难让我们教得得心应手。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预习文言文的习惯呢?(培养学生先自学)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确预习文言文的任务:包括作者简介、写作背景、朗读课文和疏通文意。
前两项只要求了解,后两项必须让学生落到实处。
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一、引言文言文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有效的文言文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并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本文将介绍几种适合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方法。
二、教材选择在小学文言文教学中,教材的选择至关重要。
合适的教材能够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同时包含经典文言文作品,以便学生学习和欣赏。
可以选择一些故事化的文言文教材,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阅读的主动性。
三、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一种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
在文言文教学中,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来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通过分析和推理来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们互相交流和合作,共同解读文言文。
四、情景模拟教学情景模拟教学是一种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亲身体验文言文背景和情境的教学方法。
比如,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对话文言文,让学生扮演文言文中的角色进行对话练习,仿佛置身于当时的场景中。
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记忆。
五、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果。
教师可以利用投影仪或电子白板,播放一些与文言文相关的图片、视频和音频,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文言文的背景和情境。
同时,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文言文的注释和翻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六、扩展阅读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扩展阅读。
除了课本中的文言文作品,学生还可以读一些与文言文相关的经典故事、名人传记和历史文献等。
这样做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同时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和背景。
七、结语通过选择合适的教材、采用启发式教学、情景模拟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和扩展阅读等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效果。
文言文教学三步法
文言文教学三步法关于文言文教学三步法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为:“诵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从要求中不难看出,初中文言文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读通、读顺文言作品,还要对其基本内容有所了解。
因此,在文言教学中,读、译、理解就是不可或缺的内容。
一、诵读在文言文学习中,无论是哪一类文言文,读是首要环节。
诵读就是要熟读成诵,在朗读的基础上读熟,直到能背诵。
应该说,诵读是文言文学习最主要也是最常见的方法,如果连读都不读,那又怎么谈翻译,怎么谈理解。
诵读不仅有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对理解语音、语义和翻译都有较好的作用。
诵读也是目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最容易忽视的环节之一。
在诵读的指导过程中,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教师泛读或录音泛读。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诵读中的异读破读、重音停顿、节奏韵律、抑扬顿挫的语调等,同时提出诵读要求。
朗读中首先要注意的是节奏的划分,如《马说》中,“不以/千里称也”“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句,都是学生常出错的地方,教师在泛读的过程中一定要突出节奏划分,可边泛读边引导学生进行节奏划分。
第二,学生自读。
学生在教师泛读的引导下试读,在掌握节奏划分的基础上在读中揣摩文章的感情基调,并在自读中理解相关的语音及语义。
教学中对学生自读的要求一般为读准字音、读得流畅、语速适当、节奏准确、读出感情。
通常而言,在教学中,学生自读的时间要占整个诵读时间的大半。
第三步,重点读。
所谓的重点读是根据作品内容对某一段或某几句话进行反复诵读。
重点读的目的是让学生抓住重点,在读中理解作品的内涵。
如《小石潭记》中写潭上景物“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就可重点读,因其中“悄怆幽邃”与前文“心乐之”相互映衬,作者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感情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在乐与忧中才能更好地领悟作者的`心境,也才有“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的升华。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教学方法与比较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教学方法与比较在我们的语文教育中,文言文和现代汉语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们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是我们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的重要工具。
然而,由于文言文与现代汉语在语言形式、语法结构、词汇用法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因此在教学方法上也有所不同。
先来说说文言文的教学方法。
文言文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可能是一个比较陌生和困难的领域。
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些有趣的历史故事、文化典故,让学生了解文言文背后的文化背景,从而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字词教学方面,注重实词和虚词的讲解是关键。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虚词如“之”“乎”“者”“也”等。
教师要详细解释这些字词的含义和用法,并通过大量的例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同时,让学生掌握常见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也是必不可少的。
诵读法在文言文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反复诵读,学生能够感受文言文的韵律和节奏,培养语感。
教师可以先范读,让学生注意读音、停顿和语气,然后让学生跟读、自读,直至能够熟读成诵。
翻译是理解文言文的重要手段。
但在教学中,不能仅仅让学生机械地逐字翻译,而是要引导他们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整体意思。
同时,要教会学生掌握一些翻译的技巧和方法,如保留、替换、补充、调整语序等。
对于文言文的语法教学,要让学生了解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语法上的差异。
比如,文言文中的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特殊句式,以及词类活用现象等。
通过分析典型的例句,让学生掌握这些语法知识。
再看看现代汉语的教学方法。
现代汉语是我们日常交流和表达的工具,因此教学更侧重于实际运用。
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通过课堂讨论、口语表达、写作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词汇教学方面,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词汇,还要引导他们关注词汇的多义性、同义词和反义词的辨析,以及词语的搭配和语境运用。
语法教学也是现代汉语教学的重要内容。
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
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作者:刘鹏涛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8年第01期众所周知,文言文教学,难度甚大。
究其原因,文言文距离学生生活时代久远,所以学生难以理解。
仔细想来,其实它并不是没有规律可循的。
在十来年的教学生涯里,我也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方法。
那就是:文言文教学必须进行“读”!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
它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文章的重要手段。
我国宋代大理学家朱熹也非常主张“读”,他说: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牵强暗记。
而且要“逐句玩味”“反复精详”“诵之宜舒缓不迫,字字分明。
”读不同于默读、背诵、精读、略读,它需要读出声音,读出感情。
苏东坡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可见,“读”在文言文中的重要性。
因此,读必须贯穿文言文教学的始终。
一、文言文为什么要读文言文是在古汉语口语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成的一种以简洁,典雅为特点的书面语体,人们平时说话自然不会用他,不能出现一个“活”的语境,让我们多听多说。
但我们可以在文言文教学中创造一个这样的语境,其方法是让学生诵读,以为文言文有很强的可读性,自己读,听人读,这样就有了一个“活”的语境,时间一长,许多的词语句篇都成了自己语言仓库的一部分,对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表达习惯定能逐步熟悉起来,从而掌握文言文。
我们的古人就是这样做的。
杜甫“读书破万卷”,鲁迅之所以认为那是一本很好的书,就是因为寿镜吾读得入神,可见他们读得极勤苦,极认真。
而“书声琅琅”“口舌生疮”这些词语就生动地证明了这一点。
由此可知,诵读是创造学文言文“活”的语境的唯一途径,只有这样才能多听多说,较快地学好文言文。
二、怎样读第一步:读准字音。
文言文有大量的生僻字,还有一些通假字,多音字等,这些都不认识,因此我们要查工具书。
如:《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认清字音是读的起码要求,而且正确的读音也能帮助学生理解字的含义。
让文言文教学在“读”中活起来
让文言文教学在“读”中活起来【摘要】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可平时教学中,文言文教学效率却不是很高,究其原因,虽有种种,但不注重“读”应该说是其重要原因吧。
所以我认为要想让文言文教学“活”起来,诵读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文言文; 课堂教学; 诵读【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239-02[案例背景]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深厚的文化积淀、独特的审美底蕴,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因此文言文教学历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阅读的目标也作了如下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简单地说,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目标归结起来“八个字”:读懂、会读、记诵、积累。
这也就是说要注重文言文阅读的实际能力,重视文言文的诵读和背诵。
而在常态的课堂中,读的现象比较少见,我们文言文教学大都是教师逐字逐句翻译、分析课文、划重点词句、背实词义项、做练习等等,老师教的很辛苦,学生却感到枯燥无味,甚至对文言文产生了隔阂和恐惧,导致文言文教学低效甚至无效。
在一次校公开课中,景老师讲解的《廉颇蔺相如列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堂课不仅使我重温了《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课文,更重要的是让我想到了要想让文言文教学“活”起来,诵读必不可少的道理。
【案例描述】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查找生字、词。
师:清代曾国藩曾经说过:“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
”这两句话强调了学习文言文时“诵读”的重要性,也教给了我们诵读的方法:或“高声朗读”以得其雄伟之概,或“密咏恬吟”以探其深远之韵。
今天我们就通过三读,揣摩《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文章的文意,体会文章的神韵。
“读”“悟”“思”三招探析文言文教学
课 程·教学新探2021.02(上)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
教材中的文言文在内容与形式上都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印记,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绝佳材料。
因此,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教师要切准目标定位,注重学生的“学”,以学定教,采用多方式、多途径提升学生文言文学习水平。
一、以读为主,在读中感受文言文的特点读是语文教学的永恒旋律,在文言文教学中尤其如此,学生们读得不够自然对文言文的理解较浅,只有读得多了,学生们理解起来才轻松,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可采取教师范读和学生多样朗读的形式来落实读的目标,以促进学生文言文学习质量的提升。
(一)注重教师范读对于初学文言文的学生来说,会觉得文言文的语言晦涩难懂,朗读兴致不高,基于此,教师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在抑扬顿挫的朗诵中感受到文言文的独特魅力。
如在教学统编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一课的时候,作为学生小学阶段接触到的第一篇文言文,学生们对文言文的朗读特点还难以把握,在这一课的课后练习中特意提出了“跟着老师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的朗读要求,因此,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采取先范读课文,让学生对如何朗读这篇文言文可以有一个整体的感受,然后让学生跟着教师一句一句地朗读课文,在学生跟着老师读熟课文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试着自己朗读课文,这样由扶到放,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
(二)注重多样朗读朗读课文要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提升,这就需要教师能够优化读的形式,以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朗读兴趣。
因此,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教师要能够以多种形式的读来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的学习趣味。
如在统编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这篇文言文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先范读,再让学生自由读,在学生读熟的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们同桌两个一个读旁白,一个读牧童的话。
再如在《两小儿辩日》这篇文言文中,根据课文特点,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辩读的形式学习课文,这样引领学生朗读文言文,学生们学习兴致高,学习效果好。
浅谈初中文言文诵读教学的心得
浅谈初中文言文诵读教学的心得随着时代的发展,文言文教学的地位逐渐被普及化的现代文所替代,但文言文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语言、文化、历史等方面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文言文教学仍然必不可少。
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几个方面谈谈初中文言文诵读教学的心得。
一、创设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诵读文言文并非简单模仿古人读音,更是理解古文的深层次途径。
而学习文言文对学生的认知、语言和思维等多方面的素质要求很高,如果学生由于对文言文教学的困惑和抵触,往往会因为看不懂文言文而放弃学习。
因此,创设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成为了必不可少的环节。
首先,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语言习得能力和文化背景,设计生动有趣的讲解内容和互动教学活动,启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在讲解解析文言文时,应该把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理解得透彻明白,这样才能把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学习落到实处,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二、以诵读促进文言文阅读水平的提高诵读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因为文言文的句式和语言习惯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区别,而课文的诵读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验文言文,促进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感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古文的结构和思路,提高学生阅读古典文献的能力。
因此,在诵读文言文时,必须强调学生的准确发音和语调,教师应该注意鼓励学生充分理解文字和意思,帮助学生掌握古文读音和文化背景,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
同时,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录音机、CD机、MP3等,提供先进的语言工具,使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更深入和广泛。
三、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提高文言文的解读能力文言文有着天然的规范性和模式化训练性,学生必须记住文言文的单词用法、句子结构、文脉语义等方面的技能,才能读懂这些文章。
为此,学生必须学会正确地解读文言文,运用批判思维解读文言文,否则将只能死记硬背。
“读”“解”“品”“拓”:小学文言教学的四个维度
“读”“解”“品”“拓”:小学文言文教学的四个维度徐磊磊(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天补小学)摘要:文言文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教师应根据编者意图,立足儿童视角,从“朗读”“理解”“品析”“拓展”四个维度展开教学,让学生体验“读准→读懂→入味→入境”螺旋上升的学习过程,从中探求文言之美,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朗读;理解;品析;拓展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24)01-0110-04《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总目标中明确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智慧,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
文言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语文统编教材总主编温儒敏认为:“优秀的古诗词、经典的文言文里有我们传统文化的一些因子。
这些经过历史沉淀下来的东西,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懂的,也只有中国人才能懂。
这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的问题,非常重要。
”语文统编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安排文言文,8册共安排了14篇文言文。
这些文言文的篇幅由短到长,内容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下面,笔者将结合所带团队的教学实践,谈谈通过四个维度开展小学文言文教学的体会。
一、读——轻叩文言之扉古时,将孩子上学堂称为“念书”,足见“朗读”之于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性。
翻阅小学语文统编教材14篇文言文,几乎每一篇文言文课后第一题皆为: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对标教学要求,我们可以清晰地领会编者的意图,从而将“读”作为课堂教学的重心,帮助学生积累文言文知识。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可采取“三层”读法,逐步引导学生熟读成诵。
(一)把文言文读准确读准字音,是朗读的第一步。
古文中有很多生僻字、通假字、多音字,这些对学生而言都是陌生而遥远的,教师必须在学生接触文言文的第一时间去点拨、纠正,或者让学生借助注释,试着读准确[1]。
例如:《囊萤夜读》一文,“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中“盛”“数”为多音字;《古人谈读书》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中“知”通“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 《 劝学》中“ 君子 生 非 异 也 ” 的“ 生” 通“ 性” , 故应读 为“ 性” ( r a n g ) 字音 , 而非“ 生” ( s h e n g ) 字音, 如 果 该 字 一 旦误 读 为 “ 生” ( s h e n g ) 字音 , 全 句意 思就会 扭 曲 。由此 不 难发 现 , 合理 朗读 与 准 确 理解 文意 之 间有 着密 不可分 的联 系, 而读 准异 音 通假 字则 可 以
顺利 进 行 , 就 必须 回归传 统 , 把 多读 带到课 堂 内外 , 让 合理 朗读 与广 泛阅读 成为重要 的教 学手段 。 关键 词 : 文 言文教 学 ; 朗读 ; 阅读
中图分 类号 : ( 3 6 3 3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5— 6 3 5 1 ( 2 0 1 3 ) 一 1 1 — 0 1 4 8— 0 2
惯 取 , r
No. 11 . 2 01 3
Y u S h uWa i X u eX i
2 0 1 3年第 1 1 期
谤数 外学 司 文 言教 学 , “ 读" 不可 少
苏 旭梅
( 大理 州刽川县第一 中学 , 云南 大理摘Leabharlann 6 7 1 3 0 0 )
要: 文言 文( 古文 ) 是 高 中语 文教 学的一 个难点 , 如何教 就成 为 了教师探 讨和 争议 的话 题 。本文 笔 者认 为 , 要 想让 文 言文教 学
主要原 因有 : 第一 , 初 中文 言文基 础 薄弱 , 缺 乏起 码 的字 词 积 促 使学 生巩 固甚 至强化 对文 意 的理 解 。 累, 简单 的知 识没 掌 握好 , 这 就 给 阅读 新 的文 章 带来 了较 大 的障 ( 二) 恰 当的停 顿是合理 朗读 的必 备能力 碍; 第二 , 文化 底 蕴不 足 , 很 多经 典篇 目的思想 精髓 都 无 法理 解 与 文 言文朗读 时 的停 顿不仅 应注 意到 长句 的“ 换 气式 ” 停顿、 断 领悟 , 就 算疏 通 了字面 意思也不 能真 正 把握 文章 要 义 ; 第三 , 大部 句停顿 , 也 应强 调文 句 朗读 时 的节 拍 划 分 。虽然 近 五年 < 新 课 标 分文 言语 言包括 其表达 方式 和现代 汉语 相 比 , 没 有 了太 多实 际的 考 试大 纲》 都没 有对 文言文 断句 作 出单 独 、 明确 的考 查要 求 , 全 国 社会交 际功 用 , 学 生学 习起来 自然就 更缺 乏 主动 汲取 的 动力 和 兴 各 个省 市高考卷 中也 只有浙 江 、 重庆、 湖南 、 北 京等 部分 地 区 出现 趣 。基 于此 , 高 中阶段 的文 言文 到底 该如 何教 就 成 了很 多 教 育工 断句考 查题 , 但 这 并 不 能 说 明 平 时 学 习 文 言 文 时 断句 就 可 以忽 作者 一直探 讨和 争议 的问题 。其实 说到 底 , 文 言 文学 习本 身就 是 视 , 因为 能否进 行正确 的断句 可 以较 为直 观地 考查 出学 习者对 文 所 以教 师在 进 行文 言文 教学 时 可 以找 个需 要 长期积 累 的过 程 。虽 然为 了应 对高 考 , 高三 总 复 习 时教 意是否 能进 行正 确 的理 解 ,
文 言文 ( 此 文 中特指 古文 , 不包 括古诗 词 ) 是 中学 阶段必 修 的 “ 兴 趣” 、 “ 情趣 ” 等, 放 入文 句 中则 理 解 不通 , 故 可从 “ 舍” 字 反 推 板 块之 一 , 它 和其 他学 科 的知识 结 构 一样 , 存 在 着一 个 逐 层 递 升 出“ 趣” 通“ 取” , 故 应读为 “ 取” ( 呻) 字音, 而非 “ 趣” ( q g ) 字音; 再
的关 系 , 在深 度和 广度上 , 会 随 着学 段的 上升 而 不断 延伸 和 拓 展 , 因此 , 高 中文 言文 篇 目较 之 初 中文 言 文就 显 得 更复 杂 , 语 言 更 精 炼, 思想 更深 刻 , 也 就 致 使很 多 高 中生 对文 言 文 学 习都 怀 有 畏 惧 心理 , 甚 至是 望 而却步 , 文言文教 学工作很 难顺 利开 展 。
一
师会 提供很 多 的学 习 方法 和 解题 技 巧 , 但 它也 只 是 一个 回顾 、 补 些具有 代表性 的文 段 , 加强 对 文 言 文 断句 能 力 的培 养 , 以此 来 提
充、 强 化 的程序 , 不 可 能做 到 一年 或几 个 月 就 出成 效 , 换句话说, 升学生 的文言文 阅读水 平 。会 断句 了, 那 么朗 读时 自然 就会 根 据 文言文 学 习是 没 有任 何 的 “ 速成” 法可言的, 也没 有 任 何 捷 径 可 文 章 内容作 出恰 当 的停 顿 , 按 科 学 的 节拍 要 求进 行 合 理 的 朗读 。 走, 功夫更 应该 下在 平 时 。那 么 , 该怎 么下 功 夫 才 可 以 成功 地 实 现文 言文教 学 目标呢 ? 语 文是 - I ' - i 语言 学科 , 因此 , 无 论 是现 代 文 学 习还 是 文 言文 学习, 都离 不开 读 , 多读 可 以扩大 知识 面、 培 养 语感 、 增 强语 言感 如《 鸿 门宴》 中“ 从此 道 至吾 军 , 不 过二 十 里 耳” 的“ 从此道” 、 “ 不 过” 的节 拍 划 分就 有 讲 究 。“ 从/ 此道” ( 正确) 和“ 从 道” ( 错 误) 、 “ / 不过/ ” ( 正确) 和“ 不/ 过” ( 错误 ) , 朗读 时节 拍 不 同 , 文 意
也就会 不同 。
语
悟能 力 , 特别是 针对文 言文来 说 , 多读 就显 得尤为重 要 。
一
文
、
合理 朗读
在整 个高 中语文 教学过 程 中 , 很 多 教师 更注 重 的是 课 本 中必 背篇 目的朗读指 导 与 背诵 要 求 , 而从 总 体 上来 说 , 必 背 篇 目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