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的受热过程
高中地理2大气的受热过程
(见P46图)
(3)海拔:就海越拔少越,高到,达大地气面越的稀太薄阳,辐对射太越阳多辐。射的削弱
(4)天气状况:
大气中云雾越多,尘埃越 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就 越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 射越少
㈡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地面
太
反射
阳 辐
大 气 的
大气上界
射
?
?地面
大气吸收、 反射和散射
主 要 热
吸
源
收
是
地面增温 “太阳暖大地”
(1)大气的受热过程是大气吸收少量太阳短波辐射和 大量地面长波辐射而增温的过程。
(2)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其中向下 的大气逆辐射弥补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 到保温作用。
根据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
1、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以及阴天,天空为什么仍 是明亮的?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B )
A.a代表大气的直接热源
B.a、b、c所代表的辐射波 长的大小关系是a<b<c
C.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 中的臭氧吸收
D.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 无关
4、我国漠河冬季气温比拉萨低,但夏季气温比拉萨
高,有关形成的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①冬季,漠河日照短,太阳辐射弱,冬季风影响 ②夏季,漠河太阳辐射时间长,获热量增多 ③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吸收的太阳辐射少, 故气温低 ④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吸收保存地面辐射的 能力差,夏季气温低
【归纳总结】 影响气温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 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洋流、地面物质组成、地形、 地势、人类活动等
地面物质组成:影响反射率,如南极极冰对太阳辐射有很强的 反射率 地形:向阳坡气温高 地势:对流层大气气温垂直递减率:每上升100米下降 0﹒6℃ 人类活动:改变大气成分、地面状况,释放人为废热等
高中地理 最基础系列 大气的受热过程
考点5 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受热过程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太阳辐射是根本来源,大气的受热过程具体图解如下:由图可知大气受热的过程:“太阳暖大地”: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虽然需要穿过厚厚的大气,但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很少,只有臭氧和氧原子吸收一部分波长较短的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而能量最强的可见光被吸收的很少,绝大部分透过大气射到地面,地面因吸收太阳辐射能增温。
“大地暖大气”:地面增温的同时向外辐射热量。
相对于太阳短波辐射,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除少数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被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使大气增温。
“大气返大地”: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既向上辐射,也向下辐射,其中大部分朝向地面,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1.大气保温作用的应用(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错误!→错误!→错误!→错误!(2)分析农业实践中的一些现象①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②深秋利用烟雾防霜冻;③干旱半干旱地区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3)利用大气的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一地区太阳能的多寡.如①高海拔地区:②内陆地区:③四川盆地:2.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几方面分析. (1)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3)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
读下面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1)~(2)题.(1)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A.①—②—③ B.①—④—②C.②—③—④ D.③—④—②(2)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是箭头( )A.①B.②C.③D.④【答案】(1)B (2)B1.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的说法。
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2、削弱作用
约19%被大气吸收,约34%被大气和地面反射、散射回宇宙空间,最后被地球表面吸收的约占47%。
作用形式
参与作用的大气成分
削弱的波长范围
作用特点
吸收
平流层(臭氧)
波长较短的紫外线
具有选择性
对流层(水汽和二氧化碳)
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反射
云层和较大的尘埃
可见光
云层越厚,云量越多,反射作用越强。
散射
空气分子或细小尘埃
可见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保温作用
1、物体辐射原理
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的最大能量部分波长越短;物体温度越低,辐射的最大能量部分波长越长。
2、过程解释
大气逆辐射把地面辐射损失的大部分热量返还给地面,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散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人教版必修一2.1大气受热过程(共47张PPT)
C.地温低 D.太阳辐射强
烟雾防冻
Smoke Antifreeze
2、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
(人造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夜晚地面辐射损 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所以可防御霜冻)
• 深秋利用烟雾防霜冻
果园铺沙
Orchard sanding
• 干旱半干旱地区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 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1、青藏高原为什么能成为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
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晴天多,大气削弱作用少.
2、青藏高原的太阳辐射很强,但气温却很低,两者之间有矛盾吗? 为什么?
没有矛盾。
青藏高原大气稀薄,虽然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多,但是大气对地面辐 射的吸收能力弱,大气保温性差。
3、 为什么赤道地区终年太阳高度较大,但它并不 是全球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地区?
【高考真题】我国某边防站(海4900米)的驻防官兵在艰苦的条件下 ,为改善生活试种蔬菜。他们先盖起简易阳光房,但种的蔬菜仍 不能生长。后来,他们又在简易阳光房中搭架,架上盆栽,终于 有了收获。回答问题:
1)盖简易阳光房改造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
A.热量 B.水分 C.土壤 D.光照
2)在简易阳光房中再搭架盆栽,蔬菜才能生长,解决的问题是:(C)
大气上界大气上界地面地面地面增温地面增温射向宇宙空射向宇宙空间间大大气气吸吸收收太阳暖大地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地暖大气太太射射大气吸收大气吸收面面吸吸收收地面地面是是近地面大气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的直接热源大气反射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上界地面地面增温射向宇宙空间太阳暖大地大气还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反射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上界地面大气吸收少量射向宇宙空间大气吸收大量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射向宇宙空间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一大气受热过程一大气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二大气保温作用太阳暖大地
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
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
大气受热过程是指地球表面吸收太阳光照射地表面,并将其转换成地
表层的热量释放到大气层。
这是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实现的:
1、太阳与空气的相互作用:太阳辐射到地表面时,空气中的气体会吸
收其中的热量,而热量又会随着空气的移动转移到大气中的其他位置。
2、空气的膨胀和压缩:太阳辐射的热量会把空气加热,造成空气膨胀,于是热量就只能以更快的速度往上传递,导致空气压力不断下降。
3、水蒸气的扩散:随着空气压力的降低,水蒸气也会从表层向上扩散,同时也会携带着太阳辐射地表面所产生的热量。
4、热量波动:水蒸气扩散到大气层高处时,它会释放大量的热量,并
且因为它的波动性,这种热量最终到达表面的高处。
5、热量的释放:由于空气的压力升高,热量最终被释放到大气层中,
充当空气的保温层,使地表温度稳定不变。
以上就是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经过这一过程,太阳辐射的热量最终
被转移到大气层中,保持了表面温度的稳定。
可以说,大气受热过程
对地表的热量转移具有重要作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两个来源(1)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A太阳辐射。
(2)近地面大气热量的主要、直接来源:B地面辐射。
2.两大过程(1)地面增温:大部分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
(2)大气增温:地面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
3.两大作用(1)削弱作用:大气层中水汽、云层、尘埃等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散射作用。
(2)保温作用:C大气逆辐射对近地面大气热量的补偿作用。
[点睛] 大气逆辐射最强时为大气温度最高时,即午后两小时左右,并不是在夜晚。
二、热力环流1.形成原因: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
2.形成过程:地面间冷热不均→空气的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大气中的水平运动。
具体如下图所示:三、大气的水平运动1.形成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2.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类型高空风近地面风图示(北半球) 受力F 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愈大;反之,则夹角愈小。
(2)风向与半球位置及气压分布有密切关系。
无论高空还是近地面,风的来向为高压一侧的方向;风向向右偏的处于北半球,向左偏的处于南半球。
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受热过程的三个环节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需要把握图中的三个关键环节:受热过程具体说明地理意义环节1:“太阳暖大地”绝大部分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地面因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增温地面增温——太阳是地面的直接热源环节2:“大地暖大气”地面向外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除少数透过大气射向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被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大气增温——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环节3:“大气还大地”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其中大部分射向地面,称为大气逆辐射。
大气逆辐射把部分热量还给地面热量返还地面——实现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2.大气保温作用的应用(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2)分析农业实践中的一些现象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深秋利用烟雾防霜冻;干旱半干旱地区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大气的受热过程(荐)
•
5.根据场景来梳理。一般一个场景可 以梳理 为一个 情节。 小说中 的场景 就是不 同时间 人物活 动的场 所。
•
6.根据线索来梳理。抓住线索是把握 小说故 事发展 的关键 。线索 有单线 和双线 两种。 双线一 般分明 线和暗 线。高 考考查 的小说 往往较 简单,线 索也一 般是单 线式。
•
7.阅历之所以会对读书所得产生深浅 有别的 影响, 原因在 于阅读 并非是 对作品 的简单 再现, 而是一 个积极 主动的 再创造 过程, 人生的 经历与 生活的 经验都 会参与 进来。
B • 2、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
• A、A B、B C、C D、D
• 近年来,我国东部地区经常遭遇雾霾天气。下图为太阳辐射和地面辐 射、大气逆辐射关系示意图。
A • 1、发生雾霾现象时,大气能见度变差的原因与下列有关的是( )
• A.①增强 B.②增强 C.③增强 D.④增强
探究活动:大气的保温作用
1.四种辐 射特点
①太阳辐射 ②地面辐射
③大气(④逆)辐射
短波辐射 (可见光)
长波辐射 (红外线)
2.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
大气吸收很少 大气反射很少
地面辐射
大气升温
3.大气的保温作用:
大部分 到地面
大气 逆 辐射
大气辐射
大气几乎不吸收
被大气中的水汽、 CO2大量吸收
结论:地面 是大气直接 的热源。
大气大量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温
大气逆辐射补偿了部分地面损失的热量
•
1.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内容构成的 要素之 一,是叙 事作品 中表现 人物之 间相互 关系的 一系列 生活事 件的发 展过程 。
Hale Waihona Puke •2.它由一系列展示人物性格,反映人物 与人物 、人物 与环境 之间相 互关系 的具体 事件构 成。
大气受热过程
纬度低→太阳高度大→经过的大气路程短→大气削弱少, 且光能集中→得到的太阳辐射强。 不同性质地面的反射率不同,新雪反射率最大。
降水量越多,年日照时数越少,得到的太阳辐射就越少; 反之则反。
大气上界 A B
地
球
4.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 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 质几方面分析。
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及其应用
目录
1 2 3 4
1.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2.大气保温作用的应用
3.影响地面辐射的因素
4. 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
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Part.1
1.大气的热源 ①大气受热能量的根本来源: 太阳辐射 ;
②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地面辐射 。
2.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太阳暖大地: 太阳辐射穿过大气过程中,小部分被大气 吸收 ,大部分到达地面,使地面增温。 (2)大地暖大气: 地面增温后产生 地面辐射 ,它会被大气中的 水汽和CO₂ 吸收,大气增温。 (3)大气返大地: 大气增温后,向外辐射能量,它将其中很大部分返还地面,这部分称作 大气逆辐射。
(3)利用大气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地区太阳能的多寡 ①高海拔地区(以青藏高原地区为例)
海拔高, 空气稀薄
大气对太阳 辐射的削弱 作用弱
太阳辐 射丰富
②内陆地区(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气候 干旱 晴天多, 阴雨天 少 大气对太阳 辐射的削弱 作用弱 太阳辐 射丰富
③湿润内陆盆地(以四川盆地为例)
3、影响地面辐射的因素
9月7日前后为“白露”节气,届时我国多数地区昼夜温差往往为全年最大。夜间空气中 的水汽遇冷凝结成细小的水滴,附着在花草树木的绿叶或花瓣上,早晨的阳光照射,看上 去洁白晶莹,因而得“白露”美名。读中国白露至秋分期间平均气温日较差分布图,完成 第9~10题。 9.据图分析造成白露至秋分期间我国不同地区平均气温日较差产生差异的原因有( ) ①昼夜长短 ②地形地势 ③纬度位置 ④海陆位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在此期间,我国出现“白露”现象最典型的地区是( ) A.塔里木盆地 B.四川盆地 C.大兴安岭 D.长江中下游地区
知识点 大气的受热过程-高考地理知识手册(全国通用)
知识点06 大气的受热过程一、大气圈分层1.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平均厚度12km,低纬度为17 km~18 km;中纬度为10 km~12 km;高纬度为8 km~9 km。
2.平流层:存在臭氧层,吸收紫外线,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天气晴朗,适合飞机飞行。
3.高层大气:存在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二、大气受热过程1.能量来源(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根本来源):太阳辐射能。
(2)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地面(地面辐射)。
2.受热过程太阳短波辐射(大部分)透过大气射到地面⇒地面被加热,并以地面长波辐射的形式射向大气⇒大气增温。
3.大气的两个作用(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层中水汽、CO2、云层、尘埃等对太阳辐射具有吸收、反射、散射作用。
(2)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对近地面大气热量起补偿作用。
※一般,云层越厚,云雾水汽越多,烟雾、雾霾越多,大气的削弱作用越强,同时大气逆辐射越强,大气的保温作用越强。
※影响大气削弱作用、保温作用的因素:天气、大气洁净度、空气的湿度等。
4.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气候的影响(2)分析农业实践中的一些现象①采用塑料大棚发展农业、玻璃温室育苗等。
塑料薄膜、玻璃与二氧化碳具有相同的功能,能让太阳短波辐射透射进入,而地面长波辐射却不能穿透塑料薄膜或玻璃,从而将热量保留在塑料大棚或玻璃温室里。
②秋冬季节,北方农民常用人造烟幕来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地里的农作物免遭冻害。
③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3)利用大气的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一地区太阳能的多寡。
(4)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和下垫面性质等方面来分析。
①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高中地理必修课件大气的受热过程
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利用植物蒸腾作用降低空气温度,改善城市热 环境。
采用透水性材料
在城市建设中采用透水性好的材料,如透水砖、透水混凝土等,增 加城市地表的透水性,减少地表径流,降低城市温度。
旅游业中关注舒适度指数
关注气象预报
及时获取旅游目的地的气象预报信息,了解当地的气温、湿度、风 速等舒适度指数。
大气逆辐射对地面保温作用
大气逆辐射能够将部分热量返回 地面,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夜晚时,大气逆辐射能够减缓地 面温度的下降速度,使地面温度
不会过低。
大气逆辐射对维持地球表面温度 适宜和生态平衡有重要作用。同 时,它也是形成云层和天气变化
的重要因素之一。
03
影响大气受热过程的因素
纬度位置与太阳高度角变化
地面辐射弱
地面温度较低,地面辐射也较弱,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较少。
大气逆辐射强
阴雨天气下,大气中水汽含量较多,大气逆辐射较强,保温作用 较好。
雾、霾等污染天气成因及影响
成因
雾、霾等污染天气主要是由于大气中水汽、尘埃等杂质含量较高,加上合适的气 象条件(如静风、逆温等),使得这些杂质在大气中聚集形成。
地面辐射与大气逆辐射
地面辐射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升温,并以长波 辐射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
大气逆辐射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后,以逆辐射的形 式将热量返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保 温作用。
大气保温作用及意义
大气保温作用
大气层通过吸收、反射和散射等作用,减少地球热量的散失,维持地球温度稳 定。
大气保温意义
保证地球生物圈的生存和繁衍,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同时,大气保温 作用也对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产生重要影响。
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
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
大气的受热过程如下:
大气受热过程是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
具体的过程为:
(1)太阳暖大地。
太阳射向地球的短波辐射,经过小部分被大气吸收和反射,大部分到达了地面,地面吸收后升温。
(2)大地暖大气。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增稳后,以长波辐射将能量传递给近地面大气,同时近地面大气以对流、传导的方式,逐层向上传播热量,温暖大气。
(3)大气还大地。
大气增稳后,小部分射向宇宙,即大气辐射。
另外大部分射回地面,为地面增温,即大气逆辐辐射。
大气的受热过程中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大气的吸收具有选择性,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红外线,而可见光的绝大部分可以到达地面。
大气的受热原理如下:
大气通过对太阳短波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实现了受热过程,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大气受热过程的延续。
大气受热过程原理
大气受热过程原理1.平流传热:平流传热是指空气中能量的传递是通过气体的运动来实现的。
当被加热的物体散发热量时,加热物体表面的气体受热膨胀,密度降低,从而产生上升气流。
这些上升的气流会将热量带到高空,形成一个热力上升区。
相反,冷空气下沉,形成冷却区。
这种平流传热是一种重要的大气能量传递方式。
2.辐射传热:辐射传热是指热量通过电磁波辐射传递。
太阳是地球的主要热源,太阳辐射的能量包括可见光、紫外线和红外线等。
这些能量穿过大气层并被大气组分吸收、散射、反射等过程,其中一部分能量被地表吸收,使地表温度升高,进而加热空气。
3.对流传热:对流传热是指热量通过流体内部的对流形式传递。
当地表受到太阳辐射加热时,地表上的空气被加热,密度降低,形成上升气流。
这些上升气流会将热量从地表带到高空,同时使高空的冷空气下沉,形成对流运动。
这种对流运动是大气中能量传递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上是大气受热过程的主要原理。
然而,大气受热过程并不是简单的以上几种传热方式的单一作用,而是同时存在和相互影响的综合结果。
在大气受热过程中,平流传热、辐射传热和对流传热三种方式共同作用,共同影响着大气的温度分布和变化。
在受热过程中,太阳辐射以及地表散发的热量加热了大气,而大气会通过对流运动和辐射传热将热量重新分布到不同的区域。
这种能量重新分配的过程是不断进行的,使得大气层中不同区域的温度差异逐渐减小,从而形成大气中的温度梯度。
总之,大气受热过程是地球大气层中重要的物理现象之一,其原理包括平流传热、辐射传热和对流传热三种方式的综合作用。
这种能量的传递和重新分布决定了大气温度的变化和分布,并对天气、气候以及全球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大气的受热过程
2、热力环流的形成
低气压 高气压 低气压
高气压 B
低气压 A
高气压
动画演示
C
低气压
高气压
低气压
高气压 B
低气压 A
高气压 C 热力环流
活动探究一: 海陆风的形成
——海陆间的热力环流
海 风
陆 风
思考:分析海陆风对滨海地区的气温有什么调节作用?
释疑解惑
白天,来自海洋的风比较凉爽湿润,对滨海
地区能够起到将温度作用;夜晚来自陆地的
射向宇宙空 间
射向宇宙空 间 大气上界
地 面 吸 收
大气吸收
大 气 辐 射
射向地面
大 气 大气 增 吸收 温
地面增温
“太阳暖大地”
地 面 “大气还大地”
“大地暖大气”
动画演示
考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原理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上界 2)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
3)对流层中的CO2和水汽 强烈吸பைடு நூலகம்地面长波辐射, 使大气增温,地面是对流 大气
(hPa)
北半球高空中的风向
1002
1004 1006
1008
1010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方向:垂直风向
近地面的大气运动有什么特点吗?
北半球近地面的风向
(hPa) 1000
1005
摩擦力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
1010 1015 摩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
小结
气压梯度力 风向
短波辐射
长波辐射
长波辐射
规律:凡是有温度的物体, 都会以辐射的形式把热量放出来。
如果物体的温度高,该物体发出的 辐射叫短波辐射,只有太阳辐射是 短波辐射。 如果物体的温度低,该物体发出的 辐射叫长波辐射,地面辐射、大气 辐射和大气逆辐射是长波辐射。
大气受热过程描述
大气受热过程描述
大气受热过程是指大气层受到外界能量输入后温度升高的过程。
这种过程主要是由太阳辐射照射到地球上,再由地面和大气中的气体和颗粒物质吸收和散射所引起的。
在大气受热过程中,太阳能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地球传输,在大气层中的一部分能量被直接反射回太空,而另一部分则被大气层吸收。
其中,大气层中的气体和颗粒物质与辐射发生相互作用,引起吸收、散射和透过等过程。
吸收是指大气层中的气体和颗粒物质吸收太阳辐射中的部分能量。
这些吸收能量使得大气层中的气体分子和颗粒物质的内能增加,从而使大气层的温度升高。
散射是指大气层中的气体和颗粒物质将太阳辐射中的能量以不同方向散射出去。
散射使得大气层中的能量分散,但并不改变总体能量的多少。
不同类型的散射包括散射到前方、散射到侧面和反射等。
透过是指太阳辐射在大气层中穿透到地面的过程。
透过的能量被地面吸收后,使地表温度升高,并进一步将能量以热量形式释放到大气层中。
综上所述,大气受热过程是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吸收、散射和透过等一系列物理过程,使得大气层中的气体和颗粒物质的内能增加,最终导致大气层的温度升高。
大气受热过程原理
大气受热过程原理
大气受热过程是一种从太阳向大气层传输的能量传递过程。
它由日射、对流和辐射三种形式组成,可以使大气层保持其特定温度,并且调节地表热量输送,维持生物群落的生长。
首先,日射是大气受热的一种主要形式,它是太阳辐射通过大气的空气的空气的空气的空气,最后到达地表的热量传输形式。
当太阳辐射通过大气空气,大气中的水汽、云、颗粒物和烟雾等物质都会吸收太阳辐射,最终将太阳辐射转变为热量,热量由大气层向地表传递。
其次,对流也是大气受热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温度和湿度差异所造成的热量输送过程。
由于地表热量的升温,使得地表空气温度升高,当温度升高的空气上升时,会使高空的空气温度也升高,从而使高空中的热量被吸收,形成上升气流。
当空气上升到一定高度时,空气温度会回复至原来的水平,此时热量通过下沉气流传输至地表,进而形成对流传输热量的过程。
最后,辐射是大气受热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由大气中的水汽、云等物质反射太阳辐射的过程。
当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时,由于大气中的水汽和云等物质的存在,会吸收太阳辐射,将太阳辐射转化为热量,热量最终在大气中传播,从而形成辐射传递热量的过程。
总之,大气受热过程是地球热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日射、对流和辐射三种形式组成,它们能够控制大气层的温度,使地表热量得以调节,维持生物群落的生长,从而保护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姓名:学号:
课题:大气的受热过程(3课时)主备人:汤玉璋一、【目标诠释】
测试内容测试要求
大气受热过程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
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
结合实例,说明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二、【前置性补偿】
考点一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
(1)大气的受热过程:______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大气的受热过程可以用图1-6表示,在此过程中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_____作用,对地面具有_____作用。
大气对_____辐射进行吸收、反射、散射,从而使到达地面的能量大为减少。
大气的吸收具有_____性,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________;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________,而可见光的绝大部分可以到达地面。
(2)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
地面的长波辐射除少部分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被对流层中的______和_________吸
收,使大气增温。
大气同时向外辐射红外线,
其中大部分朝向地面,即通过_____________
将热量还给地面,从而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
热量,对地面起到_____作用。
【归纳总结】请写出右图中各字母代表的含义: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_
D__________E__________F___________
考点二结合实例,说明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高空
热力环流——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
1.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__。
2.形成过程:
【我来构建】右图中A、B为近地面冷热状
况不同的点,请动手画出A、B两地之间形
成的热力环流。
3.规律总结:
同一高度:气温高,则气压低、等压面下凹;气温低,则气压高、等压面上凸。
不同高度:越往高处,气压越低;近地面气压的高低与高空相反。
4.案例:①海陆风:白
天吹海风,晚上吹陆风。
②
城市风:启示:污染严重
的工业应设置在城市风的
下沉距离之外。
③山谷风:
白天吹谷风,夜晚吹山风。
如右图所示:
【拓展延伸】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读风向形成示意图,回答:
(1)图中M处是_____压,N处是_____压。
(2)图中①是____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
③是_______________,④是______________。
(3)在_____________的作用下,大气由____气压
区向_____气压区作水平运动,这就形成了风。
(4)当风一旦形成,马上就受到__________力的
作用,使风向逐渐偏离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北半
球向__________偏,南半球向________偏。
(5)近地面的风,除受________力的影响外,还
受________力的影响,该力的作用是减小风速
(6)在三种力的作用下,风向不与等压线垂直,而是________(成一夹角)。
(7)该风向形成图是( )
A.北半球的风向形成图 B.南半球的风向形成图
C.图中的风向右偏 D.图中的风向左偏
三、【考题再现】
1.【2007年第34题】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太阳辐射。
()
2.【2012年第33题】无论近地面还是高空,水平气压梯度力都与等压线垂直,从高压指向低压。
()
3.【2007年第8-9题】读图5,完成(1)-(2)题。
(1)关于a、b两地大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压a地低于b地 B.气温a地低于b地
C.a地空气受热下降D.b地空气冷却下降
(2)甲处有大面积绿地。
绿地对空气的作用是
A.净化、增温 B.净化、增湿
C.增温、增湿 D.增温、减湿
4.【2008年第7~8题】读右图,完成(1)~(2)题。
(1)图示箭头中,代表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表示大气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箭头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2009年第4~5题】
下面左图为“某城市及其
周围地区某日14: 00等
温线分布示意图”。
读图
完成(1)~(2)题。
(1)左图中气温最高的
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右图中反映城郊间
热力环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2011年第7~8题】下图为“成都与拉萨某时
段气温变化曲线图”。
读图完成(1)~(2)题。
(1)与成都相比,拉萨( )
A.白天大气辐射强 B.夜晚大气逆辐射强
C.白天太阳辐射强 D.夜晚地面辐射强
(2)成都和拉萨气温日较差差异较大的根本原因
是两地( )
A.纬度差异较大 B.经度差异较大
C.地面状况不同 D.人类活动的差异
7.【2012年第9题】2012年1月以来,意大利埃特纳火山多次喷发,大量火山灰直冲云霄。
上图中,直接受弥漫在大气中的
火山灰影响而减弱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8.【2008年第41题】热力环流是大
气运动最简单的一种形式。
读图15,
完成下列各题。
(7分)
(1)图①中,甲地空气(上升
或下沉),其近地面气压(高于
或低于)乙地。
(2)请在图①中a、b线段上分别补画箭头,完成甲—乙和甲—丙之间的热力环流。
(3)图②所示的海陆热力环流现象通常出现在(白天或夜间)。
(4)热力环流是由地面不均形成的。
四、【形成性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地理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排列的是( )
①大气逆辐射②太阳辐射③大气削弱④地面辐射⑤地面吸收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① C.②③⑤④① D.②⑤③④①
2.大气能对地面产生保温作用,是因为( )
A.大气能吸收大量的太阳辐射,并把吸收的热量传给地面
B.大气逆辐射能对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起到补偿作用
C.大气通过反射、吸收、散射把太阳辐射传给地面
D.臭氧层大量吸收紫外线,并把吸收的热量传给地面
3.对热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论垂直方向还是水平方向,气温越低的地方,气压越高
B.大气水汽含量越多的地方,气压越高
C.在同一水平面上,气温越
高,密度越低,气压则越低
D.近地面大气气温低的地
方,高空的等压面向上拱起
4.能正确表示近地面风从陆地
到海洋的图是( )
5.下图中能正确反映热力环流原理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下图,回答第6~7题。
6.图中烟雾能够防御霜冻,原理是( )
A.阻挡月亮光照辐射 B.增加大气逆辐射
C.增加了地面辐射 D.直接烤热了大气
7.下列能够正确反映近地面大气受热过程的是( )
A.太阳辐射→大气
吸收 B.大气辐射
→地面吸收
C.太阳辐射→大气
辐射→地面吸收
D.太阳辐射→地面
辐射→大气吸收
8.下图为四地大气运动示意图,箭头表示空
气运动方向,正确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9.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位于同一纬度,其中昼
夜温差最小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0.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说法正确的选项为
①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②是大气作用在海平面上产
生的压力③方向与等压线垂直④从高压指
向低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
③④
11. 右图为“北半球理想等压线图”,图中的风
向箭头代号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2. 读“北半球等压线分布图,A、B、C、D四处风向箭头画法正确的是
(二)判断题
13.太阳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热源。
( )
14.大气对太阳辐射吸收具有选择性,臭氧和氧原子吸收红外线,二氧化碳吸收紫外线。
()
15.大气逆辐射方向指向地面,将地面辐射损失的能量部分偿还给地面,体现了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 )
16.地面冷热不均是形
成热力环流的根本原
因。
( )
17.热力环流中气流始终由该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
( )
(三)综合题
18.读“北半球热力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A地气温比B、C两地,气压比B、C两
地。
D.E、F中,属高压区的是。
(2)用“→”画出高、低空大气水平运动方向,以正确表示
热力环流。
图中M、N两地实际风向分别为和。
(3)热力环流是指由于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形式。
从以上可看出,空气水平运动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直接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