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秋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重点难点汇总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下面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的知识点总结:
1. 物质的组成与性质:
- 物质的种类和成分
- 物质的性质与分类
- 化学元素和化合物
2. 离子:
- 正离子和负离子的概念
- 离子的符号和命名
- 离子的化学式和离子方程式
3. 金属与非金属:
- 金属和非金属的区别
- 常见金属和非金属的特性和应用
- 合金的应用
4. 酸碱与盐:
- 酸碱的定义和性质
- 酸碱反应及其常见实验现象
- 盐的组成和性质
- 盐的存储和使用
5. 环境污染与保护:
- 大气污染和控制
- 水污染和控制
- 垃圾处理和资源循环利用
6. 化学反应与能量:
- 化学反应的定义和特征
- 化学反应速率和影响因素
-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 氧化还原反应和电池
7. 电解与腐蚀:
- 电解的概念和原理
- 电解的应用,如电镀和电解武器
- 金属的腐蚀现象和腐蚀的预防方法
这些知识点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完整版)新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重难点
(完整版)新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重难点目录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课题2:氧气课题3:制取氧气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课题2:原子的构成课题3:元素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爱护水资源课题2:水的净化课题3:水的组成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课题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与灭火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1 金属材料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 溶液的形成课题2 溶解度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课题2 化学肥料第十二单元盐化肥化学与生活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重点1.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2.掌握并能区分出哪些变化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3.学会观察分析整理资料和合作探究的能力教学难点1.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掌握物理和化学变化的概念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两个探究活动认识化学学习的特点,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了解探究活动的基本环节.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重点1.化学实验室的实验规则和常用仪器的名称、作用。
2.药品的取用;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教学难点1.仪器使用注意事项。
2.药品的取用;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教学重点:1.探究空气中O的体积分数;红磷的燃烧22.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及培养环保意识。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目标.重难点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区分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联系生活善于观察,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与自主合作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总结整理☆在实验验过程中,学会对比观察,分辨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教学重点☆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掌握并能区分出哪些变化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学会观察分析整理资料和合作探究的能力教学难点☆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掌握物理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引言]我们知道在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
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炎热的夏天食物易腐败、燃料能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会慢慢生锈等。
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特点,掌握其规律,对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是至关重要的。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引入新课:我们知道在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互相作用,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例如,我们日常见到的水变成水蒸气和冰、食物的腐败、燃料的燃烧等等.认识物质性质及其变化的特点,掌握其变化规律是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所必须的.化学就是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科学,现在我们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学会细致、准确、客观地观察、描述和记录实验现象过程与方法:能有意识地发现生活中值得探究的问题,并能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认识学习化学的价值教学重点、难点:通过两个探究活动认识化学学习的特点,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新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重难点
目录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课题2:氧气课题3:制取氧气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课题2:原子的构成课题3:元素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爱护水资源课题2:水的净化课题3:水的组成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课题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与灭火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1 金属材料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 溶液的形成课题2 溶解度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课题2 化学肥料第十二单元盐化肥化学与生活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重点1.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2.掌握并能区分出哪些变化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3.学会观察分析整理资料和合作探究的能力教学难点1.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掌握物理和化学变化的概念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两个探究活动认识化学学习的特点,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了解探究活动的基本环节.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重点1.化学实验室的实验规则和常用仪器的名称、作用。
2.药品的取用;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教学难点1.仪器使用注意事项。
2.药品的取用;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教学重点:1.探究空气中O的体积分数;红磷的燃烧22.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及培养环保意识。
初三上册化学考前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三上册化学考前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归纳考生要学会自我劝慰,信任自己能考好,有把握考出好成果,排除各种异样心理的干扰,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初三上册化学考前重点难点学问点总结归纳,希望对你们有关怀!初三上册化学考前重点难点学问点总结归纳1一、分子和原子、元素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离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原子是化学转变中的最小粒子。
分子的特点: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分子间有间隔,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大。
物质三态的转变是分子间隔转变的结果,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由,2、原子是化学转变中的最小粒子原子间有间隔,温度越高原子间隔越大。
水银温度计遇热汞柱升高,就是因为温度升高时汞原子间间隔变大,汞的体积变大。
例如: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
保持CO2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CO2分子;保持水银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汞原子。
在电解水这一转变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原子中:核电荷数(带正电)=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是: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荷)。
一切原子都有质子、中子和电子吗?(错!有一种氢原子无中子)。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的质量/C原子质量的1/12。
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它是一个比值。
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一般不写。
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即电中性)。
2、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愿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但确定不行能是化合物。
)②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确定是纯净物,纯净物不愿定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
③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确定是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愿定是化合物,但化合物确定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九年级化学上册重难点全册
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重难点第一讲走进化学世界1、什么是化学?2、怎样学习化学?①学习化学的方法:实验探究;②学习化学的工具是:元素周期表;③化学学习的特点是:三个关注(关注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3 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①药品的取用。
粉末状固体,药匙或纸槽;块状固体,镊子;少量液体,滴管;一定量液体,量筒或滴管;实验中未说明用量,一般用最少量液体1-2 毫升,固体盖满试管底部。
②物质的加热。
常用的加热仪器是酒精灯 (灯芯剪平齐,加酒不过肩,加热在外焰,内焰温度低,熄灯用帽盖,嘴吹最最忌) 给固体物质加热(试管固定铁架台,铁夹离口三分一,受热试管口下倾,免使回水管遭裂,固体平铺近管底,移动火焰匀受热,用毕待冷再拆卸,洗净放稳莫着急)。
给液体物质加热 (盛液不过三分一,外壁试干防烧裂,木夹持管手握柄,45 度倾斜来加热,液面液底匀受热,管口对空不对人)。
③仪器的洗涤(玻璃仪器)。
标准:内壁附着均匀水膜,不聚滴也不成股流下。
方法:使用毛刷,用去污剂和水冲洗。
特殊油污:附有难溶于水的碱、金属氧化物、碳酸盐用稀盐酸清洗,附有二氧化锰、高锰酸钾用浓盐酸洗,油污用热碱如碳酸钠清洗。
④气体的收集。
排水法,适用于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
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气体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第二讲我们周围的空气1、空气的组成按体积计算,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3% ,二氧化碳及其它0.03% 。
2、空气是宝贵的资源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作制硝酸和氮肥,做保护气等;氧气比较活泼,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气焊练钢等;稀有气体,很不活泼,用作保护气,电光源等。
3、氧气的性质(1) 物理性质:通常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加压、降温后可变成淡蓝色液体或淡蓝色雪花状固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
(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2) 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常用的氧化剂。
(完整版)2019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
2、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3、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色、味、态、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挥发等.化学性质: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腐蚀性、毒性等。
4、蜡烛及其燃烧现象的探究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温度最高)、内焰、焰心(温度最低)蜡烛的燃烧既是物理变化又是化学变化。
蜡烛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5、人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相同点:都有水、氧气、二氧化碳不同点:吸入气体:氧气多呼出气体:二氧化碳、水多结论: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6、各种常见仪器:(1)固体药品的取用:①存放:广口瓶。
②取用:粉状药品—药匙或纸槽(一倾二送三直立)块状—镊子 (一横二放三慢滑)(2)液体药品的取用:①存放:细口瓶.②取用:瓶塞倒放;标签朝手心;口对口紧挨着慢倒;试管略倾斜(3)量筒:①无‘0'刻度;②正确读数:视线与凹液面下端平视(否则俯大仰小)(4)酒精灯:①注意事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禁止“灯对灯"点燃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熄灭酒精灯,禁止用嘴吹.②火焰分三层:外焰(温度最高)、内焰、焰心(温度最低)对物质加热用外焰(5)给物质加热的方法:对液体加热:试管外壁保持干燥,试管中液体不超过试管1/3,试管口向上与桌面成45°,先预热再加热,加热用外焰,试管口不可对人。
对固体加热:试管外壁保持干燥,试管口略下倾,先预热再加热,加热用外焰。
(6)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7)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可间接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 不能加热的仪器:量筒、集气瓶(8)取用药品时做到:口不尝、手不摸、鼻不闻(闻的方法:扇闻)未说明药品用量时:液体一般取1~2毫升,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初三中学化学复习必备重难点解析
初三中学化学复习必备重难点解析化学是一门学科,它以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是自然科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中化学作为学生学习化学的起点,对于掌握基础知识和培养科学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初三中学化学的重点和难点入手,对相关知识进行解析和讲解。
1. 元素、合成物质和混合物元素是物质的基本构成单位,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合成化合物。
比如氧气和氢气通过反应可以合成水。
合成物质是由两个或多个元素经化学反应发生化合生成的物质,具有固定比例的特点。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物理混合而成的,各组分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也没有固定的比例。
2. 常见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特性常见元素包括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等特点,如铁、铜、锌等。
非金属元素则通常具有不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和脆性,常见的有氧、氮、碳等。
化合物可以通过化学式进行表示,化学式能够明确表示化合物中元素的种类和比例关系。
例如水的化学式为H2O,其中H代表氢原子,O代表氧原子。
混合物的特性取决于组成它的物质种类和比例,如颜色、溶解度、熔点等。
例如,海水是一种由多种盐类和水组成的混合物,呈现咸味。
3. 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是指两种或多种物质之间发生物质或性质的变化,并生成新的物质。
化学反应可以是放出能量的放热反应,也可以是吸收能量的吸热反应。
如燃烧反应是一种放热反应,而溶解反应是一种吸热反应。
化学反应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化学方程式能够明确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对分子质量。
例如,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溶液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CO2 + H2O → H2CO3。
4. 实验室技术和实验操作实验室技术和实验操作在化学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进行实验操作时,需要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和仪器。
常见的实验技术包括物质的称量和溶解、过滤和蒸发、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等。
5. 常见的物质性质和物质分离方法物质的性质包括颜色、溶解度、气味等,这些性质常常可以用来鉴别和区分物质。
九年级化学重点难点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重点难点知识点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过程,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九年级化学课程涉及诸多重点难点知识点,下面将从结构、性质和变化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结构物质的结构是化学研究的基础,也是理解物质性质的关键。
在九年级化学中,我们常接触的结构知识点有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
原子结构是物质最基本的单位,由核和电子构成。
原子核中包含质子和中子,分别带有正电荷和无电荷,而围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带有负电荷。
原子核的质量集中在质子和中子上,而电子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
原子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与电子的分布有关。
分子结构则是原子间键合的结果,不同的元素通过共价键或离子键形成化合物。
共价键分为单、双或三键,是由电子共享形成的。
离子键则是由电子转移形成的,其中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力维持化合物的形成。
二、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其在化学反应中的行为。
九年级化学中,我们主要学习了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质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形状、密度、熔点、沸点等,这些性质可以通过观察和测量得到,而且物质在保持其化学组成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改变。
化学性质则是指物质在参与化学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比如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时释放气体、释放能量或产生颜色变化等。
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对预测和控制化学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三、变化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也是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九年级化学涉及了许多常见的化学变化。
化学反应可以是始于物质间键合的变化,也可以是物质的组成发生改变,如金属与酸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化学反应的前提是反应物需要具备一定的能量。
在九年级化学中,我们还学习了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平衡。
除了理论上的九年级化学知识,实验在化学学习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实验既可以巩固理论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实验设计的能力。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观察物质变化,理解化学原理。
总结起来,九年级化学重点难点知识点涵盖了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变化三个方面。
2019年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2019 年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一、药品的取用原则1、使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不可以用手直接接触药品,不可以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滋味。
2、取用药品注意节俭:取用药品应严格按实验室规定的用量,假如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许,即液体取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3、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即不可以放回原瓶,不要任意丢弃,不可以取出实验室,要放到指定的容器里。
4、实验时若眼睛里溅进了药液,要立刻用水冲刷。
二、固体药品的取用1、块状或密度较大的固体颗粒一般用镊子夹取,2、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用钥匙( 或纸槽 ) 。
3、使用过的镊子或钥匙应立刻用洁净的纸擦洁净。
二、液体药品 ( 寄存在细口瓶 ) 的取用1、少许液体药品的取用--- 用胶头滴管吸有药液的滴管应悬空垂直在仪器的正上方,将药液滴入接受药液的仪器中,不要让吸有药液的滴管接触仪器壁; 不要将滴管平放在实验台或其余地方,免得沾污滴管 ; 不可以用未冲洗的滴管再吸其余试剂 ( 滴瓶上的滴管不可以交错使用,也不需冲刷 )2、从细口瓶里取用试液时,应把瓶塞拿下,倒放在桌上; 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靠试管口或仪器口,防备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化标签。
3、量筒的使用A、取用必定体积的液体药品可用量筒量取。
读数时量筒一定放安稳,视野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俯视读数偏高,仰望读数偏底。
B、量取液体体积操作:先向量筒里倾倒液体至靠近所需刻度后用滴管滴加到刻度线。
注意:量筒是一种量器,只好用来量取液体,不可以长久寄存药品,也不可以作为反响的容器。
不可以用来量过冷或过热的液体,不宜加热。
C、读数时,若仰望,读数比实质体积低; 若俯视,读数比实际体积高。
三、酒精灯的使用1、酒精灯火焰:分三层为外焰、内焰、焰心。
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温度最低,所以加热时应把加热物质放在外焰部分。
2、酒精灯使用注意事项: A、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出容积的2/3;B 、用完酒精灯后一定用灯帽盖灭,不行用嘴去吹灭 ;C 、绝对严禁向燃着的酒精灯内增添酒精 ;D 、绝对严禁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免得惹起火灾。
九年级化学上册重难点全册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重难点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一、教学目标:1.说出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2.列举化学与人类的关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3. 知道化学学习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难点: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教学目标:1、说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说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和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初步学会观察实验、表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2、说出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2、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难点:激发探究的情趣。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一、教学目标:1、会说出一些化学实验室的规则。
2、会说出常见仪器的名称和使用。
3、练习药品的取用、加热、连接仪器装置、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化学实验室的实验规则和常用仪器的名称、作用。
2.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难点: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一、教学目标:1.说出空气中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2.阐述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
3.会分辨混合物和纯净物(常见物质)。
4. 说出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5.说出稀有气体的稳定性及其主要用途。
并领悟性质决定用途的逻辑思想。
6.阐述空气的自净能力、空气的污染状况、空气污染的防治措等。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空气的组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2、氮气和稀有气体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3、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本文档将归纳整理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的重点知识点。
以下是每个单元的内容概述:
第一章重要化学概念
- 化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
- 物质的分类
- 物质的性质
- 化学方程式
- 常见元素符号及其意义
- 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和式子
第二章物质的组成
- 分子的构成与性质
- 原子和离子的概念
-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应用
- 化合价的概念
- 元素周期表和化合价的联系
第三章分子运动与热
- 分子运动理论
- 温度和热量
- 热传递的方式和热传递规律- 物质的状态变化和相图
第四章空气中的氧气
- 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 氧气的制取和应用
- 燃烧与氧化反应的关系
第五章酸、碱与盐
- 酸和碱的性质和分类
- 酸碱中和反应
- 盐的制备和应用
- 酸雨的成因及对环境的影响第六章金属与非金属
- 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和分类- 金属的常见应用和冶炼
- 金属的腐蚀与防腐
第七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 化学反应速率
- 化学平衡与平衡常数
- 化学反应的控制
第八章碳与碳化合物
- 碳的性质和应用
- 碳的同素异形体
- 碳的化合价和共价键
- 碳的四类化合物和应用
以上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的重点知识点归纳整理。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九年级上册化学课程主要涉及了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和物质的性质变化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掌握化学知识。
一、有机化学有机化学是研究碳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结构和合成方法的学科。
在九年级上册中,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烃类烃是一类只含有碳和氢元素的有机化合物。
按照它们的分子结构,可以分为烷烃、烯烃和炔烃三类。
烷烃是由碳碳单键构成的,烯烃是由碳碳双键构成的,炔烃是由碳碳三键构成的。
2. 极性有机化合物极性有机化合物是指分子中部分原子带有电荷,而其他部分带有部分电荷。
极性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受到极性和分子结构的影响。
3. 功能团功能团是有机化合物中具有一定功能性质的结构片段。
我们学习了醇、酚、醛、酮、羧酸和酯等功能团的结构和性质。
二、无机化学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质及其性质、结构和合成方法的学科。
在九年级上册中,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之间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我们学习了酸碱中和反应的计算和实验方法,以及一些常见的酸和碱。
2. 金属活动性金属活动性是指金属在化学反应中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的能力。
我们学习了金属活动性的顺序和金属的赋存形式等。
3. 非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是指在自然界中不能以金属形态存在的元素。
我们学习了一些常见的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应用。
4. 阳离子和阴离子在无机化学中,阳离子是带有正电荷的离子,阴离子是带有负电荷的离子。
我们学习了一些常见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性质和配对规律。
三、物质的性质变化在九年级上册中,我们还学习了物质的性质变化,包括化学反应、物理变化和化学平衡等内容。
1.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新的物质。
我们学习了化学反应的符号方程式、化学反应类型和化学反应速率等。
2. 物理变化物理变化是指物质的形状、大小或状态发生改变,但其化学性质保持不变。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重点基础知识点归纳
以下是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的重点基础知识点的归纳:一、物质的性质和变化1.物质的分类:纯净物质和混合物,纯净物质又分为元素和化合物。
2.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变化又分为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
4.物质的保存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质量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变的。
二、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1.原子的基本结构:原子核、质子、中子和电子。
2.元素的符号和原子序数:元素的化学符号和原子序数,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排列规律。
3.元素的周期性: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变化。
4.元素的化合价:元素的化学价数,根据元素在化合物中离子交换的规律进行判断。
三、化学式和物质的量1.化合物的化学式: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化学式,以及化学式的写法和命名规则。
2.量的表示:基本物质单位和化学量的计量单位。
3.摩尔的概念:摩尔物质和摩尔质量,摩尔质量的计算方法。
四、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1.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反应中参与反应和生成的物质。
2.化学反应的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还原反应等。
3.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关系。
4.反应的质量变化和摩尔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质量、摩尔比和数量关系的计算。
五、能量变化和化学反应速率1.反应的速率: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的速率。
2.发热和吸热反应:化学反应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能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4.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六、酸碱与盐1.酸和碱:酸的定义、酸的性质和酸的化学式,碱的定义、碱的性质和碱的化学式。
2.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中和反应的特点和方程式。
3.中和反应的应用:酸碱盐的制备和应用,如制备盐和酸碱指示剂的应用。
七、离子反应和电化学1.电离: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之间的区别。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要点整理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要点整理本文档旨在为九年级学生整理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的要点,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课程内容。
第一单元:原子和化学键1. 原子的组成- 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的核心,电子绕核心运动2. 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是由同种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类原子结合而成的物质3. 原子序数和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序数表示元素中的质子数,也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相对原子质量是元素的质量相对于碳-12的比值4. 原子键和离子键- 原子键形成于非金属原子之间,共享电子对- 离子键形成于金属和非金属原子之间,电子转移形成离子结构第二单元:固体、液体和气体1. 物质的三态- 固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分子距离近,无规则运动- 液体具有固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分子距离中等,有较弱的规则运动- 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分子距离远,有快速的无规则运动2. 相变- 固体融化成液体称为熔化,液体凝固成固体称为凝固- 液体变成气体称为蒸发,气体凝结成液体称为液化3. 气体的压力和体积- 气体的压力与气体分子撞击壁的频率和力量有关- 气体的体积与气体的压力成反比,关系由波义耳-马略特定律给出第三单元:元素周期表1. 元素周期表的分类- 元素周期表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排列- 元素周期表分为周期、族和区域三种分类方式2. 元素周期表的性质- 元素周期表上,周期内元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呈现规律性变化- 氢元素是唯一一个位于元素周期表上孤立的元素以上为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的要点整理,希望对学生们的研究有所帮助。
*注意:本整理内容来源于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材,如有引用请注明出处。
*。
2019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大全)新版新人教版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17、原子的结构:原子、离子的关系: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 + B = AB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 = A + B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 + BC = AC + B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 + CD = AD + CB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基础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 科学; 原子论(道尔顿)和分子学说(阿伏加德罗)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 础;俄国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依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有是化学变化,无是 物理变化
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CaO+H2O===Ca(OH)2 66.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H2O==H2CO3
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H2CO3 == H2O+ CO2↑ 变.红.的.紫.色.石.蕊.又.变.回.紫.色.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O2+Ca(OH)2==CaCO3↓+H2O 用于检验二氧化碳;这也是久置装石灰 水的试剂瓶壁有一层白膜的原因。要除去这白膜,用稀盐酸。其原理是 CaCO3+2HCl==CaCl2+H2O+CO2↑
4
40.净化效果最好的是蒸馏;消毒属于化学变化,其他净水方法属于物理变化 41.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H2O,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Na ,最多的元素是 O 。 42.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 H2、C、CO 43.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又包括质子和中子
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 = 质子数=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44.元素: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的种类由原子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决定,质子数不同,元素种类不同。 45.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O、Si、Al、Fe ; 46.生物细胞中含量最高的元素:O;47.空气中前二位的元素:N、O 48.元素符号的含义:表示某种元素、表示某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例如:O:表示 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 49.原子个数的表示法:在元素符号前面加系数。例如:表示2个氢原子:2H; 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方格提供的信息: 50.元素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当两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 同,则这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51.阳离子:质子数>电子数,带正电 阴离子:质子数<电子数,带负电 52.化学式含义:A 表示物质;B 表示物质的组成;C 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D 表 示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例如:H2O:A 表示水这种物质;B 表示水由氢元 素和氧元素组成;C 表示一个水分子;D 表示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 个氢原子构成。 53.分子个数的表示法:在化学式前加系数。如:表示3个二氧化碳分子:3CO2; 54.氢钾钠银正一价,钙镁钡锌正二价,铝三硅四氧负二,铜一二、铁二三,硫 二氯一是负价 55.原子团顺口溜:负一氢氧硝酸根,负二硫酸碳酸根 只有铵根是正一. 56.原子团:硝酸根:NO3 氢氧根:OH 碳酸根:CO3 硫酸根:SO4铵根:NH4 57.必须背熟的离子符号: K+ Ca2+ Na+ Mg2+ Zn2+Al3+ Fe3+ (铁离子) Fe2+(亚铁离子) Ag+ H+ NH4+ Cl- O2- S2- SO42- CO32- NO3- OH-等
硫
蓝紫色
火焰 ②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S+ O2 SO2
① 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
氢气 焰
2H2+O2
2H2O
铁 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3Fe+2O2 Fe3O4
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铜镁
红色的固体逐渐变成黑色
2Mg+O2 2Cu+O2
2MgO 2CuO
一氧 产生蓝色火焰
化碳
2CO+O2 2CO2
产生明亮的蓝色火焰,放热,生成能使澄清 甲烷
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烧杯壁上有水雾
CH4+2O2 CO2+2H2O
26.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反应原理:2KMnO4 K2MnO4+MnO2+O2↑ 收集装置: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可以选择排 水法收集气体的装置。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 化学反应,所以可以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 步骤:① 查 ② 装 ③ 定 ④ 点 ⑤ 收 ⑥ 移 ⑦ 熄 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氧气满了。 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⑵在不停地运动
⑶分子间存在间隔
⑷同种物质间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物质间分子的性质不同
33.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例:氢分子是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4.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例:氢原子混合物都是纯净物;自然界的水、矿泉水、盐
液氧的沸点不同)属于物理变化。 31.水的电解实验
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 预先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化学方程式:2H2O 2H2↑+O2↑ 正氧负氢,正一负二
产生位置
正极 负极
产生气体
氧气 氢气
体积比
1 :2
质量比
8 :1
32.分子的基本性质:
⑴质量、体积都很小
学性质(稳定性)。 21.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衣服或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 3%~5%
的碳酸氢钠溶液。稀硫酸沾到衣服或皮肤上也要处理,否则稀硫酸的水分蒸 发,会变成浓硫酸;如果不慎将碱液滴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然后 再涂上硼酸溶液。 2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原理:4P+5O2 2P2O5 现象:①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② 放热; ③ 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沿着导管进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 占集气瓶空气总体积的 1/5。
水、糖水、雪碧饮料等都是混合物
36.常用的吸附剂:活性炭(有吸附性:物理性质):除去水的难溶性杂质、色
素和异味。
37.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例:井水
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例:开水
38.硬水与软水的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
较多的是软水
39.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煮沸
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的特点是“多变一”,分解反应的特点是“一变多”。
25.氧气与常见物质发生的反应
2
物质
反应现象
磷 产生大量白烟
化学方程式 4P+5O2 2P2O5
木炭 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O2 CO2
① 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
【实验结论】
① 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
②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1/5。 23.空气的成分,空气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气体
其他气体和杂 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质
体积分数 78% 21% 0.94%
0.03%
0.03%
24.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发出蓝色火焰 还原性: CO+CuO △ Cu+CO2 (非置换反应) 应用:冶金工业 71.燃烧的条件:(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 72.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失火 73.可燃性气体(氢气、一氧化碳、甲烷)或粉尘(面粉、煤粉)与空气或氧气 混合,遇到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可燃性气体在点燃或加热前都要检验纯 度,以防止发生爆炸 74.常见灭火的方法:① 油锅着火,锅盖盖灭 ② 电器着火,先切断电源 ③ 煤气泄漏,先应关闭阀门,再轻轻打开门窗,切忌产生火花 ④ 酒精在桌面上燃烧,用湿抹布扑盖 75.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都是混合物 76.天然气的主要成份是甲烷:可燃性 CH4 + 2 O2点燃 CO2 + 2 H2O 77.在化石燃料中,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燃料 78.煤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溶于水,当溶解在雨水中 时,就形成了酸雨。PH 值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 79.乙醇 属于属于可再生能源,俗称酒精 78.氢气是最清洁、最理想的燃料的原因:A、原材料资源丰富,B、放热量 多,C、产物无污染。 可燃性 2 H2 + O2点燃2 H2O
6
67.灭火: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又利用其化学性质(不能燃 烧,也不支持燃烧)
68.干冰是固体的二氧化碳,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利用干冰升华时要吸收大 量的热,物理性质)
69.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70.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毒性; 可燃性:2 CO + O2点燃 2 CO2(可燃性
5
58.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元素种类、物质总质量均保持 不变( “反应前后五不变”)。
59.以客观事实为基础;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60.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 6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62.吸附性是活性炭、木炭的物理性质;吸附能力更强的是活性炭。 63.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1
排放引起、酸雨:由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引起。 18.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略大于空气;(可
用向上排空法)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 19.降温后,氧气可以变为淡蓝色的液体,甚至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20.氮气做冷冻剂、保护气、超导材料虽然不包含化学变化,但利用了它们的化
3.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温度最高的是外焰。 4.蜡烛燃烧产物:二氧化碳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