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泥鳅烂鳃病、水霉病和指环虫病综合治疗实例

合集下载

泥鳅鳃霉病诊治一例

泥鳅鳃霉病诊治一例

泥鳅鳃霉病诊治一例黄国稳;牛慧军;郭向辉;陈生智【期刊名称】《科学养鱼》【年(卷),期】2016(000)006【总页数】1页(P63)【作者】黄国稳;牛慧军;郭向辉;陈生智【作者单位】河南南阳市卧龙区靳庄水库管理局 473000;禹州市易科水产科技有限公司;禹州市易科水产科技有限公司;禹州市易科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河南邓州市穰东镇八里桥村一泥鳅养殖户,养殖面积7亩左右,平均水深50厘米,苗规格3厘米左右,密度5万~6万尾/亩,无增氧机,投喂粉状配合饲料。

发病前一直没有用药。

2015年6月12日,该养殖户发现有几条泥鳅出现死亡,并有轻微的缺氧现象。

6月13-15日,死亡量逐渐增加至200尾/天左右,缺氧和浮头都比较明显。

6月16日上午8点左右,用简易测试盒检测该养殖户的池塘水体水质,水体pH值8.3左右,氨氮和亚硝酸盐无,询问得知水体透明度10厘米左右。

检查发病鱼体表无明显异常,鳃部充血发红,局部贫血发白,呈现“花鳃”,鳃丝肿胀、黏液增多,部分挂淤泥而发黑。

镜检3尾泥鳅的鳃丝和尾鳍,可见每条泥鳅的鳃丝中都有大量鳃霉菌丝和少量车轮虫寄生,在低倍镜和高倍镜下均可见分枝菌丝内的大量孢子(图见彩中插2)。

值得注意的是,在尾鳍也发现有霉菌的菌丝(图见彩中插2)。

此外,部分鳃丝出现明显的血窦。

当日上午外泼“烂鳃腐皮康”(主要成分:硫醚沙星和高碘酸钠)和低聚糖类免疫调节剂,晚上使用过硫酸氢钾片改底,同时内服恩诺沙星和保肝药。

6月19-20日死亡降低为50多尾/天。

6月21日基本无死亡。

分析:1.临床上,鳃丝上的黑色素细胞和鳃霉菌丝很容易被混淆。

更多的情况下黑色素细胞被误诊为鳃霉菌丝。

本例中,鳃霉菌丝呈明显的分支状,体积较大,粗细较均匀,在低倍镜和高倍镜下均可见菌丝内有大量孢子,部分菌丝呈半透明状。

而黑色素细胞一般呈黑色星芒状,粗细不均匀,细胞内的色素颗粒只在高倍镜下可见。

2.国内报道的鳃霉菌丝一般发生在鱼的鳃丝部位,很少在尾鳍出现。

一例台湾泥鳅幼鱼锚头鳋病的诊治

一例台湾泥鳅幼鱼锚头鳋病的诊治

栏目编辑刘柱军实例防治2020.1基金项目:江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JXARS-10)。

马本贺1肖林华2王海华1罗楠1李涵1(1.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江西南昌330039;2.乐平市水产渔政管理站,江西乐平333300)泥鳅是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的理想动物蛋白源,更具添精益髓、补中止泻等生理保健和药用价值,有“水中人参”之美誉。

台湾泥鳅自2012年引进大陆以来,因其生长快、个体大、耐低氧、易捕捞等特点,人工养殖规模逐年增加,成为我国泥鳅养殖的主导品种,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养殖密度提高、种质资源退化、水质环境恶化等因素的日益加剧,导致台湾泥鳅的病害不断增多,常见寄生虫病有车轮虫、指环虫、小瓜虫、三代虫,而锚头鳋病比较少见。

2019年南昌某地池塘养殖的台湾泥鳅幼鱼感染锚头鳋病,经过诊治得到有效控制。

现将病情分析和治疗方案做出总结,以期为该症状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一、养殖及发病情况患病台湾泥鳅幼鱼平均体质量4.6克,体长7.4厘米。

2019年8月5日,鳅苗经室内水泥池培育后,转至室外水泥池塘,平均水深1.5米;8月14日,引入50尾花鲢寸片以调节水质;8月20日,发现泥鳅食欲减退、躁动不安,少量泥鳅沿池壁游动摩擦;8月23日,泥鳅摄食明显减少,部分个体集中在池塘四周,多数时间行动缓慢,偶尔突然猛蹿急游,开始出现零星死亡;8月25日,每天死鱼数增至数十尾。

二、病鱼诊断发病池塘水温31.5℃、氨氮0.13毫克/升、亚硝酸盐0.03毫克/升、pH 9.46、透明度20厘米,水色较浓。

8月25日上午捞取5尾患病泥鳅放于解剖盘观察,鱼体消瘦,严重者胸鳍、腹鳍、背鳍、尾鳍皆有锚头鳋寄生(图1)。

剪取鳃丝、鳍条制片显微镜镜检,未发现其他寄生虫。

解剖观察,肠道内无食物,肠壁较薄。

该池塘水质较肥,以前从未有锚头鳋病出现,镜检观察泥鳅和花鲢两者寄生的锚头鳋构造相同。

初步判断是引入的花鲢消毒不彻底,带入了锚头鳋,继而导致泥鳅锚头鳋病。

台湾泥鳅池塘养殖病害防治措施

台湾泥鳅池塘养殖病害防治措施

2 台湾泥鳅养殖病 害的防治 技术要 点分析
台湾 泥 鳅养 殖 过 程 中 ,常 见 的病 害 主要 有 真 菌性 的疾病 、细 菌性 的疾 病 以及 寄生 虫病 等 。 2 . 1 关于真菌性疾病 水 霉 病 是 泥 鳅 养 殖 过 程 中 常 见 的真 菌 性 疾 病 ,这 种 疾 病 的 主要 症 状 就是 在 体 表长 满 了水 霉 ,呈 白色 絮 状 ,通 过 肉 眼就 能 够 识别 出来 ,在 水 体 较瘦 的条件 下 ,繁殖 迅 速 。一 旦 泥鳅 感 染 这种 疾 病 ,泥 鳅 的 活动 就会 非 常 迟缓 ,食 欲下 降 ,甚 至 是 废 绝 。对 于 这 种疾 病 的 防治 首 先在 进 行 拉 网或 者转 运 等 相关 操 作 的 时候 ,尽 量 避 免鱼 体 受 到 伤 害 。 另外 ,采 用浓 度 为 0 . 0 4 %的食 盐 和 浓 度 为 0 . 0 2 %的小 苏 打 混 合 后 ,对 养 殖 池 子进 行 全 面 的 泼 洒 ,防治 效 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比较 理想 。 2 . 2 关 于 细 菌 性 疾 病 烂 鳃 病 、赤 皮 病 以及 赤 鳍 病 、肠 炎病 等 都是 泥 鳅 养 殖过 程 中 常 见 的细 菌性疾 病 。 首先 ,关 于烂 鳃 病 烂鳃 病 的 主要 症 状 就是 患 病泥 鳅 体 色发 黑 ,鳃 丝 出现腐 烂 发 白 的现象 ,而 且 患病 泥 鳅 的鳃 上有 淤 泥 和黏 液 ,如果 水 温 超过 了 l 5 ℃ 的话 ,在 病 泥鳅 的表 面 由于 柱 状屈 挠 杆 菌 的感染 ,鳃 组 织 出 现腐烂。一旦感染此病 ,患病泥鳅喜欢独游 ,游泳的时候缓慢 , 由 于摄食 量 的减 少而 迅速 消瘦 ,最 终 导致 死亡 。 对 于这 种 疾病 的防 治 ,建 议 首先 用 生石 灰 对 池塘 进 行 清 理 , 然后 使 用生 物底 改 良底 质 ,采用 浓度 为0 . 2 ~0 . 3 mg , L 的二 氧化 氯 或 者是 浓度 为 0 . 2 ~0 . 4 m g / L 的百 毒杀 星进 行 泼洒 ,再 用 光合 细菌 对水 质 进行 改 良。如 果 是 给患 病 泥鳅 内服 的话 ,可 以在 饲 料 中加 入适 量 的大 蒜 素进行 拌 服 ,连续 使用 3 ~6 d 效 果理 想 。

泥鳅主要病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泥鳅主要病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泥鳅主要病害的综合防治措施泥鳅被誉为"水中人参',其味道鲜美,肉质细嫩,营养丰富。

在医药上也具有较高价值,是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

泥鳅因其适应性强、疾病少、成活率高,且繁殖力强、运输方便、饵料易得,已成为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

泥鳅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做好病害防治工作,常见的病害有赤鳍病、水霉病、气泡病、曲骨病、车轮虫病、舌杯虫病、农药中毒及其它生物敌害等。

主要防治方法如下:烂鳍病症状:病鳅的鳍、腹部皮肤及肛门周围充血、溃烂,尾鳍、胸鳍发白并溃烂,鱼体两侧自头部至尾部浮肿,并有红斑。

防治:每立方米用1克漂白粉全池泼洒,或用0.1克呋喃唑酮全池泼洒。

赤鳍病此病对泥鳅危害大、发病率高,由杆菌引起。

症状:先是鱼鳍或体表部分表皮剥落,呈灰白色,肌肉开始腐烂,肛门部位发红,继而在这些部位出现血斑,并逐渐变为深红色,严重时出现鳍条脱落,不摄食,直至死亡。

主要流行于夏季。

防治:应避免鱼体受伤,苗种放养前应用4%的食盐水浴洗消毒。

水霉病鳅卵防治用每立方水放食盐400克加小苏打400克的溶液洗浴1小时。

防治:在捕捉、运输泥鳅时,尽量避免机械损伤;用4%的食盐水浸洗病鳅5~10分钟。

打印病病灶一般呈椭园形,园形,浮肿有红斑。

患处主要在尾柄基部。

流行于7~8月份。

防治:可用1克/立方的漂白粉或2~4克/立方的五倍子进行全池泼洒。

车轮虫病寄生于鳃部和体表。

症状:患病后摄食量减少,离群独游,严重时虫体密布,如不及时治疗,会引起死亡,流行于5~8月份。

预防措施是用生石灰清塘;防治:按池水每立方用晶体敌百虫0.7克全池泼洒。

舌杯虫病寄生于泥鳅的皮肤或鳃上,平时摄取周围水中的食物作营养,对泥鳅没有多大影响。

但若大量寄生在鳅苗上,会造成呼吸困难,严重时导致鳅苗死亡。

一年四季都可发病,以5~8月份较为普遍。

防治:应在鳅种放养前用8克/立方水硫酸铜溶液浸洗15~20分钟,发病后治疗则用0.7克/立方水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全池泼洒。

鱼类车虫病、指环虫病、烂鳃病和水霉病开发的防治技术

鱼类车虫病、指环虫病、烂鳃病和水霉病开发的防治技术

鱼类车虫病、指环虫病、烂鳃病和水霉病开发的防治技术进入2月份以来,福建顺昌县气温和南方的其它地方一样,较往年偏高,池塘水温常保持17℃以上,最高时达24℃以上,因此鱼病的发生和流行较往年提前至2月份。

在一个月内,笔者诊治22例鱼病中,虽通过采取措施治愈有效率100%,但在这些病例中车轮虫病、指环虫病、烂鳃病和水霉病等2种、3种甚至4种病并发就达17例,占77.3%,死亡率5%~30%不等,给养殖户造成较大损失。

为此,笔者结合此类并发病诊断和防治情况,小结并介绍如下,供同行业者参考。

一、基本情况2月以来,我县洋口镇、际会乡、水南镇的17户养鱼户共计41.6亩水面,发生和流行养殖鱼类车轮虫病、指环虫病、烂鳃病和水霉病并发病,有的2种,有的3种,有的4种并发,共计17例。

患病鱼类体色发黑,一群一群浮于水面,或沿池边快速游动,或聚集于水源处,有的鱼体有点状出血,有的鱼类体表长毛,吃食明显下降或停食,检查鱼体有的鳞片脱落,有的体表、头部、鳍等受伤,背、尾鳍缺损,肛门略红肿,有的有黄色粘稠液流出。

鳃丝淡红色,严重者鳃丝末端腐烂、粘附污物,更严重者鳃盖骨内表皮被腐蚀而“开天窗”。

解剖鱼体肝颜色变浅,胆囊颜色变深,略有肿大,肠轻度充血发炎。

镜检,鳃丝寄生有大量车轮虫、指环虫,少量小瓜虫、口丝虫,一个视野内车轮虫多的103~117个,少的有16~22个;指环虫多的成虫6个,幼体11个,少的成虫1~2个,幼体3~5个,有的有成堆或滑动短杆菌等。

初步诊断为车轮虫病、指环虫病、烂鳃病与水霉病并发,主要危害草鱼,同时危害鲤鱼、鲫鱼、团头鲂、鲢鱼和鳙鱼等,若未认真调查与仔细诊断,易误以为池塘被投毒。

二、病因1.除气温较往年偏高外,自2003年7月以来,我县至今干旱少雨,导致水源不足,难以满足池塘换水、加水,造成水质难调控,鱼类抗病力下降。

2.近期成品鱼价格强劲上涨,鱼种紧缺,价格大幅上扬,养殖户在大量抛售商品鱼的同时,大量购进鱼种放养。

台湾泥鳅常见病害及防治

台湾泥鳅常见病害及防治

台请泥锹 )/常见病害及防治O 田珂李分泌大量的黏液,在池边狂 游或在水里打转,不摄食” 该病流行于5-8月,,适宜水温 20-28°C ”台湾泥鍬为大鳞副鍬的一种,属鲤形目,鍬科,副泥鍬属” 台湾泥鍬具有生长周期短、饲料 利用率高、繁殖快等优势,加之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所以台湾泥鍬 越来越受到养殖户和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随着规模化养殖的发 展,病虫害的危害也日趋严重,严 重影响了经济收益”1常见病害分析及防治1.1寄生虫病1.1.1车轮虫属于纤毛虫类,鍬苗受感染严重,虫体主要寄 生在鳃部或者皮肤,被感染的鱼泥鍬发病时可用硫酸铜0.5g/m 3化水全塘泼洒,效果较理想”1.1.2小瓜虫鍬苗至成鍬均可被寄生,寄生的部位有鳃、体表和鳍,病鍬在体表可见白色小点 状抱囊,被覆一层白色黏液”寄生处组织发炎,鳃部还有出血,颜色暗红” 4-6月,水温15-25C 时 易发此病”养鍬池发病时,全池 泼洒过氧乙酸,浓度为4g/m 3,用青蒿末(0.4g/kg 鱼体重)拌饲投喂连续7天”1.1.3指环虫侵害部位主要是鳃和皮肤,鳃黏液分泌增多,鳃麻疹,乙型脑炎,淋浊,湿疹,痈肿 疖疮,毒蛇咬伤等”原产巴西,是危害性极大的 入侵物种,被列为中国首批外来 入侵物种”其嫩茎叶可作蔬菜食用,可凉拌、炒食,清脆可口”也可作牛、兔和猪饲料”在水产上的用途:可防治鱼类肠炎病”水花生(革命草)与鳢肠极 为相似,但有区别”鳢肠的茎柔软、具墨汁,与鳢鱼的肠子相似, 因而得名”鳢鱼,又称乌鳢、黑 鱼、乌鱼,是一种黑色的鱼,它的 肠子细而色黑,细鳞乌黑”把鳢 肠的茎摘下来,过一会折断处将 变黑”(通联:274300,山东省单县水 产服务中心电话:)漁業致富指南 2021-11- 57-变性与坏死,鳃盖张开不能闭合。

多发于春末夏初,水温20T左右时。

关于指环虫病的防治,建议先用5-7g/m3的高锰酸钾全池消毒,再用0.7g/m3的敌百虫化水后全池泼洒杀虫。

鱼类车虫病、指环虫病、烂鳃病和水霉病开发防治技术

鱼类车虫病、指环虫病、烂鳃病和水霉病开发防治技术

鱼类车虫病、指环虫病、烂鳃病和水霉病开发防治技术引言在养殖业中,鱼类面临着多种病害,其中包括鱼类车虫病、指环虫病、烂鳃病和水霉病等。

这些病害会给鱼类养殖业造成严重的损失。

为了防止和控制这些病害的传播,研发出有效的防治技术变得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鱼类车虫病、指环虫病、烂鳃病和水霉病的特点,并介绍各种防治技术的开发情况。

鱼类车虫病鱼类车虫病是由寄生虫引起的一种疾病。

感染鱼类车虫会导致鳃、皮肤和肌肉组织的病变,严重时甚至会导致鱼类死亡。

为了防治鱼类车虫病,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多种技术。

疫苗开发近年来,研发针对鱼类车虫病的疫苗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方法。

疫苗可以提高鱼类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研究人员通过培养鱼类车虫的抗原,制备病原物质,并对鱼类进行疫苗接种实验。

目前,已经有一些鱼类车虫病疫苗在养殖业中得到了应用。

药物防治药物防治是另一种常用的防治鱼类车虫病的技术。

研究人员通过筛选有效成分,合成特定的药物,并对鱼类进行药物处理。

这些药物可以杀灭体内的寄生虫,从而减轻疾病的症状和死亡率。

然而,由于药物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抗药性的出现,药物防治并不是长期解决的办法。

指环虫病指环虫病是鱼类养殖中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

感染鱼类指环虫会导致鱼体生长迟缓、食欲不振等症状。

为了开发有效的指环虫病防治技术,研究人员做出了如下努力。

水质管理指环虫病的发生与水质密切相关。

研究人员通过加强水质管理,控制水中寄生虫的数量和传播,从而减少指环虫病的发生。

常用的水质管理措施包括定期水质检测、改善水质、优化养殖环境等。

遗传改良遗传改良是指通过选择和交配优良品种,培育出抗病性强的鱼类品种。

研究人员利用遗传学知识,筛选出对指环虫具有抗性的个体,并进行繁育,以获得抗病性更强的后代。

这种方法在实际养殖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烂鳃病烂鳃病是一种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鱼类疾病。

该病主要侵袭鱼类的鳃部组织,导致鳃炎、溃疡等症状。

为了控制烂鳃病的传播,研究人员进行了以下工作。

一例台湾泥鳅溃疡病与烂尾病并发症的诊治

一例台湾泥鳅溃疡病与烂尾病并发症的诊治
过 高 ,容 易导 致 台湾泥 鳅 发病 、死 r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连 续 2次 。第 步 , 内服 氟 笨尼 考 粉 1 0 0 克 + 黄 散1 0 0 克 + 多种 维 生索 1 0 0 兜 ,拌料 l 0 f电 ,连 续 喂5 天 。第 步 ,改 变投 料利 类 ,个 J 1 ] 浮 性料 。 用 药后 的 效 果 :5 天 以后 台 湾泥 鳅 的 死 1 : 本 得 剑了控制 ,r J 死 造 原 来 的 2 0 0  ̄3 0 0尾 降 低
致 台湾 泥鳅 溃疡 、烂 尾 死亡 的主 要病 因 。
二 、处 理 方法
化, 『 ] 积 月 累 ,导致越 来越 商 。 四、后 期建 议 该 养殖 场 台湾泥 鳅 主要 原闪 是亚硝 酸 盐超标 过 ' f严 重 ,泥 鳅 皮 肤 受 到损 害 , 需 要 恢 复 时 间 比较 长 ,要想 彻底 解 决亚 硝酸 盐 问题 ,还需 等到 天气 好 转 ,调好 水体 ,培 养菌 相 、藻相 才能根 本解 决 。
度势 ,尽 量 要跟 风 ,选择 合 适 的产 品 ,并在养 嫡
过 q 1 做 好预 防 、管 理 作 ,才 能获得 更好 的经 济
效益 。
成 都农 业科技 职 业 学院 刘海 燕
邮编 6l j 1 3 0
广 西渔愉 鱼水 产公 司 曹 永 无 锡 鱼 大大水产 有 限公 司 李悦悦
I 匠 l 罡 匦
壁 旦 塑 旦 夔
螽疡痴 熄尾癍 痘 诊
台湾 泥 鳅 又 名 大 鳞 副泥 鳅 ,属 鲤 形 日、鳅 科 、 副 泥鳅 属 ,其 生 长速度 快 、养殖 周 期短 ,亩 产量 也 比传 统 的泥鳅 品种 高 ,很 受 养殖 户青 睐 。但 是~ 一 味 地 追 求养 殖效 益 ,养 殖密 度 、氨 氮 、亚硝 酸 盐 长期

泥鳅常见病有哪些及治疗

泥鳅常见病有哪些及治疗

泥鳅常见病有哪些及治疗泥鳅患病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水质恶化,二是外伤。

现就其常见病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赤鳍病由池水恶化、营养不当及鱼体受伤引起。

症状为病鳅的鳍、腹部皮肤及肛门周围有充血现象。

防治方法:①避免鱼体受伤,鱼苗放池前应用5毫克/升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泡15分钟。

②病鳅用3%食盐水溶液浸泡10分钟。

③用10 毫克/升的四环素浸泡一昼夜,或在饲料中混合氯霉素投喂。

2、肠炎病亦叫烂肠瘟、乌头瘟。

患病表现为:行动缓慢,停止摄食,鳅体发乌变青,头部显得特别,腹部出现红斑,肠管充血发炎,肛门红肿,轻者腹部有血和黄色黏液流出,重者发紫,很快死亡。

治疗方法:①每50千克泥鳅用磺胺咪5克,加抗坏血酸盐0.5克拌饲料投喂,连喂3天即可。

②每50千克泥鳅用15克大蒜拌料投喂。

2-6天后减半继续投喂。

另处还可用呋喃西林代替,每50千克泥鳞用2克拌料投喂。

3、水霉病该病多发生于气温较低时期,尤其是冬季蓄水期。

症状为鱼体表面附着白色棉毛状水霉病。

防治方法:①将病鳅浸于10毫升/升的孔雀石绿溶液中20 分钟,或用3%的食盐溶液浸洗5-10分钟。

②在孵化过程中,鱼卵易发生此病,可用1毫升/升孔雀石绿溶液浸泡30分钟。

4、发烧病由于放养密度过大,泥鳅体内分泌出的黏液在池内聚积发酵,释放热量使水温聚升,溶氧量减少,泥鳅焦燥不安,互相纠缠而造成大量死亡。

防治方法:①减少放养密度,发现发病立即更换或补充新鲜凉水。

②发病后可用0.5毫克/升的硫酸铜化水全池泼洒。

5、气泡病由氧气或其他气体过多所致。

其症状是肠中充气而浮于水面。

可用0.7毫克/升的硫酸铜化水全池泼洒。

6、寄生虫病泥鳅在苗种培育阶段常见有车轮虫、舌杯虫、三代虫寄生而引起死亡。

泥鳅患寄生虫病时,体表黏液增多,食欲减退,离群独游,漂浮水面。

防治方法:①车轮虫、舌杯虫可用0.7毫克/升硫酸铜化水全池泼洒治疗。

②三代虫可用0.5毫克/升敌百虫化水全池泼洒。

7、白身红环病此病系因捕捉后长地间流水蓄养所致。

治愈台湾泥鳅锚头鳋病的实例

治愈台湾泥鳅锚头鳋病的实例

治愈台湾泥鳅锚头鳋病的实例作者:暂无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17年第21期我校饲养于池塘中的台湾泥鳅患了锚头鳋病,本人用3.2%的阿维菌素乳剂0.25mL/m3全池遍洒,成功治愈。

现将治疗方法总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1.基本情况池塘长38.9m,宽33.2m,平均水深1.46m,台湾泥鳅鱼苗在学校水产养殖基地的多个孵化桶(每个孵化桶容积近1m3)内培育到0.8~1cm放入池塘培育,放养量为40万尾/亩。

2016年6月上旬,池塘水温28℃,台湾泥鳅已长至平均全长约5~6cm。

2.诊断日常饲养管理中,用密筛绢布和铁线做成一个直径约60cm、高10cm的圆柱形可移动食台,在食台上系3根聚乙烯绳,将食台沉到水面下约30cm,每次投喂饲料时,在食台中加入适量饲料,30分钟后,提起食台,观察台湾泥鳅的吃食、生长和健康状况。

2016年6月上旬,平均全长约5~6cm的台湾泥鳅,几乎每尾鱼身上或多或少都有寄生虫,寄生在口腔四周、鳍条或体表。

病鱼出现如下症状:(1)病鱼烦躁不安、行动迟缓、食欲减退、身体瘦弱。

(2)寄生虫的头角及部分胸部插入鱼体肌肉,身体大部分露在鱼体外部,且肉眼可见,犹如在鱼体上插入小针。

有的寄生虫虫体上布满藻类和固着类原生动物。

(3)寄生处周围组织充血发炎。

寄生于口腔四周的寄生虫,引起口腔不能关闭,因而不能摄食。

根据以上症状,目检确诊台湾泥鳅患了锚头鳋病。

3.治疗2016年6月8日上午10:30,雨后,池塘水温28℃,决定用3.2%的阿维菌素乳剂0.25mL/m3杀灭锚头鳋,准确计算并量取药物,用较多的池塘水在船舱中稀释药物,一人在塘中划船,一人全池遍洒稀释后的药液,遍洒完药液后,马上开动增氧机,6天后,病鱼身上的锚头鳋全部脱落,成功治愈台湾泥鳅锚头鳋病。

二、结果与小结1.本次试验,池塘中饲养的台湾泥鳅患了锚头鳋病,用3.2%的阿维菌素乳剂0.25mL/m3全池遍洒,能有效杀灭锚头鳋,治疗效果佳。

泥鳅几种常见病的防治

泥鳅几种常见病的防治

泥鳅几种常见病的防治作者:康颖来源:《黑龙江水产》 2013年第6期康颖(黑龙江省木兰县水产管理总站黑龙江木兰 151900)一、水霉病又称着毛病、白毛病,是水生动物真菌病的一种常见病。

温度适应广,5-26℃生长繁殖,正常适应温度13-18℃,水体较瘦时繁殖较快。

[症状] 感染此病的泥鳅活动迟缓,食欲减退或消失,可见体表长满白色絮状的菌丝,肉眼即可识别。

在低温阴雨天气,鳅卵孵化过程中易感染;在拉网或运输过程,因操作不慎或鳅体体表受伤也极易感染,严重时可致其死亡。

[防治方法]用水霉净全池泼洒,每亩每米水深100-300g,连用3d。

二、烂鳃病养殖密度大,水质差,水温15℃以上时,泥鳅体表感染柱状屈挠杆菌,引起鳃组织腐烂所致。

[症状] 病鳅体色发黑,鳃丝腐烂发白,尖端软骨外露,鳃上有污泥,多黏液,独游水面,流动缓慢,不摄食,消瘦并大量死亡,全年均有可能发病。

当年泥鳅一旦患上此病,成批死亡,危害严重。

[防治方法]外用:用底居安等底质改良剂改底,用0.2-0.4mg/l新威灭(季铵盐络合碘)全池泼洒。

内服:大蒜素。

三、赤皮病又名皮瘟、擦皮瘟。

[症状] 体表出血发炎,呈块状,腹部两侧最明显。

[防治方法]用光合细菌调好水质,全池泼洒聚维酮碘达2ppm浓度。

待病情平稳后,用EM原露全池泼洒,稳定水质。

四、肠炎病又称烂肠瘟。

[症状] 病鳅行动缓慢,停止摄食。

鳅体发乌变青,腹部出现红斑,肠管充血发炎,肛门红肿,黏液流出,重者发紫,很快死亡。

[防治方法]全池泼洒0.2-0.4mg/l新威灭(季铵盐络合碘)。

内服:氟苯尼考,每千克饲料1-3ml拌料,配合维生素C1-3g,连喂3d即可。

五、赤鳍病因水质恶化,由短杆菌感染引起。

[症状] 鳍部发红,表皮剥落,肛门红肿,肠管糜烂,鱼在池边水面悬垂,不摄食。

[防治方法]先改良水质后,用六亚甲基四胺2-5mg/l附加粒粒氧(过碳酸钠),连用3d。

六、出血病[症状] 散状充血,出血,呈现败血症状,脱黏。

台湾泥鳅养殖中后期溃疡病的防治方法

台湾泥鳅养殖中后期溃疡病的防治方法

台湾泥鳅养殖中后期溃疡病的防治方法【台湾泥鳅养殖中后期溃疡病的防治方】台湾泥鳅风靡全国,近几年养殖技术,孵化、培苗、养殖基础设施日益健全,但在养殖中后期(10-20条左右)基本都会暴发溃疡病,而且死亡量非常大,一天可达百斤以上。

台湾泥鳅中后期溃疡病症状:头部下颚、鳃部、身体发病早期,开始白色,逐渐整块烂掉死亡量快速增加,水质指标,亚硝酸盐非常高,氨氮正常。

台湾泥鳅中后期溃疡病防治参考方案:
中后期,残饵和粪便对池塘水质污染非常严重,导致亚盐非常高,细菌分离鉴别:恶臭假单胞杆菌,革兰氏阴性,条件致病菌,能利用大多数可利用无机氮快速繁殖。

思路:降低饲料蛋白、水质、内服处理水质、消毒+降低亚硝酸盐,先(360云消)50%过硫酸氢钾+颗粒氧1到2次隔12小时后,木质素、藻种+光合菌+EM菌(红糖扩陪12小时)调理水质,2次。

内服:药饵减到正常投喂量5mdash;6成,每日2餐。

方案一,10斤饲料,水生元10克+肤美50克+三黄散100克+氟苯尼考(5-8克,按有效含量计)盐酸多西环素(3-5克,按有效含量计)(5-7天)。

方案二,10斤饲料,三黄散100克+磺胺嘧啶+TMP(增效剂)+多维50克+板黄散100克,(5-7天)。

1。

论泥鳅病害的综合防治方法

论泥鳅病害的综合防治方法

1 寄生虫病1.1 杯体虫病病鳅漂浮水面,游动吃力,状似缺氧浮头。

鱼体发黑,仔细观察可见其鳃盖后缘略发红,鳍条残损。

刺激鳃丝黏液分泌增加,鳃丝水肿充血,血窦数量明显增加,大量虫体寄生时,病鱼离群独游,不摄食,呼吸频率加快。

该病是由杯体虫附着在泥鳅的皮肤、鳃上引起的寄生虫病。

全国各养鳅地区都有发生,若大量寄生在体长1.5-2cm的鳅苗上,会造成鳅苗呼吸困难,严重时导致寄主死亡。

该病一年四季均会发生,以5-8 月较为普遍。

防治方法::①预防主要是在鳅种放养前用8mg/L 硫酸铜溶液浸洗15-20 分钟。

②发病后,每立方米水体用0.7g 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化水全池泼洒。

1.2 车轮虫病患病的泥鳅摄食量减少,影响鱼体生长;常出现白斑,甚至大面积变白。

离群独游,行动迟缓、呆滞,呼吸吃力。

严重时虫体密布体表及鳃部,治疗不及时会引起死亡。

刚孵育不久的鳅苗感染严重时,苗群沿池边绕游,狂躁不安,直至鳃部充血、皮肤溃烂而死。

在我国泥鳅养殖地区都有发生,流行于5-8月份。

是泥鳅苗种培育阶段常见疾病之一。

防治方法:①夏花鱼种下塘前用2%食盐溶液浸洗15 分钟,视鱼种忍耐程度酌情增减时间;或用8mg/L 硫酸铜溶液浸洗20-30 分钟进行鱼体消毒。

②治疗时每立方米水体用0.7g 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化水全池泼洒,连用2 天。

③每100m2面用苦楝新鲜枝叶5kg 煎水后全池遍洒。

1.3 侧殖吸虫病(俗称“闭口病”)患病鳅苗闭口不食,生长停滞,游动无力。

群集下风口,俗称“闭口病”。

解剖病鱼,可见吸虫充塞肠道,前肠部尤为密集,肠内无食。

全国均有流行,泥鳅是其主要终末宿主,但危害不严重。

防治方法:①生石灰清塘,以杀灭螺蛳;②鱼种患病后,可用晶体敌百虫0.2mg/L全池泼洒。

1.4 毛线吸虫病患病泥鳅,大量寄生虫充满肠道,造成泥鳅消瘦,并伴有水膨胀病,严重者死亡。

防治方法:①泥鳅入池前,先用生石灰遍撒消毒。

②发病后,可按每50Kg 泥鳅用5g 晶体敌百虫拌入1.5Kg 豆粉饼内,做成绿豆大小的药丸投喂。

一例台湾泥鳅指环虫病暴发原因及其防治

一例台湾泥鳅指环虫病暴发原因及其防治

· 32病害防治Disease Control文章编号:1006-3188(2017)04-0032-02一例台湾泥鳅指环虫病暴发原因及其防治习宏斌2 王海华*1 廖怀生3 徐先栋1 段中华4 李燕华1 陶志英1(1.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2.峡江县渔业渔政局; 3.遂川县水产站;4.新干县水产站)摘要:报道了一例因指环虫感染造成越冬种鳅大量死亡的病例,在现场调查、镜检观察确诊基础上,通过进行现场药物防治试验,探讨了病害发生原因,为台湾泥鳅指环虫病防治提供了科学用药方案。

关键词:台湾泥鳅;指环虫病;防治中图分类号:S943 文献标识码:C基金项目:江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编号:JXARS-10)资助。

作者简介:习宏斌,男,江西峡江人;研究员,主要从事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工作。

*通讯作者:王海华(1971-),E-mail: haihuawang998@ 。

台湾泥鳅具有生长快速、抗病力强、养殖密度高、容易捕捞等优势,其最大的特点是个体大,生长速度快,台鳅最大体重可达 400 克,年均生长可达 150 克,是现有养殖品种生长速度的5倍。

江西省于2014年前后引进台湾泥鳅养殖,因台湾泥鳅生长速度快,个体大,养殖效益高等优点,深受养殖户的欢迎,现在已发展成为江西省主要泥鳅养殖品种。

台湾泥鳅在引进之初,病害发生相对较少,不过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密度和产量的提高,台湾泥鳅病害问题也日益突显。

作为一种新引进品种,养殖户因缺乏相应的病害防治经验,病害的发生往往会给给养殖户造成很大损失。

笔者在进行走访调查过程中即发现一例因指环虫感染造成越冬种鳅大量死亡的病例,笔者现场进行药物防治试验,探讨病害发生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为台湾泥鳅的相似病例的病害防治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养殖及发病情况池塘面积为800m 2,东西走向,水深0.9m,土泥底质,池塘放养体质量为50-70g 种鳅1000kg 左右。

一线技术员谈泥鳅养殖过程中烂身腐皮病的防治经验

一线技术员谈泥鳅养殖过程中烂身腐皮病的防治经验

一线技术员谈泥鳅养殖过程中烂身腐皮病的防治经验近年来,随着泥鳅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养殖面积逐年扩大,与此同时泥鳅的病害也在不断增加,病害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其中危害较大的是一种以烂身为主要症状的疾病,该病以危害对象广、发病率高、治疗难度大的特点,成为当前泥鳅养殖最为棘手的鱼病之一。

一、流行特点烂身病实质就是流行性溃疡综合症,该病是一种以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传染性疫病,主要危害1龄以下的鱼类。

其危害往往是灾难性的,该病最危险的特点是潜伏期长,即从感染到发病死亡需要15~20天,甚至更长时间,所以要求在发病季节定期进行预防。

如果发病,应及时治疗,治疗越早,感染数量越少,治愈率越高;反之,治疗效果越差。

二、主要症状该病病程较长,在不同发病阶段,所变现出来的症状也有所差别。

在感染各时期的主要症状如下:早期:病鱼鱼体发黑,离群独游,食欲下降,漂浮于水面,有时出现不停地游动,鱼病体表某些部位出现数目不等的斑块状充血或出血病灶,病灶处鳞片脱落,剖检内脏无明显病变。

中期:病灶部位皮肤逐渐溃烂,肌肉坏死,形成大小不等、深浅不一的溃疡,严重时露出红色肌肉,剖检可见脾脏颜色变浅,肝脏肿大有出血点。

后期:病灶面积进一步扩大,溃烂的深度也加大,严重时露出骨骼和内脏,剖检肝脏肿大,肾脏肿大有出血点,有的可带这溃疡存活很长时间,损伤会逐步扩大加深,以至到达身体较深的部位,甚至造成头盖骨软组织和应组织的坏死,使活鱼的脑部暴露出来。

多数病鱼死后沉底,待腐烂胀气后才浮出水面,少数在水面缓游或扒边,捞起病鱼观察可见身体肌肉有块状坏死,严重者可见骨刺和内脏。

剪开腹腔可见肝点状出血,少数鱼并发肠炎和烂鳃。

三、病因此病多发生在亚硝酸盐高,塘底有机物多,水环境极不卫生的鱼塘,或是在面抽入带病菌的水又没及时有效地进行消毒的鱼塘,病菌在鱼塘大量繁殖进而感染鱼体。

此外,养殖鱼类体表受伤后,养殖水体中的病原菌就可经过伤口乘虚而入,导致鱼类发病。

泥鳅养殖过程中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泥鳅养殖过程中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泥鳅养殖过程中常见病害防治技术作者:暂无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5年第5期霍成彪泥鳅是营养丰富的水产动物,自古都是人们餐桌上的珍品佳肴,泥鳅养殖产业也因此发展迅猛,且前景越来越好。

但随着泥鳅养殖产业的逐渐壮大,病害也逐渐呈现易发频发态势,特别是随着春夏季水温逐渐升高,池水易恶化,病害易发,因此,应全力做好此阶段的病害防治工作。

一、真菌性疾病防治1.水霉病由于鳅体受伤,开春后易感染水霉病。

症状为病鳅身上长满白色棉絮状的水霉。

防治方法:①用2%~5%的食盐水浸洗病鳅5分钟~10分钟;②也可用浓度为10mg/L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洗15分钟~30分钟,即可治愈水霉病。

2. 鳃霉病由鳃霉菌感染泥鳅鳃而引起。

症状为病鳅失去食欲,呼吸困难,游动缓慢,鳃上黏液增多,鳃上有淤血或缺血的斑点,呈现花鳃,镜检可见鳃上有大量霉菌。

防治方法:①常换水,保持水质清新;②用碘制剂配合食盐水全池泼洒,可同时杀细菌和灭真菌;③内服水霉药与杀菌药。

二、寄生虫疾病防治1.小瓜虫病由小瓜虫寄生到鳅体上引起。

症状为病鳅皮肤、鳍、鳃等处布满囊泡,表现为许多小白点,由于虫体的破坏和继发性细菌感染,使得病鳅体表黏液增多,鳍条腐烂,病鱼消瘦,游动异常,最后窒息而亡。

防治方法:①放鳅苗前,用150毫升/立方米福尔马林浸洗10分钟~15分钟;②全池泼洒福尔马林,使池水呈15毫升/立方米~25毫升/立方米浓度。

隔天遍洒1次,共泼药2次~3次;③降低水位,提高水温,在水温28℃以上时,小瓜虫停止增殖,自行脱落。

2.车轮虫主要由车轮虫寄生于泥鳅鳃、体表引起。

症状为病鳅摄食量减少,离群独游,有的在池边狂窜。

严重时虫体密布,如不及时治疗,轻则影响生长,重则引起鳅苗、鳅种的大批死亡。

防治方法:①用生石灰彻底清塘;②鳅种用3%食盐水浸泡10分钟~15分钟;③每立方米用0.5克硫酸铜和0.2克硫酸亚铁合剂,使池水呈0.7毫克/升浓度;④用车轮速杀(高碘酸钠溶液)全池泼洒,夏花用量减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染病例
第五 天 ,池塘换 水1 / : Nhomakorabea ,使 用复合微生 态制
台湾、 ? 尼 鳅烂鳃病\水霉病和指环虫病综合治疗实傍
黄 兴 春
( 重 庆 南 川 区 水 产 ,重 庆 南 川 4 ( ) 8 4 ( ) ( ) )

繁 殖生产造 成极 大影响 。为此 ,将 诊治情 况介
绍 如下 ,以供广大 养殖 业者参考 。
又怀 疑是 否与3月 气温 开始 凹暖 。天气变 化 极
不稳定 ,昼夜温 差大有 关 ,就开 始 “ 杀虫 、改 底 、培 水 ”治疗一 个疗 程 ,并没有 明显效果 。
2病 症 诊 断
3 月1 5 日 ,区 水产 站 得到 此 渔场 的报 告 , 我f 『 】 对发病 池 内水质进 行检测 ,p H 偏酸 ,氨 氮 和亚 硝 酸 盐 均 未 超 标 ;病 鳅 呆 滞 水 面 或 池
C H O N G Q I N G F I S H E R Y 圈皿
南川区 某家泥鳅 繁 育场 引进 1 5 0 0 公斤 左右 台 湾泥鳅 亲本 出现烂 嘴病 、烂鳃病 和水霉病 感
染 ,经过 一段 时 间的治疗 后 ,仍然 出现 问断死
3治疗方法 第 一 天上 午 全池泼 洒 “ 水 质 保 护 解 毒
1基 本 情 况
剂 ( 含硝化细 菌 、芽孢杆 菌 、酵 母菌等 ) 调节
水质 。
治 疗 期 内服 每 千 克拌 料 添 加 氟 苯 尼 考 3 — 5克和 电解 多维 l ( ) 一l 2 克 ,每 天1 次 ,连续 治疗5天 ,增 强泥鳅的体质 。
4讨 论 分 析
2 0 1 5年 1 月1 6日,南川 区东城 街道 办事处
剂” ,下午施 “ 指环杀 星”一次。
亡 ,最高 每天死鳅达 到 l ( ) 公斤 左右 ,然后 送 区
水 产站经镜 检为指环 虫 引起烂鳃病 、水霉病 并
第二 天 ,全 池泼洒戊二 醛复合溶 液 ,一 次
量每立方米水体 用6 ( ) 毫克l 毫升 ,连用3 天
发病 ,虽 然通过治 愈了 ,但给 养殖 户当年泥鳅
某 家泥鳅 繁育场 从江苏 引进一 代台湾泥 鳅亲本 放 养在 平均 水 深( 1 . 5 米 ,面 积 为 1 . 4 亩 的 池 塘 里 .进 行常 规 养殖 。 1 月2 3日,发现 泥鳅 开始 出现 少量死亡 ,按 照长 途运输受 伤感染 和应激
反 应施药 治疗 一个 月后 ,仍然 出现 问断死亡 ,
家 ,采取 危险期 的管理有效预 防措施 ,死亡率
控 制在s 一1 1 ) % 。3 ) 治 疗未对症 。当引入泥鳅 时 ,由于 长途运输造 成受伤 ,养殖环境 差 ,水 位 不足 ,温 差大 等原因导致泥 鳅免疫 力下降 ,
底 ,行 动迟缓 ,捞 出水面观 察 ,病鳅 上颌部 溃
烂 ,成 白色棉 絮状 ,头部 须部分折断 ,下颌 部 轻 微 充血 ,身体 出现烂 嘴 、烂 腰 。体 表的 水霉 呈泥 土色 ;打 开鳃盖 ,可 见鳃部病灶 处损伤 、 出血 ,并 分泌 大量 的 黏液 ,镜 检 发现 有3 个 以 上指环 虫 ;综 合外 观症 状 及镜 检结 果 ,我们 初
经过 一个疗 程治疗 ,病 情基 本得到缓解 , 进 入正常 定 期预 防 用药 期 .最 后病 情 得 到 控
制 。通过对此 案例分 析 ,其 主要的原 因归纳为 三 个 方面 :1 ) 消 毒 不及 时 时 间伧促 ,池 塘 未能 及时清 塘消 毒 ,加之长途远 输 ,泥 鳅受伤 严 重 ,未能 进行有效 处理 ,为病 原体感染 创造 了有 利 条件 。2) 预 防不 到位 。未 充 分认 识泥 鳅 放 养 危 险期 为2 ( 卜3 ( ) 天 ,按 常 规 鱼 放 养 处 理 ,消毒 、预防 不彻底 。另外一起购 入泥鳅两
以治疗 细 菌 、霉 菌感 染 为主 ;入池 3 周后 ,养 殖池塘 底质不好 .连续 阴雨天气 ,改 善养殖 水
质环境 为主 ,同时及时检查 出病 原体 ( 细菌 、 霉 菌 、寄 生虫 等 ),对症下药 ,否则 ,诊断失 误而导致病害的流行 。
圄眶日|曩勇口 59 /
断为 因指环 虫感染 诱发 烂鳃病 、水霉病 综 合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