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学习资料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班级:科目: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在课题1介绍金属的物理性质的基础上,本课题侧重介绍金属的化学性质,重点介绍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以及金属活动性顺序。
学生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已经做过镁条、铝箔、铁丝等在氧气中反应的实验,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教材采用实验事实→归纳的编写方法,重点说明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由此也可在一定意义上反映金属的活泼程度:如镁、铝比较活泼,铁、铜次之,金最不活泼.教材的重点放在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上,采用实验→讨论的探究模式,通过对实验事实的分析,层层诱导,由学生自己归纳得出置换反应的特点,并通过对某些金属的活动性的比较,进而引出金属活动性顺序.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应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第1课时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与技能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现象.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过程与方法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能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课堂中,教师组织、引导和点拨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交流,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
3.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的信息。
4.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五彩纷呈的化学现象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实践、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3.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有趣的实验与老师的点拨中轻松掌握化学知识,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重点探究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8.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金属的化学性质
注:写教学反思的切入面
根据新课标理念,课堂教学规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
1、教学内容方面:教材处理的合理性;导入、结课的激励性;深层意义的规律有否揭示与发掘。
2、教学过程方面:教学程序安排的合理性;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媒体运用的适切性;反馈评价的准确性。
3、从课堂管理方面进行反思:班级成员涉及面的广泛性;全班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学法指导的经常
性;处理偶发事件的应变性。
4、时间安排方面:时间分布的合理性;课内时间的可压缩性。
5、学生活动方面:学生活动的能动性;交往状态的合理性;学生心智活动的发展性。
6、目标达成方面:学生知识、技能的落实性;学生学会学习的水平性;教师课内教学监控的有效性。
撰写教后录的切入点
1、成功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
如课堂上一个恰当的比喻,教学难点的顺利突破,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
又如一些难忘的教学艺术镜头:新颖精彩的导语,成功的临场发挥,扭转僵局的策略措施
2、失败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的砸锅点。
如教学目标定位不准,造成的“吃不了”或“吃不饱”之现象;教学引导的度把握不适,造成的“一问三不知”的僵局;教学方法选择不当,造成的低效等。
3、遗漏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设计中遗漏的一些环节或知识点。
如教学衔接必需的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背景材料,拓展延伸的内容等。
4、改进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经过微调可以追求更高效益的那些点。
如更合理的分配讲与练的时间,更恰当的选择例题,更完美的板书设计,更科学的媒体选用等。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
性[讲解]经过了许多类似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人们进行了认真的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分析,归纳和总结出了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板书]二、金属活动性顺序[投影并讲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应用,它可以给你以下一些判断的依据: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投影练习]下列物质能否发生反应?写出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它们是否为置换反应。
(1)银与稀盐酸(2)锌与硫酸铜溶液(3)铜与硫酸锌溶(4)铝与硝酸银溶液思考题1: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它是由硫酸铜、石灰加水配制而成,为什么不能用铁制容器来配制波尔多液?思考题2:黄金饰品中的假货常常鱼目混珠,社会上有些不法分子时常以黄铜冒充黄金进行欺诈活动。
黄铜(铜锌合金)与黄金的外观很相似,我们可用什么办法来鉴别它们呢?[小结]通过本课题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多数金属能与氧气反应,且不同金属的活动性各不相同。
根据金属与酸或金属与另一种金属化合物的反应,可判断出金属活动性的相对强弱。
我们也了解几种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同时,我们也认识了一种新的反应类型──置换反应。
[布置作业]习题3,4,6,8作业习题3、4、6、8板书设计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一、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2Mg+O22MgO Al+3O2=2Al2O32Cu+O22CuO Fe+2O2Fe3O4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金属的活动性:Mg>Al>Fe,Cu>Au2、金属与酸的反应Mg+2HCl==MgCl2+H2↑ Zn+2HCl==ZnCl+H2↑Fe+2HCl==FeCl2+H2↑ Mg+H2SO4==MgSO4+H2↑Zn+H2SO4==ZnSO4+H2↑ Fe+H2SO4==FeSO4+H2↑金属+酸→金属化合物+氢气金属的活动性:Mg>Zn>Fe>Cu置换反应:A+BC→AC+B3、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金属+金属化合物→新金属化合物+新金属2Al+3CuSO4=Al(SO4)3+3CuCu+2AgNO3=Cu(NO3)2+2Ag金属的活动性:Al>Cu>Ag二、金属活动性顺序补充习题参考资料教后反思。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是本册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通过这一课题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金属的一些基本化学性质,如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等。
这些知识对于学生形成对金属的初步认识,理解金属的化学行为,以及后续学习有关金属的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化学反应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他们对金属的理解大多数是表面的,对金属的化学性质了解不多。
此外,金属的化学性质涉及到许多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学生可能对此感到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现象中总结规律,用理论解释现象。
三. 教学目标1.了解金属的一些基本化学性质,如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等。
2.学会使用实验仪器进行金属反应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能够运用金属的化学性质解释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条件及反应现象。
2.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问题驱动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实验,使学生直观地观察金属的化学性质;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金属的化学性质;通过讨论,使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试管、酒精灯、镊子、滴管、试管架等。
2.实验药品:铁、铜、锌、铝、氧气、稀盐酸、硫酸铜溶液等。
3.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金属物品,如铁锅、铜线、铝制饮料罐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金属是如何制成的?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而引出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一课题。
2.呈现(10分钟)介绍金属的一些基本化学性质,如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等。
同时,展示相关实验现象,如铁生锈、铝片与盐酸反应等。
化学: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1.课题: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2.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金属与氧气,金属与盐酸、稀硫酸以及化合物溶液的置换反应,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和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并且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交流,体验和掌握科学的方法,养成科学的态度;学会运用对比、分析、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观点,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
难点: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及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置换反应的判断。
4.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法、实验探究法。
以活动元教学设计方法进行设计。
5.教学准备:仪器药品、铁片、铜片、铝片、铁丝、铜丝、铝丝、酒精灯、火柴、砂纸、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等6. 教学过程:7. 板书设计: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一、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金属的活动性:Mg>Al>Fe,Cu>Au2、金属与酸的反应Mg+2HCl==MgCl2+H2↑Zn+2HCl==ZnCl+H2↑Fe+2HCl==FeCl2+H2↑Mg+H2SO4==MgSO4+H2↑Zn+H2SO4==ZnSO4+H2↑Fe+H2SO4==FeSO4+H2↑金属+酸→金属化合物+氢气金属的活动性:Mg>Zn>Fe>Cu置换反应:A+BC→AC+B3、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金属+金属化合物→新金属化合物+新金属2Al+3CuSO4=Al(SO4)3+3CuCu+2AgNO3=Cu(NO3)2+2Ag金属的活动性:Al>Cu>Ag二、金属的活动性顺序8、课后拓展——设计、观察与思考:铁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但在潮湿的空气中却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而生锈。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一、课堂小结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包括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金属与氧气、酸、盐溶液的化学反应特点。
2.金属活动性顺序是判断金属化学反应活性的重要依据,位于氢之前的金属可以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于前面的金属可以置换位于后面的金属。
3.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金属的活性越强,与氧气反应越容易。
4.金属的化学性质决定了它们在工业中的应用,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有助于理解金属的提炼、加工和应用。
5.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掌握了金属的化学性质,还学会了如何将化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了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
二、当堂检测
1.请写出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设计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金属化学性质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8.金属与氧气反应时,通常生成什么物质?金属的活性越强,与氧气反应越容易吗?
9.金属的化学性质与工业应用密切相关。请举例说明金属的化学性质在工业中的应用。
10.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图书:推荐学生阅读《金属的奥秘》、《化学元素的故事》等科普书籍,了解金属的性质、历史和应用。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单元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6.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将能够独立完成预习任务和课后作业,自主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相关知识。学生将能够利用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7.反思总结能力:学生将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学生将能够通过反思总结,提升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2.实验技能:学生将能够独立完成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包括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学生将能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掌握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3.科学思维:学生将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思维方式来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学生将能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4.合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活动,学生将能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学生将能够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成果。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通过金属的化学性质探究,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与探究能力。同时,通过金属的化学性质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此外,通过对金属的化学性质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物质的组成、分子、原子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在八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金属的基本概念、金属的活动性以及金属的物理性质。因此,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时,学生能够基于已有的知识对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
学生在知识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但对其中的化学反应原理理解不够深入。此外,对于金属的活泼性及其与氧气、酸、盐溶液的反应规律,学生的理解程度参差不齐。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1)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课时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和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问题.3.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金属与酸、盐溶液的反应及其金属活动性顺序.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信息.3.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2.感受科学探究对知识构建的重要意义,激发求知欲和培养探究精神.【重点】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和金属活动性顺序.【难点】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置换反应作出判断和解释相关的化学问题.【教师准备】镁条、锌片、铁片、铜片、稀盐酸、稀硫酸、铝丝、铁丝、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和多媒体课件等.【学生准备】镊子、试管夹、试管架、试管、砂纸、火柴、酒精灯、小木条等.导入一:【展示】潇湘晨报报道:某人用10块钱买来的黄铜手链,冒充黄金以数千元的价格抵押给典当行.民警从其身上及所带的物品中缴获用于冒充黄金的黄铜粒6800多克,黄金饰品中的假货常常鱼目混珠,社会上有些不法分子时常以黄铜冒充黄金进行诈骗活动.因为黄铜(铜、锌合金)单纯从颜色、外形上看,与黄金极为相似,所以很难区分,现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鉴别真假黄金.【学生讨论并回答】 通过测密度;硬度不同,相互刻画;用火烧(“真金不怕火炼”),变黑的为黄铜,不变色的为黄金…… 导入二:【展示】 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了的镁条和铝片,并把其与砂纸打磨后的镁条与铝片相比较.【提问】 是谁给纯净的镁条和铝片穿上了“外衣”呢? 【点拨】 确切地讲,是空气中的氧气.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将一根铜丝绕成螺旋状记录并通过比较、分析2222【学生讨论并回答】观察图片中的化学反应并写出化学方程式.【问】根据上面的反应现象,我们可得出金属具有哪些化学性质?【小结】金属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氧气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22【答】金属可与氧气发生2: Mg、问题1: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快慢或剧烈程度,能否判断出上述金属中哪种最易与酸反应,即它们的金属活动性如何?问题2:①上述反应是否是我们学过的Mg+2HClZn+2HClFe+2HCl4SO44【学生讨论并回答】:A+BC思路二【解释与结论】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得出结论:(1)Mg>Zn>Fe>Cu;(2)金属活动性较强的金属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Mg+2HClZn+2HClFe+2HCl学生对比分析实验现象Mg+2HClZn+2HClFe+2HCl请大家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A+BC【提问】在现代考古中a.CO+CuOb.Fe+CuSO44活动探究:1.用塑料片把培养皿隔成四个区域(有间隙连通),先加入少量稀盐酸,再依次向四个区域中加入Cu、Fe、Zn、Mg四种金属.2.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进行上述实验.[设计意图]教材中采用了4支试管来做这个对比实验.用改进过的装置来做这个对比探究,更加节省药品、节省时间,便于操作.值得强调的是加入的顺序(Cu、Fe、Zn、Mg)很重要,这样实验现象有个递进的过程,便于学生观察、对比,把握内在联系,使学生能清晰地比较出这四种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从而比较出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突破重点,还能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活动】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Mg+2HCl MgCl2+H2↑Zn+2HCl ZnCl2+H2↑Fe+2HCl FeCl2+ H2↑Mg+H2SO4MgSO4+H2↑Zn +H2SO4ZnSO4+ H2↑Fe+ H2SO4FeSO4 + H2↑【设置探讨】通过该实验探究的现象分析,能否得出这几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还能得出什么结论?[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突出重点.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使学生能对获得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加工处理,培养学生比较、归纳、分析、概括等方面的能力.【讨论交流】学生讨论后汇报,教师整理、展示结论:1.金属与酸的反应(改进).2.金属活动性:Mg>Zn>Fe>Cu.3.活动性较强的金属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设疑】大家想想如果在实验室制取氢气,你认为选用哪种金属最合适?【讨论交流】金属不能太活泼,镁和酸的反应太快,不利于收集氢气. Zn和酸的反应速度适中,比较适合收集氢气.【设置探讨】①上述反应是否是我们学过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②上述几个反应有何共同点?【交流】①不是.②这些反应的特点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其特点不同于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板书】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特点:A+BC AC+B.[设计意图]刺激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原有的实验室气体制备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加强学生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运用的理解.强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知识拓展] 置换反应的类型归纳:1.气体与固体之间的置换反应:H2 +CuO Cu + H2O3H2 + Fe2O 32Fe + 3H2O2.固体与固体之间的置换反应:C+2CuO2Cu +CO2↑3C+2Fe2O 34Fe + 3CO2↑3.液体与固体之间的置换反应:C+H2O(g)CO+H24.金属与酸溶液的反应↑↑3H↑+3H2↑↑Fe3O41.(株洲中考)如图是X、Y、Z、W四种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状况的示意图,据此判断四种金属中活动性最弱的是( )A.XB.YC.ZD.W解析:根据漫画中四种金属的表现可知:Z最活泼,X次之,W再次之,Y最稳定.故选B.2.(宜昌中考)把X、Y、Z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盐酸中,X、Y溶解并有气泡产生,Z不反应,取过量X放入Y(NO3)2和Z(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经检验,滤渣中只有X、Z.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X>Y>ZB.Y>Z>XC.Y>X>ZD.X>Z>Y解析:把X、Y、Z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盐酸中,X、Y溶解并有气泡产生,Z不反应,说明X、Y的活动性顺序位于氢前,Z位于氢后;取过量X放入Y(NO3)2和Z(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经检验,滤渣中只有X、Z,说明X可以把Z置换出来,不能置换出Y,说明X的活动性比Z强,但比Y弱,因此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Y>X>Z.故选C.3.课外学习小组为进一步探究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的情况,做了以下两组对比实验(见下图).请分析实验Ⅰ、Ⅱ后回答:(1)实验Ⅰ反映了同种金属跟不同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实验Ⅱ则表明了,原因是.(2)按照实验Ⅰ和Ⅱ的设计思路,请你再设计一组对比实验,简述实验方案.解析:本题考查金属与酸的反应.故答案为:(1)不同金属跟同一种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锌比铁活泼(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选取同一金属与不同浓度的同种酸进行对比实验,酸的浓度越大,反应越剧烈.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一、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空气中:2Mg + O22MgO氧气中:3Fe + 2O2Fe3O44Al+3O22Al2O3 (氧化膜抗腐蚀)2.金属与酸的反应现象:金属表面有气泡冒出Cu与稀盐酸不反应结论:(1)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可知金属活动性:Mg>Zn>Fe>Cu.(2)金属活动性较强的金属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二、置换反应1.定义: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2.特点:A+BC AC+B.一、教材作业【必做题】教材第13页练习与应用的3、8题.【选做题】教材第13页练习与应用的1、4题.二、课后作业【基础巩固】1.(扬州中考)下列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A.CuB.ZnC.FeD.Mg2.下列成语或谚语中描述金属化学性质的是( )A.斩钉截铁B.铁杵磨针C.铁石心肠D.真金不怕火炼3.(佛山中考)为了探究a、b、c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A.b>a>cB.a>b>cC.c>b>aD.c>a>b4.不能由金属和酸直接反应得到的是( )A.ZnSO 4B.MgCl 2C.CuCl 2D.Al 2(SO 4)35.某学生在家里做了如下实验:将一粒不与盐酸反应的小球放入盛有盐酸的玻璃杯中,小球漂浮于液面上.然后将从废旧电池外壳中收集来的锌片(过量)投入杯中,至不再有气泡产生为止(溶液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与开始时相比,小球所处的位置是 ( ) A.往上浮 B.不变 C.往下沉 D.无法判断 【能力提升】6.(大庆中考)下列不能作为判断金属Mg 、Fe 、Cu 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 ( ) A.在纯氧中燃烧的现象 B.与盐酸反应的快慢程度 C.金属导电性强弱D.三种金属发现和利用的年代的先后顺序 7.现有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产生氢气的质量:甲>乙>丙B.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C.金属活动性:乙>甲>丙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拓展探究】8.将该金属投入稀盐酸中,: (1)试推断该金属的一种用途: ;(2)该金属的活动性比铜 (填“强”或“弱”);(3)请自选试剂,:【答案与解析】1.D(解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就越强,锌、镁、铁、铜四种金属中镁的位置最靠前,故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镁.故选D.)2.D(解析:A.斩钉截铁是铁制品被截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描述的是物理性质,错误;B.铁杵磨针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描述的是物理性质,错误;C.铁石心肠说的是铁和石头的硬度较大,属于物理性质,错误;D.黄金化学性质稳定,加热时不与氧气反应,描述的是化学性质,正确.故选D.)3.B(解析:向a 、b 中分别加入稀硫酸,a 的表面有气泡冒出,b 没有,说明活动性a>H>b;向b 、c 中分别加入硝酸银溶液,b 的表面有银析出,c 没有,说明活动性b>Ag>c.所以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为a>b>c.)4.C(解析:CuCl2不能直接由金属和酸反应得到,因为从元素组成来看,需要的反应物是铜和盐酸,但铜不能与盐酸反应.)5.A(解析:锌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反应后所得的氯化锌溶液质量比反应前盐酸溶液质量大,由于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所以反应后溶液的密度增大;小球浮于液面上,其重力等于浮力,当溶液的密度增大时,要使浮力不变,小球排开液体的体积必须减小,所以小球会上浮.)6.C(解析:大多数金属可以与氧气反应,可以根据三种金属在纯氧中燃烧的现象判断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强弱;Mg与盐酸反应速率最快,冒出大量的气泡;Fe与盐酸反应速率较慢,Cu不与盐酸反应,可以判断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强弱;金属的导电性与金属的活动性无关;人类使用最早的金属是铜,其次是铁,较晚的是镁,金属的活动性越强,冶炼的方法越难,利用得越晚,可以判断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强弱.)7.B(解析:由图像可知产生氢气的质量:甲>乙>丙;根据氢元素守恒从而推知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由图像可以看出产生氢气的快慢,从而知道金属活动性:乙>甲>丙.)8.(1)做导线(2)强(3)活动性比铁强;将该金属表面打磨后伸入硫酸亚铁溶液中;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该金属活动性强于铁(解析:金属的性质决定用途,利用金属和盐溶液的置换反应可以验证金属的活动性.)在本课教学过程中,利用复习金属与氧气反应的知识和金属与酸反应的实验探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提出问题、猜想、验证、分析、归纳、小结等过程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敢于和善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新方法,让学生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创新精神.同时培养学生学会“从化学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化学”的学习理念.1.金属性和金属活动性的区别和联系金属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通常表现出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的倾向.金属性的强弱通常用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电离能(气态原子失去电子成为气态阳离子时所需要的能量)大小来衡量.金属的活动性是反映金属在水溶液里形成水合离子倾向的大小,也就是反映金属在水溶液里发生氧化反应的难易,它是以金属的标准电极电势为依据的.从能量角度来看,金属的标准电极电势除了与金属元素原子的电离能有关外,同时还与金属的升华能(固态单质变为气态原子时所需的能量)、水合能(金属阳离子与水化合时所放出的能量)等多种因素有关.金属性强的元素,一般来说它的活动性也强,但也有不一致的情况.例如,钠的第一电离能比钙的第一电离能要小,因此钠的金属性要比钙强.但是钙在水溶液中形成水合离子的倾向比钠大,即钙的标准电极电势比钠要低,所以钙的金属活动性比钠强.铜和银也有类似上述的情况.由此可见,金属性与金属活动性的概念是有区别的.2.钛的十大性能和三大功能(1)钛的十大性能①密度小,比强度高金属钛的密度为4.51 g/cm3,高于铝而低于钢、铜、镍,但比强度位于金属之首.②耐腐蚀性能钛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其平衡电位很低,在介质中的热力学腐蚀倾向大.但实际上钛在许多介质中很稳定,如钛在氧化性、中性和弱还原性等介质中是耐腐蚀的.这是因为钛和氧有非常大的亲和力,在空气中或含氧的介质中,钛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附着力强、惰性大的氧化膜,保护了钛基体不被腐蚀.即使由于机械磨损也会很快自愈或重新再生.这表明了钛是具有强烈钝化倾向的金属.介质温度在315 ℃以下钛的氧化膜始终保持这一特性.为了提高钛的耐蚀性,研究出氧化、电镀、等离子喷涂、离子氮化、离子注入和激光处理等表面处理技术,对钛的氧化膜起到了增强保护性作用,获得了所希望的耐腐蚀效果.针对在硫酸、盐酸、甲胺溶液、高温湿氯气和高温氯化物等生产中对金属材料的需要 ,开发出钛-钼、钛-钯、钛-钼-镍等一系列耐蚀钛合金.钛铸件使用了钛-32钼合金,对常发生缝隙腐蚀或点蚀的环境使用了钛-0.3钼-0.8镍合金或钛设备的局部使用了钛-0.2钯合金,均获得了很好的使用效果.③耐热性能好新型钛合金可在600 ℃或更高的温度下长期使用.④耐低温性能好钛合金TA7(Ti-5Al-2.5Sn),TC4(Ti-6Al-4V)和Ti-2.5Zr-1.5Mo等为代表的低温钛合金,其强度随温度的降低而提高,但塑性变化却不大.在-253~-196 ℃低温下保持较好的延性及韧性,避免了金属冷脆性,是低温容器、贮箱等设备的理想材料.⑤抗阻尼性能强金属钛受到机械振动、电振动后,与钢、铜金属相比,其自身振动衰减时间最长.利用钛的这一性能可作音叉、医学上的超声粉碎机振动元件和高级音响扬声器的振动薄膜等.⑥无磁性、无毒钛是无磁性金属,在非常大的磁场中也不会被磁化,无毒且与人体组织及血液有好的相容性,所以被医疗界采用.⑦抗拉强度与其屈服强度接近钛的这一性能说明了其屈强比(屈服强度/抗拉强度)高,表示了金属钛材料在成型时塑性变形差.由于钛的屈服极限与弹性模量的比值大,使钛成型时的回弹能力大.⑧换热性能好金属钛的导热系数虽然比碳钢和铜低,但由于钛优异的耐腐蚀性能,所以壁厚可以大大减薄,而且表面与蒸汽的换热方式为滴状冷凝,减少了热阻,钛表面不结垢也可减少热阻,使钛的换热性能显著提高.⑨弹性模量低钛的弹性模量在常温时为106.4GPa,为钢的57%.⑩吸气性能钛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金属,在高温下可与许多元素和化合物发生反应.钛吸气主要指高温下与碳、氢、氮、氧发生反应.(2)钛的三大功能功能材料是以物理性能为主的工程材料,即在电、磁、声、光、热等方面具有非凡的性质,或在其作用下表现出非凡功能的材料.对钛和钛合金的研究已发现其有三种非凡功能有应用前途:①记忆功能钛-镍合金在一定环境温度下具有单向、双向和全方位的记忆效应,被公认是最佳记忆合金.在工程上做管接头用于战斗机的油压系统;石油联合企业的输油管路系统;直径为0.5 mm 的丝做成的直径为500 mm的抛物网状天线用于宇航飞行器上;在医学工程上用于鼾症治疗;制成螺钉用于骨折愈合等.上述应用均获得了明显效果.②超导功能铌-钛合金在温度低于临界温度时,呈现出零电阻的超导功能.③贮氢功能钛-铁合金具有吸氢的特性,把大量的氢安全地贮存起来,在一定的环境中又把氢释放出来.这在氢气分离、氢气净化、氢气贮存及运输、制造以氢为能源的热泵和蓄电池等方面的应用中很有前途.3.铝的故事和发现(1)曾经当过金属中的贵族有这么一个故事,传说在古罗马,一天,一个陌生人去拜见罗马皇帝泰比里厄斯(Tiberius),献上一只金属杯子,杯子像银子一样闪闪发光,但是分量很轻,它是这个人从黏土中提炼出的新金属.但这个皇帝表面上表示感谢,心里却害怕这种光彩夺目的新金属会使他的金银财宝贬值,就下令把这位发明家斩首.从此,再也没有人动过提炼这种“危险金属”的念头,这种新金属就是现在大家非常熟悉的铝.在19世纪以前,铝被认为是一种稀罕的贵金属,价格比黄金还要贵.当一个欧洲君主买了一件有铝纽扣的衣服时,他就瞧不起那些买不起这种奢侈品的其他君主.而没有铝纽扣衣服的君主,又是多么渴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穿上这种带铝纽扣的衣服.在法国拿破仑三世统治时期,就曾经发生过现在看来很好笑的一件事情.在一个国王举办的盛宴上,只有王室成员和贵族来宾才能荣幸地用铝匙和铝叉用餐.当然,被伤了脸面的客人们是无论如何都吃不好这顿盛餐了.此外,为了让其他国王对自己产生羡慕和妒忌,他花了大量资金让他的警卫部队的卫士穿上铝铠甲,因为铝铠甲的确太昂贵了,其他国王无能为力.俄罗斯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Chernyshevsky)曾在他的小说《怎么办》中写到:终有一天,铝将代替木材,甚至可能代替石头.看,这一切是多么奢侈,到处都是铝.1889年,当门捷列夫在伦敦时,为了表彰他的伟大勋业,他被赠予一件贵重奖品——用金和铝制作的天平.其实,这些都不足为奇,因为铝的价值贵贱,完全取决于炼铝工业的水平.随着铝产量的增加,铝价也就下降.1854年,1公斤铝需1200卢布,而到了十九世纪末就降到1卢布.显然,珠宝商人已经对铝完全失去了兴趣,但是,铝却立即吸引了整个工业界.20世纪初,用铝合金造出了第一架飞机,从此以后,铝的命运就与飞机制造业联系在一起了.铝被誉为“带翼的金属”.(2)铝的发现古代,人们曾用一种称为明矾的矿物作染色固定剂.俄罗斯第一次生产明矾的年代可追溯到八至九世纪.明矾用于染色业和用山羊皮鞣制皮革.中世纪,在欧洲有好几家生产明矾的作坊.6世纪,德国医生兼自然科学历史学家帕拉塞斯(Parace/sus P.A.T.1949~1541)在铝的历史上写下了新的一页,他研究了许多物质和金属,其中也包括明矾,证实它们是“某种矾土盐”.这种矾土盐的一种成分是当时还不知道的一种金属氧化物,后来叫做氧化铝.1754年,德国化学家马格拉夫(Marggraf.A.S.1709~1782)终于能够分离“矾土”了.这正是帕拉塞斯提到过的那种物质.但是,直到1807年,英国的戴维才把隐藏在明矾中的金属分离出来,用电解法发现了钾和钠,却没能够分解氧化铝.瑞典化学家贝采尼乌斯进行了类似的实验,但是失败了.不过,科学家还是给这种含糊不清的金属取了一个名字.开始贝采尼乌斯称它为“铝土”.后来,戴维又改称它为铝.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在没提炼出纯铝时,铝就有了自己的名字.1825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表文章说,他提炼出一块金属,颜色和光泽有点像锡.他是将氯气通过红热的木炭和铝土(氧化铝)的混合物,制得了氯化铝,然后让钾汞齐与氯化铝作用,得到了铝汞齐.将铝汞齐中的汞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蒸掉,就得到了一种金属.现在看来,他所得到的是一种不纯的金属铝.因刊登文章的杂志不出名,奥斯特又忙于自己的电磁现象研究,这个实验就被忽视了.两年后,提炼铝的荣誉就归于德国年轻的化学家维勒(Wöhler.F.1800~1882).奥斯特与维勒是朋友,他把制备金属铝的实验过程和结果告诉维勒,并说打算不再继续做提炼铝的实验.而维勒却很感兴趣.他开始重复奥斯特的实验,发现钾汞齐与氯化铝反应以后,能形成一种灰色的熔渣.当将熔渣中所含的汞蒸去后,得到了一种与铁的颜色一样的金属块.把这种金属块加热时,它还能产生钾燃烧时的烟雾.维勒把这一切写信给了贝采尼乌斯,告知重复了奥斯特的实验,但制不出金属铝,这不是一种制备金属铝的好方法.于是,维勒从头做起,设计自己提炼铝的方法.他将热的碳酸钾与沸腾的明矾溶液作用,将所得到的氢氧化铝经过洗涤和干燥以后,与木炭粉、糖、油等混合,并调成糊状,然后放在密闭的坩埚中加热,得到了氧化铝和木炭的烧结物.将这种烧结物加热到红热的程度,通入干燥的氯气,就得到了无水氯化铝.然后将少量金属钾放在铂坩埚中,在它的上面覆盖一层过量的无水氯化铝,并用坩埚盖将反应物盖住.当坩埚加热后,很快就达到了白热的程度,等反应完成后,让坩埚冷却,把坩埚放入水中,就发现坩埚中的混合物并不与水发生反应,水溶液也不显碱性,可见坩埚中的反应物之一——金属钾已经完全作用完了.剩下的混合物是一种灰色粉末,它就是金属铝.1827年末,维勒发表文章介绍了自己提炼铝的方法.当时,他提炼出来的铝是颗粒状的,大小没超过一个针头,但他坚持把实验进行下去,终于提炼出了一块致密的铝块,这个实验用去了他十八年的时间.此外,他还用相同的方法制得了金属铍.由于维勒是最初分离出金属铝的化学家.在美国威斯汀豪斯实验室曾经铸了一个铝制的维勒挂像.第课时1.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间的置换反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的主题为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在当前教育背景下,我深入研究了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精心设计了一系列教学活动。
首先,我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制品为例,引导学生了解金属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我通过展示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使学生能够理解金属的特性,并在此基础上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
(二)讲授新知
在导入新课后,我会开始讲授新知识。首先,我会向学生介绍金属的化学性质,包括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在讲解过程中,我会结合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此外,我还会介绍金属活动性的概念,并教授学生如何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分析实验结果。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自主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同时,我还将金属的化学性质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此外,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了不同难度的教学内容,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学习。在教学评价方面,我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使评价更加客观、公正。
4.总结归纳:在学生小组讨论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归纳,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通过总结归纳,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提高学习效果。
5.作业小结:教师在课堂最后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教师还会提醒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注意一些细节,如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正确使用等。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精品课教案_32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一、教学目标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知道置换反应的概念并会判断。
通过四种金属与酸反应的实验探究,以及铜、银金属活动性顺序探究的方案设计、分组实验等活动,体验合作学习,激发探索的积极性。
通过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常见元素的学习,体验实验、观察、比较、归纳等化学学习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学科概念与基本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理解置换反应的概念并能判断难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或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三、活动准备多功能一体机,实物摄像头,同频手机。
铜片、铁片、镁片、锌片、银片、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数只试管。
板书设计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2Mg + O2点燃2MgO3Fe + 2O2点燃Fe3O44Al+3O2 = 2Al2O32Cu+O2△2CuO二、金属与盐酸或稀硫酸的反应Mg+ 2HCl= MgCl2 + H2↑Zn + 2HCl=ZnCl2 + H2↑Fe + 2HCl= FeCl2 + H2↑Cu + HClMg + H2SO4 = MgSO4 + H2↑Zn + H2SO4 = ZnSO4 + H2↑Fe + H2SO4 = FeSO4 + H2↑Cu + H2SO4置换反应:单质+化合物=单质+化合物三、探究:Cu与Ag的活动性强弱Cu + 2AgNO3 = Cu(NO3)2 +2 Ag(Cu>Ag)金属活动性:难易程度Mg>Fe Al >Cu剧烈程度Mg >Zn >Fe >Cu相互置换Fe + CuSO4 = FeSO4 + Cu (Fe >Cu)三、金属的活动性顺序Fe+CuSO4=Cu+FeSO4Cu+AgNO3=Ag+Cu(NO3)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反应,与稀盐酸、稀硫酸的置换反应;与盐溶液
的反应。
(2) 掌握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并学会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对旧知的回忆、家庭小实验及录像 发生猜想(金属活动性顺序) 设计实验 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存在和用途 1 猜想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用途2 设计实验 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用途2 (2)通过对金属与氧气、稀硫酸(稀盐酸)、盐溶液反应的三步实验探究,逐步完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使学生感到水到渠成,易于接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家庭小实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通过对金属活动性研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通过实验和游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布置家庭小实验(见下)
学生准备:把镁条、铝片、铁片、铜片(先用砂纸除去表面氧化膜)和黄金饰品(自备)挂在家中(干燥的空气中)观察现象并记录到下表中。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堂练习:
1、金属活动性大于铁,小于铝的是()
A.Zn B.K C.Cu D.Mg
2、某同学为判断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大小,设计了下列四个实验:(1)将金属B放入C的盐溶液中,看能否置换出C
(2)将金属B放入酸中,看能否置换出酸中的氢
(3)将金属A放入B的盐溶液,看能否置换出B
(4)将金属C放入A的盐溶液中,看能否置换出A
你认为上述可以不做的实验是()
A、(1)
B、(2)
C、(3)
D、(4)
3、《教与学》P21 12
(2改成B是常见的金属,请写出它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常说的“真金不怕火炼”的原因是()
A.金的熔点高 B.金的硬度大
C.金的密度大 D.金不活泼,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5《教与学》P20 1、2
表一
活动与探究一:
一、三组用稀盐酸,二、四组用稀硫酸。
稀盐酸
稀硫酸
情况记录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有关化学方程式
情况记录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有关化学方程式
表二
活动内容
及步骤
实验现象
预测
情况记录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有关化学方程式)把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
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过一会儿取出,观察
把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
第二课时
《教与学》P21 7、6、5、4、8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