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科学上册《水的浮力》教案 浙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 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3课《水的浮力》。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浮力计算及浮力的应用。

具体章节为第三章《物质的浮沉与密度》的第2节。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阿基米德原理,学会计算物体受到的浮力,了解物体浮沉的条件。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浮力计算。

难点:浮力计算、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器、浮力计算题板、物体浮沉实验器材。

2. 学具:计算器、草稿纸、直尺、浮力计算题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物体浮沉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 新课导入:讲解浮力的概念,引导学生掌握阿基米德原理。

4. 例题讲解:讲解浮力计算方法,通过例题使学生掌握计算步骤。

5. 随堂练习:布置浮力计算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拓展:介绍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板书设计1. 浮力的概念2. 阿基米德原理3. 物体浮沉条件4. 浮力计算方法5. 浮力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浮力的概念。

(2)简述阿基米德原理。

(3)计算题:一物体体积为200cm³,放入水中,求物体受到的浮力。

2. 答案:(1)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2)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3)物体受到的浮力为2N。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浮沉条件掌握较好,但在浮力计算方面还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热气球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范例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范例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以及浮力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浮力的概念,了解阿基米德原理,能够运用浮沉条件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学会运用浮力知识进行简单的计算。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索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

难点:浮力的计算,以及浮力与物体密度、液体密度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浮力演示器,浮力计算模型,实验器材(如物体、液体、测量工具等)。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浮力演示器展示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浮力产生的原因。

2. 知识讲解:(1)浮力的概念: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2)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3)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上浮、悬浮、下沉。

3. 例题讲解:运用浮力知识解答实际问题,如物体浮在液体表面的原因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浮力现象,如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等。

5.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实验,测量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计算物体的密度。

六、板书设计1. 浮力的概念2. 阿基米德原理3. 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4. 浮力的计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为什么铁块在水中会下沉,而在盐水中会上浮。

(2)计算一个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已知物体的体积和水的密度。

2. 答案:(1)铁块在水中下沉是因为铁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而在盐水中上浮是因为盐水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

(2)浮力=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液体密度×重力加速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浮力的概念和计算掌握情况,对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实施效果进行反思。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的浮力精品教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的浮力精品教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浮力精品教案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中深入探讨水浮力。

详细内容涉及教材中关于浮力原理介绍,包括基米德原理、浮力计算以及物体沉浮条件等。

我们还将通过实验和例题,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浮力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基米德原理,能运用浮力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掌握物体沉浮条件,解影响浮力大小因素。

3.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浮力计算公式运用,物体沉浮条件判断。

教学重点:基米德原理理解,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器、物体(如石头、木块等)、弹簧测力计、量筒、浮力计算公式卡片等。

2. 学具:学习笔记、教材、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简单浮力实验(如木块浮在水面上),引发学生对浮力好奇心,进而导入新课。

2. 知识讲解:a. 讲解基米德原理,引导学生理解浮力来源。

b. 探讨影响浮力大小因素,引导学生得出浮力计算公式。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例题,讲解浮力计算公式运用,解答学生疑问。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浮力计算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

5. 实验操作:a. 分组进行浮力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浮力存在。

b.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数据,分析物体沉浮条件。

六、板书设计1. 基米德原理2. 浮力计算公式:F浮= ρ液gV排3. 物体沉浮条件4. 例题及解答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计算一个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

b. 判断一个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并说明原因。

2. 答案:见教材课后习题解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例题,让学生掌握浮力相关知识。

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仪器,确保实验结果准确性。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思考浮力在生活中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激发他们学习兴趣。

2024年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

2024年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

2024年八年级科学上册 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水的浮力》。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浮力的概念及其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物体的浮沉条件,以及浮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了解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应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学会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认识到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浮力的计算方法,物体的浮沉条件。

教学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器,浮沉子,弹簧测力计,物体(如石块、木块等)。

2. 学具:每组一个浮力演示器,一个弹簧测力计,不同材质的物体。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如小船在水中漂浮)引入浮力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浮力的定义,引导学生学习阿基米德原理。

3. 实践探究:a.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的浮力。

b. 引导学生发现浮力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即阿基米德原理。

4. 例题讲解:讲解浮力的计算方法,物体的浮沉条件。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解答有关浮力的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6. 知识应用:介绍浮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

六、板书设计1. 浮力的概念2. 阿基米德原理3. 浮力的计算方法4. 物体的浮沉条件5. 浮力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计算一个物体的浮力。

b. 解释为什么有些物体在水中浮起来,而有些物体沉下去。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浮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情况,以及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程度。

2. 拓展延伸:a. 研究浮力在船舶设计中的应用。

b. 探讨浮力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如水上运动器材、水下等。

2024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13水的浮力教案设计

2024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13水的浮力教案设计

2024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13 水的浮力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13章,主题为“水的浮力”。

具体内容包括:1. 浮力概念及其产生原因;2. 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应用;3. 浮力与物体密度、液体密度的关系;4. 浮沉条件的判断;5. 浮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浮力的概念,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2. 掌握阿基米德原理,能够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3. 能够运用浮沉条件判断物体的浮沉状态;4.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实践探究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浮力与物体密度、液体密度的关系,浮沉条件的判断;教学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浮力演示器、物体浮沉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学具:物体浮沉实验包、直尺、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轮船、木筏等浮力应用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浮力是什么,产生的原因;2. 教学新课:(1)讲解浮力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浮力的产生原因;(2)演示阿基米德原理,引导学生掌握浮力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3)通过实验,让学生探究浮力与物体密度、液体密度的关系;3.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浮力应用题,让学生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4.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一道物体浮沉判断题,巩固所学知识;六、板书设计1. 浮力的概念;2. 阿基米德原理;3. 浮力与物体密度、液体密度的关系;4. 浮沉条件;5. 浮力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一个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已知物体的体积和密度;答案: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水的体积乘以水的密度。

2. 作业题目:判断一个物体在海水中的浮沉状态,已知物体的密度和体积;答案:比较物体密度与海水密度,根据浮沉条件判断物体浮沉状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例题和随堂练习,让学生掌握了浮力的相关知识。

浙教版科学八上13水的浮力第一课时教案

浙教版科学八上13水的浮力第一课时教案

浙教版科学八上13 水的浮力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水的浮力》的第一课时。

详细内容包括:1. 浮力的定义及其产生原因;2.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关系;3. 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浮力的概念,了解浮力产生的原理,理解阿基米德原理;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关系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关系的理解;2. 教学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装置,浮力计,物体(如石头、木块等),水;2. 学具:每组一个浮力演示装置,浮力计,物体,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一个木块在水中浮起来的现象,提问:为什么木块会浮在水面上?2. 新课内容:讲解浮力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浮力产生的原理;3. 实践探究: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记录数据,分析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关系;4. 例题讲解:讲解阿基米德原理,并通过例题进行巩固;5. 随堂练习:让学生计算不同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巩固所学知识;六、板书设计1. 浮力的概念;2. 浮力产生的原理;3. 阿基米德原理;4. 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关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一个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已知物体的质量、体积和水的密度;答案:浮力 = 物体的质量× 重力加速度 = 物体的体积× 水的密度× 重力加速度。

2. 课后实践:让学生在家中找一个物体,测量其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并与计算结果进行对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对浮力概念的理解,对实验操作是否准确;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热气球等,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1

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1

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八年级科学上册第十三章“水的浮力”,使用浙教版教材。

详细内容包括:1. 浮力的定义与计算;2. 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3. 浮沉条件的探讨;4. 浮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2. 使学生掌握阿基米德原理,并能运用其解释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运用浮沉条件分析物体沉浮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与运用;浮沉条件的判断。

重点:浮力的概念与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仪、浮沉子、物体(如石头、木块等);2. 学具:直尺、量筒、浮力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浮力演示仪,让学生观察物体在水中浮沉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的物体在水中会浮起来,有的物体却沉下去?2. 例题讲解(1)浮力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3)浮沉条件的判断。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利用浮力计算器,计算不同物体的浮力,并判断其浮沉情况。

4. 知识拓展介绍浮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轮船、救生圈等。

六、板书设计1. 浮力的概念与计算;2. 阿基米德原理;3. 浮沉条件;4. 浮力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一个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2)解释一个实际生活中的浮力现象。

2. 答案:(1)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量;(2)如轮船浮在水面上,是因为轮船的体积较大,排开水的体积较大,受到的浮力等于轮船的重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对浮力有了直观的认识。

在讲解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浮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课后,鼓励学生继续探索浮力的相关知识,如浮力的应用领域等,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与运用;3. 浮沉条件的判断;4. 作业设计。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的浮力优质教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的浮力优质教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浮力优质教案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浮力》。

教材详细内容主要围绕浮力概念、基米德原理以及浮力计算等方面展开。

通过实验和例题,让学生深入解浮力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浮力概念,掌握基米德原理,能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好奇心,增强对科学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概念、基米德原理、浮力计算。

难点:基米德原理理解及浮力计算公式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装置、浮力计算公式卡片、例题解析PPT等。

2. 学具:实验器材(如物体、弹簧测力计、水等)、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演示浮力实验(如木块、铝块在水中浮沉),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2. 知识讲解:(1)讲解浮力概念,让学生理解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上托力。

(2)阐述基米德原理,引导学生掌握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关系。

(3)介绍浮力计算公式,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学会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浮力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4. 学生实验: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浮力,并计算其大小。

六、板书设计1. 浮力概念2. 基米德原理3. 浮力计算公式4. 例题解析5. 实验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浮力概念,并举例说明。

(2)简述基米德原理,并解释其意义。

①一个质量为200g物体在水中浮力;②一个体积为500cm³木块在水中浮力。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学生对浮力有更深入认识。

但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基米德原理理解不够透彻,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讨浮力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增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2024年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精彩教案浙教版

2024年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精彩教案浙教版

2024年八年级科学上册 13《水的浮力》精彩教案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2024年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3章《水的浮力》。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详细内容涉及教材第13章第1节至第3节,重点解析浮力的产生原因、计算方法以及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阿基米德原理,能够运用浮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培养学生运用浮沉条件设计简单浮力应用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浮沉条件的应用。

难点:浮力的计算、物体浮沉条件的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浮力演示器、浮沉物体(如木块、石块等)、弹簧测力计、溢水杯、尺子等。

学具:每组一套浮力演示器、浮沉物体、弹簧测力计、溢水杯、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浮力现象,如木块漂浮、石块沉底等,激发学生兴趣,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浮力产生的原因。

2. 浮力概念及产生原因(15分钟)3. 阿基米德原理(15分钟)通过教材第13章第2节,讲解阿基米德原理,进行实验验证,让学生理解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

4. 浮沉条件及应用(10分钟)结合教材第13章第3节,讲解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举例说明浮沉条件在生活中的应用。

5.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一道典型例题,讲解浮力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6. 随堂练习(10分钟)设计两道随堂练习题,巩固浮力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浮力概念、产生原因2. 阿基米德原理3. 浮沉条件及应用4. 浮力计算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一个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已知物体体积为500cm³,水的密度为1g/cm³。

(2)解释为什么铁块在水中会沉底,而木块会漂浮?答案:(1)物体受到的浮力为5N。

2024年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

2024年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

2024年八年级科学上册 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2024年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3课《水的浮力》。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的条件及其应用。

具体章节内容为第三章《物质与力量》的第三节。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阿基米德原理,了解物体浮沉的条件及其应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物体浮沉条件的判断。

教学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仪,物体浮沉实验器材,挂图。

2. 学具:每组一套物体浮沉实验器材,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演示浮力演示仪,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浮力对物体的影响。

2. 知识讲解:(1)讲解浮力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浮力的方向和大小。

(2)介绍阿基米德原理,解释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3)讲解物体浮沉的条件,举例说明。

3.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探究:分组进行物体浮沉实验,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结果。

七、板书设计1. 浮力的概念2. 阿基米德原理3. 物体浮沉的条件4. 应用举例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浮力的概念及其方向。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物体受到的浮力。

(3)分析物体浮沉的条件,判断给定物体的浮沉情况。

2. 答案:(1)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方向垂直于物体所在液面或气面。

(2)浮力 = 液体或气体的密度× 重力加速度× 物体排开液体或气体的体积。

(3)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判断物体的浮沉情况。

九、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估,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 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3课《水的浮力》。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以及浮力计算。

具体章节为第三章《物质与力量》第三节《浮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阿基米德原理,了解物体浮沉条件,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浮力知识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勇于探索、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

难点:浮力的计算及物体浮沉条件的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装置、浮沉子、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细线、剪刀等。

2. 学具:每组一套浮力实验器材,包括浮沉子、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细线、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展示轮船、木筏等浮力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浮力是什么,为什么物体会浮在水面上。

2. 实践探索:(1)学生分组进行浮力实验,观察物体浮沉现象。

3. 知识讲解:(1)讲解浮力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关。

(2)讲解阿基米德原理,解释浮力产生的原因。

(3)讲解物体浮沉条件,分析实验结果。

4. 例题讲解:通过典型例题,讲解浮力的计算方法。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浮力的概念2. 阿基米德原理3. 物体浮沉条件4. 浮力计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浮力是什么,为什么物体会浮在水面上。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一个物体受到的浮力。

(3)分析一个物体在水中浮沉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浮力知识掌握程度,实验操作是否规范,课堂氛围是否活跃等。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潜艇、热气球等,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优质教案5新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优质教案5新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 13 水浮力优质教案5 新版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3章“水浮力”一节,详细内容包括浮力定义、计算以及基米德原理。

重点分析物体在水中浮沉条件及影响因素,涉及教材章节为浙教版新课标教材。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 理解浮力概念,掌握浮力计算方法;2. 阐述基米德原理,并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3. 分析物体在水中浮沉条件及影响因素。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计算,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

难点:浮力计算在实际问题中应用,物体浮沉条件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器、物体(如石头、木块等)、测力计、容器、水;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浮力演示器,让学生观察石头和木块在水中浮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浮力大小与物体浮沉关系。

2. 知识讲解:a) 浮力概念及计算方法;b) 基米德原理阐述;c) 物体浮沉条件及影响因素。

3. 例题讲解:讲解浮力计算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基米德原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册上相关习题,巩固浮力计算及物体浮沉条件判断。

5. 小组讨论:针对实际生活中浮力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浮力定义、计算公式;2. 基米德原理;3. 物体浮沉条件;4. 例题及解答。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计算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b) 根据物体密度和体积,判断其在水中浮沉情况。

2. 答案:见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对浮力理解是否深刻,能否运用基米德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2. 拓展延伸:让学生探讨浮力在生活中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附录:作业答案1. a) 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为:F浮= ρ水gV排;b) 根据物体密度ρ物和体积V,判断其浮沉情况:当ρ物< ρ水时,物体漂浮;当ρ物= ρ水时,物体悬浮;当ρ物> ρ水时,物体沉底。

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 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3章,主题为“水的浮力”。

具体内容包括:浮力的定义、浮力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沉浮的条件及影响因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浮力的定义,了解浮力的计算方法,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2.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物体的沉浮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浮力的计算、物体沉浮条件的理解。

教学重点:浮力的定义、阿基米德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浮力演示器、物体(如石头、木块等)、测力计、容器、水、盐、针筒等。

学具:笔记本、铅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浮力演示器展示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的物体可以浮在水面上,而有的物体却沉入水底?2. 知识讲解(1)浮力的定义: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2)浮力的计算:利用测力计测量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和在液体中的视重,二者之差即为浮力。

(3)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4)物体沉浮条件: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等于重力时,物体浮在液体表面;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沉入液体。

3. 例题讲解(1)计算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

(2)分析物体沉浮的原因。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的浮力,并分析其沉浮条件。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浮力定义2. 浮力计算3. 阿基米德原理4. 物体沉浮条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求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

(2)分析题:分析物体沉浮的原因。

2. 答案(1)浮力计算题答案。

(2)物体沉浮原因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浮力的定义、计算方法、阿基米德原理等内容掌握较好,但在实验操作中,部分学生操作不规范,需要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1)研究不同液体中的浮力大小。

2024年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精彩教案浙教版1

2024年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精彩教案浙教版1

2024年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精彩教案浙教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3章,主题为“水的浮力”。

具体内容包括:浮力的定义、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沉浮的条件、浮力计算以及浮力的应用。

涉及章节为第1节至第3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阿基米德原理,了解物体沉浮的条件。

2. 培养学生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沉浮的条件。

难点:浮力的计算及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装置、实验器材(如物体、容器、测量工具等)。

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浮力演示装置,让学生观察物体在水中沉浮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浮力的作用。

2. 例题讲解:(1)浮力的定义: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称为浮力。

(2)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

(3)物体沉浮的条件:物体所受浮力大于或等于重力时,物体上浮;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悬浮。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4.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浮力的计算方法以及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浮力的概念2. 阿基米德原理3. 物体沉浮的条件4. 浮力的计算5. 浮力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浮力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2)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

(3)分析物体沉浮的条件,并举例说明。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浮力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实际应用掌握情况,以及实验操作中的问题。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索浮力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如船舶、潜水装备等。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浮力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设定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3.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4. 例题讲解的深度与广度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践性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一、教学目标的设定1. 知识目标:强调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沉浮条件等基础知识的掌握。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主题为“水的浮力”。

详细内容包括:浮力的定义,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浮力计算及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阿基米德原理。

2. 能够运用物体浮沉条件分析实际问题,计算浮力。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

难点:浮力的计算,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浮力演示装置,浮力计算器,实验器材。

学具:纸张,剪刀,橡皮泥,直尺,弹簧测力计。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演示浮力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物体在水中有的浮起来,有的沉下去?2. 例题讲解讲解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

举例说明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纸张、剪刀、橡皮泥制作小船,观察其浮沉情况。

计算不同物体的浮力,并判断其浮沉。

4. 知识巩固对浮力计算公式进行推导,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分析实际案例,运用物体浮沉条件解决问题。

拓展延伸:介绍浮力的其他应用,如船舶、潜艇等。

六、板书设计1. 浮力定义2. 阿基米德原理3. 物体浮沉条件4. 浮力计算公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下列物体的浮力,并判断其浮沉:1)质量为200g的金属块,体积为100cm³。

2)质量为500g的木块,体积为400cm³。

2. 答案1)浮力为1N,沉入水底。

2)浮力为5N,浮在水面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浮沉条件的理解程度,以及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2. 拓展延伸:了解浮力在船舶、潜艇等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理解浮力的概念和掌握阿基米德原理。

2. 教学难点中的浮力计算和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

八年级科学上册《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水的浮力概念,掌握浮力大小与物体体积、物体密度和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浮力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

2. 浮力大小与物体体积、物体密度和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

3. 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浮力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实验操作步骤。

2. 难点:浮力大小与物体体积、物体密度和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讲解法等教学方法。

2.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观察现象、分析问题。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浮力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浮力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

3.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浮力现象,测量浮力大小。

4. 分析讨论: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探讨浮力大小与物体体积、物体密度和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

5. 总结规律:教师讲解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引导学生总结出浮力计算公式。

6. 巩固练习:布置课后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浮力知识。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8.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浮力知识。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后习题及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对浮力概念的理解和计算公式的掌握。

2.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

3. 通过小组讨论和回答问题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实验室设备:浮力计、物体(如石头、木块等)、液体(如水、盐水等)。

2. 教学课件和教案。

3. 实验指导书和数据记录表。

八、安全注意:1. 在实验过程中,确保学生远离实验台边缘,以防物品掉落。

2. 使用浮力计时,要正确操作,避免用力过猛导致损坏。

2024年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教案5新版浙教版

2024年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教案5新版浙教版

2024年八年级科学上册 13 水的浮力教案5新版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3章“水的浮力”,新版浙教版。

详细内容包括:浮力的定义、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浮力计算及应用。

重点章节为13.3和13.4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浮力的定义,了解阿基米德原理,理解物体浮沉条件。

2. 培养学生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的计算,物体浮沉条件的判断。

难点:浮力产生的原因,浮力计算公式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器、物体浮沉实验器材、计算器。

2. 学具:学习笔记、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浮力演示器,引发学生对浮力的好奇心,提出问题:“为什么有的物体可以浮在水面上,有的物体却沉入水底?”2. 知识讲解:(1)浮力的定义: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2)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3)物体浮沉条件:物体浮在水面上,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其重力时;物体沉入水底,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其重力时。

3. 例题讲解:讲解浮力计算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阿基米德原理和浮沉条件进行计算。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练习本上的浮力计算题目,教师巡回指导。

5.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物体浮沉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现象。

六、板书设计1. 水的浮力2. 内容:(1)浮力定义(2)阿基米德原理(3)物体浮沉条件(4)浮力计算公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计算一个物体在水中的浮力,已知物体重量和排开水的体积。

(2)实验题: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物体浮沉条件。

2. 答案:(1)计算题答案:浮力 = 排开水的体积× 水的密度× 重力加速度。

(2)实验题答案:根据物体浮沉条件,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实验验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浮力的定义、计算和物体浮沉条件掌握情况,以及实验操作过程中的问题。

八年级科学上册 1.3 水的浮力教案 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 1.3 水的浮力教案 浙教版

1.3 水的浮力
.能力目标:①能通过实验的方法,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并概括出阿基米德原理。

教学准备:空矿泉水瓶、水槽、弹簧秤、铁块、铁架台、烧杯、水、酒精、气体浮力存在的实验
(学生设计实验感受或获得数据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进一步追问)水对浸入其内的物体产生一个向上的浮力,如果把水
么变化(提问)对此,你认为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能力目标:能用力和运动的关系推导出物体在液体中浮沉的条件,并会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释有关现象和
展示装不同质量沙子的乒乓球

(提问)那么,树叶会浮在水面上,石头却要沉入水底。

你能不能根据树叶、石头和水
的密度大小关系,猜测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跟物质密度之间的关系呢?
.煮汤圆或饺子时,
)密度计(利用橡皮泥和一小段吸管),要求:使自制密度计能竖
渐潜入水中。

浮力等于重力时,它就不再上升,停留在这个高度。

请你想一想,如果这是个载人通过改变液体的密度来改变浮力的大小,从而使不良种子上浮,最终漂浮。

报刊、杂志、网络、电视台的科学频道和时事频收集信息,从科学。

八年级科学上册《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






物理知识得出的公式比较多,一多学生就感觉摸不到头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公式代表的字母含义要一直强调,先中文再字母的方式。
在得出阿基米德定理的时候,按照科学探究的步骤进行渗透。
对于物体在水中的状态,漂浮,悬浮,下沉等字的规范表达要强调。
实验比较多,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思考非常重要,如实验的目的,为什么要这样做等等。
这个向上托的力就是浮力,得出:※在水中会下沉的物体也受到向上的浮力。F浮=F-F‘。(条件:物体在水中会下沉)
推广:所有的液体都会对浸入其内的物体产生一个向上的浮力。
2、气体的浮力。
气体对进入其内的物体是否也有浮力呢?有什么事实可以说明气体对物体也有浮力呢?(热气球、烟上升等等)
【实验】P21图1-42,问学生该怎么做才能证实气体浮力的存在。
(现在状态下,打气针还没有完全插入排球的气孔,排球不会漏气)
把打气针插入,气会从排球跑到气球里面,可以得出什么?
(杠杆左边的质量不变,但由于排球里的气体压强大,传到了气球里面,这样排开大气的体积增加了,浮力也增加了,所以杠杆失去了平衡。)
得出:※气体也会产生向上的浮力。
二、阿基米德原理。
既然气体和液体都会对浸入其内的物体产生向上的浮力,但浮力的大小究竟和哪些因素有关呢?【提出问题】பைடு நூலகம்
A.木球所受的重力、浮力都不变;
B.木球所受的重力不变,浮力变大;
C.木球所受的重力、浮力都变小;
D.木球所受的重力不变、浮力逐渐变小.
3.三个体积相同的立方体a、b、c分别浮在同种液体的液面上,如图所示,若它们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a、Fb、Fc,则这三个力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物体

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优质教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优质教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 13《水的浮力》优质教案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3章《水的浮力》,涉及教材的第三章《浮力与密度》,具体内容包括浮力的定义、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浮力的计算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浮力的定义,理解阿基米德原理,能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分析实际问题。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探究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应用。

教学重点:浮力的定义,浮力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浮力演示仪、实验器材(烧杯、木块、石头、针筒等)、多媒体设备。

学具:笔记本、铅笔、直尺、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演示浮力实验,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有的物体可以浮在水面上,有的物体却沉入水底?2. 新课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密度的概念,从而引出浮力的定义。

3. 例题讲解:讲解阿基米德原理,引导学生理解浮力的产生原因。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的浮力,计算物体的密度。

5. 知识拓展:讲解物体的浮沉条件,举例分析生活中的浮力现象。

7.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强调课后复习。

六、板书设计1. 浮力的定义2. 阿基米德原理3. 物体的浮沉条件4. 浮力的计算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浮力的定义,并举例说明。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推导物体浮力的计算公式。

2. 答案:(1)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例如:船在水中行驶时受到的浮力。

(2)浮力F浮= ρ液gV排,其中ρ液为液体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V排为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体积。

(3)因为盐水的密度大于水,所以铁块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其重力,从而浮起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浮力的定义和阿基米德原理掌握较好,但在实验操作和计算方面还需加强练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木球所受的重力、浮力都不变;
B.木球所受的重力不变,浮力变大;
C.木球所受的重力、浮力都变小;
D.木球所受的重力不变、浮力逐渐变小.
3.三个体积相同的立方体a、b、c分别浮在同种液体的液面上,如图所示,若它们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a、Fb、Fc,则这三个力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物体
1、对阿基米德定理 这个公式的理解应注意:
(1)公式中 是液体的密度,而不是浸入液体的物体的密度。
(2)公式中 是浸入液体时,排开液体的体积。物体完全浸入, ;物体部分浸入, 。
(3)浮力只跟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有关,而与其他因素无直接关系。※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把物体压入水中,感觉浮力变大,这时候是从水面压入水下,当完全浸入后,就不会感觉到更吃力了,用物块挂在测力计下的实验来说明;※与物体的形状无关:用橡皮泥变形挂在测力计下的实验来补充说明。
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跟物体排开水的多少有关,排开的水越多,浮力越大。
那么,如何定量的证实这个结论呢?【设计实验】
要测量浮力的大小,还要测量物体排开水的多少(体积)。如何测?
利用图1-44的实验器材,讨论:如何利用这些器材进行实验?怎么样安排实验的步骤?应当设计怎样的实验数据记录表?(然后交流讨论,给出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收集证据】
(1)在溢杯中盛满水,将小烧杯放在溢杯的出水口下;
(2)将物块悬挂在测力计上,用测力计测出物块的重G;
(3)将物块浸没在溢杯的水中,读出测力计的读数F;
(4)将溢杯溢出的水注入量筒内,测出它的体积V排水;
(5)将上述数据填入下面的实验数据登记表内。
物块的重
G
物块浸入水中后测力计的读数F
密度计的原理应该让学生自己摸索出来,这样对前面的知识也是种巩固。
资源收集
这一节的教学思路基本上按照教参上的来,对于实验可以尽量的用更贴近生活的材料来做,比如用矿泉水瓶钻三个洞代替那个实验室里的仪器。
另外用课件动态的来分析物体的沉浮也不错。
教 学 过 程
调控对策
一、浮力的存在和测量
1、液体的浮力。
船能浮在水面上,但有时候确会沉入大海呢?有些人游泳会淹死,而有些人确可以在死海上看书呢?(除了游泳的技巧)


难点分析源自物理知识得出的公式比较多,一多学生就感觉摸不到头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公式代表的字母含义要一直强调,先中文再字母的方式。
在得出阿基米德定理的时候,按照科学探究的步骤进行渗透。
对于物体在水中的状态,漂浮,悬浮,下沉等字的规范表达要强调。
实验比较多,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思考非常重要,如实验的目的,为什么要这样做等等。
(现在状态下,打气针还没有完全插入排球的气孔,排球不会漏气)
把打气针插入,气会从排球跑到气球里面,可以得出什么?
(杠杆左边的质量不变,但由于排球里的气体压强大,传到了气球里面,这样排开大气的体积增加了,浮力也增加了,所以杠杆失去了平衡。)
得出:※气体也会产生向上的浮力。
二、阿基米德原理。
既然气体和液体都会对浸入其内的物体产生向上的浮力,但浮力的大小究竟和哪些因素有关呢?【提出问题】
2、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计算。(注意计算过程中单位要统一)
1.关于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B.浮力的施力物一定是水;
C.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质量成正比;
D.实心的铁球也能浮在液面上.
2.用手将一个木球放入水中某一深度后,松开手,木球上浮,在木球未露出水面的时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这个向上托的力就是浮力,得出:※在水中会下沉的物体也受到向上的浮力。F浮=F-F‘。(条件:物体在水中会下沉)
推广:所有的液体都会对浸入其内的物体产生一个向上的浮力。
2、气体的浮力。
气体对进入其内的物体是否也有浮力呢?有什么事实可以说明气体对物体也有浮力呢?(热气球、烟上升等等)
【实验】P21图1-42,问学生该怎么做才能证实气体浮力的存在。
物块排开水的体积V排水
物块受到水的浮力
F浮=G-F
物块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
【得出结论】F浮=G排水【推广】F浮=G排液
阿基米德定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即F浮=G排液。
同样,阿基米德定理可以推广到气体上面。(学生描述)
三、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生:有浮力的作用,死海的浮力更大。
【实验】P20,水的浮力是水对浸入其内的物体向上托的力。
得出:※在水中会上浮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
【实验】p21,图1-41,先用手托一下悬挂在空气中的物块,使测力计的读数变小。(物块受到手对它向上的托力);将物块浸没在水下,测力计的读数也变小。(水对物块有一个向上托的力)
当人躺在浴缸的水中时,人会有什么感觉?水发生了什么变化?(人会有一种变轻了的感觉。浴缸的水面会上升。)
人为什么会变轻?水面为什么会上升?(人变轻是因为人受到水的浮力。水面上升是因为人浸入水中后,排开了一部分水。)
那么,你认为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物体所排开水的多少)【建立假设】
【实验】P22图1-43,将物体逐渐浸入水中时,物块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增多,测力计的读数逐渐变小,浮力逐渐增大。
3.1.5水的浮力
课题
1.5水的浮力




1、确认水及其他的液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浮力的作用,确认空气也有浮力。
2、能通过实验方法,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并概括出阿基米德原理。
3、能用测力计测量浮力,能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
4、能用力和运动的关系推导出物体在液体中浮沉的条件,并会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释有关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