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教学设计
小说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小说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小说单元是中学语文课程的重要部分,对学生培养阅读兴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下面是我为小说单元设计的整体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阅读小说的习惯;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4.通过小说中的人物、情节和主题,引导学生思考人生和价值观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1.选取适合学生阅读的经典小说,如《红楼梦》、《西游记》等;2.从小说的人物、情节和主题角度出发,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3.让学生进行小说的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与预习1.通过图片、短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对小说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进行预习;2.讲解小说的背景知识,如作者、创作背景等;3.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提前阅读小说的前几章,了解故事情节。
第二课时:阅读与分析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重点讨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情节设计和主题;2.引导学生注意小说中的戏剧冲突和人物关系,促进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
第三课时:阅读理解与写作表达1.布置阅读理解题目,让学生对小说中的关键内容进行回答;2.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练习,例如写一篇小说读后感、对作家的创作风格进行评价等。
第四课时:文学鉴赏与批评1.讲解文学鉴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引导学生对小说中的文学手法和表达方式进行分析和评价,如形象描写、语言运用等。
第五课时:综合应用与拓展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演讲或朗诵活动,让学生将小说中的情节、人物进行表演;2.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其他与小说相关的作品。
四、教学评价:1.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小组讨论和考试等;2.注重学生思考能力和认识变化的评价,如学生的阅读心得、思考问题等;3.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相互评价和提出建议,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以上是我设计的小说单元整体教学方案。
通过此方案,学生将能够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同时思考人生和价值观的问题。
高三小说阅读教学设计
高三小说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小说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一、教学内容简介在高三年级,小说阅读教学应以文学类小说为主。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兴趣,选择适合高三学生的小说作为教材,让学生深入理解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
二、教学方法和步骤1. 前期准备在正式教学之前,教师可以通过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提前阅读所选小说的部分内容。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记录自己的思考和疑问,以便在课堂上进行讨论。
2. 情景再现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可以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以小说中的人物为角色,进行情景模拟演绎。
通过这种亲身参与的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小说的理解和记忆。
3. 文本分析在情景再现之后,教师可以以小说的重要片段或对话为基础,进行文本分析。
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小说中的意象、隐喻和修辞手法等,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构思。
4. 主题探究通过分组讨论或个人写作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小说中的主题。
可以设计问题导引,如“小说中的主人公面临怎样的挑战?他们如何解决问题?作者想要传达怎样的思想观念?”等等。
通过对主题的探究,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5. 作品评价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说作品的评价和讨论。
可以采用小组展示的形式,让每个小组选择一本小说,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价。
学生可以从情节、人物、语言运用等多个角度进行评价,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三、教学效果评估为了评估学生对小说阅读的掌握程度,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估:1. 期中小测:针对所选小说的核心内容和重点知识进行测试,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和简答题等。
2. 小组演讲: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说演讲,每个小组选择一本小说,通过演讲的方式向全班介绍该小说的情节、主题和评价。
3. 作品阅读报告:让学生选择一本自己感兴趣的小说进行阅读,并撰写一篇阅读报告,包括对小说的理解、感悟和评价。
文学常识小说教案设计
文学常识小说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
1.了解文学常识中的小说概念和特点;2.掌握小说的分类和流派;3.培养学生对小说的阅读和分析能力;4.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
1.小说的概念和特点;2.小说的分类和流派;3.小说的阅读和分析方法。
三、教学难点。
1.小说的特点和分类;2.小说的阅读和分析方法。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小说的概念和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小说的概念和特点,通过举例分析小说与其他文学体裁的区别,让学生了解小说的叙事性、虚构性和艺术性等特点。
第二课时,小说的分类和流派。
教师介绍小说的分类和流派,包括按题材分类、按叙事方式分类、按叙事角度分类等,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小说特点和代表作品。
第三课时,小说的阅读和分析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小说的阅读和分析,包括对情节、人物、环境、语言等方面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第四课时,名著欣赏。
教师选取经典名著进行解读和欣赏,让学生感受不同类型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五、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小说的概念、特点、分类和流派,让学生了解小说的基本知识;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不同类型小说的理解和感悟;3.示范法,教师选取经典名著进行解读和分析,让学生了解名著的艺术魅力;4.体验法,组织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朗诵和表演,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六、教学工具。
1.教材,选取相关教材和文学作品进行讲解和解读;2.多媒体设备,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视频和音频资料,增强教学效果;3.文学作品,准备经典名著,让学生进行阅读和欣赏。
七、教学评价。
1.课堂表现,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情况进行评价;2.作业完成情况,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小说概念和特点的掌握情况;3.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成果;4.文学作品欣赏,评价学生对文学作品欣赏的理解和感悟。
八、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小说的概念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不同类型的小说也有了更多的认识。
小说教学设计(多篇)
小说教学设计(多篇)8 3.以写促读法4.影视欣赏法五、小说情节分析1、彩线串珠,理清情节的来龙去脉。
以事为线索。
通过一个中心事件写人。
如《范进中举》前后人物的种种表现。
以人为线索。
人物贯穿整个故事,勾连小说的局部或全篇,“人”具有穿针引线的作用。
如《我的叔叔于勒》中的“我”。
以物为线索。
如《变色龙》。
2.抓矛盾冲突焦点,把握情节精髓。
如《杨修之死》3.赏析技巧,注意发现作者组织情节的艺术匠心。
《智取生辰钢》中吴用等人的“智”取与杨志的“智”防。
4、探讨情节如何为表现主题服务《变色龙》六、人物分析教学那小说又是如何塑造人物的呢?是借助于情节和描写。
我们分析小说中的情节和各种描写的手法,品味小说的语言,都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小说中人物的典型性,而认识了小说中的一个人,实际上就是认识了生活中的一类人;读懂了小说中的一个情节,就是看懂了社会的一个侧面。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七至九年级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各版本的教材编写者在小说单元的概说中纷纷通过文字向我们传达着这样一种理念:小说教学应该以人物为中心,借助人物形象去了解生活,探寻生活的本质。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就小说教学而言,基于其文体特点,对“人本”的理解还可以从以学生为本,拓展到以作者为本、以小说人物形象为本。
1、以作者为本任何小说都是特定背景下作者主观创作意图的产物,是作者精神的外化,阅读者的主体感知,也是基于此而产生的,这一点不容否定。
小说是截取生活的横断面,通过人物命运来表现广阔的社会生活,具有较为确定的社会性因素,因此,教学中有必要“知人论世”,探究作者的生平、思想、品格及其所处的环境,通过对作者的深入理解来加深对作品的体验。
例如理解鲁迅思想的最好材料是他的《(呐喊)自序》,讲授鲁迅小说如能抓住“唤醒沉睡的人们”以“引起疗救的注意”这条作家思想的准绳,就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小说阅读(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小说阅读(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小说基本元素,如人物、情节、环境等,并能运用这些元素分析小说。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提高学生的的小说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增强审美情趣,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小说基本概念:介绍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等基本元素。
2. 小说阅读方法:教授如何抓住小说的主旨,分析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环境描写等。
3. 小说鉴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小说作品,让学生进行深入阅读和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小说基本概念、阅读方法和鉴赏技巧。
2. 难点:如何把握小说的人物形象、情节结构和环境描写,以及基础上进行文学鉴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引人入胜的小说故事开头,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教学新课:介绍小说基本概念,讲解阅读方法,示范分析一篇短篇小说。
3. 学生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分析其他小说作品。
4.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分析和感悟。
五、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篇小说,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分析。
2. 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小说阅读的认识和体会。
3. 推荐一本小说作品,简要介绍其内容和特色,并说明推荐理由。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互相学习,提高鉴赏能力。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阅读感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七、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设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氛围。
3. 案例教学: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小说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八、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经典的小说阅读教材。
2.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小说作品、评论和鉴赏方法。
3. 图书馆资源: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扩大阅读面。
八年级小说欣赏教案
八年级小说欣赏教案教案目标:1. 培养学生对小说的阅读兴趣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小说中人物、情节和主题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思维、判断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通过阅读小说,深入理解人物、情节和主题。
3. 培养学生对小说的欣赏能力和思辨能力。
教学难点:1. 学生对小说文本进行分析和推理,提升思维和判断能力。
2. 学生对小说中的人物、情节和主题进行深入理解和思考。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小说,如《红楼梦》、《鲁宾逊漂流记》等。
2. 多媒体设备和课件。
教学过程:引入:1. 教师通过投影或板书,展示几幅小说封面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和猜测小说的故事内容。
2. 教师介绍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小说与其他文学体裁的区别。
主体:1. 学生分组阅读一篇经典小说,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小说的人物、情节和主题,并归纳总结。
2. 学生通过展示和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相互学习和交流彼此的观点和理解。
3. 教师通过问答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小说的深入思考和分析,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主题隐含的意义。
4. 教师以故事片段或重要场景为例,讲解小说中的描写技巧、对白和叙事手法的运用,引导学生关注小说的语言艺术。
5. 学生进行小组展示,表演小说中的情节或通过图片、漫画等形式展示小说的内容和想象。
6.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说的读后感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小说的理解和观点。
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要点,并强调培养学生对小说的欣赏能力和思辨能力的重要性。
2. 学生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价,并做出反思。
拓展:1. 学生可继续阅读其他小说,扩大对不同类型小说的欣赏和理解。
2. 学生可尝试写一篇小说读后感,表达自己对小说的见解和体会。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能够培养学生对小说的兴趣和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判断和表达能力,进一步丰富他们的阅读体验和文学素养。
初中小说课文教案
初中小说课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小说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特点。
(2)能够分析小说主题,领会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感情。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小说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主题。
(3)学会撰写读后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的习惯。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友情的情感态度。
(3)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理解小说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特点。
2. 分析小说主题,领会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1. 深入解读小说内容,理解人物内心世界。
2. 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把握小说主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小说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主人公和故事情节。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小说,了解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主题。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惑。
5. 实践活动让学生撰写读后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
6.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多阅读文学名著。
四、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音频等多媒体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形象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更好地感知小说中的场景和人物。
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4. 情感教学: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五、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评价: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小说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的理解程度。
初中小说试讲教案
初中小说试讲教案年级:初中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夏洛的网》,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阅读习惯。
2. 引导学生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体会友谊的可贵。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教学内容:1. 小说《夏洛的网》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小说中体现的友谊主题。
3. 学生阅读体验和感受分享。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小说《夏洛的网》的作者和作品背景。
2. 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
二、阅读指导(15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小说第一章,注意理解人物关系和故事背景。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三、小组讨论(2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话题,如小说中的友谊、人物性格等。
2. 小组内讨论,并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四、分享与交流(15分钟)1. 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总结小说中的友谊主题。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小说中的友谊主题。
2. 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人物情感和故事发展。
二、阅读指导(15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小说第二章,注意理解人物情感和故事发展。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三、小组讨论(2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话题,如小说中的情感表达、故事情节等。
2. 小组内讨论,并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四、分享与交流(15分钟)1. 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总结小说中的情感表达和故事情节。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友谊主题和人物情感。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珍惜友谊,传递正能量。
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2. 学生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3. 学生对友谊的认知和珍惜程度的提高。
小说教学教案模板下载(精选8篇)_小说教学设计万能模板
小说教学教案模板下载(精选8篇)_小说教学设计万能模板Word文档可编辑_(3)便径入坐灵床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4)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4、曹植有一首《七步诗》,和(甲)文都是写的,请你把它工整地写在下面。
5、(甲)(乙)两文都选自《世说新语》,(乙)文中的魏武就是曹操。
文中的他是怎样的形象?第8篇:(清小说部分授课教案)(清小说部分授课教案)第一章、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和明清小说的旺盛第一节、中国古代的小说观念与小说的早期形态(一)小说观念的演化过程:《庄子·外物》,《汉书·艺文志》,《论语》(二)小说鉴别的要素人物,故事,艺术化的提炼(三)影响小说形成的文学形式1、神话2、寓言故事3、史传文学4、方书教记其次节、中国古典小说从雏形走向成熟古典小说作品的雏形期——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与“志怪小说”(崇尚“实录”,篇幅短小,情节简洁,人物形象显明但缺乏性格)“粗陈梗概”(《世说新语》、《搜神记》《笑林》)中国古典小说的成熟期——唐代传奇小说传奇小说的内涵唐传奇小说与魏晋小说的区分:1、由神怪走向现实2、“叙事宛转,文辞华艳”,人物形象显明,特性突出,题材扩大唐传奇小说的作品分类:1、描写爱情题材的作品2、歌颂侠义精神和豪侠英雄的作品3、描写梦幻的作品(以特别形式表现现实生活的政治小说)4、描写鬼怪的作品。
第三节、说话艺术与中国古典小说的开拓文言小说,市人小说(“说话”),变文,通俗的白话小说(萌芽于唐而旺盛于宋)话本小说(白话小说)的特点话本小说的题材:爱情故事,公案故事,英雄英雄故事(代表作品)宋元话本小说集:《清平山堂话本》,《三言》,《京本通俗小说》讲史话本,“说经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第四节、明清小说的旺盛与转型(一)旺盛的标记:1、中国古典小说的各种形式体制都已经完备、成熟。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案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小说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人物、情节、环境等。
2.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性格特点及其心理活动。
3. 探讨情节的发展与人物心理变化之间的关系。
4.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选取一部适合高中生阅读的短篇小说,如鲁迅的《祝福》、莫泊桑的《项链》等,围绕小说的主要内容和主题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或播放与小说主题相关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引入新课做铺垫。
2. 快速阅读:让学生快速阅读全文,了解故事大意,对小说有一个整体的感知。
3. 细读课文:指导学生细读课文,重点关注人物的言行举止,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4.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每组针对一个主要人物,探讨其心理活动和性格发展,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情节的推进。
5. 情节梳理: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故事情节,明确故事的起承转合,理解情节与人物心理之间的相互作用。
6. 主题探究: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小说的主题意义,以及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情感。
7. 拓展延伸: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类似事件,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培养同理心和社会责任感。
8.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分享自己对小说的理解,以及对人物心理和情节发展的思考。
【教学方法】-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
-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
- 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评价方式】-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估其参与程度。
- 读后感质量:通过学生的读后感来评价其对小说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 小组讨论成果: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贡献和合作精神。
小说阅读教学设计包括什么
小说阅读教学设计包括什么小说阅读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了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小说阅读,教师需要进行教学设计,以确保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和欣赏小说的内涵。
本文将探讨小说阅读教学设计的必要要素,包括背景知识准备、阅读技巧指导、深度思考引导以及评价与反思等。
一、背景知识准备在进行小说阅读之前,学生需要对相关背景知识有一定了解,以便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解、让学生进行预习、观看相关视频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与小说相关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等知识。
二、阅读技巧指导阅读技巧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小说的关键。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以下阅读技巧:1. 预测:通过观察标题、插图、段落开头等,让学生提前预测故事情节、人物关系等内容,增强阅读兴趣和主动性。
2. 提问: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帮助他们更深入地思考故事情节、角色心理等方面的内容。
3. 推理: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的信息进行推理,并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提示,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4. 梳理结构:通过帮助学生分析小说的结构,如时间顺序、人物关系、故事发展等,帮助他们理清故事线索和主题。
三、深度思考引导小说不仅仅是故事的叙述,更是通过对主题、人物、情节等的深度思考,传递一定的思想和价值观。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1. 主题探究:让学生通过分析小说中的事件和人物,探究故事背后的主题和寓意。
2. 人物塑造: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内心想法以及与故事发展的关系。
3. 价值观剖析:明确小说中所体现的价值观,引导学生评判其中优劣,并提供不同的观点供学生进行讨论和辩论。
四、评价与反思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以确保学生在小说阅读中取得积极的进步。
评价可以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写作作业等形式,旨在全面了解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思维能力。
同时,让学生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困惑和收获,为进一步提高提供指导。
初中小说类教案
初中小说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通过阅读小说,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小说人物形象、情节结构、主题思想等方面的内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 培养学生运用小说创作技巧进行写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小说的人物形象、情节结构、主题思想等方面的分析方法3. 小说阅读与写作技巧的指导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经典小说片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了解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教学小说人物形象:以一部具体的小说为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包括人物的性格、外貌、语言、行为等方面的描写。
3. 教学小说情节结构:通过分析小说的情节发展、高潮、结局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小说的情节结构,并学会分析小说情节的作用和意义。
4. 教学小说主题思想:引导学生从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等方面去挖掘小说的主题思想,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5. 小说阅读与写作技巧指导:教授学生如何进行小说阅读,包括快速浏览、细致阅读、批判性阅读等方法。
同时,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小说创作技巧进行写作,如人物塑造、情节设计、环境描写等。
6. 课堂练习:让学生选取一部自己喜欢的小说进行阅读,并运用所学的小说分析方法,对小说的人物、情节、主题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小说创作技巧,写一篇短篇小说,可以是改编已有小说,也可以是完全原创的故事。
8.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说创作作品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四、教学策略1. 采用案例教学法,以具体的小说为例,进行分析讲解,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2.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初中小说的教案
教案标题:初中小说的教学策略与应用一、教学背景小说是一种文学体裁,以刻画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为主要手段,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初中阶段是学生文学素养培养的关键时期,小说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视野、培养审美情趣和思维能力。
本文旨在探讨初中小说的教学策略与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说的基本特点,认识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
2. 培养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通过对小说的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讨的能力。
4. 引导学生从小说中汲取人生智慧,提升个人素养。
三、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小说的内涵,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例如,在讲解小说情节时,教师可以提问:“你认为这个情节对主人公的性格发展有哪些影响?”2. 互动式教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让学生在互动中提高表达能力。
例如,在讲解小说人物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人物性格。
3. 情境教学: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小说的魅力。
例如,在讲解环境描写时,教师可以播放相关音乐或展示图片,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小说中的氛围。
4. 案例分析:教师可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小说进行深入分析,让学生了解小说创作的技巧。
例如,讲解小说的人物塑造时,可以分析鲁迅的《阿Q正传》中阿Q这一角色的特点。
5. 读写结合:鼓励学生在阅读小说的同时,进行写作实践。
例如,让学生根据小说情节创作续篇或改编故事,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应用1. 课堂讲解:教师应以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情感,为学生讲述小说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课外阅读:鼓励学生课下阅读小说,提高阅读量。
教师可以推荐一些适合初中生阅读的小说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3. 作业设计:布置与小说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文学素养。
例如,让学生撰写小说读后感、分析人物性格等。
小说教案初中怎么写好
教案标题:初中小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小说基本概念,区分小说与其他文学体裁的特点。
(2)能够分析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等要素,理解小说主题。
(3)能够欣赏小说中的优美语句,提高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小说要素。
(2)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小说,提出自己的见解。
(3)培养阅读小说、欣赏小说的兴趣和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小说的魅力,提高对文学的热爱。
(2)学会理解人物形象,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
二、教学内容1. 小说基本概念及特点2. 小说要素:情节、人物、环境3. 小说主题及其表现手法4. 小说阅读与欣赏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小说基本概念、要素及主题的理解与分析。
2. 难点:小说阅读与欣赏方法的掌握,对小说主题的深入解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激发兴趣:通过讲述小说有趣的故事情节,引起学生对小说的兴趣。
(2)提问:什么是小说?小说与其他文学体裁有什么区别?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了解小说基本概念、特点。
(2)分析小说要素:情节、人物、环境。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部小说,分析其情节、人物、环境等要素。
(2)分享成果: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补充。
4. 讲解与示范:(1)讲解小说主题及其表现手法。
(2)示范分析一部小说,引导学生如何深入解读。
5. 实践练习:(1)学生选择一部小说进行阅读,尝试分析其要素及主题。
(2)撰写阅读心得,分享自己的体会。
6.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小说阅读与欣赏的方法。
(2)推荐优秀小说作品,鼓励学生课外阅读。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阅读心得:批改学生撰写的阅读心得,评价学生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初中小说写作教案
初中小说写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说写作的基本技巧,包括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等。
2. 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文学创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小说写作的基本技巧。
2. 小说写作的实践与指导。
3.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分享一篇优秀的小说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小说写作的话题。
2. 讲解:讲解小说写作的基本技巧,包括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等。
通过案例分析和示范,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这些技巧。
3. 实践:让学生进行小说写作实践,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也可以给出一个题目或情境进行创作。
在学生写作过程中,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4. 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评和教师评价。
评价可以从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旨在鼓励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小说写作的基本技巧。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的小说作品,让学生了解小说写作的技巧。
3. 实践指导法:对学生进行小说写作实践的指导。
4. 展示评价法: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评和教师评价。
五、教学资源:1. 优秀的小说作品。
2. 小说写作的相关资料。
3. 学生作品展示的平台。
六、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作品质量和创作过程的表现,评价学生在小说写作方面的进步。
同时,关注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兴趣和热情,以及对文学的热爱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七、教学时间:本节课计划用时45分钟。
八、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小说写作的基本技巧,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让他们在写作过程中体验到文学的魅力。
小说阅读(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小说阅读(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说的基本特点,包括情节、人物、环境等。
2. 培养学生对小说文本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物性格。
4. 提高学生的小说鉴赏能力和批评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小说的定义与特点2. 小说的基本构成要素:情节、人物、环境3. 小说的主题思想与艺术表现4. 小说的阅读方法与鉴赏技巧5. 精选小说文本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小说的基本概念、特点和阅读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小说文本,深入理解小说主题和人物性格。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鉴赏体验。
4. 实践法:让学生自主阅读小说,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小说文本案例,包括经典小说和现代小说。
2. 制作教学PPT,包含小说的基本概念、特点、阅读方法和鉴赏技巧。
3. 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话题,以便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五、教学进程1. 第一课时:介绍小说的定义与特点,让学生了解小说的基本概念。
2. 第二课时:讲解小说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情节、人物、环境。
3. 第三课时:讲解小说的主题思想与艺术表现,引导学生理解小说的主旨。
4. 第四课时:讲解小说的阅读方法与鉴赏技巧,让学生掌握阅读小说的方法。
5. 第五课时:进行小说文本案例分析,深入理解小说主题和人物性格。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小说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
4. 鉴赏作品展示:学生选择一部小说进行鉴赏,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
七、教学拓展1. 推荐阅读:向学生推荐其他经典小说,丰富他们的阅读经历。
2. 小说创作活动:鼓励学生尝试创作小说,提高文学素养。
3. 参观文学馆:组织学生参观文学馆,了解小说的发展历程。
八、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恰当。
2.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小说阅读教学的满意度,收集意见和建议。
作文写小说教案模板
作文写小说教案模板小说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小说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小说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3. 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1)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小说的定义和特点;(2)通过阅读一些经典小说的片段,让学生感受小说的魅力。
2. 小说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
(1)讲解小说的基本结构,包括情节、人物、环境等要素;(2)讲解小说的写作技巧,包括情节设置、人物塑造、环境描写等方面的技巧;(3)通过分析一些优秀小说的片段,让学生了解小说的写作技巧。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小说的理解和感悟;(2)指导学生进行小说创作,让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写出自己的小说作品;(3)组织学生进行小说作品的朗读和交流,让他们相互欣赏和评价。
四、教学手段。
1. 多媒体课件;2. 经典小说片段;3. 小组讨论;4. 小说创作指导。
五、教学评价。
1. 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讨论,检查学生对小说的理解程度;2. 通过学生的小说作品,检查他们对小说写作技巧的掌握情况;3. 通过学生的朗读和交流,检查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六、教学反思。
本教案以小说教学为主题,通过讲解、讨论和实践,帮助学生了解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小说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小说结构作用教案中班语言
小说结构作用教案中班语言
教案名称,以小说结构作用中班语言。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小说的基本结构,包括开头、发展、高潮、结尾
等要素;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故
事情节;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让他们能够理解小说中的情节和
人物形象;
4.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想象力编写小说。
二、教学重点。
1. 小说的基本结构;
2. 如何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
3. 如何理解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三、教学难点。
1.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想象力编写小说。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向学生介绍小说的基本结构,包括开头、发展、高潮、结尾等要素,并举例说明。
2. 学习。
让学生阅读一篇简短的小说,并让他们用自己的话描述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3. 操练。
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让他们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小说的情节和
人物形象,并展示给全班同学。
4. 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小说的基本结构和语言表达能力
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力编写一篇小说,并在下节课上进行朗
读和展示。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小说的基本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阅读和写作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
语言表达能力。
小说阅读教学设计的要点
小说阅读教学设计的要点小说是文学作品的一种,具有各种各样的题材和类型。
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小说,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还可以帮助他们理解作品中的情节、人物和主题。
下面是小说阅读教学设计的要点,以帮助教师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小说阅读。
一、提前准备在进行小说阅读教学之前,教师需要提前准备。
首先,教师要对选定的小说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对于小说的结构、主题、背景等进行深入研究。
其次,教师还需要了解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背景知识,以便能够选择适当的小说和教学方法。
最后,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与小说相关的辅助资料,如作者的生平介绍、作品的历史背景等,以便在教学过程中使用。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进行小说阅读教学时,教师需要采取一些方法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例如,可以通过展示小说的封面、介绍小说的背景故事或者给学生讲述小说的一些精彩片段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观点,从而引起他们对小说的兴趣。
三、注意阅读技巧的教导阅读小说需要一定的阅读技巧,教师在进行小说阅读教学时应该注意教导学生相应的技巧。
例如,教师可以教学生如何确定主题、如何分析人物形象、如何理解复杂的情节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讨论小组等活动来培养他们的阅读技巧。
通过教导学生相应的技巧,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小说。
四、提供问答指导在学生阅读小说的过程中,他们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教师可以提供相应的问答指导。
例如,当学生不理解某个情节时,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注意相关的细节和线索;当学生对某个人物形象感到困惑时,教师可以帮助他们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动机。
通过提供问答指导,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的问题,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五、开展综合性活动除了阅读小说本身,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一些综合性活动来深化学生对小说的理解。
例如,可以要求学生写一篇小说的读后感,或者组织学生进行小说改编的创作活动。
小说单元教学设计和实施方案
小说单元教学设计和实施方案小说单元教学设计和实施方案序言:小说是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来传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在语文教育中,小说的教学一直是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小说单元教学的设计和实施方案,以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小说的内涵,并培养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1. 教学设计1.1 定义目标:在小说单元教学中,我们需要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以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结果。
这些目标可以包括:1.1.1 理解小说的基本概念和元素,如情节、人物、环境等。
1.1.2 掌握分析小说的技巧,如主题分析、人物塑造等。
1.1.3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如提高阅读理解和解读难点的能力。
1.1.4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撰写读后感、写作文等。
1.2 内容设计:在小说单元教学中,我们可以选择适合学生年级和能力的小说作品,同时设计合适的教学内容。
这可以包括:1.2.1 选择有代表性和有趣的小说作品,如中国经典小说《红楼梦》,外国名著《小王子》等。
1.2.2 分析小说的情节,包括起承转合、高潮、结局等,并让学生参与讨论和解读。
1.2.3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如主要角色的性格特点、行为动作等,并让学生进行人物形象的描写和分析。
1.2.4 探讨小说中的主题和意义,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和理解小说的内涵。
1.2.5 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小说的活动,如朗读、角色剧本表演等,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表达能力。
1.3 教学方法:在小说单元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参与和理解。
这可以包括:1.3.1 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学习和讨论,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和分享观点。
1.3.2 问题导向学习: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讨论和研究来解决问题,增强他们的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3 阅读引导:引导学生有选择性地阅读小说,并通过提问、注释等方式帮助他们理解和欣赏文本。
1.3.4 创意写作: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如编写小说续写、创作新的情节等,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想象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莫泊桑的相关知识,了解小说写作背景;2、理清故事线索和情节;3、探究改变人物命运的原因和人物命运蕴含的哲理性;4、全面评价玛蒂尔德,探讨人物命运与性格的关系;5、拓展学生的思维,从小说中吸取教训;教学重难点1、全面评价玛蒂尔德,探讨人物命运与性格的关系;2、探究改变人物命运的原因和人物命运蕴含的哲理性一、导入今天很高兴能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莫泊桑的小说—《项链》1、莫泊桑及其作品的简要介绍(简要的介绍《羊脂球》《俊友》,引起学生阅读兴趣)2、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他的《项链》,其实一看题目我们就知道这篇小说所有的情节都是围绕?什么展开的?(学生应该能回答到是“项链”)二、复述故事情节,理清小说情节结构,了解人物命运的变化1、复习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2、看图说情节:《项链》这篇小说的情节是围绕“项链”分成四大部分,请同学们看到多媒体屏幕上四幅玛蒂尔德的插图,同学们回忆故事情节,我想请四位同学来简要概括它们的主要内容(给学生2分钟的准备时间,不需要讨论,学生独立思考回忆)板书:借还项链丢识教师总结:生活和玛蒂尔德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就在她的幸福达到顶点时,项链丢了;花了十年光阴还了项链,生活又和她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项链是假的,真可谓是“一夜风流,十年艰辛”,那么是什么造成了玛蒂尔德的命运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呢?三、了解人物的形象,分析人物悲剧原因1、全面分析人物形象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玛蒂尔德的身上肯定有其闪光之处,所以她丢了一串假项链而付出了十年艰辛的代价,从小康之家坠入困顿,才能说是一个悲剧提问1:那么我们先来看看玛蒂尔德身上闪光之处,同学们能不能从小说中看出来?诚实守信、自尊自强、吃苦耐劳(板书)提问2:这样一个灵魂深处还是具备优秀品质的女子为什么以悲剧收场?因为虚荣心作祟,是因为爱慕虚荣的性格导致了她这样的命运,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的“性格决定命运”板书:爱慕虚荣2、初步分析人物悲剧原因小组合作讨论:文章哪些地方体现了玛蒂尔德的虚荣心?作者是怎样刻画她的虚荣心的?联系现实生活中人们虚荣的行为表现,说说玛蒂尔德的遭遇给了你什么启示?(前后四人一组,讨论时间3分钟,讨论完后小组派代表回答)(教师提示可以按情节发展顺序来)(1)序幕部分(借项链前的描写)(可以划出描写马蒂尔德心理的词语)她梦想着追求豪华生活,渴望进入上流社会,而且她觉得凭自己的美貌理应过这种生活;然而现实却是冰冷的、寒酸的,“没有漂亮的服装,没有珠宝,什么也没有”她的梦想与现实之间有着尖锐矛盾,可谓“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正如文中所说“这些东西,在别的跟她一样地位的妇人,也许不会挂在心上,然而她却因此痛苦,因此伤心”这种对不切实际的物质与精神追求的执迷,正可看出她的虚荣(2)“借项链”部分“犹豫不决”、“不断问”——没有见到项链时的不安;“心跳”、“发抖”、“出神”——发现钻石项链时的激动、神往“迟疑”、“焦虑”——担心对方拒绝时的犹豫不安;“跳”、“接”、“亲”、“跑”——得到允许后的兴奋作者通过一系列神态、动作描写刻画她在借项链时的几个心理变化,淋漓尽致地揭示她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精神世界(3)“失项链”部分舞会上的四个“陶醉”(心理描写)长期以来的梦想得到实现,这种欣喜若狂、忘乎所以正反映了她极度膨胀的虚荣心(4)“赔项链”部分提问:十年的艰辛有没有让她彻底清醒过来?第104自然段的心理描写说明她没有改悔,可见其虚荣心是如何深入骨髓、根深蒂固(课文中还有很多地方多体现了玛蒂尔德的虚荣心)教师小结:虚荣心是指以虚假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自尊的心理状态虚荣心是人类一种普通的心理状态“死要面子活受罪”,这是句传统老话,却充分表现了虚荣心常常使人做出没有理智的不成熟的行为虚荣心是最害人的,要想让自己活得快乐、轻松,必须从心里认清它的实质,努力摆脱和远离它,脚踏实地的为理想而奋斗3、深入分析悲剧原因然而,面对这跌宕波折的命运曲线,面对这十年青春换来的砖石项链我们能否把玛蒂尔德十年的遭遇简单地归结于她的虚荣心呢,她其实也是一个有很多优点的姑娘,那么玛蒂尔德悲剧的根源到底是什么?在这里我想补充莫泊桑创作项链的背景(1)教师补充莫泊桑写作背景(多媒体展示)在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资本主义恶性发展,大资产阶级当权,对人民巧取豪夺,政府中贪污风行,社会上道德沦丧,资产阶级骄奢淫逸的糜烂生活和惟利是图的道德观念影响到整个社会,追求享乐追求虚荣,成为一种恶劣的社会风气这种社会风气在小资产阶级当中同样盛行由于这个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地位极不稳定,他们总想摆脱这种处境,跻身于上流行列但是,只有少数人获得成功,而大多数在资本主义的竞争中落入更悲惨的遭遇然而,在当时,羡慕上流社会,追求虚荣,已经成为这一阶层人们的普遍心理特征之一莫泊桑写了不少作品讽刺揭露小资的庸俗、势利和虚荣《项链》就是其中精品之一,玛蒂尔德就是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2)讨论:其实在我们课文中也有这种社会风气的,体现文中哪些地方可看出这种虚荣浮华的社会风气?(同桌之间讨论)(3分钟)①“因为在妇女,美丽、丰韵、娇媚,就是她们的出身;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就是她们惟一的资格”②其他人物也爱慕虚荣路瓦栽先生:她之所以花很大力气弄到那张请柬并且为此“得意扬扬”,是因为晚会的请柬“大家都希望得到,可是很难得到;一向很少发给职员”,并且“这是一个好机会”,“在那儿可以看见所有官员”他的醉心名利、爱慕虚荣是显而易见的③佛莱思节夫人:她之所以去珠宝店买漂亮的青缎盒子来装假项链,又不告诉玛蒂尔德项链是假的,是为了使这挂至多只值五百法郎的假项链看起来像钻石项链,又用这挂假项链来显示富有、抬高身价她同样爱慕虚荣师:个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都是特定社会环境下的产物当时的法国社会崇尚的就是这么一种虚荣浮华的风气,生活于其中的玛蒂尔德又怎能不受其影响呢?(3)现在咱们在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玛蒂尔德的悲剧根源到底是什么?时代的悲剧(板书)(4)小结:造成玛蒂尔德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内因来说,她所追求的目标是刹那间的虚幻,这不切实际的目标注定了她的悲剧命运;她性格中的虚荣和享乐,也是她的悲剧命运的根源从外因来说当时社会虚荣浮华的风气,是造成她的悲剧命运的重要原因,如果说丢项链是偶然的,那么她的悲剧就是必然的但我们,更多地要吸取她性格缺陷和目标虚幻对人生影响的教训,为我们的青春提供丰厚的精神基础四、板书玛蒂尔德借还项链丢识爱慕虚荣性格的悲剧时代的悲剧祝福教学目标:1.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3.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教学重点: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
教学难点:祥林嫂悲剧的根源。
教学课时:四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通读全文,理清脉络,整体感知全文。
一、导入在中国的现代作家中,没有哪一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有鲁迅这们深刻而又具体,没有哪一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有鲁迅这样执着而又犀利,那么是谁让祥林嫂落到了那么悲惨的境地?让我们走进《祝福》,走进我们民族的昨天,也走进鲁迅先生伟大的心灵。
学生介绍鲁迅,教师补充。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主要作品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且介亭杂文》等专集;中篇小说《阿Q正传》(1921年12月)二、解题1.背景介绍《祝福》写于1924.2.7.,是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后收入《鲁迅全集》第二卷。
鲁迅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不久就失望了。
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后,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
鲁迅在《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
这一时期的鲁迅基本上还是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还不可能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观察,有时就不免发生怀疑,感到失望。
他把这一时期的小说集叫做《彷徨》,显然反映了其时自己忧愤的心情。
但鲁迅毕竟是一个“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决不会畏缩、退避,而是积极奋斗。
《祝福》这篇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2.关于“祝福”“祝福”是旧时浙江绍兴一带曾经流行过的一种迷信习俗。
每当旧历年底,地主和有钱人家举行年终大典,杀鸡、宰鹅、买猪肉,并将三牲煮熟作为“福礼”,恭请天神和祖宗享感谢他们保佑当年“平安”,并祈求来年“幸福”。
三、检查预习1.字词。
钝dùn响寒暄xuān瓦楞wǎléng悚sǒng然踌蹰chóu chú谬miù种俨yǎn雪褥rù瑟sè瑟有声尘芥jiè堆形骸hái颊jiá贺家墺ào荸荠bíqí呜咽yè驯xùn熟敛liǎn怔怔zhēng咀嚼jǔjué渣滓zhāzǐ瞥piē门槛kǎn惴惴zhuìzhuì蹒跚pán shān2.小说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环境的描写,塑造各种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广泛地、多角度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作品。
明确: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理清小说思路,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一、整体感知1、理清小说思路四人一小组研究并为“祥林嫂”梳理一生的主要经历。
祥林嫂年一生经历:与样林结婚。
春上死了丈夫。
冬初逃出家中,经卫老婆子介绍,到鲁镇做工。
后被抓回,春上被逼改嫁,年底生阿毛。
丈夫患伤寒死去。
四岁的阿毛春上被狼衔去。
小屋被收,秋天经卫老婆子介绍,回到鲁镇做工。
祭祀时很闲,只烧火。
年底柳妈建议她去土地庙捐门槛。
近秋到土地庙捐门槛。
冬季祭祖时节,仍不让她拿酒杯和筷子。
可能被赶出鲁四老爷家。
沦落为乞丐。
凌晨离开人世。
2、情节梳理(板书)序幕——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结局——祥林嫂寂然死去开端——祥林嫂外逃初到鲁镇发展——被劫被迫改嫁高潮——祥林嫂再到鲁镇(捐献门槛,未能赎罪,被逐,沦为乞丐)尾声——祝福景象与我的感受二、文本研读1、提问:这篇小说是按时间顺序叙述,还是另有安排?明确:本文在序幕以后就写出了故事的结局,这是采取了倒叙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