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标点符号知识点汇总
高考语文标点符号题知识点总结
高考语文标点符号题知识点总结高考语文考试中,标点符号题是非常常见的题型。
在这种题型中,考生需要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来表达对一段或多段文本的理解和归纳。
因此,对于考生来说,掌握高考语文标点符号题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总结高考语文标点符号题知识点,帮助考生更好地备战高考。
一、逗号的使用1. 用逗号隔开并列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
如:她喜欢听音乐,看电影,阅读小说。
2. 用逗号隔开长的修饰语。
如:在风景优美的田间小路上,我们散步了一整个下午。
3. 用逗号隔开句中的插入语。
如:嘿,你听说过那条绿色的小龙吗?4. 用逗号隔开省略成分。
如:她去上课了,我也要去。
二、句号的使用1. 用句号表示陈述句结束。
如:他家住在小区里。
2. 用句号表示祈使句结束。
停止说话。
3. 用句号表示感叹句结束。
多么美丽的风景!4.用句号表示省略。
如:我买了一本书,他也买了。
三、问号和感叹号的使用1. 用问号表示疑问句结束。
如:你喜欢她吗?2. 用感叹号表示感叹句结束。
如:多么好的天气啊!四、分号的使用1.用分号连接两个已经很长的句子。
如:他无法忍受这种状况;他开始寻找一份新的工作。
2.用分号在列举中引入小项。
如:今晚我想要吃三明治汉堡;三明治里面要加上生菜、番茄、火腿和奶酪。
五、冒号的使用1. 用冒号表示列举的开头。
如:他需要的东西有很多:爱、工作、健康、还有家庭。
2.用冒号引出语言的引用。
如:她对我说:“我很喜欢你。
”六、括号的使用1.用括号引入注释或解释。
如:她正在读一本一本书(她每年都要读50本以上)。
2.用括号表示缩略语。
如:骄傲自信(ABC)是成功的关键。
七、破折号的使用1.用破折号表示关系或强调。
如:我的家人——他们才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2.用破折号表示举例。
爱好运动——打篮球或者跑步——是非常健康的习惯。
总之,高考语文标点符号题涵盖了多种类型的标点符号使用,考生需要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实践中不断加强。
高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
4.对下列各句中的冒号和文中“中国制造面临过这样的为难”后的
冒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 C )
以高铁为镜,我们涵养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毋庸讳言,中 国制造面临过这样的为难:号称是世界工厂、制造大国,老百姓却舍 近求远,去国外抢购保温杯、电饭煲、马桶盖等普通日用品。中国 高铁凤凰涅槃的过程,为中国制造突围提供了有益借鉴。 A.做,要靠想来指点;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是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 B.张华考上了北大,在化学系学习;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 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C.有关符号人生的描述是:经历是逗号,挫折是顿号,爱情是着重号,学 习是冒号,回忆是省略号。
3.省略号 (1)省略号后面不能再用“等”“等等”“之类”。 (2)并列的词语三个以上才能用省略号。 第二代无绳电话采用了数字技术,主要有泛欧美字无绳 电话、个人便携式电话、个人接入通讯系统……等,具有双 向互呼性能。 (3)状语内部或定语中心词之间不能用省略号。 被人随便辱骂、踢打……的时候,我总是昂着头。 (4)省略号可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或说话断断续续、 沉默不语。(与破折号的近似用法相区分)
[解析] 文中“绝大多数”前的逗号表示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 间的停顿。A项,表示句子内部谓语与宾语之间的停顿。B项,表示 句子内部状语后边的停顿。C项,表示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 D项,表示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停顿。
2.下面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
[甲]在名利前多一点清亮,少一点污浊,在感情上多一点
B.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XXX,有的像小狗一样
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
C.我扑到指点员身上大喊:“指点员,指点员……”
D.嗒嗒嗒……从一座桥上,突然喷出六条火舌,封锁了我军前进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之标点符号使用
• 7.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这颗行星围绕运转的母恒星比太阳略小、略冷,但和太阳一样属于比
较稳定,寿命比较长的恒星。因此,这也是首次在与太阳系类似的恒星 系统中发现宜居行星。
• B.美国宇航局5日发布声明宣布,该局通过开普勒太空望远镜项目证实 了太阳系外第一颗类似地球的、可适合居住的行星。
• 5A【解析】A项,整个句子是陈述句,句末问号应该为句 号。
• 【2023年重庆卷】6.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重庆——德国杜伊斯堡,2011年开通的渝新欧铁路,横跨欧
亚6国,为建立新丝绸 之路经济带打下了基础。 • B.“玉兔”号月球车登月后需要一条“被子”御寒和一个“闹钟”
• A.在远走他乡、辗转天涯时,他才明白为什么那些远离 家乡的人们会那么怀念故乡?
• B.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生哲学,儒家坚持以修身为本, 追求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 C.建立现代科学的三大基石是理论、实验和数学(包括 计算、统计与建立在抽象模型基础上的演绎推理)。
• D.教育部开始实施的新《标点符号用法》,我们要怎样 贯彻:通知各校自行学习?组织骨干教师来培训?
4、用于需要停顿的重复词语之间。 他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辩解着。 5、用于某些序次语之后 例1、在《批评》中他主张的语部顺序是:一、叹词;二、动词;三、名词;四、 副词;五、形容词;六、介词;七、连词;八、助词。 例2、我认为,风格的具体内容不外乎下列四点:甲、题材;乙、用字;丙、 表达;丁、色彩 总结补充: 第一,第二,第三(用逗号) 首先,其次,然后,最后(用逗号) A.B.C.(用实心圆点) 1.2.3.(用实心圆点) (1)(2)(3)无符号
(《秦牧吴紫风答记者问》)源自4.用在总结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 例1: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5.用在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以总结上文。 例:“想不通,九条牛也拉不回;想通了,不要人说就直往前冲:他就是这 样一个直性子。” 6.用在问/答、说、想、是、即、写道、认为、证明、表示、指出、宣布、 如下等词语的后边,表示提取下文。 注意:“某某说”等提示语在引文前用冒号,在引文中用逗号,在引文后 用句号。 例1: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大桥就要通车了,请大家咬紧牙关,做最后 冲刺。” 例2:“大桥就要通车了,”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请大家咬紧牙关,做 最后冲刺。” 例3:“大桥就要通车了,请大家咬紧牙关,做最后冲刺。”他环视了一下 会场说。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
二、常见的标点符号
(六)感叹号
1. 概念 感叹号也称叹号或惊叹号,用于句子 结尾,表示惊叹、感叹。
(1)感叹句末尾的停顿,用感叹号。 花园里的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真美啊! (2)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用感叹号,如下命令、提出强烈 要求等。 你给我住嘴! (3)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用感叹号。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3)注意冒号的提示范围,冒号提示内容的末尾用句号。 在一些家庭采访中,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作业多,作业时间长, 有时做作业到深夜。 这些情况在全国多处学校都存在。 (4)冒号的提示作用要发挥到句子的末尾,不能只管到句中。 如果只管其中的一部分,则只用逗号、破折号或不用。 本市文坛的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 生。 ( × 冒号使用不当)
(6)太短的并列成分间,尤其是约定俗成的词语,不停顿也不 会产生歧义,不不开的,和公 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7)标有引号、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如果有 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如引语或书名号 之后还有括注),则要用顿号。
(6)冒号不能与“是”“即”等字词同时使用。 对于施工中出现的安全事故苗头实行“三不放过”:即没查出 原因不放过,当事人和施工人员没有深刻认识事故苗头的后果不放 过,整改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冒号改逗号) (7)同一句中不能用两个冒号。 晚上开大会,张书记宣布: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持 证上岗,二是脱产培训。(两个冒号中应有一个改为逗号)
(2)表示特定称谓或着重指出的部分。 一氧化碳中毒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煤气中毒”。 (3)表示讽刺或否定。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4)引文内又有引文时,外面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的一层用 单引号。 (一位大娘)接着解释:“收豆子、红薯的时候,獾正肥哩。 肉香、油多。俗话说‘八斤獾肉七斤油’啊。”
高考语文标点符号的知识点
高考语文标点符号的知识点(一)标点符号的作用:1、表示停顿:例:①爸爸、妈妈上班去了。
②爸爸,妈妈上班去了。
③ 爸爸:妈妈上班去了。
(剧本中的台词)2、表示语气:在书面语言里,句子的四中语气要用不同的标点符号来表示。
例如:①理想是希望的升华。
(陈述语气) ②你的理想是什么?(疑问语气)③黄山的风景多美啊!(感叹语气)上面用三种标点符号表示三种语气。
祈使语气根据语气的强弱,分别用叹号或句号表示。
高考语文标点符号的知识点(二)标点符号的用法:(一)点号的用法:句号、问号、叹号三种点号都是表示句末的停顿和全句的语气的,叫做句末点号。
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四种点号都是表示句中停顿的标点称为句中点号。
1、句号表示陈述句完了之后的停顿。
陈述句的句调一般是平调。
例如:①春天的白花送来花香。
②我们已经看到,黄河东留万里,最终还是流入蔚蓝色大海。
祈使句句末常用叹号,但如果语气较弱,不读急降调,而接近平调,也可以用句号。
例如:④这几天我比较忙,以后再找时间谈吧。
特殊情况①在“虽然…但是…”和“尽管…但是…”这两种句式中,“但是”之前不能用句号。
②除上面所说的两种句式外,“但是”之前可用句号也可不用。
例如:⑤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废除了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
但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
(《宪法?序言》)⑥“”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阶段,总要总结,但是不必匆忙去做。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2、问号表示一句问话完了之后的停顿。
⑴疑问句的句调一般是上扬的。
例如:①什么?鲁大海?他!我的儿子?⑵反问句末了一般也用问号。
例如:②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牺牲了他们的生命,使我们每个活着的人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难道我们还有什么个人利益能牺牲,还有什么错误不能抛弃吗?⑶选择问句、主语和谓语倒状的问句,中间停顿用逗号,全句末尾用问号。
例如:③通宝,你是卖茧子呢,还是自家做丝? ④怎么了,你?⑷并列问句中间可用问号。
高三语文标点符号知识点
高三语文标点符号知识点一、逗号(,)1. 用于并列的词、短语、分句之间,起连接作用。
例如:天空湛蓝,白云飘飘。
2. 表示呼应关系。
例如:晨曦之中,鸟儿开始歌唱。
3. 用于修饰语、插入语的前后。
例如:这本书,我已经读过两遍了。
4. 用于列举的成分之间。
例如:她喜欢吃苹果,葡萄,橙子等水果。
5. 用于引述直接引语的前后。
例如:他说:“明天会更好。
”二、句号(。
)1. 用于陈述句、祈使句、反义疑问句的末尾。
例如:我喜欢阅读。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你愿意去看电影,是吗?2. 用于省略其他修饰成分的句子末尾。
例如:她很漂亮。
三、问号(?)1. 用于疑问句的末尾。
例如:你喜欢吃西瓜吗?2. 用于表示反问语气的反义疑问句。
例如:你不会都会开车吧?四、感叹号(!)1. 用于感叹句的末尾。
例如:多么美丽的风景啊!2. 用于表示紧迫、强调或命令的祈使句。
例如:快点走!五、冒号(:)1. 用在引语、对话、对联之后,引出具体内容。
例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六、分号(;)1. 用于分隔并列的句子成分。
例如:他喜欢打篮球;她喜欢读书。
2. 用于分隔较长的列举内容。
例如:他买了很多水果:苹果;橙子;葡萄。
七、引号(“”)1. 用于引述直接引语。
例如:他说:“我很高兴见到你。
”2. 用于表示特指含义的词语。
例如:他是个“学霸”。
八、括号(())1. 用于插入补充内容、解释、注释等。
例如:这个单词的意思是(爱的表达)。
九、破折号(—)1. 用于表示语气的转折、强调或提供补充说明。
例如:他真的很聪明——而且他还是个好人。
十、省略号(……)1. 用于省略内容,表示有未完的意思。
例如:你是我的至爱……以上是高三语文标点符号的一些常见知识点。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可以让文章更加准确和流畅,希望同学们在写作过程中能够注意标点符号的运用,提升文章的表达能力和阅读体验。
高考语文标点符号必考知识点大全
高考语文标点符号必考知识点大全高考标点符号,记住这些,这种题型的基本上不丢分!一、顿号1、用于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
例1:中国共产党是光荣、伟大、正确的党。
例2:周恩来是民族英雄、党的领袖、开国元勋、人民公仆、世界伟人。
2、数字相连表概数,中间不用顿号。
例3:我刚要跨过大门,被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子捉住了。
3、集合词语内不用顿号。
例4:别不分青红皂白,见人就埋怨。
(工农业/指战员/科学技术/调查研究/教职员工/男女老少/父母/师生)4、顿号与连词不能同时使用。
例5:孩子们给在地里劳动的父母送来了开水、地瓜和煎饼。
所谓同时使用是指用于一处,起相同作用。
例如:开水、地瓜、和煎饼。
5、并列成分后带有语气词不用顿号。
例6: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很熟悉的。
6、并列成分出现不同层次,大并列用逗号,小并列用顿号。
例7: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7、并列的主语、宾语根据并列成分短长选用顿号或逗号。
例8:他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例9: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鲜艳的山花,使年轻人深深地陶醉了。
并列的主语、宾语被同一修饰语修饰时一般用顿号。
8、并列的定语、状语间一般用顿号。
例10:年仅三十岁、无儿无女、重病在身的老王,是老红军。
例11:他也跟着大摇大摆、若无其事地走进会场。
后置的并列定语间用逗号。
/并列的介宾短语作状语,之间一般用逗号。
9、并列的谓语、补语间一般用逗号。
例12:我走后,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例13:这个故事讲得真实,感人。
共带一个宾语的并列谓语间用顿号。
/并列补语不需要强调时,之间用顿号。
标题中的并列一般用空格或连词表示而不用顿号。
/复指造成的并列成分间一般用逗号。
二、逗号1、不要在不该停顿时用逗号。
例14: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使句子支离破碎。
2、该用句号作结时不要用成逗号。
例15:中国领导人决心防止“非典”的再次爆发,卫生部长吴仪表示愿意改革中国的卫生保健体系,这给国际卫生官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高考标点符号用法知识点分类梳理
高考标点符号用法知识点分类梳理一、基本标点符号用法(包括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分号、引号、括号)逗号(,):用于分隔主句和从句、并列词语、插入语、对等词语等。
句号(.):表示句子的结束,用于陈述句、祈使句、感叹句等。
问号(?):表示疑问句的结束。
感叹号(!):表示感叹句的结束。
冒号(:):用于引出例证、解释说明、列举、引言等。
分号(;):用于分隔长句内部的成分,或者分隔几个并列的句子。
引号(“”):用于引用他人的话、引用书籍、报纸等资料的片段。
括号((、[]、{}):用于插入附加说明信息、补充说明信息等。
二、连接标点符号用法(包括连词、并列关系、复合句等)连词(如“而、所以、因此、但是、然而”等):用于连接两个句子、两个短语或两个词。
并列关系(如“和、与、或、还有、或者”等):用于连接并列的词语、短语、从句等。
复合句(如“虽然、因为、如果、尽管、然而”等):用于在复合句中表示因果关系、条件关系、让步关系、对比关系等。
三、省略号用法省略号(……):用于表示省略、暗示或者句子未完等情况。
四、引用标点符号用法(包括破折号、书名号等)破折号(,):用于表示插入语、并列成分、解释说明等。
书名号(《》):用于引用书籍、报刊、文章等的名称。
五、标点符号辅助修辞用法(包括句点、问号、感叹号、逗号等)句点(。
):用于表示停顿、留白、达到完整意义等。
问号(?):用于表示疑问、疑虑、怀疑等语气。
感叹号(!):用于表示强烈的愤怒、惊讶、赞叹等情感。
逗号(,):用于表示轻微停顿、分隔并列成分等。
六、标点符号修辞手法(包括排比、对仗、对偶等)排比:通过重复使用相同或相近的词语或句式,以增强修辞效果。
对仗:通过对称排列的结构和词语,以达到平衡、和谐的修辞效果。
对偶:通过使用相对或对立的词语、短语、句子,以突出主题、对比等。
七、标点符号用法总结。
标点符号知识点大汇总高考
标点符号知识点大汇总高考【高考必备】在高考英语写作中,标点符号的应用是一个常被忽视并容易出错的地方。
恰当地使用标点符号不仅可以提升文章的表达能力,还能使文章结构更加清晰、条理更加分明。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一些常见的标点符号知识点,希望能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一、逗号(,)逗号是用于分隔一句话中的主要成分和次要成分、列举事物、连接并列成分等的标点符号。
1. 逗号的用法1.1 分隔主句和从句:He said, “I am tired.”1.2 分隔并列成分:She is smart, beautiful, and talented.1.3 分隔并列短语、分句:I went to the store, bought some groceries, and returned home.1.4 分隔长句中的插入语:The boy, who was sitting beside me, played the guitar.1.5 分隔相同成分的列举:I need to buy eggs, milk, and bread.2. 注意事项2.1 逗号不可与连接词一起使用:He went to the store and, bought some groceries.2.2 逗号不可用于分隔定语从句和名词从句中的主语和谓语。
2.3 不要滥用逗号,需要根据具体语境合理使用。
二、句号(.)句号用于标示句子的结束。
使用句号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句号的用法1.1 陈述句:She is a doctor.1.2 省略句中的一个或多个词:He is a student; she, a teacher.1.3 缩写词的结尾:e.g. = for example.2. 注意事项2.1 句号通常出现在句子的最后,不可多次使用。
2.2 句号后若接引号,引号应位于句号之内。
三、问号(?)问号是用于表示疑问句的结尾标点。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问号的用法1.1 一般疑问句:Are you going to the party?1.2 特殊疑问句:What is your favorite color?1.3 反问句:You finished your homework, didn't you?2. 注意事项2.1 问号通常出现在句子的最后,不可多次使用。
(完整版)高考语文标点符号知识归纳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专题-----标点符号解读考点常用的标点符号有点号和标号两大类。
点号包括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句号、问号、叹号;标号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
课标与教材对标点符号这一考点的相关要求是:了解标点符号的书写规则、用法及其位置。
标点符号考题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和断句题。
如给一段没有标点的文字加上标点符号,改正一段文字中用错的标点符号,为一段文字选用恰当的标点符号,理解一段文字中某一标点符号的用法,等等。
解答标点符号试题,至关重要的就是要掌握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和作用,弄清标点符号的书写位置。
知识归纳一、顿号、逗号、分号的使用1、顿号是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分句之间不能用顿号)。
但并列性的谓语、补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
如:这个省今年的水利建设,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你要不断地进步,识字,生产。
他的故事讲得真实,感人。
2、带语气词的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
如: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熟悉的。
3、并列词语中已使用连词“和、或、及、与”等,不能再用顿号。
如:我国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
(一般情况下,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使用连词而不用顿号)4、相邻的数字表示约数,不用顿号。
如:他已经走了有三四里的路了。
注意:要区别于表示两种并列的情况。
如:国内的大学要求学生在一、二年级时都必须选修一门外语。
5、集体词语之间关系紧密,不用顿号分隔。
如:公安干警、中小学生、大专院校、男女老少等。
6、表并列性的引号、书名号之间不用顿号,一定要用,只能使用逗号。
如:近期我观看了许多出色的电影,如《英雄》《无间道》《美丽人生》等。
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学习”“向孔繁森致敬”的口号。
7、并列词语注意分类,小的用顿号,大的用逗号;分句间小的用逗号,大的用分号,甚至句号。
如: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高考语文考前必备标点符号常见考点解释
第一篇基础知识识记一标点符号常见考点解释(一)冒号1.起总领或总结作用。
2.管辖范围一般管到句号为止。
3.后面有提示作用的词出现时不用冒号。
①成品图书的质量标准分为二级:即合格品、不合格品。
(×,冒号后面不能用“即”)②成品图书的质量标准分为二级,即:合格品、不合格品。
(√,“即”后面可用冒号) 4.一个句子中一般不能有两个冒号。
(二)书名号1.标示书名、篇名、刊物名、报纸名等。
2.标示电影、电视、音乐、诗歌、雕塑等各类用文字、声音、图像等表现的作品的名称。
(三)问号1.有疑问才用问号,非疑问句句末不用问号。
①你要到哪里去?(√)②我不知道你要到哪里去?(×,问号应改为句号)2.选择问句句末用问号,句中各项之间用逗号。
我们是革命呢,还是要现大洋?(√)3.连续问句各句都用问号。
你是谁?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4.倒装问句问号放最后,中间用逗号。
①到底去还是不去?我的小姑奶奶。
(×)②到底去还是不去,我的小姑奶奶?(√)(四)引号1.引号与句末点号的位置关系。
(1)引用部分独立成句的,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
①李白的诗多豪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他最喜欢这两句诗。
(√)(2)引文不完整,或虽完整但只作为整句话的一部分,句末点号放在引号的外面或不用。
①引文结束前不需停顿,那么其后不能有任何标点符号。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的行动写照。
(√)②引文结束时刚好需要停顿,那么句号应在引号外面。
徐悲鸿笔下的马,如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注一般来说,凡是前面用了冒号,后面的引文便是独立成句的,句末点号应在引号里面。
2.直接引用在句前、中、后。
①某某说:“×××。
”(句首)②“×××,/。
”某某说,“×××。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课件
20.与“等”并用
参加这次献爱心活动的有公务员、警察、教师……等 社会各界人士。 表列举的省略号功能和“等”“等等”相同,只能 保留其一。
21.与“即”“就是”等词并用
生长在人际罕至的雪线以上的灵花异草,据说是 稀世之宝——即一种很难求得的妇科良药。
此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同“即”“就是”等意 思,只能保留其一。
10.引号“” 表示文中引用的部分。引号有双引号和单引号两种。 一般用双引号,引文内还有引文,就用单引号。连续 引用几个文段时,每段开头都要用前引号,只在最后 一段用后引号。 1.表示引语 直接引用。引语指行文中引用他人的话 。成语、格言、诗词等, 也包括拟声词、音译词。 2.表示特定称谓。特定称谓指具有某些特点的名称、 简称、专用术语以及纪念日等。 3.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强调。特殊含义指引号中的词语 在其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产生了新的意思。 4.表示否定和讽刺。 注意: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 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答案:
(1)太阳出来了,阳光下出现了五彩缤纷的景象:洁白的墙、青翠的叶 、鲜红的花、它们把大地装点得更俏丽。 (2)“没事,” 山花听了说,“ 你将来会成为一名舞蹈演员的。” 山 雀也在一旁说:“对啊!对啊!”
(3)“吱,吱……”老鼠大叫,“兄弟们,我搞到了一本《猫的故事》 快来看啊!”
(4)老信天翁搔搔头说:“让我想想,对,天有一个女儿。我曾听人们 讲过一个故事,叫《天女散花》,‘天女’自然是天的女儿。”
(5)人们为姑娘们俊俏的容貌,婀娜的舞姿,优美清新的唱腔赞叹不已 。
(6)今天,我们五、六年级的同学为校园栽树,同学们有的挖坑,有的 浇水,有的扶着小树,大家的干劲真大啊!
2.它把自己勤奋创造的满身宝物献给人民 叶可以喂蚕 枝条可 以造纸 种子可以榨出高级润滑油 蓖bì 麻这种毕生为人民造 福的品德 不是很伟大 很高尚么( ) A ;,,…… ,、。 B 。,,。,,。 C :,,…… ,,? D :,,…… ,、! 3.巧加标点。
考试必会标点符号
考试必会·标点符号
一、问号
1.有疑问词,但是陈述语气,不用问号。
2.连续问句,各问句都要用问号
3.选择问句,只在句末加问号。
二、顿号与逗号
1.大约数不加顿号
2.相邻数字,中间加顿号
3.语气助词并列词用逗号
4.书名号双引号并列,不加顿号
5.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6.作补语、谓语的并列成分用逗号
三、双引号
1.表示直接引用
2.表示着重强调
3.表示特殊含义
4.表示特定称谓
5.表示否定或讽刺
(补充:①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
②引文不完整或作为说话内容的一部分,句末点号放在引号外面。
)
四、破折号
1.表示解释说明
2.表示声音延长
3.表示话题转变
4.表示意思递进
5.表示话没说完
五、省略号
※注意:省略号和“等”不能同时出现。
1.表示引文的省略
2.表示列举的省略、重复词语的省略、递增次数的省略。
3.表示内容的省略
4.表示说话断断续续(吞吞吐吐)或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
5.表示话没说完(语意未尽)
6.表示语意的跳跃或转折。
六、分号
1.并列关系的分句之间用分号。
2.句子没出现逗号,就不能出现分号。
(停顿时间由短到长,使用先后顺序是:顿号>逗号>分号不可越级使用)
七、补充考点:
1.提示语在前,用冒号。
提示语在中间,用逗号。
提示语在后,用句号。
常考标点符号超全整理
2024届高考一轮备考常考标点符号(超全整理)(本讲义根据《标点符号用法》国家标准GB/T 15834-2011版和近年全国卷考题整理)标点符号的种类问号区别选择问和连续问①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你呢,还是我呢?(选择问)你我都不能去吧?②你要走了吗?几时?我陪你去吗?(连续问)叹号逗号顿号◆逗号、顿号表示并列词语之间停顿的区别逗号和顿号都表示停顿,但逗号表示的停顿长,顿号表示的停顿短。
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一般用顿号,但当并列词语较长或其后有语气词时,为了表示稍长点的停顿,用逗号。
(1)我喜欢吃的水果有苹果、桃子、香蕉和菠萝。
(2)我们需要了解全局和局部的统一,必然和偶然的统一,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3)看游记最难弄清方向,前啊,后啊,左啊,右啊,看了半天,还是不明白。
◆逗号、顿号在表列举省略的“等”“等等”之类词语前的使用并列成分之间用顿号,末尾的并列成分之后用“等”“等等”之类词语时,“等”类词前不用顿号或其他点号;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末尾的并列成分之后用“等”类词时,“等”类词前应用逗号。
(1)现代生物学、物理学、化学、数学等基础科学的发展,带动了医学科学的进步。
(2)写文章前要想好:文章主题是什么,用哪些材料,哪些详写,哪些略写,等等。
分号◆顿号、逗号、分号在标示层次关系时的区别句内点号中,顿号表示的停顿最短、层次最低,通常只能表示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分号表示的停顿最长、层次最高,可以用来表示复句的第一层分句之间的停顿;逗号介于两者之间。
若分句内部已用逗号,分句之间就应用分号。
用分号隔开的几个并列分句不能由逗号统领或总结。
(1)第一中学的校长、主任,第二中学的校长、主任都来开会了。
(2)有的学会烤烟,自己做挺讲究的纸烟和雪茄;有的学会蔬菜加工,做的番茄酱能吃到冬天。
(3)动物吃植物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把整个植物吃掉,如原生动物;有的是把植物的大部分吃掉,如鼠类;有的是吃掉植物的要害部位,如鸟类吃掉植物的嫩芽。
高考语文标点符号的知识点
高考语文标点符号的知识点语文是高考中的一门重要科目,而标点符号则是语文中的一个关键方面。
准确使用标点符号不仅能够调整语句的节奏和呼吸,还能够有效地传递信息和表达情感。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考语文中常见的标点符号,以及它们的用法和注意事项。
一、句号(。
)句号是表示句子结束的标点符号,用于陈述句、祈使句和一部分感叹句的句末。
句号用于简洁明了地结束一个句子,使句子更具有独立性。
例如:“我喜欢读书。
”这句话通过句号的使用,清晰地表达了主语的喜好。
二、问号(?)问号是表示疑问句的标点符号,用于表示提问的语气。
问号常常用于疑问句的句末。
例如:“你去过北京吗?”这个句子通过问号的使用,明确地表达了发话人的疑问。
三、叹号(!)叹号用于表示感叹的语气,用于感叹句或者疑问句中带有感叹语气的句子,叹号常常用于接近于感叹的带疑问的句子的句末。
例如:“多么美丽的风景!”这句话通过叹号传达了发话人对美丽风景的感叹之情。
四、逗号(,)逗号的作用非常多,主要用于分割句子中的语义成分,使句子显得更加流畅、自然。
1. 用于分隔并列成分。
例如:“他们吃饭,喝茶,聊天。
”逗号将吃饭、喝茶和聊天这几个并列的动作分隔开来。
2. 用于分隔长句的主谓宾成分。
例如:“小明,你完成作业没有?”逗号在句子中起到分隔主语和谓语的作用。
3. 用于分隔句子中的插入语。
例如:“你知道吗,他上了大学。
”逗号将插入语“你知道吗”和主句分隔开来。
五、引号(‘’、“”)引号常常用于标明直接引语或者表示特殊含义。
中文中引号通常使用全角引号,英文中则使用半角引号。
1. 用于标明直接引语。
例如:“老师说,‘你们要好好学习’。
”这句话通过引号的使用,直接引用了老师的话语。
2. 用于标明特殊含义。
例如:“他是个‘天才’。
”这句话通过引号的使用,暗示了天才这个词的特殊含义。
六、冒号(:)冒号多用于引出具体内容、解释说明或列举事例等。
例如:“他有一个梦想:成为一名科学家。
”这句话通过冒号引出了他的梦想。
高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一)七大点号1.顿号(、)用法:①如果句子内部并列成分不属于同一层次,则小的并列成分用顿号,大的并列成分用逗号。
②并列词语或句子之间用了连词,连词前不再用逗号。
③邻近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约数时中间不用顿号。
例如: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姑娘。
④数字省略语且表示明指,中间用顿号。
例如:高三年级四、五班。
⑤固定的集合性并列短语,尤其是一些约定俗成的词语中间不停顿也不会产生歧义,不必使用顿号。
例如:“中小学”“省市领导”“城乡结合部”等都是集合性并列词语;中西部的发展。
⑥标有引号、书名号的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
⑦若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或书名号之间应使用顿号。
例如: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秋浦歌》)、“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
⑧用于某些序数词(不带括号的汉语数字或天干地支)之后。
不带括号的阿拉伯数字、拉丁字母或罗马数字后跟下脚点。
例如:“我准备讲两个问题:一、逻辑学是什么?二、怎样学好逻辑学?”2.逗号(,)用法:①句子内部如果主语较长,或需要强调主语,或主语后有语气词,主谓之间有逗号。
例如:你啊,还是那个老样子。
②较长的谓语中间和宾语中间的停顿用逗号。
③强调的成分和其他成分之间如需要停顿都要用逗号。
例如:内中一个破碗,空的。
④句子并列成分,如带有语气词,应使用逗号。
例如:同学们送来了很多礼物,什么笔啊,书啊等一大堆。
⑤并列词语作谓语或补语时并列词语之间使用逗号。
例如:这本书写得真实,感人。
⑥并列词语或短语为强调部分,中间用逗号隔开。
例如:“你必须带三样东西:钢笔,录音机,照相机。
”⑦较长的并列短语之间用逗号。
例如:这反映政治的清明,民族的团结,人民的幸福。
⑧用顿号表示较长、较多或较复杂的并列成分之间的停顿时,最后一个成分前可用“以及(及)”连接,“以及(及)”之前用逗号。
例如:压力过大、工作时间过长、作息不规律,以及忽视营养均衡均会导致健康状况的下降。
⑨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连接时,末尾的“等等”前也用逗号。
专题02 顿号+逗号+分号+冒号+问号+叹号-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突破 (原卷版)
战2024年高考之标点符号专项突破系列二(顿号+逗号+分号+冒号+问号+叹号)原卷版考点说明: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是针对句子内部结构层次的。
对于点号,要明确点号表示停顿的长短关系:顿号<逗号<分号<冒号<三个句末点号(句号、问号、叹号)。
最近几年标点的考查热点虽然是几大标号,但是了解一些常用点号的用法也是备考之必须。
突破五大点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问号+叹号一、顿号基本使用规则:①句子内部并列词语或并列短语之间用顿号。
例1.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
例2.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人才。
②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
并列结构内部又包含并列词语时,为了分清层次,大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如: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
③较长的并列成分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例: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流水,这鲜艳的山花,让人陶醉。
④概数之间不用顿号例:十二三岁七八个人⑤集合名词之间不停顿,不用顿号。
例:公安干警中小学生大专院校男女老少⑥并列谓语和并列补语之间不用顿号。
例1.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例2.树上的苹果长得大大的,圆圆的,红红的,真诱人!⑦带有语气词的并列词语间不用顿号。
例: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熟悉的。
强化训练:1.(2020·沙坪坝·重庆一中高三月考)语文老师对张艳军同学的作文片段作出以下修改,请根据要求作答。
①艺术家不必致力于个人才华的提升。
(论点与后文内容不相符)画家布莱克说:“我什么都不需要做,神灵通过我完成一切。
”《蝴蝶夫人》的作者普契尼也说:(顿号改为逗号)这部歌剧的音乐是直接由上帝口述给我的;我只不过是功能性地将它写在纸上,然后分享给大众。
李白在《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说:②大块假我以文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标点符号知识点汇总一、顿号表句中较短的并列词语或短语之间的停顿。
一般为词、短语的并列,合起来做同一成分,句子间并列不能用顿号。
注意:1.表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1)他三十六七岁距这里二三里(2)这个小孩有四五岁(3)今天做值日的是四、五组(4)他曾经教过我高中二三年级的语文。
(第二、第三年级)2. 太短的并列成份间(尤其是一约定俗成的词语),无须停顿也不会产生歧义,可不用顿号。
如:中小学生省市领导城乡交流工农兵调查研究3. 并列词语之间有了“和”、“与”、“及”等连词,连词前不再用顿号。
(顿号不能和“和”“或”同用)我国科学、文化、艺术、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
九六年试题:……有自己的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及教师队伍。
4. 较长的并列成份间可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大雁的歌唱,使年轻人深深陶醉了。
5. 并列作谓语、作补语时,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1)萝卜切得纤细,均匀。
(2)这个故事讲得真实,生动。
(3)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6. 并列成份间已有问号和叹号,不应再用顿号,也不用其它点号。
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学习!”“向孔繁森致敬!”的口号。
7. 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要用逗号。
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新水平。
补充:多层次的停顿,多半是第一层用逗号,第二层用顿号,第三层用“和”类连词。
如:与会专家认为目前知识分子工资偏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工资收入和非工资收入倒挂等问题十分严重。
8. 并列的成分后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间使用逗号。
我们的院子里种了一些菊花啦,月季啦,山竹啦,美人蕉等好多花。
9.同一层次的并列,前几个之间点顿号,后两个之间一般用“和”,顺序不能变。
如:A、B、C和D 这里有桃树、梨树和杏树。
10.互相包含的内容之间不能用顿号。
如:这次受到沙尘暴袭击的共三省五十六个县(市)。
11、分句之间不用顿号。
如:浦东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欢快、昂扬、奋发、正在向辉煌的明天飞去。
12、连词前面不能用顿号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
(“或”是连词。
在不表并列关系的连词前面,无论是“或”,是“和”,是“及”,是“与”,均不能用顿号。
)二、逗号表一句话中间的停顿,比顿号停顿稍长些。
1. 可以用在主谓之间,但一般有一定条件。
(1)主语较长的这巨大的打击和难言的悲痛,几乎把他击倒了。
(2)强调主语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
(3)主语后有语气词你啊,还是那个老样子。
(4)变式句(主谓倒装句)怎么啦,你?(5)谓语是主谓短语,自行车,我骑出去了。
2.用在动词与宾语之间主谓短语作宾语,前边可有逗号。
我曾想,蝴蝶会大概是云南所特有的自然环境的产物吧。
3.用在句首状语后眨眼间,他就把作业做完了。
4.用在独立语后据说,最美的城市应在山与湖之间。
(注意:据说后面不能用冒号) 5.用在部分关联词语后但是,我还有话要对你说。
6.用在后置定语前我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历过的。
7.用介词“把”、“被”等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与谓语联系紧密,一般不用逗号。
这些谬论都已被我国各项建设事业的胜利驳得体无完肤了。
8.有些并列的宾语既可以用逗号,也可以用顿号。
如:记忆的品质包括:记忆的广度、记忆的持久性、记忆的敏捷性。
三、分号表示并列复句内部分句之间的停顿,停顿比逗号要长。
在句中凡用逗号不能很清楚地表并列分句关系的地方就用分号。
(1)他的神色,还是那么的安详;他的举止,还是那么凝重。
(2)侵略者的诺言,骗不了人;他们的武力,吓不倒人。
1、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用分号。
例如:a)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b)在长江上游,瞿塘峡像一道闸门,峡口险阻;巫峡像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每一曲,每一折,都像一幅绝好的风景画,神奇而秀美;西陵峡水势险恶,处处是急流,处处是险滩。
2、非并列关系(如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的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
例如: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3、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也可以用分号。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洲、县、自治县、市;(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分号在复句中使用时注意以下两点1. 在分号与句号之间,分号与分号之间至少有一个逗号。
张家界石峰林立,峭壁万仞;天子山居高临下,气势磅礴;索溪峪群峰环抱,粗壮雄峻。
2. 分号表示并列复句第一层的关系,如果不表示这样的关系就不要用分号;前后没有逗号,不要用分号;句中已用句号不能再用分号。
1. 例如:这些展品不仅代表了我国养蚕、纺织、刺绣和缝纫工艺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水平;而且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才能。
2.只有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才能使社会法律化、制度化;才能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才能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3. 打好这一仗的关键是:一要发动群众;二要找准目标;三要速战速决。
4. 一、学习贵在自觉。
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二、学习贵在刻苦。
要有模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三、……例(3)直到十几天后,这才陆续的知道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一个小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他本来也打柴为生,比她小十岁:大家所知道的就是这些。
(鲁迅《祝福》)四、句号1)句号的形式为“。
”陈述句末尾的停顿,用句号。
如:a)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b)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c)亚洲地域广阔,跨寒、温、热三带,又因各地地形和距离海洋远近不同,气候复杂多样。
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句号。
如:请您稍等一下。
2)句号的误用(1)看来,观众喜欢真实生动地反映现实生活的影片。
如《高山下的花环》、《人到中年》等。
(单看前一个句子是完整的,可以用句号,但“如……等”显然不是一个独立的句子,而是紧连着前边的。
)(2)尽管森林的破坏会给人类社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但这在一切“文明”国家中又是不可避免的。
(这是转折关系的复句,“后果”后边的停顿是复句内分句间的停顿,应改为逗号)(3)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该句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已作为文句的一部分,充当“这句话”的同位语,所以应将引号里的句号删去。
)五、感叹号感叹号用于句末表强烈感情。
(1)如果有成份倒置,感叹号用在句末多美呀,秋天的北京!(2)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有时可用感叹号。
陈述句、语气平缓的祈使句要用句号,语气强烈的祈使句和反问句、感叹句要用感叹号,不是句末一般用叹号。
例如:1、他在讲话中首先表示向全体党员,特别是向我们的老前辈、老党员致以亲切的问候和同志的敬礼!2、让我们出去散散步吧!3、世界上哪有不包含矛盾的事物!4、太精彩了!这场比赛!5、那优美的琴声啊!令我如痴如醉。
六、问号问号表示一句问话说完之后的停顿的点号。
(1)连续问句,每个问句末均用问号(承接较紧密的,中间可用逗号)。
a、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你吗?你能去吗?b、到底怎么办?去还是不去?c、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的出呢?(2)选择问句,在句末用问号,句中用逗号。
a、这是临比赛胆怯呢,还是身体不舒服?b、对这样的青年,我们是应该支持他呢,还是应该指责他呢?(3)主谓倒装句,问号放在句末,谓语后用逗号。
安排工作了吗,这些新来的同志?你就去吗,小栓的爹?(4)有的句子虽使用了疑问词,但整个句子不是疑问句,句末不用问号。
我们应该研究一下,这件事究竟应该怎么办。
他家住哪里,我不知道。
谁也说不清他到底是什么人。
(5)反问句连用必须都有问号。
特别提示:反问句、设问句、疑问句要用问号注:选择复句只在最后用一个问号;相对独立的几个问句,每个问句末尾都用问号;主语后置的句子,问号用在主语后面;并不要求回答,只在于陈述一件事情,句末不用问号。
例如:1、只有一张票,是你去?还是我去?2、企业的生产为什么会滑坡?怎样才能扩大销路?3、到底去还是不去?我的小姑奶奶。
4、她反复品味着,不知道他的话是赞美,是奉承,还是讽刺?七、冒号用在提示语的后面或前面,表示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的点号。
运用冒号时应注意:冒号表示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
A 用在称呼语的后边,提起下文。
B 用在“说、想、是、证明、认为、宣布、指出、告诉”等词语和“如下、例如”等引起下文的词语后面。
C 用在总说性和解释性词语后面。
1、冒号一般管到句终,不能只管到句子的中间,不能管到句终则不能用冒号。
记者在一些家庭采访,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作业多,作业时间长,有时做作业到深夜,这些情况在全国多处学校都存在。
(冒号只管到作业到深夜)毛泽东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我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
(从表面上看,冒号后面的内容全是提示的范围。
其实不然。
这里提示的,只是两句诗。
或者将冒号改为逗号,或者将逗号改为引号内句号。
)2.转述的不能用冒号。
(人称发生变化)老师说,他今天不舒服,不来给同学们上课了。
3.如果后文不是引用原话,人称又未发生变化,前文既可用冒号,也可用逗号(指出、说明、证明和认为,这些谓语后一般用逗号)如: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没有比较大的停顿不用冒号(用冒号就肯定有停顿)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等,也将在各大城市放映。
5.“某某说”、“某某想”后不是直接引用,不用冒号;放在所说话中间不能用冒号;放在所说话的后边用句号。
如:他说今天不回家了。
(1)“这个问题,”李明说,“让我好好考虑考虑。
”(2)“落后就要挨打。
”邓小平告诫我们说。
6.冒号还可表总结。
如:他不爱学习,喜欢体育,人缘挺好:我知道的就是这些。
7、下文和提示的内容不一致时,不能用冒号。
如:老师说了一声:“下课!”就走了。
(句中的冒号应该改删去。
)8、同一句中不能用两个冒号。
如:晚上开大会,张书记宣布: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持证上岗,二是脱产培训。
9、在非提示性话语的后边不用冒号。
如: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
(“刻着”没有提示性,去冒号。
也可以改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刻着八个大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例(8)鲁迅先生连忙掉转话头,亲切地问:“你真个姓唐吗?”“真个姓唐,”我说。
“哦,哦,”他看定我,似乎十分高兴,“我也姓过一回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