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著导读 培根随笔:透彻的说理,隽永的警句》公开课教案_4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谈读书》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谈读书》

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 家名篇,培养学生提炼概括、梳理知识的 能力,激发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体验,感 受读书的乐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本文为议论性随笔,学生对于议论文相 关常识已经有了一定积累,但本文不宜以 典型议论文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本文采用 朗读和仿写《谈读书》中的经典句子品味 赏析语言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
四、说教法和学法
(一)教学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养成语文学习
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 学习方法”。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强调 “教师的教”要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 为了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具成效,并做到 可持续发展。
本节课采用批注式阅读法、朗读法、讨 论探究法。
(二)学法指导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 体”。对于初中生来说,学法的指导和习 惯的培养尤为重要,这是他们走向主体性 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
二、说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积极倡导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还指出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 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因此,结合本单元的教学和课文自身的特 点,设定如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把握本文的论证结构及论证方法,培 养学生提炼概括、梳理知识的能力。
第二层:从”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 者……到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 。阐述读 书的方法,找出文中作者提倡把读书和讨 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的那些句子。
第三层:从“读史使人明智”到结尾。 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 种缺陷。
(五)深入阅读
1、文章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举例说明。
(1)比喻论证:“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 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人之才智但有滞 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 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

初中九年级语文学案-论美(培根)-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初中九年级语文学案-论美(培根)-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论美【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本文的观点并梳理文章的思路。

过程与方法2.通过制作格言卡等形式,品味文章的语言。

3.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作者的观点做出自己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正确认识美、评价美从而培养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习重难点】通过对美的感受、认识和理解,认识到心灵美是真正的美。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鸟美在羽毛,人美在灵魂。

”爱美是人类的天性,那么,我们应该追求怎样的美呢今天我们就向英国大哲学家、美学家培根请教一下。

二、走进作者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英国十七世纪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

他是莎士比亚的同时代人,是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在人类思想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马克思曾誉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培根论人生》《论说随笔文集》是他重要的著作之一。

三、检测预习(1)给加点的字加上拼音衬托滑稽吝啬摄取(2)文学常识天空《论美》作者是国的哲学家,他的代表作《》(3)写两句关于美的名人名言、言语、俗语或古诗词。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划出你认为最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说说你的理由。

2.请再读课文,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

五、合作探究1.文章的开头与结尾是否自相矛盾呢,究竟要不要外貌美呢2.“美是很难制定规范的,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

”你同意他的这一观点吗3.文中说“暮秋之色更美。

”你认为呢4.“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保持的。

”这个观点能成立吗5.在论述“才德与美貌也可以并存一身”这一观点时,作者所举的人物多是帝王,是否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六、精读品析培根的随笔。

都是劝世箴言之类的短文。

他的话常常被引为格言。

下面请再读课文,选取你认为最精彩的一句话做一张“美的格言卡”例子:格言: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美丽。

赏析:以宝石为喻说明一个人有了美好的德行,朴素的外表会使这美好的德行更加的宝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5课《短文两篇》教案 新人教版 (2)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5课《短文两篇》教案 新人教版 (2)

《短文两篇》教案一、学习目标:能力目标1. 积累有关读书的名言。

2. 了解有关驳论的知识。

情感目标树立正确的读书态度,培养读书习惯。

二、重点、难点:积累有关议论文的常识,学习驳论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谈读书(一)作者简介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年),英国十七世纪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哲学史上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

在人类思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马克思曾誉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培根12岁入剑桥大学读书,毕业后就一直为英国王室服务,曾当过律师和国会会员,担任过掌玺大臣和英国大法官。

晚年专心从事学术研究的著述活动,写成了一批在近代文化思想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著作,其中最重要的一部是《伟大的复兴——新工具论》。

他以哲学家的眼光,思考了广泛的人生问题,写出了许多形式短小、风格活泼的随笔小品,后集成《人生论》。

他的随笔小品说理透彻,会意隽永。

雪莱曾评价说:“他的文字有一种优美而庄严的韵律,给感情以动人的美感,他的论述有着超人的智慧和哲学,给理智以深刻的启迪”。

和相关文体知识:随笔散谈类文章属于比较难把握的一类文章,作者一般十分睿智博学,文章中不时闪烁智慧的火花,涉及的内容也十分广泛。

本文字字珠玑,几乎一句话就是一个观点。

(二)探究学习:1、课文首先说的是读书的三种功用,即:怡情、傅彩和长才。

“怡情”使人即使独处幽居也可不失生活的情趣,“傅彩”使人善于言辩或烘托气氛,“长才”则使人圆观周览,于待人、接物、进业,更加精熟完满。

其次,文章谈如何读书。

书有好坏优劣,开卷未必有益,因此颇需区别对待: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多数只需大体浏览,少数则需认真阅读、仔细消化。

再次,是说书犹镜子,可以映照出多种人生样态,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有明智者读书,既能入乎其中,又能出乎其外,将立身处世、做人之道与书本中传递出来的人生智慧和经验结合起来,修饰剪裁,去留取舍,全在一心,所谓“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培根谈读书教案参考篇

培根谈读书教案参考篇

培根谈读书教案参考篇教学目标:1.理解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从中反思自己对读书的目的、态度、方法和作用的认识。

2.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

3.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要具体、简要、可行、可测:1.理解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从中反思自己对读书的目的、态度、方法和作用的认识2.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

3.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二)自学指导明确自学的内容与范围,明确自学的方法,明确自学的要求,明确自学的时间:1.学会给加点字注音2.根据意思填词语:3.了解作者4.怡情傅彩(三)自学自测学生看书、看例题、做测试题,教师巡视。

(教师出示问答题或测试题让学生检测自学情况)测试题:理清结构层次:第一部分:谈读书的目的。

1、正面论说读书足以怡情、傅彩、长才。

2、反面论说读书的惰、矫、迂。

3、读书与经验互补。

第二部分:谈读书的方法。

1、读书要思考。

2、读书的不同方法。

3、读书与讨论、作文的关系。

第三部分:谈读书的作用(益处)。

1、正面论说读书可以塑造人的性格。

2、反面论说读书可以弥补人精神上的缺陷(四)互动展评小组交流,全班展示,教师点评:(建议教师预设)1、听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来谈读书的?2、大家先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认真地读课文,请拿起笔来,把你喜欢的语句勾画出来,大声的读一读。

(五)归纳总结引导归纳,回扣目标:1.根据作者来谈读书,谈谈学生的读书方法。

2.本文是随笔,没有中心论点。

培根围绕“读书”这一话题,谈了些什么内容?3.归纳这篇文章的名言警句教学反思: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抓住文本重点,这篇课文很有思想价值,特别是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愿意读书的人不多,能够读书的人也基本上是被逼的,因此,我把体会文中有关读书名言的句子作为重点之一,让他们通过这一环节,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九年级语文下册 名著导读《培根随笔》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名著导读《培根随笔》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要求语段中要恰当引用文 中的语句)
1、《培根随笔》中《谈美》:这是一篇《论美》 的文章,作者主要阐述了“美德比美貌更重要” 的道理。短文笔墨不多,但却十分精彩,说理 透彻,且语言优美。他在培根的随笔中颇有代 表性,集中体现了培根善于用诗话的语言阐述 精辟的哲理的特点。 2、《培根随笔》中《论拖延》:作者用举例论 证、比喻论证方法,告诉我们要善于当机立断、 迅速行动,不要拖延时间而延误机会。文章论 述层次清晰,表达手法多样,语言简洁有力、 形象生动,体现了培根论说文的又一特点。
2008残奥会
发挥想象,仿照例句,另写几句,表达你 对美的感受. 例句:
老师说:“书声朗朗,专注凝神的课堂就是美, 一种渴求知识的美.”
学生说:“勤奋学习,坚持不懈的努力就是美, 一种执著追求的美.”
医生说: 法官说:
--说:
有一位品学兼优的同学,他 的脸上有一块难看的胎记, 其他同学的异样眼光使他很 难为情。他自己也常常为这 块胎记而郁郁寡欢。作为好 朋友,请你写一段话劝说他 (她)。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 文,分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作者论及哪几种美?这几种美之间是什 么关系? 2、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文中运用了哪些 论证方法? 3、文章最后作者给我们提出怎样的勉励和 希望?
论美
——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
颜色之美
外在美 “美” (对比) 内在美 品德之美
关于美的格言
• 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列 夫· 托尔斯泰 • 外貌美只能取悦一时,内心美方能经久不衰——歌德 • 身体的美若不与聪明才智结合,是某种动物的东西—— 德谟克利特 • 人类的使命在于自强不息地追求完美——罗曼· 罗兰 • 你可以从外表的美论一朵花或一只蝴蝶,但你不能这样 来评论一个人——泰戈尔 • 不管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风尚怎样,人总可以凭着自己 高贵的品质,超脱时代和社会,走自己正确的道路—— 爱因斯坦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5课 短文两篇教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5课 短文两篇教案 新人教版

15 短文两篇教材分析《谈读书》是培根的一篇著名随笔。

本文紧紧围绕读书的正确目的、正确方法、重要作用等方面展开论述,平易流畅,笔法灵活,语言精致。

全文好似一篇谈话,针对性很强,从读书的三方面对世人谆谆教诲,充满了睿智的思辨色彩。

《不求甚解》是一篇杂文,但也是一篇驳论。

对否定“不求甚解”的观点进行了否定,正面阐述了读书贵在会意,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的观点。

两篇文章都思路清晰,观点精辟,风格平易近人,富有启迪性。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理解两篇文章的读书观点,提高对读书目的、方法、作用的认识。

能力目标1.理清两篇文章的思路,理解作者的观点。

2.对比阅读,分析两篇文章的论证方式、方法,揣摩体会两文的语言风格。

3.初步学习驳论文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读书的兴趣,积极引领学生读书,引导学生探讨正确的读书观。

教学重、难点重点1.真正理解两文的读书观点。

2.激发学生对读书的兴趣。

3.掌握两文的论证方法。

突破方法:通过聚焦论证方法,畅谈理解收获等环节,在学生自主交流的基础上,理解两文的读书观点,分析论证方法及其效果;通过语文活动“读书交流大舞台”和“微型辩论赛”两个语文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辩论中自觉地运用论证方法,阐明自己的观点,并学会批驳对方的观点。

难点1.怎样正确理解“不求甚解”的含义。

2.学会比较阅读,分析两文论证方式的不同。

初步领会驳论文的写法。

突破方法:指导学生比较阅读《不求甚解》和《谈读书》,分析两文论证方式的不同,总结归纳议论文的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

教学方法1.创设情境,激发思维。

九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读书积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致。

2.巧设问题,对话讨论。

通过问题设计巧妙引导学生对话,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思考讨论,理清思路,研讨论证方法及其效果,以及在阅读上的收获。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大家都知道犹太人是聪明的,可聪明从何而来呢?读书致胜。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短文两篇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短文两篇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第15课《短文两篇》《谈念书》《不求甚解》导学案学习目标一、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式。

二、积存文中显现的精辟的句子。

3、培育学生搜集资料、处置信息的能力。

4、熟悉念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念书适应;一、预习导学【知识链接】——作者简介: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诞生贵族家庭。

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

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

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实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

《随笔》是其文学方面要紧高作,开辟英国随笔这特有文体。

马南邨(1912--1966),邓拓的笔名,今世作家、杂文家、历史学家、闻名新闻工作者,福建闽侯人。

要紧高作有:文论集《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杂文集《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和《邓拓散文》、《邓拓诗选》等。

一、给以下加粗字注音。

怡情()诘难()()滞碍()吹毛求疵()狡黠()咀嚼()()死抠()豁然()迂腐()二、说明词义:味同嚼蜡:吹毛求疵:寻章摘句:不求甚解:咬文嚼字:豁然贯通:3、填空。

(1)培根,________国哲学家、________家,著有________、________等。

(2)马南邨,原名________,今世作家。

《不求甚解》一文选自杂文集________。

4、阅读下面一段话,说说这段文字的观点是什么?作者采纳什么方式论述这一观点的?“读史令人明智,读诗令人灵秀,数学令人周密,科学令人深刻,伦理学令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令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念书要有哪些益处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念书与体会的关系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什么人材可念书用书?用书的聪慧从何而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探讨展现《谈念书》一、明白得“盖天生才华犹如自然花草,念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九年级语文上册 名著导读《培根随笔》教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名著导读《培根随笔》教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培根随笔》教案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培根随笔》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能够概括和描述《培根随笔》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形象。

(3)能够分析《培根随笔》的写作特色和文学价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培根随笔》的主题和思想内涵。

(2)学会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名著的兴趣和爱好,培养阅读名著的习惯。

(2)通过学习《培根随笔》,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培根随笔》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形象。

(2)分析《培根随笔》的写作特色和文学价值。

2. 教学难点:(1)准确理解《培根随笔》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深入分析《培根随笔》的深层主题和思想内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弗朗西斯·培根的生平和成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问:同学们听说过《培根随笔》吗?它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培根随笔》选段,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培根随笔》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培根随笔》的写作特色和文学价值。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培根随笔》的主题和思想内涵。

四、课后作业1. 完成《培根随笔》的阅读,深入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人物形象。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培根随笔》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形象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培根随笔》的写作特色和文学价值的分析能力。

六、教学内容与要求1. 教学内容:(1)学习《培根随笔》中的名篇佳作。

(2)分析《培根随笔》中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2. 教学要求:(1)能够理解和背诵《培根随笔》中的名篇佳作。

(2)能够分析《培根随笔》中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语文:九年级上册15短文两篇教案新人教版

语文:九年级上册15短文两篇教案新人教版

15 短文两篇(一)谈读书教学目的:1、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

2、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重点:(1)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

(2)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难点:本文论述的语言十分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

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情况。

分小组比赛,检查积累材料的情况。

要求每小组派代表把整理好的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名人读书的趣事讲出,以多者为胜方。

二、简介作者导入新课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

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

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

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

《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三、指导学生通读全文,把握内容: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明确:这篇随笔写法不同一般,它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语言十分简练,几乎一句话就是一个观点。

2、理解文章内容: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提示:要理清作者的思路,运用学过的知识归纳、总结。

明确:文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去理解: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过且过知”)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1)先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

重点阐述了读书的好处。

(2)后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并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

(3)最后指出,只有明察事理的人才能够读书、用书,而用书的智慧是在观察生活中得来的。

(4)提问体会句子含义及作用。

文章开头的第一句话,运用的是排比说理。

(5)提问体会论证方法: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体会:培根在其作品中往往采用这种手法,显出其文笔老练,说理透彻。

又如:“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

”“声名犹如大河,空虚无物者浮,实学有才者沉。

”…… 这种比喻的运用,使其文章更显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培根随笔》教学设计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培根随笔》教学设计

《培根随笔》读写结合教学目标:1、明确选材的范围2、体会并感受哲理深刻的立意3、练习写议论句,完成深刻立意教学重难点:练习写议论句,完成深刻立意一、导入:出示句子: 1. 2.和大家分享两个我特别喜欢的句子?(示范朗读)很熟悉吧?这是九上的一篇自读课,之前我们介绍过,《谈读书》也是收录在《培根随笔》中的。

这节课,就让我们开启《培根随笔》的名著导读之旅,尝试研究,读写结合,能带给我们现在的写作带来哪些指导。

二、【板书:选材——(思考)自我经历】《培根随笔》共有五十八篇,大家看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从题目我们就可以看出,涉及内容很广泛,包括哲学、伦理、处世之道等多方面。

这和作者培根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请大家速读《培根随笔》附录导读第二段,简单了解培根。

大家的表情很严肃,有的同学在皱眉,为什么?(几经浮沉,坎坷)我再给大家比较细致的介绍一下培根几经浮沉的人生经历。

培根出生在一个新贵族家庭,对贵族阶层比较了解,我们看这里有《论贵族》,他受祖父、父亲、母亲的影响很深,12岁到剑桥大学读书深造,在大学学习期间,他对传统观念和信仰产生了怀疑,由此开始独立的思考社会和人生的真谛。

他曾经作为英国驻法国大使的随从,旅居法国两三年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接触了很多新事物,汲取了新思想,由此他也开始不断的修正自己的世界观。

当然培根也遇到很多困难,父亲病逝,生活贫困,事业不顺。

他的姨夫是朝廷重臣,对培根的才华很嫉妒,多次从中作梗,拒绝培根的求职,这对培根的仕途思想有很大的影响,我们看这里有《论王权》《论嫉妒》《论高位》。

经过努力,几经浮沉,他成为国家重臣,受到当时国王詹姆士的大力赞赏,一段时间,在事业上平步青云、扶摇直上。

我们看这里有《论时机》《论幸运》后来培根被指贪污受贿,监禁在伦敦塔内,被逐出宫廷。

培根的一生可谓几经浮沉,很显然,作者写作涉猎内容广泛,这和他丰富的生活经历是密切相关的;但是他能够写出这样闻名于世的著作,绝不仅仅是因为他丰富的人生经历,更是源于他对生活的不断思考、感悟!他被称为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者。

九年级语文上《短文两篇》导学案

九年级语文上《短文两篇》导学案

《短文两篇》导学案编写:审核班级姓名《谈读书》学习目标:1、培养学生提炼概括、梳理知识的能力。

2、理解本文的读书观,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读书习惯。

3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

重点:(1)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

(2)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难点:本文论述的语言十分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

一、自主学习1、作者简介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

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

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

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

《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2.有关于读书的资料(1)名言警句:腹有诗书气自华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到用时方恨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名人论读书: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李清照的读书方法:兴味到时拿起书就读。

朱熹谈读书时要注意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英】莎士比亚(3)名人读书的趣事:孔子韦编三绝的故事古人头悬梁锥刺股,囊莹映雪、凿壁偷光的刻苦读书。

3、快速阅读文章,理清文章脉络(1)给划横线字注音并识记怡.情()博.彩()藻.饰()矫.情()诘.难()寻章摘.句()咀嚼.()狡黠.()味同嚼.蜡()滞.碍()阐.证()吹毛求疵.()(2)、理解文章内容,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二、合作探究品味文章语言,理解本文论证方法黑格尔说过:“他(培根)的著作虽然充满着最美妙、最聪明的言论,但是要理解其中的智慧,通常只需付出很少的理性努力,因此他的话常常被人拿着当作格言。

”英国文学家雪莱也说:“他的文字有一种优美而庄严的韵律,给感情以动人的美感,他的论述中有超人的智慧和哲学,给理智以深刻的启迪”。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教案新人教版

15.《短文两篇》一、新课标对《短文两篇》的要求从“知识和能力”这个维度说,这个单元课文主要是培养学生阅读议论文的能力。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阐述求知与读书的议论性文章。

第四单元说明里要求:阅读这些随笔、杂文,要区分观点和材料,辨析两者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对作者的论述做出判断。

语文课程标准说:“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编者的意图是,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力求让学生能达到课程标准的这个要求。

一般来说,引导学生区分观点与事实、数据、图表,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并作出判断,大概不太困难。

困难在于,区分观点与道理,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并作出判断,因为作为论据的道理有时不易分辨出来。

即使分辨出来了,再判断道理与观点之间联系也有一定难度,教师在这方面要另作指导。

“过程和方法”这个维度,主要是激发学生阅读议论文的兴趣,把握阅读议论文的方法,养成阅读议论文的习惯。

二、本节教材内容分析、解读《谈读书》是培根的一篇著名的随笔,围绕读书,论述了知识的价值、求知的目的、读书的态度、方法等内容,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

《不求甚解》是邓拓先生的一篇杂文,文章采用驳论,对否定"不求甚解"的观点作了否定,阐述了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的正面主张。

教学两篇短文,要从内容、写法两方面进行突破。

内容上,要引导学生理解两文的读书观,进一步增强对读书的目的、方法和作用的认识,背诵两文中的名言警句,加强语言积累。

激发学生热爱读书,充分享受和汲取人类文化成果,做一个精神富有的人。

写法上,应引导学生理清两文的论证思路,分析理解两文的论证方式及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并对作者的观点进行自我评价和主观阐发。

教学本文,宜采用"批注式阅读法"和"比较阅读法"。

批注式阅读法注重学思结合,注重自我评价;比较阅读法注重求同存异,注重比较辨析。

《短文两篇》优秀教案(精选6篇)

《短文两篇》优秀教案(精选6篇)

《短文》优秀教案《短文两篇》优秀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短文两篇》优秀教案(精选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短文》优秀教案1从容说课《谈读书》是培根的一篇著名的随笔,围绕读书,论述了知识的价值、求知的目的、读书的态度、方法等内容,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

《不求甚解》是邓拓先生的一篇杂文,文章采用驳论,对否定“不求甚解”的观点作了否定,阐述了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的正面主张。

教学两篇短文,要从内容、写法两方面进行突破。

内容上,要引导学生理解两文的读书观,进一步增强对读书的目的、方法和作用的认识,背诵两文中的名言警句,加强语言积累。

激发学生热爱读书,充分享受和汲取人类文化成果,做一个精神富有的人。

写法上,应引导学生理清两文的论证思路,分析理解两文的论证方式及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并对作者的观点进行自我评价和主观阐发。

教学本文,宜采用“批注式阅读法”和“比较阅读法”。

批注式阅读法注重学思结合,注重自我评价;比较阅读法注重求同存异,注重比较辨析。

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点拨,答疑解惑,组织学生互动合作,讨论探究,在思维的碰撞交流中,自主评价、独立判断,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藻饰、狡黠、诘难、伦理、滞碍、寻章摘句、味同嚼蜡、吹毛求疵、豁然贯通、不求甚解”等词的读音和词义,并学会运用。

2.理解两文的读书观,进一步增强对读书的目的、方法和作用的认识。

3.背诵两文中的名言警句,加强语言积累。

能力目标1.理清两文的论证思路,把握其思想内容。

2.分析理解两文的论证方式及方法,揣摩精练有力的语言,体会其表达效果。

3.引导学生对作者的观点进行自我评价和主观阐发。

德育目标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培养正确的读书观,充分享受和汲取人类文化成果,做一个精神富有的人。

培根《论读书》优质教案汇编

培根《论读书》优质教案汇编

培根《论读书》优质教案汇编《论读书》教案第一篇【设计理念】1、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

同时鼓励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共同进步。

2、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鼓励每一个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

3、摆正教师作为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这一角色,组织好阅读活动,实现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

4、强调积累和良好习惯的养成,让学生形成一种自觉的读书理念。

【知识与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求异思维能力,张扬学生个性。

2、引导学生积累、感受、体验语言意韵美,学会读书。

3、了解文章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1、积累、赏析、体验语言美感。

2、自主、感悟,体验读书的快乐。

3、合作、探究,体验发现的快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体验,感受读书的乐趣。

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品质,陶冶高尚情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品味语言,积累语言。

难点:引导学生树立一种主动积极课外读书的理念。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课前让学生自主查阅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名人故事和培根其人其事。

教师准备:以powerpoint为平台制作课件【教学时间安排】一课时(先指导学生预习)【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课前播放儿歌《读书好》)唤发学生有关读书的情感体念。

引问:说起读书,你有哪些感想急于告诉其他同学呢?(学生谈感受)读书这一话题是我们谈论得最多的了,因为我们就是伴着馥郁的书香一天天成长的。

读书让我们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取得了进步。

那么,我们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去读书?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读书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论读书》,与英国杰出的哲学家培根进行一次“读书”的对话。

(屏幕显示:课文题目、作者)现在请大家搜寻一下自己的记忆库,还知道哪些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或名人故事。

(学生交流)同学们的积累真丰富!二、整体感知师:请大家先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认真地读课文,看看作者围绕着“读书”,作了哪几个方面的论述? (师生交流) 明确:(1)是论述读书的正确目的的;(2)是论述读书的方法的;(3)是论述读书的作用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著《培根随笔》阅读指导
学习目标:
1、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体验,感受读书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品质,陶冶高尚情趣。

2、引导学生积累、感受、体验语言意韵美和形式美,学会读书。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积累、感受、体验语言意韵美和形式美,学会读书
教学过程:
一、巧设导语,激发兴趣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一天天长大了。

请你坦诚地告诉大家:你喜欢读书吗?你读过哪些书?读书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悟?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是英国哲学家和科学家。

他竭力倡导“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论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培根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著名论断,至今影响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今天我们一起体会培根透彻的说理,隽永的警句。

善于用诗化的语言阐述精辟的哲理
二、作者简介
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是英国哲学家和科学家。

他竭力倡导“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论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他推崇科学、发展科学的进步思想和崇尚知识的进步口号,一直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这位一生追求真理的思想家,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他在逻辑学、美学、教育学方面也提出许多思想。

著有《新工具》、《论说随笔文集》等。

后者收入58篇随笔,从各个角度论述广泛的人生问题,精妙、有哲理,拥有很多读者。

培根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著名论断,至今影响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
三、作品简介及主要内容
《培根随笔》为英国十七世纪着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着.本书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
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在《论友谊》
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

如《论韬晦》、《论野心》等篇章中叙述的做人之道,实际上是典型的市侩哲学。

《论帝王》、《论贵族》等篇幅中则旨在向君王介绍统治经验和权术。

但毕竟小瑕难掩大瑜,《培根人生论》以一种优美与庄严的韵律,以超人智慧的论述,给人以深刻的启迪而广为读者所喜爱。

四、阅读感受交流
在《培根人生论》之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篇章如《论读书》、《论美》等,但我印象最深的却是《论时机》。

他在篇中说到\'当危险逼近时,善于抓住时机迎头邀击它要比犹豫躲闪更有利。

因为犹豫的结果恰恰是错过了克服它的机会总结:透彻的说理,隽永的警句。

善于用诗化的语言阐述精辟的哲理。

五、培根名言
1.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2.读书使人成为完善的人。

3.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4.人类智慧和知识的形象将在书中永存;它们能免遭时间的磨损,并可永远得到翻新。

5.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6.在读书的时候,我们与智者交谈;在生活的事务中,我们通常都是与愚人交谈。

7.有的知识只要浅尝即可。

有的知识只要粗知即可,只有少数专门知识需要深入钻研、仔细揣摩。

所以,有的书只读其中的一部分即可,有的书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

8.读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9.读书能给人乐趣、文雅和能力。

人们独居或隐退的时候,最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谈话的时候,最能表现出读书的文雅;判断和处理事务的时候,最能发挥由读书而获得的能力。

六、.读名言,谈体会
《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


《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


七、译本选择
1.王佐良
2. 李登科
3.王乐
八、作业布置
1.分类整理、积累背诵培根经典名言。

2.选读《培根随笔》,做读书笔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