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
物质的三态变化
物质的三态变化物质是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元素,它们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环境中。
物质可以通过各种条件和影响发生变化,其中最基本的变化形式是三态变化。
本文将分别探讨物质的三态变化及其特点。
一、固态变化固态是物质的一种稳定态,具有密度较高、形状固定、分子间距离近等特点。
在固态下,分子的振动和旋转受到限制,将呈现出相对有序的排列方式。
固态变化是指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从一种固态转换到另一种固态的过程。
1. 熔化熔化是固态变化的一种形式,它指的是物质在加热的过程中,温度升高时分子振动加剧,使得分子间的吸引力逐渐减弱,从而导致物质由固态转变为液态。
熔化过程发生在物质达到其熔点时,熔点是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临界温度。
2. 凝固与熔化相反,凝固是指物质在降温的过程中,分子振动减弱,分子间吸引力增加,从而使得液态的物质逐渐转变为固态。
凝固的温度被称为凝固点,它是物质从液态到固态的临界温度。
二、液态变化液态是物质的另一种常见形态,它具有较高的密度、不固定的形状和自由流动的特点。
液态变化是指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由一种液态转变为另一种液态的过程。
1. 蒸发蒸发是液态变化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它指的是液体在一定温度下从自由液面逸出并转变为气体的过程。
蒸发的发生与液体表面上的分子热运动有关,当有足够的能量使得分子克服液体表面的吸引力时,就会发生蒸发。
蒸发所需的能量来源于环境温度或加热。
2. 凝结凝结是液态变化的反向过程,它指的是气体或蒸气在温度降低时,分子间的距离减小,从而由气体状态转变为液体状态。
凝结是气体与液体之间相变的关键过程,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分子热运动速度减慢,使得分子之间的吸引力占据上风。
三、气态变化气态是物质的第三种基本状态,它具有低密度、无固定形状和高度可压缩性等特点。
气态变化指的是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由一种气态转变为另一种气态的过程。
1. 汽化汽化是气态变化的一种形式,它是指固态或液态物质在充足能量的作用下,分子克服吸引力而变成气体的过程。
物质的三态变化及性质
物质的三态变化及性质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奇妙世界里,物质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存在着。
其中,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和气态,是我们最为常见和熟悉的。
了解物质的三态变化及其性质,对于我们理解自然界的许多现象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先来说说固态。
固态物质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比如我们常见的石头、金属、木头等,它们在常温常压下都保持着一定的形状,不会轻易改变。
固态物质的粒子(原子、分子或离子)紧密排列,相互之间的作用力很强,使得它们的位置相对固定。
这也就导致了固态物质通常具有较高的密度和硬度。
再看看液态。
液态物质具有固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
水、油、酒精等都是液态物质的代表。
液态物质的粒子间距比固态稍大,相互之间的作用力相对较弱,所以它们能够流动,并且可以适应容器的形状。
液态物质的密度通常比其对应的固态物质小一些,比如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变小,密度增大。
气态则与固态和液态有很大的不同。
气态物质既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固定的体积。
像空气、氧气、氢气等都是气体。
气态物质的粒子间距非常大,相互之间的作用力很微弱,因此它们能够自由地扩散和充满整个空间。
气态物质的密度很小,往往比液态和固态物质小得多。
物质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发生状态的变化,这就是物态变化。
最常见的物态变化有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和凝华。
熔化是指固态物质变成液态的过程。
比如冰在温度升高到 0 摄氏度以上时会熔化成水。
凝固则是熔化的逆过程,液态物质变成固态。
当水的温度降低到 0 摄氏度以下时,就会凝固成冰。
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被称为熔化热或凝固热。
汽化是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分为蒸发和沸腾两种形式。
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只在液体表面进行。
比如,湿衣服在通风的地方会逐渐变干,这就是水的蒸发。
沸腾则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即沸点。
水的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是 100 摄氏度。
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气态物质变成液态。
物质的状态和例子
物质的状态和例子物质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之一。
在自然界中,物质有三种状态,分别是固态、液态和气态。
这些状态是由于物质分子的排列方式及其特性所决定的。
不同的状态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物质的状态及其例子。
一、固态1. 物理性质在固态下,物质的分子排列紧密,分子之间具有较强的引力和内聚力,无论是形状还是体积都比较稳定。
由于分子间的相对运动非常小,所以固态下的物质通常不易变形。
2. 化学性质固态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相对较慢。
当温度升高时,固态物质分子的热运动能量增加,其内部结构也会发生变化,物质的状态也会发生改变。
此外,固态物质在加热的过程中会先熔化,变成液体后再汽化。
3. 例子很多物质在室温下呈现固态状态,比如冰、盐、石头等。
金属和非金属元素也存在固态状态,比如铜、铝、铁等金属,硫、碳、氧等非金属元素也存在固态状态。
二、液态3. 例子在常温常压下,水是一种常见的液态物质。
除了水以外,氨水、乙醇、汽油、柴油等都是液态物质。
三、气态1. 物理性质气态物质的分子之间没有任何定型结构,分子之间的引力很弱,分子呈自由状态,运动速度非常快,可以漂浮在空气中。
气态物质的体积可以根据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而改变。
3. 例子空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气态物质,其他气态物质还包括氢气、氧气、氮气、氯气等。
综上所述,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
不同状态下的物质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属性,也有不同的用途。
通过对物质状态的理解,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万物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物态变化知识点简短总结
物态变化知识点简短总结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物质的三种基本物态及其相互转化的过程:1.固态:固态是物质最常见的状态之一,其特点是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分子间相互之间距离较小,并且分子保持相对静止状态。
在固态下,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主要是静电作用力,所以固态的物质通常比液态和气态的物质更加稳定。
2.液态:液态是介于固态和气态之间的状态,其特点是具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确定的形状,分子之间的相互距离比较大,并且分子之间以及分子与容器壁之间的作用力都比较弱。
所以在液态下,物质可以比较容易地流动和变形。
3.气态:气态是物质最具流动性的状态,其特点是既没有确定的形状也没有确定的体积,分子之间的相互距离比较大,并且分子之间以及分子与容器壁之间的作用力都比较弱。
在气态下,物质可以自由地扩散和充满整个容器。
在不同的条件下,物质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的过程,我们称之为物态变化。
常见的物态变化包括:1.凝固:凝固是指物质由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
当温度降低到物质的凝固点以下时,液态物质的分子会逐渐减速并互相靠近,最终形成有序排列的结晶固态物质。
2.融化:融化是指物质由固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
当温度升高到物质的熔点以上时,固态物质的分子会逐渐加速并渐渐脱离原本的位置,最终形成无序排列的液态物质。
3.汽化:汽化是指物质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
当温度升高到物质的沸点以上时,液态物质的分子会不断增加速度并逐渐脱离表面,最终形成气态物质。
4.凝华:凝华是指物质由气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
当温度降低到物质的凝华点以下时,气态物质的分子会逐渐减速并互相靠近,最终形成有序排列的固态物质。
物态变化的过程受着影响温度、压强和物质本身的性质。
在物态变化的过程中,温度和压强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通过改变温度和压强,我们能够实现不同物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总结:物态变化是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物理性质发生变化的现象,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以及凝固、融化、汽化和凝华等过程。
物态及其变化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一、物态1、物质存在的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2、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物态变化跟温度有关: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分子之间有一定的空隙。
当物质处于固态时,引力作用较强,分子排列紧密,分子之间空隙很小,每个分子只能在原位置附近振动,所以固态物质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固体的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加剧,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分子的运动足以使它们离开原来的位置,而在其他分子之间运动,这时物质便以液态的形式存在。
如果温度再升高,分子运动更加剧烈,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分子会摆脱其他分子的作用而自由地运动,这时物质便以气态的形式存在。
二、温度的测量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2、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摄氏温度的规定:在大气压为1.01×105Pa时,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而把水的沸腾温度规定为100度,把0度到100度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称为1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4、温度计的使用:(1)让温度计与被测物长时间充分接触,直到温度计液面稳定时再读数。
(2)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拿离被测物体。
(3)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标尺垂直,与液面相平,不能仰视也不能俯视。
(4)测量液体时,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5、体温计:量程一般为35~42℃,分度值为0.1℃。
三、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2、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固定熔点。
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
如:金属、食盐、明矾、石英、冰等。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变软、变稀变为液体。
如:沥青、松香、玻璃。
四、汽化和液化1、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2、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3、影响蒸发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面的空气流通速度。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态一、物质存在的状态1.自然界中常见的物质有固态、液态和气态。
注意:⑴不同状态的物质具有不同的特征固态物质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液态物质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具有流动性;气态物质既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一定的体积,且具有很大的流动性。
⑵科学家发现除了常见的固、液、气三种状态外,还有第四态-等离子态(课本P4)二、物态变化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存在的状态可以发生变化。
物质由一种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做物态变化。
说明:⑴分子:组成物质的,而且具有这种物质物理特性的最小微粒叫做分子。
⑵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作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分子间有间隙。
⑶为什么同种物质会有不同的状态呢?(课本P3)注意:⑴发生物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当温度升高时,分子运动加剧。
⑵判断一个变化是否属于物态变化,要紧扣概念,明确三点:①在变化过程中物质的种类不变;②在变化过程中物质是否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③形状的改变与状态变化不是一回事。
第二节温度的测量一、温度(t)1.温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注意:用感觉来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不可靠;相同温度的物质冷热程度相同。
2.①常用单位: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1.01×105Pa)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把0度到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份为1℃。
②国际单位:开尔文,简称开,用字母K表示,它是以-273℃(-273.15℃)为零点的温标。
③关系:T=(t+273)K t=(T-273) ℃△T=△t注意:⑴物理量和单位符号的区分物理量单位摄氏温度t 摄氏度℃(常用单位)热力学温度T 开尔文K(国际单位)⑵在表示温度变化时,每1K的大小与每1℃的大小是相同的,但由于零点不同,而对同一个温度用两种不同的温标表示时,其数值不同。
二、温度计1.测量温度的工具是温度计。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第一章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一、温度1温度计(1)温度的概念: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温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
(3)量程: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4)分度值:一个最小小格代表的值。
(5)最基本注意点:被测物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
2温度的高低:(1)摄氏温度:符号为T,单位符号℃,摄氏温度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0℃——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为1摄氏度。
(2)正常人的体温是37℃。
3体温计:(1)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细管,水银收缩时,缩口水银首先自动断开,直管内的水银不能退回玻璃泡内。
故每次使用体温计之前应把水银甩回玻璃泡内。
(2)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分度值是0.1℃。
4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侵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侵入被测液体后,待示数稳定后再读书。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提醒: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普通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二、熔化和凝固1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
如冰变成水属于熔化;水结成冰属于凝固。
提醒:熔化和溶化不要混淆,前者表示物质有固态变成液态;后者表示一些溶质溶化在溶剂中的过程。
2熔点和凝固点(1)晶体和非晶体: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如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萘、各种金属等;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如松香、玻璃、沥青等。
(2)熔点和凝固点: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凝固温度叫做凝固点。
同一种晶体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
3熔化吸热,凝固放热(1)晶体熔化特性:熔化过程吸热,温度(熔点)不变。
熔化条件:①温度达到熔点;②不断从外界吸热。
(2)非晶体熔化特性:熔化过程吸热,温度逐渐升高。
(3)晶体凝固特性:凝固过程放热,温度(凝固点)保持不变。
科学物质的三态变化
科学物质的三态变化物质是构成宇宙的基本要素,它能够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其中最常见的是固态、液态和气态,这些形式被称为三态变化。
科学家对于三态变化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并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将探讨科学物质的三态变化及其应用。
一、固态变化固态是物质稳定的状态之一。
在固态中,分子或原子之间通过化学键结合,运动范围较小,几乎没有相对运动的空间,因此固体具有较高的密度和较低的压缩性。
固体的形状和体积一般保持不变,只有在受到外界力的作用下,才会发生形状或体积的改变。
固态变化的一个例子是冰的融化。
当冰受到外界温度上升的影响时,其分子内部的活动会变得剧烈起来,使得冰的结构发生变化,从而转变为液态。
此外,固态物质还可以发生晶体的形成。
晶体是一种有规则排列的固态结构,由于其分子或原子的有序排列,使得晶体具有特定的形状和面向。
晶体的形成在科学研究、材料制备和宝石鉴定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液态变化液体是物质的另一种常见状态。
相较于固体,液体的分子或原子之间的相对运动更加剧烈,但仍然保持一定的接触和相互作用。
液体的密度较固体小,且有一定的流动性。
液体可以自由地改变形状和填充容器。
液态变化的一个例子是水的沸腾。
当水受到加热的作用,其内部能量增加,分子之间的动能增强。
当水的温度达到100摄氏度时,水开始沸腾,液体状态转变为气态。
另外,液态物质还可以发生蒸发和冷凝的过程。
蒸发是指液体表面的分子因热量而快速转化成气体的过程,而冷凝则是指气体分子在低温下重新凝聚为液体的过程。
蒸发和冷凝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能源领域以及天气预测等方面。
三、气态变化气体是物质的第三种状态,具有高度的运动性和可压缩性。
气体粒子之间的距离较大,分子运动剧烈,相互作用力较弱。
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能够自由地扩散和弥散。
气态变化的一个例子是干冰的升华。
干冰是二氧化碳固态的一种,当干冰受到外界热量的作用时,直接从固态转变为气态,而不经过液态的过程。
第一章 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
第一章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单元要点分析教材内容本单元以自然界中水的三态变化为主线,通过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展现了自然界水的循环过程。
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探究水的三种相互转化的条件,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现象,探究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等物态变化过程的基本特征,总结、归纳出三种物态变化的普遍规律。
教材通过对冰的熔化过程的实验探究,再一次展现了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学会并尝试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学会对探究结果进行分析、论证。
对科学探究过程的某些具体步骤,尤其是对实验数据的处理,作熔化时的温度变化曲线等,让学生“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使学生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并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长。
最后教材将物态变化结合于生活实际中,真正体现了当今提倡的“S-T-S”教育,启迪学生去思考、探究,并学习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探究认识物态变化的特征。
2、能解释生活、自然界中发生的一些物态变化现象;知道六种状态变化的含义和吸、放热。
3、学习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与合作等科学探究方法。
体验探究过程,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4、初步学习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
教学重点1、认识物态变化特征,将物态变化现象与生产、生活实践联系起来。
2、探究海波和蜂蜡熔化过程实验。
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3、探究水的沸腾,认识水沸腾现象和水的沸点。
4、解释生活中发生的一些物态变化现象,认识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
教学难点1、探究水的沸点、探究海波和蜂蜡熔化过程这两个实验中的实验操作及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分析论证。
2、运用分子动理论解释一些物态变化现象。
3、分析、解释生产、生活实际中发生的一些物态变化现象。
课时安排第一节物质的状态 1课时第二节温度的测量 1课时第三节探究熔化与凝固的条件 2课时第四节汽化和液化 2课时第五节升华和凝华 1课时第六节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1课时第一节物质的状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形态的物质.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2、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存在的形态可以发生变化3、能举例说明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了解三种物态具有不同特征的原因.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大量不同形态物质按照固、液、气三种不同形态分类使学生体会对物质分类的方法.2、通过观察水的物态变化实验感受物质发生物态变化的条件.3、通过用物质结构的微观模型解释三种物态的特征,了解一种研究问题。
简明讲解物质的三态转变
简明讲解物质的三态转变物质的三态转变是指物质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由固体态转变为液体态,再由液体态转变为气体态的过程。
这三种态分别称为固态、液态和气态。
接下来,我将对物质的三态转变做一简明的讲解。
固态是物质最常见的态之一。
在固态下,物质的分子或原子紧密排列,并保持相对稳定的结构。
分子间的距离较小,分子之间有一定的相互作用力,因此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不同的物质在固态下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性质。
例如,铁的固态就是金属晶体,呈现出坚硬、电导性等特点。
当温度升高或外部施加压力时,固态物质可能会发生相变,转变为液态。
液态是物质的另一种常见态。
在液态下,物质的分子或原子排列比较松散,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确定的体积。
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弱,能够自由移动,使得液体具有流动性和扩散性。
当外界的温度和压力条件发生变化,液态物质也可能发生相变,转变为固态或气态。
气态是物质的第三种常见态。
在气态下,物质的分子或原子之间距离较远,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很小。
气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和体积,能够填充整个容器。
气体分子具有高度的自由度,能够快速地扩散和混合。
当温度和压力变化时,气态物质也可能会发生相变,转变为液态或固态。
物质的三态转变受到温度和压力的影响。
一般来说,当温度升高或压力降低时,物质更容易从固态转变为液态,从液态转变为气态。
相反,当温度降低或压力增加时,物质更容易从气态转变为液态,从液态转变为固态。
这与物质分子动能的大小和相互作用力的变化有关。
除了常见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还存在一些特殊的态,如等离子态、凝聚态等,它们的形成和性质与物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外界条件有关。
这些特殊态的形成需要更加极端的条件,例如高温、高压等。
总结起来,物质的三态转变是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变过程。
这些转变受到温度和压力的影响,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物质可能从一种态转变为另一种态。
通过对物质三态转变的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物质的性质和行为,也为研究和应用物质提供基础。
物态及其变化笔记
在物理学中,物态指的是物质的状态,它由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且不同的分子做热运动的速度不同而形成。
物态变化指的是物质从一种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其中包括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和凝华六种基本变化。
1. 熔化和凝固:熔化是指物质从固态转换为液态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例如,冰吸热熔化成水。
凝固则是物质从液态转换为固态的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例如,水放热凝固成冰。
2. 汽化和液化:汽化是指物质从液态转换为气态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汽化有两种形式:沸腾和蒸发。
沸腾是指液体内部产生气泡,而蒸发是指液体表面缓慢地转化为气体。
液化则是物质从气态转换为液态的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有两种方法可以实现液化:压缩体积和降低温度。
3. 升华和凝华:升华是指物质从固态直接转换为气态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例如,冰在高温下会直接升华成水蒸气。
凝华则是物质从气态直接转换为固态的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例如,水蒸气在低温下会直接凝华成冰晶。
除了这六种基本变化,还有其他的物态变化,如等离子态、超固态、中子态、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软物质等。
这些变化都涉及到物质在不同状态之间的转换,以及在不同状态下的特性和行为。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物质的三态指的是固态、液态和气态。
不同的物质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呈现出不同的物态。
本文将对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进行简单的归纳和介绍。
一、固态固态是物质最常见的一种物态,其特点是分子排列相对紧密、间距较小且相互之间保持着一定的排列规律。
固态物质不易变形,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即固定的容积和形状。
同时,在固态下,分子的运动较为有限,只是微小振动。
固态物质的两个重要概念是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而成的,具有明显的平面面对称性和长距离周期性。
非晶体则没有明显的长程周期性,分子之间的排列较为无序。
二、液态液态是另一种常见的物质物态,其特点是分子之间相互间距比较大,能够流动。
液态物质的形状受容器限制,但体积能够变化。
在液态状态下,分子的运动比固态更为剧烈,有较大幅度的运动和相互之间的碰撞。
液态物质可以通过升温或者降温来改变其状态,比如水在常温下是液态,但当温度升高到100摄氏度时,水会沸腾变为气态;相反,当水温降到0摄氏度以下时,水则会结冰变为固态。
三、气态气态是物质的另一种常见状态,其特点是分子之间的间距比较大,分子的运动速度非常快。
气态物质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会充满整个容器,并且可以自由扩散和均匀混合。
气态物质的状态转化主要基于温度和压力的变化。
当温度升高或者压力降低时,物质会从液态转变为气态,这个过程称为蒸发或汽化。
相反,如果温度降低或者压力升高,气态物质会冷却并且凝结成液态或固态。
四、物质的三态转化物质的三态之间可以通过改变温度和压力来实现相互转化。
例如,固体可以通过加热使其升温转化为液体,这个过程称为熔化;液体通过降温可以转化为固体,这个过程称为凝固。
相应地,气体可以通过降温和增加压力来转化为液体,这个过程称为冷凝;液体通过加热可以转化为气体,这个过程称为汽化。
物质的三态转化与相变热密切相关,相变热是物质在状态转化过程中吸收或者释放的热量。
物质的三态变化及相关性质
物质的三态变化及相关性质物质是构成我们周围物体的基本元素,它们可以以不同的方式组合和变化。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物质的三态变化,即固态、液态和气态。
这三种态的变化与物质的性质密切相关,下面将分别对各个态的特征及其性质进行探讨。
一、固态固态是物质最常见的状态之一。
在固态下,物质的分子之间相互吸引形成了稳定的结构。
这种结构使得物质能够维持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固态的物质通常是硬的,而且在常温下具有一定的弹性。
固态物质还具有以下特性:1. 熔点:固态物质在升温时会达到一定的温度,称为熔点。
熔点通常是物质由固态转变为液态的临界温度。
不同物质的熔点各不相同,这取决于其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2. 硬度:固态物质的硬度是指其抵抗外力的能力。
硬度与物质的化学成分和结构密切相关。
例如,金属通常具有较高的硬度,而一些晶体物质也可以具有很高的硬度。
3. 可塑性:固态物质具有可塑性,这意味着它可以被变形而不破坏。
这一特性使得我们可以通过加工技术来制造各种不同的固态物品。
二、液态当物质的温度超过其熔点时,它会从固态变为液态。
液态物质的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弱,无法保持固态的结构。
因此,液态物质具有以下特征:1. 定容不定形:液态物质的体积可变,但质量保持不变。
它们可以适应容器的形状,并且可以通过改变温度和压力来改变其体积。
2. 表面张力:液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导致液面上形成表面张力。
这种张力使得液体呈现出一定的薄膜性质,如水滴在平面上的形态。
3. 倾向于自我调节:液体有自我调节的能力,当在一个容器中时,它会自动平均分布并填满容器。
三、气态当物质的温度超过其沸点时,它会从液态变为气态。
气态物质具有以下特征:1. 可压缩性: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弱,使得气体具有可压缩性。
通过增加或减少压力,我们可以改变气体的体积。
2. 扩散性:在开放空间中,气体分子会自动向各个方向扩散。
这是因为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足够快,能够克服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物质的三态及状态转化
物质的三态及状态转化物质是人们在生活中最为接触和熟悉的,而物质的三态及其状态转化则是人们对物质认识的基础。
物质的三态是指:固态、液态和气态,固态是物体的一种形态,它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固体分子间间距较短,分子不断振动,但保持着原来的位置;液态是物质的另一种状态,有自己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分子间间距较大,自由运动,因而没有固定的形态;气态是物质的第三种状态,没有个体体积和形状,其分子间距离较大,分子不断运动,也不断碰撞,这些碰撞使气体的分子具有很高的能量。
物质的状态转化是固、液、气态之间的变化,其实是物质分子的内在状态变化。
在可逆状态转化中,也就是温度、压力等条件不断变化,但物质的化学成分没有发生改变的状态转化,例如水的三态转化。
在可逆状态转化中,物质的总质量和化学成分都没有改变。
1. 固体向液体的转化固态与液态是两种不同的物态,它们之间的状态转化叫做“熔化”或者“熔融”,从而形成液体。
随着温度的升高,固琴分子不断吸收外界热能,分子的振动增强,分子运动更为频繁,距离变大,吸收能量多,则发生熔化,分子将突破原来的排列,摆出随意的排列方式,成为了液态。
2. 液体向气体转化液态向气态的状态转化常常被称为“汽化”或“蒸发”,在液体表面分子发生振动、碰撞的情况下,分子获得能量,使其速率增大,从而跨越液体表面进入气态,分子之间分布分散,分子的活动能增强为气态,更加自由。
3. 固体向气体转化固态向气态转化也被称为“升华”,多发生在较低大气压下,物体表面的分子离开固体表面,成为独立的气体分子,由于热量不够充裕,不是形成液体直接转化为气态,整个过程相当于突跃阶段性的发生,正因为没有形成过渡的液体,固态向气体的转化只存在一个状态。
总之,对物态固、液、气的认识和状态转化在化学学习和应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知道物质的状态和状态转化的规律,就可以做出更加精确的实验和相应的分析和应用。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
晒在太阳下的 湿衣服一会儿 就干了。
衣服上的水到 哪里去了?
物质 可以 从固 态直 接变 成气 态
寒冷的冬天放久的冰雕也会逐渐变小, 是由于冰直接升华变成了水蒸气。
物质可以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 晶聚集形成的。
雾凇是水蒸气在树枝上凝结成的冰晶。
物质的状态
物质可以分为三种状态: 固态、液态和气态。
我国漠河的最低气温为-℃, 这个温度值怎么读呢?
这些温度值是怎么测量出来的呢?
你能想办法给“自制温度计”标出 刻度吗?
讨论:在细管上的什么位置标 ℃? ℃标在什么位置呢?
100 ℃ ℃
标准大气压下的 冰水混合物
标准大气压下的 沸水
100
将 ℃和 ℃之间均匀地
90
分成个格,每格代表多少
100
80
90
二、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 过程称为物态变化。
三、温度 1.物体或环境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测量温度的仪器叫做温度计。
液态
气态
上述物质
糖、碗、勺 子、味精
醋、酱油
水蒸气
物质的特点
有形状、 有体积
无形状、 无形状、 有体积 无体积
思考:
请举出物态发生变化的例子。
冰变成水
水结成冰
樟脑丸变小了 湿衣服变干了
用铁水浇筑工件
洒水的路面变干
雪、雾的形成
自主讨论
.什么叫温度?
.测量温度的工具叫什么?
一、温度
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 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课堂检测:
.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物质的三态及相互转化
物质的三态及相互转化在自然界中,物质以不同的形态存在,通常分为固态、液态和气态,这些称为物质的三态。
物质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力下可以相互转化,这种转化反映了物质的粒子间相互作用的变化。
本文将探讨物质的三态及其相互转化的过程和机制。
一、固态固态是物质最常见的状态之一,固体分子排列紧密,形成稳定的空间排列结构。
固体分子保持相对固定的位置,并环绕中心振动。
固体的形状和体积不易改变,且有一定的强度和硬度。
固体的形成通常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有关,如离子键、共价键或金属键。
这些相互作用使得固体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
当温度降低时,固体的分子振动减小,间距减小,从而增加了相对稳定性。
固态物质在条件适宜时也可以发生相变,如熔化、蒸发、升华等。
例如,将固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固体分子振动加剧,越来越多的分子克服相互作用而进入液态或气态。
二、液态液态是介于固态和气态之间的物质状态。
液体分子之间也有一定的相互作用,但相对较弱,导致分子间的排列比固态更为松散。
液体具有固定的体积,但形状容易受到容器的限制而改变。
液态物质的分子在空间中的位置不是固定的,而是呈现流动性。
分子以较高的速度做无规则运动,侧重位置的转动和振动,使得液体具有黏性和流动性。
液态物质也可以通过加热、冷却、压力变化等条件引发相变。
例如,提高液体的温度可以使分子的动能增加,从而克服相互作用力,转变为气态。
三、气态气态是物质的另一种常见状态,与固态和液态相比,气态的分子间距离更大,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更弱。
气体具有较大的体积,形状和体积可以自由改变。
在气体状态下,分子具有高速无规则运动。
分子的相互作用力相对较小,导致分子间的排列随机,自由度较高。
气态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凝聚,如冷却、增加压力等。
例如,将气体冷却到低温时,分子之间的运动减缓,相互作用力增强,从而形成液体状态。
相互转化物质的三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这种转化是由于温度、压力、分子间相互作用等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
物态及其变化知识点总结
物态及其变化知识点总结物态及其变化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章节,它涉及到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性质和相互转化。
本文将对该章节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物质的三种状态、物态变化的类型和特点、以及物态变化过程中的能量转换等方面。
一、物质的三种状态物质存在于三种主要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分子间的距离和相互作用力。
1. 固态:在固态中,物质的分子排列紧密有序,分子间的距离较小,相互作用力较强。
因此,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不易被压缩。
2. 液态:在液态中,物质的分子间距离较大,相互作用力较弱,分子可以自由移动。
因此,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具有固定的体积,且易于被压缩。
3. 气态:在气态中,物质的分子间距离非常大,相互作用力非常弱,分子可以高速自由运动。
因此,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可以充满任何容器,且易于被压缩。
二、物态变化的类型和特点物态变化是指物质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根据物质状态的变化方式,物态变化可以分为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和凝华等六种类型。
1. 熔化和凝固熔化和凝固是物质在固态和液态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
当固体受热时,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逐渐减弱,分子开始变得杂乱无章,最终导致固体熔化成液体。
相反,当液体冷却时,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逐渐增强,分子开始有序排列,最终导致液体凝固成固体。
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是: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物质需要吸收或释放一定的热量(即潜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这是因为熔化和凝固是物质状态的变化,而不是温度的变化。
2. 汽化和液化汽化和液化是物质在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
当液体受热时,其表面上的分子获得足够的能量而脱离液体表面进入气态,这个过程称为汽化。
相反,当气体冷却时,其中的分子会失去能量并聚集在一起形成小液滴,这个过程称为液化。
汽化和液化的特点是:在汽化和液化过程中,物质同样需要吸收或释放一定的热量(即汽化热或液化热),但温度也保持不变。
生活中物态变化归纳总结
生活中物态变化归纳总结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情况,这种变化被称为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可以发生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之间。
在本文中,我将总结并归纳几种常见的物态变化以及其相关的观察结果和规律。
一、固体变液体1. 熔化:当固体受热达到其熔点时,固体逐渐变软并最终变为液体。
这个过程被称为熔化。
观察结果是固体逐渐融化,形成具有一定流动性的液体。
例如,蜡烛在火焰下熔化成熔蜡。
2. 溶解:某些固体物质可以通过溶解在液体中,形成透明的溶液。
观察结果是固体逐渐在液体中消失并形成均匀透明的溶液。
例如,糖在水中溶解。
二、液体变气体1. 沸腾:当液体受热达到其沸点时,液体内部会产生气泡,并从液体表面迅速升腾,形成气体。
这个过程被称为沸腾。
观察结果是从液体中冒出气泡,并有蒸汽或气体逸出。
例如,水沸腾时产生的蒸汽。
2. 蒸发:当液体受热但未达到沸点时,液体表面的分子会逐渐脱离液体,形成气体。
这个过程被称为蒸发。
观察结果是液体逐渐减少,且可以感受到气体的蒸发香气。
例如,水在室温下的蒸发。
三、气体变液体1. 液化:当气体受冷压缩时,气体分子会逐渐靠近并形成液体。
这个过程被称为液化。
观察结果是气体逐渐减少并形成液体。
例如,液化气在罐体中的状态。
四、固体变气体1. 升华:当固体受热但未达到熔点时,固体直接从固态转变为气态,跳过液态。
这个过程被称为升华。
观察结果是固体逐渐消失,形成气体,无液体形成。
例如,干冰在室温下升华形成二氧化碳气体。
综上所述,生活中存在多种物态变化现象,包括固体变液体、液体变气体、气体变液体和固体变气体。
对于每种变化,我们可以观察到特定的现象以及形成的新物质状态。
了解这些物态变化对于理解物质性质和日常实验非常重要。
物体的状态变化
物体的状态变化物体的状态是指物体所具有的形态、性质、特征等方面的变化,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物体的状态变化包括两个方面,即物体的内在状态和外在状态的变化。
物体的状态变化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人们通过观察和研究,不仅可以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还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和行业。
一、内在状态的变化物体的内在状态是指物体自身所固有的性质和特征,可以通过改变温度、压强、浓度、成分等来进行调节和变化。
常见的内在状态变化包括物质的相变、化学反应和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等。
1. 相变相变是指物质由一种相变为另一种相的过程。
常见的相变包括固体的熔化、凝固,液体的汽化、凝结,气体的凝华、气化等。
相变是物质状态变化的基础,不仅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也是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重要的一环。
2.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新物质的生成。
化学反应产生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征,与原物质存在显著差异。
常见的化学反应包括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等。
化学反应的发生和快慢可以通过调节温度、压强、浓度等条件来改变。
3. 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是指生物体在生命周期中逐渐增长,从幼小的状态发育成为成熟的状态。
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包括细胞的分裂增殖、组织器官的发育成熟、生理功能的完善等。
生物体的生长发育与遗传因素、环境条件等密切相关,通过调节这些因素可以影响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状态。
二、外在状态的变化物体的外在状态是指物体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可以通过改变位置、形状、速度、动量等来进行调节和变化。
常见的外在状态变化包括物体的运动、形态变化和位置变化等。
1. 运动运动是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物体的运动可以包括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往复运动等。
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通过速度、加速度、动量等指标来描述和衡量。
运动的特点包括速度的变化、方向的变化和加速度的变化等。
2. 形态变化形态变化是指物体外表形状或结构的变化。
物体的形态变化可以由内力或外力引起,例如弹性变形、破坏变形、塑性变形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名师解读】八年级物理精品导学学案单元复习知识树思想方法运用图像法描述物态变化图像能形象直观地把物理现象或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在物态变化中常用时间表示横坐标,用温度表示纵坐标,其中时间的长短表示放热或吸热的多少.【例1】如图结1-1所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质量相等,加热过程中,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从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以判断A.甲、丙是晶体,乙是非晶体B.乙是晶体,甲、丙是非晶体c.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低D.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高图结1-1思路与技巧该图像反映了固体吸热熔化时温度的变化情况,其中甲、丙两物质表现出一段时间内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的物征,可推断,甲、丙是晶体;由图知甲的熔点t1,丙的熔点t2,t1>t2.说明甲的熔点比丙高.答案A、D.举一反三1已知一定质量的水加热时,其温度与时间关系如图结1-2中实线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曲线是A.E曲线B.c曲线c.D曲线D.B曲线图结1-22室内温度为20℃,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下图结1-3中哪幅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图结1-3运用熔点及沸点分离物质或进行材料选择分离不同固体或液体,可利用其熔点或沸点不同,运用加热的方法.使熔点低的先熔化分离,或沸点低的先大量汽化分离.材料的选择应考虑熔点沸点.选择不易熔化的材料应考虑高熔点,选择不易凝固的液体应考虑低凝固点,选择不易沸腾的液体应考虑高沸点.【例2】在标准大气压下,液态氧、氮、氦的沸点分别是-183℃,-196℃,-269℃.若从液态空气中提取这些气体,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而被分离出来的顺序依次是:思路与技巧液体的沸点越低越易大量汽化,因此氦最先大量汽化,氧最后汽化.答案氦、氮、氧.举一反三1在某岛上,鲁滨逊用甘蔗酿出了美味的蔗酒,如果鲁滨逊发明了一架飞机可用酒精作燃料的飞机,请你设计一个从蔗液中分离出酒精的方法,帮他离开荒岛.2根据下表中所列出的几种物质的熔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物质名称固态水银金铜钢钨固态氢固态氦熔点-391064108313003410-259-272电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不会熔化;纯金掉在钢水中不会熔化;水银温度计在-40℃时已无法使用;在-265℃时氢气是固态.应用物态变化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例3】小明和小红都想帮妈妈煮粥.小明认为粥锅里的水烧开后,可继续将火烧得很旺,煮得满锅沸腾,这样会很快将粥煮好;小红则认为,沸腾后应改用小火,盖上锅盖,让锅内微微沸腾,将粥煮好.你认为谁的想法更为合理,说出理由.思路与技巧沸腾的条件是吸热,特点是温度保持不变.粥锅里水烧开后,只要维持加热沸腾即可,无须大火.相反,从实际情况看,大火煮粥并不好.回答可从以上两方面展开.答案小红的想法更好.粥沸腾后,不论用大火还是小火给粥加热,粥的温度都不会改变.火太大粥就会因沸腾太剧烈而溢出锅外,同时粥中的水分汽化太快,使粥很快蒸干.所以锅内水开后使用小火更好.点评煮粥是一件常见的事,我们常说成“熬粥”,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只要小火就可维持水的沸腾;二是可以在节能的条件下将粥煮熟.举一反三1小红今年寒假乘空调列车从北京到深圳旅游,在北京站时,她发现玻璃窗内侧有小水滴,在到达深圳站时,她发现玻璃窗的外侧有小水滴出现,小红觉得很奇怪,你能利用所学的知识为她解除困惑吗?试试看.2冬天,地处北部山区的一些居民,为了室内的保温,常把纸条粘在窗缝处,俗称“溜窗缝”.为了使纸条不因潮湿而脱落,通常把纸条粘在室外的窗缝处.请你用学过的物态变化知识解释:为什么不把纸条粘在室内的窗缝处?综合探究【例4】(XX•滨州市)在研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小红猜想:液体蒸发的快慢除了与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的空气流速有关外,还可能与液体的种类有关,请你就此问题,设计一个实验探究的方案.思路与技巧由于小红想探究的是液体的蒸发快慢与液体的种类这一单独关系,所以实验应采取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答案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在液面处分别做上记号,再将两只烧杯同时放到同一个通风向阳的地方.过一段时间,比较水和煤油的蒸发量,分析蒸发快慢是否与液体种类有关.实验区名题赏析【例5】如图结1-4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是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图结1-4请依次写出上文画线处涉及的物质变化的名称、、;上面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我国属于缺水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两项节水措施:①;②.思路与技巧试题给出文字信息和图形信息,考察学生物理信息的提取和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并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节约用水提高学生的节水意识.答案液化凝华熔化熔化开放性试题如①随手关水龙头②尽量使水循环使用③不污染水等等.【例6】小莉同学所在的课外活动小组进行了一次“探究教室内的温度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在活动中同学们提出了许多影响教室温度的因素,请你根据示例和自己的体会,至少写出四种影响教室内温度的因素;在你所写出的因素中,请选出其中一种,试猜想它与教室内温度的关系.[例]因素:教室内的人数;它与教室内温度的关系可能是:教室内的人数越多,教室内的温度越高.因素:;它与教室内温度的关系可能是.思路与技巧此题要求根据学生的生活体验,写出影响教室温度的因素,着力考察科学探究中的“猜想”这一环节,体现新课标的方向,我们可以从教室开灯的数量,电风扇;窗户的大小,窗户的多少.教室周围环境;季节;气候;时间;楼层;风向;风速等因素考虑.答案略教室内开灯数量;开灯数量越多教室内温度越高.本章测试卷一、理解与应用某兴趣小组以相同的烧杯盛等量的水,用相同的热源同时加热,如图测1-1所示.甲杯为隔水加热,乙杯为隔油加热,丙杯为隔沙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烧杯外物质的温度分别为水温100℃、油温300℃、沙温600℃,且观察到乙、丙两烧杯中的水呈沸腾状态,则三杯水的温度高低顺序为图测1-1A.甲>乙>丙B.甲<乙<丙c.甲<乙=丙D.甲=乙=丙金属在高温、低压下比较容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用此方法可以给照相机、望远镜及其他光学仪器的玻璃镜头进行真空镀膜,即在真空室内将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加热,使它的蒸汽喷到玻璃镜头上去,从而镀上一层极薄的金属膜,这层镀膜可以改善玻璃镜头的光学性能,这层镀膜镀上去的原因是A.金属粘到玻璃镜头上的B.金属熔化后粘到玻璃镜头上的c.金属升华后再凝华到玻璃头上的D.金属凝华到玻璃镜头上如图测1-2所示,当你在家洗澡的时候,也会涉及不少的物理知识.小明总结了一些,但其中有一条是错误的,它是图测1-2A.房间内充满的“白气”是汽化现象B.房间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是水蒸气液化造成的c.用吹风机将头发吹干是蒸发吸热的过程D洗完后立即用毛巾擦于体表水分是防止蒸发吸热,使人更冷如图测1-3夏天,人站在风扇底下吹风有凉爽的感觉,若将一支温度计也放在风扇底下吹风,则温度计的示数会图测1-3A.升高B.降低c.不变D.无法确定下列自然现象中,通过熔化形成的是A.春天,河里的冰化成的水B.夏天清晨,花草叶子上附着的露水c.秋天清晨,笼罩大地的雾D.冬天,空中纷飞的雪花下列现象不可能存在的是A.烫手的冰B.不烫手的开水c.可燃烧的“可燃冰”D.干冰在常温下先熔化再汽化如图测1-4,在敞开盖的水壶里烧水,使水沸腾后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将图测1-4A.逐渐升高B.不变c.汽化加快温度反而降低D.随火的大小变化忽高忽低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常看到鸡蛋先湿后干的现象,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是A.先液化后蒸发B.先升华后蒸发c.先液化后升华D.先凝华后升华用笔画线把下列物质与相应的温度值连起沸水的温度0℃人体的正常体温100℃冰水混合的温度37℃高压锅内沸水的温度-18℃北方冬天的气温108℃0.干湿温度计是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在使用时,图测1-5中右边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包着湿布由于水在蒸发时要,因此右边温度计的读数要比左边温度计的读数.干泡和湿泡的温度计示数差值越大,就表明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图测1-51.要使洗过的衣服尽快变干,请写出四种有效的办法.;;;夏季,农户家常用一种没有烧过的黏土做的茶壶.观察发现,装水后,壶的外壁总是潮湿的.请分析:这种茶壶能使里面的凉茶水变得更凉些的原因是.你认为茶壶放在地方变凉效果会更好.3.在一次实验中,小乐由于粗心没有在制图过程中标明t的确切值,现在我们帮他分析图测1-6的物理含义.图测1-6如果小乐想研究在标准气压下水的沸腾情况,那么t的值是.图像反映的规律:①沸腾前:;②沸腾时:.若t=0℃,则表明小乐在研究冰的过程.早春冰河解冻会感到寒冷,这是因为的缘故;盛夏在地面上洒水会感到凉爽,这是因为的缘故.小明家开了酿酒作坊,每当他家出酒的日子,香飘十余里,邻近村民不约而同地来买酒.他家的酒虽然很香,但产量并不高,他父亲也为此发愁,小明下决心替父亲解决这个问题.他仔细观察酒作坊整个装置和过程,发现酿酒炉到盛酒处有一条敞开的长酒道,出酒时整个作坊酒雾弥漫,伸手不见五指.小明经思考,向父亲提出改进的措施,果然酒的产量有了较大的提高.请你简要说明小明改进的方案是;改进的科学依据是.图测1-7我国民间有句谚语:“霜前冷,雪后寒.”它说明:霜是由于气温较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现象而形成的;雪在熔化时需要热,因而气温降低,使人感到寒冷.两千多年前,秦国在咸阳盖了一座冰宫.这座房子里有一根根空心铜柱,夏日里往柱内装进冰块,使宫内冷气冷人,可谓我国古代的“冷气”了.请问:你能说说“冷气”形成的原因吗?铜柱怎样放置制冷效果更好?二、探究与检验用图测1-8所示的装置给烧瓶中的水加热,烧瓶中的水沸腾后就移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请你写出一个不用加热而又能使水重新沸腾的方法:,该方法的依据是.如图测1-9是一幅讨论“雨的成因”的漫画,请你按照漫画的提示,设计一个关于“雨的成因”的探究活动: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0.在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过程中,同学们作出了如下猜想: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可能有:A.液体温度;B.液体的表面积;c.液面上气流的快慢;D.液体的种类.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取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等量的酒精,把一杯放在烈日下,另一杯放在阴凉处,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两杯中酒精的多少.该同学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猜想;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猜想 D.要求简要写出实验的方法.1.居住在炎热非洲的人们,常常用布从头到脚包住全身,人们常对他们的衣着方式感到惊讶,认为在这么炎热的地方,这样包裹全身不是会更热吗?夏天送运冰块的时候,会用大块的厚棉絮包裹冰块.为什么夏天我们穿薄衣服,而保存冰块反而用厚厚的棉絮包裹呢?请你根据以上描述的两个奇怪现象,提出一个物理问题,并做出合理的猜想.要求说出猜想的依据.三、调查与实践2.炎热的夏天,小狗常常张开嘴,伸出长长的舌头.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的叶子都是针状.请你查阅有关资料,说说它们求生的道理.图测1-10图测1-113.观察图测1-12及阅读相应文字介绍,你会感觉到作为一位中国公民应尽的职责是什么?唐代诗人李白写下了著名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请你思考:黄河的水是不是从“天上”来的?黄河的水奔流到海之后是不是‘不复回’了?假如“地球表面的水不蒸发”,我们的生活会有什么变化?太阳能热水器可直接利用吸收太阳光的热量来加热,它具有环保、节能的优点.对市场调查后不难发现,不同品牌的太阳能热水器的表面都是黑色的.难道物体吸热的本领与颜色有关?对此,我们可以猜想:颜色越深,物体吸热本领就越强.为了验证此猜想,现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①选用四个容器,分别涂上黑、红、黄、白不同颜色;②在容器中加入温度和体积均相同的水,并同时放到阳光下照射,每隔15分钟,测量各容器中水的温度值;③将测量的结果记录在事先准备好的表格中,进行分析论证.请设计并画出此表格;若上述猜想得到了证实,请以此为依据,分析企鹅背部黑色羽毛对它生存有利的一面.浴室里的玻璃镜子在人洗澡时表面会出现很多小水珠,使人看不清面部极为不便.运用你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不怕水气的镜子”.四、想像与创新不用电的“冰箱”.如图测1-13所示,先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一个高出水面的架子,架子上放一只比水盆小一些的篮子,篮子里放上食物,再拿一块湿水的纱布罩在篮子上,并使纱布的边缘浸在水里,这就成了一个“冰箱”了.把它放在通风的地方,过一天,篮子里的食物也不会变馊,请你分析一下,不用电的“冰箱”为什么能起到冷藏的效果.图测1-13现在城市的高层住宅楼越来越多,住在顶楼的居民在夏天觉得热,原因是顶楼直接受到太阳曝晒,温度升得高所导致的.请你说出至少三种不同的、不致使顶楼楼面温度升得高的方法来.参考答案本章小结知识树体积;形状;没有;冷热程度;温度计;固;液;吸;液;固;放;保持不变;升高;吸;气;液;放;降低温度;压缩体积;液;气;吸;蒸发;沸腾;固;气;吸;气;固;放举一反三1.B1.2.c2.1可采用如图答-1所示的方法首先加热蔗酒,再用冷凝器冷却,因酒精的沸点比水低.大量酒精蒸气通过冷凝管液化成酒精图答-12正确.白炽灯丝正常发光时的温度约为XX℃左右,而钨的熔点是3410℃,故灯丝工作时不会熔化错误.钢的熔点是1300℃,钢水的温度高于1300℃,而固态金的最高温度为1064℃,故纯金掉入钢水中会熔化正确,水银的凝固点是-39℃,在-40℃时水银呈固态,而水银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工作的,故在-40℃时水银温度计不能工作正确.固态氢的熔点是-259℃、-265℃低于其熔点所以氢气此时是固态2在北京站时,列车内的空调制热,车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附着在玻璃窗内侧;当列车到达深圳时,列车内的空调制冷,车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附着在玻璃窗的外侧2因为北方的冬天室外温度很低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附着在窗内侧会使内侧纸条潮湿而滑脱.本章测试卷D2.c3.A4.c5.A6.D7.B8.A9.略0.吸热;小;越少1.答案将衣服展开,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将衣服放在通风处将衣服放在阳光下或温度较高的地方给衣服脱水水蒸发吸热;通风的3.100℃;①水吸热温度升高;②水吸热温度不变熔化熔化吸热;蒸发吸热酒道改为封闭式:在酒道两侧不断地用冷水降温酒道改为封闭式,减少了酒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减少了酒与空气的对流;在酒道两侧不断地用冷水降温,降低了温度,减慢蒸发速度等低;凝华;吸冰熔化吸收房间内空气的热,使房间空气温度降低铜柱横在房间的上方,易使空气对流,冷却效果好抽去烧瓶内的部分气体;气压减小,沸点降低略0.A提示:选用质量相等、温度相同的不同液体,放在太阳下放置,观察液体多少的变化1.例如:提出问题:阻碍热传递的因素有哪些?猜想:可能与棉絮厚薄有关;依据:保存冰块时,外界的温度比内部高,用棉布包裹可以阻碍热传递;夏天,身体的温度比外界高时,穿薄衣服可以将热量很快散出去2.生长在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子是针状,可以减小蒸发面积,减慢蒸发;狗因只有舌头上有汗腺,需通过增大面积加快蒸发,散发体内热3.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答案一:不是从“天上来”的,而是从云层中来的,流到大海后要“复回”,因水蒸发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到空中又变成云,并以雨雪形式落到地面;答案二:黄河之水不是从“天上来”,是从山顶上瀑布处流下来的,奔流到海后要“复回”,大海中水蒸发到空中,又以雨雪形式落下“假如……”提示:从水资源的不均衡;植物生长需求等方面思考①相同;③表格略企鹅背部黑色羽毛,可吸收更多的热量来抵御严寒想办法提高镜面的温度即可水蒸发吸热,使菜的温度不致升得过高①种植花草;②洒水;③安装太阳能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