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贝教案
小学语文公开课《一只贝》教案优秀5篇
小学语文公开课《一只贝》教案优秀5篇《一只贝》词语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理解“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的含义,感知课文中描写的这只贝的可敬之处。
3、让学生懂得如何去面对磨难,内在的美才是真正的美。
教学重点:理解“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的含义。
并能深入体会这只贝的可敬之处。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只贝,下面我们一起读一读课文,回顾一下这只贝的经历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这支贝有着怎样的经历(二)快速浏览,在你眼里这是一只怎样的贝?(三)品读课文,探究阅读1、默读课文,画出体现贝的可怜的语句。
课件随机出示:2、感悟贝曾经的荣誉。
首先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漂亮贝的句子。
即(课件出示):“这壳上都曾经投影过太阳、月亮、星星,还有海上长虹的颜色,也都曾经显示过浪花、旋涡,和潮峰起伏的形状。
”指导朗读,面对这么漂亮的贝壳,人们发出了怎样的赞叹?博得人们的喜爱和赞美就是贝的荣誉3、失去荣誉,忍受折磨。
(1)对比体验。
出示了现在贝丑陋的图片,并把课文第一自然段进行改编,和前边漂亮贝进行对比,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2)化身为贝。
引导学生想象如果自己就是这只贝,看着自己丑陋的外表,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并引导学生把这种感受带进去再读课文。
(3)联系实际。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谈一谈当一粒小沙子钻进了自己的眼睛,会有什么感受?(4)想象画面。
引导学生想象,透过“折磨”这个词体会贝所承受的痛苦。
并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想象,再读第三段。
仅仅是可怜吗?在可怜背后你又读出了什么?4、感悟贝的可敬(1)理解磨制(2)幻灯片出示最后一段(四)结合板书总结全文这只贝给了你怎样的启示?(五)拓展:丑石内心美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一只贝》词语教学设计篇二花园小学:王娟教学目标:1、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
《一只贝》教案(西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
“多漂亮的孩子,多漂亮的贝壳!”强调的是“多”“贝壳”应重读。
“这是珍珠!嘿,多稀罕的一颗大珍珠!”
1、把没读懂的地方记下来。
读后进行议论。
2、找出相关的语句及段落,并根据自己的题解来叙述。
3、把你感兴趣的内容朗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你为什么感兴趣。
培养学生自学习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拓展知识面。
教
学
教
程
教师的活动及教法
学生的活动及学法
设计意图
“嘿”“多”“大”要读出惊喜赞叹的语气
语气自然、声音宏亮、通顺流畅等
熟读课文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大意,而且为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
补充资料:
贾平凹,1953年生,陕西省丹凤县人。1967年初中毕业后在家务农,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作品有:《月迹》、《爱的踪迹》、《浮躁》、《高老庄》等。
了望学生对本课生字的认读情况,培养学生在朗读中主动认字的习惯。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理解感情。
1、个人朗读课文,达到准确、流利。
2、默读思考:“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多读几遍。
二、指导朗读。
1、结合课后3题进行:
《语文同步读本》指导:
引导学生自学《贝壳》、《山里的孩子》。《贝壳》是著名作家席慕容的一篇哲理小品文,通过描写贝壳的精致和美丽,引发了作者的感悟:珍惜时间,努力让自己的人生留下有意义的痕迹。这两篇课文通过文章后的“读一读想一想”都着重启发学生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板书设计
一只贝--教案
一只贝--教案《一只贝》教案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走进一只贝的世界,一起来感受一只贝带给我们的感动与震撼,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1、本文的作者是贾平凹,关于作者名字的读音一直有争议,相信读了作者的自传就会不言自明,出示贾平凹的自传(谁来读):2、应该叫什么?本文还有一些词语也需要我们来确认一下读音。
出示词语:啮掉、棱角、荣誉、旋涡、油腻、丑陋、稀罕、瓦砾3、开火车读词语,有几个字的读音需要注意一下:旋涡的旋是多音字,还念:组词:,涡是圆唇音,一起读一下;稀罕的罕读轻声,男生读,女生读,谁知道啮掉、瓦砾的意思?三、人们评价贾平凹语言写实、憨厚,内心却波澜万丈。
一只贝就是这样,虽然课文不长,但极耐人寻味,下面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细细体会,这是一只怎样的贝?不动笔墨不读书,同学们可以用笔画出有关词句。
1、学生默读课文,教师巡视。
2、谁能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贝?回答时,把你画的送进句子里面,一起读。
(齐读)五、体会可怜:1、对于漂亮的贝来说,即使他们的生命结束,他们的壳上仍然存留着人们喜爱的色彩和线条啊,而,这只贝---(屏幕出示:但是,。
他说不出来。
)2、谁来读这段文字?(指读)3、同学们,这只贝的壳上还有绚丽的色彩吗?还有精美的图案吗?为什么?(因为一颗石子钻进了他的壳内—结合回答板书:石子)4、真是只可怜的贝,下面请同学们再出声读读这段文字,细细体会体会,这段文字中的哪个词一下子打动了你,让你觉得这是一只可怜的贝?(1)生出声读。
(2)汇报:哪个词看出这是一只可怜的贝?(3)结合回答,板书折磨,师:知道折的来历吗?(出示)看,这就是折字的演变,谁能说说折的本意就是什么(折断);师:磨是形声字,谁能根据形旁表字义说说磨的大致意思?师:折磨呢?(肉体、精神遭受到痛苦)师:弄懂了折磨的意思,同学们再出声读一读这段课文,想象一下,石子在贝的身体里是什么样的情景?生答:谁愿意把这一段读给大家听?指读。
一只贝教学设计
一只贝教学设计《一只贝》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理解“一只贝”的精神内涵,培养学生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体会“一只贝”的精神内涵。
教学难点: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深入理解“一只贝”的精神内涵。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课文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朗读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贝壳的视频,让学生观察贝壳的外形和特点。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贝壳是怎么形成的吗?引出课题《一只贝》。
讲授新课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一只怎样的贝?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检查学生的生字词掌握情况,重点指导“贝、壳、盛、荣、稀罕、围拢、长虹、漂亮、图案、荣誉、涨潮、普通、折磨、棱角、瓦砾、稀罕”等字的读音和写法。
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和重点段落。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思考以下问题:这只贝的经历是怎样的?这只贝为什么会变得丑陋?这只贝的价值在哪里?组织学生讨论问题,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教师总结课文内容,强调“一只贝”的精神内涵。
1. 2. 3. 1. 2. 1. 2. 3. 4. 1. ◦ ◦ ◦ 2. ◦ ◦ ◦ ◦ ◦ ▪ ▪ ▪ ◦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扮演。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角色扮演,注意表现出角色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
其他学生观看表演,评价表演的优缺点。
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表现,同时提出改进的建议。
一只贝(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6篇)
一只贝(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6篇)2022-12-15一只贝(精选6篇)一只贝篇1时间课型课时2教学内容一只贝教学重点学习抓住课文重点部分,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是看样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法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学法朗读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学法、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
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积累词汇。
能力目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3、抓住课文重点,读懂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1、展示展示贝壳和珍珠2、你们知道这贝壳与珍珠有什么关系吗?你们想知道很久很久以前发生的“一只贝”的故事吗?我们一起来学习第3课《一只贝》。
(板书课题)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默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字典读准字音。
2、学生互动学习,老师利用生字卡或投影检验自学效果。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结合课后“学习链接”读懂课文,记下课文中不理解的问题,然后提出来。
2、说说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想想作者想借助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什么?1、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指名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不加注音或查字典,也可以问同学。
2、指定学生朗读,评估朗读效果。
抽几个学生分段读课文,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有没有读不准的字词,帮助纠正朗读的错误。
请同学们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3、学习生字交流记忆的方法。
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多读几遍。
课前收集有关知识对文章的学习和理解是必要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了望学生对本课生字的认读情况,培养学生在朗读中主动认字的习惯。
第二课时一、细读课文,理解感情。
1、个人朗读课文,达到准确、流利。
2、默读思考:“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只贝的教案5篇
一只贝的教案5篇一只贝的教案篇1活动目标:1、认真倾听音乐,感受音乐活泼欢快的情绪,理解歌词内容。
2、能在间奏处一拍一下地拍手、拍响板,感受演奏与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哈巴狗的玩具一个;响板人手一个。
材料配套:教育挂图《领域活动:艺术:一只哈巴狗》。
活动过程:1、出示哈巴狗玩具,模拟哈巴狗的叫声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这是谁呀?今天,可爱的哈巴狗来和小朋友一起玩,大家鼓掌欢迎。
2、教师出示教育挂图并范唱歌曲,引导幼儿感受音乐情绪,理解歌词内容。
(1)教师范唱第一段,引导幼儿认真倾听。
教师提问:哈巴狗坐在哪儿?它在想什么?(2)教师范唱第二段。
教师提问:哈巴狗吃完肉骨头之后做了什么动作?(3)教师完整地范唱歌曲,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3、幼儿与教师合作开展语言及体态节奏游戏,如教师唱“一只哈巴狗”,幼儿拍手并在间奏处唱“汪汪”。
之后请幼儿想出其他体态动作,如举双手做小狗状等。
4、学习响板的演奏方法,并随乐练习演奏。
(1)出示响板,介绍乐器的名称与演奏方法。
(2)幼儿自由练习演奏响板,教师随机指导,重在引导幼儿掌握正确的持握与演奏方法,并按照教师的指挥一拍一下地演奏。
(3)随乐演唱歌曲,带领并指挥幼儿在间奏处边唱“汪汪”边演奏乐器。
(4)幼儿随乐分组合作表演。
指导幼儿按意愿分两组,一组幼儿演唱,另一组幼儿在间奏处唱“汪汪”并演奏乐器。
交换角色进行游戏。
5、游戏“哈巴狗抢肉骨头”。
游戏玩法:几个幼儿扮演哈巴狗,蹲在圈外,其余幼儿扮演肉骨头,蹲在圆圈中间。
大家共同演唱歌曲,在最后一句“汪汪”之后,“哈巴狗”迅速跳入圈中抢“肉骨头”,而“肉骨头”迅速跑回座位,被“哈巴狗”抓住了就被“吃掉了”。
6、教师简要评价,结束活动。
一只贝的教案篇2一、活动的选材茶壶是孩子们身边随时可见生活用品,应该说孩子们是相当熟悉的。
同时这首歌曲欢快活泼,歌词风趣,以拟人的方式给予了小茶壶生命,很适合孩子来表演,个人认为十分适合中班幼儿来学习。
一只贝 教案
一只贝教案教案标题:一只贝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故事《一只贝》的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情感认知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阅读理解技巧,包括主旨理解、细节理解和推理判断。
2.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分享观点。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通过绘画和口头表达。
教学准备:1. 故事书《一只贝》。
2. 学生绘画纸和彩色笔。
3. 小组合作学习指南。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入故事《一只贝》,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 提问学生是否了解贝壳的特点和形状。
2. 阅读理解(15分钟):- 学生阅读故事《一只贝》,并回答以下问题:a.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b. 贝壳是如何变成一只小船的?c. 小船上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d. 故事的结尾如何?3. 小组合作(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场景或角色,进行讨论和合作。
- 每个小组根据讨论的结果,绘制一幅插图来描述他们选择的场景或角色。
4. 分享和讨论(10分钟):-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插图,并向全班分享他们的想法和描述。
- 学生可以提出问题或提供意见,以促进思维和交流。
5. 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故事的主要内容和学生的观点。
-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主题和教训,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拓展活动:1. 邀请学生在家中寻找贝壳,并带到学校与同学分享。
2. 组织学生编写自己的故事,以贝壳为主题,并进行分享。
评估方式:1. 教师观察学生在阅读理解和合作学习中的表现。
2. 对学生绘制的插图进行评估,包括描述的准确性和创意性。
教案扩展:1. 将故事与科学课程结合,探索贝壳的形成和特点。
2. 利用故事中的角色和场景,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加深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情感认知。
3. 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故事,以贝壳为主题,并进行集体创作和表演。
《一只贝》教学设计
《一只贝》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一)激趣导入1、在浩渺的大海里有许许多多的贝壳,其中有专门多的贝看起来专门漂亮,而今天作者给我们介绍的却是一只丑陋的贝。
这是什么缘故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只贝》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读顺。
2.用你喜爱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3.合作学习。
(1)小组合作学习课文中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
(2)自由拼读词语。
指名读、小组读。
(3)四人小组交流是如何样识记这些生字的,并说说生词的意思。
4、大伙儿差不多了解了文章的大意,哪位同学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要紧讲什么?指名回答(文中讲了一只贝的一生,它曾经漂亮过,因为一颗石子钻进它的体内,它变得丑陋了,被人们遗忘在海滩上,当人们发觉它有闪光的珍宝时,它差不多不见踪影了。
)师:是啊,这是一只专门的贝。
文章作者如此来评判这只贝:(出示)———这是一只悲伤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师:我们围绕这句话能提出什么问题?生口述:什么缘故说这是一只悲伤的贝?“悲伤”在什么地点?什么缘故说这是一只可敬的贝?“可敬”在什么地点?作者写这只贝是想告诉我们什么?5、提示引路,自读探究:(1)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边读边摸索提出的问题,并画出你认为表现出这只贝悲伤的、可敬的语句,在旁边作出批注。
(2)自读自悟,教师巡回指导。
二、解疑合探:1、体会这只贝的“悲伤”:(联系上下文,谈自己的看法)(1)表现“悲伤”语句:“因为有一颗石子钻进它的壳内,那是颗十分硬的石子,不管如何不能挤碎它,又带着棱角;它只好守着内在的折磨。
它的壳上越来越没有了颜色,没有了图案,它失去了做贝的荣誉;但它默默的,它说不出来。
”(你从句中哪些词语感受到贝的“悲伤”?它悲伤在什么地点?)(它“只好受着”、“默默地”、“说不出来”,说明它在默默忍耐苦难煎熬。
)(学生自由谈感想)(2)引导学生体会:它变得如此丑陋,也因为丑陋而得不到人们的重视。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只贝》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只贝》(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合同协议、条据文书、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只贝》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只贝》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四年级语文《一只贝》第二课时教案
四年级语文《一只贝》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贝壳的喜爱之情。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重点词语的含义。
3.培养学生的朗读、感悟、表达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学习生字词,掌握重点词语。
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对贝壳的喜爱之情。
2.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谁来说说《一只贝》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二、朗读课文,感知内容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
2.教师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三、学习课文,体会情感1.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四、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1.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齐读并组内交流字义。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词,教师巡视指导。
五、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你们学会了什么?六、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练习册: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题目。
3.课后拓展:观察生活中的贝壳,了解它们的形状、颜色等特点,写一篇关于贝壳的短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导入、朗读课文、学习课文、学习生字词等环节,让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了作者对贝壳的喜爱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学习生字词,提高了学生的词汇水平。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关注和改进。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补充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对贝壳的情感描写,通过关键词句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2.在学习生字词时,不仅要掌握字词的音形义,还要学会在具体语境中运用。
二、教学难点补充1.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理解其深层含义,并学会在写作中运用。
2.培养学生通过朗读表达情感的能力,使学生在朗读中能够传达出对贝壳的喜爱和对生命的敬畏。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只贝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只贝一、教学目标1.了解《一只贝》这篇课文的背景和大意。
2.掌握本文重点词汇和重要句子的理解和运用。
3.学习本文的写作技巧,能够独立进行简单的写作练习。
4.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珍惜生命的意识和态度。
二、教学重点1.了解《一只贝》这篇课文的背景和大意。
2.掌握本文重点词汇和重要句子的理解和运用。
3.学习本文的写作技巧,能够独立进行简单的写作练习。
三、教学难点1.掌握本文重点词汇和重要句子的理解和运用。
2.学习本文的写作技巧,能够独立进行简单的写作练习。
四、教学方法听、说、读、写、练习和互动式教学。
五、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利用课前准备好的画面或者道具,《一只贝》课文中所提到的“贝壳”、“螺旋”、“斜着的线”等事物,向学生展示并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2.导入环节教师出示《一只贝》这篇文章的封面,含蓄地展示了即将学习的内容,通过对课文封面的分析,使学生浓厚的文化氛围永远笼罩在学习中。
3.教学中第一部分:预习准备。
1.介绍作者的背景,让学生了解作者。
引导学生展开预测这篇文章的内容。
2.教师在黑板上写出本篇文章的名字,并画出一只贝壳。
带领学生逐字阅读文章名,精确理解文章中贝壳的寓意,同时培养学生爱生命、珍爱生命的意识。
第二部分:学习课文。
1.教师根据课文所的题材在黑板上引出要学的单词或者生词。
请学生们注意听、关注图形所描述的事物,并学习单词的写法和语音。
2.教师讲述文章背景,并以情境式表现,具体地引出本文的背景和故事情节。
并配合语音表现让学生听懂文章。
第三部分:提高理解。
1.教师唤醒和表现把贝壳安顿好的画面。
引导学生,通过语音、呼吸和肢体语言表达所读过的内容,并让学生思考和猜测下文的变化。
2.介绍贝壳是如何生长成一只贝壳的故事,并请学生互动,我们一起描绘出贝壳的生长变化。
第四部分:写作练习。
1.教师为学生设计动笔写下贝壳的样子,以便学生理解文字所描述的事物,并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
2.讲解写作方法、技巧、步骤,以贝壳为主题,让学生自由翻译、发挥观察,写下自己心中的贝壳,锻炼写作能力。
一只贝教案
一只贝教案引言:在幼儿教育领域中,教案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
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是每个教师的责任。
本文将为你介绍一只贝教案,通过这个案例,展示如何通过一只贝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一、教案背景教案主题:一只贝教学活动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2. 发展幼儿的思维逻辑和联想能力;3. 培养幼儿合作与沟通的能力;4. 提升幼儿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通过呈现一只贝的图片或实物引起幼儿兴趣,鼓励幼儿自由发言,谈论贝的外观特征和一些基本知识。
2. 观察与描述:分发放大镜、放大镜、纸和铅笔给幼儿,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贝的各个部分,鼓励他们绘制一只贝的图画,并描述自己观察到的特征。
3. 动手实践:提供一些自然材料和艺术工具,鼓励幼儿使用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制作一只属于自己的贝,并为他们提供指导和支持。
4. 合作与分享: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协作制作一只大型贝,以加强他们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完成后,鼓励幼儿向其他小组展示并分享他们的作品。
5. 总结与展示:组织幼儿共同总结他们通过这次活动学到的东西,并提供机会展示他们的作品和成果。
三、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和记录幼儿的参与程度、创造力、表达能力和合作与沟通的能力来评估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幼儿的作品和图画来了解他们对贝的理解程度。
四、延伸活动1. 观察实验室:组织幼儿参观实验室,了解更多关于贝的知识和研究。
2. 贝的足迹:在户外活动中,提醒幼儿留意海滩或湖边是否有贝壳,并促进他们对贝的观察和发现。
3. 贝的故事:通过阅读贝的故事书,进一步培养幼儿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以及培养他们对贝和自然界的保护意识。
五、结论通过一只贝教学活动,幼儿得以观察和动手实践,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合作与沟通能力。
这个案例中,幼儿通过观察、描述、动手实践和分享的过程,不仅学到了贝的基本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思维逻辑和联想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一只贝教学设计
一只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提高学生的细节把握和注意力集中能力。
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加强学生的合作和团队合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
教学内容一只贝教学活动将包括以下内容:观察和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将观察一只贝的外形和特征,进行思考和分析。
细节把握和注意力集中能力培养:学生将通过细致观察和描述,提高细节把握和注意力集中能力。
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将通过绘画和创作,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合作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将分组进行一只贝的观察和讨论,培养合作和团队合作能力。
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培养:学生将通过评价一只贝的特征和行为,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
教学步骤观察和思考能力培养:学生观察一只贝的外形和特征,进行思考和分析。
细节把握和注意力集中能力培养:学生通过细致观察和描述,提高细节把握和注意力集中能力。
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通过绘画和创作,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合作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分组进行一只贝的观察和讨论,培养合作和团队合作能力。
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培养:学生通过评价一只贝的特征和行为,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
教学资源一只贝的样本和相关观察材料。
细节把握和注意力集中能力培养的相关训练和指导。
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的相关指导和艺术材料。
合作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的相关项目和案例。
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培养的相关训练和指导。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评价学生的细节把握和注意力集中能力,以及创造力和想象力。
可以通过观察记录、作品评价和讨论评价进行评价。
《一只贝》优秀教学设计
《一只贝》优秀教学设计《一只贝》教学设计(精选3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整理的《一只贝》教学设计(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一只贝》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教育:认识珍珠形成的相关知识,懂得贝的可敬在于用血肉磨制成了美丽的珍珠。
教养: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贝的可怜与可敬。
2、认读相关词语,正确书写四会字。
发展:1、加强领悟能力。
2、发展联想思维的逻辑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1、感情朗读,体会贝的可怜和可敬。
2、理解贝为什么可怜又可敬。
教学媒体:多媒体网络课室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渲染,导入新课。
出示视频:(海潮汹涌,贝壳涌上沙滩)画外音:这节课黄老师要带大家来到大海边,欣赏美丽的海景,倾听悦耳的潮声。
让我们在欣赏这些色彩斑斓的贝壳的同时,也来认识一只独特的贝。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30课《一只贝》——齐读课题。
(教学前,我针对二年级学生具有有意注意极易涣散,理性思维较弱,感性思维较强等心理特点,制定了兴趣发生--情趣坚持--志趣衍发的教学思路。
一开始,运用录象演示,创设情境,引起学生读课文的兴趣,达成志趣衍发,提升学情的目的。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进入自读课文系统,同桌互助合作地自学课文。
(我让小朋友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小朋友有的大声读,有的轻声读,有的边读边用铅笔在划着什么,还有的读完后就与同桌推荐着什么。
对于这些方式,我都表示许可。
在我看来,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读书的方式更是不同,让他们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能调动学生读的积极性,充沛感知课文,学生无拘无束地展示读的个性,体验着语文实践带来的快乐。
)2、认读难字和相关词语。
3、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三、品读欣赏,体会贝的可怜与可敬。
1、(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最令你感动的片段,用()标出,想一想,为什么会令你感动?(2)同桌推荐。
一只贝教案
一只贝教案一只贝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认识一只贝的外部特征;2.了解一只贝的生活习性;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准备:贝壳、贝类图片、幻灯片、PPT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0分钟)1.教师出示贝壳和贝类图片,引导学生猜测图片里的动物是什么。
2.教师引导学生对贝壳进行观察,让学生发现贝壳的颜色、形状和纹路。
二、听说活动(15分钟)1.教师出示一只贝的图画,引导学生观察并围绕贝壳的外形进行个别描述。
2.学生通过图片描述贝壳的大小、颜色、形状,并分享自己观察到的其他信息。
三、了解贝的生活习性(20分钟)1.教师出示幻灯片或PPT,介绍贝的生活环境、食物来源和繁殖方式。
2.学生观看幻灯片或PPT,并跟随教师一起阅读图片上的文字信息。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通过观察和描述贝壳得出的贝的生活习性。
四、实际操作(30分钟)1.教师出示贝壳和宣纸等材料,组织学生进行手工制作贝壳图案。
2.学生根据自己对贝壳的观察和描述,利用纸板和彩纸等材料,制作独特的贝壳图案。
3.学生完成作品后,与同学分享、讨论。
五、展示和总结(10分钟)1.学生将自己制作的贝壳图案展示给全班同学。
2.教师组织学生回顾整个课程内容,总结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贝壳所获得的知识。
3.教师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巩固学习成果。
六、作业布置(5分钟)1.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对自己的贝壳图案进行书写作文,描述自己制作图案的设计理念和方法。
2.教师提醒学生整理好课堂笔记和课后作业,准备下节课使用。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贝的外部特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通过实际操作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发言较为被动,需要在导入和听说活动环节更好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同时,通过展示和总结环节,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语文《一只贝》教案
Men do not show their ambitions and are born with eight feet in the air.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语文《一只贝》教案语文《一只贝》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正确体会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字词卡、贝壳、珍珠、挂图、有关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示物激趣,导入新课。
1.教师展示贝壳和珍珠实物,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知道这贝壳与珍珠有什么关系吗?你们想知道很久很久以前发生的一只贝的故事吗?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尝试学习,读文识字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2.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3.合作学习。
(1)小组合作学习课文中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
(2)自由拼读词语。
指名读、小组读。
(3)四人小组交流是怎样识记这些生字的,并说说生词的意思。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再次朗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
2.你读懂了什么?3.默读课文,结合课后学习链接读懂课文,几下不理解的问题,然后提出来。
4.说说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故事,想想作者借助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什么?四.作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1.卡片认读生字词。
2.听写生词。
二.细读课文,感悟理解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评一评,谁读得最棒。
2.海边的贝壳很美,同学们知道这些贝壳是怎么来的吗?3.漂亮的贝壳让人赞美,但有一只贝壳没有被孩子们捡起,因为它不漂亮。
后来,这只不漂亮的贝壳形成了什么?(一只罕见的大珍珠)这颗珍珠是怎样形成的呢?齐读第3、4段。
4.珍珠真的像作者描述的那样形成的吗?(不是的,珍珠的形成是因为有杂物刺激。
)你是怎么知道的?5.作者在课文中写道它只好受着内在的折磨它只能默默地忍受这是用血和肉磨制成的。
《一只贝》教案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不仅认识了一些生字和新词,还了解了关于一只贝的故事。下节课我们再去看看作者想通过这只贝告诉我们什么吧。
板
书
设
计
3、一只贝
漂亮的贝丑陋的贝
可怜的贝可敬的贝
总计第7节
课题
3、一只贝
课型
阅读
第1课时
教具
课件
教学
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一只贝的经历。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训练重点
理清一只贝的经历。
构建设计过程方法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导语:“孩子们,三年级学习的《在金色的沙滩上》,至今,课文中描写的那美丽的景色,那善良的小姑娘、那漂亮的贝壳还深深印在我的心里。”随即,大屏幕上出现各种美丽的贝壳。学生们发出赞叹之情。我接着说:“贝壳是贝类的荣耀,也是贝类的价值所在。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讲述的就是一只贝的故事。”板书:《一只贝》(齐读课题)。
4.指导识字
(1)教师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自主识字。
(2)开火车给生字组词。
(3)查字典理解字义。
(4)让学生找出容易写错的生字。
三.分组朗读,整体感知
1.指生分段朗读课文,然后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朗读练习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什么?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要求学生听清楚生字词的读音。
2.学生自由读课文,标清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注音读准生字,根据字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记忆字形,同时能给生字组词。
3.在小组或全班,采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习的形式,熟读熟记生字词语,有针对性地正音,提示生字中易错的笔画。
一只贝教学设计
一只贝教学设计《一只贝》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一只贝》这篇文章,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能够准确翻译全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翻译、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理解“一只贝”的形象和意义,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并背诵《一只贝》这篇文章,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能够准确翻译全文。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一只贝”的形象和意义,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韵律和节奏,提高学生的语感和阅读能力。
翻译法:通过翻译,让学生理解文章的意思,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讨论法:通过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思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讲授法:通过讲授,让学生了解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关于贝壳的视频,让学生观察贝壳的形状和颜色。
(2)提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贝壳有什么特点? (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贝壳的文章——《一只贝》。
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学生的读音和语调。
翻译课文 (1)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自行翻译课文。
(2)教师巡视学生的翻译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3)学生分组讨论翻译中的疑难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并给予解答。
(4)教师检查学生的翻译情况,重点检查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理解课文 (1)教师提问:文章的题目是“一只贝”,那么这只贝有什么特点呢?(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进行分析和理解。
(3)1. 2. 3. 1. 2. 1. 2. 3. 4. 1. 2. 3. 4.教师提问:文章中提到了这只贝的“丑陋”,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写它的“丑陋”呢?(4)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进行分析和理解。
年S版四年级上册《一只贝》语文教案
2021年S版四年级上册一只贝语文教案
2021年S版四年级上册一只贝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稀罕、可怜、荣耀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理解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理解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的含义。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示物激趣,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贝壳和珍珠实物,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知道这贝壳与珍珠有什么关系吗?你们想知道在很久很久以前发生的一只贝的故事吗?则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一只贝。
二、尝试学习,读文识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读课文的过程中,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内容总结
〔1〕2021年S版四年级上册一只贝语文教案
2021年S版四年级上册一只贝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读写稀罕、可怜、荣耀等词语
〔3〕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2、理解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5〕你们想知道在很久很久以前发生的一只贝的故事吗
〔6〕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只贝》教学设计阅读教学的本质是要从文章外部的文字符号来理解其精神内核,披文入情,感悟言语的情感。
阅读就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
在读中,学生应该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达到个性化感悟。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读书感悟追求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悟情,读中悟境,读中悟意,读中悟法。
在课堂上如何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如何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让学生明理,让学生展现个性,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课堂中根据文章的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方法指导学生,同时指导中注重赏识学生,以促进学生能力不断地提升。
【教材分析】《一只贝》一篇讲读课文。
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文章主要采取对比的手法,讲述了一只贝经受痛苦、磨难、忍耐之后没有像其他贝那样成为一只光彩夺目、美丽斑斓的贝壳,却孕育出了一颗稀罕珍贵的珍珠的故事。
课文编写的意图是使学生从这只贝的可怜和可敬中受到感染,学会勇敢地面对不幸,做生活的强者,并重新认识美与丑的真正含义。
文中感情真挚、饱满,可谓字字有情,句句含情,是指导学生在读中感知、感悟,从而受到情感熏陶的好教材。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和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①学会本课的生字,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
②通过读课文,了解这只贝的经历,理解他的可怜和可敬。
③重新认识“丑陋”与“漂亮”的真正含义,理解这只贝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也是一种美。
2.教学重点:多种形式读文,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这只贝的可怜和可敬。
3.教学难点:感悟这只贝的特殊经历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4.教具准备:课件;不同贝壳的图片;《阳光总在风雨后》的音乐。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叶圣陶先生说:“大凡读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要紧的事。
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理解才能透彻。
”叶老的这个教学思想,揭示了阅读教学中抓文章思路的重要性。
为此,我在摸清作者思路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标和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遵循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
在教学时,我围绕“为什么说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这一话题展开教学。
一、激情谈话,揭题导入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板书:一只贝),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一只贝给我们带来的感动和震撼。
大海中有无数的贝,可以说这是一只平凡的贝,但它又是不平凡的,接下来就让我们与这只贝亲密接触,走进这只贝,让我们用心去感受它、领悟它,好吗?[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何激发孩子探究问题的兴趣、情趣是关键。
上课伊始,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采用聊天的方式开门见山地引出“一只贝”,让学生产生质疑:一只贝壳有什么好讲的?带着疑问进入第二环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并思考: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贝?2.学生分段朗读。
3.找出中心句:谁能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老师这是一只怎样的贝?(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①师:同意吗?都谁画的这句话?看来大家都用心读书了。
大屏幕出示: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②自由读或齐读: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③为什么既说它可怜又说它可敬呢?接下来我们就更深入地去认识这只贝。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让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贝?”入手,引发学生捕捉文章的中心句“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三、紧扣中心,读中悟情(一)自主阅读,深入研究“可怜”1.边读课文边画一画,看看从哪里能看出这是一只可怜的贝?2.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巡回指导。
3.对话式的交流:①蚂蚁、虫子立即围拢来,将他们的软肉啮掉,空剩着两个硬硬的壳。
(啮掉什么意思?一口一口地吃掉。
这只贝的肉都被其他动物一口一口地吃掉了,还在不停地流血,多么可怜呀!)②生命结束了!(连生命都失去了,难道还不可怜吗?)③这只贝没有被孩子们捡起。
他不漂亮,他在海里的时候,就是一只丑陋的贝。
(他让人讨厌,让人误解,所以很可怜。
)④因为有一颗石子钻进了他的壳内,那是个十分硬的石子,无论如何不能挤碎他;又带着棱角;他只好守着内在的折磨。
(你们有没有人迷过眼睛,迷眼睛时就连那么一点点地灰尘我们都觉得无比的难受,何况一颗十分硬的石子,还带着棱角,那是多么的难受呀!)⑤他的壳上越来越没有了颜色,没有了图案,他失去了做贝的荣誉。
(做贝的荣誉是什么?你能不能在文中找找答案,“发现了好看的贝,捡起来,拿花线串着,系在脖项上。
”是呀,别的贝被孩子们捡起并系在脖子上,而他却越来越没有了颜色,没有了图案,那他一开始就没有颜色和图案吗?“这壳上都曾经投影过太阳、月亮、星星,还有海上长虹的颜色,也都曾经过浪花、旋涡和潮峰起伏的形状。
”老师这有一些贝的图片,这是壳内没有石子的贝的壳,他们是那么美丽、那么漂亮,可他却因石子的存在而越来越难看,这是多么可怜呀!)⑥但他默默地,他说不出来。
⑦壳已经破烂,很不完全了。
⑧又发现了这一只贝的两片瓦砾似的的壳,用脚踢飞了。
(是呀,与其说两片瓦砾似的壳,不如说是两片瓦砾,而且都放人用脚踢飞了,让人讨厌!)4.教师小结:是的,这是一只多么可怜,多么不幸的贝呀!它失去生命、失去荣誉、受尽折磨、丑陋让人讨厌、有苦说不出……5.教师引读:这是一只可怜的贝。
通过大家的描述使我们仿佛看见他那两片瓦砾似的已经破烂了的壳,所以我们说:这是一只可怜的贝。
使我们也仿佛看见石子锋利的棱角正刺着他柔软的身躯,所以我们说:这是一只可怜的贝。
使我们还仿佛看见其它贝嘲笑他的目光,所以我们说:这是一只可怜的贝。
6.重点指导读第三自然段。
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感同桌之间练习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同桌互读——个别读——齐读。
(二)小组合作,深入研究“可敬”1.过渡,这是一只可怜的贝,那么哪里又能看出它又是一只可敬的贝呢?同学们根据课文的内容在小组讨论一下。
2.小组合作学习3.小组汇报:①磨就珍珠②默默无闻③精神上的可贵:硬硬的石子磨着它柔软的身躯时他放弃了?即使流血、即使划破、即使血肉模糊,他都在不停地磨制。
④他很坚强,面对困难挫折也不轻易低头。
4.教师小结:是的,这只贝它虽然受尽折磨、默默无闻,但是最终磨就了珍珠,在平凡中,在经历磨难后创造了辉煌!5.教师引读:这是一只可敬的贝。
此时,这只贝还觉得他仅仅只是可怜吗?不,还很可敬。
孩子们还觉得他仅仅只是可怜吗?不,还很可敬。
你们还觉得他仅仅只是可怜吗?不,还很可敬。
6.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就让我们带着可敬的语气齐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7.改写句子:是的,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那么你们是觉得更可怜还是更可敬呢?(更可敬)那我们能不能把这个句子只改变一个字,来表达我们此时的想法?大屏幕出示: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更)是一只可敬的贝。
8.当孩子们重新去沙滩寻找它,为什么又找不到了呢?(最好让学生提出)(回归大海,把最美的东西献给了人类)9.教师点拨:此时你还觉得这只贝仅仅是可敬吗?(伟大……)10.教师引读:这是一只可怜的贝,更是一只伟大的贝![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带着疑问,去读书、去探索,去研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就会使他们感受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乐,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我力求通过多层次的读,引导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的熏陶。
首先引导学生抓住“可怜和可敬”这两个重点词自读课文,初步感悟贝的可怜和可敬;然后通过同学间的讨论交流、看两种不同贝的对比图片、教师引读、改写句子等手段深化感悟,品味这只贝的与众不同。
四、情感迁移,受到启发1.一只贝的童话,一篇人生的寓言,从这篇寓言里,你得到了什么启示?(人应该有乐观的心态;人应该坚强地面对不幸……)2.联系生活此时此刻使你想到了我们生活中的哪个人物或名言?(海伦·凯特;保尔柯察金……)[设计意图]学习语文不是只依靠教师生动的讲授就能学好的,它需要学生自己从鲜活的文字中感悟独特的情感、领悟深刻的道理之后,将这种情感和道理扩展、迁移到自身的生活世界当中来,更好地认识周围的人和事物。
所以我让学生敞开心扉,多角度、多元化地来谈学完这一课的启示,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体味、思考,挖掘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五、联系实际,延伸练习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对这只贝、自己或其它人说些什么,或者你想到了哪句诗来表达你的心情,把他们写在收获卡上。
结束语:看来大家在学完了这一课后的感悟很多,老师希望大家能像这只可敬的、伟大的贝一样,勇敢地面对不幸,做生活中的强者,因为,人的一生,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也只有经受磨练后我们才能创造更伟大的成功!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风雨,又哪能见彩虹!在《阳光总在风雨后》这首歌中结束教学[设计意图]阅读是一种探究性、创造性行为,是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想象、评价文本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和作者平等对话的复杂心理过程。
为此,在本课结尾我设计了一个延伸练习“学完了这一课你想对贝和你自己说些什么?”这个练习是在与文本中的贝对话、与自己对话,旨在引导学生将寓言中包含的深刻道理迁移、运用到生活中去,提高学生的学习情趣,建立和谐的语文素养。
最后以《阳光总在风雨后》这首歌中结束教学,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
【板书设计】一只贝可怜可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