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坊七巷形象定位策划(2)
三坊七巷调研报告
福州三坊七巷调研报告
福州在海峡西岸有座古老而美丽的省会中心城市——福州。别称榕城,它位于福建省的东部,闽江下游,这座具有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是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个重要港口,现为福建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人口有500多万。
在榕城福州鼓楼区的繁华闹市里有一片白青玉砌,木屋阁楼的古老街区,其部局结构严谨,房屋精致,匠艺奇巧,它就是被建筑界誉称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的——三坊七巷。
一、昨天
(一)、三坊七巷街名的由来
“三坊”指的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指的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三坊七巷地处福州市中心,“三坊七巷”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简称,它东临八一七北路,西靠通湖路,北接杨桥路,南达吉庇巷、光禄坊,占地约40公顷,现有古民居268幢。
(二)、三坊七巷的历史
福州自汉始,先后建成了冶城、子城等六次城垣,城市由北向南扩展,整个布局,以屏山为屏障,于山、乌山相对峙,以南街为中轴,两侧成坊成巷,讲究对称,逐步形成三坊七巷一条街(“街”指南后街)。三坊七巷全貌形成于唐王审知罗城,罗城南面以安泰河为界。城内一般是以政治中心与贵族居城北,平民居住区及商业区居城南,同时强调中轴对称,城南中轴两边,分段围墙,这些居民成为坊、巷之始,也就是形成了今日的三坊七巷。
国内建筑界把三坊七巷古民居称作“明清古建筑博物馆”,这是当之无愧的。在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福州从壳丘头、昙石山文化、中原文化,再到冶城以至外城、府城文化,几经奔腾回旋,汇合至三坊七巷,终至凝固,形成古建筑、古文化的精华。三坊七巷高大粉墙,石板小路,坊巷纵横;深院大宅,层楼叠院。每座高墙大院内又有三或四进的大庭院。
三坊七巷
黄巷
黄巷 据今1600多年的晋朝永嘉年间中原战乱,乃是 迁徙入闽的衣冠士族在福州择居,有一黄氏家族落 户于次,故有了黄巷名字的由来。到了唐朝末年, 崇文官校书郎黄璞退隐归居这里。黄巢军入福州, 因闻黄璞的大名,命令兵士夜过黄巷"灭烛而过", 勿扰其家,从此黄巷名声大振。巷内历代多住儒林 学士人文荟萃,成为文化名人和社会名流的集居地。 清代知府林文英、榜眼林枝春、巡抚李馥、楹联大 师梁章钜、进士陈寿棋、赵新等,都曾居巷内。
杨桥巷
杨桥巷
今天的杨桥路在扩成马路之前,叫杨 桥巷,是七巷中最北端的一条小巷,因巷子 通杨桥而俗名杨桥巷,而真正的大名雅称叫" 登俊坊"。在杨桥巷与南后街交叉处有林觉民 故居,现为福州辛亥革命纪念馆。冰心小时 侯曾在这里住过,她在《我的故乡》一文中, 对故居有生动的描述。
郎官巷
郎官巷
杨桥巷之南的郎官巷,街巷窄而短, 两侧的土墙和板墙民居在古朴中含着纯真。 宋代筑成小巷之时,有刘涛一家数代世袭郎 官一职荣耀乡里,故有此名。宋代诗人陈烈, 清代名人严复的故居也坐落院内。
光禄坊
光禄坊是“三坊”中的第三坊。光禄坊原 名玉尺山,又名闽山,是福州“三山藏”之 一。历史上,光禄坊内有一座法祥院,俗称 “闽山保福寺”。当时曾任过光禄卿的福州 郡守程师孟时常到此吟诗游览,僧人就刻了 “光禄吟台”四字于石上。为了感谢僧人, 他吟了一首诗:“永日清阴喜独来,野僧题 石作吟台,无诗可比颜光禄,每忆登临却自 回。”光禄坊的名字就从此而来的。
福州市三坊七巷案例分析
福州市三坊七巷案例研究 CASE STUDY
三坊七巷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张经故居 3.何振岱故居 5.光禄吟台 7胡也频故居 2.黄任故居 4.琼河七桥 6.程家小院 8.高爷庙 雕塑、沿街商铺、藏馆 1.秦南书院(陈氏祠堂) 3.王有龄故居 5.永和鱼丸 7.禅怡会所(木刻艺术) 9.汪氏宗祠 11.宗陶斋(名人名家书画展) 13.文儒九号会馆 15.陈季良故居 17.鼎鼎肉松店 19.周哲文艺术馆 21.福来茶馆 23.米家船 25.青莲阁 27.老当铺(三坊七巷美术馆) 29.安泰河 31.荣宝欧洲古董 2.绥安会馆 4.木金肉丸 6.同利肉蒸老店 8.福州动漫体验馆 10.福州雕刻艺术馆(寿山石名家作品展) 12.寿山石大师作坊(陈氏祠堂) 14.陈宝琛故居 16.立日有肉松店 18.时光书吧 20.福州东方书画社 22.聚成堂 24.志义漆艺艺术馆、田黄馆 26.闽都民俗文化大观园( 28.瑞莱春堂 30.老佛殿 32.三坊七巷建设成果展
三坊七巷
业态 三坊七巷的业态主要以工艺品为主,约占50%,还有近 25%的 特产,15%的小吃、餐饮,还有10%的展览馆、书店等 业态布局方面比较有讲究,小吃店穿插在其它业态中, 动中有静,使游客在逛累的同时有歇息的地方 租金 三坊七巷店铺的大小从15-200平左右的不等,以100平 米左右大小的为主15平米的月租金5000元,100多平米 的2-3万元,一楼租金约为二楼的两倍经营模式有租有 售,产权有公也有私有,还有合租、分租等形式
三坊七巷简介
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地处福州市中心,,东临八一七北路,西靠通湖路,北接杨桥路,南达吉庇巷、光禄坊,占地约40公顷现有古民居268幢。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概称。
坊巷概况
概述
福建省福州市至今还保存相当一部分自唐、宋以来形成的坊巷,成为历史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福州三坊七巷
这些坊巷中最为著名的要算"三坊七巷",此街区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一,约有40公顷。
“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
“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
福州自汉始,先后建成了冶城、子城等六次城垣,城市由北向南扩展,整个布局,以屏山为屏障,于山、乌山相对峙,以南街(八一七路)为中轴,两侧成坊成巷,讲究对称,逐步形成三坊七巷一条街(“街”指南后街)。
三坊七巷全貌
“三坊七巷”形成于唐王审知罗城,罗城南面以安泰河为界,政治中心与贵族居城北,平民居住区及商业区居城南,同时强调中轴对称,城南中轴两边,分段围墙,这些居民成为坊、巷之始,也就是形成了今日的三坊七巷。
在这个街区内,坊巷纵横,石板铺地;白墙瓦屋,曲线山墙、布局严谨,匠艺奇巧;不少还缀以亭、台、楼、阁、花草、假山,融人文、自然景观于一体。许多民居的门窗漏花采用镂空精雕,榫接而成,以及丰富的图案雕饰,精巧的石刻柱础、台阶、门框、花座、柱杆随处可见,集中体现了福州古城的民居技艺和特色,被建筑界誉为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三坊七巷民宅沿袭唐末分段筑墙传统,都有高、厚砖或土筑的围墙。墙体随着木屋架的起伏作流线形,翘角伸出宅外,状似马鞍,俗称马鞍墙。墙只作外围,起承重作用全在于柱。一般是两侧对称,墙头和翅角皆泥塑彩绘,形成了福州古代民居独特的墙头风貌。宅院有一进或多进,每进都有大厅、后厅、正房、后房、左右披榭、前后天井。天井是福州传统民居的又一特色。它由厅、榭的敞廊围绕构成矩形空间,为宅内交通枢纽,并使宅院日照充足,空气流畅,排水便利。室内的门、窗也与其他地方不同,既多且大。窗以双层通长排窗为多,底层为固定式,上层为撑开式或双开式。正房的主门朝大厅敞廊,多为4开式,门上雕有丰富的图案花饰,以增添大厅的气派。
三坊七巷项目设计
2.现场活动 在南后街路口处搭建露天舞台 活动主办方与赞助商讲话 各参赛队按事先安排好的顺序上台表演 由评委评出各奖项,评选出一等奖一名(奖金3000元), 二等奖两名(奖金2000元),三等奖三名(奖金1000 元),优秀奖若干名(永辉购物卡200元) 进行颁奖典礼 活动参加者合影留念 3.活动后期 在各大报纸上刊登活动结果 在网络上投放参赛单位的作品
(五) 专题活动传播 专题活动里面包括在旅游交流博览会上 的专门宣传和相关的公共策略。 专题活动的最大特点是这种活动本身并 不需要给广告媒体付费,但活动本身可 吸引媒体的关注,从而达到对外发布的 效果。 三坊七巷也可以通过多承办一些赛事或 者各种庆典来宣传三坊七巷的旅游形象
三坊七巷具体项目设计 (一) 活动主题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由于历史缘故原由, 三坊七巷一度保护不 善。如何能进一步发 挥三坊七巷的资源优 势,对现有的资源加 以提炼和提升,塑造 三坊七巷的整体形象, 对于拓展旅游市场有 着重要的意义。
三、旅游资源基础分析 1自然、社会状况 2地脉与文脉、人脉分析 3市场感应分析 4市场存在问题分析 5市场调查定位分析
(二) 行政部门的办公和相关用品传播 通过行政部门的办公等用品进行传播是扩 大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各地政府带动当地 居民旅游,影响深入人心。 (三)交通指示牌传播 一个来自于陌生城市的你最先注意的就是 交通,怎么坐车?往哪去?所以指示牌也是 最佳的宣传地之一。
案头上的三坊七巷
案头上的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是福州的名片。这是福州人自己选出来的,2007 年进行的福州十大名片评选中,三坊七巷高居榜首,由此足见福州人对三坊七巷的认同与热爱。
在漫长的历史中,坊巷是城市里人们划街而居的基本单元,是士农工商的活动平台。有人将坊巷比作曾经维系古城生命的经络血脉,这是一点不过分的。作为八闽的首府,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福州曾经有过的坊巷,何止这屈指可数的十个。仅南宋梁克家主编的《三山志》中,有名字有来历的坊,就有八十一个,就不用说巷了。坊巷名字本身,往往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仅从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郎官巷等雅韵十足的名称上,你就可以想见千百年来,这里的高宅深院中间钟鸣鼎食之家的人文璀灿。三坊七巷,只是福州诸多坊巷的代表和缩影。福州人对三坊七巷的钟爱,就是对历史文化的钟爱,也是对城市的钟爱。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三十年多来,大大小小的城市,几乎没有一个角落不在重复地做着同一件事——拆房盖楼。许多有着千百年的历史,集族而居的院落消失了,代之以拔地而起,伸向空中的立体花园豪宅。很长时间以来,和许多福州人相同,我一直担心,在拆拆建建的机器声中,总有一天,曾经繁荣的坊巷,将成为渐行渐远的记忆。一座到处都是摩天大楼的城市,也许会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但是,我不能想像,一座彻底没有了坊巷的福州,将成为怎样的一座城市。
好在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政治昌明的盛世。政治昌明的标志,是政府能够及时而又清晰地感受到百姓心律的脉动。新世纪初,古城的拆建终于在三坊七巷中止步。而经过保护修复的三坊七巷,竟神奇般地在2009 年的中秋向市民局部开放。尽管被保护下来的三坊七巷,已如黄公望的那付从火中抢出的《富春山居图》,不再完整,却仍然能够以它那古朴的街姿巷容,完整的明清院宅,深厚的历史遗存,丰富的人文故居,让世人的眼球为之一亮。论者无不惊叹,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政府领导造福百姓、德贻子孙的一项善政;是新中国成立后,福州城市建设浓墨重彩的成功一笔。
三坊七巷 街区规划
三坊七巷
1三坊七巷之印象
初访三坊七巷,是在周围的一座高楼上。在高楼群的庇护下,三坊七巷散发着她独特的魅力。俯瞰下去,一片的红砖黑瓦,一片的震撼……其亭亭如盖,有如明清的历史,悠然谢幕在繁华的都市天空下,依依不舍……
远看是如此的宏大,如此的吸引人,近看又如何呢?
终于,在一个如歌沐浴的清晨,我漫步在向往已久的三坊七巷~~~
一段段青砖铺成的小路上,沉淀的满是历史的沧桑,每一块石板,每一丝青苔,都能引你驶向历史的彼岸。踏在这样的小径上,心中装的满是崇敬,满是厚重……
三坊七巷的街,是历经风雨变化的,又是充满活力的。
不知从何处,传来了一阵阵悠扬的笛声。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个阿伯,演奏着属于他自己的优雅旋律,如此如醉。我,亦醉倒在飞扬的音乐中,那是一种高贵,一颗年轻的心。
转过几个弯,又见音乐从周遭升起,在心中沸腾……
水榭戏台,一台戏演了几百年,演尽了风风雨雨。红粉女子的水袖舞出,蹉跎岁月瞬间流转。一段台词,一颦一笑,说不尽喜悦和心酸……
三坊七巷的人,是钻研的,是勤劳的。
我走进一个人家,主人热情好客自然是不必说,他带我看了他的手工作坊,只见一个个木雕栩栩如生,几个雕刻师挥刀如奋笔疾书,笨重的木头在他们手中只需一会的功夫,就已然是一尊尊活灵活现的生灵。真神奇!一尊拓荒的牛,印象尤为深刻,其姿势微妙,势如破竹,好像就要奋力冲向远方,寓意美好的未来从勤奋努力开始……
转眼间,夜色朦胧,夜幕下的三坊七巷,如此的慈祥,我带着依恋,相信有缘千里来相逢,默默地从平和的夜色中,悄然隐退。再会,像老人般和蔼的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
1、三坊七巷具体情况
(1)访巷介绍
福建省福州市至今还保存相当一部分自唐宋以来形成的坊巷,成为历史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这些坊巷中最为著名的要算“三坊七巷”,此街区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一,约有40公顷。三坊七巷是福州市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简称。向西三片称“坊”,向东七条称“巷”,自北而南依次为:“三坊”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
在首届“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区评选”中,我国目前在都市中心保留的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街区———福州市三坊七巷,以高票获选“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区。”“三坊七巷-朱紫坊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坊七巷地处福州市中心,基本保留了唐宋的坊巷格局,保存较好的明清古建筑计159座,其中包括全国重点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被誉为“明清建筑博物馆”、“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
(2)、坊巷名人
“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三坊七巷人杰地灵,出将入相的所在,历代众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从这里走向辉煌,有的坊名、巷名就可看出当年的风姿和荣耀。近代以后的重要历史事件,如虎门销烟、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卢沟桥事变等等,都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关节点。从三坊七巷中走出的人物都在这些事件中扮演了时代推手的角色。三坊七巷涌现出了林则徐、严复、冰心、林觉民、林旭、林纾、沈葆桢等几十位对当时社会乃至中国近代史进程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
名人蜡像馆《福建省文化旅游业2010~2012年发展规划》正式出台,三坊七巷名人蜡像馆的建设纳入了文化旅游业三年规划。
福州之三坊七巷
品茗文化三坊七巷“精”之所在
闽都福州作为一座具有二千二百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天、地、人”和谐融合、钟灵毓秀的城市特征和性格,使“三坊七巷”的空间位置更加突出、“精·气·神”更加彰显:一是具结众多的城市文脉。《竹间续话·卷二》将其诸多城市文脉概念归结为:“福州别称曰闽中(宋曾巩《道山亭记》:‘福州治侯官,于闽为中,所谓闽中也’。),曰晋安(晋时衣冠士多避地于此),曰三山城(城内有乌石、九仙、越王三山),曰榕城(以产榕称),曰东冶(以越王冶铸名),曰东瓯(为古东瓯地)。”同时福州因位于东海之滨,又称“左海”。多元的文化形态使闽都福州古城的文脉更加丰富多彩。二是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闽都福州山水形胜,古城内有“三山现”、“三山藏”、“三山看不见”。诚如乡人在《竹间续话·卷二》中所述和感慨:“会城南面,山有回案:横山第一、天宁山第二、高盖山第三、方山第四。水环束有九条:到任桥第一、安泰桥第二、九仙桥第三、洗马桥第四、虎策桥第五、沙合桥第六、万寿桥第七、江南桥第八、乌龙江第九。今山成凿,水或塞,命脉之说,形胜之言,可弗论矣。”里人董应举亦云“省城水法,龙腰东北诸山之水,汇于溪,送入汤水关。龙腰西北诸山之水,汇于湖,送入北水关,此二送龙水池,最妙。”时人评点:“惟福州四出之山,远而不逼。……有山水之乐,无山水之隐。”三是具备和谐的人工组织。闽都福州古城以自然环境的优势为依托,经过历代的规划建设,在修筑坚固城池与争取优美景观兼顾的前提下,最终形成了“右旗左鼓、三狮制五虎、三山两塔一条江”的空间格局,“一条碧水练铺地,万叠好山屏倚天”,正如里人在《竹间续话·卷二》所言:“乡人谓鼓楼为龙头,双门为龙鼻,九仙、乌石二塔为龙角,到任桥东西二河为龙须,越山之半跨城外者为龙腰,而南台又有龙井、龙潭,白龙、乌龙二江之称,则福州固一龙地矣。”闽都福州古城布局组织和谐、结构特色显著,历来为世人所推崇。四是具象地形成了以“三坊七巷”为典型代表的坊巷里弄的街区格局。古代中国城市的形制多为方形和矩形结构,要求街道和城墙走向大体一致,街道东西、南北端直,以体现“天圆地方”的观念,使城市显得整齐、大方。相应地,居民区也多为方形或矩形,唐以前称为里坊,里坊有围墙,进而才看到院落的门户,宋以后延伸为厢坊。福州史上六次拓城都沿续此种规划理念和轴线格局。“三坊七巷”也因基本保留着唐宋遗留下来的坊巷格局和大量明清时期古建筑,被誉为“全国留存至今最好的历史文化街区”。五是具存悠久的文化底蕴。闽都福州历来书院林立、文化昌盛、地灵人杰、英才辈出,吸引历代文人墨客在福州留下丰富的文化遗存:如唐代李阳冰在乌石山题刻有篆书摩崖,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宋李纲、文天祥、陆游、辛弃疾、
三坊七巷说明
三坊七巷说明
三坊七巷历史街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福建省福州市重要的标志之一,1999年国务院批复的《福州城市总体规划》即列为历史文化保护区。它位于古城的中心地段,北起杨桥路,东至八一七北路,南迄安泰河,西到安泰河,规划区面积39.81公顷,至今仍基本完整地保留了唐、五代以来以南后街为主轴,以“三坊”(衣锦坊、文儒坊和光禄坊)和“七巷”(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为主要构架,加上交错屈曲的小巷共同组构出“鱼骨状”的传统街巷格局,其西、南两边界均为福州唐罗城西、南城墙之界址。它规模宏大、布局严整、内涵丰富,集中表现了福州历史上成熟的城市建设思想、街坊布局特色。街区内现保存159座的明、清、民国时期历史建筑,其中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的深宅大院有二十多幢,被誉为“中国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和“明清古民居建筑的博物馆”。在中心城区保存如此完整的的坊巷格局,在国内是仅有的。2006年5月,三坊七巷-朱紫坊建筑群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1
福州三坊七巷ppt
宫巷在安民巷之南, 东西两端分别一八 一七北路和南后街 相接。据清《榕场 面考古略》载: “旧名仙居,以中 有紫极宫得名。后 崔、李二姓贵显, 更名聚英达,明得 改英达。” 宫巷里的豪门 住宅结构精巧,单 是室内的木雕石刻 构件就今人叹为观 止。
塔巷,在郎官 巷之南,东能八 一七北路闹市区, 西能南后街。 塔 巷旧有旌孝坊, 为明代孝子高惟 一立,流传有一 首赞誉他诗曰: “三年流水如君 少,一片天然孝 子心。昨夜三山 明月照,不知甘 露洒幽人。”至 今仍传为美谈。
光禄坊是 “三坊” 中的第三 坊。光禄 坊原名玉 尺山,又 名闽山, 是福州 “三山藏” 之一。历 史上,光 禄坊内有 一座法祥 院,俗称 “闽山保 福寺”(在
杨桥路是七 巷中最北面 的一条巷。
杨桥路古名 登俊坊,因 西能通杨桥 而改名。民 国时因城市 建设需要, 已被扩建为 马路,所以 后来便更名 为“杨桥 路”。
衣锦坊在南后街西侧, 坊中16号的水榭戏台最具 特色。这是一个木构单层 平台,四柱单开间,下建 清水池塘,中隔天井,正 面为阁楼。于此观看戏剧 演出,水清、风清、音清, 具有声学原理和美学价值, 是福州市目前唯一现存的 水上戏台。
返回
文儒坊是“三坊”的第 二坊。文儒坊这个名字宋 时就有了。据《榕城考古 略》载,此巷“初名儒林, 以宋祭酒郑穆居此,改今 名”。郑穆任国监祭酒, 是国家最高学府的重要官 员,从三品的官府。陈寓 隔壁是现代著名法学家柯 凌汉教授的住宅,这条坊 就因历代文儒辈出而闻名。
三坊七巷形象定位策划(2)
目录
一、三坊七巷的背景与发展概况 (3)
二、资源的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5)
三、市场分析及预测 (7)
四、SWOT分析 (10)
五、总体定位、市场定位及宣传口号 (11)
六、三坊七巷旅游产品推介活动 (16)
七、附件(问卷)
一、三坊七巷的背景与发展概况
福州自汉始,先后建成了冶城、子城等六次城垣,城市由北向南扩展,整个布局,以屏山为屏障,于山、乌山相对峙,以南街(八一七路)为中轴,两侧成坊成巷,讲究对称,逐步形成三坊七巷一条街(“街”指南后街)。“三坊七巷”形成于唐王审知罗城,罗城南面以安泰河为界,政治中心与贵族居城北,平民居住区及商业区居城南,同时强调中轴对称,城南中轴两边,分段围墙,这些居民成为坊、巷之始,也就是形成了今日的三坊七巷。“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
福州三坊七巷是中国所有坊巷中最为著名的,在首届“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区评选”中,以高票获选“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区”。这是我国目前在都市中心保留的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街区,被誉为“明清建筑博物馆”、“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
自古以来,三坊七巷一直是福州最具文化气息的地方,每条小巷都有光荣的历史,每座大院都有动人的传说,林则徐、严复、张经、沈葆祯等数以百计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都从这里走向辉煌。可以说,三坊七巷是全国名人故居最集中的街坊,是福州历史和文化的精髓所在,是福州最有影响力的城市名片。这种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国内独一无二,绝无仅有的。
随着三坊七巷的商业开发和文化改造,三坊七巷逐渐被广大的旅游者所认知,但是在三坊七巷过去的旅游推广中,游客的参与性尚缺,游客很难领会到三坊七巷古老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内涵,这是一种文化的缺失,这使得三坊七巷其独一无二的文化价值无法得到实现。如何了解游客需求,更好的宣传推广三坊七巷,提高游客参观的参与性,是我们本次形象定位策划的研究主题。
三坊七巷调研报告
文化·商业
——三坊七巷历史商业文化街区研究
【摘要】
历史街区是反映城市历史发展脉络、展示城市文化、促进城市居民相互交往的重要场所,三坊七巷历史街区就是福州典型的历史街区之一。其中大量富有历史氛围与传统气息,尤其在文化方面尤为突出。本文通过对福州三坊七巷历史街区现状的实地调研,揭示该区商业、文化功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
三坊七巷历史文化商业街区
【正文】
1.调查研究背景
1.1历史背景
“三坊七巷”形成于唐王审知罗城,罗城南面以安泰河为界,政治中心与贵族居城北,平民居住区及商业区居城南,同时强调中轴对称,城南中轴两边,分段围墙,这些居民成为坊、巷之始,也就是形成了今日的三坊七巷。
1.2基本现状
三坊七巷位于福州最中心的商业区,占
地约40公顷,现居民3678户,人口14000
余人。西至通湖路东侧及仓前后巷,南至吉
庇路北侧,东至南街沿街商业建筑西侧的历
史建筑,北至通湖路口和南后街北口。三坊
七巷的街巷格局和空间形态特征如“鱼骨状”,其规划布局、建筑风格延续明清时期特点。2.研究分析
2.1修缮前
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却是一幅破败萧条的景象。残留
下的古街坊年久失修、破损严重;梁架倾斜、墙壁剥落,
屋面破漏、濒临倒塌;人口密度大,居住拥挤不堪;到
处是杂乱的电线,火患严重。现代砖混楼房穿插其间,
严重破坏了街区整体风貌。破败脏乱狭小给人带来的局
促感,名人故居内涵的空泛无物。
2.2修缮后
政府部门提出“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
加强管理”的方针。如今三坊七巷已经逐步成为福州
文化的名片,以南后街为传统文化商业轴,立面的整
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系列活动
【设计意图】
中国十大历史名街之首的三坊七巷被喻为“南方的民间故宫”和“明清古民居建筑博物馆”,是福州历史名城的重要标志,也是海西建设的一大名片。三坊七巷出了不少大有建树于国家的人物,如林则徐、严复、沈葆帧、陈宝琛、林觉民、冰心等著名的人物,备受世人钦敬,其中的“名人故居”使坊巷生辉,令人精神陶冶。她独特的布阵格局,美妙的明清古建筑群,深厚的人文韵味,及坊巷间道道的马鞍墙,错落有致,犹如层层波浪,连绵起伏,其文化及审美价值不言而喻。了解这经典古街的历史文化元素,对孩子们进行本土文化的熏陶及审美启蒙,激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三坊七巷是一本难得的好教材。
三坊七巷的建筑采用的是中轴对称严谨的构图方式,强调中和、平易、含蓄深沉的美。用中国最传统的民间剪纸艺术左右对称折的方法来表现三坊七巷建筑的对称美十分贴切。希望通过中国最民族的剪纸艺术为载体,让孩子们了解历史,了解中国传统的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孩子对中国建筑和民间剪纸艺术的审美能力,使中国传统的文化得以传承。
今年元宵节许多家长带孩子参观三坊七巷花灯展,个个回味无穷!抓住这一契机,开展了以“三坊七巷”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旨在让孩子们了解这条经典古街的历史文化背景,领略古代精湛的建筑艺术。在参观、欣赏三坊七巷的建筑风格中,得到有益的知识启迪和美得享受,激发孩子们的创作的愿望。
本次活动中,重点引导幼儿迁移以往的剪纸经验,尝试运用多种剪纸纹样进行镂空,自主探究,解决怎样镂空不会断,让呈现出的剪纸作品更美!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剪纸方法创作表现三坊七巷各种房屋、坊巷的造型感受古建筑的造型美和装
福州三坊七巷历史街区空间形态及其优化设计研究
摘 要 在 城 市 发 展 进 程 中 ,历史街区成为旧城改造的重点,而空间形态又是历史街区古为今用成败的关键。文章以福州三
坊 七 巷 历 史 街 区 为 例 ,通 过 对 南 后 街 、坊 巷 、水 巷 里 弄 三 者 空 间 形 态 的 分 析 解 读 ,分 别 提 出 和 研 究 三 者 空 间 形 态 的 优 化 设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urban space and life.
K E Y WORDS historic district;spatial form;optimal design;south street;lanes and alleys;water lane
*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传统聚落仪式空间及其当代社区适应性研究一 以福建沿海地区为例,项 目 编 号 :5 1 3 7 8 1 2 5 ; 福 建
城 乡 规 划 Urban and Rural P lan n in g / 南 方 建 筑 /So uth Architecture 2017.3
福州三坊七巷历史街区空间形态及其优化设计研究
Study on the Spatical Form of Fuzhou San Fang Qi Xiang Historic District and the According Design Optimization
三坊七巷文化旅游营销策划策划
2007年锦溪旅游营销策划
策划理念:深挖新特色,提炼新概念,整合新形象,营销新方式
营销目标:推博览品牌,树锦溪形象,聚水乡人气
营销原则:共生营销,递进营销,城市品牌形象优先,
总体战略:文化战略共生营销造势宣传互动促销
主题定位:博览锦溪,真味江南
功能定位:心身互动的水乡休闲体验
独特性卖点:原生态的水乡风情,个性化的水乡风貌
产品构成:民间博物为依托,注入独特江南民俗形成互动体验为主导的复合体系。
市场定位:依托上海,立足长三角,拓展在沪境外市场。
节庆活动:“江南才子“大赛
三坊七巷文化旅游营销策划
一营销环境分析
1 社会经济环境分析
福州(Fuzhou),别称榕城、三山、左海、闽都,简称“榕”,位于福建东部、闽江下游沿岸,是福建省的省会、第一大城市,同时也是海峡西岸经济区文化、政治、科研中心以及现代金融服务业中心,首批14个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全国综合实力五十强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宜居城市,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百强城市。
优良的社会经济环境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三坊七巷旅游营销提供了
广阔的市场空间。
2 旅游业发展环境分析
三坊七巷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以旅游产品的不断升级换代为前提。三坊七巷旅游要进一步发展,必须更加突出自身特色,形成别具一格的旅游主题。同时,三坊七巷旅游还面临着从文化旅游产品向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产品转变的挑战。这也是一个城市的现代旅游业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的必然选择,也是现代旅游业逐步走向深入的一个重要标志。结合旅游发展的新趋势,例如周边三小时旅游圈的自驾车之旅的大市场,采取对应措施,建设有文化特色的营地等。要突出三坊七巷的独特性卖点和核心竞争力,把古街古韵、明清特色、艺术特色、特色餐饮、夜间活动、歌舞表演、旅游商品等集成为三坊七巷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吸引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三坊七巷的背景与发展概况 (3)
二、资源的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5)
三、市场分析及预测 (7)
四、SWOT分析 (10)
五、总体定位、市场定位及宣传口号 (11)
六、三坊七巷旅游产品推介活动 (16)
七、附件(问卷)
一、三坊七巷的背景与发展概况
福州自汉始,先后建成了冶城、子城等六次城垣,城市由北向南扩展,整个布局,以屏山为屏障,于山、乌山相对峙,以南街(八一七路)为中轴,两侧成坊成巷,讲究对称,逐步形成三坊七巷一条街(“街”指南后街)。“三坊七巷”形成于唐王审知罗城,罗城南面以安泰河为界,政治中心与贵族居城北,平民居住区及商业区居城南,同时强调中轴对称,城南中轴两边,分段围墙,这些居民成为坊、巷之始,也就是形成了今日的三坊七巷。“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
福州三坊七巷是中国所有坊巷中最为著名的,在首届“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区评选”中,以高票获选“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区”。这是我国目前在都市中心保留的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街区,被誉为“明清建筑博物馆”、“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
自古以来,三坊七巷一直是福州最具文化气息的地方,每条小巷都有光荣的历史,每座大院都有动人的传说,林则徐、严复、张经、沈葆祯等数以百计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都从这里走向辉煌。可以说,三坊七巷是全国名人故居最集中的街坊,是福州历史和文化的精髓所在,是福州最有影响力的城市名片。这种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国内独一无二,绝无仅有的。
随着三坊七巷的商业开发和文化改造,三坊七巷逐渐被广大的旅游者所认知,但是在三坊七巷过去的旅游推广中,游客的参与性尚缺,游客很难领会到三坊七巷古老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内涵,这是一种文化的缺失,这使得三坊七巷其独一无二的文化价值无法得到实现。如何了解游客需求,更好的宣传推广三坊七巷,提高游客参观的参与性,是我们本次形象定位策划的研究主题。
二、资源的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三坊七巷集中体现了福州古城的民居技艺和特色,被建筑界誉为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是福州这座历史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坊七巷的美,不仅仅是它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更美在它的人杰地灵。因此,三坊七巷的人文底蕴非常的丰富,但是在整个三坊七巷的保护和开发过程中,旅游者对三坊七巷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了解不深,旅游者参与性不高,整个三坊七巷的文化在流失,商业占据了主体地位。这是三坊七巷在整个旅
游开发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我们利用学习之余和假期时间,以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的方式对三坊七巷的民居现状和游客对三坊七巷的整体了解进行调查,查阅相关资料、实地查勘民居内部情况、访问住户、拍摄实景,初步了解三坊七巷的民居现状,并被令人痛心的现状所震撼。三坊七巷在近现代以来屡遭破坏,不仅原有的城坊布局被改变,而且古民居建筑也损毁严重。最重要的是,建筑遭受破坏的同时,商业的加入使得整个三坊七巷的重心偏移。
我们针对问卷调查的结果做个具体的说明,本次的问卷调查采取的是针对在三坊七巷参观游览的游客进行调查,对不同学历的游客进行调查。结果显示,70%以上的游客对三坊七巷的文化内涵了解很肤浅,这项数据表明了三坊七巷文化缺失,游客的参与性确实不高。三坊七巷深厚的文化价值并未得到实现。
另外,分析三坊七巷存在的问题,即建筑格局和城坊布局遭受破坏。
第一,传统民居建筑被拆除改建。三坊七巷事实上只剩下“三坊五巷”。衣锦坊以北的大片土地经过旧城改造,原有的老宅被拆除,使得三坊七巷的古街区被削掉一角。在毗邻杨桥路的古街区旧址上耸立起现代化的住宅楼,严重破坏了三坊七巷既有的城坊格局,更破坏了三坊七巷所具有的历史文化内涵。有的道路不但在地上被取走了青石板改成水泥路,更被人为地裁弯取直。
第二,古民居建筑的严重损毁。主要表现在:
(1)建筑物结构的破坏:原本建筑青瓦白墙,装饰考究,饶有风致,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可是,现在的建筑物结构已经横遭破坏。由于现有的居民人多房少,就把原有的整体结构分割成若干个独立的住房。每一进厅堂都住有不同的人家,披榭或厢房被改造为厕所或厨房。每进之间被铁门或砖石改建成狭小的过道,作为各家各户的分界线。甚至于宽敞的花厅也被改成住房,安上空调等物。除了原有的天井、卧室和部分的厅堂外,大部分建筑都改变了原有住宅的各自功能,服从于现有住户居住的需要。
(2)具有文物价值的内饰物损毁和遗失:俗称“火墙包”的风火墙经过长期的风雨侵蚀濒临坍塌。不少房梁的油漆已经斑驳脱落。
在实地调查过程中发现,三坊七巷古民居建筑遭受严重破坏已是相当普遍的现象。先前的旅游推广,并未重视提高游客参与性,没有让游客更多的去了解了三坊七巷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在三坊七巷的商业开发和文化改造过程中,商业的开发占据了主导位置,这也使其开发的重心产生偏移。
三、市场分析及预测
通过调查,我们对三坊七巷有了一定的了解,三坊七巷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一个小小的三坊七巷囊括了中国近代史的大半个历史。名人故事、故居、民俗等等构成了三坊七巷特有的旅游资源。其文脉更是吸引大众的眼球,为了大力发展三坊七巷的旅游,使之成为福建的主要旅游景点之一,我们现在针对三坊七巷做一个市场分析和预测。
(一)市场分析
1、竞争对手分析:福州的旅游资源在福建省内相对比较丰富,三坊七巷这个旅游项目具有它独特的魅力,我们将对它的竞争优劣势进行分析:
优势:(1)三坊七巷作为“中国十大古街区”之一,其文化内涵深厚,其三个坊七个巷囊括了众多的名人轶事及名人故居;
(2)三坊七巷的建筑是明清保留下来的古建筑,其面积相当大,在福建省内是比较少见的;
(3)三坊七巷保留着丰富多彩的福建民风民俗,独特的民俗也是吸引游客的一大热点;
(4)三坊七巷文化与商业的相结合,在商业中体现文化,这在各个旅游景点是比较少见的。
劣势:(1)目前游客对三坊七巷的了解不深入,仅限于层面的了解;
(2)三坊七巷的主街区过于商业化,与文化的结合做的不是很好。
2、目标客源及市场定位
一级市场:福州市
将福州市作为核心的客源市场,其原因有:到景区交通便利;相对独特的资源,易于吸引消费者。
二级市场:福建省各个县市和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
这三个地区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到福州进行商务及旅游的客源;各大旅行社及单位团体组织的客源。
三级市场:中国的各个地区以及台湾地区
重要客源补充市场,到福州旅游的游客和到福建进行商务、走亲访友的台湾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