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 荆轲刺秦王(限时测试)-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册(必修1)(解析版)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5课《荆轲刺秦王》限时练3 Word版缺答案.doc
第5课《荆轲刺秦王》限时练3班级: 姓名: 小组: 分数: 卷面:A卷基础过关题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荆轲性格特点中的耿直刚烈的一组是()①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②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③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④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⑤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⑥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①②⑥ D.③④⑤2、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荆轲勇敢的一组是()①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②秦舞阳色变振恐③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④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⑤乃引其匕首提秦王⑥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A.③④⑤B.②④⑥C.①②⑤D.③⑤⑥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易水送别,慷慨悲歌,荆轲做好了以身赴死的准备。
B.秦官蒙嘉同情燕王,赞赏荆轲,所以巧言讨好秦王,引见荆轲。
C.秦武阳随荆轲刺杀秦王,却被秦王的威风吓倒,差点暴露此行动机。
D.荆轲刺杀秦王未成,他自己宣称想要挟持秦王,定下条约,报答燕太子丹。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荆轲原打算等待自己的一位朋友到来和他一起去刺杀秦王,可燕太子丹认为等他朋友来到就太晚了,所以想让他马上就出发。
B.荆轲前往刺秦,太子等人都到易水来为他送行,荆轲的歌声感染了前来送别的人,然后荆轲登上车离开,始终没有回头。
C.荆轲到达秦国之后,拿着一千斤金子贿赂了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经他引荐秦王非常隆重地在咸阳宫接见了燕国使者。
D.荆轲追逐秦王时,殿上的大臣们仓促之间不知怎么办才好,只好扔给秦王一把剑,秦王才得以拔剑击伤了荆轲。
B卷拓展提升题5.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自引而起③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②乃引其匕首提秦王④乃引其匕首提秦王A.两个“引”字相同,两个“提”字不同B.两个“引”字相同,两个“提”字也相同C.两个“引”字不同,两个“提”字相同D.两个“引”字不同,两个“提”字也不同6.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A.使毕使于前若亡郑而有益于君B.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以其无礼于晋C.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乃不知有汉D.倚柱而笑夜缒而出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图穷而匕首见B.唯大王命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C.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遂拔以击荆轲D.顾计不知所出耳荆轲顾笑武阳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②又前而为歌曰③乃朝服,设九宾④顷之未发,太子迟之⑤使使以闻大王⑥箕踞以骂曰⑦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⑧皆白衣冠以送之A.①②③ B.④⑤⑦C.②③⑧ D.①⑥⑧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轲既取图奉之郑既知亡矣B.因左手把秦王之袖因人之利而敝之C.秦王还柱而走倚柱而笑D.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C卷能力挑战题请描绘一下“易水送别”的场景。
2.5.2 荆轲刺秦王(限时测试)-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册(必修1)(原卷版)
《荆轲刺秦王》第2课时限时测试(时间:40分钟分数:30分)一、基础练习(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私:私仇)B.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购:重金征求)C.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求:寻找)D.乃为装..遣荆轲(为装:伪装)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樊於期乃前.曰②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③顷之未发,太子迟.之④皆白衣冠...以送之⑤发尽上.指冠⑥使使以闻.大王⑦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⑧群臣怪.之⑨图穷.而匕首见⑩左右既前.,斩荆轲A.②⑤/③⑧/①④⑦⑩/⑥/⑨B.②⑤⑩/③⑧④⑦/①⑥⑨C.②⑤⑩/③⑥⑧/①④⑦/⑨D.②④⑤/③⑥⑧/①⑦⑩/⑨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以:通“已”,已经B.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比:齐等,同样C.愿大王少假借..之假借:借助D.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被:蒙受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②断其喉,尽其肉,乃.去B.①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②斧斤以.时入山林C.①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D.①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②锲而.舍之,朽木不折5.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使工以药淬之B.卒起不意C.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D.往而不反者6.对下列各句句式特点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状语后置句)B.群臣侍殿上者(定语后置句)C.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判断句)D.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被动句)三、阅读练习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9题。
(选择题每题3分,翻译题6分)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人教版必修一高一语文《荆轲刺秦王》测试题
《荆轲刺秦王》基础练习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略:掠夺B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侍:侍奉C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微:即使不D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之地图献秦王诚:确实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王必说.见臣说:高兴B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穷:贫困C愿足下更.虑之更:改变D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遇:对待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吾每念.,常痛于骨髓念:想B秦王必喜而善.见臣善:好C以试人,血濡.缕濡:沾湿D人不敢与忤.视忤:逆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测:预料B仆.所以留者仆:对自己的谦称C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瞋:发怒时瞪大眼睛D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遗:留给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愿举.国为内臣举:全B比.诸侯之列比:比较C以次.进次:次序D至陛.下陛:宫殿的台阶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群臣怪.之怪:责怪B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谢:道歉C北蛮夷之鄙.人鄙:浅陋D愿大王少假借..之假借:原谅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发:打开B剑坚.,故不可立拔坚:紧,坚固C秦王还.柱而走还:环绕D卒.起不意卒:最终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尽失其度.度:常态B乃引其匕首提.秦王提:掷击C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被:表被动D乃欲以生劫.之劫:强迫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谒:到——去B今行而无信.信:信物C则秦未可亲.也亲:接近D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意:心意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右手揕.其胸揕:刺B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预:想C乃令秦武阳为副.副:助手D荆轲和.而歌和:应和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使.使以闻大王使:派遣B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双手捧着C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兵:士兵D秦王复击轲,被八创.创:伤12、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夫晋,何厌之.有B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使工以药淬之.C顷之.未发,太子迟之愿大王少假借之.D乃欲以生劫之.而右手持匕首揕之.13、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乃引其.匕首提秦王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B吾其.还也疑其.有改悔C其.人居远未来剑长,操其.室D失其.所与,不知虏赵王,尽收其.地14、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B乃令秦武阳为.副愿举国为.内臣C.为.之奈何乃为.装遣荆轲D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卒惶急不知所为.15、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臣乃得有以.报太子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B使工以.药淬之而乃以.手共搏之C仆所以.留者箕踞以.骂曰D以.次进,至陛下日以.尽矣16、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B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秦王必喜而.善见臣C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D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又前而.为歌曰17、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之地图献秦王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B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图穷而匕首见.C终已不顾.荆轲顾.笑武阳D轲既取图奉之,发.图顷之未发.18、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取武阳所.持图荆轲有所.待B北蛮夷之鄙.人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C待吾客与.俱失其所与.,不知D仆所以..留者事所以..不成者1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偏袒..扼腕而进曰B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C愿足下..更虑之D以次进,至陛下..20、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A秦王必说见臣B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C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D卒起不意,尽失其度21、下列各句中词语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组是()例句: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A樊於期乃前.曰B函.封之C太子迟.之D皆白衣冠...以送之22、下列各句中词语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组是()例句:发尽上.指冠A使使以闻.大王B乃朝服..,设九宾C群臣怪.之D箕.踞以骂曰23、下列各句中句式特征和例句相同的一组是()例句:父母宗族皆为戮没A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B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1C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D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高一语文上册荆轲刺秦王同步检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上册荆轲刺秦王同步检测试题及答案10 荆轲刺秦王 5分钟训练 (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文学常识填空。
《战国策》是一部重要的______________历史著作,初名______________,经过汉代______________整理编辑,始定名《战国策》,全书共______________篇。
答案:国别体《国策》刘向 33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樊於期()而右手�L其胸()以药淬之()人不敢与忤视()为变徵之声()士皆�_目()厚遗秦王宠臣()卒起不意,尽失其度()答案:wū zhèn cuì wǔ zhǐ chēn wèi cù 3.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
(1)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
(2)持千金之资币物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
(3)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
(4)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
(5)诸郎中执兵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
(6)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
(7)断其左股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
答案:(1)眼泪鼻涕(2)礼品货币(3)走投无路贫困(4)袒露一只臂膀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5)宫廷的侍卫称中医医生(6)投击拿着(7)大腿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 10分钟训练 (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两项是() A.秦王还柱而走 B.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C.予羁縻不得还 D.居十日,扁鹊望桓公而还走 E.每假借于藏书之家,计日以还提示:B、C两项中“还”都是“回来”的意思。
《荆轲刺秦王》检测题
荆轲刺秦王》检测题一、通假字1. 秦王必说见臣2. 日以尽矣3. 今日往而不反者4.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5. 设九宾6. 图穷而匕首见7. 秦王还柱而走8. 卒起不意二、文言实词、虚词(一)重要词义1. 进兵北略地2. 至燕南界/ 至易水上3.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4. 则虽欲长侍足下, 岂可得哉5. 将军岂有意乎6.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7.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非有诏不得上8. 诚能得樊将军首/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9.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10. 今行而无信, 则秦未可亲也11. 诚能得樊将军首, 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12.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13. 秦王必说见臣14. 愿足下更虑之15.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16. 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17. 顾计不知所出耳118. 终已不顾/ 荆轲顾笑武阳19.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20. 轲自知事不就21.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22. 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23. 唯大王命之24. 以次进25. 至陛下, 秦武阳色变振恐26. 前为谢曰27. 愿大王少假借之28. 轲既取图奉之, 发图29. 图穷而匕首见30.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31. 荆轲逐秦王, 秦王还柱而走32.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卒惶急不知所为33.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34. 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35. 方急时, 不及召下兵/ 秦王方还柱走36.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二)虚词之】①使工以药淬之/ 愿大王少假借之②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③秦之遇将军, 可谓深矣【而】①今行而无信, 则秦未可亲也②今有一言, 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荆轲和而歌③伏尸而哭/自引而起/秦王还柱而走/倚柱而笑④臣左手把其袖, 而右手揕其胸/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图穷而匕首见⑤然则将军之仇报,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以】①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 以故荆轲逐秦王,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②使工以药淬之/而乃以手共搏之/ 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③以次进④日以尽矣⑤皆白衣冠以送之/ 不敢兴兵以拒大王/遂拔以击荆轲⑥箕踞以骂曰其】①尽收其地/疑其有改悔/剑长,操其室②其人居远未来三、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 名词作状语①进兵北略地②函封之③发尽上指冠④箕踞以骂曰⑤秦兵旦暮渡易水2. 名词作动词①前为谢曰②樊於期乃前曰③左右既前④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皆白衣冠以送之⑤乃朝服, 设九宾(二)动词的活用使使以闻大王(三)形容词的活用1. 形容词作名词其人居远2. 形容词作动词则秦未可亲也3. 形容词的意动①太子迟之②群臣怪之四、古今异义1. 仰天太息流涕2.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3. 丹不忍以己之私, 而伤长者之意4. 将军岂有意乎5. 左右乃曰6. 持千金之资币物7.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8. 诸郎中执兵五、特殊句式(一)判断句1.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2. 今日往而不反者, 竖子也(二)被动句3.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4.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四)倒装句5. 常痛于骨髓6. 嘉为先言于秦王7. 燕王拜送于庭8. 使毕使于前9.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10. 群臣侍殿上者11. 秦王购之(以)金千斤, 邑万家。
2.5.1 荆轲刺秦王(限时测试)-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册(必修1)(解析版)
C.微闻有鼠作作索索D.岭峤微草,凌冬不凋
..
4.加点词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发尽上指冠
.
B.又前而为歌曰
.
C.皆白衣冠以送之
...
D.xx函陵,xx氾南
.
5.下列各句中没有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A.仆所以留者
B.xx将军xx太息流涕
C.xx将军以穷困来归xx
D.xx旦暮渡易水
二、阅读练习
....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终已不顾(回头)
.
B.xx购之金千斤(重金征求)
.
C.xx将军以穷困来归xx(贫穷,没钱)
..
D.xx将军xx太息流涕(眼泪)
.
3.找出与例句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选项
例句: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
A.微斯人,吾谁与归B.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阅读课内语段,回答问题。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於期仰天太息,流涕曰:“於期每念之,常痛於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荆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王,秦必喜而见臣。臣左手把其袖,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见陵之愧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搤捥而进曰:“此臣之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刭。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既已不可奈何,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冠。
(时间:
一、基础练习(每小题3分,共15分)
1.
A.拜谒(yè)濡(rú)缕变徵( Nhomakorabeahǐ)淬(cuì)火
高一语文测式题:荆轲刺秦王
高一语文测式题:荆轲刺秦王【摘要】:多练题,才能知道自己哪些知识还不熟,才能改进。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一语文测式题,希望大家喜欢。
荆轲刺秦王达标检测题(附答案)【典型例题】1.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有( )A.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B. 秦王还柱而走。
C.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D.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E. 偏袒扼腕而进。
F.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G. 秦王必说见臣。
2. 从下列各句中找出古今异义的词语,并分别写出其古今的不同意义。
A. 仰天太息流涕B. 持千金之资币物C.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D.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3.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荆轲(kē) 拜谒(yè) 督亢(háng) 戮没(lù) 谬误(miù)B. 偏袒(tǎn) 扼腕(è) 厄运(è) 濡染(rú) 怯懦(ruò)C. 淬火(cù) 猝然(cù) 忤逆(wǔ) 铁杵(wǔ) 拊心(fǔ)D. 创伤(chuāng) 创办(chuàng) 瞋目(chēn) 箕踞(jī) 目眩(xuàn)4. 解释下列多义词。
5.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②又前而为歌曰③乃朝服,设九宾④顷之未发,太子迟之⑤使使以闻大王⑥箕踞以骂曰⑦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⑧皆白衣冠以送之A. ①②③B. ④⑤⑦C. ②③⑧D. ①⑥⑧6.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2)诸郎中执兵(3)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4)愿大王少假借之(5)左右既前,斩荆轲(6)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7)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7. 翻译下列句子。
(1)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2.5荆轲刺秦王测试1新07版
荆轲刺秦王《战国策》一:语言积累(一)字词积累1.选出下列词语中注音全对的一组( )a.谒(yè) 濡(rú) 变徵(zhǐ)b.踞(jū) 忤(wǔ) 叱(chì)c. 箕(jī) 揕(chèn)袒(tǎn)d.拊 (fǔ) 瞋(chēn) 樊於(yú)期二:课堂点击1、《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
它实际上是当时家游说之辞的汇编,而当时七国的风云变幻,合纵连横,战争绵延,政权更迭,都与谋士献策、智士论辩有关,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3、下列句子是从第三自然段中挑出的,试说说译文的正误,并说明理由。
(1)振长策而御宇内。
A、举起长鞭来驱赶天下诸侯。
B、举起长鞭来奴役天下百姓。
明确:A、B均有误。
A中“御”译为“奴役”为好;B中“宇内”理解有误,联系下面(2)句可知。
(2)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A、用残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百姓。
B、拿着敲和扑这些刑具来鞭打天下百姓。
明确:A为意译,正确;B有误,“敲扑”是借代用法,代指刑具,引申为刑罚,修辞问题未处理好。
(3)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A、于是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并且守卫边防。
B、于是派蒙恬去筑守像篱笆一样重要的长城。
明确:A句正确;B有误,藩篱比喻边境、边防,今人无“像篱笆一样重要”的比喻说法。
(4)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A、收集天下的军队。
把他们集中到咸阳,让他们销毁兵刃和箭头,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B、收集天下的兵器,集中到咸阳,(然后)销毁这些兵器,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明确:A有误,“兵”不指“军队”而指兵器,“之”亦应代指兵器,“锋镝”是借代,代指兵器;B正确。
(5)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A 、(秦始皇)踏着华山作为城墙,凭借黄河作为护城河,占据亿丈高的城堡,下临不可测度的深渊,自以为十分坚固。
B、(秦始皇)凭借华山和黄河,把他们看成城墙和护城河,占据着这亿丈高的华山城堡,其下又紧靠着深不可测的黄河,自以为就十分牢固。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25《荆轲刺秦王》练习题
5 荆轲刺秦王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就是( )A、王翦.(jiǎn)燕.国(yàn)拜谒.(yè)涕.泣(tì)B、骨髓.(suǐ)袒.护(tǎn)顷.刻(qǐnɡ)衣冠.(guàn)C、切.齿(qiē)慷慨.(kǎi)目眩.(xuàn)叱.责(chì)D、兴.兵(xīng)蛮.夷(mán)惶.急(huáng)箕.踞(jī)解析:A项,“燕”应读“yān”;B项,“冠”应读“guān”;C项,“切”应读“qiè”。
答案:D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就是( )A、秦兵旦暮..渡易水旦暮:白天黑夜。
B、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见陵:被欺侮。
C、以试人,血濡缕..濡缕:沾湿衣缕。
D、愿大王少假借..之假借:宽容、原谅。
解析:A项,“旦暮”,早晚,极言时间短。
答案:A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就是( )A、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辞:告别。
B、恐惧不敢自陈.陈:陈述。
C、比诸侯之列.列:行列。
D、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卒:最终。
解析:D项,“卒”通“猝”,突然。
答案:D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就是( )①秦王还柱而.走②图穷而.匕首见③乃以.手共搏之④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A、①②不同,③④不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解析:①连词,表修饰;②连词,表顺承。
③④句中的“以”,都就是介词,表凭借,翻译为“用”。
答案:C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都不正确的一项就是( )①愿足下更.虑之更:更加。
②人不敢与忤.视忤:迎着目光瞧。
③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被:表被动关系。
④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惧怕。
⑤给贡职.如郡县职,职任,职责。
⑥乃欲以生劫.之劫:强迫,威逼。
⑦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谢,感谢。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5课《荆轲刺秦王》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积累与运用(18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荆轲.(kē)拜谒.(yè)督亢.(hánɡ)戮.没(lù)B.偏袒.(tǎn) 扼.腕(è) 濡.染(rú) 怯懦.(ruò)C.淬.火(cù) 忤.视(wǔ) 铁杵.(wǔ) 拊.心(fǔ)D.创.伤(chuānɡ) 瞋.目(chēn) 箕.踞(jī) 目眩.(xuàn)解析A项“亢”读kànɡ;B项“懦”读nuò;C项“淬”读cuì,“杵”读chǔ。
答案 D2.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②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③顾.计不知所出耳④荆轲顾.笑武阳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也不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D.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解析D项①②没有,③只是,④回头。
答案 D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副词,是)B.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连词,于是) C.家祭无忘告乃.翁(代词,我的,我们的)D.乃.不知有汉(副词,竟然)解析C项乃:你的,你们的。
答案 C4.下列句子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3分) 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B.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C.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D.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解析B项为判断句,A、C、D三项都为定语后置句。
答案 B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①不敢兴兵以.拒大王②使工以.药淬之③以.次进④以.故荆轲逐秦王⑤乃以.手共搏之⑥侍医夏无且以.所奉药囊提轲⑦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⑧箕踞以.骂曰A.②③B.①⑦C.④⑤D.⑥⑧解析①⑦为表目的的连词,解释为“来”,②⑤⑥为介词,解释为“用、拿、把”等意,③意为“按”,介词,④介词“因为”,⑧连词“而”。
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同步检测:(5)荆轲刺秦王
荆轲刺秦王1.下列加横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拜谒(yé)振摄(shè)戮没(méi) 箕踞(qī)B.偏袒(tǎn)扼腕(è) 濡缕(rú) 怯懦(nuò)C.嗔目(chēn)拊心(fù)淬火(cù)卒(cù)起D.创伤(chuàng)目眩(xuán)忤视(wǔ)盛器(chéng)答案:B解析:A.没mò,箕jī。
C.拊fǔ,淬cuì。
D.创chuāng,眩xuàn。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与例句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A.微.斯人,吾谁与归B.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C.微.闻有鼠作作索索D.岭峤微.草,凌冬不凋A项都当“没有”讲。
B项,略微;C项,隐隐;D项,微小。
3.下列词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拜谒堤堰石碾弊帚自珍B.偏袒凄惋濡缕刎颈之交C.荡漾凌侮沧茫瞋目而视D.斑斓彘肩刀俎切齿拊心答案:D解析:A.敝帚自珍;B.凄婉;C苍茫。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状况与例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状况相同的一项是() 例: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A.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B.使使以闻.大王C.皆白衣冠...以送之D.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A项皆为名词作状语;B项,动词的使动用法;C项,名词作动词;D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5.下列各项中,加横线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商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日,商家假如头脑迟钝、麻木的话,不知不觉就会使他人陷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境地。
B.闻名歌颂家刘欢演唱的蜀军为诸葛武侯举哀时响起的那首《赞诸葛》真是长歌当哭,如泣如诉,让人潸然泪下。
C.历来人们都称颂荆轲“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我认为假如单从这个角度理解“刺秦”的行为是远远不够的。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2.5荆轲刺秦王(课时2)(课后练习) Word版含答案.doc
荆轲刺秦王(课时2)课后练习【基础过关】1.下列句子中的划线字与例句中的划线字的活用类型不同的一项是()例句:发尽上指冠A.进兵北略地B.函封之C.樊於期乃前曰D.箕踞以骂曰2.给下面句子中加线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A.忽微B.即使没有C.微小D.略微(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A.穷苦困难B.贫穷困苦C.走投无路D.处境危险(3)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
A.提出B.携带C.提着D.掷击(4)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A.捉拿B.携带C.提拔D.掷击3.从句式角度看,下列不同类的一项是A.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B.父母宗族,皆为戮没C.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D.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倶4.对下列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深:刻毒)B.持千金之资币物(币:金钱)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舍:放弃)D.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恩惠)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写秦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连用“破”“虏”“收”“进”“略”“至”六个动词,以短促的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
B.太子丹在大军压境之际,心生恐惧,向荆轲说“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一语,婉转含蓄,既有意向荆轲说明燕国的处境,也含有催促荆轲行动之意。
C.荆轲三问樊於期,先动之以情,激起樊对秦不共戴天之仇;然后晓之以理,说明此举一可报仇,二可解燕国之患;最后告之以谋,让樊於期明白自己的行动计划。
D.荆轲赴秦刺杀秦王就必须先接近秦王,因而信物就成了关键。
私见樊於期取得信物的描写表现了荆轲的侠肝义胆,果敢勇决,擅长辞令;而樊於期就显得头脑简单,过于轻信。
【阅读拓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2.5.2 荆轲刺秦王(课堂训练)-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册(必修1)(解析版)
《荆轲刺秦王》第2课时课堂训练一、基础知识(一)解释加点词。
(1)持千金之资币.物:币,(古义)礼品,泛指用作礼物的玉帛等物;(今义)货币(2)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确实(3)使使..以闻大王:使,派。
使,使者。
(4)乃朝服..:穿上上朝的礼服,名作动。
(5)以.次进:按照(6)秦武阳色.变振恐:脸色(7)群臣怪.之:认为……奇怪(8)前为谢.曰:为,wèi,为之,替(秦武阳)。
谢,谢罪。
(9)图穷.而匕首见.:穷,尽、完。
见,通“现”,露。
(10)秦王还柱而走.:跑(二)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燕王拜送于庭:“拜送于庭”,状语后置,即“于庭拜送”。
(2)前为谢曰:省略句,“为”后面省略代词“之”。
(3)皆为戮没:被动句(4)而燕见陵之耻除矣。
被动句(5)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定语后置句二、课堂回顾1.秦廷行刺这一部分可分几个层次?2.文中写“秦王目眩良久”有什么作用?3.文中的哪些情节非常精彩?精彩从何而来。
任选一个角度,发表自己的看。
提示:或人物性格,或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或写作技巧,或其他。
参考答案:一、基础练习(一)解释加点词。
(1)持千金之资币.物:币,(古义)礼品,泛指用作礼物的玉帛等物;(今义)货币(2)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确实(3)使使..以闻大王:使,派。
使,使者。
(4)乃朝服..:穿上上朝的礼服,名作动。
(5)以.次进:按照(6)秦武阳色.变振恐:脸色(7)群臣怪.之:认为……奇怪(8)前为谢.曰:为,wèi,为之,替(秦武阳)。
谢,谢罪。
(9)图穷.而匕首见.:穷,尽、完。
见,通“现”,露。
(10)秦王还柱而走.:跑(二)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燕王拜送于庭:“拜送于庭”,状语后置,即“于庭拜送”。
(2)前为谢曰:省略句,“为”后面省略代词“之”。
(3)皆为戮没:被动句(4)而燕见陵之耻除矣。
被动句(5)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定语后置句二、课堂回顾1.计见秦王顾笑武阳秦廷搏击倚柱笑骂遇难去世。
高中课时作业5荆轲刺秦王含解析必修1 试题(共9页)
课时(kèshí)作业5 荆轲刺秦王[根底演练]1.以下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哪一项( )A .期.年(jī) 忤.视(wū)提.秦王(dǐ) 谒.见(yè)B .苑囿.(yòu) 戮.没(lù)揕.击(zhèn) 唱和.(hè)C .俟.机(sì) 目眩.(xuàn)惊愕.(è) 中庶.子(shù)D .箕踞..(jī jù) 被八创.(chuāng)贻.笑大方(yí)解析:A 项中“忤〞应读“wǔ〞。
答案:A2.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哪一项( )A .人不敢与忤.视 忤:逆。
B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被:表被动关系。
C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
D .士皆瞋目.. 瞋目:形容发怒时瞪大眼睛的样子。
解析:B 项中“被〞是“遭受〞的意思。
答案:B3.对以下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哪一项() ⎩⎪⎨⎪⎧ 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②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③顾.计不知所出耳④荆轲顾.笑武阳A .①②不同,③④一样。
B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 .①②一样(yīyàng),③④一样。
D .①②一样,③④不同。
解析:此题考察文言实词的词义辨析才能。
①②都表示一种否认的假设或者条件,意思是“假设没有〞;③只是,不过,表细微的转折;④回头看。
答案:D4.对以下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哪一项( )A .今行而无信.(信物,可使人相信的证件) B .秦王购.之金千斤(悬赏捉拿) C .愿足下更.虑之(另外,重新) D .秦之遇.将HY ,可谓深.矣(遇:遇见。
深:刻毒) 解析:遇,对待。
答案:D5.对以下语句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哪一项( )A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翻译:即使太子不说,我也要恳求行动。
B .唯大王命之。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 专题05 荆轲刺秦王(测)(提升版)(必修1) 含解析
(总分60分,时间45分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25分)(一)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
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遣荆轲。
(二)荆轲者,卫人也。
其先乃齐人,徙于卫,卫人谓之庆卿.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
荆卿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其后秦伐魏,置东郡,徙卫元君之支属于野王。
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
盖聂怒而目之,荆轲出。
人或言复召荆卿,盖聂曰:“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吾目之。
试往,是宜去,不敢留。
"使使往之主人,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
使者还报,盖聂曰:“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
”荆轲游于邯郸,鲁勾践与荆轲博,争道。
鲁勾践怒而叱之,荆轲嘿而逃去,遂不复会。
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荆轲刺秦王》第3课时限时测试
(时间:40分钟分数:30分)
一、文本欣赏(每小题3分,共6分)
1.下列对课文人物性格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荆轲:粗犷豪迈,沉着勇敢,见义勇为,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千载以来,还令人感到凛然而有生气。
行刺秦王虽然失败,但他那种刚毅不屈、慷慨赴难的精神,千秋万载令人感奋。
B.太子丹:性格软弱,缺少勇敢的反抗精神,燕国弱小,无力抵御秦国的侵略,只好采取行刺的办法。
C.樊於期:身为秦将,但因得罪秦王,“父母宗族,皆为戮没”,逃亡燕国。
他对秦国之恨,是刻骨铭心的,但是为了报仇,能不能献出自己的头,这确是一个考验。
樊将军为解燕国之患,为报自己之仇,毅然自刎,不失为一个反抗强暴的英雄。
D.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
”但毕竟是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所以“至陛下”“色变振恐”。
这是一个少年的性格特点。
2.下列对课文表现手法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善于写人物的对话和神态。
例如:见秦王时“秦武阳色变振恐”,“荆轲顾笑武阳”而向秦王作了解释,在千钧一发之际,镇静的神态和得体的言辞消弥了危机。
B.本文善于通过对比突出人物性格。
例如:以太子丹的急躁粗疏、头脑简单跟荆轲遇事审慎、三思而行对比,以突出荆轲的深沉多谋。
C.本文善于写一瞬间同时发生的各种现象,交织起来就创造出一个悲壮感人的场面。
例如:刺秦王时,荆轲的动作,秦王惊起拔剑不出,环柱而逃的狼狈相,群臣的惊愕,侍医掷药囊,左右呼“王负剑”,一直到荆轲“被八创”,“箕踞以骂”。
D.本文善于通过动作刻画人物的心理。
例如:写武阳在紧急关头神态失常,同荆轲的镇定自若对比,突出了荆轲的机智勇敢。
二、阅读练习
阅读下文,完成3~6题。
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
恐其祸至,燕太子丹患之。
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
太傅鞠武谏曰:“不可。
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
”太子丹曰:“夫樊将军困穷于天下,归身于丹,丹终不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是丹命固卒之时也。
愿太傅更虑之。
”鞠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可与之谋也。
”
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而拂席。
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
”田光曰:“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
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
所善荆轲,可使也。
”太子曰:“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可乎?”田光曰:“敬诺。
”太子送之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
”田光“诺。
”
见荆轲,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
光言足下于太子,愿足下过太子于宫。
”荆轲曰:“谨奉教。
”田光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
”遂自刭而死。
轲见太子,言田光已死。
太子再拜而跪,膝下行流涕,有顷而后言曰:“丹所请田先生无言者,欲以成大事之谋,今田先生以死明不泄言,岂丹之心哉?”荆轲坐定,太子避席顿首曰:“田先生不知丹不肖,使得至前,愿有所道,此天所以哀燕不弃其孤也。
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秦王贪其贽,必得所愿矣。
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
彼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大乱,则君臣相疑。
以其间诸侯,诸侯得合从,其破秦必矣。
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以委命,惟荆卿留意焉。
”久之,荆轲曰:“此国之大事,臣驽下,恐不足任使。
”太子前顿首,固请无让。
然后许诺。
于是尊荆轲为上卿。
(选自《战国策·燕三》,有删改) 3.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
..寒心:胆战心惊
B.光不敢以乏.国事也乏:荒废
C.窥.以重利窥:探看,引诱
D.太子前顿首,固请无让.让:责备
4.下列各句中,全都直接表现太子丹“仁而下士”的一项是()
①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
②燕有田光先生者,可与之谋也。
③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而拂席。
④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
⑤使得至前,愿有所道,此天所以哀燕不弃其孤也。
⑥太子前顿首,固请无让。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⑤⑥D.③⑤⑥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在秦将灭六国,兵临易水之际,太子请教鞠武、田光以及接见荆轲都是为了解决秦灭燕国之患。
B.樊将军从秦流亡到燕后,太傅鞠武以为大患,急遣樊将军入匈奴,想借匈奴之手来杀掉樊将军。
C.太子向田光请教如何缓解燕、秦两国紧张局势之后,叮嘱他谈话内容勿泄;为此,田光自刎而死。
D.太子重用荆轲,是想让他胁迫秦王返还诸侯土地;或者刺杀秦王使秦大乱,六国趁机合纵破秦。
6.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用题
7.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选择一位名人另写一段文字,表达自己的看法。
(4分)
荆轲失败了,然而我们不能以成败来论英雄,他反抗强秦的壮烈行动,千百年来激励着无数的仁人志士为反抗强权推翻黑暗统治而英勇斗争。
8.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主要内容,不超过55字。
(5分)
近来,共青团中央发起了一项“青年好声音”网络活动,鼓励青少年结合自身学习工作实际,写下对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体会。
活动开展一周多的时间里,33万余名青少年在网站、微博、微信、手机等网络平台上,编制和传播内涵丰富、形式时尚的网络文化产品,仅话题微博总阅读量就超过9000万次。
这项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旨的活动,为网络空间注入了强有力的青春正能量。
参考答案:
1.【答案】B(“性格软弱,缺少勇敢的反抗精神”不对。
)
2.【答案】D(所举事例与前面的观点不一致。
)
3.【答案】D(让:推辞、退让)
4.【答案】D(①表现秦王残暴及其后果。
②是鞠武向太子推荐田光。
③表现太子迎接田光时礼贤下士的情
形。
④虽是太子对田光所言,但表现太子尚有猜疑的心理。
⑤是太子对荆轲所言,希望听到荆轲对救燕国的意见,表现太子对荆轲的尊重。
⑥中“顿首”“固请”都表现了太子的“下士”,即对荆轲的看重)
5.【答案】B(原文为太傅谏太子“急遣……”;也不是“借匈奴之手杀掉樊将军”,而是将樊将军送到匈
奴后可以消除秦国进攻燕国的借口)
6.【答案】(1)这就像将肉放置在饿虎往来的路上,(您遭受到的)灾祸一定无法挽救了!
(2)希望您赶快去拜见太子,说我已经死了,表明我不会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泄漏出去了。
7.【答案】屈原自杀了,然而我们不能因他的选择而否定他,他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千百年来感召着
无数中华儿女为国家民族的利益而奋斗献身。
8.【答案】示例: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团中央发起了“青年好声音”网络活动,广大青少年积极
响应,为网络注入了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