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实法师:依止的意思

合集下载

贤首宗宝通滨如性洪灯系化迹述要优先出版

贤首宗宝通滨如性洪灯系化迹述要优先出版

贤首宗宝通滨如性洪灯系化迹述要◎任宜敏内容提要贤首一宗,初由帝心杜顺和尚依《大方广佛华严经》立法界观,云华智俨尊者专业其门、创具规模,贤首法藏发扬光大、开宗立派,至“大统清凉国师”澄观和尚盛撰疏钞、精释微言、大振宗风、复兴鸿业,自是纲举目备、领挈襟张,六相五教四法界十玄门,经纬于疏钞之海,奥旨幽义,如揭日月于中天。

自唐以降,千余年间,虽屡逢时世变乱,迭遭兵燹重创,复加法运衰微、祖道陵夷,然而,秉大智印、入总持门、证一真法界者,代有闻人。

传至明末清初,更衍为高原、雪浪、云栖、宝通四大法系。

其中,宝通法系于有清一代,可谓枝繁叶茂,学众济济,法嗣绳绳,不绝如缕,蔚成弘传贤首宗旨之主力军。

尽管法脉传承大有关于慧命之所系,但长期以来,此段昭穆枝庶,却一直尘封高阁。

本文以稽考《宝通贤首传灯录》《宝通贤首传灯续录》等珍逾球璧、难获一睹之古籍为基础,提要钩玄,对“宝通四支”中滨如性洪一系法脉传承之伦序节次,作一简要梳理。

关键词贤首宗宝通法系滨如性洪法脉传承〔中图分类号〕B94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16)04-0013-07贤首一宗,自法藏大师融智海播辩河、敷演微言阐扬秘赜、广开喻筏之门备阐传灯之教以降,千余年间,正传派衍,继美踵芳,代不乏人,不可悉数,递至明末清初,一范四叶,衍为高原、雪浪、云栖、宝通四大法系。

其中之宝通法系,于有清一代,可谓枝繁叶茂,学众济济,法嗣绳绳,不绝如缕,蔚成弘传贤首宗旨之主力军。

宝通法系以华严三祖贤首法藏大师为第一世,其后依次为清凉澄观、圭峰宗密、妙圆真奥、开明普朗、圆显法现、灵光洪敏、长水子璿、晋水净源、神鉴希冲、道鸣妙观、玉峰师会、慧珠了心、竹坡道悟、方山清介、珍林慧琼、南山妙萃、春谷际遇、别峰大同、汴梁古峰、栖岩慧进、达庵广通、野庵普泰、一江真澧、月川镇澄、颛愚观衡,而迄第二十七世不夜照灯,是为宝通法系实际开创者。

①不夜照灯(1604-1682年),祖籍江西吉安,俗姓欧阳,为宋代大儒欧阳修后裔,祖父宦游沧州,遂移居焉。

正闻轨理分二一断器三过二依六种想

正闻轨理分二一断器三过二依六种想

正闻轨理分二:一、断器三过二、依六种想听闻的正轨包括这样三步:一、思维闻法的利益,在获得透彻的了解后,就会引发胜解信和求法的欲乐。

二、发起了信心和欲乐后,就开始着手修持能相应正法的缘起,自己主动地发起善心,对于法和法师发起承事的行为。

这样就在心上有了更大的进展,缘起也随之更为紧密相应,之后就趣入正式的听闻(这里有从外围渐次进入内部,从发起意乐到实行的过程)。

三、以闻法是学法首要关键的缘故,一定要在这上求得相应。

也就是说,每一次闻法都要依照正轨做到断除三过、依止六想来持住法义,而且要依照法轨修正自己的心。

只要按照这一整套法轨切实奉行,就会使每次闻法都达到高效和速效。

终生坚持奉行,会使听闻任何法都极其圆满,出现极大的利益。

因此,能否引起终生奉行这套法轨的观念,就是此处的关键。

这里趣入的途径是先由思维抉择认定内心的缘起法则。

要观察到,这里有正反两种做法,会分别得到利益和损害,看到了利害关系后,就会引起实行正道的愿望。

按照这样来发展自心有很大的必要,因为只有确认了这套做法,又发起了特别愿意实行的心,才可能兢兢业业地实行。

不然被动地去做,是不可能长久的。

目前要过的一道关是完成心态的转换,这一步能否奏效,取决于是否触动了善根。

如果心里毫无触动,没有发起向上的志愿,那就不可能有进步。

要知道,凡夫有很强的因循守旧的习气,不能发起大善心的话,就很难克服惰性,即使稍有点生起,也会很快退回原地。

尤其当今时代染缘炽盛,恶的习性熏习得很深,导致善心难以发起,善行更难贯彻,而邪心邪行一遇到境缘就会大量地生起,难以遏制。

这样意识到目前存在的困难,在最初的转换期就要努力克服心理的障碍。

对每一个环节都要通过反复练习来发展善心,而不能简单混过,不然就不会有进展。

要引发行持的意乐,必须先在深化观念上多用一点力。

观念一旦深了,行持的欲就强;欲一强,就能摄持住心,每次都按善妙的法道实行。

这些都要靠自己切实用功才能转变,别人无法代替。

而且,串习的量一定要充足。

雪相法师:四依大士才是真正的善知识!

雪相法师:四依大士才是真正的善知识!

雪相法师:四依⼤⼠才是真正的善知识!上⼤学临毕业,都有专门的指导教授,虽然指导的⽼师只有⼀位,但并不是别的科⽬就不是你⽼师了。

还有我们读书的时候,会有很多学科的⽼师,但是班主任却只有⼀位。

所以,修⾏⼈学佛也是⼀样,讲法的法师,只要是具⾜正见,定慧等持,那都是我们的善知识,但是专门的指导法师,⼀般要有⼀位最有信⼼的,那样⼀旦法师们之间出现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可以有⼀个抉择。

但是这个所依⼜不是为师是从,⽽是⾃⼰的依⽌师,要能帮我们去除迷惑,因机说教,或者可以从经典之中找出更可靠的证据来指导我们,也就是我们的根本依⽌即是法依⽌,要以经典为尊。

⽽若是完全要以⼈⾔当佛⾔的“⼈依⽌”,完全可以为师是从的话,那最低也得是⼤彻⼤悟的⼈,按照教理上来说,那就是要以凡夫⾝通达佛知见,即是具烦恼性能知如来秘密藏的三贤四善根⼈,即是涅槃经中所说的初依⼤⼠。

(所以说,不是⾃⼰称祖师就是祖师了,不是古来的古师就是祖师了)这种⼈圆伏五住烦恼,⾃相续中虽然没有断除烦恼,但是所有的见思⽆明,都已经伏住⽽不起作⽤,这样的⼈绝不会以情见和烦恼⼼说法,知则⾔知,不知则⾔不知,所说所解皆依佛典,所指所⽰皆称佛⼼,就像智者⼤师⼀样,知⽆不⾔,⾔⽆不尽,说法⽆碍,智解超群。

⼜像宗门⼀些⼤彻⼤悟的祖师⼀样,圆融⾃在,施设⽆碍,随缘就可以下⼀转语,不拘语⾔⽂字,打破⾏⼈固有思路,超情离见,或棒喝、或默然,时时提携⾏⼈回光返照,契⼊本⼼。

因为这种⼈,圆开佛眼,深悟佛⼼,所以可以迥出典章,应众⽣根机⽽随⼼施化,正如法华经云:“若说俗间经书,治世语⾔,资⽣产业等,皆顺正法”,⼜如经中所说,“若遇余佛,于此法中便得决了”,即是说的这种⼈。

⼜如涅槃经中所说:“声闻之⼈虽有天眼故名⾁眼。

学⼤乘者虽有⾁眼乃名佛眼。

”⼜如蕅益⼤师所云:“名字位中真佛眼,未知毕竟付何⼈?”(名字位中⼈,圆解佛乘,知见不缪,故亦可做众⽣明导,然未圆伏五住烦恼,故⾮四依⼤⼠。

)(蕅益⼤师在给陈旻昭的信中,谦称⾃⼰⼗五六年“仅开得名字即佛位中⼀只清净⾁眼,于佛菩提,了了得知;归家道路;明如指掌。

心的依止2·修行-第四章

心的依止2·修行-第四章

第四章戒的基础在于正语、正业和正命。

没有这些作为坚定的引导,我们所有个人的力量都将白费。

我们的能量并不是来自于身体,而是来自于内心的安定,这安定只有在自觉无咎的情况下才会生起。

想要依靠某人,会让我们变得软弱,这是很危险的。

别人和我们都一样是无常的,母亲、父亲、先生、太太、老师,有一天都会分离、死亡或是改变心意,或是我们需要他们的时候不在身旁。

我们需要有个很好的守护者,能小心地保护我们的步伐。

正精进、正念、正定,需要深植在内心中。

正精进是指持续不懈怠,不只是在禅修中,也在我们所有清醒的时候。

假如我们还没有学会或是了解新的东西,或者没有帮助或爱过他人,我们这一天就白费了。

日子是珍贵的,而且只能过一次。

过去已经过去,而未来我们不可知。

下班飞机可能坠毁,下班公车可能会翻车,所以当下是最好的修行时机。

不能说我们过去就这么活过来的,将来也会一样。

除非我们能把握每一天,对自己和佛法有更深刻的理解,否则就不算是正精进。

当正精进成为习惯后,我们就会获得更多的益处。

时时刻刻都维持正念对我们来说可能是种理想,很难达成。

除非我们下定决心时时刻刻增加念住,否则我们会很轻易地忘记修行。

念住并不是一句话或者是佛陀所教的法,而是具有意义的心灵状态。

我们必须把握此时此刻,对内境外境了然于胸。

我们要觉知自己的动机,而且学习改变不健康的想法和情绪,使其成为健全的想法。

念住是心理的活动,它自然会消除所有的苦。

它明白地告诉我们,除了五蕴(色、受、想、行、识)之外,没有其他的现象。

刚开始念住会让我们远离对过去和未来的忧虑恐惧,而安住于现在。

最后,它会指向正见。

当正定生起时,我们应努力去实修。

“止”的一个层面是舍离,舍离愉悦的色、声、味、触和想法。

我们通常会非常喜欢感官接触,而且会很强烈地执著它们。

我们也需要对自己的禅定能力有足够的自信。

虽然觉得困难,但我们会克服它的。

我们内心要准备妥当,把四圣谛和八正道当做是日常生活的重心,而其他的都在其次。

日常法师:皈依之后应该修什么

日常法师:皈依之后应该修什么

日常法师:皈依之后应该修什么2013年09月16日09:12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作者:日常法师皈依后应该修什么(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一、恭敬佛我们好像很恭敬,其实很难做到,我们会说:“佛来当然恭敬,可是没有佛来呀!”但佛真正来时我们恐怕很难恭敬,至少对圣像我们不一定恭敬。

广论上告诉我们,不管什么像,若好若坏我们都应该像恭敬大师一样恭敬它,所以我发了一个愿,希望大家做到。

前几天看见海报印有佛像,我们觉得海报太多了,以前的做法是烧掉,这方法不好,我发愿要想办法做到,以后看见佛像不管好的坏的都至诚恭敬供养起来。

如此一来,你一定会说哪有这么多地方啊!譬如在自己家里,至少有个空的地方啊!说到这里我应该很感谢各位,我一天到晚只教你们,我自己都做不到呢!佛告诉我们,不只是教你们,而是把我的经验告诉你们才行啊!所以我今天发愿要做到它,我心里这样想,要准备大的纸盒子装满了再来一个,满了再来一个,很恭敬的供养在最干净的地方。

目前我房间橱顶上面,要把它擦干净,那是暂时供佛的,将来我有能力的话,应该造一个房间供佛,各位也可以随分做。

以前我也跟大家说:“大德的像太多了,烧成灰丢到海里。

”现在觉得不妥,如果至诚恭敬视他为佛,怎么可以把他烧掉呢?至于别人怎么做不要去管他,我们自己至少要做到如何去引发那颗恭敬心。

二、敬法敬法也不容易做到,但如果做到会产生很大的功德。

恭敬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恭敬佛就能感得见佛的功德,能够恭敬法就能增长智慧。

经论上说不敬法及法师是坏慧因,我们已经够愚痴了,认为脑筋聪明就是智慧,那是邪见,真正的智慧是能和法相应,遇事能辨别得很清楚。

三、敬僧现在我们都能感受团体对我们有一种保护力量,如果我们不恭敬的话就得不到团体的保护,《广论》说:“希乐功德住林薮,不应观察他过失,不应起心做是念,我是最胜我第一。

”这点对佛对法比较容易做到,对僧对人就很难了,我自己也常觉得我这个教法最圆满,别人的不好。

洛确仁波切曾告诉我:“不要说你的好别人的坏呀!这都是分党啊!”我一听真像当头棒喝,都是世尊讲的教法,难道我比他还强吗?所以我们要从这点多练习,对别人不要比较轻毁。

广论表1

广论表1
亦应就其功德思维,莫观过失,悉无差别。《宝云经》云: 受法分具功德,亲近知识非为财。”是须受行正法之分。博朵瓦 我等烦恼极其粗重,多不了知依师道理,知亦不行。诸闻法者,反起无 “若知由其依止尊重,诸善增长不善损减,则亲教师或闻广 云:“差阿难陀为大师侍者时,谓若不持大师不着之衣,不食大 量依师之罪,即于此罪亦难发生悔防等心。故应了知如前所说胜利过患,
其意是在教诲未来补特伽罗。我等于法全不计较,虽少许茶,悉 计高低,谓师心中爱不爱念,此是心内腐烂之相。”
4)亲近几时 几时亲近者,如博朵瓦云:“有一来者,是加我担,若去一 二,是担减少;然住余处,亦不能成,是须于一远近适中经久修习。”
3)教令于一切生中能得善知识摄受的方法,勤加励力 自应励备法器诸法,数思圆满德相知识,积集资粮,广发大愿,为如是 师、乃至未证菩提以来摄受之因。若如是者,不久当如志力希有常啼佛 子,及求知识不知厌足善财童子。
博或复寡少,或有智解或无智解,或具尸罗或犯尸罗,皆应 师之余食,许一切时至大师前,则当侍奉承事大师。如此慎重, 数数思维。于昔多生,未能如法依止诸罪,应由至心而悔,多发防护之心。
发起大师之想。如于大师信敬爱乐,于亲教师亦应信乐,于 轨范师悉当发起恭敬承事。由此因缘,菩提资粮未圆满者 悉能圆满,烦恼未断悉能断除。如是知已,便能获得欢喜 踊跃,于诸善法应随顺行,于不善法应不顺行。”
复应增上希求正法,敬重不厌,随逐师行。”
前作意善知识相,口中读诵此诸语句,意应专一念其义理。于前
9)如船心者,谓于尊重事任载几许,若往若来,悉无厌患。 经中,亦可如是,而加诸语。
【特申修信以为根本】
【加行亲近轨理】
或于梦中而领受者,亦能引彼令尽无余。又能映蔽供事无量诸佛善根, 有如是等最大胜利。 3)依止大德,功德自生 《本生论》亦云:“悉不应远诸善士,以调伏理修善行,由近彼故其德 尘,虽不故染自然薰。”博朵瓦云:“我等多有破衣之过,如拖破衣,唯 着草秽,不沾金沙;其善知识所有功德不能薰染,略有少过即便染着。 故于一切略略亲近,悉无所成。”

四真实想没建立的话,或多或少都会落在四颠倒想里。他没

四真实想没建立的话,或多或少都会落在四颠倒想里。他没

四真实想没建立的话,或多或少都会落在四颠倒想里。

他没把自己看成病人,觉得病情非常严重,要去寻求医治;也没把上师看成医王;也没把所传的教授当成药;也没把得法后励力修作为治病的方便,这样在求法过程中,就产生了跟前面四种真实想相反的四种颠倒想。

也就是,本来自己非常苦,要去求医生看病,但他却颠倒地认为我非常厉害,我要实现自我价值,上师像只獐鹿,他身上有“麝香”,我取到了以后,就能实现我的价值等等。

很多人有这种想法,因为依止上师后会有名声、有地位,被别人吹捧、赞叹、恭敬,脸上有光。

多数人是一种权势欲、虚荣心,差一点的就想以这个去谋取钱财。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就在佛教里求些法,之后用它来实现自我。

比如想:求了灌顶、传承等后,我可以传给别人,可以当上师。

他认为求到灌顶就能当上师。

或者到哪个地方学几年,将来可以给别人传,很快能当师父。

现在多求一点,将来就多传一点等等。

很多人有这种想法,他知道实现名利的途径。

以这种心态来学法的话,颠倒想就出来了,他成了一个猎取者。

他视法为麝香,其实就是换取名利的资本。

怎么取到它呢?那就要通过各种方便来靠近,一级一级往上爬,一点点接近、得到信任,这样依止法就全部成了颠倒。

他视上师为獐鹿,念念想从上师那里得一些好处。

行为上也会做一些供养,时不时跟上师联系,让上师记得我。

做事的时候,也要表现出我很有能力、非常优秀,让上师器重我。

而且我要非常卖力,让上师觉得我忠心耿耿、值得信任,他信任我以后,就会给我地位、方便等等。

很多人是这种心理。

他会通过各种方便,做身语承事、财物供养、为上师卖力等等,努力搞好关系。

等被上师看重以后,就能升到这个职位,做到那个事业,实现那个价值等等,这实际全是为了实现自我。

他求法以后,不会想:我是个病人,很可怜,我要一心修持上师传给的法。

然后对法很珍爱,不断地在心上治病,而且对上师非常感恩,他不是这样。

由于根本的心想没有,所以缘起上全部落到颠倒上去了。

还有一些人认为:在这位师父那里求个戒,当比丘、比丘尼等等,将来可以在佛教里面得到地位。

从翻译学的角度看佛经中的四依止

从翻译学的角度看佛经中的四依止

从翻译学的角度看佛经中的四依止作者:赵卿来源:《校园英语·下旬》2015年第04期【摘要】《大涅槃经》中有一句著名的话,叫作“依法不依人。

依义不依语。

依智不依识。

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这四句话当然可以从佛学上进行解释,但本文作者现在准备从翻译学的角度来探讨这四句话的含义。

事实上,这四句话本来是描述佛经的阅读者在阅读和理解佛经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但我们却可以把这当作是佛经翻译者在理解和翻译佛经的过程中所应遵循的原则。

本文还将探讨这四句话对佛经翻译者所产生的启发。

【关键词】奈达鸠摩罗什动态对等佛经翻译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从东汉迦叶摩腾、竺法兰译出《四十二章经》算起,佛经翻译在中国有两千年左右的历史。

历史上也涌现了很多著名的佛经翻译家,比如说鸠摩罗什,真谛,玄奘和不空等。

这些佛经翻译家也提出了很多著名的翻译理论,像彦琮提出的“八备”说,道安提出的“五失本与三不易”,玄奘的“五不翻”等。

但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人从佛经本身当中发现和翻译相关的内容。

事实上,这是非常重要的。

释迦牟尼作为一个伟大的圣者,其相关见解不管是否是直接关于翻译的,只要和翻译有联系,都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

在一部著名的佛经《大涅槃经》中,有四句著名的话语,叫作“依法不依人。

依义不依语。

依智不依识。

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本文作者现在就逐一探讨这四句话的含义和它们对佛经翻译者的启示。

首先看“依法不依人”这是说不应该崇拜某个权威,名气大的人说的话不符合佛法,也不应该听从他的意见,另一方面,名气小的人说的话符合佛法,也应该听从他的意见。

总之,谁说的话符合真理,就应该听从他的意见。

当代文化翻译学派的勒弗维尔和巴斯奈特都认为,翻译即改写。

每个译者在理解原文的时候都会带着一副有色眼镜,这副有色眼镜就是他自己的价值观念。

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同样,每个人理解佛经的时候也都会带着自己先前的价值观念。

这样,他在解释佛经的时候也会加进自己的理解,和佛经的本义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偏离。

略论唯识古、今学的分野(下)

略论唯识古、今学的分野(下)

略论唯识古、今学的分野(下)张志强法尊法师于1938年从藏译本转译的《辩法法性论》中曾对虚妄分别这样定义,颂⽈:“此中法相者,谓虚妄分别,现⼆及名⾔,实⽆⽽现故,以是为虚妄,彼⼀切⽆义,唯计故分别。

”世亲释论⽈:“如所显现⼆及⾔说虚妄分别是为法相,⽆⽽现者,是为虚妄,分别者,谓于⼀切⽆义,唯计度⽿。

”[47]把虚妄分别诠解成由实⽆所有⽽由遍计似义显现,也就是以“实⽆唯计”为虚妄分别。

将计度与虚妄分别等同起来,其间只是分别因与虚妄果的差别。

欧阳竟⽆先⽣在《法相辞典·叙》中,对此批评道:“新贵少年(法尊)译弥勒《辩法法性论》,以实⽆⽽现为虚妄,以⽆义唯计为分别,此可谓弥勒学乎?弥勒《辩中边论》明明说虚妄分别有,明明说⾮实有全⽆,其⾔⽆者⽆⼆也,其⾔有者妄中有空空中有妄也;⽽彼但以⼆取名⾔之现实⽆唯计以尽概乎虚妄分别之义,两译并存,是为以⼀嗣尊,⼆三其德,去奘留今,则⼀切奘译俱不必存,⽽何瑜伽法相辞典之作?”[48]欧阳认为今译“以⼆取名⾔之现实⽆唯计以尽概乎虚妄分别之义”,同《辩中边论》中的虚妄分别“⾮实有全⽆”不同。

这种不同的关键所在,欧阳先⽣在《辩虚妄分别》⼀⽂中缕述甚晰:“今译《辩法法性论》,谈⼀切法法相,详其趋势乃在⽆边,盖⾮有⽆并举,以宗其⾮空⾮不空也。

实⽆⽽现,⽆义唯计,⽆⽽现有,⽆有别⾮⼀,有⽆⽆别⾮异。

最是有⽆⼀异⼀颂,⽽竟以全⽆义边谈法相也。

夫谈唯识,偏对外境,⽆其外义⽽内识则唯;若谈法相,则⾮谈相之作⽤,⽽必谈相之体性,体性之质实,体性之赅摄,必⼀⼀详之。

⽽《辩法法性论》乃详⽆略有,何耶?若谓法性是有,法相⽌可谈⽆边者,何不举法性真有,法相幻有义耶?若谓观⽆乃可⼊真,幻有亦何碍于观⽆义耶?”[49]欧阳认为虚妄分别⾮空⾮不空,是在有⽆并举的意义上成⽴的,其虽⾮真有⽽是虚幻,然⽽幻也是有,偏于从⾮空⾮不空的“不空”义边来诠解虚妄分别,并在此意义上认为新译中专从⽆边(即⾮不空)来界定虚妄分别是错误的。

如何讲听二种殊胜相应法中分三一、听闻轨理二、讲说轨理

如何讲听二种殊胜相应法中分三一、听闻轨理二、讲说轨理

如何讲听二种殊胜相应法中分三:一、听闻轨理二、讲说轨理三、于完结时共作轨理这部教授根源清净,具有四种殊胜,生起这两方面的认识,就一定会对法生起信心和敬重,会有学习的意乐。

之后,信心就会驱使心进入第三步。

这时要意识到,现在开始要学这部法了,自己怎么才能达到与法相应。

要提醒自己的是,这以后自己是当事者,而不是旁观者。

无论听到哪句法,都要归在自身上实行,要切实遵照轨则来做。

如果心态上没出现这个转换,只把自己当作旁观者,那以后无论听多少教授,都不会出现实际的修证。

一路下来,只是耳朵跟着听了九九八十一道修心的描述,而心在上面连半步也没有迈出。

就像球迷听了无数种赛场竞技的描述,似乎也很爱好,谈起来兴致勃勃,但他从没踢过一次球,没有丝毫体验和受用,那只是旁观者,永远都处在外围,不能入圈。

与此相同,无论能记多牢、说多妙、考多高,只要还没有真心要学的心,那法道上的实证就跟你无关。

因为没有出现丝毫的实行,也就压根称不上法道的行者。

就算听到头发白了,也只会谈论,扪心自问,丝毫修法的味道也没尝到。

就像女人,没有亲自养过孩子,光是口里谈怎么养孩子,毕竟是空谈,没有实义的。

成办讲闻的法事,要求学人和法师配合,双方都要认识到自心与法相应的轨理,各自要在本分上尽到怎样的心。

学人要了知听闻轨理,法师要了知讲说轨理,而且双方要知道每次讲法结束时要共作的轨理。

如果双方都能始终依这套轨理殷重实行,那就能使每座法都出现很大的效果。

双方都以对法的殷重,会在一座中发生很多心意上的变动。

这里面有“心诚则灵”的涵义。

开示修心的原理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正式踏上修心之旅了。

既然要开始实行,之前要搞清楚修心的原理。

懂了原理才知道怎么走,不然就十分盲目,无法发展出有效、自觉的修行。

这上开法眼的标志是,真正已经依缘起律看到了内心的法道。

只要看到了,就开了眼睛,这叫“开解”。

心上会有顿时就开了见解的相,那是十分明白、确定的。

那么怎么来开启见解呢?要领悟到心上的确是有道路的,心如理的正转和非理的反转就是两种走向。

道次第第17课心得

道次第第17课心得

You don't have that many viewers, don't be so tired.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道次第第17课心得道次第第17课心得1做为弟子当如何侍奉师长?《事师法五十颂》告诉我们:此事无须广为阐说,原则就是——法师喜欢的我们就做,不喜欢的就不做。

作为弟子,应该努力按照上师的意愿依教奉行。

因为弟子修行成就如何,正是取决于事师的如法程度。

金刚持曾经说过:知道这个道理就懂得该如何行事了,凡师长喜欢的都要努力去做。

总之,师长悦意之事可以做,否则就不要去做。

那么,哪些是使师长悦意的事情呢?主要有三项,分别是内外财供(内财和外财的供养)、身口给侍(亲自侍奉师长)、如教修行(按照师长的教导行事)。

此处,引《大乘庄严经论》作进一步论证:作为弟子,应当以财物供养师长,并亲自为师长效力,按照善知识教诲如法修行,这都是依止善知识应该做的。

1)内外财供,《事师法五十颂》告诉我们,弟子在师长身边,应以欢喜心修习供养,对自己的身体都毫不吝惜地奉献给师长,何况身外的财物?此处,再引《事师法五十颂》说明内外财供的重要:对于传法上师,不论白天黑夜都应礼拜、供养。

供养上师就是供养十方三世诸佛如来。

2)身口给侍,也就是亲自服侍师长的生活起居,主要体现在行为和语言两个方面。

行为方面包括擦洗、按摩、护理等,以实际行动亲近上师;语言方面,通过忆念上师的功德,称扬赞叹,起到见贤思齐的效果。

因为内外财供及身口给侍主要是为了端正学法态度,而这种态度是为依教奉行服务的。

(※)3)加行依止法的第三点为如教修行,即不违背师长教诲,这也是最殊胜的供养。

在加行依止法的三个修学项目中,这是最主要的。

《本生经》说,报答师恩德的最佳供养,是依法修行。

依止师长的方法,其中意乐依止主要在观念上进行调整,加行依止则是在行为上进行修正。

四、依止的胜利修习依止法,能为学人带来殊胜论总结为九点:1、得近佛位:如法依止善知识,能使我们迅速接近佛果;2、诸佛悦豫:十方诸佛都会欢喜赞叹;3、常遇善知识:恭敬、侍奉善知识并如法修行,能和善知识结下殊胜法缘,将使我们在未来生生世世有缘值遇善知识;4、不堕恶趣:在善知识指导下修行,可能一生便解脱生死。

亦止法怎样具体运用

亦止法怎样具体运用

亦止法怎样具体运用亦止法“亦是如此”,是针对强迫症的有效治疗方法。

强迫症是源于恐惧的一种表现。

导致的病因虽是多方面的因素,但还是与患者的个性特质密不可分。

亦止法是强迫症的治疗方法中具有实际操练的有效方法。

亦止法“亦是如此”为什么能治疗强迫症?强迫症治疗方法亦止法从禅宗心理学的方面来说,强迫都是源于习性的心理造成的,唯有改变患者的习性心理模式(贪求、厌恶、敏感、完美主义、多虑等特质),强迫症才能彻底治愈。

任何一种有效的强迫症的治疗方法都应该是着重这一点。

确切说,强迫症患者表现出的症状都是想象、妄想造成的,只有改变强迫症患者的习性思维,安住当下,胡思乱想、妄想就会停止,如此,强迫的观念、行为也自然就会消除。

当强迫思维或念头产生时,若你去和它理论、说教,结果只会陷入无尽的强迫与反强迫的纠缠中而无法自拔。

多数的强迫念头或行为,患者是能意识到不合理的,但为何强迫症患者却又无法控制地“想”或“重复行为”呢?这正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很多强迫症患者认为只要消除了这个担忧或那个疑问,问题就解决了,然而这只是一个假象,即便解决了这个问题甲,接下来还会遇到问题乙、丙、丁,强迫的模式没有改变,还会反复的投射在各个对象上,这也是强迫症顽固的原因。

很多强迫症的治疗方法更多注重于强迫的表象上,没有追溯到根源,导致难以治愈。

对于强迫症的疗愈来说,唯有对其表现的强迫思维、念头、行为,停止对抗、纠缠,即不评判、不分析、不纠缠、不思考、不作为,也就是“顺其自然、无为而为”的道理,如此才是根本的疗愈之道。

而亦止法“亦是如此”就是这种疗愈强迫症的实操治疗方法,在这一点上,森田疗法也很好地秉承了这种思想,如果森田疗法能有落实的更具体练习那将是很圆满了。

什么是亦止法“亦是如此”?“亦”是“就是”的意思,“止”是“不动、不变、停住、平静”的意思。

简单来说“亦止法”,就是老子所倡导的“顺其自然、无为而为”的思想,而“亦是如此”这个练习,就是做到“顺其自然,无为而为”的这个方法。

朋友等都是轮回圈里的虚妄显现想在这里满足自他私欲永

朋友等都是轮回圈里的虚妄显现想在这里满足自他私欲永

透过以上观察就能认定,世事、家庭、朋友等都是轮回圈里的虚妄显现,想在这里满足自他私欲永远做不到。

因为欲是自私的,无论受用多少都不满足,而缘起是没完没了的,会越牵扯越多。

看破了这一点,就放下轮回俗事,决定一心修行。

在修行时,还会遇到利他的问题。

这就要看到,时值末世,众生的邪性非常坚固,一直耽著自我,秉性恶劣。

在这种情形下,如果自身道力不够,那无论做多少利他都不会成办,反而出现反面效果。

就像一碗热水想融化一大块冰,刚倒下去看似融了一点,然而后来不仅没融掉,反而自身也冻成了冰。

又如不会游泳就去救溺水之人那样,由于过分匆忙,导致自他俱溺。

客观地衡量末世状况就很明白,目前要脱开不究竟的利他,一心修解脱道。

因此,这里要作佛法上的末世众生邪行厌患观。

看到在这个时代,众生邪性非常坚固,对他们作利益时,如果自身没有足够的道力,那不但度不了他,反而使他的邪性变得更严重。

比如他在依止师长时,一开始恭敬,后来特别精进地说过失,由此造下诽谤等罪而堕落,或者导致自身也受影响而无法完成修行。

诸如此类,要看到众生有认假不认真、认虚不认实、只看他过不检讨自身等的邪性。

从而认识到,现在的地区、时节是业传染病高发的状况,如果自身没有防御能力就轻率地入进去,那不但没法救人,反而自身也要陷落。

了解了这一点,就更加坚定修行的志愿,先一心证得空性,完成自身的修行。

也就是,有利他心的同时还要有深远的眼光,立下长期志愿,首先远离现世不究竟的利他,一心离世修行,直到得大成就为止。

七、末世邪行厌患观——退现世不究竟利他之妙道分五:(一)依止颠倒;(二)善恶颠倒;(三)真假颠倒;(四)虚实颠倒;(五)情理颠倒。

(一)依止颠倒具足智戒贤德诸知识,初见时即一切喜侍奉,长久交往唯勤说过故,浊时我等难成众生利。

对于具足智慧、持戒、贤善三者的诸善知识,初见时也都欢喜承事,然而长期接触以后,唯一精勤地说他的过失,因此,浊世众生的义利我们难以成办。

这里要从正反两方面来认识。

法实法师:修行最近的路(二)

法实法师:修行最近的路(二)

修行最近的路(二)我讲过三主要道,啥叫空性,啥叫缘起性空,啥叫性空缘起,你们去听听。

我讲得非常通俗易懂,没有什么佛教专用术语。

我讲法的同时,你按照我说的去做,就能相似感受到一点什么。

那个东西究竟是什么?有的道友已经感受到了。

这种状态你有没有?听听我讲的实修引导打坐的录音。

你不用另外树立见解了。

你可能会想,我要去学学缘起性空的见解,我要去学什么什么……不用,直接先得到感觉,明白吗?修行最有智慧的人和上等根基的人,先不求知求见,不求那个,是先有信心,直接得到境界,或者相似地得到。

先尝到糖的味儿,甜,然后再说糖怎么甜。

这种感觉,你现在有没有?有一个道友刚听我讲法几天,发微信跟我说:师父,听您讲法,为什么我心里会空落落的,有种不见底的感觉?这种觉受挺好的,有的人有,有的人没有。

听我讲法的时候心就空了,没东西了,不见底。

《慧灯之光》里慈诚罗珠堪布说,人对空性有一点觉受的时候,会是一种什么感觉呢?就好像这个人坐在一块木板上,这块木板悬在虚空中,然后抽走木板,这个人的身体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就是那种状况。

宗喀巴大师也讲了,初步证入空性见解的时候,空落落的,有的人会有一种恐惧感。

这种感受你有吗?觉受是道理吗?心里装的道理越多,越没有这种觉受。

没有道理,直接得到加持。

通过师父的加持,也叫同化力,就让你得到。

你的上师善知识如果证到那种境界,就有这种磁场,就有这种能量。

空性是有能量的,觉性是有能量,有辐射的。

你懂那些道理有什么了不起?那些道理是生灭法,是心界,不是自性。

把道理放下,听师父讲法的当下,直接同化你,让你感受到。

这是修行最近的路。

你说,师父您讲的法好精彩呀!我讲的法并不精彩,不需要精彩,很平常的。

这个世界上没有啥事叫精彩。

天天呼吸,呼吸很精彩吗?天天喝白开水,白开水很精彩吗?不精彩,平常心,有什么精彩的事?没有。

有这样的心才行。

上面是修行最近的路,我又讲了一遍。

找到你们的上师,好不好?然后用这样的一颗心对你们的上师,就得到一切,啥都得到了。

中国第一比丘尼——净检法师

中国第一比丘尼——净检法师

中国第一比丘尼——净检法师简介净检法师(公元291——361)是中国第一个出家的比丘尼。

净检俗姓仲名令仪,徐州人士。

出生于香书门第,父亲仲诞曾任西晋凉州郡太守。

净检生活在国家战乱年代,为用佛教的真、善、美拯救人们的心灵,从而她削发为尼,成为了中国最早出家的女性,受戒之后到竹林寺修行,传播佛教文化,广结国内外高僧,学习异国文化,成为了当时僧林中较有影响力的人物。

徐州城仲令仪西晋末年(公元291年),在徐州城仲家降生了一个女婴,话说,女婴降生时,满屋清香,接生婆发现女婴的眉心处有一小小的菩萨痣,其父母见女婴可爱至极,便取名为“令仪”,寓意美好的容貌以及内在的仁德。

家室与家教令仪出生在中国大开方式的文化教育时代,其生活在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中,父亲仲诞是属于当时叫“士”的一个阶层的人,在洛阳太学受过国家级的高等教育,在徐州地方上有很好的“孝廉”名声。

所以,太学一毕业,就把他放任到西北边疆地区的凉州武威郡做太守。

令仪的母亲仲夫人也是一个“士”的大家闺秀,受过相当严格的家庭教育。

慈母开教启童蒙在徐州老家时候,令仪3岁起就开始接受母亲的教育,由于父亲在洛阳太学求学,所以启蒙教育的主要任务就由母亲来承担。

仲夫人以自己接受家教的过程和深切的体会,采用“引导”的方法,也就是讲故事的方法,让小令仪用感知悟性来接受枯燥无味的知识。

由于小令仪聪明伶俐,有悟性、有记性,好发问,所以在仲夫人讲故事的时候,总是带着浓厚的情感色彩,令小令仪也总是听的有滋有味。

勤读典籍,求学不倦令仪自幼聪敏好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其雅爱经、史、诗、文典籍,往往一卷在手,而至废寝忘食之境。

她虽贵为掌上明珠,却无奢华习气,反而从容娴静,知书达理,为邻里大众所周知。

令仪年十余岁,便有媒人上门提亲不断,父亲虽然不舍,但是还是为她选择了门当户对的人家,将她风光的嫁出门。

顿首无常,渴仰闻法婚后不出几年,丈夫过逝,令仪伤心之余,深刻体悟人生变化无常迅速,对于如梦一般的生命只有迷网和疑问。

同修心得——道次第略论第13讲

同修心得——道次第略论第13讲

同修⼼得——道次第略论第13讲(慧了):南⽆本师释迦摩尼佛顶礼宗喀巴⼤师顶礼师⽗诸佛正法贤圣僧直⾄菩提永皈依我以闻思修功德为利友情愿成佛善知识的选择和依⽌法的修⾏。

如果学佛法像以前那样在学校⾥学知识那样的话,是⼀点好处也没有的,只是多了些佛教的知识,对⾃⼰的修⾏,解脱是没什么帮助的。

在开始修学时就要树⽴对法和法师的这种恭敬的习惯,将来做法师来,也能将这样⼀种良好的习惯传承下去,建⽴良好的传承,良好的修学习惯,这是⾮常重要的。

能否如法地闻法、听法直接关系到法的健康传播、弘扬。

佛法不在于⾼深的道理掌握了多少,关键就在于我们领会了多少,有多少能落实到⼼形上。

有些道理⾮常简单,但事实上是需要通过强化来完成的,有做的多少,对⼼形产⽣多⼤影响这是很关键的。

整个佛法的修学⽆⾮就是⼀种态度的转化,到⼼态的转化。

具悲悯纯粹出于对众⽣的悲悯⼼⽽说法,决不是为名闻利养⽽说。

博多⽡呼井拿⽡对⾥抹补说“我每次说法,不论说多说少,没有⼀次⾃我感觉良好,只看到众⽣⽆不⾝处苦恼中”。

这并不是表明他讲法讲的不好,对于⼀个具格善知识来说,并不是为了说法⽽说,凡有所说,都是在悲⼼的驱使下,因为不忍众⽣于烦恼中长劫受苦⽽说。

除了拔济众⽣的愿望之外,没有任何的其他想法。

⽽凡夫每做⼀件事,关注的只是⾃⼰的感觉,做好了觉的有成就感,反之则会有挫败感。

这都属于我执。

如果在讲法中也有这样的感觉,还是落⼊到凡夫⼼中。

每⼀种境界能落实到⼼形上是不容易的,需要通过观修来完成。

精进弘法利⽣,在利益众⽣的修⾏过程中勇猛精进,不怕劳累,坚持不懈。

断疲厌⼀般的⼈做⼀件事久了就会升起厌倦的⼼。

做菩萨、⼤德,为了利益众⽣就要能忍受这样⼀种厌倦,能⽤勇猛精进的⼼来克服这个厌倦,还有可以通过禅修,可以化解这⼀种厌倦情绪,我们通过智慧观照的⼒量,通过禅定的⼒量也能把这种厌倦在短时间内就给化除掉了;如果我们通过休息两三天也能化解厌倦,⼈的⼼它⾃⼰有这样⼀种修复的功能。

宗⼤师为我们总结了善知识应当具备的⼗种德⾏,要真正具⾜这⼗种德⾏的善知识是不容易的,在古代不多见,在当今更难找。

如何讲听二种殊胜相应法中分三一、听闻轨理二、讲说轨理

如何讲听二种殊胜相应法中分三一、听闻轨理二、讲说轨理

如何讲听二种殊胜相应法中分三:一、听闻轨理二、讲说轨理三、于完结时共作轨理这部教授根源清净,具有四种殊胜,生起这两方面的认识,就一定会对法生起信心和敬重,会有学习的意乐。

之后,信心就会驱使心进入第三步。

这时要意识到,现在开始要学这部法了,自己怎么才能达到与法相应。

要提醒自己的是,这以后自己是当事者,而不是旁观者。

无论听到哪句法,都要归在自身上实行,要切实遵照轨则来做。

如果心态上没出现这个转换,只把自己当作旁观者,那以后无论听多少教授,都不会出现实际的修证。

一路下来,只是耳朵跟着听了九九八十一道修心的描述,而心在上面连半步也没有迈出。

就像球迷听了无数种赛场竞技的描述,似乎也很爱好,谈起来兴致勃勃,但他从没踢过一次球,没有丝毫体验和受用,那只是旁观者,永远都处在外围,不能入圈。

与此相同,无论能记多牢、说多妙、考多高,只要还没有真心要学的心,那法道上的实证就跟你无关。

因为没有出现丝毫的实行,也就压根称不上法道的行者。

就算听到头发白了,也只会谈论,扪心自问,丝毫修法的味道也没尝到。

就像女人,没有亲自养过孩子,光是口里谈怎么养孩子,毕竟是空谈,没有实义的。

成办讲闻的法事,要求学人和法师配合,双方都要认识到自心与法相应的轨理,各自要在本分上尽到怎样的心。

学人要了知听闻轨理,法师要了知讲说轨理,而且双方要知道每次讲法结束时要共作的轨理。

如果双方都能始终依这套轨理殷重实行,那就能使每座法都出现很大的效果。

双方都以对法的殷重,会在一座中发生很多心意上的变动。

这里面有“心诚则灵”的涵义。

开示修心的原理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正式踏上修心之旅了。

既然要开始实行,之前要搞清楚修心的原理。

懂了原理才知道怎么走,不然就十分盲目,无法发展出有效、自觉的修行。

这上开法眼的标志是,真正已经依缘起律看到了内心的法道。

只要看到了,就开了眼睛,这叫“开解”。

心上会有顿时就开了见解的相,那是十分明白、确定的。

那么怎么来开启见解呢?要领悟到心上的确是有道路的,心如理的正转和非理的反转就是两种走向。

《正知正念品》中的实修法

《正知正念品》中的实修法

生处中阴导引.阿识自解脱 禅定中阴导引.本觉自解脱 法性中阴导引.现分自解脱
梦幻中阴导引.迷乱自解脱 临终中阴导引.忆念自解脱 受生中阴导引.受生自解脱
观想暇满难得
吾当再三思:历劫得暇满;故应持此心,不动如须弥。
出离心很重要:
我们无始以来流转轮回,一直为无明黑暗所笼罩,承受着 无量痛苦的煎熬。现在,因往昔历劫所积累的福德现前, 得到了暇满人身。而极其难得的人身,其本性也是无常, 转瞬即逝,就像风中油灯一样,短暂而脆弱。 如果我们没有利用人身来修习佛法,解决自己的生死大事, 那的确是最值得遗憾、痛心之事。 我们应该舍弃此生此世的一切杂事,专志地修习佛法,而 修行的中心在修心——修持菩提心,以坚固的正知正念去护 持此清净心,使之如同须弥山王一般,不为任何违缘所动。
《般若经》中说:“若心散乱,自利亦不成,况复利他。”
行菩提心之智慧度
若不知此心,奥秘法中尊,求乐或避苦,无义终漂泊。
高僧大德们这样说智慧度:
华智仁波切说:“如果宁玛巴前辈老人的言语是真实的话,那 修心是非常重要的。”
宁玛巴、噶举巴或禅宗大德的著作及其传记,无不强调证悟自 心实相的重要性。
行菩提心之持戒度
遣鱼至何方,始得不遭伤?断尽恶心时,说为戒度圆。
萨迦班智达如是说:
恶人住林亦粗暴,正士住城亦温柔,林中猛兽常发怒,市 里良马亦驯顺。
修行必须要调伏自心,如果不从自心着手去调伏三门,则 很难圆满持戒等善法。 不能调伏自心者,住在最寂静的地方也不能清净。
行菩提心之安忍度
顽者如虚空,岂能尽制彼?若息此嗔心,则同灭众敌。
实修结语
法应恭谨行,徒说岂获益?唯阅疗病方,疾患云何愈。
做才是得到:
这些学处需要身体力行,只是口头上说说,怎么能获得利 益呢? 就像只是阅读治病的药方,疾病怎么可能会治愈呢?

如何依止善知识

如何依止善知识

如何依止善知识卍未曾听闻佛法,生命就毫无意义可言。

得闻解脱之道,而未能依教奉行,则是人生最大的悲哀!如果道场没有法,就像一个人没有灵魂。

贯彻三法印、一实相印、四依止,落实在每一个动点上,当下即是正法重现!让佛教兴盛、正法重现,是每一个佛弟子无可推托的责任卍当今时代,骗子的手段、方法越来越多,有在家的,更有甚者---伪佛弟子,穿着袈裟来行骗,有末日冒充圣人的,有借慈善来穿着僧衣行骗的,所以,请大家相互转告,不管是在网络还是在现实中,都不要轻易相信谁,不要轻易把自己的家庭情况告诉谁,因为骗子的手段、方法很多,会利用你的贪欲来套你的话,所以,大家要警惕,千万不要上当受骗。

另外,出家人回向,或是做法事,如果不是正规寺院举办的,纯属个别僧人发菩提心行为的,是不收费的,另外,如果已经上当,爱骗了,可以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即便是QQ上的,也可以报案,这属于网络诈骗。

还有一点,如果有个别人上当受骗了,千万不要沉默,一定要当着大家面来揭穿骗子的行径,让骗子无处藏匿,只有这样,才能不让更多善良慈悲的人上当受骗,因为那样的伤害,会牵扯到多个家庭的幸福合谐的,对于穿着袈裟来借佛法欺骗善良慈悲之人的狮子身上虫,我们更应该揭露并狠狠的打击,绝不要心慈手软,这是替佛拔乱反正。

还有,如果是以慈善为借口行骗的,同样可以报案追回资金,可百度查阅相关刑法。

警告你们这些骗子和伪佛弟子,因果不虚,只要有佛法僧三宝在,就一定有正法在,会让你们现世来世生生世世感受你们所做的邪恶之果报,人在做,天在看,好自为之。

如何寻找师父?最重要的是要弄清楚自己的动机。

若是一心求名、求利,就会遇上以菩萨为名义、名利为本质的邪师。

另外,如果遇到在戒律、经教、慈悲心上都令人敬佩的善知识,在跟随善知识修行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菩提心是不是有所增长?是不是更能对周遭人的苦乐感同身受?是不是主动关怀他们? 如果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yes’,那么就是找对了善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止的意思
依止善知识,什么是依止?什么是“依”?依就是依靠,依靠什么?依靠法,依靠善知识传讲给你的正法,正法是解脱成佛的原理和方法,靠正法才能让你解脱成就。

什么是“止”?止就是止住,不要动,腿不要到处乱跑,心不要到处乱飘。

你的心念,你的行为,要止在正法之上,你要依教奉行,知行合一,实现佛法的人格化。

所以依靠正法,止在修行,这就是依止的真实义。

法你都得到了,你还不去修,解脱自己?就像药都得到了,你还不快吃,让自己好病?你还到处乱跑,还是到处找药,你的病什么时候能好?你还是到处没完没了皈依这个上师,皈依那个上师;和这个高僧大德结缘,和那个高僧大德结缘;到这个旅游圣地朝个圣,到那个旅游圣地朝个圣;依师无数,求法无数,朝圣无数,你的我执烦恼也是无数。

这样的人,一问他的上师是谁,他眉飞色舞说一个小时都说不完!一问他都求了什么法,他天花乱坠说了半天都没结束!一问“你是怎么修的?你有什么样的智慧境界?你的见解是什么?”他马上就无语了,成了哑羊,当下就入了无想大定。

你要是让他谈谈神通妙理,他还是会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他就是佛法的追星一族!华而不实!他从来没有真正地修行过。

是啊!那么多上师,他就一个身体,也不能同时分身多处,那么多法,他就一颗心,也不能同时专注!他到底皈依谁呢?他到底修什么呢?结果哪个上师也没靠住,哪个法也没修上。

索性就来个“无人无法、无修无证”吧!这个多简单,多容易!
这样的人不好,不忠诚,不老实,不厚道,哪个上师,哪个善知识,也不会喜欢这样的人。

因为这样的人就喜欢谈玄说妙,喜欢卖弄神通,喜欢门头光影事;他不实在,他就知道用上师高僧大德装饰自己,用佛法的大道理凸显自己;他不知道修心,他修的是脸和名声;他心里没有真东西,那些大道理都是书上学来的,只是他喜闻乐见的谈资,炫耀自我的话柄!他外表光彩亮丽,内在却阴暗腐朽!一遇到事就迷,那时候上师三宝佛法早就无影无踪了!神通妙用也不现前了!别做这样的人!自欺欺人!
所以,现在不缺法,佛法铺天盖地,到处都是,不用你花钱,白送!你都被法淹没了,你都不知道该学哪个法,该修哪个法了。

法多得都泛滥了!多得都不把佛法当成一回事了,就像超市一样,随便选,没人重视佛法了。

现在不缺法,缺的是知法、识法、重视法,死心塌地、一心一意依止善知识,解行相应、知行合一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