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中小学生想象力21国排名倒数第一
中国青少年为啥没有想象力
![中国青少年为啥没有想象力](https://img.taocdn.com/s3/m/0084cb00a6c30c2259019e9d.png)
中国青少年为啥没有想象力刚看到一条消息,说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
在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占14.9%。
此外,美国几个专业学会共同评出的影响人类20世纪生活的20项重大发明中,没有一项由中国人发明;中国学子每年在美国拿博士学位的有2000人之多,为非美裔学生之冠,比排第二的印度多出1倍。
但美国专家评论说,虽然中国学子成绩突出,想象力却大大缺乏。
因此,教育专家刘道玉8月3日,在武汉呼吁:“传统的教育观念束缚了孩子的想象空间,中国教育的解放必须从解放孩子的好奇心开始。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是谁偷走了中国人的创造力》,认为,中国青少年之所以缺乏想象力、创造力,原因在于我们“成材”而不是“成人”的教育观念,以及在这种教育观念影响下产生或选择的的教育体制、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在专制制度下,趋利避害的选择。
在家长那里,教育孩子养成听话的习惯,有着比较复杂的动机,比如作为自我保护的生存术,出于趋利避害的现实计较,等等。
统治者推广张扬这种文化传统,则是出于社会安定,政权稳固的考虑。
从一个新的生命伴随着那声初啼来到人间,孩子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一个好孩子,什么是好孩子呢?很简单,听话就是好孩子,听家长的话,听老师的话,对父母和老师的训导、教诲和要求只许说是,不准说不,只能顺从、遵从和信从,不能拒绝、怀疑和反对,顺就是孝,逆就是忤。
如果有什么不同意见,不管你有没有道理,没说之前就先已经错了。
学校里选班干部、评好学生,“听老师的话”是最起码的条件,否则,老师那里绝对通不过。
但是让人始料不及的是,这种对孩子的“听话、顺从”教育,却带来了一个不可估量的损失:从根子上扼杀了人的创造力。
这是因为,能够说“不”和敢于说“不”,不仅是一个人独立、尊严和自信的体现,更是一种在各种社会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能力。
中国孩子的想象力真的全球倒数第一吗
![中国孩子的想象力真的全球倒数第一吗](https://img.taocdn.com/s3/m/3101fbc5ad51f01dc281f181.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中国孩子的想象力真的全球倒数第一吗
导语: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在全球21个受调查国家中,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
”经媒体披
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在全球21个受调查国家中,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
”经媒体披露后,在国内引起广泛关注。
中国孩子的想象力真是全球倒数吗?
教育界不认可“倒数第一”
上述结论是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调查后产生的。
该组织又是怎么回事呢?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向海英副教授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是一个专门对各个国家的教育水平进行评估和比较的机构,在国际上有一定的权威性。
关于孩子想象力的此番调查能说明一些问题,但可能并不是很严谨,更多的可能是一种概括性的研究。
对于想象力的一般的测试方法是让儿童对一些图形、问题进行观察做出反应和判断。
专家根据儿童给出的解答来评估孩子的想象力。
该学校讲师冯永刚称,做这样的调查需要选取非常庞大的样本。
就中国来说,城市的儿童和农村的儿童,东部的儿童和西部的儿童,经济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的儿童的差别都非常大。
做这样一个调查,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甚至需要相关国家政府职能部门和高校科研机构的配合。
就这点来说,此调查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值得商榷。
山东省教育厅有关人士透露,教育部门也有自己的科研机构,这些机构所做的一些研究结果可能与上述结论不尽相同。
济南市教育局的
生活常识分享。
中国青少年为啥没有想象力
![中国青少年为啥没有想象力](https://img.taocdn.com/s3/m/913b88dc680203d8cf2f2434.png)
中国青少年为啥没有想象力作者:刘亚伟来源:《成才之路》2011年第12期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
在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占14.9%。
美国专家评论说,虽然中国学子成绩突出,想象力却大大缺乏。
因此,教育专家刘道玉呼吁:“传统的教育观念束缚了孩子的想象空间,中国教育的解放必须从解放孩子的好奇心开始。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是谁偷走了中国人的创造力》,认为,中国青少年之所以缺乏想象力、创造力,原因在于我们“成才”而不是“成人”的教育观念,以及在这种教育观念影响下产生或选择的教育体制、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在专制制度下,趋利避害的选择。
在家长那里,教育孩子养成听话的习惯,有着比较复杂的动机,比如作为自我保护的生存术,出于趋利避害的现实计较等。
从一个新的生命伴随着那声初啼来到人间,孩子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一个好孩子,什么是好孩子呢?很简单,听话就是好孩子,听家长的话,听老师的话,对父母和老师的训导、教诲和要求只许说是,不准说不,只能顺从、遵从和信从,不能拒绝、怀疑和反对,顺就是孝,逆就是忤。
如果有什么不同意见,不管你有没有道理,没说之前就先已经错了。
学校里选班干部、评好学生,“听老师的话”是最起码的条件,否则,老师那里绝对通不过。
但是让人始料不及的是,这种对孩子的“听话、顺从”教育,却带来了一个不可估量的损失:从根子上扼杀了人的创造力。
这是因为,能够说“不”和敢于说“不”,不仅是一个人独立、尊严和自信的体现,更是一种在各种社会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能力。
怀疑精神是科学精神的主要内涵,这种精神主张人应当面对现实不断提出问题,从问题出发,对前人进行质疑,以探求出能够经受更多怀疑、更多混乱考验的原则。
通俗一点说,就是要求人们对于任何事情,对于已经决定了的,或者是常规的、习惯的、多数人遵奉的东西,都敢于问一声“为什么”,以促使我们的思想不断地趋向真理。
中国孩子的想像力为何世界倒数第一
![中国孩子的想像力为何世界倒数第一](https://img.taocdn.com/s3/m/272bee2b3968011ca3009131.png)
中国孩子的想像力为何世界倒数第一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
”这话已经成为千古名言。
世界上只有知识、只有学问才是与人相伴终生的最大、最恒久、最不易失去的财富,别的,地位、权力、金钱等等都是身外之物。
因此,古往今来,众多优秀的民族、杰出的人才都把终生学习作为毕生的追求和生活方式。
然而,中国的现实似乎很令人沮丧。
来自2010年1 1月24日《重庆晚报》的消息说,21国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中小学生想象力倒数第一,而且是年龄越大、知识越多,越与创造性想像力“反着动”。
记者拿出一幅无标准答案的无名抽象画,在孩子们眼里,它“一切皆有可能”;而对许多成年人来说,这不过是一幅人脸而已,答案一致得就像歌曲“世界只是唯一”。
在南坪实验小学1年级8班,10个同学有8种答案;在重庆工商大学一间自习室,10个同学的答案有6个与脸相关。
记者在南坪步行街又考了十多名三四十岁的路人,一半以上都说是张“人脸”。
“在全球21个受调查国家中,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是重庆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在分组审议《重庆市义务教育条例(草案)》时,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胡健康发出的感慨。
他还举例称,美国几个专业学会共同评出的影响人类20世纪生活的20项重大发明中,没有一项由中国人发明;中国学子每年在美国拿博士学位的有2000人之多,为非美裔学生之冠,但美国专家评论说,虽然中国学子成绩突出,想象力却非常缺乏。
因此,他建议修改相关条款,通过立法来强化对中小学生的“想象力教育”。
一个人口大国不能成为创新大国、不能成为人才大国,的确是一个国家教育的耻辱。
其中最大的问题,来自我们的教育方针和方式方法都出现了根本性的问题:是把人培养成具有独立人格、自由思想、质疑和批判精神的现代公民,还是把他们改造成唯唯诺诺、按部就班、一个萝卜一个坑的镙丝钉?前者,需要的是自主性、创造性、探索性的学习,而后者,只需要标准答案,只需要填鸭式灌输式教育,只需要学生的记忆力即可!想起西方一些教育和社会发达国家,他们的孩子,从小学中高年级开始,就和家长、和老师一起去图书馆钻研,去查资料,去探索诸如二次大战的成因及后果,以及历史评价等等宏大的课题,不要预先给他们答案,而是让他们自己去寻找原因,分析答案。
想象力倒数第一
![想象力倒数第一](https://img.taocdn.com/s3/m/432b801255270722192ef731.png)
“想象力倒数第一”后的反思天津市塘沽区第二中学刘海宇内容摘要:中国孩子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的现象令人深思,我从而对我们的语文教学进行反思,追溯其根源所在。
于是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一己之力试图探求一条可以扭转这个尴尬现状的道路。
关键词:新闻反思根源妙手回春(措施)前不久,一则新闻冲进我的视野。
根据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在全球21个受调查国家中,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
此外,在中国的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占14.9%。
(11月24日《重庆晚报》)看罢,掩卷深思。
人类最宝贵的能力是什么?想象力!这是人类区别于世间万物的最有说服力的智慧能力。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而如今,我们的孩子的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我们这些为人师者责无旁贷。
一定要挖出产生这样结果的根源。
俗话说得好“找到病根,方能对症下药”,我就从我们教学生活入手去寻求这个尴尬局面产生的原因吧!一、客观因素—想象力低下的沃土中国的教育体制下“标准化”和快节奏生活产生的“读图时代”无疑是学生想象力低下的罪魁祸首,我们逐一分析。
㈠标准化很多情境下,有了标准才能进行衡量优劣。
所以在现在的教育体制下,标准化依然是各级各类考试所要执行的选拔依据。
因此,标准答案也自然成为衡量学生成绩的准绳,这也成为中国教育体制中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线。
在标准答案的约束下,教师无法放开手脚进行教学,只能带着“镣铐”在三尺讲台上“跳舞”。
教师的束手束脚,学生的空间受到绝对的挤压,想象的机会微乎其微,想象能力怎么能到锻炼,排名倒数第一就不足为奇了!从网络上看到这样一个事例,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有这样一道简单的语文题目——“雪化了是什么?”同学们回答——“雪化了是春天”,“雪化了是春暖花开”,“雪化了是春姑娘的笑脸”答案各式各样,而且很有韵致,但是老师的标准答案是“雪化了是水”,恐怕学生的想象力遭到如此打击后,回答问题的热情也会下降到“冰点”。
“中国孩子的想象力不足”这一现象值得重视
![“中国孩子的想象力不足”这一现象值得重视](https://img.taocdn.com/s3/m/aca6fc20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00.png)
“中国孩子的想象力不足”这一现象值得重视作者: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21年第08期“很多孩子的想象力非常好,但是更多孩子的想象力甚至没有达到我们科技发展的水平。
”在2020年中国科幻大会前夕的第四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幻创作研究基地年会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威海紫光实验学校校长李凌己提到了这样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
多年来,中国的学生想象力不足的话题反复被提及。
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卻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
在被调查的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占14. 9%。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曾会同中国科普研究所在全国九个省(市)72所中小学进行了一场关于青少年创造性想象力的调研,测评总分为80分,参与调研的孩子们平均得分仅29.97分,未达及格线。
“想象力的缺乏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青少年的创造力。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孙云晓说。
关于想象力,我们可以想到若干名人名言。
比如狄德罗有句话,“想象,这是种特质。
没有它,一个人既不能成为诗人,也不能成为哲学家、有机智的人、有理性的生物,也就不成其为人。
”而在所有人当中,按照英国史学家麦考莱的话,“儿童的想象力最丰富”。
这也符合很多人的认知,虽然青少年没有完成知识积累,但他们丰富而瑰丽的想象,常常让人叹为观止。
想象与现实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想象始终跑在现实前面,可现在,青少年想象力竟然落在了科技发展后面,这其实也是很多人的感觉。
在去年上海市中学生科普作品征集活动中,许多孩子对未来的想象还是“会飞的汽车”“缩小的饼干”,似乎现代科技并没有真正融入他们的生活。
担任活动评委的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丁子承感叹,“如今已是人工智能时代,可孩子们的想象力水平还停留在凡尔纳写《海底两万里》或叶永烈创作《小灵通漫游未来》的年代。
为什么中国青少年缺乏想像力创造力
![为什么中国青少年缺乏想像力创造力](https://img.taocdn.com/s3/m/4e1c1ad6f01dc281e43af048.png)
为什么中国青少年缺乏想像力、创造力最近《长江日报》披露,“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像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
在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像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养想像力和创造力的只占14.9%。
”中国人历来并不缺乏想像力和创造力。
且不说四大发明,对中国社会巨大的推动作用,对西方文明发展史的巨大影响。
现代的“三钱”是科学界璀璨的星斗。
钱三强因发现了核新分裂法,与妻子何泽慧一同被称为“中国的居里夫妇”。
钱学森是人类航天科技的重要开创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堪称二十世纪应用科学领域最为杰出的科学家。
国际上,以钱伟长名命的力学、应用数学科研成果有“钱伟长方程”、“钱伟长方法”、“钱伟长一般方程”等。
就是各行各业,也有无数的发明者、创造者。
为什么当代的青少年却缺乏想像力、创造力,而且不愿去努力培养和追求想像力和创造力呢?一、教育的功利化追求,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教育是人类自身生存、成长、发展的需要;是提高生存能力、提升生活质量,打造发展平台的需要;是人类从自发到自觉的追求。
但是由于社会的价值导向,学历、学校成了改变人生、发展人生的重要,甚至是唯一的渠道。
于是教育就是为了升学,教育变成了激烈而又残酷的竞争。
上幼儿园要测试,上中小学要考试,统一的模式,少有创造性而又奇难无比的考试题,使幼儿园的儿童就开始了题海战术,只有做无数的题目,才能“见多识广”,才能炼就做题的技巧,才能应对难题、怪题、偏题。
个性的张扬只能换来排名的落后,奇思妙想与考试的评价格格不入。
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只要成绩,只要升学,只要上名牌大学。
教育不需要个性,也不培养个性。
这种教育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还需要想像力、创造力、好奇心吗?二、二元努力的格局,弱化了学生的奋斗激情《中国青年报》报导:“近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对2006年-2009年立案查处的高校职务犯罪案件进行统计发现,高校招生领域职务犯罪占35%,而贿赂类犯罪全部集中在艺术及体育特长生领域的招生过程。
中国儿童为什么想象力差
![中国儿童为什么想象力差](https://img.taocdn.com/s3/m/16945d97be1e650e53ea9968.png)
中国儿童为什么想象力差最新公布的几项调查研究显示,中国儿童的计算能力世界第一,但创造能力在所有参加调查的21个国家中排名倒数第五,其中的想象力得分最低。
儿童是最需要想象力的。
而面对这样一个结果,我们不仅失望,而且忧虑。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远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一般说来,欧美国家都较注重孩子的发散性思维开发,而中国学生往往逻辑思维的训练较多。
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以形象思维为基础,就是想象力。
德国大作家歌德小时候常听母亲给他讲故事,但他母亲讲故事的方法比较独特,总是讲到一半的时候就停下来,余下的故事则让小歌德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继续说下去,歌德后来成为举世闻名的大作家是不是和他母亲说故事的方法也有点关系呢?在美国,还曾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1968年,内华达州一位叫伊迪丝的岁小女孩告诉妈妈,她认识礼品盒上“”的第一个字母“”。
这位妈妈听后非常吃惊,问她是怎么认识的。
伊迪丝说是“薇拉小姐教的。
”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位母亲立即一纸诉状把薇拉小姐所在的幼儿园告上了法庭,她的理由令人吃惊,竟是说幼儿园剥夺了伊迪丝的想象力,因为她的女儿在认识“”之前,能把“”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东西,然而自从幼儿园教她识读了“”后,伊迪丝便失去了这种能力。
诉状递上去之后,幼儿园的老师们都认为这位母亲大概是疯了,一些家长也感到此举有点莫名其妙。
个月后,此案在内华达州州立法院开庭,最后的结果却出人意料,幼儿园败诉,因为陪审团的23名成员都被这位母亲在辩护时讲的一个故事感动了。
这位母亲说:“我曾到东方某个国家去旅行,在一家公园里见过两只天鹅,一只被剪去了左边的翅膀,一只完好无损。
剪去翅膀的被放养在较大的一片水塘里,完好的一只被放养在一片较小的水塘里。
当时我非常不解,那里的管理人员说,这样能防止它们逃跑。
他们的解释是,剪去一边翅膀的天鹅无法保持身体的平衡,飞起后就会掉下来,因此可以放在大水塘里;而在小水塘里的天鹅,虽然没有被剪去翅膀,但起飞时因没有必需的滑翔路程,也会老实地待在水塘里。
中国孩子的想象力哪去了
![中国孩子的想象力哪去了](https://img.taocdn.com/s3/m/67714c3ca98271fe910ef9d5.png)
中国孩子的想象力哪去了作者:王晋堂来源:《成才之路》2010年第28期日前披露的一则消息让很多人感慨: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在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占14.9%。
从调查情况看,中国孩子并非不聪明,但是他们张不开想象的翅膀。
像陶行知先生所说,孩子的聪明像被裹“小脚儿”那样,今天裹,明天裹,今年裹,明年裹,似乎非把个个都裹成“三寸金头”不可。
是什么在给我们的孩子“裹头”呢?我想,大概有三:一是保守的传统教育观念,二是分数至上的教育机制,三是社会文化思想体制。
先说传统观念。
中国教育的传统观念是给孩子“画道道”,这也不能做、那也做不得。
现在又有人祭起《弟子规》做规范小孩子直到成人员工行为的范例,教他们亦步亦趋,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其实,老年间的规矩,今天很多已经过时,甚至迂腐可笑、荒诞不经。
鲁迅先生很早就辛辣地讽刺了“二十四孝图”这类有很多封建糟粕的玩意儿,可有人却借着宣扬国学,一股脑儿拎出来“拯救”教育、“拯救”日渐失范的社会秩序,捎带手就把我们的孩子搭在里头,做了被“裹头”的牺牲品。
再说教育机制。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对孩子要有“六大解放”,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一是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二是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三是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四是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五是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六是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
可直到今天,这些要求哪点儿做到了?不彻底改变目前“淘汰选拔”的教育机制,我们孩子的想象力是很难充分解放的。
最后说说社会文化思想体制。
20世纪80年代,我曾经有6年时间给中小学领导干部讲授管理学和教育学。
热议中考:中学生都失去想象力了吗?
![热议中考:中学生都失去想象力了吗?](https://img.taocdn.com/s3/m/0b440f2990c69ec3d4bb7523.png)
热议中考:中学生都失去想象力了吗?“在全球21个受调查国家中,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是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昨日分组审议《重庆市义务教育条例(草案)》(简称草案)时,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胡健康发出的感慨。
(11月24日《重庆晚报》)中国孩子的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不免让人油然而生复杂的况味:中国人失去想象力了吗?失去了想象力无疑很可怕,科学巨擘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
想象力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创造力,没有创造力就会陷入凝滞之中,只能笨拙地“山寨”,或机械地墨守成规,就很难出现大师。
中国孩子天生失去了想象力吗?我不相信!在孩提时,也许每个人都异想天开过,想象的翅膀很瑰丽很浪漫,但是年龄越大,仿佛越来越没有想象力了,这是为何?众所周知的一个案例是,老师问“雪融化后是什么样子?”有孩子回答“雪化了是春天”,结果这个答案被老师打上红叉,因为它与标准答案不符。
由此,我想到了20XX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华裔科学家高锟的少时经历。
高锟小时候很好奇,什么玩具都喜欢拆开,但他的父母并没有惩罚他,正如高锟所说,“(我)不是研究,是看里面好不好玩。
我运气很好,没有人罚我。
如果当时他们觉得我这么做是不好的习惯,那我的好奇心可能会受到打击。
”每个孩子小时候也许都有过拆玩具的经历,但多数情况下都遭遇呵斥。
也许,一声呵斥就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
没有好奇心,谈何想象力?中国学生失去了想象力,似乎应当归咎于老师和家长。
但这只是表象,根本原因在于众所周知的应试教育。
著名作家金庸说,他在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学位期间发现,中国学生通常第一学年的成绩非常好,但到第二学年就会差一些,到第三、第四学年就会落后下来。
究其原因,与中国学生只会凭记忆力、光知道背书有关。
这个例子很有说服力,可谓说到了点子上。
浅论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浅论学生想象力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3901bc7e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0c.png)
浅论学⽣想象⼒的培养浅论学⽣想象⼒的培养摘要:⾯对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培养具有想象创新精神的⾼素质⼈才已经成为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我国学⽣想象⼒现状普遍落后于其他国家已经成为⼀件令⼈担忧的事,如何培养学⽣的想象⼒在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
本⽂试就针对培养学⽣想象⼒的重要性、当前国内外⼤中⼩学⽣想象⼒的现状以及学⽣想象⼒的培养做⼀个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学⽣;想象⼒;培养⼀、什么是想象⼒想象是在头脑中把表象材料进⾏加⼯制作⽽形成新形象的⼼理过程。
(1)⽽想象⼒是指⼈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
⽐如当你说起汽车,我马上就想像出各种各样的汽车形象来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想象⼀般是在掌握⼀定的知识⾯的基础上完成的。
想象⼒是在你头脑中创造⼀个念头或思想画⾯的能⼒。
(2)⼆、培养想象⼒的重要性⿊格尔说过:想象是艺术创造中最杰出的艺术本领。
歌德母亲教育孩⼦的经验就很值得我们借鉴,她讲故事的⽅法很独特,总是讲到⼀半的时候就停下来,余下的故事则让⼩歌德发挥。
⼼理学家认为,这种⾃由发挥就是发散思维,就是想象⼒。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教学实践证明,⽆论学习哪门学科都需要丰富的想象⼒。
⽐如学习语⽂、写作。
只有具备丰富的想象⼒。
才能深刻理解课⽂内容。
体味其中的意境美和形象美。
否则,思维就会失去活⼒,就谈不上欣赏、理解、体会、更谈不上掌握有关的知识并转化为技能了。
由此可见,整个社会都是由前⼈以想象⼒和创造⼒为基础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
你⾝边任何看起来⾃然⽽然的东西都包含着前⼈的智慧与创造。
⽽为什么要强调这⽅⾯的培养,那是因为⼈类是在拥有这个利器的基础上才⽣存在这个世界上的。
⽽显然的,如果要更好的应对⾃然,凭此时的想象⼒还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学⽣想象⼒的培养对于我们每⼀个⼈来说都显得尤为重要。
既然想象⼒对于学⽣⽽⾔显得那么重要,因此我们有必要先对当前国内外学⽣的想象⼒有⼀个⽐较清楚的认识。
中国的想象力倒数第一
![中国的想象力倒数第一](https://img.taocdn.com/s3/m/eca368c8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dc.png)
中国的想象力倒数第一推荐文章想象力对人有什么作用热度:培养孩子想象力要注意什么问题热度:提升孩子想象力的四种简单方法热度:怎样更好的培养孩子的想象力热度:怎样培养小孩子的想象力热度:中国孩子的想象力状况令科学界陷入忧虑。
据调查中国的想象力是倒数第一的。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中国的想象力倒数第一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中国的想象力倒数第一据说,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了一个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在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占14.9%。
一真的有个“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吗?所谓的“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英文是Inter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
它并不是一个组织,而是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在1988和1991年做的国际性的教育评估调查该项调查通过对学生进行测试,来收集比较各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和成果。
调查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89年进行的,当时中国并未参加;第二阶段是在 1991年进行的,涵盖了包括中国在内的20个国家,而非流言中所说的21个国家。
这项调查有四个部分,而中国只参与了其中13年龄组数学和科学类的测试。
这些测试中并没有涉及到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评估。
测试的结果是,中国13岁学生的数学测试成绩排名第一,科学测试成绩是14名(与美国并列)一何来“想象力倒数第一,创造力倒数第五”?从相关评估调查的结果推测。
“计算力第一,创造力倒数第五”似乎有迹可循。
在测试中,中国13岁学生的数学测试成绩排名第一,这就是“计算力第一”的来源。
在20个(而非流言中的21个)参与国家中,科学测试成绩排名(并列)14,这或许就是“倒数第五”的来源——只是,这里的测试结果说的是“科学测试”而非“创造力”。
如前所述,相关测试中没有与创造力有关的项目。
为什么中国孩子想象力排在最后期?
![为什么中国孩子想象力排在最后期?](https://img.taocdn.com/s3/m/5dd67205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37.png)
为什么中国孩子想象力排在最后期?“强求一律就是死亡,因为它对一切进步都是一扇紧闭的大门;而且所有的强制都是毫无成果的和令人憎恶的。
”“我们必须听任思想的多样性,或者最好我们必须为之高兴。
” 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写为什么中国孩子想象力排在最后期?,一起来看看吧!――【法】彭加勒“世上再没有东西比人的想象更为自由;它虽然不能超出内外感官提供的那些原始观念,可是它有无限的能力可以按照虚构和幻想的各种方式来混杂、组合、分割这些观念。
”――【英】休谟想象力对焕发创造力举足轻重据《重庆晚报》载,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调查,其中“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
而且,在中国的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占14.9%。
大学生和研究生也无多大起色:他们虽然成绩突出,想象力也非常缺乏。
由于想象力是科学和文化创造的关键性要素,它的缺乏直接导致国人创造力疲软和竞争力不足。
中国本土科学家至今无缘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在影响人类20世纪生活的20项重大发明中没有一项中国人的发明,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可以归咎于想象力的匮乏。
要知道,不仅文化艺术创造需要想象力,而且科学发明或发现也须臾不可或缺想象力。
想象力就是创造力,科学本身像其他文化艺术一样,都是想象力的产物。
因为科学发现或发明是思维的自由驰骋或理智的大胆飞跃的产物,对包括科学在内的人类文化遗产的要素进行新的组合,或在这些遗产的启示下构造新的要素。
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丰富的想象力是无法担当创造者或开拓者的角色的。
难怪一切伟大的科学家都是伟大的艺术家,都具有艺术家那样别出心裁的想象力。
尤其是在科学的处女地开拓的科学家必须具有生气勃勃的直觉和想象力。
英国天文学家布朗一锤定音:“科学中的许多东西像艺术一样,也是由想象涌现出来的。
”英国哲学家休谟一语道出想象力的创造性本质:“世上再没有东西比人的想象更为自由;它虽然不能超出内外感官提供的那些原始观念,可是它有无限的能力可以按照虚构和幻想的各种方式来混杂、组合、分割这些观念。
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
![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https://img.taocdn.com/s3/m/d153c8d128ea81c758f578de.png)
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全球21个受调查国家中,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
此外,在中国的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占14.9%。
美国几个专业学会共同评出的影响人类20世纪生活的20项重大发明中,没有一项由中国人发明;中国学子每年在美国拿博士学位的有2000人之多,为非美裔学生之冠,但美国专家评论说,虽然中国学子成绩突出,想象力却非常缺乏。
——据《重庆晚报》不出所料,“中国小学生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的新闻报道再次触动了国人自卑而又敏感的神经。
清风识字综合网友的反应,可概括一下三类:一、应试教育之过。
填鸭式中国的应试教育历来只注重分数,不注重能力;只注重让孩子考上好学校,而不注重孩子学到了什么,应试教育成为扼杀孩子想象力的最大杀手。
“中国现在的教育模式决定了孩子的发展方向,想象力丰富的孩子,在学校里往往是老师们厌烦的。
可伶的想象力在学校老师,家庭父母中,残酷的抹杀了。
归根揭底也就是中国的国情和当前落后的教育制度教育体系。
”“谁会联想到现在的学校课堂情景呢:孩子们一个个被要求两手后背、挺胸端坐、不许左顾右盼、交头接耳!各位成人朋友们,让我们来试试,看看自己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在此时是不是会受到扼杀?!可怕啊!!还有,老师难以容忍孩子童真一般的想象,多时嗤之以鼻,训之以讨厌不类!!!这样的教育还怎么敢奢求十具个性的想象力、创造力?!!”在中新网社区调查显示,将中国孩子想象力差的原因归咎于应试教育的占88%之多。
二、父母之过。
中国小孩子往往被父母当成实现或延续自己梦想的工具,从小被严格管教,或被赋予大量的课业,学业的负担束缚了孩子想象力。
“中国的孩子从小被望子成龙的家长送进了没有兴趣“特长班”,学校计算机课堂摆弄着没有联网电脑,体育课为达标重复着吃力的动作,放学背着像旅行代大的书包回家,接受着家长对考试成绩‘的候’,为完成明天老师要检查的作业伏案到深夜。
中国孩子缺乏想象力 谁来买单
![中国孩子缺乏想象力 谁来买单](https://img.taocdn.com/s3/m/6a78b53aee06eff9aef807ce.png)
中国孩子缺乏想象力谁来买单?“在全球21个受调查结果的国家中显示,中国中小学生的想象力倒数第一,”很令人触目惊心。
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文明的古国,古代劳动人民凭着非凡的想象力创造了无数的世界奇迹,四大发明、万里长城、莫高窟壁画等等令世人惊叹。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的孩子的想象力竟然倒数第一?谁剥夺了孩子的想象力?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直陪伴呵护孩子的成长。
在中国家长的精心呵护下,孩子健康成长了吗?孩子快乐吗?孩子缺乏想象力谁来买单?大脑英才教育专家们感叹,农村的孩子的父母每日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辛勤劳作,他们无论多么辛苦也不放在心上,自己苦点累点不在乎。
唯一希望的是自己的孩子能好好学习,以一个优异的成绩考上大学,离开贫瘠、落后的农村,但孩子是否具有想象力似乎并不重要,不再想父辈一样新老的生活才更加现实。
但考上大学靠的是什么呢?是良好的成绩,是高分数。
在城市,孩子更受家长的重视。
父母每天除了监督孩子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还会在课余时间及假日里上各种补习班和特长班。
繁重的课业和各种名目繁多的补习班占据了孩子大部分时间,甚至孩子休息的时间都被占用了一部分,玩的时间几乎都找不到,孩子哪还有时间、精力去想象。
至于孩子是否有想象力似乎与孩子的考学无关。
可父母也很无奈,他们这么做也是一心爱自己的孩子,孩子不努力学习怎么能上重点中学,不努力学习怎么能考上重点大学,上好大学,才能有个好的前途。
上特长班也是为孩子将来有一技之长,重要的是考学可以加分。
大部分父母认为,现在孩子虽然苦点、累点,一切要向前看,都是为了孩子的将来。
一个朋友有一个七岁的女儿,为了孩子他放弃了工作,全职照顾孩子。
孩子早晨六点要去坐班车去另外一个区的重点小学念书,父母不惜花每年五、六万的借读费,为了孩子的将来!课余时间母亲要陪孩子上古筝班、绘画班、舞蹈班,套用孩子姥姥的一句口头禅就是:要充分利用孩子的空余时间。
孩子父母虽然收入不斐,也只能与家庭支出持平。
为什么我们无力想象
![为什么我们无力想象](https://img.taocdn.com/s3/m/4606e63587c24028915fc397.png)
为什么我们无力想象最近,《重庆晚报》的一则新闻引发了我的思考。
“在全球21个受调查国家中,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是重庆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分组审议《重庆市义务教育条例(草案)时》,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胡健康发出的感慨。
他由此建议,修改相关条款,通过立法强化对中小学生进行想象力的教育。
为想象力立法无疑是一个非常有想象力的思考,我们理应为之欢呼鼓舞。
但是,在研究立法之前,我们首先要追问:为什么我们无力想象呢?为什么中国孩子的想象力倒数第一名呢?现实生活对于梦想的挤压,使大部分人放弃了想象,过着循规蹈矩的生活。
许多教师在生活的压力与现实的逼迫下,把自己的想象与学生的想象消磨殆尽,在教育教学生活中居然没有一丝一毫想象的色彩。
教育教学就是这样从“心灵的梦工场”蜕变为“智慧的屠宰场”。
有时,甚至可以这样讲,丧失美好人生就是从丧失想象力开始的。
有一次,某中心小学的一位刘老师设计了一节非常奇妙的想象作文,因为参加县里组织的赛课活动,她要借班上课。
抽到的这个五年级某班,据说是学校里最好的,原班老师对于作文教学很有研究,班里的学生个个训练有素。
原班老师问道:“你们上课的课题是什么?”刘老师回答说:“想象作文。
”原班老师像是被烫了一下说:“我平时不提倡学生看想象类文章,也不提倡学生写想象类文章,这样的文章会让学生感性过剩、理性不足啊!五年级了怎么还写想象作文?”刘老师微笑着说:“不管哪个年龄段的人都需要保持一颗童心,不是吗?”结果上课那天,刘老师使出了浑身解数,激发学生大胆想象,然而一节课下来,学生自始至终都是很正规地坐在座位上,没有一点活力与灵性。
作文不需要想象,语文不需要学生想象?一名语文教师竟然说出这样的话,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作文难道可以与想象绝缘?莎士比亚的创作可以不要想象?李白的诗歌可以不要想象?一些教师对于语文与写作的想象性因素竟然持有这种观点与态度,实在令人惊诧。
为什么中国孩子计算能力第一 创新能力却倒数
![为什么中国孩子计算能力第一 创新能力却倒数](https://img.taocdn.com/s3/m/e874aad0360cba1aa811da0e.png)
为什么中国孩子计算能力第一创新能力却倒数?“国际评估组织对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中国孩子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倒数第一,创造力倒数第五。
这是为什么?如果我们的孩子全都争着当官当企业家挣大钱,我们的国家很难实现大国到强国的转变。
”两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我国著名材料科学家师昌绪29日在中国科协举办的2012年首期“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上说。
今天科学家与媒体对话的主题为“科学普及——科学家与媒体共同的社会责任”。
92岁高龄的师老建议,国家应该在媒体上加大科普投入,以提高全民素质,提高国民对科学技术的认识。
科教兴国是国家战略,国家要像支持科技人员搞研究一样,支持媒体搞科普。
尤其是启发、唤醒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充分发挥中华民族的才智。
“媒体必须和科研人员紧密结合,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传播科学知识。
”师老强调。
同样出席媒体见面会的林群院士认为:“从科普角度讲,要把科学的门槛降低,低到中学生都能看得懂而且想看的地步。
我是搞数学的,数学里头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就是微积分。
我现在有个愿望就是用漫画或者动漫讲述微积分。
”科学家和媒体共同探讨了科普工作中的一些困惑。
比如因为缺乏相应投入和激励机制,科研人员没有花时间科普的热情;一些科学家出于各种考虑非常“低调”,不愿轻易接受媒体访问;科普节目和科普稿件的收视率和采用率不高,降低了媒体科普的积极性。
但是大家达成一个共识:科普是科学家的天职,也是媒体的责任。
据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纳翔介绍,为推动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服务公民科学素质提升,中国科协自2011年以来举办了11期“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
其中“走进中国的北斗”“核能、安全、健康”“重压下的青春—慢性病低龄化”等围绕热点的科学讨论受到广泛好评。
谁使中国孩子想象力世界倒数第一?
![谁使中国孩子想象力世界倒数第一?](https://img.taocdn.com/s3/m/fd56f50590c69ec3d5bb75ee.png)
在整个教育体制没彻底变革的前提下,家长们真将孩子当狮子放到盛行丛林法则的中国当代社会,还没呲牙,估计先被老师加权贵一起给灭了。
其实,现阶段中国无法撑起孩子们想象力的天空。
老师不能。这些人都是传统教育体制下的蛋,根本没有受过创新教育的训练,而且应试教育体制不改,其一切职业荣辱都与成绩牢牢挂钩,孩子上学只有一件事就是想着取得好成绩,可以将想象力用于写作文撒谎迎合主流价值观上,其余看不到更多用途。 现在一件很时髦的事就是批中国教育。 不管高考帮助了多少寒门子弟改变命运,它都是毁人不倦的罪魁。这是真理,你要反对就是找死,就是对民族的未来不负责。 更有甚者,为了干掉万恶的高考,好多新时期的教育家还发明了很多号称很素质、其实沦为当代孩子沉重枷锁的新课——比如占据孩子太多业余时间的各类残酷的兴趣班。万幸啊万幸,俺小时候只是忙于苦学科学文化知识,比今天青少年要幸运且轻松,因此也很爱自己父母,至今没有将他们当祸害的冲动。 但替青少年操碎了心的教育家们始终没有放弃,进行着惊天地、泣鬼神的卓绝努力。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最近,中国当代教育又添新罪证。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教育家的结论很熟悉——“中国孩子的创造力被传统教育扼杀了”。 教育家拿世界上两个最重视家庭教育的国家——中国和以色列做了比较。以色列家长教育奉行“狮子育儿法”:让小狮子离开母亲,自己学会生存;中国的家庭教育则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娇宠,要么棒喝。结果是,以色列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有近10位,而中国却一个人也没有。 了无新意且令人绝望。 在整个教育体制没彻底变革的前提下,家长们真将孩子当狮子放到盛行丛林法则的中国当代社会,还没呲牙,估计先被老师加权贵一起给灭了。 其实,现阶段中国无法撑起孩子们想象力的天空。 老师不能。这些人都是传统教育体制下的蛋,根本没有受过创新教育的训练,而且应试教育体制不改,其一切职业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中国中小学生想象力21国排名倒数第一
想象力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不仅在艺术创作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还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首要条件。
人世间许多伟大的发明无一不是突破常规思维后进行想象创造的结果,许多伟大的发明家和科学家都是‘幻想家’。
即使不谈这么高深的东西,在日常生活中想运用好啊Q精神,没有想象力也是办不到的。
但就是这么重要的一个东西,为什么中国的中小学生们就这么缺乏呢?如果说成人的想象力缺乏倒还有情可原,毕竟生活经历多了,很多东西麻木了,再加上工作事物繁忙等原因可能就根本没有多少发挥想象的时间和空间。
如果是中小学生缺乏想象力则与他们的年龄有点太不相应了。
我们先看一下哪些因素是诱发想象力的必要条件:
诱发想象力的首要因素——兴趣。
一个人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理都懒得理,就更不用说去想了。
但单从兴趣角度来讲还是没有接触到本质的东西,一个人之所以对一个东西感兴趣一定是因为这个东西能够使他身心感到某种快乐。
所以由快乐诱发兴趣,由兴趣诱发想象。
诱发想象力的第二个因素——主动。
发挥想象力的过程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但要发挥主动性就要有一定的自由,任何压力和限制都是自由的天敌,也是想象力的天敌。
所以自由诱发主动,主动诱发想象。
有了快乐和自由的人就是容易发挥想象力的人,但要使得想象力发挥好的作用,还需要如下的两个条件:
使想象力产生良好结果的第一个条件——引导。
中国人在某些方面的想象力可以说是排在世界前列的,比如投机取巧。
因此要避免想象力朝着不良方向发展就要对人进行适度的引导,让其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使想象力产生良好结果的第二个条件——聚焦。
有句话说的好,一个再聪明的人如果什么都做也将一事无成。
所以发挥想象力也要进行适度的聚焦,才能产生良好的结果,产生新的创造。
否则真的可能会引发精神错乱啊。
通过上面一点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中小学生缺乏想象力的背后更深层次的因素,那就是中国的家长、学校、社会将太多的主观愿望强加于学生们身上,使得中国的学生既不‘自由’也不‘快乐’,而且没有能够引导学生们走上正确的思维和想象之路。
要解决中国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缺乏的问题也可以从以上四个方面着手,那就是我们的家长、学校、社会要对学生们进行适度的引导,让其适度聚焦,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快乐和自由。
真正的教育不是往锅里加水,而是往火上加柴。
21国调查显示:中国中小学生想象力倒数第一
市人大常委会分组审议义务教育条例草案,代表建议立法保障学生的“想象力教育”
“在全球21个受调查国家中,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是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昨日分组审议《重庆市义务教育条例(草案)》(简称草案)时,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胡健康发出的感慨。
已是二次审议的草案第四十四条规定,“学校应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强化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胡健康建议,该条款修改为,“学校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时,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美国几个专业学会共同评出的影响人类20世纪生活的20项重大发明中,没有一项由中国人发明;中国学子每年在美国拿博士学位的有2000人之多,为非美裔学生之冠,但美国专家评论说,虽然中国学子成绩突出,想象力却非常缺乏。
著名教育家、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此前曾表示,中国孩子的想象力状况令科学界忧虑,“一考定终身”的应试教育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中国教育的解放必须从解放孩子的好奇心开始。
刘道玉拿世界上两个最重视家庭教育的国家———中国和以色列做比较。
以色列家长教育奉行狮子育儿法:母狮让小狮子离开独自学会生存;中国的家庭教育则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娇宠,要么棒喝。
结果是,以色列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有近10位,而中国却一个人也没有。
“正是因为一种寻找标准答案的心理,让我们的想象力流失了。
”重庆十八中心理教师邹红说,
“问题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一直教孩子寻找标准答案,束缚他们独立的思想;在家庭教育中,家长都不允许孩子有异常的想法,慢慢地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
”邹红说,教育不必整齐划一,让孩子有更多的个人空间,让他们多做白日梦,或许会让孩子保留更多的想象力。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这是世界巨匠爱因斯坦的结论———“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