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加热炉温度控制 过程控制

合集下载

计算机课程设计--基于某数字 PID 的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计算机课程设计--基于某数字 PID 的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基于数字 PID 的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设计内容电阻加热炉用于合金钢产品热力特性实验,电加热炉用电炉丝提供功率,使其在预定的时问内将炉内温度稳定到给定的温度值。

在木控制对象电阻加热炉功率为 8Kw ,由 220V 交流电源供电,采用双向可控硅进行控制。

本设计针对一个温区进行温度控制,要求控制温度范困 50-350 ℃ ,保温阶段温度控制精度为土 l ℃ .选择和合适的传感器,计算机输出信号经转换后通过双向可控硅控制器控制加热电阻两端的电压。

其对象温控数学模型为:1)(+=-s T e K s G d sd τ 其中:时间常数T d = 350 秒放大系数 K d = 50滞后时间T d = 10 秒控制算法选用PID 控制。

设计步骤一、总体方案设计二、控制系统的建模和数字控制器设计三、硬件的设计和实现1、选择计算机机型(采用51内核的单片机);2、 设计支持计算机工作的外围电路( EPROM , RAM 、I/O 端口 、键盘、显示接口电路等)3、设计输入信号接口电路;4、设计D/A 转换和电流驱动接口电路;5、其它相关电路的设计或方案(电源、通信等)四、软件设计1、分配系统资源,编写系统初始化和主程序模块框图;2编写A/D 转换和温度检测子程序枢图;3、编写控制程序和 D/A 转换控制子程序模块粗图;4、其它程序模块(显示与键盘等处理程序)枢图。

五、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绘制完整的系统电路图( A3 幅面)。

课程设计说明书要求1 .课程设计说明书应书写认真.字迹工稚,论文格式参考国家正式出版的书籍和论文编排。

2 .论理正确、逻辑性强、文理通顾、层次分明、表达确切,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3 .课程设计说明书应有目录、摘要、序言、主干内容(按章节编写)、主要结论和参考书,附录应有系统方枢图和电路原理图。

4 .课程设计说明书应包括按上述设计步骤进行设计的分析和思考内容和引用的相关知识.摘要单片机的应用正在不断地走向深入,同时带动传统控制检测日新月益更新。

管式加热炉温度-流量串级控制系统的设计

管式加热炉温度-流量串级控制系统的设计

管式加热炉温度-流量串级控制系统的设计1方案选定管式加热炉是炼油、化工生产中的重要装置之一,它的任务是把原料油加热到一定温度,以保证下道工序的顺利进行。

因此,常选原料油出口温度1tθ()为被控参数、燃料流量为控制变量,构成如图1-1所示的温度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框图如图1-2所示。

影响原料油出口温度1tθ()的干扰有原料油流量1()f t、原料油入口温度2()f t、燃料压力3()f t、燃料压力4()f t等。

该系统根据原料油出口温度1tθ()变化来控制燃料阀门开度,通过改变燃料流量将原油出口温度控制在规定的数值上,是一个简单控制系统。

图1-1 管式加热炉出口单回路温度控制系统图1-2 管式加热炉出口温度单回路控制系统框图由图1-1可知,当燃料压力或燃料热值变化时,先影响炉膛温度,然后通过传热过程逐渐影响原料油的出口温度。

从燃料流量变化经过三个容量后,才引起原料油出口温度变化,这个通道时间常数很大,约有15min ,反应缓慢。

而温度调节器1T C 是根据原料油的出口温度1()t θ与设定值的偏差进行控制。

当燃料部分出现干扰后,图1-1所示的控制系统并不能及时产生控制作用,克服干扰对被控参数1()t θ的影响,控制质量差。

当生产工艺对原料油出口温度1()t θ要求严格时,上述简单控制系统很难满足要求。

燃料在炉膛燃烧后,首先引起炉膛温度2()t θ变化,再通过炉膛与原料油的温差将热量传给原料油,中间还要经过原料油管道管壁。

显然,燃料量变化或燃料热值变化,首先使炉膛温度发生改变。

如果以炉膛温度作为被控参数组成单回路控制系统,会使控制通道容量滞后减少,时间常数约为3min ,对来自燃料的干扰3()f t 、4()f t 的控制作用比较及时,对应的控制系统如图1-3所示。

系统框图如图1-4。

但问题是炉膛温度2()t θ毕竟不能真正代表原料油出口温度1()t θ,即使炉膛温度恒定,原料油本身的流量或入口温度变化仍会影响原料油出口温度,图1-3 管式加热炉炉膛温度控制系统这是因为来自原料油的干扰1()f t 、2()f t 并没有包含在图1-4所示的控制系统(反馈回路)之内,控制系统不能克服1()f t 、2()f t 对原料油出口温度的影响,控制效果仍达不到生产工艺要求。

过程控制复习资料 (2)

过程控制复习资料 (2)

1、试述串级控制系统的的工作原理,它有哪些特点?2、某加热炉出口温度控制系统,经运行后发现扰动主要来自燃料流量波动,试设计控制系统克服之,如果发现扰动主要来自原料流量波动,应如何设计控制系统以克服之?画出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和控制系统框图。

3、为什么一些液位控制系统中,减小控制器的增益反而使系统出现持续震荡,是从理论角度分析之。

4、液位均匀控制系统与简单液位控制系统有什么异同?那些场合需要采用液位均匀控制系统?5、某加热炉出口温度控制系统中,副被控变量是炉膛温度,温度变送器的量程都选用0--500℃,控制阀选用气开阀。

经调试后系统已经正常运行,后因副回路的的温度变送器损坏,该用量程为200--300℃的温度变送器,问对控制系统有什么影响?6、题5中,如果损坏的是主回路温度变送器,问改用量程为200--300℃的温度变送器,对控制系统有什么影响?如何解决?7、某反应器由A和B两种物料参加反应,已知,A物料时供应有余,B物料可能供用不足,他们都可测可控。

采用差压变送器和开方器测量它们的流量,工艺要求正常工况时,Fa=300Kg/h,Fb=600Kg/h,拟用DDZ-III型仪表,设计双闭环(相乘方案)控制系统,确定乘法器的输入电流,画出控制系统框图和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

8、题7中,控制系统已正常运行,后因两台差压变送器均损坏,改用相同量程的变送器(注:量程能够满足工艺要求),试问控制系统应作什么改动?为什么?9、什么情况下前馈控制系统需要设置偏置信号?应如何设置?10、某加热炉出口温度控制系统,原采用出口温度和燃料油流量的串级控制方案,为防止阀后压力过高造成脱火事故,是设计有关控制系统,说明该控制系统是如何工作的?1.调节器的Kc值愈大,表示调节作用(),Ti值愈大,表示积分作用(),Td值愈大表示微分作用()。

答案:越强;减弱;增强。

2.选择控制方案时,总是力图使调节通道的放大倍数(增益)(),干扰通道的放大倍数(增益)()。

炉内温度监测与控制的加热炉管理制度

炉内温度监测与控制的加热炉管理制度

炉内温度监测与控制的加热炉管理制度1. 引言2. 加热炉温度监测2.1 温度监测设备选择温度计热电阻红外线测温仪2.2 温度监测点选择加热炉内的温度监测点应覆盖加热区域、冷却区域和均热区域。

根据不同加热炉的结构和工艺要求,确定合理的温度监测点。

2.3 温度监测频率根据炉内温度的变化情况,设置合理的温度监测频率。

一般来说,加热炉炉内温度的监测频率应不低于30分钟。

3. 加热炉温度控制3.1 温度控制设备选择PID控制器温度控制模块3.2 温度控制参数设置根据加热炉的工艺要求和产品特性,设置合理的温度控制参数。

包括温度上下限设定、控制精度设定等。

3.3 温度控制策略根据加热炉的类型和工艺要求,确定合理的温度控制策略。

例如,采用开关控制、PID控制等方式实现温度控制。

4. 炉内温度监测与控制的规范要求4.1 设备保养与维护定期检查温度计、热电阻等温度监测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定期校准温度监测设备,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及时修复和更换不正常工作的温度监测设备。

4.2 温度数据记录与分析定期记录炉内温度的监测数据。

对温度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和处理温度异常情况。

建立温度数据的历史记录,用于追溯和分析。

4.3 温度监测与控制的纪录与报告对炉内温度监测和控制的情况进行记录和报告。

建立温度监测与控制的档案,包括温度曲线、温度控制参数设置等信息。

5. 总结炉内温度监测与控制是加热炉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温度监测设备选择、温度监测频率设置以及温度控制参数设置和策略确定,可以确保加热炉的稳定运行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同时,加热炉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规范要求,对温度监测与控制的数据进行记录、分析和报告,以提高加热炉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

过程控制与仪表自测题

过程控制与仪表自测题

??试卷一单选题第1题:(0分)仪表的精度与(??? )有关。

可供选择答案:1.相对误差2.绝对误差3.测量范围4.基本误差答案:2第2题:(0分)工业调节器的基本运算规律中不常用的是()可供选择答案:1.比例(P)运算2.比例积分(PI)运算3.比例微分(PD)运算4.比例积分微分(PID)运算答案:3第3题:(0分)温度测量中,不使用的元件为()可供选择答案:1.热电阻2.热电偶3.康铜丝4.双金属温度计答案:3第4题:(0分)热电偶供电为:(? )可供选择答案:1.直流2.交流3.三相交流4.不供电答案:1第5题:(0分)串级控制系统的主回路相当于一个(? )可供选择答案:1.定值控制系统2.随动控制系统3.程序控制系统4.比值控制系统答案:1第6题:(0分)积分作用可用来()可供选择答案:1.消除余差2.克服纯滞后3.克服容量滞后4.克服传输滞后答案:1第7题:(0分)不能防止积分饱和的措施为:(??? )可供选择答案:1.限幅法2.积分切除法3.控制器实现PI-P控制规律4.增大微分常数答案:4第8题:(0分)自动控制系统中,通常表示液位控制器的是(? )。

可供选择答案:1.PC2.LC3.TC4.FC答案:2第9题:(0分)关于用热电偶与补偿导线配接进行温度测量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可供选择答案:1.热电偶与补偿导线应该配接2.补偿导线也有极性3.采用了补偿导线后可以不进行冷端温度补偿4.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热电偶与补偿导线有近似相同的热电特性答案:3第10题:(0分)建模的方法有机理法和()可供选择答案:1.比较法2.试验辨识法3.估计法4.排除法答案:2第11题:(0分)不属于过程控制的被控参数是()可供选择答案:1.温度2.压力3.物位4.速度答案:4第12题:(0分)不能表示过程控制系统衰减振荡过程的品质指标主要有()可供选择答案:1.衰减比2.衰减率3.稳定性4.调节时间答案:3第13题:(0分)按给定值不同,过程控制分为定值控制系统和()可供选择答案:1.变化系统2.随动控制系统3.确定值控制系统4.不确定值控制系统答案:2第14题:(0分)分程控制中,阀A和阀B的控制信号范围分段由(? )来完成。

过程控制与仪表自测题

过程控制与仪表自测题

温度测量中,不使用的元件为()可供选择答案:1.热电阻2.热电偶3.康铜丝4.双金属温度计答案:3第4题:(0分)热电偶供电为:()可供选择答案:1.直流2.交流3.三相交流4.不供电答案:1第5题:(0分)串级控制系统的主回路相当于一个()可供选择答案:1.定值控制系统2.随动控制系统3.程序控制系统4.比值控制系统答案:1第6题:(0分)积分作用可用来()可供选择答案:1.消除余差2.克服纯滞后3.克服容量滞后4.克服传输滞后答案:1第7题:(0分)不能防止积分饱和的措施为:()可供选择答案:1.限幅法2.积分切除法3.控制器实现PI-P控制规律4.增大微分常数答案:4第8题:(0分)自动控制系统中,通常表示液位控制器的是()。

可供选择答案:1.PC2.LC3.TC4.FC答案:2第9题:(0分)关于用热电偶与补偿导线配接进行温度测量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可供选择答案:1.热电偶与补偿导线应该配接2.补偿导线也有极性3.采用了补偿导线后可以不进行冷端温度补偿4.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热电偶与补偿导线有近似相同的热电特性答案:3第10题:(0分)建模的方法有机理法和()可供选择答案:1.比较法2.试验辨识法3.估计法4.排除法答案:2第11题:(0分)不属于过程控制的被控参数是()可供选择答案:1.温度2.压力3.物位4.速度答案:4第12题:(0分)不能表示过程控制系统衰减振荡过程的品质指标主要有()可供选择答案:1.衰减比2.衰减率3.稳定性4.调节时间答案:3第13题:(0分)按给定值不同,过程控制分为定值控制系统和()可供选择答案:1.变化系统2.随动控制系统3.确定值控制系统4.不确定值控制系统答案:2第14题:(0分)分程控制中,阀A和阀B的控制信号范围分段由()来完成。

可供选择答案:1.控制器2.电-气转换器3.阀门定位器4.变送器答案:3第15题:(0分)下列流量计中不属于速度型流量计的有()可供选择答案:1.电磁流量计2.椭圆齿轮流量计3.涡轮流量计4.转子流量计答案:2第16题:(0分)某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如下图所示,则该系统的操纵变量是(),被控变量是()可供选择答案:1.原料油流量原料油出口温度2.原料油流量燃料量3.燃料量原料油出口温度4.燃料量原料油流量答案:3第17题:(0分)当()存在纯滞后,通常不影响控制质量。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题目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题目

(一)采用 MATLAB 仿真;所有仿真,都需要做出以下结果:( 1 ) 超调量( 2 ) 峰值时间( 3 ) 过渡过程时间(4) 余差( 5 ) 第一个波峰值( 6 ) 第二个波峰值( 7 ) 衰减比( 8 ) 衰减率( 9 ) 振荡频率( 10 ) 全部 P 、I 、 D 的参数( 11 ) PID 的模型(二)每人一个题目,自己完成课程设计报告,报告的格式如图论文格式一. 液氨的水温控制系统设计液氨蒸发器主、副对象的传递函数分别为:G (s) = 1 ,G (s) = 1 e 一0.1s 01 (20s +1)(30s +1) 02 0.2s +1主、副扰动通道的传递函数分别为:G (s) = 1 ,G (s) = 1 f 1 0.2s +1 f 2试分别采用单回路控制和串级控制设计温度控制系统,具体要求如下:( 1 ) 分别进行控制方案设计,包括调节阀的选择、控制器参数整定,给出相应的闭环系统原理图;( 2 ) 进行仿真实验,分别给出系统的跟踪性能和抗干扰性能(包括一次扰动和二次扰动);( 3 ) 说明不同控制方案对系统的影响。

二.炉温控制系统设计设计任务:某加热炉的数学模型为G(s) = e一150s ,试设计大时延控制系统,具体要求如下:( 1 ) 仿真分析以下控制方案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PID 、微分先行、中间微分、Smith 预估、增益自适应预估;给出相应的闭环控制系统原理图;( 2 ) 在不同控制方式下进行仿真实验,比较系统的跟踪性能和抗干扰性能;选择一种较为理想的控制方案进行设计,包括调节阀的选择、控制器参数整定。

三.锅炉夹套与被加热介质的温度控制1.设计任务(可 2 人选此题)了解、熟悉锅炉夹套与内胆温度控制系统的工艺流程和生产过程的静态、动态特性,根据生产过程对控制系统所提出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稳定性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实现温度的控制。

2.设计要求( 1 ) 从组成、工作原理上对工业型传感器、执行机构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加热炉温度串级控制系统(设计部分)

加热炉温度串级控制系统(设计部分)

加热炉温度串级控制系统设计摘要:生产自动控制过程中 ,随着工艺要求 ,安全、经济生产不断提高的情况下 ,简单、常规的控制已不能适应现代化生产。

传统的单回路控制系统很难使系统完全抗干扰。

串级控制系统具备较好的抗干扰能力、快速性、适应性和控制质量,因此在复杂的过程控制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串级控制系统的特点和主副回路设计进行了详述,设计了加热炉串级控制系统,并将基于MATLAB的增量式PID算法应用在控制系统中.结合基于计算机控制的PID参数整定方法实现串级控制,控制结果表明系统具有优良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关键词:串级控制干扰主回路副回路Abstract:Automatic control of production process, with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security, economic production rising cases, simple, conventional control can not meet the modern production. The traditional single-loop control system is difficult to make the system completely anti-interference. Cascade control system with good anti-jamming capability, rapidity, flexibility and quality control, and therefore a complex process control industry has been widely used. Cascade control system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main and sub-loop design was elaborate, designed cascade control system, furnace, and MATLAB-based incremental PID algorithm is applied in the control system. Combination of computer-based control method to achieve PID parameter tuning cascade control, contro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m has excellent control accuracy and stabilityKeywords:Cascade control, interference, the main circuit, the Deputy loop目录1.前言 (2)2、整体方案设计 (3)2.1方案比较 (3)2.2方案论证 (5)2.3方案选择 (5)3、串级控制系统的特点 (6)4. 温度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7)4.1控制对象的特性 (7)4.2主回路的设计 (8)4.3副回路的选择 (8)4.4主、副调节器规律的选择 (8)4.5主、副调节器正反作用方式的确定 (8)5、控制器参数的工程整定 (10)6 、MATLAB系统仿真 (10)6.1系统仿真图 (11)6.2副回路的整定 (12)6.3主回路的整定 (13)7.设计总结 (16)【参考文献】 (16)1.前言加热炉是炼油、化工生产中的重要装置之一。

过程控制试题一及答案

过程控制试题一及答案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试卷、填空题:1、简单控制系统由控制装置、调节阀、被控对象和测量元件或变送器四个环节组成。

2、动态前馈控制的设计思想是通过选择适当的前馈控制器,使干扰信号经过前馈控制器致被控量通道的动态特性完全复制对象干扰通道的动态特性,并使它们符号反(正、反),从而实现对干扰信号进行完全补偿的目标。

3、随着控制通道的增益K的增加,控制作用增强,克服干扰的能力减弱,系统的余差减小,最大偏差增大。

(增大、减小)4、调节器参数工程整定法包括有临界比例法、衰减曲线法、经验凑试法。

5、热电偶回路的热电动势由温差电动势和温差电动势和接触电动势两部分组成。

6、某调节器的Tl=^,TD及5分别放在任一中间位置,则调节器具有比例微分作用。

7、4〜20mAD(模拟电流信号与1〜5VDC模拟电压信号为电动单元组合仪表的国际标准。

8某台测温仪表的测温范围为0〜500 C,校验该表得到的最大绝对误差为土 3 'C,则该仪表的精度等级为一级。

9、当广义过程控制通道时间常数较大或容量滞后较大,应引入微分环节调节。

10、调节系统中调节器正、反作用的确定依据是:保证控制系统为负反馈。

二、选择题1、下面关于补偿导线说法不正确的有(B )(A)补偿导线与对应的热电偶在0〜100C的温度范围内有相同的热电特性(B)补偿导线无极性(C)不同的热电偶用的补偿导线也不同(D)热电偶测温时使用补偿导线是为了将冷端延伸到温度比较恒定的地方2、在单回路控制系统中,增大比例系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 衰减率增大 B .残差减小C.超调量增大 D .振荡频率升高3、下列(A )不是描述对象特性的参数。

A.过渡时间B. 时间常数C.放大系数D. 滞后时间4、在合成纤维锦纶生产中,熟化罐的温度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其期望值是一已知的时间函数,则熟化罐的温度控制系统属于(D )。

A.定值控制系统B. 随动控制系统C.正反馈控制系统D. 程序控制系统5、如图所示的液位控制系统是一个(B )。

过程控制练习题

过程控制练习题

《过程控制及仪表》练习题一、填空题(5*2’=10’)1.若用测量范围为0-2000C的温度计测温,在正常工作情况下进行数次测量,其误差分别为:-0.20C、00C、0.10C、0.40C,该仪表的精度等级为。

2.把生产过程中的限制条件所构成的逻辑关系,叠加到正常的自动控制系统上去的一种组合控制方法叫。

3.在加热炉的燃烧过程中,为获得最佳的热效率,需分析烟道气的含氧量来控制空气供给量,为此常采用分析仪。

4.当调节阀和管网阻力串联时,阻力比S值愈小,流量特性变形的程度愈____________。

5.多数有自衡工业对象的特性常可用具有纯滞后一阶或二阶非周期环节来近似描述,一阶表达式为____________。

6.无自衡工业对象的特性常可用具有纯滞后的一阶式二阶非周期环节来近似描述,一阶表达式为____________。

7.通过对干扰通道的分析,干扰通道的放大系数越____________越好,这样可减小静差,提高控制精度。

8.通过对干扰通道的分析,干扰通道的时间常数T f越____________,可使最大动态偏差减小。

9.仪表精度定义为____________。

10.差压流量计中孔板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11.积分时间愈,积分作愈强。

12.过程控制仪表包括、执行器、操作器等各种新型控制仪表及装置。

13.为防止环境温度变化引起导线电阻改变引入误差,通常采用方法来连接热电阻与变送器。

14.热电偶测温不仅与被测端温度有关,且还决定于的温度。

15.调节作用到输出参数之间的信号联系称为。

16.一个自控系统输入为矩形脉冲时,其输出的反应曲线称。

17.前馈控制是按照进行调节。

18.DDZ-Ⅲ仪表标准输入信号为。

19.差动电容式差压变送器主要包括和两部分。

20.双闭环比值调节系统有闭环回路,当主参数受干扰变化时副参数,当副参数受干扰变化时主参数。

21.容积式流量计是以单位时间内所排出流体的的数目来计算流体总量的。

加热炉的控制系统

加热炉的控制系统

加热炉的控制系统引言加热炉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设备,用于加热各种材料以达到所需温度。

为了确保加热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高效的控制系统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加热炉的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部分,以及常见的控制策略和技术。

基本原理加热炉的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不同的控制器对加热炉的加热过程进行调节,以达到所需的温度。

控制系统通过测量加热炉内部的温度,并与设定的目标温度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发出控制信号,控制加热器的加热功率。

组成部分加热炉的控制系统由以下几个核心组成部分组成: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加热炉内部的温度。

常见的温度传感器有热电偶、热电阻和红外线传感器等。

传感器将测量到的温度值转换成电信号,供控制器使用。

控制器控制器是整个加热炉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测量、比较和控制加热炉的温度。

控制器接收从温度传感器传来的温度信号,并与设定的目标温度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发出控制信号。

常见的控制器有PID控制器和PLC控制器。

加热器加热器负责提供加热炉所需的能量。

根据控制器发出的控制信号,加热器调整加热功率,以达到所需的温度。

常见的加热器有电阻加热器、电磁感应加热器和燃烧器等。

接口设备接口设备用于与人机界面进行交互,方便操作人员对加热炉的控制系统进行设置和监控。

常见的接口设备有触摸屏、键盘和显示屏等。

控制策略加热炉的控制系统根据控制策略的不同,可以分为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

开环控制开环控制是指控制系统只根据预先设定的参数进行控制,无法对实际温度进行反馈。

开环控制常用于加热炉加热过程稳定、温度变化较小的场景。

开环控制的优点是简单、成本低,但缺点是对外界扰动敏感,无法及时校正温度偏差。

闭环控制闭环控制是指控制系统通过温度传感器对实际温度进行反馈,并根据反馈信息调整控制器的输出信号,以使实际温度更接近目标温度。

闭环控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鲁棒性,在加热炉温度变化大、外界扰动较大的场景中表现出较好的性能。

控制技术加热炉的控制系统使用多种控制技术来确保加热过程的稳定和安全。

过程控制工程_华东理工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过程控制工程_华东理工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过程控制工程_华东理工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随动控制系统的超调量σ是表征控制系统( )的指标。

答案:稳定性2.比值控制系统通常采用乘法器实现,因为除法器方案在回路中引入了非线性。

答案:正确3.大口径控制阀的增益与小口径控制阀增益相比,()。

答案:大口径控制阀增益大4.过程输出变量和输入变量之间随时间变化时动态关系的数学描述,称为()数学模型答案:动态5.按过程时间特性,过程动态数学模型可分为连续和()两大类。

答案:离散6.过程输出变量和输入变量之间不随时间变化时的数学关系,称为过程的()模型。

答案:静态7.根据过程内在机理,应用物料和能量平衡及有关的化学、物理规律建立过程模型的方法是()答案:机理建模方法8.系统辩识方法建立的模型不具有放大功能,即不能类推到不同型号的放大设备或过程中。

答案:正确9.根据过程输入输出数据确定过程模型的结构和参数的建模方法称为( )答案:系统辩识方法10.精馏塔中上升蒸汽量越多,轻组分越容易从塔顶馏出,但消耗能量也越大.答案:正确11.前馈控制器的设计不需要过程对象的数学模型。

答案:错误12.温度变送器的量程由100C变为200C,则变送器的增益()答案:减小13.衰减比是控制系统( )指标.答案:稳定性14.衰减比n=( )表明控制系统的输出呈现等幅振荡,系统处于临界稳定状态.答案:1:115.机理建模适用范围广,操作条件可进行类比,便于从小试进行扩展和放大处理。

答案:正确16.控制阀常见的流量特性有线性、()、快开特性、抛物线特性等。

答案:对数17.Fail-close控制阀的增益是负的。

答案:错误18.Fail-open 类型的控制阀,其增益是正的。

答案:错误19.泵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使液体发热升温,因此,在泵运转后,应及时打开出口阀答案:正确20.改变进口导向叶片的角度,主要是改变进口气流的角度来可以改变离心式压缩机流量答案:正确21.离心式压缩机不一定要设计防喘振控制系统。

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学生姓名专业班级自动化学号指导老师2010年12月31日目录第1章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2)第2章控制系统工艺流程与控制要求 (2)2.1 生产工艺介绍2.2 控制要求第3章总体设计方案 (3)3.1 系统控制方案3.2 系统结构和控制流程图第4章控制系统设计 (5)4.1 系统控制参数确定4.2 PID调节器设计第5章控制仪表的选型和配置 (7)5.1 检测元件5.2 变送器5.3 调节器5.4 执行器第6章系统控制接线图 (13)第7章元件清单 (13)第8章收获和体会 (14)参考文献第1章设计的目的和意义电加热炉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

由于这类对象使用方便,可以通过调节输出功率来控制温度,进而得到较好的控制性能,故在冶金、机械、化工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一些工业过程控制中,工业加热炉是关键部件,炉温控制精度与其工作稳定性已成为产品质量的决定性因素。

对于工业控制过程,PID 调节器具有原理简单、使用方便、稳定可靠、无静差等优点,因此在控制理论和技术飞跃发展的今天,它在工业控制领域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在产品的工艺加工过程中,温度有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很大,温度检测和控制是十分重要的,这就需要对加热介质的温度进行连续的测量和控制。

在冶金工业中,加热炉内的温度控制直接关系到所冶炼金属的产品质量的好坏,温度控制不好,将给企业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

为此,可靠的温度的监控在工业中是十分必要的。

这里,给出了一种简单的温度控制系统的实现方案。

第2章控制系统工艺流程与控制要求2.1 生产工艺介绍加热炉是石油化工、发电等工业过程必不可少的重要动力设备,它所产生的高压蒸汽既可作为驱动透平的动力源,又可作为精馏、干燥、反应、加热等过程的热源。

随着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作为动力和热源的过滤,也向着大容量、高参数、高效率的方向发展。

加热炉设备根据用途、燃料性质、压力高低等有多种类型和称呼,工艺流程多种多样,常用的加热炉设备的蒸汽发生系统是由给水泵、给水控制阀、省煤器、汽包与循环管等组成。

过程控制 2性能指标

过程控制 2性能指标
习题讨论
进料 Rf
Tm T
出料
Tsp
TC
u
燃料
对于如图所示的加热炉温 度控制系统,试
(1)指出该系统中的被控变 量、操纵变量、扰动变量 与控制目标;
(2)画出该系统的方块图;
(3)选择控制阀的“气开气关”形式;
(4)指出该控制系统的“广 义对象”及物理意义。
温度控制系统方块图1
设定值 Tsp
+_
பைடு நூலகம்
偏差 e(t )
温度 控制器
测量值 Tm (t)
控制
燃料量
u(t) 燃料 Rf (t)
控制阀
温度测量 变送器
扰动
加热炉
炉出口 温度 T(t)
特点:各环节均用实际仪表、设备或装置来表示,被控 对象用受控设备来表示,不反映操纵变量、干扰对被控 变量的影响关系。
温度控制系统方块图2
进料量,进 料温度等扰

设定值 偏差
Tsp
ISE e 2 (t)dt 0
y
r
y1
y3
C
y(∞)
Tp
T
TS
t
闭环控制系统对设定值的阶跃扰动的响应曲线
④时间与绝对偏差乘积积分ITAE (Integral of Time multiplied by the Absolute value of Error)
ITAE 0 t | e(t) | dt
设被控变量进入稳态值的±2%,就认为过渡过程 结束,则误差区域=205 ×( ± 2%)= ± 4.1℃
调节时间 Ts = 22min
最大偏差 A = 230-200 = 30℃ 余差 e(∞) = 205-200 = 5℃

PID加热炉炉温控制

PID加热炉炉温控制

第1章绪论电加热炉在化工、冶金等行业应用广泛,因此温度控制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其控制系统属于一阶纯滞后环节,具有大惯性、纯滞后、非线性等特点,导致传统控制方式超调大、调节时间长、控制精度低。

采用单片机进行炉温控制,具有电路设计简单、精度高、控制效果好等优点,对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科技进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常规的温度控制方法以设定温度为临界点,超出设定允许范围即进行温度调控:低于设定值就加热,反之就停止或降温。

这种方法实现简单、成本低,但控制效果不理想,控制温度精度不高、容易引起震荡,达到稳定点的时间也长,因此,只能用在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

电加热炉是典型的工业过程控制对象,在我国应用广泛。

电加热炉的温度控制具有升温单向性,大惯性,大滞后,时变性等特点。

其升温、保温是依靠电阻丝加热,降温则是依靠环境自然冷却。

当其温度一旦超调就无法用控制手段使其降温,因而很难用数学方法建立精确的模型和确定参数,应用传统的控制理论和方法难以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

本设计采用达林算法进行温度控制,使整个闭环系统所期望的传递函数相当于一个延迟环节和一个惯性环节相串联来实现温度的较为精确的控制。

单片机作为控制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用单片机进行实时系统数据处理和控制,保证系统工作在最佳状态,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有利于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

电加热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已经在冶金、化工、机械等各类工业控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对于这样一个具有非线性、大滞后、大惯性、时变性、升温单向性等特点的控制对象,很难用数学方法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因此用传统的控制理论和方法很难达到好的控制效果。

单片机以其高可靠性、高性能价格比、控制方便简单和灵活性大等优点,在工业控制系统、智能化仪器仪表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采用单片机进行炉温控制,可以提高控制质量和自动化水平。

加热炉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作用

加热炉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作用

加热炉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作用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加热炉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作用引言加热炉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被广泛应用于金属加工、玻璃制造、化工生产等领域。

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方案1.系统概述2.系统组成2.1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感知炉内温度,并将温度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进行采集。

2.2控制器:负责对温度信号进行处理和判断,并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

2.3加热功率调节器:根据控制信号调整电加热炉的加热功率。

2.4人机界面:为操作人员提供温度设定、显示和报警等功能。

2.5电源和电路保护装置:为电加热炉提供稳定的电源和安全的电路保护。

3.控制原理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采用了闭环控制的原理,即通过与实际温度进行比较,调整加热功率来实现温度的控制。

控制器根据实际温度和设定温度之间的偏差,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通过加热功率调节器对电加热炉的加热功率进行调整,使实际温度逐渐接近设定温度,并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4.系统算法4.1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信号经过模数转换,转换成数字信号输入到控制器。

4.2控制器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信号进行处理和判断,计算出温度偏差。

4.3控制器根据温度偏差通过PID控制算法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控制信号的大小决定了加热功率的调整幅度。

4.4控制信号经过加热功率调节器进行放大和整流,并驱动电加热炉进行相应的加热功率调整。

4.5加热功率调整会导致炉内温度变化,温度变化会反过来影响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信号,形成一个闭环控制的循环过程。

5.人机界面5.1人机界面通过触摸屏或按钮等形式,提供温度设定、显示和报警等功能。

5.2操作人员可以通过人机界面设置所需的温度设定值。

5.3人机界面会显示当前的实际温度,并根据温度偏差的大小显示相应的报警信号。

5.4人机界面可以设定温度上下限,当温度超出设定范围时自动报警。

6.电源和电路保护装置6.1在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中,电源提供稳定的电压和电流给电路运行。

6.2为了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在电路中设置过流保护、过压保护、欠压保护等电路保护装置。

6.3当发生过流、过压或欠压等异常情况时,电路保护装置会立即切断电源,以保护电路和设备的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号天津城建大学过程控制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某加热炉温度控制起止日期:2014 年6 月23 日至2014 年6 月27 日学生姓名班级成绩指导教师(签字)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2014年6月27 日天津城建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2013 -2014学年第2学期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班级13电气11班姓名学号课程设计名称:过程控制设计题目:某加热炉温度控制完成期限:自2014 年6 月23 日至2014 年 6 月27 日共1 周设计依据、要求及主要内容:一、设计任务某温度过程在阶跃扰动1/∆=作用下,其温度变化的数据如下:q t h试根据实验数据设计一个超调量25%δ≤的无差控制系统。

具体要求如下:p(1)根据实验数据选择一定的辨识方法建立对象的数学模型;(2)根据辨识结果设计符合要求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原理图、控制规律选择等);(3)根据设计方案选择相应的控制仪表;(4)对设计的控制系统进行仿真,整定运行参数。

二、设计要求采用MATLAB仿真;需要做出以下结果:(1)超调量(2)峰值时间(3)过渡过程时间(4)余差(5)第一个波峰值(6)第二个波峰值(7)衰减比(8)衰减率(9)振荡频率(10)全部P、I、D的参数(11)PID的模型(12)设计思路三、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要做到层次清晰,论述清楚,图表正确,书写工整;详见“课程设计报告写作要求”。

四、参考资料[1] 何衍庆.工业生产过程控制(1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2] 邵裕森.过程控制工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3] 过程控制教材指导教师(签字):教研室主任(签字):批准日期:年月日摘要在工业生产中必然地要求对加热炉内的温度进行有效的控制,使之保持在某一特定的范围内。

而温度的维持又要求燃料在炉内稳定地燃烧。

加热炉燃烧过程是受随机因素干扰的,具有大惯性、纯滞后的非线性过程。

本设计针对加热炉燃烧控制系统,主要介绍的控制方案有单回路控制系统、串级比值控制系统、单交叉限幅控制系统、双交叉限幅控制系统,并对每一种控制方案进行了理论分析。

运用MATLAB软件对温度控制系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仿真和性能分析。

通过分析比较可以得出结论,双交叉限幅对加热炉温度的控制优于其它的控制方案。

双交叉限幅的炉温控制系统使煤气流量和空气流量相互限制,既防止了燃烧中冒黑烟,也防止了空气过剩,达到控制加热炉温度,提高煤气燃烧率,避免环境污染等目的。

关键词:加热炉;单交叉限幅控制;双交叉限幅控制;MATLAB仿真目录绪论 (1)一对象模型的建立 (2)1.1数学模型概念 (2)1.2系统各装置数学模型的建立 (3)二仪表选型 (4)2.1 单回路系统选择原则 (4)2.2 调节器 (5)2.3 执行器 (7)2.4 变送器 (8)2.5 检测元件 (9)三控制系统仪表配接图及说明 (9)3.1控制系统仪表配接说明 (9)四加热炉炉温控制系统仿真结果分析 (10)4.1根据已知数据画出单位阶跃曲线 (10)4.2炉温单回路控制仿真 (10)五参考文献 (13)绪论温度控制系统在国内各行各业的应用虽然已经十分广泛,但从国内生产的温度控制器来讲,总体发展水平仍然不高,同日本、美国、德国等先进国家相比,仍然有着较大的差距。

成熟的温控产品主要以“点位”控制及常规的PID控制器为主,它们只能适应一般温度系统控制,而用于较高控制场合的智能化、自适应控制仪表,国内技术还不十分成熟,形成商品化并广泛应用的控制仪表较少。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加入WTO,我国政府及企业对此都非常重视,对相关企业资源进行了重组,相继建立了一些国家、企业的研发中心,开展创新性研究,使我国仪表工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开发与应用,近年来单片机发展十分迅速,一个以微机应用为主的新技术革命浪潮正在蓬勃兴起,单片机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电力、冶金、化工、建材、机械、食品、石油等各个行业。

传统的温度采集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精度差,单片机的出现使得温度的采集和数据处理问题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

温度是工业对象中的一个重要的被控参数。

然而所采用的测温元件和测量方法也不相同;产品的工艺不同,控制温度的精度也不相同。

因此对数据采集的精度和采用的控制方法也不相同。

传统的控制方式已不能满足高精度,高速度的控制要求,如温度控制表温度接触器,其主要缺点是温度波动范围大,由于它主要通过控制接触器的通断时间比例来达到改变加热功率的目的,受仪表本身误差和交流接触器的寿命限制,通断频率很低。

近几年来快速发展了多种先进的温度控制方式,如:PID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及遗传算法控制等。

这些控制技术大大的提高了控制精度,不但使控制变得简便,而且使产品的质量更好,降低了产品的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系统要求有数据处理,显示功能等,被控对象为一阶惯性环节和一阶积分环节的组合,惯性时间常数为2s,开环增益k=10,温度控制范围为50~150℃。

一对象模型的建立1.1数学模型概念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在控制系统的研究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要对系统进行仿真处理,首先需要知道系统的数学模型,而后才有可能对系统进行仿真。

同样,只有知道系统模型,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个合适的控制器,使系统响应达到预期效果,满足实际的工程需要。

在线性系统理论中,常用的数学模型形式有:传递函数模型(系统的外部模型)、状态方程模型(系统的内部模型)、零极点增益模型和部分分式模型等。

这些模型之间都有着内在的联系,可以相互进行转换。

微分方程是控制系统模型的基础,一般来讲,利用机械学、电学、力学等物理规律便可以得到控制系统的动态方程,这些方程对于线性定常连续系统而言是一种常系数的微分方程。

控制系统动态微分方程的建立基于以下两个条件:(1)在给定量产生变化或扰动出现之前,被控量的各阶导数都为零,即系统是处于平衡状态的,因此,在任一瞬间,由各种不同环节组成的自动控制系统用几个独立变量就可以完全确定系统的状态。

(2)建立的动态微分方程式是以微小增量为基础的增量方程,而不是其绝对值的方程,因此,当出现扰动和给定量产生变化时,被控量和各独立变量在其平衡点附近将产生微小的增量,微分方程式描述的是微小偏差下系统运动状态的增量方程,不是运动状态变量的绝对值方程,也不是大偏差范围内的增量方程。

动态微分方程描述的是被控制量与给定量或扰动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给定量和扰动量可以看成系统的输入量,被控制量看成输出量。

建立微分方程时,一般从系统的环节着手,先确定各环节的输入量和输出量,以确定其工作状态,并建立各环节的微分方程,而后消去中间变量,最后得到系统的动态微分方程。

动态系统数学模型有多种表达形式,可以是微分方程、差分方程,也可以是传递函数、状态方程。

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模型,通过求解微分方程,可以得到系统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比较直观。

但是,当微分方程阶次较高时,微分方程的求解变得十分困难,不易实现,而采用拉氏变换就能把问题的求解从原来的时域变换到复频域,把微分方程变为代数方程,而代数方程的求解通常是比较简单的,求解代数方程后,再通过拉式反变换得到微分方程的解。

传递函数是在拉式变换的基础上,以系统本身的参数所描述的线性定常系统输入量和输出量的关系式,它表达了系统内在的固有特性,而与输入量或驱动函数无关。

它可以是有量纲的,也可以是无量纲的,视系统的输入量、输出量而定,它包含着联系输入量与输出量所需要的量纲。

它通常不能表明系统的物理特性和物理结构,许多物理性质不同的系统却有着相同的传递函数,正如一些不同的物理现象可以用相同的微分方程描述一样。

加热炉具有大滞后、大惯性的特点,将加热炉简化为一个带有纯滞后的一阶惯性环节,则温度对象传递函数为:()1Ke G S TS =+-τs(1-1) 此外,燃料流量对象和空气流量对象本设计将把它们近似看成一阶惯性环节,相应的传递函数如下:燃料流量对象传递函数:()1K G S TS =+ (1-2) 空气流量对象传递函数:()1K G S TS =+ (1-3) 1.2系统各装置数学模型的建立1.PID 调节器数学模型的建立在温度PID 调节器中,有比例、积分、微分三个环节,比例、积分、微分在PID 调节器中的作用如下:P 调节器的输出与输入成比例关系,只要有偏差存在,调节器的输出立刻与偏差成比例的变化,因此比例调节作用及时迅速,这是它的一个显著特点。

但是这种调节器用在控制系统中,将会使系统出现余差。

也就是说,当被控变量受干扰影响而偏离给定值后,不可能再回到原先数值上,因为如果被控变量值和给定值之间的偏差为零,调节器的输出不会发生变化,系统也就无法保持平衡。

为了减小余差,可增大Kp 。

Kp 越大,余差也越小。

但是Kp 增大将使系统的稳定性变差,容易产生振荡。

P 调节器一般用于干扰较小,允许有余差的系统中。

具有比例积分运算规律的调节器为PI 调节器。

对PID 调节器而言,当微分时间T D =0时,调节器呈PI 调节特性。

只要偏差存在,积分作用的输出就会随时间不断变化,直到偏差消除,调节器的输出才稳定下来。

这就是积分作用能消除余差的原因。

T I 越短,积分速度越快,积分作用就越强。

由于积分输出是随时间积累而逐渐增大的,故积分动作缓慢,这样会造成调节不及时,使系统稳定裕度下降。

因此积分作用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与比例作用组合起来构成PI 调节器,用于控制系统中。

微分作用是根据偏差变化速度进行调节。

即使偏差很小,只要出现变化趋势,就有调节作用输出,故有超前调节之称。

在温度、成分等控制系统中,往往引入微分作用,以改善控制过程的动态特性,不过在偏差恒定不变时,微分作用输出为零,故微分作用也不能单独使用。

比例调节作用及时迅速,积分的作用是为了消除静态误差和稳定控制对象的作用,微分的作用是为了克服加热炉的大惯性。

则温度PID 调节器的传递函数表示如下:1)(+++=TS K S K K S G d i p (1-4) 空气和燃料流量PID 调节器设为纯比例,即(Kp )。

如果系统接受一个阶跃信号,此时执行器由一个开度变化成另一开度,那么中间就有一个过渡过程,但过渡过程时间通常比较短。

所以,可以将其传递函数近似为一阶惯性环节,如下:()1K G S TS =+ (1-5)因为时间常数比较小,在要求不是很精确的场合也可以近似为比例。

检测和变送装置把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看成线性化,在此作为一个比例环节来对待。

由于加热炉一般都属于一阶对象和带纯滞后的一阶对象,被控对象传递函数可表示为:1f sc f K G T se τ-=+ (1-6) 式中Kf —被控对象的放大系数;Tf —被控对象的时间常数;τ—纯滞后时间。

考虑被控对象为加热炉炉温,因此取K f = 1: T f =3 , τ=3所以加热炉的传递函数为:二 仪表选型2.1 单回路系统选择原则单回路控制系统选择被控参数时要遵循以下原则: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首先应尽量选择能直接反应控制目的的参数为被控参数;其次要选择与控制目的有某种单值对应关系的间接单数作为被控参数;所选的被控参数必须有足够的变化灵敏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