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陈涉世家》教案2 新人教版
《陈涉世家》的教案设计(1篇)
《陈涉世家》的教案设计(1篇)《陈涉世家》的教案设计 11、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内容,说出__的原因和经过。
2、读懂、读熟课文,结合课文了解人物性格和文中的思想内涵,背诵精彩语段。
3、了解这场__运动爆发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认识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
4、从作者和陈胜身上学习树立远大理想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理清全文思路,了解课文是如何以事件发展的顺序来__的。
【教学难点】确定陈胜、吴广是怎样为__制造__准备的。
【学法导引】最理想的文言文学习就是用文言的句式来直接进行阅读与思考,而不应该时时借助于翻译这一拐杖。
也不应该把文言文学习当成先翻译为白话,用白话思考、讨论对话的过程。
应该积极培养文言文“文感”。
采取的方法,一是诵读,二是多直接用课文中的原文来解答问题,尽量少用翻译后的句子来回答问题。
【课时安排】3课时【课前导学】1、写作背景。
秦始皇吞并六国之后,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__,苛捐杂税繁重。
到秦二世时,赋税更加严重了,人民痛苦不堪,阶级矛盾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
陈胜、吴广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发动__了大泽乡农民__,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__――张楚,给予秦朝的__以致命的打击,促使了秦速亡。
2、作家作品简介。
司马迁(约前145―前90年),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字子长,夏阳人。
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
司马迁10岁“诵古文”,20岁开始游历,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
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腐刑。
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著书,完成《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的历史。
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帝王传记)12篇,世家(记诸侯本系)30篇,列传(序列人臣事迹)70篇,表10篇,书(记经济、天文、历法、礼乐等方面的情况)8篇。
书中史料翔实,作者思想倾向也极为鲜明,“不虚美、不隐恶”。
《陈涉世家》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题名称:《陈涉世家》精品教案2. 教学目标:了解《陈涉世家》的作者、背景及文学价值;掌握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分析陈涉的形象特点及其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教学重点:陈涉的形象特点及其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4. 教学难点:分析陈涉的形象特点及其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5. 教学课时:2课时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陈涉世家》的作者司马迁以及《史记》的特点。
提问:“陈涉世家”为何被选为《史记》中的重要篇章?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查阅生字词。
教师检查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解答疑问。
3. 合作探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陈涉的形象特点及其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拓展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现实,思考陈涉起义的历史意义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陈涉的形象特点及其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学生记录课堂小结。
三、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陈涉的形象特点及其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是否有了深入的理解,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表现、小组讨论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看学生是否掌握了陈涉的形象特点及其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
六、教学内容分析1. 课文内容:《陈涉世家》讲述了陈涉起义的原因、过程及其影响。
2. 课文分析:通过分析陈涉的形象特点,了解其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七、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拓展等教学方法。
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八、教学评价设计1. 评价目标:评价学生对陈涉形象特点及其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的理解程度。
《陈涉世家》教案
《陈涉世家》教案《陈涉世家》为司马迁所著《史记》中的一篇,是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的传记、以下是小编为大伙儿整理的《陈涉世家》教案,仅供参考!教学目的一、熟悉课文,疏通文意。
二、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三、培养学生自学习惯与自学能力。
教学设想一、在熟悉课文的前提下,疏通文意、主要利用正音、断句(读准句中停顿)、范读等方法,引导学生熟悉课文;然后,由学生的二人小组试泽全文,流通文意,其中,读不明白的语句,集体解疑。
二、充分利用课后练习,将其自然融入课堂教学中,减轻学生负担,落实“训练重点”、三、在熟悉课文、疏通文意基础上,通过填空题,达到理解基本内容的目的。
四、用复述主要内容的方法,强化对课文基本内容的理解。
第一课时教学四点一、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二、了解作者与《史记》。
教学过程板书课题与作者:陈涉世家司马迁一、简介司马迁与《史记》、方法:引导学生看教材注解①、教师适当补充下边内容。
作者司马迁,10岁“诵古文",20岁开始游历,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讲。
归来后,初仕郎中,曾出使西南各地。
汉武帝元封八年(公元前108年)继承她父亲司马谈的官职,任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等、她博览皇帝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与文献。
后国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官刑。
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
她发愤著书,公元前91年完成《史记》。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传讲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间的历史。
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帝王传记)12篇,世家(记诸侯本系)30篇,列传(序列人臣事迹)70篇,年表12篇,书(记经济、天文、历法、礼乐等方面的情况)8篇,共526,500字、在史学与文学史上都有特不高的地位。
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本课《陈涉世家》就节选自《史记》。
二、初读课文。
1。
正音学生参照注解,借助工具书,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教学设计2:第21课 陈涉世家
陈涉世家知识和能力1.整体感知课文,较好的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原因、舆论准备的情况和起义发动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2.领会课文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了解史传文学的写法,正确评价陈涉3.掌握基础的文言知识:过程和方法1.诵读法:朗读课文,疏解字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情调2.故事复述法:理清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分析人物描写的方法。
3.在阅读中理解基础知识情感和价值观学习陈涉少有壮志、壮有所为,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努力为国家早作贡献,多做贡献课时安排:5课时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起义是什么起义?明确:陈胜吴广起义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是什么?明确:张楚3.请同学讲讲“陈胜吴广起义”的故事4.总结: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农民起义,这些农民起义为残酷的封建统治所迫,充分说明了官逼民反的道理。
每次农民起义都沉重地打击了黑暗的封建统治,有的甚至推翻了封建王朝,是推动历史前进,促使变革封建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动力。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是发生在秦朝末年的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这次农民起义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张楚,给予秦朝的暴政以致命的打击,促使了秦速亡,使由秦始皇开始的而想万世统治中国的秦王朝只存在短暂的15年便被刘邦的西汉政权所取代。
陈胜、吴广是什么样的人,他们是在什么情况下发动起义的,起义的经过怎样,我们学习了司马迁写的《陈涉世家》就知道了。
二、文学常识(一)介绍作品《史记》,原名《太史公书》1.阅读课文注解2.(1)评价: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我国第一部传记文学。
(2)内容:这部书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的三千多年历史,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面貌。
书中史料翔实,作者思想倾向也极为鲜明。
特色是“不虚美、不隐恶”。
鲁迅先生曾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结构:全书130篇,全书包括五部分。
《陈涉世家》教案
《陈涉世家》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了解陈涉世家的作者司马迁以及其历史背景。
2. 掌握《陈涉世家》的主要内容,理解陈涉起义的历史意义。
3.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1.2 教学内容1. 《陈涉世家》的作者司马迁及其历史地位。
2. 陈涉起义的背景、经过和结果。
3. 陈涉起义对后世的影响。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步骤2.1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者背景、起义背景及历史意义。
2. 阅读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内容。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陈涉起义的理解和感悟。
2.2 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司马迁及其作品《史记》。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陈涉世家》,回答相关问题。
3. 讲解分析:讲解陈涉起义的背景、经过和结果。
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陈涉起义的历史意义。
5. 分享感悟:邀请学生分享对陈涉起义的理解和感悟。
第三章:教学评价与作业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分享环节的积极性。
2. 阅读理解:检查学生对《陈涉世家》内容的掌握程度。
3.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
3.2 作业布置2. 选择其他《史记》中的一个篇目进行阅读,并简要介绍其内容。
六章:教学拓展与延伸6.1 教学拓展1. 推荐学生阅读《史记》其他相关篇目,如《项羽本纪》、《吕不韦列传》等,以加深对史记的了解。
2. 组织学生观看关于陈涉起义的历史纪录片或电影,增强对历史事件的认识。
6.2 教学延伸1. 讨论陈涉起义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以及它对后世革命运动的启示。
2. 引导学生思考陈涉起义失败的原因,以及如何在当今社会中吸取教训,为实现理想和目标而努力。
七章:教学活动与互动7.1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陈涉起义的场景,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体验。
2. 开展陈涉世家知识问答比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问,解答学生对陈涉世家相关问题的疑惑。
陈涉世家教案初中语文教案学案.doc
第二课吋学习目标:1、 掌握熏点字、词、句的含义,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内容,说出起义的原因和经过。
2、 读懂、读熟课文,结合课文了解人物性格和文中的思想内涵,背诵精彩语段。
学习过程:环节一: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5分钟)(学生认真朗读课文,然后抽号上台背诵,视熟练程 度加分,满分为10分)环节二: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回答文后问题。
(2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小组 研讨、学牛展示。
)(一)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己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 死,死国可乎? ”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3. 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的大意。
A. “失期,法皆斩”的大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大恿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天下苦秦久矣”道出了起义的深刻历史背景。
B.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是起义的直接原因。
C. “死国可乎”表现出陈胜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以数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口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 1. 下列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 、公问英故扶苏以数谏故B 、宜多应者宜乎众矣 2.C 、陈胜、吴广乃谋曰聚室而谋D 、或以为亡 国恒亡解释加点词语陈胜、吴广皆次当行次: 为夭下唱 今或闻无罪会夭大雨 会:D.这段文字大意应概括为:记叙了陈胜、吴广起义前对形势的分析。
(-)(北京课标A)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各小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xx年初中语文《陈涉世家》教案设计
2024年最新初中语文《陈涉世家》教案设计精选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准确背诵《陈涉世家》全文;(2)了解陈涉起义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析陈涉的人物形象,认识其起义的历史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3)学会运用文本分析方法,评价历史人物。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2)培养学生敢于反抗、追求正义的精神品质;(3)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激发为国家富强而努力学习的政治热情。
二、教学重点:1. 《陈涉世家》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背诵;2. 陈涉起义的历史背景和过程;3. 陈涉人物形象的分析和评价。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古文词汇和句式理解;2. 陈涉起义的历史意义;3. 文本分析方法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阐述陈涉起义的历史背景和过程;2.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分析陈涉的人物形象,评价其起义的历史意义;4. 案例分析法:选取相关历史事件,分析陈涉起义的影响。
五、教学准备:1. 课文:《陈涉世家》;2. 参考资料:关于陈涉起义的历史文献、相关论文和评论;3. 教学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陈涉起义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陈涉的人物形象。
3.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阐述陈涉起义的过程和历史意义。
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合作,分析陈涉的人物形象,评价其起义的历史意义。
5. 案例分析:选取相关历史事件,分析陈涉起义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现实意义。
6. 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陈涉起义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背诵课文,写一篇关于陈涉起义的小论文。
《陈涉世家》教案.docx
《陈涉世家》教案共3课时。
21.陈涉世家一、素质教育目标1. 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2.学习本文用人物自己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初步了解文言文中一词多义、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疏通文意,尤其是对陈涉语言的认识,理解它在事件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难点: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体会其表达作用。
解决办法:通过整体感知课文,利用讨论式研讨式解决重点、难点。
三、课时安排3课时四、学生活动设计1.对重点、难点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学生质疑,师生共同回答。
2.展开背诵比赛。
3.训练口述能力, 复述课文。
4.进行朗读训练。
五、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解题;整体把握全文;掌握正确的读音及重点词的意义;理清文章脉络;分析第1段。
导入新课: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农民起义,这些农民起义,为残酷的封建统治所迫,充分说明了官逼民反的道理。
每次农民起义都沉重地打击了黑暗的封建统治,有的甚至推翻了封建王朝。
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是发生在秦朝末年的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
这次起义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张楚政权,给予秦朝的暴政以致命的打击,促使了秦的速亡。
那么陈胜、吴广是什么样的人,他们是在什么情况下发动起义的,起义的经过怎样?我们学习了司马迁写的《陈涉世家》就知道To整体感知:1.首先利用多媒体在大屏幕上出示朝代表: 秦一汉一三国一晋一南北朝一隋一唐一五代一宋元一明一清。
(从而让学生明确本课文所处朝代。
)2.利用多媒体大屏幕出示;文言文的学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女口:(1 )一词多义现象。
(2)通假字。
(3)古今词义的区别。
(4)句读。
(5)常见实、虚词的运用。
(6)特殊句式(倒装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等)(7)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
(8)重点段的背诵。
3.听录音范读课文,强调对重点字词的理解, 并为加粗字注音。
辍、苟、適、次、度、唱、曹、间、素、笞、借、第、袒、收、徇、比、与、太息、闾左、威众、忿恚、社稷、被坚执锐4.学生结合课下小注默读课文,疏通课文。
陈涉世家语文教案
陈涉世家经典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陈涉世家》的内容;(2)能够分析并欣赏文中运用的人物描写、场景描绘等技巧;(3)了解陈涉起义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提高语文素养;(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陈涉起义的英勇和悲壮,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2)学习陈涉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3)认识到历史的发展规律,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2. 文中重要词语、句子的解释和翻译;3. 陈涉起义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三、教学难点1. 文中古代文化知识的掌握;2. 对陈涉形象的分析与评价;3. 课文中所体现的历史观和价值观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陈涉的形象进行深入剖析;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陈涉起义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解决字词障碍,理解课文内容。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陈涉的形象特点,引导学生理解陈涉起义的意义。
4. 合作探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陈涉起义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5.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学习陈涉坚定的信念和无私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陈涉起义的历史意义。
7.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完成课后习题,加强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
2.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习题,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陈涉世家公开课教案
陈涉世家公开课教案教案标题:陈涉世家公开课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陈涉世家的背景和历史背景。
2. 分析陈涉世家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
3. 探讨陈涉世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和启示。
教学资源:1. 陈涉世家的相关历史资料和文献。
2. PowerPoint演示文稿。
3. 录像或音频资料(可选)。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陈涉世家的背景和历史背景。
2. 引发学生对陈涉世家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
知识探究(15分钟):1. 分组让学生阅读相关历史资料和文献,了解陈涉世家的重要性。
2. 学生小组讨论并分享他们的发现和观点。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陈涉世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和启示。
概念讲解(10分钟):1. 教师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对陈涉世家的重要性进行详细解释。
2. 教师解释陈涉世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和启示。
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提供一些陈涉世家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并讨论这些案例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学生小组讨论并分享他们的分析结果。
思考拓展(10分钟):1. 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陈涉世家对现代中国的影响和启示。
2. 学生个体或小组讨论并展示他们的观点。
总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陈涉世家的重要性和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教师鼓励学生进一步研究和探索陈涉世家的相关内容。
评估方式:1. 学生小组讨论和分享的质量和深度。
2. 学生对陈涉世家的理解和对其影响的分析能力。
3. 学生在思考拓展环节的表现和展示。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进一步研究陈涉世家的相关资料,撰写研究报告或展示。
2. 学生可以进行小组辩论,讨论陈涉世家的影响和意义。
教案撰写的关键点:1. 引入部分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教学过程要设计合适的活动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
3. 教师要提供足够的资源和案例,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陈涉世家的重要性和影响。
4. 思考拓展部分要能够引导学生思考陈涉世家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完整版)21陈涉世家教案
21、陈涉世家教学目标:1、了解陈涉起义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了解《史记》与司马迁;2、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3、熟读课文,疏通文意;4、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课时安排:四课时一、导入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今天我们要学的《陈涉世家》又是《史记》中的名篇。
按《史记》的体例,对全国政局有深远影响的人的传记才可以称为“世家",司马迁将陈涉列入“世家”,是对这位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领袖的充分肯定。
那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吧。
二、简介《史记》及作者课文选自《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所著,原名《太史公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它记载了黄帝到汉武帝时长达三千年的历史,其人物传记开创了我国史传文学的先河。
《史记》是古代散文史上的一座丰碑,给后人以无尽的启示和深远的影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作者简介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在汉中央政府做太史令,司马谈打算编写一部通史,愿望没有实现就死去了.临死的时侯,嘱咐司马迁完成他未竟的事业。
司马迁幼年时就很刻苦,十岁开始学习当时的古文,二十岁游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到处考察古迹,采集传说。
承袭父职做了太史令后,有条件看到大量的图书文献和国家档案.汉武帝太初元年,司马迁开始编写《史记》.天汉二年,李陵率兵随李广利出击匈奴,兵败投降。
汉武帝向司马迁询问对李陵的看法,司马迁说:李陵投降,是因为众寡不敌,又没有救兵,责任不全在李陵身上.汉武帝认为司马迁有意替李陵回护开脱,贬责汉武帝的爱姬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
于是,把司马迁投进监狱,处以腐刑。
三年后他被赦出狱,更加发奋写作《史记》。
大约在征和二年,基本上完成了编撰工作。
司马迁死后许多年,他的外孙才把这部五十二万多字的不朽名著公诸于世.三、听读课文1、借助注释,正音2、听录音朗读,纠正读音鹄(hú)铚(zhì)酂(cuó)柘(zhè) 稷(jì)闾(lǚ)左谪戍(zhé shù)当行(háng)度已失期(duó)以数谏(shuò jiàn)罾(zēng) 间(jiàn) 祠(cí) 笞(chī)陈胜王(wàng)忿恚(huì)毋(wù)以应(yìng)蕲(qí)宁(nìng)有种乎谯(qiáo) 会(huì)计事长吏(lì)3、齐读课文,熟悉文本通假字①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適"通“谪”,征发,调发)②卜者知其指意(“指”通“旨”,意思,用意)③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④为天下唱(“唱"通“倡",倡导)⑤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穿着)四、借助注释,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原文: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最新语文教案:第21课《陈涉世家》三维教案
最新语文教案:第21课《陈涉世家》三维教案上课时间:年月日第周星期课时编号: 40课题21 陈涉世家课型常规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熟读课文初步了解文言文中一词多义、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过程与方法目标领会课文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情感态度目标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重点一词多义、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难点以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简介(略)《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我国第一部传记文学。
这部书记载了上自黄帝不至汉武帝的三千多年历史。
全书包括十二“本记”(记历代帝王政迹),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兴亡)、七十二“列传”(记重要历史人物的言行事迹)。
书中史料翔实,作者听介绍了解文常思想倾向也极为鲜明。
例如课文《陈涉世家》,作者把农民起义的领袖陈涉的传记列在“世家”里,足见他对陈涉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看重。
鲁迅先生曾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阅读课文1、扫清生字词2、概括各段大意阅读理解概括整体感知课文三、熟读课文教后反思上课时间:年月日第周星期课时编号: 41课题21、陈涉世家常规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熟读课文初步了解文言文中一词多义、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过程与方法目标领会课文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情感态度目标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重点一词多义、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难点以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逐段串解课文1、简介人物(陈涉少年大志)2、记叙起义的准备过程3、记叙起义经过直至张楚政权建立讨论、交流、翻译理解字词,疏通文意二、重点阅读第三段1、陈胜、吴广通过哪些步骤发动起义?2、起义队伍为什么能形成浩大的声势并建立起农民政权?3、这段文字在材料安排和记叙方法上有阅读理解,讨论交流理解文章意旨什么特点?三、介绍一词多义、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略)四、作业(略)教后反思。
第21课《陈涉世家》三维教案
第21课《陈涉世家》三维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陈涉世家》的历史背景和基本情节;2.分析《陈涉世家》中的象征手法;3.能够运用三维教学法,帮助学生深度理解课文;4.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陈涉世家》的历史背景和象征手法;2.难点:如何利用三维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加深理解。
三、教学准备1.课件;2.三维素材:模型、图片、动画等;3.课外阅读材料。
四、教学过程(一) 课前准备1.教师将课文《陈涉世家》及相关历史背景简介发送给学生,要求大家提前阅读;2.教师利用PPT或其他课件展示相关历史地图、图片等。
(二) 三维教学——第一维:立体感受1.在教室四周打印张贴相关历史地图、地形图;2.教师向学生介绍相关历史背景,让学生围绕地图透彻了解地理位置,并可以模拟出战争等情况;3.调取三维模型,展示秦初的封建制、三皇五帝、周朝、战国等时期的历史场景。
(三) 三维教学——第二维:互动感受1.利用学生已经了解的历史地图场景和恰当的三维模型让学生分角色去感受战场、生存等压力,学习战争、疆域、士兵、弱冠等国策,以此感受《陈涉世家》背后的象征意义;2.学生上台依照个人理解自由表演学习到的历史知识,让教室增添生气、生动。
(四) 三维教学——第三维:沉浸感受1.引导学生述说自己的感受,老师与学生分享个人讨论的三维模型感受;2.展示相关历史视频。
(五) 课后延伸1.鼓励学生阅读《史记》相关章节;2.鼓励学生观看相关历史纪录片并议论。
五、教学评估1.课堂发言;2.学生完成的小组课堂反思与讨论。
六、教学反思三维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和效果得到了学生们的一致认可,学生可以通过直观的游戏化体验深入了解历史,并且更直接感受到了课本内容所呈现的寓意。
陈涉世家课教案
陈涉世家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陈涉世家》的基本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和思想去分析现实生活中类似的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讨论、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3)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激发学生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课文《陈涉世家》的基本内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3. 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和思想去分析现实生活中类似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难懂词语和句子。
2. 课文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3. 将课文中的知识和思想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四、教学准备:1. 课文《陈涉世家》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历史资料和图片。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与陈涉相关的图片和资料,引导学生对陈涉产生兴趣。
(2)简要介绍陈涉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陈涉世家》,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让学生结合课文注释,解释课文中的难懂词语和句子。
3. 合作学习:(1)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2)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总结陈涉的主要事迹和贡献。
4. 讨论与探究:(1)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陈涉起义的原因和意义。
(2)让学生探究陈涉起义对后世的影响,以及现实生活中的类似问题。
5. 表达与表演:(1)让学生选择一个角色,进行角色扮演,表演课文中的场景。
(2)让学生通过表演,展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6. 总结与反思:(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分钟。
5分钟。
2分钟。
板
书
设
计
课
后
反
思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是很有道理的,文章只有用心多读几遍,真正读进去,才会明白其中的意义。自己悟得的,比老师教、被动记效果要好得多。在此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结合历史背景,理解文章内容就会容易得多。
时间安排
一、导入新课
出示相关习题,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二、合作探讨、这次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
2、陈胜在起义前对当时的形势作了精辟的分析,他是怎样分析和估计的,请简要述之。
3、陈胜、吴广是怎样为起义制造舆论准备的?
4、“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体现人物怎样的性格特征?
第21课《陈涉世家2》教案
教学课题
总课时:2
第2课时
教
学
目
标
1、读懂、读熟课文,结合课文了解人物性格和文中的思想内涵。了解这场革命运动爆发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认识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
2、反复研读,合作探究,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力求生动地叙事、形象地写人。理解本文塑造的人物形象特点。
3、引导学生客观公正地看待历史人物的功过得失,着力培养他们正确的是非观、历史观,使他们有创见,不盲从。学习陈涉少有壮志,壮有所为,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努力为国家早做贡献,多做贡献。
教学重点
反复研读,合作探究,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力求生动地叙事、形象地写人。理解本文塑造的人物形象特点
教学难点
反复研读,合作探究,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力求生动地叙事、形象地写人。理解本文塑造的人物形象特点
教学方法
研读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二)、研读人物语言——在文中画出陈胜的语言,说说应读出怎样的语气?
组织学生评论。引导学生根据情景揣摩人物言行、神态。
(三)、通读课文,结合具体内容分析陈胜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找出第三部分中使用的动词,体会它的含义及用法。
三、课后小结。
回答相关问题。
反复读课文,思考,讨论明确:
直接原因是: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是因为自然原因误期,却要被斩首,可见秦的暴政已达到了极点。
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力求生动地叙事、形象地写人。
引导学生客观公正地看待历史人物的功过得失,着力培养他们正确的是非观、历史观,使他们有创见,不盲从。学习陈涉少有壮志,壮有所为,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努力为国家早做贡献,多做贡献。
体会语言简洁、用词极富表现力的特点。
学会分享,学会总结。
3分钟。
显示出一个造反者对封建等级制度的强烈批判和大无畏精神。
在文中画出陈胜的语言,说说应读出怎样的语气?
如:①“苟富贵,无相忘。”——读出因失望而叹恨、而又有所祈愿的语气;
②“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读出自己的心志不为人知的感叹语气;
……
学生朗读,激励学生比一比,评一评谁读得更好,要说出理由,体会人物心理,并以此来品味文章的语言描写。
陈胜是一个对封建统治强烈不满,敢于反抗,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有志气,有抱负的农民起义的领袖。
讨论明确(答题示例):
“笞”“挺”“夺”“杀”这一连串的动词,准确生动地表现了激烈的格斗场面。
“攻”“收”“下”“徇”“入”“据”等一连串动词,表现了起义军势如破竹的强大威力。
谈这节课的收获与体会。
为下文的学习做铺垫。
间接原因是“天下苦秦久已”,这也是起义的根本原因。
“天下苦秦久已”指出人民与统治阶级矛盾激化之深,显示了起义的正义性、必然性。指出项燕、扶苏在人民心中的位置,可假借他们的名义,发动起义,就可以一呼百应。这都是起义的有利条件。从中看出陈胜的政治远见。
问卜、念鬼、鱼腹藏书、篝火狐鸣,利用人们的迷信思想制造舆论,树立威信,为起义奠定了思想基础。从中看出他们的斗争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