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12课大一统的汉朝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上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七年级历史上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物质基础: 汉初统治者恢复经济
的措施及文景之治
汉武帝雄才大略,善 主观条件: 于用人
四.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功过
秦始皇
辩一辩:秦始皇与汉武
帝在我国历史上谁的功劳 大?(提示:秦始皇和汉武帝在历
史上都是有功又有过的)
历史事件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和
要把人物和事件放在当时的 历史条件下,用一分为二的、 全面的观点评价,同时还要 分析那是主要的那是次要的
“热身运动”
秦朝开始于哪一年?是哪一年结束
的?算一算秦王朝共存在了多少年? 项羽和刘邦争权夺利的战争史称 为什么? 西汉是哪年建立的?由谁建立的?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学习目标 :
了解文景之治
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
史实 评价汉武帝
自主学习
一、文景之治
1.休养生息政策: 原因: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2.文景之治 措施: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
材料二 汉文帝非常注意节俭,并以身作则。他穿的衣服比 较粗糙。一次,文帝想建一座露台,经计算要花费大量的钱。 他说:“这些钱相当于中等百姓十户的家产,我继承先帝的 宫室,还感到惭愧,为什么还要建造露台呢?” 阅读材料回答: (1)秦朝的统治者与汉文帝的做法有什么不同? (2)你能说出秦亡汉兴的原因吗?
一.“文景之治”
1.汉初社会经济情况:
牛车
4.历史上把文帝和景帝统治 时期的太平盛世景象称为--
“文景之治”
历史意义: “文景之治”使西汉初的社会经济 得到了恢复发展,奠定了汉代民富国强 的雄厚基础,使中国出现第一盛世局 面.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大一统:

历史七上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历史七上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造纸术
汉朝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使得纸张的质量更好、更便宜,逐渐取代了简牍和缣帛,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汉朝的科技发展
文学
01
汉朝时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如《史记》、《汉书》等,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为后世研究汉朝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
音乐与舞蹈
02
汉朝时期,音乐和舞蹈艺术取得了很大发展。如汉乐府的设立,搜集和整理了大量民间音乐作品,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音乐资源。
社会结构
汉朝时期,中国社会结构逐渐形成以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为主的二元结构,对中国社会形态产生了深远影响。
汉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汉朝时期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贸易的繁荣,加强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世界贸易
科技文化
宗教思想
汉朝的科技文化成果如造纸术、火药等传播至西方,对世界科技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汉朝重视法治,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制度,规范社会秩序和政府行为。
历史七上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续)
01
02
03
04
汉朝的政治制度与治理体系
02
汉朝的经济与社会
汉朝的经济繁荣
农业发展
汉朝时期,农业经济繁荣,铁犁牛耕普及,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增加了粮食产量。
手工业进步
汉朝手工业技术不断创新,丝绸、陶瓷、冶炼等产业取得显著成就。丝绸之路的开通更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道家思想
汉朝时期,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道教也在民间逐渐兴起,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
汉朝的哲学思想与宗教信仰
04
汉朝的影响与历史地位
政治制度
汉朝确立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如郡县制、官僚制度等,为后世历代王朝提供了借鉴。

初一历史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初一历史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基础。
汉朝时期的经济、文化、科技发 展为中国历史上的繁荣时期,对
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THANK YOU
感谢聆听
01
02
03
豪门贵族的崛起
汉朝时期,豪门贵族逐渐 崛起,掌握了大量土地和 财富。
农民阶级的地位
农民阶级是汉朝社会的主 体,承担着主要的生产任 务,但生活较为贫困。
商人阶级的地位
汉朝时期的商人阶级逐渐 崛起,对经济社会发展起 到了推动作用。
04
汉朝的文化与科技
儒学的发展与影响
儒学在汉朝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成为官方推崇的学术思想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设立太学,以儒学经典为主要教 材,培养官吏和学者。
征辟制度
皇帝或中央政府直接征召有名望的人 士担任官职的制度
03
汉朝的经济与社会
农业的发展
80%
铁犁牛耕的普及
汉朝时期,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 逐渐普及,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 率。
100%
水利工程的修建
汉朝政府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如 灌溉渠道的修建和维护,保障了 农业生产的稳定。
80%
农作物的多样化
汉朝时期,农作物种类增多,如 稻、麦、粟等,丰富了人们的饮 食来源。
手工业与商业的繁荣
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汉朝时期,手工业技术不断进 步,如冶铁、纺织、制陶等, 产品品质和产量均得到提升。
商业都市的出现
汉朝出现了以长安、洛阳等城 市为中心的商业都市,促进了 商品流通和贸易发展。
货币与度量衡的统一
汉朝政府统一了货币和度量衡 制度,为商业活动提供了便利 和规范。
社会阶层与阶级关系
太尉
最高军事长官,负责全国军事事务
三公九卿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外戚宦官专权
皇帝
即位年龄
和帝
10岁
殇帝
1岁
安帝
13岁
顺帝
11岁
Hale Waihona Puke 冲帝2岁质帝8岁
桓帝
15岁
灵帝
12岁
少帝
17岁
献帝
9岁
东汉和帝以下各帝即位年龄
你能发现此表中的问题吗?这个问题会导致什么后果?
如果你是刘邦,面对经济萧条,国家贫困的形势,你会怎么做?
汉高祖
措施: ①吸取秦亡的教训, ②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 ③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文帝景帝的统治时期出现了怎样的局面?被称为什么?
汉景帝
汉文帝
措施: ①重视农业 ②提倡节俭 ③以德化民
海内安宁,家给人足。 ——《资治通鉴》 “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 ——《汉书·食货志》
汉初: 民失作业,而大饱饥 谨。……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汉 初 国 家 贫 困
文景之治 民富国强
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
雄才大略
请说说你所知道的汉武帝的事情!
刚即位时,汉武帝就面临着严重的考验:
大一统: 就是中央加强对政治 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 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 权的政治局面.
为什么汉武帝时西汉能达到鼎盛时期?
物质基础: 主观条件:
汉初统治者恢复经济的措施及文景之治 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东汉的统治: 阅读了解: 1、东汉建立的时间、开国皇帝、都城? 2、东汉初期的统治称为? 3、中期以后的统治局面? 4、东汉末年爆发什么?东汉政权怎样?
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一种怎样的经济形势?

七年级初中历史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七年级初中历史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01知识管理知识点1“推恩令”的实施原因:西汉初,________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

地方上的________也发展起来,兼并土地,横行乡里,与官府分庭抗礼。

这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措施:汉武帝采纳________的“________”建议,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________制定封号。

这样,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

其他措施:汉武帝还建立________制度,监视13个州部内的________、________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

作用:通过这些措施,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知识点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背景:西汉初,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很弱,统治者奉行“________”的政策,许多士人四处游说,依附诸侯王,对抗朝廷。

措施:汉武帝接受董仲舒“________,________”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________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在长安兴办________,以儒家的《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儒士也进入各级政权机构。

影响:从此,________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知识点3盐铁专卖目的: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

措施:汉武帝把________收归中央,统一铸造________。

还在全国各地设________,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________。

作用:这些措施,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________基础。

知识点4北击匈奴背景:秦末汉初,蒙古高原的匈奴族在首领________的率领下统一了蒙古高原,并不断南下袭扰。

汉初由于国力疲弱,不得不对匈奴实行“________”。

概况:________组建强大的骑兵队伍反击匈奴,在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后地区后,汉军继续北上出击匈奴。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监察制度
汉朝设立了御史大夫、御史中丞等官员,负责监督和检查各 级官员的行为。此外,汉朝还通过派遣使者巡行、设立监郡 官等方式,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监察和管理。这些监察制度有 助于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公正。
03 汉朝的经济与社会
农业的发展与土地制度
01
02
03
铁犁牛耕的普及
汉朝时期,铁犁牛耕的耕 作方式逐渐普及,提高了 农业生产的效率。
随着社会阶层的分化,阶级矛盾逐渐激化。 农民起义和豪门贵族之间的争斗时有发生, 对汉朝的社会稳定和政治统治造成了威胁。
农民阶级的分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阶级内部出 现了分化,一部分农民通过努力逐渐富 裕起来,而另一部分农民则陷入贫困。
04 汉朝的文化与科技
儒学的发展与影响
01
02
03
04
儒学在汉朝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和发展,成为官方学说和主流
意识形态。
汉朝的儒学在继承先秦儒学的 基础上,注入了新的思想元素 ,形成了独特的汉儒学派。
汉儒学派强调"仁义礼智信"等 核心价值观,对维护社会秩序 和道德伦理起到了重要作用。
儒学的影响不仅局限于汉朝, 还深远地影响了后世中国乃至 东亚地区的文化、教育和政治
制度。
文学艺术的繁荣
汉朝时期,文学艺术取得了巨大的成 就。
战争与反击
随着汉朝国力的增强,汉武帝时 期开始对匈奴采取主动进攻的策 略,通过多次战争,成功削弱了 匈奴的势力。
对西域的经营与丝绸之路
开拓西域
汉朝通过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拓了 通往中亚、西亚的交通路线,加强了 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丝绸之路的繁荣
随着汉朝与西域的交往加深,丝绸之 路逐渐繁荣起来,成为连接东西方的 重要贸易通道。

精品教案七年级历史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精品教案七年级历史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精品教案七年级历史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教案:七年级历史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汉朝的建立、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汉朝的繁荣与灭亡。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汉朝的历史背景、建立过程以及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同时掌握汉朝的繁荣与灭亡的原因。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汉朝的建立过程,知道汉朝的历史背景。

2. 掌握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理解其对汉朝的影响。

3. 了解汉朝的繁荣与灭亡,分析其原因。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汉朝的建立过程,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

难点:汉朝的繁荣与灭亡的原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历史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回顾秦朝的灭亡,引发学生对汉朝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讲解汉朝的建立过程,包括刘邦建立汉朝、汉朝的统治范围等内容。

(2)讲解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包括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开通丝绸之路等内容。

3. 例题讲解:通过示例题目,让学生理解汉朝的统治特点,如:“汉朝与秦朝在统治方式上有哪些不同?”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选择题或填空题,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如:“汉朝的建立者是谁?”“汉武帝在位期间,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汉朝的繁荣与灭亡的原因,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6. 知识拓展:通过多媒体展示汉朝时期的文物、古迹等图片,让学生感受汉朝的文化底蕴。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汉朝的建立、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汉朝的繁荣与灭亡。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汉朝的建立过程是怎样的?(2)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实现大一统?(3)汉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2. 答案:(1)汉朝的建立过程:刘邦建立汉朝,统治范围包括中原地区,实行郡县制。

(2)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开通丝绸之路,促进经济发展。

(3)汉朝灭亡的原因:内忧外患,内部腐败,外部受到匈奴等民族侵扰。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汉朝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汉朝
思想方面:思想的不统一,
不利于中央集权
政治上:推恩令---削弱诸侯国的势力(主父偃)
诸侯 中央
诸侯 中央
汉武帝的大一统
1、政治: 允许诸王将封地分给子弟 建立较小的侯国(主父偃)
2、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3、经济:
4、军事:
历史小常识
•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 纲,夫为妻纲”;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历史鉴证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jǐn]。·····人相 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 (chún sì), 而将相或乘车。
——《汉书》
译文: 人民失去农作之业,从而发生大饥荒……人们
互相残杀啃食,死的人超过了一半。皇帝出行都不 能乘坐到毛色相同的四匹马拉的马车,而高级将领 与文官只能坐牛车出行了。
2、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建立太学
3、经济: 4、军事:
汉武帝的大一统
1、政治:允许诸王将封地分给子弟
建立较小的侯国(主父偃)
2、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建立太学
3、经济: 13课 4、军事: 14课
时空隧道
王莽
建权

元 前
9 25
余秋雨大师曾经说过:“我是 汉族,我讲汉话,我写汉字,这是 因为我们曾经有过一个伟大的王朝 ---汉朝!
诊断一: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 千乘万乘,和天子一样威风。 他还自制弓箭数十万,府库的 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政治方面:诸侯国势力强大
严重威胁到中央
诊断二:西汉初年,诸子百家的各 派人物还很活跃。诸王门下聚集许 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 责中央,对中央集权很不利。

七年级人教版历史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七年级人教版历史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小结
推恩令
/背景: 大,威胁皇权的问题
作用:削弱诸侯国势力,加强 皇权,巩固汉朝统治
深圳市罗湖外语学校初中部黄子桐
汉高祖:
分封子弟与功臣
500万
汉武帝
如何解决诸侯国势力膨胀

“推恩令”的内容
〃私恩”,把自己的土地分封给嫡长子之外的其他 子弟建立侯国,侯国不受王国统辖,而直属于郡管 辖,听命于朝廷,
主父偃
皇帝
中 央 统 辖 的 郡
—►侯侯侯


诸侯王 诸侯王


AA 侯侯侯—
“推恩令”的作用
推恩令大大削弱诸侯王势力,解除诸侯国对中 央 政权的威胁,加强皇权,巩固国家的统一。
w 学习目标爹
□ 了解"推恩令”实施的历史背景
□掌握"推恩令〃历史作用
“推恩令”出现的历史背景
西汉前期形势
西汉初期中央政府 直掩统治的地区 £新
n 及其找H 汉 帝时候
反贩的
汉离祖:
密分封子弟与功臣 造成的 隐患:诸侯王的势 力形成了 对中央的威胁
“推恩令”出现的历史背景
西汉前期形势
西汉初期中央政府 直接统治的地区 语 王国及其统治地区 汉畏帝时候反叛的

第12课 大一统及汉朝 备课资料(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12课 大一统及汉朝 备课资料(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备课资料(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一、教材正文文景之治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到处一片荒凉景象。

那时牲畜奇缺,皇帝的马车都配不上毛色一样的四匹马,将相有的只能乘牛车。

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文帝、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解百官关心农桑。

每年春耕时,他们亲自下地耕作,给百姓做榜样。

他们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

文帝在位二十多年,宫室、园林没有什么增加。

他修建自己的陵墓,要求从简,不许用金银等装饰,只能用陶瓦。

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稳定,百姓富裕起来。

到景帝后期,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

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

汉武帝的大一统汉武帝雄才大略,他在位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那时候,汉初分封的诸侯国,还有相当的势力。

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骑,和天子一样威风。

他还自造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梁王要求将部分封地分给其弟,武帝立即批准。

从此诸侯国越分越小。

武帝还找借口,一次就削去当时约半数的侯国。

西汉初年,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跃。

诸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对中央集权很不利。

汉武帝为改变这种局面,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派学说的读书人,均受到排斥。

武帝还大力推行儒家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

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以儒家的五经为主要教材,不学习其他各派的学说。

武帝时候,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鼎盛时期。

二、资料补充1、汉高祖与大臣谈战胜项羽的原因《史记·高祖纪》:“(汉高祖五年五月)高祖置酒洛阳南宫。

七上12大一统的汉朝

七上12大一统的汉朝

七上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年级:七年级教师:王长菠课标要求: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

新课标要求:了解“文景之治”,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课标与教材的关系:如何在统一国家建立的背景上“评价”古代帝王?历史人物评价历来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点,它与历史承担的提高社会意识、普及道德观念的任务是一致的。

《标准》把它列为“运用层次”是有道理的。

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顺应了统一国家建立的历史潮流,是符合历史发展的方向的,因而这个评价基本上是肯定的。

但需要指出的是,评价历史人物不应仅仅停留在这样一个方向上,人物是复杂的,他的历史活动是丰富多样的,对历史的作用不是单纯的。

因此,除了在历史发展潮流的主流之外,还应考虑通过其他方面对历史人物进行全面认识和评价。

教学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教学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学情分析:阅读能力是学习历史的基本功,阅读能力的培养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

通过三段史料的投影,旨在使学生接触几段简短易懂的古文史料,帮助学生读懂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加深对有关课文的理解。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汉初统治者的措施、文景之治的含义、汉武帝大一统在政治思想上采取的措施、光武帝时出现的“光武中兴”的局面。

通过学生对汉初经济发展状况,文帝景帝时采取措施等历史剧的表演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认知事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影像资料解决武帝实行分封诸侯的背景原因的解释。

通过画图的形式解决学生对武帝分封诸侯过程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汉初高祖、文帝、景帝时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原因措施结果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成由俭败由奢”的道理。

创新支点:对于重难点我采用了问题探究法、讨论法和合作学习法,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主动参与、大胆质疑、创新的思维,使学生的智能和认识水平都得到发展。

教学方法与媒体:使用多媒体课件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师启发、设置问题、总结评价下让学生参与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学习,以。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B. 他们在历史上都是有功也有过,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东汉的统治
1、西汉的灭亡
西汉后期,朝政腐朽,土地兼并日益严 重,社会动荡不安。公元__9_年,外戚王莽夺 取政权,西汉灭亡。
三、东汉的统治
2、东汉的建立
公元_9__年,西汉灭亡。
公元_2_5_年,刘__秀__称帝, 定都洛__阳_,史称东__汉__。 刘秀就是光__武_帝_。
注意:汉武帝推崇的“儒术”,已不完全是孔孟所 提倡的儒家思想,而是经过董仲舒改造过的儒家思 想,我们称之为“新儒学”。它以儒家思想为主, 杂以阴阳五行及法家道家思想的某些成分,即所谓 的“霸(法家)王(儒家)道(道家)杂之”。
(3)经济上:(见教材第13课74页)
①措施: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统一铸造五铢钱。 ②作用:抑制了大商人牟取暴利,大大增加了中央 的财政收入,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学习目标:
1.了解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

2.掌握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
3.初步尝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
4.使学生认识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 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 面,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课主要学习内容
一 文景之治 二 汉武帝的大一统 三 东汉的统治
历史规律总结:
文景之治(西汉文帝景帝时期) 光武中兴(东汉光武帝时期) 贞观之治(唐代唐太宗时期) 开元盛世(唐代唐玄宗前期) 康乾盛世(清代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时期)
我国历史上盛世的基本特点:
1.政治上:清明,有效
2.经济上:社会经济发展
3.思想文化上:繁荣 4.民族上:民族关系融洽 5.外交上:对外交往频繁

七年级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七年级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汉武帝为达到“独尊儒术”的目 的,采取了那些措施? 在长安设立太学,以五经为教 材,大力推行儒家教育。
《诗》、《书》、《礼》、《易》、《春秋》 五经:
你认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好不好?(提示:从正反两方面来考虑)
进步性:
当时思想上的大一统适应了政治上的大一统 的需要,有利于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巩固。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皇帝 即位年龄
和帝
殇帝 安帝
10岁
1岁 13岁
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少帝
11岁
2岁 8岁 15岁 12岁 17岁
东汉中期以后,皇帝即位时 的年纪很小,这样权力往往落在 母亲或妻子的亲戚(外戚)手中。 皇帝长大后,不甘心权力旁落, 又依靠身边最亲近的人宦官(太 监)夺回权力。这就造成了东汉 中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政 治特点。
接受董仲舒建议:“罢 黜百家,独尊儒术” 在长安设立太学,以儒家 的五经为教材 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使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
军事 北筑长城抵御匈奴,南
统一东南、岭南。修灵 渠
西汉
东汉
前202-9年
25-220年
西汉与东汉,统称为汉朝。都由刘氏所统治。 但在西汉与东汉之间权力一度落入外戚王莽手 里。西汉的都城在长安(今天的西安),东汉 的都城在洛阳,东汉的建立者是刘秀。
汉初经济萧 条,国家贫困的 荒凉景象是怎样 造成的?
的赋 一 战税 、 乱、 秦 刑的 法暴 )政 二( 、徭 长役 期、
经济萧条贫困 休养生息 吸取秦亡教训
汉 高 祖
①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 和赋税负担 ②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汉 文 帝
汉 景 帝
想一想:文帝、景帝时又采 取哪些措施恢复和发展经济?

七年级历史第12课

七年级历史第12课

课堂小结
文景之治


削弱诸侯国
汉武帝 大一统
加强中央集权
独尊儒术
建立时间、地点 外戚宦官专权
西 汉 公元前202年
东 汉 公元9年 公元25年
轻松闯二关
析一析
你能做对吗
1、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
A、诸子百家 C、法家和墨家
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D、道家和兵家
2、我国古代最高学府太学最早出现于( )
加 强
越分越小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太学 权
3、意 义: 实现了大一统,
开创中国封建时代第一个盛世局面
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 一种怎样的经济形势?
阅读材料
人相食,死者过半…… 自天子不能具醇驷, 而将相或乘牛车。
荒凉、凋敝 贫困
汉初荒凉、凋敝、贫困的景象 又是由于什么造成的?
秦朝的暴政 秦末的战争
献帝 9岁
这副图反映了 什么问题?
辩一辩:秦始皇与汉武
帝在我国历史上谁的功劳 大?(提示:秦始皇和汉武帝在历
史上都是有功又有过的)
➢功劳: 秦始皇
政治上:1.灭六国,统一全国 2.建立我国一整套封建专制集权制度
经济上:1.统一度量衡 2.统一货币
文化上:统一文字 军事上:1.派兵出击匈奴,修筑长城 2.派兵攻打越族,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过错:
统治残暴,赋税沉重,兵役繁重,焚书坑儒
汉武帝
功劳:
政治上:削弱诸侯势力,实现高度的中央集权制 经济上:兴修水利 文化上:在长安兴办太学,郡国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 教育系统 军事上:打败匈奴,开辟通往西域的商路,扩大疆域
过错:

人教版(新)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共22张PPT).ppt

人教版(新)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共22张PPT).ppt

第三学习主题 第3课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教学目标
一、文景之治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三、东汉的统治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一、文景之治 第三学习主题 第3课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一 种怎样的经济形势?
经济萧条,到处 一片荒凉景象。
第三学习主题 第3课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汉初经济萧条,
第第1三2学课习主题大第一3课统汉的武帝汉的朝文治武功
三、东汉的统治
阅读了解: 1、西汉后期以后的统治局面? 2、西汉灭亡的时间?如何灭亡的? 3、东汉建立的时间、开国皇帝、都城? 4、东汉初期的统治称为? 5、中期以后的统治局面? 6、东汉末年爆发什么?东汉政权怎样?
第三学习主题 第3课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第三学习主题 第3课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汉武帝刘彻(前156--前87年), 是西汉第五位皇帝。他七岁被立
刘彻登基大为太汉子帝,十国六岁宝登座基为,帝,到七 十岁驾崩,历五十四年,是第三
雄心勃勃,个在准位备最长一时间展的雄皇帝才。与另外 大略。他面两一位樣临即,的位汉最武又长帝的是是皇历一帝史康上种熙有和名乾的隆明 什么样的局面? 君,他继承了文景之治遗留下來
一 统
鼎盛时期,促进了国家的强 盛和民族的发展。

施 思想:罢独黜尊百儒家术,
实现了思想 上的大一统
第三第学习12主课题 第大3课一统汉武的帝汉的文朝治武功
动脑筋
董仲舒死后,汉武帝有一次经过他的 墓地,特意下马。后来把他的墓叫做“下 马陵”。武帝在那儿下马说明了什么?
说明武帝对董仲舒的怀念和敬重。
施行仁政,诸以不德在治六国艺之科孔子之术
董 仲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你认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提示:从正反两方面来考虑) 好不好?
进步性:
当时思想上的大一统适应了政治上的大一统的需 要,有利于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巩固。
局限性:
禁锢了人们的头脑,这实际上是文化专制 主义的一种表现。
三、盐铁专卖
背景:
措施:
作用:
如何评国势力, 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上:盐铁专卖 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兴办太学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钳制人民思想
1、实行“推恩令”,允许诸王将自己 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2、消减诸侯国的数目 嫡 长 子 长 子 次 子
儿 子
儿 子
儿 子
诸 侯 王
儿 子 儿 子 儿 子
作用 削弱 了诸侯国的 势力,加强 了中央对地 方的控制。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为什么采取这个措施?
儒 家 道家 家法
轻徭薄赋 仁政治国
董仲舒 罢黜百家
韩非子 顺其自然 实行法治
独尊儒术
无为而治
反对仁义
主要措施:
1、废除诸子百家的主张, 把儒家思想作为正统思想,使 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 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2、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 的《诗》《书》《礼》《易》 《春秋》(五经)作为教材
影响:使得儒学居于主导地位, 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功大于过
汉武帝时为加强中央集权都 采取了哪些措施?
汉武帝实现大一统措施:
政治上:1.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
思想上: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设太
学,以儒学经典为教材,
经济上: 1.统一铸币(五铢钱)
2.盐铁官营
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 以地,侯之!’董仲舒说上曰:“诸不在六艺之科孔 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于是上从其计。”

历史七上第12课知识点

历史七上第12课知识点

二. 汉 武 善于用人(主观) 帝 2.措施(表现 ) 的 ①政治上削弱诸侯国势力,诸侯 大 国再也无力与中央对抗(推恩令) ②思想、教育: 一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 统 作为封建文化正统思想,举办太学,
以儒家的五经作为主要教材
1.原因: ①“文景之治”奠定基础(客观 ②汉武帝雄才大略,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1.背景: 汉初出现的原因): 景 ①吸取秦亡教训 之 ②减轻人民负担 治 ③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④提倡节俭 ⑤重视“以德化民”
“文景之治”的影响: 奠定汉代民富国强的雄厚物 质基础,为汉武帝时期西汉鼎盛 局面的出现创造条件。 启示: ①重视农业生产 ②加强农业政策的扶持 ③推广先进农业生产技术
二. 2.措施(表现 ) 汉 ①政治上 武 ②思想、教育: 帝 ③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 的 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大 ④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 一 反击匈奴。 统 3.影响(意义):
1.原因:
二. 2.措施(表现 ) 汉 ①政治上 武 ②思想、教育: 帝 ③经济上 的 ④军事上 大 3.影响(意义):...... 一 (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 统 鼎盛时期)
1.原因:
1、西汉灭亡的原因: 三. 西汉存在 210 年 东 汉 的 25 刘秀 年, 建立 统 2、公元 治 东汉,定都:洛阳 。
如何评价汉武帝时“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这一措施? 答:确立儒家思想为中国封建社 会的正统思想,同时压制了其他 学派思想的发展。
秦始皇在思想上采取: 焚书坑儒 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两者目的相同:都是为了 巩固封建统治 结果不同:“焚书坑儒”没能巩固 秦朝统治,反而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促进汉武 帝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新人教版).ppt

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新人教版).ppt

政治: 颁布“推恩令” 加强了中央集权,
维护了国家统一
解除了匈奴的威 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 卫青、霍去病 军事: 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胁,开拓了西北 北伐匈奴 鼎盛局面,维护了国家 边疆
罢黜百家, 思想:独尊儒术
统一,促进了国家的强 盛和民族的发展。
实现了思想 上的大一统
历史长河
前202年
西汉(长安)
第14课
大一统的汉朝
文景之治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
东汉的兴衰
大一统: 就是中央加强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 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
阅读材料
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 一种怎样的经济形势?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 · · · 人相食, 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 而 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
法家
道家 儒家
韩非子
思想问题
思想上:采取董仲舒的建议,实 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 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 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
儒术:以儒家学说为主,又加入某些法、道 二家主张的混杂思想。
“六艺之科孔子之术”指的是哪家的学说?
思想问题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何意义?

军事方面: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遣为卫青和霍去病北击匈奴,取得“漠北 战役”的胜利,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国家的统一。
西汉疆域图
武帝时期,西汉王朝在政治、思想、经济和军 事上都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汉武帝的一系列统治措施是大一 统的鼎盛局面能够出现的关键.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因素呢?
物质基础: 汉初统治者恢复经济
C
C.中学 D.国子监
③④①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副图反映了 什么问题?
统治腐朽
1、辨识图:
下列表示西汉与东汉关系图哪一幅是正确的? 请说明理由?
西东 汉汉
西汉 东汉
西汉
东汉
前202-220年 前202-220年 前202-9年 25-220年
2、哪位皇帝在位时期,西汉处于鼎盛时期
A、汉高祖 C、汉文帝
B、汉景帝 D、汉武帝
3、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
它的主要教材是(

A、儒家经典 C、法家著作
B、道家经典 D、墨家著作
4.以下四个皇帝的在位先后顺序排列正 确的是①汉高祖 ②汉武帝③汉景帝④ 汉文帝
A.①④③② B.③④①②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①
不同之处;秦始皇的骊山陵规模巨大,汉文帝预修
陵墓,要求从简,只用陶瓦装饰。
秦陵通兵过对马比俑,可以看到:秦始皇实施的是暴政,刑罚 残酷,激起反抗;汉文帝实施的是仁政,减轻刑罚,
“以德化民”,反而促进社会的安定。秦始皇好大
喜功,徭役、兵役繁重,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汉文帝奖励农耕,减轻徭役兵役,社会经济因而得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 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 而 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
荒凉、萧条 贫困


汉初经济萧条, 战 秦
国家贫困的荒 凉景象是怎样
乱的 造暴 成政
造成的?
的、

想一想:文帝、 景帝时又采取 何政策恢复和 发展经济?
一 文景之治
(1)奖励农桑 (2)提倡节俭 (3)重视“以德化民”
西汉的诸侯国 势力真的很大,汉 武帝该怎么办呢? 真伤脑筋啊!
假如你是汉武帝身边的大臣,你 会劝汉武帝怎么做?
政治上:削弱诸侯国势力
诸侯 中央
诸侯 中央
最近比较烦,学派太多,思想 太杂乱,唧唧歪歪的,吵得 我心神不宁啊!
董 仲 舒
把那些家伙都赶 走就清净了。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 之术者,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董 家道





韩非子
儒术:以儒家学说为主,又加入某些法、 道二家主张的混杂思想。从此,它成为 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
思 想 上 罢 黜 百 家 , 独 尊 儒 术
1、背 景: 1、文景之治后的经济繁荣 2、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2、措 施
政治上:削弱诸侯国势力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到了恢复和发展。
汉文帝的霸

文景之治时的盛世景象:
“海内安宁,家给人足。” ——《资治通鉴》
“都鄙廪庾尽满,而评府价(库小余结财)。:奠定 ——了 厚《汉 物汉代 质书民基•富础食国,货强为志的汉》雄武
帝时期西汉鼎盛局面 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16岁的刘彻登基大汉帝国宝座, 雄心勃勃,准备一展雄才大略 。 你认为,他是否具备了一展雄才 大略的条件?他面临的又是一种 什么样的局面?
3、意 义:
设太学
武帝时候,西汉王朝在政治、 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 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三、东汉的统治
1、东汉的建立
公元_9__年,西汉灭亡。 公元_2_5_年,刘__秀__称帝, 定都___,洛史阳称____。 刘东汉秀就是____。光武帝
“光武中兴”
三、东汉的统治
2、外戚宦官专权
政治黑暗
状况一:P68 倒数第一段
状况二: P68末段
汉武帝刘彻(前156--前87年),是西汉第五位皇帝。他七岁 被立为太子,十六岁登基为帝,到七十岁驾崩,历五十四年, 是第三个在位最长时间的皇帝。与另外两位即位最长的皇帝 康熙和乾隆一樣,汉武帝是历史上有名的明君,他继承了文 景之治遗留下來的富強基础,即位后便励精图治,对內揽人 才、兴文教、振经济,对外伐四夷、通西域、显国威,把西 汉王朝推向极盛。这位富创造力的皇帝 曾创立多项制度及纪录, 影响延及后世逾千年.
美人泪杯中酒 天下任丈夫肩 风潇潇路漫漫 情切切意绵绵 生死盟山河恋 君与臣恩与怨
何必回头伤往事且把风流唱少年
万里江山千钧担守业更比创业难
美人泪杯中酒 天下任丈夫肩 风潇潇路漫漫 情切切意绵绵

汉十
朝 又 称
二 课

汉大
, 分 指
一 统
西的
汉汉
和 东朝ຫໍສະໝຸດ 汉)阅读材料
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 一种怎样的经济形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