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调整图形

合集下载

教师面试说课稿画图第13课调整图形

教师面试说课稿画图第13课调整图形

第9课《营救图图》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你们好!(鞠躬)(教材分析)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营救图图》,本课选自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画图单元第9课《填充颜色》。

填充颜色是画图中的重要知识,也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知识,是在学生掌握矩形、圆形等工具的基础上学习“用颜色填充”工具,为学生以后绘制出更加绚丽作品打下良好基础。

本课主要内容有打开画图,要求学生使用画图软件打开图片,填充颜色以及画气球,要求学生学会使用“椭圆工具”的不同填充模式。

(学情分析)我的授课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他们对画图软件已经有了一定的实践和体会,特别是前两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画图操作能力。

三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已经能够带着问题去探究,具备了主动学习的能力。

三年级学生也有很强的表现欲很希望得到老师和同伴的肯定和表扬。

(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本课内容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使用文件菜单中的打开命令打开已经保存的文件2、学会使用“用颜色填充工具”过程与方法1、在利用书本自学过程中,学会更换颜色盒中的颜色2、在自主练习操作中,学会选择合适的填充模式来进行画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体验探索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2、在填充颜色的过程中感受美,用工具表现美行为与创新在绘制图形的过程中创造性的使用颜色进行合理搭配(重点)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我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如下:重点:“用颜色填充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椭圆工具的三种填充模式难点:对不封闭图形填充颜色(教法学法)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重点,突破难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情境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提出问题或设计任务,学生主动参与,整个过程以“导”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学法的指导。

本节课学生采用的学法主要有自主探究法、观察法和练习法。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3课 会变的花、树、叶13-苏少版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3课 会变的花、树、叶13-苏少版

会变的花、树、叶教学内容:《会变的花、树、叶》是“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内容。

花、树、叶都是学生熟悉并喜欢的,本课以花、树、叶为载体,引领学生欣赏花、树、叶的天然姿态,学会装饰设计的基础方法,应用图案的装饰美感为花、树、叶增添人工的精彩。

本课在设计时安排的内容较多,具体教学可以视情况作适当的调整,如课时的增补,内容的删减等。

考虑到二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也可将本课教学内容分二课时完成。

学生情况: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思维力不是很强,在一节课上让他们学会装饰设计的基本方法并加以运用,就要求老师开动脑筋,围绕低幼学生形象化思维特点做文章、想办法。

不让学生感到乏味,学会多种装饰方法,还要有的放矢激发出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方式、手段:1.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给学生直观形象的感受,符合低幼儿童形象化思维的特点。

2. 教学讲解方法多样,设置有趣学习情境,让学生易于接受多种变化方法的学习,而不感到枯燥无趣。

3. 作业要给学生提供多种选择和可能,让学生更有想象力。

4. 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的,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厚。

5. 鼓励学生的个性学习,作业富有创新,各有各风格,各有其变化。

教师准备:1.教学环境:计算机、实物投影仪、教学课件,教室布置成各种花、树、叶装饰变化作品的荟萃氛围,给学生提供多种视觉参考。

2.资源准备:花、树、叶装饰变化范图、水彩笔、油画棒、炫彩棒、毛笔、水罐、水、剪刀、彩纸、胶棒等示范工具。

学生准备:水彩笔、油画棒、炫彩棒、毛笔、水罐、水、剪刀、彩纸、胶棒等。

一、情趣导入,巧妙引出课题(5分钟)今天,老师和同学们都带来了很多种花和树叶,你认得他们是什么花、什么树的叶吗?(生:拿起花和树叶自由发言,说出什么花、什么树的树叶,比较不同花卉、树木和叶子的形状、色彩和结构。

)PPT 几种花的照片和花名,几种叶子的照片和叶子名,几种树的照片和树名。

学生说唱:《一年四季花儿开》老师拈花一笑,让每个同学都拿起一朵花或一片树叶,在口中说着变变变:在心中想着自己把一朵花或一片树叶变成能够想象到的美丽图案。

三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第13课立体主义式黑白拼贴画》浙美版

三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第13课立体主义式黑白拼贴画》浙美版

三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第13课立体主义式黑白拼贴画》浙美版一. 教材分析《第13课立体主义式黑白拼贴画》是浙美版三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以立体主义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了解和掌握黑白拼贴画的基本技法。

教材以黑白两种颜色为主,通过简单的图形、线条、形状,让学生感受黑白拼贴画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践操作,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了解到黑白拼贴画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又能动手实践,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对美术课程充满了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立体主义这一艺术流派较为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和了解立体主义。

此外,学生之间的绘画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立体主义的基本特点,学会黑白拼贴画的基本技法,能够独立创作一幅立体主义式黑白拼贴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发现美、创造美。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立体主义的基本特点,掌握黑白拼贴画的基本技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黑白拼贴画技法创作出具有立体主义特点的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示范法、分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画作欣赏、实物展示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立体主义画家的作品,引导学生了解立体主义的基本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示范:讲解黑白拼贴画的基本技法,并进行现场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制作过程。

3.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所学技法,进行黑白拼贴画的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4.分组展示:学生将作品进行分组展示,互相评价、交流,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

【教学设计】《调整图形》

【教学设计】《调整图形》

调整图形■教材分析本课主要是教会学生认识“翻转与旋转”、“拉伸与扭曲”命令,并运用命令进行调整图形的操作。

本课是计算机画图模块中学习基本画图工具后,对菜单中命令的深入学习。

其中“翻转与旋转”和“拉伸与扭曲”命令为画图综合学习,为利用计算机进行绘画创作打下较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本课的学习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电脑绘画操作能力,会使用工具箱里的各种工具来进行电脑的绘画,并且有了认识菜单,和使用菜单中的命令来绘画的经历:上一节课学习了使用“编辑”菜单中的复制与粘贴命令来绘画。

本节课考虑是借班上课,我针对学生比较喜欢动画故事的特点,创设较为合理的情境,让学生多实践,多摸索,意在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并让完成任务较好的学生担任临时小组长,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及时给学生提示,引导他们有目的的学习。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图像”菜单中的“翻转与旋转”命令,“拉伸与扭曲”命令。

(2)学习并熟练掌握“翻转与旋转”和“拉伸与扭曲”图形。

(3)进一步学习“复制与粘贴”命令的使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创作,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生的自我探究和小组合作完成课堂任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学生的拓展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4.行为与创新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自我探索,创新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课时安排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图像”菜单中“翻转与旋转”和“拉伸与扭曲”命令的使用。

2.教学难点“拉伸”和“扭曲”的不同点。

■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主要采用学生喜欢的《爱探险的朵拉》故事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中始终以任务为主线,在教师示范讲解的基础上加强引导,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基础上进行融会贯通的学习。

■课前准备学生学件,教学课件,音频素材■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设计意图一、情境导入播放“青蛙回家”片段。

六下 第13课时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六下  第13课时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导学单
班级:姓名:等级:
我的学习目标:
1、我能在方格纸中按指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2、我能知道图形放大和缩小的原理:图形的大小发生变化,图形形状不发生改变。

我的学习过程:
一、学习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一)、我来说一说
“巨人”的身高与普通人的身高的比是4:1,六年级兴趣小组准备为“巨人”设计一间教室,按相同的比放大。

在教室设计中,我知道4:1是指,如果我们班教室的高是3米,“巨人”教室的高是我们班教室高的()倍,也就是()米;
我还能列举4:1的例子:()。

(二)、我来画一画
1、如果下图中的长方形表示我们教室的大小,
2、如果下图中的三角形表示“巨人”你能按4:1的比将图形放大,画出“巨人”教师用的三角尺,你能将这个三角尺按的大小吗?试一试,与同伴交流1:4缩小,画出我们用的三角尺吗?
(三)、我来试一试
右图的每个方格表示1cm2,先按要求将
图形放大或缩小,再解答问题。

将右边图形缩小,使缩小后的图形与
原图形对应线段长的比为1:3
缩小后的图形与原图形面积比是1:3吗?
(四)我来说一说
在图形放大和缩小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化,()不发生改变。

A 图形的形状B图形的大小 C 无法确定
二、我的练习我做主
1、右边哪个图形是图A按2:1放大后的图形,
哪个图形是图A按1:2的比缩小后的图形。

2、将下面长方形放大,使放大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对应线段长的比为2:1
放大后图形与原图形的面积比是2:1吗?我的课堂笔记
我的收获:(自我评价☆☆☆☆☆)我的疑惑:。

人教版(三起)(2001)三年级上册《第13课 编辑图形》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起)(2001)三年级上册《第13课 编辑图形》教学设计
1.基本操作讲解:教师演示如何在绘图软件中选择图形、改变大小、移动位置、调整颜色等基本操作。
2.实践操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在电脑上操作,编辑一个简单的图形。
3.分析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在编辑图形时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教师适时进行指导和纠正。
三、巩固练习(15分钟)
1.练习任务:给出一些简单的编辑任务,如“将一个正方形变成一个大一些的红色正方形”、“将一个三角形移动到画布的右上角并变为蓝色”等,让学生进行操作练习。
2.创意设计: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自由编辑图形,创作出独特的图形作品。
四、课堂小结(5分钟)
1.回顾总结:引导学生回顾今天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图形编辑的哪些基本操作,以及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强调重点:再次强调编辑图形时应注意的要点,如保持图形比例、准确移动等。
五、作业布置(5分钟)
1.课后练习:布置一些编辑图形的作业,让学生在家中继续练习和巩固。
难点:图形的精确对齐与组合,理解图形坐标系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活动导入:展示一些简单的图形(如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的图片,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特点。
2.提出问题:如果我们要改变这些图形的大小、位置或者颜色,应该怎么做呢?引导学生进入“编辑图形”的主题。
二、新知学习(20分钟)
人教版(三起)(2001)三年级上册《第13课编辑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基本图形的绘制、编辑和组合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Biblioteka 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图形编辑的兴趣,提高审美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基本图形的编辑操作,如移动、旋转、缩放等。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信息技术第13课+变换图形(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信息技术第13课+变换图形(教案)

变换图形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图形的基本变换,包括平移、旋转和翻折的概念及操作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画图软件进行图形变换的实践能力。

3.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通过图形变换创作新的图形作品。

4.引导学生理解图形变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用性认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图形变换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

运用画图软件进行图形变换的实践操作。

教学难点:理解图形变换过程中的空间关系变化。

培养学生独立操作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画图软件(如Windows画图工具)投影仪或电子白板图形变换示例图片学生练习用的图形素材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日常生活中的图形变换实例,如旋转的风车、平移的滑梯、翻折的纸飞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学生:“你们能发现这些图形是怎么变化的吗?”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图形变换的概念。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在电脑上进行这些神奇的图形变换。

”(二)新课讲解1. 认识图形变换的基本操作(1)平移:教师首先解释平移的概念,即图形在水平或垂直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而不改变其形状和大小。

接着,教师演示如何使用画图软件的移动工具进行平移操作,并指导学生注意观察图形移动的方向和距离。

(2)旋转:教师介绍旋转的概念,即图形绕某一点旋转一定角度。

然后,教师演示如何使用画图软件的旋转工具进行旋转操作,引导学生观察旋转中心点和旋转角度对图形变换的影响。

(3)翻折:教师解释翻折的概念,即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

教师演示如何使用画图软件的翻折工具进行水平或垂直翻折操作,并让学生观察翻折后图形的对称性和美感。

2. 实践操作:图形变换大挑战(1)教师给出一个简单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要求学生使用画图软件依次进行平移、旋转和翻折操作,形成一个新的图形。

(2)学生尝试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错误操作,并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和交流操作方法。

(3)请几位学生上台演示自己的操作步骤和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讨论,共同总结图形变换的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江苏省义务教育小学信息技术教材(苏科版)目录

江苏省义务教育小学信息技术教材(苏科版)目录

江苏省义务教育小学信息技术教材(苏科版)目录江苏省义务教育小学信息技术教材(苏科版)目录上册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第2课认识计算机第3课七巧板游戏第4课“我的电脑”窗口第5课认识键盘第6课键盘输入第7课初识画图第8课画圆第9课填充颜色第10课画矩形第11课画线第12课修改图形第13课画多边形第14课复制与粘贴第15课调整图形第16课添加文字第17课遨游因特网第18课网络文明小公民第19课便捷访问网站第20课下载图片第21课浏览图片第22课下载文字第23课下载网页第24课下载和安装软件第25课欣赏MP3音乐第26课复制声音第27课编辑声音第28课播放影音文件第29课文件大管家第30课共享资源下册第1课认识Word 第2课输入文字第3课修改文字第4课修饰文章第5课制作课程表第6课插入图片第7课美化文章第8课设置版面第9课申请电子邮箱第10课收发电子邮件第11课漂亮的电子邮件第12课添加附件第13课管理邮箱第14课走进论坛第15课发贴与回贴第16课上传附件第17课建立个人博客第18课装饰个人博客第19课充实个人博客第20课管理个人博客第21课走进PowerPoint第22课编辑演示文稿第23课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第24课设置幻灯片背景第25课调整幻灯片第26课插入影片和声音第27课幻灯片链接第28课设置动画效果第29课保护珍稀动物第30课了解历史展望未来选修第1课认识LOGO 第2课画楼梯第3课画虚线第4课画正多边形第5课画星星第6课画风车第7课彩色世界第8课画组合图形第9课定义过程第10课保存和调用过程式第11课过程的编辑第12课认识机器人第13课机器人的组成第14课学生机器人第15课传感器第16课学生机器人平台第17课学生机器人行走第18课学生机器人跳舞第19课学生机器人比赛第20课搭建机器人。

人教版信息技术三上第13课图像大变形word教案

人教版信息技术三上第13课图像大变形word教案

第七课图像的变形教学目标一、学会图形的翻转和旋转,通过学会那个知识点,画出较漂亮的图。

二、学会图形的拉伸和扭曲。

教学任务图的翻转和旋转。

教学方式任务驱动教学重点、难点图的翻转和旋转教学进程一、教学引入(5分钟)一、讲解上节课学生的作业,点评学生的作品。

二、如何复制图形二、新课:(15分钟)A、翻转和旋转的操作方式:第一步:用选择工具选定画好的半只蝴蝶;第二步:单击菜单【编辑】-【复制】,再单击菜单【编辑】-【粘贴】,一模一样的另一半就复制出来了;第三步:单击菜单【图像】-【翻转/旋转】,在对话框当选择“水平翻转”后【确信】;B、图形的拉伸和扭曲下图中的树木形状一样,但大小不一样,且树木的倒影有一点扭曲。

能够依照如下步骤绘画:第一步:先画一颗小树,然后通过复制粘贴画出一片树林。

再画一片水。

第二步:画树的倒影。

选定小树林,然后复制、粘贴,将它翻转过来,再把小树林“拖”到水中。

水中倒影总会和实物有些误差。

为了使画面更真实些,能够将水中“小树林”的倒影再拉一拉、扭一扭!第三步:单击菜单【图像】-【拉伸/扭曲】,在对话框中输入数值后【确信】。

一、谈谈如何将一颗树变成一片树林?请同窗示范:a、选定图形b、单击菜单“编辑”-“复制”或按快捷键Ctrl+C c、单击菜单“编辑”-“粘贴”或按快捷键Ctrl+V d、选择透明成效,并拖到适合位置即可。

二、学生练习复制操作。

小技术:删除的新方式:选定一个区域后,按键盘上的Delete键能够将它清除。

3、先画一棵小树,点击工具栏中的“选定",按住左键选定一棵小树,复制--粘贴,变成二棵树,再重复操作变成多棵小树。

4、再将多棵小树选定,复制--粘贴,垂直反转,取得倒影。

五、谈谈如何放大或缩小图片?请同窗示范:a、选定小树,在虚线框上有8个尺寸控点。

b、鼠标移动到操纵点上,当鼠标形状转变成双向箭头时,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可改变树的大小。

六、试将一棵树变成一片树林。

《调整图形》

《调整图形》

《调整图形》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复制与粘贴图形》这节的后续学习内容,学生已经掌握通过复制、粘贴命令进行基本的图形操作。

本课依托前一节内容,要求学生掌握使用翻转、旋转、拉伸与扭曲这四个命令调整图形的技能,技能学习本身有一定的难度,如果从纯粹的技术角度教学更容易造成学生的枯燥感。

因此在教学设计时,着重考虑突出教学内容的情境设定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尝试将游戏引入教学,利用“大鱼吃小鱼”这一游戏进行情境导入,知识点铺陈以及目标激励,并在拓展练习环节充分利用,尝试让学生在游戏中得到锻炼与学习。

二、教学对象分析本课教学对象为三年级学生,学生在之前的画图软件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画图技法,有较熟练的操作技能。

由于年龄特点,学生比较的活泼,对于纯技能操作的兴趣不能持久,因此需要不断抛出有吸引力的问题与目标,让学生紧跟教学节奏,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完成学习任务。

活动反思七、教学反思作为一个有一定操作难度的教学内容,如果仅仅枯燥的操作、演示、练习三步曲式的教学会很难调动学生兴趣,学习也会成为简单的说明书操作课。

我通过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在保证知识点教学的基础上,用玩游戏、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紧随我的节奏,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下完成了整节课的学习。

同时,通过板书图示的出示,将操作要点、难点加以明确呈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在本课的教学中,将游戏引入课堂是我的一次尝试,也是自认为较有新意之处。

无论是复习引入,还是新知学习,以及游戏式练习,都依托了“大鱼吃小鱼”这个游戏。

其中学生利用“画图”软件进行“大鱼吃小鱼”游戏是我的一个突发奇想,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对于学生的操作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游戏前特别加入了游戏规则说明与实际操作演示的环节,以帮助学生顺利开展游戏。

同时由整节课的教学在一个“大鱼吃小鱼”的游戏故事中展开与完成,因此教学的每一环节都能做到承上启下,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整体感与。

优品课件之第13课 图像大变形”

优品课件之第13课 图像大变形”

第13课图像大变形”・能灵活运用“翻转”、“旋转”、“拉伸”、“扭曲”、“反色”等工具变化图形【教学内容】・翻转和旋转图形・拉伸和扭曲图形【教学准备】・鲸鱼和小鱼的图片文件拷贝到学生机・变形鲸鱼图片拷贝到学生机【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本课是图形编辑的高级应用,教材通过实例讲解,介绍了如何翻转/旋转、拉伸/扭曲图形、反色图形。

学生已经学习了画图的基本知识,因此本课的操作对学生来说容易掌握,但是学生不一定能顺利体会翻转、旋转、拉伸、扭曲图形的应用场合。

因此本课教学建议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应用情景中熟悉基本工具的操作方法,并学会自主创作的方法。

反色操作涉及三色原理,而且应用机会较少,可以作为拓展内容。

【教学重难点】重点:变化图形跟编辑图形一样,必须先选定图形难点:图形的拉伸和扭曲【教学方法和手段】创设情境,综合运用自主创作和实践练习的方法,让学生熟悉基本工具的操作方法,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创作。

【教学过程】一、学习图形的翻转/旋转师(出示图片):鲸鱼在海里寻找食物,可是它没有发觉小鱼就在它后面呢。

同学们能不能帮助他,让它能饱餐一顿呢?(学生自由交流发言,并尝试操作。

)师:同学们真聪明!把小鱼移动到鲸鱼的前面,就可以让鲸鱼发现前面的小鱼了。

可是小鱼明明看见了前面有鲸鱼,怎么会自己跑到鲸鱼的前面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小鱼不动,鲸鱼自己回过头来。

怎么做呢?(教师演示操作步骤)第1步:单击工具箱中的“选定”工具,选择鲸鱼图形。

第2步:单击菜单栏中的“图像”菜单,选择“翻转/旋转”命令,打开“翻转/旋转”的对话框。

第3步:单击对话框中的“水平翻转”选项,单击“确定”。

(学生练习)师:眼看小鱼就要被鲸鱼吃了,小鱼怎么办呢?(学生回答:转身逃跑)(学生以小鱼为选定对象,练习“翻转”命令的操作)师:刚才我们对小鱼和鲸鱼应用了“水平翻转”,现在请同学们看看除了水平翻转,还有别的吗?试试看!(学生尝试各种翻转,教师强调在应用翻转前必须先选定要翻转的对象。

《第13课 巧用“仙女棒”》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三年级下册

《第13课 巧用“仙女棒”》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三年级下册

《巧用“仙女棒”》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仙女棒”软件的基本操作,如鼠标控制、颜色选择、画笔大小调整等。

2. 培养学生利用“仙女棒”进行图形绘制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3. 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作业内容1. 绘制一幅以“春天”为主题的图画,要求包含花朵、树木、蝴蝶、小鸟等元素。

2. 作业时间为两天,每天至少用30分钟进行绘画。

3. 在作业过程中,学生需使用“仙女棒”软件,并根据软件提示进行操作。

4. 作业完成后,学生需提交一张电子版的图画作品,以便教师进行批改和评价。

三、作业要求1. 图画内容应符合作业主题,要求有创意,体现春天的气息。

2. 作业提交时,需注明所使用的软件名称和版本。

3. 提交的图画作品应清晰、整洁,符合电子版文件的要求。

4. 学生应认真按照软件操作提示进行绘画,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作品质量下降。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图画作品的创意、色彩搭配、线条流畅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2. 评价标准将根据班级整体水平而定,力求公平公正。

3. 评价结果将以分数或等级形式呈现,优秀作品将予以展示和表扬。

4. 学生可多次提交作业,直到达到教师要求为止。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可随时向教师咨询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教师将尽力提供帮助和指导。

2. 学生可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提高绘画水平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3. 作业完成后,学生可向教师反馈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改进教学。

具体实施步骤:第一步:布置作业,说明作业要求和评分标准。

第二步: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完成作业,并随时向教师咨询问题。

第三步:提交作业后,教师进行批改和评价,并将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表扬。

第四步:收集学生反馈意见,总结教学经验,为下一轮教学做准备。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能够掌握“仙女棒”软件的基本操作,提高绘画水平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激发他们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

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调整图形》教学公开课教学设计和反思(有配套课件)

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调整图形》教学公开课教学设计和反思(有配套课件)

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调整图形》教学公开课教学设计和反思(有配套课件)教学设计:13.调整图形作者:秦晓君|来源:张家港市金港中心小学一、教学内容:调整图形二、教材分析:本课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对图形进行翻转/旋转以及拉伸/扭曲的方法。

熟练应用在图形的复制、移动。

在对图形进行变形的操作过程,掌握图形操作的基本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和团结协作的意识。

三、学情分析:这节课是三年级下半学期的一课,三年级的孩子学习信息技术已经一个学期的时间了,在前面的课程里,对画图软件的基本功能有了一定掌握,学生对画图软件也有一定的兴趣。

“翻转/旋转”以及“拉升/扭曲”相对于前面的画图软件中工具的教学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要求学生完全理解这两个命令中的一些理论性的知识是不太可能的。

这节课只要学生能够会使用并基本恰当的使用这两个命令即可。

四、教学目标要求:1.知识与技能(1)复习“编辑”菜单中“复制”、“粘贴”命令的使用。

(2)认识“图像”菜单中的“翻转/旋转”命令、“拉伸/扭曲”命令。

(3)学习“翻转/旋转”和“拉伸/扭曲”图形。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创作,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将所学信息技术运用到生活中。

4.行为与创新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感受作品创作的乐趣。

五、教学重点:“图像”菜单中“翻转与旋转”和“拉伸与扭曲”命令的使用。

六、教学难点:“拉伸”和“扭曲”的不同点。

七、教学准备:图片素材学件八、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一定都喜欢看动画片吧?你们都喜欢哪些卡通人物呢?哎呀,有这么多卡通人物呀!那,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你们认识它吗?对了,它就是动画片《猫和老鼠》里面的To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课调整图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学习“编辑”菜单中的“复制”、“粘贴”命令。

(2)认识“图像”菜单中“翻转/旋转”命令、“拉伸/扭曲”命令。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翻转/旋转和拉伸/扭曲图形。

(2)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创作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图像”菜单中“翻转/旋转”命令、“拉伸/扭曲”命令
2.教学难点
“拉伸”和“扭曲”的不同点
■教学方法与手段
任务驱动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演示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素材。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