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名词解释分析
经济学名词解释
-1、机会成本: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未用于其他更有利的用途所放弃的最大预期收益。
2、市场失灵:指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也即价格机制在某些领域不能起作用或不能有效起作用的情况。
3、外部性:又叫外部效应,指当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有影响时的情况。
外部性指市场交易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造成的影响。
4、市场势力:指一个经济活动者显著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
5、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由于货币供应量过多,使有支付能力的货币购买力超过商品供应量,从而引起货币不断贬值和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
6、边际效用:是指小给这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单位消费中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7、生产可能性边界:指一个经济在可获得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水平既定时所能生产的产量的各种组合。
8、竞争市场:指有许多买者和卖者,以至于每一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不足道的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条件:1)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2)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同质的3)所有的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4)信息是完全的9、需求定理(内容):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即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也就是说,任何物品价格下降,其需求量必定上升。
10、供给定理(内容):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供给量就增加;当价格下降时,供给量也减少。
换句话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某一商品的价格越低,该商品的供给量就越小;商品的价格越高,该商品的供给量就越大。
11、供求定理:指任何一种物品价格的调整都会使该物品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的定力。
换句话说,供求定理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说两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经济学名词解释大全
经济学名词解释大全经济学名词解释大全:1. 供给:指市场上生产者愿意出售的一定数量商品或服务的能力。
2. 需求:指市场上消费者愿意购买的一定数量商品或服务的能力。
3. 市场:指供求双方进行交换的地点或渠道。
4. 均衡价格:指市场上供求达到平衡时的商品或服务的价格。
5. 垄断:指市场上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供应者的情况。
6. 市场失灵:指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分配资源或产生不公平现象的情况。
7. 通货膨胀:指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情况。
8. 通货紧缩:指货币供应量减少,导致物价普遍下降的情况。
9. 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10. 通货:指在市场上充当交换媒介的货币。
11. 增长率:指在一段时间内经济规模扩大或减小的速度。
12. 失业率:指在劳动力总量中没有就业的人口所占的比例。
13. 预期效应:指决策者在做出决策时根据自己对未来的预期来行动。
14. 贸易顺差: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多于进口的情况。
15. 贸易逆差: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进口多于出口的情况。
16. 国际收支平衡: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对外经济交易的收入与支出平衡。
17. 弹性:指商品或服务的需求或供给对价格或其他因素变化的敏感程度。
18. 垄断定价:指垄断者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成本确定商品或服务的价格。
19. 成本效益分析:指对不同决策方案的成本与效益进行比较,以确定最佳选择。
20. 政府干预:指政府通过政策或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对经济活动进行调控。
21. 外部性:指经济活动对除参与者之外的人或组织产生的效益或成本。
22. 资本:指用于生产的物质或货币形式的资产。
23. 劳动力: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总量,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
24. 不完全竞争:指市场上有多个供应者或需求者,但市场力量不够强大以致无法实现完全竞争的情况。
25. 消费者剩余:指消费者愿意为商品或服务支付的最高价格与实际支付价格之间的差额。
常见经济学名词解释
常见经济学名词解释以下是50个详细的经济学名词及其解释,涵盖了从微观到宏观的广泛领域:1. 供给与需求(Supply and Demand)供给是指卖方在一定时间内愿意并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而需求是消费者愿意并能够购买的数量。
两者共同决定市场价格,供不应求时价格上升,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
2. 国内生产总值(GDP, 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总市场价值,用于反映经济规模和健康状况。
3. 通货膨胀(Inflation)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水平普遍上涨,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
持续的高通胀会削弱居民的生活水平。
4. 通货紧缩(Deflation)与通货膨胀相反,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水平普遍下降,这可能引发经济衰退,因为消费者可能会延迟购买,期待价格进一步下降。
5.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机会成本是指为选择某个选项所放弃的其他选项的最大收益。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选择A的机会成本是你为选择B所放弃的价值。
6. 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指消费者增加一单位商品或服务时获得的额外效用。
通常,随着消费的增加,边际效用会递减。
7. 边际收益(Marginal Revenue)边际收益是指企业销售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获得的额外收入。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边际收益等于价格。
8. 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指企业生产每增加一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增加的成本。
边际成本通常随产量增加而上升。
9. 需求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衡量消费者对商品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如果需求对价格变动非常敏感,需求弹性较大;如果变化不大,则需求弹性较小。
10. 供给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Supply)衡量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供给弹性较大意味着生产者能够迅速调整产量。
11. 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即使一个国家在生产所有商品上的效率都不如其他国家,它也应该专注于生产相对成本较低的商品,这样能实现全球资源的更优配置。
经济学名词解释
经济学名词解释1. 经济学 (Economics)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如何分配有限资源的科学。
它研究个人、企业和政府在资源的生产、分配和消费方面所作的决策,并揭示了经济体系的运作方式。
2. 供给 (Supply)供给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产者愿意出售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的数量取决于产品或服务的价格、生产成本、技术水平和生产者的预期利润等因素。
3. 需求 (Demand)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愿意购买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的数量取决于产品或服务的价格、个人收入、消费趋势、个人偏好以及市场情况等因素。
4. 市场 (Market)市场指的是买卖商品和服务的地方、机构或机制。
在市场中,供给者和需求者通过买卖来交换产品和服务,从而形成价格和数量的协商。
5. 垄断 (Monopoly)垄断是指市场上只有一个唯一的供应者或销售者,他们掌握着市场的全部权力。
这使得垄断者能够控制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并对市场产生影响。
6. 通货膨胀 (Inflation)通货膨胀是指一段时间内货币供应量超过实际经济需求,导致货币的购买力下降。
通货膨胀通常伴随着物价上涨,对经济活动和消费者行为产生重大影响。
7. 货币政策 (Monetary Policy)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旨在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以影响经济总体表现和稳定物价。
货币政策可以通过调整利率、做市操作和定向准备金等手段来实施。
8. 贸易 (Trade)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购买和出售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贸易可以促进国际间资源的配置和经济增长,并且有助于加强国际间的经济合作与互动。
9. GDP (Gross Domestic Product)国内生产总值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GDP被视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活动和增长的重要指标。
10. 通货紧缩 (Deflation)通货紧缩是指货币供应量不足以满足实际经济需求,导致货币的购买力上升。
经济名词解释大全
经济名词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如果一个国家用一单位资源生产的某种产品比另一个国家多,那么,这个国家在这种产品的生产上与另一国相比就具有绝对优势。
逆向选择(Adverse choice)在此状况下,保险公司发现它们的客户中有太大的一部分来自高风险群体。
选择成本(Alternative cost)如果以最好的另一种方式使用的某种资源,它所能生产的价值就是选择成本,也可以称之为机会成本。
需求的弧弹性( Arc elasticity of demand)如果P1和Q1分别是价格和需求量的初始值,P2 和Q2 为第二组值,那么,弧弹性就等于-(Q1-Q2)(P1+P2)/(P1-P2)(Q1+Q2)非对称的信息(Asymmetric information)在某些市场中,每个参与者拥有的信息并不相同。
例如,在旧车市场上,有关旧车质量的信息,卖者通常要比潜在的买者知道得多。
平均成本(Average cost)平均成本是总成本除以产量。
也称为平均总成本。
平均固定成本( Average fixed cost)平均固定成本是总固定成本除以产量。
平均产品(Average product)平均产品是总产量除以投入品的数量。
平均可变成本(Average variable cost)平均可变成本是总可变成本除以产量。
投资的β(Beta)β度量的是与投资相联的不可分散的风险。
对于一种股票而言,它表示所有现行股票的收益发生变化时,一种股票的收益会如何敏感地变化。
债券收益(Bond yield)债券收益是债券所获得的利率。
收支平衡图(Break-even chart)收支平衡图表示一种产品所出售的总数量改变时总收益和总成本是如何变化的。
收支平衡点是为避免损失而必须卖出的最小数量。
预算线(Budget line)预算线表示消费者所能购买的商品X和商品Y的数量的全部组合。
它的斜率等于商品X的价格除以商品Y的价格再乘以一1。
经济学名词解释(全)
生产函数:在一定的技术水平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与产品的最大产出量之间的物质、数量关系。
等产量线: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的各种不同组合点的轨迹。
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被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给定的技术水平和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一种投入要素连续地等量增加,增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开始会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增加量会越来越小。
等成本线:又称为企业预算线,它是一条表明在既定的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厂商所能够买的两种生产要素数量的最大的各种组合的轨迹。
扩展线:当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变时,随着成本的增加,等成本线不断向右上方移动,结果新的等成本线与更高水平的等产量线相切,把各个均衡点连接起来,就是扩展线。
它表示在生产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不同总成本支出相对应的最优要素投入组合的轨迹。
规模报酬:指各种生产要素同时、同方向、同比例增加或减少λ倍时与产出变动η倍的关系。
机会成本:一个具有多用途的资源在用于特定用途时所放弃的用于其他用途时最大的收益。
隐含成本:自由要素报酬(=正常利润)。
[厂商自己提供生产要素所应支付的费用]边际成本:每增加一单位产出所增加的总成本。
正常利润:自由要素报酬(=隐含成本)。
[是企业家才能这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盈亏平衡点:全部销售收入等于全部成本时(销售收入线与总成本线的交点)的产量。
停止营业点:是边际收益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相交于平均可变动成本的最低点,是厂商生产遇不生产的临界点。
市场失灵:一般将市场作用受到限制的情况成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并不是认为市场完全不好,而是指市场没有实现或不能实现可能达到的理想效果。
这里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指市场没有使资源实现有效率的配置,二是指市场不能在许多领域实现理想的社会目标。
公共物品(纯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共有资源):就是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
经济的名词解释
经济的名词解释经济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涉及到产业、商业、金融、贸易、就业和经济增长等多个方面。
在经济中有许多的专业名词和术语,这些专业名词和术语反映了经济运作的原理和机制。
以下是一些经济领域的名词解释:1. 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study 的是一个整体的经济系统,包括国家和全球经济。
它关注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率和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指标。
2. 微观经济学相对于宏观经济学来说,微观经济学focus 这个大经济下的个体经济,比如公司、消费者和行业等等。
它研究市场结构、价格形成和资源分配等微观经济现象。
3. 供给与需求供给和需求是微观经济学里的基本概念之一,它描述的是市场经济中产品和服务的交换关系。
供给指的是商家和生产者愿意提供一种产品或服务的数量和价格,而需求则反映了消费者对这种产品或服务的需求量和支付能力。
供需的变化会导致价格上涨或下跌,从而影响产品或服务的销售。
4. 利润利润是商家或公司从产品或服务销售中产生的收入减去成本后的盈利额。
它是公司或企业的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主要来源。
5. 生产力生产力是指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或服务所需的劳动力和资源。
它关注的是如何提高效率,并在生产中实现更多的成果。
提高生产力通常需要投资于技术、劳动力和工具等方面。
6. 股票股票是公司的一种所有权证明,购买股票可以拥有公司的一部分所有权。
公司可以通过出售股票来融资,投资者则可以从股票交易中赚取收益或分红。
7.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由政府制定的税收和支出政策,以影响经济增长和就业。
此政策的目的是通过加强投资和消费,从而提高经济活动水平。
8.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由央行实施的政策,以控制利率和通货膨胀率。
央行通过调整货币政策以影响金融市场和经济活动。
9. 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经济活动的总数值。
它包括公共和私人投资、消费和净出口。
为了衡量经济的增长和活动水平,GDP 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指标。
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
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1、稀缺性:是指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2、机会成本:指把某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以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大利益。
(或者: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的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又或者:生产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3、生产可能性曲线:指在资源和技术既定的条件下,生产两种产品的所有最大可能产量组合点的轨迹。
又称生产可能性边界或生产转换线。
4、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在市场经济制度下,稀缺资源有效配置与利用的科学。
5、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6、需求曲线:是根据需求表画出的,表示某种商品价格与需求关系的曲线,它向右下方倾斜。
7、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8、供给曲线:根据供给表画出的,表示某种商品价格与供给量关系的曲线,它由右上方倾斜。
9、均衡价格: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或者说是商品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时的价格。
10、均衡数量:指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商品供给量与需求量,此时的供给数量恰好等于需求数量。
11、市场均衡:在市场交易中,当生产者愿意出卖的价格和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以及生产者愿意供给的数量和消费者愿意买进的数量恰好相等时,市场达到均衡状态,称为市场均衡。
12、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用价格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13、支持价格:是政府治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
14、限制价格:是政府为了限制某些生活必需品的物价上涨而规定的这些产品的最高价格。
15、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16、生产者剩余: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
经济学专有名词解释汇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经济学专有名词解释:
1.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就业、国际贸易等。
2. 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如消费者、生产者、市场等。
3. 生产可能性边界:在给定的技术和资源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生产的最大数量的不同商品组合。
4. 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5. 比较优势: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生产某种商品上相对其他国家或地区具有更高的效率。
6. 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存在反比关系。
7. 供给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存在正比关系。
8. 市场均衡:在市场上供给和需求相等时的状态,此时价格和数量达到稳定。
9.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为某种商品支付的最高价格与实际支付价格之间的差额。
10. 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实际获得的收入与他们愿意接受的最低收入之间的差额。
这只是一些常见的经济学专有名词解释,经济学领域还有很多其他的专有名词和概念。
如果你对特定的经济学名词有疑问,可以提供更具体的信息,我将尽力为你解答。
经济学名词解释
经济学名词解释1. 经济学:研究将稀缺资源在商品和劳务的生产及消费中进行最有效的分配。
2. 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另一种东西作出决策的机会成本。
3. 生产可能性曲线:在既定的资源条件下所能达到两种的物品最大产量的组合。
4. 资源利用:就是人类社会如何更好地合理利用现有的稀缺资源,使之生产出更多的物品5.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微观经济学又称价格理论。
6.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
宏观经济学又称国民收入的理论。
7. 理性人的假设:在一切经济活动中的行为都是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低的经济代价去追逐个人最大经济利益。
8. 完全信息的假设:市场上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体,即买者和卖者都对有关情况具有完全的知识,他们知晓市场价格和商品的需求及供给,并对商品本身的特性了如指掌。
9. 实证的观点:是对事实进行描述,说明的是有关现象。
10. 规范的观点:是对价值判断的一种描述,说明的是应该是什么的命题。
11. 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价格水平时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量。
12. 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本身价格之间呈反向变动,需求量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着商品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13. 需求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动。
14. 需求量变动:是指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
15. 需求函数:表示影响需求因素与需求之间的关系16. 需求曲线:是根据需求表画出的,是表示某种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17. 互补品:是指共同满足一种欲望的两种商品。
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时,另一种商品的需求增加。
经济学名词解释
1.过境贸易:指从甲国经过丙国国境向乙国运送的货物,而货物所有权不属于丙国居民的贸易活动,对丙国来说称为过境贸易。
2.直接贸易:货物生产国与消费国直接买卖货物的行为。
3.间接贸易:货物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经由第三国商人进行贸易的行为。
4.转口贸易/中转贸易:指货物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或货物供给国与需求国之间,经由第三国贸易商分别签订进口合同和出口合同所进行的贸易。
5.对外贸易额:以金额表示的一国对外货物贸易值与服务贸易值的总和。
6.服务贸易额:通常以各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中的服务额代表服务贸易额。
7.对外贸易量: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贸易额。
8.对外贸易/国际贸易: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交换的活动。
9.对外贸易结构:指货物、服务在一国总进出口贸易或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
10.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指一国出口货物和服务的去向地和进口货物和服务的来源地。
11.对外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系数):指一国对外贸易额或国际贸易额在该国GDP或GNP中所占的比重。
13.国际分工:是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14.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进行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交换的领域,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表现。
15.世界市场价格:也称国际市场价格,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在世界市场上形成的价格,也就是某种商品在世界市场上实际买卖时所依据的价格。
16.汇率:是不同国家发行的纸币以各自代表的价值量为基础而形成的交换比价。
17.贸易条件:又称贸易比价或交换比价,是一个相对概念。
表示一国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的比值。
18.投资乘数:政府在运用财政政策使国民收入达到均衡时的投资增加可能带来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
19.对外贸易乘数:一国在既定的边际消费倾向作用下,由于对外贸易收入而增加的该部门消费会通过国民经济的产业链增加相关部门的收入和消费,最终对国民经济增长和国民收入产生倍加效果。
经济名词解释大全
经济名词解释大全1. GDP(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所有经济活动的总价值。
2. 通货膨胀:指货币的购买力下降,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经济现象。
3. 供应链:指从原材料的生产到最终消费品的销售过程中参与者之间的关系网。
4. 垄断:指市场中存在唯一或少数几家厂商,它们通过控制市场份额和价格来限制竞争。
5. 贸易逆差: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进口货物和服务的价值超过出口货物和服务的价值。
6. 贸易顺差: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货物和服务的价值超过进口货物和服务的价值。
7. 外汇市场:指不同国家货币交易的市场,也是国际支付和投资的主要场所。
8. 价格弹性:指商品或服务需求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分为需求价格弹性和供应价格弹性。
9. 劳动力市场:指供求关系决定劳动力(劳动者)就业和工资水平的市场。
10. 金融市场:指所有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外汇等)交易的市场。
11. 利率:指借贷或储蓄中所支付或获得的回报,通常以百分比形式表示。
12. 资本市场:指股票交易所和债券市场等交易金融资产的市场。
13. 税收:指政府通过征收税费从个人和企业收取资金,用于公共服务和投资。
14. 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衡量消费者购买一定篮子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动情况的指标。
15. 外国直接投资(FDI):指企业或个人在国外购买或建立企业,以获取利润或控制权。
16. 经济增长:指国家或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总量增加。
17. 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和利率来影响经济活动和价格稳定的政策。
18. 财政政策:指政府通过调整开支和税收来影响经济活动的政策。
19. 价格指数:衡量一组商品或服务的平均价格水平的指标。
20. 失业率:指劳动力中正在寻找工作但找不到的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
这只是一小部分经济名词的解释,经济学领域涉及的概念和术语非常广泛,深入了解经济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现象和政策。
经济学名词解释(整理版)
精心整理1、通货膨胀税:政府因向银行透支、增发纸币来弥补财政赤字,降低人们手中货币的购买力。
它一般是市场经济国家政府执行经济政策的一种工具。
2、财富效应(也称庇古效应或实际余额效应):认为如果人们手中所持有的货币及公债等资产的实际价值增加而导致财富增加,人们更加富裕,就会增加消费支出,因而将进一步增加消费品的生产和增加就业。
3、全要素生产率(TotalFactorProductivity )",衡量单位总投入的总产量的生产率指标。
分子产出增决定对社会发总34用。
5心的经济变量在未来的变动状况作出尽可能准确的估计。
6、基础货币:也称货币基数(MonetaryBase),因其具有使货币供应总量成倍放大或收缩的能力,又被称为高能货币(High-poweredMoney)。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2000年版)的定义,基础货币包括中央银行为广义货币和信贷扩张提供支持的各种负债,主要指银行持有的货币(库存现金)和银行外的货币(流通中的现金),以及银行与非银行在货币当局的存款。
7、适应性预期(Adaptiveexpectations ),在经济学中是指人们在对未来会发生的预期是基于过去(历史)的。
例如,如果过去的通货膨胀是高的,那么人们就会预期它在将来仍然会高。
8、比较静态分析:比较分析不同静态均衡状态的方法。
当一个经济模型的外生变量发生变化时将对内生变量均衡数值产生影响,比较静态分析考察这种影响的程度和方向。
与动态分析不同,比较静态分析忽略内生变量的变动过程,而只考察当原有的条件发生变化时,新的均衡与原有均衡之间的差异。
9、不可能性定理:在非独裁的情况下,不可能存在有适用于所有个人偏好类型的社会福利函数。
因为任何一个合理的社会福利函数起码必须满足如下要求:第一,其定义域不受限制,即它适用于所有可能的个人偏好类型;第二,非独裁,即社会偏好不以一个人或少数人的偏好来决定;a与b10、的比率。
经济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稀缺性:稀缺性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要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量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用性和有限性。
边际变动:边际变动是指对行动计划微小的增量调整。
经济学中的边际指的是因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化的程度,即自变量变化一个单位,因变量会因此而改变的量。
市场势力:市场势力是指一个经济活动者(或是一个经济活动者的一个小团体)显著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
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之中,一是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激励:激励是指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东西。
生产率:生产率指一个工人一小时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量。
生产率一般指劳动生产率,即劳动者生产某种产品的劳动效率。
劳动生产率水平可以用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的数量来表示,也可以用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时间来表示。
效率:效率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产出与投入的比值。
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指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相互交易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由于货币供应量过多,使有支付能力的货币购买力超过商品供应量,从而引起货币不断贬值和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平等:平等是社会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的特性。
产权:产权是指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
经济周期:经济周期使用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或雇佣工人的数量来衡量的,经济活动中无规律的,大部分无法预测的被波动。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指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理性人:理性人是指系统而有目的地做可以达到其目的的最好的事的人。
第二章循环流量图:循环流量图是指表明物品与劳务、生产要素以及货币支付在家庭和企业之间如何流动的图形。
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对称,指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在某个市场上相互交易的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对而言,是研究整体经济现象的经济学。
经济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析微观经济学B比较静态分析(comparative static analysis)要说明事物从一种均衡状态变动到另一种均衡状态时,考察或比较原有已知条件变化后均衡状态发生了何种相应的变化,)并把新旧均衡状态加以比较;(P13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简写为MRS)指在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为了增加1单位某种商品而需要减少的另一种商品的单位数。
(P)59边际产量(marginal product,MP)是指增加一个单位可变投入所增加的产量。
(P101)边际报酬递减规律(the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return)也称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或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即在议定技术水平条件下,在其他投入要素保持不变时,对一种生产要素每次增加相同的数量,产量的增加在达到一定点后将会下降,也即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将会减少;(P103)边际技术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technical substitution,简写为MRTS)良好性状的等产量曲线凸向远点,斜率为负。
等产量曲线的斜率也有一个重要的经济学解释。
它度量厂商为保持产出量不便,必须以一种投入替代另一种投入的比率;(P109)C成本函数(cost function)表示议定产量与生产该产量的最低成本之间的关系;(P119)产品转换曲线(product transformation curve)表示在技术不便的条件下,使用一定的要素投入可以生产不同数量组合的两种产品。
(P131)D动态分析(dynamic analysis)则是考察均衡的实际变化过程或路径,说明某一时点上经济变量的变动如何影响下一时点上该经济变量的变动,以及这种变动对整个均衡)状态变动的影响;(P13等产量曲线(isoquant line)所表示的是能够生产某种既定产量的两种投入的各种有效的组合。
经济学名词解释大全汇总
经济学名词解释大全汇总1. 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指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通过供求关系决定产品和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的核心特征是资源的私有制和自由竞争,价格由市场通过供求关系决定。
2.需求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和价格的关系。
需求受到价格、收入、替代品和补品等因素的影响。
3.供给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提供给市场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和价格的关系。
供给受到生产成本、技术进步和预期利润等因素的影响。
4.垄断垄断是指市场上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供应者控制着某种商品或服务的市场。
垄断能够通过限制供给和操控价格来获得垄断利润。
5.竞争竞争是指市场上有多个供应者争相提供商品或服务,通过竞争来获得市场份额和利润。
竞争能够促进生产效率和创新。
6.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为了选择某种行动而放弃其他所有可能的最高价值的机会的成本。
机会成本考虑了选择的机会代价,是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
7.弹性弹性是指商品或服务的需求或供给对价格或其他因素变化的敏感程度。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可以影响价格的变化和市场的稳定性。
8.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整体物价水平不断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可以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影响经济的稳定和个人的消费能力。
9.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由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的管理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的政策。
货币政策可以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来影响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
10.贸易保护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是指通过限制进口或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等手段来保护本国产业和就业机会的政策。
贸易保护主义可能导致贸易摩擦和经济效率的下降。
11.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通过买卖商品和服务来进行的交流活动。
国际贸易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资源的有效配置。
12.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过程。
经济增长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
13.外汇市场外汇市场是指不同货币之间进行兑换和交易的市场。
外汇市场的波动可以影响国际贸易和经济的稳定。
经济学名词解释 (超全)
经济学名词解释 (超全)1. 供给与需求- 供给(Supply):指市场上生产者所愿意提供的一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 需求(Demand):指市场上消费者所愿意购买的一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2. 市场- 市场(Market):指供给者和需求者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或途径。
- 市场经济(Market Economy):指以市场为基础,通过供需关系进行资源配置和决策的经济模式。
3. 价格与价格体系- 价格(Price):指商品或服务在市场上以货币形式表现的价值。
价格通常由供需关系决定。
- 市场均衡价(Market Equilibrium Price):指市场上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时的价格。
- 价格体系(Price System):指市场经济中由供给和需求决定的一系列价格关系的总和。
4. 市场结构- 垄断(Monopoly):指一个市场上只有一个供应者或生产者的市场结构。
- 寡头垄断(Oligopoly):指一个市场上只有几个供应者或生产者的市场结构。
5. 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指做出某种选择后所放弃的最好的其他选择的成本。
- 潜在收益(Potential Gain):指做出某种选择后可能获得的最好的结果或回报。
6.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Inflation):指货币供应量超过经济实际需求,导致整体物价水平上涨的经济现象。
- 通货紧缩(Deflation):指货币供应量不足以满足经济实际需求,导致整体物价水平下降的经济现象。
7. 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为一年)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与劳务的总价值。
8. 外汇与汇率- 外汇(Foreign Exchange):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货币交换的过程和结果。
- 汇率(Exchange Rate):指一种货币与另一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经济学基础名词解释
经济学基础名词解释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在稀缺资源条件下,如何做出选择以满足无限的需求的社会科学。
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层面,涵盖了数量众多的专业术语和概念。
以下是对一些经济学基础名词的解释:1.需求:消费者愿意并有能力购买某种产品或服务的数量或金额。
2.供给:生产者愿意并有能力提供某种产品或服务的数量或金额。
3.均衡价格:市场上需求量等于供给量时的价格。
在这个价格下,买方愿意购买的量等于卖方愿意提供的量。
4.边际效益: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产品或服务所带来的额外效益。
边际效益递减的概念指的是,增加的每个单位对边际效益的贡献逐渐减小。
5.机会成本:为了选择某种产品或服务而放弃的其他可行选择的成本。
6.弹性:描述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需求或供给弹性高意味着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反应强烈,而弹性低意味着反应较弱。
7.生产要素:用于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资源,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和创新。
8.GDP:国内生产总值,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出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9.通货膨胀: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经济现象。
10.失业率:劳动力市场上没有工作但愿意工作的人口所占的比例。
11.市场结构:市场中企业的数量、产品差异程度、市场进入和退出难度等因素所构成的特征。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垄断、寡头垄断、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
12.收入分配:一个社会或国家中不同群体之间收入的分配情况。
13.货币政策:一国央行通过改变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来调整和管理经济发展的政策。
14.财政政策:国家通过调节政府支出和税收等手段来调控经济的政策。
15.国际贸易:不同国家之间通过买卖商品和服务的方式进行的经济交流。
以上所列的名词只是经济学中的一小部分,经济学更为广泛和细致。
通过研究这些基本概念和名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经济运行的原理和规律,并能够应对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萧条:大萧条(The Great Depression),是指1929 年至1933 年之间全球性的经济大衰退。
对于萧条原因最好的说明,也许就是一个或几个社会集团支出减少的幅度超过了其它社会集团支出增加的幅度。
1929 年,消费者购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72%,工商业者投资消费了18%竞争力:竞争力是参与者双方或多方的一种角逐或比较而体现出来的综合能力。
它是一种相对指标,必须通过竞争才能表现出来,笼统地说竞争力有大有小或强或弱。
但真正要准确测度出来又是比较难的,尤其是企业竞争力。
竞争力是对象在竞争中显示的能力。
因此它是一种随着竞争变化着的有通过竞争而体现的能力。
标准普尔由普尔先生于1860 年创立。
由普尔出版公司和标准统计公司于1941 年合并而成。
1975 年美国证劵交易委员会SEC 认可标准普尔为“全国认定的评级组织”或称“NRSRO”。
MTN:多边贸易谈判,一共进行过8 轮贸易谈判。
1995 年1 月1 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原1947 年的总协定失效,由世界贸易组织协议及其附件所取代。
MSP:成功管理计划(MSP),是由英国政府商务办公室(OGC)制定的一个项目管理架构,用以帮助企业识别商机和成功转型。
项目管理的目标是明确组织发展方向,实现组织的愿景宣言(Vision Statement)。
NNW:即国民福利指标Net National Welfare 的缩写。
是反映国民福利水平的一个指标,是对GNP 的一个补充。
该指标主张从GNP 中把与福利无关的指标如国防支出、工作时间等去除,再把闲暇时间、家庭主妇劳动时间等因素考虑进去。
SAC:中国证券业协会,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和《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设立的证券业自律性组织,是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
Debenture:债券是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直接向社会借债筹措资金时,向投资者发行,承诺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
Balance sheet:资产负债表(the Balance Sheet)亦称财务状况表,表示企业在一定日期(通常为各会计期末)的财务状况(即资产、负债和业主权益的状况)的主要会计报表。
Tax agent:税务代理人是指受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委托在法律规定的代理范围内,代为办理税务事宜的单位或者个人。
Generalized system of preference: 普惠制,即普遍优惠制,简称GSP,是一种关税制度,是指工业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出口的制成品的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关税制度。
Fixed cost: 固定成本(Fixed Cost),(又称固定费用)相对于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能保持不变的成本。
Stock listing: 股票上市是指已经发行的股票经证券交易所批准后,在交易所公开挂牌交易的法律行为,股票上市,是连接股票发行和股票交易的"桥梁"。
Profit before tax: 税前利润是指在所得税完税前的利润,就是企业的营业收入扣除成本费用以及流转税后的利润,叫税前利润,在这个基础上缴纳企业所得税。
按揭: “按揭”一词是英文“Mortgage”的粤语音译,指以房地产等实物资产或有价证券、契约等作抵押,获得银行贷款并依合同分期付清本息,贷款还清后银行归还抵押物。
薄利多销: 薄利多销是指低价低利扩大销售的策略。
“薄利多销”中的“薄利”就是降价,降价就能“多销”,“多销”就能增加总收益。
补贴: 补贴是指一成员方政府或任何公共机构向某些企业提供的财政捐助以及对价格或收入的支持,以直接或间接增加从其领土输出某种产品或减少向其领土内输入某种产品,或者对其他成员方利益形成损害的政府性措施。
补贴: 补贴是指一成员方政府或任何公共机构向某些企业提供的财政捐助以及对价格或收入的支持,以直接或间接增加从其领土输出某种产品或减少向其领土内输入某种产品,或者对其他成员方利益形成损害的政府性措施。
动产抵押: 动产抵押(Chattel Mortgage),也就是指债权人对于债务人或第三人不转移占有而供作债务履行担保的动产,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予以变价出售并就其价款优先受偿的权利。
进口报关表:进口报关单是进口商用来向海关说明和审报进口货物详细情况所填的表单,此进口报关单是进口流程中必不可少的审报资料之一.房地产: 房地产是指土地、建筑物及固着在土地、建筑物上不可分离的部分及其附带的各种权益。
房地产由于其自己的特点即位置的固定性和不可移动性,在经济学上又被称为不动产。
可以有三种存在形态:即土地、建筑物、房地合一。
分包合同: 建筑行业内,施工责任单位和负责招募工人施工的施工单位双方依法签订的一种关于劳务分包的合同。
建筑行业内,甲施工单位承揽工程并购买材料,再请乙劳务施工单位负责承办招募工人施工,即为劳务分包。
股息:股息,是指股份公司从提取了公积金、公益金的税后利润中按照股息率派发给股东的收益。
股息不同于红利。
股息与红利合起来称为股利股市:股票市场是已经发行的股票转让、买卖和流通的场所,包括交易所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两大类别。
由于它是建立在发行市场基础上的,因此又称作二级市场。
CIO :CI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首席信息官是一种新型的信息管理者。
他(她)们不同于一般的信息技术部门或信息中心的负责人,而是已经进入公司最高决策层,相当于副总裁或副经理地位的重要官员。
高盛: 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一家国际领先的投资银行和证券公司,向全球提供广泛的投资、咨询和金融服务,拥有大量的多行业客户,包括私营公司,金融企业,政府机构以及个人。
经济软着陆: 经济软着陆,是指国民经济的运行经过一段过度扩张之后,平稳地回落到适度增长区间。
PPI; 生产价格指数,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
CPI: 消费物价指数英文缩写为CPI,是根据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格雷欣法则;指在实行金银复本位制条件下,金银有一定的兑换比率,当金银的市场比价与法定比价不一致时,市场比价比法定比价高的金属货币(良币)将逐渐减少,而市场比价比法定比价低的金属货币(劣币)将逐渐增加,形成良币退藏,劣币充斥的现象。
工业“三废”:“工业三废”是指工业生产所排放的“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
保障性住房:保障性住房是与商品性住房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标准、限定价格或租金的住房,一般由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政策性租赁住房构成。
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又称为自由市场经济或自由企业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而不是像计划经济一般由国家所引导。
美国国债: 国债又称国家公债,是国家以其信用为基础,按照债的一般原则,通过向社会筹集资金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
美国国债除了本土投资者外还面向全球各个国家,其往年的国债发行量平均一年是5、6 千亿美元。
欧债危机: 欧洲债务危机即欧洲主权的债务危机。
其是指在2008 年金融危机发生后,希腊等欧盟国家所发生的债务危机独立董事:是指独立于公司股东且不在公司中内部任职,并与公司或公司经营管理者没有重要的业务联系或专业联系,并对公司事务做出独立判断的董事。
民工荒:“民工荒”是指民工短缺现象。
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南方一些主要城市,并尤其在春节时期尤为明显。
“民工荒”既包括“普工荒”,也包括“技工荒”,但无论哪种类型,其所反映出“荒”的特征都可以概括为一种结构性短缺。
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又称第三次产业,指不生产物质产品的行业,即服务业,是英国经济学家、新西兰奥塔哥大学教授费希尔1935 年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高附加值:高附加值产品,是指“投入产出”比较高的产品。
其技术含量、文化价值等,比一般产品要高出很多,因而市场升值幅度大,获利高。
房地产调控: 房地产是指土地、建筑物及固着在土地、建筑物上不可分离的部分及其附带的各种权益。
地产调控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更重要的也是为了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限购令: 限购令”是4 月30 日北京出台“国十条实施细则”中明确提出的:从5 月1 日起,北京家庭只能新购一套商品房,购房人在购买房屋时,还需要如实填写一份《家庭成员情况申报表》,如果被发现提供虚假信息骗购住房的,将不予办理房产证。
经济刺激计划: 经济刺激计划,是奥巴马政府上任后实施的一个挽救美国金融危机的重大举措通胀压力: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的可能性就是通胀的压力,上升的可能性越大,通胀的压力越大.但收入一成不变.国际贸易失衡:中国自1994 年后一直保持着顺差,且顺差呈上升趋势,2006 年达1770 亿美元。
这种贸易不平衡有内外两方面原因。
因此,应采取内外两类不同的政策加以解决。
银行资产:现金、存中央银行存款、存同业款项、存上下级行款项、各项贷款、应收利息、固定资产、各种投资等经济衰退:经济衰退(Recession):(按照美国的标准)当经济中总产出、收入和就业连续6 个月到一年的明显下降,经济中很多部门出现普遍收缩,则这种经济下降称为衰退。
一级资本:一级资本(Tier 1 Capital)即核心资本,是衡量银行资本充足状况的指标,由实收股本/普通股和公开储备构成;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就是指具有全球性经营动机和一体化的经营战略,在多个国家拥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分支机构,并将它们置于统一的全球性经营计划之下的大型企业。
国库券: 国库券是指国家财政当局为弥补国库收支不平衡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
因国库券的债务人是国家,其还款保证是国家财政收入,所以它几乎不存在信用违约风险,是金融市场风险最小的信用工具。
计划经济: 计划经济,或计划经济体制,又称指令型经济,是一种经济体制,而这种体系下,国家在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各方面,都是由政府或财团事先进行计划。
宏观经济数据:宏观经济数据指的是政府(包括国家、省、市等)给出的全体的数据,如人口、GDP、价格指数等。
双转移:“双转移”是广东提出的“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两大战略的统称,具体是指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一方面向当地二、三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其中的一些较高素质劳动力,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