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下第七单元《诗词五首》公开课课件

合集下载

《古代诗歌五首》(群文)课件精品PPT-七年级语文下学期

《古代诗歌五首》(群文)课件精品PPT-七年级语文下学期
736年,24岁的杜甫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
的漫游生活,《望岳》是诗人漫游经过泰山时所
作,是他早年时期的作品。
二次评论 心灵碰撞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 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当 过宰相,主持了“王安石变法”。
《登飞来峰》是王安石30岁时所作。皇佑二年, 他在浙江鄞(yín)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探亲,途经 杭州,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在北宋 仁宗时候,国家表面上平安无事,实际上阶级矛盾和 民族矛盾一天比一天尖锐。王安石作为封建统治阶级 内部的一个进步的知识分子,他怀着要求变革现实的 雄心壮志,不就后他上书请求变法,最后成功领导了 “王安石变法”。
行万里路 分享经历
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 【配乐风格】 幽怨悲凉
北京幽州台
➢ 【白话散文】
我缓缓登上战国时燕
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所建的 那幽州台,可放眼望去只有 一片虚无,哪有古贤人的踪 影, 回头看看,也不见一个 效法古贤的今人。
想那天悠悠而高远,地 悠悠而广袤, 只有我独自忧 伤啊,不禁泪流满面,沾湿 衣襟!
今天,我定要登上那最高 峰,俯瞰那显得渺小的群山。
杜甫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配乐风格】 气势磅礴,豪迈雄壮
泰山
行万里路 分享经历
王安石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新课导入
古人曾说:“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今人亦言:“身体和灵 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语文版初中语文七下《五诗词五首》PPT课件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语文版初中语文七下《五诗词五首》PPT课件
时间角度(前、后)。“古人”指古代能礼贤 下士的明君;“来者”指当代礼贤下士的明君。 写出了作者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境遇,表达 了作者内心的愁苦之情。
2.诗的后两句是从什么角度写的?诗人为什么
见此景而涕下?
空间角度(天、地),空间无限辽远。在无限 的时间与空间面前,诗人感到孤独,寂寞,悲 凉。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功业未成,空 老一生,面对此景,想到自己的境遇,怎么能 不“怆然而涕下”?
内容 在线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王湾(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洛阳(今河南洛阳) 人。考中进士,授荥阳县主簿。开元五年(717)唐朝政府 编次官府所藏图书,5年书成,共200卷,名为《群书四部 录》。王湾由荥阳主簿受荐编书,参与集部的编撰辑集工 作,书成之后,因功授任洛阳尉。现存诗10首,收录于 《全唐诗》。
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 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 什么?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或“海日生残夜,江春 入旧年”。
回答原因扣住“鸿雁传书”或“临近春节一家人团聚的 特定环境”来表述。
内容 在线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内容 在线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土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李贺(790—816),唐代著 名诗人,河南福昌人。字长吉, 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 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 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 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 要人物。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25《诗词五首》优秀课件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25《诗词五首》优秀课件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什么 “而无车马喧”呢?
明确:“车马喧”是指世俗往来的纷扰, 并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车马喧闹的声音。 所以,当诗人“心远”时,也就是说诗人 精神超脱凡俗时,自然也就不热衷于世俗 的往来,因而即使身居闹市,也就像居住 在偏远安静的地方。开头的四句诗,表达 了诗人鄙弃追名逐利之心的人生态度。
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 “见”能不能改为“望”?为什么? 明确:不能改。“见”写出了诗人在东篱 旁采摘菊花,无意中看到郁郁葱葱的南山 时,心中的那种欣喜之情,符合作者“悠 然”的情趣。而“望”是眼睛盯着看的意 见,用这个字,诗句就变得平淡无味了。
王湾,唐朝诗 人,洛阳人。 北固山,在今 江苏镇江北,三面 临长江。
陈子昂(65 9~700),字伯 玉,梓州射洪人。 初唐文学家。初 唐诗文革新人物 之一。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1、归纳本诗主旨。 此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 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 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 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
李贺(790—81 6),字长吉,是中 唐的独树一帜的诗 人。李贺少年时代 就有才名,可惜仕 途坎坷,怀才不遇, 人称为“诗鬼”。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2、归纳全诗主旨。
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 明领会到“真意”,却忘了该怎样表达, 诗中的“真意”是指什么?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语文版初中语文七下《诗词五首西江月》PPT课件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语文版初中语文七下《诗词五首西江月》PPT课件
睨之
汝亦知射乎 语言 吾射不亦精乎
尔安敢轻吾射
动作 笑而遣之
无他,但手熟尔 以我酌油知之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释担而立 但微颔之
性格: 自矜(骄傲)
取置覆酌沥
对比
谦虚
道理: 熟能生巧,即使有什么长处也不必骄傲自满。
课外延伸
1、联系生活、学习,说说熟能生巧 的事例。
2、你认为一个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 的长处?又如何看待他人的长处?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3、描写暴雨将至的句子: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4、词中的对偶句有: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学习目标
1、复述故事,深入理解文章内 容,初步把握人物形象。
2、学会利用文中关键词句分 析人物形象。 3、体会文章所揭示的深刻道 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自满人十事九空,虚心人万事可成。 谦受益,满招损。
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 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 —— 老舍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 屈原
• 1、正视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 • 2、正视自己的缺点,知错能改, • 3谦虚使人进步, • 4、人应有一技之长, • 5、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 6强中更有强中手,一山还比一山高, • 7艺无止境 • 8、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刻苦
夏末秋初的月夜之景;
月明天晴 (上阙)
云起雨将至(下阙)
2、该词描写的景象具有什么特点?表达了 作者怎样的心情?
夜色清幽,气氛恬静,作者描绘了一幅清新、 宁静而欢悦的乡村夜景图。

语文七年级下册 古代诗歌五首PPT课件

语文七年级下册 古代诗歌五首PPT课件
第8页/共25页
岱宗夫如何? 泰山到底是什么样呢?请看,它那苍 齐鲁青未了。 翠的山色掩映着辽阔无边的齐鲁大地。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
大自然把所有的神奇和秀美都集中在泰山, 泰山如刀一样把照临的阳光切断,山的南 北两面形成明暗截然不同的两部分。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杜甫
第6页/共25页
杜甫(712-770),字子美,唐朝伟大的现实 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瑰丽精确, 成为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的高峰,杜甫则 被后世尊为“诗圣”。
他的诗作今存1400多首,真实深刻地 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这转折过程中的种 种社会现象,反映了人民的疾苦,谴责了 统治阶级的残暴,揭示了尖锐的社会矛盾, 历来被誉为“诗史”。
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心情激荡;看 山鸟回旋归山,使人眼眶欲裂。
终要登山泰山顶峰,把周围矮小的群 山们,一览无遗!
第9页/共25页
杜甫诗三首
3、背读—积累经典名篇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远望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近望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细望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愿望
1. 有一个字提挈全诗请找出来。
登幽州台歌——文学常识
选自《陈子昂集》。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现四川)
人。唐代诗人。年轻时性格豪爽。二十四岁 中进士,以上书论政,为武则天所赞赏。直 言敢谏,多切中时弊。三十六七岁时随建安 王东征契丹,所提建议不被采纳,反而受到 降职处分。三十八岁解职还乡,被县令段简 陷害,死于狱中,时年四十一岁。

2.弄清意思,看看作者是在怎样望泰山的?
第10页/共25页
小结

七下《古代诗歌五首》精品PPT课件

七下《古代诗歌五首》精品PPT课件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杜甫的文学常识;了解诗歌 写作背景,背诵并默写全诗。
2、能借助想象,品赏诗句,描述诗中景 象,感受诗人情怀。
3、激发学生不怕困难、积极进取的豪情 壮志。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 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 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圣”的美 誉。杜甫诗现存1400多首,这些诗真实、 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极盛走向衰落这一 转折过程的种种社会现象,展现出广阔的 生活画面,被称为“诗史”。他的诗在思 想性、艺术性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他的 《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军官 收河南河北》以及“三吏”“三别”等, 都是脍炙人口的名作。
合作探究
诗人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因怀才不遇而倍感孤独和悲愤的形象。
合作探究
如何理解诗歌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登幽州台歌》全诗四句没有具体的描 写,都是作者情感的抒发。通过“前”“后” “古人”“来者”的对比,表明时间的流逝, 一去不复返。通过“天地悠悠”和“独”的 对比,感受天地的广阔和宇宙的永恒。沧桑 易变的古今人事和浩茫宽广的宇宙天地,营 造了空旷辽阔的一经,奠定了悲凉孤寂的情 感基调,诗人融理入情,表达在亘古不变的 时空中,生命短暂,时不我待的事理悲情。
登幽州台歌
↓ 时间悠悠
↓ 空间辽阔
↓ 孤独悲苦 慨叹身世
拓展延伸
你知道我国古代还有哪些怀才不遇,壮 志难酬的人吗?
(1)屈原被楚怀王流放,后投汨罗江而死; (2)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归隐田园; (3)李白被逐出长安,从此“散发弄扁舟”; (3)杜甫从未被朝廷聘用过,一生贫穷落魄。
导入新课
泰山有“五岳之首”、“五岳独尊”的 称誉。古代帝王登基之初,太平之岁,多来 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祭告天地。先秦时期有 72代君主到泰山封禅;自秦汉至明清,历代 皇帝到泰山封禅27次。历代文化也留下了数 以干计的诗文刻石。如孔子的《邱陵歌》、 司马迁的《封禅书》、曹植的《飞龙篇》、 李白的《泰山吟》、杜甫的《望岳》等。今 天,我们来学习杜甫的名诗《望岳》,体会 青年杜甫的豪情壮志。

初中语文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30课:《诗五首》课件

初中语文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30课:《诗五首》课件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深入研读
总结词
分析、探讨、领悟
VS
详细描述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 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可以选取诗歌中的关 键词、句进行解读,挖掘其深层含义。同 时,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平事 迹,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诗歌的内涵和思 想。通过这一环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和审美素养。
诵读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注意力。
诵读法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语音和语调,能够正确地示范朗读,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 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讨论法
讨论法是教师引导学生就某一问题或 话题展开讨论,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 、探讨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思考的方 法。在《诗五首》的教学中,教师可 以设置一些与诗歌相关的话题或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帮助学生深入 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意义。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诗歌创作 和改写。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 ,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 念,提高其审美水平。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社会和人 生,培养其人文关怀和社会责 任感。
02
教学内容
《望洞庭》
总结词
描绘洞庭湖的美丽景色
03
教学方法
讲解法
讲解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 力的方法。在《诗五首》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对诗歌的背景、作者、主 题等进行详细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意义。
讲解法有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化理解,特别是在学习一些较为抽象 的概念和理论时,教师的讲解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详细描述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洞庭湖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 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30《诗词五首》课件 (新版)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30《诗词五首》课件 (新版)语文版

K12课件
9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K12课件
10
整体感知
第一、二句 :天上情景(景)


第三~六句 :织女悲苦(由景及人)


第七、八句 :河汉相隔(由景及情)

第九、十句 : 相爱受阻 (人情景相融)
K12课件
17
渡 远 荆 门 外, 来 从 楚 国 游。 山 随 平 野 尽, 江 入 大 荒 流。 月 下 飞 天 镜, 云 生 结 海 楼。 仍 怜 故 乡 水, 万 里 送 行 舟。
K12课件
18
渡荆门送别:这是李白出蜀时所作。 此时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 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船过荆门 一带,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K12课件
47
辛弃疾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 宋爱国词人。字幼安,号稼轩, 历城(今山东济南)人。21岁参 加抗金义军,不久即归南宋。他 力主抗金,屡受打击,隐居上饶 达20年。曾短期被起用,但不受 重视,抱很而终。其词抒写力图 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 壮志难酬的悲愤,也有不少吟咏 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 而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为 “苏辛”。有《稼轩长短句》。
迢迢/牵牛/星
纤纤/擢/素手
• 纤 xian 扎 zha 擢 zhuo
• 间 jian 脉脉mo
K12课件
7
五言诗是在汉代民谣和乐府中产生,是由五 字句构成的诗。
五言诗能更灵活细致地叙事、抒 情。格律要求比较低,奇偶参差 的音节,更富音乐美。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首课件(共40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首课件(共40张PPT)
1.三人的诗作都有着雄浑阔大的意境,让我们感受到了天地大美 与诗人辽阔的心胸。
2.三位诗人都面临着人生的困境或是抉择,但都选择了以一种阔 大的心胸去化解或迎击人生的风浪。“高”在这里已不是一个物理 的高度,它更体现出一种开阔的视野所带来的心灵的丰富和精神的 高度。
所以,这三位诗人应该是可以结友而游的。
研读诗作:杜甫写出了泰山怎样的特点?
高大:“齐鲁青未了”“阴阳割昏晓”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秀美:“造化钟神秀”“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岱宗夫如何”:写出诗人乍望见泰山时,
不知如何形容的那种惊叹和仰慕,非常传神。 “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其居五岳之首,故 尊为“岱宗”。“夫如何”:到底怎么样呢? “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 杜甫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创新,非常别致。
登高的过程,就是_____________的过程。
登高的过程,就是亲近自然的过程; 登高的过程,就是重拾信心的过程。 登高的过程,就是生发豪情壮志的过程。 登高的过程,就是走向乐观旷达的过程。 登高的过程,就是寻找自我的过程。 登高的过程,就是重塑自我的过程。 ……
游山西村 (宋)陆游
己亥杂诗(其五) (清) 龚自珍
老杜——你年少便志向高远,誓要“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原 本志向愈高,落榜的打击愈大,但你却如此奋发昂扬,更见你志向坚定, 不坠青云!
落第的杜甫根本没有在意这种挫折,他后来在诗中写到这次漫游的情 形:“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壮游》)。所以,这首《望岳》 不仅是诗人对自然、对泰山的赞美,更是他远大志向的表达。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七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首》课件共张PPT

七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首》课件共张PPT
写极望泰山风景,抒发理想
描写了泰山高大雄伟的 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表达 了诗人积极向上、不怕困难、 勇攀高峰的精神和远大抱负
首联:远望 绵延不绝、树木苍翠
望 颔联:近望 岳 颈联:细望
神奇秀丽、巍峨高大 云涌云翻、鸟儿归巢
胸气 怀象 博雄 大伟
尾联:不畏艰难 极望天地——抒情
登飞来峰 王安石

浮云:暗喻奸佞的小人

不畏浮云遮望眼,
岱宗:指泰山,旧时认为 泰山为5岳之首,为众山 所宗 青:指山色
未了 liǎo :不尽
1.首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设问,自问自 答,写远望所见,借齐鲁 两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 而起、参天耸地的形象, 写出了泰山占地面积之 广、气势之大
拟人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虚写
实写
诗意: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 中于泰山,山的南北两面,1面 明亮,1面昏暗,截然不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过去
后:未来
来者:后世那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些重视人才的
贤明君主 古人:古代那些能够
礼贤下士的圣君
时间的绵长 诗意: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
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
悠悠:形容时间的久
念:想到 远和空间的广大
涕:指眼泪
造化:指天地、大自然 钟:聚集 阴:山的北面 阳:山的南面
2.赏析“阴阳割昏晓”中的“割”字之妙
“割”字炼得极好, 阳光就像1把硕大无比 的刀,把泰山切成南北 两面,突出了泰山遮天 蔽日的形象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诗意: 望着 层云叠起,不禁 心胸震荡,目送飞鸟归林,眼角 几乎要裂开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望庐山瀑布
思想感情
牛郎织女 隔河相望 不能团聚
比 喻
人间男女 相爱受压制 不能欢聚
主题思想:

全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 女被银河相隔、不得相见的 故事,抒发了诗人因爱情遭 到挫折而痛苦忧伤的心情。
一、从思想内容方面赏析
《迢迢牵牛星》塑造了一位饱含 离愁的少妇形象,表达的是愁苦 哀怨之情。 二、从艺术特色方面来比较赏析
记一记 出处:组诗《古诗十九首》 东汉末年 无名氏作 内容: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 和士人的彷徨失意 特点: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 地位: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最高成就 五言诗发展史上占关键性的地位 评价:五言之冠冕。 刘勰《文心雕龙》 天衣无缝,一字千金。钟嵘《诗品》
品一品
• 首二句: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 仰望星空,远远地看到了明亮的牵牛星和 织女星。 • 视点:站在地上,仰望天空 • 诗人想象:织女与牛郎隔着银河怅望。 • “迢迢”、“皎皎”既是写牵牛星,又是 写河汉女。(互文)
• 《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汉无名氏作。非一时一人 所为,一般认为大都出于东汉末年。南朝梁萧统将其所收 集,收入《文选》,题为《古诗十九首》。 • 生命短促、人生无常为主要主题,内容多写夫妇朋友 间的离愁别绪和士人的彷徨失意,有些作品表现出追求富 贵和及时行乐的思想。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在 五言诗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 高成就,同时标志了汉代文人五言诗发展的新阶段。 • 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相对于先秦两汉是以民歌为主, 到魏晋以后则以诗人的个人创作为主,“古诗”则恰好是 两者之间的过渡。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的“古诗”, 历来受到极高的评价。刘勰《文心雕龙》曾说“古诗”是 “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更称其为“一字千金”。 他们都高度肯定了“古诗”的艺术成就。 • “古诗”在形式、题材、语言风格、表现技巧等诸多 方面,都对后代诗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五言诗的发展 史上,“古诗”可以说占有关键性的地位。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 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 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 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 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卜算子 李之仪
•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 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 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 意。
渡荆门送别李白
《迢迢牵牛星》全诗以叠音词入 诗,以描写为主,情景交融,声 情并茂。
赏析要点
• 《迢迢牵牛星》起首两句描写两星相对的清冷环境,
于景中寄寓离愁; • 中间四句描写织女,以动作神态写哀怨; • 最后四句直接抒发诗人的慨叹,暗示离别的根源— —那阻隔了牵牛和织女的银河既清且浅,牵牛与织 女相去也并不远,但织女与牵牛只能脉脉相视而不 得语。水美、情深,这美好的情和景与“不得语” 的残酷现实形成巨大的矛盾反差,从而使诗意更加 哀怨动人。
三至六句: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札札地 正在织布。 一整天不见她织成一匹布,却 见她愁容满面,泪落如雨。
视点:转移到天上--银河之畔
诗人想象: 织女辛勤织布的情景和 思念牛郎的情态。
七至十句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那银河清清浅浅,两岸间 相距又该有多远呢?清清 的一水相隔,却只能含情 相望,不能互诉衷肠。
乞巧
传说织女的手艺极巧, 能织出云彩一般美丽天衣。 为了使自己也能拥有织女 一般的巧手, 在少女之间, 遂发展出了“乞巧”的习 俗。 乞巧的习俗大约早在 汉代就形成了。 乞巧用的针就分双眼、 五孔、七孔、九孔之多。 七夕晚上, 手拿丝线,对 着月光穿針,看谁先穿过 就是“得巧”。
关于《古诗十九首》
作者简介
• 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诗 人,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号 青莲居士(欧阳修六一居士,李清照易安居士,白 居易香山居士,苏轼东坡居士)。李白的诗歌现存 九百九十多首,豪迈奔放,别具一格。追求心身 自由和解放的昂扬向上的精神是他诗篇的主旋律。 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与 杜甫并称“李杜”,对后代的诗歌创作产生过深 远的影响 。
•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
中国的四大 • 梁山伯与祝英台

• •
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
“七夕”与牛郎织女的传说 农历七月七日之夜,称 “七夕”,我国民间有“乞巧”的习俗,故七夕又称“乞 巧节”。 民间传说,七夕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据说, 牛郎是南阳城牛家庄的一个孤儿,依哥嫂过活。嫂子马氏 为人刻薄,经常虐待他,他被迫分家出来,靠一头老牛自 耕自食。这条老牛很通灵性,有一天,织女和诸仙女下凡 游戏,在河里洗澡,老牛劝牛郎去取织女的衣服,织女便 做了牛郎的妻子。婚后,他们男耕女织,生了一儿一女, 生活十分美满幸福。不料天帝查知此事,派王母娘娘押解 织女回天庭受审。老牛不忍他们妻离子散,于是触断头上 的角,变成一只小船,让牛郎挑着儿女乘船追赶。眼看就 要追上织女了,王母娘娘忽然拔下头上的金钗,在天空划 出了一条波涛滚滚的银河。牛郎无法过河,只能在河边与 织女遥望对泣。他们坚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无数喜鹊飞 来,用身体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彩桥,让牛郎织女在天河 上相会。王母娘娘无奈,只好允许牛郎织女每年七月七日 在鹊桥上会面一次。
视点:从织女的角度写。
一水相隔 咫尺天涯
天上悲情
人间写照 景情交融 委婉含蓄
重要考点
从形态和声响方面 写织女勤劳的诗句 直接描写织女相 思之苦的诗句
纤纤擢素手, 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
含蓄而深沉地表达 相思之苦的诗句
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
叠词的运用
这首诗共运用了六个叠音词: “迢迢”是写牵牛星之远, “皎皎”是写织女星之明, “纤纤”是写素手之细, “札札”是写机杼之声, “盈盈”是写银河之水, “脉脉”是写相视之态。 叠音词的运用与全诗缠绵悱恻的感情 十分和谐,深切地表现了景中情,情中景, 显得韵味深长,哀婉动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