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要放手教育随笔德育

合集下载

教育孩子大胆放手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教育孩子大胆放手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教育孩子大胆放手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教育孩子大胆放手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导语:很多时候,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喜欢为孩子铺好路,希望孩子可以一帆风顺,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教育孩子大胆放手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很多时候,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喜欢为孩子铺好路,希望孩子可以一帆风顺,没有任何挫折的长大。

但其实,有些时候,这样做反而更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我们班的孩子非常喜欢做手工,每次手工课时,我都会先讲解一遍在示范给孩子看,让孩子按照我的方法来做。

一天课间,我看见小凡和几个好朋友在一起聚精会神的剪着东西,每个小朋友剪好一样作品后,都会非常兴奋,自己欣赏完后都会激动的拿给同伴欣赏,从而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好的作品同伴们还会抢着来欣赏。

这一幕给了我启示,何不发挥孩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给孩子们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孩子们自己去想自己去做呢?一种强烈的好奇心促使我,“试一试”也许孩子能行!
第二天的手工课上,我引导孩子们观察讨论交流后,便放手让孩子们看着图片做,没想到孩子们在近20分钟的.制作中,都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与专注这是我们想到的效果,孩子们在自己做完后,不像以前完成任务似的交给我:“老师,我做好了”。

现在,他们拿着自己制作的作品到处向同伴展示、介绍,神态、眼神和语气中流露出自信和自豪!
看来,老师要抓住时机尝试放手!。

最好的教育是对孩子放手而不是撒手读后感

最好的教育是对孩子放手而不是撒手读后感

最好的教育是对孩子放手而不是撒手读后感示例文章篇一:《<最好的教育是对孩子放手而不是撒手>读后感》读完《最好的教育是对孩子放手而不是撒手》这篇文章,我心里就像有个小鼓在不停地敲,“咚咚咚”的,好多想法一股脑儿地涌了出来。

这文章里说的,不就跟我身边发生的事儿差不多嘛!就说我好朋友小明吧,他爸妈那叫一个管得多。

每天啥时候起床、啥时候做作业、看多长时间电视,都规定得死死的。

小明就跟个被线牵着的木偶似的,一点儿自由都没有。

我都替他觉得累,这哪里是教育,简直就是“捆绑”嘛!再看看我自己,我爸妈倒是没那么夸张,可有时候也让我觉得不自在。

比如说,我想自己出去找小伙伴玩儿,他们非得问东问西,好像我一出门就会遇到大怪兽似的。

我就在想,大人们为啥就不能多给我们点儿自由呢?难道他们小时候也被这么管着吗?这就好比把一只小鸟关在笼子里,还指望它能飞得高、飞得远,这怎么可能呢?教育孩子,就像放风筝。

线拉得太紧,风筝飞不高;线放得太松,风筝又会掉下来。

得掌握好那个度,才能让风筝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

对孩子放手,可不是说啥都不管了,那不成了撒手不管,这就像开车不握方向盘,能不出事儿吗?放手,是给孩子空间去探索,去犯错,去成长。

就像学走路,要是大人一直扶着,孩子啥时候能自己稳稳当当地走呢?撒手呢,那就是完全不管,孩子就像在黑暗中摸索,心里能不害怕吗?我同桌的姐姐,听说她爸妈从小就对她很放手,鼓励她自己做决定。

结果人家现在可厉害了,学习好,还有好多特长,自己的事儿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这难道不是放手教育的成功例子吗?反过来,我邻居家的小哥哥,他爸妈啥都替他做决定,这也不许那也不行。

现在小哥哥都上初中了,还一点儿主见都没有,遇到事儿就慌神。

所以说呀,教育孩子真得讲究方法。

放手,能让孩子学会独立,学会承担责任,变得更有自信。

撒手,那就是对孩子的不负责,是把孩子往歪路上推。

我觉得,大人们应该多听听我们孩子的想法,别总是按照他们的想法来安排我们的生活。

家庭教育征文:爱需要放手

家庭教育征文:爱需要放手

家庭教育征文:爱需要放手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无论是从父母、老师还是其他形式的权威人士中获取的教育,都会对我们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他们的引导下,我们经历了从婴儿到成人的成长过程。

父母之爱无疑是最真挚的,但有时候爱也需要放手。

从家庭教育方面来说,爱需要放手是一个很重要的主题。

何为爱需要放手放手不代表不爱,而是一种更聪明的爱。

当孩子渐渐成长,父母们需要适应孩子自立的过程,更多地给予他们自由,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学习、去探索。

这也是爱需要放手的含义所在。

为什么需要爱需要放手1. 培养孩子自立能力家庭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孩子们成长,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需要适时的启发和指引。

然而,过多的指引和控制会影响孩子的成长。

只有让孩子们走出自己的路,去探索、去实践,才能真正的让他们成长为独立自主的人。

2. 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当孩子面对问题时,父母不应该过度干预或解决问题。

相反,他们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和空间,让孩子自己思考、解决问题。

这样做不仅会让孩子们更加自信、自立,还会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3.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爱需要放手不仅意味着让孩子们自由,也意味着让他们学会承担责任。

当孩子们做出自己的选择,并为自己的决定负责时,他们会对自己更加自信,同时也会学会管理自己的行为。

如何让自己适应爱需要放手1. 扩展对孩子的认知随着孩子不断的成长,他们会逐渐展现出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情感表达方式和行为特点。

父母需要及时调整对孩子的认知,不仅要关注他们的长处,也要把握他们的个性特点。

2. 给孩子创造机会爱需要放手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为孩子创造更多的机会。

父母可以适时为他们提供机会去开拓视野,学习新技能,挑战自我,这不仅可以让孩子更好地发展自己,也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精神。

3. 提高自我素质想要进行爱的放手,父母们首先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

家庭教育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许多挑战和抉择,我们需要学会保持镇定,不过分干预孩子的选择。

幼儿园下学期教育随笔学会放手

幼儿园下学期教育随笔学会放手

幼儿园下学期教育随笔学会放手
教育随笔:学会放手
彤彤是一位外表挺文静的小姑娘,实际上她是一位活泼开朗的女汉子,吃饭的速度比我还要快;在操场上玩攀登架,比男孩子爬的还要快、还要高;集体活动时,回答问题积极踊跃、声音洪亮;摔倒了,爬起来一笑了之
这与她妈妈的教育以及她的成长环镜有关,彤妈是一位小学老师,从性彤彤的玩耍不做过多的限制,不会怕弄脏衣服而不让她爬、不让她自己吃饭注重孩子自理、自立的培养,加之她的成长环境在部队,耳染目濡了那群铁铮铮的汉子们的勇敢,也就养成了她勇敢、洒脱的性格。

与她相比,很多男孩子谨小慎微、做事胆怯,其实,这不是孩子本来的性格,俗语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养成这样的性格,无疑是我们做家长的一手造成。

周到、细致的照顾孩子是我们做家长的责任,但是,在照顾的同时,我们要有个度,而不是把孩子看成是我们的重点保护对象,为了保证孩子的安全,就将孩子管得牢牢地,不让孩子爬得太高,跑得太快;怕孩子冻着、饿着、怕被别的小朋友欺负着在这一连串的怕里,让孩子养成了胆小、唯唯诺诺的性格,缺乏与人交往的经验,依赖着家长,希望我们能够保护她一生。

只有我们放手,让孩子自由的玩沙、玩水、玩泥巴、自由的跑跳,让孩子在无拘无束的玩中变得洒脱、开朗。

随笔:爱需要放手

随笔:爱需要放手

随笔:爱需要放手随笔:爱需要放手在物质资源不断丰富的今天,人们不再只关心自己的生存问题,也同时关注到了动物们的生存境遇,于是许多人在自然保护区向动物投喂食物,这本是出于一种保护动物的善意,但其结果却导致动物们逐渐丧失了觅食的能力。

同样,在我们的生命成长中,家长过于的保护将令我们丧失独立生存的能力,父母过度的溺爱将使我们丧失对于人生价值的'正确判断。

过度的关爱也是一种伤害。

游客肆意向动物们投喂食物,表面上看固然体现了一种对于动物的人道主义精神,也能在短期内解决动物们的食物问题。

但从长远上看,却让动物养成了依赖的习惯,觅食能力逐渐丧失,甚至整个区域的生态平衡也将遭到破坏,届时,动物们将迎来灭顶之灾。

在生活条件不断好转的今天,也经常出现这样的情景:父母怕孩子摔倒,于是将孩子成天抱在怀中;爷爷奶奶怕孙子吃不饱,于是苦口婆心的向孩子“劝饭、喂饭”;外公外婆怕外孙读书辛苦,于是每天上下学帮孩子拎书提包。

诚然,这些事例无不体现出家长对于子女的“关爱”,但在这种“关爱”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必然是既没有独立性,也没有“觅食能力”的。

这样的爱实质是一种深深的伤害。

动物会因受到过度保护而变得懒惰,人类会因受到过度袒护而变得骄纵。

一个从小受到家长溺爱的孩子,必然会变得狂妄自大,自私自利,甚至漠视道德与法律。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若不是一贯的袒护和溺爱,李启铭和李天一又怎会如此忘乎所以,进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呢?因为有爱,所以我们更应谨慎处理爱的方式,切勿让这当下的爱变成了长期的害。

有时,一些看似苛刻的行为,却传达出一份真正的爱意;一些短期严厉的要求,却蕴含了一种长期的庇护。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在保护动物上,人类需要做的不是投喂现成的食物,而是应放开双手,静观其变,让动物们在自然环境中磨练出独立捕食的能力。

在保护子女上,父母们需要做不是创造温室,而是培养起孩子独立自强的能力。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只有自身拥有了独立生存的能力,才能在这个竞争的世界中获得一席之地。

教育随笔 [教育随笔-放手才有收获]

教育随笔 [教育随笔-放手才有收获]

教育随笔[教育随笔-放手才有收获]
教育随笔-放手才有收获
区域活动时间,科学区传来讨论声。

我走过去一听,原来孩子们在讨论桌面上的玩具会沉在水底还是会浮在水面上。

有的认为肯定会沉下去,有的认为会浮在水面上。

大家都坚持自己的想法,争论不休。

看到我走近,军军问我:“老师你说这个玩具会沉下去吗?”我不声不响的走进卫生间,端来一盆水放在桌上说:“答案在这里,你们去找吧!”说完我就走开了。

看到我放手让他们做,他们赶紧把玩具放入水中,随即传出惊讶声、叹息声、欢笑声……接着,他们找来科学区的材料,教室里、自己抽屉里的东西做起了实验,每当他们的猜测得到验证时,就会高兴地叫起来,他们就这样不断的实验,队伍也随之不断的扩大。

我赶紧设计了几张记录表,鼓励孩子进行记录,经我们协商,决定用↓表示沉,用↑表示浮,用↑↓表示一半在水面上一半在水面下。

孩子一边实验一边记录,忙得热火朝天。

我们常说: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当看到孩子发现问题时,我们应该学会放手,给孩子独立思考、大胆探索、自由表达的机会。

而不是急于让孩子知道答案。

这样孩子才能尽情的尝试、发现。

在我们创造的思维模式中,发展孩子的思维。

感谢您的阅读!。

小学教师教育随笔《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小学教师教育随笔《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体育课上,一小孩不慎将辣椒揉入眼睛,疼得大哭。

张老师忙带他去冲洗,哭声不住。

回到办公室张老师把他搂入怀中轻声安慰。

愈哭愈烈。

干打雷不下雨。

我与付老师在旁鼓励劝说,稍有收敛。

张老师心稍安欲回班,又放心不下,我会意,搂过孩子。

怀里他还念念有词,对好心鼓励的付老师说,你把辣椒抹眼里试试!真叫人又气又怜。

也罢!不与小孩子计较。

待张老师回来,又哇哇大哭起来,哄也不是,劝也不对。

我计上心来,“张老师,付老师,校长叫你们有事,马上过去”。

大家心照不宣。

我们“走后”,顿时安静。

片刻,只见那小孩先是狠狠往自己肚子上捶了一拳头,付老师想定是后悔了吧。

接着,我便上场,连激将带鼓励让他睁开眼睛试试。

小孩嘴里还振振有词,你不知道,一睁眼还疼得根本受不了。

我再哄,那你就先睁开一只眼试试。

试试,试试,试试嘛,又没有什么损失!
连哄数次,方才紧闭着一只眼,另一只眼忽闪忽闪,睁开了!两只眼睛全部睁开了!没事?!
张老师和付老师笑了,小孩看到我们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张老师学起小孩刚才的样子和表情,大家笑做一团。

付老师问:“我们一走,你打自己肚子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想让自己哭啊?”小孩使劲点头。

付老师恍然,原来如此阿!
其实,有时候我们错就错在把孩子看的太过脆弱,我们急着张开臂膀去呵护,去为孩子挡风遮雨。

这样的保护和爱,犹如一面痛苦放大镜,让孩子把自己的伤痛感和需索无限放大,反而使它从一条无形的线,变成一道不可跨越的门槛。

有一种爱叫放手中学老师随笔

有一种爱叫放手中学老师随笔

有一种爱叫放手中学老师随笔有一种爱叫放手中学老师随笔多年来也养成了饭后散步的习惯。

前几年,多了个小不丁点儿,于是多了一条尾巴,确切点说,是多了一位前锋,因为每次散步,女儿总是蹦在前面。

但是在马路上,即便在慢车道上,不安全的因素还是很多,时不时有车辆从身后蹿出,尤其是电动车,或悄无声息的掠过,或摇晃着呼啸而过。

所以只能拉着女儿的手,让她安分守己的走。

但小孩的好动是不太会让你安稳的拉着,更多的时候是“捉”着,而女儿则时不时假装手被捏疼而挣脱我的手。

所以,在路上和女儿搀手总是很不友好,我的手似乎更像是“魔掌”。

教师教育学生得讲究艺术,教育女儿,也得来点花样。

于是我就跟她商量,既然你不愿意爸搀着,那说明你自已会走了,现在爸年纪也大了,又是近视眼,路上也看不清高低了,你眼尖,你搀着爸走,行吗?小孩一听,自已的价值得到体现了,雀跃起来,一路上,搀着我的手,很认真很负责,不时的前后张望,有没有车子过来,前面路上有没有障碍,什么地方需要注意的,时不时给我来个友情提醒,那服务可是相当的体贴。

一种幸福感涌上心头,甜甜的:女儿真贴心,可真没白养。

但是好景不长,小孩的注意力、兴趣还是很容易转移的。

一有风吹草动,不经意间便会扔下你不管,尤其一到超市,对老爸的贴心就化为对零食的爱心,玩具的欢心。

无奈之下又想起了我们的教育:能不能让孩子从“要我拉”变为“我要拉”?于是,乘她在痴情玩具之际,我躲在超市的某个角落悄悄的观望,终于她玩腻了、玩够了,乏了,家的归属感突然涌上心头,蓦然回首,爸爸不见了,在哪?容不得多想,便慌里慌张的往前快追了几步,四处张望,还是没人影,顷刻,举目无亲的恐慌便毫无掩饰的泻在她脸上,伴随着“哇”得一声,泪水开始没遮拦的在她脸上横溢,哭喊着茫然的奔走在超市的货架通道中。

望尽超市路,蓦然回首,老爸正在灯火阑珊处悠闲的等着她归来。

吃一堑,长一智。

从此,拉着爸的手,再也不松开。

美丽的风筝摇曳在空中,因为有着丝缕的牵绊,更高更远的蓝天成了她心中的梦想,总也实现不了它自由飞翔的渴望。

放手也是一种幸福放手也是一种教育幼儿园教学故事随笔

放手也是一种幸福放手也是一种教育幼儿园教学故事随笔

放手也是一种幸福放手也是一种教育幼儿园教学故事随笔在幼儿园这片小小的天地里,每天都在上演着各种各样的故事。

作为多年的幼儿教育工作者,我发现放手,其实也是一种幸福,一种教育。

记得有一次,我们班上的小明在玩耍时不小心摔倒了,膝盖擦破了一块皮。

他疼得眼泪汪汪,我却告诉他:“男子汉,要勇敢一点,自己起来。

”他犹豫了一下,然后勇敢地爬了起来,拍拍膝盖,继续投入到游戏中。

放手,让孩子学会独立。

在我们的教育中,很多时候我们会担心孩子受伤,担心他们做不好,于是习惯性地去帮助他们。

但事实上,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去探索,他们才能在失败和挫折中学会独立。

有一次,我们组织了一次户外活动,让孩子们自己搭建一个树屋。

刚开始,孩子们手忙脚乱,不知道从哪里开始。

但我没有立刻去指导他们,而是让他们自己商量、尝试。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们终于完成了一个简易的树屋。

虽然它不够完美,但孩子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告诉我,他们收获了成就感。

放手,让孩子学会合作。

在幼儿园里,孩子们之间的合作非常重要。

通过合作,他们可以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而放手,就是给他们一个合作的机会。

有一次,我们班上的小华和小丽在画一幅画。

小华想要画一匹马,小丽想要画一艘船。

他们争论不休,决定一起画一艘马船。

在合作的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倾听对方的意见,学会了协商,最终完成了一幅富有创意的画作。

放手,让孩子学会承担。

在幼儿园里,孩子们需要学会承担责任,这是成长的一部分。

有一次,我们班上的小杰弄丢了玩具,他非常难过。

我没有立刻帮他找回,而是让他自己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杰终于找到了玩具,他也明白了承担责任的含义。

放手,让孩子学会感恩。

在幼儿园里,我们教育孩子要学会感恩,感恩父母的养育,感恩老师的教导。

有一次,我们班上的小美在家长会上,主动向妈妈表示感谢,感谢妈妈每天接送她上学,感谢妈妈为她做饭。

看到小美真诚的表情,我深感欣慰。

在幼儿园的教学中,放手并不意味着放任,而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去尝试、去成长。

幼儿教育随笔:放手是为了更爱你

幼儿教育随笔:放手是为了更爱你

幼儿教育随笔:放手是为了更爱你怀揣对幼教事业的热忱,我在幼教这一平凡而又光荣的岗位上坚守了十几年,教育理念的不断推陈出新,使得我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探讨、紧跟时代的步伐,做新时期的幸福教师。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师要充分肯定幼儿的主体地位,相信幼儿的能力、尊重幼儿的想法和需求,学会倾听、学会赏识、学会宽容、学会鼓励,我们的园所精神——爱、勤、精、新中指出爱的前提是尊重,爱的智慧是赏识,爱的艺术是宽容,爱的途径是交流,爱的精髓是奉献。

爱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

在家园联系时,我们经常对家长说:“放手让孩子去做,孩子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要充分尊重孩子的发展需要。

”然而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我们教师总是忍不住大包大揽,这些貌似爱孩子的行为实则剥夺了孩子发展的权利。

1.爱孩子就要充分尊重孩子发展的需求,放手让孩子去做。

今年我接新班,最小的孩子不到两岁,刚入园那会儿什么都不会,吃喝拉撒样样都需要教师帮忙,虽然我很喜欢帮助他们,但帮助他们之前为什么不先让他们试试呢?我的儿子今年5岁,1岁开始自己练习吃饭,两岁已经可以帮助我盛稀饭、洗碗,自己穿脱裤子、袜子还有鞋子,三岁自己擦屁股,四岁自己洗袜子、刷鞋(虽不是每次都让宝宝干,但只要有时间我就会让他参与)我的孩子都能做到,我相信只要放手让孩子们去做,他们一定也行。

新班幼儿入园的第三周,我班开始让幼儿自己取饭菜,刚开始孩子们很新奇,忘记了哭闹,都小心翼翼的端着,吃起饭来也主动多了,不再等着老师喂,撒饭现象明显减少。

慢慢的有的幼儿能主动再取第二份饭,看着孩子们的进步,作为教师我由衷的高兴。

2.爱孩子就要相信孩子,孩子你能行。

幼儿园一日生活皆教育,每当托班吃虾时,老师们就显得特别忙碌。

看着祝老师分完饭后再一次要动手帮助孩子剥虾,我忍不住询问道:“祝老师,先教孩子们自己动手剥,实在不行咱们再帮忙好吗?”这时,祝老师不高兴了,说:“托班就要求老师帮孩子剥,他们根本自己剥不了。

教育随笔:有一种爱叫放手

教育随笔:有一种爱叫放手

教育随笔:有一种爱叫放手教育随笔:有一种爱叫放手老师要懂得有一种爱叫放手,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讲,让学生读,让学生讨论。

让学生讲,讲自己对课文的感悟,这也是对学生个体生命的一种尊重,不是把成人的思想强加给学生。

其次,一个学生一种感悟,多个学生就会有多种感悟,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的就不会只是老师的一种智慧,而是收获了很多的智慧。

再次,让学生讲,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能力提高了,他就会有成就感,有了成就感,他就会喜欢这门学科,一旦喜欢了,兴趣有了,那可就不得了,他们的潜能,他们的智慧就会被充分挖掘出来。

因此,教师应该解放思想,大胆的让学生去讲,不要害怕学生讲不深。

一次两次不深,三次四次不深,五次六次就深了。

更何况,我们的学生中,有一些天资聪颖,各方面能力非常强的学生,他们的讲解未必肤浅,可能还会有新颖独特的见解,让大家耳目一新。

再加上他们年轻,会有一些新的创意,让所有学生有新鲜感,从而激发了其他学生课堂的参与兴趣,应该学会放手,让学生自己长大,品尝过程的艰辛,收获香甜的果实。

让学生读,随着高科技在教学中的应用,许多老师都热衷于让学生欣赏配乐配画面的朗读作品,而很少组织学生自己去朗读。

在老师的心目中,总觉得专家们读得好,学生读得不好,普通话不标准,朗读没有感情等,这说明一些老师对朗读的终极目的不甚明朗,读书是为了理解文章,是理解文章必须的一个环节,不让学生读,不让学生去体悟,如何能谈得上理解文章呢?专家读得再好,总不能代替学生去读,代替学生去理解,就像我们不能代替学生走路,不能代替学生吃饭一样,因此应该放手让学生去读,哪怕读得不好也不要紧,朗读的目的是为了理解文章,而不是为了朗读而朗读。

学生通过朗读,理解了文章,就达到了教学目的,不要在乎朗读的形式美不美,关键在于学生有没有朗读这个过程,更何况我们的学生中有一些在朗读方面很有天赋,让他们去读,并不比专家们差,有的甚至还要超过专家们,再加上现场效果,绝对比听录音对学生的感染力要强得多。

爱,就要学会放手---教育创新案例 (原创)

爱,就要学会放手---教育创新案例  (原创)

爱,就要学会放手---- 德育创新案例石家庄市裕华区南栗学校赵云肖自97年毕业至今,我已从教20余年,班主任的工作更是伴随我走过了无数个春秋。

回顾自己的德育工作生涯,我感觉最大的感触就是放手。

孩子就是我们手中的细沙,我们越是想要攥紧它,它却总是会从手中的缝缝隙隙里溜走,如果你松开手掌,他们则会变得“安安静静、服服帖帖”。

班务管理学会放手管理一个班级是一件十分劳心费力的事情,尤其是带低年级,孩子们小,班级事务繁重。

老师如何在繁重的杂务中完美抽身,这就要学会放手。

低年级段学生年龄小,对老师的依赖性比较大,所以不分大事、小事,都要找老师:“老师,我的水杯拧不开了。

”“老师,我的鞋带开了!”“老师,……”每一天,耳畔回响的都是孩子们的叫喊声,甚至课间也不会停歇。

记着刚接一年级时,有一次课间,我去卫生间回来的路上,就有学生围着我叽叽喳喳的说,小茜摔倒了,把腿磕破了,小樊带着小茜到办公室找我擦药水去了……我有些好奇,如果孩子们找不到我,会怎么处理?于是,我悄悄的从窗口观察他们两个:只见小樊小心翼翼的拿棉签蘸了药水后,蹲下来帮助小茜先擦干净伤口周围,然后换一个干净的棉签擦抹伤口,一边擦还一边用嘴轻轻的吹气,并学着大人的口吻说:“擦上药后,就不要活动了,到教室里坐一会,慢慢的伤口就结痂了,晚上就不疼了,我就经常摔伤,都是这样的……”小茜紧绷着的小脸上挂着泪珠,使劲咬着嘴唇,一声不吭,配合得很好。

处理完伤口,小樊扶着小茜,一瘸一拐的走出办公室。

我故意装出惊讶的样子,表扬两个小豆丁真了不起,能自己处理伤口了。

两个孩子听了我的表扬,高兴地走了,小茜更是挺着胸脯,也不用小樊搀扶了,自己雄赳赳、气昂昂的走进教室休息了。

忽然之间,我的脑袋里灵光一闪----是呀,杂事多,为什么不试着让学生自己去做一些小事呢!孩子们虽然比较依赖老师,但是同龄人之间交流更有共同语言,孩子们在成人面前是弱小的,所以有点撒娇的意味,但是在同学面前,谁都不愿意把软弱的一面展示给同学。

有一种爱叫放手(德育论文)

有一种爱叫放手(德育论文)

有一种爱叫“放手”摘要:班主任给人的普遍印象是事必躬亲、苦口婆心、终日琐事缠事、疲惫不堪,究其原因是忽视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主体意识,把原本属于他们自己的事代劳了,剥夺了学生经历磨练的机会。

如何摆脱这局面,班主任应改变观念,转换自己的角色,淡化"管理者"意识,一定要敢于让学生去摸索,让更多的学生在集体中承担责任。

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班级凝聚力,而且可以使学生获得班级管理主人的积极体验,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并从管理者的角色中学会管理他人,学会自我管理。

长久以来,我们作为学科教师,作为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犹如保姆一般,对学生视如己出:担心学生学不好,担心学生纪律差,担心学生安全、担心学生校内表现,担心学生校外状况。

诸如种种担心,我们的教师、班主任对学生的各方面教育全程护航,生怕学生未按自己意愿中的方向和线路学习、生活,一但偏离,就不是“好学生”。

我们像保姆一样,甚至像父母一样盯着学生,管教学生。

究其根本,一为学生出成绩;二为学生不出状况,老师不惹麻烦。

殊不知在我们的全程护航中,严重地扼杀了很多有特殊天赋的学生,泯灭了大多数学生学习求知的热情,五育只有智育受到重视,但教育教学中并不从开启学生智慧入手,结果造成学生片面甚至畸形发展。

我们对学生的爱,要适度“放手”,让每一个学生展开翅膀,自己学会飞翔。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

自主学习是建立在学生自我意识上的“能学”,是以学生内在学习动机为前提的“想学”,是以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为保障的“会学”,以及以学生的意志控制为条件的“坚持学”,它包括三个子过程: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方法、习惯和能力,是实现学生自主发展的客观需要。

首先,加强实践教学,培养专业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学习的潜能,鼓励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和勇气,相信每位学生都潜藏着巨大的发展能量,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

教育随笔-放开手给孩子展翅高飞翅膀

教育随笔-放开手给孩子展翅高飞翅膀

教育随笔-放开手给孩子展翅高飞翅膀教育随笔-放开手给孩子展翅高飞翅膀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说起随笔,大家应该都有印象吧?随笔是散文的一种,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

那么,怎样才能写好随笔?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教育随笔-放开手给孩子展翅高飞翅膀,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尔基说过:“爱孩子这是老母鸡也会做的事情。

”看来爱自己的孩子是每一个做母亲的本能,爱自己的孩子无可厚非,那么如何来爱自己的孩子,是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呢?孩子总有一天是要靠自己的,我们不可能永远陪在孩子身边,我们作为家长就应该放开手,给孩子一双展翅高飞的翅膀。

一、不包办,鼓励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现在的孩子自理能力差是由于家庭成员的溺爱包办,幼儿没有掌握自理的方法和技能以及缺少必要的反复练习机会等原因。

因此要训练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从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独立能力。

妈妈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家里我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当他能自己用勺子时,并且有自己吃饭的意愿时,我就让他自己尝试吃饭,嘴巴像漏了一样,他一边吃,一边掉,吃得满衣服满地满桌子都是,一片狼藉,但是不要因为怕脏,怕收拾,就抢着喂孩子,那样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

所以,为什么很多孩子上了幼儿园还不自己吃饭,很多时候,就会因为家长太溺爱或是怕孩子弄脏,干脆包办了,那么孩子的自理能力怎么会提高,反而会造成依赖心理,什么事都希望有人来代劳。

其实,孩子的自理能力就是在这反反复复的生活小事中,一点一滴的'累积起来的。

每件事情都是从不熟做到熟练的,不给孩子机会,他怎么能做好。

只要是孩子想尝试的事,我都是鼓励他去做,如穿衣裤、扣纽扣。

从一开始的笨拙到到后来的熟练,儿子的自理能力就是这么一点一滴的积累起来的。

到了中班了,有一天儿子放学回到家突然对我说:“妈妈,老师说我现在长大了,要帮妈妈做家务,才是好孩子。

”他就想帮我洗碗、扫地等,我就放手让他做了,记得他第一次洗碗,还打碎了碗,还洗不干净,但没关系,洗不干净了,等孩子弄好,我们再洗,不要怕麻烦,耽误时间。

【德育论文】《放手》

【德育论文】《放手》

放手2019下半年我接手了一个由50人组成的七年级班集体,和以往70多人一个班相比,心里感觉轻松了很多,可一上任之后,才发现这50个比60多个并不轻松,因为现在的孩子都很有个性,对生活的追求也很多元,绝对省心不了多少,而且因为人不多,每个孩子在我心目中都是那么的泾渭分明,他们的喜怒哀乐都牵动着我的神经。

七年级学生很好动,他们就爱惹事,他们很爱打小报告,他们很多事不知道怎么去做,每个人心里有的只是自己,而班级的事务千头万绪,我们总以为他们还小,少不更事。

于是凡是身体力行:电灯忘关了,我来关;扫帚倒了,我来扶;窗台脏了,我来擦;地上有废纸,我来捡……纵使我们这些班主任有三头六臂,也被折腾的够呛。

班主任成了消防员和司令员,在班级、办公室、宿舍之间忙碌的奔跑,可还是不断的出这样那样的小问题。

于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开始摸索,开始点滴渗透,培养学生参与班集体管理的主人翁意识,到了七年级下学期,班集体的形态已经初步形成,有了较为稳定的班级良性品性,这个时候,我开始放手,把班级的主要一些事务都放手给学生,把自己从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从而也培养每个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管理、交际能力。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自己和集体相连时才最有有力量。

”所以在学校生活中,给学生参与到班级事务中来,利用这一平台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和智慧。

让学生把班级视为自己的“家”,把自己看作“家中的人”发挥更大的主动性,提高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积极性和争优意识。

树主人翁意识,做好班级主人。

“作为一名教师,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应该是最基本的原则。

”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为了给学生更多的锻炼机会,让人人都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尝试让人人都担任一个角色,我利用班会课,发动学生自己认真思考并写下:我愿意为班级做什么。

通过搜寻学校生活的角角落落,同学们都积极写下自己愿意为班级做的事务。

把他们写下的材料上传之后,根据同学们的性格特点进行整合,并制定了一份班务分工细则表,按照班里的46人保证每人都有一项,再利用班会课,将每个人的要做的事务在班级里进行宣布。

教育随笔:放手让孩子去做

教育随笔:放手让孩子去做

教育随笔:放手让孩子去做
现在的孩子总是不习惯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过多的依赖成人。

其中大部分的原因是我们成人造成的,这就需要我们去反思自己的行为。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成人就会为他们选择一所幼儿园,让其进行教育,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我们成人都在给自己的孩子做计划,这真的很不错,但是成人应该细细想一想,执行计划的毕竟不是我们成人,是孩子自己啊,我们必须放手让孩子去做,才能达到想要的结果。

既然选择了让孩子上幼儿园,就必须下决心让孩子去适应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做自己的主人。

幼儿园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孩子可以在自己的区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前提是孩子的自理能力特别强,需要自己去完成。

所以我们成人就必须给孩子充分的时间让孩子自己做,要有耐心等待孩子去完成某一件事情。

我班幼儿基本都在三岁,对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关键期,必须抓住机会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为以后的独立生活、学习打下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要放手——家庭教育反思爱,是内心深处的体验,是很难用语言描述的心灵碰触,是时时刻刻的牵挂,是忍不住的唠叨,是满眼的缺点,是严厉的批评,是无以伦比的瑰宝,是细心的呵护……爱,有时是兴奋剂,能让人振奋,有时是催眠剂,能让人松懈,有时是枷锁,能让人窒息。

作为妈妈,我自觉很爱我的女儿,我是女儿的厨师,一日三餐,花样不同;我是女儿的洗衣机,决不让女儿穿着脏衣服出家门;我是女儿的闹铃,定时呼唤女儿起床;我是女儿回家时的钥匙,准时为女儿打开家门;我还是女儿的提款机,女儿购买物品的花销,全部由我提供,我更是女儿忠实的听众,女儿烦恼了,要向我痛快地倾吐。

即使这样,我还觉得我不够完美,女儿也不认可我的付出,因为我对女儿抓得太紧。

女儿在家里要做听话的孩子,不允许和大人顶嘴,女儿在家里要做个勤快的孩子,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完成,女儿要做懂事的孩子,不做妈妈不开心的事情,不给同学打电话煲电话粥,不乱买零食,不参加同学的生日party,不买花哨的衣物,不打耳洞,不做影响学习的一切事情。

女儿在我的围墙里,越来越沉默,越来越不会做事,对外界越来越陌生,和同学越来越有界限。

终于有一天,女儿爆发了,她知道哭了,她哭自己在同学那里受到的委屈,在老师那里受到的不平等待遇,她哭妈妈的残暴,妈妈嘴里喊着爱,手上一点都不爱,动不动就修理她。

女儿的爆发,令我震惊,我曾更残暴,也曾痛彻心扉,我也哭泣,也冷漠。

但是,这些都不是爱,爱,是要放手,要陪伴,要倾听,要体谅,要设身处地,要俯下身子,要低眉顺眼。

我的反思,我的彻悟,女儿看到了,感受到了,她开始平静,不再恐惧,不再焦虑,她能自觉学习,主动学习,能思考,能吃苦耐劳,能考虑何去何从,考虑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次要的,能合理安排时间,能委婉地拒绝同学的电话,能上学不再迟到,做事不再拖拉。

我的静心,女儿的平静,是我幸福的目标,我达到了,我更觉幸福。

作为老师,作为孩子们的班主任,我更要放手。

孩子们刚进入校园,露着豁豁牙,张嘴说话时,都口齿不清,这时的我,就十足是一位“妈妈”,要牵着他们认识校园设施,领着他们学会上课,学会站队,学会举手回答问题,学会摆放学习用品,学会拿书,学会握笔,学会写第一个字母,手把手地教,是家常便饭。

多少孩子听不懂老师讲话,班主任就是家长们的咨询师,孩子不舒服了,不爱吃早饭了,作业本没带了,衣服找不到了,和同学不愉快了等,都要一件件操心,为孩子和家长圆满解决,得到家长的认可,得到孩子的信赖。

现在,孩子们进入了第二逆反期,即青春前期,这时候的少年儿童有一定量的知识储备,有交朋友的意识,有基本的辨别好坏的能力,也懂得如何迎合老师,做老师喜欢或不喜欢的事,来引起老师的注意。

此时,我就不能像过去那样,和妈妈那样无微不至了,我遇到特别的情况,就务必要具体分析孩子的心理,了解孩子的思维方式,找到关键点出击,而不是发脾气,让孩子心里得意洋洋的,以为惹恼了你,以后就可以不断地尝试,来招惹你,那么,你刚好上了他的当。

有这样一位聪明的妈妈,她十分疼爱她的女儿,在家里,孩子的爸爸是好好先生,基本上不参与处理女儿的事,遇到女儿的问题,就呵呵一笑了之。

妈妈觉得女儿像男孩性格,难以管教,就对女儿特别严格。

有一次,女儿放学回家晚了,没有遵守和妈妈的约定,在规定时间进家门练琴、写作业,而是在楼下玩儿。

妈妈二话不说,提起女儿的书包回了家,禁止女儿进大门,直到晚上女儿睡觉的时间到了,才让女儿回家洗漱睡觉,不允许女儿做作业。

女儿很聪明,把闹铃定得早,她早起把语文作业写完了,数学作业是到班里来补的。

这个女儿虽然受了点教训,心里对妈妈有了点惧怕,但是因为没有惊动我这个班主任,她仍然会弄点小意外让她妈妈纠结半天。

有一次单元测验后,这个女孩的卷子上错了不少不该错的题,比如看拼音写词语,她错得比其他同学多,对于她那样聪明的孩子,除非她没有复习,才会有这样的不堪入目的。

我针对这个问题,让生字有错的孩子,把错的词在卷子上重新写好几遍,这是史无前例的。

女孩的妈妈似乎和我站在同一条战线上,坚决支持我的做法,晚上一直陪着女儿把错题完全改完,才去做别的事。

妈妈自始至终没有批评女儿一句,只告诉女儿:有错就要纠正,受罚也是应该的,妈妈相信你以后会引以为戒,妈妈会一直陪着你。

从那以后,这个聪明可爱的孩子每天都把新学的词语听写一遍,有时还听写两遍,晚上听写一遍,早上起床再听写一遍,她现在每次听写都能全对,能获得红花。

我在为孩子感到欣慰的同时,也感谢孩子的妈妈,是这个妈妈,懂得了用放手这种方式表达对女儿的爱。

女儿被束缚久了,得到妈妈这种理解,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她心存感激,自然就把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而不是想着办法来考虑如何逃避妈妈的追踪和对付妈妈的责罚。

孩子不仅在父母那里需要得到宽松的育人方式,在班级里,也希望有和谐的气氛。

我对孩子们的要求十分严格,上课要张大嘴巴读课文,举手回答问题要积极,写字时的坐姿、握笔姿势要求正确,写的字要工整,站得要直。

只要有一个孩子没达到我的要求,我开始会耐心教,多次以后,我绝不会客气,有时会用眼睛严厉地瞪着他,令孩子惧怕我。

孩子越紧张,就越难达到我的要求。

有一个大眼睛男孩,上课容易走神,读课文时,总会找不到该朗读的句子,我经常会把目光放到他身上,长时间如此,孩子感到了强大的压力,由过去身子坐得直直的,到低下头,再到弯下身子,把自己藏到前排同学的后头,只要抬起眼皮看不到我了,就不动了,保持着那个姿势,我有时会走着讲课,他就随着我的挪动,改变着他的姿势,眼睛始终偷偷地瞄着我,一眼看到我的目光扫向他那边,就立即低下头去,假装看书。

这样反复几次,我知道孩子在害怕我的关注,我虽然心里希望孩子进步,希望听到孩子回答问题,但是,孩子因为害怕出错,害怕表达,就采取了躲避我的办法,不与我正面交锋,这样的关注,是不可取的。

意识到孩子的为难,我为自己感到难过,何以让我这么喜欢的小家伙视我为老虎一样?孩子没认真听课,不会回答问题,又能怎么样呢?孩子作业不会做,考试不及格,我总不能用眼神扼杀了孩子吧?我尝试接近这个孩子,把他叫到我办公室来,看着他担忧的样子,我对他笑笑,说:“宝贝,老师要出去学习一阵,这段时间,老师需要你的帮助,你愿意吗?”孩子的眼睛亮了起来,“老师,什么事?”“看到吗?老师的花瓶里有几条小鱼,能帮我照顾它们吗?每隔一天来给它们喂喂食。

”“没问题!”在得到孩子信誓旦旦的保证以后,我觉得孩子找到了一点自信,也接到了老师对他的信任。

立刻,我把鱼食拿出来,教他如何喂,他立刻就学会了。

在我外出学习的那段时间,那个可爱的孩子把小鱼儿照顾得十分周到,有一条小金鱼长大了不少,肥嘟嘟的,原来我一靠近花瓶,小鱼儿就会扑过来和我打招呼,现在,我蹲在花瓶前,它们都对我不理不睬的,它们已经视小男孩为他们的主人了。

在我把喂小鱼的任务完全托付给男孩以后,我和男孩之间的信任感得到了提高,他做练习时,我会假装巡视全班同学,最后来到他身边看看他遇到的难题,他有时会用手遮盖着,有时会看看我,再把手挪开。

我假装没看到他的举动,在看到有其他孩子也遇到和他有类似的难题时,我就会集中讲解,绝不会特意给他造成压力。

连续几周下来,这个男孩的练习册不再有空题,做出来的题里,用拼音代替的字越来越少,我每次关注他时,他都在用心地翻书,我心里暗自赞叹着:好小伙呀,不要怕困难。

我常常借助各种机会告诉大家: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

其实就是在告诉这个孩子,要勇于克服困难,有老师在,有你自己的努力,困难一定会被你压倒的。

果然,这个男孩过去的测验都是待及格,而到了第七单元,测验就达到了60多分。

而这份卷子的难度也比较大,全班最高分才88.5,这个孩子及格了,就是极大的进步啊!因此,我认为:爱,有时会像紧箍咒,让人喘不过气来,让人头痛欲裂。

把爱的尺度把握好,放一放手,才会让人感到舒适。

有时,我过于严格,孩子在表面上表现乖巧,在我一不留神,就会做一些出格的事,令人意外。

在一节体育课上,体育老师要求孩子们准备了报纸做游戏,下课时,老师请大伙儿把报纸收起来,有个孩子的报纸掉了一个角在地上,老师以为会有人自觉弯腰捡起来丢进垃圾桶。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不仅没人捡,在老师提示大家捡一捡地上的脏东西时,大家当作没听到,连头都没人低。

老师感到很奇怪,这要在其他班,是绝不会出现的,这么目无尊长!老师就把站好等着下课的队伍留下,把孩子们手上的报纸拿出来,一个个对照,看看是谁的报纸撕了一个角,却又不自觉遵守纪律保护环境的。

最终,老师查了好一阵,都没有结果,老师只好拿着这个报纸角来和我交流这件事情。

我当时觉得是孩子们出了问题,觉得孩子不懂礼貌,目中无人,只会在我这个班主任面前表现,其余老师说的话,都不当回事。

现在反思以后,发现问题出在自己身上,是我平时对孩子们管得太多,孩子们养成了一种习惯:丁老师不说,我们就不知道,就不要动。

最简单的例子:班里基本上很干净,每个孩子的座位周围都没有纸屑,桌椅也很整齐。

那是因为我看到谁座位周围有脏东西,就会提醒他捡起来,如果我没有提醒,那个孩子直到下午放学,也绝不会弯腰拾起地上的小纸屑。

长期下来,孩子们习惯了听我念叨,听我喊这喊那。

我还觉得自己太辛苦啦!其实,就是老妈子的行径,为何不改变自己呢?我开始扩大班干部的权力,让班干部学着老师整理队伍,提醒大家注意事项,提醒大家早读,提醒大家练习写字,提醒大家及时纠错,班干部告诉大家在楼道里不要跑,在教室里不要吵。

我基本上退居二线,在学生遇到有难度的问题时,我才会出面,我改变了陪着他们的习惯。

由于孩子和孩子之间有更近的距离,他们有他们的偶像,在班级管理中,他们更愿意听从班干部的意见,有班干部的亲自出马,孩子们自觉了不少,能做到以前老师要求时做不到的事情。

比如:我对上学迟到的学生,过去会厉声批评,现在,我会在黑板上写着:早上9点15到校,你做到了吗?让班干部领着读,孩子们以后再没有迟到的。

以前站队时,我会盯着说话打闹的孩子,把他们拉出队伍,单独留一会儿。

现在,我把整队的班干部留下,让他们反思自己在工作中出了什么漏洞,导致同学们吵吵闹闹,影响老师们办公。

在这样的情况下,所有的孩子都会自觉保持队伍的安静整齐,他们不愿意看到班干部因为他们不守规矩而被老师批评。

班干部方法得到改进,孩子们也得到了教育,遵守班级常规要靠大家自觉自愿,不能只让老师操心,老师是我们的老师,不是保姆。

适当的放手,让班级氛围越来越轻松,孩子们有自己的天地,心思也会由贪玩儿的角度转变到热爱学习上来。

孩子快乐,在家里对老师称赞就越多,家长也对老师十分放心,敢于承担班级事务,能把自己的困惑拿出来和老师交流,双方达成共识,越来越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与进步。

因此,我得到这样的反思:爱孩子,就放开手吧,给孩子想象的空间,思维的空间,成长的空间,不要事事约束孩子,替孩子做主,这样,只会让孩子失去自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