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四下美术教案)
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课题: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第1课时)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 1课《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色彩对比与和谐的基本知识。
2、学会运用对比色和和谐色进行绘画创作。
3、了解色彩的美感,提高对周围色彩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情
感。
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色彩的对比与和谐,学习调配对比色与和谐色,并运用对比与和谐的原理进行装饰美化。
教学难点:运用色彩的对比与和谐进行调配与把握,使色彩表现时生动而统一。
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教学感悟:
课题: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第2课时)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 1课《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色彩对比与和谐的基本知识。
2、学会运用对比色和和谐色进行绘画创作。
3、了解色彩的美感,提高对周围色彩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情
感。
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色彩的对比与和谐,学习调配对比色与和谐色,并运用对比与和谐的原理进行装饰美化。
教学难点:运用色彩的对比与和谐进行调配与把握,使色彩表现时生动而统一。
教学过程:
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教学感悟:
课题:穿穿编编
(第1课时)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 2课《穿穿编编》
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了解传统穿编工艺,感受编织艺术的源远流长,进一步启发学生用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发现身边的“穿穿编编”。
2、运用各种生活媒材进行穿编创作,大胆地将自己设计的造型,用不同的方
法表现出来。
3、培养学生“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并养成耐心和细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学生初步了解穿编的制作要求,学会穿编的基本方法。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目录
第1课聚聚散散 (2)
第2课点的魅力 (4)
第3课“五谷”作画 (6)
第4课主体与背景 (9)
第5课色彩的明与暗 (11)
第6课色彩的渐变 (14)
第7课色彩的情感 (16)
第8课我画的动漫形象 (20)
第9课对称的美 (23)
第10课那一刻的我 (26)
第11课走进春天 (30)
第12课平凡的美 (32)
第13课吹塑纸版画 (34)
第14课藏书票 (36)
第15课设计文化衫 (38)
第16课千姿百态的帽子 (42)
第17课会游的玩具 (45)
第18课电脑美术---笔刷画画 (47)
第19课光的魅力 (49)
第20课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 (51)
第1课聚聚散散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吴冠中的作品.体验起作品中的点与点之间聚散.疏密的变化。
2.鼓励学生运用各种工具和材料进行实践.尝试.体会聚与散的不同艺术效果。
3.通过实践.尝试.使学生知道聚与散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4.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运用聚与散的表现方法.创作有新意的作品。
教学重难点:
1.欣赏作品体验点与点之间聚散.疏密的变化。
2.根据自己的想象.运用聚与散的表现方法.创作有新意的作品。
教具学具:水彩.毛笔.纸.水罐.调色盘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欣赏导入
1.让学生欣赏吴冠中的作品.请学生说说作品中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
2.介绍吴冠中的作品.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点的位置及产生的肌理效果。
3.出示课题--聚聚散散
二.游戏体验
1.教师语言引导.启发学生回忆在生活中是否有见过聚和散。
2.师生讨论交流。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8课设计生活标志▏人美版(8)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8课设计生活标志▏人美版(8)
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生活标志的作用和意义。
2. 掌握设计生活标志的基本要素和方法。
3. 学习运用形、色、线、点等元素设计创意的生活标志。
教学准备:
1. 教材:人美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材。
2. 素材:各种生活标志图片、色彩工具、纸张、剪刀、胶水等。
3. 教具:投影仪、音乐、计算器等。
教学步骤:
Step 1:导入
1. 通过展示一些生活标志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生活标志的作用和意义,并与学生进行讨论。
2.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生活标志,提出其设计特点和风格。
Step 2:教学重点
介绍设计生活标志的基本要素和方法:
1. 形:生活标志的形状和线条要简洁明了,能够一眼看出其含义。
2. 色:生活标志的颜色要鲜明,能够吸引人的注意力,并与其代表的事物或场所相符合。
3. 线:生活标志的线条要流畅、有节奏感,并能够体现事物的特点或特征。
4. 点:生活标志中的点要重点突出,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兴趣。
Step 3:示范演示
以设计一个学校标志为例,进行示范演示:
1. 通过投影仪展示学校标志的形状和色彩,解释其设计原因和含义。
2. 从形、色、线、点等要素出发,设计一个简洁明了、鲜明突出的学校标志,并解释设计思路。
3. 引导学生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完善。
Step 4:小组合作
分成小组进行合作设计生活标志:
1.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特定的场所或事物,进行标志设计。
2. 小组成员讨论并确定设计要素和方法,进行规划布局。
3. 分工合作,各组员完成标志的设计和制作。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1、知识目标:学生了解物体的形态变化和变形的原因,研究绘画中的变形技巧。
2、技能目标:掌握绘画中的变形技巧,能够通过绘画表现出物体的形态变化。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和尝试。
教学重点:
通过研究绘画中的变形技巧,让学生能够表现出物体的形态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
掌握绘画中的变形技巧,能够巧妙地表现出物体的形态变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出示一张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这张图片。
2、学生描述图片:这是一张画着一只猫的图片,但是猫的形态有些奇怪。
3、老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猫的形态会变形?有哪些
原因导致猫的形态变化?
二、探索新知
1、老师讲解物体的形态变化和变形的原因,引导学生理解。
2、老师示范绘画中的变形技巧,并让学生跟随练。
3、学生练变形技巧,尝试表现出物体的形态变化。
4、老师提供不同的物体图片,让学生尝试用变形技巧表
现出物体的形态变化。
5、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老师和同学们进行评价和讨论。
三、巩固练
1、老师出示一些物体图片,让学生尝试用变形技巧表现
出物体的形态变化。
2、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老师和同学们进行评价和讨论。
3、老师提供一些绘画题目,让学生尝试用变形技巧表现
出题目要求的物体形态。
四、总结评价
1、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和收获。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老师进行评价和点评。
3、布置下节课的作业。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研究人物变形画的表现方法,了解生活中的事物变形现象,认识美术创作中的变形及变化表现手法。通过观察和发现,学生可以提升观察和思维的品质,发现想象和个性化创造的能力,养成关注生活、勤动脑筋、巧创造的研究惯与生活态度,抒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小学四年级美术人教版教案10篇
小学四年级美术人教版教案10篇
一、激趣导入
(分目标:语言沟通直接导入,激发同学爱好。引出课题,明确学习内容)
老师设问内容:同学们喜爱做嬉戏吗?
我们来一起做个小嬉戏,请你在我的描述猜出一件物品,(投影逐一消失)
1、这是一件日常生活用品,
2、我们每天都在使用它
3、他有各种外形,颜色也丰富多彩
4、我们喝水时也要用到它
同学行为:猜谜并渐渐靠近答案。(杯子)
师:好我们今日就来学习杯子的设计(出题)
二、第一环节赏析探究
(分目标:小组探究,进一步激发同学的爱好,生动直观的让同学了解杯子的功能)
1、合作学习小组探究
问题设计:他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呢?小小的杯子我们每天都在使用,但很少有人会留意它。那就请你认真看看黑板上的这个杯子,(用手指示贴着的杯子他由那几部分组成的呢?)
同学行为:杯体、杯把、有的有盖子…….
老师追问:杯子各部分有什么功能呢?
同学行为:杯体盛水,杯把手握,盖子可以保温也可以防止灰尘……
2、小组分析
问题设计:今日我给每组同学都都预备了一个各有特点的杯子,那你找一找这些杯子特点在哪里?它各部分有什么功能呢?请小组一起找一找会有什么新发觉呢?
(小组分析各种杯子特点和功能)
问题设计:
同学们争论的真喧闹,哪组情愿和大家说一说你们组的杯子特点在哪?
第一层次:同学行为:汇报(第一组)我们组的杯子是个保温杯,它可以保温。
问题设计:
1、我们都知道钢是很简单导热的,那这个保温杯为什么会保温呢?
2、是什么材质的?
3、两层的设计可以有效的保温,对吗?
4、那你再看看这个东西是做什么的呢?(过滤网)
同学行为:观看分析杯子的设计可以总结出,材料的特性。以及杯子滤网的设计可以让茶叶喝不到嘴里。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通用15篇)
•
•
•
•
•
•
•
•
•
•
•
•
•
•
•
•
•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通用15篇)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通用1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篇1
教学内容:18、祖国的古建筑
授课时间:2课时
教学目标:
1、欣赏祖国的古建筑,了解古建筑的常见类型、一般特征。
2、能运用语言或文字评说一处古建筑的造型色彩及特色。
3、通过对家乡古建筑的描绘,激发学生对古建筑的热爱、保护之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古建筑的常见类型、一般特征。
2、从怎样的角度欣赏一座古建筑。
3、教具准备:祖国古建筑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
中国古建筑是文物类型中体量最大、数量最多、保存各种艺术品示物最为丰富的一种。众多的古建筑就像颗颗明珠镶嵌在祖国各地,它是历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展示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一些祖国的古建筑。(板出课题)
三、欣赏
1、介绍欣赏的方法:
(1)历史:知道建造的年代、地点、因何而建。
(2)类型:同洞、宫殿、坛苗、寺观、陵墓、园林、民居、娱乐性建筑。
样式:亭台榭、楼阁、塔。
(3)造型:有什么特点?给你怎样的感觉?
(4)色彩和装饰:色彩和造型、用途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哪些地方的装饰让你最感兴趣?这些装饰起着怎样的作用?
(5)材料:运用的是怎样的材料?
(6)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或与居住人的关系。
2、运用上述方法介绍承德避暑山庄。
四年级下册美术第6课《家乡的桥》教案
06 总结反思与改进 建议
课堂教学总结回顾
01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分析家乡的桥,培养了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观
察力和鉴赏能力,同时激发了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之情。
02 03
教学内容与方法
教学内容围绕家乡的桥展开,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 生深入了解桥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和互动式 ,有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通过播放有关桥梁的视频或展示桥梁图 片,激发学生对桥梁的兴趣。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见过的桥梁,分享对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即了解家乡桥
桥梁的初步印象和感受。
梁的特点并尝试绘制。
观察讨论,了解桥梁类型
展示多种类型的桥梁图片,包括拱桥、梁桥、吊桥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比较不同桥梁的优缺点,加深对桥梁类型的理解。
后续教学计划安排
巩固拓展
实地考察
通过作业、课外阅读等方式,引导学生进 一步巩固和拓展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加深 对家乡的桥的认识和理解。
组织学生到家乡的桥进行实地考察,让学 生亲身体验和感受桥的历史、文化和艺术 魅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鉴赏能力。
创作实践
展览交流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自主创 作以家乡的桥为主题的美术作品,培养学 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
第15课:学画农民画(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
教案标题:第15课:学画农民画(教案)教案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第15课:学画农民画
科目:美术
年级:四年级下册
学期:2023-2024学年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农民画的起源、特点和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2. 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让学生掌握农民画的绘画技巧,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观念,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的农民画作品。
教学内容:
1. 农民画的起源和特点
2. 农民画的绘画技巧
3. 农民画的创作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农民画的绘画技巧和创作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个性,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的农民画作品。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课件、示范作品、绘画工具等。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画纸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简要介绍农民画的起源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民间艺术的价值。
2. 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农民画作品,让学生感受农民画的魅力。
二、新课导入(10分钟)
1. 讲解农民画的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2. 示范农民画的绘画过程,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绘画。
三、实践环节(15分钟)
1.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农民画的绘画实践。
2.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绘画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
1. 学生展示自己的农民画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5分钟)
1.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农民画绘画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后练习农民画的心得。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7篇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7篇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
全册教材分析主要内容: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
主要内容包括:色彩冷暖知识、线条、节奏、工艺制作、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
教材重点: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教材难点: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教学目标:
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全册教学进度周次内容第一周聚聚散散第二周小圆点的魅力黑与白第三周主体与背景第四周冰川与晚霞第五周画嗅觉第六周卡通画第七周双胞胎第八周藏书票第九周我和我的小伙伴第十周那一刻的我第十一周愉快的春游第十二周哪些是相同的第十三周千变万化的帽子第十四周飘来飘去的小岛第十五周迷宫电脑美术第十六周会游的玩具第十七周光的`魅力第十八周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第1课聚聚散散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3课 画水果 ▏人美版(北京)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3课画水果▏人美版(北京)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和描绘常见的水果,掌握水果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学生能够运用线条、色彩等基本美术语言表现水果的质感。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
- 基本知识:介绍水果的基本形状、色彩和结构。
- 观察与描绘: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水果,学习如何用线条和色彩表现水果的立体感和质感。
- 创作实践:学生动手绘制水果,尝试不同的表现手法和材料。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掌握水果的基本形状和特征,学习用线条和色彩表现水果的质感。
2. 难点:如何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和材料,使作品具有立体感和真实感。
教具与学具准备
- 教具:实物水果、水果图片、画纸、彩笔、水粉颜料、画笔等。
- 学具:画纸、彩笔、水粉颜料、画笔等。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实物水果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水果的形状、色彩和特征。
2. 新授:讲解水果的基本形状和结构,演示如何用线条和色彩表现水果的质感。
3. 实践:学生动手绘制水果,尝试不同的表现手法和材料。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反馈和建议。
板书设计
- 画水果
- 重点内容:水果的基本形状、色彩和结构;用线条和色彩表现水果的质感;不同的表现手法和材料。
作业设计
- 个体作业:学生选择一种水果,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其质感,尝试不同的表现手法和材料。
- 小组作业:学生分组,每组合作完成一幅以水果为主题的作品。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 画家梵_高 ▏人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画家梵·高 | 人美版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梵高的生平及其作品特点,掌握后印象派绘画的基本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学生能够运用梵高的绘画风格创作一幅作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感,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热情。
教学内容
1. 梵高的生平简介:介绍梵高的生平事迹,特别是他在艺术上的探索和成就。
2. 梵高的作品欣赏:分析《星夜》、《向日葵》等著名作品的风格和技巧。
3. 后印象派绘画特点:讲解后印象派绘画的背景和主要特点。
4. 实践创作:引导学生运用梵高的绘画风格进行创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梵高的绘画风格,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把握梵高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色彩运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梵高的作品图片、PPT、视频资料等。
2. 学具:画纸、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PPT展示梵高的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
2. 新授:介绍梵高的生平和作品特点,讲解后印象派绘画的背景和主要特点。
3. 实践:引导学生运用梵高的绘画风格进行创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板书设计
1. 画家梵高
2. 提纲:梵高的生平、作品欣赏、后印象派绘画特点、实践创作
作业设计
1. 课后作业:学生选择一幅梵高的作品进行临摹,并写一篇心得体会。
课后反思
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梵高的绘画风格有了更深的理解,能够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
四年级下美术教案-年画-赣美版
四年级下美术教案-年画-赣美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年画的历史文化背景,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2.掌握年画的基本构图和绘画技法,提高美术创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提高表现力和想象力;
4.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生产欲望,培养学生热爱美术的情感和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年画的构图和绘画技法;
2.难点:学生通过实践进行绘画创作,掌握更高级的年画绘画技法。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10分钟)
教师通过拿出一幅年画作品,以及海报等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感受年画的厚重文化底蕴,引导学生热爱传统文化。
2. 讲授年画基本构图(20分钟)
教师通过多幅精美年画,向学生讲解年画的基本构图方式,并要求学生动手实践,尽量模仿年画的构图方式。
3. 示范技法(20分钟)
教师通过布置学生练习题目并讲解年画的绘画技法,通过实际作画操作演示给学生,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年画绘画技法的运用方法。
4. 课堂练习(30分钟)
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年画创作练习,并对学生的绘画过程给予指导和点评,帮助学生掌握更高水平的年画绘画技法。
5. 展示品鉴(10分钟)
教师在课程结束前挑选出学生优秀的年画作品进行展示,同时表扬学生的创意和努力。
四、教学评价
学生能够熟练地绘制基本年画构图,并掌握了年画的基本绘画技法。在课堂练习中,大部分学生能够进行创意性的创作,并充分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和表现力。教师通过课后评价,对学生们的创作作品进行鉴定,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绘画水平。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通用20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通用20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通用20篇〕
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篇1
课题:
快乐的回忆
课时:
2课时
课堂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最快乐的一件事,并用绘画或纸版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学习纸版画的绘画技法,利用吹塑纸进展创作。
3、通过绘画和制作,培养学生观察力、创新和再造才能。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纸版画的制作方法。
2、纸版画的印制,水份、颜料厚薄程度的掌握。
教具学具:
绘画工具、版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回忆你生活中的有趣场面
2、新授:
〔1〕欣赏版画作品。
〔2〕师问:纸版画是通过什么方法加工完成的,它与绘画作品比拟,有什么不同的视觉效果。
〔3〕讲授纸版画的制作方法
3、作业:用纸版画的方法或者是绘画的方法表现出“快乐的回忆”
三、学生作业,老师辅导
四、:表扬优秀作业
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篇2
教学目的
1、畅想将来的人事、物,让学生对将来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培养学生的想象才能。
3、从小立志,树立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实际,对将来展开合理的想象。
课前准备:彩色绘图颜料、表达科技进步的图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将来的你会是怎样的?将来的世界又将如何?让我们一起来畅想。
二、讲授新课
1、展示表达科技进步的图片
2、同学欣赏后谈谈感受
3、分组畅谈心中的将来
4、指名谈谈构思及原因
三、学习练习(老师巡视辅导)
1、定草稿
2、修改
3、定稿
4、上色。
四、作业展评
1、展示作业
2、欣赏评价
3、老师总结
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篇3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1课聚聚散散
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嬉戏、试验等驾驭颜色的喷及点的方法,在玩中体会聚和散的感觉,培育学生动手动脑的实力。
2、通过观赏吴冠中的作品和学生作品扩高校生视野,加深学生对聚和散的理解,培育学生的观赏实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聚和散的感觉
难点:用各种形式表现聚和散
教具打算:
吴冠中的作品、学生作品、水粉颜料、排笔、彩色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赏导入
1、让学生观赏吴冠中的作品,请学生说说作品中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
2、老师介绍吴冠中的作品,引导学生发觉作品中的点的位置及产生的肌理效果。
3、出示课题——聚聚散散
二、体会大师作品中的韵律:
这里有作品观赏,请大家观赏后小组探讨:“你最想为大家介绍哪幅作品?作品描绘了什么?〞
三、嬉戏体验
1、老师语言引导,启发学生回忆在生活中是否有见过聚和散。
2、师生探讨沟通。
3、老师引导学生思索,可以用哪些方法表现聚和散。
4、师生沟通,老师引导学生观赏课本范例。师生共同探讨课本中范例的制作方法。
四、沟通体验
第二节
一、师生沟通:
1、老师重点讲解并示范颜色的喷及点的方法,强调水分的驾驭。
2、学生动手尝试颜色的喷及点,体验聚和散的感觉。
3、师生对学生的尝试练习进展评价。
二、布置作业,老师强调用不同的工具尝试表现聚和散。
三、学生制作,老师巡回辅导。
作业:用各种工具滴〔喷〕洒颜料,产生聚和散的效果。
四、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价。
五、拓展:
第2课小圆点的魅力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上一课的持续,一个黑点在纸中的不同位置,会给人不同的感觉,通过视察和分析、比较,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其中的微妙。
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人美版教案5篇
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人美版教案5篇
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人美版教案1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观看各种花灯,引导学生感受传统节日,回忆丰富多彩的灯会场景,抓住灯会活动中表现力的一面,让学生回忆,想象,让学生了解华灯这一种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特色。
操作目标: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在感受,讨论,绘画,制作,表现彩灯的有关探究活动中,更好的体验花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乐趣,从而掌握花灯或节日灯市的表现的方法。加深对传统节日文化,风俗的了解。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花灯,收集有关花灯的资料,着重利用多方面的信息让学生感受、表现花灯。
教学难点:回忆丰富多彩的灯市场景和各式各样的花灯,抓住灯市活动中2有表现力的一面,让学生学会运用不同材料、不同绘画方法,发挥想像,表现热闹欢快的灯市场景或绘画出造型独特的花灯。
教师准备:有关的灯市活动和花灯的大量视频录像、图片、磁带,各种与元宵节——赏灯活动有关的文字介绍、范作、课件等。学生准备:收集各种花灯的风俗图片和文字,以及绘画工具。教学过程设计
1.观看视频、激发兴趣:观看具有代表性的不同花灯和灯市的有关视频引导学生感受花灯节欢快的氛围,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多媒体课件展示)
2.讨论探究:组织学生讨论所看过的花灯,并尝试介绍这些花灯有什么特色。
教师:刚才看的花灯你最喜欢哪种花灯?为什么?还有谁来说一说?
学生:我喜欢走马灯,因为走马灯里猫和老鼠还会动,很奇怪,而且做得很精致。
教师:谁见过走马灯?
学生:因为走马灯里有一个火球,火球能散发出热量,热量带动灯转。教师:热量带动灯在转,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我是自己想出来的。
冀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冀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各种美术基本技巧和材料的使用方法,培养美术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践、探索和创作,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
第1课《春天的故事》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春天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教学内容:研究春天的特点,观察春天的景象,用绘画表现春天的美丽。
第2课《我们身边的景物》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身边环境的观察和描绘能力,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观察身边的景物,研究绘画技巧,描绘出生活中的美好景象。
第3课《动物世界》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喜爱和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力。
教学内容:研究动物的特点,观察动物的生活,用绘画表现动物的生动形象。
第4课《美丽的家乡》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的绘画和设计能力。
教学内容:观察家乡的美景,研究绘画技巧,设计出具有家乡特色的画作。
第5课《多彩的民族》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的了解和尊重,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力。
教学内容:了解我国的民族特点,观察民族的服饰、建筑等,用绘画展示民族风采。
第6课《故事中的角色》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故事人物的观察和描绘能力,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内容:研究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观察人物的特点,用绘画表现故事中的角色。
第7课《生活中的色彩》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春节到
教案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所体验到“春节”的并结合自己所经历过的“春节”,来引导学生大胆创作绘画。
2、技能目标:描述过春节的相关内容,谈自己的感受。学习发现身边事物,并能从色彩、线条运用等方面有目的的学习。。
3、情感目标:从不同方面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体验过春节的气氛以此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案重点:
通过了解春节的历史、文化、习俗,加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喜爱之情、赞美之情;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各种小礼物,来表达自己节日愉快的心情和对他人的美好祝愿
教案难点:
绘画要表现出欢乐的场面,画出生动有趣的画面。工艺制作时各种材料的选择、设计、制作。
教案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课前,首先请同学们来欣赏一首曲子,思考你听过这首曲子没有?在哪里听过的?
生:倾听歌曲《春节序曲》。
师:同学们听过之后,想到没有你在哪里听过这首曲子吗?小组讨论讨论。
生:小组讨论过程。
发表讨论结果:在过年的文艺晚会上经常听到。
师:同学们的耳朵真厉害,听出了这首曲子,这首曲子的名字叫《春节序曲》,那么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这《春节序曲》来《过春节》,大家说好不好?
生:好。
二、探索新知
师:首年老师可要发问了,每年的什么时候是“春节”?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老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
师:教师总结。农历正月初一。除夕之夜是农历12月30日。
师:老师要问问你们是怎么过春节的?
生:吃年饭、放鞭炮、看春节晚会、压岁钱、互送贺卡等。
师:看来同学们都喜欢过春节,那么老师给同学们今天带来了一些过年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师:欣赏过图片,那么老师就要考考同学们了,你们知道什么时候过春节吗?知道春节指的是我国农历什么时候吗?
生:小组之间讨论。得出结论:农历正月初一。
师:那么除夕之夜呢?
生:农历12月30日。(也就是小年)
师:今天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了两位小朋友,我们来看看他今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精彩表演,大家说好不好?
生:好。(调动学生的情绪)
师:把你看到的记下来,看谁看的最仔细。(提出要求)
师:在刚才的小动画里你都看到了主要介绍出了春节的哪些活动?
生:扫除、贴春联、贴窗花、倒贴“福”字、年画、爆竹。
【教师活动】教师播放课件(出示课件里主要介绍的几项活动工程)。
师:除此之外,你在小动画里还看到了什么呢?
生:花灯笼,吃团圆饭、看春晚节目、舞龙舞狮、逛庙会等等。
【教师活动】教师播放课件(指出在课件中出示的画面,让学生更深刻理解)。
师:既然学生看到了这么多得画面,那你们想不想用手中的画笔把自己对春节最喜欢的一项活动给描绘出来呢?
【学生活动】学生绘画过程。
三、展示学生作品
四、总结评价:
师: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学会了过春节的时间。
生:我学会了春节都有什么习俗。
师:同学们真棒,你们真会用自己的眼镜善于去观察周围的事物,真是细心极了。希望你们在以后的日子里,不仅用眼镜去“看”,更要学会用心去“体会”,用心去“看”。
第二课:变形的魅力
第一课时
教案目标
1、学习人物变形画的表现方法,了解生活中的事物变形现象,认识美术创作中的变形及变化表现手法。
2、能善于观察与发现,提升观察与思维的品质,发现想象与个性化创造的能力。
3、养成关注生活、勤动脑筋、巧创造的学习习惯与生活态度,抒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案重点
透过变形现象,寻找变形的规律与特点。
教案难点
通过对事物整体外形变化的关注,创造独特的新形象。
教具准备
课件、凸面镜、不锈钢勺子。画好变形后脸部线条的作业纸、相框。
学具准备
彩色作业纸、2B铅笔、
教案过程
(一)课前延伸:沟通交流
师:孩子们,能和你们一起上课,心里特别高兴!真想永远记住你们,你们想永远记住老师吗?
生:想!
师:好!现在,我仔细地观察你们,你们仔细地观察我,我们彼此永远地记住对方。(师走下讲台,摸学生,并说出多个学生的特点:你的眼睛真大!你的小鼻梁真高!你的眉毛真浓!……)
师:记住你们的特点,我也就永远地记住你们了,你们记住老师了吗?谁能说出老师的特点?
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说出老师的多个特征。师及时进行评价:你看得真仔细!一下子就抓住了主要特征!……
师(总结):孩子们,通过观察,我们认识了彼此;通过观察,我们认识了世界,增长了知识。由此可见,观察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能力,同学们都要注意培养自己用心观察的能力。
今天我们的学习就与观察密不可分。好,上课!
(二)课堂探究
1、猜图激趣,观察发现,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教材第一幅图片(苏州千灯镇水中倒影图片)
师:先请同学们用心观察,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是房子在水中的倒影。
师:当房子倒映在水中之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生:房子变得弯曲了。
生:房子变得模糊了。
(2)课件出示教材第二幅图片(玻璃幕墙里建筑物的变形图)
师:请同学们边看边想,这又会是倒映在哪里的图像呢?
生:是映在玻璃上的。
生:是在窗子上的。
师:孩子们,这不是玻璃。当我们透过窗子看窗外的景物时,它有变化吗?没有!这是玻璃幕墙。在玻璃幕墙上,每一块玻璃都有一定的倾斜度,所以,景物倒映在上面时,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其实,只要你用心观察,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变形的现象。
2、自主学习,观察现象。
课件出示:我思考,我快乐: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过这样的变形现象?
生:哈哈镜前人的形象发生了变化。
生:汽车后视镜里人的形象发生了变化。
生:透过盛水的杯子,发现杯子里的筷子像折断了一样。
生:透过鱼缸看见鱼好像变大了。
……
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生活中常见的变形现象。
师总结导出课题:是呀!这些变化的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也正因为有了这些变化,我们的生活才平添了几分魅力。同时,它也给我们带来了许许多多想象和创造的启示。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大胆地进行创造,体会变化的魅力。
板书课题:变化的魅力
3、合作探究,感受变形带来的趣味,探究变形的特点与规律。
利用凸面镜和不锈钢勺子做游戏,探究变形的特点与规律。利用已知的变形方法,进行创作尝试。
师:先和同学们做个小游戏,轻轻地拿起你面前的小袋子,从里面拿出我们的教具。师拿出凸面镜,请小组内的同学看看镜子里你的脸变了吗?变成什么样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