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地下水污染与防治

合集下载

地下水污染及防治措施

地下水污染及防治措施

浅谈地下水污染与防治

班级:给排水101姓名:陈姝霖学号:03210106日期:2013.04.20摘要:阐述了地下水污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并根据我国地下水污染的现状与污染源分布, 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

关键词: 地下水污染; 污染源; 防治措施

1.地下水污染

地下水污染(ground water pollution)主要指人类活动引起地下水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生物学特性发生改变而使质量下降的现象。地表以下地层复杂,地下水流动极其缓慢,因此,地下水污染具有过程缓慢、不易发现和难以治理的特点。地下水一旦受到污染,即使彻底消除其污染源,也得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使水质复原。至于要进行人工的地下含水层的更新,问题就更复杂了。

由于矿体、矿化地层及其他自然因素引起地下水某些组分富集或贫化的形象,称为“矿化”或“异常”,不应视为污染。

地表以下地层复杂,地下水流动极其缓慢,因此,地下水污染具有过程缓慢、不易发现和难以治理的特点。地下水一旦受到污染,即使彻底消除其污染源,也得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使水质复原。至于要进行人工的地下含水层的更新,问题就更复杂了。

图1 地下水污染

地下水污染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地下水质恶化的现象。地下水污染的原因主要有:工业废水向地下直接排放,受污染的地表水侵入到地下含水层中,人畜粪便或因过量使用农药而受污染的水渗入地下等。污染的结果是使地下水中的有害

成分如酚、铬、汞、砷、放射性物质、细菌、有机物等的含量增高。污染的地下水对人体健康和工农业生产都有危害。

地下水污染与地表水污染有一些明显的不同:由于污染物进入含水层,以及在含水层中运动都比较缓慢,污染往往是逐渐发生的,若不进行专门监测,很难及时发觉;发现地下水污染后,确定污染源也不像地表水那么容易。更重要的是地下水污染不易消除。排除污染源之后,地表水可以在较短时期内达到净化;而地下水,即便排除了污染源,已经进入含水层的污染物仍将长期产生不良影响。

第十三章地下水资源

第十三章地下水资源

地下水资源的恢复能力强弱与水文循环的交替程度有关
三、地下水资源的可调节性 1. 表现在地下含水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地下水库—具有水库的功能,地 下水库是天然形成的。 2. 含水介质对水流起到阻滞作用→延长过水时间。 3. 地质构造形成 “蓄水池”,如:向斜盆地,断块盆地等。 4. 含水系统的调节能力大小取决于:滞蓄水量的能力,它与赋存条件 与含水介质特性有关。 ①地质构造的规模(容积大小-B); ②含水介质的储水能力:给水度μ,含水层厚度m。 5. 上层滞水:含水层规模小,短时间内季节性滞水,调节性差。 6. 潜水:通常厚度不大,储存水量有限,一般只具有年内或隔年调节 能力。 7. 承压水:含水层通常厚度大,地质结构也有利于蓄存水量,常具多 年调节功能。 8. 孔隙含水系统:多分布于地势低下的部位,介质的渗透性通常不大, 贮留水量多,调节能力较好。 9.岩溶含水系统:介质的渗透性强,滞留地下水的能力差,调节能力通 常不好。
13.2 地下水资源的特征
一、地下水资源的系统性 1.形成:地下水资源是按系统形成与分布的。 2.系统内:地下水是一个有水力联系的统一的整体,系统内部任何一部 分的输入或排除(补给或抽水)水量,都会影响(波及)整个系统。 3.系统性看:地下水资源量原则上等于含水系统的补给量。 4.资源量按系统计算:应以系统为单元统筹规划利用,开发与管理地下 水资源。 5.难点:系统性不易被直接观察到;系统边界不易确定;边界有叠置, 边界垮行政区域。 6.问题:造成重复计算水量,人为夸大水量,开采过渡,难以管理(不 同行政区)。 二、地下水资源的可恢复性 1.天然可再生的资源均具有可恢复性。 2.地下水资源的再生是通过水文循环使水量恢复、水质更新的,循环过 程是通过补给与排泄两个环节完成的。 3.地下水资源的恢复能力的强弱与水文循环的交替速度有关。它既取决 于可能补给源水量的大小,又取决于含水系统接受补给的条件(如地 形、岩性、构造等)。 4.一个恢复性很差的含水系统,其规模再大,储备水量再多,也会被用 完(枯竭)——而“无以为继”。因此,可恢复性是供水水Biblioteka Baidu的必需 条件。

地下水污染防治与修复技术

地下水污染防治与修复技术
优点
原位修复技术对环境影响小,操作简便,成本较 低。
详细描述
原位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化学氧化还原、化学沉淀 、微生物修复等技术。这些技术通过向地下水注 入化学药剂或微生物,使污染物得以降解或沉淀 ,从而达到修复目的。
缺点
原位修复技术可能受到地下水水流速度、污染物 分布等因素影响,修复效果可能不如异位修复技 术。
特点
地下水污染具有隐蔽性、长期性和难 以修复性等特点,因此需要采取有效 的防治和修复措施。
地下水污染的来源与途径
01
02
03
04
工业废水排放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未 经处理或处理不当直接排入地
下,导致地下水污染。
农业活动
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农药、化肥 等化学物质渗透进入地下水,
造成污染。
固体废物填埋
详细描述
某矿区地下水污染治理项目具有针对性强的特点,根据矿区的实际情况,采取了综合治理措施。该项 目不仅对矿区的污水进行了处理,还对矿区的地质环境进行了改善,有效地防止了地下水的污染。
05
未来地下水污染防治与修 复技术展望
技术发展趋势
创新性技术研发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将会有更多创新性的地下水污 染防治与修复技术被研发出来,如新型的吸附剂、高效的 水处理药剂等。
联合修复技术可以充分发挥 原位和异位修复技术的优势 ,提高修复效果,降低处理 成本。

地下水污染与防治

地下水污染与防治

1.2.2 人类生产活动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一、大规模开采地下水对环境的影响 二、工业生产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三、农业活动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四、矿山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 五、水工建筑物及跨区域调水对地下水环境 的影响
一、大规模开采地下水对环境的影响
1) 大规模开采地下水导致水量减少,区 域性地下水位下降,乃至引起地面沉降, 地下缺氧等,也会导致海水人侵,地下水 质污染等公害。水位下降原因 2) 长期开采利用地下水过程中水质发生 变化。主要原因
R.A.Freeze和J.A.Cnerry认为:
凡由于人类活动而导致进入水环境的溶 解物,不管其浓度是否达到使水质明显恶化 的程度都称为污染物(Contamination), 而把污染(Pollution)一词作为污染浓度 已达到人们不能允许程度的状况的一个专门 术语”
林年丰等认为:
凡是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地下水质变化朝 着水质恶化方向发展的现象,统称为地下水污染。 不管此种现象是否使水质恶化达到影响使用的程 度,只要这种现象一发生,就应视为污染。至于 在天然环境中所产生的地下水某些组分相对富集 及贫化而使水质恶化的现象,不应视为污染,而 应称为“天然异常”。 所以,判断地下水是否 污染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水质朝着恶化的 方向发展;第二,这种变化是人类活动引起的。
——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
1/4--- 1/3

地下水污染及防治

地下水污染及防治

2010 年春季学期研究生课程考核(读书报告、研究报告)

考核科目:地下水污染及其防治

学生所在院(系):市政环境工程学院

学生所在学科:市政工程

*******

学号:09S******

学生类别:非定向

考核结果:阅卷人

地下水污染及其防治

09S0270641 张翔

摘要:简要介绍了地下水污染的污染源、污染途径、地下水污染的危害及其防治方法。

关键字:地下水污染,污染源,污染途径,防治方法

目录

目录......................................................................................................................... - 1 -1 地下水污染源....................................................................................................... - 3 -

1.1 工业“三废”污染源.................................................................................... - 3 -

1.1.1 工业废水......................................................................................... - 3 -

1.1.2 工业废气......................................................................................... - 3 -

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提出的“深化地下水污染防治”要求,结合《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水十条》)、《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土十条》)和《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等有关工作部署和相关任务,保障地下水安全,加快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以保护和改善地下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强化制度制定、监测评估、监督执法、督察问责,推动完善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形成“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建立科学管理体系,选择典型区域先行先试,按照“分区管理、分类防控”工作思路,从“强基础、建体系、控风险、保安全”四方面,加快监管基础能力建设,建立健全法规标准体系,加强污染源源头防治和风险管控,保障国家水安全,实现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

—3—

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1.预防为主,综合施策。持续开展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加强地下水环境监管,制定并实施地下水污染防治政策及技术工程措施,推进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污染协同控制,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工作,以预防为主,坚持防治结合,推动全国地下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地下水污染与治理方法

地下水污染与治理方法

地下水污染与治理方法

地下水是地球上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支持人类

生活至关重要。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地下水污染

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将就地下水污染的原因和治理方法展开探讨。

一、地下水污染的原因

1. 工业活动:工厂和企业的排放废水中含有各种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物、放射性物质等,不适当的处理和排放导致地下水受到污染。

2. 农业活动:农村地区的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通过渗滤作用进入地下水,导致地下水污染。

3. 城市生活:城市居民生活中的污水、医院废水、垃圾填埋场滤液等,如果处理不当,也会直接或间接造成地下水污染。

4. 土地污染:污染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可以通过渗透作用进入地下水层,对地下水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二、地下水污染治理方法

1. 源头治理:加强工业和农业污染源的管理,推动工厂、企业和农

民采取环保措施,减少废水和废物的产生。

2. 水源保护:设立地下水源保护区,严格限制开发和排放,确保地

下水源地的水质安全。

3. 水质净化:针对已经受到污染的地下水,采取适当的净化方法,如活性炭吸附、氧化还原、微生物降解等,将污染物去除或降解,使地下水恢复清洁。

4. 法律法规:加强地下水污染治理的法律法规建设,制定相关标准和限值,对违规排放者进行处罚,形成强大的治理合力。

5. 科技创新:加大对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推动科技创新,提高治理效果和水质净化能力。

6. 宣传教育: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共同保护地下水资源。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件第十三章(一)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件第十三章(一)

滤床高度不但可以提高,而且可以采用双层或多层构造。
国外一般采用双层滤床,高7m左右;国内常采用多层的“塔 式”结构,高度在10m以上。 滤床四周,一般设池壁,池壁起围护滤料,减少污水的飞溅 的作用。常用砖、石或混凝土块砌筑。
两种常见的新型塑料滤料
国内目前采用的玻璃钢蜂窝状块状滤料,孔心间距在20mm左右, 空隙率95%左右,比表面积在200m2/m3左右。
早期主要以碎石、卵石、炉渣、焦炭等为滤料,其直径在30~
80mm左右,空隙率45%~50%左右,比表面积(可附着面积)在 60~100m2/m3之间。
滤床高度同滤料的密度有密切关系
石质拳状滤料组成的滤床高度一般在1~2.5m之间。一方面是 由于孔隙率低,滤床过高会影响通风;另一方面由于太重,过 高会影响排水系统和滤池基础结构。 塑料滤料每立方米仅重100kg左右,空隙率高达93%~95%,
三、生物膜法污水处理的特征
(一)微生物方面的特征
(1) 微生物种类多样化:
① 相对安静稳定环境;② SRT相对较长;③ 丝状菌也可以 大量生长,无污泥膨胀之虞;④ 线虫类、轮虫类等微型动物出 现的频率较高;⑤ 藻类、甚至昆虫类也会出现;⑥ 生物膜上的 微生物生态系统:类型广泛、种属繁多、食物链长且复杂。 (2) 生物膜上微生物的食物链较长: ① 动物性营养者所占比例较大,微型动物的存活率较高;② 食物链长;③ 污泥产量少于活性污泥系统(仅为1/4左右)。 (3) 能够存活世代时间较长的微生物有利于硝化作用的进行。

13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与方法

13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与方法
*
1、总论
污染场地修复技术是指可改变待处理污染物的结构,或减小污染物毒性、迁移性,或数量的单一,或系列的化学、生物,或物理处理技术单元。场地污染的修复应对措施可分为3类: ①对正在产生的危害及时清除和转移,比如污染土地的清挖等; ②对场地的用途进行限制或禁入; ③采用工程手段对场地进行修复。 第一种属于清除行动,第二种是制度控制,第三种是工程修复
*
3 项目设计书编写
生态环境地质调查项目设计书编写提纲 第一章 绪言 1、目的任务,包括任务来源、任务书的主要内容、工作起止时间及成果提交时间等。 2、工作区范围和地理条件:主要包括工作区的地理位置、坐标范围、涉及图幅及编号、行政区划、自然地理、气象水文、交通条件及社会经济概况等。 第二章 以往工作程度 1、以往区域基础地质工作情况:包括各种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区域化探、遥感地质等,并对其成果作简要叙述. 2、以往水工环地质工作:总结以往的水工环地质调查成果,分析测区内存在的问题,编制区域“水、工、环”地质工作程度图. 3、已进行的其它调查工作:包括矿产勘查、土壤调查等. 对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予以阐述。
*
生物质
死生物 Matis和Zouboulis(1994)研究了死生物对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 死细胞聚集重金属的能力与活细胞相当甚至更强 谷壳 作为水稻商业性收割的副产品,稻壳具有与绿藻相似的结构 与藻类对Cr和Pb的吸附能力相近,但它对Cd的吸附能力几乎是藻类的两倍

陈鸿汉地下水污染与防治课后答案

陈鸿汉地下水污染与防治课后答案

xx地下水污染与防治课后答案

第1章水质分析概论单元测验(必做)

1、下列哪项不属于有机污染物综合指标()

A:高锰酸盐指数

B:化学需氧量(COD)

C:浊度

D:总有机碳(TOC)

答案: 浊度

2、饮用水水质指标常说的“两虫”是指( )

A:贾地鞭毛虫和隐孢子虫

B:贾地鞭毛虫和红虫

C:红虫和隐孢子虫

D:草履虫和线虫

答案: 贾地鞭毛虫和隐孢子虫

3、下列哪项不是《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规定的指标()

A:锑

B:锶

C:铊

D:汞

答案: 锶

4、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GB5749-2006)中对某些水质指标的具体要求中规定,以铂钴标准比色法计,要求色度要求不超过()

A:15

B:1

C:10

D:3

答案: 15

5、残渣可分为总残渣,总可滤残渣,总不可滤残渣,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A:总残渣=总可滤残渣+总不可滤残渣

B:总可滤残渣=总残渣-总不可滤残渣

C:总残渣≥总可滤残渣

D:总可滤残渣≤总不可滤残渣

答案: 总可滤残渣≤总不可滤残渣

第2章水质分析质量保证体系单元测验(必做)

1、对某试样进行平行三次测定,得CaO 平均含量为30.6% ,而真实含水量为30.3% ,则30.6%-30.3%=0.3% 为()

A:相对误差

B:相对偏差

C:绝对误差

D:绝对偏差

答案: 绝对误差

2、分析测定中出现的下列情况,何种属于偶然误差()

A:某分析人员几次读取同一滴定管的读数不能取得一致

B:某分析人员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总是偏高或偏低

C:甲乙两人用同样的方法测定,但结果总不能一致

D: 滴定时发现有少量溶液溅出

第13章 土壤污染与防治PPT课件

第13章 土壤污染与防治PPT课件

第二节 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
一、无机污染物 1、镉 (Cd)
含量:土壤中 0.01~0.70 mg/kg, 平均 0.097mg/kg.
来源:冶炼厂 电镀厂 电池 、磷肥 等
毒性:积蓄性,潜伏10-30年,影 响植物对磷钾的吸收。
污染实例:日本的镉米事件。
病症: 痛痛病。
2、铬(Cr)
含量:我国土壤小于80 mg/kg. 一 般为50~60 mg/kg。
毒性:>50mg/kg时植物中毒。抑 制光合作用,失绿症。
污染实例:某电镀厂
7、砷(As) 含量:0-195mg/kg, 平均9.36mg/kg.
污染源:有色金属开采和冶炼、土法炼砷、 含砷农药、磷肥、煤。
毒性:低浓度有刺激作用;高浓度茎叶 受害;皮肤癌。
污染实例:. 砷污染饮水引起砷中毒报告.caj
Cso=M(Ci-Cbi)
表13-2 我国主土壤重金属临界含量
(mg/kg)
土壤 元素 Cd
Pb
As
Ca
黑土
1.42
530
42
298
厌钙土 2.30
300
25
110
黄棕壤 0.30
586
51
99
砖红壤 0.63
243
45
80
赤红壤 0.46
287

地下水污染与防治

地下水污染与防治

摘要:随着国家对环保问题关注力度的增强,地下水污染受到了环保部门的高度重视,相关部门也把如何改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状况作为主要课题来抓。农用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特点,地下水污染又直接影响着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身体健康。

工农业及生活污染物不仅随地表径流直接进入河流、湖泊或近海,污染地表水体,而且渗入士壤或岩石,污染地下水。而被污染的地下水最终亦流入河流、湖泊或近海污染地表水体。因此,地下水污染防治在当前我国的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中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为了保护作为主要饮用水源之一的地下水、需要进行地下水污染防治;另一方面,为了有效地治理地表水体的污染,也需要进行地下水污染防治。迄今为止,我国在地下水污染防治方面所做的工作大都以保护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源为目的,而缺少或未重视被污染的地下水对地表水体污染的机理和贡献的研究。

关键词:水体污染控制;地下水污染防治;防治措施;污染治理

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其中尤以水污染的形势最为严峻。十多年来,在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水污染治理取得了巨大成效,各大流域的水环境都有了很大改善。但目前我国的水污染依然相当严重,多个河流和湖泊的水质与规划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水污染问题不仅影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而且危及人们的身体健康乃至社会的稳定。因此,国家和各级政府对水污染问题十分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设立了多个重大工程和科研项目,期望在未来的15年内明显改善我国各主要流域的水环境。

13 土壤污染与防治

13 土壤污染与防治
Cd 1.42 2.30 Pb 530 300 As 42 25 Ca 298 110
黑土 厌钙土
黄棕壤Biblioteka Baidu
砖红壤 赤红壤 红壤 潮土
0.30
0.63 0.46 0.56 0.64
586
243 287 345 366
51
45 38 47 35
99
80 45 104 104
紫色土
(中性)
0.74
430
11
酸性土壤对酸雨缓冲能力较持久的原因可能与 其富含铁、铝氧化物胶体有关。
三、酸性沉降物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少量的酸雨可其到增加土壤氮、硫营养的作用。 过量的酸雨导致土壤中的养分淋失。尤其是NO3当土壤中交换性Ca和Mg低于20%和5%时,缺素 症。
盐 基离子对酸雨的敏感性:
Ca> Mg>Na>K
土壤酸化降低钼的有效性。
4、铜(Cu)
含量:2~100mg/kg, 平均 2030mg/kg。
污染源:铜矿,煤的燃烧、城市 污泥。含铜农药。印刷电路板厂。 毒性:影响光合作用,引起 缺铁;在人的肝脏积累。 污染实例:计算机主板厂。
5、铅(Pb)
数量:2~200mg/kg,一般为13~42mg/kg。 背景值16ppm. 污染源:铅锌矿开采 、含铅汽油、蓄电池、青 铜冶炼颜料、釉彩、涂料、医药、化学试剂等 毒性:影响光合作用,抑制养分吸收;贫血、 高血压、智力衰退等

地下水污染与防治-概述

地下水污染与防治-概述
• 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技术等标准规范,科学规范指导地 下水污染防治与水源保护技术工作。
• 三是要建立重大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理机构、机制与能
力。
地下水分类及其污染探讨
• 研究内容: ( 1 ) 我国地下水污染及其现状;
(2)地下水污染途径; ( 3 ) 地下水类型;
(4)地下水污染的修复措施
第一章 地下水污染及其现状
• 1.1地下水污染的类型 • 1.2地下水污染的途径 • 1.3我国地下水污染的现状
1.1地下水污染的类型
• 地下水污染(ground water pollution) 主要指人类活动引起地下水化学成分、物
• 单斜地层 • a、透水层和隔水层相
间分布的承压斜地
• b、含水层发生变相或 尖灭形成的承压斜地
c、含水层被断层所阻形成承压
斜地
d、倾入体阻截承压斜地
• 承压水(confined groundwater ),充满两个隔 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地下水。承压水由于顶 部有隔水层,它的补给区小于分布区,动态变 化不大,不容易受污染。它承受静水压力。
2.2按埋藏条件分类的各类地下水特征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2.2按埋藏条件分类的各类地下水特征
特点: a、有稳定的隔水顶板和底板,没有自由水面,水体承受
静水压力。 b、与外界联系较差,水位、水量、水质等受气候因素的

地下水污染及治理PPT

地下水污染及治理PPT

二、地下水污染处理技术
而下游分水岭法则是在受污染水 体下游布置一排注水井注水,在 下游形成一分水岭以阻止污染羽 流向下游扩散,同时在上游布置 一排抽水井,抽出清洁水并送到 下游注入。同样,水动力控制法 一般也用作一种临时性的控制方 法,在地下水污染治理的初期用 于防止污染物的扩散蔓延。
水动力 控制法
物理化学处理法 ①加药法。通过井群系统 向受污染水体灌注化学药剂, 如灌注中和剂以中和酸性或 碱性渗滤液,添加氧化剂降 解有机物或使无机化合物形 成沉淀等。
二、地下水污染处理技术
②渗透性处理床。渗透性处理床主要适用 于较薄、较浅含水层,一般用于填埋渗滤 液的无害化处理。具体做法是在污染羽流 的下游挖一条沟,该沟挖至含水层底部基 岩层或不透水粘土层,然后在沟内填充能 与污染物反应的透水性介质,受污染地下 水流入沟内后与该介质发生反应,生成无 害化产物或沉淀物而被去除。常用的填充 介质有:a.灰岩,用以中和酸性地下水或去 除重金属;b.活性炭,用以去除非极性污染 物和CCl4、苯等;c.沸石和合成离子交换树 脂,用以去除溶解态重金属等。
地下水污染组分包括硝酸盐氮、 亚硝酸盐氮、氨氮、铅、砷、 汞、铬、氰化物、挥发性酚、 石油类、高锰酸盐指数等指标。
组分
我国地下水污染状况
污染 现状
东南沿海沟水污染导致地下水污染
我国地下水污染状况
污染 现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额和农药化肥的施用量。
• 8) 在矿床开采过程中, 应注意尾矿堆 放地点的水文地质条件。对毒性较大
的矿床 , 在尾矿堆放地可以设置防渗
装置,以防对地下水的污染。
• 9) 当污水已经渗入含水层中形成一个污水中 心,但还没有运移弥散到水源地时,为了限制 污染物质的弥散迁移,可以采用堵塞或截流措 施。堵塞措施就是在地下水污染中心与水源 地之间的地方设置防渗墙或防渗幕,通常它们 都应穿过整个含水层直达隔水层之上才能起
② 工业垃圾。 工业垃圾来源复杂,种类繁多。冶金工业产生含 氧化物的垃圾;造纸工业产生含亚硫酸盐的垃圾;电子 工业产生含汞的垃圾;石油-化学工业产生含多氯联苯 (PCBs)、农药废物和含酚焦油的垃圾,以及含矿物油、 碳氢化合物溶剂及酚的垃圾; 燃煤热电厂产生粉尘, 粉尘淋滤液可产生 As、Cr、Se和Cl; 燃煤产生另外 的污染物是煤灰, 大部分是中性物质, 只有约2%的可
第一,水质朝着恶化的方面发展;
第二,这种变化是人类活动引起的。
• 二、地下水污染的特点
• 1. 隐蔽性 • 由于污染是发生在地表以下的孔隙介质之中,因 此常常是地下水己遭到相当程度的污染,也往往从 表观上很难识别,一般仍然表现为无色、无味,不能
象地表水那样,从颜色及气味或鱼类等生物的死亡、
灭绝鉴别出来。即使人类饮用了受有害或有毒组分
2、由集中通道直接注入 利用井孔、坑道或岩溶通道将废水
直接排入地下岩石裂隙或土壤孔隙中,
是废液废水地下水处理的一种方法。
3、有地表侧向渗入 (1)河流侧向补给
(2)海水入侵
海 水
4、含水层之间的垂直越流 当开采封闭较好的承压含水层时, 如果顶板之上 的潜水含水层己受到污染, 则可能由于开采承压水 时水位下降, 与潜水含水层形成较大的水头差, 潜 水就会通过弱透水的隔水层顶板直接流入承压含水 层中; 还可以通过承压含水层顶板的"天窗" 流入; 亦可通过止水不严的套管与孔壁的间隙向下漏入承 压含水层中; 未封填死的废弃钻井亦是流入承压含 水层的通道
改造、"三废" 资源化、征收排污费等 可行措施,尽可能把污染物控制在生产 过程中。
• 3) 兴建配套的环境工程,大力开展污水处理 和利用。大量污水未经处理便排入环境,是当 前造成环境污染,特别是水源污染的主要污染 源。因此积极开展污水处理和利用是治理地 下水质恶化的治本措施。同时,处理后的污水, 又可根据其质量用于不同目的供水,如饮用水
2. 天然污染源
天然污染源是天然存在的。地下水开采活动可能
导致天然污染源进入开采含水层。天然污染源主要是
海水,以及含盐高和水质差的地下水。
沿海地区的含水层,如果过量开采地下水,则可能
导致海水(地下咸水) 与地下淡水界面向内陆方向的
推移 , 从而引起地下淡水的水质恶化。地下卤水亦
可能产生类似的后果。我国沿海的一些城市和地区都
置在水源地下游较远的地方,或者采用管 道排污。

新建水源地时,也必须考虑地下水 的环境条件,如把水源地选择在城市上 游或地下水的补给区,或从地层岩性结 构上看防污染条件较好的地方。

2) 污水排放是造成水体污染的主
要原因。为减少和防止地下水的污染, 降低排污量是关键。应从资源与能源
的综合利用入手,通过企业管理、技术
溶物,它含有硫酸盐,以及微量金属, 如Ge和Se。
(3) 农业生产及采矿活动农业生产中广 泛使用农药、化肥。土壤中剩余的农药有的 能够很快分解而消失, 有些则较稳定而可能 长期存在, 从而进入地下水中。如 DDT、六 六六等。农田中使用的化肥, 一般并不能全 部被植物根系所吸收, 而有一定的比例随水 下渗 , 如普遍使用粪便作肥料, 其中就含有 大量的细菌和病毒。此外, 我国部分地区利 用污水灌溉, 亦会对地下水造成大面积的污 染。
第13章 §13.1
地下水污染与防治 地下水污染概述
一、地下水与环境 过量开采地下水
过量补充地下水
污染地下水
二、地下水污染及其特点 1、地下水污染的定义 人们认为地下水污染的定义应该是:凡是在
人类活动影响下, 地下水质变化朝着水质恶化
方向发展的现象, 统称为“地下水污染”。
判定地下水是否污染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到堵塞作用。截流装置是在污水区与水源地
之间设置排水设备,通过抽水而形成下降漏斗,
以防止污水向水源地流动。
• 10) 建立地下水水质监测网点,查明地 下水污染状况,掌握地下水污染的变化 趋势,确保措施采取及时。
• 11) 防治地下水污染已纳入法制轨道,
应严格执行水污染防治法及其他法规。
二、建立水源地卫生防护制度
• 5) 生产过程中漏失废液和污水较多的工厂, 应建立各种防渗幕,防止各种污水渗入地下 水中,并在地下建立层状排水设施将漏失污 水汇集排除。如果隔水层埋藏不深,可以用 环状隔水墙和幕将整个工厂范围与周围洁
净水隔离开来,并设置排水设备,排除渗入
的污水和大气降水。
• 6) 当取水层位上下或附近有劣质水层
(2) 连续入渗型 连续入渗型主要有两种方式污染含水层,一 种是垂向通过包气带进入含水层,另一种则是以 侧向入渗型进入含水层。 通过包气带垂向入渗型是地面污染源以一 定的浓度连续不断地向包气带土层中输入污染
水体,进而不断渗入含水层。
形成上述污染形式的污染源有污水 坑(池)、蒸发池、排污水库、污水渗
② 工业污水。 工业污水种类繁多,不同污水污染参数具有 很大的差异。 ③ 地表雨水径流 城市地区的雨水地表径流往往含有较高的 悬浮固体, 病毒和细菌的含量较高。
(2) 城市固体废物
城市固体废物包括生活垃圾及污水河渠和
污水处理厂的污泥等。
① 生活垃圾。
新鲜的生活垃圾含有较多的硫酸盐、氯
化物、氨、BOD、TOC 、细菌混杂物和腐败 的有机质。这些废物经生物降解和雨水淋 滤后,可产生 Cl-、 SO2-、NH4+、BOD、 TOC 和SS含量高的淋滤液, 还可产生CO2 和 CH3 气。
坑(池)、废渣水池、化粪池、排污沟
渠、管道渗漏段、输油管和储油罐的
损坏漏失处以及污水灌溉的水田等。
连续入渗型的另外一种形式是通过受到污染 的河流、湖泊的侧向渗入而污染地下水含水层。 目前我国很多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 , 由于河流的自净能力十分有限,造成地表水体严重 污染。尤其是季节性河流 , 在 枯水季节基本上 成为纳污河。不幸的是,大多数城市地下水水源地 又大都建立在透水性良好、补给源丰富的河流两 岸,以期取得河水的侧向渗透补给来保证稳定的开 采量。
三、污染源与污染途径 (一) 污染源 基本上就是两大类: 人为污染源和天然污染源。 1.人为污染源 (1) 城市液体废物 城市液体废物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及地表 雨水径流。 ①生活污水。 ss(悬浮固体)、BOD(生化需氧量)、N(主要为NH4N)、P、Cl、细菌和病毒含量高;其次是Ca、Mg等,每 升也可达数十毫克;重金属含量一般都是微迹量。其 中对地下水威协最大的是氮、细菌和病毒。
(二)、地下水污染物 1、按污染物质的物理特性, 可分为溶解物、 乳状物和难溶解物。 2. 按照污染物的生物性质、化学性质可分为 微生物、有机物、无机物和放射性物质 微 生物是指各种细菌包括病菌(如大肠杆菌) 、 病毒等污染物。 3. 按污染物在地下水中性态的稳定性可分为 保守性污染物和非保守性 ( 衰减性 ) 污 染物。
较大范围,要求单井或井群影响半径范围内,不
得使用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灌溉和施用持久性
或剧毒的农药,不得修建渗水厕所、渗水坑、 堆放废渣或铺设污水管道 , 并不得从事破坏 深层土层活动。如含水层土有不透水的覆盖层, 并与地表水无直接联系时,其防护范围可适当 缩小。
第三带为监视带,应经常进行流行 病学的观察,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三)、地下水污染途径 1. 污染方式 直接污染:地下水中污染组分直接来源于 污染源,污染组分在迁移过程中,其化学性质没 有任何改变的污染。由于地下水污染组分与污 染源组分的一致性,因此较易查明其污染来源
及污染途径,这是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方式。在
地表或地下以任何方式排放污染物时,均可发
生此种方式的污染。
污染的地下水,对人体的影响也只是慢性的长期效
应,不易觉察。
2. 难以逆转性 地下水一旦遭到污染就很难得到恢复, 由于地下水流速缓慢,如果等待天然地下运 流将污染物带走, 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而且作为孔隙介质的砂土对很多污染物都 具有吸附作用, 则污染物的清除更加复杂 困难。
3.延缓性 由于污染物在含水层上部的包气带土壤 中经过各种物理、化学及生物作用, 则会在 垂向上延缓潜水含水层的污染。对于承压含 水层,则由于上部的隔水层顶板存在, 污染 物向下运移的速度会更加缓慢; 由于地下水是在孔隙介质的串珠管状的 微孔中进行缓慢的渗透,日夜的实际运动速 度仅是米的数量级,因此地下水污染向附近 的运移、扩散亦是相当缓慢的。
2、卫生防护带半径的计算 荷兰 V. 韦根尼 (Van Waegeningh,1985) 提出 了潜水含水层保护半径的计算公式。
r
Q ti [1 exp( )] i bne
式中γ—防护带半径 (m) ; Q—井的出水量 (m3/a); b—含水层厚度 (m) ; t—迟后时间 (a) ; ne—有效孔隙度 (%) ; i—地下水垂直补给量 (m3/a) 。
或水体分布时(特别是滨海水源地),应 当注意由于开采地下水所引起的水质
恶化问题。根据成水与淡水接触锋面
的移动情况,及时调整开采方案,以防
止海水入侵和水质恶化。
• 7) 污水灌溉农田时应注意当地条件 , 只有在包含带土层渗透性较差和厚度
较大的地区才允许用污水灌溉 , 并应
严防污水渠道的渗漏 , 严格控制污灌
已先后出现了上述地下威水入侵的问题。
• 如果按照污染源的空间分布 , 可分为点源、线源
和面源 3 种形式。

点源是指污染物高度集中的地点。如城市的垃
圾堆、工矿企业和城市使用的排污井 ( 坑 ) 等 ;
• 线源包括排污河道、渠道及排污沟等 ;
• 面源是指污染物随降雨入渗或大面积的污水灌溉 而进入含水层
§13.2
地下水污染防治
• 一、预防地下水污染的措施 • 二、建立水源地卫生防护制度
• 三、建立地下水水质监测网点
• 四、污染地下水的修复技术
一、预防地下水污染的措施 • 1) 在制定城市发展规划,特别是制定工
业布局时,必须考虑城市环境污染和保护
地下水水质不受污染。因此,对于那些容
易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的工厂,尽可能布
1、卫生防护带的划分
根据国家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规定,生活饮用水水源必须设置卫生防护带。
一般设置三带:
戒严带
限制带 监视带
• 第一带为戒严带。
此带仅包括取水构筑物附近的范围, 要求水井周围30m的范围内,不得设置
厕所、渗水坑、粪坑、垃圾堆和废渣
堆的污染源,并建立卫生检查制度。
第二带为限制带。此带与第一带相接,包括
1、通过包气带渗入 (1)间歇入渗型 其特点是,污染物通过大气降水或灌溉 水的淋滤, 使固体废物、表层土壤或地层中 的有害或有毒组分, 周期性地从污染源通过 包气带渗入含水层。这种渗入多半是呈非饱 和状态的淋雨状渗流形式, 或者呈短时间的 饱水状态连续渗流形式。 此种污染, 无论在其范围或浓度上,均可 能有季节性的变化。主要污染对象是潜水。
源、冷却降温水源、农业灌溉或阻止海水入
侵的地下水屏障的水源等,增加水资源的总量。
• 4) 选择合适的地点作为厂矿处理废水废渣
的场所,最好将这种场所放在城 市Leabharlann Baidu水源
地下游且厚粘土层区域,离地表水体较远处;
废水废渣排放池的坑底不应低于地下水位。
向地下深部岩层中处理难净化的高毒性污 水时,必须选择合适条件的地点,否则会带 来严重后果。
• 间接污染:地下水的污染组分在污染源中 的含量并不高,或低于附近的地下水, 或该 污染组分在污染源里根本不存在,它是污水 或固体废物淋滤液在地下迁移过程中,经复 杂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反应后的产物。
2. 污染途径 地下水污染途径是复杂多样的; 有人以污染 源的种类而分, 诸如污水渠道和污水坑的渗漏, 固体废物堆的淋滤, 化学液体的溢出、农业活 动的污染、采矿活动的污染等等, 显得过于烦 杂。实际上, 按照水力学上的特点分类, 便显 得更简单明了一些。按此方法, 地下水污染途 径大致可分为四类: 通过包气带渗入 由集中通道直接注入 由地表侧向渗入 含水层之间的垂直越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