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分析和临床显微镜检查的质量控制流程..-共18页

合集下载

尿液分析的质量控制

尿液分析的质量控制

尿液分析的质量控制尿液分析是临床常规检查之一,其检查结果对泌尿系、消化系、心血管、内分泌等多种疾病的鉴别、诊断及对健康人群的身体检查都有重要意义。

尿液成分复杂,影响因素较多,保证尿液分析的准确性尤为艰巨。

本文对影响尿液分析的常见因素,尿液检查的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的质量控制及操作方法作一简单介绍。

1 尿液分析前的质量控制许多问题发生在样品分析前,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是整个分析过程的先决条件和保证。

它是指从医生开化验单起至将尿液送到检验科这一段时间的质量控制。

包括标本的采集、运送和保存等诸多环节。

1.1 尿液标本的采集收集方法有自然排尿法和膀胱导管或穿刺法。

自然排尿法适用于尿常规检查、细菌检查和细胞学检查。

采尿时注意防止尿道口分泌物的污染,特别是女性病人易受阴道分泌物污染,避免经期做尿液化验。

临床最常用的方法是采用中段尿法。

对于自然排尿困难的病人或为了避免女性病人阴道分泌物的污染,可采用膀胱导管。

为了获得单次尿标本,在耻骨弓上穿刺膀胱取尿时常被用来代替导管取尿。

此法可用于婴幼儿的尿标本的采集。

1.2尿液标本的种类尿液标本的种类包括首次晨尿标本、随机尿、空腹或餐后2 h尿及24 h尿。

首次晨尿标本最适合于尿液常规检查特别是细菌及亚硝酸盐、尿蛋白和细胞、管型等有形成分的显微镜检查。

随机尿标本不受条件的限制,此类标本容易获得,是尿常规检查最常用的方法,但受饮水、饮食和收集时间等多种因素影响,病理成分容易漏诊,仅适用于门诊、急诊病人的常规过筛检验。

空腹或餐后2 h尿标本对于糖尿病患者尿糖测定更为敏感。

24 h尿液分析一般多用于24 h尿蛋白测定。

1.3尿液标本的保存尿液化学物质和有形成分不稳定,排出后即开始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如胆红质、尿胆原被氧化;抗坏血酸消失;细菌生长导致尿液成分的改变,尿素经细菌酵解生成氨,尿pH升高,使尿液有形成分破坏;葡萄糖被细菌降解,使病理性尿糖消失。

因此应提倡常规检查在排尿后尽快送检,最好不超过2 h,如不能及时送检或分析,必须采取保存措施,常用方法有两种:冷藏法和化学防腐法。

(五)尿液分析和临床显微镜检查的质量控制流程

(五)尿液分析和临床显微镜检查的质量控制流程

(五)尿液分析和临床显微镜检查的质量控制流程尿液分析和临床显微镜检查的质量控制流程一、引言尿液分析和临床显微镜检查是临床实验室中常用的检测方法,用于评估患者的肾脏功能、泌尿系统问题以及一些全身性疾病的诊断。

为保证这些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

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质量控制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监控措施,按照既定的标准来评估和确保实验室的分析质量。

对于尿液分析和临床显微镜检查来说,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准确性:质量控制能够确保检测结果与实际样本的分析结果一致,尽量减少误差。

2.可靠性:质量控制能够提供稳定和可重复的结果,确保实验室之间的比对和结果的可信度。

3.敏感性和特异性:质量控制能够确保检测方法对不同分析参数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能准确识别异常结果。

4.安全性:质量控制能够避免潜在的错误结果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危害。

三、质量控制流程为了保证尿液分析和临床显微镜检查的质量,建议按照以下流程进行质量控制:1.建立质量控制方案根据实验室的需求和分析方法,制定一个质量控制方案,包括质控品的选择、测试频率、目标范围等。

质控品应具有稳定性好、可靠性高的特点。

2.质控品的准备和存储根据方案选择适当的质控品,并按照厂家说明书进行准备和存储。

质控品应严格按照要求保存,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避免阳光直射等。

3.质控品的测试按照制定的测试频率,对质控品进行分析测试。

测试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分析方法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分析结果的评估将测试结果与预设的目标范围进行比较和评估。

如果结果在目标范围内,说明质量控制良好;如果结果超出目标范围,需要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纠正措施。

5.纠正措施如果质量控制结果不合格,需要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包括调整分析方法、设备维护、操作员培训等,以确保质量控制的有效性。

6.质量控制数据的记录和分析对质量控制的测试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包括质控品的信息、测试结果、目标范围等,以评估质量控制的有效性,并定期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

尿液分析和临床显微镜检查质量控制流程

尿液分析和临床显微镜检查质量控制流程

尿液分析和临床显微镜检查质量控制流程1. 简介尿液测试和显微镜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肾脏和泌尿系统的功能,以及检测许多其他疾病。

尿液测试包括尿液分析和显微镜检查。

为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对测试进行质量控制。

2. 尿液分析质量控制流程尿液分析,也称为尿检,是通过分析尿液中的不同成分来评估肾脏和泌尿系统的功能和健康状况。

以下是尿液分析质量控制流程的步骤:2.1 样本收集和标记准确的测试结果是从准确的样本开始的。

用一个干净的杯子收集尿液样本,并在样本上标记病人的姓名,年龄,性别和收集时间。

2.2 样本分析样本需要被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

在分析之前,尿样需要进行一些前处理,例如检查体积,外观和气味。

然后,尿液的不同成分可以通过许多分析方法测量,例如:•酸碱度测试•尿比重测试•氮含量测试•蛋白质测试•葡萄糖测试•电解质测试•生化测试2.3 质量控制的实施要确保测试结果准确可靠,必须实施质量控制(QC)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定期检查仪器性能和准确性•比较仪器分析结果和阈值的控制策略•常规比较同一样品的不同分析结果•跟踪所有QC数据3. 临床显微镜检查质量控制流程临床显微镜检查是用于检测尿液中微生物和其他细胞结构的一种方法。

以下是临床显微镜检查质量控制流程的步骤:3.1 样品制备准备样品前,需要指定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

尿样应保存在4℃以下,在24小时内进行显微镜检查。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样本处理,抽取适量样品,均匀涂布在玻璃片上。

3.2 显微镜检查在显微镜下观察样品,分析其形态、颜色、数量等。

观察的细胞包括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细菌、酵母菌、结晶等。

3.3 质量控制的实施为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显微镜检查 QC 要求:•定期检查显微镜性能和准确性•常规检查样品前处理、染色操作•确定汇报结果的质量原则,并进行技术培训4.尿液分析和显微镜检查对于许多疾病的诊断和随访至关重要。

但是,在有效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之前,必须执行质量控制流程。

五尿液分析和临床显微镜检查的质量控制流程

五尿液分析和临床显微镜检查的质量控制流程

五尿液分析和临床显微镜检查的质量控制流程质量控制在医学实验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五尿液分析和临床显微镜检查中。

这两个领域涉及到对病人健康状况进行准确评估的关键数据。

因此,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流程是确保准确可靠的结果的关键。

五尿液分析是一种常用的临床实验室检查,用于评估病人的肾脏功能、代谢状态和其他相关疾病。

它通常包含尿量、尿常规、尿沉渣、尿化学分析和尿培养等项目。

以下是五尿液分析的质量控制流程。

首先,标本采集和储存是保证准确结果的首要步骤。

对于五尿液分析,收集的新鲜尿液样本是必需的。

必须确保样本的容器干净且无污染,并且样本储存在适当的温度和条件下,以防止细菌增殖或化学变化。

其次,仪器的校准和质量控制也是确保准确结果的关键步骤。

在每次使用前,仪器必须进行校准,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每个实验室应该建立适当的质量控制程序,包括每日内部质控和定期外部质控。

内部质控包括运行已知浓度的标准品,以检验仪器的精确度和准确性。

外部质控涉及实验室参与外部质控项目,与其他实验室进行比较和验证。

这有助于确保实验室的结果与同行实验室保持一致。

此外,实验室的人员也需要接受专业的培训,并理解五尿液分析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只有经过充分的培训和资质认证的技术人员才能执行五尿液分析。

操作过程中应遵循严格的操作规程,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于显微镜检查,有一些关键点需要注意以确保质量控制。

首先,在进行显微镜检查之前,显微镜必须进行校准和调整,以确保准确的放大倍率和对焦。

其次,技术人员需要熟悉正常和异常显微镜图像的特征,以便正确识别和解释结果。

此外,技术人员应按照标准程序进行显微镜检查,并记录显微镜分析的相关信息。

另外,每个实验室都应确保严格的质量控制文件和记录的维护。

这包括记录校准结果、质控样本的分析结果、技术人员的培训记录等。

这些记录不仅有助于保持实验室的运行平稳,还可提供参考以评估和验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尿液分析和临床显微镜检查的质量控制流程

尿液分析和临床显微镜检查的质量控制流程

尿液分析和临床显微镜检查的质量控制流程尿液分析和临床显微镜检查是临床医学中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用于评估人体的健康状态。

为了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质量控制措施。

下面将介绍尿液分析和临床显微镜检查的质量控制流程,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基础设施和设备的质量控制:确保实验室环境的干净、安全和适应性,实验室设备应具备稳定性和精确度,并经过定期维护和校准。

2.人员素质和培训:实验室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并参加包括质量控制相关的培训,保证能够准确进行分析。

3.样本采集和储存的规范:确保样本的采集过程符合标准操作程序并且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样本应储存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避免因样本变质而导致结果不准确。

4.内部质控: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品进行校验,例如重量浓度溶液、外加标准品或者内部标准的使用。

通过比较实测值与理论值的偏差,来评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5.外部质控:参加相关的外部质控项目,例如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际质量控制项目、中国医学科学院质量控制中心、国家临床实验室外审验证项目等。

通过与其他实验室的实验结果进行比对,评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质控记录的管理:对于每批检验结果,需做好相应的质控记录,包括内部和外部质控结果,以及每个项目的质控数据、曲线图和质控图等。

定期对质控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质控问题。

7.质控异常的处理:当质控结果超出预定的范围时,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包括检查实验方法、设备和试剂的操作是否正确,以及是否存在干扰因素等。

8.质控结果的分析和评估:通过对质控结果的统计分析,可以判断分析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可以计算平均值、标准差、精密度和准确度等指标,评估实验室的整体质量水平。

9.质控改进措施的制定和执行:根据质控的结果和分析,及时制定和执行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尿液分析和临床显微镜检查的质量控制流程是一个复杂且细致的过程,需要从实验室基础设施的建设到人员培训、样本采集和储存的规范、内外部质控的执行和质控记录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控制。

尿液分析和临床显微镜检查质量控制流程

尿液分析和临床显微镜检查质量控制流程

尿液分析和临床显微镜检查质量控制流程1.质量控制样本的选择:选择适当的质量控制样本对于质量控制流程至关重要。

常用的质量控制样本包括商业化的尿液质控液和自制的人工质控液。

质量控制样本应包含一个或多个正常值、边缘值和异常值。

2.样本准备:质控样本和患者样本在检测之前都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准备。

对于尿液分析,样本准备可包括适当的离心分离和稀释。

对于显微镜检查,需要制作薄层液体和进行染色。

3.实验操作:实验操作中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操作。

包括校准仪器、储存试剂和样品等。

4.运行质控样本:质控样本应在每个运行周期的开始、中间和结束时进行测试。

使用同一批质控样本来评估不同运行周期之间的结果的可重复性。

质控样品的浓度应该落在预定的参考范围之内。

5.数据分析:对于尿液分析的结果,需要对每个指标进行评估和分析。

可以使用统计计算软件或图形化显示手段,比如质控图来分析结果。

6.异常结果的处理:如果出现质控结果异常或超出参考范围的情况,需要及时进行排查。

可以进行重复测试、检查仪器和试剂的质量、重新操作等来确定异常的原因。

7.纠正措施:根据异常结果的原因,需要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包括调整仪器参数、更换试剂、重新培训操作人员等。

8.质控记录:所有的质控结果应该被记录下来,包括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

这些记录是后续质量评估和质量保证的重要依据。

9.质量保证评估:定期对质控结果和质控记录进行评估,以确定分析和显微镜检查的质量保证工作是否有效。

可以使用各种统计指标和质控图进行评估。

10.持续改进:根据质控评估的结果,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改进措施。

这些改进措施可以包括调整实验操作流程、优化仪器和试剂选择、培训操作人员等。

总结:尿液分析和临床显微镜检查的质量控制流程是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通过选择适当的质量控制样本、正确的实验操作、合理的数据分析和持续改进,可以有效控制质量并提高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尿液分析和临床显微镜检查的质量控制流程

尿液分析和临床显微镜检查的质量控制流程

尿液分析和临床显微镜检查的质量控制流程尿液分析和临床显微镜检查是临床实验室中常用的检测方法,对于诊断疾病和监测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为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实验室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质量控制流程。

本文将介绍尿液分析和临床显微镜检查的质量控制流程,并解释其重要性和应用。

质量控制是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规范的步骤和措施,监测和评估实验室检测过程中的误差,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从而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尿液分析和临床显微镜检查中,质量控制流程的目的是降低实验室误差,减少客观和主观偏差,保证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尿液分析方面,质量控制流程主要包括标本采集、仪器校准与验证、质控品使用和评估四个步骤。

第一步,标本采集。

标本采集是尿液分析中质量控制的第一步,对于确保准确的检测结果至关重要。

标本采集应遵循操作规范,包括正确的采集容器和采集方法,以及注意尿液的保存和运输条件。

此外,还应记录标本采集的时间、日期和采集者的姓名,以方便后续数据的追踪和分析。

第二步,仪器校准与验证。

尿液分析仪器的校准和验证是确保仪器准确性和稳定性的重要环节。

校准应按照仪器厂家提供的说明进行,校准周期应根据实验室的需要和仪器的性能来确定。

仪器的验证是指验证仪器在特定条件下能够给出准确和稳定的结果。

验证应包括仪器的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和重复性等指标的评估。

第三步,质控品使用。

质控品是用于评估尿液分析仪器和方法准确性和稳定性的参照物质。

质控品应具有与临床样本相似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并且与真实样本结果具有可比性。

质控品应包括不同浓度和不同参数的样本,以覆盖临床诊断的各个范围。

质控品的使用应遵循实验室内部的操作规范,包括质控品的选用、储存和使用方法。

第四步,质控评估。

质控评估是对尿液分析仪器和方法准确性和稳定性进行监测和评估的过程。

质控评估应定期进行,包括每日内质控和定期外部质控。

每日内质控是指在每个工作日的检测中使用同一批质控品,监测仪器和方法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尿液分析和临床显微镜检查的质量控制流程

尿液分析和临床显微镜检查的质量控制流程

临床显微镜检查质量控制流程
1. 样本准备
确保样本采集和处理方法正确,避免污染和损坏 。
2. 样本制片
使用适当的制片技术将样本制成薄片,以便显微 镜检查。
3. 染色处理
根据需要,对制片进行染色处理,以提高显微镜观 察效果。
4. 显微镜检查
使用显微镜观察制片,并记录观察结果。
5. 结果审核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对显微镜检查结果进行审核,如有 异常,应进行复检。
对尿液分析和临床显微镜检查的质 量控制流程进行长期追踪和评估, 以不断完善和提高质量控制水平。
05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4] 张华, 王莉, 张燕, 等. 尿液分析与临床实 验室管理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
质量控制
在进行尿液分析和临床显微镜检查 时,需遵循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 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3
结果与讨论
实验结果
实验数据显示,使用该质量控制流程后,尿液分析的准确性得到了显著提高,误 差率降低了20%。
显微镜检查的结果也明显改善,诊断的准确率提高了15%。
结果分析
尿液分析的准确性提高,主要得益于质量控制流程中的重复检测和校准步骤。这减少了仪器误差和操作失误,从而提高了结果 的可靠性。
显微镜检查诊断准确率的提高,部分原因是质量控制流程中引入了标准化操作步骤和严格的样本筛选机制。这降低了主观判断 的影响,并减少了样本污染的可能性。
结论与讨论
通过实施质量控制流程,尿液分析和临床显微镜检查的结果得到了明显改善。这 表明质量控制是提高实验室诊断结果准确性的关键步骤。
然而,仍需注意,该质量控制流程可能不适用于所有实验室或所有类型的样本。 因此,针对特定实验室和样本类型进行进一步的定制和优化是必要的。

尿液分析和显微镜检查室内质控流程图

尿液分析和显微镜检查室内质控流程图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可编辑修改尿液分析室内质控流程质控品自26冰箱取出恢复至室温约20分钟颠倒8次混匀以保证质控液的均至一致拧开瓶盖后将质控品放置在急诊位检测检测结果传输到lis报告电脑置为质控可编辑修改尿液显微镜检查质量控制流程各项尿液分析的结果均在质控的控制范围内可上标本检测可编辑修改标本要求
尿液分析室内质控流程
尿

尿液分析和临床显微镜检查质量控制流程图

尿液分析和临床显微镜检查质量控制流程图

尿液分析和临床显微镜检查质量控制流程图
接收标本并编号,不合格标本拒收并告知送检者拒收原因,建仪重留标本
按标准操作规程(SOP)开机:爱威科-764尿沉渣仪、爱威科-752分析仪、URIT-500B
尿液分析仪。

取出质控物溶解,室温平衡20分钟,按质控流程做质控
质控合格
扫码录入病人信息及检验项目
做失控分析定标重新做质控检查标本合格后放入机器相应位置
按照SOP开始检测,注意观察仪器试剂情况
检测结果正常
审核报告:注意核对病人信息,
核对病区、床号、住院号等。

打印住院患者报告单分类发出报告单
按仪器SOP关机并做记录清理标本、整理消毒桌面。

尿液分析检查和临床显微镜镜检的质量控制

尿液分析检查和临床显微镜镜检的质量控制

尿液分析检查和临床显微镜镜检的质量控制一、分析前的质量控制(一)标本的采集与处理尿液标本的采集:尿液标本的采集要求新鲜。

住院病人尿常规检测最好留取清晨第一次中段尿;门诊或急诊病人可随时留取,但在标本容器上必须注明留取时间。

1.尿液标本的收集:尿液标本的收集容器要清洁。

使用清洁一次性有盖尿标本的容器,改变目前敞开无盖的尿杯。

容器上应贴有病人姓名、验联号(或条码)及注明标本留取时间的标签。

2.尿液标本的送检:尿液标本留取后应及时送检。

一般尿液标本留取至少为30ml,应在2h内检查完毕,以免细菌繁殖及有形成分破坏,据文献报到,尿液标本留取置25℃,2h后会出现如下改变:外观出现尿色变深,透明度变混或尿气味带有氨味;化学成分出现葡萄糖,胆红素、尿胆原、维生素C 下降,亚硝酸盐升高,pH与蛋白质升高或下降;镜检出现RBC、WBC管型下降,结晶或细菌升高。

3.尿液标本的保存:尿液标本如不能及时送检或分析,必须冷藏或防腐保存。

冷藏可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维持尿液pH恒定,使尿中有形成分基本不变,但4℃条件下冷藏不得超过8h,有时冷藏会导致盐类析出产生沉淀,影响沉渣检查。

化学防腐①甲苯:通常用于化学成分的保存;②甲醛:用于尿沉渣检验标本的保存。

4.尿液标本接收:实验室应建立严格的标本接收制度,工作人员在接收标本时,必须检查:标本内容器是否符合要求标记内容与医生所填写化验单是否一致留尿到接收标本时间是否过长标本是否被污染近期是否给服用对尿液分析有影响的药物和其它物质尿量不少于30ml:特殊病例不能达到此要求时(如小儿、烧伤,肾衰无尿期等)应在报告单上注明收到尿量及检查方法。

尿液标本的接收要求:凡留尿超过2h(未采取相应的保存措施),未注明留尿时间或尿量不够的标本应拒收。

检验科收到合格的标本后应签收,在送验单上注明留尿时间、送检时间。

须说明近期是否给服用对尿液分析有影响的药物和其它物质。

(二)使用仪器、器材、试剂的规范要求原则:选用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上市的仪器和试剂;检验用仪器和计量器具均需经校准后方能使用,且可溯源;选用的试纸条、校准条尽可能与仪器配套;有条件时,要对所选用的仪器和试剂进行评价。

尿液分析和临床显微镜检查的质量控制流程审批稿

尿液分析和临床显微镜检查的质量控制流程审批稿

尿液分析和临床显微镜检查的质量控制流程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尿液分析检查的质量控制流程尿液分析(Urinalysis)是尿液(Urina)和分析(Analysis)二词的组合。

中华检验医学大辞典对尿液分析明确定义:“用目测、理学、化学(应强调定性,定量)、显微镜及其他仪器(各种尿分析仪,渗透压计等)对尿液标本进行分析”。

1.尿液分析的准确程度将直接影响到临床诊断,提高尿液分析检查的质量是关系到临床检查的重要环节。

2.质量控制的目的是实验室确保为临床医生提供客观,可靠信息去诊疗病人。

3.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致力于使质量特征符合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一切措施,以确保生产出来的产品满足要求的过程。

要保证尿液分析检查质量,一定要建立一套完整的,适合于尿液分析管理措施,实行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全程的质量控制。

一、分析前的质量控制(一)标本的采集与处理尿液标本的采集:尿液标本的采集要求新鲜。

住院病人尿常规检测最好留取清晨第一次中段尿;门诊或急诊病人可随时留取,但在标本容器上必须注明留取时间。

1.尿液标本的收集:尿液标本的收集容器要清洁。

使用清洁一次性有盖尿标本的容器,改变目前敞开无盖的尿杯。

容器上应贴有病人姓名、验联号(或条码)及注明标本留取时间的标签。

2.尿液标本的送检:尿液标本留取后应及时送检。

一般尿液标本留取至少为30ml,应在2h内检查完毕,以免细菌繁殖及有形成分破坏,据文献报到,尿液标本留取置25℃,2h后会出现如下改变:●外观出现尿色变深,透明度变混或尿气味带有氨味;●化学成分出现葡萄糖,胆红素、尿胆原、维生素C 下降,亚硝酸盐升高,pH与蛋白质升高或下降;●镜检出现RBC、WBC管型下降,结晶或细菌升高。

3.尿液标本的保存:尿液标本如不能及时送检或分析,必须冷藏或防腐保存。

冷藏可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维持尿液pH恒定,使尿中有形成分基本不变,但4℃条件下冷藏不得超过8h,有时冷藏会导致盐类析出产生沉淀,影响沉渣检查。

尿液分析和临床显微镜检查的质量控制流程

尿液分析和临床显微镜检查的质量控制流程

尿液分析和临床显微镜检查的质量控制流程尿常规检验自动化仪器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导致某些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确保分析数据的准确可靠,尿液分析中应用质控品进行质量控制。

一、尿试剂带的质量管理(1)尿试剂带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放在30oC以下,防潮、通风条件好处密封保存。

(2)使用时取出必要数,盖紧容器。

取出而没有使用过的试剂带不要重复放回原试剂带瓶内,以免影响试验结果。

(3)开封后的尿试剂带严禁冰箱存放,以防潮湿,不要放置易污染场所。

(4)试剂带的反应部分严禁用手接触,不要使用变色的试剂带、过期的试剂带。

(5)每瓶试剂带开封前用标准质控尿检测其敏感性和准确性,合格后方可使用。

二、仪器的质量管理尿化学分析仪是一种光学电子仪器,需要正确使用和保养。

仪器均附有“空白试带”是用以检查仪器是否处于正常运转状态的工具,应在规定时间检测并作好记录,如果检测结果与"空白试带"要求结果不符,应停止使用并请厂商修理。

仪器的保养十分重要,如进样板上的污垢要及时处理;进样板上抽液小孔不能堵塞;以及试带位置有无移位。

三、尿液质控品的质量管理经常进行质控检测,掌握尿试带的状态,防止保存条件不妥可造成使用前已失活或变质,保证分析数据准确可靠。

做好质控记录并存档备查。

(一)室内质控流程1、对新购进的仪器要进行技术性能全面测试和评价,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2、每天开机前,要对仪器进行全面检查后,确认无误后方可开机。

3、对使用中的仪器,要根据操作需要和厂家对仪器的要求定期对仪器进行校正,这是保证仪器准确的根本。

4、每天工作前对仪器和试剂带按室内质控流程图进行检查,在检查中首先应将质控物预温至室温,否则会因温度影响导致部分结果偏低。

5、操作应严格按照操作说明书进行,并建立完整的SOP文件,对每天操作出现的问题,以及维护保养、维修的情况逐一登记。

6、测定完毕后,要对仪器进行全面清理、保养,保证仪器每天处于最佳状态。

(二)质控的判断标准1、质控物的测定结果由“正常”结果变成“异常结果”,或由“异常结果”变成“正常”结果,均为失控。

尿液分析和临床显微镜检查的质量控制流程

尿液分析和临床显微镜检查的质量控制流程

尿液分析和临床显微镜检查的质量控制流程1.质量控制样品的准备质量控制样品是用于检测实验室仪器性能和实验室技术人员操作能力的标准样品。

实验室应使用质量控制样品准备好预定浓度和特定化学成分范围的尿液。

这些样品可以通过商业供应商购买或由实验室自行准备。

2.样品标识和编号为了能够追踪每个样品的结果,每个质量控制样品都应该有一个独特的标识和编号,例如日期、时间和批次号码。

这有助于确定可能存在的问题和进行需要的修正。

3.储存和保存样品质量控制样品应储存在适当的温度下,并按照指导文件的要求保存。

这样可以确保样品的稳定性和可用性,在需要时能够检查。

4.设定和维护仪器使用前,实验室应该根据厂家的指导文件设定仪器。

这包括校准、验证和标定仪器,以确保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设备的维护应遵循制造商的指导,例如定期更换耗材和清洁仪器。

5.定期校准仪器校准仪器是确保结果准确性的关键步骤之一、校准应根据制造商的指导文件进行,并且在每次使用仪器前都应进行。

通过校准,可以检查仪器的准确性,并使用已知浓度的质量控制样品进行验证。

6.日常质量控制检查除了校准外,实验室还应该每天进行日常质量控制检查。

这通常涉及对质量控制样品进行测试,并与已知结果进行比较。

根据结果,实验室可以确定仪器和操作是否正常,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7.质量控制数据的记录和追踪实验室应该记录所有的质量控制数据,包括每个样品的标识和编号、所得结果以及任何需要的调整。

这些数据应保存在实验室的文件中,以备参考,并用于以后的质量保证。

8.验证和比较结果质量控制结果应与已知结果进行比较,并计算出差异。

如果结果与已知结果有差异,实验室应立即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例如重新校准仪器或重新检查样本。

9.定期进行外部质量评估除了日常质量控制检查外,实验室还应定期参加外部质量评估计划。

这通常由独立的质量控制机构组织,旨在评估实验室的质量控制系统,并与其他实验室进行比较。

10.持续改进实验室应根据质量控制数据和外部质量评估的结果,将发现的问题进行整理,并制定改进计划。

尿液分析和临床显微镜检查的质量控制流程

尿液分析和临床显微镜检查的质量控制流程

尿液分析和临床显微镜检查的质量控制流程尿液分析和临床显微镜检查的质量控制流程一、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尿液分析和临床显微镜检查的质量控制流程,并详细阐述每个环节的具体步骤和操作要求。

质量控制是确保实验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意义重大。

二、质量控制流程2.1 样本采集与处理1)确定采集合适的尿液样本,包括不同时间段收集的尿液、新鲜尿液等;2)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采集尿液样本,并妥善保存,避免样本变质;3)对于需要进行显微镜检查的样本,应进行相应的前处理,如离心沉淀等。

2.2 仪器校准与维护1)定期对尿液分析仪器进行校准,确保仪器的精度和准确性;2)保持仪器的清洁和维护,定期进行设备检修和保养,保证仪器状态良好;3)严格按照操作规范使用仪器,避免误操作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3 质控品的使用1)选择合适的质控品,一般包括正常范围内的质控品和不同浓度的质控品;2)按照质控品的说明书进行稀释或使用,确保质控品的准确度;3)根据实验要求,定期使用质控品进行质量控制,监控分析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2.4 数据分析与质量评价1)对实验数据进行及时和准确的记录,包括样本信息、仪器测量值等;2)按照设定的质控标准进行数据分析,包括平均值、标准差、偏差等;3)根据分析结果进行质量评价,判断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5 异常情况处理1)发现异常结果时,及时进行排查和处理,包括仪器故障、样本问题等;2)对于重要样本的异常结果,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并采取相应措施;3)记录异常处理过程和结果,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三、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质控品的说明书、仪器操作手册、数据记录表格等,详见附件部分。

四、法律名词及注释1)质量控制:指在实验过程中采取各种措施,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一系列活动。

2)尿液分析:对尿液样本进行生化、生物学等方面的检测和分析。

3)临床显微镜检查:通过显微镜观察尿液中的细胞、结晶和其他成分,以辅助临床诊断。

尿液分析和临床显微镜检查的质量控制流程之欧阳数创编

尿液分析和临床显微镜检查的质量控制流程之欧阳数创编

尿液分析检查的质量控制流程尿液分析(Urinalysis)是尿液(Urina)和分析(Analysis)二词的组合。

中华检验医学大辞典对尿液分析明确定义:“用目测、理学、化学(应强调定性,定量)、显微镜及其他仪器(各种尿分析仪,渗透压计等)对尿液标本进行分析”。

1.尿液分析的准确程度将直接影响到临床诊断,提高尿液分析检查的质量是关系到临床检查的重要环节。

2.质量控制的目的是实验室确保为临床医生提供客观,可靠信息去诊疗病人。

3.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致力于使质量特征符合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一切措施,以确保生产出来的产品满足要求的过程。

要保证尿液分析检查质量,一定要建立一套完整的,适合于尿液分析管理措施,实行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全程的质量控制。

一、分析前的质量控制(一)标本的采集与处理尿液标本的采集:尿液标本的采集要求新鲜。

住院病人尿常规检测最好留取清晨第一次中段尿;门诊或急诊病人可随时留取,但在标本容器上必须注明留取时间。

1.尿液标本的收集:尿液标本的收集容器要清洁。

使用清洁一次性有盖尿标本的容器,改变目前敞开无盖的尿杯。

容器上应贴有病人姓名、验联号(或条码)及注明标本留取时间的标签。

2.尿液标本的送检:尿液标本留取后应及时送检。

一般尿液标本留取至少为30ml,应在2h内检查完毕,以免细菌繁殖及有形成分破坏,据文献报到,尿液标本留取置25℃,2h后会出现如下改变:●外观出现尿色变深,透明度变混或尿气味带有氨味;●化学成分出现葡萄糖,胆红素、尿胆原、维生素C 下降,亚硝酸盐升高,pH与蛋白质升高或下降;●镜检出现RBC、WBC管型下降,结晶或细菌升高。

3.尿液标本的保存:尿液标本如不能及时送检或分析,必须冷藏或防腐保存。

冷藏可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维持尿液pH恒定,使尿中有形成分基本不变,但4℃条件下冷藏不得超过8h,有时冷藏会导致盐类析出产生沉淀,影响沉渣检查。

化学防腐①甲苯:通常用于化学成分的保存;②甲醛:用于尿沉渣检验标本的保存。

尿液分析和临床显微镜检查的质量控制流程..

尿液分析和临床显微镜检查的质量控制流程..

尿液分析和临床显微镜检查的质量控制流程尿液分析和临床显微镜检查是临床常规检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医疗保健领域,准确的尿液分析和临床显微镜检查对于诊断疾病、监测治疗疗效和预防疾病的发生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尿液分析和临床显微镜检查的质量控制流程。

质量控制的定义质量控制是一种确保实验室测试结果准确、可重复的方法。

质量控制通过监测测试系统的精确度、准确性和可靠性来保证测试结果的质量。

质量控制的流程包括选择适当的控制材料、制定实验室工作流程、规范化样本储存和检测程序等。

尿液分析的质量控制流程尿液分析是一种化学、生物和物理检测方法,用于检测尿液中存在的各种物质。

尿液分析可用于爱滋病病毒、肝炎病毒和其他疾病的筛查和诊断。

尿液分析的质量控制流程如下:1.选择适当的质控材料可用的质控材料包括人工合成的尿液血清、尿液检测卡和标准化的人类尿液样本。

尿液质控材料应具有与应用测试相同的准确性和精度。

2.制定实验室工作流程实验室应制定适当的工作流程,包括尿液收集、标本处理、检测方法选择、设备维护和质量控制程序等。

3.规范化样本储存和检测程序尿液样本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存储和检测。

实验室质控应进行规定时间段的尿液检测,以评估检测准确性。

4.监测测试系统的精确度、准确性和可靠性尿液分析实验室应定期进行内部和外部质量控制,以监测测试系统的精确度、准确性和可靠性。

内部质量控制包括每日检测结果的检查和纠正,外部质量控制则由专业的质量控制机构组织。

临床显微镜检查的质量控制流程临床显微镜检查是一项标准化的医学检查,通过检测样品中的细胞和组织结构来诊断疾病。

临床显微镜检查的质量控制流程如下:1.选择适当的质控材料临床显微镜检查质控材料应包括人工合成的血液样本、标准化的细胞样本和其他标准化样本。

质控材料的选择应与实验室的检测方法和应用有关。

2.制定实验室工作流程实验室应制定适当的工作流程,包括样本收集、处理、显微镜检查方法的选择和设备维护和质量控制程序等。

尿液分析和临床显微镜检查的质量控制流程

尿液分析和临床显微镜检查的质量控制流程

尿液分析和临床显微镜检查的应用范围将不 断扩大,涉及更多领域,如毒理学、运动医 学等。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2
尿液分析的质量控制流程
样本采集和准备
收集清洁中段尿
在收集尿液样本时,应确保收集到的是清洁的中段尿,避免污染的尿液对检 测结果的影响。
样本标记与保存
尿液样本应标明患者信息、收集时间等,并将样本及时送检,避免长时间保 存导致尿液中成分变化。
仪器校准和保养
仪器校准
使用尿液分析仪前,需对仪器进行校准,确保仪器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提高检测 结果的准确性。
尿液分析质量控制
尿液分析的质量控制包括采集尿液样本、选择合适的试纸和试剂、按照标准操作 流程进行检测和结果分析等步骤。对于尿液分析的质量控制,需要注意试纸和试 剂的正确使用、仪器的校准和维护、样本的采集和处理等环节。
临床显微镜检查质量控制
临床显微镜检查的质量控制包括样本的采集和制备、显微镜的操作和分析、结果 的记录和解释等步骤。对于临床显微镜检查的质量控制,需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 、制备的标准化、显微镜的校准和维护、结果的准确记录和解释等环节。
尿液分析和临床显微镜检 查的质量控制流程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尿液分析的质量控制流程 • 临床显微镜检查的质量控制流程 • 比较和讨论 • 建议和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尿液分析和临床显微镜检查是临床医学中常用的检验方法, 其目的是为医生提供患者的病情诊断和治疗方案的支持。为 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对其进行质量控制 。
质量控制对尿液分析和临床显微镜检查的重要性
尿液分析的重要性
尿液分析是临床医学中的一项重要检查项目,对于肾脏疾病的早期发现、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尿液分析,可以检测出尿液中的蛋白质、糖分、酮体、胆红素等物质,有助于判断肾脏功能和全身代谢状 况。为了保证尿液分析的准确性,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尿液分析检查的质量控制流程尿液分析(Urinalysis)是尿液(Urina)和分析(Analysis)二词的组合。

中华检验医学大辞典对尿液分析明确定义:“用目测、理学、化学(应强调定性,定量)、显微镜及其他仪器(各种尿分析仪,渗透压计等)对尿液标本进行分析”。

1.尿液分析的准确程度将直接影响到临床诊断,提高尿液分析检查的质量是关系到临床检查的重要环节。

2.质量控制的目的是实验室确保为临床医生提供客观,可靠信息去诊疗病人。

3.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致力于使质量特征符合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一切措施,以确保生产出来的产品满足要求的过程。

要保证尿液分析检查质量,一定要建立一套完整的,适合于尿液分析管理措施,实行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全程的质量控制。

一、分析前的质量控制(一)标本的采集与处理尿液标本的采集:尿液标本的采集要求新鲜。

住院病人尿常规检测最好留取清晨第一次中段尿;门诊或急诊病人可随时留取,但在标本容器上必须注明留取时间。

1.尿液标本的收集:尿液标本的收集容器要清洁。

使用清洁一次性有盖尿标本的容器,改变目前敞开无盖的尿杯。

容器上应贴有病人姓名、验联号(或条码)及注明标本留取时间的标签。

2.尿液标本的送检:尿液标本留取后应及时送检。

一般尿液标本留取至少为30ml,应在2h内检查完毕,以免细菌繁殖及有形成分破坏,据文献报到,尿液标本留取置25℃,2h后会出现如下改变:●外观出现尿色变深,透明度变混或尿气味带有氨味;●化学成分出现葡萄糖,胆红素、尿胆原、维生素C 下降,亚硝酸盐升高,pH与蛋白质升高或下降;●镜检出现RBC、WBC管型下降,结晶或细菌升高。

3.尿液标本的保存:尿液标本如不能及时送检或分析,必须冷藏或防腐保存。

冷藏可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维持尿液pH恒定,使尿中有形成分基本不变,但4℃条件下冷藏不得超过8h,有时冷藏会导致盐类析出产生沉淀,影响沉渣检查。

化学防腐①甲苯:通常用于化学成分的保存;②甲醛:用于尿沉渣检验标本的保存。

4.尿液标本接收:实验室应建立严格的标本接收制度,工作人员在接收标本时,必须检查:•标本内容器是否符合要求•标记内容与医生所填写化验单是否一致留尿到接收标本时间是否过长标本是否被污染近期是否给服用对尿液分析有影响的药物和其它物质•尿量不少于30ml:特殊病例不能达到此要求时(如小儿、烧伤,肾衰无尿期等)应在报告单上注明收到尿量及检查方法。

尿液标本的接收要求:凡留尿超过2h(未采取相应的保存措施),未注明留尿时间或尿量不够的标本应拒收。

检验科收到合格的标本后应签收,在送验单上注明留尿时间、送检时间。

须说明近期是否给服用对尿液分析有影响的药物和其它物质。

(二)使用仪器、器材、试剂的规范要求原则:选用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上市的仪器和试剂;检验用仪器和计量器具均需经校准后方能使用,且可溯源;选用的试纸条、校准条尽可能与仪器配套;有条件时,要对所选用的仪器和试剂进行评价。

1、收集标本的容器收集和运送尿液的容器应由不与尿液成份发生反应的惰性材料制成,应具备以下条件:洁净、防漏、防渗,一次性使用容积应>50ml园形开口的直径>4cm具有较宽的底部尽可能使用具有安全、易于开启的密封装置。

2、显微镜在尿分析实验室,应使用具有下列特点的高质量显微镜: 双目镜筒内置光源机械载物台,使玻片易于平稳移动基本的物镜组(10X和40X)及目镜组(10X/12.5X)如使用多台显微镜时,应用相同的物镜或目镜。

3、自动化设备尿液分析使用的自动化设备主要有自动尿液分析仪、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或尿沉渣工作站等,这些仪器必须经权威机构认可。

4、计算机处理系统有条件的单位,可用带计算机成像系统的显微镜、标准化的沉渣检测系统和相关辅助软件来自动处理结果。

但检查方法和尿沉渣结果报告方法必须标准化。

5、干化学试纸条所用的干化学试纸条必须优质稳定,要具备生产合格证并经主管部门评价。

试纸条一定要有失效期,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

(三)试纸条的性能评价1、对比试验将新选用的试纸条与仪器配套的试纸条做对比试验,符合率达到要求才能使用。

将两系统的测定结果以表格形式汇总,完全一致的为对角线上的例数,判断符合的指标为对角线上下、左右各一档的范围,在此范围内的数据与总测定数之比为符合率。

例:下表为30例样本两台尿液分析仪的检测结果的比对• 本例的完全符合率为:%3.80%100301354210=⨯+++++=)(总测定数完全符合的测定结果• 本例的符合率为:%100%1003061354210=⨯++++++=)(总测定数符合的测定结果2、重复性可选用 + 或 ++ 浓度的质控液连续测定10条试纸带,只允许有一条有差异才算合格。

3、稳定性为保证尿试纸条的稳定性,要求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存放也必须按说明书要求存放。

4、敏感性与特导性尿试纸条中每个项目的试验敏感性与特导性是很重要的,在应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特点:蛋白质膜块只对白蛋白敏感,对球蛋白不敏感,对本周氏蛋白不反应。

葡萄糖膜块只对葡萄糖产生反应,对乳糖、半乳糖、果糖及蔗糖不反应。

酮体膜块对乙酰乙酸最敏感,丙酮次之对β一羟丁酸不反应。

潜血膜块不仅对完整和破损RBC均有反应,而且对游离Hb也反应。

白细胞膜块仅对中性粒细胞有反应,而对淋巴细胞无反应。

胆红素及尿胆原膜块灵敏度比Harrison手工法低得多。

比重膜块只能反映尿中阳离子多少与比重计结果不一;对婴儿等低比重尿则不敏感。

根据以上特点,必须区分试带结果的涵义与传统手工法的不同。

临床根据病情应用传统手工法进行确证。

二、分析中的质量控制是指样本在分析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一)统一尿液分析检查方法,规范操作其内容包括:项目名称、适用仪器、检测原理、样本要求、种类、保存、预处理、样本量、试剂及配套品、校准、质量控制,操作程序、参考值范围、方法特性等。

1.配备仪器标准操作手册(SOP)(随机附带的原文(复印件)及仪器检定,自检,校验等相关文件,记录,证书等)。

2.建立仪器操作卡(用于指导操作人员开、关机,主要操作步骤和维护)。

3 .规范检查方法3.1外观/物理分析颜色正常尿液应为黄色和琥珀色。

病理尿色应围绕红色、黄色、绿色、棕色、乳白色报告。

浊度(透明度)正常混匀尿应透明。

其浊度可用透明、雾状、云雾状、浑浊报告。

气味必要时应报告。

比重(SG)建议用折射仪法作为参考方法。

(当尿液含X光线反差介质、葡萄糖、蛋白时可使结果增高,应予校正。

Pro 1G/dl时SG增高0.003,Glu1G/dl SG增高0.004)。

3.2 化学分析湿化学分析至少应包括糖和蛋白两项。

尿糖可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条件较差者也可用班氏法:尿蛋白可用磺基水杨酸法或加热加酸法。

干化学分析是一种简单快速,对尿半定量的检测方法。

由于生产尿分析仪和使用的试剂带厂商繁多,各厂对量级标准不一致,造成医院间、医院内测定结果差异很大。

为此,在使用干化学法分析时应注意下列问题:标本必须新鲜,要求在采样后2小时内完成。

使用仪器与试剂带应配套,若使用不同厂商生产的试剂带,必须经严格对照,确定无显著性差异时方可代用。

所用试剂带必须优质稳定,要具备“三证”要求:试剂条贮放于原装容器内,短暂暴露于直射光和室内温度都会使试剂条产生错误的结果。

参照厂商规定,要避免、防潮、干燥,并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妥善保存。

使用时一次只取出所需要的试剂带,并立即盖紧,多余的试剂带不可再放回容器中。

不要合并各容器内的试剂带。

不可触摸试剂带上的化学检测块。

干扰干化学法的理化、药物因素很多,常导致假阳性,假阴性结果出现,造成误诊及漏诊,因此,对干化学结果,要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尿十项试剂带常见产生假阳性、假阴性的原因3.3显微镜检查尿液显微镜检查是尿液有形成份确证的唯一方法3.3.1 NCCLS对尿沉渣镜检范围提出三点要求。

医生提出要求病人的疾病,病情或其他检查要求。

尿液分析中有任何一项理化检查不正常。

3.3.2 根据NCCLS Lirerature GP16-A要求,达到以下条件者可认为是标准化操作:尿样最佳选择是第一次晨尿,并在未冷藏情况下2小时内完成检查。

尿样本量应标准化,建议统一用10ml。

离心时间建议统一为5分钟,以确保同等程度的沉积。

离心速度建议相对离心力(RCF)约400G。

留置尿沉渣样本为0.2ml (200ul)。

用统一述语,报告格式,参考范围对尿有形成份以单位体积定量报告。

建议用XX细胞(或管型)/ul的报告方式。

(有利于临床医师对患者进行动态观察)。

在报告结果前,必须重审所有结果(包括生化结果)是否与镜检结果一致,不符合的结果应再次检测。

3.3.3 尿沉渣的检查内容应包括: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吞噬细胞、上皮细胞(包括肾小管上皮细胞、移行上皮细胞、鳞状上皮细胞)、异型细胞等。

管型:透明管型、细胞管型、颗粒管型、蜡样管型、脂肪管型、混合管型、宽形管型等。

结晶:磷酸盐、草酸钙、尿酸结晶和药物结晶等。

微生物:细菌、寄生虫(或虫卵)、真菌、精子、粘液等。

其他:临床医生特殊要求的其他成份。

(二)室内质控(IQC)通过室内的质控,可评价检测结果是否可靠,报告单可否发出及排除质量环节中所有导致不满意的原因。

1、质控物(1)自行制备方法一:收集正常人新鲜尿高压灭菌取上清液→加入各分析成份及防腐剂→预试合格后分装于10ml棕色安瓶→贮放4℃冰箱备用。

(稳定性一年)。

上海检验中心介绍质控物配方方法二:(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介绍)浓缩尿质控液的配制配制后分装安瓶(5ml/Amp),熔封后贮放4℃冰箱保存。

临用前将浓缩质控液按1:20稀释后启用。

有效期为6个月。

(2)商品质控物Bayer CHEKSTIXTM,BIO-RAD LiguichekTM.Japan QC 1ε2,上海伊化、长春迪瑞……等2、质控方法尿液分析仪应选用技术性能优良符合要求的产品;使用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使用后对仪器做好全面清理、保养;使用期间定期校正,保证仪器处于最佳状态。

◆做好试剂带的质量管理。

◆每天用高、低值两种质控尿与常规标本进行平行试验,结果做好质控记录并绘制质控管理图记录。

◆当发现质控结果不符时,除核查试剂带外,还应注意质控尿是否过期或混浊,进行综合分析。

◆在一天内最好使用同一份质控品,能用“正常”和“异常”两种质控物进行试验则更好。

◆质控物某一膜块测定结果与“靶值”相差±1个膜块内是允许的,否则为“失控”。

◆质控物的测定结果由“正常”变为“异常”或相反,均为“失控”。

◆配套质控物要求90%的结果完全与予定结果相符,10%的结果只允许相差一个“级差”(如尿蛋白测定, 予期结果为++,则90%的结果应为++,10%的结果可为+或+++)。

◆使用其他质控物的实验室应对其预定结果重新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