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反刍兽疫的防控措施

合集下载

小反刍兽疫的防控措施

小反刍兽疫的防控措施

养殖与饲料2016年第11期摘要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主要感染山羊、绵羊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

近年来,小反刍兽疫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其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已对养羊业的发展造成严重危害,本文通过对小反刍兽疫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防控措施等进行综述,为养羊户正确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反刍兽疫;诊断;防控小反刍兽疫的防控措施龙晓芳1张戎21.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宗场镇畜牧兽医站,四川宜宾644000;2.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宜宾644000收稿日期:2016-08-11龙晓芳,女,1978年生,助理兽医师。

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主要感染山羊、绵羊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俗称羊瘟,属于我国一类动物传染性疾病,该病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与牛瘟类似,因此又被称作伪牛瘟。

近年来,小反刍兽疫疫情时有发生,其高感染率和高死亡率已给养羊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

1病原学特征小反刍兽疫病毒属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呈圆形或长丝状,有囊膜,对紫外线、乙醚、氯仿等敏感,低温和碱性环境适合其生存,-70℃以下或pH 值在7~9范围内可生存数年,冻干状态下能长期存活,但对热和干燥环境抵抗力弱,60℃经30min 即可灭活,常用消毒药如3%福尔马林、5%石碳酸溶液等对本病毒都有良好的杀灭作用。

2流行病学及临床症状小反刍兽疫主要经过直接接触或呼吸道传染,患病羊或带毒羊的排泄物、分泌物是主要传染源,牛和猪也能被感染,但只表现为亚临床经过。

易感羊群接触到该病毒时发病率和死亡率非常高,潜伏期在4~21d ,发病动物体温上升至41℃,精神沉郁,两眼无光,食欲减退,鼻黏膜充血,分泌浓稠鼻液,口腔黏膜、下唇、下齿龈等处充血,流出大量口涎,呼出有恶臭气味气体,严重者在唇部、齿龈、颚、咽喉等处可出现溃烂、坏死,患病后期严重腹泻,混有黏液、伪膜,伴有恶臭,迅速消瘦,并出现咳嗽、呼啰吸音等肺炎症状。

小反刍兽疫防控方案

小反刍兽疫防控方案

小反刍兽疫防控方案1. 疫情背景小反刍兽是一种常见的家畜,在繁殖过程中容易受到不同疾病的侵袭。

为了保障小反刍兽的健康生长和繁殖,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疫情防控方案,以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

2. 预防措施2.1 完善兽医检疫工作•加强对小反刍兽入栏的检疫,特别是从其他地区引进的小反刍兽,应进行必要的隔离观察,并进行疫病检测。

•加强兽医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监测和诊断能力。

•建立健全的兽医信息系统,方便兽医人员及时获取动态疫情信息,进行疾病预警和应对措施。

2.2 加强动物饲养管理•提高养殖环境的卫生水平,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工作。

•合理安排小反刍兽的饲料,确保其营养均衡,并定期检测饲料的质量。

•对小反刍兽进行规范的养殖管理,包括控制密度、避免过度饲养等,减少疫病传播的风险。

•维护小反刍兽的健康状态,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疗。

2.3 防止疫病传播•加强小反刍兽的免疫预防工作,按照兽医建议对小反刍兽进行疫苗接种,并严格遵循疫苗使用要求。

•定期进行小反刍兽的疫病监测,尤其是易发的传染病,如口蹄疫、羊肺疫等,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对疫情发生的地区进行封控,禁止小反刍兽的流通和运输,以阻断病原体传播途径。

•强化饲料和水的质量监控,防止病原体通过饲料和水传播。

3. 应急响应措施3.1 疾病预警与监测•建立完善的疫病监测网络,定期收集、汇总小反刍兽的疫情数据,并进行分析评估。

•加强与周边地区和相关部门的信息交流,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做好预警工作。

•制定应急预案,明确疫情发生后的处置流程,并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疫情的能力。

3.2 疫情处置措施•防疫人员应及时排查和隔离受感染或疑似感染的小反刍兽,并进行进一步检测和诊断。

•在疫情发生的区域实施封控措施,限制人员和动物的流动,以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对确诊为感染的小反刍兽进行隔离治疗,并对其所在场所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3.3 健康宣教与群众参与•加强兽医宣教工作,提高养殖户的防疫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小反刍兽疫应急实施方案

小反刍兽疫应急实施方案

小反刍兽疫应急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小反刍兽疫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感染反刍兽类动物,如牛、羊、鹿等。

该病症状严重,传播速度快,一旦爆发将对畜牧业和养殖业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应急实施方案对于预防和控制小反刍兽疫至关重要。

二、预防措施1. 加强动物检疫工作,对进出口畜牧产品进行严格检查,防止病毒通过动物产品传播。

2. 提高养殖场卫生标准,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消毒,保持环境清洁,减少病毒传播的可能性。

3. 加强畜牧业从业人员的健康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隔离治疗,避免病毒通过人员传播。

4. 定期开展小反刍兽疫疫苗接种工作,提高反刍兽类动物的免疫力,减少疫情的发生。

三、疫情监测与报告1. 建立完善的疫情监测网络,定期对养殖场、畜牧产品市场等重点区域进行疫情监测,及时发现疫情风险。

2. 加强疫情报告制度,对发现的疫情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确保信息畅通,快速响应。

3. 开展疫情信息共享,建立疫情信息数据库,促进疫情信息的共享和交流,提高疫情监测和预警的效率。

四、疫情处置与应急响应1. 一旦发现疫情,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疫情处置,隔离疫情源头,防止疫情扩散。

2. 加强疫情溯源调查,找出疫情传播途径,采取有效措施阻断传播链条。

3. 提高公众的疫情防控意识,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养殖户和市民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五、经验总结与改进措施1. 定期对应急实施方案进行演练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不断提高应对疫情的能力。

2. 加强与相关行业、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研究疫情防控技术和方法,提高防控水平。

3. 建立健全疫情防控长效机制,加强监管和管理,形成多部门协同合作的工作格局。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我们将能够更加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小反刍兽疫,保障畜牧业和养殖业的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健康。

希望各级部门和广大养殖户、市民朋友共同努力,为防控小反刍兽疫贡献自己的力量。

小反刍兽疫防控应急预案

小反刍兽疫防控应急预案

小反刍兽疫防控应急预案1. 引言小反刍兽疫是一种由小反刍兽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感染反刍动物,如绵羊、山羊和牛等。

病毒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可导致高死亡率和严重经济损失。

为了防止疫情的暴发和蔓延,制定和实施有效的防控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制定小反刍兽疫防控应急预案,以确保在疫情爆发时能够快速响应和采取必要措施。

2. 防控措施2.1 健康监测•对养殖场的反刍动物进行定期健康监测,包括体温、食欲、呼吸等指标的观察记录。

•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相关部门,并进行隔离处理。

2.2 临床症状监测•定期对反刍动物进行临床症状监测,包括呼吸困难、腹泻、贫血等症状的观察记录。

•发现疑似病例应立即隔离,并进行病原学检测。

2.3 有效隔离•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防止病毒的传播。

•隔离区域需严格控制出入口,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

•提供必要的隔离设施和防护用品,确保工作人员和病例的安全。

2.4 信息报告和沟通•当发现疑似病例时,必须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并提供详细信息和数据。

•及时进行病例数据的沟通和交流,为防控措施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2.5 供应链管理•对于受疫情影响的养殖场和市场,应及时调整供应链,确保正常的生产和销售。

•加强对动物产品的检验检测,确保无病原体的产品能够正常流通。

2.6 消毒措施•对养殖场和市场进行定期的消毒工作,确保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加强对养殖设备、器具和运输工具的消毒,防止病毒的传播。

2.7 人员防护•提供充足的防护用品,包括口罩、手套、防护服等,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对接触患病动物的人员进行健康监测,并提供必要的医疗保障。

3. 应急响应3.1 疫情爆发预警•建立完善的疫情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获取疫情信息。

•在疫情爆发预警时,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制定应对方案。

3.2 疫情调查与分析•对疫情进行调查和分析,确定病毒的来源和传播途径。

•进一步了解疫情特点和流行趋势,为后续防控工作提供依据。

3.3 应急指挥中心•成立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协调各相关部门的工作和资源调配。

小反刍兽疫防控知识培训

小反刍兽疫防控知识培训
对接触动物进行隔离观察
对与疑似病例接触过的动物进行隔离观察,确认 是否感染。
确诊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对确诊的病死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以防止病毒 传播。
限制动物移动
在疫情发生期间,限制动物移动,以减少病毒传 播的可能性。
应急预案
01
02
03
04
建立应急指挥体系
成立应急指挥部,负责协调各 方资源,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防控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
建立防控信息共享平台,实时更新疫情信息和防控进展,促进信息 的交流与共享。
06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
成功防控案例分析
成功案例一
某地区在发现小反刍兽疫疫情后,迅速采取隔离、扑杀、消 毒等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的扩散,保护了易感动物和养殖 户的利益。
成功案例二
某养殖场通过提高生物安全水平,加强动物保健和免疫工作 ,成功预防了小反刍兽疫的发生,保障了动物的于免疫期,应避免与病畜接 触,以免感染病毒。同时,在 免疫期内,应避免对动物进行 免疫抑制性治疗。
04
小反刍兽疫与其他疫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症状的疫病鉴别
口蹄疫
小反刍兽疫与口蹄疫的相似症状包括发热、口腔和蹄部的水泡。然而,口蹄疫通常会导致 牛、羊等偶蹄类动物出现更严重的症状,如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而小反刍兽疫则主要 影响小反刍动物,如羊。
特点
该病以高热、眼鼻有大量分泌物、口腔黏膜溃疡和腹泻为主要特 征,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
传播途径
直接接触
患病动物与健康动物直接接触,通过飞沫、唾液等 分泌物传播病毒。
间接接触
病毒可通过污染的环境、饲料、饮水等媒介,经呼 吸道或消化道传播。
昆虫媒介
一些吸血昆虫,如蚊子、蝇等,可能携带病毒并传 播给易感动物。

小反刍兽疫的防控措施

小反刍兽疫的防控措施

22小反刍兽疫的防控措施强冬红(甘肃省成县畜牧兽医站742500)摘要:小反刍兽疫是引进的疫病,被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认定为一类动物疫病,对养羊业的危害很大。

本文根据小反刍兽疫的发病情况、流行特点,详细地分析了该病的防控措施,希望能给养羊户提供技术参考,降低发病率,提高养殖效益。

关键词:小反刍兽医;流行特点;防控措施小反刍兽疫俗称羊瘟、小反刍兽瘟,在我国被认定为一类动物疫病,对养羊业的发展威胁很大。

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接触性、急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山羊、绵羊等小反刍动物,典型的症状为高热、腹泻、肺炎。

此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都很高,被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为必须上报的动物疫病,同时在我国的《国家动物疫病中长期防治规划(2012年-2020年)》中,此病也被明确为重点防范的外来动物疫病。

1发病情况1942年,小反刍兽疫首次在西非的科特迪瓦被发现,此后该病一直呈现流行蔓延的趋势。

据统计,在亚非欧的40多个国家,都流行过此病,尤其是在我国周围地区,如印度、尼泊尔、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家疫情严重,表现为地方性流行。

2007年7月,小反刍兽疫传入我国,疫情严重,通过采取综合性的防控措施,最终控制疫情,没有引起大面积的流行。

但是自2013年以后,小反刍兽疫的发病率有所升高,甘肃、安徽、贵州、新疆、宁夏、陕西、黑龙江等20多个省份都曾经流行,给养羊业造成重创。

尤其是2014年第一季度,小反刍兽疫在全国多个地区暴发流行,在全国呈现蔓延的态势。

2014年1月22日,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乡黄花滩村发生了小反刍兽疫,有900多只感染发病,111只死亡。

为防控疫情,有关畜牧兽医的多个职能部门联合监测和排查,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制定了《全国小反刍兽疫消灭计划(2016年-2020年)》,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小反刍兽疫已基本得到控制。

2流行特点小反刍兽疫的自然宿主为山羊和绵羊,其中3~8月龄的山羊更易感,其他的动物如牛、猪等也可以感染,但呈亚临床经过。

探讨羊小反刍兽疫病的特点及防控对策

探讨羊小反刍兽疫病的特点及防控对策

小反刍兽疫病是一种较为常见且具有较高传染性的疾病,小反刍兽疫病的主要感染群体为山羊、绵羊等哺乳纲偶蹄目的草食性动物,一旦感染小反刍兽疫病则会导致羊只出现发育迟缓甚至危及生命进而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

本篇文章也以此为中心,主要讨论了羊小反刍兽疫病的病原和流行特点,分析了发病症状、临床诊断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

希望通过本篇文章的探讨和分析,可以为畜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参考与帮助,有效落实羊小反刍兽疫病防控。

经济社会的发展让现阶段人们的物质资料生产能力和获取能力不断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的饮食结构在发生变化,羊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且较为契合于我国人民的饮食喜好,因此市场上对于羊肉的需求量变得越来越高,这也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畜牧业的发展,但是在羊群养殖的过程当中,羊小反刍兽疫病的出现很容易会造成大范围的损失,必须引起关注和重视,明确防控对策,而在此之前,首先则需要了解羊小反刍兽疫病的病原和流行特点以及发病症状。

一、病原及流行特点羊小反刍兽疫病又称羊瘟,是常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羊小反刍兽疫病病原属于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该种病毒的抵抗力是相对较低的,一般情况下在2小时内即可以完成消灭工作,同时在pH<4.5或pH>11.1的条件下病毒也很难存活,但是在冷藏冷冻的环境中病毒可以长时间保存。

除此之外,醇、醚等相应的清洁剂也可以起到较好的灭杀效果,例如2%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苯酚都可以起到较为明显的消杀效果,因此做好防治往往可以较好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有效地防止羊小反刍兽疫病大范围传染的情况。

该病主要的感染群体为山羊、绵羊等哺乳纲偶蹄目的草食性动物,当然不同种类的动物其感染概率和感染之后所造成的影响是有所区别的,例如相较于绵羊,山羊在感染羊小反刍兽疫病之后所呈现出的临床症状更加明显,而年龄相对较小以3~8月为主的山羊在感染羊小反刍兽疫病时症状最为严重。

除此之外,鹿、野猪等都会感染小反刍兽疫病,区别则在于其临床症状以及感染状态。

小反刍兽疫的诊断及防控措施

小反刍兽疫的诊断及防控措施

小反刍兽疫的诊断及防控措施摘要:小反刍兽疫是一种多见于小型反刍兽的传染病,也被称之为“羊瘟”,该传染病具有传播快、死亡率高、发病急等特征,这种传染病对于养羊业的发展来有很严重的危害,已经被列入常见羊传染疾病行列。

一旦爆发小反刍兽疫,不仅会给威胁羊群健康,甚至还会给养殖人员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做好小反刍兽疫的防治是十分有必要的。

本篇文章围绕小反刍兽疫的诊断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小反刍兽疫;诊断;防治措施小反刍兽疫,是一种由小反刍兽疫病毒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最容易感染这一疾病的是绵羊和山羊,而且所引起的后果十分的严重。

该病与牛瘟的临床症状较为相似,所以也有人称之为伪牛瘟,该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死亡性,其中排泄物、分泌物、饲料等都可以成为传染源,对于养羊业的发展有十分严重的危害。

所以为了避免出现小反刍兽疫,就需要结合该疾病的发病以及流行特点等,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来预防这一疾病的发生,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减少动物死亡率。

1、小反刍兽疫的概况小反刍兽疫是一种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临床上的主要症状就是发炎、高热、肺炎、腹泻、脓性角膜炎等,其中绵羊和山羊是最容易感染的,小反刍兽疫给羊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我国已经正式将其纳入一类动物疾病中。

我国最早出现小反刍兽疫是在2007年,随后国内也偶尔会出现。

按照国内外的经验,在小反刍兽疫的防治中,需要以预防为主,同时辅以合理的防治手段,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1]。

2、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病学小反刍兽疫的主要感染对象就是小型反刍动物,比如说山羊、绵羊、羚羊、野生盘羊、野生鹿等,其中山羊感染后的症状是最严重的。

通常来说,这种疾病的潜伏期最高为4-5天,其中也有个别潜伏期更长的,可以达到21天,而且具有常年发生的特点。

小反刍兽疫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在传播的过程中,如果健康羊接触到病羊,就会直接被感染,病羊的口腔、鼻腔甚至眼睛等分泌物中都有小反刍兽疫病毒的存在,一旦出现一只患病羊,就会给其它的健康羊群带来威胁;在感染这一疾病的后期,病羊的粪便中也会存在大量的病毒,会直接污染养殖环境,加速疾病的传播,从而威胁整个养羊场的发展。

羊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病学 羊小反刍兽疫的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 - 养羊技术

羊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病学 羊小反刍兽疫的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 - 养羊技术

羊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病学羊小反刍兽疫的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养羊技术小反刍兽疫是一种急性或者亚急性的接触性传染病,羊是由于感染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而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

病羊主要是发生高热、下痢,有黏脓性分泌物从眼鼻流出,口腔黏膜形成溃疡,甚至发生糜烂坏死,在较大程度上损害养羊业的发展。

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羊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病学羊小反刍兽疫的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

1、流行病学病原特性。

小反刍兽疫病毒是单股负链RNA病毒,病毒粒子呈球状,具有囊膜。

在自然环境下,该病毒具有较弱的抵抗力,如在50℃温度下作用1 h就可被灭活,且在pH值小于4的强酸和大约11的强碱条件下也能够失活。

如果将该病毒置于冷冻或者冷藏组织中,能够保存相对较长的时间。

但是,该病毒对多种消毒剂都比较敏感,如酒精、乙醚、柠檬酸、碘化物以及酚化物和碱类都能够使其灭活。

易感动物。

该病主要是绵羊和山羊容易发生,且相比于绵羊,山羊具有更高的发病率,且表现出更为严重的临床症状。

绵羊和山羊是该病的唯一自然宿主。

另外,野鹿和野山羊等也能够感染该病,但牛和猪等家畜感染后往往呈隐性感染,不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

传染方式。

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患病动物和带毒动物,主要是经由分泌物和排泄物排出病毒,患病动物污染的草料、饮水以及用具等也是该病的传染源。

该病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或者间接接触而经由呼吸道感染。

2、临床症状最急性型。

通常是幼羊容易发生,具有较短的潜伏期,大约只有2天。

病羊主要表现出体温明显升高,可达到41-43℃,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甚至完全废绝,有黏液性分泌物从眼睛和口腔流出。

病羊开始时发生便秘,之后发生水样腹泻,从出现发病到死亡一般在5-6天以内。

有时病羊甚至没有表现出任何明显的临床症状,死亡率能够达到100%。

急性型。

该类型具有4-6天潜伏期,临床上通常在3-21天之间。

病羊往往急性发病,呈现高热,体温超过41℃,持续3-5天稽留。

发病初期,病羊鼻镜干燥,有黏液脓性分泌物从口鼻腔流出,呼出气体散发恶臭味,齿龈和口腔黏膜发生充血,进一步恶化会导致颊部黏膜发生广泛性损害,造成分泌大量液体,并形成坏死性病灶,感染部位主要是下唇、下齿龈等。

小反刍兽疫防控措施

小反刍兽疫防控措施

2020.21·Veterinary clinical science | 兽医临床科学126 ·2020.21的齿轮周围会出现小面积的坏死病灶,发病严重时坏死病灶逐渐扩展到硬腭、齿垫、颊部及舌头[2]。

坏死组织脱落后会形成不规则的糜烂烂斑。

多数患病羊在出现体温升高症状的同时,还会出现严重的腹泻症状,身体迅速脱水,体重下降,妊娠母羊还可引发流产。

对急性型的患病羊出现发热症状后,短时间死亡,不会表现出其他临床症状,急性型的患病羊表现为烦躁不安,背毛杂乱,口腔鼻腔干燥,采食欲望下降,后期排出的腹泻物中夹杂很多血液,机体严重脱水,身体消瘦。

发病率通常为100%,幼年动物感染病毒后,致死率90%以上。

3 病理学变化病死羊解剖后发现,在鼻夹骨喉头气管黏膜表面均会出现出血斑块,大多数病死羊都表现为支气管肺炎、肺尖肺炎。

病死羊的淋巴结,特别是肠系膜淋巴结,高度充血水肿。

脾脏肿大,在脾脏表面还能看到坏死病灶。

大多数病死羊的口腔和鼻腔黏膜存在糜烂坏死,表现为严重的结膜炎坏死性口炎,病变严重时炎症还能蔓延到咽喉部位。

皱胃中会出现规则的轮廓状的糜烂烂斑,创面呈现红色,出血严重。

另外,在病死羊的直肠和结肠的结合处会出现特征性的现状或者斑马纹状的出血情况[3]。

4 疫情处理发现养殖场存在符合小反刍兽疫病临床症状,发病率和致死率较高的传染性疾病后,应立即向当地的兽医主管部门报告,当地的动物防疫机构初步判定为小反刍兽疫病后,应在2 h 内报本地兽医主管部门,并按照逐级上报的原则,将疫情上报到省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

省级动物御防控制机构诊断为疑似小反刍兽疫病后,应立即向省级的兽医主管部门报告,并将相关信息上报给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1 h 内上报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

确诊为小反刍兽疫病后,应立即将议程下发到省级动物预防机构和授予主管部门,同时将疫情上报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国务院受益主管部门。

小反刍兽疫防控应急预案

小反刍兽疫防控应急预案

小反刍兽疫防控应急预案小反刍兽疫防控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小反刍兽疫是一种严重的动物传染病,也对人类健康造成一定威胁。

为了保护动物和人类的生命安全,预防控制小反刍兽疫的爆发尤为重要。

下面是一份小反刍兽疫防控的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1. 组织建设:a.成立小反刍兽疫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协调各项疫情防控工作;b.明确各部门职责,建立跨部门合作机制。

2. 疫情监测:a.建立健全动物疫情监测网络,及时了解动物健康状况;b.加强对动物饲养场、市场等场所的监测和巡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3. 防控措施:a.封控疫区,禁止动物交易;b.开展紧急广播,提醒公众注意动物疫情,采取自觉隔离措施;c.加强消毒工作,特别是对动物饲养场、市场等公共场所进行高强度消毒;d.对受感染的动物进行隔离治疗或扑杀,阻止疫情扩散。

4. 宣传教育:a.加大对公众的宣传力度,提高大家的疫情防控意识;b.向公众普及小反刍兽疫的基本知识和预防方法;c.培训相关工作人员,提高他们的应急处置能力。

5. 国际合作:a.加强与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共享经验和信息;b.加强国际间的检疫措施,防止疫情跨国传播。

6. 应急预案评估:a.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演练和评估,不断完善和优化;b.总结疫情应急处置经验,完善相关制度和措施。

7. 紧急救援:a.建立一支紧急救援队伍,具备抢救、救治、转运等专业能力;b.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保障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三、总结小反刍兽疫是一项综合性工程,需要政府、科研单位、农民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通过建立健全的组织机制、加强疫情监测、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广泛宣传教育和加强国际合作,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小反刍兽疫的传播,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动物健康。

四、疫情监测与预警(1)建立动物疫情监测网络,监测和报告动物健康状况,及时掌握动物疫情信息。

(2)强化动物饲养场、市场等场所的监测和巡查,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给相关部门。

(3)完善疫情监测与预警系统,建立一套全面、科学的疫情预警指标体系,通过动物疫情数据分析和预测,提早发现疫情的蔓延趋势和风险区域,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羊小反刍兽疫的病因 羊小反刍兽疫的诊断及防控措施 - 养羊技术

羊小反刍兽疫的病因 羊小反刍兽疫的诊断及防控措施 - 养羊技术

小反刍兽疫实为一种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其主要感染群体多为山羊、绵羊等小反刍动物。

羊小反刍兽疫通常又被养殖户称作羊瘟,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可利用空气、呼吸道作为传播途径,扩大其感染范围。

羊被感染后迅速发病,浮现体温升高、腹泻、肺炎等症状。

掌握羊小反刍兽疫的发作症状及深入探索预防措施,对地方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羊在受到小反刍兽疫病毒感染后,若未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不仅会导致其受疾病影响而生长发育迟缓,甚至病情还有可能浮现恶化,严重威胁生命。

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羊小反刍兽疫的病因羊小反刍兽疫的诊断及防控措施。

1、病原羊小反刍兽疫的病原体为小反刍兽疫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副黏病毒亚科、麻疹病毒属,该病毒是有脂质包膜的单股负链 RNA 病毒,病毒粒子具有多形性,多数呈球状,具有囊膜。

在自然环境下,该病毒对外界的反抗力较弱,如在50℃温度下作用 th 就可被灭活,且在 pH 值小于4 的强酸和大于 11 的强碱条件下也能够失活‘1]。

病毒在冷冻状态下或者处于冷藏组织内可长期存活。

小反刍兽疫病毒对多种消毒剂都较为敏感,如乙醚、碘化物以及酚化物和碱类等消毒剂都能够将其彻底杀灭。

2、流行特点小反刍兽疫的流行和发生具有季节性特点,多发生在阴雨潮湿和寒冷干燥的季节,特殊是温度发生突变引起羊发生应激,可引起该病的暴发。

健康羊可通过直接接触患病羊或者隐性感染羊而被感染,也可通过接触被其污染的饲料、饮水、器具以及场地等发生间接感染。

感染途径以呼吸道的飞沫传染为主,也可通过消化道传播。

某些条件下,也可经由哺乳、精液、胚胎等传染。

3、临床症状根据病程长短可将该病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慢性型三种类型。

该病的潜伏期在 3~10 天,最长可达 21 天。

最急性型。

该型潜伏期较短,大约 2 天,以幼羊为主要侵害对象,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可至41~43℃,病羊精神委靡,食欲下降甚至废绝,眼角和口腔有黏液性分泌物流出。

随病程发展浮现腹泻症状,排出水样稀粪。

羊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防控措施

羊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防控措施

羊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防控措施羊小反刍兽疫是一种由大肠杆菌产生的疾病,主要影响家畜动物,尤其是羊。

它是一种重要的动物疾病,对家畜养殖业有着严重的危害。

羊小反刍兽疫主要通过食物和水传播,预防和控制这种疾病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羊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防控措施。

一、流行病学羊小反刍兽疫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都普遍存在的疾病,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

这种疾病主要通过受污染的食物和水传播。

大肠杆菌是造成这种疾病的主要病原体,当动物摄入被感染的食物或水时,就会引起感染。

密集型饲养和不良卫生条件也是导致这种疾病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临床症状1. 消化系统症状羊小反刍兽疫主要影响动物的消化系统,引起严重的消化道症状。

感染动物会出现腹泻、呕吐、食欲不振和腹痛等症状。

腹泻是最常见的症状,粪便呈现稀水样,甚至带有血丝。

而呕吐则会导致动物的体重迅速下降。

2. 呼吸系统症状羊小反刍兽疫也会导致动物出现呼吸系统症状,包括咳嗽、流鼻涕和呼吸急促等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会导致动物体力下降,甚至影响到正常的日常活动。

3. 神经系统症状在一些严重感染的动物中,羊小反刍兽疫还会引起神经系统症状,包括抽搐、昏迷和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等。

这些症状会导致动物的行为异常,甚至危及生命。

三、防控措施1. 提高饲养管理水平为了预防羊小反刍兽疫的发生,首先要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动物的生活环境应该保持干净,定期清理饲料和饮水的容器,保证饲料和水的卫生安全。

也要避免过度密集饲养,保证畜禽动物有足够的活动空间,防止疾病的传播。

2. 提供清洁的饮水清洁的饮水是预防羊小反刍兽疫的关键之一。

动物饮水容器应该经常清洗消毒,保持清洁卫生。

动物的饮水来源也要保证清洁卫生,防止受污染的食物和水导致感染。

3. 规范饲料管理规范的饲料管理也是防控羊小反刍兽疫的重要举措。

应该避免使用受污染的饲料,饲料的存储和投喂都要做到清洁卫生。

定期对饲料进行检查,防止受污染的饲料导致动物感染。

小反刍兽疫防控

小反刍兽疫防控

小反刍兽疫防控
继农业部通报新疆、甘肃和内蒙古等多地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后,重庆、四川、
湖北、浙江和山西等5省份接连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全国疫情防控形势严峻。

那么,怎样进行小反刍兽疫防控?
1、传统防控措施限制疫区的绵羊和山羊的运输,对来自疫区的动物进行严格检疫,限制从疫区进口动物及其产品;对染病动物及时扑杀,尸体要焚烧、深埋;
有疫情的畜舍应彻底清洗和消毒(可使用苯酚、氢氧化钠、乙醇、乙醚等);对小反
刍兽疫疫情认真做好监控工作。

2、使用羊全清+刀豆素+绿健先锋(头孢噻呋钠)。

用生理盐水稀释头孢
先锋和刀豆素,加地塞米松(2-5mg/100斤,怀孕羊除外)混合肌肉注射打在羊颈一侧。

羊全清单独使用(20毫升用于治疗200斤体重,预防可以用到400斤重)打在
羊颈另外一侧。

病情严重打3针。

羊小反刍兽疫的发生与综合防控

羊小反刍兽疫的发生与综合防控

羊小反刍兽疫的发生与综合防控羊小反刍兽疫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感染反刍动物,如羊、牛、鹿等。

该病毒主要通过空气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污染物、呼吸道分泌物和排泄物传播。

羊小反刍兽疫的发生与综合防控是重要的保护措施,以下是关于该疾病的1000字的中文介绍。

羊小反刍兽疫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在疫区的羊群中很容易传染。

这种病毒能够长时间存活在环境中,尤其是在湿润的环境中存活能力更加强大。

综合防控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加强动物的免疫力是预防羊小反刍兽疫的重要措施。

定期给羊群进行疫苗接种,可以有效提高羊群的抗病能力。

饲养环境的清洁和卫生也是关键。

定期清理羊舍、喂食槽和饮水池,防止病毒在环境中滋生和传播。

加强动物的健康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定期对羊群进行体检,及时发现患病动物,并进行隔离和治疗。

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保持动物的体力和精神状态,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加强疫区的监测和报告系统也是综合防控羊小反刍兽疫的关键。

当发现疑似病例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实施隔离措施,防止疫情蔓延。

加强疫区的监测,及时掌握病毒的传播情况,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提高养殖者和兽医的防控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养殖者要加强动物的日常管理,定期进行清洁消毒工作,保持羊舍的卫生,防止病毒存活和传播。

兽医要加强对疫情的监测和诊断,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羊小反刍兽疫的综合防控措施非常重要,可以有效控制疫情的蔓延。

通过加强动物的免疫力、健康管理,以及加强疫区的监测和报告系统,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羊小反刍兽疫的发生。

提高养殖者和兽医的防控意识,加强饲养环境的清洁和卫生,也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疫情的传播。

只有综合防控措施得到落实,才能有效地保护动物的健康和养殖业的发展。

羊得了小反刍怎么办

羊得了小反刍怎么办

羊得了小反刍兽疫怎么办,如果正确预防和治疗羊小反刍呢?
1,得病的羊跟好羊隔离,羊舍除保持干燥、通风、冬暖、夏凉。

2,羊圈全群消毒,羊场消毒的目的是消灭传染源散播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疫病继续蔓延。

定期对羊舍地面土壤、粪便、污水、皮毛等进行消毒。

(另外再说一下,人不会感染这种病,多见于反刍动物感染),整个羊舍用2%-4%氢氧化钠消毒或用1∶1800~3000的百毒杀带羊消毒。

3,拉稀严重的羊,喝的水里面可以换成糖水或者盐水,防止拉稀脱水死亡。

4,及时用反刍兽疫灵治疗。

减少损失
再次总结下,羊小反刍疫情的发病症状是:
1,腹泻带,水样,严重脱水,消瘦,随之体温下降。

出现咳嗽、呼吸异常
2,高烧,咳嗽,不吃食发热、口炎、腹泻、肺炎为特征!
3,羊瘟(小反刍兽疫)潜伏期为7-21天,起初表现为病羊精神萎靡不振,食欲消退
4.病羊眼角出现分泌物,在眼部周围出现黄色干酪物,结痂结块。

大群会出现流眼泪,流脓性鼻涕,黄色。

5.中后期之后病羊出现拉稀,拉水样稀便,严重的出现喷装拉稀,最后脱水死亡。

6.死亡率很高,小羊控制不当死亡率高达100%、。

小反刍兽疫防控措施

小反刍兽疫防控措施

小反刍兽疫防控措施简介小反刍兽疫是一种由小反刍兽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感染反刍兽类动物,如牛、羊和山羊等。

这种疾病会导致感染动物出现发热、食欲不振、腹泻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并可能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

为了应对小反刍兽疫的威胁,制定并执行严格的防控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小反刍兽疫防控措施。

措施一:加强动物管理和监测1.建立健全的兽药使用管理制度:合理使用兽药,严格遵守规定的兽药使用剂量和间隔时间,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兽药。

2.定期开展动物体检和病毒监测:定期对养殖场内的动物进行体检,及时发现患病动物并隔离,减少疫情的传播风险。

同时,定期进行病毒监测,及时发现病毒感染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3.严格防疫和消毒措施:养殖场要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对动物饮水和饲料进行消毒处理,定期对圈舍、设备等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措施二:加强养殖环境管理1.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减少环境污染和恶劣气候对养殖场的影响,提高养殖动物的抵抗力。

2.规范饲养管理:采用科学合理的饲养方式,确保饲养场干净卫生,防止疫情传播。

合理安排养殖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和交叉感染。

措施三:加强人员卫生和安全管理1.加强培训和宣传:养殖场应定期开展培训,提高养殖人员的防疫意识和能力。

同时,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普及疫情防控的知识,引导人员正确掌握养殖技术和防疫措施。

2.健全安全措施:建立完善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并确保养殖人员遵守防护措施,减少职业暴露的风险。

3.及时报告和紧急处理:养殖人员要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疫情,主动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尽量减少疫情的扩散范围。

措施四:加强监管和信息共享1.建立健全监管机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养殖场的监管,确保养殖场落实防控措施,及时发现并处置违规行为,降低疫情发生的风险。

2.加强信息共享: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将养殖场的疫情情况和防控措施等信息反馈给相关部门和其他养殖场,提高整体防控效果。

羊小反刍兽疫的综合防控措施

羊小反刍兽疫的综合防控措施

羊小反刍兽疫的综合防控措施什么是羊小反刍兽疫?羊小反刍兽疫,简称“疫病”,是由家畜、野生反刍动物和鼠类等动物携带的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传染病。

该疾病可以引起家畜的生殖器官、泌乳系统和关节等部位的炎症,严重时还会影响人的健康。

羊小反刍兽疫传播途径羊小反刍兽疫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1.直接接触感染:与感染了布鲁氏菌的动物直接接触,例如触摸、饲养或屠宰。

2.食物传播:食用了感染布鲁氏菌的动物的肉、奶或奶制品。

3.环境污染传播:感染布鲁氏菌的动物粪便、尿液、呼吸道分泌物等污染了环境,人或动物接触到环境中的这些污染物后,也有可能感染布鲁氏菌。

综合防控措施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羊小反刍兽疫的传播,人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综合防控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控措施:动物防控1.确保良好的动物饲养和管理:避免动物过度疲劳、受寒、受热和挤压等不良饲养环境,保证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充足的营养供给。

2.定期进行检疫:养殖场、屠宰场等需要定期进行动物疫病检查,一旦发现病情,要及时隔离和治疗。

3.加强动物疫苗接种:羊的布氏杆菌疫苗接种是羊小反刍兽疫防控的关键措施之一,可以增强免疫力,降低感染率。

4.严格控制动物交易:加强动物交易检疫,禁止非法或无证养殖、贩卖和运输动物,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食品安全防控1.严格控制动物屠宰和产品加工:确保屠宰场设施完善、卫生条件达标,鼓励消费者选择放心食品并自觉接受检测。

2.对食品进行检测:对放牧的羊、山羊、牛等肉品和奶制品进行检测,一旦发现有羊小反刍兽疫的痕迹,要进行深入调查、隔离和处理。

3.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通过宣传教育,向公众普及羊小反刍兽疫的传播途径、食品安全知识以及食品卫生和安全标准等,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和科学消费习惯。

环境安全防控1.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减少与家畜接触的污水、污泥和垃圾等污染物的排放和处理,严格卫生操作规范,保持环境卫生清洁。

2.防治虫媒传播:定期清除垃圾堆、废旧物品等易孳生昆虫之地,设置虫媒诱杀器、喷洒杀虫剂等防虫措施。

小反刍兽疫防治技术规范

小反刍兽疫防治技术规范

小反刍兽疫防治技术规范1. 引言小反刍兽是一种常见的家畜,在畜牧业中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然而,小反刍兽常常受到各种病毒和细菌的侵袭,从而导致畜群的损失和农户的经济收入受损。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小反刍兽疫,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技术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2. 防疫前准备在防疫工作开始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2.1 建立兽医卫生档案建立小反刍兽的兽医卫生档案,包括畜群的基本信息、兽医实施的预防措施以及疫情的发生和防治情况等。

兽医卫生档案的建立有助于及时掌握畜群的健康情况和疫情动态,为后续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2.2 确定疫苗接种计划根据小反刍兽的种类和养殖环境确定疫苗接种计划。

对于重要的病毒疫苗,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小反刍兽进行定期的接种,以提高免疫力。

2.3 做好兽群检疫工作在引进新的小反刍兽进入畜群之前,需要对其进行检疫工作,以确保不会引入未知的病原体。

检疫工作包括观察其健康状况、进行化验和接种相关疫苗等。

3. 疫苗接种措施疫苗接种是预防小反刍兽疫的重要措施之一。

根据病毒的传播途径和小反刍兽的养殖特点,有以下几种疫苗接种方式:3.1 注射疫苗将疫苗注射到小反刍兽的体内,通过免疫系统的反应产生免疫力。

注射疫苗可以分为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两种方式,具体使用哪种方式取决于疫苗的类型和兽医的建议。

3.2 饮水疫苗将疫苗溶解在小反刍兽的饮水中,让其自行摄入。

这种方式适用于一些能够通过肠道吸收的疫苗,通过饮水疫苗可以在兽群中广泛传播,提高免疫水平。

3.3 喷雾疫苗将疫苗溶解成喷雾,通过喷雾器喷洒在小反刍兽的背部或鼻腔内。

这种方式可以方便快捷地接种大量的小反刍兽,适用于大规模养殖场。

4. 病毒监测与防控病毒监测与防控是小反刍兽疫防治中的重要环节。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定期监测疫情定期对小反刍兽进行健康检查和疫情监测,及时发现和掌握病毒的传播情况。

通过对疫情监测结果的分析,可以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有效控制疫情蔓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染 ,无症 状 ,不 排毒 。
病 料采 集 :用 棉 拭 子无 菌 采集 眼 睑下 结 膜 分泌 物 和鼻 腔 、颊
感染 发 病 。该 病 主要 通 过 直接 或 间 接接 触传 播 ,感染 途 径 以 呼吸 部及 直肠 黏膜 ;全血 ;血 清 。 道 为 主 。本病 一 年 四季 均 可发 生 ,但 多 雨 季节 和 干燥 寒 冷 季节 多 用 于组 织 病理 学 检查 的样 品 ,可 采集 淋 巴结 、脾 、大 肠 和肺 发 。本 病 潜 伏期 一 般 为4~6 d ,也 可达 到 1 0 d ,《 国际 动物 卫 生 脏 ,置 于 1 0 %福 尔 马林 中保 存 。 法典 》注 明潜 伏 期为 2 1 d 。 5 防 控 措 施 (1 )在 当 地 畜 牧 兽 医 部 门 指 导 下 ,建 立 健 全 防疫 制 度 。 2 临 床 症 状 ( 2) 做 好 日常饲 养管 理 和消 毒工作 ,外 来人 员 和车 辆进 场前 应彻 山羊 临床 症 状 比较典 型 ,绵羊 症状 一 般较 轻微 。 ( 1 )突然 发 热 ,第 2 ~3 d 体温达4 0 ℃ ~4 2 ℃ 高峰 。发 热 持 底消 毒 。 ( 3) 严 格执 行 动物 防疫有 关法 律法 规 ,严 禁从 疫 区引进 续3 d 左 右 ,病 羊 死亡 多集 中在 发 热 后 期 病 初 有 水 样 鼻 液 ,此 羊 只 ,对外 来 羊 只 ,尤 其是 来 源 于活 羊交 易 市 场 的羊调 入 后必 须 后 ,变 成 大量 的 黏脓 性 卡他 样 鼻液 ,阻 塞鼻 孔 造成 呼吸 困难 。鼻 隔离 观 察 3 0 d 以上 ,经 临 床诊 断 和 血清 学 检查 确 认健 康 无病 ,方 内膜 发生 坏死 。眼流 分泌 物 ,遮住 眼 睑 ,出现 眼结 膜 炎 。 ( 2 )发 可混 群饲 养 。 ( 4) 发 现可 疑病 例 ,要及 时 向当地 兽 医部 门报告 。
1 流行病 学特 点
( 1 ) . 山羊 和 绵 羊 是 本 病 唯 一 的 自然 宿 主 ,山 羊 比 绵羊 更 易
异。
4 . 2 实 验 室 诊 断
在 国 际贸 易 中 ,指 定诊 断 方法 为 病 毒 中和 试验 ,替代 诊 断方
感 ,且 临 床症 状 比绵羊 更 为严 重 。山羊 不 同 品种 的 易感 性存 在 差 法 为酶联 免疫 吸附试 验 。 ( 1) 病 原 检 查 :琼 脂 凝胶 免 疫 扩 散 试 验 、免 疫 捕 获 酶 联免 ( 2)牛多呈 亚 临床 感染 ,并 能产 生 抗体 。猪 表现 为 亚临 床感 疫 、对 流免 疫 电泳 试 验 、组 织 培 养 和病 毒 分 离 。 ( 2 )血 清 学检 查 :病毒 中和试 验 、竞争 酶联 免疫 吸 附试验 。 ( 3) 鹿 、野 山羊 、长 角 大羚 羊 、东 方 盘 羊 、瞪羚 羊 、驼 可
和,并可在4 8 h 内愈合 ,这类病羊可很快康复。 ( 3)多数病羊发 兽疫 强制 免疫 工作 特别 是新 生 羔羊 的补免 。 ( 3) 加 强羊 等易感 动
生 严 重腹 泻 或 下痢 ,造 成迅 速 脱水 和 体 重下 降 。怀 孕 母 羊可 发 生 物 的监测 排查 ,及 时 发现 和消 除 隐患 。 ( 4 )强化 活羊 调运 监 管 , 流产 。 ( 4) 易感 羊 群 发病 率 通常 达6 0 %以上 ,病 死 率 可达 5 0 %以 临时 关闭 羊群 来 源复杂 、风险较 大 的交 易市 场 。 ( 5 )做好 各项 应 上。 ( 5 )特 急性病 例 发热 后 突然死 亡 ,无 其他 症状 ,在剖 检 时可 急准 备 工作 。一旦 发 现病 羊 或病 原 学 阳性 ,必 须 严格 按 预案 和 规 见 支气 管肺 炎 和 回盲肠 瓣充 血 。 范要 求 ,坚 决 彻底 拔 除疫 点 ;疫 区 内健 康 动物 应 就 近定 点监 督 屠
高 。世 界 动物 卫 生 组织 ( O I E) 将 其 列 为 法定 报告 动 物 疫病 ,我 组 织学 上可 见肺 部组 织 出现 多核 巨细 胞等 。 国将 其 列为 一类 动 物疫病 。 4 诊 断 2 0 1 3 年1 2 月 份 以来 ,我 国新 疆 等2 0 省 ( 区 )连 续发 生 小 反刍 4 . 1 初 步 诊 断 兽 疫疫 情 。而且 疫 情传 播 快 、跨 度 大 、风 险 高 ,另 外 ,因为 羊 只 根 据 临床 症状 和病 理 变化 可做 出初 步诊 断 ,确 诊 需进 一 步做 的 流动性 大 ,给各地 的小 反 刍兽 疫 防控工 作带 来 了严 重威 胁 。 实验 室诊 断 。
热后 ,病羊 口腔 内膜 轻 度充 血 ,继 而 出 现糜 烂 。初 期 多 在下 齿 龈 6 管理建议 周 围 出现小 面 积坏 死 ,严重 病 例迅 速 扩 展到 齿 垫 、硬 腭 、颊 以及 ( 1 ) 指 导各 地养 羊场 ( 户 )和牧场 加强 防疫 管 理 ,切实 提高 舌 ,坏死 组 织 脱落 形 成 不规 则 的浅 糜 烂 斑 。部 分病 羊 口腔病 变 温 生产 安全 水平 。 ( 2 )计划 免疫 。严 格按 照农 业部 要 求开 展小 反刍
中国畜牧兽 医文摘
2 0 1 4 年3 0 卷Fra bibliotek第9 期
疫 病 防 控
小反刍兽疫 的防控措施
张向阳 王志鹏 赵灵洁
4 7 1 3 0 0 ) ( 伊川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河南 洛阳
小 反 刍兽 疫 ( 也称 羊 瘟 ) 是 由副黏 病 毒科 麻 疹 病毒 属 小 反刍 炎 。 ( 3 )有 时可见 坏死 性 或 出血性肠 炎 ,盲 肠 、结肠 近端 和直 肠 兽 疫病 毒 ( P P R V)引起 的 ,以发 热 、 口炎 、腹泻 、肺 炎 为特 征 的 出现特 征性 条状 充 血 、出血 ,呈 斑 马状条 纹 。 ( 4) 有 时可 见淋 巴 5 ) 急 性 接触 性 传染 病 ,山羊 和 绵羊 易 感 ,山羊 发病 率 和病 死 率 均较 结 特别 是肠 系膜 淋 巴结水 肿 ,脾 脏肿 大并 可 出现 坏死病 变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